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扁平化指挥体系建设和应用策略分析

时间:2019-05-13 04:1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安扁平化指挥体系建设和应用策略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安扁平化指挥体系建设和应用策略分析》。

第一篇:公安扁平化指挥体系建设和应用策略分析

公安扁平化指挥体系建设和应用策略分析

引言

目前全国公安普遍存在公安警力配置与犯罪案件数量不相称的现象,公安部门面临和承担着艰巨的办案任务。面对各种困难,公安信息化工作必须走科技强警之路,向科技要警力,以技术提升战斗力。

一、公安扁平化指挥体系产生的背景

传统的公安侦查指挥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各种装备往往分散使用、单打独斗,无法形成整体合力,设备和设备之间、前端和指挥之间信息孤立,指挥效率低,未能形成高档次、高要求的综合侦查指挥体系,不能满足现在公安多级侦查指挥的实际需要;二是公安网络安全性要求高,信息传递需要层层加密和单向控制,各类装备的信息接入途径和方式各不相同,需要综合构建满足公安要求的信息接入和共享网络系统,要支持异构复杂数据的双向传递;三是缺乏现场视频指挥和位置指挥的综合能力,无法实现执法现场实时视频内容和位置信息的高度融合,满足不了指挥现场和后台领导之间多方实时视频通讯的需求,缺乏支撑公安指挥和辅助决策的有效可视化手段。

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基于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位置服务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建设面向公安综合应用的扁平化指挥系统,保证适应公安侦查指挥信息化实战的需求,保证警用装备用于公安专业队伍,统筹安排配发的警用装备,构建起公安综合扁平化指挥的立体查控体系。公安扁平化指挥体系的建设将实现节省警力资源、增强执法手段、提高办案效率等目的,极大地提升公安的综合指挥作战能力,很好地促进公安的信息化应用和科技办案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公安扁平化指挥体系的建设目标和特点 1.建设目标

在公安厅以及下属各级业务单位的现有网络资源、IT基础设施、视频监控基础设施和具体作战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建设一套面向实战的高效系统,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在指挥调度方面:能够将视频监控、地理信息系统和GPS监控调度等手段有效融合,改变现有的只有视频监控的单一局面,实现总队、支队、大队和现场警力的多级联动和协同作战,利用庞大的空间信息、情报信息、视频信息、决策数据库和实时位置监控信息辅助领导制定作战方针,配合现场指挥车临场指挥,协助单兵了解领导意图、掌握实时战况、知悉敌我分布,从而高效作战。

(2)在公安侦查方面:设计特殊的警用终端、支持现场情报查询、身份辩识、车辆查询、视频图像取证、电子地图和GPS定位等功能,并且可以通过认证后接入指挥系统和其他单位协同工作。

(3)在公安查缉方面:除提供与侦查系统同样的警用终端配置外,将交警高速路口及城市重要路口的监控数据和市、县平安城市公共场所、重要场所监控的监控数据接入指挥调度系统,为公安查缉提供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和互动平台。

(4)在应用建设策略方面:首先完成总队和各重点城市的指挥调度室建设,并为以上区域的单位配备相应的指挥车用设备和系统、单兵用终端设备和系统,然后逐步向全区推广。

2.建设特点

这套系统的设计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业务单元、三种通信网络、四项关键技术、五类核心信息和六级参与对象,具体如下:

一个中心:指挥作战中心。

两个业务单元:公安侦查网络和公安查缉网络。

三类通信网络:语音对讲网络、数字IP通信网络、无线3G通信网络。

四项关键技术:GIS技术、GPS技术、视频监控技术、3G无线通信技术。

五类核心数据:警用空间基础数据、GPS位置数据、视频图像数据、公安情报数据、辅助决策数据。

六级参与对象:总队、支队、大队、现场指挥车、现场警员和嫌疑人、车、物。

总体上涉及范围广、涉及人员多、涉及业务复杂、涉及信息量大、涉及通信手段多样,涉及的关键技术超前,集中体现公安工作信息化、可视化和无线化水平。

三、体系总体设计

1.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

1总体结构图

2.高效多级的扁平化指挥体系

2扁平化结构

从组织架构方面分为总队指挥中心、支队指挥中心和侦查现场三层(如图2所示)。其中以总队为中心,上可以和公安厅、公安部沟通,平级可以与其他警种协同作战,向下可对各支队、大队和前线指战员进行指挥调度,形成一个科学的上下贯通、无缝连接的组织体系。

四、系统组成和应用策略

1.配发单警路查警务通手机,加强路查民警查辑能力

单警路查警务通手机是专门为一线民警配置的单警作战装备。手机终端采用工业级三防设计,完全满足野外恶劣环境下作业。内置蓝牙、高像素摄像头、大容量锂电池,支持高容量存储卡。手机预置了单警作战软件系统,支持公安业务系统用户的一键登录和离线登录功能。支持以公安加密TF卡认证方式接入公安网,实时获取公安网内的各类大情报数据。

手机能通过蓝牙方式连接二代身份证阅读器,实时快速扫描和读取身份证信息,同本机离线预置的数据库进行实时比对,发现重点嫌疑人员后能立刻预警和提示,在公路查缉过程中能极大地提高查询效率和命中率。系统支持GPS定位回传,指挥中心可以在电子地图上实时监控手机终端的实时位置。手机支持实时取证功能,民警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进行现场拍照、录像、录音和编辑文本,把采集的证据实时回传到指挥中心,实现后期情报研判的信息采集和积累工作。手机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和指挥中心进行实时指挥调度功能,能接收指挥中心下发的作战指令和预案地图,能对调度指令进行实时文字回复。系统预置全新的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库,能实现在手机上查看自己、战友和监控目标的实时地图位置。手机支持多方无线语音对讲,指挥中心可以在后台无线对讲实现一呼百应功能,同时民警也可以通过手机端发起同组的群呼通话。

应用效果:配发到各支队的民警手中,在路查工作中极大提高了嫌疑人人员查辑比对的效率,通过终端设备的使用实战效果明显。

2.基于公安三防坚固笔记本,快速构建移动指挥中心

公安三防坚固笔记本是一台具备GPS、视频采集、3G无线通信等功能的加固型笔记本电脑,建立了一套快速高效的移动侦查指挥系统。笔记本通过公安USB数字安全证书可以安全地3G无线方式接入到公安网,实时查询大情报数据和调用PGIS地图应用。笔记本配备车载支架和高清视频摄像头,可以在车辆的副驾驶和后排座位上进行隐蔽安装和长时间的隐蔽侦查拍摄,同时通过笔记本内置的3G无线网卡可以将侦查现场的音、视频信息实时回传指挥室。

应用效果:三防笔记本已经和警用侦查车以及专业车载支架一起配发到各个支队,快速地构建了移动指挥中心,在现场侦查办案的过程中,能方便接入公安网进行“实时实地”指挥。

3.加强车辆管理,增强目标定位跟踪能力

车载GPS设备和隐蔽定位跟踪器能实现对警车和监控目标车辆的实时定位和监控功能。定位跟踪器体积小巧、厚度适中,采用强磁设计,能紧贴在车底防止颠簸,同时具备三防功能,车底安装防水溅。设备支持语音监听功能,通过拨打电话能自动打开语音通道。设备能支持GPS连续定位,同时支持通过短信修改定位回传频率。

应用效果:在各支队的侦查用车辆上安装了车载GPS定位设备,加强了车辆的日常管理和警力调度的能力。同时配发了专业的微型定位跟踪器用于嫌疑目标的定位和追踪,加强了一线民警侦查办案的能力和手段。

4.配发3G图传单兵,突出远程办案指挥的能力

3G无线视频图传单兵设备,主要把现场办案侦查的实时视频回传到指挥室,实现现场单兵和指挥者之间的实时监控和交流,充分体现了系统扁平化指挥调度的作用。图传设备配备头戴式专用耳机和摄像头,便于携带和作战使用,能基于联通和电信的3G-VPN专网传输CIF/D1规格的视频图像,现场单兵能和后方进行双向的语音交流和单向的视频传输。

应用效果:在各个支队配发支持联通和电信两种制式的3G图传单兵设备和专网上网卡设备,大大增强了各个指挥中心对侦查办案现场的实时情况掌握的能力,体现了远程视频指挥调度的特点。

5.建立扁平化指挥室,实现多级指挥调度和远程办案的能力

扁平化指挥室主要是为了满足专案侦查和视频会议两个核心应用目标而建设的。指挥室多媒体大屏系统是整个扁平化系统工程的控制核心和展示核心,展示内容包括侦查定位指挥、现场监控指挥、视频会议三大类视频数据。

应用效果:在总队和各支队等地建立扁平化指挥室,完成了会议系统、多画面显示系统和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总队可以在指挥室的大屏幕前通过系统联合各支队进行重大案件的侦破和指挥工作,实现多画面显示PGIS地图、各地天网和视频回传内容等信息,建立了视频会议的各个指挥室之间可以通过高清视频会议进行多方视频办案的交流、案件讨论和资料共享等操作,实现了扁平化实战指挥的能力。

五、创新与成果

1.业务创新

思维模式的创新:本项目建设和应用以来,对于公安民警在思维模式转变和信息化认识提高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基层民警能认识到:办案要提高科技和信息化水平;高科技技术和系统对于基层、工作、办案、民警都很需要;对于信息技术,要用好、用活、用到关键上,最后的目标就是“把证据固定下来、把案子办下来”。

公安工作的创新:传统的侦查工作模式是:○1目标对象:指挥中心无法直接全面掌握目标位置和地理环境;○2对讲通话:使用对讲机,体积大时间短,不利于隐蔽侦查;○3现场取证:多为事后提取,手段单一,现场情况不直观;指挥调度:○4没有统一架构,依次逐层传递,影响效率;○5情报信息:最新的情报一线侦察员难以快速便捷获取。

采用扁平化系统后,创新的侦查模式:○1目标对象:人员、车辆实时位置地图直观显示;○2对讲通话:使用手机实现对讲调度,有利于隐蔽侦查;○3现场取证:手机、移动指挥车摄像头采集视频、照片、声音;○4指挥调度:证据上传、预案下发、指令下达;○5情报信息:警务通终端业务数据本机查询,大情报信息无线查询。

2.建设成果

一是构建了公安信息化领域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面向实战的综合作战指挥系统和应用框架;二是搭建了公安侦查的多级指挥体系,提高了公安侦查指挥过程中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扁平化指挥的能力;三是建立了公安领域内快速高效的移动侦查指挥体系,大大增强和提高了公安现场指挥调度和应变决策的能力;四是提供了多种先进侦查办案手段,增强了公安一线民警的案件侦查和现场实时取证的能力;五是建立了公安指挥系统与公安大情报系统、各业务系统等之间的信息通道和桥梁,增强了现场情报研判效率,大大提高现场查缉的能力。

六、结语

公安扁平化指挥体系的建设前景虽然很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应用实际中不断改进。

公安扁平化指挥体系的集成技术难度较高。一是无线大情报数据查询、实时视频传输、警员警车和嫌疑目标GPS定位、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大综合/大集成应用在公安行业并不多见,技术非常复杂、集成难度高,如果全面在公安领域进行推广应用,运行保障方面必须紧密依托现有公安信息技术,必须紧密依靠科信部门的全力支持。二是现有的3G无线视频传输技术不成熟、不稳定,实战效果受到现场信号强弱和带宽限制的影响,需要设计多种数据传输预案,对使用人员要求较高。

其次,工作模式较以往有了较大改变。在公安执法过程中,系统将现场的视频信息通过3G无线网络实时回传指挥中心,现场人员、车辆位置实时在警用电子地图标注,指挥中心综合分析研判,远程调度指挥,准确及时地下达各类指令。这种全新的工作方式,要求执法工作严格、规范,业务中使用科技装备较多,完全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实施难度较大。

此外,机制与组织保障也需加强。为了切实保障建设公安扁平化指挥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建立完善有效的机制予以保证:一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结合参考现有的全国公安各个信息系统的综合管理模式,建立一套严格、科学、规范的管理和考评奖惩机制;二是大力加强全警的技术和产品培训力度,确保公安民警具备娴熟运用查控体系的各种科技手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公安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A/Z01-2004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体系[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2]公安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A/T493-2004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第二篇:扁平化指挥体系

指挥是公安机关勤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公安决策的过程体现。指挥的好与坏、快与慢不仅是快速反应能力的体现,更是对公安勤务活动的成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安机关实行扁平化勤务指挥体系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一、关于扁平化勤务指挥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扁平化指挥体系最早来源于美国军队,随着CI3系统在美军的广泛使用,减少中间环节,指挥幅度更宽、权力更加集中、调动范围更广已是信息化系统下指挥军队的必然要求,因此美军提出了扁平化指挥体系的理论并付诸于实战。实事证明,这种指挥体系不但符合现代系统下的作战需要,而且行之有效。

对于公安机关而言,扁平化指挥体系是指由指挥中心直接下达指令,调度一线警力的“点对点”式的指挥结构。以区局指挥中心指挥调度为主,以支队、科室和派出所指挥调度为辅,直接指挥最小作战单元和勤务岗位,实现对警情的快速反应、迅速处置,最终达到提高勤务指挥质效、增强整体防控效能的目的。

扁平化指挥体系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情报信息为主导。情报信息贯穿于指挥体系的各层级,是指挥与实战紧密结合的纽带。二是以减少层级为关键。由指挥中心直接指挥实战岗位,既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又可以避免多头指挥。三是以权责明晰为要件。扁平化指挥体系不仅使指挥中心的综合指挥调度功能得到强化,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各业务部门、支队和派出所的职责权限。四是以快速反应为目标。快速反应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公安勤务指挥效能的高低,这是构建扁平化勤务指挥体系的直接目的。五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扁平化指挥体系离不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撑,只有灵活应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才能实现指挥调度的灵敏高效。

二、当前公安勤务指挥体系与扁平化要求存在差距

从目前大部分公安机关的情况看,现行的勤务指挥体系与扁平化勤务指挥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指令传递存在层级缓冲。目前,区局指挥中心对一般警情,均指令属地派出所处置,再由派出所指派警力赶赴现场;对重大突发警情,在指令属地派出所处置的同时,再通过无线集群调度系统,指令周边警力参与处置。两种处置方式均存在指令层级转递的缺陷,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处置反应时间,削弱了处置效果。

(二)处警力量缺乏整合。目前,承担主要处警任务的基层警力以派出所、消防和交巡警支队、交警支队事故预防处理大队,其他如治安支队、刑警支队等基层警力都没有纳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范畴,在遇有重大、紧急警情,特别是跨区域警情时,无法迅速实现地区和部门警种的联勤联动,容易导致延误战机。

(三)指挥权限多头交叉。目前,指挥中心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指挥职责不够明确,有多个业务部门可指挥调度全局警力开展综合性警务活动,他们通过层级结构指挥基层一线警力,从而形成多头指挥,实战中难免影响处置效率。

(四)情报信息有待归口。由于指挥中心作为情报信息枢纽的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各地、各部门自行接报的一些重要警情难以有效汇集到指挥中心,客观上影响了指挥中心对情报信息的综合研判,造成指挥中心实战指挥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够强,制约了勤务指挥效能的充分发挥。

(五)人员能力素质有待提升。由于业务培训不足、知识更新不快、交流渠道不畅,接处警人员在信息处理、预案实施、组织协调、指挥调度等方面的能力素质,与数量日益增多、更加复杂多变的警情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三、构建扁平化勤务指挥体系的思路和措施

(一)做强区局指挥中心。一是强化指挥调度职能。明确划分指挥中心与各业务部门的指挥职责,强化指挥中心的统一调

度职能,在指挥中心现有对重大案(事)件先期指挥权的基础上,再赋予其四项指挥权限,即:依据警情变化和治安走势调整警力部署和警力投放的调配权、介入主要勤务活动的协调权、统筹整理汇总治安情报信息的管理权、对各单位防控警力部署和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权。二是落实中心机构人员。为保证上述职能的有效行使,要在指挥中心下设相应机构,选好配强领导力量,充实业务骨干。三是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建立健全指挥长负责制、勤务报备制、接报警回访检查等规章制度,完善指挥调度各岗位的职责规范,确保指挥体系高效规范运作。

(二)织密网络。一要织密巡防网络。构建扁平化勤务指挥体系,需要严密的巡防网络作支撑。要进一步充实警力、调整布局,科学划分巡区、巡段,设置一批必巡线和必到点,确保巡防网络全面覆盖、不留空隙,确保处警指令能够快速准确地得到执行。二要健全联勤协作网络。按照统一组织、整体联动的要求,加强巡防联勤协作机制建设,实现派出所巡逻处警力量与区局、交巡警支队力量之间,巡区与巡区之间的有机衔接,保证巡防时空不失控、力量投入不重复。三要畅通指挥联通网络。由指挥中心对巡区巡段、巡逻车辆、巡逻民警进行统一编号编组,并配备必要的通信装备,确保一旦警情发生,能在第一时间将处警指令直接下达到巡逻车辆、巡逻民警,最大限度地缩短响应时间、提高处警效率。

(三)完善平台。加快建立以“一大平台(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三个主干(110接处警系统、350兆有线无线通信系统、公安视频指挥系统)、五类支撑保障系统(治安监控图像系统、治安卡口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警务地理信息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和指挥调度辅助决策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公安通信指挥平台,并构建与之相配套的实战应用机制,为扁平化指挥提供保障。平台建设要突出三方面功能:一是执法管理功能。通过接处警信息与警务综合平台数据的交互共享和综合研判,使110接处警工作成为执法办案的第一环节,成为预警防范的第一道关口。二是指挥调度功能。重大警情发生后,通过有线无线通信、视频指挥与监控图像系统、GPS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应用,快速准确地实施指挥调度,第一时间形成对现行违法犯罪的有效堵控,第一时间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第一时间服务需要救助的群众。三是监控查证功能。通过视频监控图像网络,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和犯罪嫌疑人行踪,科学调度警力、实施精确打击。同时,整合利用各种监控图像资源,对各类案(事)件现场情况进行调查取证,为开展反查提供证据。

(四)从严管理。一是严格日常检查。采用手台点名、网上签到、系统定位、实地查勤相结合的方式,督促检查治安防控力量的落实。重点检查责任单位值班领导的带班值守情况,街面路面巡逻车辆、民警执勤情况,各派出所、职能部门和基层一线警力在岗到位情况,及时通报检查结果,督促整改存在问题,促进巡防措施落实。二是严格报警回访。加大对110报警群众的回访力度,着力解决处警不反馈和反馈不及时等问题,保证处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三是严格考核奖惩。修订完善巡防处警工作考核办法,考核结果直接纳入各单位基层基础工作考核和目标管理考核,并与各单位评优评先、单位负责人提拔任用挂钩,保证一线单位和警力严格高效地执行处警指令,不断增强社会面巡防的实际效果

第三篇:构建扁平化公安指挥格局

构建扁平化的公安指挥格局

——浅谈旗县级公安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为主导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步入了新的发展里程。对于公安机关来特别是旗县级公安机关来说,传统的指挥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建立现代警务机制,构建扁平化的公安指挥格局,是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下面,结合旗县级公安机关的特点,就如何构建扁平化的公安指挥格局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组建坚强的技术队伍

公安信息化首先以坚强的技术队伍为支撑。没有坚强的技术队伍,扁平化的指挥格局将难以形成。无论是在软件的研发方面,还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都需要有一支坚强的技术力量作保障。南京市公安局自2003年以来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逐渐建立起决策指挥扁平化、应急处置可视化、信息工作基础化、基础工作信息化、基础工作一体化的管理格局,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先进集体”,成为全国公安机关学习的典范。南京市公安局之所以取得今天的辉煌成绩,离不开其230人的坚强技术队伍,该队伍承担着警务平台的开发建设及技术维护等项工作。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他们将各类业务信息搜集、整理,根据公 1

安工作特点编制相关程序,组建功能模块;在系统调试、运行阶段,他们又不断修改、完善模块功能,使之更好地为警务服务。如此坚强的技术力量造就了今日南京市公安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对于旗县级公安机关来说,虽然我们不承担着警务平台系统的研发工作,但却必须有一支技术力量指导广大民警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各项工作。同时,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维护,以及对广大民警的技术培训等项工作也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技术力量作保障。

二、强化对民警的信息化培训工作

公安信息化能否真正地为现代警务服务,体现其优越性,关键因素还在于必须提高广大民警的信息化水平。民警不会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侦查破案,不会操作计算机开展其它业务工作等现象,将极大地降低了公安工作效率。当前,我们生活在技术创新时代,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将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文明。“不懂信息化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不懂信息化的民警将失去工作权”的口号反映了时代要求广大民警必须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扁平化的指挥格局要求领导通过网络发布指令,民警通过网络接收指令,同时,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反馈、考核等项工作也将通过网络进行。无论领导还是民警任何一方不懂电脑或信息技术将十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甚至不利于工作任务的完成。因此,对广大民警

进行信息化培训势在必行。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严瑾”观,除执行严格的考核、考勤制度外,还必须对民警掌握信息化情况进行高标准、严要求,务必让所有参训民警学到实实在在的技术,为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奠定基础。南京市公安局在对民警的培训过程中,要求所有民警必须掌握信息技术,三个月不会操作电脑将自动离岗,领导、环节干部等不会用电脑将被免职,先后已有20余名领导因此被免职。目前,南京市公安局所有民警都会操作电脑,包括58岁的即将退休的民警都会利用计算机开展相应工作,可见其培训力度之大。对于旗县级公安机关来说,除要有“南京精神”的因素之外,为激励民警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还应鼓励民警参加相应的计算机资格考试,如计算机等级考试、软件资格考试或信息技术水平考试等,以提高其计算机操作水平,更好地完成相应的警务工作。

三、加强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公安信息化离不开硬件设施建设。必要的计算机数字证书、警务通,以及必备的监控系统等都是公安信息化不可缺少的技术设备。旗县级公安机关是最基层的公安机关,承担着繁重的安全保卫工作任务,无论是侦查办案,还是对辖区人口的管理,甚至信息的上传下达,都必须利用计算机查询、录入相关信息,下达、接收指令,才能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利用监控记录破获相应案件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

财力。将常住人口、暂住人口等基础信息录入警务平台数据库,使对人口的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加大对信息化硬件设施的投入,使之更好地为警务实战服务,将更加有利于公安机关履职尽责。2009年,鄂伦春旗公安局投入了大量资金,改造了公安四级网带宽,建设了视频会议系统,使全旗37个四级网点全部开通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促进了公安工作的长足发展。2010年,该局又投资300余万元,建成了公安指挥大厅和便民服务大厅,户政、治安、出入境等窗口部门在大厅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方便了群众办事,使接处警等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四、加强基础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确保信息质量 扁平化的公安指挥格局必须以硬件为载体,以信息化为依托,构建新型警务模式。基础信息的采集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民警采集人口等信息,将其录入警务平台,以便日后在人口管理、侦查破案中调取相应信息进行比对,为完成相应工作奠定基础。在采集、录入信息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确何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鲜活性。不准确的信息是垃圾信息,不但不能为日后的侦查破案、治安防控等项工作服务,而且还会打乱侦查人员的侦查方向,延误破案时间。因此,垃圾信息是效信息、有害信息,无比对价值,必须予以清除,坚决杜绝其出现在平台系统中。此外,信息的采集、录入要完整、鲜活。一些必要的项目必须采集、录

入,为社会管理提供参考。必须保证原有信息在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平台系统数据库,始终保持最新的数据记录。

五、开展信息化知识比武竞赛

信息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警务革命,它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产物。理新民警信息意识,牢固树立民警信息化理念刻不容缓。通过开展信息化比武竞赛,促使民警掌握更多的信息化知识,更加有利于公安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旗县公安机关来说,可以组织民警开展信息化知识大比武。具体比武内容可以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其基本技能、警务平台系统的熟练使用、网上作战、网上技战法等,让民警全面掌握信息化知识,并将其熟练运用于公安实战。根据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确定不同等次,以此奖优罚劣,督促学习、工作。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检查、督导工作

扁平化的公安指挥格局要求每名民警必须懂信息化知识,利用信息化开展相应工作。任何环节的缺失、脱节都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检查、督导,促使各单位、各部门及其所有民警更快、更熟练地掌握信息化知识,树立信息化基本理念,将更有利于公安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开展。旗县级公安机关应成立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部门的信息化工作进行检查、督民,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局,实行奖优罚劣。同时,一定要认真检查,严格检查,秉持公开、公平的原则,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及其民警,特别是单位领导要追究其责任,并限期努力,达到要求。检查、督导工作还要求旗县级公安机关领导在懂信息化的基础上,必须对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严格标准,严格执行,这样才能带领本单位民警走出一条以信息化为依托的现代警务之路。

总之,扁平化的公安指挥格局是适应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的新型警务模式。作为最基层的旗县级公安机关,若能以该模式主导现代警务,将更加有利于发挥公安职能作用,为保一方平安做出突出贡献。

第四篇:浅析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

加快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是实现公安工作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信息迅速更新的现代经济社会,科技化、信息化是检验一个组织有没有战斗力的重要标准。近一年来,**县公安局在党委班子的领导下,抓住机遇,强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在网络建设、网上办公、网上执法、通信设备、信息培训及应用、硬件投入、规范化管

理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下面,结合我局推进信息化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公安信息化建设必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笔者认为,公安事业要有更快更新的发展,必须要有公安信息化作支撑,特别是在加强刑事技术、网侦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等侦查破案支柱建设上要有新突破。当前,公安事业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决定了我们必须用公安信息化来破解。一个是警力严重不足问题。信息化是解决警力不足的现实之路,我们能够向信息化要警力、要素质、要战斗力。另一个是经费严重不足问题。公安事业发展与经费瓶颈制约的矛盾相对突出并将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必须探索实践低投入高产出,省力、省钱又省时的办法。信息化是解决经费不足的现实之路。过去,我们因为受信息化建设不足的制约,在案件线索摸排、追缉逃犯等方面,往往使用“人海”战术,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还不好。有了信息化,我们就能在网上串并案,就能在网上直接破案,就能在网上追逃,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大增强警务效能。想控制治安、压制刑案,只有走信息化强警之路,把公安工作信息化置于优先发展地位。

二、公安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因素是信息拥有量的多少和质的高低。有了畅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宽阔的信息基础平台,还必须有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支撑。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广辟信息来源。围绕公安基础工作,要以广大民警为骨干,以协警、信息员、隐蔽力量、社会群众为有力帮手,将信息收集触角延伸至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要瞄准突出治安问题和薄弱环节,围绕重点人、地、事、物、组织等要求,扎实开展人口管理、重点部位控制、社区治安防范、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基层创安等工作,从中获取第一手的、全面准确的公安基础业务信息。同时,将可被我采集、能为我所用的社会信息纳入采录范围,努力构建以公安信息为主、社会信息为辅的综合信息库、二是严把信息质量。全面规范信息的采录工作,加强信息数据的规范化管理,抓紧界定信息内涵,强化信息收集时效,统一信息采集项目、录入要求、操作流程和数据格式。特别是对一些公安实战中作用突出的信息,如指纹信息、现场勘查信息、案件信息、高危人群信息等,要分类建立健全信息采录运行机制,坚持数量、质量和时效并重,落实岗位采集责任,切实把好关、三是加强信息维护。丰富高质的信息是基础,统一严格的管理是关键。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利用价值,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的网上信息日常维护制度,落实“谁主办、谁采录、谁维护”责任,努力为实战提供有力保障、四是实现信息共享。突破传统模式下警种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将现有分散的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有机整合,实现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提升应用效益。

三、民警信息化素质是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保证。公安信息化讲求的是规模效益,既体现在信息数量上,也体现在应用群体上。只有信息警务理念和信息作战方式为每一位民警所接受、所掌握,每一位民警都成为信息警务的参与者、受益者,公安信息化才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必须高度重视民警信息化素质的提高,努力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扩大信息化应用群体。一方面,大力培养和引进急需的科技专业人才、高层次人才,切实优化人才政策,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建立一套灵活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另一方面,要鼓励广大民警学信息科技,用信息技术,把信息应用技能培训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实现应用主体的最广泛性。具体要做到:对所有的45岁以下民警开展信息化应用培训,同时要制定刚性要求,开展好全员计算机培训。让每个民警都能做到“会打字、会录入、会查询、会安全维护、会本岗位业务系统使用”,养成“上班先开机,工作必上网”的习惯,逐步形成“文件网上走、案件网上办、台帐网上建、绩效网上考”的新格局。实现“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形成人人重视信息、人人应用信息的良好氛围,把信息转化为警力、转化为效率、转化为战斗力,实现信息资源在公安工作中的有效利用。真正叫响“不懂计算机的领导将丧失指挥权,不懂计算机的民警将丧失工作岗位”的口号。

第五篇:关于我国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的研究(模版)

关于我国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的研究

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我国每年因危害公共安全的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300万人,经济损失计6500亿人民币,约占GDP总量的6%。全面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已成为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建设小康社会所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许多地区还没有真正建立统一的社会公共安全救援机制,加之各种灾害具有突发性、连锁性等特点,传统的“分地区、分部门、分灾种”的灾害应对机制暴露出的问题日益突出,已不能适应日渐增多的紧急突发事件处置的需要。特别是2004年底印度洋大海啸发生后,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会议提出“加快应急队伍和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尽快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救援资源,建立一支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在国内外社会紧急救援体系对比的基础上,对我国建立和完善以消防为主干的“一体化”紧急救援体系的构建策略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政府快速应对紧急事件和抗风险能力的目的。

一、国际社会紧急救援体系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紧急救援工作已经成为显示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标志性工程。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都建立了包括紧急救援法规、管理机构、指挥系统、应急队伍、资源保障等方面的紧急救援管理体制,消防部门的职能也向多功能化方向转化和发展,普遍承担了灭火、救护、防化、垮塌、爆炸、交通事故以及空难救援等抢险救援任务,灭火出动平均占这些国家消防队年出动总数的10%左右,其余90%左右都是应急救援。

纵观国际社会,政府统一指挥的应急救援协调机构、专业化的紧急救援队伍、精良的应急救援装备、完善的应急预案等等,已成为国际社会公共安全救援体系的基本运作模式。实践证明,这种紧急救援机制在减少和控制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维持国家管理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我国总体应急预案明确规定的内容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是总体预案的一个基本要求。“预测和预警”被明确规定为一项重要内容。总体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总体预案将其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其中事故灾难主要涵盖危化品、工矿等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火灾消防、公共场所事故、水电气城市生命线事故、放射性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灾害。

三、我国消防救援安全应急体系的现状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中国城市化率已由1993年的28%提高到2003年的40.5%。但在这一轮的城市开发进程中,我们在有重点和有步骤地进行城市消防救援安全应急机制或体系的规划和建立上,在遇到城市安全应急处理过程中,过分偏重于使用临时行政措施来实施城市消防救援安全应急的做法,这样会让整个城市消防的相关行政组织机构把大部分工作都放下来,去做一件事情,导致了过高的行政成本。所以客观地说,虽然消防救援对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建设提供了很大的有效支持,但是也隐藏着消防救援安全应急

体系的管理职能缺失所带来的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过高的现实。

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各省市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所采用的安全及应急管理体系,主要有以下四类。

1、层级型:以北京市为代表,由市长为总负责,组建市、区两级应急系统,市级将组成专用系统,并建立刑侦、交通、消防、公共卫生、防洪、地震、生命线工程等10项垂直分系统;18 区县建二级系统,并延伸至基层社区。

2、联动型:以南宁市为代表,市领导负责,将ll0(刑警)、ll9(火警)、120(急救)、122(交警)及市长电话等集中,组成联动中心,统一处置各类安全减灾及应急工作。目前,该系统每月处理约20万市民电话,受到普遍欢迎。

3、办公厅型:鉴于政府重大事件信息均由办公厅出入,并直通主要相关负责人,一些省市目前就是以办公厅为依托,扩大处理各类应急事务。

4、公安型:考虑到很多应急事件是以公安部门(刑警、消防及交警)为一线,目前一些省市以公安部门代行省市应急工作。若有重大安全应急事件,再由省市相关负责人出面协调和管理。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我国目前的消防救援安全应急体系在整个城市安全应急体系中仍处在一个比较被动的地位,缺少必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城市安全应急需要,也没有和城市整个的安全应急体系相配套,使得许多突发的应急预案的实施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组织体制中尚未建立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统一协调和管理,相关安全信息和应急预案不能得到有效地沟通和联动;在城市消防救援安全应急体系的运行和管理机制上也缺乏必须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例如未能深刻认识和划分城市消防救援安全应急处理的等级,并缺少科学的预警系统和评估机制。在社会资源协同方面也缺乏相关的社会群众基础,社会资源整合力度还不够,未能有效地形成整个社会的城市消防救援安全应急体系。

四、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体,建立社会紧急救援体系的优势

20世纪90年代,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队率先向社会作出了“有警必出、有灾必救、有险必抢、热情服务”的庄严承诺,开创了我国消防队伍承担社会应急救援职能的历史先河[6];1998年颁布的《消防法》为消防部队作为主导机构实施社会抢险救援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至此,抢险救援在全国消防队伍普遍展开,而且参与抢险救援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短短几年时间里,全国消防队伍参加了数十万次抢险救援行动,在各类急、难、险、重事故的抢险救援中,其过硬的政治素质、精湛的业务、过硬的作风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和信任,同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事实表明,以现有的公安消防部队为主体,其它救援部门予以配合,组织建立社会紧急救援体系具有明显的优势,突出表现在:

1、组织管理体系完备,地域分布广,反应机制迅速。消防部队是政府直接领导的一支军事化的常备救援队伍,有上至国家下至市、县(区)的完善的指挥体系,相对其他救援力量具有组织完善、布点密集、昼夜执勤战备、通讯网络现代化、熟悉城市社区情况等优势和特点。遇到危急任务时,政府可以直接指挥和快速调动,能够保证就近、就快的赶赴现场,为抢险救援工作赢得宝贵时间。目前,许多省级地震部门,已将地震灾害事故的救援交由消防部队实施,在各省的特勤大队基础上组建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人员训练有素,业务技术良好。作为一只“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队伍,近年来,各地消防部队结合实际情况,在作好灭火业务训练的同时,认真研究各类灾害事故的规律、特点及处置对策,并积极开展了井下抢险、水难救援、高空救人、建筑物倒塌抢险以及化学危险品泄漏防毒排爆等项目训练,消防部队

参与抢险救援的能力显著提高。

3、配备有先进的抢险救援装备。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政府部门的重视,消防部队的器材装备普遍得到了的改善,各地都相继配置了举高、防化洗消,排烟,照明等特种消防车辆和破拆、堵漏、防化、侦检、热像和生命探测仪等适用于各种抢险救援场合的装备器材,为消防部队承担抢险救援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依托现有的消防部队组建社会救援队伍,可以避免政府在人员和装备上的重复投资,也有利于对现代化救援装备的维护和管理,符合当今社会节约运行成本、效率优先的原则。若根据不同的灾害现场配备相应的专家,消防部队就完全能成为具有多种灾害救援能力的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

4、有较丰富的社会紧急救援经验。在长期参与灭火和社会抢险救援工作中,消防队伍得到了全面锻炼,积累了大量的救援经验,并且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救援方法,如扑救各种特殊火灾,处置化学危险物品泄漏,抗洪抢险,处置建筑倒塌事故等等,与其他救援队伍相比,经历的救援次数和危险程度都是最多、最艰巨的。据统计,1999年至2001年,全国消防部队共参加各类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29.7万次,其中处置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6872次,爆炸事故1570次,水灾4626次,交通事故11060次,建筑物倒塌1932次,社会救助17.2万次,抢救遇险人员3.2万次,这些为参与其它各类灾害事故的处置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5、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信任和接受。消防部队在历次重大灾害的处置中,一直扮演着救援力量的“主角”,人们遇到危险,总是先想起消防。特别是近年来涌现出的湖南衡阳“11.3”英雄战斗群体等可歌可泣的人物,在广大人民心中树立了良好形象。许多地方政府也因此而更加关心和重视消防队伍建设,加大了对消防的投入。因此,由公安消防部队担当抢险救援的重任是民心所向。

综上所述,消防部队具有其它任何应急救援组织无可比拟的基础和条件,充分发挥其现有的优势,组建一支以其为主体的能够承担多种灾害紧急救援任务的专业化综合救援队伍,同时,辅之以民间的和非政府的行业应急救援组织,形成“相互衔接、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社会救援网络,是我国紧急救援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与国际消防接轨的发展需要。

五、我国社会紧急救援体系的建设策略

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是现代政府管理新理念的重要内容。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也是各类事故、灾害的多发期和社会矛盾集中期。这一时期,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社会统一的灾害管理指挥、协调机制,形成社会灾害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的合力,是充分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国家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内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政府必须加强应急法制建设,建立固定的对付突发事件的应急中心、协调机构和专业化的抢险救援队伍,明确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在救援工作中的职能、权限、责任和义务,把社会紧急救援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切实树立“以人为本,人命关天、安全第一”的思想。同时,要在观念上变灾害的抢救为灾害的预防,强化重点灾害源的管理,加强对国民的安全教育,通过各种媒体普及救灾和自救知识,增强抗灾救灾的意识。

2、构建以消防为主干的专业化社会紧急救援队伍。新形势下,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从体制、编制、法律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打破我国现行的救援体系,将消防部队建设作为政府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加速消防部队职能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的进程,使其真正成为各级政府组织开展社会救援工作的拳头力量。一是要开辟各种途径,扩充现有人员编制,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二是要加大消防经费、基础设施和装备的投入,特别是加强消防特勤队伍建设,将消防警力、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与社会经

济发展同步考虑、同步建设,为承担应急救援任务提供组织和物资保障;三是开展有针对性的抢险救援业务训练和理论知识培训,掌握各类灾害事故的处置程序和熟练各类抢险救援器材的使用,着力提高部队灭火和救援的实战能力。

3、理顺职能,整合资源,建立科学完善的灾害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当前,国家已对整合社会救援资源、建立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中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国务院已于2002年9月批准建立了由公安部牵头协调15个部门的“城市应急处置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笔者认为,一方面应当重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积极对现有的各种紧急救援力量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在以消防部队为核心救援力量的基础上,建立包括救援行动指挥、管理、专业救援机构、后勤支援与保障等统一的、强有力的灾害紧急救援管理和指挥体系,让整个社会的救援力量形成一股有效合力,这样才能使人力、物力、财力及其它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集成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建立统一的应急救援联动指挥中心和特服号码,以快速的信息通讯网络、完整的基础信息数据、先进的指挥系统和经验丰富的专家智囊团为基础,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以及不同警种、救援力量之间的“统一接警,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对特殊、突发、应急和重要事件做出准确、快捷、有序、高效的反应,促使抢险救援工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4、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会抢险救援预案,并加强演练与修订。救援预案是提高抗御各类恶性灾害事故能力的有效途径,其基本内容应包括:应急救援的各种组织及其组成、职责、任务分工、行动要求;事故源点的位置、源性、危害方向、应急等级等;力量调派的具体要求;抢险救援的基本程序;通信联络的方式;各种技术装备和物质的配备要求及供给渠道等;与抢险救援相关的其它资料,如救援力量的分布、执行力量情况,危害区域内重点目标的分布、人员密度、道路情况、气象、水源等情况。同时,在此基础上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针对性的模拟训练和协同演习,及时发现与实际不符合的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5、加大灾害事故预防和控制的研究力度,确立社会灾害管理总体目标,综合运用工程技术及法律、经济、教育等手段,全面提高灾害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灾害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技术是一门边远和交叉的学科,因此应跨部门、跨行业抽调专业研究人员,成立灾害事故的研究中心。针对各种灾害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全国及各地区的实际,对紧急灾害事故进行深入科学的分析,预测危害程度,做好各种灾害事故的预防,提出应对措施,在灾害发生后,指导救援行动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刘铁民,陈胜,刘功智.建立国家生产安全应急体系势在必行.现代职业安全

[2] 上海科技情报所信息咨询与研究中心.美国的一体化救灾体系.

[3] 上海科技情报所信息咨询与研究中心.俄罗斯联邦民防、应急和减灾部.

[4] 赵长林.试论消防队伍在政府应急救援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消防信息网

[5] 成小珍,廖卓斌,刘妍.今年重点部署特大城市救灾应急预案.信息时报,2003年3月14日

[6]王昂生.中国安全减灾及应急体系.中国减灾,2004(10):17-18

[7]杨小兵等.美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结构分析.医学与哲学,2004。25(5):14-15

下载公安扁平化指挥体系建设和应用策略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安扁平化指挥体系建设和应用策略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场营销策略的分析及应用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市场营销学结课论文 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及应用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1202班 姓名 樊晓红 学号 0814120205 市场营销策略的分析及应用 旅游管......

    公安决策指挥实战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安决策指挥实战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公安工作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起点上,公安改革以《关于全......

    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实践和思考

    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实践和思考 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一直在开展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工作,目前已建成并使用各类信息应用系统近20个,一些单项系统发挥出了较大作用。特别是......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及应用探讨.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及应用探讨 中国科大商学院 张瑞稳 杜邦财务分析方法是由美国杜邦公司的经理创造的,故称为杜邦系统(The Du P ont System。杜邦系统主要反映了以下几......

    案例七:美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及应用情况

    案例七:美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及应用情况 在美国普遍使用以商业征信公司为基础的社会信用管理方式,遍布美国的个人征信公司、追账公司等都是从盈利目的出发,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

    加快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思考专题

    加快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思考 旺苍县公安局 何万祥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由传统方式......

    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呈现四大亮点

    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呈现四大亮点 2010-03-09 08:58:18 来源: 公安部网站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2009年,公安科技信息部门以公安信息化建设为主线,全面推动“金盾工程”二期......

    关于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思考(5篇范文)

    关于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思考 [访问次数:110][发布时间:2010-12-20][发布人:zhzx][文章来源:大石桥市公安局]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公安工作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