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问题与解决方法

时间:2019-05-15 12:09: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贫困问题与解决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贫困问题与解决方法》。

第一篇:中国贫困问题与解决方法

中国贫困问题与解决方法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历史条件制约、经济基础落后、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过度增长、经济结构单

一、发展战略不当、经济政策失误等内部因素,也有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地位不利等外部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扩大,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着经济、贸易、金融和科技上的强大优势,在经济上控制和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并通过经济援助和减免债务等方式对发展中国家国家经济主权进行伤害,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到损害;在政治上,通过经济手段插手和干预发展中国家内部事务。目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十分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

从外部因素看,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内部因素看,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脆弱性,使其难以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冲击,缺乏起码的抗风险能力,没有能力捍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这正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所在。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需从国际与国家内部一起进行。

从外部因素上说,贫困国家消除贫困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此西方国家有责任帮助贫困国家消除贫困和发展经济,而不是推卸责任甚至转嫁危机。这还要求西方国家增加对贫困国家的发展援助,进一步减免贫困国家的债务,并取消一切有关提供经济援助和减免债务的附加条件,切实帮助贫困国家走出贫困,摆脱目前的经济发展困境。其次,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话语权”得到切实实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承诺的“扶贫”资金得到有效的落实,能有效帮助发展中贫困国家度过贫困危机,同时也为今后发展中贫困国家减贫创造条件。

从内部因素上说,发展中国家要处理好本国各种关系。

第一,处理好发展与反贫困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的经验表明,要消除贫困,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为反贫困提供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但是,发展并不意味着就能消除贫困,相反,可能带来更大的贫富差距。因此,政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防止贫富差距的扩大,并且保证处于弱势地位的贫困群体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

第二,处理好教育与就业的关系。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就业能力差,既是贫困的原因,又是贫困的结果。发展中国家在反贫困过程中,都要把发展贫困人口教育,加强贫困人口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促进贫困人口就业,作为扶持贫困人口改变贫困状况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减少贫困意义重大,今后应当继续完善培训的方式方法,加大扶持的力度。第三,处理好支持“三农”发展与扶贫开发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把支持农村地区发展与扶持贫困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如印度推行的“绿色革命”战略和乡村综合开发、马来西亚把农村发展项目与减贫项目相结合,等等。在我国,随着公共财政的建立,特别是“十五”中期中央财政提出公共财政阳光照耀农村的要求后,采取的一系列支持“三农”的财税政策措施,对贫困地区致贫因素起到了很好的消除或缓解作用。因此,加大对这些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的支持力度,或者鼓励外迁,不失为一项有效措施。而对留在那里的居民,在保护好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可采取建立低保的办法,或者支持因地制宜地适当发展生产,以改善其生存状况。

总之,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需从国际和国内入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

第二篇:论我国征税问题与解决方法

论我国征税问题与解决方法

摘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只有保证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才能切实保证国家财政项目的可持续性,而税收征管是实现税收收入调节税收收入分配的基本手段,就当前我国税收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管理;问题;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地方税收资源也丰厚起来。但我国在税收征收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部门协调配合不得力。从外部来看,涉及税源管理最紧密的工商、国税、银行、质监、土管、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更谈不上信息高速共享。从内部来看,征、管、查三部门等在强化税源管理方面还存在工作脱节,协调不畅,没有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良性税源管理机制,适应现代税源管理的监控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其次,税源管理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税源管理过程中,困扰基层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征管力量不足,城乡税源管理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存在基层税源少、人员多,而城区或重点税源单位税收任务重、人员少;机关管理人员多、一线税源管理人员少等不合理现象。基层税源管理人员应付事务性工作繁重,很难集中精力开展税源控制,以致对纳税人的信息掌握不全。

再次,经济出现多元化,增加了税源管理的难度。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接轨,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主体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相互渗透,长期并存,是纳税主体呈现多元化;混合经济、网上交易、资产重组等加剧,使征税对象呈现多元化;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的多样性,使其收入来源也呈多元化,增加了纳税环节确认难度,税源监管的复杂性与日俱增。而税务机关对这些变化的应对措施相对滞后,使税源管理工作陷于被动。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个人总结如下:

建立税收征管信息化共享体系,尽快实现信息共享。首先,建立国税、地税部门之间的统一信息平台,让纳税信息在税务机构内部之间实现共享。其次,建立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联网。在国税、地税系统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与政府有关部门(财政、工商、银行等部门)的信息联网,实现信息共享。

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充实税收管理员队伍。县级局、基层分局要综合考虑所管辖的税源数量、税源结构、税源地域分布、税源发展趋势、基层人员数量与素质等因素,按照税源管理的需要,结合起征点提高农村税源向城镇转移和集中的特点,重新整合优化税收管理员队伍,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先保证对大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较低企业以及城区等重点税源户的监管需要,并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将管理重点放在税源流失风险较大的环节和领域,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而对与多种经济形式,必须采用多种税收征收方式方法,这必然会导致税收征收成本的加大。因此,要不要核算税收征收成本、考核效益,是不言而喻的。按现行的税收会计体制和制度是无法实现核算税收征收成本、考核效益这一目标的。因为现行的税收会计和税务部门的预算会计是分离的,税务部门进行税收征管所需的经费来源和各项支出均由税务部门的预算会计来核算。而税务部门的业务活动是税款的征收和入库,其成果最终体现为征收多少税金、入库多少税金,这部分内容是由税收会计来核算的。税务部门预算会计和税收会计两者一个核素业务活动支出、耗费,一个核素业务活动的成果,各算各的账,两者互不干涉,客观上就造成了不计税收征收成本,无法考核税收的所得与耗费,提高税收效益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如何使二者统一就成了降低税收成本的关键,建立健全的会计体系使二者可以相互核对与监督成为当前我们的任务。

第三篇:21世纪中国小城镇贫困问题治理的难点与对策

城镇反贫困是困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更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而又必须加以解决的课题。中国目前的城镇贫困人口以下岗或失业的贫困职业群体为主体,故本文以贫困职工群体或失业型贫困为主要研究对象。

一、21世纪中国失业型城镇贫困问题治理的八大难点

(一)理论研究及政策指导的严重滞后。失业,作为商品经济的范畴,是市场化进程中劳动力配置规律起作用的必然结果。西方对失业的经典解释是指所有那些未曾受雇、以及正在调往新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率找到工作的人(注:D·皮尔斯主编:《现代经济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600页。)。失业的实质就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的分离。由于受传统理论和传统体制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对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仍明显严重滞后。其具体主要表现在:首先,对“失业”、“下岗”、“再就业”等概念定义不清。(1)关于“失业”概念。我国的传统理论把“失业”看成是一个制度范畴,把失业看作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有现象。从1993年起,我国才开始正式使用“失业”和“失业率”的概念。但至今为止,我国官方所指失业人口一般指城市登记失业人口,且将它界定为“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求职的人员”(注:《光明日报》1997年4月4日第三版。)。显然,我国官方对失业的定义既不符合国际统计惯例,更不能准确反映我国当前的失业人口现状。我国理论界对失业的定义更是众说纷纭,至今尚未形成一种经典性的解释。(2)关于“下岗”概念。从全国的角度至今未对下岗作出统一科学规范的定义。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企业对下岗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把在企业内部转岗安置的也纳入下岗之列;很多人从企业下岗后自己很快找到新的就业岗位,但原企业和当地劳动部门不了解,把这些已实现再就业的还算在下岗职工之列等。(3)关于“再就业”概念。对于下岗后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了不同单位性质、工作期限长短不一的新单位的职工,算不算实现了再就业也没有明确的说法。其次,各部门对失业人口尤其是对我国城镇隐性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统计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客观标准。

再次,对下岗职工的动态变化缺乏了解的途径和手段。一种情况是:企业让职工下岗后,没有及时向劳动部门申报职工下岗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职工下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的虽然在认定上已经实现了再就业,但在找到新的单位后又下岗。有的职工一年可能多次变换岗位,而有关部门以年为统计周期,无法及时了解下岗职工就业的动态发展情况。另外,有的地方政府给企业规定职工下岗最高限定比例,使企业不可能把超过这一比例的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上报。

由于在理论上对“失业”等概念界定不清及统计口径不一致,再加上对下岗职工动态变化情况缺乏及时了解,势必导致对中国目前失业人口统计结论的不一致,如某市工会统计的下岗职工总数是40万,而劳动部门、统计部门则分别为20万、29.5万。由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失业人口的总体状况缺乏准确把握,势必模糊中国目前失业人口的现状及分布特征,影响中国就业工作的具体政策操作,从而制约或影响中国就业工作的进程及效果。

(二)中国将面临成为世界上最大失业人口大国的严峻现实。从官方统计数字看。中国目前的失业人口并不多,1997年末,英语论文格式我国城市登记失业人口为589万人(注:《中国经济时报》1998年3月3日第7版。)。但中国的实际失业人口(包括城乡的显性失业人口和隐性失业人口在内的综合失业人口)规模巨大,而且随着我国国企改革的深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的失业人口还将逐年增加。据学者估算,1997年中国城乡综合失业人口大约1.8~2.6亿规模之多,预计到2000年,将达3亿多(注:《经济学消息报》1998年3月13日第1版。),从而面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失业人口国的严峻现实。

(三)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偏低。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不仅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产生总量性失业,而且供求结构差异较大,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从而形成结构性失业。我国劳动者素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文盲、半文肓多。据统计,我国总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只占0.86%,受过高中教育的只占6.9%,文盲、半文盲达1.8亿,占总人口的22.2%,其中青年又占36.1%,即我国有6500万青年几乎没有受过文化教育(注:《经济参考报》1996年8月10日第2版。)。(2)劳动技能低,结构不合理,据资料表明,目前,全国现有职工1.5亿多人,技术工人近7000万人,其中初级工、中级工分别占80%和18%左右,而高级工则不到2%,全国已评聘的技师只有34万人,而高级技师不过2000多人。(3)思想素质不适应,如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加快,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势必难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而沦为结构性失业人口,并形成中国不少单位“超编”和“缺员”、“缺编”并存的两难局面。

(四)国企改革的困惑。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国企改革严重滞后并已日益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瓶颈”。其直接结果,主要表现在国企亏损面仍继续扩大、国企亏损额增加、国企销售收入增长缓慢、资产负债率攀高、“双停”企业有增无减、破产倒闭企业越来越多等方面。而国企改革严重滞后的间接结果的主要表现之一则是国企职工失业人数剧增。目前国有部门作为吸收新增就业劳动力主渠道的格局已发生变化,并已出现国有经济吸纳新增劳动力的减少和历年冗员存量大量排放(即隐性失业显性化)并存的严峻局面,从而增加了21世纪就业工作的严峻性和艰巨性。

(五)农业部门就业严重不足。从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看,我国就业工作除面临着劳动年龄人口自然增长的就业压力及隐性失业显性化加速两种劳动力过剩压力外,还受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潮顶托”,更面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加速转移的就业压力。由于受传统体制及户籍制度等影响,我国失业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农业部门就业不足,即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导致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流入城市又无法为现代经济部门吸收,从而增加城市就业负担。据专家测算,我国目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达1.8亿左右,近9000万流动人口,尚有1亿滞留在农村,形成潜在的过剩劳动力。随着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村商品化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势必推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加速转移。据专家预测,未来5年,我国农村过剩劳动力总量将达2.14亿人,尚有1.37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六)就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具体主要表面在:(1)就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全国各级财政拨付的就业经费每年只有2亿多元,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不到1%,与就业对资金的需求相差甚远。不仅如此,不少地方政府对就业经费的投入不够重视,拨款数额也越来越少,有的地方(如广西、吉林等省区)甚至早已取消就业经费预算,使就业经费缺乏可靠保障。(2)作为就业资金的另一重要来源——失业保险基金也远远不能满足大量企业职工失业或下岗后的救济与再就业的资金需求。据劳动部就业司预测,1995年~2000年,全国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大约为255亿元。(3)各地为弥补资金不足而建立的再就业基金的资金来源和征集标准缺乏可靠的制度保证,所能筹集的资金极为有限,从而大大制约了就业资金的成效。

(七)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合理流动的就业体制。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受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跨省就业核准制度和外来人员就业许可制度等劳动人事行政管理的制约,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城乡之间、不同经济成分企业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仍然存在着实际上的障碍,从而不利于劳动者自主择业权的实现和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2)市场化的就业体制尚未形成。据统计,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大约在40%左右。(3)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十分落后,亟待加强。

(八)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是缓解就业压力并为就业提供宽松社会经济环境的一个技术性措施,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失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低;企业包袱重;失业保障覆盖面狭窄;失业保障待遇水平低,与现阶段的平均生活水平不相适应;失业保障基金筹集困难,数量有限;基金管理体制不健全;失业保障立法不健全,目前还没有制定《失业保障法》等方面。这些问题使我国21世纪的就业工作既缺乏理论上的支持,又没有现实的经济社会基础。

二、21世纪中国失业型城镇贫困问题治理的八大对策

中国目前乃至今后职工失业型城镇贫困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对中国目前以失业型贫困为主体的城镇贫困问题的理论探讨及政策指导,这是21世纪中国城镇贫困治理的前提。

首先,按市场经济要求,从全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考虑、分析中国的失业问题。当务之急是科学地规范“失业”、“下岗”、“再就业”等概念。我国应尽快确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全口径、没有城乡之分、对劳动年龄没有上限的一般失业观。尤其是对城镇隐性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确定一个公认的客观的统计标准。

其次,国家统计部门应重视对中国目前真实失业人口的统计工作,并每月、每季度、每年定期公布我国实际失业人口规模、真实失业率等基本信息数据,从而及时以科学、规范、权威、动态的统计数据,有的放矢地指导21世纪中国的就业工作。

此外,为便于对失业人口进行动态的规范管理,还应重视规范企业用工申报备案制度和用工年检制度。企业正式招用下岗职工一定期限以上的必须及时(或限时)向劳动部门申报备案。

(二)提高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这是21世纪中国城镇贫困治理的基础。

首先,应加紧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的职业培训体系。尤其是要发挥各级教育部门的作用,并鼓励兴办社会民办培训实体,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就业培训,积极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拓宽职业选择余地,提高失业人员就业或再就业的竞争能力和对新岗位的适应能力,从而最终缓解劳动力供给与经济发展所需人才不对口的矛盾,缩短失业者的待业时间,减少结构性失业人口。

其次,应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观念转变。通过抓思想教育,引导失业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自主意识和自立自强的精神,并使市场就业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最终为失业人员就业或再就业创造有利的社会氛围。

此外,还应重视尽快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近5亿,其中剩余劳动力1亿多,他们中的大部分文化水平很低,甚至没有文化。因此,重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提高整体劳动力素质的关键(注:陈端计著:《贫困经济学导论》,新疆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177-181页。)。

(三)“离业”与“就业”并举,这是21世纪中国城镇贫困治理的思路选择或突破口。

基于中国目前失业人口数量巨大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几乎无法就业或再就业的现状特征,我们认为,在21世纪,中国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选择或突破口是实行“离业”与“就业”并举(或并重)。所谓“离业”,它既不同于“失业”,更不同于“再就业”,也不同于“退休”。由于这部分失业人员从年龄上还不到退休标准,故称之为“离业”。通过“离业”途径安置的失业人员既包括城、乡劳动力明显弱化的老弱病残者,也包括一些另有家庭生活来源的失业人员等。当前最为迫切的是把消费资料分配中社会福利、社会保障部分与职业分离开,并根据目前主要城市生活标准来核定每个失业人员永久性“离业”的补偿费。这是解决“离业”问题的核心。而对除“离业”安置以外的其他正常失业人口则通过正常的就业或再就业途径安排就业。

(四)重视经济发展,增加就业需求,这是21世纪中国城镇贫困治理的关键。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治本之策或关键是以大力发展经济为手段,通过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方式,积极开拓就业渠道,使就业岗位在原有的基础上,总量上有新的增加,从而扩大城乡劳动力的需求。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有:(1)大力推动国企改革,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尽量在企业内部消化分流人员,并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厂房、土地、设备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等资源,开拓新的生产经营领域和就业空间;(2)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增加就业渠道;(3)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发挥中小企业的就业主渠道作用;(4)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全方位发展街区经济,并组织引导一些下岗失业职工向社区服务业转移;(5)通过推广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来增加就业机会,充分挖掘潜在的就业岗位,广泛推动非全日制、临时工和弹性工作制,通过政策引导失业职工以非正规部门就业的方式从事各种劳务活动;(6)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开发和统一,鼓励职工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合理流动,并利用

职工大流动所产生的就业岗位替补倍增效应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7)加大基础建设投资规模,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8)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向非农产业及小城镇分流和转移等等。

(五)重视增加就业资金投入,这是21世纪中国城镇贫困治理的重要环节。

为适应市场经济对就业资金投入的要求,一方面应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就业经费的投入,并使之得到制度上的可靠保证。为此,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中,应当将“就业经费”列入一类款项,由劳动部门提出就业经费预算拨款的详细申请报告,由财政部门根据财政预算收支的总体情况和就业经费的客观需求制定预算,并将就业经费和财政预算支出中的比重与实际失业率挂钩;另一方面,应重视增强失业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重点应放在提高统筹层次与增加基金来源上,并相应地提高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提取再就业资金的比例等,从而增强失业保险基金在失业救济与促进再就业方面的功能。

(六)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网络体系,这是21世纪中国城镇贫困治理的重点。

从长远看,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1)逐步消除阻碍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种种制度障碍,促进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2)建立覆盖全国的劳动力信息网络,定期向社会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减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包括建设就业信息传播媒体,如开办就业信息报纸,在广播、电视、报刊上开辟就业信息栏目等;定期举办人才交流会;组织区域劳务输出协作;开展长期中介服务等。(3)建立各种职业培训中心。(4)重视健全就业登记制度,加强劳动力市场法规及法制建设,强化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有序性,使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法制化、规范化,从而最终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七)建立和完善中国就业工作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21世纪中国城镇贫困治理的重要保证。首先,应制定统一的就业工作政策保障,在劳动、工商、税务、信贷、保险、城市管理等方面给失业人口的自主创业和安置失业人口较多的企业以优惠政策;其次,应加紧建立和发展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障制度,从而为失业人口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减轻由失业人口过多而造成的社会压力,从而最终为国企改革和发展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再次,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广开资金筹集渠道,尽快建立再就业基金,英语论文格式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再就业培训等提供保障;其四,重视维护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既加强对劳务中介机构的规范管理,又加大对企业用工制度的监督,保证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最后,应建立一体化的社会救济系统,当务之急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尽快将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扩大到农村,尤其是扩大到贫困地区,从而建立一个面向全社会的救济体系。

(八)重视其他相应的配套改革,这是21世纪中国城镇贫困治理的重要措施。

失业与城镇反贫困是困扰当今世界各界经济发展的难题。减少失业,扩大就业,缓解贫困,在实际操作中,还应重视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如政府应把就业工程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把它列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之一;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统一协调领导,政府应协调成立专门的就业工作机构,负责对就业工作的统一领导,各地则应建立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企业、街道(居委会)等各级统一规范健全的再就业工作网络,为就业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调整工时制度,通过进一步减少工时的办法,降低劳动参与率,压缩劳动力供给,减轻就业压务;整合工农比较利益,减轻农村对城市就业的压力;对不发达地区实行倾斜政策,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应实行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设立再就业贡献减免税;加强对有关失业与就业的法律建设,并制定完整的管理流动人口的专项法律,根据不同城市类型规定出城市发展的具体要求,引导人口依法迁移,有序流动,从而为最终实现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创造条件。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方法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工问题的解决之道

南昌工程学院严鹏

目前中央政府推出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各地方政府计划投资额合计也超过了18万亿元,实行扩张性的投资政策将是明年政策的主基调,同时注重投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投资政策趋向将坚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2008末到2009年前三季度全国工资性收入大幅回落,国内出现降薪潮、裁员潮:

有7成公司不打算招新员工了,8成人暂时不打算跳槽了,09届毕业生有630万,加上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总共有700万在挣扎。据悉,武钢、宝钢都在酝酿降薪,其中武钢员工拟降20%。稍前的消息是万科、中原降薪裁员,东航、南航降薪裁员,波导、夏新被迫削减人力成本,中石油大幅裁员„„降薪裁员已波及房地产、航空、石化、电力、IT、证券、金融、印刷等一系列行业。而最无招架能力的是外出打工的中西部民工,四川、安徽、河南等省都不同程度出现了民工返乡潮。

(1)农村形势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

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 “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据测算,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而目前农村总计有劳动力约5.5亿,以吸收1.2亿计,依旧有近3亿剩余劳动力。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提供的劳动机会,至少在四十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的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众多的劳动力农村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如何解决3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

(2)农民工问题

农民工问题是指,中国大陆农民进城从事非农工作,却未改变农民身份,未被城市认同接纳,他们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制的边缘,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农民工是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土地,但离开户籍所在地,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农民工”是一个带有歧视性的自相矛盾的称谓,但深刻反映了他们的“边缘人”状态。他们在农村有地,但离开了;他们在城市工作,但没有城市户口,不享受社会保障;他们为城市贡献巨大,向往城市,但不被城市接纳,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农民工权益保障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

1.拖欠工资问题。获取报酬是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也是农民务工的主要目的。尽管2004去年开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下,农民工的欠薪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拖欠工资的情况仍然存在。四川省农调队调查,还有10%的农民工反映用工单位拖欠工资,人均被拖欠工资2040元,人均被拖欠工资3.7个月。建筑业拖欠工资的情况比较突出,其次是餐饮娱乐、个体工商和家庭装修等行业。四川省清理拖欠工程款的统计数据表明,到2004年7月,全省拖欠工程款73.4亿元,其中拖欠农民工工资2.77亿元。此外,还有克扣工资的情况。四川省反映,有78.9%的农民工节假日加班不能足额得到双倍工资。

2.工作环境和条件问题。一是工作强度大。大部分农民工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有的在10小时以上,而且休息、节假日还要加班加点。温州市总工会的调查显示,温州市农民工一周工作时间54.89小时,平均每天9.14小时(6天)。二是工作环境恶劣。农民工所从事的大多是苦、累、脏、险的工作,一些企业卫生条件很差,一些农民工因此患上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三是安全得不到保障。进城务工人员是工伤工亡事故的多发群体。2003年四川省21个市州共发生进城务工人员工伤事故1994件,工伤人数3420人,工亡事故339件,工亡433人。不少用工单位没有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四川省调查,一些地方的用工单位按规定发放劳保用品的只有20%,建筑、采矿等行业危险系数高,劳动安全保障缺乏的情况十分严重。

3.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普遍参保率很低,社会保障缺乏。四川内江市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仅占总数的5.2%,参加工伤保险的为14.1%,参加医疗保险的为1.3%;遂宁市参加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仅占农民工总数的1.4%,没人参加医疗保险;成都市参加综合保险的农民工不到10%。农民工参保率低,除了对保险和社会保障的认识不足外,还存在用工企业不愿支付保险费用、社保“门槛”相对农民工较高、缺乏针对农民工实际的保险制度安排等原因。农民工的低工资和社会保障的缺失,使他们抗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

4.子女教育问题。这是农民工十分关注且非常重要的问题。四川省农调队调查,全省随父母进城的学龄人口总人数在140万人左右,这些农民工子女上学面临三难:一是城里高昂的学习费用难以承受,据调查,在成都市上学的子女年均学习费用为2496元;二是上学路远,农民工子弟学校大多地处城郊,上学十分不便;三是大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简陋,教学质量差。另外留在老家的孩子,由爷爷奶奶管教,导致不少“留守”孩子在成长和教育方面出现问题。还有的农民工带着孩子四处流动,入学不稳定造成辍学。

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内需庞大的发展中大国而言,经济增长更应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大背景下。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则应当成为内需扩张的重点,因为投资需求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居民消费来支撑和拉动的。扩大消费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居民“有钱消费”,另一方面应当努力改善消费环境,积极拓展新的消费热点,使居民“有处消费”。我国扩

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格局”拉大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已扩大到

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农民的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只有激活7亿农民的消费需求,我国内需才能真正地、持久地得以扩大。因此,要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及时出台强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第三季度以来,企业用工需求出现明显下滑,农民工返乡正逐渐增加;预计2009年失业率将继续上升,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就业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就业矛盾如果进一步恶化,不仅对经济发展不利,而且将对社会稳定产生深刻影响。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它不仅能解决劳动者的自身就业,还能通过带动就业产生倍增效应。进一步整合创业实训和孵化基地,提高创业实训质量。多方吸纳社会资本,为缺乏经验和资本的创业者提供孵化期和政策扶持,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降低创业风险。继续探索有效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创业实训和孵化基地的引领作用,在创业资金、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政策法规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支持和服务。

第五篇:弱电工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弱电工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弱电工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个弱电工程项目存在哪些常见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把弱电工程干的更好,更完美,本篇文章从问题着手,一一解决,提高工程质量。

01弱电工程存在问题

弱电工程项目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方案设计阶段;二:施工管理阶段;三:系统验收阶段,现具体说明如下:

(一)方案设计阶段

1、对国际、国内标准理解深度不够,不能按标准设计方案;

2、没有根据项目特点系统制定可行的规划设计;

3、设计方案过程中对各子系统理解深度不够,没有做好技术选型及品牌准备工作;

4、建设初期很难充分根据实际业务功能需求开展调研工作;

5、超前的设计理念,新技术新标准的实现,对弱电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要求更高。

6、各子系统布点要求未明确,不能做到持续优化;

(二)施工管理阶段

1、弱电工程总承包商工程经验不足;

2、弱电总包单位未能制作深化设计施工方案;

3、项目经理能力和责任心不够,对于项目进度、质量、成本并未得到很好的管理;

4、未能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缺乏对各子系统进行标准化管理经验,其中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设备设施、物资耗材等管理;

5、弱电总包与其他专业施工单位的施工界面界定划分不清、项目施工计划节点控制能力不足;

6、施工过程中,各专业配合不默契,导致重复作业。

(三)系统验收阶段

1、某些子系统在试运行期间无法达到使用标准,按标准统验收;

2、未做好各系统验收后资料交付及系统使用培训工作;

3、未能对各个系统现场设备安装情况了解

(四)具体细节问题

1、各子系统设备点位、数量与设计方案或实际不符;

2、弱电设备点位不匹配;

3、工期管理与设备供应周期控制未严格按计划执行;

4、网络调试过程中涉及到技术配置细化问题;

5、各子系统功能性测试达标问题;

6、联合调试过程中的调试规范问题等;

7、具体多方施工涉及到的施工次序协调问题。02影响弱电工程质量要素

1、建设标准体系

详细参考国际、国家对各子系统均出台建设标准和规范

2、弱电工程方案设计

弱电工程整体设计水平影响建设智慧项目目标,其中既包括信息、网络、通讯、计算机等前沿技术的选择,也包括弱电工程投资额的控制及投资效率评价问题,据大量实例统计,投资决策至初步设计结束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约为75%,施工图设计结束至工程竣工阶段效

3、弱电施工管理

弱电方案设计完毕,经招标确定弱电承包商后,在施工落地过程中实现方案设计目标是弱电施工管理核心工作,该项工作执行质量直接影响未来智能化应用效果。

弱电工程管理主要包括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管理、施工造价管理等三个主要方面,同时需要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现场组织管理机制,也需要第三方管理单位对计划制定、落实、检查以及定期分析、工程增减项等方面做好管理确认工作。

4、售后服务

按设计方案及工程验收程序验收后,还需做好各系统使用培训、使用和管理责任归属、各子系统运行环境条件监控、各子系统升级管理等,该项工作如果责任不明,任务不清,也会影响最终使用效果。

03提高弱电工程质量的方法 A、方案设计段

在方案设计之初,除了需参考国际、国内相关标准,指导方案制定外,更需要根据弱电工程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技术,满足当前和未来功能需求,制定弱电工程建设方案。

1、弱电方案设计的几大要素(1)弱电工程需求分析

只有理清弱电工程需求,才可以根据需求清单设计整体弱电工程解决方案,(2)技术选型

弱电工程方案核心点即为根据各系统生命周期进行技术选型,既包括整体网络架构选择、多物理链路融、云计算等技术选择,也包括软硬件供应商的调研、品牌推荐表的制作、图纸式沟通方式的选择等;明确以上各项工作内容后,可以据此制定标准化的弱电工程解决方案,选择有实力、有经验的弱电工程承包商,统一竞标,通过合适的评标方式,选择有实力弱电供应商,完成弱电工程项目。

(3)各子系统布点原则

弱电工程各子系统均需对终端位置、点位数量、所需条件等提出明确要求,比如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无线网络系统、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综合信息发布系统等,终端位置、数量以及实现方式,均对强电、交换机、管线工程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所以必须要根据相关国家标准以及项目实际功能分区和需要,制定每个子系统的布点原则;据测算,以信息点为例,每增加一个无效信息点位,所造成管线资源、交换资源、配合条件资源、施工成本等近千元,如果该设置的信息点位而没有安排,虽然后续可以通过无线方式解决,但是在某些核心位置和功能,无线解决方案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再比如安防系统,布点原则就解决了布点密度以及布点位置,参考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对各子系统的布点原则进行细化,指导各系统的点位布置,并以图纸语言描述。B、施工管理阶段

1、落实项目经理责任;

2、设计方案图纸的施工图转化及建立施工过程中的图纸语言沟通方式;

3、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布点原则的持续优化;

4、按弱电工程方案执行工程施工监管,其中包括并不限于产品品牌变更、工艺程序规范、施工流程管理、工作界面划分等

下载中国贫困问题与解决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贫困问题与解决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方法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工问题的解决之道 南昌工程学院 严鹏 目前中央政府推出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各地方政府计划投资额合计也超过了18万亿元,实行扩张性的投资政策将是明......

    高速路问题和解决方法

    高速路免费带来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一些建议1、在高速公路上见到了比以往更多的车辆 2、无论什么车辆都开进了高速公路 3、无论是短途还是长途,只要不收费通通驶向高速公路 4、......

    售后问题及解决方法

    售后职责流程(以京东,拉手为例,淘宝除外) 京东售后处理: 与之淘宝有些特别,京东在之前没有即时信息通讯例如QQ,旺旺之类的聊天工具,所以京东主要是负责售后方面,另加上商品信息里对客......

    停车难问题及解决方法

    停车难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 要: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国私人汽车数量快速增长, 私人汽车将大规模的进入家庭。但现有住宅 小区大部分缺少必要的停车库, 小区内的空......

    PLC简单问题解决方法

    PLC问题 1.PLC使用多少V电源? 答:-001为交流220V,-D和-B为直流24V; 2.FX PLC内存容量有多大? 答:FX1S系列为2K步,1N系列为8K步; 3.PLC上电无反应?答:(1)测量220V电源是否正常,有无接......

    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

    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 (理事会议事规则讨论稿)一、理事会成员经会员民主推选,每届任期五年,可以连选连任。理事会议期间或工作期间无任何报酬,属于志愿服务,公正为社会奉献......

    中国环境污染及其解决方法

    中国环境十大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

    贫困大学生问题

    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报告据调查显示:37.3%的贫困大学生有靠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的经历,他们也颇为无奈的表示,经常奔波打工挣钱对正常的学习造成了不少影响。26.2%的贫困学生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