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善网络信访工作的思考
完善网络信访工作的思考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网民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手机网民达3.03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随着我省“三网合一”试点的展开,“网络信访”变成“网络互访”的时代也为时不远了。同时,我国传统信访工作连续5年保持了下降的态势,这与网络信访的开展密不可分。由此可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信访已成为普通老百姓维权、各级政府畅通民情的一条越来越重要的通道。
作为国家公务人员,关注民生,服务百姓是我们每一名干部和职工应尽的职责。如何建立一套快速处理网络舆情的机制,急百姓之所急,用真诚的态度帮助投诉人答疑解惑,积极主动、公开公平公正地帮他们处理遇到的问题,维护自身的权益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怎样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回复网民的呼声,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妥善处理网民意见,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结果”,使网络举报成为各部门听民声、解民惑、惠民生,以及推进政务公开的又一新渠道,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一、当前网络信访工作的现状
(一)网络信访的优越性及发展趋势
1.网络信访的特点。网络信访与传统信访方式相比,是一种非常便捷的信访方式,它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信访成本低,投诉内容和处理结果公开透明,公众关注程度高,具有便捷、高效、经济等诸多优势,深受广大网民的青睐。
2.国内网络信访渠道日益畅通。从2003年8月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开通网上“州长书记信箱”以来,全国各地的政府网站纷纷以领导留言板、QQ聊法等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媒体解决信访问题,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断凸显出来。“上访不如上网”已成为网民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口头禅。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在建立健全网络信访举报工作制度方面下起了硬功夫,对网络信访受理、处理、反映、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都不断进行规范,采取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限期办结,及时反馈;部门联动,科学督办等措施,不断开拓创新,畅通信访渠道,推进百姓网络“问事”常态化。其典型代表有云南“民声大联动”网络互动频道“骂娘的帖子都不会删”、被网民们称为“最务实也最有个性的官方网站”的成都市新都区政府的香城新都网;以“最幽默官方网站”著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管理局网站等。
3.网络信访工作逐步得到我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办理网络媒体反映事项的有关工作,提高办理效率和质量,省市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文件,建立了网络发言人制度。2010年5月19日,湖南红网以《湖南物价重视网络举报积极查处价格违法行为》为题,大篇幅报道了省物价局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主动查处、回应网络信访问题近50起,有效地查处和制止了一大批网民反映强烈的价格违法行为。其主动收集网络投诉信息并立即调查、回复的做法,为全省价格部门做好网络信访工作提供了有益尝试和指导实践。2010年2月,由湘潭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的通知》,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制度和工作要求,在全市内建立了47个网络发言人制度示范区。湘潭市市长十分尊重“网
言”,在他看来,领导干部诚心诚意倾听民声,认真采纳其中的真知灼见,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从“牢骚”话里淘出“真言”,这对于政府改进工作大有裨益。省市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听取“网言”,科学分析、冷静对待,从中汲取有益的建议和戒谏,以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维,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营造良性互动的局面,对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凝聚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确大有帮助。
(二)网络信访在投诉和处理回复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网民投诉中存在的不足。在网络信访中,投诉人大多能比较公正客观地反映情况,使问题得到及时顺利的解决。但也有少数网民因担心遭到被投诉单位和被投诉人打击报复,常常采取匿名方式进行投诉,不留下任何联系电话,有的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大大增加了调查取证的难度。同时,一些投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反映的情况与事实不符的问题,有的甚至为了引起媒体的重视而夸大其词,小题大作,无中生有,混淆视听,博得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的同情和附和,很容易造成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2.相关部门处理和答复网络信访情况有待改进。从湖南红网《百姓呼声》栏目和湘潭在线《民情在线》两个栏目的投诉及回复情况看,相当一些部门和单位的答复是及时和令人满意的,有的甚至还被网友给予了很高的肯定和评价。然而,个别部门因为怕担责任,谈“网”色变,不作为或慢作为的情况仍然存在,害怕说错话,相互推委,能拖则拖,能缓则缓,即使给了答复也是轻描淡写、蜻蜓点水、隔靴搔痒,“忽悠”了事的情况并不鲜见,有的甚至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干脆就是“零答复率”,这样的现状不容忽视。
二、造成网民匿名投诉和相关部门答复率低的根源
1.网民匿名投诉原因分析。据2010年6月21日《新安晚报》的报道,最高人民检察院材料显示,向检察机关举报涉嫌犯罪的举报人中,大约70%的举报人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打击报复。如,河南农民王好让3年前因提供破案线索,双手被案犯砍断;江西宜黄拆迁户上访机场遭围堵等震撼人心暴力事件,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由于实名投诉者信息被泄露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匿名投诉则大大降低了自身的风险,使得投诉人不得不选择匿名投诉。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容易维护了个人权益,也使自身安危得到了保护。另外,一些网民担心自己投诉的问题过于简单,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故意夸大问题,激化矛盾,博得更多网民的同情和支持,既有利于投诉得到及时解决,又不必承担不实投诉的责任,可谓是一举多得。归根到底,匿名投诉往往是因为网民对相关部门缺少信任所造成的。
2.相关部门答复率低的原因分析。由于目前对网络信访工作的处理和答复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对于一些处理和答复率很高的部门,其结果也就是政府口头嘉奖一下,媒体表扬一下,网上搞个排行榜肯定一下而已,致使一些部门和个人认为搞好网络信访工作出不了什么政绩,但风险却很高。万一处理和答复不好,就很容易惹火烧身,搞不好还可能丢掉“乌纱帽”,得不偿失,尤其是对一些“不好说”、“说不好”的问题,采取“以静制动”、“保持沉默”的方式处理网络信访问题目前并未追究具体责任,因此不失为一些部门的“上策”。另外,通过对网上几个投诉答复情况分析发现,越是答复率高、答复速度快的部门,网友参加的热情也越高,投诉的问题越多,这无形中增加了工作人员和领导的工作强度和难度。
三、完善网络信访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网络是把“双刃剑”,但只要趋利避害,正确引导,就能逐渐变成老百姓表达各类观点和诉求的重要平台。“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如果相关部门都能够高度重视网络信访,像成都市新都区政府一样,用“没有什么不可以公开”、“骂娘的帖子都不会删”的心态以诚相待,想网民之所想,急网民之所急,竭尽全力解决网民投诉,恰到好处地处理好网络信访,变信访、上访为“网访”,我们处理问题的效率就会明显提高,宣传力度就会不断增强,沟通渠道就会更加畅通,老百姓的误会就会越来越少,对我们的信任、理解和满意度就会越来越高。
1.建立网络信访专人负责制。每天定期监管网络信访动态,及时发现和整理汇报,监督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回复。在第一时间发现投诉后,第一时间对归属部门、处理时限等情况及时回复,让投诉人在第一时间了解处理流程的相关信息。使之在看到归属部门的快速回复后,不但会令投诉人对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也能对处理这一问题的程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建立网络信访全程处理“四项制度”。在处理网络信访问题的整个过程中,要建立网络信访编号登记制度、相关部门负责人接收、回复投诉签字和限时答复制度、回复结果“一把手”批示制度以及答复网络信访工作奖惩制度。从监管网络信访工作的专人发现网络投诉后,及时下载整理投诉信息并汇报相关领导批示,建立健全专门的网络信访登记本。相关部门接到投诉后,从接收时间到回复时间,负责人都要层层签字确认,在规定的时限内给予满意的答复,回复结果必须经相关部门“一把手”审查批示后在网上予以公布。每半年或一年对网络信访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总结讲评,并将网络信访工作纳入绩效考核,量化打分。对未及时进行处理和答复的投诉,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和责任追究,严格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行政责任。对处理和答复网络信访工作及时高效、网民满意度高的,要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表现十分突出的,要在晋职晋级上优先考虑。
3.开展定期学习培训制度。作为省市级价格部门,每年对各部门网络发言人和网络信访监管人员开展一至两次网络信访的学习培训,通过专家授课、座谈交流、现场观摩等方式,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相互交流经验,培养专业人才,促进网络信访工作不断规范化、制度化和人性化。
4.适时做好对投诉人的温馨提示。一是及时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通过舆情公示、温馨留言等方式,提醒投诉人理性、客观地反映情况,保留好有力的证据,防止因证据不足造成“无效投诉”,避免因投诉人的某些主观原因,造成问题得不到及时快速的解决。如对公交车、出租车的违规收费行为,提醒网友一定要提供该车的车牌号码、乘坐该车的时间和地点等必要的证据,保留好当次车票,为及时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提醒网民要本着有利于解决问题,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投诉,不得提供虚假、夸大的伪证。三是为便于执法部门开展调查,在确保投诉人的相关信息不被泄露的基础上,应在投诉时向该栏目提供真实准确的联系方式。四是本着简单的事情简单解决的原则,对一些直接找被投诉人或被投诉单位就可以协商解决的,应先进行协商,仍然无法解决再向相关部门投诉,以减少执法部门的工作强度,有利于集中精力解决更多的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不断提升网民的满意度。五是遇到相同或类似的投诉,网站对相关答复及时进行连接和提醒,给网友提供参考,防止相同的问题重复请示。
(郑群策 作者系湘潭市物价局干部)
第二篇:信访工作思考
关于如何做好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信访工作是一项不断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在当前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社会矛盾会不断出现,从而使信访问题不可回避。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笔者认为:
一、常怀为民之宗旨,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前提条件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常怀为民之宗旨,要求我们做到“三个坚持”: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带着感情给人民群众办事。信访部门是离群
众心声最近的地方,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多注意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上访群众着想,把满足群众的合理愿望当成自己的第一追求,把群众疾苦时刻挂在心上,努力解决好各类信访问题;要坚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群众有困难,有想法,就要找党和政府。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耐心的话语、良好的形象来应对人民群众的信访问题。要达到这种境界,其实是一个理想信念问题。我们要做到热心学习马列主义、真心拥护党的领导、专心弄懂政策法规,从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群众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二、常修为政之本领,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保证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信访工作是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常修为政之本领,要求我们做到“两个强化”:要不断强化三项执政能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这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治本之策;要不断强化三项基本功。办信、接访、督查督办是我们不断强化的三项基本功。首先,是办信工作。信是访的前兆。不重视办信工作,日积月累,就
会失信于民,并使很多来信问题转化为上访问题。第二,是接访工作。在接访工作中,我们要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以掌握准确的政策法律法规为基础。不能不了解政策作答,更不能违背政策乱答。二是坚持以弄清事情真相为关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绝不能听一面之词而随意发表意见,否则,容易误导来访人,造成工作被动。三是坚持以分清类型、区别对待为上策。为此,我们该解决的要解决好,该做解释的要做好解释,该坚持原则的要坚持原则,该采取法律强制措施的绝不能心慈手软。第三,是督查督办工作。我们要坚持“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督查督办工作,既是对领导负责,更是对人民群众负责,丝毫不能马虎从事。二是工作力度要到位。作为督查督办员,要不越位、不缺位,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做到督查督办工作有结果、有效果。三是制度建设要到位。
三、常思为和之要义,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客观要求
信访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常思和谐之要义,要求我们做到“三个必须”: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实际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从自身带头做起,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一切
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志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绝不与民争利;必须坚持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一是抓好基层基础工作。要加强基层组织、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干部责任意识,做到矛盾问题有人领导、有人办理、有人负责。二是抓好机制完善工作。通过建设信访信息网络、设立领导信访信箱和推进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包案和接待群众、人民调解制度等等,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信访问题。三是抓好信访事项“三级”终结制度。要逐渐建立一整套上下贯通的控制系统,规范各级各部门依法办事、对群众负责的行为,努力提高息诉罢访率。四是抓好“双向规范”制度。当前,要通过深入开展宣传贯彻《湖南省信访条例》,一方面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提出诉求,做到文明有序信访;另一方面规范信访工作行为,确保信访事项的办理程序、质量和对办理结果负责,减少矛盾和冲突。五是抓好信访队伍建设。要在提高信访干部“五个能力”、造就一批“复合型”人才上实现突破,培养一支既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又特别有思想、特别有作为的队伍;必须妥善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带着感情做事和不能感情用事的关系。带着感情做事,是因为“群众利益无小事”;不能感情用事,是要按政策法律法规办事。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头脑发热,只图眼前和个人利益,不顾长远和整体利益。二是要处理好对上
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关系。群众上访是为了各级各部门解决问题,各级领导指示,目的也是为了解决上访群众问题。二者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我们不能借口上级指示,不顾群众利益。不对群众负责,也是对领导不负责。三是要处理好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关系。要解决思想问题,必须解决实际问题,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不能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四是要处理好信访问题责任处理单位与信访工作部门的关系。《信访条例》规定:信访工作应当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我们要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处理信访问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方方面面的有利条件,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解决好各类信访问题,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第三篇:健全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
健全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
固本强基创平安
若羌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浩
(2009年6月)
健全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固本强基创平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及中央政法委、综治委《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的具体体现,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前题保障。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如何有效化解层出不穷的矛盾纠纷,这是对我们执政能力和水平的严峻考验。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国内重大活动多、敏感节点多这一形势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持续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健全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则是提升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重要抓手,固本强基创平安的必要条件。
一、健全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预警预测机制1
当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是各类社会矛盾纠纷高发的凸显期,对此,要坚持从源头预防矛盾,加快完善预警预测机制。一是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及时分析研究矛盾纠纷是否存在普遍性的苗头,做到萌芽状态处置和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进行有效预防。二是高度重视信息反映的内幕性和倾向性苗头,及时归类,逐一研究,制定应急预防措施,把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防止在未萌阶段。三是严把源头,在出台各类政策时,务必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打基础、利长远,科学论证,邀请相关人员和代表共同探讨,研究确定,切实做到没有兼顾各方面利益易发生矛盾的政策不出台,得不到大多数群众支持的政策不出台,与民争利的政策不出台,配套措施跟不上的政策不出台,防止因政策措施制定草率而引发群众上访。
二、健全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机制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信访网络,坚持自下而上的定期排查制度,村(居)实行周排查制度,乡镇(综治办、司法所为牵头部门)和部门实行月排查制度,县级以上适时督导排查化解情况制度,有效预防和减少“三访”势头,针对排查出的矛盾隐患,及时进行梳理、汇总、上报,切实做到小问题及时解决不出村(社区),大问题限时解决不出乡镇(部门),重大问题切块划线,建立台账,逐案登记交办,限期解决不
出县,对交办的信访问题,由县级以上信访部门跟踪督办。
三、健全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按照“事要解决”、“案结事了”的原则,针对交办的问题要迅速制定调处解决工作方案,严格落实责任制。信访事项涉及的单位,采取主要领导亲自组织督查督办,亲自解决具体问题;针对重大信访问题,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的三包责任制,做到反映问题不化解,工作班子不散,工作精力不减,一包到位,一抓到底,限时化解,对一些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和影响较大的重复信访问题,由信访部门及时牵头召开协调会议,按照“一事一议”和“一人一策”的方法,共同研究处理解决。同时,既要坚持落实好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制度,又要根据信访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不断创新机制,提升信访工作水平,推动信访工作新发展。要充分发挥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系会议的综合协调指导作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运转高效、综合施治的工作机制,改变信访部门单打独斗、孤军作战的局面,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综合调解优势,发挥包案工作组和联席会议的职能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政治、行政、法律等手段,采取咨询、教育、协调、调解、听证等办法,及时、有效地处理信访问题,构建“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长效机制,实施网上信访、信访“绿色工程”和“无障碍信访工程”,畅通信访渠道。加强与域内外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减少和化解涉界涉矿矛盾纠纷,消除对立增进了解和双赢互促。
四、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应急处置机制
按照统一领导、协调负责、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应急处置预案,明确职责,细化分工,不断加强演练,完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真正做到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善于准确判定信访初期的性质和其走向,注意研究在社会转型特定时期的典型案例,对问题长期不能解决、涉及利益群体较广、时限性较紧、处理不好可能会激化或“民转刑”的案件,要组织相关力量全力做好初期调处化解工作;对大规模集体上访,要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配合基层党政组织掌控、疏导,及时现场引导,有效控制事态升级,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注意证据收取,依法妥善处置。跟踪督办落实情况,坚决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反弹。还应高度关注可能被敌对势力煽动和利用,而升级为打砸抢焼及暴力对抗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行径,对此应予果断打击,避免造成现实危害
五、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责任追究机制
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教育与惩处相结合,明确职责,落
实责任。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对由于工作责任不清、措施落实不到位,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解决群众信访问题不力,导致矛盾激化升级,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或重大恶性事件的,严格按照有关中央纪委《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信访局《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要求,坚决予以党政纪处分,情节严重的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实行责任倒查,逐级逐一追究责任,坚决遏制越级访和各类非正常上访事件的发生。
总之,要通过健全和完善的信访工作机制,着力推动由对办信接访情况的简单反映向综合分析并提供决策建议上转移;由对信访事项的转办交办向督导检查并促进问题解决上转移;由被动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向预测、防范并及时协调化解上转移,充分发挥信访工作服务人民、维护稳定、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关于信访工作的思考
关于信访工作的思考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走出信访盲区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维权意识的逐步提高,如何看待当前的信访问题,如何化解信访问题,这是从上到下的各级领导都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笔者曾有幸与一些地方基层领导们,在一起学习,实践了一点点
。故稍有感慨,略有微词。
关键词:和谐、民众、基层、人民
1、信访与和谐。
笔者认为:所谓信访实际就是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问题。不外乎征地安置补偿、企业改制、军队退役人员安置、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扶助等诸多问题。然而,要做到把这些工作做好,落到实处,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我们地方基层组织的首要问题,而不是“占据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何处理好人民群众的上访问题,根本上说,能检验出那个地方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正如当前,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型,城市化建设正大踏步前进;在城市拆建过程中的征地拆迁,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等。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都在探索和总结各种经验,特别是国务院曾先后出台《信访条例》、《信访工作若干意见》,政法委和公安部曾反复探讨制定了多个信访大接待,领导干部接待日等等。都是为了社会的安定,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社会的和谐。只有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和保障,社会才能和谐,中央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才能落到实处。
2、且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在基层难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个别信访者带着这样、那样的情绪上访,而我们的基层工作人员或个别领导者出于种种顾虑,既怕得罪上级,又怕工作没有完成。于是乎,上访者稍有异动,便尽各种所能,承诺,说好话。只打官腔,不作实事,认为只要把这一时渡过了,工作便算完成了,至于后来怎么样?那与其无关,反正我在位的时候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而上访者的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于是乎,逐年上访,逐级上访,更有甚者造成缠访。我们的某些同志为了逃避这不规则的游戏,便衍生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愿看到这段话的某些同志别生气,这只是笔者的粗浅意识,但愿没有得罪你......
3、且为基层工作者说句话。
笔者认为:作为基层干部,首先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真正做到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我想我们的发展就会大踏步前进了。比如说:你是搞信访工作的,如何作好信访接待、息访、信访终结,这就是你的工作,而不是动辄向领导汇报。如何将信访者搪塞,推诿或转或批。总之一句话:“只要我今天将你打发走了,我的工作就算完成了,至于明天会发生些什么,与我有关吗”?要承认信访工作难,这当中不乏有动机不纯、心怀不轨的。更有甚者打着信访的旗号干着不法勾当(在这里我慎重的提醒大家,要谨防某些不怀好意的人钻我们的空子)。然而,我们作为地方工作的同志们,你们的工作目的是什么?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已任嘛。试问,你那里连年出现不断的上访,你的工作作到家了吗?人家为什么上访,难道说不值得你去深思?年前我在××的一个地方碰到这么一件事:一个上访者为了维护自己的一点小利益,曾先后到了许多地方,当然也给我们有些同志带来了一定的麻烦,究其原因,其上访者是个文盲,而造成她不断上访的根本原因是:年龄偏高(60多岁的一位女同志),背后有那么一个出谋划策的人在操纵......所以到最后我们的一位领导干部讲了这么一句话:“反映问题是对的,但不要把事情扩大化,更不要把事情敌对化,这样就不好了。”是呀,作为基层干部为什么就不能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呢?为什么她(他)老是上访,她(他)自愿的?被操纵的?或是其它什么原因?
4、广大人民群众与我们。
毛泽东同志讲的好:“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社会的真正动力。”
如何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前瞻性”、“社会和谐”,这不仅是我们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我们成千上万基层工作者的首要问题。因此,如何做好:“人性执法、法不容情、依法治国、建立和谐社会”,便是我们的工作中心和任务。当前,各级政府已经建立了人员比较齐备,职责明确的信访部门。因此,如何做到专司其职是我们这些基层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至于说老百姓渴望“清天大老爷”、“领导批示请下级某某调查处理”,这是能理解的。这与我们有些同志:为急于交差,怕受政治影响是有一定关系的......
信访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正常现象,证明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与老百姓贴得更近了,是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将信访视为洪水猛兽,建立层层追究责任态势,必将错误引导信访走势。只有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正视它,坦然面对,才是解决问题,正确化解群众矛盾,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根本出路。
在这里我要感谢××省××市××区的领导和基层党委的大力支持与协助。
第五篇:完善信访制度 做好信访工作
完善信访制度 做好信访工作
【摘要】信访,是除法律以外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比较直接的利益表达形式。它是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是接受群众监督、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信访工作一旦松懈了,将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广大利益,影响了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关系。如今信访制度、信访工作的问题的涌现,使其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各级信访部门也成了众矢之的,因此,如何完善信访制度,做好信访工作,发挥信访工作的有效作用成了重要课题。
【关键词】信访制度 信访工作 进退维谷 程序缺失 独立性
我国的信访制度建于20世纪50年代,制度产生以来,曾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改革及深入发展,出现了大规模群体信访和矛盾激烈的个体信访现象,引发了“信访洪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面对新形势下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合理的改革和完善信访制度,如何做好信访工作,成了值得我们深究的课题,且是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一、我国信访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信访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1951年6月7日政务院颁发的《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信访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发展:一是1951—1978年,信访制度作为沟通民众,监控官僚的手段,作为最高领导人的毛泽东每天亲自批阅大量群众的来信,并且建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来处理人民的来信来访。二是1978—1989年,随着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兴起和泛滥,执政者面临的压力开始增大,之后稳定压倒一切的话语再次凸显,这一时期,信访制度扮演了两个角色,一是平冤纠错,二是稳定秩序。三是1989年以后,由于掌握的资源很少且缺乏利益表达的机制和手段,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工农的弱势群体经常受到权利和资本拥有者的侵害,在这种情况下,信访制度成为了民众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1995年10月28日,国务院颁布了《信访条例》,并与1996年1月1日实施。2005年1月10日国务院新《信访条例》对旧的条例进行了修订,这表明了我国信访工作在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二、我国信访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一)信访部门进退维谷
信访制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在合法合理的原则下,通过信访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疏导和协调工作使信访事项得以解决;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信访事项的处理运用的是法制以外的方式,强压、哄骗、妥协等,这些都是许多基层信访工作人员不得已选择的方式,上有领导压力,下有群众怨气,面对大量的群体信访或矛盾激化的各类个体信访,信访部门实在是出于进退维谷的处境。在这样的情况下,信访机构错位、越位的现象屡见不鲜,执政者预期的社会稳定的目标非但没有实现,反而陷入一种更为可怕的恶性循环之中。
(二)人民群众的“清官情结”
从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来看,信访制度的结构以及运作方式,有着与之相适应的国家体制和社会历史、文化和民众心理的背景。就像电视上演的包青天一样,击鼓鸣冤、拦轿告状等等,无论有什么冤情,包青天都会为你平反,还你一个公道,从这样的一些场景中都能找到信访活动的许多痕迹。即使是现在,许多人民群众多少都会相信总会有着像包青天一样清廉的清官存在,所以即便是面对法院已经判决生效的裁判文书,他们都想通过信访渠道来改变其败诉的现状。
(三)信访内容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
现在的信访问题主要表现为复杂利益结构调整带来的争端,包括企业改制、村民自治、耕地保护、农民负担、下岗就业、司法腐败、贪污受贿、挥霍公款、机构改革、民主管理等方方面面,且问题所涉及的利益大小不一,涉及的主体多少不定,关系错综复杂,处理难度大。
(四)信访程序缺失,机制不完善
现行信访制度在程序上存在重大缺失,对各级各部门的职责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各部门可以以各种理由相互推诿。处理问题又要看领导脸色行事,靠上级批示。即使建立了“各级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各级政府为了抑制上访的增加,采取各种手段对信访群众进行打击甚至政治迫害。
三、信访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信访功能错位,涉法信访居多
涉法信访是我国目前最叹为观止的奇特信访类型,大多数案件是对已经终审生效的法院判决提出的申诉。各种诉求交错在一起,出现“信访问题综合症”,当事人不服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作为与不作为,在申诉和控告未能如愿时,转而向上级机关申诉,寻求法律程序之外的解决途径。当事人开始进行信访活动,要求人大或党政机关,监督法院公正司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
(二)公正执法环境的缺乏
行政权力大于司法权。一方面,领导批示是行政领域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即使再多的法律也赶不上上级机关的指示、重要领导的批示,而且《国务院信访条例》对领导批示明文规定,各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问题,检查指导信访工作;信访人群知道只要获得领导批示就能解决问题,于是“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变成了他们信奉的教条。
另一方面,司法机关地位不高司法权力弱化。司法附属于行政,受制于行政,其权力的行使往往采用行政管理模式,使法律得不到有效执行。在司法领域能常常听到“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为了得到“优先”就必须上访。还有就是,有的单位为了求得一时的清净,做出无原则的让步,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无理缠访缠诉的人的气焰;也有一些司法人员由于其水平不高和素质低下而贪赃卖法、枉法裁判。
(三)缺乏独立性的司法机关
我国的司法机关并不像美国那样具有独立地位,在处理社会纠纷中的终局性得到不落实,这是导致出现大量上访与信访案件的重要原因。虽然我国有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但实际上,其权力的行使并没有落到实处。于是一遇到上访,各种机关为了社会党稳定或其他原因,对案件直接进行干预。使上访者将其他机关的批示是为尚方宝剑向司法机关施压,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破坏了人民法院的权威。另外,其他机关的不合理处理,造成了只要上访就能获利的现象,这无疑使鼓励和纵容了人们上访。
四、关于完善信访制度的看法及建议
(一)各地区完善信访制度的具体措施
1、甘肃省甘州区建立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以解决群众信访问题为核心,全面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着力建立完善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县级领导信访接待制度,建立完善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建立完善信访工作例会制度,建立完善信访督查督办制度,建立完善信访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完善信访风险预测评估制度。
2、长春双阳区规范完善信访工作运行机制
双阳区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主题,不断深化完善规范信访工作机制,建立畅通、有序、务实、搞笑的信访工作新秩序,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建立“三式联调、四级联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领导责任机制,领导包案机制,联席会议机制,重大决策事项信访风险评估机制等。
3、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提高处突能力
坚持县级领导大接访和每月一次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信访工作定期督查巡查制度,健全重点信访问题公开处理制度,完善信访举报制度,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
(二)完善信访制度,做好信访工作
1、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要在基层部门全面推行信访首问责任制和公开承诺制,切实提高初次信访的一次办结率和就地稳定率,尽量避免越级上访、重复上访、集体上访的发生。层层落实责任制,明确处理信访问题的责任主体,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把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在基层。
2、要有实效,要及时妥善解决问题
对群众的初信初访,要引起高度重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取得第一手资料,对矛盾的实质及时作出全面客观的判断。对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坚持首问负责制,实施接访单位全程负责。加大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耐心细致地宣传政策法规,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3、注重创新,畅通渠道,主动疏导各类涉税信访矛盾
做好信访工作,有必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机制,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信访渠道的“立交桥”
4、加强沟通交流,把感情融入工作中
对待上访群众必须有浓厚的感情,要有耐心,相信绝大多数群众,无论言语多尖锐都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安抚劝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有恒心,无论有多大的阻力于困难,只要有道理、符合政策,也要想方设法为其解决;要真心,站在群众的角度,充分考虑群众的难处,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5、发挥“报警器”作用,主动、超前开展预防工作
坚持做到未雨绸缪,心中有数,立足早发现、早处理,及时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增强民主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见微知著,强化矛盾排查机制,认真组织开展定期排查、集中排查、专项排查,做到超前介入、超前稳控和超前化解。
五、总结
信访工作作为直接联系群众,是党和政府体察民情、了解接民意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要重视其建设发展的进程,面对涌现出来的问题,必须要认真的思考,分析其原因,而解决这些问题及时信访部门的职责所在,更是我们每一位信访工作者发挥积极作用的主战场。不断改革和完善信访制度,做好信访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