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
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
(理事会议事规则讨论稿)
一、理事会成员经会员民主推选,每届任期五年,可以连选连任。理事会议期间或工作期间无任何报酬,属于志愿服务,公正为社会奉献自己。理事二次不履职尽责,视为自动退出理事会。可临时召集会员小组会议,推选补充理事成员。
二、理事会是机构领导机构,决策(定)机构成长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如:机构发展战略的审定;机构存续及分支机构的设立或合并;机构人事任命;机构年度工作及财务报告审查;机构工作领域或关注重点的变化等。并承担监督跟进。
三、理事会一年召开一次,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出席方能有效。遇紧急情况或特殊情况,三分之二理事同意,理事会可以提前或延迟召开。根据会议内容(如:资源公开),决定邀请相应的外部机构成员参与会议,以示决策民主和社会组织的管理透明程度,增强理事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若有时不能参加会议,可以委托参与会议。
四、参加会议的理事就会议决策议题,可以无记名投赞成票、反对票、弃权票。一旦理事会作出决定,必须经出席会议三分之二以上理事表决赞成方能生效;机构根据理事会决定落实,并将落实情况,在下一次会议上报告执行决议的结果。
五、理事会召开前十天,会议筹备组必须将会议议程和会议议题,通知到理事参会成员个人,并做好通知记录。理事会成员必须按时出席会议,有事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否则视为未履职尽责。
六、理事会结束后,将每届会议决议内容,以《会议纪要》发理事会成员,并建立文字与电子文档备查。
七、理事会会议,因成员缺席太多无法召开时,为了工作不受影响,理事长可委托秘书长,可以将议题以书面形式告诉各位理事,执行情况事后及时报告,或在下届理事会上报告。
八、鉴于机构特点,理事会会议不属常设机构,理事会闭会期间的工作,委托机构秘书长带领机构员工,承担对理事会决议执行与跟进。将执行情况向下次理事会报告并接受检查(质询)。
第二篇:中国贫困问题与解决方法
中国贫困问题与解决方法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历史条件制约、经济基础落后、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过度增长、经济结构单
一、发展战略不当、经济政策失误等内部因素,也有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地位不利等外部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扩大,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着经济、贸易、金融和科技上的强大优势,在经济上控制和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并通过经济援助和减免债务等方式对发展中国家国家经济主权进行伤害,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到损害;在政治上,通过经济手段插手和干预发展中国家内部事务。目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十分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
从外部因素看,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内部因素看,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脆弱性,使其难以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冲击,缺乏起码的抗风险能力,没有能力捍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这正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所在。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需从国际与国家内部一起进行。
从外部因素上说,贫困国家消除贫困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此西方国家有责任帮助贫困国家消除贫困和发展经济,而不是推卸责任甚至转嫁危机。这还要求西方国家增加对贫困国家的发展援助,进一步减免贫困国家的债务,并取消一切有关提供经济援助和减免债务的附加条件,切实帮助贫困国家走出贫困,摆脱目前的经济发展困境。其次,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话语权”得到切实实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承诺的“扶贫”资金得到有效的落实,能有效帮助发展中贫困国家度过贫困危机,同时也为今后发展中贫困国家减贫创造条件。
从内部因素上说,发展中国家要处理好本国各种关系。
第一,处理好发展与反贫困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的经验表明,要消除贫困,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为反贫困提供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但是,发展并不意味着就能消除贫困,相反,可能带来更大的贫富差距。因此,政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防止贫富差距的扩大,并且保证处于弱势地位的贫困群体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
第二,处理好教育与就业的关系。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就业能力差,既是贫困的原因,又是贫困的结果。发展中国家在反贫困过程中,都要把发展贫困人口教育,加强贫困人口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促进贫困人口就业,作为扶持贫困人口改变贫困状况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减少贫困意义重大,今后应当继续完善培训的方式方法,加大扶持的力度。第三,处理好支持“三农”发展与扶贫开发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把支持农村地区发展与扶持贫困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如印度推行的“绿色革命”战略和乡村综合开发、马来西亚把农村发展项目与减贫项目相结合,等等。在我国,随着公共财政的建立,特别是“十五”中期中央财政提出公共财政阳光照耀农村的要求后,采取的一系列支持“三农”的财税政策措施,对贫困地区致贫因素起到了很好的消除或缓解作用。因此,加大对这些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的支持力度,或者鼓励外迁,不失为一项有效措施。而对留在那里的居民,在保护好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可采取建立低保的办法,或者支持因地制宜地适当发展生产,以改善其生存状况。
总之,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需从国际和国内入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
第三篇:生态问题
生态,即生物圈的动态,自然界的状态。整个生物圈,包括一切的动物、植物以及自然环境,宏观来说,整个地球属于一个生态,微观来说,一个家庭、一个人、任何一个生物都属于一个生态。而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细观地球,到处七彩缤纷,绚丽夺目,哪座城市不是热闹非凡、灯红酒绿;那个家庭不是温馨美好、舒适安逸;但是纵观整个地球,却是满目疮痍,到处是自私无知的人类无情糟蹋与破坏。在当今这个经济发达、科技发达却人情淡漠的社会,有多少国家只关注自己国家的发展,有多少企业只关注自己的经济利益,有多少人只关心自己的方便与舒适。但地球母亲以她最温暖的胸怀拥抱我们的时候,多少自私的人类就像侩子手一样,手持利刃一刀刀地割砍这我们的地球母亲;他们以一一颗颗黑暗的心,将我们美丽清新的生态姐姐污染地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灰暗的污秽;
回顾以往,我们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2011年上海康桥血铅事件;2012年内蒙古多家企业集中排污形成大片“污水湖”; 2013年,覆盖我国17个省市、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面积雾霾天气,北京的雾霾更是PM2.5超标了一倍;2013年,镉大米事件牵出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6;2013年的昆明河流受污染造成“牛奶河事件”;2013年上海黄浦江漂浮超过了13000头死猪的事件;2010年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的漏油事件; 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 “核泄漏事故”。2001年至2013年“非洲雄狮”大量的采伐业发展,森林消失量占世界热带森林消失量的58%。2013全球3.5万人赴南极旅游造成南极 生态系统遭破坏;北太平洋环流事件:是由一亿公吨塑料垃圾和瓶盖组成的旋转岛;太空垃圾事件:据欧洲太空总署统计环绕地球的轨道上有近12000个碎片;深海采矿:新兴的水下采矿业将成为下一个最大的生态灾难;
人类的一次次伤害,让大自然终于动怒了,灾难接二连三的发生,让我们措手不及,同时这些深刻的教训也让我们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于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对生态文明建设关注起来,各种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层出不穷。面对当今这个满目疮痍、暗淡无光的自然界,我们有该用怎样的魔法让我们的生态家园脱去暗黄,重着彩衣呢?
今年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曾表示,在过去200多年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上,中国曾先后失去过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进入21世纪,中国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正式发动和创新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同时十八大报告也指出,建设生态文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然而,生态环境就像是“木桶理论”一样,任意资源占用者对环境的滥用或破坏都可能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地球家园需要人类的共同维护,随着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进程凸显,原有的封闭式生态文明建设思路必须打破,应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并充分发挥国内外民间环保主体的热情和潜力,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环保经验,在世界范围内构建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环保合作机制。
所以我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最重要的措施应该是:统揽全局,强调科学地处理国外与国内间、地区与地区间、城市与乡镇间、经济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第一、从国际角度建设文明生态,我们应该这样做:
科菲·安南在联合国大会上曾经讲到:“全球时代需要全球参与”。尽管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但这种无政府状态是有序的和相互依赖的。具体到生态领域,当一项集体物品如空气或海洋,受到数国污染导致退化危险时,某国家单独采取行动变得力不从心。这关键在于,世界主要国家有社会能力和政府能力及时做出回应;早有计划,及时获得适当的技术,在不可逆转的损害造成之前采取保护措施;充分了解技术的负面影响控制技术发展。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国家环境主权原则。二是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三是国际合作原则。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是全球范围的,不以国家或意识形态为界,即使是一国内部的环境问题,也往往波及他国或采取跨国行动才能真正解决,国际组织和市民社会常常加入其中。生态治理的国际合作有效克服了国家间的利益差别和矛盾,有利于协调行动并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
第二、从国家政府的角度建设生态文明:
1、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严格遵守“开采法制化,污水要净化,废渣无害化,生态要绿化”的要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和“谁开发、谁复垦,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的各项资金、技术、人才投入。
2、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我国现行的宪法没有明确“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现有的单项的自然资源法中,对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具体规定,致使有些法律条款操作性不佳。因此,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制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硬约束条件。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3、加强生态宣传,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形成: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生态教育,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强化资源忧患意识,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环保组织要大力宣传环境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以绿色社区、绿色村庄、绿色企业,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来加强人们生态意识的培养,形成爱生态、保生态、发展生态的良好氛围。总之,要把生态教育纳入全民社会教育轨道常抓不懈,树立全民忧患意识,增强保护生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工业: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科技进步,全力推进企业技改,提升产业层次,重点发展矿产品深、精、细加工,实现从原料输出型的浅层次开发向综合利用的深层次开发转变。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提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走新型工化道路。以节约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国民生产体系,降低资源消耗,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以生态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低物耗、高增值、高知识密集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将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新路子,使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从我做起:
生态文明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全民动员,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并成为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的自觉行动。把“节能、降耗、减排”运用到日常工作、学习、生活运行过程中的节能环保管理,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每一张纸、保护一草一木、每天少用一个塑料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真正检验我们对生态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人人都有保护生态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同一片蓝天,同一片沃土,让我们共同遵循国家、政府的政策、努力做到与国际共同合作,建设一片美好的生态文明,让我们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第四篇:大学生贫困问题
大学生贫困问题
贫困大学生是指高校内一些经济上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有的甚至无力维持学业的大学生。大学生贫困包括资金贫困和心理贫困2个方面。
大学生资金贫困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其家庭的贫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父母双亡,单亲家庭或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经济来源少,甚至没有经济来源;(2)学生家庭处于偏远落后地区,经济不发达,自然条件差,经济困难;(3)多子女上学,家庭收入偏低;
(4)转型期出现的新贫困家庭,父母为城市中因企业效益差而下岗的职工,靠低保维持家庭生活;(5)家中有危重病人,昂贵的医疗费用造成了家庭的经济危机;(6)家庭所在地遭受重大灾害,失去经济来源等等。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经调查:在2005年我国高校贫困生人数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占到了高校学生总人数的20%,而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实行并轨招生以来,大学生贫困问题日渐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贫困问题已经涉及到了教育公平问题,影响了部分贫困学生公平受教育的权利,能否积极、妥善、有效地解决贫困生教育救助问题,已成为事关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大局的一件大事,责任重大,不容忽视。围绕贫困生教育救助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多个政策,各级政府及院校也想了很多办法,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俭学补贴、学费减免”为主要组成部分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逐步得到确定。国家、社会、高校等对高校贫困生给与了大力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但是由于受到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各高校在贫困生资助的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1)贫困生认定标准缺乏合理机制。
(2)勤工助学岗位少且报酬低。(3)奖学金获奖学生与贫困生吻合率不高.(4)贫困生资助体系单一,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有限.(5)国家助学贷款缺乏有效地法律和制度保证.(6)注重对贫困生的物质救助,缺乏精神帮扶等。
贫困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积极地加以救助。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高校在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营造和谐校园进程中无法回避而又急需解决的难题。个人认为在对高校贫困生的救助中应该从贫困生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多层次,多角度的对他们进行救助。针对上述问题在此提出以下建议:(1)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机制,加强贫困生的甄别工作.制定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这个标准应根据学生家庭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家庭成员劳动力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高校的收费水平等而制定。在具体进行贫困生界定工作时,除了要有硬性的执行标准,还应有弹性的执行计划。在制定上确保合理性,在情感上确保人性化,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贫困认定制度。(2)学校加强与社会合作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提高学生自助自救能力,学校要帮助学生积极联系社会企业,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起勤工助学基地,制定人才培养机制,使社会各个企业承担起资助贫困生的义务。在短期用工中,考虑使用勤工助学的学生,同时更要加强学生的劳动保障工作。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勤工助学基地,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勤工助学由劳务型向知识型、创业型的转变。这种全新的助学模式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长期的、稳定的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又可以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较好的创业体验和就业实践。这种将“育人”、“助学”和“创业”有机结合起来的做法可以说是未来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生存和发展之道。(3)改革奖学金制度,充分发挥奖学金的奖优、助贫、促学功能,学校可以通过设立“贫困生奖学金”,仅在贫困生中评选,给贫困生带来更多获奖机会,使生活贫困的学生大都能获得资助,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和资助功能,以此激励贫困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来获得经济上的资助。
有了这些可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资金问题,可是有的大学生由于资金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其原因有:(1)城乡差异使其对环境不适应。农村和城市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城市生活丰富多彩,现代化的建筑、设备比比皆是,人们往往是见多识广,而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则是经济落后,人们相对孤陋寡闻。这种城乡差异往往使刚入学的贫困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如手机、电脑甚至电话卡等都不会用,起初心理上会有较大的不适应,但这种不适应带来的自卑心理往往是暂时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大多数贫困生能正确面对,积极适应,但有些人却长期不能适应,造成心理自卑,不可自拔。(2)素质教育使其对学习不适应。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原学校出类拔萃,但到了大学,强手如云,他们渐渐失去优势,面临着重新定位,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这种现状。另外,农村教育多是“死读书”,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导致贫困生在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上又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学习上的不适应和对其现状的无法接受是其自卑心理的主要成因。(3)相对落后的习惯使其对城市文化不适应。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文化自我中心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两种文化的碰撞中,以农村为中心的文化在城市必然遇到冲击,而自己又不愿为城市文化修正自己的习惯,由此将产生诸多矛盾,继而产生自卑心理。(4)心理上的不平衡使其不适应。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认为命运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上显得很自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很脆弱、很自卑。较强的自尊心和脆弱的承受能力往往使贫困生由自尊转向自卑,由自卑转向妒嫉和虚荣,或转向自闭,甚至自弃。这种不适应主要由价值观和世界观左右,经济上的贫困使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了扭曲和形变。(5)不适当的扶贫方式使其不适应。在高校学生工作中,不适当的贫困生救助方法也是引起贫困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之一。目前,各高校在贫困生的救助方面主要采取个人申请,系院审批并张榜公布,救助贫困生的做法,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救助了一些贫困生,解决了一些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但也使得相当一部分贫困生产生求人施舍低人一等的感觉。在心理上与其他同学截然分开,甚至加剧自卑的心理。有些贫困生还会碍于面子不肯申请,从而得不到应有的贫困救助,导致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恶性循环而自暴自弃。
为了帮助贫困生摆脱心理上的自卑、自闭、自暴自弃等心理贫疾,战胜经济贫困,走向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使之成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有以下措施:1,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提供和谐的心理环境。首先,政治思想工作者要积极做好贫困生思想上的宣传和引导工作,特别是对引发贫困生自卑心理的消费观念进行正确的宣传和引导,为贫困生摆脱心理贫困创造一个和谐的心理环境,使其正确认识消费和贫困,进一步对其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其二,政治思想工作者还应不断的鼓励贫困生积极地面对暂时的经济困难,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己之长,补己之短,增强自信心,使之自觉将眼前经济困难作为锻炼自己克服困难能力和提高意志力的一次机会,发奋学习,从而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其三,用身边和历史上成功人士的实例引导贫困生自觉加入到勤工俭学的行列,使其在克服困难的实践中克服自卑和虚荣,获取自信心,最终走向自立自强,实现经济和心理的双脱贫。另外,还可以利用其他宣传工具,宣传身边成功实例。如利用网络媒体,扩大宣传优秀贫困生自立自强、克服困难的典型事迹,使贫困生从身边的实例中获得战胜眼前经济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创造性地开展扶贫工作,力求扶贫方法上的创新性与时效性。解决之道就是广开扶贫渠道,开展多种形式上的经济助学。第一种方法是积极帮助特困生申请办理助学贷款,使贫困生真正摆脱心理的自卑感;第二种方法是变明补为暗补。因为贫困生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在学习上的不适应而导致学习成绩有可能在短时期内难以适应,而过去单靠学习奖学金的发放来帮助贫困生的做法有可能使
贫困生失去救助,因此必须创造性地设立奖项扩大奖学金的发放范围,;第三种做法是为贫困生提供更多助学岗位,变无偿补助为有偿补助等等,使贫困生真正摆脱施舍感所带来的自卑、负疚等心理负担,走向自立、自强。3,建立健全贫困生保障体系。在条件允许的高校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适当延长或缩短贫困学生的修业年限,使贫困生能通过提前就业或勤工助学等方式解决自身经济问题。制度上扶贫为贫困生克服心理上的各种压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为贫困生摆脱经济上的贫困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有效的保证了贫困生摆脱经济贫困,同时也可以使贫困生有效消除对社会及家庭的抱怨及对同学的排斥心理,使贫困生对社会制度和自身处境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
总之,在高等学校,贫困大学生的资金和心理贫困要很好解决,做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保证,是党和国家关心爱护困难群体的重要体现。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要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充分调动国家、社会、学校参与的积极性,综合各方力量来完善和创新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力争把这项工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进而更好的促进贫困生救助工作的开展,也会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长期存在。但只要我们的政治思想工作者能够以“三个代表”为指南,奉献我们的爱心,设身处地为贫困生考虑,发动学校、社会方方面面的一切力量,采取有针对性、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就一定会引导贫困生摆脱心理贫困,战胜经济贫困,成为高素质的建设者。
大
学
生
贫
困
问
题
论
文
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09-1班雷航
学号: 540902030117
第五篇:贫困大学生问题
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报告
据调查显示:37.3%的贫困大学生有靠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的经历,他们也颇为无奈的表示,经常奔波打工挣钱对正常的学习造成了不少影响。26.2%的贫困学生靠亲友的资助进行学业,还有11.1%的贫困学生的生活费靠政府的助学贷款等各方面的资助。31.9%的贫困大学生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年收入在3001到5000元之间的家庭占26.1%。
贫困生的月生活费约为普通学生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连最起码的吃饭问题都无法保证。他们在生活上大多比较拮据,不得不时刻限制着自己生活上各个方面的花费,时常陷入窘境,乃至连学习用品都难以保证。贫困女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45.6%的贫困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的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大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 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在面对如此大的压力的同时,贫困生的学习目的大部分都是为了拿奖学金,与此同时,在另一方面他们就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养。从而在以后的就业中,又多了障碍。
笔者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毕业陷学债泥潭 就业如镜花
水月》,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深刻描叙了西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同样的大学学费,在西部,这相当于一个强劳动力35年的收入同样的就业压力,在西部,这或许意味着多年待业靠搬砖头谋生知识没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相反可能加剧了他们的困境,这一切,急需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惕和关注。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57万人,是1998年的6.1倍,高校在校人数达3000于万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有教育专家分析,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只用4年时间就走过了美国27年的历程,堪称壮举。
如此快速的扩招,在给更多人上大学机会的同时,后遗症也难以避免地开始频频发作,在西部贫困地区症状更为明显。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贫困毕业生多来自穷乡僻壤或城镇低保家庭,没有可恃的经济基础;没有可依靠的“人脉”,只能靠自身奋斗;免得不菲的就业成本,背负着个人的夙愿、家庭的寄托,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因此,贫困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取向显示出迫于生计、更为务实的特点。
——毕业后发展的选择。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贫困生更趋向尽快分担家庭的重担,回报自己的家人。因此,贫困生考研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直接就业。笔者对华中地区10所高校所做的专题调查表明,应届毕业贫困生考研的比例比非贫困生低40%左右。
——就业地的选择。大多树贫困生迫于生计,往往对争取留在大中城市不抱过高奢望,期望值较低。据笔者多年的工作观察与去年的调查表明:贫困生在大中城市求职成功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而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包括参加省支教行动计划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职业的选择。非贫困生在职业的稳定性方面要求教低,他们更偏好去机制比较灵活的企业单位求发展,青睐外企,中外合资或民营企业。而家庭状况不佳,拥有社会资本较少的贫困毕业生,更倾向与选择去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求职的行为模式。贫困学生的求职常呈现为两种极端方式:一部分学生为“先行者”,认为自己无所依恃,早早即活跃在双向招聘等活动中,积极推销自己,一有接茬单位就很怕失去机会,很快提笔签约,这种情形常见之于贫困生中综合条件相对较好者。而另一部分自觉条件较差的贫困生,又常常认为一无家长出面相助,又缺求职盘缠资费,加之遭遇用人单位冷脸,此后便不免长吁短叹,甚至坐以待“毕”。
这就需要进一步对贫困生的就业行为心理成因进行分析,如果说,贫困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困难的话,那么,大多数贫困生在就业阶段的弱势也是多方面的原因使然。
——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压力。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不高,就业形势严峻。我国农村现在至少有1.5亿剩余劳动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涌入城市谋生。过去作为用人
大户的国有企业,现在为适应市场竞争,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都面临着精简机构、人员裁汰的压力,接受毕业生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在就业形势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加之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就业不能不受到影响,原来的“考上大学就有了铁饭碗”的就业情形已一去不复返,就业已成为当今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忧心忡忡的第一要务。
——用人单位公正选才方面的缺陷。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日益为求职择业的学子们所熟悉。但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学生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就业常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些地方或单位领导常优先招录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这样就使得那些既无关系又无后台的贫困学生多半只能求职无门,望洋兴叹,进而使初涉世事、心理准备不足的他们心灵受到冲击和伤害,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与心理。——“贫困心理”的影响。贫困作为一种生存状况,给了贫困学子以深深的精神束缚,一种是恐惧贫困。由于对品论刻骨铭心的体验,不少贫困生将择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最后机会,一心要“跳出农门”,不愿意下基层、到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害怕到了不理想的单位丢了面子,害怕单位解散或倒闭使自己再陷贫困。二是老实不激进。由于贫困生多年来接触到的是正统教育,面对接济救助,潜意识地认为应“感谢生活”,于是求职时得过且过,偶有所获即裹足不前,不再去尝试与追求。因此,许多就业机会与贫困生们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