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场经济 需要回归儒家思想
市场经济 需要回归儒家思想
内容摘要:
陈来(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当代著名哲学史家):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也凸显,需要倡导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后来理学的出现,承担了重建儒学价值体系的职能,通过对理论挑战和现实问题的创造性回应,古典儒学通过理学而得以复兴。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也凸显,需要倡导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市场经济的驱动力以利益为导向,但是以利益为导向不能成为一个社会的普遍价值,它只适用在经济领域,社会普遍的价值应该是社会关系的和谐、个人生命的提高等,而这些都不是市场经济本身能够提供的,就像一辆汽车,动力再好也需要一个方向盘,社会价值就起着方向、导引的作用。中华民族以长江和黄河流域作为中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融合、拓展,两千多年的文明中,巨大的融合力、凝聚力均由儒家文化中来,当代社会也需要这种凝聚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文化基础开始重建,我们更加重视治国安邦的、安定团结的思想,在最近几年时间里,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对儒家文化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在中国文化中,儒学在当代的意义主要在社会伦理方面、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及个人精神和心灵的安顿方面,儒学思想回归不涉及政治制度的重新安排,与社会主义、自由主义都没有直接的冲突,我对儒学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
现在不光是儒家,法家、兵家大家都在读,现在读孙子的人可能比读四书五经的还多。读这些书的人,大部分都和现在的管理有关联。也有一部分是从文化教育出发,基本上是强调儒家文化经典,主要是《四书》。《四书》体现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而且这套核心价值观是跟中国人的历史文化处境和生存条件相符的,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所以它就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先人们,他们身上的精神,我认为主要不是来自于佛教,也不是来自于老子或者庄子,而主要是由从先秦开始,传承不断,一直到十九世纪的儒家文化。
后来理学的出现,承担了重建儒学价值体系的职能,通过对理论挑战和现实问题的创造性回应,古典儒学通过理学而得以复兴。可以说,宋明理学对汉代以后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一个新的反省,并通过这种反省致力于儒学的复兴。理学虽然明确声明自觉承继孔子到孟子的先秦儒家,实际上理学思想体系中也扬弃了经学、玄学、佛学及道教的思想。理学能够在宋以后获得这样的发展,正是因为它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批判地吸取了不同思想的营养。从中古一直到现代,中国文化一直在和各种外来的文化因素的互动场域里面不断发展。儒家文化只有深入探讨作为他者的佛、道思想,才能够反过来深入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掌握自己的发展方向。所以,外来因素并不是儒家发展的障碍,恰恰可能为儒家思想的发展提供一些营养、契机,给儒家认识自己提供更好的参照。在19世纪后期以来,我们面临着新的现代化社会变迁的时代,遇到了更广泛的世界文明的环境,同样也遇到了社会价值的重建的课题等,重新再看宋明理学的产生、建立和发展,也有可能为我们今天提供思想文化上的启发。
第二篇:试析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试析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2011-7-27 11:26 来源:法律教育网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劳动合同是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合同类型之一,由于《劳动法》及其有关劳动合同的规定是在1994年劳动用工制度尚未定型,劳动合同较为单一的情形下制定的,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新类型的劳动合同层出不穷,现有的劳动法律法规对日趋复杂的劳动合同关系的调整已不适应,如何调整和规范日益复杂的劳动合同关系,使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是我们法律工作者研究的一大课题。
一、劳动合同的主体
劳动合同的双方主体在我国,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据此,劳动法的调整仅限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此规定的适用范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的需要。例如律师事务所既不是企业,也不是事业单位或国家机关,律师与事务所之间也未建立劳动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既不属于公务员,也未和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未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这些劳动者由于劳动法适用范围的限制,其劳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通过劳动争议仲裁途径解决,这不仅会影响社会安定,也缺乏必要的公平与公正。因此,必须扩大劳动合同的主体范围,将这一部分劳动者纳人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从而结束这些劳动领域无法可依的混乱状态。其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工作人员就劳动关系双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同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无本质区别,因此,建议劳动合同的主体应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工作人员。
二、劳动合同的期限
按照劳动合同期限不同可分为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其中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不约定合同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只要未出现可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就可以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这种合同适用于工作保密性强、技术复杂、生产需要长期保持人员稳定的工作岗位。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以下三种情况下,经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1)劳动者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l0年以上;(2)劳动者工作年限较长,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在10年以内;(3)复员军人初次就业。除此之外,劳动合同期限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协商来确定。
在我国就业形势处于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条件下,普通劳动者受下岗和失业的压力根本无力量和用人单位讨价还价,绝大多数情况下,劳动合同期限由用人单位单方面确定,大多在一至三年之间,这在实践中造成劳动者为用人单位贡献了黄金时期,人到中年后就会失去工作岗位,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生存权、就业权。同时劳动者心中无底,流动过濒,没有职业的稳定感,无终身为企业服务的长远打算,对企业的发展不利,对经济的发展不利,对社会稳定不利。我国劳动法的价值取向,应通过对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提供特殊法律保护,借鉴发达国家尤其是法国劳动法典在劳动合同期限上的合理规定①,严格限制签订有固定期
限的劳动合同,鼓励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建议用列举方式明确规定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允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1)某一岗位临时缺岗,或依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招聘的雇员尚未到岗,需要人替代;(2)用人单位活动性增加;(3)具有季节性的工种,或者在法令或集体协议或协议确定的某些行业内,由于行业活动的性质以及这些工种的临时性特点,习惯上不订立不定期劳动合同。此外还应规定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后,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为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劳动者继续工作,而用人单位不立即表示反对者;(2)虽经另订新约,其前后劳动合同的工作期间超过90日,前后合同间断期限间未超过30日者。通过以上的法律规定可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使劳动者在能胜任工作、不危害用人单位利益的前提下,稳定自己的工作岗位,钻研业务技术,除非劳动者愿意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能减少因频繁更换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而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这对于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劳动合同的形式
根据《劳动法》第16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应为书面形式,完全排除了口头形式这实际上是将劳动合同理解为一纸合同书,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成为缴纳社会保险金的标志,也成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依据。当劳动合同一旦被确定为无效合同。履行无效劳动合同而产生的劳动关系不受保护。
法律不承认口头形式的劳动合同或对无效劳动合同产生的劳动关系不予保护,没有规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的基本义务,也没有明确规定对事实劳动关系如何处理,用人单位会做出何种选择是不言而喻的二因此在实践中,雇佣无合同、劳动无保险的情况大量存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不和劳动者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情况有之;劳动合同条款包涵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内容,如签订生死合同,企业主不承担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伤害或死亡责任有之,从而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使劳动秩序极为混乱。
理论上而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口头协商一致,没有采用书面形式,只要其内容不违法应该具有法律效力。当劳动法所规定的法律事实出现时,固然产生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所规定的法律事实未出现,如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时,事实劳动关系实际上也能达到启动法定内容的目的。我们不应将劳动合同仅仅理解为一纸书面合同,还可以将劳动合同视为劳动合同行为,作为一种劳动法律事实,也能产生劳动法律关系,我们应努力淡化通过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产生的劳动关系与事实劳动关系在实际后果上的区别,而不是强化这种差别,以扩大劳动法的适用面。因此,建议在劳动立法中明确规定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是用人单位的义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期限。对故意拖延,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予以严厉制裁,将由于用人单位过错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视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关系,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即时辞退和预告辞退以及经济性裁员的许可性条件,但对于用人单位如果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件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什么责任,如何承担责任,规定不
足,导致在实践中用人单位对劳动法的淡薄和对劳动者的报复,使劳动者在主张自己的权利时顾虑重重,不敢诉诸法律,从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建议劳动法在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考虑以下两点:(1)单方解除权不适用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即在劳动者胜任工作、未严重损害用人单位利益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必须按合同履行期限履行合同,不得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否则用人单位应承担违约责任;(2)增设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权的限制条件,加大赔偿数额,对于用人单位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权限和程序,要加以严格限定。
劳动法也规定了劳动者即时辞职和预告辞职的许可性条件,鉴于劳动法以优先保护弱势劳动者为出发点的立法宗旨,《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只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能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是否产生赔偿责任劳动法没有规定。据此有学者认为,对劳动者单方解除权的行使不加任何限制,可导致劳动者单方解除权的滥用,特别是企业关键岗位上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只要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了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就只能坐视员工的离去而不能追究员工的违约责任,这将极大地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因此对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后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的赔偿范围,应在劳动法律法规中加以明确,以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笔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良好的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制度,应当有利于建立既有稳定性又有流动性的劳动关系,这样才能让劳动者有职业的稳定感,努力工作;又能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如果让合法辞职者承担与违法“跳槽”者、离职者同样的赔偿责任,不但混淆了合法辞职与违法“跳槽”行为之间不同的性质界限,也阻碍了人才的正常流动。
劳动者行使预告辞职权的条件应当就劳动者的工作性质、岗位不同区别设定。对普通劳动者而言,因普通劳动者受到转型期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员增多的压力,不会轻易提出辞职,而一旦要辞职,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必须履行“辞职预告”的义务,一个月的提前通知期限正是为保障用人单位的权益所设在“供大于求”的丰富的人力资源市场,用人单位在一个月内是不难找到替补人员的,因而劳动者只要履行了预告义务就毋须对用人单位负赔偿责任,除非他不经预告便辞职以致用人单位措手不及遭受重大损失才承担赔偿责任。对掌握某些专门技术的重要技术人员和重要管理人员而言,他们大多是在自我感觉在用人单位未充分发挥特长和作用或报酬偏低的情况下才提出辞职,这些人员的合理流动符合择业活动竞争上岗的现代用人理念,并常常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实现更加合理,更富效率的配置,从而使劳动力市场充满活力。据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更换工作的频率已越来越快,平均5 年换一次工作。世界公认的人才流动率非常低的国家日本,平均每一人换工作的次数也达到将近4 次。为既保证劳动者在职业流动和就业选择上的自由和自主支配权利,又保证用人单位正常生产的继续进行,建议对关键岗位的重要技术人员
和重要管理人员解除合同的预告期有别于普通劳动者延长至3 个月,以便让用人单位有充裕的时间尽快找到替补人员,维持正常生产。的预告期有别于普通劳动者延长至3 个月,以便让用人单位有充裕的时间尽快找到替补人员,维持正常生产。
第三篇:课堂教学需要回归
课堂教学需要回归
课堂教学是修炼学生素质的主阵地,素质的落脚点是能力,能力的奠基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先进的教育理念展示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学生的成长目标。而过分渲染理念预示的结果,甚至作为评价课堂的唯一标准,实则是本末倒置,让课堂浮躁了。没有基础,哪来的能力?在浮躁、跟风、功利的时代,人们很容易不左就右,很容易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在倡导自主、主体、主动、互动的同时,课堂教学还是要回归到教育与教学并重,回归到“双基”的落实。先进教学理念是课堂教学创新的方向和动力。理念是一种愿景、念想,课堂教学模式的千奇百态,大多是因为理念的牵动,应感激专家学者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前瞻设计。摘录几个有名的说法。
之一,让学习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成为基于学生的学习、展示学生的学习、交流学生的学习、深化学生的学习的真正的学堂。
之二,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搜索发现,概念由学生自己概括提炼,规律由学生自己去寻找探索,文本由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实验由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作业由学生自己去布置选择。
之三,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助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评价学生。
之四,有教为主宰到学为主体,由讲为主导到练为主线,由个体学习为主到合作学习为主,由被动学习为主到主动学习为主,由讲堂到学堂,由教师说和做,到学生说和做。
看上述表述,任何一个教育人都会心里热乎乎的,达到这样的效果,课堂该是怎样的景象啊!学生该是怎样的风貌啊!强调了自主、转变,也不难发现,教师哪里去了?基础知识哪里去了?研讨、交流多了,学生对知识的咀嚼、体悟哪里去了?实现这样转变的前提又在哪里呢?
素质与能力的支撑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响亮口号下掩饰或忽略的往往是双基,学生展示、学生互动、学生自主,需要的是能力,知识转变为能力要有过程,要在掌握、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否则,只能是用皮毛的知识去展示皮毛的能力,仅热闹不深刻,中看不中用,课上激情澎湃,课下一笑了之。
另一方面,新课程与对教师的培训在理念上又不完全吻合。新教材不重视知识的系统性,用大量的活动素材分割知识,冲淡了知识的叙说,很有可读性、趣味性,而失去的是基础知识的模板和功底。在对教师的要求上,强调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对知识重组,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重建知识结构,愿望是好的,自己总结出来的东西,比看别人的要牢,多数学生有这样的能力吗?学生不是发明家,不是理论家,还是以接受知识为主,以储备知识为主。现实又对自主思想进行拔高,讲求学生对现象的、零碎知识的显现表现,忽略了内在的、隐性知识的掌握,根基不牢,能力飘摇。
理念需回溯,课堂需回归,回归到教材,回归到知识的落实,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探讨、展示,先悟出知识的内涵,再提升扩展内涵,展现自主、主动的能力,所以能力建立在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的基础上,是以知识为先导的,系统能力源于对系统知识的把握。
课堂教学怎么回归呢?
第一、构建知识树。每个单元、模块新授结束后,让学生把零碎的知识装扮成枝丰叶茂大树,体现把书本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学习规律。
第二、该讲的要讲到位。不能因倡导少讲而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系统的、难点、重点、疑点、边缘点的知识,要点透、讲透,不要一提讲就羞羞答答,讲课没有讲怎叫课?要协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速学生掌握知识的进程。
第三、放低难度。放缓坡度,增加密度,夯实基础、基本的主干知识,在此基础上逐级攀升能力。
第四、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专门的基础性的训练,让学生固化最基础的知识,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凡能用到的张口就来,熟记能诵,为进一步学习积累知识工具,打好基础。
最终归结为一点,任何时候的课堂,都要把落实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
第四篇:课堂需要回归本真
洗尽铅华 返璞归真
----------回归语文课堂的本真
城厢小学 关明儒
今天,我参加了宽甸县学校领导培训会,听了进修学院江锡琴主任的《回归语文课堂本真》报告,我受益非浅,这些年存在心理的一些疑惑,一些想法与江主任的想法产生了碰撞,下面就我的一些体会与大家谈谈。
目前,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正在各实验区如火如荼地进行,广大语文教师自觉或不自觉的都投入到了改革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革自己的教学行为,力图将新课改的理念贯穿于每一节课之中。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课改的步伐,不但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了教师的观念,而且能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整节课堂上气氛浓,表扬声、鼓励声接连不断,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不难看到,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形式化,忽略了重点化,有时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因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随风而去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血肉骨干,在四十分钟里,教师准备好的课堂教学应邀经受学生八面来风的考验,课堂内容是一面旗帜,要随风而动,亲切自如,又始终保持鲜艳明亮,让人容易接受。如教学《荔枝》一课,在考虑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同时,课堂底线是:围绕母亲的四件事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教师为了显示课堂的开放,个性的张扬,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母爱是怎样理解的,以及怎样孝敬母亲,顿时,整个课堂像炸开了锅,学生神采飞扬,老师应接不暇,手忙脚乱,课堂热闹非凡。说母爱是遮雨的伞,是清凉的风。而忽略了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事例写出母亲喜爱荔枝,而舍不得吃,以及做儿子的遗憾和对母亲的怀念。把语言文字训练课上成了政治课,一节课下来,学生既没有好好读课文,也没有真切体会到母爱。因此,如果不对诸多内容进行突破,重组、整合,只蜻蜓点水般顾及所有细节,一味的围着学生转,表面上看似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步骤井然,实际上是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明,这样做不但丢失了课文内容还丢失了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这是否与没有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有关呢?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而读与写的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语文课改应该有利于加强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重视了“全面”,而对“核心”问题 却有所忽视。再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的性质,在把人文精神的熏陶与语文工具的掌握有机地统一起来时,是否厚此薄彼有失偏颇了呢?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感悟体验的生成性言说上,消耗在人文熏陶上,语言文字的训练淡化了,语文工具的掌握有所忽视了。防止语文课的缺失,我认为有必要强调“加强语文意识,重视基础训练”的话题,对语文教学的重心做一些必要的调整。不要把阅读教学课上成阅读理解课。在小学阶段,严格的字词句段篇基本功训练,是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是学习语文永恒的主题,是有识之士反复强调的,切不可有所忽视。不要淡化教学过程中的语文意识,笔者所说的语文意识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始终有清醒而明晰的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意念,始终不忘记一名语文教师的职责。
二、刻意追求新意热闹
课程标准强调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强调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于是就有了部分教师的可以标新立异。如有位教师在上《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把狐狸3次对话找出来细读、品读、品味,结合狐狸与乌鸦的表现谈想法。当学生畅所欲言说狐狸“聪明”,很有意志力。(理由是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法内容,知道乌鸦开口)教师认为该学生这种见解很有创意,赞不绝口,大加鼓励。这种教法尊重了学生独特体验,但忽视了正确引导,没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如果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对上述两种观点开展讨论,狐狸究竟是“狡猾”还是“聪明”?通过讨论,统一认识:狐狸是“狡猾”,因此它用欺骗的手段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是不道德的。这是本文的价值取向。这种教法既珍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注意了文本的价值取向,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新理念。
再者,有些教师在实行新课改中特别注意营造热闹的课堂气氛,可以制造所谓“看点”他们的语文课笑声、掌声不断,可谓热闹非凡,但是不少课只顾追求表面的繁华,看似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则浮华空洞、流于形式。如一位教师上《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时,教师反复让学生上台表演董存瑞炸暗堡昂首挺胸的动作,并配上语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不少学生由于是第一次上台表演,故此动作语言难免僵硬,以致引来笑声一片,可教师依然乐此不疲地指导表演„„学生在前俯后仰的笑声中感受到的只是滑稽有趣,全然忘却体会感悟英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这岂不是对文本和英雄亵渎?
三、一味地使用多媒体
新的教学理念不但带来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带来了教学手段的优化和多样,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对多媒体资源的广泛应用。我们都知道,多媒体教学资源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时现代教育的需要,它所带来的便利和优势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使用中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是对多媒体课件的期望太高、太重,而过分依赖课件。部分教师认为没有课件就上不出好课,于是将课件作为提升授课水平和效果的亮点为自己增色出彩。为了增加课件的技术含量,单纯地追求课件的高、新、奇,课前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制作课件。一节课从开始到结课始终都在使用课件,整堂课成了课件的演示课,整节课看到的只是声像音画的不断变换和展示,而看不到教师的引导,看不到学生的思维,本应是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也由课件包办代替了。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并不是所有的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把需要学生抽象思维的东西过多地变为形象思维,会阻碍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因为学生以看代替了自己的读与思。因此,形象直观的教学工具不是不用,而是要用得恰如其分,精妙得当,切忌摆花架子或画蛇添足。
四、追求朗读形式
比如,曾经在我们的课堂上流行过齐读,现在我们的课堂自由朗读最为时髦。一节课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用你喜欢的方式美美地把课文读一读”。初闻此言,感觉很新鲜,仔细思量,又发觉有些不妥。既然是美美地读一读,那就要能够表现出文章的思想内涵,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可又用的是“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试问:默读能美美地读出黄河壶口瀑布气势磅礴的撼人力量吗?大声地诵读能表现出《纸船和风筝》中小熊和松鼠之间动人的情谊吗?所以,这种看似十分符合新课改精神的说法,实际上是违背语文教学实际的一种做法。
下面是一组常见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接下来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生:(全班同学双手持书将书垂直立于桌面,不约而同地齐读起来。)
师:(一边使劲地拍手,一边大声地喊着)停下来停下来,不要齐读,自己读自己的,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生:(叽里呱啦地开始读课文,开始的时候,学生速度慢的慢,快的快;声音响的响,轻的轻。可是过不了多久,大部分学生又情不自禁地齐读起来。有个别先读完课文的同学,放下书本,端正坐姿,目不斜视。教室里的读书声越来越轻,结果还是有不少同学没把课文读完,看到这静悄悄的课堂,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读下去了,只好坐等老师发话。)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自由朗读相对于齐读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然而,上述案例中的“自由朗读”却并没有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这种争先恐后的朗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朗读,甚至可以说是在老师强调下的非自由朗读。快快慢慢是自由朗读的假象。学生完成自由朗读的任务后,就像机器人一样等待老师发布新的任务,这样的朗读仅仅是为读而读。其实,真正的自由朗读是断断续续的,是反反复复的,是写写画画的,是用心琢磨的,是既不影响别人读书,也不被别人所影响的,全身心投入的朗读。但是,我们的教学所面对的是儿童,是未成年的小学生,要引导他们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朗读境界,并不是简单一句“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能够完事的。
五、教学板书杂乱无章
“字是文章皮”教师的书写是一种很重要的基本功。不说写得如何好,但起码要规范、整洁,切忌杂乱、零碎。一位教育家也说过:“设计板书,我们要提倡简而明,反对多而乱,堵塞学生思维。”所以对于板书的设计,教师要了然于心,用意明确,字眼精炼,可用线条组合,增加美感,学生一看就产生感悟,焕发体验,达意传情,这样才能省时省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为此搭建平台,做好铺垫,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课堂教学中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通过让学生更多地思考,更多地探索,更多地说和做,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实现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那么我们的学生将学得更自信,生活的更精彩。只有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开发、智慧的生成、人格的完善,同时又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返璞归真
----------回归语文课堂的本真城厢小学 关明儒 2016-12-2 洗尽铅华
..
第五篇:儒家思想英文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现代人,虽说物质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心里空虚,没有归属感。虽说是自由的,但有很多麻烦。这与缺少儒家智慧、缺乏自律道德有很大关系。一个人如果放弃儒家价值观(自律道德),犹如西方的无宗教信仰的人一样,永远是个不健全的人。
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我觉得我们应该发扬我们中华民族最优良的传统,那就是包容,即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儒家思想对我们究竟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在批判继承和升华的基础上,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忧患意识。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葆青春活力的不竭动力,忧患意识代表的是一种高尚人格,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现代看似和平的表面下我们国家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钓鱼岛”事件,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着忧患意识,同时我们应该自强不息,大力发展我们的国力。
(2)民本思想。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
(3)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家思想内涵里所包括的德治、人治和礼治思想,无不涵盖着和谐的理念。
(4)中庸精神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中国文化就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人们认为“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
(5)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儒家传统思想发展至今,之所以影响深远,关键在于它能根据统治者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得到改造,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Confucianism Modern people, although material living conditions have improved, but their heart empty, there is no sense of belonging.Although it is free, but there are a lot of trouble.It have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lack of Confucian wisdom, lack of self-discipline and moral.If a person abandon Confucian values(self-discipline and moral), like the Western non-religious people, forever is not a perfect person.With today's discourse is concerned, Confucianism was understood to be the core of human civilization in the ancient Chinese.In the face of these resources, modern people have a freedom of choice, can absorb some of the resources inside components, also can abandon some elements.I think we should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nation's fine tradition of us, that is inclusive, that is, to make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 to criticize and inherit.Confucian thoughts have wh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us? Based on a critical inheritance and sublimation, I personally think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1)The spirit of unremitting self-improvement and suffering consciousness: Unremitting self-improvement is an inexhaustible motive force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o preserve the vigor of life and growth in nature.On behalf of hardship consciousness is a noble personality, embodies a kind of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historic mission.Under the surface of seeming peace in the modern,our country still faces many challenges, such as “Diaoyu islands” event, we should always maintain a sense of urgency, and we should be self-improvement, to develop our strength.(2)The thought of the people: Of course, the real connotation of the ancient “people”, not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Today we reject the feudal kernel, you can transform the ancient thought of the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eople be in power, its development for the people's interests above everything else the concept of socialism.(3)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man and nature live in harmony: To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oday, including the thoughts of the Confucian thought in the rule of virtue, the rule of man and the rule of rite,it covers a harmonious idea.(4)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thought is the essence of Confucianism: Chinese cultural ritual and music culture is the core spirit of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As a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n people think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spirit is moderate, doing things according to moderate way, and strive to keep within the scope of a reasonable.(5)The spirit of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Traditional Confucian thoughts have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our lives in today, the key lies in it to the rulers and the society have been transformed, embodies the spirit of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