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问题研究大全

时间:2019-05-12 15:11: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偷税问题研究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偷税问题研究大全》。

第一篇:偷税问题研究大全

偷税问题研究

李知人王成琛乐陈怡

摘要:偷税的治理一直是个难题,并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在借鉴诸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和详细的分析了企业偷税的手段之后,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相关建议,认为针对企业偷税的种种成因,国家则应该出台一些防范政策,如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意识等。在对企业偷税行为进行识别的基础上,进行国家与税务机关的双重防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企业偷税现象泛滥的现状,维护国家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偷税;手段;治理

引言:税收乃“邦国大计”。市场经济下,各利益群体为追求各自利益,利用当前税收法制及税收征收管理的漏洞,通过各种途径大肆偷逃国家税款,日益严重的偷税正侵害它作为财政收入的主体,弱化了税收宏观调控经济的功能。

一、偷税的概述

1.偷税的定义

在2001年新修订的《征管法》中,对偷税概念作了比较明确的表述,强调只有符合“四种手段,一个结果”才属于偷税。[1]种手段包括: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一个结果是指即通过以上手段,必须要实际造成不缴或者少缴税款。

虽然目前对偷税概念的界定已经比较清晰,但在税收征管实践中,由于交易行为的复杂性,对偷税的定性问题仍然存在很多模糊和争议。笔者认为,只有深刻理解和研究偷税手段和偷税结果,才能从立法实质上解决偷税的认定问题。

2.偷税的现状与特点

第一,偷税活动涉及面广,呈普遍化的趋势。市场经济体制下各个市场主体由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冲动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普遍存在侵蚀国家税收的现象。

第二,偷税活动涉及地域范围广,呈现跨地域偷税的趋势。由于我国地域范围广,各地的税收政策和税收环境差异大,加上各地税务机关在税收跨地区联合控管上缺少协调作战的经验,所以在这方面还存在不少漏洞。

第三,偷税手段多样化,呈现更加狡猾和隐蔽的趋势。从税务机关近几年的稽查案卷中可发现各种偷税手段正是层出不穷,传统的偷税手法如利用开具假发票和大头小尾发票、利用收入不入帐和挤占成本费用等都有所保留外,又不断涌现新的手段。

第四,偷税数额越来越大,严重危害正常的国家税收秩序。愈演愈烈的偷税活动不仅严重侵蚀了税基,导致巨额的国家税收流失,而且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客观上造成了市场主体之间的不平等竞争,对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都产生了不利影响。[2]

二、偷税的手段

(一)设置账外账进行偷税

纳税人以设置账外账进行偷税的方法最为普遍,最具有代表性。纳税人为偷逃国家税款,私自设立两套账簿,对内账簿真实核算生产经营情况;对外账簿记载虚假的经营收入和利润情况,以虚假的生产经营情况应对各方检查并以此作为纳税申报的依据,通过以做假账的手段来达到偷税的目的[3]。

(二)采取多列成本、费用等支出进行偷税

企业采取多列成本、费用等支出的手段减少利润达到偷税的目的。

第一,将不属于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支出,列入成本项目,这样违反了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从而少计了利润,达到了少交税的目的。

第二,将费用开支标准任意提高。如缩短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或扩大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来提高折旧率,这样加大了折旧额,增大了产品成本,少计了利润,减缓了所得税。

第三,少结转在产品完工程度增加销售成本。如企业每月发生的生产成本要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根据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在此基础上将本月发生的总成本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合理分配。有些企业故意增加产成品成本,降低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达到偷税的目的[4]。

第四,投资性支出计入期间费用。投资性支出是企业为取得投资性资产而发生的所有支出。有些企业将与投资性支出相关的一些费用计入期间费用,从而减少利润来达到偷税目的。

(三)少计收入偷税漏税

企业采取在账薄上少列收入、多列支出的手段减少利润达到偷税的目的。

第一,赠送货物不计销售收入。有些企业在赠送行为发生后,不将该行为作为销售行为入账,并计算销项税额,以达到偷逃增值税目的。

第二,销售原材料不计收入。企业往往在销售原材料后不确认收入,而将其长期挂账,以此达到偷税的目的。

第三,销售下脚料、边角料取得收入不入账。根据税法的规定,企业销售生产环节产生的下脚料、边角料和次品(废品)时,应将确认收入。有些企业采取收入不入账的方式,进行偷税。

(四)在票上作假偷税漏税

发票管理历来是税务部门管理和检查的重点,发票开出是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销售产品,取得收人据以纳税的依据,但有些单位和个人置国家税法于不顾,特别是一些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铤而走险,采取大头小尾,抽芯开票,乱买乱卖增值税发票的办法偷税[5]。

三、偷税现象的成因

(一)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纳税人的本性。他们是市场经济利益的主体,尽可能地不缴税或少缴税,必减轻税赋的负担是他们本性的一种体现。

(二)个别税务人员追求“自身教用”最大化而导致税收的流失。应该说税务人员绝大多数在自身工作岗位上秉公执法,依法治税。但是在十别税务人员中,追求“自身技用”最大化的动机和行为,导致以权谋私,与纳税人同流台柠、串通一气走上共同偷税之路,造成税收流失.

(三)对违反税法行为趾理不严,行敷处罚标准不一致.是偷税造成税收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就一般情况下对偷税的纳税仅仅是罚款,班补交滞纳金,但是补税额、罚款额的比例出较低,根本起不到威慑和制止作用.

(四)税收法律制度不完善,给纳税人偷税提供机会.目前税收法律制度虽有较大的完善,但有些规定过于笼统,弹性较大.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具体操作。

(五)税务人员业务水平不商。信息不灵,征管手段和技术落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征管工作中出现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税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还不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需要,税务稽查难以做到及时高效。与此同时税收征管手段和技术相对落后.制约了税收征管工作[6].

四、治理偷税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依法纳税的舆论环境,提高纳税人的纳税理性。过牡会的、法律的、丈化的、舆论的宣传教育感召,培育、灌输和涵养纳税人心理和行为趋向理性化,增进其对税收制度的理解和认同,逐步达到缓解征纳矛盾、优化微观治税环境的目的。

(二)加大对违法、违纪的处罚力虚,增加新闻曝光,维护税法的刚性.加大对违法、违纪的打击力度,一方面可提高税法的刚性,起到对违法、违纪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对违法、违纪者处以重罚[7]。并且,我们耍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与新闻单位联合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税环境。

(三)完善税收征管模式.改进税收征管手段,提高征管水平和效益。首先,加强税源监控,恢复管户制度等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方法,管好已掌握的税源。其次,税务稽壶既是强化税务征管的一个必要环节,也是提高征管效率的有力保证。

(四)培养一支有较高政治索质和业务水平的税收征管队伍。作为税务执法者——税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索质是反映其征管水平及搞好反偷税的一个基本条件[8]。搞好税务人员自身的政治索质培养,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廉政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治理偷税是税务部门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国家只有在税收制度上减少漏洞,税务干部在技能上高出一筹,做到常抓不懈。才能营造一种依法纳税、依法治税、违法必究的税收环境。

结束语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减少企业偷税行为必须结合我国的现实经济环境,从我国企业发生偷税行为的原因出发,跟踪企业偷税的行为手段,适时进行税收检查来寻找减少企业偷税行为的措施,才能改变企业偷税现象泛滥的现状,还广大纳税人一个公平、合理、清洁的纳税环境,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陆进.国外学者论税收流失成因及其防范措施[M].经济学动态.2007.11.[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经济法基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1:46~47.[3]晏明春,肖佑恩等.偷税漏税根源何在[J].中国软科学,2005,(01).[4]朱国艳.省国税局公布十大偷税漏税案[N].东方今报,2010-04-20.[5]丁淑芬.我国税制结构的优化与完善[J].宏观经济研究,2005,(10):40~42.[6]赵明凤.浅析偷税漏税的成因与防范[D].广东:江门职业技术学院,2006,12~15.

[7]陆正飞等.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问题、原因及对策[N].证券时报,2008,19~22.

[8]中国税务学会<税制改革>课题组.关于当前税制改革的几个问题[J].税务研究,2005,(09):30~32.

第二篇:偷税检讨书

在日常税务处理中,纳税人在会计处理上利用多种手法偷逃国家税收。其手段随经营方式的不同使会计处理方法各异,现将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的各类手段、手法录文于此,供广大财会工作者参考。

一、销售收入方面(销项税额)

(一)发出商品,不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按时记销售收入,而是以收到货款为实现销售的依据。其表现为:发出商品时,仓库保管员记帐,会计不记帐。

(二)原材料转让、帐不记“其它业务收入”,而是记“营业外收入”,或者直接记“应付帐款”,不计提“销项税额”。

(三)以“预收帐款”方式销售货物,产品(商品)发出时不按时转记销售收入,长期挂帐,造成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

(四)制造大型设备的工业企业则把质保金长期挂帐不转记销售收入。

(五)价外收入不记销售收入,不计提销项税额。如:托收承付违约金,大部分企业收到违约金后,增加银行存款冲减财务费用。

(六)“三包收入”不记销售收入。产品“三包”收入是指厂家除向定点维修点支付费用外,还有按一定比例支付商家“三包费用”(含配件),保修点及商家挂帐不记收入,配件相当一部分都记入“代保管商品”。

(七)废品、边角料收入不记帐。主要是工业企业的金属边角料、铁肖、铜肖、铝肖、残次品、已利用过的包装物、液体等。这些收入多为现金收入,是个体经营者收购。纳税人将这些收入存入私人帐户,少数应用在职工福利上,如:食堂补助,极个别用于上缴管理费,多数用在吃喝玩乐和送礼上。

(八)返利销售。市场经济下的营销方式多变,返利销售是厂家为占领市场,对商家经营本厂产品低于市场价格的利益补偿,是新产品占领市场的有效手段,是市场营销策略的组成部分.其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商家销售厂家一定数量的产品,并按时付完货款, 厂家按一定比例返还现金.二是返还实物、产品、或者配件。商家接到这些现金、实物后,现金不入帐也不作价外收入,更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形成帐外经营。

(九)折让收入。折让即折让与折扣,相似于返利销售,所不同的是:折让是发生在销售实现的时候,在发票上注明或另开一张红票反映的销售方式。按照税法规定,在发票上注明折让数额的,按实际收款记收入。另外开具红票的,不允许冲减收入。在实际工作中,纳税人往往是用红票冲减收入,将冲减的收入以现金方式给购货员,购货方不记价外收入,造成少缴税款。

(十)包装物押金逾期(满一年)不转记销售收入。

(十一)从事生产经营和应税劳务的混合销售,纳税人记帐选择有利于己的方法记帐和申报纳税。

(十二)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包括应缴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等,不符合免税规定的,也不按4%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而是直接记营业外收入。

(十三)为调节本企业的收入及利润计划,人为调整收入,将已实现的收入延期记帐。

(十四)视同销售不记收入。企业用原材料、产成品等长期投资,产品(商品)送礼或作样品进行展销,不视同销售记收入,不记提销项税额。

(十五)母公司,下挂*多家子公司,涉及增值税发票、普通发票部分的业务全部在母公司核算,其它任由子公司,子公司每年向母公司上缴一定的管理费。

(十六)小规模纳税人为了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在认定后,达不到标准将要年检时,采取多家一般纳税人互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货款也互相支付,但就是一点,几家开具发票,互相之间的业务都不增值,这些就是一些企业税负偏低的一种原因。

(十七)已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丢失,又开具普通发票,不记收入。

二、进项税额方面

(十八)商业企业按工业企业办理税务登记和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进项税额不按付款凭证而按原材料入库单。

(十九)购进货物时,工业没有验收人库,或者利用发料单代替入库单,申报抵扣。商业没有付完款,自审抵扣,或者先虚开一张大额现金收据,先增加“现金”后,以坐支现金的方式让对方开一张现金收据回来办理抵扣,这些业务没有大量的外调取证很难查清楚。

(二十)用背书的汇票作预付帐款,利用现代技术涂改多次复印充当付款凭证,用来骗取抵扣。

(二十一)应税劳务没有付款申报抵扣(委托加工、水、电、运费)。(二十二)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或者用作本单位的福利等非应税项目,不作进项税额转出。(二十三)取得进项专用发票,开票方、收款方不一致,票货、票款异地申报抵扣。

(二十四)商业企业磨帐不报税务机关批准,擅自抵扣税款。

(二十五)用预付款凭证(大额支票)多次复印,多次充作付款凭证,进行申报抵扣。

(二十六)运输发票开具不全,票货不符,或者取得假发票进行抵扣。(二十七)为达抵扣目的,没有运输业务,去运管办、货运中心、地税局等单位代开发票进行申报抵扣。

(二十八)铁路客运发票(行李票)当作运输发票进行申报抵扣。

(二十九)最为典型的是个别企业将拉运垃圾的发票当作运输货物发票申报抵扣。(三十)进项发票丢失,仍然抵扣进项税额。

三、应缴税金方面

(三十一)代扣代缴税金长期挂帐不缴。

(三十二)稽核评税、税务稽查查补的增值税、所得税补缴后,不作帐务调整,该作进项转出的不转出,该调增所得额的不调整帐务,造成明征暗退。有的把补缴的增值税再记入进项税额。

(三十三)福利企业外购原材料转让或者直接销售,自己没有生产能力,委托加工就地销售、也按自产产品申报骗取退税。

(三十四)福利企业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取得,自认为反正是退税,造成税负偏高,退税也多。

(三十五)福利企业购进货物使用白条,骗取高税负退税。

四、企业所得税方面(三十六)中央与地方企业所得税划分模糊,纳税人为方便,只在地税办理税务登记。特别是2002年实行各50%企业所得税以来,由于国地税信息不共享,致使在2002年新办证的纳税人没有全部到国税办理税务登记。(三十七)企业收取的承包费不记人所得额,长期投资、联营分回的盈亏不在帐上反映,始终在往来帐上反复。

(三十八)购买股票、债券取得的收入不按时转记投资收益。(三十九)未经税务机关批准,提取上缴管理费。篇二:组织代码证检讨

组织代码证检讨

技术监督局:

由于工作疏忽,致使我公司“组织代码证”未能按期办理延期手续,违反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在此,我公司表示深刻的反省与歉意。针对此次错误,我公司立即组织学习了组织机构代码证有关知识,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为了发挥国家监督管理体系整体效能、强化管理,国务院于1989年发文(国发(1989)75号),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组织机构统一代码标识制度,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强制性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赋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民间机构、企业和其它依法成立的组织机构一个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标识 1997年3月24日,李鹏同志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43次总理办公会议,并由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4月4日下发了国秘通[1997]26号文件,会议决定了以下事项:

1、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抓紧修改、完善《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于1997年再次公布;

2、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代国务院起草一个关于加强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的条例,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3、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负责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工作;

4、全国组织机构代码一律使用ic卡。

组织机构代码证—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通行证。代码是“组织机构代码”的简称。它是每个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组织机构代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机构颁发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其作用相当于单位的身份证号。组织机构代码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gb11714《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编制,由八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本体代码和一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校验码组成。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包括正本、副本和电子副本(ic卡),代码登记部门在为组织机构赋码发证的同时,还要采集28项基础信息,并按照国家标准对这些信息进行编码,将这些信息存入代码数据库和代码证电子副本(ic卡)中,供代码应用部门使用。代码登记部门所采集的基础信息包括:机构名称、机构地址、机构类型、经 济性质、行业分类、规模、法人代表、主要产品、注册资金等。

我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只知道办理营业执照,而对自己唯一的身份证组织机构代码证,重视程度不够,也不能够及时参加年检,这是非常无知和错误的。组织机构代码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国家标准编制,并赋予每一个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其他机构颁发的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标识,覆盖所有单位(包括法人和非法人以及内设机构),是连接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桥梁和不可替代的信息传输纽带。目前已在工商、税务、银行、公安、财政、人事劳动、社会保险、统计、海关、外贸和交通等40余个部门广泛应用,已成为单位在进行社会交往、开展商务活动所必需的“身份证明”。

代码证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一印制的,采用了以下防伪措施:一是采用了专用水印纸;二是印刷了防涂改底纹;三是套印了荧光防伪油墨印制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行政章。

证书分为正本、副本和电子副本(ic)卡3款。3款具有同等效力。代码是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6523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11714-1997《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编制的。其表示形式是8位本体代码,1位校验码和一个连字符构成,如:00000000-0,并附以条形码,以便于机器识读。代码具有如下特性:唯一性、完整性、统一性、准确性、无含义性和终生不变性。在单位申请房屋产权登记时(如: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注销登记),常常要求当事人提交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日常工作中我们习惯地称之为法人代码证)、法人身份证明等要件。而法人代码证又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要件之 一。组织机构代码证又分很多类型,在办理代码证书的过程中,目前划分了企业法人、企业非法人;事业法人、事业非法人;社团法人、社团非法人;机关法人、机关非法人;个体、工会法人、民办非企业组织和其它类型共12种。“组织机构代码证”是企业法人的身份证,一个公民,如果没有身份证或身份证过期,那么他在社会生活将遭遇许多困难,比如说不能入住旅馆,不能乘坐飞机,不能办理银行开户手续等等,同理,企业的机构代码证失效,他的社会事务也难以开展,比如说不能办理房产交易,不能办理车辆交易,不能去银行办理对公业务等等,如此,将给企业的正常发展带来困难。代码证对一个单位来说作用

非常重要,例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涉及到转帐问题,需要向银行申请一个基本账户,作为结算账户,只有在这个基本账户的基础上,企业才能申请一般帐户,才可以购买现金支票。而申请办理这两种账户的时候都必须向银行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资料。同样对一个企业来说要想经营,就需要先去税务部门办理相关税务登记手续,同时申请购买发票。而企业税号的15位数字中,前6位是行政区划号段,后面9位是企业组织机构代码号,也就是说办理税务登记手续必须使用组织机构代码证,通过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可以实现对增值税发票的有效管理,防止个别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为国家从源头治理税源起到积极的作用。还有在车辆落户、申请人事调动、办理员工社会保障时都离不开代码证,可以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代码证在国家行政管理和维护经济秩序以及宏观调控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因为对代码证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结果给自己的经营活动增加了许多麻烦,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我市一家企业改制后变为有限公司,前来办理代码证。由于对代码知识知之甚少,加之对其不重视,认为不就是一个证吗,用处不大,因此在办证时将错误信息提供给了工作人员,造成重码现象,致使单位原有的银行帐户及税号都无法使用,后经代码工作人员多方努力,帮助其恢复了原有的代码证号,才使其避免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情况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发生,有的单位因代码证保管不善丢失,造成车辆无法落户;有的单位因不按期换证,使代码证过期,造成单位人员在办理出境手续时受阻;还有的单位在办理完营业执照后,没有办理代码证,而造成出口货物无法办理海关手续。由此可见代码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通行证。因此当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组织机构时,不要忘记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

反省我司此次组织机构代码证延迟的原因,主要是经办人员缺乏学习,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加之工作交接失误造成的。办公室新入职员工对组织机构代码证延期手续办理流程认识不足,相关材料准备不充分,以致错过办理期限,造成目前的状况。

对此,我司专门召开会议,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和批评教育,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并完善相关证照办理的流程,形成制度;将制度利用可视化手段在办

公室予以公示,将“按期办理证照审验手续”纳入办公室主任业绩考核要点与办公室工作计划中,加强监督。

对我公司的工作失误,我们再次表示歉意,希望贵局给予我们改正的机会,及时补办机构代码证的延期手续。

特此申请,望贵局批准

有限公司

2012年 月 日篇三:税务检查如何应对房地产企业常用偷税手法 税务检查如何应对房地产企业常用偷税手法 2009-05-22 15:12:22 作者:jiabeihui 来源: 浏览次数:345 网友评论 0 条

随着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规模的迅速膨胀和经营方式的灵活多变,企业偷逃税费的现象比较普遍,且偷税手法五花八门,错综复杂,造成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量流失,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和公平的企业竞争环境,危害巨大而深远。因此,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审计监督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随着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规模的迅速膨胀和经营方式的灵活多变,企业偷逃税费的现象比较普遍,且偷税手法五花八门,错综复杂,造成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量流失,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和公平的企业竞争环境,危害巨大而深远。因此,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审计监督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房地产企业主要偷税“伎俩” 一是在预售楼盘时故意延迟缴纳税款。还有些企业则是不按合同约定时间确认收入,以各种理由拖延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是有些房地产开发商由于资金紧张,有意侵占国家财政资金,在内随意调整税款申报数额。甚至少报税款或逃避纳税。

三是个别企业采取“体外循环法”,将预收的售房款收入放在其他公司银行账户上,或不按规定向购房人开具发票,隐瞒收入;或者将部分收入核算混入其他往来账户偷逃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还有企业将预收房款等挂在往来账面上,使缴纳的税款变成往来流动资金,偷逃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四是部分开发商将更名费、拖交房款押金、罚息收入、没收的违约保证金、定金等收入记入营业外收入或往来账户,未记入应税营业额一并申报纳税。有的将包销代销商品房手续费支出直接从售楼款收入中抵减,以从销售代理商处收取的楼款净额作为计税营业额,以此少缴营业税。

其它还有,以假发票虚列成本,致使企业亏损不缴纳企业所得税;随意调整税款申报数额;从售楼款中抵减代理手续费,以此少缴营业税;更名费等收入不入账等等。

房地产开发企业常见的几种假帐制造方法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投入大,销售时资金流入大,其对销售收入作假通常反映在隐瞒收入上。

1.利用房地产销售专用发票管理上的不完善隐瞒销售收入。

房地产销售发票是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产品的原始凭证,也是税务机关计税的主要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不按发票管理规定管理发票,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表面在开“大头小尾”票,甚至不开具发票,这样便给企业偷税漏税留有余地。

2.通过调整预收款入账时间,延期缴纳税款。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收取预收款或定金后,不按时入账和申报税款,从而达到延期缴纳税款的目的。

3.将销售收入长期挂应收帐款,延迟纳税义务时间。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有关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售出商品进行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根据上述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房产移送使用后,确认销售收入。但实际上,有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实现的销售收入长期挂应收账款,从而延迟纳税义务时间。4.在捐赠、分配利润、对外投资、自用开发产品及以地换房、合作建房中,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视同销售收入入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国家税务总局《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捐赠、分配利润、对外投资、自用开发产品视同销售不动产。有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捐赠、分配利润、对外投资、自用开发产品及以地换房直接在“营业外支出”科目列支,从而少计税款。

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收入作假的税收稽查策略与方法

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上述种种作假进行偷漏税的方法和手段,我们在实施税收稽查工作时,可以选择高效的税收稽查方法和策略。

1.对利用房地产销售专用发票管理上不完善隐瞒销售收入的税收稽查策略与方法。

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房地产销售发票管理漏洞达到隐瞒收入为手段。我们在实施税收稽查时,首先可以通过分析性复核程序来进行测算其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率、销售成本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并将其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前期及同行业类似规模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若存在较大差异,税收稽查可将其列入重

点稽查范围进行重点稽查;其次,税收稽查可以通过房地产开发发票存根与相应的购房合同进行核对;最后,税收稽查可以根据发票存根记载的价款与同地段的市场价款进行对比,可以从中查出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诚信纳税。

2.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调整预收款入账时间,延期缴纳税款的税收稽查策略与方法。

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延迟工程决算、延迟开具房地产销售发票从而达到隐瞒收入的行为手段。税收稽查在外勤稽查中,可以通过长期挂账的往来账款实施稽查,核查其在房管部门办理的房产合同,亲临房地产开发地点进行现场核查,了解购房业主是否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办理产权的移接交手续,是否已入住。在查实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已与购房业主办理了移交手续并入住的情况下,税收稽查可以根据会计核算实质重于形式的基本原则确认此项售房销售收入已经实现,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将长期挂账的往来款项结转销售收入。3.对捐赠、分配利润、对外投资、自用开发产品及以地换房、合作建房中,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视同销售收入入账的税收稽查策略与方法。

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产品捐赠、分配利润、对外投资、自用开发产品及以地换房、合作建房不作视同销售收入入账达到少计当期计税依据,从而达到少计缴税金行为。税收稽查在实施税收稽查时,首先可以结合对与捐赠、分配利润、偿债及土地相关的会计科目税收稽查,如:“营业外支出”、“应付利润”、“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发现是否存在此类业务;其次,税收稽查还可以通过上述分析性复核程序确定是否应将其作为风险领域进行重点稽查以发现问题。若税收稽查中发现问题,税收稽查可以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相应账务进行调整,计提相应的房地产涉税税金。4.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诚信度及能力分析。税收稽查可以通过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诚信进行综合分析,检查是否存在做假账的可能性,对存在做假账的,在实施税收稽查时,可以重点稽查其相关信息。如何对房地产企业进行税务检查

由于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周期长、不及时结转收入、经常出现退房、按揭的特点,特别是涉及到多个开发项目时,成本核算不规范。在税务检查时,税务人员有事会感到很麻烦,笔者在对房地产企业检查过程中,总结了一点经验,感觉很实用,下面结合实际工作介绍给大家。

一、营业税计税营业额的确定

《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销售不动产应当根据营业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缴纳税款。纳税人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而《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销售不动产采用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而企 业收到购房款时可能有两种帐务处理方式。第一种处理方式:借: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科目,贷:预收账款科目;另外一种处理方式是:借: 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科目,贷: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因此,企业当期应纳税营业额是“预收账款”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与“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之和。但由于“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有两个来源,一是从“预收账款”账户借方转入的;另外一部分就是直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的购房款,为了避免重复征税,所以要减去“预收账款”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这样就可以推算出应纳税营业额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营业额=“预收账款”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主营业务收入-“预收账款”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 公式①

根据会计账户原理又可得下列公式:

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公式② 公式②移项后,可得下列公式: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公式③ 把公式③代入公式①后得下列公式:

应纳税营业额=主营业务收入+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这样,税务人员在检查时,可以直接根据总账“预收账款”科目期末数、期初数和“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累计数三个数字计算出应纳营业税额。此方法计算简单,就不要再从“预收账款”明细帐中一笔笔合计当期发生数 但在使用上述公式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一)要核对“预收账款”账户借方发生额应当全部是退还购房款或者结转主营业务收入;如果出现企业调账事项,如,借:预收账款科目,贷:其他应付款科目等,则不得从借方发生额中扣除。

(二)适当抽取几个月份,把“预收账款”账户总账数字和明细帐数字核对,以防止企业故意调整会计科目做假账。

(三)检查“营业外收入”科目,审核企业在销售不动产过程中是否有收取违约金的事项,如果有上述事项,收到的违约金同样需要缴纳营业税。

(四)“预收账款”账户期初如果有余额,应当是已经缴纳过营业税的。

(五)国税发[2003]83号文规定,房地产企业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本期所得额-本期已转销售收入的预售收入×利润率+本期预售开发产品收入×利润率,此公式计算取数麻烦,可以改为:应纳税所得额=本期所得额+(预收帐款年末余额-预收帐款年初余额)×利润率

二、自行设计房源表

在检查过程中,税务稽查人员可以自己设计制作一份房源表。内容如下:

(一)填写此表的数据来源:

1、面积栏目可根据当地房产管理部门提供的测绘图填列,此测绘图可从房地产企业或者房产管理部门得到;

2、购房人、单价和金额栏目可根据房地产企业已经开具的发票或者收据填列,在填列时要与房屋销售合同核对;

3、发现房屋售价明显偏低、赠与房屋、自用房屋等情况备在在备注栏注明。

(二)此房源表的用途

1、通过此表能够掌握房地产企业整个工程项目的开发情况,如总共开发多少套房屋、已经销售出多少套房屋、剩余多少套房屋等等。

2、是计算房屋单位面积成本和主营业务成本的依据。单位面积成本=开发产品÷总面积(指可出售的面积);主营业务成本=已销售面积×单位面积成本。3、能发现价格明显偏低等非正常销售的情况,并可以根据同一单元、同一楼层的价格确定调整价。4、可以查出收入不入帐的情况。把金额栏合计数与企业 “预收账款” 帐上余额和已经结转“主营业务收入”总数之和对比,如发现二者不一致,则说明企业存在收入不入帐的情况。

5、合同金额栏合计数是房地产企业缴纳印花税的依据。根据此合计数乘以万分之五可以得出企业应缴纳的“购销合同”税目印花税。

三、房地产常见的偷税手法

(一)少结转收入。常见的有下列情况:收取采光费、宣传费、上房费等价外费用不计入收入;购房人办理的按揭贷款计入“短期借款”科目,没有计入“预收账款”科目:“预收账款”总帐和明细账数字不符;笔者在检查时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某房地产企业“预收账款”明细帐三级账记载8月份收到购房款为800万元,计入总账时却只有450万元,其余的350万元计入了“其他应付款”科目。因为帐簿和报表仍然是平的,所以,检查时如果不注意是很难发现的。

(二)收入不入帐。常见的情况是使用收据收取售房款不入帐,使用资金时,以向某人借款的名义转入账内。篇四:税务检查知识

税务检查知识

【内容提要】

税务检查是税收征收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税务检查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平、公开、公正、效率的原则。本章主要介绍了税务检查的主体、内容、形式、方法等,列举了税务机关和检查人员的法律责任,提出有效防范税务检查风险的方法建议。

第一节 税务检查概述

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或者扣缴义务及其他有关税务事项进行的一种审查、监督活动。通过税务检查,既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税收政策,严肃税收法纪,加强纳税监督,查处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确保税收收入足额入库,也有利于帮助纳税人端正经营方向,促使其加强财务核算,规范生产经营管理。

一、税务检查的主体

(一)税务机关。包括具体对外税收执法权的各级税务局及其稽查局、税务分局和税务所。税务检查只能以征管法所赋予税务机关的名义对外开展,并由税务机关内部具有行政执法权的税务人员具体实施。

(二)检查对象。包括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凡税法规定负有纳税义务或扣缴义务的单位或个人,都是税务检查的对象。税务机关有证据认为非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如行政机关)存在涉税违法违规行为的,可进行必要的税务检查。其他当事人主要指直接与检查对象的涉税事项有关联的其他单位或个人。

二、税务检查的分类

按照检查内容和侧重点的不同,税务检查包括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与税务稽查。(一)日常检查

是指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和扣缴义务情况开展的一种日常性的税收检查行为。日常检查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布置开展,主要涉及对纳税人财务核算凭证的检查,以及对纳税评估疑点进行的实地检查等。日常检查一般由各县(市、区)税务局的征管、税政或法规部门、税务分局(所)组织开展,主要目的是了解掌握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申报质量,加强日常征管。

(二)专项检查

是指各级税务机关根据需要布置开展的较大范围内的行业性检查或重点项目检查,如

建安行业、房地产行业、加油站行业等的专项检查,以及资本交易、发票专项检查等。专项检查一般由上级税务机关统一组织开展,主要是为了规范特定行业或特定项目的管征。

(三)税务稽查

税务稽查是指各级税务局的稽查局依法对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检查和处理。税务稽查的基本任务,是依法查处税收违法行为,保障税收收入,维护税收秩序,促进依法纳税。

三、税务检查的的内容

地税部门税务检查的内容主要有:

(1)财务核算情况,包括财务报表、账簿、凭证,检查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是否未按规定执行国家税收政策、法律法规,未缴或少缴应纳税款,有无故意隐瞒收入、多摊成本、少计利润、虚报费用及其他偷、逃、欠、骗税等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

(2)应税项目情况,包括纳税人自有或对外出租房产、土地申报缴纳税款的情况。

(3)发票管理情况,包括开具和取得发票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有效性。(4)其他检查内容。

四、税务检查的方式

根据检查组织形式的不同,税务检查的方式主要有:调账检查,实地检查,委托协查。

调账检查,是指将被查纳税人的财务资料调取到税务机关进行检查的一种形式。

现场检查与调账检查相对,是指税务机关派人员到被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地点进行检查的一种形式。

委托协查,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有怀疑或已掌握一定线索的经济事项,请求其他税务部门或是与其有经济联系的单位和个人配合予以查证核实的一种检查形式。

五、税务检查的管辖

税务检查的管辖,是指各级税务部门开展税务检查的分工和权限。简单讲,即税务检查案件应由哪一级别、哪一地区的税务机关查办。税务稽查可分为一般管辖和特殊管辖。

(一)一般管辖

税务检查一般由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登记地的税务机关负责。县(区)各级税务局的稽查局在所属税务局的管辖范围内开展税务检查,市、省、国家税务局的稽查局可以分别在所在市、省、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税务检查。

(1)分级分类稽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的稽查局可以充分利用税源管理和税收违法情况分析成果,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以下标准在管辖区域范围内实施分级分类稽查:

(1)纳税人生产经营规模、纳税规模;

(2)分地区、分行业、分税种的税负水平;

(3)税收违法行为发生频度及轻重程度;(4)税收违法案件复杂程度;

(5)纳税人产权状况、组织体系构成;

(6)其他合理的分类标准。

上级稽查局可以根据税收违法案件性质、复杂程度、查处难度以及社会影响等情况,组织查处或者直接查处管辖区域内发生的税收违法案件。

(2)国、地税部门税务检查的协调。各地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分别负责所管辖的税收的税务检查工作。在税务检查工作中发现有属于对方管辖范围问题的,应当及时通报对方查处;双方在同一税收问题认定上有不同意见时,先按照负责此项税收的税务机关的意见执行,如增值税的认定以国家税务局意见为准,营业税的认定以地方税务局意见为准。

(二)特殊管辖

(1)发票检查案件。涉及发票案件的检查,由案发地税务机关负责。一方面,由于利用发票进行违法犯罪的,多数都是跨地区作案,具有流动性强,隐蔽性大等特点,所在地税务机关往往难于及时掌握;另一方面,利用发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有的是纳税人,有的则不是纳税人,没有办理税务登记,无法按照属地管辖原则来确定管辖权,因此,由案发地税务机关负责发票案件检查更为合理。

(2)指定管辖。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税务机关对案件检查的管辖发生争议或者因特殊情况无法行使管辖权时,上级税务机关可以指定下级某一税务机关对检查事项行使管辖权。下级税务局查处有困难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可以报请上级局查处。在国税、地税各自系统内,查处的税务案件如果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税务机关管辖的,由最先查处的税务机关负责;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有关税务机关应当本着有利于案件查处的原则逐级协商解决;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税务机关协调或者决定。

(3)涉及纳税地点的特殊规定。比如,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纳税地点为房产、土地所在地,房产、土地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依法对该房产、土地的税收申报情况进行检查;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应当向建筑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纳税人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应向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因此税务检查也可由建筑劳务发生地、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所在地税务机关进行。

六、税务检查中各主体的权力、权利及义务

明确税务检查中各主体的权力、权利及义务,有利于税务检查双方正确行使权力,维护正当权益,有效履行法定的义务。(一)税务机关及其检查人员的权力

1、检查纳税人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检查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帐簿、记帐凭证和有关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六条规定,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才可以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税务机关检查;有特殊情况的,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年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检查。

2、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检查扣缴义务人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经营情况。

当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与纳税人的生活住宅合用的时候,税务机关不可直接行使场地检查权,必须提请司法机关的协助。

3、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问题和情况。责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文件、证明材料和有关资料。

4、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情况。

5、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6、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帐户。税务机关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

(二)税务机关及税务人员的义务

1、税务人员在进行税务检查时,必须两名以上税收执法人员,并出示《税务检查通知书》、税务检查证。

税务检查通知书是实施检查的税务机关开具给被查纳税人的告知书,载明了检查时间、检查人员的姓名、证号、检查所属期间、实施检查的税务机关名称及文书号等,并盖有签发税务机关的公章。

税务检查证是税务人员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的证明执法身份和执法权限的法定专用凭证。税务检查证的主要内容包括:持证人的姓名、照片、工作单位、检查范围、检查职责和发证机关、证号、税务检查证专用章、有效期限、发证时间。税务检查证由国家税务总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统一发放和归口管理,分别编号。税务检查证内芯主页应当盖有发证机关税务检查证专用章。

2、有责任严格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所获得的资料不得用于税收以外的用途。

3、税务人员在进行税务检查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其他利害关系。

4、告知当事人已经查明的违法事实、证据、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和拟将给予的行政处 罚,并告知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三)检查对象的权利

1、拒绝检查权

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在税务检查过程中,未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实施税务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拒绝检查。包括出现税务人员进行检查时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调取以前会计的账簿资料时未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等情形时,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有权拒绝检查。

2、申请回避权

如果与税务检查人员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有申请要求有关税务检查人员回避的权利。

3、知情权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4、要求保密权

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保密的事项仅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而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则不属于保密范围。

5、控告和检举权

对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及税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有权控告和检举。

6、陈述权和申辩权

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7、听证权

对税务机关作出的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享有听证的权利。

8、申请复议权

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检查处理或处罚决定,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

9、提起诉讼权

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检查处理或处罚决定,依法享有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10、要求赔偿权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行使职权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的,依法享有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

(三)检查对象的义务

1、必须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不得拒绝、逃避。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等有关单位应配合税务机关依法对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进行的检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应配合经县以上税务篇五:企业应对税务检查的注意要点

企业应对税务检查的要点有哪些

一、无论使用什么会计软件,无论账簿量大小,一律按年打印账簿,装订成册,以备税务机关税务检查。

二、税务检查必须向被检查企业下达《税务检查通知书》(征管局不得下达《税务事项通知书》进行税务检查),并出示检查官员《税务检查证》和《工作证》。税务机关不得委托中介机构行使税务检查权力(查账权、询问权、查验权等),无权委托事务所代表税务机关进入企业查账、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审核(否则构成“行政执法主体违法”)。税务官员不得口头以“纳税辅导”为名查阅本公司账簿。

三、税务经理签收《税务检查通知书》后,应当审阅通知内容:区分法律依据是《征管法》第五十四条(本公司是“当事人”)还是第五十七条(本公司是“相关单位”),以判断本公司的法定义务范围。依据五十七条的,公司有权知悉“当事人”身份,并只提供与该当事人有关的资料(而不是公司全部账簿凭证);检查期满稽查局不需向本公司出具《检查结论》。

四、同一内,已经接到过税务机关下达的《税务检查通知书》,又第二次被下达《税务检查通知书》;或者同一纳税被两次税务检查构成重复检查的(上级税务机关对检查案件进行抽查的情况除外),企业应当提出书面反对(依 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五条)。

五、出具县(区)级以上税务局局长签发的《调取账簿通知书》(参见《征管法实施细则》八十六条。各级稽查局无论行政级别高低,均属税务局内设机构,稽查局局长均无权签发)的,应向其提供往年的书面打印账簿。税务机关调取书面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限于与税务检查有关的合同、证件等,不得以“属于有关资料”为由要求查看员工会议记录本、拷贝办公电脑全部信息等),应出具《清单》,注明调取日期。《调取账簿通知书》如果声称“经税务局局长批准”但并无局长签字或者加盖私章,纳税人有权要求出示局长签批件;或在行政复议阶段要求查阅“局长签批文书”,否则可指控其程序违法。

税务机关可以在企业现场查阅电子账簿和信息系统,但无权用磁盘复制全部电子账簿带走并长期留存于税务机关(税务机关以国税发[2009]157号文第二十三条规定为依据强行复制电子账套而拒绝调取纸质账簿,没有上位法依据;变相规避征管法“三个月”的调账时限约束,涉嫌违法)。

五、调取账簿的须与《检查通知书》期间一致。例如,不得以检查2008-2010三年纳税情况为由,要求调取 2004-2010年账簿(除检查2008-2010时取得偷税证据线索,涉及以前账簿需要查阅的情况外)。六、一般情况下,税务局无权调取企业当年的账簿凭证。

特殊情况下,出具“设区的市级”税务局局长签发(自称“经市局长批准”而未出示签批件的,视为“未经批准”不予提供,并立即派人向市局长办公室投诉)的《调取账簿通知书》的,可以专门打印本的会计账簿供其调阅。但税务机关应在30日内退还。调取当年账簿限于以下几种情形(国税发 [2003]47号):(1)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检查;(2)纳税人涉嫌税收违法行为情节严重;(3)纳税人可能毁灭、转移、藏匿账簿资料;

(四)税务机关认为其他需要调回检查的情况。

七、税务机关调取往年账簿的,从清单日期起应在三个月内退还。税务官员复制电子账簿并携带返回税务机关存储的,应在3个月以内以纳税人可验证的方式销毁。

八、税务稽查人员不得撬锁开柜、强搬电脑(无论是否有警察在场“见证”);不得搜查人身和住宅,否则报请公安机关依《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3条处罚或检察机关依《刑法》第245条提出刑事检控(立案标准参见高检发释字 [1999]2号)。未经公安机关立案,警察未持有区(县)公安局签发的《检查证》(适用于行政案件),亦不得检查办公场所和强搬电脑(寻找所谓的“违法证据”);未持有检察院签发的《搜查证》(适用于刑事案件),亦不得搜查。《刑法修正案

(七)》生效后,公安机关不得“提前介入税务检查,与稽查局联合办案”;否则报请公安局督察、检察院予以制止。

九、纳税人不负有提供10年前的账簿凭证资料的义务(《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

十、在《调取账簿通知书》已经调走的账簿凭证中已经附有的(如成本结转表),不重复提供。已经向征收局报送过的资料(各种证书、合同、章程、申报表等),有权不重复向稽查局复印,要求稽查局自行向征收局调取或复印。非必有的资料(如销售明细表),可以不提供。

十一、稽查局通过派遣大队人马,包围售楼处员工及办公电脑、财务部员工及办公电脑,要求拷贝硬盘,对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造成妨碍的,应通过录音、录像、照相固定证据,通过检举控告追究当事人行政责任。

十二、公司办公区域(尤其是财务室、会议室、售楼处等重点区域)要安装监控摄像设备。税务师可由公司配备录音电话、录音笔、录像机三件办公设备。未安装监控摄像设备而造成被“抄家”、被殴打不能取证而无法追究犯罪嫌疑人责任的,视为公司责任。设备齐全但因税务师怯场而帮助税务官员“抄家”造成的损害,视为税务师责任。

第三篇:偷税举报信

致唐山市地税局领导的一封偷漏税举报信

尊敬的唐山市地税局、高新技术开发区地税局领导:

我叫现就**、**夫妇的唐山**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唐山**制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偷漏税一事向贵局举报。

被举报人:**,副教授,2009年成立唐山*有限责任公司,系总经理。公司现在地点:2008年成立唐山**设备有限公司,公司现在地点:

被举报人:**,系**妻子。

一、根据《公司法》该公司属于**、**夫妻

在成立**、**公司时,**、**夫妇就先后找了(系**哥哥)、**(系**的姐姐),做挂名股东、法人代表等职务(有录音及法院当庭陈述)。**公司、**公司实际上是**、**夫妇的公司。

二、提供虚假房屋买卖合同进行偷税

根据**公司提供的资料,由**公司出资243万以**、**夫妇的名义购买位于高新区一套别墅,房屋价格为243万元。然而2011年11月18日**、**夫妇和房屋中间人交易金额却只有147万元。**、**夫妇正是利用提供阴阳合同的方式进行偷税(**当庭确认),进而可以推断其经营的公司同样是这样操作。

三、提供虚假财产报表进行偷税

根据**公司法人代表**向法院提交的443万的欠条及起诉状,可以看出该公司对**、**夫妇拥有443万的债权。然而从**公司提供的资料看,该公司并未将这443万元的债权记入公司应收账款,那么**公司所做的财务报表必定是虚假的。**公司涉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进行偷税。

四、通过虚构交易转移资金进行偷税

在管理经营**公司、**公司期间,**、**夫妇多次以付货款、工程款的名义,从该公司的账户往**的账户转移了几千万的资金(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2014年就多达35133754元)。事实上所谓的货款、工程款都是**、**夫妇及**公司、**公司虚构的,根本不存在,其目的只是为了转移资金进行偷税。

五、通过财务人员等人私人账户转移公司资金进行偷税

**公司、**公司财务人员、工作人员均系**、**夫妇的亲属,**、**夫妇多次将公司资金出存人**、、**的私人账户供其肆意消费、投资。据举报人掌握的有:2010年**、**夫妇购买别墅一套;近来**、**夫妇购买的豪车两部;**、**夫妇通过亲属等人个人的账户转移了大量的资金。

六、故意不分配公司盈利以逃避缴纳个人所得税

**公司、**公司实质为**、**夫妇公司,**、**夫妇在公司存在大量资金往来,年年盈利的情况下,故意不分配公司盈利,而肆意支取公司盈利用于消费、投资,其目的就是为了就是逃避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有法庭笔录及录像)。

以上仅仅是**、**夫妇的违法偷税的一小部分,敬请唐山市税务机关稽查,尽快减少国家损失。

举报人:

联系电话:

第四篇:偷税、逃税、漏税

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

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偷税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伪造(设立虚假的账薄、记账凭证)、变造(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挖补、涂改等)、隐匿和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

二是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以冲抵或减少实际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三是不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仍然拒不申报;四是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即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制造虚假情况,比如不如实填写或者提供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的纳税资料等。

逃税是指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税款的行为。

这种行为有以下特征:纳税人必须有欠缴税款的事实,即在税务机关核定的期限内没有按时缴纳税款。同时,纳税人有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并且这一行为产生了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税款的后果。

这种行为与偷税不同。偷税是纳税人采取隐匿事实、伪造账目,隐瞒应该缴纳税款的数额;逃税是纳税人承认应纳税额,但采取转移、隐匿财产的手段,隐瞒缴纳税款的能力。

偷税和漏税是一个意思吗?二者有什么区别?

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

漏税是指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

两者的区别是:

(1)性质不同。“偷税”是故意违反税收法规的行为,“漏税”则是无意发生的漏缴行为。

(2)处罚不同。对于“漏税”的纳税人,除限期追补漏缴税款外,还可处以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倍以下的罚款。而对“偷税”的,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偷税款外,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1.漏税是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属于无意识而发生的过失行为。造成漏税的原因一般有:

(1)纳税义务人不了解或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或因粗心大意、工作草率而错用税率、漏报应纳税目、少计应税数量、销售金额和经营利润等。(2)税务机关因特殊情况和税务人员失职,没有及时将税种、税率的调整变化通知到纳税义务人,致使计税有误,造成税款漏征。

(3)纳税义务人没有详细报告其经营状况,而税务人员也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核,二者都没有完全履行法定义务,双方混合过错造漏税。漏税不是犯罪行为,对于漏税,税务机关可以在3年内追征。

第五篇:稽查偷税案例分析[范文]

稽查偷税案例分析

一、案件背景情况

按照专项检查计划,地方税务局稽查局于xx年3月6日至3月26日对xx某股份有限公司xx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xx某股份有限公司为独立核算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液氨、碳酸氢铵、甲醇、甲胺、多聚甲醛、甲醇等化工原料,主管税务机关为xx地方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

二、检查过程与检查方法

一是提前进入“角色”。接到检查计划后,检查组根据被查单位的行业特点,重点学习了相关的财务制度和税收政策,提前进行相关稽查业务的“充电”准备。通过网上查询系统地了解了该企业的经营、管理、纳税等情况,并结合实际,明确了主查人员、拟定了检查方案、明确了工作分工、提出了检查要求和注意事项。

二是账内检查“查深、查透、查细、查实”。检查人员针对被查单位内部往来等收入构成、各种涉税凭证及发票多等特点,坚持不放过任何与税收有关的细节,做到“疑点必查、循序渐进、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以尽快发现深层次的偷逃税问题而“切中要害”。

三是注重“账内检查”与“账外侦察”相结合。检查人员入户后,注重询问,多方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首先听取被查单位主管财务人员的情况介绍,重点了解其主要业务及财务核算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账簿检查,从中寻找出各种疑点问题。进一步核实与查对各种信息,对各种疑点问题进行逐一排查,检查实施全面细致,做到“税种查全、环节查到、问题查透、不留死角”。

四是经过账面检查及企业提供的银行对账单,发现企业取得按揭贷款收入未按规定入账造成少缴各税。

三、违法事实及定性处理

(一)违法事实和作案手段

1、灰罐使用费等129745.20元记入营业外收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第二条、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行细则》第二条规定,应补缴营业税(租赁业)6487.26元,并从税款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滞纳金。

2、专家产品评审费46900元记入管理费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应补缴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9380元;6606665.03元记入应付职工薪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应补缴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64518.39元。

3、灰罐使用费等129745.20元记入营业外收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第二条、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行细则》第二条规定,应补缴城市维护建设税454.11元,并从税款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滞纳金。

4、灰罐使用费等129745.20元记入营业外收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第二条、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行细则》第二条规定,应补缴教育费附加(营业税)194.62元。

5、灰罐使用费等129745.20元记入营业外收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第二条、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行细则》第二条规定,应补缴地方教育附加(营业税)129.75元。

6、调增项目:贴现息、高温费、安全经费等共计1709620.49元记入财务费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调增计税所得额1709620.49元。专家产品评审费共计46900元记入管理费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调增计税所得额46900元。调减项目:灰罐使用费等129745.20元记入营业外收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调减计税所得额7265.74元。应补缴企业所得税437313.69元,并从税款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滞纳金。查补税额总计518477.62元。

(二)处理结果及法律依据

1、专家产品评审费共计46900元记入管理费用。该行为属于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税款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之规定,定性为应扣未扣,处以0.50倍的罚款,罚款金额4690元。

2、应付职工薪酬6606665.03元,未进行纳税申报。该行为属于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税款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之规定,定性为应扣未扣,处以0.50倍的罚款,罚款金额32259.20元。

3、灰罐使用费等129745.20元记入营业外收入。该行为属于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第二款之规定,定性为不缴少缴,处以0.50倍的罚款,罚款金额3470.69元。

4、对所查补的企业所得税437313.69元,属于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第二款之规定,定性为不缴少缴,处以0.50倍的罚款,罚款金额218656.85元。

罚款总计259076.74元。以上税款518477.62元、罚款259076.74元、滞纳金150408.09元,合计927962.45元已全部缴纳入库。

四、案例分析及建议

(一)案例分析

一是在税务稽查过程中,对企业的检查要注重多方位开展,对账内、账外全面开展检查。在检查中注重对关联性的问题、以前的纳税情况进行跟踪,发现问题,确保查深查透。

二是注意提高稽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落实“首查责任制”等考核措施,进一步增强了检查人员的稽查“压力”,从而也极大提高了检查人员的稽查“动力”,在检查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执法尖兵”作用,严肃查处,大胆执法,进一步发挥出检查人员查处案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稽查建议

一是找准稽查突破的“切入点”。通过对典型案例评析和研讨,注意收集整理当前偷逃税的“倾向性”问题。针对典型的偷逃税特点,在今后对同一行业的税务检查工作中,应从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入手,力争做到“以点带面”、“有的放矢”,找准稽查突破的“切入点”,依照被查企业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

二是“顺藤摸瓜”延伸稽查。拓宽查账思路,改变传统、僵化、肤浅的稽查方式,充分利用调查信息,力争达到“顺藤摸瓜”发现疑点,善于发现涉税线索,一查到底,要创新检查思路和手段,提高稽查方法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保证检查质量;其次,通过询问有关人员,核实与查对各种信息,力争做到把各种疑点查深、查细、查全、查透,以进一步向纵深“延伸稽查”。

三是征收管理要做到“底数清”。从检查情况看,好些问题是企业和税务机关应知应会的问题,只是由于是税务管理人员的疏忽或企业抱着侥幸的心理造成的少缴税款。因此,征收管理机关应更深层次地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以及生产经营的变化情况,做到“底数清”。

四是强化征、管、查“良性互动”机制。加强征收机关和税务稽查的协调与合作、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减少工作中的阻力。总结归纳不同行业主要涉税违法“新动向”,针对税收管理薄弱环节和查处结果,及时反馈给征收管理部门,提出征管建议,促进稽查成果的积极转化,强化“以查促管”职能,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以建立税务稽查与征收、管理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下载偷税问题研究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偷税问题研究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商贸企业偷税手段及防范措施

    商贸企业偷税手段及防范措施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照法律规定,对经济组织和个人无偿征收实物或货币的一种经济活动和强制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因而,无......

    养老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庞大,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同时,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日益增多,农村家庭结构日益小型......

    老龄化问题研究

    第二章:人口老龄化问题 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谈论中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还是在说“人多”。而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

    拆迁问题研究

    拆迁问题研究 拆迁是城市建设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必要的拆迁既可以改善人们居住质量,优化人居环境,还可以提高城市品位乃至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的进步。应该说厦门的拆迁环......

    企业文化问题研究

    企业文化问题研究【作者】林书【摘要】企业文化是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管理思想与管理方式。强调企业文化 ,是当今世界企业管理的一种新趋势。我国理论......

    财务危机问题研究(范文模版)

    财务危机问题研究 1.1 目前会计财务存在的问题 1.1.1 会计方面的不规范 原始凭证填制不规范。如,部分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要求,基本要素不齐全,摘要、大小写、日期、......

    农转非问题研究

    “农转非”人员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摘要】:土地历来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保障之源。土地被征用之后,失去土地的农民也即征地农转非人员即面临着与之息息相关的就业与社......

    档案学研究问题

    档案学研究问题: 1、 档案资源,档案资产,档案文化遗产概念异同关系研究 2、 档案馆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问题研究 3、 数字档案馆建设技术方案框架研究 4、 数字档案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