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方储备粮静态储备动态管理的探索
地方储备粮静态储备动态管理的探索
许可勇刘登寿卢金祥
(宁德市粮食局)
1地方储备粮管理的现状
1.1目前地方储备粮管理的制度
粮食放开后,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粮食储备管理上,我省制定了《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办法》和与之相配套的《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实施意见》,对确保粮食安全以及去年“非碘”和粮价波动等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省储备粮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调粮食储备工作实行省、市、县三级行政首长负责制。
二是明确规定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确保储备粮油库存真实、帐实相符、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
三是加强储备粮油品质、质量管理,确保需要时用得上。
四是加强储备粮油安全储存管理,使储备粮油从收购入库到轮换销售出库全过程管理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
五是责任分清、奖惩分明,使管理办法落到实处。
1.2在具体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1.2.1管理不善,科学保粮水平不高
目前,全省储备粮新技术推广率低,有一半左右仍然停留在常规保管阶段,不利于延缓储备粮品质陈化,降低损失损耗。
1.2.2仓储设施投入不足
市县一级仓库普遍存在防潮、隔热和气密性差等问题,影响了储粮品质的提高。在这些仓库存放粮食均容易造成品质提早陈化。
1.2.3轮换不够及时,既有财政问题,又有市场把握不准等因素
全省地方储备粮食110万吨,从2004年3月底检查情况看,分年限情况是:2003年产占41.47%;2002年产占24.43%;2001年产占28.31%;2001年以前产占5.79%,总体做到了三年一轮换要求。但还有一些地方2000年以前生产的储备粮超过本级储备规模3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以上。以至出现部分陈化粮,影响了粮食安全。2对地方储备粮管理方式——动态管理的尝试
鉴于地方储备粮在具体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为了储备粮既能管住管好,又能确保粮食品质新鲜,提高管理效益。宁德市粮食局对市级储备粮管理方式进行了动态管理许可勇,宁德市粮食局调控科副科长,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北路21号。的有益尝试,即从2004年5月份开始,将新增市级储备粮3000吨(占总规模的25%)存放民营企业仓库,由市储备粮公司派人驻厂管理,并与之实行“库厂”结合,静态储备动态管理。静态储备,即随时确保确定的储备规模数量粮食帐实相符;动态管理,即在一定储备规模内进行动态轮换,确保品质优良。此举既解决了粮食局下属的储备粮管理公司(简称管理公司)仓容紧缺问题,又改善了市级储备粮的品质,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
2.1试点做法的要点
2.1.1政府批准
根据宁德市人民政府批转宁德市粮食局《关于推行市级储备粮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市粮食局和市财政局共同下达了《关于试行市级储备粮静态储备动态管理的通知》,明确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从现有12000吨市级储备粮中划出3000吨中晚稻与民营粮食骨干企业合作,实行静态储备动态管理。
2.1.2价格包干
动态储备3000吨中晚稻收购价格依据加工企业与安徽等省产粮地国有粮食企业签订的《采购合同》,结合当地收购价,一次性确定该批中晚稻的最高收购价(如2004年初核定价2000元/吨)。管理公司据此向农发行预先申请最高额度70%的储备贷款给加工企业组织粮源。加工企业按照储备粮质量标准组织中晚稻入库,经管理公司验收合格后,再全部付清余款。以后,加工企业不管是轮进还是轮出粮食,价格是高于或低于财政核定价,由此产生的差价均由加工企业自行负担(财政不贴差价,管理公司不负盈亏责任)。如属政府行为应急抛售市级储备粮,所抛售的粮食质量高于储备的中晚稻质量,形成价差时,财政据实向加工企业弥补价差。
2.1.3质量保证
参与动态管理的粮食是当年产中晚稻,质量符合国标中等以上标准。加工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有权自主调剂储备品种,但所调剂的粮食质量必须高于或等于当年产中晚稻质量,否则,不得自主调剂储备粮食。管理公司负责验质把关,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粮食,拒绝入库保管,只能由加工企业自行销售处理,以确保入库质量关。
2.1.4当年轮换
加工企业结合生产需要,必须在一年内将3000吨市级储备粮分期、分批轮换,做到每购进一批新粮,相应加工一批旧粮(先进后出)。如此循环反复,达到轮换库存目的;并始终保持3000吨储备库存粮食不变(变的只是粮食品质越来越好)。同时,管理公司按轮换进度每年给予加工企业适当的轮换费用补贴。
2.2实行动态管理的好处
2.2.1减轻财政负担
以2003年产中晚稻3000吨,三年后正常轮换算,财政要负担差价90万元[3000吨×(购进价2000元/吨-轮出价1700元/吨)],即每年潜亏30万元。现采取动态
管理办法,由加工企业参与轮换,采用“当年轮进(出)、价格包干、差价自负”的办法,财政就不要承担轮换价差补贴。解决了原储备粮轮换过程中,差价补贴困扰地方财政的一大难题。
2.2.2粮食部门库存做到常储常新,节约仓储保管等费用
①解决粮食仓容不足的矛盾。由于我市储备粮管理公司仓容已经饱和,3000吨储备粮只能租借其他粮食仓库存放(租金每年正常需要12万元),而加工企业有现成的5000吨标准原粮仓库,能够为动态储备粮提供现成的仓库,而且免租金。
②储备的粮食品质结构得到改善。往年由管理公司收购储备的粮食全是早籼稻;由加工企业参与轮换后,调入的是省外中晚稻和东北优质粳稻等,改善了原有储备粮食单一的品质结构,并在产销区之间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合作关系。
③做到常储常新,保证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储备粮轮换一般要3年或3年以上才进行;而加工企业参与轮换后,约定一年至少一轮换,保证了库存粮食做到常年更新。确保了政府急需时投向市场的全是新粮(而不像过去一样全是陈粮)。
④节省保管费用和防止粮食污染。由于实行动态轮换只对库存粮食进行交替更新,因而基本不用药剂薰蒸杀虫。
⑤拓宽了储备粮轮换渠道。改变储备粮轮换从原来的政府行为逐步转变为在政府统一调控下的市场行为,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2.2.3对加工企业有利
①对生产加工有利。动态管理3000吨粮食存放在加工厂仓库,加工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消费需求,既增加粮食品种,又有稳定的原料来源,扩大市场占有率。
②对减少企业周转金有利。加工厂多了3000吨铺底库存(贷款金600万元),由于粮权属政府,每年贷款利息(按同期银行利率算)由财政补贴,管理公司付息,与加工企业无关。因而,加工企业可以将全部周转金用于扩大生产和经营发展。
③对企业把握商机,调控市场有利。动态管理3000吨粮食,允许加工企业架空轮换30%库存粮食四个月。加工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市场优势,把握良机,架空轮换900吨粮食,达到赚取季节差价的目的。
④对提高加工企业诚信形象有利。政府选择获得“放心粮油”称号的龙头企业作为参与动态管理的合作者,这对民营企业整体形象和品牌的树立具有深远的影响。
2.3动态管理的局限性
任何一种管理方式的出现,都有它客观的局限性,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储备粮动态管理的推行,正是对原有储备粮管理方式的拓展和补充,是一种新的有益尝试。从我市推行半年市级储备粮动态管理试点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局限性:
2.3.1库存粮食数量只能估算,不能精算(这是粮食进出仓频繁造成的)
一是进仓的粮食多为编织袋包装,不是定量包,计量一律经过地磅过秤,入库粮
食数量较为准确;但出库时用于加工的粮食多为点包,因而数量计量不准确。二是库存的粮食需要不断轮入新粮和轮出旧粮,因而每日的库存数量统计滞后。但整月的库存平均数与帐卡数是基本一致的。
2.3.2粮食进仓堆垛不整齐、不规范,随意性较大,影响了测量计量的准确性。
2.3.3由于粮食进出仓比较频繁,如果每批次粮食都要进行品质鉴定,需增加费用开支。因而粮食质量主要靠感观鉴定完成,存在误差。
3探索储备粮动态管理方式的新路子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管好地方粮食储备。保证地方储备的粮食达到国家要求的规模;保证地方储备粮适销对路,品质优良;保证地方储备的粮食在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精神和省粮食局、财政厅、农发行印发的《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办法》以及相配套的《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实施意见》与《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安全储存实施意见》,为各地积极探索储备粮动态管理,既奠定了基础,又指明了方向。
3.1储备管理常储常新的路子
3.1.1与民营加工企业联营,走“厂库”结合的路子。“厂库”结合按储备粮存放地点的不同分为二种形式:
①“内”结合的形式,即储备粮直接存放在加工企业原料仓库,由储备粮公司派人管理,加工企业负责对库存粮食分期、分批轮换,确保粮食品质新鲜。宁德市3000吨市级储备粮动态管理正是采用这种形式。
②“外”结合的形式,即储备粮存放在粮食仓储企业仓库,由加工企业负责对库存粮食每年进行一次轮换。
虽然这种“厂库”外结合的形式,克服了“厂库”内结合库存粮食数量不精确,堆包不整齐和质量不确定等局限性,达到了数量真实、准确;堆垛整齐、规范;点包计量方便;库存质量有保证等优点。但其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增加了粮食企业仓库到加工厂的短途运费。
3.1.2与粮食加工、购销企业联合,走“联合体”路子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因地制宜实行企业重组和组织结构创新,以现有仓储设施为依托,改造和重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投的粮食购销企业,作为政府实行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和整合企业现有的粮食仓储、加工、运输设施等资源,发展社会化粮食储运体系、粮油精深加工和粮食产业化经营,推进粮食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在全国逐步形成若干个具有竞争力的国有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在粮食经营和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企业内部改革,使粮食储备管理企业、加工企业和购销企业真正走向联合。当前,要以地方储备动态管理为契机,将粮食储备、加工和购销企业联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走出一条既搞活储备,又发展壮大加工和购销企业的路子。
3.1.3储备企业自办加工企业,走“一体化”路子
储备粮管理公司自办加工企业(实行独立核算),加工轮换储备粮,确保储备粮品质达到良性循环目的。加工出来的成品粮可以通过购销企业联营,也可以直接投向市场,则储备的轮换问题得到自主或比较彻底解决。储备、加工、购销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和显著提高。
3.2 防范动态储备风险
3.2.1企业规模,仓储条件,信誉和企业最低库存保障线
地方储备动态管理选择加工企业基本条件:一是当地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每月加工经营量应远大于参于动态轮换量;二是企业信誉好,必须获得“放心粮油”企业称号,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三是加工企业仓储条件要好,能满足单独存放储备粮要求;四是企业资产负债率要低,并具有不低于储备总量10%的铺底库存。一旦在轮换期内不能及时轮入粮食,加工企业可先用自营粮食抵顶储备数量。
3.2.1先进后出,健全制度
动态储备库存是不断更新的,更新库存最常用的方法是“先进后出”。“先进后出”即:购进多少新粮,相应拨付加工多少储备粮,做到进出数量保持平衡。并且要求轮入的新粮品种和质量不低于原储备粮品种和质量;若是高于原储备粮品种和质量,则由加工企业自行承担品种和质量差价。此差价将作为架空期轮换保证金。
3.2.3库存管理(架空和轮换期规定)。加工企业如要求架空储备粮,必须事前向粮食企业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最多允许加工储备规模30%库存粮食,并在四个月内补足库存;如按全年检查,则平均架空轮换的数量不得超过储备规模的10%。具体架空操作中,必须做到先款后货,即加工企业存多少款到农发行专户,才能提取相应数量的粮食加工,否则不允许架空库存。
3.2.4资金使用管理
当粮食准备轮进时,农发行先按照有关贷款条件发放非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或调销贷款,等粮食入库后再发放储备贷款,并收回收购贷款或调销贷款;当粮食轮出时,按照“先款后货,笔笔结清”的办法,足额收回储备贷款,确保做到“购贷销还,封闭管理”。
3.2.5违规,终止协议,处罚的规定
粮食企业与加工企业每年共同签订《储备粮动态轮换协议书》,明确储备粮粮权属各级政府,未经允许任何企业和个人无权动用。粮食企业根据储备粮轮换进度,按季度给予加工企业适当轮换补贴。若一年内不轮换,则不补贴,违约造成粮食损失还要由加工企业负责赔偿。协议终止后,由加工企业负责当年产原储备品种粮食,质量符合国标中等以上标准新粮,运到粮食企业仓库,并堆存整齐。
3.3管理制度的落实
3.3.1粮食主管部门、储备公司、加工企业三方主要职责
粮食主管部门主要职责:制定储备粮动态管理办法,协调解决动态管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保证动态管理顺利进行。
储备公司主要职责:严格执行储备粮动态管理办法。选派懂业务责任心强的保管人员管理库存,做到专仓储存、专帐记载,确保数量、质量和品种等方面落到实处。同时,在每个仓外悬挂储备粮专牌,防止与其他粮食混存。
加工企业主要职责:保证库存每年至少一轮换,轮换粮源必须是质量符合国标中等以上的当年新粮。
3.3.2监督检查制度。随时接受粮食、财政和农发行等部门的联合监督检查
储备粮动态管理开始执行后,加工企业每月至少接受三部门联合检查二次。检查库存粮食的数量、质量以及规范管理等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动态管理措施。
3.3.3执行统计法,建立统计台帐上报制度
执行统计法,建立统计台帐上报制度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最基本的要求。加工企业要定时向粮食主管部门上报购、销、调、存等基本情况报表,以便粮食主管部门随时掌握全面情况,作出正确的市场预测,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粮食安全。
储备粮管理工作,特别是轮换管理,是一个大课题,我们探索的仅仅是初步的设想,只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要取得深入和完整的结果,还需要不断地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第二篇:舟山市地方储备粮管理实施办法
舟政发„2009‟80号
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舟山市地方储备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舟山市地方储备粮管理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十二月九日
舟山市地方储备粮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地方储备粮仓储管理工作,提高仓储管理水平,确保地方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根据《浙江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和参与地方储备粮经营管理、监督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地方储备粮,是指市、县(区)人民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所辖行政区域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等情况的粮食和食用油。
第四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粮食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粮食部门)负责本级地方储备粮的行政管理。对地方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实施监督检查。
市、县(区)人民政府财政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地方储备粮的贷款利息、管理费用和轮换补贴(含轮换费用和轮换差价补贴)等财政补贴,保证及时、足额拨付,并负责对地方储备粮财政补贴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安排本地地方储备粮所需贷款,并对发放的地方储备粮贷款实施信贷监督。
第五条 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以下简称承储企业)由市、县
—2—(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条件确定,具体承担地方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并对地方储备粮的数量、质量与储存安全负责。承储企业不得从事与地方储备粮无关的其他粮食经营业务。
承储企业应当接受粮食、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骗取、挤占、截留、挪用地方储备粮贷款和贷款利息、管理费用、轮换补贴等财政补贴。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地方储备粮的仓储设施,不得偷盗、哄抢或者损毁地方储备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地方储备粮以及地方储备粮仓储设施对外进行担保或者对外清偿债务。
第七条 对地方储备粮经营管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粮食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受举报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查处;举报事项不属本行政机关处理的,接受举报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移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处理;接受移送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报移送的行政机关。
第二章 计划和轮换
第八条 根据省、市人民政府下达的地方储备粮储备计划,落实储备规模。地方储备粮的管理按照“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的要求,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3— 第九条
地方储备粮的轮换,要以有利于保质保量保值,有利于调控市场,相对减轻财政负担为原则。
第十条
地方储备粮的轮换,由承储企业上报每年轮换的计划,经粮食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联合审批,报本级政府批准后,由粮食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和农发行下达给承储企业实施。承储企业统一组织轮换,各代储单位都不得擅自轮换及动用储备粮。
第十一条 储备粮的轮换严格执行储备粮出入库管理办法,根据储备粮的质量和储备年限等情况,实行均衡轮换。轮出的储备粮原则上采取竞价销售的办法,轮入所需粮源,承储企业应当从粮食生产者、粮食批发市场或者国家规定的其他方式调入。除特殊情形外,地方储备粮的轮换补库应当在储备粮出库后5个月内完成。
第十二条 储备粮油轮换,以粮油品质理化检测指标和储存年限为依据。储备粮质量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各项指标。国家标准调整时,按新标准执行。承储企业的储备粮超过国家规定的储存年限[早籼谷一般为3年;晚粳谷一般为1-2年;小麦一般为3年;玉米一般为1-2年;食用植物油(四级)一般为2年],经检测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指标的,对承储企业给予适当奖励。
第十三条 轮换储备粮的成本,按实结算。储备粮的费用补贴标准,包括利息、保管费、包装物费及轮换费用四项。利息按农发行贷款的基准利率核定。费用及轮换价差由财政部门统一核拨。轮换粮食后应及时将销售款归还农发行。地方储备粮的储备所需资金实行封闭运行,专款专用。承储企业应当在农发行开设基本
—4— 结算账户。
第十四条 轮换补库结束后,承储企业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对入库粮食质量进行鉴定。出库的储备粮储存时间超过国家规定年限的,应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承储企业委托具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测机构进行质量鉴定。经鉴定确定为已陈化变质,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储备粮,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不得流入口粮市场。
承储企业应当在轮换补库结束后15日内,将轮换计划执行情况报同级粮食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并抄送当地农发行。满仓鉴定情况在20日内报同级粮食和财政部门。
第三章 储存管理
第十五条 按照“相对集中、调度便利、储存安全、管理规范”的原则对储备粮储存库点进行布局。承储企业的仓库要达到“上不漏、下不潮、能通风、可密闭”的要求。
第十六条 承储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仓库容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仓库条件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二)具有与粮食储存要求、粮食仓型、粮食进出库方式、粮食种类、粮食储存周期等相适应的仓储设备;
(三)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储备粮质量检测仪器和场所,具备检测储备库温度、水分、害虫密度的条件;
(四)具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粮食保管、检验、防治等管理和技 —5— 术人员;
(五)经营管理状况和信誉良好,并无严重违法经营记录。第十七条 承储企业对储备粮实行专仓储存、专人保管、专账记载,使用规范的账、表、卡,及时准确、完整地填报各种储备粮统计报表。
承储企业必须做到储备粮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第十八条 承储企业粮仓、油罐要达到常年无害虫、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
承储企业要努力改善仓储条件,积极采用科学保粮技术,延缓粮食变质,减少粮食污染,降低保管费用,避免自然灾害,确保储粮安全。要积极研究和推广绿色储粮技术,实行绿色储粮。
第十九条 承储企业应当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档案。每年3月和9月都要对储备粮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做好检测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填入专卡。如发现储备粮数量、质量和储备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第二十条 承储企业日常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数量:统计账、会计账与保管账是否相符,保管账与实物库存是否相符,数量是否真实。
(二)质量:轮换入库的粮食是否新粮,质量是否符合国标,储备粮储存期间品质是否达到要求。
(三)粮情:粮温、仓温、仓湿、粮食水分等变化情况是否正常。
—6—
(四)安全:仓房是否符合安全储粮标准,仓储和消防设施、设备的配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防火、防爆、防风、防洪、防盗、防伤亡、防污染等相关制度是否健全。
(五)药剂:储粮化学药品、药剂的采购、运输、保管和使用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六)环境:库区内及库区周边有无易燃、易爆危险品和污染源,以及其他安全隐患。环境是否优美、道路是否畅通清洁。
(七)档案:粮食出入库手续和凭据、粮情检查及分析记录,熏蒸和通风记录,熏蒸审批及药剂领用手续、品质检测数据等是否归档齐全规范,是否及时上报储备粮库存及出入库月报表。
第二十一条 承储企业要严格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要求操作。要定期检查粮温、水分、害虫等情况,认真做好粮情检查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要搞好库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粮库负责人每月至少检查一次粮情,并在粮情检查记录本上签署意见。
第二十二条 承储企业不得在储备粮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不得擅自串换品种,变更储存库点。要及时、准确、完整地填报各种储备粮统计报表,不得虚报、瞒报、漏报、拒报。
第二十三条 因不可抗力、自然灾害造成地方储备粮损失的,由本级粮食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和农发行,及时予以审核、核销。因管理不善造成地方储备粮缺少、霉变等损失的,由承储企业自行承担。
第二十四条 承储企业仓容不足时,可以委托具备本办法第 —7— 十六条规定条件的其他粮食企业代储。承储企业应当与代储企业签订代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事项,并对代储企业的代储业务进行严格监管。
承储企业应当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5日内,将代储合同报同级粮食和财政部门备案。
本办法第十八条至第二十二条的规定适用于代储企业。
第四章 储备粮动用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动用本级储备粮:
(一)在本行政区域内粮食出现明显的供不应求或者粮食市场价格异常波动需要动用储备粮的;
(二)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动用本级储备粮的;
(三)市、县(区)人民政府认为需要动用本级储备粮的其他情形。
储备粮动用方案,由本级粮食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部门提出,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动用方案应当包括所动用粮油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使用安排、运输保障等内容。
第二十六条 粮食部门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储备粮动用方案下达动用命令,由本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和粮食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本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储备粮所在地人民政府对储备粮动用命令的执行,应当给予协助。
—8—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储备粮动用命令。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各级粮食部门和财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加强对储备粮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地方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品种及储存安全情况和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二)对地方储备粮轮换计划和动用命令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三)对粮食仓储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检查;
(四)调阅地方储备粮经营管理的有关资料、凭证,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监督检查人员在从事相关执法活动中,应当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秉公办事,廉洁自律。
第二十八条
各级粮食、财政部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品种、储存安全以及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违法情形的,应该责令承储(代储)企业立即予以纠正或者处理;对承储(代储)企业存在不适合储存地方储备粮情形的,粮食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对危及储存安全的重大问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9— 第二十九条
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监督检查情况作书面记录,并由监督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第三十条 承储(代储)企业对粮食、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应该予以配合。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扰、干涉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第三十一条 农发行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地方储备粮贷款的信贷监管。承储企业对农发行依法进行的信贷监管,应当予以配合,并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和情况。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依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县(区)人民政府可以按照本办法规定,对本级储备粮管理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农业 粮食 办法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舟山警备区,市法院,市检察院,部、省属在舟单位,驻舟部队。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12月14日印发
—10—
第三篇:南充嘉陵区地方储备粮管理暂行办法
南充市嘉陵区地方储备粮管理暂行办法
为切实做好地方储备粮管理工作,保证地方储备粮库存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在区政府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根据《南充市市级储备粮管理暂行办法)(南府办发〔2005〕80号)以及《南充市粮食局关于进一步全面落实市级储备粮入库工作的紧急通知》(南粮发〔2009〕15号)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储备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区行政区域内地方储备粮管理及其相关工作。
第二条
地方储备粮粮权属区政府,储备规模由区政府根据市政府计划任务确定,市政府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地方储备粮的储备费用、利息及轮换费用纳入区财政预算。
第三条
地方储备粮实行政府委托、部门监管、企业运作的方法,形成管理科学、调控有力、高效灵活、节约费用的管理运作模式,确保地方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结构合理、管理规范。
第四条
地方储备粮应集中到储藏能力强、管理水平高、信誉度好、交通便利、吞吐灵活的粮库集中管理。
第五条
区粮食局负责地方储备粮的日常管理工作,向区政府申报当年地方储备粮的费用及利息预算,制定落实地方储
第四篇:饶平级储备粮动态管理实施细则暂行
饶平县县级储备粮动态管理实施细则(暂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县级储备粮动态管理,根据《广东省粮食局 广东省财政厅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东省分行关于印发省级储备粮动态管理的实施细则(暂行)》(粤粮调[2016]6号)、《广东省粮食局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级储备粮轮换管理工作的通知》(粤粮调[2017]274号)和《饶平县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实行动态管理的县级储备粮(以下简称动态储备粮)是指通过动态轮换实现常储常新的县级储备粮。动态轮换是指在符合本细则规定条件的前提下,承储企业根据县有关单位下达的动态储备粮承储计划,自主选择轮换时机进行轮换的行为。
第三条 本细则适用于县级储备粮动态管理的计划落实、储存管理、轮换管理、财务管理、动用管理、退出管理、监督与处罚等活动。
第四条 动态储备粮粮权属于县人民政府,未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
第五条 动态储备粮管理遵循自愿承储、市场运作、费用包干、自负盈亏的原则,以承储企业自筹资金、保质保量、自主轮换、政府补贴包干费用的形式运作。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六条 县发改局负责动态储备粮的行政管理工作,会 同县财政局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拟定动态储备粮规模、品种结构、总体布局、动用计划等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对动态储备粮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等实施监督检查。
第七条 县财政局负责动态储备粮的财政财务管理,安排和审核、拨付动态储备粮费用补贴,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第八条 县储备粮管理中心负责对与其签订承储合同的企业承储的动态储备粮进行管理,建立健全动态储备粮日常管理制度,督促承储企业执行国家、省、市和县有关管理制度、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动态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责。
第九条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饶平县支行(以下简称县农发行)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及农发行有关信贷政策,及时发放动态储备粮所需贷款,并对发放的贷款实施信贷监管。
第十条 动态储备粮承储企业包括国有粮食企业,以及民营粮食企业。承储企业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县级储备粮有关管理规定和承储合同约定,认真做好动态储备粮的承储工作,自觉服从县有关部门(单位)的各项工作指令,对承储的动态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负直接、完全责任,确保动态储备粮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
第十一条 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农发行等部门建立健全通报会商制度,定期研究动态储备粮管理工作,及时解决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第三章 计划落实
第十二条 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县农发行负责下达或调整动态储备粮承储计划。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动态储备粮承储计划,定期向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报告计划执行落实情况,及时提出计划调整建议,并抄送县农发行。
第十三条
承担县级动态储备粮需要委托其他具备条件的民营粮食企业承储的,由县储备粮管理中心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招标费用在县粮食风险基金中据实列支),并上报县人民政府审定。
第十四条 承储动态储备粮的民营粮食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经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规模较大、信誉较好、具有较强经营能力及财务制度健全的企业;
(二)从事粮食、饲料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能够提供粮食购进发票或合法依据;
(三)粮食加工企业日加工原粮能力必须达到80吨以上,自有仓库(含租用,不含棚仓)总有效仓容不少于1500吨;粮食经营企业自有仓库(含租用,不含棚仓)总有效仓容原粮不少于1500吨或成品粮不少于500吨。上述仓库应在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粮油仓储单位备案;
(四)近三年经营管理和信誉良好,没有违法违规经营记录,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五)符合国家和省、市、县其他有关规定。第十五条
对储备粮承储企业实行承储条件认定的,由有承储意愿的企业自愿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县储 备粮管理中心通过初审后报县发改局、财政局。县发改局、财政局通过书面审核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审核,符合本细则第十四条规定条件的联合上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六条 国有粮食企业的动态储备粮承储计划,由县储备粮管理中心研究提出建议,上报县发改局,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县农发行审核后,联合上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七条 民营粮食企业要求承储动态储备粮的,应按规定自愿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报送申请材料,同时抄报县发改局,并对材料真实性负责,申请数量应与企业自有总有效仓容、经营能力相适应。
第十八条 县储备粮管理中心通过对中标承储企业进行综合评审,提出承储计划建议上报县发改局,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批准下达实施,并抄送县农发行。
第十九条 承储计划的实施由县储备粮管理中心与储备粮承储企业签订“委托承储合同书”,合同书一年一签,承储企业必须保证承储期内储备粮质量良好、数量真实。合同书具体内容由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拟定后报县发改局、财政局审定。
第二十条 动态储备粮收储、确认程序:
(一)承储企业(民营)中标后先与县储备粮管理中心签订委托承储协议;
(二)完成粮食收储入库后,企业应及时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报送入库粮食确认申请。申请材料包括入库粮食数量 证明材料和存放堆位图(成品粮除外),具备资质的粮油质检机构出具的质量检验报告,以及入库粮食的合同协议、发票、凭证等;
(三)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对企业入库粮食确认申请进行审核,在确认收储入库粮食数量真实、质量符合标准等情况后,上报县发改局、县财政局联合确认,并抄送县农发行。
第二十一条
承储企业应当按照下达的承储品种、数量存储储备粮。如确实不能按时完成储备任务,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报告,经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批准后可适当推迟或调整储备计划。
第二十二条 动态储备粮承储计划品种、数量等调整,由承储企业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并抄送县发改局。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初审后认为确需调整的,报县发改局审核,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批准后调整,并抄送县农发行,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
第四章 储存及轮换
第二十三条 县储备粮管理中心运用动态储备粮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在库粮食视频监管、台账报送、轮换备案、动用结算等日常管理。承储企业应按合同要求接入信息系统,接受管理,相关资料按规定备份保存。
第二十四条 动态储备粮实行专仓、专堆储存,不得与其他性质粮食混放。承储企业应当在仓库入口明显位置悬挂标识卡,标明动态储备粮的品种、数量、质量、堆位、生产日期(年月份)等内容。标识卡应随库存变化情况同步更新,保证能随时接受检查。第二十五条 承储企业需要调整储存库点(仓房)的,应报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批准,抄送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备案。承储企业应保持同一库区内动态储备粮的堆位、质量等级的相对稳定,如需变更的应提前报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备案。
第二十六条 动态储备粮实行专账管理,承储企业应按要求建立保管帐、统计账,在企业财务总账中进行明细核算,切实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承储企业每月终了后5个工作日内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报送动态储备粮月报表。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审核汇总后于每月终了后7个工作日内报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同时抄送县农发行,报送的报表应当及时、真实、准确。
第二十七条 动态储备粮的储存时限应与粮食品种、质量等级相适应,并在承储合同中明确。承储企业应严格执行《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以及国家和省相关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建立健全动态储备粮质量监控和追溯制度,确保实物库存质量安全。
第二十八条 承储企业轮换动态储备粮时,应事先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备案,原则上必须确保实物库存数量在任何时点不得少于承储计划规模的75%(具体比例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质量、等级在任何时点不得低于承储计划下达时规定的标准。
第五章 财务管理
第二十九条 承储企业负责落实动态储备粮购销等所需资金。
第三十条 县财政局拨付给承储企业的动态储备粮费 用,由承储企业用于支付储备粮银行贷款利息、日常保管、轮换、损耗等方面的支出。费用标准实行定额包干。
第三十一条 县财政局牵头会同县发改局等有关部门根据市场情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拟订动态储备粮定额包干费用标准,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并适时进行调整。同时,县财政局为动态储备粮监管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第三十二条 承担县级动态储备粮承储的企业每季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提出申请,由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根据日常检查情况汇总,报县发改局初审后,报县财政局审核。县财政局根据审核结果将费用拨付到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帐户,再由县储备粮管理中心于5个工作日内拨付到承储企业帐户。
第三十三条 动态储备粮实行保证金制度。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在拨付储备费用时暂扣开始二个月的储备粮费用补贴作为保证金。如遇财政费用补贴标准调整,自下一月份起相应调整保证金数额。协议期满,解除协议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付还保证金。
第六章 动用管理
第三十四条 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提出动态储备粮动用方案,包括动用的品种、数量、价格、使用安排和运输保障等,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具体组织实施。
第三十五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动用动态储备粮:
(一)发生《饶平县粮食应急预案》规定的需要动用的情况;
(二)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需要动用的;
(三)县人民政府认为需要动用的其他情形。第三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动态储备粮动用命令。
第三十七条 动用动态储备粮时,承储企业必须履行责任,无条件服从县有关单位的动用安排,全力配合工作,按时保质保量提供粮食,发生的运杂费、加工费等费用由承储企业先行垫付,列入动用费用。
第三十八条 承储企业应保持全天候通讯方式畅通,确保紧急情况下动用动态储备粮、日常监管等工作需要。动用动态储备粮无法联系到承储企业的(不可抗力除外),视为拒不执行县下达的动用指令。
第三十九条 动用动态储备粮的费用支出,主要由动用时点承储企业在库粮食的库存成本价、合理利润和企业执行动用指令时发生的运杂费、加工费等合理费用构成,由承储企业事后提出申请,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汇总审核后报县发改局和县财政局,经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核定后,拨付到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帐户,再由县储备粮管理中心于5个工作日内拨付到承储企业帐户。
第七章 退出管理
第四十条 国有粮食企业的动态储备粮承储计划退出,由储备粮管理中心报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审核确认,并抄送县农发行。
第四十一条 民营粮食企业的承储合同期满后按以下程序处理:
(一)承储企业在承储合同期满3个月前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提出是否继续承储动态储备粮的书面意见,有政策性贷款的还需同时抄送提供贷款的县农发行;
(二)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将承储企业意见审核汇总后,提出处理意见报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抄送县农发行;
(三)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综合考虑调控需要、储备布局和承储企业储备情况等因素,确定承储合同到期后的处理意见,并批复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抄送县农发行;
(四)企业不再承储,在结清各项费用后退还保证金,承储计划同时收回。
第四十二条 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在日常履行检查过程中,发现承储企业存在违反承储合同有关条款时,应核实相关情况后按合同规定处理,必要时报请县有关部门取消该承储企业动态储备粮承储计划。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三条 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按照各自职责,对动态储备粮管理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责成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承储企业立即纠正和限期整改。
第四十四条 县储备粮管理中心负责建立动态储备粮巡检制度,每月至少一次到承储企业对履约情况实地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承储数量、质量、储存安全、出入库管理、财务管理等,对检查发现违反合同条款问题应进行现场取证,并如实完整进行书面记录,由双方共同签字确认。对涉嫌违法违规、质量安全问题的动态储备粮,承储企业应当妥 善管理,不得擅自轮换、出库、移库。
第四十五条 承储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县有关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期间费用补贴不予拨付。整改完成并经县储备粮管理中心确认后,费用继续按规定拨付。
(一)未按规定及时报送月报表,未同步更新标识卡信息;
(二)未按规定建立及填写动态储备粮台账;
(三)因填写不规范,造成动态储备粮账实不符、账账不符;
(四)视频监控出现故障,未及时维护;
(五)企业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未及时报告;
(六)其他与日常管理规范文件要求不相符的行为。第四十六条 承储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动态储备粮承储计划,停止计付动态储备粮费用,并没收保证金,3年内不再受理该承储企业动态储备粮承储计划申请。
(一)动态储备粮质量等级不符合国家、省、县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
(二)擅自变更承储单位、存储库点(仓房);
(三)企业承储条件发生变化,达不到动态储备粮的承储要求;
(四)承储计划申请材料存在资料造假行为;
(五)单品种在库动态储备粮数量在任何时点低于县确定的承储计划规模最低比例;
(六)轮换进出行为未事先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备案;
(七)虚报、瞒报动态储备粮品种、数量,账务造假;
(八)拒不执行县下达的承储计划或紧急动用命令;
(九)利用动态储备粮进行对外担保和清偿债务;
(十)擅自终止承储合同;
(十一)因质量原因致使在库动态储备粮被有关监管部门查扣;
(十二)对涉嫌违法违规、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动态储备粮,擅自轮换、出库、移库;
(十三)被责令限期整改后拒不整改、拖延整改,或整改不合格;
(十四)无正当理由拒绝,或阻扰、干涉相关单位履行检查职责。
第四十七条 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应当按照本细则制定详细可操作的合同条款,并在承储合同中予以明确。
第四十八条 县储备粮管理中心不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不及时报告和处理承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承担相应经济责任。国家机关、农发行工作人员违反本细则规定的,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动态储备粮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均可向县有关部门举报。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本细则由县发改局、县财政局负责解释。第五十一条 本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第五篇:2016地方储备粮监管工作方案
2016地方储备粮监管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认真做好地方储备粮小麦的轮换工作,检查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粮食轮换政策与规定,认真落实粮食质量标准,及时做好轮换工作,确保轮入的市级储备粮小麦管得好、调得动、销得出、用得上。根据本局《2016市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要点》(常粮监检[2016]8号),决定开展对2016的轮入的地方储备粮小麦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活动,特制订有关监管工作方案。
二、检查依据
开展对地方储备粮轮入监管的主要检查依据包括,《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市级储备粮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
三、检查对象
市级地方储备粮管理机构和市级地方储备粮(小麦)实际承储企业。不包括地方储备粮成品粮小麦粉的承储企业。
四、检查内容
经对照有关规定和《市级储备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对2016轮进的地方储备粮(小麦)开展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地方储备粮小麦轮换计划执行情况。包括是否按计划落实了小麦的轮换,有无超过轮换周期现象;
(二)地方储备粮小麦轮入的数量情况。包括是否按照计划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了规定数量的小麦轮换任务;
(三)地方储备粮小麦的质量情况。收购或入库的小麦是否开展了质量检验;收购或轮换入库的市级储备粮小麦,是否是当年期(2016年)生产收获的新粮,有无划转陈粮(其他年份小麦)库存;粮食质量等级是否符合国家小麦标准(《小麦》国家标准GB1351-2016)中等及以上的要求;水分是否符合本地区安全储藏要求;
(四)地方储备粮小麦的储存情况。轮换入库的小麦是否都储存在受托的市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内,有无储存在其他企业或单位的仓库内的情形或使用露天囤(垛)储存的情形;地方储备粮小麦储存的仓储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市级储备粮是否落实了单独存放、单独建账,有无其他储存不规范情形和其他影响粮食安全储存行为的情形;
(五)地方储备粮的管理情况。存储企业是否按《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的要求编制并悬挂“库存粮油货位卡”等要求;是否按规定编制了粮食流通统计台帐,履行了定期报告义务;
(六)其他有关情况。包括安全生产情况和防火安全情况等。
五、监督检查的组织
本次专项检查工作由分管购销储备、监督检查工作的局领导、同志带队,由局监督检查处牵头组织,由监督检查处、购销储备处、产业发展处以及市粮油质量监督检测站的有关执法、检验人员共同组成。专项检查采用分工协作的方法开展对粮食轮换的监管工作,其主要职责是检查粮食轮换计划的执行情况、验证轮入小麦的数量与质量和等级情况、检查粮食储存规范情况和安全生产情况,对2016轮换入库的小麦的质量、数量、储存、安全作出结论。
六、质量抽样与检验
(一)样品数量
根据轮入小麦的储存情况和本局《关于印发〈2016市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质量抽样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本次将委托市粮油质量监督检测站负责抽样、检验工作。根据《中央储备粮油质量检查扦样检验管理办法》“扦样与送样”之“以不超过2000吨作为一个检验单位,分区扦样,每增加2000吨增加一个检验单位”的要求,对2016年轮换入库的小麦落实抽样工作。
(二)检验项目
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国家小麦标准规定的各项质量指标和铅、镉等重金属指标;对施药熏蒸过且已超过安全间隔期的,应对整个检验单位进行代表性扦样,施用何种熏蒸剂,则检验何种熏蒸剂,并对所抽验的样品作出储存品质检验和等级判定。
(三)抽样检验不收取任何费用,由本局监督检查专项费用列支。抽样检验结果作为监督检查处理的依据,因涉密,不公开。
(四)检验争议的处理
地方储备粮管理机构或承储企业对检验机构作出的检验结论有异议时,按照《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第十七条第(二)项要求处理。
七、检查时间
本次检查时间初定2016年8月下旬,具体时间根据地方储备小麦轮入进度情况确定。
八、粮食数量检查、验证方法
本次对地方储备粮小麦数量的专项检查,采用《粮食库存检查暂行办法》之“粮食库存实物检查”中明确的测量计算方法,通过计算被查粮仓粮食检查计算数和分仓保管账数量的差率情况来验证账实相符情况。
九、检查问题的处理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以下原则处理。对发现的涉及地方储备粮数量、质量方面的问题,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处理;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由责任主体负责限时整改;对检查中发现储存的小麦存在卫生安全的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粮食局报告。
十、档案管理
本次专项检查工作中形成的资料、材料、方案、检查记录、处理意见、鉴定报告以及有关图片资料,由局监督检查处按照《市粮食案卷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处理后,交局办公室存档。
十一、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
加强市级储备粮管理,保证市级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是提高地方政府应急保供、调控粮食市场能力的重要环节,各被检查单位应切实提高认识,以负责的态度按要求做好市级储备粮轮换及管理工作。
(二)规范行为
检查人员要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规范检查行为,不得参与可能影响检查工作的活动,对不执行监督检查行为规范的执法人员将按照《粮食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暂行规定》落实责任追究。
(三)落实保密义务
地方储备粮库存的数量和储存库点属于保密数据,不得泄露。在工作中尤其是在数据传输等环节要严格执行保密纪律,明确保密责任,防止发生泄密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