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力企业备品备件储备管理模式的新思考
电力企业备品备件储备管理模式的新思考
0引言
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已进入了高参数、大机组、高电压、大电网的阶段,对电力生产设备与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力企业的任何事故都会给用户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备品备件供应管理是确保电力企业安全、稳定生产运行的重要手段。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电力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备品备件管理模式已不能与当前电力企业自身需要和发展形势相适应,迫切需要引入新型的备品备件管理模式。
1 当前备品备件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各电力企业已纷纷对企业内部的备品备件实施“统——采购”和“集中管理”,初步解决了以往分散储备备件的弊端,避免了分散重复储备,提高了备品备件的利用率,减少了资金的占用量,但是在电力企业当前的备品备件管理模式下,仍然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
(1)企业备品备件的储备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往往许多备品直到报废也没有被领用过;
(2)为保障备品能随时可靠地投用,需要按特定条件进行仓储保管,并定期进行试验和保养,而一些电气试验企业自己没有资质条件来完成;
(3)许多备品会因存放时间过长而造成老化或技术性淘汰,导致报废损失。
2 电力企业备品备件管理模式
2.1 备品备件的联合储备
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厂作为一个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必然越来越激烈。
为保证企业安全发电生产和抵御市场风险,备品备件既要能及时供应,又要降低备品备件储备资金,备品管理部门压力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原先国家电力公司下的电厂分归五大发电集团或成为独立发电公司后,各发电集团下属的电厂由于地域分散等原因,出现事故时备品集团内部横向求援困难,为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各电厂物资部门均储备了大量的使用量和可能性小、但价格相对比较昂贵的物资。
总体来看,各电厂之间储备备品备件相对独立,储备结构、设备技术层次也参差不齐,导致出现了储备不断增加,保障系数和资金利用效率相反下降的局面。
针对以上情况,为了减少每个发电企业的库存,但又不影响发电企业的生产,适应备品备件急需的及时性,可考虑引入备品备件联合储备的模式,将同类型机组,同设备型号、规格的备品备件采用电厂合作采购的方式(联合储备),即多个发电企业将同类型备品件型号集中、归纳后,分类型集体采购,各厂分类储备。特别是在当前随着新建大型机组的不断增多,其同类型进口设备也较多,进口设备备品备件实施联合储备更具现实意义。
此种备品备件模式的实施,关键是需要有一个牵头组织单位和一个网络平台。
牵头单位将地域相邻(例如,可以省为地域单位)的多个电厂组织起来,成立起联合储备体。
对各厂的主机和主要辅机的型号、规格、制造厂等基础资料和各厂现有储备情况等基础资料进行收集,统计出同型号、规格的备品件,并进行资源整合,将已分类的备品备件分配给各个会员单位进行储备。
在平等、诚信和互惠互利的前提下,通过签订互相合作的协议,各电厂成为联合储备体会员,切实保证履行好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在此基础上,各联合储备体会员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本厂的库存和调剂信息,并实时查询其他会员单位备品备件的储备情况,达到各电厂之间储备信息的在线共享。
目前,江苏电力行业协会组织的“江苏省电力行业协会发电企业物资供应协作网络”已在进行此种备品备件管理模式的有益尝试。
各省电力公司下属供电公司在省公司的统一组织下,运用联合储备模式进行备品备件储备,使零散需求集中处理,发挥规模效应,将更会行之有效。
2.2 备品备件的供应商管理库存储备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作为新型的库存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库存管理的理念和运营模式,它以系统的、集成的思想进行库存管理,允许供应链上游组织对下游组织的库存策略、订货策略进行计划和管理。
基于这种思想,电力企业可将备品备件的供应商管理库存作为自己的虚拟库存,具体操作方法是企业物资管理和生产部门依据各基层生产部门拟定的备品储备计划,与备品相应的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在供应商仓库建立本企业备品的虚拟库存。
根据备品需求的缓急程度,按设备货款值协商的一定比例定期支付保管、维护、检测费用。以后每年物资管理部门会同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等有关部门,依据备品备件储备定额和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基层生产部门储备建议,拟定备品备件补货计划,对超过一定年限的备品进行更新、升级。当备品按规定调用或升级更新后,企业及时支付相应货款,供应商也须按期补货到位。
为了保证备品的实时高效调用,还需建立与供应商联网的备品备件库存管理系统,各供应商负责维护其管理备品备件库存信息,实时反映备品备件的库存、领用、余缺等情况,实现备品备件网上监控、调配。
备品备件的供应商管理库存利用供应商仓库库存备品,能充分发挥供应厂家的专业优势进行备品保养和电气试验,大大节约企业备品的库存、维护和定期检测费用,还可避免许多备品储备会因时间过长而造成老化或技术性淘汰。备品备件网络化管理更可实时、动态、准确地反映库存情况,提高备品调用效率。
2.3 备品备件的联合虚拟储备
备品备件的联合虚拟采购是多个使用同一制造厂生产的同型号设备的电力企业联合进行设备备品的虚拟储备,是集成联合储备和供应商管理库存储备思想而衍生出的一种采购方式。
这种备品储备模式突破电力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的限制,只要使用的是同一种设备制造厂的产品即可联合储备。其通常由电力设备制造厂或某一设备大用户发起,组织各电力设备使用企业与生产商签订储备协议,采用这种方式储备的备品通常是一些平时很少能用上,而又是关键的特殊备品。
采用这种方式储备的好处在于将多家电力企业的备品仓库虚拟搬迁到制造厂家,储备品种全,而储备绝对数量少,各电力企业所支付的储备金相对较少(只需要支付协议确定的部分定金和保管费),但能保证生产抢修所需,克服那种急需要用时,无备品而四处求援,影响生产的局面。备品备件的联合虚拟储备在江苏某发电有限公司近两年已有实践,该厂联合山东几个电厂在上海汽轮机厂联合储备的备品,在该厂机组大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确保了大修的工期。
3结语
备品备件的联合储备、供应商管理库存储备和联合虚拟储备方式的提出,有益于解决电力企业当前的备品备件管理模式下存在着管理难、利用率不高和资金占用大等难题,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当然,作为新兴的储备模式,在今后的使用中还有不少管理细节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二篇:浅析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推荐)
浅析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模式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物流的内涵与特点,并对我国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再阐述了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现状,最后针对当前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优化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 物流管理 对策电力物流的内涵与特点
电力物流是为了满足终端用户需求,是对电力从发电到终端用户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流动,以及流程各环节的服务和相关信息在此过程中的正、反向流动所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电力物流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1)从电力产品特性来看,它虽然不是有形实物,却客观存在着电力发、输、配、售这一从产品生产点到消费点的物资消耗过程,而且同样存在着要以高效率、低成本运营的要求。(2)电力物流应该对电力生产、供应链流程的各个环节发生作用:在发、输、配电过程中通过加强电力市场建设、实现区域联网,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增强与其他能源替代品的竞争能力。(3)电力物流应该加强采购管理,从而最终降低整个流程的成本。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发展
中国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大体分为3个层次: 电力企业物资科管理模式、物资公司管理模式和物流中心管理模式。
2.1电力企业物资科管理模式
电力企业物资科是电力企业中最早的物资管理归属单位,上至网局、省局,下至地局、县局,物资科作为电力企业的一个科室,不具备物资的独立采购权限,财务也没有进行独立核算,它与电业局是上下级关系。
这个时期的物资科负责对各个部门上报的物资需用计划进行分类汇总,然后形成总体的物资采购计划,上报给局领导,由电业局进行统一的招投标,统一采购。采购来的物资进入电业局的物资仓库,由物资科进行仓库管理。各个部门需要某种物资的时候向局领导提出申请,审批通过后由物资科负责物资的发放。
在电力企业物资科这种管理模式下,物资科的主要职责就是汇总需要需用计划,上报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物资仓库。
2.2物资公司管理模式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实施主辅分离、人员分流,原先电力企业中与电网运行密切相关的部门还由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如生产技术、调度、安监、修试等,而对其他附属部门,特别是一些多经公司的人员进行分流,自负盈亏,以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这样,原先的物资科就被单独分离出来,成立了物资公司。分离出来的物资公司财务方面独立核算,在物资管理方面的权限也大了起来。
这个时期的物资公司有着物资进、销、存的一整套的权力。但很多县局,也包括一部分地局在这个时期物资科和物资公司并存,管理比较混乱,管理上的不正规就导致了大量物资的归属不清,使电力企业在不同程度上蒙受了损失。
2.3物流中心管理模式
物资公司的管理模式简化了电力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其他的弊端: 一是各级电力企业各自为政、独自采购,增加了物资成本。物资公司成立以后,物资由物资
公司采购来,然后加价卖给电力企业,增加了电力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二是一省内各个地局、甚至县局都有自己的物资公司,都有独立采购的权力,从而使整个物资的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宏观的规划,大大浪费了电力系统的资源。
基于以上弊端,现在的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慢慢过渡到了第三个阶段,即物流中心管理阶段,这也是未来中国电力企业物流发展的方向。
物流中心属于一个物流的行政管理中心,一般出现于省局,由省局物流中心对下属的各个地局和县局的物资进行统一的宏观调配,并且将原来下放的物资招投标和采购的权限进行聚拢回收,由上级的物流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同时也取消了原来物资公司的销售模式,形成了一个“大集中式”的物资管理模式。目前,在大多数企业的物资管理处在物资公司管理模式向物流中心管理模式的过渡阶段。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分析
电力企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其物流主要是采购和供应物流,物流作业活动主要是原材料及零配件送达运输和备品配件库存管理及根据生产进度要求进行的物资配送供应,以保证生产连续进行。一般大型火电厂设备、材料成本占基建总投资的70%左右,而发电成本中燃料和设备维修及备品配件储备占70%。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发展现代物流已经刻不容缓。优化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4.1积极使用高科技物流设备,改善物流管理技术
在积极发展物流的同时,应大力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专用车辆、先进的装卸、仓储技术等。引进国外物流管理技术,有助于我们破除只盯着眼前的既得利益、把精力放在低水平的扩张及对本部门的垄断保护等方面落后的观念,从而缩小电力企业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差距。
4.2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信誉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营信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物流企业要向管理要效益,在员工中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的经营观念,建立一套严格的业务规则和制度,在抓好内部机制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电力物流企业要特别注意树立经营信誉,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
4.3加强廉政建设
建立健全物资采购监督约束机制。物资工作是加强廉政建设、反腐倡廉的重要阵地,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要场所。因此电力物资企业经营工作要规范运作,常在河边走也要不湿鞋。加强物资采购的规范化管理和监督,十分重要。物资工作要为集团公司加强廉政建设,防止腐败服务。在工程物资采购中坚持自我约束,规范运作,用市场经济方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着力强化制度约束,强调集中采购和效能监察。
4.4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
通过实施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各种资源得以有力整合,业务处理效率、数据准确性明显提高,数据统计的全面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业务报表生成更快、更准确、更灵活,且节约了成本;能够更快更准确的掌握企业的运营情况和制定经营决策。同时,数据通过网络传递,更加安全高效快捷。因此,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集团公司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平台步伐。要尽快统一各发电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统一联网。
4.5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中国的电力企业集团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不失时机地与适合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要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电力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1]崔介何.企业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2]李纲.国外物流管理模式及我国企业的正确抉择[J].理论探索,2003,(2).[3]李菊英,平欢梅,刘志远.优化电力企业物流管理问题分析[ J].企业经济,2005,(11).
第三篇:浅析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模式
浅析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模式
2010-03-18清华领导力培训李剑波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是为了满足终端用户需求,是对电力从发电到终端用户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流动,以及流程各环节的服务和相关信息在此企业物流管理过程中的正、反向流动所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1.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是为了满足终端用户需求,是对电力从发电到终端用户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流动,以及流程各环节的服务和相关信息在此过程中的正、反向流动所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1)从电力产品特性来看,它虽然不是有形实物,却客观存在着电力发、输、配、售这一从产品生产点到消费点的物资消耗过程,而且同样存在着要以高效率、低成本运营的要求。(2)电力物流应该对电力生产、供应链流程的各个环节发生作用:在发、输、配电过程中通过加强电力市场建设、实现区域联网,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增强与其他能源替代品的竞争能力。(3)电力物流应该加强采购管理,从而最终降低整个流程的成本。
2.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发展
中国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大体分为3个层次: 电力企业物资科管理模式、物资公司管理模式和物流中心管理模式。
2.1电力企业物资科管理模式
电力企业物资科是电力企业中最早的物资管理归属单位,上至网局、省局,下至地局、县局,物资科作为电力企业的一个科室,不具备物资的独立采购权限,财务也没有进行独立核算,它与电业局是上下级关系。
这个时期的物资科负责对各个部门上报的物资需用计划进行分类汇总,然后形成总体的物资采购计划,上报给局领导,由电业局进行统一的招投标,统一采购。采购来的物资进入电业局的物资仓库,由物资科进行仓库管理。各个部门需要某种物资的时候向局领导提出申请,审批通过后由物资科负责物资的发放。
在电力企业物资科这种管理模式下,物资科的主要职责就是汇总需要需用计划,上报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物资仓库。
2.2物资公司管理模式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实施主辅分离、人员分流,原先电力企业中与电网运行密切相关的部门还由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如生产技术、调度、安监、修试等,而对其他附属部门,特别是一些多经公司的人员进行分流,自负盈亏,以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这样,原先的物资科就被单独分离出来,成立了物资公司。分离出来的物资公司财务方面独
立核算,在物资管理方面的权限也大了起来。
这个时期的物资公司有着物资进、销、存的一整套的权力。但很多县局,也包括一部分地局在这个时期物资科和物资公司并存,管理比较混乱,管理上的不正规就导致了大量物资的归属不清,使电力企业在不同程度上蒙受了损失。
2.3物流中心管理模式
物资公司的管理模式简化了电力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其他的弊端: 一是各级电力企业各自为政、独自采购,增加了物资成本。物资公司成立以后,物资由物资公司采购来,然后加价卖给电力企业,增加了电力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二是一省内各个地局、甚至县局都有自己的物资公司,都有独立采购的权力,从而使整个物资的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宏观的规划,大大浪费了电力系统的资源。
基于以上弊端,现在的电力企业物流管理thldl.org.cn慢慢过渡到了第三个阶段,即物流中心管理阶段,这也是未来中国电力企业物流发展的方向。
物流中心属于一个物流的行政管理中心,一般出现于省局,由省局物流中心对下属的各个地局和县局的物资进行统一的宏观调配,并且将原来下放的物资招投标和采购的权限进行聚拢回收,由上级的物流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同时也取消了原来物资公司的销售模式,形成了一个“大集中式”的物资管理模式。目前,在大多数企业的物资管理处在物资公司管理模式向物流中心管理模式的过渡阶段。
3.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分析
电力企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其物流主要是采购和供应物流,物流作业活动主要是原材料及零配件送达运输和备品配件库存管理及根据生产进度要求进行的物资配送供应,以保证生产连续进行。一般大型火电厂设备、材料成本占基建总投资的70%左右,而发电成本中燃料和设备维修及备品配件储备占70%。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发展现代物流已经刻不容缓。
4.优化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4.1积极使用高科技物流设备,改善物流管理技术
在积极发展物流的同时,应大力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专用车辆、先进的装卸、仓储技术等。引进国外物流管理技术,有助于我们破除只盯着眼前的既得利益、把精力放在低水平的扩张及对本部门的垄断保护等方面落后的观念,从而缩小电力企业物流与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差距。
4.2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信誉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营信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物流企业要向管理要效益,在员工中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的经营观念,建立一套严格的业务规
则和制度,在抓好内部机制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电力物流企业要特别注意树立经营信誉,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
4.3加强廉政建设
建立健全物资采购监督约束机制。物资工作是加强廉政建设、反腐倡廉的重要阵地,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要场所。因此电力物资企业经营工作要规范运作,常在河边走也要不湿鞋。加强物资采购的规范化管理和监督,十分重要。物资工作要为集团公司加强廉政建设,防止腐败服务。在工程物资采购中坚持自我约束,规范运作,用市场经济方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着力强化制度约束,强调集中采购和效能监察。
4.4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
通过实施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各种资源得以有力整合,业务处理效率、数据准确性明显提高,数据统计的全面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业务报表生成更快、更准确、更灵活,且节约了成本;能够更快更准确的掌握企业的运营情况和制定经营决策。同时,数据通过网络传递,更加安全高效快捷。因此,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集团公司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平台步伐。要尽快统一各发电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统一联网。
4.5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中国的电力企业集团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不失时机地与适合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要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电力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1]崔介何.企业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2]李纲.国外物流管理模式及我国企业的正确抉择[J].理论探索,2003,(2).[3]李菊英,平欢梅,刘志远.优化电力企业物流管理问题分析[ J].企业经济,2005,(11).
第四篇: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电力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此,电力工业正在努力进行着改革,电力企业内部积极进行公司制改组,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加强企业管理,转变经营机制,突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在这种形势下,电力企业文化更应该加快创新与发展的步伐,给电力改革以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思想保障。
建设电力企业文化首先要培育有文化和市场竞争意识的人,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当前,不仅要对员工进行技术、技能、业务知识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及企业形势的教育,给员工宣传企业改革的思路、政策,注重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沟通,使员工能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利益调整,积极投入到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创新工作中,共同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建设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要把探寻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方法、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作为一项基础工作。企业的经营理论、方法、规章制度、员工的行为准则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我们要在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的基础上,加快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改革和创新企业的经营机制、规章制度,全面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人才结构,形成自己的经营之道和发展战略。我们必须强调,在探寻企业经营之道、改革企业管理方法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和贯彻竞争、创新、效益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特性的要求。
树立企业的价值观,凝聚富有电力企业个性的企业精神
企业的价值观、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向人们展示出企业的思想境界和整体风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使企业获得成功而形成的并得到企业群体认同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简单说,就是判断企业中各种行为、观念对错的标准。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为企业建立一套成功的价值观念,让每个员工都知道:什么是企业所鼓励和倡导的,什么是企业所反对的。企业精神是建立在企业形成统一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基础上的,集中反映在企业各项工作和员工行为中。
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两个人编造出来、靠宣传和灌输给企业员工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是否有效存在,其判断标准应是:是否为企业员工广泛认同,是否自觉体现在员工的行为举止和各自的工作中。为此,我们强调在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提炼、凝聚过程中,仍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促进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信任、尊重,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大家共同参与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提炼和凝聚,只有这样,企业精神和价值观才会被员工广泛认同。一旦认同后,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必将对员工产生感召力和约束力,在员工中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继而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确立后,企业的领导人要率先示范,带头实践,亲自倡导企业精神和价值观,成为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形象代表。企业还要培养一批体现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弘扬,使之起到感召和鼓舞示范的作用。
每一个企业都有各自独特的价值观和精神,电力企业文化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或许下面的范例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长虹集团:“产业报国,振兴民族工业”。
海尔集团:“先造人才,再造名牌”。
联想集团:“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
平安保险公司:“举手投足,莫不遵于君子之道”。
一个成功的企业,它的价值观和精神中必然包涵如下理念:责任、道义、创新、团队精神和对人的尊重。
精心塑造电力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神和对人的尊重。精心塑造电力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形象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良好的企业形象会大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电力企业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从整体上认真设计和精心塑造自己的企业形象。首先要塑造好产品形象,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水平,向社会提供安全、稳定、质优、价廉的电力产品。其次改善服务形象,纠正以电谋私的不正之风,改变“电老虎”的不良形象定位,改善服务态度和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变电力用户为客户,追求消费者的最大满意度。第三,塑造电力员工队伍的素质形象,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技术业务、文化修养、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电力员工的综合素质。第四,要树立企业良好的环保形象,电力企业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厂容厂貌要整洁优美,富有文化气息。第五,企业要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社会公益活动,利用各种传媒,通过公关活动扩大企业的对外文化交流,向社会展示企业的精神风貌,树立良好的企业公关形象。第六,要精心设计运用好企业的标识形象,如图案、服装、旗帜、歌曲、印刷品等。
电力企业文化浅谈
企业文化是当今世界企业管理的新思想、新理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目的是倡导和培育企业精神,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在当前,由于理论研究及宣传的不足,在电力企业员工队伍里,人们对企业文化认识不一致,在我们电力企业中有相当部分人把企业文化混同于思想政治工作,事实上,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企业文化属于管理科学范畴,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工作范畴。一个企业要使企业文化,在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就需要认真研究企业文化的内涵,抓住其精神实质领会其精髓和精华,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培养企业良好的传统和作风,成为企业的无形财富,对此,笔者就企业文化在电力企业的作用与实践,浅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营造企业文化,确立准确可行的指导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树立一种企业的精神,培养一种企业的作风,塑造一种企业的形象,推动和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觉悟、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企业文化需要持之以恒的建设和培养,需要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因此,广大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它要求员工在思想文化、技术、技能、素质以及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和参与热情,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水平和发展速度。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文化的力量和精神的作用,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深化改革,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培育“四
有”员工队伍,提高企业总体素质,增强企业活力,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电力企业要坚持文化营造与经营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是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促进企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服务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紧密结合企业经营管理,才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电力企业文化应坚持领导倡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管理者文化。企业领导班子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倡导者,但企业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群众性,员工群众是企业文化设的最基础,最根本的力量,需要广大员工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生动实践。只有抓住这些原则,才能抓住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和本质,才能建设好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坚持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在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问题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不是完全包含,又不是完全重合,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种相互交叉互为依存的关系,它们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功能上互为补充,表现为以下几点:(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其目的是确定
企业价值观,培育富有鲜明个性的企业精神和塑造良好的职工企业形象,其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注重发挥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企业文化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科学,它也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而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人的主体地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得到了体现,并由思想政治工作加以保障。(2)企业文化建
设拓宽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来看,绝大部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还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没有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在方法和内容上进行创新,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企业文化建设则不同,它不仅是新形势,新情况下产生的,而且,它是从本企业实际出发,能够与时俱进,不断修正和完善企业理念体系和价值观念,用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从而扩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内涵,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3)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载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做法是由有关人员以组织谈话和个人谈心等形式来开展进行,而企业文化建设是以企业领导人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学习、研讨会,座谈会等方式来进行,所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助于企业文化的各种载体,使思想工作寓教于文、寓教于乐,不断满足员工对于提高政治理论、思想道德、科学技术水平和参与文体活动的多方面需要。
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建设电力企业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由于认识上的偏差等原因,不少企业在实践企业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仍然存在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脱节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着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全面理解落实党中央“三个代表”的思想理论和有关社会主义文化的论述。在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企业文化建设新成果的同时,努力创新,坚持以先进文化精神为指导,突破思维定势,联系电力企业的实际,创造出反映历史潮流的在本质上区别于国外企业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企业文化。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大
潮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一手抓经营生产一手抓企业文化建设,坚持对员工进行“崇尚科学思想,民主意识,竞争观念,文化行为和奉献精神” 的灌输,在开展企业文化活动过程中,始终围绕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把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项具体工作,贯穿到企业的发展战略、生产经营和营销过程中。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同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境界、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以及员工的培训切实结合起来,通过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动的薰陶感染,取得潜移默化的效果,推动了电力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发展,也是电力企业开展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
第五篇:电力企业班组建设思考
电力企业基层班组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班组建设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管理链条中的实施终端。班组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生产能否安全稳定,效益能否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能否持续增强。对国有供电单位,更应不断创新,求发展,结合实际开展班组建设工作,坚持不懈地抓班组建设,多年来始终坚持开展 “标准化班组”创建等活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客户优质服务,客户至上要求,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不断出现,在全球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时代,传统的班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导入新的管理理念,推行新的管理手段,创新班组建设管理模式。
2009年我担任呼和浩特供电局调度管理处调度班班长,负责调度班全面工作的组织实施。恰逢内蒙古电力公司领导对基层班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务必求真务实地开展标准化班组建设活动,为了全面提升班组管理水平,标准化班组建设作为夯实基础,强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了各种基础资料,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做到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章可循。总之,通过全面落实各项创建内容,使班组在安全管理、基础管理、培训管理、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上一个新的台阶。以标准化班组建设活动为契机,在内部形成一个讲学习、练技能、求创新、比贡献的良好氛围,锻炼和培养一些优秀的班组,以点带面,更好地发挥标准化班组的骨干和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推动整个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在标准化班组验收中,调度班受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获得了内蒙电力公司工人先锋号的荣誉
称号。通过标准化班组的创建和多年基层班组、各部门的工作业务往来。对我局各班组存在的不足之处谈谈个人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职能部门各自为阵,缺少横向联系沟通,缺乏对班组建设的统一规划和有力、有序、有效的协调。
基层班组管理链条中的实施终端,是我局所有工作的实施者,班组建设中人员岗位职责不清,部门间责任义务不清
尽管我局多年来一直注重岗位职责的修订,流程的管理的修编,但实际收效甚微。各职能部门各自为阵,由于长期没有明确班组建设各部门的职责及牵头主抓部门,各单位对班组建设的实施显得力不从心,浮在表面,只局限组织开展班组管理活动,缺乏对班组建设的统一规划和指导协调。
(二)班组建设的目标不够清晰
从调查的情况看,部分基层单位没有明确班组建设的目标,没有制定班
组建设规划、更新管理标准。长期没有开展班组达标升级验收活动,没
有制定班组建设的具体目标。对班组应该建成什么样的班组,各单位的一些领导的认识是比较模糊,有的单位虽认同把班组建设成为“技能
型、管理型、效益型、创新型、和谐型的高效班组”,但却没有明确的目标、措施,也没有专项的投入。
(三)班组建设的奖励考核欠缺
我厂对班组的奖励与考核工作欠缺,仅只有党群工作部每年评比
表彰的 “文明班组”。基层单位没有对先进班组的评比表彰、没
有班组达标升级评比表彰活动。企业对班组的考核与奖励有待加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