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不是被动的纳入,而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经常会有以下疑惑:
1.信息技术是不是辅助课程教学的演示工具?
2.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有何影响?
3.在信息技术课中,技术和信息谁更重要?
解决方法:
1.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我们不能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
2.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的推进作用将是巨大的。利用网络的优势可以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网络还可以最快地传播教育的新理念,解读新教材,交流教育改革的新进展。不过我们要科学辩证地估计和评价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需要更多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信息技术出发去思考。
第二篇:主题二: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主题二: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使用得已经越来越频繁,几乎每节课都离不开多媒体设备。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是丰富了教学。从从前单纯地看课本、听磁带,到现在各种ppt、音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语文教学愈来愈丰富多彩。一方面,信息技术当然是有利于教学的。尤其是语文教学本来就是一种需要培养综合素质的学科,而不是一种硬性传授技能的学科,多种形式的授课更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有助于学生素养不断提高
但另一方面,语文也是需要用心去体会、静下来细细品味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给学生们提供了各种载体,形式上也更加丰富多彩,但有时内容上却大打折扣,甚至出现形式重于内容。比如制作一堂课的ppt,有时候教师会着重去寻找各种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素材,想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却忽略了课本本来应该打好的基础,学生们的注意力也被图片吸引了。而且,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一部分的学生极有兴趣地看多媒体材料,却难以静下心来细细阅读、品鉴一本好书。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不能成为教学目的,我们要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但不能让信息技术左右我们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整合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整合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了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与其他教育课程整合也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相整合,能为美术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使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评价模式等的改革得以实现,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更广阔的空间。两者的整合,可以使学生拥有一对有力的翅膀,任意飞翔在艺术的天空。但是,在整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下面我谈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整合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的一些个人看法。
现代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除了必要的语言和肢体交流外,还需要使用如:美术课中常用的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而在课堂上承载这些信息的便是PPT(幻灯片)、动画等等。在课堂上使用PPT或动画,针对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可以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极大地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也可以节省许多授课时间,课堂形式更多样化,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化。
但是现在部分教师太过于依赖于课堂PPT、动画等信息技术。小则一节课的内容完全像是在读PPT、看电影一般,大则在学校停电的情况下就无法上课,只能让学生看美术书上的范画做画练习。另一些教师利用PPT的教学效果很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如果不分课型,一味追求PPT教学,就会出现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轰轰吵吵,而不能真正掌握知识,出现走过场现象,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在还未掌握PPT与传统讲授的有效整合,更不要说在不久将来要进入课堂的电子白板和“一对一”教学方式了。
综上所述,首先我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不是一味的追求信息技术教学,要有针对性的选择课型、完美的教学设计、适当的课件制作、对学生的了解达到师生默契的配合。如何恰当地选择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整合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把教育领向一个更高的高度发展。
第四篇:主题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
主题探讨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存在问题
1.观念上的错误──为了整合而整合首先是没能从思想观念上意识到整合的客观必要,只是将整合形式化和表面化,为了整合而整合,反映在教学上的不良后果就是,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缺乏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大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普遍学习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一些信息处理软件的使用,学习了计算机的操作,但大部分教师还没有足够强烈的信息意识,还不知道怎样在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教学中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更加谈不上向学生潜移默化地传授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需调整培训模式,需要在理论和技术上给予教师足够的支持。
二、解决方法
1、一堂好课不是单纯地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信息技术不是解决教育症结、攻破教学难关的万能工具,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才能从从根本上变革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与模式。才能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 为特征新模式教学
2、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我们要通过学习、观摩、实验、实际操作和继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第五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问题及解决方法”学习心得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问题及解决方法”学习心得
自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施以来,化学课堂教学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本人结合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不高。灵活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一堂课中,要灵活运用两种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比如,上课开始,通过情景创设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本节课上来,对新的一节课形成有意注意。(教学的魅力在于如何将学生最初兴趣转移到课堂教学中去)。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候,教师可以有时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但当讲授到重点、难点时候,则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充分理解和思考问题;当学生保持一段时间的高度紧张时有意注意后,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或结合教学内容讲授一些有趣的例子,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在课要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回归教学目标,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进行活动练习。
二、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普遍较差。
解决办法:要想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
其次,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容量大,任务多。要让学生在短工夫内不但学到知识,还要达到举一反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时刻留意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练习,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交流,借鉴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达到不断探索,自我创新的目的。
三、如何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1、讲练结合,集中学生注意力
遇到学生自己看得懂的、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学;而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要领。让学生自己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从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教师加强巡回辅导,及时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的精力就会集中到学习内容上去了。
2、分析原因,寻求正确的操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会出现闪光点和不足,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诸方面都应有的教学过程,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语言说话不当,或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与学生以探讨的方式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四、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尊重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任务”的设计、引导,组织学生研究“任务”的解决,对操作的关键步骤进行必要的强调、小结,操作实践内容的安排,学生操作中共性问题的解决,教师以演示、讲解为主,针对个别问题,以教师个别辅导或者学习好的学生来帮助完成。
2、分层教学,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新课程中特别指出,对学生要“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
1、重视教学设计,处理好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效果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设计中,应用系统分析法,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协调、控制,使课堂教学系统的整个功能达到最优化。
2、课程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淡化操作步骤的讲解,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要求把技术分散在具体活动中,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比如设计一些问题和实验序列,让学生通过观察、尝试实践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完成知识的构建,也可以在每学期安排三、四节课的时间或在学习某个模块后某个学习阶段,开展些活动课,组织学生深入活动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