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网络富民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

时间:2019-05-12 15:5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开展网络富民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开展网络富民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

第一篇:浅谈开展网络富民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

“网络牵手万家,万家致富网络。”把远程教育站点延伸到企业,通过“远教+基地+农户”的形式,给**县**乡**奶业的发展带来了实惠。县远程办帮助企业建立网站,通过乡镇组织宣传发动,把奶牛分发到农户手中,不但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开拓了企业新空间,而且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给企业带来了新活力。这是近年来**县探索远程教育服务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致富当地群众的又一有效举措。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手段,是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形式和重要手段,是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是否真正转变,素质是否真正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及时运用远教网络送教上门,增强培训针对性和适用性,使群众学有所选、学有所获。

一是激发农村党员干部创新方法、更新观念,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这个载体,对农村党员干部开展经常性的政治理论法规教育,用科学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同时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文化知识修养、提高劳动生产技能、培养良好道德素质等,使他们思想开阔,能力提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学习日和农闲时期,组织农民群众观看远教网络中各地发家致富的成功典型经验,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激发他们改变家乡面貌的热情,形成一种自觉学习,奋发图强的良好氛围。选拔一些文化底子厚、思想开放、视野宽广的村民,集中学习科学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特色产品产销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培养农民致富骨干。鼓励更多的农民敢想敢干,大干快干,带动并辐射周边农户,发展特色农业。

二是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本领。远程教育网络教学内容丰富,包括政治理论、实用技术、科普知识、计划生育等十一大版块,涵盖了农村教育教学所需的各个方面。利用远程教育方便快捷、生动直观、选择性强的特点,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理论培训,不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理论素质。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举办新农村建设、法律法规知识等专题培训班,拓宽农民群众创业致富的路子,培育更多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专题讲座,激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热情,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紧迫感。从而可以激发和调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想建设、会建设、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是帮助农村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创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业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通过远程教育,学理论学法规,及时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通过远程教育学知识,学管理,学技术,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提高。通过远程教育组织群众集中学习和情况反馈,了解群众学习的需求,帮助群众查找致富信息,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进行辅导,强化服务,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从2005年我县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村村通”以来,远程教育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但增强了党员群众的学用本领,而且还促进了面上其他工作的开展。

一是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提高。全县各乡镇利用远教网络组织乡镇、村两委班子学习新农村建设专题讲座,收看学习政治理论、典型经验、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等远程教育节目,提高了认识、明确了宗旨、拓宽了思路,增强了建设新农村的本领。老舍乡党委在开展帮难解困活动中,先后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0余件,解决疑难问题30多个,受到群众一致好评。该乡红旗村两委干部人人都有致富项目,并且帮带一批群众致富,还涌现出了一批“双强”党员。

二是党员意识明显增强,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培训,广大农村党员的党员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选题立项、结队帮扶广大农村党员的致富带富能力明显提高。在全县开展的远程教育“十百千万网络富民工程”活动中,153个村(居)党员干部围绕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本村的热点难点问题带头出点子、上项目,全县党员干部争做招商引资的功臣,积极主动帮助困难群众上致富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学用效果向实际效益转化,有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三是很好地服务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通过远程教育网络使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在农村推广的速度明显加快,农民群众致富能力明显增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大提高,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专业村”,推动了“一村一品”产业格局的发展。通过在党群服务中心集中收看71小康频道的专题节目和各类致富专题片,引导群众参加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群众的文化

“网络牵手万家,万家致富网络。”把远程教育站点延伸到企业,通过“远教+基地+农户”的形式,给**县**乡**奶业的发展带来了实惠。县远程办帮助企业建立网站,通过乡镇组织宣传发动,把奶牛分发到农户手中,不但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开拓了企业新空间,而且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给企业带来了新活力。这是近年来**县探索远程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致富当地群众的又一有效举措。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手段,是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形式和重要手段,是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是否真正转变,素质是否真正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及时运用远教网络送教上门,增强培训针对性和适用性,使群众学有所选、学有所获。

一是激发农村党员干部创新方法、更新观念,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这个载体,对农村党员干部开展经常性的政治理论法规教育,用科学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同时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文化知识修养、提高劳动生产技能、培养良好道德素质等,使他们思想开阔,能力提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学习日和农闲时期,组织农民群众观看远教网络中各地发家致富的成功典型经验,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激发他们改变家乡面貌的热情,形成一种自觉学习,奋发图强的良好氛围。选拔一些文化底子厚、思想开放、视野宽广的村民,集中学习科学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特色产品产销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培养农民致富骨干。鼓励更多的农民敢想敢干,大干快干,带动并辐射周边农户,发展特色农业。

二是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本领。远程教育网络教学内容丰富,包括政治理论、实用技术、科普知识、计划生育等十一大版块,涵盖了农村教育教学所需的各个方面。利用远程教育方便快捷、生动直观、选择性强的特点,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理论培训,不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理论素质。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举办新农村建设、法律法规知识等专题培训班,拓宽农民群众创业致富的路子,培育更多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专题讲座,激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热情,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紧迫感。从而可以激发和调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想建设、会建设、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是帮助农村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创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业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通过远程教育,学理论学法规,及时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通过远程教育学知识,学管理,学技术,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提高。通过远程教育组织群众集中学习和情况反馈,了解群众学习的需求,帮助群众查找致富信息,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进行辅导,强化服务,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从2005年我县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村村通”以来,远程教育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但增强了党员群众的学用本领,而且还促进了面上其他工作的开展。

一是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提高。全县各乡镇利用远教网络组织乡镇、村两委班子学习新农村建设专题讲座,收看学习政治理论、典型经验、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等远程教育节目,提高了认识、明确了宗旨、拓宽了思路,增强了建设新农村的本领。老舍乡党委在开展帮难解困活动中,先后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0余件,解决疑难问题30多个,受到群众一致好评。该乡红旗村两委干部人人都有致富项目,并且帮带一批群众致富,还涌现出了一批“双强”党员。

二是党员意识明显增强,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培训,广大农村党员的党员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选题立项、结队帮扶广大农村党员的致富带富能力明显提高。在全县开展的远程教育“十百千万网络富民工程”活动中,153个村(居)党员干部围绕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本村的热点难点问题带头出点子、上项目,全县党员干部争做招商引资的功臣,积极主动帮助困难群众上致富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学用效果向实际效益转化,有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三是很好地服务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通过远程教育网络使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在农村推广的速度明显加快,农民群众致富能力明显增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大提高,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专业村”,推动了“一村一品”产业格局的发展。通过在党群服务中心集中收看71小康频道的专题节目和各类致富专题片,引导群众参加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群众的文化[page_break]生活水平日渐丰富,村民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远程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县群众生活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遵纪守法的多了,违法乱纪的少了;邻里和睦的多了,吵架打闹的少了;思想解放的多了,因循守旧的少了;思考致富的多了,打牌赌博的少了;学科技、找信息的多了,搞迷信、游手好闲的少了,比进步、比文明的良性发展氛围正在形成,处处洋溢着和谐的气息。

第二篇:大力实施沼气富民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县位于临汾市东南部,县域总面积1170平方公里,辖4乡6镇、212个行政村,总人口31.3万,其中农业人口25.1万。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在省、市的统一领导下,把发展沼气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突破口,科学规划,政策扶持,加强管理,整体推进,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富民工程,大打了一场沼气工程建设的人民战争。2005年,全县累计完成沼气池建设10560个,占到全县农村户数的1/6,产气投入使用的达到8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回顾一年来沼气建设的实践,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沼气建设与畜牧养殖业发展结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近几年,我们大力度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了以粮、果、菜、畜为重点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其中,畜牧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2004年底,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22万头,养牛存栏达到8.7万头。我们依托畜牧养殖业为沼气建设提供的充足原料,按照省、市的目标要求,提出了实施沼气富民工程的思路和规划。在2005年初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把建设10000个沼气池,作为给人民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向全县人民庄严承诺。通过采取分解任务目标、典型示范带动、每建一个沼气池财政补贴500元、大力推广普及技术等措施,促进了全县沼气建设快速启动,蓬勃发展,先后涌现出千池乡镇7个、百池村19个、猪—沼—菜、猪—沼—果,复合菌实验等示范区50个。沼气工程建设把粮、果、菜、畜等产业有机地连为一体,上带养殖业,下促种植业,形成了农村多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沼气富民工程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拉动全县养猪户增加2700余户,新增饲养量近20000头,促进了我县畜牧业又一黄金发展时期的到来。

二、沼气建设与生态农业发展结合,增加了农民收入

为真正把沼气工程建成惠民工程、富民工程,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生活宽裕,我们积极引导农民充分利用沼渣、沼液,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产品品质、提高土地产出,大力发展生态无公害农业。南梁镇涧峡村农民普遍实行沼渣肥田、沼液浸种等综合利用技术,去年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丰收,对照增产幅度达到30以上。唐兴镇世家庄村大棚示范区建设沼气池76个,普遍采用沼液喂畜、沼渣肥田、沼气灯增温补光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生产的无公害蔬菜、瓜果和生猪产品成本低、价格高、利润空间大,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种植业、养殖业的良性循环,日光温室棚均效益提高了1000—3000元。全县500多个果园建起沼气池,通过沼液喂猪、果树叶面喷施沼液、沼肥施用等技术,果实增重快、病虫害少、光泽鲜艳、畅销市场。节支等于增收。经测算,全县10000多个沼气池投入正常使用后,每年可节约用煤1.5万吨,节约用电100万度,节约养猪饲料款150万元,直接和间接增加农民收入200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明显。

三、沼气建设与村容村貌整治结合,改善了人居环境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们以发展沼气为契机,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基本实施了三个目标。一是家居温暖清洁化。通过改圈、改厨、改厕,人畜粪便流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达到了粪便无害化标准,农民住房整洁明亮、厕所干净卫生、庭院花果飘香。二是农村环境优良化。我们把沼气建设与村村通、爱国卫生和植树造林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实施了硬化、美化、亮化、绿化“四化”工程,大力开展了清垃圾、清污染、清柴垛、清路障的“四清”运动,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三是生活质量文明化。户用沼气方便、快捷、卫生,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让农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农民的生活质量更加文明健康。

四、沼气建设与先进性教育结合,密切了干群关系

去年以来,我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后在机关、乡镇和农村展开。我们把沼气工程建设作为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的有效举措,加强领导,三级联动,整体推进。县上成立了沼气工程建设领导组,在农业局成立了可再生能源中心,主抓沼气工程建设,把10000个沼气池的建设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了乡镇、农村和农户,作为考核乡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程督查,严明奖惩。在工程建设最关键的5—8月份,一日一报、一周一查,全县通报。我们从工程建设开始,就把技术服务和规范管理,作为工程成败的重要举措来抓,开展技术承包、培训技术骨干、印发技术资料、实施终身负责制,确保了沼气池建设高标准、高质量、见成效。县直机关党员干部支持沼气建设,心系沼气建设,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共帮扶建设沼气池1910个。县委书记张德英在里砦镇张桥村、县长郑建文在中卫乡浍史村分别帮扶两户,每户资助1000元。农村党员干部精心组织,示范带动,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卫乡南绛村71岁老党员王玉生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积极配合支部、村委工作,在南绛村第一批建起沼气池,并义务作宣传员、讲解员,促使南绛村沼气工程迅速发展到110户,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农户养猪、百分之百农户建池、百分之百沼池产气,在规模、标准、效益等方面为全县树立了样板。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利用沼气工程建设这一平台,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业的关心、农村的关注和对农民的关爱。沼气工程建设富裕了农民,发展了农村,消除了干群隔阂,密切了干群关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我县沼气工程建设呈现出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沼气的积极性,为今后沼气产业的发展壮大点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我县广大农民群众发展沼气的热情更高,劲头更足。我们将借全省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的东风,随民愿、顺民意,继续大力实施沼气富民工程,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发展农村客运网络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强力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辖11个县市区、36个镇、22个乡,1826个建制村。全市常住人口360多万,其中,农村人口25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1.6%,截止目前,农村客运班线84条,客运车辆457部,8601个座位,日发班次2871个。县城通往乡镇的客车通达率达100%,1803建制村通车。一个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连接城镇,辐射乡村,方便快捷的农村道路客运网络已初步形成。实现了“公路通、客车通、信息通、物流通”的目标,为繁荣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出行条件。

一、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全力推进

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是一项造福于民、惠及于民的民心工程,但是因为其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特别是一些矛盾深、困难大、涉及利益复杂的工作,必须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否则寸步难行。为此,我们主动向政府汇报,寻求支持,很多工作正是政府的多方协调支持下,工作由难变易。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实现了由 1 “部门行为、行业行为”向“政府行为、社会行为”的转变,通过主管领导亲自督促协调,工作的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突破了部门利益的束缚,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合力。

早在2007年,焦作市政府派出以主管市长为团长的考察团赴浙江嘉兴等地专题考察学习,后又陆续派出多批次考察组到山东、江苏、浙江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总结了大量的工作经验。

在农村线路改造方面,各级政府协调多个相关政府部门给予扶持和帮助,较好地解决了经营者的退出问题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统一了各方意见。

2、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客运场站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多方融资,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乡镇客运站建设进程。目前,全市拥有农村客运站70个,招呼站1200个,实现了客车通到哪里,乡镇客运站就建到哪里。同时积极引导运输企业在农村客运中大力发展中档舒适型客车,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下,鼓励车辆加快报废更新、提档升级的步伐,鼓励车头向下,充分利用行政和经济手段,降低税费标准,让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主动将购车资金投向农村客运市场,以方便农民出行为目标,努力提高乡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为农民朋友提供“经济、方便、安全”的客运服务,实现了路修到哪里,客运车辆就通到哪里。

3、创新工作方法,加大线路改造力度,无论是城市公共客运,还是城乡道路客运,其本质都是为城市、农村旅客出行服务。但由于受体制影响,城市公共客运与城乡道路客运没有实现有效衔接,不仅为旅客出行带来了不便,也导致一些客运站场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一是因地制宜,制定方案。我局通过规划调研,制定了《焦作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线路总体规划方案》、《焦作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内容。2008年4月10日,我市首条公司化改造、公交化运营客运线路——焦作至修武班线正式开通,我市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焦作至修武客运班线原来共有营运车辆30多辆,因受经济利益驱动,特别是挂靠车辆的存在,车辆档次较低,安全系数不高,经营行为不规范,拉客、宰客、甩客、兜客现象时有发生,运力总量过剩,盈利水平低,相互之间恶性竞争,群众满意度不高,既影响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形象,也影响到了社会稳定。为此,交通运输部门以“经营主体公司化,经营方式公交化”为指导思想,以“畅通快捷、安全舒适、经济方便”为建设目标,开始了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尝试。由焦作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和修武县交通运输公司共同出资300万元组建焦修城乡客运公交线路公司。新的经营主体实行股份制经营和公司化、集约化运作,由新的经营主 体对该线路原有33台营运客车进行整体收购,对原线路进行公司化改造。修武线路公司按焦作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公司纳入集团统一生产经营规划和管理。

在运营模式方面,由新公司对所有客车实行公交化运营,即公交化购臵车辆,公交化设臵站点,公交化安排班次,公交化提供服务。

在管理模式方面,按照企业是管理主体的要求,运输企业实行“九统一”,即对公交化运营的所有客车实行统一进站、统一调度、统一售票、统一结算、统一车型、统一运营标识、统一服务质量标准、统一经营管理、统一聘用驾乘人员,并对驾乘人员实行信誉、安全保证金制度。

在票价管理方面,按照保本微盈的原则,对焦修线路公交车保持低票价运营,即:城市零公里以内实行公交票价1元,出市区按实际里程在政府基准运价的基础上执行优惠票价,折价幅度为20%—30%。

后又按照这一模式,相继对焦作至博爱和武陟两条客运班线的车辆进行了公司化改造,实现了公交化运营。

我局早在2006年就明确要求,所有更新的营运车辆必须实行公车公营,否则不予办理更新手续。通过发展,焦作市多条客运班线实现了全部或部分营运车辆公车公营。焦作至新乡客运线路所有营运车辆全部实现了公车公营;焦作至郑州、济源的部分车辆实现了公车公营。

二是创新方法,完成改造。我市在公司化改造方面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大型运输企业对原有线路的车辆或者 挂靠车辆进行协商收购。例如在焦郑公交方面,焦运集团斥资将线路原有经营车辆进行收购,通过整体购买进行公司化改造。另一种是由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平台,组织在一条客运班线上多个现有经营业户自主采取股份制合作经营形式进行改造。如我市一个县境内的客运线路的改造形式就非常好,修武-方庄的客运班线,该线路最多时发展到67辆客车,“各自为政”,经营无序,为争抢客源,多次发生治安事件。修武运管所引导车主实行股份改造,车辆集约为16辆,42家业主股东,共同推选出理事会、监事会,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和职责,进行财务管理、调度管理、车辆维修管理、路查管理,实行统一调度,统一加油,统一收支,统一管理。实现了节约油耗、降低成本、规范了秩序,增加了股东收入。

三是加大扶持,确保农村客运健康发展。农村客运具有服务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也具有收入相对微薄和客源较差的特殊性。如何发展好农村客运,必须采取特殊的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来加以扶持引导,特别是要通过优惠政策的有力支撑,给予提供能维持经营和发展的最基本经营条件,保障农村客运能正常运行。

近几年,我局按照“一县一网一公司”模式,出台了《关于加快焦作市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意见》,大力实施农村客车通达工程,不断完善农村客运网络,打造安全便捷、环点相接、网线相连、纵横相扣、布局科学的农村客运网络化体系,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通车。四是科学管理。我局按照“稳定存量、严控增量、鼓励更新、升级进档”的原则,严格更新车辆标准,推广节能环保的绿色公交车,统一喷涂“新农巴士”,使城乡旅行更加舒适、安全、环保。我市对参运农村客运的车辆推行公司运作模式和公车公营,结合车辆更新和线路调整,采取车辆收购、公司更新、评估入股等方式进行公司化经营改制,实现统一运行、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轮岗、统一营收、统一奖惩的“六统一”经营模式,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公交化管理,统一扶持政策、统一线路班次、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车辆票价,使更多群众享受到经济和客运发展成果。目前,部分县市农村客运线路已经打破了城乡壁垒,实现了城市公交下乡、农村客运进城,城、乡、村无缝衔接,站、亭、点设施资源共享,票价一致,使群众出行成本无差别、经营者投入和收益均衡。

五是推广经验,完善网络。我局在全市推广孟州农村客运网络化和修武县农村客运公司化股份制改造经验,探索公车公营模式,严格管理,做到车型统一、颜色统一、统一管理、统一定点发车、统一排班,使挂靠经营逐步退出道路运输市场,焦郑、焦新、焦修、焦博、焦温等主要线路实行了公司化改造,全市客运公司化改造率达到80%。

4、严把车辆技术等级和从业人员素质关,确保安全

通过加强对营运客车的技术性能检测,禁止技术条件不合格或达到报废规定的车辆进入农村客运市场,通过强制维护,提高营运客车的技术性能,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同时,对从事农村客运的司乘人员必须在开业、上岗前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参运。

同时要求农村客运企业严格按规定开班、收班时间,统筹安排班次时刻,合理调度上下班高峰期运行车辆,方便沿线群众出行。

二、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经验

1、立足地区实际

我们根据焦作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地形地貌以及运输企业实际,在线路上科学布网,在运营上主要选择一些资质过硬、信誉较好、实力较强的运输企业运营,实行区域化经营,避免多个经营主体的恶性竞争,避免因市场过度分割、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有利于统一站点布局,及时合理调剂运力,提高客运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市场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政府调控和行业管理。

在车型的确定上,我们要求既符合公交的要求,又与焦作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过改造,所发展的车辆均为环保型车辆,并实现了同线、同型、同价。

2、工作方法合法合情

在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时,我们针对各项政策的合法性进行论证,使这项工作在推进中在法律上没有漏洞。坚持经营者改造自愿的原则,对不接受更新的经营者,允许其在原经营线路上继续营运,直至核定的经营期满后退出市场。坚持了政策引导,企业运作的原则。政府制定出台政策,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原则、基本方法,公司具体操作,个体经营者参与,运管部门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注重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照过渡兼并办法的规定,原营运车辆由原经营者自行处理。后来考虑到经营者的实际困难,对已按照运管部门要求更新的,明确也可以纳入公司管理。原先我们准备整条线路适用一种方法,以线路为单位整线同时实施改造,后来因为同线路经营者难以形成一致,就调整为成熟一辆改造一辆。总之,在这项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依法办事,做到了合情合理又合法。

3、政府支持,社会关心,企业参与

没有政府的重视、社会的关心、企业的积极参与,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要取得成功是不可想象的。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坚持向上级多汇报,与横向单位多沟通。确保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顺利开展。农村客运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不仅解决了农民兄弟出门坐车难的问题,加快了客流、物流、信息流的流通,更把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带到广大农村,切实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为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篇:信访工作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推荐)

信访工作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

信访工作是直接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稳定大局和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接待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是各级党政机关的一项共同性工作。信访工作是了解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窗口,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作开展的好坏对服务新农村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笔者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更新信访理念,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信访工作是基层工作的“寒暑表”、“恒温器”、“减压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程度,如果处理不当将直接损害党委政府的形象,激化社会矛盾,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必须树立四种观念。一是要树立信访既是法律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理念。在坚持依法办事的同时,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信访工作的认识。牢牢把握信访工作密切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这三项基本任务,切实履行职责,不辱使命,把信访工作放在工作全局中去思考,放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去推进。二是要树立处访是行政行为的理念。要严格依法行政,做到大问题大解决,小问题小解决,坚决控制无理上访,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解决正当的信访问题中。三是要树立信访工作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理念。通过认真及时处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从源头上避免和减少社会稳定隐患。

二、认真对待初信初访,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实践证明,初信初访解决不好,会导致一些当事人由“信访”变为“来访”,由“初访”变为“重访”,由“逐级访”变为“越级访”,严重扰乱信访工作的秩序,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新农村建设。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初信初访,把初信初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接待群众来访要有“四心”。一是“热心”。对来访当事人不论有理无理,不论是不是本单位管辖范围的事情,都应热情接待,让其讲完讲清,以礼待人,以理服人。二是“耐心”。因来访人往往不懂法,文化水平亦不高,有时反映一个问题往往表达不清,一时半刻不能讲清问题,我们的信访人员必须耐心倾听,不要以“急”对“急”,以“硬”碰“硬”。三是“专心”。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要换位思考,梳理清头绪后认真解答,依法处理,决不能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四是“诚心”。对一些反复缠诉的来访者,要做好开导工作,抓住其反复上访的原因向其讲明不能再上访的理由,做好说服解释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之以法。

(二)处理群众上访应做到“五不”。一是要做到“不怕”。解决信访问题有难度,但难题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合理解决,并取得良好效果。二是要做到“不推”。对于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无论是否属于本单位管辖,信访部门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及时组织力量,做好接待工作。接待过程中,要注意稳定上访群众的情绪,在心平气和的气氛中弄清他们上访的动机和目的,请求事项,对于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处理的问题要义不容辞,对不属于自己处理的问题要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交接,切不可躲躲闪闪,一推了之。三是要做到“不拖”。时间也许是扶平伤痛最好的药,但是用到处理信访问题上,久拖不决也许不是一个好的办法。有些问题刚刚暴露的时候,趁热打铁,积极做工作,也许就将问题处理在萌芽中,如果久拖不决,有些案子当事人四处上访,时间一久再处理就容易造成工作的被动。四是做到“不压”。对待信访群众,说服教育保护是必要的保护措施,但决不能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综合措施进行压制。五是做到“不激化”。群众上访本身就带着比较激烈的情绪,看待问题的倾向性比较严重,如果接访人员不能掌握这种心理,说一些无助于问题的话,很容易激发上访人更加强烈的逆反心理,非要向上级部门讨个说法。千万不要说一些“莫说你上访到省里、到中央,你就是到了联合国,你也要到我们这里来解决”,“我们就是这么一个意见,不服到上面去说”等毫无意义的话,将上访人推到越级上访的路上。要在坚持上述“五不”方法基础上,抓好以情接访、分级处访、以法治访、综治息访,来积极化解涉访信访问题。

(三)宣传法制,提高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由于我国社会法律文化的相对贫乏,人们对法律的认识不多,来访当事人是弱体群众居多,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法律意识薄弱。针对来访当事人的特点,正是宣传法制的好时机,结合实际反映的问题在法律层面上分析,当事人听得进、记得住,加之思想工作疏导,往往效果比较好,能够不失时机地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所以在接待工作中宣传法制,对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群众法律意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是要认真宣传国家《信访条例》及有关信访政策法规。教育群众要依法有序上访,要让群众明白处理信访问题在基层而不是在上级、解决信访问题靠法规而不是靠领导。二是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力求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有过高要求和过激行为者放弃过高要求、纠正过激行为,接受合理解决办法。三是疏与堵相结合。对于一般性的群众上访,采取教育疏导的方法,以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对于影响机关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不良后果的上访,必须坚决批评制止,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可移交公安部门依法处理,运用疏堵相结合的办法,妥善的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

三、妥善处理“三访”案件,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认真处理“信访老户、集体访、告急访”等疑难案件,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各级党政机关缠诉缠访问题,是一项事关人民利益、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因此,通过迅速解决一批突出的上访案件,有效遏制“三访”案件增多的势头,恢复正常的上访秩序,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意义。(一)慎重处理信访老户上访问题。信访老户一直是困挠党政领导、搅乱正常工作秩序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必须把解决信访老户问题作为稳定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大事来抓。首先是定期不定期对信访老户进行排查。通过从信上摸,从案上排,从访上查,做到不疏不漏。其次是对排查出来的信访老户要进行分析。认真剖析其“信访史”,看其信访的起因和要求的变化以及上访期间的思想变化,全面具体分析其理由是否充分,要求是否合理,并剖析对上访老户问题的处理过程,处理依据是什么,是否合法等等,针对性分析,摸清症结,对症下药,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二)高度重视集体上访的处理。由于集体上访涉及人数规模大,处理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更要高度重视。在处理集体上访策略上要坚持“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观不可激”的原则,努力化解纠纷、缓解矛盾,避免事态扩大酿成事端。要做好来访集体的工作,重点要做好组织者的工作,促使他们在群众中起到好的影响,并通过他们做好随访者的思想工作。对随访者要向他们讲清法律,讲清政策,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为暂时缓解矛盾而做无原则的让步和迁就,更不能乱开口,胡开口。该批评的要敢于批评,该教育的要敢于教育,情节严重、恶劣的要移送公安机关处置。(三)及时稳妥处理告急访。由于告急访突发性较大,如不及时解决,矛盾随时可能激化,容易引起较为恶劣的暴力事件,所以这类上访必须及时稳妥处理。对于这类来访者,其心理负担较重,言辞很是偏激,此时接待人员要热情接待,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文明,尽量消除对方敌对情绪,使他们相信政府能依法办事,处理好事情,待他们情绪稳定后,再慢慢启发来访人讲出事情的详细经过,弄清来访人的诉求,掌握矛盾的症结。然后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防患于未然。

基层是信访问题产生的源头,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信访最终就是要解决问题。我们务必要做好信访工作,努力为群众解决实际需要解决的且是党委政府能办到的事情,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全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第五篇:加强档案管理 服务新农村建设

加强档案管理 助推新农村建设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产生了大量档案资料。这些档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实记录,同时又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据和必要保障。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特别是村级档案工作,既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档案工作为现实服务的又一崭新平台,更是档案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和谐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最终的目标是建立起资源丰富、设施齐全、管理规范、利用高效的农村档案事业发展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一、要提高认识,摸清情况,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行政村档案工作是新农村档案工作中的基础,开展行政村档案规范化建设活动是农村基层档案工作重点。要深刻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推进行政村档案规范化建设,巩固村级建档成果,提高行政村档案管理水平,并进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效的服务。村(社区〉档案中,涉及大量的民生档案,尤其是大量征地拆迁、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土地管理、股份合作制等工作中形成的涉民档案,这些档案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调解各类纠纷、提供科技信息支持等方面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做好这些涉民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开发利用等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一件服务于民、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大事。然而,当前村级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总体上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村干部 1

档案意识差,不重视村级档案工作,对档案工作的经费投入少。二是档案管理人员多由村文书兼任,一部分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三是立卷归档不及时,其原因是材料收集不齐全,村支书、村主任、计生专职村主任等经办人手中的资料不能按时交给村文书统一立卷归档,认为各自的材料各自保管利用方便。这样,久而久之又形成“包包”、“捆捆”档案。四是行政村完成建档任务后,有部分村能按按时归档,还有一部分村没有继续整理归档。五是档案保管条件差,有的村无专用档案柜,档案随便放在办公室里和村文书家里。这样长期下去对档案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更谈不上行政村的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方便利用,与档案事业发展的目标要求相去甚远,无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二、要规范管理,夯实基础,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要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切实加快行政村档案规范化步伐,达到“有组织机构、有专人管理、有管理制度、有保管场所、有档案室牌子、有档案装具、有档案实体”的标准。

一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网络。组建村级档案工作机构,明确档案管理人员,落实档案工作责任制。

二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要根据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新特点,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保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使档案工作有章可依,并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是要规范整理好档案资料。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建档

工作,重点抓好农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收集整理好有关民主选举、民主理财、民主议事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档案;重点抓好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档案管理工作,收集整理好有关林权改革、土地流转、公益事业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档案;重点抓好农村新领域档案管理工作,收集整理好有关农村税费改革、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农民低保、农民诚信、农民劳动力输出、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农产品销售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领域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及时进行归档整理。

三、要有效利用,开发资源,服务新农村和新任务。

档案的作用在于利用,为现实服务是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是积极转变观念,拓宽服务范围。在利用服务上,由主要面向镇村干部向主要面向广大农民群众转变,增强农村基层档案工作的公共服务能力,适应农民多方位、多层次的利用需求,保证农民查档所需。同时,要做到新农村建设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有效服务就拓展到哪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适时的服务。

二是利用典型事例,发挥带动效应。大力开发当地涌现的各类先进模范典型事迹,以及先进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遗迹,加以编辑和整理,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和颂扬,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要坚定地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弘扬崇尚科学的精神,广泛宣传尊老爱幼互助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教育农民自觉学习先进文化和法制知识,树立积极投身当地建设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农

民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

三是搞好专题汇编,提高服务效能。要逐步开展编写大事记、编写村史村志等工作,把农村发展变化的过程真实、准确地记忆、保存下来,把农村深厚的文化通过征集、整理、保存下来,及时编出一些高质量的实用的专题汇编,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档案的人文价值,发挥档案借鉴历史和教育后人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服务。

总之,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刻不容缓,必须认清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切实增强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村级档案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下载浅谈开展网络富民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开展网络富民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新农村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发包方:XXX镇X家村委会X家村民理事会(简称甲方) 承包方:(简称乙方) 依据《合同法》、《建筑法》及新农村建设有关规定,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经济责任,经......

    新农村建设七大工程(模版)

    新农村建设七大工程 一、加快农民增收工程。加快农民增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中心任务,促进农民增收要多措并举。农业职能部门围绕做大做强我市优势产业,实施蔬菜、畜牧、......

    新农村建设工程协议书

    新农村建设工程协议书甲方:商丘市睢阳区路河镇人民政府 乙方:商丘市合和置业有限公司 为推动睢阳区路河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改善本乡群众 的居住条件,发展地方经济,本着诚......

    新农村建设工程合同[范文]

    新农村建设工程合同 甲方: 乙方: 甲方经上级批准建设新农村,协商委托乙方施工采用包工包料的方式进行施工,乙方必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双方达成协议如下: 一、工程量及造价:进村主......

    乡镇“富民强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中,本着便民、为民、富民的工作目标,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边整边改、整改结合,有效的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发展,加快了全镇“富民强村”和新农村建......

    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典型发言材料.doc

    突出“六抓” 积极作为 全面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建设步伐 今年以来,我乡坚持把安居富民工程作为贯彻落实自治区“民生建设年”、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

    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

    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 (麦盖提县合同样本,仅供参考) 工程建设发包方:县 乡村 组(简称甲方) 工程建设施工承包方: (简称乙方) 施工资格证号:身份证号: 甲方联系电话:乙方联系电......

    富民工程措施

    市商务局实施富民工程工作措施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富民工程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全面实施富民工程,市商务局全面落实长吉图规划《纲要》,在商务领域“先行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