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
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
郭 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
1.教育起点不公平
就教育起点公平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就学权利平等,亦即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它指的是与政治上、经济上的平等权利相对应的教育上的平等权利。我国宪法上关于教育平等权利方面规定“公民具有受教育的权利”。其次是就学机会平等。虽然我国法律上规定了公民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但这只是一种教育平等思想的体现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为了使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利得以实现,我国于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以确保每一个儿童都有平等的就学机会。
那么,流动儿童是不是像城市儿童一样拥有同等的就学权利和入学机会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孩子上学难”、“上不了学”已成为了许多进城农民工的一块心病,在我国各种适龄儿童中,流动儿童的辍学和失学问题仍比较突出。
从宏观上来看,2000年进行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流动儿童的失学率达到4.8%,高于全国儿童(包括农村地区儿童)的相应比例(3.3%)。其中流动儿童不能适龄入学的问题尤为突出,46%的6周岁儿童没有入学接受教育,较高比例的流动儿童少年不能完整地接受义务教育,15.4%的流动儿童少年离开了学校[1]。另据2003年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立项,财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对北京、深圳、武汉、成都等9个城市流动儿童教育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失学率达到9.3%,近半数的适龄流动儿童不能及时入学。
从微观上来看,各地的流动儿童入学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据武汉市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该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率为93.6%,其中,女生的入学率只有89.7%,不仅低于全国适龄儿童的平均入学水平,甚至低于农村儿童入学水平[2]。而湖南邵阳的调查表明:流动人口子女中15岁以下的学龄子女入学率只有70.8%,29.2%的学龄子女处于失学状态[3]。另据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02年5月完成的调查报告称:北京流动人口子女中,小学阶段入学率为90%,而初中阶段仅为20%。有相当多数量的外来学龄人口面临就学困难或虽能就学但没有质量保障的不利处境[4]。上海市第六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5岁以下的流动儿童中,在沪读中学和小学的人数仅占儿童样本总数的60.75%,剩余的39.25%的儿童处于失学状态,其中12~15岁的儿童中,有占样本总数61.86%的未能在读[5]。另据统计:至2005年9月,北京市共有8万名流动儿童无学可上[6]。
2.教育过程不公平
就教育过程而言,流动儿童与城里的孩子相比,也是不公平的。衡量教育过程是否公平,有两个参照标准,一是主观因素,二是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的对待;客观因素是指资源投入,包括师资力量、学校外部的各种因素、学校内部的各种物质设施等。
首先,从主观因素上来看,部分教师对流动儿童存在排斥心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借读”的身份,在各级学校中,流动儿童往往被视为特殊群体,无法享受与当地儿童平等的待遇,这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评优、评奖中时常受到不平等待遇。如:“在没有入学„障碍‟的哈尔滨,农民工关某反映,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到城里读书不到一年,因为在学校受到„白眼‟,回家大哭过两次,有一次说啥也不想上学了。到新学校上学的第二天,儿子的同桌上课时带口罩,老师问她时,她说身边有农村味,引得全班大笑。自打儿子分到现在的班级,班里最脏最累的活儿几乎让儿子包了,可是好事从来落不到孩子身上。”[7]另据《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流动儿童中有一半以上的(58.3%)不喜欢甚至讨厌北京的孩子,理由主要是他们欺负人(26.2%),看不起人(37.1%),同在一个城市生活,有些孩子甚至从来没有和北京的孩子接触过(3.1%)”[8]。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来自各方面的“排斥”让这些流动儿童备感辛酸与失望,原本对他们来说梦寐以求的城市公办学校,当他们费尽周折进去之后,却没有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反而又新添了苦恼。
其次,从客观因素上来看,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对民工子弟学校长期投入不足,导致民工子弟学校办学经费短缺、教育资源匮乏。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即义务教育实行属地化管理,学龄儿童的入学由其户籍所在地的政府负责。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和入学政策的规定从客观上导致流入地政府对流入本地的适龄儿童入学的问题不具有积极性,从而直接导致流入地政府对民工子弟学校投入不足(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而对于本地学校,当地政府则具有较高的积极性。这种投入上的巨大差距致使民工子弟学校面临极大的不公平。
二、解决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别
改革户籍制度并不是要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其核心在于逐步消除导致城乡隔离的各种户籍相关制度,以保障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合理自由流动,从而确保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能享受与城市人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户籍的功能应只限于对人口进行登记注册,以实现对人口的管理。而我国当前将它与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相挂钩是不科学的,这会使得户籍异化为利益分配的工具。因此,应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这是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所在。为此,应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使他们尽快地融入当地社会,这不仅可以为城市培养人才,也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并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和城市市民未来的生活奠定基础。
2.改善城市舆论环境,增进理解与认同
这就要求政府应率先改变保护城市人、排斥农民工的地方保护主义做法,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为进城农民工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生活环境,巩固农民工在城市社会中的地位。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沟通,改善两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同时,公共媒体和舆论应通过积极的文化宣传,引导城市居民正确看待农民工,转变城市居民的偏见与歧视。各用人单位、企业和社区在开展城市文化娱乐活动时,应积极发动和组织农民工参与,使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共同活动中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与认同。此外,对流动儿童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典型事例,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加以宣传,这样有利于提高社会的认识,使人们关心、重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做到一视同仁。
3.正视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必要性,加大其扶持力度
一方面,对那些教学质量有所保障、办学相对规范的民工子弟学校,政府和教育部门应
给予积极的扶持,促使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而对于那些教学质量偏低、办学条件较差、安全隐患大的学校,尤其对那些非法举办的民工子弟学校,则应及时予以撤销、取缔。但在撤消、取缔的同时,也应做好疏导工作,对学生进行合理分流。另一方面,民工子弟学校需改变割地为据,各自为政的状况,应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合理地整合教学资源,适当地进行兼并、合并,扩大办学资源和办学优势。对待民工子弟学校,不论是“扶持、取缔”还是“合并、兼并”,最终的目标都是为流动儿童创设更好的就学条件,切实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最后,教育部门还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工子弟学校,把民工子弟学校纳入正常的义务教育管理体系的同时,也应在其他方面给予民工子弟学校实际支持与帮助,如对民工子弟学校在土地使用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在师资培训、教学设施、招生考试等方面予以指导和支持,对办学成绩显著的民工子弟学校应予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表彰和奖励。
第二篇:教育公平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一项崇高的公益性事业。教育公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国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的公益性,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重大步伐。
一、努力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努力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是最大、最重要的教育公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3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以来,贯彻落实“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一是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使1.5亿学生和78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受益。二是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计划取得全面胜利,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从2003年的77%提高到2007年的98%。三是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必将对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四是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发展。2002年和2005年,国务院两次作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两度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推动职业教育步入发展和改革的快车道。一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年培训城乡劳动者达到1.5亿人次。二是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得到切实改善,办学能力有很大提高。三是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达到801万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大体相当,实现了我国教育结构的深刻变革。
高等教育就学机会大幅增加,质量稳步提升。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规模达到566万人,是1998年108万的5倍多;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27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高等教育就学机会大幅增加,为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子提供了有可能改变他们一生命运的机会。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坚持招生计划增量部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农村学生所占比例呈现逐步提高,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促进全社会各种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积极推进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一是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招生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取得进展。三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要求,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四是以农村教师队伍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
目前,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有2.6亿学生,1400多万名教职员工,62万多所学校。2007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49%,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为教育公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我们国家已经从一个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开始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的历史征程。
二、努力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
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学、能够上好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惠民政策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两免一补”。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农民的教育负担得到切实减轻,仅免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中西部地区平均每年每个小学生家庭减负230元、初中生家庭减负410元。在试点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这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为了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国务院决定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一是在普通本科高校,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有机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其中,“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每年奖励5万名;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每年奖励资助约51万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平均为每生每年2000元,每年资助约400万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二是建立了以风险补偿金为核心的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实行了国家助学贷款国家代偿制度。三是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确保每一位考入公办高校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学习机会。四是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2006年,国家启动了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助学金制度。这项具有普惠性的国家助学金政策,资助对象覆盖了所有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一、二年级学生每生每年资助1500元。国家还将采取有力措施,实行中职学生第三年“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的政策,实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经过努力,我们已经初步构建起了普通本科高校、高职和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新资助政策体系全部落实到位后,国家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将有大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各种形式的资助,高校资助面超过20%,中等职业学校资助面超过90%,资助标准大幅度提高。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此外,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已经部署启动。
重视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以流入地为主,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行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的政策,保障进城农民
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管理,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列入当地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制定有效的教育与管护措施,初步建立起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管理网络。
三、努力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加大教育规范管理的力度,从严治教,努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
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学校收费行为得到不断规范。全面清理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广泛开展全国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活动,普遍建立了教育收费公示和听证制度。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加强教育经费审计。对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进一步规范高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加大对民办高校招生收费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和曝光一大批违纪违规收费案件,不断加大教育收费检查和惩治力度。坚持标本兼治、加大教育投入和规范教育收费并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教育行风的评价明显好转。
全面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得到社会广泛好评。深入开展高考移民、独立学院、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等专项治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全程公开、信息透明、接受监督”的招生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确保了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群众、社会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成为教育战线落实公平公正的民心工程。
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促进他们充分就业。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毕业生就业制度、管理制度、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服务。广大高校毕业生唱响了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时代强音,涌现了一批服务基层、扎根基层,茁壮成长的优秀分子。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70%左右,实现了就业人数的持续增长。
建设安全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确保青少年学生安全健康成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广泛开展了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健康校园活动。认真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积极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和谐校园建设。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切实维护了学校安全稳定,维护了教育系统稳定。
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已经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重大步伐,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需要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任重而道远。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没有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便没有国家现代化的未来。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促进教育公平,让孩子们上好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奋斗。
“三抓” 促进教育公平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2009年的主要任务,其中在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了,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如今,教育公平基本上成为教育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教育公平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教育不公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然而,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21世纪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已经达到4%,但是还没有达到国家标准的4.4%,而世界发达国家已经超过5%。二是政府的资源配置不平等。尤其是城乡之间、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之间的资源协调得不够。三是教育立法不够完善。法规政策的相对欠缺导致了高校的管理制度、收费制度、办学评估等制度不够规范。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确保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为贯彻国家这一思想方针,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以尽快的推行平等的国民教育制度。在此,我们必须实行“三抓”制,促进教育的公平。
一、抓根本,转观念。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平等是教育不公的根本所在。为此,政府应当担责。首先,应切实提高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把教育支出优先纳入国家预算之中。其次,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尤其是要兼顾社会弱势群体,向贫困、落后地区作适当的政策倾斜。对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的投入比例要恰当。最后,转变教育观念,必须建立“以人为本、制度为辅”的教育观,各项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公平教育的机会。
二、抓难点,聚人心。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入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流动人口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当地的教育经费,造成入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仅北京一地就有40万因制度性的不公而命运无助的孩子。针对此现象,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建议在城市中设立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彻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外来人口子女应享有同所在城市学龄儿童一样的入学待遇和入学标准。建议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作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经费。要心为民所系,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三、抓重点,严管理。
国家应始终把完善教育制度与改革创新摆在重点位置。在此,我们必须做到几个结合。第一,须把法治建设与保障制度相结合。加强教育立法,建立社会救济制度,保障教育的公平性。加强学校的管理制度、收费制度、办学评估制度等。第二、须把落实相关政策与监督教育法规相结合。做到有法必依,形成政府
部门与社会部门共同监督的有效模式。第三、须把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在保持以前教育优势的同时,解决教育弊端。在高考招生制度时,打破身份、户口、地域界限,统一考卷、统一录取线、统一分专业。第四、国民教育与私立教育相结合。发展国民教育的同时,允许私立,扶持私立,有利于形成教育界的竞争优势,也可减轻国家办学的经济负担。
总而言之,我们要掌握问题的根本,解决问题的难点,抓住问题的重点,促进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
第三篇:浅谈教育扶贫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谈教育扶贫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谈教育扶贫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近年来,xx始终把教育作为重点民生工程、重点督办事项、重点考核内容来推进,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真正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为实现教育扶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下面就教育扶贫工作,谈谈我浅显的认识。
一、教育扶贫现状
近年来,xx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八个一批”教育脱贫具体要求,出台了《xx县教育精准脱贫实施意见(20xx-2020年)》《xx县教育扶贫工作方案》《xx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整合工作意见》,组建了教育脱贫专项工作队伍,建立贫困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缺口台账、贫困生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实现了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贫困学生不仅在物质方面得到帮扶,在精神、学业和生活方面也得到了全方位的帮助。
(一)学生资助全面落实。多渠道筹措贫困生资助资金,整合7个部门力量,围绕国家普惠性资助政策和国家济困助学政策,全覆盖落实困难幼儿补助、义务教育困难寄宿生补助,高中阶段困难学生资助和贫困大学生资助等工作,累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4XXX人6XX.X万元,仅20**年秋至20xx年春两年,发放各类助学资金达2XX.X万元,资助贫困学生xxXXX人次。
(二)营养改善大力推进。县财政拿出XXX万元对47所学校食堂进行升级改造,定期对负责营养改善计划的财务人员、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制定了食堂供餐实施方案,明确了供餐时间表和路线图,按照时间节点逐月督查,确保农村在校学生吃的安全、吃的放心,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全县76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惠及在校学生11XXX人,全县营养改善计划覆盖率达XX%,学生供餐率达XX%。
(三)职教扶贫逐步实施。按照“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接受职业教育”的原则,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教育培训,20xx年,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7期1XXX人次、雨露工程培训4期XXX人次、就业创业培训2期XXX人次、其他培训1期XXX人次,提高了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增强了脱贫家庭致富造血功能。
(四)控辍保学扎实有效。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加强学籍管理,防止学生辍学、流失。印发了《xx县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镇长、村长、组长、校长、家长、师长“六长”责任制和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考核问责机制,持续加大动员劝返工作力度,全力确保在今秋开学全部返校就读,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已全部返校就读。
(五)结对帮扶积极推行。推行师生“一对一结对”帮扶举措,目前全县教师与4XXX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关注、鼓励和帮助贫困生,让贫困学生在享有平等教育权利的时候,使其人格也得到正常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家长陪读加深家庭贫困。xx地处秦岭腹地,开门见山,再加上“撤点并校”实施后,一些贫困家庭孩子要走很远的山路上学,为了不让子女受“奔波之苦”,家长只好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这无疑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造成了劳动力的浪费,对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形成了障碍。
(二)随迁子女进城后上学难。随着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移民搬迁工程的落实,随迁子女进城上学人数骤增,导致城区基础教育资源供不应求,“校舍不足”“大班额”等问题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城镇上学难问题将日益凸显。
(三)偏远山区师资力量薄弱。现行教师编制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校安全管理、寄宿制管理、女教师婚育、二胎政策、单人单校、教师老龄化、城区教师招考等因素,导致教师缺员严重。同时,边远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时间较短,职称设岗少,教师晋职难,教师交流轮岗实施不到位等多种原因导致优质师源流失加快。
(四)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受多种因素影响,留守学生、学困生、贫困生出现自卑、孤寂内向,甚至厌学心理。同时,政府、慈善机构及爱心人士层面在关爱这些学生时,多数只注重对他们进行物质资助,而忽略了情感交流,导致一部分受过捐助的学生缺乏感恩和上进心。
(五)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贫困家庭学生从小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再加上父母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培养教育能力和意识不足,多数孩子完成义务教育就选择了辍学,这种现象恶性循环、周而复始,加大了家庭贫困代际传递。
三、对策及建议
(一)改善城乡学校基础设施。一是加强初小、教学点标准化、现代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为边远贫困地区学生提供优质入学条件。二是在保障现有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基础上,针对城镇化建设、移民搬迁过程中大量农民进城的现实情况,逐步扩大城镇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规模,确保贫困随迁子女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优化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一是科学设置教师招聘岗位,与新聘教师签订定向就业合同,鼓励他们到贫困地区任教,为贫困地区学校输送新鲜血液,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对现有教师进行摸底,对业务能力不强的教师进行培训,同时扩大教师轮岗比例,增加城区骨干教师到贫困地区轮岗交流人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是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教师生活补贴覆盖面,把职称评定向贫困地区一线教师倾斜,确保优秀师源稳固。
(三)加强贫困学生心理教育。一是在物质资助的基础上,多开展一些精神激励、情感交流和日常关怀活动,通过研学旅行活动,组织城区学生与农村贫困学生进行生活、学习互换式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发展动力。二是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学校要积极推行师生“一对一结对帮扶”措施,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三是加强“家校合作”,携起手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四)打造职教技能培训平台。一是继续加大投入,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宣传力度,鼓励贫困家庭学生学习一技之长,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基础。二是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和实训基地建设,选配“双师型教师”,形成“多个龙头注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口子放水”的教育培训格局。三是整合借鉴省市优质培训资源,开展差异化劳动技能培训,打造一批“月嫂县”、“建筑工县”、“园艺工县”品牌。四是统筹全县就业市场,加强“培训—就业”精准对接,让受训人员结业就能就业。
第四篇: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市委政研室 | 作者:原创 | 日期:2014年10月29日 | 浏览22 次] 由于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存在较大差距,多数基层干部人才扎根基层意识、服务基层意识逐步弱化,“宁要城区一张床,不要乡镇一间房”的思想不断蔓延,总是想方设法调往城区或城区周边乡镇,更有甚者是直接辞职。加之受全市总体机构编制限制,新招录(聘)年轻人才较为困难,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基层人才分布和人才结构的不平衡、干部老龄化现象突出、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本文通过采取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就人才培养开发使用、人才流动配置、人才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并对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以期为市委、市人民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解决人才向基层流动难、基层留住人才难等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一、文山市人才总体情况
2013人才资源统计数据显示,文山市总人口49.3万,人才资源总量3.22万。其中党政人才0.28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0.63万、专业技术人才1.74万、高技能人才0.06万、农村实用人才0.5万、社会工作人才0.005万,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14.6%,人才资本投资占GDP比例16.6%,人才贡献率13.81%。党政人才中,研究生学历占1.88%;乡镇层次占16.56%。专业技术人才中,研究生学历占1.55%;高级职称占4.82%。
二、文山市基层人才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人才配置不尽合理。从知识结构上看,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偏少;从专业结构上看,传统专业人才较多,而急需的经济、城市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企业管理和高新技术人才短缺;从行业分布看,高层次人才大部分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农村基层占有量较少。市、乡两级在人员配备上“倒金字塔”结构现象较为突出,基层现有的人才资源难以满足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需要。
(二)人才体制机制不畅。由于人才流动的渠道不宽,机制不畅,很多人才仅限于本系统、本行业内流动,跨行业之间横向流动较少、流动率较低,“一次分配定终身”和“一个岗位干一生”的现象仍很普遍。受身份限制,很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但也不能交流到管理岗位上来,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三)人才留住较为困难。由于基层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与城区相比差距大、发展空间小等原因,很多基层干部人才难以安心工作,通过各种渠道流出当地,导致基层一线人才出现了“优流劣守”的现象,特别是教育系统和医疗卫生系统较为突出。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理想信念缺失、好高骛远,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期望值太高,不愿到基层工作,多数回乡高校毕业生要不在家待业,要不就离开当地外出务工,造成基层人才大量流失。如:文山市2006年以来招聘的311名特岗教师,现已辞职12人,调出14人,自动离职13人。
(四)人才培养相对滞后。由于市级财力有限,对人才培养经费投入还相对不足,组织各类人才外出培训还不够多,人才培养培训覆盖面不广。部分单位对人才培养培训不够重视,同时,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多数能干事、会干事的各级干部不能抽身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部分基层单位在人才管理上重使用、轻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在培训方式上重形式、轻考评,造成人才知识老化,难以适应工作需求,特别是对新技术、新知识掌握应用不够,应用新技能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的能力不强。
三、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对策建议
影响和制约人才向基层流动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基层待遇和生活条件较差、发展空间有限。要解决这个问题,对在农村基层、艰苦地区一线工作的人才,应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想方设法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逐步优化基层地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本土环境,使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一)建立基层人才引进机制。一是建立基层人才特别招录机制,适当降低“准入门槛”。按照省州人才招录相关规定,结合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岗位,在招录基层公务员或招聘基层事业单位人员时,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和基层工作经历限制等。在招录少数民族或懂少数民族语言人员时,可放宽开考比例,对急需、紧缺岗位,不受专业限制,具备中专(中技)及其以上学历人员即可报考,且懂少数民族语言人员可适当加分;在村(社区)干部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时,除笔试、面试外,增加考核(察)程序,杜绝唯分取人,进一步把适合的人才招录到相应的岗位上;在开展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时,具备中专及(中技)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可应聘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二是加大“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农村特岗教师等人才招聘工作力度。每年根据基层实际,及时开展“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农村特岗教师等岗位招聘,对获得硕士及其以上学位,且自愿到基层一线服务的,可申请免试聘用,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基层服务。
(二)畅通基层人才发展通道。一是放宽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条件。在基层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除国家执业准入制度有明确要求的行业外,具有大专或中专文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分别满15年或20年,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履职满5年,可申报评审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职称申报评审中,对论文不作硬性要求,可将考核结果或获得州(市)级以上的表彰奖励等,作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主要依据。在乡镇、街道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近5年之内未受到任何党政纪处分且个人考核确定为合格及其以上等次的,可不受单位岗位职数限制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二是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办法。对有突出贡献、能力强和实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破格晋升上一级职务。三是注重从基层选拔、调配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应多向基层倾斜,把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必备条件之一。上级工作部门需要补充进人时,更多的要面向基层招考、遴选和调任,让基层人员看到向上的希望和出路。
(三)完善基层人才激励措施。一是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县(市)及其以上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执业医师的卫生技术人员,申请到乡镇从事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连续工作满2年以上(含2年),并连续2年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建议从到乡镇工作之年起,给予每人每年2万元工作岗位补贴;其他具有中级以下(不含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具有执业助理医师的卫生技术人员,申请到乡镇从事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连续工作满2年以上(含2年),并连续2年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建议从到乡镇工作之年起,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工作岗位补贴;申请到乡镇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成绩突出,受单位岗位数额限制而未聘任相应岗位等级的,经组织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可以优先聘任。二是建立基层工作津贴制度。建议在现有的工资收入制度前提下,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基层工作津贴制度,为在基层工作的同志适当增加收入,标准可根据地区条件差异分等次给予不同的津贴补贴。三是改革工资收入制度。针对基层公务员职务职数限制,多数人员职务晋升难问题,建议改革现行工资收入制度,即根据工作年限确定级别工资。如:任科员职务且工龄满10周年的,工资收入与乡科级副职基本相当;任科员职务且工龄满20周年的,工资收入与乡科级正职基本相当。
(四)注重基层人才培养培训。一是实施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每年从教育、卫生、农业等基层单位中,推荐选派业务骨干到省级学校、对口单位进行为期半年(或1年)的专业学习和进修,市级财政给予学费、实验实习费、食宿费和往返差旅费等费用补助。二是努力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切实加强基层一线人才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改变和更新观念,促其牢固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思想意识。同时,加强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鼓励和支持基层一线人才积极参加学历培训和各级各类业务培训,不断增强基层一线人才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真正把基层一线人才培养成“多面手”。三是探索建立市、乡两级之间的人才交流轮岗制度。为实现市、乡两级之间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结合乡镇急需、紧缺人才,每年从市级相关部门、单位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人才到乡镇帮助工作(选派期2年),选派人员要切实做好传、帮、带工作。对作用发挥好、业绩突出的选派干部,在提拔任用或职务、职称晋升上给予优先考虑。同时,乡镇也可根据实际选派干部人才到市级相关部门、单位跟班学习。
第五篇:谈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
问题:
一、教育机会的不公
1.近年来,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地区内校际教育资源的差别引发的“择校热”愈演愈烈,不少家长宁可花重金择校,也要让子女挤进重点学校。
2.有些学校因利益驱动,就巧立名目设立分校(名校办民校),名正言顺地收取择校费,导致了校中校、校外校的产生,为教育腐败提供了温床。然而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的择校费,却让很多家长“望学兴叹”。
3.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入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义务教育阶段费用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人口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当地的教育经费,造成入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据中国儿童中心2002年至2003年对9个城市的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年龄段中近9.3%处于失辍学状态,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
4.在高等教育领域,招生名额分配明显趋于失衡,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高考招生分数远低于其他省区,这势必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公。
二、教育过程的不公
1.由于地区间经济状况的不同,导致办学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学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不同;而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也使得学生接受到的教育有所不同。
2.民办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和社会减轻了办学压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学校的机会,理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民办教育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障碍,诸如民办学校规模难于扩大、教育质量难于提高、社会舆论难于认可等问题,一些规模较小依靠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举步维艰。
三、教育结果的不公
虽然教育只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基于不公平入学条件毕业出来的学生,社会很难区分其真实水准,从而导致就业竞争的不公平。相对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似乎存在“品牌劣势”某沿海城市在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时,甚至打出“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谢绝入内”的标语,严重破坏了就业竞争的公平性。
原因:
1.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1993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21世纪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已经达到4%,但是还没有达到国家标准(4.4%),而世界发达国家已经超过5%。
2.中央财政过多用于高等教育,而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学校生均日常教育经费与人均GNp的比例为0.05:0.15:1.93,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相差悬殊。研究表明,基础教育阶段占有政府经费分配比重越大,则经费分配越趋于公平,也有利于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在三级教育上生均投入相差过大,导致了教育投资内部结构的不合理。
3.东、西部地区以及城乡之间教育经费的投入失衡。1995~2002年,东部3市(北京、天津、上海)与西部5省区(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和青海)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从3.23倍扩大到了3.85倍,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从2.65倍扩大到了3.39倍。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则更大,以2002年为例: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多亿元,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3%。教育经费投入的失衡造成了办学条件的失衡,继而会导致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科研能力等软资源的失衡。
4.同一地区,地方财政对强校的投入高于对弱校的投入。一些官员热衷于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建设,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都投入到重点、示范学校中,而对普通学校,特别是一些弱校则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导致了同一地区校际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5.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我国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层次结构、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以及办学形式等方面还不能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办学机制不够灵活,教育设施、设备亟待改善等问题,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和质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6.缺乏有效的管理、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使民办教育举步维艰。目前我国尚没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民办教育管理机构,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沟通,对民办教育的管理缺乏权威性的规划、统筹与协调。民办学校内部管理也存在问题,如有的学校在招生时夸大承诺,再者就是乱收费、高收费,严重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形象和生源。民办教育的经费主要来自学生学费、个人财产投入、社会捐资等,这部分资金毕竟很有限,使之经常面临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但民办学校在申请贷款、得到国家资金扶持方面却相当艰难。
对策:
1.切实提高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确保“三个增长”和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尽快实现;加大调整教育资源内部分配、城乡分配、区域分配、校际分配的力度,促进教育全面发展。
2.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1)国家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加强对边远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逐渐缩小东西部地区基础教育间的巨大差距,确保边远地区和偏僻省份的同龄人能有同等的机会接受教育。
(2)东部发达地区要向教育基础薄弱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加大对口支援,通过支教或远程教育等形式提高中西部地区教师教学水平,同时国家应该采取优惠政策进一步为西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条件。
3.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1)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要将九年义务教育落到实处,切实改变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面貌。
(2)高等教育阶段,建议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措施,解决高等教育高收费、低就业率问题,为贫困地区出来的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
4.坚决限制和缩小教育差距。取消重点、示范学校制度,禁止对重点、示范学校在财政拨款、师资配备、招生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尽可能从资金、信息、生源等方面,给条件较差的学校以必要的重点扶持,抓好薄弱中小学的改造工作,缩短并力争消灭重点与非重点之间、城乡教育之间不平等的硬件差距。
5.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建议在城市中设立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彻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外来人口子女应享有同所在城市学龄儿童一样的入学待遇和入学标准。建议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作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经费。
6.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应当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政府和教育部门对社会力量办学应给予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资助。
7.以就业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力度,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
(2)教育部门要统筹配置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安排好招生和就业工作,使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高校之间公平竞争。
(3)职业学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和“订单培养”,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和培训结合,为企业输送他们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学生人尽其才,实现个人发展,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8.切实解决屡禁不止的乱收费问题。加强学校收费管理和制度建设,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一费制”,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实行“三限”政策。稳定高等学校收费标准,严格规范高等学校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与招生录取挂钩的各种形式的乱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