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全覆盖镇对村考核办法
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全覆盖镇对村考核办法
为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对农村环境整治的布置和要求,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结合江背镇实际,特制定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全覆盖考核办法。
一、指导思想
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为指导,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标本兼治,重在教育,贵在坚持,广泛参与的原则,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考核组织
成立江背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置领导小组和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考核小组由镇政府抽调相关人员组成,定期邀请县、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考核,同时由考核小组牵头,组织村组干部相互交叉检查。
三、考核对象:全镇16个村、社区(居民)委员会。
四、考核原则
按照“以村为主,各村包干,绩效考核,奖罚分明”的原则,各村书记为环境整治第一责任人,按照各村村域情况,以村级环保合作社牵头组织环卫人员,注重抓好村域内点、线、面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五、考核细则
根据党委、政府研究制定的相关措施及办法,农村环境整治办以室以及绩效办对各村(社区)委员会按照百分制评分的办法进行检查,实行每月考核。具体考核细则如下:
(1)管理制度(20分)
A、各村成立环保合作社,原则上村支部书记为环保合作社主任,按照每200户一名保洁员的标准,自行组织保洁员对四边垃圾和农户垃圾进行清扫和清理,实行垃圾分类减量,做好垃圾最大限度的废物利用,尽量做到垃圾不出村。环保合作社有固定办公场所,各项规章制度上墙、人员档案、社保、医保等档案齐全,并有村(居)负责人具体负责本辖区的环境卫生工作。计4分,差一项扣1分;
B、各环保合作社加强对专职保洁清扫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宣传,指导和引导农户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和减量。既当好运动员,又担好宣传员和教练员,促进环境整治的效果,达到全民参与。各村(社区)应发动村(居)组干部及人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行动,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宣传每季不少于1次,少一次扣1分,计4分;
C 各村(社区)应有专门的环境卫生指导人员对各组进行每月一次的检查督促,以组为单位,分组对户的环境卫生进行上墙评比公示,并对保洁人员进行每月四次督查,有记录,计4分;少一次评比公示扣1分,少一次督查扣0.5分。
D、有保洁员统一着装,佩戴好工号牌上岗,加强从业人员文
明上岗的规范和教育,不滋事吵事,有每月不少于一次的业务培训或会议记录,计4分,出现一次或少一项扣1分。
E、各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健全,环保合作社有固定的垃圾分类处置场所,并有专人进行管理和处置,计4分,少一项扣1分。
(2)环境卫生管理:
A、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和各村(社区)垃圾分类处理论工作,认真落实领导安排的重要活动,以及党委、政府安排临时性的清扫工作任务,计10分。
B、保洁人员作业时间为:夏季7:30—18:30冬季8:00—17:00;作业时间内应巡回保洁,不得缺岗,计10分。缺岗一次扣0.5分,不准在上岗前酗酒,不准在道路和公共场所随意席地而坐,不准将扫帚和铁锹在地面上拖着走,不准将保洁车停放路中央,出现一次扣0.1分。
C、保洁范围内按照保洁标准(共8项)执行,计40分。每项计5分。
(1)保洁范围内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营业场所、居民户门前做到无垃圾、无白色污染物,检查出现一处扣1分。
(2)保洁范围内田边、水边、塘边、坝边、屋边、路边、山边无垃圾、无白色污染物、无动物尸体,出现一处扣1分。
(3)保洁范围内河道,在可视范围内无垃圾、无白色污染物、无动物尸体,出现一处扣1分。
(4)保洁范围内垃圾池、垃圾桶内无积存、暴膨垃圾。出现一处扣1分。
(5)保洁范围内省、县、乡、村、组主干道清洁无垃圾、无乱堆乱放。出现一处扣1分。
(6)保洁范围内集镇及邻街屋后排水沟内无垃圾、无白色污染物、无动物尸体。出现一处扣1分。
(7)保洁范围内垃圾池无缺损,垃圾桶无乱丢乱放现象。出现一处扣1分。
(8)保洁范围内保洁人员无索拿卡要,无无理取闹或不按规定制度执行现象发生,保洁车、工具无乱丢乱摆或占道霸道现象发生。发现一次扣1分。
D、环保合作社及时将垃圾分类处理,定期将可回收、可资源化利用的垃圾中转至垃圾资源回收公司利用,并建立好相关台账,计10分。严格按照分类减量办法收集,各村不可回收垃圾按每月进垃圾中转站1车(农村手扶拖拉机)为标准(印山,五美,梅花,朱桥,江背集镇不纳入此项考核)。每多一车扣2分。
E、合作社垃圾运输车确保安全管理有序,垃圾收集工具、垃圾车辆完好、整洁,运输中不污染道路,不乱倒乱处理,不损坏群众财物及相关环卫设施,计10分。如有群众反映、捡举或投诉,每次扣0.5分,并由合作社负责清扫和赔偿。
F、保洁收费(限指印山、五美、梅花、朱桥、江背五个村、社区集镇范围)
1、集镇街道住户、经营户的卫生费,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由村、社区委员会开出专用收据收取,建立台帐,(企事业单位的卫生费由村与企事业单位协商收取)计5分。考核领导
小组年度内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如发现未按标准收取卫生费,则扣5分,并按抽查户应缴卫生费的10倍罚款,在镇对村下拨款项中扣除。
2、应收卫生费作为集镇、村(社区)的征收成本及环境综合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计5分,如挪作他用不计分。
六、考核奖惩办法
1、镇环境治理办和绩效办负责对环境卫生保洁情况进行每月不少于一次的不定时检查,检查结果与村级保洁费用挂钩(镇对村下拨保洁费用见附表),镇财政根据检查结果每月拨付该村保洁费用,当月费用次月付的方式进行。
2、凡当月考核分值低于90分的或者县以上(含县级)抽查影响全镇考核分值的,罚款1000元;低于85分的或者县以上(含县级)抽查影响全镇考核分值的罚款1500元;半年内出现两次低于90分的或者县以上(含县级)抽查影响全镇考核分值的,另行罚款2000元,罚款可重复计算,所有处罚费用在镇对村拨付的保洁费用中扣除。
3、凡当月考核高于95分的(不包括95分)的,镇人民政府进行奖励500元,连续3个月检查结果高于95分的,另行奖励1000元;连续6个月检查结果高于95分的另行奖励2000元,奖励可重复计算。
五、本办法从2011年8月1日执行至2012年7月31日。
附:镇对村下拨保洁费用
2011-7-17
第二篇:村卫生室全覆盖情况介绍
古交市农村卫生室覆盖情况介绍
古交市是山西省会太原唯一的县级市,全市总面积1551平方公里,辖7乡3镇4个街道办事处,146个行政村,37个社区居委会。全市总人口22.28万,其中农业人口7.75万,且大部分分散居住在边远山区。2004年以前,古交市农村仅有80所村级卫生室,且大多处于缺医少药的瘫痪半瘫痪状态,严重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看病就医需求,以至于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十分突出。
2005年以来,市政府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改建了10所高标准的乡镇卫生院,新建改建了153所“庭院式”村级卫生室,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了100%,基本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就近看病就医需求。2006年10月17日在我市召开了太原市农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2007年为20所交通不便的村卫生室配备了救护车。2011年我市被太原市政府授予2010“村卫生室全覆盖”工作先进市。
一、科学布局,创新机制,高标准开展村卫生室建设
村卫生室作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基层卫生组织,处在服务农民的最前沿,对有效缓解农民群众的看病难问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按照“政府组织、群众建设、财政补贴”的“民办公助”的办法,积极组织推进村级卫生室建设。具体由村级行医者先行负责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建成验收合格后,由政府统一对每个卫生室补贴50%的建设资金,同时再给予价值1万元的基本医疗设备配置,通过采取这种“民办公助”的办法,我市 1
在2009年末完成了村卫生室在我市146个行政村的全面覆盖工作。
建设中我市主要坚持了“四个统一”。一是统一规划布局。我们立足古交山区人口规模小、居住分散的实际,本着“资源共享、方便服务”的原则,按照“小病不出村,普通病不出乡”的要求和平均人口在800人以上、服务半径1公里左右设置一个村级卫生室的标准,进行了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共规划了135所村级卫生室,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得到了全覆盖,大大方便了农民群众的就近看病就医。二是统一设计方案。要求每个村级卫生室不少于50平方米,设处置室、诊疗室、诊断室和药房,并结合村级行医者便利服务和管理的原则,村级卫生室可建在行医者家中,即建成了“庭院式”村级卫生室。三是统一设施配套。每个村级卫生室由市财政统一出资配置1万元的基本医疗设备,配备了消毒锅、诊断床、体重秤、血压计等基本医疗器械,保证了村级卫生室能够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四是统一组织验收。凡未经交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也不予补贴。
二、实施实事工程,全面推进村卫生室的平稳运行
1、加强软、硬件建设,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严格将业务用房与生活用房分开,实现相对独立。规范科室设置,按照标准化四室建设(即设有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和预防保健室),开展静脉输液业务的村卫生室增设留观室。同时配套相应的医疗设备,招录了18名医学院校大专毕业生村医,做到了房屋、人员、设备三配套,实现了古交市村卫生室的全覆盖。
2、农村居民看病就医得到极大便利。一是明确定位,扎根农村,服务基层。2011年我市村卫生室总诊疗人数达到4.56万人次,在方便农村居民看病就医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本地居民外出就诊数量,我市医疗机构市乡村三级医疗体系初步形成。二是在全部146个村卫生室深入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所需基本药物由上级乡镇卫生院统一从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严格实行零差率销售。自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药品价格比零差价前下降20%,就医次均费用同比下降24%,农村居民的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日趋完善。2012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达到295元,参合农民76067人,参合率达98.98%。1-7月份,共补偿参合农民52594人次,补偿金额1027.53万元。四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深入开展慢病服务,提高健康教育水平,规范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截至今年八月份,累计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78679份、电子档案68794份。
3、村卫生室日常经营步入正轨。一是门诊营业趋于稳定。2011年我市146所村卫生室累计实现收入211万元,其中上级财政补助157万元,自营收入53万元。二是资产投入和基础实施建设持续加强。2011年末村卫生室总建筑面积达10496平方米;乡镇医疗机构资产总额达到228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018万元,流动资产268万元。今年又为146个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了电脑、读卡器等信息设备,实施新农合信息化管理。同时补充和更新必要的诊疗设备如:听诊器、血压计、诊察床、药品柜、污
物筒、资料柜、输液椅等。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努力提升农村卫生软实力
在村卫生室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我们把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和重心转移到提升卫生软实力上,重点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建设、科学管理和内涵发展。
一是根据村卫生室的规模、服务人口,合理确定乡村医生岗位职数251人,为考核合格的165名乡村医生每月发放600元/人补助,为聘用的18名大学生村医发放补助800元/人/月,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二是每年财政预算50万元培训专项经费,大力开展短期在职医务人员培训。今年上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350人次,医疗安全培训1260人次,选送20名卫生院骨干和240名乡村医生分别到市直医院及卫生院进行轮训。三是严格按照《古交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0度考评方案》对村卫生室进行360度综合考评。每个村级卫生室要接受服务半径范围内群众和就诊患者的监督,同时还要接受卫生局、疾控、妇幼、新农合、卫生监督及所在乡镇、村的定期考评,即由患者、社会群众和上级部门共同来评价村级卫生室的服务水平。根据考评结果分别发放以奖代补资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四是完善卫生人力资源储备,完成20124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招录工作,选送优秀生源参加“村去村来”村医免费定向培养计划,充实村医力量。
2、积极开展卫生支农,实现卫生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大
力开展对口支援行动,市直3所医院和7所驻地医院组建10支卫生人才服务队,对口支援10个乡镇卫生院,做到支援对象全覆盖。各医院与对口支援单位签订“古交市公立医院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双向流动暨患者双向转诊协议书”,同时在人才、设备、物资、培训等方面对基层卫生单位予以全方位支持。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日
第三篇:柏林镇十个全覆盖汇报
柏林镇“十个全覆盖”工作汇报
柏林镇纪委
“十个全覆盖”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认真按照区纪委统一安排部署,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以构建腐败风险预警防控体系为目标,以实现“十个全覆盖”为重点,以强力推进纪检小组进项目为抓手,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力度,认真开展纠风、专项治理等工作,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有力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整体推进。
一、广泛宣传发动,狠抓责任分解
“十个全覆盖”工作启动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宣传动员。利用每年全镇党员轮训契机,组织学习“十个全覆盖”相关内容,通报“十个全覆盖”建设情况。结合创先争优活动,通过上党课、学习讨论、观看廉政电教片等方式,通过从正反两方面开展典型教育、警示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政勤政意识。各村利用电子屏、板报开辟廉政文化宣传专栏,及时更新宣传教育内容,扩大教育覆盖面,做到廉政教育制度化、经常化。
二、紧密结合实际,全面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
1、有效开展腐败风险排查预警化解工作。
制定了实施方案,围绕权力运行,认真查找风险点。对查找出不 1
廉洁和影响工作业绩的风险点制定相应的制度加以防控。镇委班子、镇机关相关负责人、镇直有关职能部门、村(社区)支部成员均签订了预警防控承诺书,并对所有风险点及防控制度措施进行了公示,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2、有序推开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六进”活动。
一是扎实开展了以《廉政准则》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通过召开一次党风及效能建设监督员会议,听取意见。各党支部一把手在“七一”前夕上一次党课,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进团结,改进工作。
二是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区廉政文化建设丰富多彩,具体开展了“五个一”的实践活动,廉政文化专栏,廉政文化广场,廉政文化书架,廉洁文化公约,廉政文化队伍。
三是以“构筑拒腐防线,创建廉洁家庭”为主题,在全镇开展各种家庭助廉活动,纪委向全镇广大干部家庭发放家庭助廉倡议书200多份,家庭助廉格言、警句30条。
四是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廉政文化“五送三下乡”活动,利用各种文化中心户、文化书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各村都开办廉政文化专栏11个,把廉政文化传播到农村千家万户。
五是将廉政文化所蕴含的诚信、守法、清廉等内容渗透,充实到企业文化中。写廉政标语,办廉政专刊,制作警言、警句牌,提示职工做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合格职工。通过这些活动,使广大党员干 2
部真正做到了知道“危险”,查找“风险”,不敢“冒险”,力求“保险’。
3、广泛运行便民服务网络。
2010年以来,镇政府投入10多万元,改造维修镇便民服务大厅,配置了电子显示屏、电脑、桌椅等办公用品,将窗口服务部门人员全部纳入大厅办公。并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受理、承办、回复三个环节,为村(居)民须要办理的事项现场办理,不能办理的,也要做好登记,提供有权限部门或人员办理,限时回复。目前,我镇已建成以便民服务中心为龙头,以6个村、1个社区便民服务室为基础的便民服务网络,实现了便民服务体系全覆盖。镇、村便民服务网络开展党组织关系转接、建房手续申报、医疗保险报销、家电下乡补贴申领等六大类十一项经常性事务的全程代办,全年共为群众代办建房审批60件,为弱势群体办理民政低保62户,合作医疗5396户,家电(汽车)下乡896台,代办农民各种证件1800件。第三是规范服务流程。所有便民服务全部实行阳光操作,办事程序、管理制度、代办员联系方式、值班表公开公示,切实增强了服务群众力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4、全面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
镇党委将重大决策部署、干部任免、奖惩、评先表彰等情况,通过文件、简报、电子政务等形式公开。村、社区按照统一模式、统一内容,不断完善村(居)务公开内容,及时全面公开国家惠农政策及落实情况、惠农资金及发放情况、农村集体“三资”经营管理情况、村级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及实施情况。以非公有制企业和事业 3
单位为重点,大力推行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做到固定内容长期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及时公开。镇纪委、财政所对全镇“四公开”不定期检查督办,发现公开内容不详的进行及时整改更新,党员干部群众满意率95%以上。
5、逐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我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已步入正规化管理,2010年7月份,由镇财办牵头,财政所成立专班,组织专班对全镇18个村的“三资”进行了认真清理,对未入账的收入1533421元,进行分清类别,给予及时入账,解决坐收坐支问题。全镇固定资产账面余额329件12840769元,实际盘点数179件8789296元,比账面数减少150件,减少4051473元。全镇18个村资源发包1243户14527亩,其中荒地1175户4366亩,应收承包金100740元,已发包水面28户1179亩,应收承包金289700元,荒山26户3982亩,应收承包金495500元。对全镇422份专业承包合同进行纪检监督,涉及土地、山林、水面(堰塘)荒滩、果园、厂矿等方面,合同承包款245.73万元,全镇监管代理面100%。按照“五议五公开”的要求,所有村、社区预算额在5万元以上的工程建设项目一律在镇“三资管理委托代理中心”进行招投标和公开协商,改变了过去基层单位少数负责人说了算的状况。
6、切实加强纪检监察组织自身建设。
一是选齐配强纪检监察干部。6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都成立了纪检小组,由支部副书记或支委任组长,理财小组成员和一名公道正派、敢于负责的老干部为成员,形成了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纪检监察队伍网络。
二是加大设备投入。为镇纪委配备了电脑,安装了举报电话,配齐了照相机、打印机等办案所需的硬件设备。同时,镇每年为镇纪委列支2万元工作经费,确保了办案经费的落实,全面完成“七有工程”建设。
三是村(居)做到了“五落实”。镇、村(居)纪检组织将各项工作制度统一标准、统一模式上墙,确保了镇、村(居)纪检组织、业务、制度的全覆盖。
三、取得的成效
1、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在“十个全覆盖”工作开展过程中,提升了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让干部明确了廉政监管不是搞运动,工作不是流于形式。对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反腐败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开展起到的很好的促进作用。
2、行政效能明显提高。各基层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根据自身的风险,制定了具体防控、监督措施,不断解决所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飘浮、办事效率低下、作风不扎实等问题,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增强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
3、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推进了我镇的决策程序化、操作流程化。通过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民主决策,既提高了党委和村(居)两委决策的公信力、透明度,又提高了党委和村(居)两委决策的科学性,较好避免了决策失误、权力失控,大大提升群众对镇村(居)班子成员的满意率和信任度。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在今后工作过程中,我镇要严格按照工作目标,进一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一是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坚定推动实现“十个全覆盖”目标的信心和决心。注意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加强经验总结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十个全覆盖”的深刻内涵,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整体上推进“十个全覆盖”,系统抓、抓系统,切实把统筹兼顾、系统推进的方法贯穿始终。三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各方一起动手”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实现“十个全覆盖”的强大合力。
第四篇:XX镇村(居民)微信群服务全覆盖工作方案
XX镇村(居民)微信群服务全覆盖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关于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相关要求,以问题为导向,追溯问题根源,“下狠招”、“用猛药”,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XX镇结合工作实际,决定在辖区范围内开展村(居)民微信群服务全覆盖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各村(社区)党支部牵头,在已建立的群众微信群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查漏补缺,组织辖区村(居)民以村、组、院落为单位,建立微信群,实现村(居)民人群全覆盖。村(社区)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统筹安排两委干部、廉勤监督员、下设党组织负责人包群服务,在村(居)民微信群中亮身份、收民意、解难题,实现小事群内化解,大事上门解决。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我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6月9日至6月15日)。
各村(社区)要对辖区村(居)民微信群进行排查梳理,组织辖区村(居)民按照村、组、院落进行整合。对未建立村(居)民微信群的,可以引导村(居)民自主建立微信群,实现辖区村(居)民建群全覆盖。(二)组织实施阶段(6月15日至6月30日)。
各村(社区)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党小组、网格员的作用,通过召开院坝会、小组会和入户宣传等方式,发动辖区村(居)民以户为单位加入所在院落微信群。同时,要统筹两委干部、廉勤监督员、网格员、力量,实行一对一或一对N的包群服务,通过村(居)民微信群第一时间了解掌握辖区村(居)民的所需所想,确保政策咨询群内解释,临时困难上门化解,复杂问题上报解决。(三)建章立制阶段(7月1日至7月30日)。
各村(社区)党组织要对两委干部、廉勤监督员、网格员包群服务工作建立规章制度,保障微信群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群众对党员、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三、工作要求
1、各村(社区)党支部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村(居)民微信群服务全覆盖工作,该项工作为提升我镇社会满意度评价的重要抓手。各村(社区)于6月15日前将村(居)民全覆盖建群工作方案报镇纪委办公室;7月30日前将村(居)民微信群服务工作制度报镇纪委办公室。
2、村(社区)居民微信群服务全覆盖工作组织实施阶段,务必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相应工作任务,6月20日前村(居)民进群家庭覆盖率要达到80%(除无法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家庭),6月30日前居民进群家庭覆盖率基本达到100%。
3、镇纪委将加大对村(居)民微信群服务全覆盖和村(社区)两委成员、廉勤监督员、网格员包群服务工作情况的督查,严厉查处对该项工作弄虚作假、敷衍塞责、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行为。
第五篇:慈溪市出台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考核办法
慈溪市出台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考核办法
一、必须突破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难题。搞好外资企业党建工作,取得出资方认可是基础也是难点,如何才能迈过这一道坎,就是要尊重文化背景差异,洞穿外企高层的“思想屏障”,形成双方共识。
二、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生存与发展始终是非公企业的头等大事,只有融入中心,服务发展,才能以党建“软实力”催生企业发展硬实力。打造发展保障中心,全面推定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打造人才培养中心,开展“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打造权益维护中心,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党组织的核心任务,通过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等制度,维护职工权益。
三、避免党建与业务“两张皮”?我们全面推行党委班子和经营管理层“交叉任职”,党委委员全面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建立党组织与经营管理层双向互动制度,把党组织决定融入企业决策之中。我们把党员培养成企业人才,把企业人才培养成的党员。以党建工作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企业和履行社会责任。
为切实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的目标管理,促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慈溪市明确规定党建全覆盖的标准,为深化推进两新党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组织架构全覆盖。要求各镇(街道)党(工)委建立两新工委,设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办公室,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主要负责辖区内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各村(社区)、工业园区设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机构,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明确1名班子成员分管具体工作,并配备党建工作指导员。理顺两新组织党组织隶属关系,实行属地管理和主管部门行业管理相结合,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内部推优、组织选派、公开招聘、公推直选等方式,选优配强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对党员业主担任党组织书记的规模较大企业,加大专职副书记配备力度。因地制宜完善两新组织党的组织体系覆盖,确保辖区内两新组织全部纳入各级党组织的工作范围。
二是党组织组建全覆盖。明确要求有党员的两新组织都建立党组织,其中3名以上党员的单独建立党组织。30名职工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都建立党组织。50名以上从业人员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中介组织、会员单位80家以上并有专职人员的社会团体都建立党组织。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专业市场、商务楼宇都建立区域性党组织。镇(街道)商会都单独建立党组织。符合组建条件的两新组织都建立工会组织、团组织和妇女组织。组织关系与工作单位不一致的两新组织党员(尤其是组织关系在村的高校毕业生党员),都纳入两新组织党组织,实行“双登记、双管理”。
三是党的工作全覆盖。区域统筹全覆盖。将辖区内所有两新党组织划分成若干个党员活动区域,实行“党组织管理、党员管理、党建阵地、活动载体”区域统筹。党建指导全覆盖。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两新组织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帮助指导工作。规范建设全覆盖。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按照“有场所设施、有宣传阵地、有党旗书报、有远教网络、有台帐资料”的“五有”标准进行规范化建设。联合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按照“区域统筹”理念,充分整合各类资源,为区域(行业)共建共联活动提供支撑。党员发展全覆盖。全面落实发展党员推优制、双重考察制、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等五项制度。信息网络全覆盖。构建两新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建立两新党建官方微博、两新党建QQ群、两新党建远程教育等。
四是工作保障全覆盖。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两新组织党建联席会议,分析研究党建工作形势和任务,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督查指导。健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健全镇(街道)、园区领导班子成员、两新工委成员、相关办所主要负责人联系两新组织制度。健全教育培训制度。积极整合城乡培训资源,发挥党校和远程教育网络优势,建立健全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分级培训制度。落实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企业党建工作经费,按照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5‰至8‰确定,在税前列支。健全激励引导机制。实行奖优评先征询制,把业主或负责人对党建工作的重视支持程度作为推荐“两代表一委员”,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的重要依据,把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情况和党建工作情况作为评优评强、评审信誉等级、文明单位评选、和谐企业创建等的重要内容。
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工作由慈溪市委组织部和市委两新工委组织考核,考核采取实地检查、查阅台帐、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考核结果作为镇(街道)党(工)委和市级有关部门党组织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