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哲学

时间:2019-05-12 15:1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儿童精神哲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儿童精神哲学》。

第一篇:儿童精神哲学

《儿童精神哲学》读后感

儿童作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个体,因其活动范围和心理能力的限制,其头脑中不可能有系统化的思想体系,但儿童在以自身活动的作为主体和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感受、体验、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在这种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对具体的人、事、物的意向、兴趣、经验、情绪情感等主观内容,这便是儿童的精神,它是儿童的一种主观的意识,在现实中表现为儿童各种不同的需要、兴趣、态度、愿望、情感等。而且在儿童的身上,这些精神都是对象化的、具体的。

孙民从按照自己界定的“精神”概念描述了“儿童的精神”:在他看来,“儿童的精神”是“儿童的一种主观的意识”,简言之,“儿童的精神”便是儿童的意识。而众所周知,儿童的心理世界(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等)要远远大于儿童的意识世界。于是,在孙民从那里,“儿童的精神”“儿童的心理世界”,也就是说,孙民从的“儿童的精神”甚至还不能囊括儿童的心理世界。这与精神哲学的宏大视野是相悖的。

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儿童(主体)在与环境(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必然会形成感受、体验、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为什么儿童又“必然会出现对具体的人、事、物的意向、兴趣、经验、情绪情感等主观内容”?我以为这恰恰要从意识层面的背后寻找原因。我在拙著《儿童精神哲学》中对这背后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追寻。很显然,从孙民从的“商榷”一文来看,他是反对我所做的这种追寻的。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孙民从把精神世界只看作了意识世界,或者说只看到了精神世界的意识层面;精神世界的无意识的和本能的世界——— 这个作为意识大树之根的极为丰富的原始的精神世界——— 在孙民从的意识世界里被忘却了,在孙民从的“精神”概念中给剔除了。

孙民从将人类的精神系统与动物界的精神系统完全割裂开来,于是人类的精神系统成了封闭的系统,它不再有进化论意义上的来源和发生学基础。

这是从上面的引文中得出的结论。然而,孙民从在后文却指出:“……在儿童的精神中有着无意识的内容或成分,尽管今天科学仍无法对人的无意识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说明,但无疑在儿童的精神活动中肯定有无意识的过程和内容。”这便令人困惑,一方面孙民从将“儿童的精神”界定为“儿童的一种主观的意识”,简言之,就是把“儿童的精神”界定为儿童的意识。另一方面,在同一篇论文中他却认为“在儿童的精神中有着无意识的内容或成分”。那么,一方面,“儿童的精神”是“意识”,另一方面又说“在儿童的精神中有着无意识的内容或成分”。显然这是自相矛盾。

2011年11月金菲菲

第二篇:儿童精神哲学读后感

儿童精神哲学读后感

当我拿到《儿童精神哲学》这本书时,心中不免有些疑问:说到“精神”,我认为那是成人的思维和意识行为表现,从没想过小小的孩童世界里也会有可以被冠以“精神”的举动?儿童有何“精神”?儿童的精神又是什么呢?又说起“哲学”,我一直觉得这是一门神秘且高深奠测的科学,而儿童离哲学似乎很远很远。没想到儿童也有哲学?什么是儿童的哲学呢?带着疑问,我翻阅了这本书。

由于工作和时间关系,我没有仔细认真的品读。大概粗读了一下,虽还没有读懂儿童精神哲学的精髓,但这本书我有两点感受。

第一,这本书不只是追求清晰地表述内容,而且追求优美地表达。翻阅整本书,作者大量引用了诗人、作家的诗句、名言。作者将哲学和诗统一起来,始终关心读者,使读者在留连于儿童精神世界的同时,也感受到这本书的迷人魅力。如在第七章《儿童精神现象的永恒魅力》中,作者引用了《祈祷》的诗句:冬天在漏风的土屋子太阳我在向你祈祷我的一切心愿是囤里不安宁的种子都在急急地等待春天的拥抱急急地等待发芽长高太阳请您早日把春天送到。这首诗借着童年的渴望表达了成人现在的希望。又如:我七岁的时候每天佛晓透过窗口望着黑幕拉开柔和的金光像花朵绽开慢慢的在天上扩散那时天天都是新奇的长大后头顶生活的重负许多日子挤在一起丧失各自的价值增长的年龄听着一成不变的歌寻不到独特的个性。从诗句的描写中可以体会他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同情与向往。等等,举不胜举。

第二,这本书以人类文化史为足点,以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为背景,以那些通常被视为幼稚无知的儿童的研究对象,将儿童空前地显在历史、文化、人群之中。尤其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认为儿童是思想家,是历史之子,是“成人之父”。对于这种观点,我是赞同的。我们成人虽比儿童高、大,儿童在许多方面确实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但儿童身上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成人学习的。比如儿童是好奇的和喜欢追问的,他们对事物特别感兴趣,如经常喜欢问:“这是什么呀?”“水流到哪里去了?”“星星是从哪儿来的,它们为什么不掉下来呀?”等等。甭说孩子,就是一般的大人也仍然答不上来,而这是哲学思考的一招基本功夫。儿童时时刻刻都在思索所有刚接触到的新事物、新经验。他们认真学习、努力思考,并赋予每一样事物一个观点,整合入他们的世界观。比起大部分习惯于日常生活、懒得再去质疑的成年人,孩子们更像是勇于怀疑的哲学家。儿童是身心与言行一体的,他看待世界不是功利性的,没有主客二分的,他们爱说爱做,敢说敢做。正如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中的孩子,只有他揭露了皇帝没穿衣服的事实,拆穿了成人的谎言。在探求事物的真相时儿童表现的比成人更率直、更有勇气。他们的生活不刻意,他们的生活听任自然也最贴近自然。“儿童是成人之父”,我们再无理由小觑儿童。也许面对繁纷复杂的世界时,唯有儿童精神才能救赎我们,在儿童精神里得到安静和抚慰。

这本书是哲学界第一部从个体发生维度系统探讨精神哲学的着作,是教育学界第一部从精神哲学层面系统探讨儿童观的着作,是心理学界第一部从哲学层面系统探讨儿童心理世界的着作,也是一部儿童教育的基础性理论着作。我认为,只有细细品读,才能发现这本书的魅力,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精神世界。

第三篇:儿童精神哲学感想

《儿童精神哲学》这本书由刘晓东所著,是一本与儿童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哲学类著作,因为是儿童哲学类研究著述,所以书的行文风格给我的感觉很特别,书中旁征博引了大量包括诗歌在内的各类文艺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来透视儿童精神内在的本质。从作者的整部著作的论述中,我能够体验到一种经验性的共鸣,认为这种共鸣在人的生命中都会或明或暗地出现,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

惯性思维中,能被称之为“精神”的一定是成人的思维和意识行为表现,从没想过小小的孩童世界里也会有可以被冠以“精神”的举动?儿童有何“精神”?儿童的精神又是什么呢?书的最后几个章节用了太多生动的事例来帮助读者认识儿童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对当下成人精神世界的影响,那就是:儿童是成人之师,是成人社会的救赎者。儿童不仅仅是人从童年过渡到成年的一个时间段。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具有的品质,仍旧保存在众多成年人的内心。该书作者让我们知道,只要我们还愿意留一方空间,停下脚步倾听一下孩子们的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儿童”的思考仍旧滋养着我们的内心,他们会时时提醒我们,这世界竟然还有那么多我们不曾知晓、不曾思考的问题。我们会对天空、大地、生命、人的精神世界生发出各种各样儿童式问题,直至人类发展到今天。推动我们进行研究探索的动力,是人类最基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而这一基本特点,最体现最明显的阶段在儿童时期。中国伟大的哲学家老子就曾指出,成熟的有智慧圣人的精神状态是与儿童一致的,一个人到达人生智慧和真趣的极致,便是“复归于婴孩”,有一颗真诚、朴素的心。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往往认为儿童混沌初开,蒙昧无知,而成人有了人生的阅历,有强壮的体力,要比儿童复杂、成熟,在他的眼中,儿童只能是乞求成人的爱怜的宠物或附庸,从这一方面来看,当时老子的话真是有些惊世骇俗。在现今社会里,我们呼吁成人要真正的进入儿童的生活,求认识儿童多彩生动的精神世界以建立一种科学的儿童观;我们呼吁成人能严肃的体会儿童精神世界的本体价值,认真考虑一下儿童是否能帮助你进一步领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我们呼吁成人能进一步研究儿童的精神世界,并通过这种研究找到反躬自省的新途径,找到深入研究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我们呼吁成人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按照儿童的本性实施儿童喜爱的并能有效促使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教育压迫儿童状况。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每一个幼儿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儿童精神哲学》没有众多哲学著作中晦涩僵硬的表达。它以感受性的亲和的文字以及切合生命的实际,讲述了一种能让我们体验和经历的生命精神状态。一个真正完善了的人是怀有一颗纯真的心,失却童心的人不可能使生命臻于完善,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幼儿具有神圣的本性,这种信念使福禄贝尔对童年所具有的无限价值充满敬意。他说:“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

《儿童精神哲学》旨在呼吁成人能真正进入儿童的生活,去认识儿童生动多彩的精神世界,以建立一种科学的儿童观,按照儿童的本性实施儿童喜爱的并能有效促使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教育压迫儿童的状况。

本书以人类文化史为足点,以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为背景,以那些通常被视为幼稚无知的儿童的研究对象,将儿童空前地显在历史、文化、人群之中。作者认为儿童是思想家,是历史之子,是“成人之父”,是成从这师。我们再无理由小觑儿童。

对这本专著,可以说我是靠70%的功利阅读和30%的兴趣阅读完成的。作者从儿童的道德、审美、梦想、精神现象的产生、发展与价值等几方面来论述。那么,读以致用,要密切为课题服务,因此在享受作者酣畅淋漓的激情的同时,我试图找寻对课题关联的部分。发现主要有两点:

一,生涯阅读的阶段论的启示

专著中专门谈到了儿童精神成长各种各样分类标准的阶段论,因此我在想生涯阅读的阶段论也可以由此找到理论依据和参照条件。二,生涯阅读的载体研究的帮助

对童话、神话、童谣对于帮助儿童心灵成长的论述在这专著中可谓精彩,而这也是我们生涯阅读中需要解决的,虽然我们知其然,但往往不知其所以然,这可能也是科研能增加人生阅历的厚度的一种体现吧。而且,我还发现,周作人原来也是位生涯阅读的研究者。当我们拥有一种创新的视角去解读世界的时候,世界会在我们眼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走进生动多彩的儿童精神世界 ——读《儿童精神哲学》有感

“一个真正完善了的人是怀有一颗真纯童心的,失却童心的人不可能使生命臻于完善”。在本书的序言,便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让人眼前一亮。的确,儿童有很多好的品质,他们毫无掩饰,不虚伪,不浮夸,这或许正是成人所缺乏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正如幼儿园的创始人、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所说的: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儿童时代是每个成人都必须经历的,研究儿童的世界不仅是对儿童的认识,也是对成人的认识,更是对过去文明历史的复演。认识儿童生动多彩的精神世界,才能按照儿童的本性实施儿童喜爱的并能有效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改变教育压迫儿童的状况。另外,研究儿童的精神世界,也能帮助我们领悟人生的意义和真谛,找到深入研究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新思路。

初读此书,我想大多数人会和我一样,往往会结合自己童年经历或者自己周围的一些儿童的表现去思考和探索。本书从儿童的认识、道德、审美、梦想等方面去论述儿童的精神世界。这本书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并不是认为儿童幼稚无知,而是作为具有圣人般的精神状态去分析,将儿童放置在历史、文化、社会之中观察和分析儿童的精神世界。在作者看来,儿童是个了不起的哲学家,他们不断地追求智慧,探求未知世界的一切,他们对什么都好奇,对一切事物感到新鲜。作者的这些观点,改变了我之前的儿童观,也让我对儿童的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儿童的精神成长

生物学的原因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也决定了人类个体具有漫长的童年期,在漫长的童年期中,游戏和教育成为对儿童影响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游戏使个体内在的精神潜能逐渐现实化,而教育则使外部文化逐渐内化为个体精神层面上的内容,游戏和教育分别从内外两方面促成个体精神的发育和成长。说到这个方面,我想,我们现在的儿童教育是不合理的,似乎游戏是现阶段儿童所缺乏的。由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导致人们的交流似乎不像以前那样多,这主要是居住空间的变迁所导致的。在城市化水平较低的时候,人们的居住空间相对开放,见面机会较多,交流的机会也较多,那么儿童游戏的玩伴也就更多,也就意味着儿童能按照其发展规律愉快的游戏。另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使游戏的对象和环境缺乏,回想小时候在农村,可以去抓鱼、去抓螃蟹、去掏鸟窝、去山上采蘑菇,亲近自然的机会较多。那时候游戏的环境也使十分充足的,而现在的游戏环境相对较少。而且,现在普遍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儿童的课业负担加重,游戏时间减少,这对儿童的发展也使极为不利的。

人类个体近乎全开放的基因程序,使得人类个体的精神成长不只是像植物那样其基因信息在适当的环境下会自动展开,人类的精神成长既有一个由内向外表达的过程,又有一个由内向外的内化的过程。这似乎暗示着,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很大的,儿童读物、影视作品、家庭环境、社会风气等等都影响着儿童精神的健康成长。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他影响着一代人的未来。人类开放的基因编码系统也决定了儿童对双亲和其他成人以及文化环境的依赖性,儿童早期经验的获得,亲密感、安全感的获得都与双亲及其他成人和社会文化环境都有莫大的关系,而这些感觉、知觉、经验对儿童未来的发展、对其人格的完善都有重要作用。

儿童的发展与人类的遗传因素息息相关,也与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其发展阶段有快有慢,也有着发展的关键期,成人必须尊重其发展规律,不人为的加速其发展,在其发展稍微缓慢的时候也不应去加以干预(正常情况下),因为一些研究似乎表明,儿童发展的较慢速度也许有利于最后更大的进展,所以,我们在面对儿童的时候,应更多的了解儿童精神成长的每个阶段特征,更加尊重其发展规律。

二、儿童的认识

认识的本质就是适应,这被很多科学家所认同的,一切生命要生存和发展,他就必然通过自我调节和环境达成平衡,但这种平衡并没有脱离人类生物学上的属性,人的文化、人的认识等都有生物学上的前提与规定,他们离开生物学是不可理解的。在本书中,作者将认识的进化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生物感应的认识阶段,即微生物的认识;二是生物感应—行为适应的认识阶段,即植物与一般动物的认识;三是生物感应—行为适应—运算系统的认识阶段,即人的认识。那么,从认识的进化史看来,儿童的认识只限于人所特有的认识形式。由于认识阶段的不同,儿童使用的逻辑和成人是不一样的,第一是泛灵论,儿童会把很多成人看来没有生命和灵魂的东西看成有生命和意识的,比如,儿童看到成人破坏某种东西时,他会说:某某东西也会疼的,会把太阳和月亮等等东西当做有生命的,这些让我对儿童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二是目的论,在儿童的世界里,总是会有很多“为什么”,但在成人看来,儿童的好多“为什么”是毫无意义的。殊不知,这也是儿童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方式,是儿童发展需经历的阶段。三是实在论,儿童只承认现实的东西;四是人为论,儿童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透过以上这些对儿童精神世界的探索,我不禁想到一些事,一些父母在面对孩子积极的求知欲望时,不是耐心的解答(虽然有些很难解答),而是敷衍孩子或者骗孩子,更有甚者,回去责备孩子,我想,这些或许都源于对儿童的不了解,这些不了解,或许会对儿童的早期的认知产生消极影响,打击孩子积极探索世界的积极性,这或许会影响他的一生,因此,在面对孩子看似幼稚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儿童的精神成长。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哲学,这是被很多哲学家如雅斯贝尔斯、葛兰西等所认可的。那么什么是儿童的哲学呢?柏拉图说过,哲学产生于惊异。从这些角度,我们不难理解,因为儿童总是充满问题,也可以说是惊异,对于这些,我们并不陌生,比如儿童会经常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月亮为什么要跟着我们走?”。我们会经常听到类似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领悟和感叹都是对儿童对周围世界或自我的积极探索、思考、认识和解释,他们就是儿童的哲学。在作者看来,儿童的哲学有其特点和规律,我比较关注的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教育的本性和天职是通过向主体传递文化以培养主体并使主体继承和创新文化(即文化与主体双向创生)。因此,教育对儿童哲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二是儿童主体的发育受外部教育、文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要通过儿童主体的内部建构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儿童的哲学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以上这些看来,儿童所处的环境对其发展是有重要影响的,不仅是教育、文化对其的熏陶,更对儿童自身心智的成熟、对儿童建构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显得十分重要。

三、儿童的道德

儿童有其自己的道德、审美以及梦想,在各个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道德是交往行为的逻辑,就儿童的道德来说,其道德的发生实际上就是儿童对这种行为逻辑的逐步建构,儿童对交往行为逻辑的建构,实际上就是去认识这一系列的行为规则。这一系列行为规则的建构实际上是道德认识的发生。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规律,并受到智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佩克和哈维豪维斯特将儿童道德发展氛围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前道德的,二是自利的,三是顺从的,四是良心的,五是利他主义的。科尔伯格也把个体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一是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1)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服从准则,避免惩罚。阶段(2)朴素的快乐主义:获得奖赏和别人的好感。二是习俗水平,包括阶段(3)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避免遭人谴责和惹人不悦。阶段(4)以法律和秩序为定向:避免执法当局的指责以及由此产生的内疚。三是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5)维护契约的道德定向;遵从公正无私的执法者,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和幸福。阶段(6)坚持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避免受到良心的谴责。我比较赞同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理论,如果足够细心,我们都能感受到身边儿童的成长,他们的行为准则、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似乎就是伴随着自身的成长而逐渐改变的,这其中,不仅包括智力的成长,也包括其道德水平的发展。

四、儿童的审美

“美是秩序,是具体的秩序,或者说,美是理念的感性表达。”这是本书中作者对美的解释。在我看来,这也许说的就是主体所感知到的外部世界现象与主体本身所建构的外部客体的印象的相似度,也就是作者所说的秩序、理念的感性表达。审美是把握、确认、反映世界的一种形式。审美所追求的是世界感,那么对于审美水平的发展,作者认为是审美主体对外部客体所表型的本体之美不断进行建构,从而其审美水平不断得以提升。作者认为,从整个生命进化的历程来看,审美水平先后经历了生理的、本能行为的和意识的等三个层面。从以上的论述来看,审美似乎是儿童与生俱来并不断发展的,是儿童的天性,其审美的发展是伴随着认识深入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通过游戏、艺术等形式来开发其审美能力。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儿童所接触到的血腥、暴力、色情等不好的内容对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如家庭矛盾甚至家庭暴力都对儿童的认识、道德、审美等有着重要影响。另外,儿童的游戏和艺术是是儿童个体自发地对自身潜能的开发活动,成人应该加以配合,丰富其游戏内容,创造必要的条件满足儿童的游戏和艺术的需要,奠定儿童良好的早期经验,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

五、儿童的梦想

梦想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膨胀、扩张和加强,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形式思维的启蒙者和培育者,他把无人性的世界变成人的世界。梦想并不是成人所独有的,儿童亦有其自己的梦想,梦想使儿童进入了一个比现实世界更有诗意也更为宏大的世界,梦想有助于儿童人格的茁壮成长。儿童生活在梦想的世界里,游戏、艺术、神话、童话、儿歌等要素都与儿童的梦想息息相关。游戏使儿童生活在现实以外的一种现实中,这点我们 是有亲身体会的,儿童在游戏中会有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而大家都不愿意做小偷,不愿意扮演“坏人”。他们都羡慕正直勇敢的正面形象,并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那类的人。还有其他儿童特别是女童,看到有布娃娃等玩偶时,儿童就会佯装成妈妈,并有照顾孩子的愿望,这或许就是现实之外的另一种现实。儿童的游戏也充满创造性,他们的内心世界会建立起多种物质的联系,将内在主观世界与外部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为梦想和现实世界之间架起了桥梁,为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等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尊重儿童的游戏,而不是去指责其幼稚甚至阻止其游戏。同样,儿童也有其自己的艺术,儿童的艺术与儿童的梦想息息相关,艺术创作是梦想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看到儿童喜欢“乱涂乱画”,或者不自觉的哼歌等等,在成人看来,其没有艺术可言,但儿童的这些涂画、自发性唱歌与跳跃等,虽并未达到充分的自觉,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表达是不自觉的,因而更合乎自然的本性、合乎艺术的尺度。也正是因为如此,儿童的艺术才被成人艺术家称道推崇。另外,神话、儿歌、童话等即是儿童梦想的一种体现,也推动着儿童梦想的发展,所以,适当的童话、儿歌等作品,对儿童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六、儿童精神现象的历史生成和永恒魅力

在众多哲学家、生物学家们看来,儿童的身上似乎沉淀着人类千年以来的精神特质,他的成长是对种系发生浓缩的扬弃的重演。儿童的身上蕴含着成年以后复杂的意识生活的始基。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梦幻、野蛮、神秘、荒唐,但这些对儿童似乎是有意义的,同时也并不是完全有害的。说到这些,作者谈到对儿童教育的看法,作者认为现在的儿童教育中存在着庸俗的“实用主义”,机械的道德主义,存在着打着“道德教育”、“社会责任”的旗号,侵占儿童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自然地、本能的、对成人来说“无意思”但对儿童却极为有意思的生活需要。我们的“社会化”、“教育性”、“社会责任”、“道德教育”的许多内容或许与初衷相反,是违反教育性的、违反社会责任的,因为满足儿童的生活需要和成长需要才是我们对儿童的责任。反观现阶段的一些教育现象,我们似乎的确背离了儿童教育的初衷。

儿童是成人之师,他们天真烂漫、自由自在,他们率性而动,他们不追求功利,事事收获、天天长进,他们可以治疗异化了的成人生活,他们是成人生活的引路人,是爱的源泉。童年是如此的充满诗情画意、如此充满创造力,让我们充分挖掘它、发现它,让每一个梦想者都变成卓越而稳定的孩子。

愿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幸福欢乐的童年!

自己的主人。所以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中应该充分尊重儿童是自己这一事实,不能过分强加干预,将儿童精神的成长过分纳入自己的预期轨道,很多时候,家长认为的蜜糖、对于儿童来说无异于砒霜。

此外,儿童精神成长具有阶段性,并且这种阶段性是前后相续的,不是跳跃性的,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中渐进并在一些节点时形成关键期。实际上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内容、呈现的方式,表达的手段多多少少依据于儿童精神成长的特点,其中之一便是其特殊性。

二:儿童的认识

很多学者都认为认识的本质是适应,那么这种适应首先是生理学上的适应,首先人是生物,这种适应的开端便是我们通过知觉、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来接触外在世界,只有进过生理学上的感应才能够引起内在的变动。同样,认识又不仅仅止于适应,至少对于人类而言这种适应其主动性越来越大。比如说燕子南归是对气候的适应,它止于地域的变动,而人类,则扩大于衣物、取火等多方面选择。

当然,人的认识或者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扩大的。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从进化史维度来看的。和一般生物不同,人类除了适应,还会依据于先念与本能去理解适应,运算认识。人最初和大雁一样,其活动区域选择在气候适合的地方,慢慢的人发现了火,感知火可以保暖,慢慢学会保存火,后来学会人工生火,这便是对气候适应的运算。气候很大程度上就是寒暖,当人类能够用火来克制寒暖对人类生存地域的限制,便是人认识或者说适应与一般生物认识的不同之处或者说进化的表现。

对火的认识、保存与利用,都是人作为主体的运用,这就是人认识的进化。认识的进化和儿童精神成长一样具有阶段性。

关于儿童认识发生的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皮亚杰从认识的结构与功能和生物的结构与功能具有同构性,由此具有相互作用性提出认识就是同化。儿童具有的先念也就是先行结构为发端与后天环境通过同化或者顺应构建新的结构以达到适应。问题是,儿童有先天认识吗?如果具有先天认识,那么儿童在认识的过程中主客体关系会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先天认识是否存在,有着如何意义?

儿童主客体的认识是在认识发生时模糊状态的。儿童所具有的先天认识是内在的推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相互作用构成反复、持续、渐进的认识的发生及不断构建,后来产生运算的形式保存和传递。

也就是说儿童是有先念认识,这种认识是元认识,神秘一点的话将其理解成本能。这种元认识在主客体相互渗透中逐步向世界的客观化迈进。首先这种认识本身就具有存在形式,越是物理的越轻易感知,同样越是物理的展现也就更容易向形式逻辑的认识迈进。

儿童是否有哲学,我觉得首先得对哲学是什么这一概念进行梳理才能回答。显然作者认为儿童的哲学是存在的。

作者认为哲学存在于个体的生命运动里,它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这就是说哲学并不是我们理解的哲学活动只是哲学家的事情。在儿童时代,儿童已经有了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哲学不仅仅是这种追求的结果,其追去的过程也是其本身。儿童的哲学多半无法以结果的形式呈现出来,但是它确确实实存在着,并可能量变成后来哲学作为结果的质变。

何况,儿童在认识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观念,这本身就是哲学的结果。当儿童对于外界有着好奇、不解的时候就是对哲学的探寻。这就是柏拉图所说的:“哲学产于惊异”。儿童时期的小孩子特别喜欢询问。我的表弟<九岁>平常就会问我人为什么会死啊?月亮

为什么会跟着我?天上有什么神仙吗?之类的问题。儿童或许现在无法解释,但是已经有了思考与探求。其最终答案的获得是建立在儿童兴趣和主动地基础上,而不是外部知识的灌输。这就是儿童的哲学。

除这些外,作者还分析了儿童的哲学特点,与成人的哲学的不同。在我看来儿童的哲学或者说这种探求智慧是一种天性,儿童的好奇心是天性的,并且由于儿童不同于成人有着过多的外在干预和有了体系构建。儿童的好奇心要比成人的好奇心更加纯粹、以自然而然的方式存在,其好奇心的产生是为了内在的好奇心的结果。这种好奇心来自于对外界也对自己的困惑,好奇的目的和结果是为了明晰困惑。

古往今来,有许多人在研究儿童与哲学。其中可以总结的一句是:儿童有自己的哲学。儿童的哲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当儿童产生哲学,也就是说对外在与自身有了困惑的时候,就表明儿童的认识不再停留于看到、听到、等感性认识中,儿童开始有了理想构建的认识。我认为这是研究儿童的哲学的意义所在。从这一点着手,我们才能够更加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只有从精神世界了解儿童,我们才能触摸到影响儿童未来成长的那些还处于萌芽的东西。

儿童除了有自己的哲学,同样有着儿童自己的科学。科学有着好奇、发问、观察和解释这一过程。这也是儿童好奇心的反应和结果。我认为儿童的哲学和儿童的科学不同在于好奇的事物不同,但同样都是儿童认识在不同领域的展现。

三:儿童的道德 关于道德,书上认为道德律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律。作者从“是”与“应当”的辩证统一来论证这一论断的合理性。道德涉及情感,而人类的认识也涉及情感,我认为人会产生于道德本身就是以自然为起源,这种起源和血缘、繁衍等自然结果有着紧密关联。可以说道德的对象最初也是以这种自然结果产生的。道德的产生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于人是一个有情感、价值、兴趣的人。人不是类似于零部件,纯粹的镶在社会机器上。

人的道德和人的情感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道德隐含着逻辑。这样道德才具有判断功效,这样的依据可以通过文字或者术语展现出来。显然,道德作为一种逻辑体现人与人之间更为有序发展的结果。这种个体与个体的结合具有生理层面、行为层面和意识层面。

前两者的道德律可以说是自然律,意识层面的道德将这种自然律在思维层面上的展现。这种发展一方面体现在道德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人类对道德认识的发展。人类对道德的认识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观念是由浅入深的。它因循着道德内在的逻辑与规律,也就是个体道德的泽被范围和个体的自我生长相对应。儿童道德的发生同样产生于交往行为,它是以一系列行为规则呈现出来。比如说见到妈妈的朋友,你要叫叔叔或者阿姨这类的。当这些各式各样的行为规则在儿童生活中呈现时,就是道德的产生。当然儿童道德产生还和儿童的智慧有很大关系,智慧影响到儿童对交往行为的选择和对行为规则的理解与判断,也就是儿童对于道德认识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会有自己角色的定位,道德知识的学习,儿童作为主体与外部道德主体其关系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科尔伯格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非常清晰的儿童道德境界的逻辑提升。当儿童具有道德认识的时候,它的认识会从单纯的好与坏,逐步形成一个复杂的具有逻辑的规则体系。儿童的伦理学就是一套道德认识。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可以根据表面行为来判断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既是道德认识,也是伦理学上的认识。

无疑,在儿童时代,儿童对道德认识会存在困惑,这本身就是儿童认识的好奇无法理解的反应。当这种困惑逐渐理解就是道德深化的过程。儿童的道德发展有着内在的规律,越往后越走向成熟、关于儿童道德认识的研究大体有两派:一派注重道德形式的研究,一派侧重道德内容的研究。可以肯定的是儿童道德认识的成熟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会留下不同阶段的痕迹,着两排的研究可谓殊途同归。

四:儿童的审美

关于美作者从本体和审美的两个方面来分析美。那么美到底是一种存在还是一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呢?从本体和审美这两个层面来分析,各有其价值。我觉得这种区分更有利于我们对美的理解与把握。

作者首先强调审美是儿童的天性。此话不假,同时我觉得审美是一种选择。儿童本能的喜欢舒缓的声音,讨厌嘈杂。作者还引述了“心画”说明儿童具有本能行为层面的审美。主体的发育程度,也可以说主体的认识的层次影响着儿童的审美水平。就绘画发展而言,罗恩菲德将其分为涂鸦阶段、前样式化阶段、样式化阶段、写实主义萌芽阶段、推理的拟似写实阶段。

这就是根据儿童的发育程度来划分的,这种发育程度更多指主客体演进中儿童成熟程度,同样静述划分的不同阶段的演进,儿童绘画的主观因素逐渐减少,越趋客观。作者在论述艺术与游戏时,将艺术和游戏等同起来。因为这都是儿童以感性的态度理解世界的。儿童喜欢自己投入感情的事情,在这期间儿童往往进入忘我状态。用我们家乡老话来说:玩的连饭都忘了吃,要是读书能这样就厉害了。这里面就包含着一种逻辑,儿童玩其目的就是玩,读书的目的是读书吗?换句话说儿童在游戏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自发生长的,当前我们的学习是带有强迫性的。并非是建立在儿童的感情上,也就是说当前我们的教育不是一种艺术,而是机械的灌输。儿童都是艺术家,也就是说儿童具有审美的能力。不管这种能力是行为层面还是意识层面。由此,我们在教育儿童过程中应该重视儿童的审美。这是儿童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的认识,儿童的道德,儿童的审美。这三个章章节从真、善、美三个方面来叙述了儿童精神哲学。分别叙述了儿童的真—认识,儿童的的善----道德,儿童的美----审美从文化和哲学层次叙说其内涵、发展特点、和成人的不同之处以及了解其的意义。

第五章:儿童的梦想

作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梦想。认为梦想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梦想是主体对客体超越性的感受的表达。梦想是形式思维的启蒙者和培育者。梦想是对现实世界的同化,把无人性的世界变成人的世界。这些论述说明了梦想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再接着作者提到梦想将主体和客体紧密结合,是意识和无意识的对话。梦想在此处是桥梁的作用,它能帮助于儿童进入一个比现实世界更有诗意也更为宏大的世界。

梦想是儿童生活的乐园,帮助儿童人格的成长。一个人有梦想,那么他便具有了孩子般的心态,富于生命张力与想象。

那么儿童的梦想与怎样的方式呈现呢?作者从游戏、艺术、神话与童话、儿歌等方面介绍其与儿童的梦想之间的关系。

游戏:作者认为游戏是儿童梦想世界的一种呈现。儿童在游戏中以梦想的方式在自己心中构建着外部世界。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喜欢玩“过家家”。就是几个小孩子一起,谁当父亲、谁当母亲,谁当孩子。在确定身份后,每个孩子会依据自己的身份来承担自己的责任。过家家显然不是一个真正的家庭,但是儿童在里面充当不同角色后会形成自己责任意识。这是真与假,严肃与不严肃的结合。

很显然这种结合有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在“过家家” 游戏中,充当母亲角色的孩子会去找青草作为蔬菜,父亲会摘果来养家,孩子会吵着问妈妈做好饭没有。甚至父亲和母亲会以作为家长的身份会去调解扮演孩子之间的吵闹。游戏的重要性在于此,它是儿童在现实世界中的解放,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无拘无束的展开想象,儿童能以自己的方式去构建自己的世界接近于梦想,儿童在游戏中可以得到满足。

艺术:作者提到康德和荣格。康德认为在自由这一点上,艺术和游戏是相通的,艺术是想象的过程,它的内容是意识之外的无意识,这种想象是属于梦想的范畴。

儿童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你给他一支笔,他会特别投入出于本能的涂写,出于自己的想象不带有任何功利性质的目的,他的这种表达是不完全自觉的表达。在这种不自觉的过程中充满着趣味,一个充满趣味的梦想世界。

神话与故事:神话是人们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方式,尤其是人们自身无力解释世界的时候。但是神话又非完全脱离于人类生活。你看中国神话中女娲造人、精卫填海;西方神话中的天神、太阳神都紧密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关联。如同书中所言:神话是联系历史的纽带。儿童对神话有着天然的渴望,这大概和人类个体的精神胚胎是在神话中孕育成长有关。你会发现儿童天然对怪物有着兴趣。动画里面呈现的世界比现实世界更为有趣,似乎神话或者动画里的世界更为真实。

小时候我问母亲人死了会去哪里,母亲说人死了他的灵魂会变成天上的星星,守护着他的情人。那时候我相信每当我仰望星空的时候,我死去的亲人在很远的地方守护着我。我觉得对于儿童来说,更加易于感受亲情。虽然神话或者动画是不真实的,但是它比现实世界更容易触及儿童的梦想。小孩子在看到那些光怪陆离的世界时会形成自己的理解,这比在现实社会中更为真实,而这种真实的获得是神话提供的。

童话:童话也是这样如此,小时候大多数孩子都是在奶奶的故事中睡去的。童话通常讲的都是善与恶、强与弱、穷与富等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问题。他帮助儿童宣泄不安、恐惧、怯弱等情绪,同时又获得善良、勇敢、勤劳的感知。

比如白雪公主的故事中,儿童对皇后、小矮人等故事人物都会形成自己的判断。童话通常给儿童呈现了好与不好的两种局面,结局往往是好的一面战胜了不好的一面,它与儿童的精神世界是十分切合的。童话不仅可以宣泄负面的情感,还可以让儿童无意识获得各种美德。另外一方面,儿童会自发的从童话里 根据人物的行为来判断他们的好坏。

歌谣:现在很多孕妇就有意识会听一些轻缓曲子,小时候我们也经常是在母亲的哼曲中睡去。有很多成人会在睡觉前听几首轻音乐。

作者认为儿歌是心灵的游戏,具有梦想的成分。儿歌里面没有善恶观念,它给儿童呈现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潜意识内容在这种状态中自由的游戏着,这个游戏的哦你关键就是梦想的空间,儿歌离不开梦想。

第六章:儿童精神现象的历史生成。

作者依据相关研究认为个体的精神发生与类的精神发生具有一致性,儿童的成长是对种系发生浓缩的扬弃的重演。那种一致性在悠远历史中以更为精炼的形式浓缩在基因中,从而薪火相继。

个人的精神与种族的“原始遗产”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是儿童精神发生的起点。儿童精神的发生需要需要一定的文化活动,也就是精神生活。只有精神生活存在,儿童的成长才能将类的精神发生进行获得。同样这种精神活动的的参与也促使了与精神生活相对应的神经系统的发育。

一句话而言,儿童的发育需要在全面的文化过程中实现。

通过教育,这是文化的过程。它复演人类文化以培养近现代水平的精神个体的活动,这一过程并不是完全的复演,而是有着扬弃。

此外,精神是具有多层次性和多面性特点。作者通过卢梭的《忏悔录》说明人的精神世界的复杂,通过梭罗的《瓦尔登湖》呈现动物层面的生命、本能层面的生命。

人的精神有魔鬼的一面,也有天使的一面。那么如何去选择,如何去追寻? 作者引用了两首诗与一次拜佛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在看到人有野性的一面,也要看到人圣性的一面。人是从地境界提升为高境界的过程,到了最高境界,却又返璞归真,达到真正的自由。儿童精神便是这样一种自由的状态。这是成人所需要追寻的。

第七章:儿童精神现象的永恒魅力

儿童精神的魅力我觉得便是那种自由状态。儿童所看到的世界和成人所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儿童看到世界样子,是圣人们看到的样子。儿童精神世界中的真、善、美是实实在在,内外一致的。而成人的精神世界的真、善、美却不是这样。儿童内心的道德法则和天空的星辰一样明亮、永恒,这让很多成人汗颜。

作者认为儿童是成人之师。认为童心可以治疗异化了的成人生活,寻找爱的源泉,永远有一颗童心,在心态上回归童年

第四篇:儿童哲学书

儿童哲学书,该怎么爱你?

儿童哲学书,该怎么爱你?

《新京报》2011年08月20日 星期六

儿童哲学启蒙书,是最近几年出现在中国童书市场上的新成员。与文学类童书不同,这一类书引入哲学视角,引导儿童探讨人生的大问题,更加注重孩子的智性的培育,而不是以生动精彩的故事取悦孩子,因此逐渐成为童书市场上的新宠,并刺激着出版社更加积极引入此类书籍。宏大的人生命题,深沉的哲学思考经由一帧帧风趣幽默的图片,浅显的话语表述出来,哲学不再是书斋里古板的老头儿,哲学坐在了小凳子上,成为了孩子的玩伴。

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

公交车上,一个四岁的孩子,问他的父亲:“我用一只眼睛就能看见你,为什么用两只眼睛看你,看到的还是只有一个你?”父亲听了很发愁,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涉及的领域有光学、哲学、神经学、数学„„正沉思中,孩子突然高兴地说:“哦,我知道了,还有一个你,在另外一辆公交车上。”

这是一个小说中的虚构场景,而实际生活中,孩子稀奇古怪的问题更多,他们也经常会为自己提出的问题,准备好超级答案,其想象力与创造力之丰盈怪诞,让一个拥有正常思维的成年人,甘拜下风。

美国哲学家马修斯认为:“在某种方式上,成人哲学不过是童年哲学的理想化,是成长中的儿童认知能力或道德能力受到威胁时,对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的理性重构。”他撰写了《哲学与幼童》一书,以证明儿童是具有独特的哲学思考能力的,他们天然地亲近哲学。

儿童哲学启蒙读物,由成年人设计出来,目的是协助孩子们构建他们的世界,解决他们的困惑、疑问,发展他们的思维。但其实际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创作者本身的素质。一个优秀的儿童哲学启蒙读物的作者,在对孩子充满柔情与爱的同时,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人的思维发展规律,哲学知识,然后是构建故事的能力。

世界上第一套系统的儿童哲学启蒙读物,由美国哲学家马修·李普曼主持出版。李普曼于二十世纪60年代创立“儿童哲学研究所”,组织编写了儿童哲学教材,并成功地在美国中小学推行实践,之后很多国家都将其引进。

李普曼对儿童哲学教材的编写非常用心,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心理发展和认知需要来设计内容,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哲学教育内容,在符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他们的认知需要。

中国在1997年引入这套书,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但是,因为中国几乎没有一所学校完整而持久地开展过李普曼儿童哲学教育,这套书,除了当做儿童读物外,更多地被用来培训新教师。很多时候是孩子们教成年人

李普曼的哲学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孩子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方式和态度,帮助孩子成为有创见、善于思考、更富理性,更完善的个体。自其创建以来,赞美与批评之声一直同时存在。

批评质疑的声音,主要集中于此:不再具有儿童思维的成人,要模仿(一定程度上的迎合)儿童思维,为他们讲故事,这里存在一种理学悖论。且不说他们是否真的能让自己的思维方式,调整到与儿童的思维方式相近的程度,孩子是否需要这些故事,更是一个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前文提到的美国马修斯,回忆自己六岁的时候,问妈妈宇宙到底怎么来的,妈妈答不上来,他稍后用了一个类比来安慰妈妈,“我想,这就像有人画了一个圆。画的时候要是你在边上,就知道圆的起点在哪里。但现在再看的话,就说不出来从哪里开始的。它就像一个圆,终点和起点连在一起,分不出来。”

这样的思考,堪比成年人的优质理性思考。那么成年人有何理由,说自己可以为孩子的哲学思考提供帮助呢?或者,其实孩子比成年人更像哲学家。给孩子的哲学,是补品,还是毒品,儿童教育研究学界一直存有争议。

李普曼在长期的研究中,慢慢转移着自己之前的教学目标,主张开放与引导,同时呼吁儿童哲学研究者,去研究儿童的哲学世界,而不再是研究适合儿童哲学发展的哲学。在此基础上,帮助孩子改进推理能力,发展创造力与伦理理解力。

一个有价值的共识渐渐清晰,那就是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不要把标准、正常的成人作为教育儿童的目标,不要用标准的成人思维去观察儿童思维,而是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向孩子学习,陪孩子成长。“孩子们教给我们的,往往比我们教给孩子们的要丰富。”

无论争议怎样延宕,成年人对孩子的爱,始终是儿童哲学教育领域出现和发展的动人背景。而儿童哲学教育究竟要达成怎样的教育结果,反映的则是一个社会对人的价值判断。

你好,儿童哲学书(2)

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关于李普曼的儿童哲学教育讨论就已经出现,在具体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上,则一直止步不前。但是,作为儿童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成果———儿童哲学启蒙书,却已经在中国图书市场上高调现身。

国内引进出版的大型儿童哲学启蒙书籍,主要有两套,其一为法国哲学学者奥斯卡·伯瑞尼弗(Oscar Brenifier)儿童哲学书系列作品,《好和坏,是什么?》、《我,是什么》、《知识,是什么》、《幸福,是什么》等,注重引导孩子的开放式思考,而不是仅限于提供答案。这些书由不同的出版社从2009年开始陆续引进。

另一套,是“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系列,由碧姬·拉贝和米歇尔·毕奇联手编写的这套书中的哲学思考,遍及所有的人生重大主题,比如生与死、幸福、善恶、美丑、对错,比如自由、公正、和平等等,所有主题都融化在日常小故事中,语言通俗,配以可爱插图。两套书都极受家长青睐,在市场上创下优良销售业绩。儿童文学研究者方卫平,曾公开推荐这其中部分书籍,但他明确地告诉记者,自己是向家长、教育者、儿童文学教育者推荐的,而不是孩子们。

“这些西方儿童哲学书被引进,并在图书市场上获得成功,首先说明国内存在对这样的书的需要,但是,这样的书尽管很好,对于中国的儿童来说,不一定适合,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同社会生活之间的差异,势必形成孩子们接受上的障碍。”

“亲近母语”教育论坛创始人、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对这些书也基本持欢迎态度,因为它们多少增加了儿童阅读的选择,亦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学习。和方卫平一样,她也认为,这些书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孩子。

本土儿童书不够哲学

方卫平多次参加新课标语文读本的编选工作,以及最佳儿童文学作品的编选,他发现,有哲学气质的好的作品,往往是国外的。“我很希望,中国本土能出现一些具有哲学气息的作品,不是说摆开哲学的马步和架势,而是让哲学气质渗透在作品中。”

也是因此,方卫平说,重要的,不是讨论这些的西方哲学启蒙书,是否适合中国的孩子,而是,“我们国内相关的学者和创作者,有必要去关注儿童哲学启蒙教育,以及尝试儿童哲学的写作。”

他建议,在等待中国出现儿童哲学启蒙书时,在等待中国儿童哲学教育的发展时,我们可以从儿童文学作品中,寻找哲学气息浓厚的作品,把哲学的视角引入儿童教育中。“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也常常会以坚定而又巧妙的方式,捕捉并呈现出这样一种气质,一种属于哲学的气质。”

徐冬梅则已准备行动,计划把儿童哲学阅读和儿童哲学教育,作为明年的“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主题,并准备组建一个团队,进行相关的研究。在她心目中,儿童哲学启蒙教育主要是让孩子获得对生命、世界的美好认知,让孩子的人性更加完善丰盈,思维更加舒展,偏向于灵性智慧的教育。

“我们看到这些书确实很好,除了推广,我们是不是应该走得更远一点呢?作为中国的教育者,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引入西方的书,更重要的是,像西方这些教育者那样,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研究,把哲学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创制适合中国孩子的哲学书。”

但是,在中国,开展儿童哲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并非易事。儿童教育学者朱自强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这是一个较前沿的教育领域,一般人不敢轻易涉足,“儿童哲学”对研究者和实践者自身提出了较高要求,至少需要具备儿童心理发展、儿童思维认知发展、教育技术学以及哲学等领域的知识素养。显然,这是一个需要不同学界的有心人,联合起来做的事情。

儿童哲学与公民教育 今年的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引入了关于儿童哲学启蒙的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校长李庆明,和独立语文教师郭初阳,现场展示关于“自由”的儿童哲学启蒙课,引人关注。

然而,被认为是率先开展儿童哲学教育的郭初阳,则坦言,自己所进行的,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儿童哲学教育,而是一种公民常识教育。在那堂课上,他把约翰·密尔《论自由》里的那句话:“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在它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作为核心。

“这个略显得艰深的句子仿佛一架飞机,孩子们只有进入之后,才可以随之振翮高飞;而如何登机则是一个难题,孩子们需要一个适合他们高度的舷梯———于是我采用了《伊索寓言》中的一则《开玩笑的牧人》,铺垫出几级不难踏上的台阶,直到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道:发出声音的牧人,其实是一个关于说话的权利的故事。”

儿童哲学教育与儿童公民教育分属两个领域,它们目的不同,儿童哲学教育是要培养儿童哲学思维,而公民教育是培养孩子对社会与社会秩序的认识,培养公民意识。比如同样是“自由”概念,儿童哲学教育,会注重让孩子去发现自由,但不提供确定答案,而公民教育,则会让孩子理解自由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两者的指向是不一样的。前者注重发现理念,后者注重理解理念。

郭初阳说:“我心目中的儿童哲学,是能激发与培养儿童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现惊奇与值得怀疑之处。既关注琐屑小事,也时时思考人生的重大问题:生活的意义、信仰、时间、真实的本性、真理的类型、心身问题、性、爱、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道德、公正„„无论是儿童哲学启蒙和儿童公民教育,目前都是相当稀缺的,希望中小学教师能做多种形式的探索与尝试。

第五篇:儿童哲学教育推荐书目

儿童哲学教育推荐书目

哲学鸟飞罗

针对七岁左右儿童的哲学启蒙丛书,旨在鼓励对话,交流思想,并适应孩子不断增长的好奇心。我们生活的日常世界往往比它看上去更复杂,因此,书里的每一个故事均围绕着日常生活情境展开,讨论的主题也因此而引发……

[法]碧姬·拉贝/著埃里克•加斯特/绘接力出版社2012年3月

《我可以撒谎吗?》

《要是我不去上学?》

《要是我不遵守规则?》

《我可以打架吗?》

《为什么我没有钱?》

《为什么这也不许、那也不行?》

《我可以永远不死吗?》

《我可以放弃一切吗?》

《为什么我不能当头儿?》

《那你呢,你害怕什么?》

儿童哲学智慧书

这是一套图文并茂、热销全球的优质哲学图画书,曾获法国最佳童书奖,中国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青少年图书等奖项。丛书共分九册,集合了孩子们最常提出的诸多问题——从生命起源,到自我认识,从日常生活,到人际交往……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好奇与迷惑,而它背后是人生必须解答的哲学思考。

(第一辑、第二辑)[法]柏尼菲/著,[法]卢里耶等/绘 接力出版社

《知识,是什么?》

《好和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我,是什么?》

《生活,是什么?》

《社会,是什么?》

《自由,是什么?》

《情感,是什么?》

《艺术和美,是什么?》

大师经典哲学绘本

幽雅恬静、富有诗意的文字,色彩沉静、意境悠远的图画,耐人寻味的哲学故事,不仅适合亲子共读,更适合所有成年人细细咀嚼,用心品味大师笔下的世界,以全新的视角看待生命与我们所处的社会。

[德]菲特/著,[德]波阿提里思克/绘 王星译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2012.2

《画家、城市和大学》

《当颜色被禁止的时候》

《收集思想的人》

《擦亮路牌的人》

小哲学家系列

跟所有的孩子一样,菲尔经常喜欢提问题,提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这些问题很难回答……这是第一套为幼儿量身定做的“哲学”绘本,这是一次发现儿童、亲近童心的童话旅行。

[法]奥斯卡•伯瑞尼弗/文,[法]雅克•德普雷/图 海豚传媒

《我与世界面对面》

《生活的意义》

《爱与友谊》

《妈妈,我为什么存在》

《老师,我为什么要上学》

《爸爸,你为什么会喜欢我》

《爷爷,我为什么不能做想做的事》

《人性的善与恶》

《人类的信仰》

爱的小哲学

什么是爱?什么样的爱是我最需要的?怎样去爱别人?什么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伤心或者孤独?时间慢慢溜走,我们该怎么把握拥有的时光。。。孩子在一天天地长大,心中渐渐有了这样的哲学命题,这些关乎成长、爱、与人生的思索,实际上是发乎他们内心深处的萌动和羁绊,需要慰藉,更渴望启迪。

[荷]路易斯/编文,[荷]赛格勒/图 漪然/译 湖南少儿出版社

《全心全意——用心领悟生活的真谛》

《美妙的一天——爱你现在拥有的时光》

《我是你的——把真心送给最爱的人》

《和你在一起——用一生感受真爱》

《鼹鼠遇到爱——找寻心灵深处的爱》

童话庄子(1、2)

潇洒的庄子写了很多的故事,在他的故事里,有怪物,也有怪人,有童话般的大鹏鸟和大怪鱼,也有神话般的河神和海神,还有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人物……在庄子的故事里我们到处看得到他的身影:穷巴巴却快乐无比的人、病危却安然自得的人、奇丑却人见人爱的人……

哲也/文,徐萃、姬炤华、陈美燕/图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12.3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第1-6卷)

国家新闻出版部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部优秀图书之一,十六种语言译本畅销全球。一套真正的人生工具书,回答了八岁以上的青少年提出或思考的关于人生的重大问题。

[法]碧姬・拉贝、[法]米歇尔•毕奇/著,雅克•阿扎姆/插图 潘琳、王川娅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5

哲学家开的店——哲学原来可以这样学

从古至今,东西方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陈列在商店里。如果进入哲学商店,那么你就能体会到想法的快乐!

[韩]郑彩恩/著,[韩]杨恩娜/绘 周钦华 电子工业出版社

哲理图文书

一本充满魅力的书,包含了很多小故事、小歌谣和很多彩色的插图。可以亲子共读,也可以让孩子大声朗读。

《两只像我们一样的小老鼠——露茜和卡布克的故事》 [德]瓦勒/著,[德]巴尔豪斯/绘王泰智,沈惠珠 新蕾出版社 2009.1

《夹鱼小面包—— 一只绝顶聪明的小乌龟的故事》 [德]瓦勒/著,[德]巴尔豪斯/绘王泰智,沈惠珠 新蕾出版社 2009.1

小图画书,大哲学

《犟龟》 [德]恩德/文,[德]施吕特/图 何珊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9.1

《你大我小》 葛黑瓜尔•索罗塔贺夫 文/图 武娟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9.12

《小恩的秘密花园》 [美]斯图尔特/文,[美]斯莫尔/图 郭思惠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7.11

《爷爷变成了幽灵》 [丹麦]金•弗珀兹•艾克松/文,[瑞典]爱娃•艾瑞克松/图 彭懿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7.12

《藏在名画里的猫》 [英]比•威利/图 任溶溶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10.7

《世界为谁存在》 [英]汤姆•波尔/文 [澳大利亚]罗伯•英潘/图 刘清彦 湖北少儿出版社 2009.6《狮子和老鼠》 [美]杰里•平克尼/文•图 吴青、陈恕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

《活了100万次的猫》 [日]佐野洋子/著 唐亚明 接力出版社 2004.10

《大象的算术》 赫姆•海恩 文/图 杨默,蒲蒲兰 连环画出版社 2010.4

《铁丝网上的小花》 [意]格莱兹,[意]英诺森提/著,[意]英诺森提/绘 代维 明天出版社 2007.7《獾的礼物》 [英]华莱/编绘 杨玲玲,彭懿 明天出版社 2008.8

《逃家小兔》 [美]玛格丽特•怀兹•布朗∕文 [美]克雷门•赫德∕图 黄迺毓 明天出版社2008.11《月下看猫头鹰》 [美]珍•尤伦∕文 [美]约翰•秀能∕图 林良 明天出版社 2008.12

《青蛙和蟾蜍•好伙伴》 [美]艾诺•洛贝尔/文•图 潘人木 党英台 明天出版社 2009.6

《敌人》 [意大利]大卫•卡利/文 [法]塞尔日•布洛克/图 梅思繁 明天出版社 2011.7

《爱心树》 [美]谢尔•希尔弗斯坦∕文•图 傅惟慈 南海出版公司 2007.7

《失落的一角》 [美]谢尔.希尔弗斯坦/文图 陈明俊 南海出版公司 2008.3

《一片叶子落下来》 [美]利奥.巴斯卡利亚/著 任溶溶 南海出版公司 2009.7

《小房子》 [美]维吉尼亚•李•伯顿/编绘 阿甲 南海出版社 2010.1

《小房子变大房子》 [英]朱莉亚•唐纳森/著 阿克塞尔•舍夫勒/图 任溶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5

《狼狼》 [法]葛黑瓜尔•索罗塔贺夫 文/图 蒲蒲兰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0.11

《风到哪里去了》[美]夏洛特•左罗托夫/文 [意]斯蒂芬诺•维塔/图 陈丹燕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6.6《黎明开始的地方》 [美]道格拉斯•伍德/文,[美]K.温迪•波普/图 王芳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2.2《日月颂歌》 凯瑟琳•帕特森/文,帕梅拉•道尔顿/图 王芳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2.2

怪味豆哲理图画书

《有色人种》[法]杰侯姆•胡里埃,伊莎贝尔•卡里尔/著 谢逢蓓 接力出版社 2011.1

《小方和小圆》[法]杰侯姆•胡里埃,伊莎贝尔•卡里尔/著 谢逢蓓 接力出版社 2011.1

《黑色的国王》[法]杰侯姆•胡里埃,伊莎贝尔•卡里尔/著 谢逢蓓 接力出版社 2011.1

《安东尼的小平底锅》[法]杰侯姆•胡里埃,伊莎贝尔•卡里尔/著 谢逢蓓 接力出版社 2011.1

《爸爸 妈妈 哥哥和我》[法]杰侯姆•胡里埃,伊莎贝尔•卡里尔/著 谢逢蓓 接力出版社 2011.1

适合教师和有兴趣的家长阅读的儿童哲学书目

儿童与哲学

《家庭学校》(第五辑)冷玉斌/主编 长春出版社 2012.3.1

《孩子的宇宙》 河合隼雄/著 王俊 东方出版中心 2010.1.1

《儿童哲学》 詹栋梁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1.1

《儿童精神哲学》 刘晓东/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2.1

《解放儿童》 刘晓东/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12.1

《童年与解放》 黄武雄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5.1

哲学史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著 赵复三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10.1

《中国古代哲学史》 胡适/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8.1

《西方哲学史》 [英]罗素/著 何兆武,李约瑟,马元德 商务印刷馆 2008.6.1

哲学启蒙

《苏菲的世界》 [挪威]乔斯坦•贾德 萧宝森 作家出版社 2007.10.1

《写给孩子们的哲学》 [美]戴维•A•怀特/著 洪友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11.1《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 林逢祺,洪仁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1.1

《生命中的大问题——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 [德]克诺普/著 李欣 龙门书局 2011.4.1

《人生中的大问题——写给孩子的道德伦理启蒙书》 [德]克诺普/著 刘丽 龙门书局 2011.4.1《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 何怀宏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9.5.1

下载儿童精神哲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儿童精神哲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哲学精神引导人生

    哲学精神引导人生那时候中国抗战,按他说中国有四次南渡。北方中原被外面的人,夷狄或者外国入侵,把人们赶到长江以南,称为“南渡”。南渡我们回不来,历史三次都没有回来,这次他是有......

    《儿童哲学》读后感(共5篇)

    读《童年哲学》有感 今年寒假,读了一本名为《童年哲学》的书。平时工作都是和孩子在一起,读书也都是读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书。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把“儿童”与“哲学”放到一......

    《儿童哲学》模拟试卷答案

    《儿童哲学》模拟试卷(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姓名:学号:成绩: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儿童哲学? 儿童哲学是一门以哲学为手段通过“做”哲学来......

    儿童哲学与儿童教育论文

    尊重儿童的世界 —读《童年的秘密》有感 《童年的秘密》是20世纪意大利杰出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著作,这本书研究了六岁以下儿童的心理发展及特点,列举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例......

    十九大精神的哲学解读

    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哲学备考解读 开封市祥符区第四高级中学孔德亮***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

    大庆精神的哲学内涵

    大庆精神的哲学内涵 人的生存需要信念的支撑,倘若人生失去目标和方向,人就会失去对生活的意义感。而大庆精神更早已成为大庆人内心深处的价值取向,促使人追求理想和信念。 大庆......

    西南大学《儿童哲学》第二次作业

    1、儿童认识的主客体一体化 这是儿童认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儿童最初的世界是完全以他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 他处于"自我中心主义”的状态,他完全没有意识,作为一个自在的......

    十七大精神的哲学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理光辉的历史文献,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回答和解决中国发展中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