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七:美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及应用情况

时间:2019-05-12 14:4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案例七:美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及应用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案例七:美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及应用情况》。

第一篇:案例七:美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及应用情况

案例七:美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及应用情况

在美国普遍使用以商业征信公司为基础的社会信用管理方式,遍布美国的个人征信公司、追账公司等都是从盈利目的出发,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包括资信调查,资信评级,资信咨询,商账追收等,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

在美国,每个人都有一个“社会安全号”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这个安全号可以把一个美国人一生几乎所有的信用记录串在一起,包括个人的银行账号、税号、信用卡号、社会医疗保障号等都与之挂钩。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社会安全管理局后,联邦政府下令,所有合法公民和居民必须持有有效社会安全号,该号由国家社会安全管理局统一赋予。只要把某个人的社会安全号码输入全国联网的计算机,任何人均可查到自己的背景资料,既包括年龄、性别、出生日期等这些自然状况,也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与税务、保险、银行打交道时的信用状况、有无犯罪记录等等。如果一个人有过不良纳税记录,那么这一记录将永远伴随着他,当他去求职、买保险、买汽车、开公司,几乎无论他做什么,无论他到哪个州,这一污点都无法抹去,他将因此而四处碰壁。

在美国,社会安全号码就如同中国的公民身份号码,每人只有一个,并且终身不变、终身使用。美国是个联邦国家,即使是作为“身份证”的驾驶执照,也是每州不同。所以唯一跟着你一生不变的,唯有社会安全号。很多学校,拿此来做学籍号码。没有它,你只能算是一个社会边缘人,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明白许多东西你必须有社会安全号才能享受到。

对消费者信用评估和提供个人信用服务的中介机构,在美国叫信用局,或称消费信用报告机构。专门从事个人信用资料的收集、加工整理、量化分析、制作和售后服务,形成了个人信用产品的一条龙服务。美国的个人信用服务机构实行的是自由的市场运作模式,这些机构都是由私人部门设立的。整个美国有1,000多家当地或地区的信用局为消费者服务。但这些信用局中的绝大多数都附属于Equifax、Experian和Trans Union三家最为主要的征信局,或者与这三家公司保持业务上的联系。而这三家征信局都建有覆盖全美国的数据库,包含了超过1.7亿消费者的信用记录,从而在事实上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也构成了美国信用局制度的核心。

美国的信用局制度就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个人信用产品的开发和管理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体系,其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1、个人信用资料的收集和登记、2、个人信用数据的加工处理和信用评估、3、个人信用产品的销售使用。

在美国,几乎每个成年人都离不开信用消费,要申请信用卡、分期付款、抵押贷款等,都需要对消费者的信用资格、信用状态和信用能力进行评价,这种评价集中表现为信用报告。美国的个人信用报告由三大信用机构提供,对个人的借款习惯进行详细纪录和分析。

为了达到既保护个人隐私和合法权益,又保证正常信用信息的充分交流目的,美国法律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界定:(1)什么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应当予以保护,什么信息属于正常的信用信息,应当公开并允许征信机构搜集;(2)如何保证信息的使用目的是正当的,即不能被滥用;(3)如何保证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更新。为了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美国规定任何机构或个人根据征信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作出不利于消费者的决定,比如拒绝消费者的贷款、工作、牌照申请等,必须告知消费者提供该信用报告的征信机构的名称、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

如果有了不良记录,可能没人再愿意贷款给你,这时,信用修复机制会帮你解除顾虑,给你提供建议,包括如何清理、重组债务,如何加强理财,以便分批偿还债务等。还清贷款后再对你观察两三年,如果没有污点,就可以消除记录。

思考题:请简单评价一下美国的个人信用管理制度,从中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第二篇:农村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农村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摘 要:信用是金融的核心,也是运用金融手段缓解“三农”问题的前提条件,建立有效农户信用评估体系有利于拓展农民融资渠道,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本文提炼出有益于平罗县农村个人信用试验区建设的经验和启示,深入剖析平罗县农村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现状,并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和平罗县农村个人信用体系现状,提出了农村个人信用体系的改进构想。一方面,设计适用于平罗县农户的信用评估指标体系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工具;另一方面,提出完善信息采集机制、建立信用奖惩机制、健全担保体系、建立征信数据库、注重农民信用意识培养等建议措施,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关键词:个人信用;信用评估;农村个人信用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8)-0062-04

“三农”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而我国农村特有的圈层文化,使得农户信用模式呈现出小范围的守信和大范围的失信的双重特征,信用体系的缺失成为约束农村资金来源的重要原因,迫切需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适应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信用现状的信用制度,以发挥金融对于农村三农产业的促进作用。

一、平罗县农村个人信用体系现状

(一)信用体系模式。采用“政府领导、市场参与、人行推动、各方支持”的工作模式,以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银发〔2014〕37号)精神为指引,成立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方职责并逐级签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责任书,建设全县“农户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努力构建县、乡、村全方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网络。

(二)制度建设。依托农村地区政府、金融、农村经济组织为农户建立电子信用档案(如社保、土地权、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等),制定并完善《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暂行管理办法》、《平罗县农村信用体系实施方案》、《平罗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办法》、《平罗县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

(三)“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系统”建设。2009年,当地人民银行自主研发了石嘴山市“农户信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与平罗县委社工部,政府?r改办、社保局、医保中心、劳动就业局、工商以及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了信息共享协议并顺利采集城乡居民信用信息,初步建成“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系统,基本完成信用信息数据库和网络服务平台搭建工作。自2015年7月末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试点上线运行以来,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查询量达1.4万笔,其中达成信贷交易及中间业务占查询量的50%以上。

(四)信用评价机制建设。在全县143个行政村建立了“农村征信宣传网络工作站”,推出了“诚信之星”、“先锋之星”、“致富之星”、“成长之星”等先进的农户信用评价称号,2010-2015年间共评定4个信用示范乡(镇),42个信用示范村、2620个信用示范户、104名“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对示范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的“双优”政策,优化贷款流程,提高审贷效率,针对示范户的信用评级结果和资金需求,采取“一次授信、随用随贷、循环使用”的信贷模式,加大支持力度。

二、平罗县农村个人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采集机制不完善。一是现有信息采集机制不具有可持续性。信息采集仍处于原始阶段,更新数据完全靠政府牵头,部分单位不愿意将信息免费共享,缺乏数据更新意愿,严重影响了信用报告的数据质量。二是现有信息采集机制可操作性不强。目前,信息采集时需经历5个步骤,每次均需政府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采集流程多,可操作性不强。

(二)信用评级机制不健全。尚未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信用评级机制,仅仅开展了“信用村、信用乡、信用户”的评定,并且在“三信”评定时,评定主体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评定大多是银行工作人员自行拟定相关调查资料,下发给农户填写,完成后由农商行进行整理评估,农户所填资料的真实性不能保障,评定基础范围窄,评定结果不能有效反映真实信用状况。

(三)失信奖惩机制不完善。目前,《商业银行法》中对规定银行等商业机构在与储户产生业务来往后,有义务和责任为储户保密。在保障储户信息安全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影响贷款主体维护信用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个人信用信息受到法律保护,加之农户个人信用意识淡薄,对失信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认识有限,违约现象经常出现,但现行体系欠缺对失信的有效管理。

(四)信用数据应用范围狭窄。在当前体系中,农户信用记录远远没有实现其该有的价值,仅仅应用在信贷方面,与人们生活没有产生较大的关联性,还不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制约,特别是农村信用数据,公信力、知名度、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信用数据的应用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三、平罗县农村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构想

(一)征信系统指标设计。信用报告的核心服务对象是授信方,因此,信用报告的设计应紧紧围绕服务授信方,全面、及时、准确反映农户的信用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信息的精简、汇总、整理等,形成信用报告。选择指标时应遵循重要性、可持续性原则,便于采集更新,容易测算。本文拟采用“5C”因素进行全面分析,选择适合的指标。

“5C”因素主要包括:农户的环境(Condition):主要包含了农户的基本信息,比如姓名、受教育程度、家庭所住地、身份证号、家庭成员等;农户的思想道德和品质(Character):即能够直接或间接体现农户的还款意愿的指标,如不良贷款记录、是否为信用户、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处罚信息等;农户拥有的资产(Capital):农户当前所拥有的财产情况,比如住房情况、土地、外债等等;农户所具备的能力(Capacity):即指农户赚钱的能力,具体可以分为收入、工作性质、所处行业的稳定性等等;农户可选择的担保方式(Collateral):对于农户来说,可以用作担保的东西可以是汽车和住房等等,也可以是农户所拥有的其他资产,但是必须保证这些资产具有比较明晰的产权,还可以是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担保,或是由承担连带责任的第三方人提供担保。

(二)构建农户信用评估体系。农户信用评价体系需选取最能体现农户资信情况的指标,要考虑该农户愿不愿意、能不能够偿还债务,还要充分考虑其担保能力。个人财产状况,包括个人债务、收入来源等指标作为影响个人信用等级的“强需求信息”,与个人信用关联度最高,个人信用记录和个人工作信息是“中级需求信息”,与之对应的个人基本信息则为“弱需求信息”。按照需求等级,对选择指标进行量化评价,拟采用百分制的计分方法,对指标进行细化。具体指标及赋分情况如表(表1):

将等级设置成五级(A、B、C、D、E),评分大于等于80分时为A级,评分大于等于65且小于80分为B级,评分大于等于50且小于65分为C级,评分大于等于30且小于50分为D级,评分小于30分为E级。

对农户信用评级采用惩罚式信用调整,对于存在以下情况的,在原评定信用等级基础上下调一级:一是在金融机构出现一年以上贷款本息逾期;二是在金融机构出现为他人保证担保不良记录;三是涉及重大诉讼事项,且诉讼金额超?^家庭净资产的50%;四是经认定的其他下调的情形。

依据上述的评分标准,对农户信用情况进行打分评价,按照得分情况对应评定为五级信用,A级为优秀,B级为一般,C级为合格,D级为较差,E级为极差,金融机构可以将信用评级作为考核借款人资格的重要参考,为不同等级的农户给予相对应的授信额度。一般来说,将综合信用评级时分数超过的60分的农户认为有诚心意识的农户,具有相当程度的偿债能力和意愿,金融机构可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考虑满足农户的正常贷款需求。

(三)评估体系验证分析。为验证对于平罗县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构想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指标评价和信用评级能否如实体现出农户的真实信用水平,对涉农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是否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本文从26万平罗城乡居民中随机抽取了300户农户,并从中筛选出50户农户,将相关指标带入构建的农户信用评估体系,对其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其中,农业户口12人,非农业户口38人;男31人,女19人;30岁以下8人,30岁至40岁13人,40岁至60岁22人,60岁以上7人。考虑到测算验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首先选择信贷和家庭信息完整的农户,从整体采集样本来看,家庭财产和家庭年收入较高,2016年石嘴山市农民年收入人均1.2万元,采集样本略高于石嘴山市农民年均收入,家庭财产也较为富足。抽样农户分布情况见图1。

将上述农户各类信息带入“农户信用评价指标表”中进行测算,结果为:最高农户得分83分,最低56分,50户农户平均信用得分65.9分,按照上节界定的级别标准,不存在信用调整情况,50户农户的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1人、B级33人、C级16人,较为符合抽样农户信用情况。考虑到信息变化及生命周期,应每年对各指标和指标的赋分情况进行调整。因为评估标准的统一,可以依据此评估对农户的信用情况进行比较,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借鉴依据。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打分情况,对各指标进行调整。

四、完善平罗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配套措施

(一)完善信息采集机制。可以借鉴英国和日本的做法,通过与有关部门签署协议的方式采集更新信息如在英国,征信机构与公司注册署、登记委托公司、破产管理署以及英国皇家邮政等部门合作,实现了公司登记注册信息、法院记录、破产信息、邮政地址及地址更新信息的批量获取和按月更新。在日本,政府与征信业层次了合作关系,政府利用征信机构的相关服务同时免费对外公布信息。建议由政府牵头,人民银行与各信息源单位签订信息采集合同,约定数据更新的范围、频率和质量,当地人民银行作为信息汇总平台,为信息使用单位提供分析和预警。

(二)建立失信奖惩机制。应继续改进信用户的评定标准和流程,将“三信”评定工作纳入政府责任目标综合考核范围。根据信用评价等级对农户实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政策。对信用评价为优秀、良好的农户提供优惠、便捷的金融服务政策,简化审批程序,给予利率优惠,适当放宽贷款期限,并按农户家庭年收入和资产状况予以授信处理,通过授信模式限定授信额度,对于额度内的申请施行提供“随用随贷,周转使用、余额控制和一次核定”的一站式信贷。同时,借鉴国外信用体系建设成功经验,建立一套关于信用信息保护和失信行为公开互相制约的有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卜旭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2]程杨春.江苏省农村个人信用体系构建研究[D].江苏:南京农业大学,2011。

[3]刘小芳.BZ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构想与路径选择[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13。

[4]王晓明.征信体系构建制度选择与发展路径[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2-31。

[5]叶维武.金融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

[6]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二元结构下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11,(2):3-7。

第三篇:建立个人信用体系

建立个人信用体系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个人信用是基于个体在既往人际交往与商业交易中的信守承诺记录而获得的信任。今天,在个体参与的各项事务中信用无处不在,无论是银行信贷、分期付款、电子商务、工资发放、商业合同、通信租约等。下面以个人贷款为例,全面分析个人信用体系。

个人消费贷款是指银行向个人客户发放的有指定消费用途的人民币贷款业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主要以住房、汽车、一般助学贷款等消费性个人贷款品种为主。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截止2002年,我国的个人消费贷款为10669.1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7.14%。但是,这与发达国家个人消费贷款占到贷款总额的20-30%相比,差距依然很大。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除了我国人均生活水平不高和消费信贷业务种类不多等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缺乏一套科学的个人信用体系。它在客观上制约了我国个人消费信用业务的健康发展。

如何科学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体系,总结思路有四点:

一、完善的个人资信档案登记机制,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与个

人信用风险,也即个人收入的波动幅度和道德品质修养水平,其中个人信用状况还与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密切相关。在收入水平较为稳定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消费信贷的开展程度。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尚在运行初期,可利用资源储备不足,商业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加之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其它征信部门的系统资源不相互共享,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自有净资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在消费信贷过程中,各种恶意欺诈行为时有发生,银行采用询问或实地察看等原始征询方式已经不能保证信用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个人资信档案登记是开展个人信用活动的基础,它要求由中央银行牵头,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组建个人消费信用信息库并相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

二、严密而灵敏的个人信用风险预警、管理及转嫁系统。风险预警系统一般包括严格实施贷款后风险监测跟踪信贷资金流向,发现问题及时向借款人发出警告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等步骤和措施。

三,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完善信用担保机构。个人破产如同企业破产一样,在个人资产远远小于个人负债,无偿还可能的形势下,实施个人破产制度,是对社会经济的有效调整,也是重建个人信用的重要方法。个人破产制度是个人信用制度的必要补充,需要限定破产人在豁免债务的同时,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个人破产后不得进行高消费、不能购置房产、汽车等高档物品,并在进行消费信贷时给予更严厉的条件。同时,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担保机制,学习西方在个人信用担保方面的经验,由政府出面筹资组建消费信贷担保公司,为个人信用消费提供担保,转嫁个人违约风险,消除银行后顾之忧。

四、尽快完善消费金融的法律体系。一套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它必须包括社会的道德准则以及与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单靠大家的公德去维护我们的信用是乏力地,我们必须还有规矩、相关的法律来支撑信用。只有道德与法律结合,信用行业才能健康地发展。

文章转自投融贷

第四篇:美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及其启示

美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及其启示

汪中芳

2012-10-25 15:11:25 来源:《中国民政》(京)2009年5期

【英文标题】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of America and Its Enlightenment

【作者简介】汪中芳广州市民政局

日前,笔者随团赴美参加美国现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培训班,对美国社会救助进行了专题学习考察,并与中国社会救助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

社会救助在美国称作公共救助或福利补助,是帮助贫困人群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和享有某些权益的社会保障项目。1930年以前,美国政府所担负的救贫责任极少,多数的贫困者、不幸家庭与孤儿主要依靠民间的慈善组织和教会的社会服务机构进行救助。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贫穷问题,政府开始介入社会救助。美国社会救助制度大致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是20世纪30年代。1933年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强调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包括实施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二是20世纪60年代,经过30年的经济发展,美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基本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的救助政策已不仅仅是单纯事后救济,而是转向预防与救助相结合的全面福利模式。

一、美国社会救助体系的主要特点及与中国的比较

(一)从政府责任与社会参与的关系看,美国政府社会救助责任定位明确,政社合作机制健全

虽然美国政府加强社会福利功能,积极推动福利国家建设,政府社会福利开支大规模扩张,但并没有挤占非营利组织的生存空间,导致非营利组织功能的弱化或被取代,相反民间非营利组织也同时取得了快速发展。一方面,政府社会福利职能定位明确,政府主要负责制定社会福利计划和制度政策、筹集资金等,具体实施福利项目由政府打包交由非营利性组织负责,包括受理申请、审核审批、发放救助款物、提供服务等等;另一方面,政府十分重视激励扶持慈善组织的发展。在美国慈善组织的注册程序比较简单,条件也很宽松。大部分慈善组织都可以向税务当局申请到免税资格,核心是必须保证该组织以非营利为目的。通过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一则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二则培育了社会功能,逐步形成了政社合作的共治机制。

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职能主要还是由政府包揽,慈善互助只是补充;政府的社会救助项目,也主要依靠政府自身承担,并没有通过非营利性组织实施,使得政府既负责行政管理又承担具体服务,政事不分、政社不分;而且慈善组织的发育不健全,政府扶持、监管还不到位,社会功能发挥还有待加强。

(二)从社会救助与促进就业的关系看,美国社会救助政策十分重视克服“福利依赖”问题,强调受助者参加工作的重要性

美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尽量减少“福利依赖”倾向,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强制领取救济金者工作。如果救济金领取者不配合“工作”要求,州政府可以减少或是终止福利,而且工作时间要求也很高,成人领取福利者一般需要每周工作30小时,双亲家庭则需要每周工作35小时。为确保就业政策的执行,联邦政府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就业刺激计划,比如受助者参加工作后,仍然给予6个月的救助期限,直至收入高于贫困线50%以上才停止救助;参加工作的受助者工作收入50%可以豁免计算家庭收入等等。另一方面,联邦政府规定州政府有责任协助领取贫困家庭临时援助(TANF)福利的人遵守参加工作的规定,并将此作为联邦检查监督州政府发放社会救助资金的重中之重。如果州政府未能达到受助者参与就业标准,联邦政府将减少补助款。在其他食品券(FS)等救助项目中,也都对受助者参与工作作出规定。应该说,这一做法对增进公民责任、促进就业、自立发展、防止“养懒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们的社会救助还基本停留在“福利给予”阶段,除要求参与一定的社会公益服务外,其他促进就业政策尚不完善,已经造成了部分“养懒人”现象和“福利依赖”倾向。

(三)从制度架构和实施形式的关系看,美国重视社会救助项目的多重受益互补性,形成了完善的综合救助体系

救助项目的多重受益性是美国社会救助制度设计的基本理念。政府通过建立多个社会救助制度,扩大社会救助覆盖范围和加强社会救助效果。但不同的制度本身是独立的,划定的准入资格是不一样的,覆盖的人群也相应是不一致的,比如食品券(FS)规定家庭收入低于联邦贫困线130%,妇女、婴儿和儿童特别补充食品项目(WIC)低于贫困线185%等。在实施形式方面,美国已经采用的主要有现金给付、实物发放、服务供给、代金券或税收减免等等,针对贫困人群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救助形式。特别是食品券、教育券、住房券等形式,很多美国人比较认同,由于其目的在于解决贫困群体在食品、教育、住房等方面的特定需求,救助资金使用效益高,较少出现资金滥用情况,比较好地克服了现金救助存在的弊端。总体上看,美国社会救助体系呈现制度和形式之间互相渗透、互为补充、有机统一的运行局面,是一个比较完善的覆盖各类不同贫困群体,满足贫困群体不同需求的综合、系统的社会救助体系。

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主要还是以现金发放为主,其他形式的救助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或多以慈善救助形式,出现比如慈善超市等。虽然我们也建立了低保、医疗、教育、住房救助以及消费性开支减免等制度,但大多集中在低保对象身上,少部分覆盖到低收入人群,导致了低保对象“受益累加”现象,社会救助覆盖面有限,边缘人群救助问题日益严重。

(四)从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看,美国所有救助制度设计基本上是统一的,基本不存在城乡差异

美国十分重视保护公民的平等社会保障权。一个贫困者,无论在那个州都可以享受到社会救助。虽然受助者受益水平因居住地差别而异,但制度本身并不存在城乡分割。

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长期处于城乡割据格局,在制度设计上,没有考虑到城乡统筹。一些城市有的救助制度,在农村形成缺失。比如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低收入困难家庭救助等。特别是以户籍为前提的管理做法,进一步加深了社会救助的城乡标签效益,导致了社会救助在城市与农村间难以彼此融合和共通。甚至产生了即使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均收入符合当地城市低保条件,但只要家庭成员为非本地城镇户口的,该成员也不能享受到当地的低保待遇的不公正、不合理现象。

二、启示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政府责任和社会参与,创新社会救助运行机制

在现代社会,政府有责任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但政府负责并不意味包揽所有工作,大量的具体服务工作可以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政府主要负责筹集资金、制定政策、给予资助、加强监管。建议在以下方面开展改革试点:

1.开展社会救助社会化试点。选择低保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领域率先试点。可以在低保工作机构之外成立非营利性居民家计调查中心,受政府委托,负责对救助申请进行调查、评估以及提供跟踪服务等事务性工作;成立非营利性流浪乞讨救助服务中心,受政府委托,开展日常流动救助、应急救助和其他具体帮扶服务。同时建立试点配套措施:一是建立政府资助和购买服务制度,根据非营利性组织工作绩效,给予政府财政补贴,扶持相关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二是结合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定接受政府资助的非营利性组织必须配备一定比例专业社会工作者,逐步实现社会救助队伍职业化、专业化。

2.创新慈善组织登记认定管理制度。转变慈善组织等同于筹款募捐组织的思维,加快出台《慈善法》,建立统一的慈善组织登记认证体系。将非营利性作为慈善组织登记的核心,鼓励社会各界成立慈善组织,对符合条件的组织,由民政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作为业务主管单位。会同税务部门出台慈善组织免税认定制度,使从事非营利性公益服务的组织获得免税优惠政策资格。加强慈善组织监管,强化民政部门的监管权,探索组建独立第三方组织或行业自律组织,促进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快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综合性的社会救助体系

从美国的经验看出,社会救助制度的多重受益以及社会救助形式的多样性,可以增强社会救助反贫困功能。建议改革现行社会救助制度模式,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

1.建立综合社会救助体系。认真分析目前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自身功能,科学界定各项救助标准、受助对象准入条件,克服简单的以低保对象为救助制度准入条件的做法,形成既各自独立,又互有补充的制度模式,真正建立起面向城乡居民,多种救助制度相衔接,覆盖多层次贫困人群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扩大社会救助的覆盖面,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2.实施食品券项目。改革目前相对单一的现金救助形式,根据物价上涨或经济衰退等情况以及贫困群体实际需求,适时推出弹性的食品券补助政策。建议参照机关、企事业单位发放节假日补贴的做法,在元旦、春节、五

一、国庆节期间,为低收入群体发放一定额度的食品券,改善贫困群体生活,体现党委政府的关爱,更好地实现社会普惠共享的目标;针对当前经济危机对困难群体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在一定期间内实施食品券项目,一方面拉动内需,另一方面防止经济衰退加剧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困难;在物价上涨较快时期,改变以现金形式的临时物价补贴为食品券,提高救助的效益。

(三)深化社会救助理念,采取措施克服“福利依赖”,促进社会救助对象参与就业

社会救助的本质是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为此,对于完全无工作能力的个人和家庭,如老弱残疾者,必须由政府兜底;但对于有工作能力的受助者,必须强化个人工作责任,积极协助其通过工作脱离贫穷,克服“福利依赖”。建议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完善救助对象参加就业政策。会同劳动保障部门出台相关规定,规定有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工作,包括就业培训、接受就业推荐、参加公益劳动等,不符合有关工作规定的,不予救助;规定有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连续救助的最长期限,督促其积极就业,防止消极就业或怠于寻找工作。制定救助对象参加工作的激励措施,包括工作收入适度豁免政策、就业奖励、救助待遇渐退办法,确保救助对象参加工作后获得相对更高的保障待遇。

2.积极开发社会救助公益岗位。针对目前社会救助任务重,基层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建议在社会救助领域开发公益岗位,按照救助对象人数配备一定比例的社会救助协管员,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受助人员,从事社会救助工作。

(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思路,加快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进程

1.加快实现社会救助制度城乡一体化。贯彻中央、省、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对照目前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尽快将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向农村延伸,弥补农村的缺失。重点加快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和低收入困难群众救助覆盖农村进程。按照制度统一、标准有别的思路,科学制定城乡社会救助标准,并逐步提高农村社会救助标准,防止城乡社会救助标准差距过大,率先实现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

2.加快基本福利服务覆盖农村。除农村五保供养服务外,目前针对农村贫困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仍很欠缺问题,要针对农村贫困群体,特别是贫困老年人、留守老年人群体的实际需求,将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等社会福利服务向农村推进。要加大投入,着力建设好敬老院、五保村,有条件的村,鼓励建设农村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作为推进农村社会福利服务的平台,率先实现城乡基本福利服务均等化。

第五篇:案例二十: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

案例二十: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

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是根据1913年《联邦储备法》建立的,该系统由三级金融机构所组成:

联邦储备委员会。它是联邦储备系统的最高决策机构,有权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美联储由七名理事组成。在联邦这一级的机构中,美联储系统还设立“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它是联邦储备系统中负责进行公开市场买卖证券业务的最高决策机构。

联邦储备银行。美国将全国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在每一个储备区内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行,作为该储备区的中央银行。

会员银行。根据《联邦储备法》的规定,所有向联邦政府注册的商业银行(即国民银行)必须参加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向州政府注册的州银行可自由选择是否加入联邦储备系统。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最高权力机构由三部分组成:联邦储备委员会(也称理事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和各联邦储备银行。

(1)决策机构:联邦储备委员会

联邦储备委员会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包括规定存款准备率、批准贴现率、对12家联邦银行、会员银行和持股公司进行管理与监督。委员会在货币金融政策上有权独立作出决定,直接向国会负责。

联邦储备委员会由7人组成,全部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任期14年,每2年离任一人,委员会的主席和副主席由总统从7名委员中任命,任期4年。

(2)执行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主要专门负责公开市场业务的实施,从而指导货币政策的全面贯彻执行。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由12名成员,其中有7名来自联邦储备委员会,5名区域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其中必须包括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其余各分行轮流参加),而且其主席由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担任。

(3)执行机构:各联邦储备银行

区域性联邦储备银行是按照1913年国会通过的联邦储备法,在全国划分12个储备区,每区设立一个联邦储备银行分行。每家区域性储备银行都是一个法人机构,拥有自己的董事会。会员银行是美国的私人银行,除国民银行必须是会员银行外,其余银行是否加入全凭自愿而定。加入联邦储备系统就由该系统为会员银行的私人存款提供担保,但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存款准备金,对这部分资金,联邦储备系统不给付利息。

思考题:通过学习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组织结构,结合我国国情说明如何提高中国人们银行的独立性?

下载案例七:美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及应用情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案例七:美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及应用情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场经济要求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合集五篇)

    市场经济要求建立个人信用体系 在我国进入“十五”计划和加入WT0的背景下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下和普遍的失信现象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个人信用体系作为社......

    美国法院体系

    The American Court System 美国法院系统 2. The Federal Court System 联邦法院体系 The federal court system is basically a three-tiered model consisting of U.......

    企业薪酬绩效体系建设案例

    某饮料企业薪酬绩效体系建设一、客户背景浙江某饮料加工企业是某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95年,在集团的业务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经过10几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年销额5......

    美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体系5则范文

    美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体系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美国最重要的经济法规之一。实际上,它是由一系列法案组成的法律体系。从最早诞生于1890年的《谢尔曼法》至今,美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已......

    第二课 美国法院体系

    第二课 美国法院体制 1. 州法院体制 美国的50个州都有其自己的法院系统。州与州之间法院结构和法院的名称也各不相同,但是所有州的法院体制都表现出所谓的层级结构,也就是一种......

    美国法院体系概览

    美国法院体系概览 上海申一企业法务总网 2013-03-06 13:27:22 作者:张烨 来源:原创 美国法院体系划分为联邦和州两大系统。一、联邦法院系统 美国联邦法院管辖的案件主要为......

    美国的银行体系

    美国的银行体系 美国金融业经过长达20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个以商业银行为主,包括中央银行、储蓄机构、投资银行和政府专业性银行在内的庞大体系。 一、美国的联邦储备......

    美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

    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与IDP教育集团全球首发2011—2012年世界大学排名公布的数据,全世界高校前200名内,美国75所大学稳占团体第一,英国32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