第一篇:浅谈非正常信访在国企中的特点
浅谈非正常信访在国企中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摘要:《信访条例》向广大职工群众提供了一条在法律以外解决问题的途径,但近年来,信访权利出现被滥用的趋势,少数信访人违反规定进行非正常上访,严重干扰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和谐。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我们这样具有60年光荣历史的老企业,非正常访已成为各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把握稳定大局,把握住处臵信访工作总体要求,把握住信访工作的常效机制,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就能把信访工作纳入规范轨道。
关键词:非正常信访特点原因对策
一、非正常访的涵义:所谓非正常信访,《信访条例》已明确规定,是指信访人到非信访接待场所和机关上访的行为。根据多年工作实际,个人认为非正常访是指违反《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和《集会、游行示威法》等有关规定,不按规定程序,规定地点,采取非法手段上访或为满足个人无理要求缠访、闹访的行为。
二、非正常访的特点:
1、上访时间长、次数多。上访时间长,次数多是非正常访中最突出、最典型的表现,通常我们称之为“上访老户”,他们对同一问题重复、多次上访缠访,有的上访达数年之久。例如我单位的退休职工赵某,为其工龄和退休年龄的问题,多次多年不停上访。
2、信访过程中,言行过激,影响大。集体串联上访,重复上访,越级上访人数明显增多,不少信访人员情绪激动,行为人偏激,动不动就要求找一把手“直接对话”,甚至以示威自残、自杀等方式向企业党委施压,严重干扰企业正常工作秩序,如果处臵不当,又会引发其它恶性事件,造成重大影响。例如我公司伤残人员为提高待遇等问题,经常出现此类现象。
3、非正常访活动组织趋势明显。不少上访人员认为个人力量单薄,引不起相关部门重视,往往纠集其它人员共同上访,这群信访人一般都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此类上访人员由于组织严密,对社会影响大,处理难度也大。例如我公-1-
司军转干的信访行为,这几年,他们频繁串联造势越级上访,给我公司信访秩序和稳定带来极大影响。
4、非正常访时间较集中,信访人员往往选择一些特殊时期或敏感时期上访,达到引起领导重视,如经常选择春节、“两会”、“国庆”等时期上访造势,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三、非正常信访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是职工群众维权意识增强,而法制观念滞后。这些人过份强调自身利益、片面理解法律政策,形成了“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的错误心态,宁愿找一把手,不愿找办事人,宁愿上访,不愿上诉,把“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当成真理。
二是体制机制上产生的负面作用。从工作体制上看,限时劝返存在一定弊端,从考核制度上也存在一些不足,进京赴省的信访,要一级考核一级,一级通报一级,基层单位为了名次,就会采取“拦”、“堵”、“截”等手段,这就让信访人员造成了基层单位怕我们越级上访,以此来要挟企业解决其过高诉求或不正当要求。
三是基层解决问题确有不到之处。非正常访反映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是基层单位受理过,由于基层功能弱化,力量单薄,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水平有限,致使“及时、就地、有效”解决问题成为一句空话,导致矛盾上交,同时,基层单位在接访处理职工群众来访时确实存在方法简单,工作拖沓,推委扯皮现象,“小事拖大”,“大事拖 ”,导致职工群众不满情绪日增,进而采取非正常信访。
四、解决非正常信访的对策:
1、提高认识,夯实基础。《信访条例》颁布实施,标志信访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我们要站在讲政治、讲稳定的高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企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有色,认认真真地处理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把“群众利益无小事”摆在突出位臵。因此,各单位要把信访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定期召开相关会议,研究布臵相关信访工作。主要领导要参与信访接待和亲自协调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各部门领导也要参与到信访接待的事务中,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要改善信访工作的硬件及软件,培养造就出一支高素质的信访队伍。要通过广播、电视、墙报专栏及信息网络等手段,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教育职工群众文明有序上访。
2、建立起保护弱势群众利益的救助机制。当前,我公司同其它各地一样,处在一个社会变革,各种利益交杂的特殊时期。社会分化,利益分争,仇富现象突出,各类矛盾叠加。为化解矛盾,帮助弱势群体,应当建立起相应的困难职工保护制度,以解决这部人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企业大家庭的关爱。如控股公司正在实施的六大温暧工程,这都是帮助解决群众生存问题的好办法、好制度。
3、发扬基层协调作用。调解机制是具有解决方式较平和,增加纠纷双方和解机会,减少了对抗,利于企业和谐发展。另外,调解也是一种减少成本,较经济实用的方式。
4、建立起信访信息通报制度。由于无法预知可能发生的信访行为,因此,必须建立信访预报制度,从源头上控制非正常上访,对发生的非正常上访事项要及时通报,形成上下一致口径的答复,防口径不一,答复不同而造成的被动局面。
5、建立起大信访联动机制。由于信访工作牵动涉及面较广,各单位各部门应当成立大信访联运机制,由信访牵头,保卫、组织、人事、工会等相关部门都应参与其中。各司其职,事前预防,形成合力。各部门相互协调处理,这不仅可以解决扯皮,也是整合资源,化解矛盾,真正把非正常信访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中。
6、对待非正常信访要制订处臵预案。非正常访通常具有一定组织性,规模也较大,如不能及时控制,可能造成事态扩大,酿成事端,这就要求我们在处臵前制订预案,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协调,各部门要按照预案要求,及时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分头开展工作。对那些在非正常访行为中的违法人员,要依法处臵,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违法必究的导向,让信访人知道非正常访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觖决,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要从根本上扭转被动的局面。
总之,随着《信访条例》深入贯彻及温暖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只要我们立足于科学发展,认真贯彻“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把握信访工作的总体要求,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和畅通信访渠道,就一定能将信访工作纳入规范有序的正常轨道。
第二篇:非正常信访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非正常信访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非正常上访,笔者认为是指信访人不到指定的场所和按规定的逐级信访程序到有权处理信访事项的机关或组织提出诉求,而是采取蓄意的、过激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限制或禁止的方式,以集访、闹访、缠访、越级形态出现的影响党政机关办公秩序,损害社会治安秩序,恶化地区建设发展环境,妨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信访行为。
一、非正常信访的表现形式
(一)信访人到非信访接待场所上访,提出信访事项的;特别是到北京中南海、天安门、新华门、外国驻华使(领)馆等政治敏感地区和省、市、区党政机关等非《信访条例》规定的信访场所信访的行为。
(二)信访人在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办公及会议场所周围、领导同志住地、外国驻华使馆区、公共场所,非法聚集、静坐、散发信访材料、呼喊口号、打横幅、出示状纸、抬棺材、穿状衣或孝衣,围堵、冲击机关或单位,堵塞、阻碍交通,拦截公务车辆、影响车辆正常行驶,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信访人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或在信访接待场所和其它公共场所实施自伤、自残、自杀行为的;
(四)信访人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五)信访人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的;
(六)信访人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的;
(七)信访人赴京、赴省在非信访接待场所,以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有意表露信访人身份,虽无过激行为,但被公安部门清查处理的;
(八)信访人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它行为。
二、非正常上访行为的成因
(一)非正常上访的主观因素
一是个人主义极度膨胀。一方面,一切以个人得失为标准,对自己不利的观点和要求不论是否合理合法均不接受。另一方面,有的非正常上访人,起初确实有理,但当其诉求在党委、政府帮助下得以解决,本人利益得到维护之后,其贪欲却开始膨胀,企图利用上访得到更多的利益,最终由有理上访变成了无理的非正常上访。二是法制观念淡薄。目无法纪是非正常上访者的共同特征。此类人群多数文化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对于司法机关依法作出的处理决定难以理解,对于办案人员为其进行的法律宣讲、解释置若罔闻,不按照规定程序和方式上访,采用无理取闹的种种手段要挟各级组织,给党和政府施压。三是思想认识偏激。部分上访者不能正确看待对于自身不利的事情,片面夸大社会的阴暗面,毫无根据地认为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腐败不公,对案件处理结果稍有不满就胡乱猜测,仅凭个人臆断或道听途说就上访告状。四是抱着侥幸心理。很多非正常上访者,即便到法院打官司,如果感觉裁判结果不公,即使该裁判已生效,也会抱着侥幸心理,到党委或行政机关去申诉和上访,期望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如我镇的非正常上访户兰满华,其信访诉求虽经过法院终审判决,省高院和市检察机关依法监督,仍无理多次到北京上访,其目的就是想通过非访这种形式,达到获取自认为合法的利益。
(二)信访工作客观因素
一是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对违法上访惩处乏力,对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秩序的非正常上访行为没有制止的有力措施,“终审不终”的问题时有发生,导致当事人反复上访、缠访。同时,信访交办程序不规范。上级组织多头交办、重复交办、乱交办现象时有发生。法院终审、信访终结的案件继续交办屡见不鲜,甲地负责的事项交给乙地办也不少见。
二体制不力,负面影响。一是存在制度的弊漏。近年来,为规范信访案件的处理,制定领导包案处理信访大要案责任制、信访工作量化考评制度、信访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等制度,特别是国家信访局采取以信访量多少给各地排名、要求地方政府进京接访、中央信访部门给省市开信访移办单等,这些强化考核力度措施相继出台,这对解决信访人反映的问题,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产生很多负面效益,不少非正常信访人了解这些制度后,反而助长了 “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念头,有的公开声称越级上访,并以此向责任单位、责任人施加压力,达到其无理要求。为降低数量,后移名次,基层就会采取“拦”、“堵”、“截”等手段,这就给上访人造成基层怕越级上访的错觉,以此要挟责任单位满足其过高诉求或不正当要求。二是责任划分不合理。《信访条例》规定解决信访问题应“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但在特殊时期、敏感时节,涉及到三跨三分离、涉法涉诉等信访问题时,强调让户籍所在地稳控,有时迫于压力,为完成稳控任务,就可能答应了一些不该答应的条件,结果是事倍功半,负面效应大,工作越做越被动。三是不加区别的问责制度的错误引导。不区别在处理上访事件中有无失职渎职行为,只要出现不稳定事件和越级上访便“否决”、“问责”,这种是非不分的问责体制,从而导致基层部门信访压力骤增,对个别上访人员一味迁就,迫使基层组织无原则地“拿钱买平安”,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上访者的恶行。如我镇的上访户兰满华的哥哥兰育华与其胞弟因家务事发生纠纷,后被砍伤。常德法院依法判决兰育华胞弟有期徒刑3年(适用缓刑),并赔偿了其经济损失。但兰育华不服法院判决,多次到北京上访。常德法院迫于维稳压力,在判决之外,违规给付兰育华13万元赔偿款。此事极大的鼓舞了兰满华上访的决心,并多次声称,自己的事不应该打官司,要是早上访,说不定早解决了。四是指导不力,盲目批复。在越级上访中,有的上级部门接待人员在听了信访人员的片面之词后,不做调查,盲目武断地认定基层处置不力,就站在信访人角度片面地强调信访人有理,甚至将信访批复直接交信访人转交,信访人拿着上级信访的批函,以手持“尚方宝剑”之态到基层吵闹。造成基层信访人员难做思想工作,使得信访人对基层的解释一句也听不进,甚至形成一种对立。
三、解决非正常信访的几点试想
1、打开畅通对话渠道。一是要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信访条例》,落实信访接待制度,确保群众来访有人热情接待,来电有人耐心接听,来信有人及时查阅,反映问题有人积极处理。要按照信访为民、便民的原则,进一步拓宽信访渠道。各乡镇、单位及有条件的村都要公开信访电话,开通网上信访等渠道。其次是要畅通信访信息渠道。健全完善县、乡、村、组四级信访信息网络,形成上下齐抓、左右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访网络体系。要充分调动发挥各级信访工作人员和群众提供传递信息、调解矛盾、参与查处问题的积极性,尽早掌握苗头性、内幕性信息,做到未发先知,将大量的信访隐患、初信、初访和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解决到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有效预防和控制进京非正常上访。
2、制定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信访处理联动制。在各地信访部门成立信访联动指挥部,各单位各部门对于需要协调处理的,都可以向联动指挥部汇报,由联动指挥部安排协调,不仅可以解决各单位之间“扯皮”现象,更能有效地整合资源,化解非正常信访案件。二是建立信访信息通报机制。凡涉及全国、全省、全市的共性问题,要形成上下一致的口径答复。防止因相互攀比、答复不一出现被动局面。三是完善信访责任督查机制。健全和完善党委政府对信访工作督查督办联动制度,通过信访专项督查督办,不仅从全局层面把握信访动态,而且提高基层部门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强化基层部门对信访工作的责任,推动基层部门依法按政策,及时有效地把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
3、解决信访实际问题。做好信访工作,重点是解决问题,关键是化解矛盾。一是受理程序到位;二是适用法规政策落实到位。对应当解决又能够解决的,要及时认真给予解决;对不符合法规政策的,要做好解释工作;对坚持不合理要求的,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要因案施策,对个别情况复杂、上访人又确有特殊生活困难的,在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时,适当给予帮助:一是帮助办法不突破现行法规政策;二是不会引起同类问题的攀比;三是帮助办法要上访人接受,能停访息诉。控制越级非正常信访要坚持预防为主。
4、设立信访救助资金。有一部分非正常信访问题,因政策等原因失去了解决条件,而上访人家庭又特别困难。对此,不仅要做认真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更要通过社会救济方式来保障上访人的正常生活,从而实现息访。这就需要设立专门的救济资金。
5、完善信访案件听证机制。《信访条例》第31条规定:“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可以举行听证。听证应公开举行,通过质询、辩论、评议、合议等方式,查清事实,分清责任。”对影响较大的或老上访户的信访案件,实行听证办理制度,就是安排各方当事人同时到指定场所,必要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其他人参加旁听,由当事人进行陈述和答辩,组织当事人进行质证,通过这种公开透明的形式讲清事实,核实证据,以决定是否提起再审或是否终结涉诉信访,籍此搭建公民与国家机关平等对话、多方参与的平台,促进了信访处理决定的民主化、公开化、公正化、科学化乃至法治化。同时,听证会的程序严谨、旁听人员较多、新闻媒体给予现场报道,对部分无理上访者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
6、对非正常信访者要依法予以处理。首先要对不按正常信访渠道、程序、要求等反映问题的上访行为进行具体的法律界定,细化对非正常上访行为的处罚办法,明确责任主体,增强可操作性,切实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对那些在非正常上访行为中的违法人员,公安机关应依法处置。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违法必究的导向,让上访人知道非正常上访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的被动局面。其次上级信访部门要依法办事。一是不越级接访。对不听劝阻、解释,越级上访对象,一律不接访;二是分清职责,实行访、诉分离。对于涉法涉诉的信访事项,信访部门要做到不受理、不交办,不协调。
第三篇:市非正常信访隐患排查和领导包案工作制度
文章标题:市非正常信访隐患排查和领导包案工作制度
第一条
为了有效预防非正常信访事项的发生,强化领导信访工作责任,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级党委、政府,**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信访工作机构是非
正常信访隐患排查和领导包案工作的承办部门。
第四条
**县党委、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负责本级和所属苏木乡镇、企业事业单位的非正常信访隐患排查、分析、汇总和确定包案领导,并上报盟市;市信访办负责本级和所属**县、企业事业单位的非正常信访隐患排查、分析、汇总和确定包案领导,并上报自治区信访工作机构。
第五条
对排查出来的非正常信访隐患,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协调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确定包案领导,主动下访,深入基层,解决问题。
对已排查上报的非正常信访隐患,如发生越级上访,或已发生越级上访,但未作为非正常信访隐患排查上报,信访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要写出书面报告,说明原因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第六条
信访工作机构每周向本级党委组织部门书面报告上周发生的越级、重复、异常集体访,30人以上的集体访和进北京的好范文 wenmi114.com非正常上访,由党委组织部门进行通报。党委组织部门通报的,各有关地区、部门或单位应当列入下月非正常信访隐患排查xiexiebang.com范围并确定包案领导。
第七条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是非正常信访隐患排查和领导包案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信访工作机构对领导包案工作应当逐级填报自治区党委政府信访局制发的《重点非正常信访事项登记表》。包案领导、分管信访工作领导、主要负责人应当签名的,必须由相关领导亲笔签名.不得用打印方式签名或者其他人员代签。
第八条包案领导对所包信访事项,应当做到包协调、包督办、包落实、包稳定。
第九条
领导包案解决的信访事项,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将包案领导与信访人的谈话记录、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解决问题协调会记录的复印件以及对信访人反映问题的处理意见、措施等报上级信访工作机构。
第十条
对于已排查上报的非正常信访隐患和确定了领导包案的同一信访事项,一年内不得重复四次作为非正常信访隐患排查,也不得出现重复领导包案。
重访一次的,由上级信访工作机构向包案领导发质询函,要求包案领导书面说明原因;重访两次的,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向包案领导发质询函,要求包案领导写出书面说明;重访三次的,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可以视情况约相关包案领导谈话了解情况。
第十一条非正常信访隐患排查和领导包案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内容。
对信访事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顶拖不办,导致矛盾激化或者引发群众多次重复进京或者到自治区集体上访的,转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备案,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非正常信访隐患排查和领导包案工作制度》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非正常信访隐患排查和领导包案工作制度。
第四篇:人文关怀在信访中的应用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信访稳定工作中的研究与应用
摘 要:本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将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新思维、新方法引入信访稳定工作,初步探索了信访中人本关怀的实现途径及现实意义,明确了搞好新时期信访稳定工作的基本思路,为促进矿区和谐注入了活力、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以人为本 心理疏导 信访稳定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的思维与论断,不仅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法宝,也为我们构建和谐矿区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同样需要高度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只有本着关心、爱护和尊重的原则,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打动人,才能在广纳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畅通与职工群众的联系,才能确保信访稳定工作卓有成效,使其成为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窗口,有效促进矿区和谐。
二、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基本认识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简而言之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心理疏导是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来改善或改变对方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的目的。作为改进信访工作的基本方法两者均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只有以人文关怀和心理问题处理方法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处理个体思想问题的层面,才能更好地促进信访稳定工作顺利开展。
三、信访稳定工作中人本思想的实现途径 ㈠坚持急事快办,在真情服务中体现关怀
实践表明,大凡群众来信来访,哪怕是再小的事情,对于其本身而言,都是一件大事、急事。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信访无小事”的观念,按照“急事快办”的原则,为信访群众提供真情而满意的服务。
1.要将心比心、竭诚服务。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事不上访。相对来讲,上访群众大多是遇到了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和问题,才走上信访之路的,他们特别需要理解、关心和帮助。面对职工群众上访,我们绝不能有事不关己、麻木不仁的态度,更不能把它们提出的问题当作无理要求、当作小事一桩,甚至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这样不但 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容易激化矛盾,使上访人员变成上访老户,上访问题变成信访积案。应当带着对职工深厚的感情,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把他们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积极主动为其解难。应当理解、善待、关爱上访群众,动真情、用真心、使真劲,在职工群众遇到困难的时候,帮他们一把;在职工群众失去信心的时候,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在职工群众受到委屈的时候,为他们消气化屈,真正做到以善心理解上访群众,以诚心尊重上访群众,以爱心温暖上访群众。
2.要尽职尽责,精心服务。信访是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解决信访问题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上访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到尽善尽美,职工群众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对我们的信任,希望我们给他们排忧解难。为此,要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处理职工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要耐心接访,细心理事,认真对待每一封来信、每一次来访,重视解决反映的每一个问题,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对初访要态度谦和、言语亲和、明辨情况、公道处理,力争一次性解决问题,避免重复上访、反复上访,防止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群体化。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信访责任,明确责任主体,界定责任层级,细化责任内容,形成奖惩分明、层层落实、衔接无缝的责任体系,防止矛盾层层上交、群众层层上访,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
3.要急人所急,高效服务。一般来讲,多数上访职工群众找上门来的事大多是急事、难事。这些事往往是越堆问题越多,越拖问题越复杂,处理难度越大。因此,信访工作必须讲求时效,力求实效。凡是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全力去办,再繁也要全力快办,再难也要全力办好,切不可因小而忽视、因繁而拖延、因难而推诿。对职工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要按照法律政策的规定,想方设法协调解决;对不符合政策和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做好解疑释惑和教育疏导工作,确保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人管、有人问、有人办。总之,要以及时快捷的效率取信于民,以问题的实际解决取信于民。
㈡坚持难事巧办,在情理沟通中体现关怀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人们思想空前活跃,各种矛盾纷繁复杂,信访工作越来越难是不争的事实。越是难事越要创新办法,注重真情暧心、沟通顺心、政策定心,在情理沟通中化解各类信访难题。
1.要热情接访、动之以情。大多数职工群众上访都是为了讨个公道、要个说法,也是为了赢得理解与尊严。接访者态度热情,哪怕是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杯暖人的开水都可以迅速让上访人心平气和,从 而达成顺利沟通,促进问题解决。为此,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热情而礼貌地接待群众来访,努力做到门好进、人好见、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去掉官腔、放下架子、平等相待、专心倾听、认真记录,同上访群众进行朋友般的交流。有时遇到上访群众情绪激动,哭啼吵闹,甚至威胁谩骂的情况,也要宽宏大量,宽容理解,经得起骂、受得住气、耐心劝慰、细心劝导,尽快使上访者头脑冷静下来,避免酿成意想不到的后果。总之,必须自始至终使来访者感受到亲切、祥和、温馨的气氛,感受到受人尊重、被人理解的温暖,从而消除心理隔阂,拉近心理距离,融洽接谈气氛,迅速在心理上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有效促进上访问题的化解。
2.要解疑释惑、晓之以理。这是信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信访工作攻坚克难的有效手段。从当前我公司的一些信访难题来看,有的来访者诉求合情合理合法,但因客观条件不具备一时还难以解决,对这类问题要耐心细致地说明情况,体贴入微地解释原因,及时化解群众的思想疙瘩,并积极创造条件去尽快解决。有的是由于不了解法律、政策而反复上访、重信重访,对这类问题则要面对面地做好法律、政策宣传解释工作,打消信访人的疑虑,消除信访人的误解,力争使信访人停访息诉。有的来访者因改革变化冲击而心理不平衡,对这类问题则要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劝导,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改善他们对人对事的看法,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集体,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来面对困难和压力,促进心理和谐。有的来访者提出过急、过高甚至无理要求,即使政策上无依据、道理上亦讲不通,对其要求解决问题的急迫心情也应予以理解,不能一推了之,而要带着感情耐心做好说服工作。总之,要通过把政策说透、道理讲通、情况表明,消除来访者的疑虑,使群众心悦诚服,最大限度赢取上访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3.要规范引导、安之以法。在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基础上,还要把握原则分寸,依法规范人、安抚人,维护好上访秩序。“依法”就是要依照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关规定,正确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具体的操作中,既要防止不依法办事、不按政策办理,损害群众合法利益的行为,又要防止为息事宁人而突破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无原则地迁就、满足信访人的无理要求,形成“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导向。要引导信访人树立法治观念,自觉做到知法、守法、依法信访,逐步改变那种“找上级、找大官、告衙状”、“官大于法”、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的错误认识。要广泛宣传《信访条例》,引导群众自觉规范信访行为,自觉维护信访秩序。同时,对极个别经多次教育仍缠访不止、无理取闹、寻衅滋事,影响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的老信访户,要依法予以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㈢坚持好事实办,在排忧解难中体现关怀
信访工作实质是一项排忧解难的工作,是联系群众、服务职工的一件好事、实事,要切实增强主动性、敏锐性,坚持关口前移,主动作为,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1.要主动下访、体察民情。大量信访问题起源于基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在基层。只有积极深入基层和群众,广泛了解社情民意,超前排查,超前调研,超前介入,信访工作才能增强针对性、主动性和时效性,达到固本强基、标本兼治、源头治理的效果。要紧紧围绕宣传政策、慰问群众、了解民情、排查纠纷的目的,把下访作为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推动工作的一项重要方法,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建立起领导定期下访、经常下访的长效机制。力戒走马观花、华而不实的下访,真正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问题,下到基层单位、车间区队、千家万户,访出群众的所想、所需、所急、所怨,访出可能引起群体上访,影响矿区稳定的苗头和隐患。同时,把建立完善领导接待日、民情恳谈、建议征集等便民措施作为领导下访的重要补充和延伸,进一步拓展下访渠道,提高下访成效,把主动下访、体察民情的过程,变成排查纠纷、解决矛盾、加强沟通、促进和谐的过程。
2.要及时疏导、化解民怨。“物不平则鸣,人不平则怨。”当前正处于改革发展、利益调整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复杂化,一些群众的利益失靠、生活失助、情感失落、心理失衡的现象比较突出。及时抓好群众心理疏导,防止情绪激化是超前防控信访事件的有效手段。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准确了解和把握群众的思想情绪动态,及时开展有针对性地疏导,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对于问题较多、怨气较重、矛盾较大的重点人群,要保证信访渠道畅通,让他们有合理表达利益诉求和发泄不满情绪的途径,切实做到变“堵”为“疏”、变“拦”为“解”、变“控”为“化”。同时,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通过劝导、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理解等方式,疏导群众怨气,缓和紧张局势。最为重要的是,在了解情况、找准症结、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
3.要切实帮扶、排解民忧。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公司内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困难群体,帮助这些群众解决困难既是各级党政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减少上访事件的治本之策。为此,我们要紧紧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尽力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燃眉之急。要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努力做到低保户应保尽保;加大扶贫帮困和送温暖工作力度,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总之,要 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坚持从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出发,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用帮扶的行动引导群众,用帮扶的成果感化群众,在帮扶群众、排解民忧过程中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矿区和谐。
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促进信访稳定的意义及作用
㈠在信访工作中弘扬人文关怀、引入心理疏导,从微观角度来说可以帮助上访职工群众树立信心和希望,还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帮助;从宏观而言有利于提升大家的思想境界,改造社会文化心理,促进矿区和谐进步与发展。
㈡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帮助员工走出心理困惑和心理阴影,推动企业形成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心态,使他们蕴藏在心底的巨大潜能喷薄而出,促进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㈢在公司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加强职工心理疏导、人文关怀,把握思想动态脉搏,把影响职工心理健康的不稳定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无疑对于促进和谐矿区建设,为“1523”战役的顺利推进能够发挥稳定器的作用。
㈣采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方法提高了信访稳定工作成效,引导、理顺了职工群众依法上访的秩序,从根本上减少了信访问题的发生,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五、结束语
总之,做好信访工作是维护稳定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政治需要,只要我们能够在牢牢把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基础上扎扎实实的提高办信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构建和谐矿区进程中更好的发挥“保驾护航”作用。
第五篇:纪检监察工作在国企从严治党中的职能作用
纪检监察工作在国企从严治党中的职能作用
摘要: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命脉,在经济结构和管理理念上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加大了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力度。纪检监察部门作为党建工作的落实者和执行者以及对企业监督的履行者,要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推进企业从严治党和防腐倡廉工作的顺利进行文章通过论述纪检监察工作与从严治党,分析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职能作用,提出落实监察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纪检监察;从严治党;职能作用;创新举措
党和政府多次在各种会议中强调了企业的党建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转型,国企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企业的党建工作方面。纪检监察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企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可以贯彻和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也可以监督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近况。因此落实好纪检监察工作,紧跟从严治党要求是国企目前最为迫切的任务,也是引领国企保持先进性和竞争性的重要保证。
一、纪检监察工作与从严治党概述
(一)纪检监察工作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和保障作用。其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其出发点则是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纪检监察工作具有监督教育、惩处和保护职能。反映在国企的党建工作中就是监督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纠正部门和企业内的不正之风。
(二)从严治党已经成为党建工作的新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国企党组织是企业的一把手,在企业中占据核心地位,因此也要贯彻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不仅要“独善其身”,还要管理好党建队伍,使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
二、纪检监察工作在国企从严治党中的重要职能
(一)监督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国企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命脉,纪检监察工作要充分发挥好监督职能,促使企业党组织队伍保持廉洁性同时监管企业内部的作风和环境,确保企业资产稳固,运转正常合法,从源头杜绝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避免给国家、社会和企业带来损失。
(二)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和方针,对企业全员进行党的教育,提升企业整体的思想水平。纪检监察工作是贯彻和落实党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对党的理解较为深刻,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能够更为全面的推动企业内部的党建教育工作,提升企业全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了教育和正确引导的作用。
(三)制定相应的企业制度,确保企业运作合法化和?范化。企业运转与否取决于是否具有合理规范的企业工作体制。纪检监察工作不仅监督企业的运转状况,同时也对企业结构是否规范、工作体制是否合理等进行监督和管理,规范和约束企业各部门各人员的行为,明确了责任主体,便于奖罚分明,保护良好的企业形象,惩处不法人员和不良行为,从而确保了企业的健康运营。
三、落实纪检监察工作的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企业职工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落实纪检监察工作,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入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反馈和处理职工的困难和问题,让职工切实感受到企业和党的关怀,从而增加归属感和对企业对党的信心,无疑为落实党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加强对纪检监察队伍的素质建设工作。企业改革冲击了了企业党组织的核心地位,促使党建队伍也要积极的学习和更新。积极吸收和培养优秀人才优化队伍结构,同时加强企业对纪检队伍的学习、培训,通过定期开展党的教育研习会议、企业经验交流大会、通过网络集中学习等方式,更新纪检队伍的知识水平,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优秀团队,从而坚定了党的信念和防腐倡廉的决心。
(三)加强企业各部门的沟通,制定长效机制。企业是一个团队,只有各个环节衔接得当,才能更好的发挥团队的作用。因此纪检监察工作也要加强与企业各级机构、各级部门之间的沟通,摆正自身的工作态度,定期的进行探访、座谈等活动,加深部门之间的联系,参与企业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在落实工作中无形中就取得了其他部门的理解和支持。通过这样的长效机制,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了纪检工作的落实,企业才能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结语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从严治党的核心内容。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的领导地位,落实纪检监察工作,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教育、监督和惩处职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静文.纪检监察工作在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23).[2]田学峰.纪检监察工作在国企从严治党中的职能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