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惠民县淄角镇对村级外出务工党员调查与思考
山东惠民县淄角镇对村级外出务工党员调查与思考
为全面掌握村级外出务工党员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的加强教育管理,探索村级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机制。山东惠民县淄角镇借助6月5日的“民主议政日”活动,对全镇村级外出务工党员情况开展了一次深入的摸底调研。通过2个调研组对六个办事处24个村街调研发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部分外出务工党员返乡创业,但也有少数村级党员在外务工返乡,他们在创造了财富、锻炼了自身的同时,也对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影响一:教育培训管理增加难度。外出务工党员主要表现为“五难”:去向难掌握,外出务工党员外出遍布全国各地,涉及行业、从事工种既多且杂;人员难联系,他们外出的盲目性、随意性相当大,像断了线的风筝;思想难沟通,流动党员大都年纪轻、文化高,在外闯荡多年,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家乡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和方法难以适应他们;活动难组织,外出务工党员往往是春节前几天才回来,过完春节就外出,开展组织活动的时间很少;
任务难落实,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党组织布置的工作任务难以得到落实。影响二:基层组织活动正常开展难。有的外出务工党员在外务工期间,无法正常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又不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两边组织生活都不参加,成为管理上的“真空地带”。有的个别党员在脱离了党组织的监督管理后,生活、工作作风比较散漫,相对缺乏自我约束力,党性意识淡化,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由于外出打工的收入远远高于当村干部的收入,虽然当前村党支部书记享受到了补贴报酬,但个别村党支部书记也经常外出打工经商,放松了对留守党员和外出务工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活动没有组织
人,导致党组织活动流于了形式。
影响三:村级发展党员受到冲击。一是大多数青年农民一心只顾赚钱,对入不入党无所谓,在主观上不想入党、不愿入党;使家乡党组织对其加强教育影响的机会也大大减少,客观上导致农民离党组织越来越远,党组织难以吸收他们入党;二是外出青年受外界影响,往往思想观念较开放,在着装、发型、语言、行为等方面比较新潮,在家的老党员由于思想守旧,在这些方面就看不惯,在支部大会讨论外出青年入党问题时,提意见、挑毛病,致使党支部大会难以通过。三是受当前村党支部书记享受补贴报酬,个别村党支部书记对农村青年党员存在戒备心理,害怕培养、发展了年轻党员后,会威胁到自己的位置,对培养发展工
作不够积极主动。
针对以上问题,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总结出要消除这些不利影响,加强村级外出务工
党员的教育管理,重点要强化以下几项措施:
措施一: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过去那种认为对流动党员管理无关紧要的错误认识,克服畏难情绪,把这项工作作为事关长远、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因地因人制宜,努力探索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做好外出务工党员管理工作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保证后继有人的长远大计,各级党组织必须在思想上加以高度重
视。
措施二: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外出务工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涉及的环节很多,要坚持做到每年对党员外出情况进行一次摸底登记,准确及时地掌握外出务工党员的人数、流向及动态、特点,建立外出务工党员台帐,并逐步实行微机化联网管理。在此基础上,要建立互动网络,加强异地联系,形成以属地管理为主、两地相互配合的党员管理机制,让输出地与输入地党组织两头抓、两头管,从而使外出务工党员出门有“婆家”,回乡有“娘家”,避免风筝断线、管理“真空”。外出党员在什么地方就归什么地方管理,外出农民在什么地方打工,就在什么地方发展入党,输出地和输入地有责任、有
义务将有关情况如实向对方党组织介绍。
措施三:成立组织,加强管理。以党员服务站、行业协会等综合性服务组织为依托,建立流动党员支部,通过这种形式将协会的组织优势和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结合起来,同时通过乡情将外出农民和外出务工党员凝聚起来。成立流动党员支部,要解决四个方面问题:一是要有人主事,安排有一定党务经历、一定社会影响、一定经济实力、一定工作热情的老板型、能人型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和综合性组织负责人。二是要有点办公,可采取在集中地租房或争取输入地党组织协助的办法,安排合适的固定地点办公。三是要有钱活动,可采取党费下拨一点、上缴党费返还一点、有偿服务收取一点、所在企业支持一点等多种途径解决。四是要有章理事,结合实际,以业余、小型、灵活、实用为原则,建立党员学习制度、管理
制度和相关工作制度。
措施四: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一是输出地党组织要一改过去支部活动局限于开会学文件、提要求的教育管理模式,以时间短、规模小、方式活的活动为主,用身边人、身边事来启发引导党员,尽可能做到内容丰富多采、形式生动活泼、党员喜闻乐见,以适应外出务工党员特点和口味。二是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为符合条件的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解除他们后顾之忧,在稳定现有的村干部队伍的同时,吸引一批外出党员和优秀农民工回乡“挑大梁”。三是要从青少年一出校门即外出打出的实际出发,结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将对青少年进行党的知识教育的关口前移,在青少年走向社会、投入打工潮之前就开始对他们进行党的知识灌输,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近。四是要把外出务工党员的管理与非公有制党建工作结合起来抓,使两者互相促进、互相提高,进一
步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崔清元)
第二篇:对农民工对外出务工的调查和思考
对农民工对外出务工的调查和思考
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为了全面及时反映宝鸡市返乡农民工数量、流向、就业、收支、社会保障和创业情况,我们利用春节假日在全市12个县区、60个乡镇、299个行政村、抽选了1495户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农民家庭进行了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快速调查。总体来看,金融危机虽然对宝鸡市农民在外就业带来了一定影响,但还没有形成较大的冲击,当前农民工对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感到满意,对继续外出务工依然充满信心。
调 查 结 果
一、外出农民工家庭基本情况
1、这次调查的1495户农民家庭共有6641口人,户均4.44人,其中男性3514人,占调查户家庭人口的52.9%。
2、1495户农民家庭实际从业劳动力4497人,户均3.01人,占家庭人口的67.8%,其中2008年外出从业劳动力2781人,户均1.86 人,占家庭实际从业劳动力的61.9%。
3、1495户农民家庭2008年全年总收入4285.4万元,户均28665元,人均6453元,其中外出务工收入3079.4万元,户均20598元,人均4637元,占家庭全年总收入的71.9%。
二、外出农民工就业现状
我们从被调查的1495户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农民家庭中,每户选择一名外出务工时间最长的人员进行入户访问,从中了解到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条件、就业现状和社会保障情况。
(一)外出农民工的自身特征:
男性居多。被调查的1495名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劳动力1219人占81.5%。
青壮年为主。年龄在25岁以下的564人占37.7%,年龄在26—35岁的438人占29.3%,年龄在36—45岁的 339人占22.7%,年龄在45岁以上的154人占10.3%。
初中文化程度为主。高中及其以上学历的427人占28.6%,初中学历的1025人占68.5%,小学及其以下的43人占2.9%。
半数以上接受过技能培训。有854人接受过技能培训,占被调查者的57.1%。
(二)外出农民工的就业特征:
从业形式---自主外出为主。从外出务工组织形式看,通过政府组织外出的135人占9.0%,通过中介机构组织外出的234人占15.7%,而通过自主外出的1126人占75.3%。从业地点---省外从业为主。从外出务工就业去向看,省外为主,省内次之。被调查者中省外从业的963人占64.4%,其中在广东从业的310人占全部被调查者的20.7%,在江浙沪从业的224人占15.0%,在京津地区就业的125人占8.4%,在其他外省从业的304人占20.3%;省内从业的532人占35.6%,其中在省内县外从业的420人占28.1%,县内从业的112人占7.5%。
从事行业---工业生产为主。从外出务工人员从事的行业看,从事工业生产的605人占40.5%,从事建筑业的293人占19.6%,从事贸易餐饮业的229人占15.3%,从事交通运输业的83人占5.6%,从事家政服务的29人只占1.9%,从事农业的仅仅只有6人占0.4%,从事其他行业的250人占16.7%。
务工时间---以长年外出就业为主。从外出务工人员从业累计时间看,从业时间在9个月以上的1335人占89.3%,从业时间在6-9个月的89人占5.9%,从业时间在4-6个月的49人占3.3%,从业时间在3个月以下的只有22人占1.5%。
(三)外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特征:
劳动保障程度较好。在外出务工人员中,有946人与用工单位签定了劳动合同,占63.3%,其他没有得到劳动保障。
社会保障程度低。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只有462人由用工单位给办理了养老保险,只占30.9%,大多数人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
三、农民工返乡原因及其就业意向
在被调查的1495户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农民家庭中,2009年春节前已经有1000人返回家乡,另外495人未回家。
(一)从返乡的原因来看,82%的人属于正常的回家过年,6%的人因企业关停被迫回家,3.5%的人因收入太低而放弃已有工作回家,4.5%的人因企业裁员回家,因其他原因回家的只占3.4%,仅仅只有0.6%的人打算回乡创业。
(二)从返乡农民工节后从业意向看,外出农民工流动发生了新的变化,即62.1%的农民工仍然回原务工地务工,对在原地找工作充满信心;10.9%的农民工打算回到地方从业;
6.4%的农民工准备离开原务工地到新的地方务工,但能否找到新的工作还很难保证;20.6%的农民工目前无明确目标外出找工作或已经闲散在家。这部分农民工可以说处于一种失业状态。
(三)从就业地点看,回原务工地务工的,其就业的地域性特征基本未变,即省外为主,省内次之。外出农民工仍然选择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和其他外省地区就业,分别占15.9%、18.7%、7.3%和20.0%,其余38.1%的农民工选择省内县内就业。但是选择新的务工地就业的农民工中,其就业地域性特征与回原务工地务工农民的就业地点形成了鲜明的反向思维定势,即以省内为主,省外次之,而省外亦按其他外省地区、京津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反向排列,且半数以上的人已经选择县内省内就业,占比达到51.6%。
四、返乡农民工的四大期盼
被调查户中有1179人回答了“希望政府在就业方面给予哪些帮助”,其中,47.9%的农民工希望政府多提供就业信息,能在本地有更多的就业机会;24.3%的农民工希望政府对自主创业给予扶持;18.0%的农民工希望政府组织联系推荐就业;9.8%的农民工希望能得到政府贷款担保。
存 在 问 题
从调查结果看,宝鸡市外出就业农民工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劳动技能不太高、竞争能力不太强,社会保障程度比较低等问题。另外,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宝鸡市已经有20.6%的农民工失业,已经外出的农民工因不能及时就业或因企业开工不足还存在很大的隐性失业现象。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受冲击的地域和行业领域也有不断蔓延之趋势,已经受到严重冲击的地域和行业的经济还没有出现明显的转机,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农民工再就业压力加大,从而使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压力增大。
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沿海地区企业出现
经营困难或者倒闭情况也已经波及宝鸡市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使一些农民工就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今年预期仍处于下行阶段,这同样存在减少农民工就业的机会。农民工就业机会的大量减少,势必会使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变得缓慢。就宝鸡市而言,农民工资性收入已经占到全年收入的42.1%,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3.6%,加之,农牧产品价格由高位开始明显回落,因此,近年来农民收入高速增长的局面面临很大压力。
对 策 措 施
1、注重政策引导,多渠道促进就业。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及时调整和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扶持性和激励性的政策,倡导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对有创业愿望的外出务工回乡人员,可免费参加劳动保障部门举办的创业培训班学习,在了解鼓励创业优惠政策的同时,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充分激发其创业热情,提高创业能力,同时要在小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个体经营者收费等方面给予最优惠、最实惠的扶持政策,提高创业成功率。
2、抓好就业援助,完善培训服务。一是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按照宝鸡市“三集中”推进“三化”的发展要求,结合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回乡人员参加企业与培训机构之间开展的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实现与企业用工定向对接。二是加大对企业单位农民工使用情况的监督监察力度,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整治非法用工、打击欠薪活动,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巩固就业成果,三是继续开展“春暖行动”,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工程”,从资金、技术、法律、政策、经营及管理等方面,为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援助和服务。
3、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区划。
从长远来看,进行农业产业区域划分,实施适度的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结果。而农业产业优势集中,区域化发展需要大量劳动投入。因此,要以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抓手,全面实施《宝鸡市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发展规划》,整合农业优势产业和资源,启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大项目,着力延伸农业加工链,加快农业产业区域划分,增强农业对返乡农民工的吸纳能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第三篇:关于砚山县发展务工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做实务工经济文章开辟农民增收新路
——关于砚山县发展务工经济的调查与思考云南省砚山县是一个汉、壮、苗、彝、回等11种民族聚居的国家级重点扶持县。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440698万,其中:农业人口403114人(男203566人,女199548人),占91.5%,具有劳动能力人口236734人(男119543人,117191人),其中16—35岁的壮劳力有125513人,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0余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7%,每年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有0.5万人左右。由于我县人口多,耕地少,存在着很大的隐性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很大,加之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农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农民收入偏低。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实现州委、州政府提出的“追赶式、跨越式”发展目标,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做实务工经济文章,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外出务工收入作为大事来抓、实事来办,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拓展我县农村劳务输出空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2003年,砚山县全年劳务输出务工总收入3000余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3519万元的5.6%,打工人均收入占全县人均纯收入1221元的5%左右。在今年年初,州委提出年内完成20万人的劳务输出目标,我县结合实际,提出2004年有组织输出10000人,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5元的目标。为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今年7月,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意见》和《砚山县农村劳务输出工作考核办法》,提出在2004年—2010年累计输出农村劳动力8万人,到2007年农村劳务收入将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2010年将占到33%。
通过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我县在发展务工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进一步提高了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县委、县政府在发展务工经济方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通过统筹安排,建立健全劳务输出体系,提高了我县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改变了以往农民工外出各敲各打的局面,确保劳务输出人员“输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八嘎乡今年1—7月组织输出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广东、上海、浙江、昆明等地务工,据该乡邮政所提供的数据,在这批外出务工人员中,每月至少有90余人从外汇款回家,汇款总额累计高达12万余元;阿基乡的黑所村有劳动人口1003人,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帮助下,全村外出务工人数95人,占劳动人口的9.47%,其中42%的外出务工人员是经过县劳动部门培训后到企业工作,收入稳定且较高,全村2003年因在外务工的汇款总额达60万元之多,使该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628元增至887元。2004年1—9月,全县共输出8474人,其中有组织的输出的有1026人、引导输出7448人,目前,我县农民外出务工总收入已达4200万元。二是建立了稳定的劳务输出培训基地。我县依托农广校、各乡(镇)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建立相对稳定的培训基地。如平远镇现有16—35周岁的劳动力人口19001人,据调查统计,表示愿意外出务工的有2052人,该镇利用兴平职业中学(平远二中)作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的资源优势,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普通话、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为我县的职业培训开辟了新路子。三是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将广东的深圳、东莞和上海、昆明等地列为主要的劳务基地,与这些地区的劳动部门和职业介绍所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目前,我县有条件、有能力外出的青壮年劳动力,只要到县、乡(镇)劳动部门报名备案,基本都能安置。
与往年相比,我县在劳务输出方面呈现出一些新变化:一是务工经济成为偏远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砚山县最大的苗族村寨平远镇狮子山村,在一部分致富能手的带动下,全村169户人家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在本地和外地打工时间均超过70天,按每人每天12元的工钱计算,如果每户有两个劳动力打工,则每户每年务工收入为1680元。八嘎乡每月至少有90余人汇款回家,金额总计12万余元。二是成为缺田少地农村群众增收致富新的增长极。狮子头村属于江那镇子马村民委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全村共有81户337人,其中有劳动能力人口达200余人,人均占有耕地仅0.8亩,地瘦无田,且缺乏水源,难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脱贫致富,贫困面较大,隐性实业问题很严重,为早日摆脱贫困,狮子头村人抛开了思想包袱,在县委、政府及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引导下,利用现有的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务工经济,全村每位劳动力平均每年务工在100天以上,村支书林德权家两个儿子都在宏华水泥厂打工,月工资600—750元,全家全年人均纯收入2000余元,务工在有效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同时,使该村与其他自然条件好的村寨一道,迈出了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坚定步伐。三是成为农民群众学知识、学技术的重要途径。外出打工人员不仅靠打工挣钱,而且在打工的过程中,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这些人回乡后,可以用积累的资金和技术进行二次创业,带动家乡经济的发展。者腊乡克丘村民委克丘村小组全村83户332人,有劳动力人口102人,人均占有耕地1.1亩,到今年8月止,全村外出务工人员48人,主要从事电子加工、零部件组装、玩具制造等行业,最高月工资达1100元,最低750元,平均月工资800元;阿基乡黑所村的农朝相,因外出务工,现已当上老板,月收入达万元以上,每年都要从家乡带走几十名剩余劳动力,保证带出去的人有工打、有钱赚,成为当地外出务工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目前,我县发展务工经济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把分散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提高其劳动素质,并使我县劳务输出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发展务工经济的实际,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做好统筹规划,与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相结合,做到有目标、有任务、有计划。一是进一步抓好“订单就业”,完善劳务输出体系,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对全县的劳动力资源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和分析处理,建立和完善县、乡(镇)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并与发达地区的用工单位和职业中介组织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切实解决劳务输出“有去处”的问题,为我县劳务输出朝着产业化、规模化奠定基础。二是进一步完善劳务输出体系和管理体系,尽快研究出台关于建立砚山县劳务市场的具体办法,做好集技能培训、思想教育、法律援助、跟踪问效等为一体的全程服务,体现政府的服务职能和对农民群众的人文关怀,维护打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和生存状态,解决农民外出打工的后顾之忧。三是处理好劳务经济与地方经济的关系,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把闲置土地和外出务工农民的撂荒地充分利用起来,通过调换、租赁等多种形式,将土地集中到大户或能人手中,实现产业的规模效应,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有计划地吸纳经过培训后具有相应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农民变为“工人”。四是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就业,广泛宣传,切实解决好“有人出去”的问题。针对部分青壮年宁愿饿守穷山窝,也不愿出去打工致富的观念,建议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各乡(镇)选设的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员、市场信息员等相关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员的作用,利用广播、赶集日等宣传务工信息及致富典型,开设信息宣传栏,召开回乡过年务工人员座谈会,深入农户宣传动员等形式,鼓励农村青壮年大胆走出山门闯世界,到发达地区打工挣钱和学技术。
第二、是探索可行的扶贫劳务输出资金补贴方式,切实解决农民“出得去”的问题。一是尽快研究出台关于农村劳务输出专项资金的筹集办法和支出方式,用于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指导、市场开拓、跟踪服务等工作。二是建议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采用无偿或有偿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全县一定比例的特困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补贴,使之成为我县的一种扶贫新方式。三是尽快研究出台我县外出务工人员风险金的筹集和管理办法,由政府出面担保,对外出务工,补贴贫困农民解决没有出门的路费和伙食等问题。
第三、建立完善的县乡(镇)职业技能培训网络,让务工农民“能出去”。尽快研究出台砚山县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办法,确保外出务工农民具有一技之长,一方面,充分发挥劳动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与乡(镇)党委政府合作,根据掌握的劳动力资源情况,有针对性地分批分期地进行各种培训,通过培训,让农民在短时间内了解外出求援方式、前往地区的风土人情、工厂的大致情况及简单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扎实抓好“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工作,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人人成才”。
第四、统筹安排,坚持对外输出与就地吸纳相结合。一是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实施城乡统一的居民户籍管理制度,推进城镇化进程,把农民变为“市民”。砚山县实施“小城镇建设”战略以来,县城由1995年的2000m2到现在的5600m2,县城人口由23090人增至35000人,县城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为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村人口和外来人口不断增多。二是坚持“工业强县”和“绿色经济强县”战略,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用发展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进一步增强我县就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以稼依辣椒城为例,每年在稼依辣椒城内从事辣椒分级、拆把、包装的人员年均保持在6000余人左右。三是坚持“项目立县”、“项目兴县”,做好项目工作。我县一批新项目的实施、大型工程的相继开工为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建议我县在引进项目、吸引投资时,充分展示我县的劳动力优势,建立长期稳定的用工协议,做到项目建设和劳务输出两不误。实践证明,当地农民进入本地厂矿企业,不仅收入相对稳定,而且由于家庭经营农业的收入可以养家糊口,其工资收入基本属于纯收入,大大加快了我县农民追赶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第四篇:关于砚山县发展务工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做实务工经济文章开辟农民增收新路
——关于砚山县发展务工经济的调查与思考云南省砚山县是一个汉、壮、苗、彝、回等11种民族聚居的国家级重点扶持县。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440698万,其中:农业人口403114人(男203566人,女199548人),占91.5%,具有劳动能力人口236734人(男119543人,117191人),其中16—35岁的壮劳力有125513人,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0余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7,每年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有0.5万人左右。由于我县人口多,耕地少,存在着很大的隐性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很大,加之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农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农民收入偏低。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实现州委、州政府提出的“追赶式、跨越式”发展目标,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做实务工经济文章,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外出务工收入作为大事来抓、实事来办,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拓展我县农村劳务输出空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2003年,砚山县全年劳务输出务工总收入3000余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3519万元的5.6%,打工人均收入占全县人均纯收入1221元的5%左右。在今年年初,州委提出年内完成20万人的劳务输出目标,我县结合实际,提出2004年有组织输出10000人,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5元的目标。为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今年7月,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意见》和《砚山县农村劳务输出工作考核办法》,提出在2004年—2010年累计输出农村劳动力8万人,到2007年农村劳务收入将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2010年将占到33。通过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我县在发展务工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进一步提高了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县委、县政府在发展务工经济方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通过统筹安排,建立健全劳务输出体系,提高了我县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改变了以往农民工外出各敲各打的局面,确保劳务输出人员“输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八嘎乡今年1—7月组织输出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广东、上海、浙江、昆明等地务工,据该乡邮政所提供的数据,在这批外出务工人员中,每月至少有90余人从外汇款回家,汇款总额累计高达12万余元;阿基乡的黑所村有劳动人口1003人,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帮助下,全村外出务工人数95人,占劳动人口的9.47,其中42的外出务工人员是经过县劳动部门培训后到企业工作,收入稳定且较高,全村2003年因在外务工的汇款总额达60万元之多,使该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628元增至887元。2004年1—9月,全县共输出8474人,其中有组织的输出的有1026人、引导输出7448人,目前,我县农民外出务工总收入已达4200万元。二是建立了稳定的劳务输出培训基地。我县依托农广校、各乡(镇)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建立相对稳定的培训基地。如平远镇现有16—35周岁的劳动力人口19001人,据调查统计,表示愿意外出务工的有2052人,该镇利用兴平职业中学(平远二中)作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的资源优势,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普通话、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为我县的职业培训开辟了新路子。三是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将广东的深圳、东莞和上海、昆明等地列为主要的劳务基地,与这些地区的劳动部门和职业介绍所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目前,我县有条件、有能力外出的青壮年劳动力,只要到县、乡(镇)劳动部门报名备案,基本都能安置。
与往年相比,我县在劳务输出方面呈现出一些新变化:一是务工经济成为偏远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砚山县最大的苗族村寨平远镇狮子山村,在一部分致富能手的带动下,全村169户人家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在本地和外地打工时间均超过70天,按每人每天12元的工钱计算,如果每户有两个劳动力打工,则每户每年务工收入为1680元。八嘎乡每月至少有90余人汇款回家,金额总计12万余元。二是成为缺田少地农村群众增收致富新的增长极。狮子头村属于江那镇子马村民委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全村共有81户337人,其中有劳动能力人口达200余人,人均占有耕地仅0.8亩,地瘦无田,且缺乏水源,难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脱贫致富,贫困面较大,隐性实业问题很严重,为早日摆脱贫困,狮子头村人抛开了思想包袱,在县委、政府及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引导下,利用现有的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务工经济,全村每位劳动力平均每年务工在100天以上,村支书林德权家两个儿子都在宏华水泥厂打工,月工资600—750元,全家全年人均纯收入2000余元,务工在有效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同时,使该村与其他自然条件好的村寨一道,迈出了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坚定步伐。三是成为农民群众学知识、学技术的重要途径。外出打工人员
第五篇:对街道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由于劳动力流动的日趋频繁,流动党员的数量增多,如何加强街道社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既是一个热点问题,又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不可回避的难点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笔者通过对街道社区流动党员调查,形成了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基本现状
通过对街道25个社区进行调查,目前现有流动党员156名
。其中流出党员149名,流入党员7名。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近年来流动党员呈现出三个新的特点:
一是数量增多。社区流出党员中以大学毕业生党员和下岗职工的党员为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部分党员具有一技之长。总的来看,流动党员的数量和隐形党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是范围更广。外出党员的流动范围已从市内流动为主转向省内和全国范围内流动。主要集中流入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从业的单位主要以私营企业为主,从业的行业则以工业、建筑业、商业及饮食等服务业为主。
三是流动性大。部分流动党员虽然具有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的特点,但大多数流动党员因工作环境、待遇等原因,不断“跳槽”,形成新的不确定、难掌握的流动去向。
四是管理更难。大多数流动党员在外人生地不熟,不愿亮明身份,有的流入单位没有建立党组织、流动党员找组织嫌麻烦;社区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上怕麻烦,造成管理“双难”的现状。
二、存在问题
主要存在“四难”问题:
一是去向掌握难。一些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有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加之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有的无固定地点且居无定所。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
二是活动开展难。流出党员远离所在社区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组织的活动。在当地又不愿亮明身份,多数外出党员不能参加所去地党组织生活。由此,造成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
三是管理落实难。在流出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考察期,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有的外出预备党员则到期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有的大学生党员,毕业后无法落实工作单位,只能将组织关系挂靠在原所在社区党组织,人却长期在外,难以管理。有的流动党员党费由其亲属代为交纳。
四是作用发挥难。外出期间对社工党组织的工作不闻不问,对社区建设关心不够、支持不够,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以及带动作用弱化。而且大多数流动党员不愿亮明身份,作用难显现。
三、对策措施
针对存在“四难”的问题,要着力破解“四难”,提高“四新”,实现“四化”:
(一)着眼于破解“去向掌握难”,创新组织设置,促进组织建设网络化。
一是规范社区党组织设置。根据流动党员队伍的特点,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党支部—党小组”的三级管理网络。二是建立和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社区党组织要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一人一挂钩。流动党员到达外地以后,必须及时地向原社区党组织和联系人提供电话和通讯地址。指定的联系人每季度至少同流动党员联系一次,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三是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可在党员流入地较为集中的地方,将三人以上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对持证流入党员及时编入党小组。
(二)着眼于破解“管理落实难”,创新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管理长效化。
一是明确管理责任。明确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职责,建立起一个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党支部和党小组共同负责的责任体系,以保证流动党员流出流入都在党组织的管理监督之下。二是健全流动党员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党员外出流动报告制度、联系制度、学习活动制度、党员发展制度、《流动党员活动证》管理使用制度、检查监督制度等,使流动党员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三是加强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管理。对流动党员外出时间6个月以上,从业地点和单位比较固定,且从业单位已建立起党组织的,及时将其组织关系转入所去单位的党组织。对外出时间6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实行“持证”管理。
(三)着眼于破解“活动开展难”,创新活动举措,促进活动方式多元化。
一是创新活动方式。把党组织活动同流动党员的本职工作联系起来,有效解决流动党员“活动无场地、缺资金、时间无保证”等实际困难。精心策划组织活动,从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以往简单的以开会传达、文件学习为主的单一活动模式,按照“时间短、内容精、方式活、效率高”的思路,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使流动党员“每次活动都能带点收获回去”。二是组织生活形式多样。每个季度布置组织生活会的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