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词的生命精神和哲学智慧
古诗词的生命精神和哲学智慧
我们的古典诗词为那么多人所喜爱,因为它确确实实体现出来了古人的生命感和哲学智慧。它能够历经千古一直流传到现在,让我们读来还有一种生命激情,似乎感觉到唐人、宋人都离我们不远,这就是因为古人与我们在精神相通,在文化血脉上一脉相承,在生命感受上相通。诗的悲情体现生命精神
诗来自于现实和理想的冲突、来自于生命的悲情和抗争。诗起源在哪里?《礼记》的《乐记》,以及最早的《尚书》都谈到过,就是来自于生命的冲动。诗是心灵被感荡的产物,尤其是在有着生命的悲情、冲突、抗争的时候,诗就产生出来了。
马克思讲过“痛苦出诗人”,其实有悲愤,有不平就要发泄,这是中国古典诗词当中最主要的一种起源。钟嵘的《诗品》就讲道,“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霜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诗人有了内心的悲情冲动,就有了诗了。
悲情一:伤时
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对于季节的感受非常敏感,所以中国有二十四节气,这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人们的感受都是非常深刻的。动物也有季节感受,但是动物不会思考,人却会思考时间,时间的难以挽留就预示着人生的难以长存。想到这种时候,尤其是要有所作为的人,更是会感觉到事业未成、时光难在,悲情就出现了,于是就有了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咏叹。日子过得太快,人就像早上的露水一样一晒就没有了,当他把握不住时间的时候,又大业未成,他就要慷慨激昂、横槊赋诗,呼唤英雄的归来,以期帮助他事业成功,这就有了一种生命的追求。
从宋玉开始到屈原、曹丕,再到杜甫,悲秋成为了中国文学当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还有伤春,也是对于时间的一种感受。伤春是宋词里写得最多的,辛弃疾“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就是从时间流逝中感受人生短暂的悲剧。
我最欣赏的是张惠言的一首诗《水调歌头》,表达对于时间和生命的感受,“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我觉得非常具有生命感。一夜之间新芽绿遍,雨中红透,这是草青花开的景象,这时候似乎天地所有的景色都进入他的房子里,也是进入到他的胸怀之中,这种纳天地宇宙于心中的胸怀,实际上是对生命的尊重。诗里充满了一种生机和宇宙意识,诗人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天地宇宙之中,在时间的感悟当中来把握天地空间,这就有了更高远的思考。
悲情之二:伤史
伤春悲秋之感往往是跟历史的纵深感、历史的沧桑感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才有了苏东坡在“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的地方,发出了“早生华发”之感。面对着古战场,感慨时间的飞逝,就觉得人生太短了,在很多时候,这种生命的感慨和愁绪,升华为历史的忧伤。“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这就是因伤时而引发出来的生命之愁和历史之愁。
刘禹锡写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由时间的伤感转入对空间的悲叹,从而使诗获得了一种深远的空间结构。它不再是感叹现实,而是把它延伸到了历史,延伸到了远古的空间。古人的生命感受,由此而得到了一种拓展。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写到:“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当见到昔日古战场英雄早无踪影,只有几只芦苇在寒风当中吹荡的时候,一种生命的悲情由此而生。
悲情之三:伤离别
因为时间难驻、无法把握,人生短暂也很难挽留,所以朋友相聚就显得非常重要,但亲朋之间往往是别多会少,因此离别时刻也就有了一种生命的悲叹和生命的感悟。由此而产生对远游而思归的歌咏。在外地经商,或者出去拜师会友,不断的游荡也会产生诸多客居感。由此而起,就有了人在他乡的生命感悟。像白居易写的“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马戴写的“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黄叶代表时间的流逝,灯下自处是孤独,白头象征人生的短暂,意象对比非常强烈,衬出的是一种人生的悲叹。黄庭坚对此更有感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他把人生的感悟放在诗词里头写出来,确确实实令人感动。“桃李春风一杯酒”是写他当年顺利的时候,春风得意,朋友聚会在一起,但是流落江湖一下就是十年而过,故有“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感慨。由夜雨之灯、江湖之灯联想起人生际遇的艰难曲折,同样流露出人生的一种空幻感、沧桑感。
悲情之四:伤生命
当古人进入到感叹生命哀悼生命这一层次时,就更可以见出生命的悲感了。尤其是在汉代的时候,人口死伤太多,往往一个人生活到四十多岁就死掉了,活到六十岁的人很少。这是战争与瘟疫造成的。像《古诗十九首》中写到,“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见到死者、见到坟墓,更感觉到存者的可亲,更感觉到要对生命格外重视,并由此进入到对历史和人生的追问和思考。像王羲之的《兰亭序》,本来雅集是欢乐,但是王羲之却由此而生出了许多感慨,说:“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一种生命的悲情油然而起。苏东坡《前赤壁赋》也是继承这样的传统来写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由人生的短暂进入到深刻的历史和时间的思考。诗的思索体现哲学智慧
智慧之一:化悲为健
古人在生命艰难、仕进受阻的时候,生命的激情更为旺盛,往往体现出一种生命的抗争精神,也体现出一种哲学智慧。鲍照写《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他有才能但是没有出路,此时他就要抗争,要挑战,“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李白在仕进受阻的时候,就要寻求一种生命的解放,寻求一种自我的超越。他能够把悲情转化为一种雄健,表现出一种对于功名利禄不屑一顾的人生价值观,他的《将进酒》是他生命痛苦之后的一种精神发泄,充满着无穷的生命活力。“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照样是由对时间的感叹而引发对人生前途与名利的拷问。“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功名利禄富贵算什么,只有我喝酒才是最好的,咱们就以喝酒来解放自己吧。所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那么他就甘当一个饮者,这是他的自我解放。这当然是一种愤激之言。他视金钱富贵如粪土,表现出一种傲气,“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此时就有一种雄豪之气,这就是化悲为健。《将进酒》是一曲悲壮而深沉的醉歌、雄放而高亢的壮歌。
像李白那样做到一种自我宽慰、化悲为雄健的诗人很多,尤其是在一些被贬谪、被流放的诗人身上,更表现出一种生命的顽强不屈。像韩愈、欧阳修等等诗人。
化悲为健,是儒家的生命哲学,儒家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还有一点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面都贯穿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人生处于艰难的时候化悲为健是很重要的。
智慧之二:化困为通
要使生存的艰难困厄化为通达,不老是纠缠在困境里,这就要有很高超的哲学智慧,才能化困为通。像王维的诗就写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似乎是到尽头了,但是等待着,别怕,坐着看云还要起来,这又是生命的另一种境界,万万不要因为穷困而感到悲伤,他从佛教的
角度化困为通、化穷为通。
更典型的是苏东坡,他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也产生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念头,好像从此以后就流荡外面不回来了,但是实际上他并未这样做,他对这种困境看得越来越清晰透彻,也越来越通脱。比如他在《定**》的词里写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有一点风雨不要怕,一边唱一边往前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谁怕?不怕,人生就是有风风雨雨的。所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过去的困厄风险根本不值一提,这就是化困为通。
正是在这种生命的悲情和思考之下,诗人会超越一己的得失和现实的困境,从更高更远的以及更主动的层次上去提升人生的意义。
智慧之三:天人合一
(一)在自然中安顿生命
古诗词里经常会体现古人在自然中融入生命、安顿生命的智慧。比如陶渊明所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无惧。”陶渊明正是在个体融入到自然当中,才会体会到这种生命的无喜无忧,所以心与自然的契合就成为陶渊明的一种生命安顿。陶渊明在《饮酒诗》里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就是一种心灵的安顿。处于物欲横流的社会当中,你只要坚守住自己,我看也能够做到心远地自偏,不会因为自己钱少而精神穷困,关键在我们自己怎么样去看待。所以陶渊明非常平静地对待一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觉得自然当中有“真意”,这个“真”是什么?就是返璞归真。
古人认为自然中隐含着大道理,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感悟,可以给人精神的宽慰,这就是生命的安顿。
刘方平的《月夜诗》:“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于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在星空的转换当中,诗人感觉到宇宙的生生不息;从窗外透过来的虫叫声中,感觉到大自然的生命律动。虫声刚刚起来,预示着春天万物复苏,正是在这种简单的被感化当中,人跟自然相呼应,相契合,这是生命和生命的呼应、生命和生命的对接。
(二)自然与人生的比照
借自然景色来表达生生不息的无穷生命力,这也是古人写景诗、山水诗要重点表现的。像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一岁一枯荣的草原当中,可以感悟到自然的生生不息,并象征着人的顽强不屈。还有像韩愈的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草色远远的看有一片绿了,但是走近看却了无踪影,在这么小小的生命当中,草色的痕迹虽然很淡,但它很快就会连成一片,它蕴藏着一种无穷的生命力,同时蕴含着一种哲理:有许多新生事物在开始的时候都是悄无声息的,但你千万不要低估它。韩愈还讲道,“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就是这样的草色,其实是春天最好的景色,它远远胜过后来杨柳飞絮的时候。他认为那不要忽视了生命当中的任何景色,那种若有若无的草色,其实它是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这种春天的去处你千万不要放过,不要等到桃花都开了、树叶都绿了你才去观赏,其实美景都在身边的每时每刻呢。
(三)自然与人的融合
物我合一的生命观,就是把自然事物和我打成一片,我与物互为主客体,把自然和我看成是一种平等关系。辛弃疾在词里就讲,“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看到青山那么妩媚、那么漂亮、那么青葱,我想青山看我也应该如此,这是互看。李白也有“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山和我也在对看,我看山,山也在看我,这就是物我合一观。这种互为主客体,往往可以表现出一种古人对生命的珍惜,体现出一种生命的境界。像张孝祥写的词说到,“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就是从洞庭湖色当中体悟到与自然、与宇宙相合一的精神境界。面对这种景色人就会有一种超越感,不再计较个人的穷通得失。
将自然事物视为自己的朋友,往往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推及于物,把事物当做是自己的知己,这种朋友感、亲近感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并且融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成为与自然为友。像钱起的诗:“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川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这其实是诗人移情于竹,里面透露出一种亲切。故竹与松、梅被古人称为“岁寒三友”。超越生命的终极命题
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儒、道、佛三家都有超越之意。这三家都代表了人生价值的另一面追求,反映出古人的生命智慧。
程颢就写过《秋日偶成》,“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这首诗是理学家的诗,但是表现出“静观”的理念。静观就是去欲,四时佳兴就是去欲之后获得的快感,道通天地,才能够有这种感觉,所以富贵不淫,身处贫贱也感觉到快乐。这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儒家观念。
再有,等生死、齐富贵、淡功名、超功利的时候也是能够获得超越的,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诗人将历史的哲理融入到时空、人事、是非成败的转换中,在变与不变的相对中升华了历史的反思,使人读后获得了一种超越生命超越时空的感慨。
王维写了很多追求空静的诗,像“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休”,因为生命无所寄托、情绪无所发泄、出路无法找到,所以才遁向空门寻找一种精神的解脱。在空的当中,当然也有一种哲学的智慧,那就是对功名的消解,从此淡泊名利以求得心灵的解脱,也不失为人生的另一种超越。
退隐、遁入空门为什么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超越呢?那就是说,他不是执着于物,或者说不认死理,而是看空现实,以退为进,追求另一种活法,这样就解脱了现实的烦恼,从而获得超现实的愉悦。
第二篇: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智慧
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智慧
时间:2007年11月24日 地点:越秀区图书馆
主讲人:暨南大学党委书记 蒋述卓教授
主办: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承办:广东省人文学会、羊城晚报
【蒋述卓】首先感谢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以及《羊城晚报》提供了这么一个论坛,给我和大家一个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感谢各位听众,这么热心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
今天的演讲基于我这两年在《羊城晚报》开的《诗词小札》专栏,这个栏目一共写了120篇诗词鉴赏短文,最近已结集准备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估计年底可以与读者见面。我在本书的序言里说到我写《诗词小札》的初衷,就是想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向社会大众普及和传播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我的《诗词小札》的写作方法与前辈刘逸生先生的《唐诗小札》的写作方法稍微有些不同,刘逸生先生对古典诗词本身的美学韵味揭示得非常深刻,而我则更偏重于以现代视角去领悟和解读古典诗词的内涵,着重探讨中国古典诗词当中的生命精神和它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智慧,并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诗词,同时也对诗词当中的中国文学意象有所揭示。当年刘逸生先生的《唐诗小札》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我读大学的时候,每天吃完晚饭,与同学们在校园里一边散步一边背唐诗,手上拿的就是刘逸生先生的《唐诗小札》。前年《羊城晚报》找到我,希望我能在该报开一个类似刘先生那样的诗词鉴赏专栏,开始我还有一点犹豫,因为想到本人承担的教学和党政工作繁重,开专栏每个星期都要写一篇,压力比较大,后来尝试着写了几篇,竟写出了乐趣,也就一直写下来了。但是要在一千来字的有限篇幅里把一首诗词讲透,就好比是戴着镣铐跳舞,想跳好的确要动很多脑筋,要查看很多资料,还要选择恰当的角度切入,还真是不容易,但是在《羊晚》编辑部和热心读者的支持下总算坚持下来了。今天在这里我把写作的心得与大家作一个交流,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教,将来把它进一步修改好。我今天讲古典诗词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智慧,理论的东西我不想讲得太多,我还是想讲得通俗化一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可以从古典诗词的鉴赏中得到一种真实的感受,或者说零距离的接触。
中国古典诗词所表现出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智慧是最充实的,它们二者相互融合又相互映衬。生命精神中透露出哲学智慧,而哲学智慧反过来又充实了生命精神,从而构成了中国的诗性智慧,也就是说诗歌的思和哲学的思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诗思里贯穿着生命意识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等等。古典诗词之所以为那么多人所喜爱,就因为它确确实实体现出了古人的生命感,并且能够历经千古一直流传到如今,让我们读来还能感受到一种生命激情,似乎觉得唐人、宋人离我们并不遥远,这就是因为古人与我们在精神上是相通的,这是文化血脉上的一脉相承,是在生命感受上的相通。
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理解。第一,生命悲情、生命激情和生命抗争。
诗起源于哪里?《礼记》的《乐记》和最早的《尚书》都谈到过,诗来自于生命的冲动,诗是心灵被感荡的产物,尤其是在有着生命的悲情、冲突、抗争的时候,诗就产生出来了。
马克思讲过“痛苦出诗人”,其实有悲愤、有不平就要发泄,这是中国古典诗词最主要的一种起源。钟嵘的《诗品》就讲到:“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诗歌发于中而形于外,内心有感受,有冲动,就有了诗。生命的悲情很重要,古人感觉到生命的可贵,时间的可贵,就要去追寻生命的价值,就要寄托自己的生命精神,所以很多诗都是从古人的生命悲情开始的,具体来说是从对时间的思考开始的。
人和动物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在于人有理性的思考。动物也会感受到时间,植物也有时间,但它们不会思考。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人们对于季节的感受非常敏感,故中国有二十四节气。人会思考时间,时间的难以挽留就预示着人生的难以长存。尤其是想有所作为的人思考时间,更会感觉到事业未成而时光难在,悲情就出现了。曹操就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那样的感叹。为什么啊?日子过得太快,人就象早上的露珠一样,太阳一晒就没有了。时间飞快,人生也把握不住,这个时候他感觉到大业未成,故而慷慨激昂横槊赋诗,呼唤英雄的归来,以期帮助他事业成功,这就有了一种生命的追求。
另外就是悲秋。从宋玉开始到屈原、曹丕,再到杜甫,悲秋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还有伤春,也是对时间的感受。伤春是宋词里写得最多的,辛弃疾“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就是从时间流逝中感受到人生短暂的悲剧。我们的哲学大师孔子,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抒发了对时间的感慨,面对流水哗哗而去,他感叹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就饱含了生命的悲情。人们对时间的无法把握,于是陷入了生命的困境,在这个时候也就要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了。
对于春夏秋冬时序的更替,古人往往从一种悲的角度去体会,从而充满了一种时间的焦虑感,像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里面就有悲伤感。个体对于时间的伤感,也是个体生命的一种觉醒,并由此进入到对于历史的思考。所以对于时间的感伤和人生的感悟,往往是跟历史结合在一起的。
唐代有许多诗是这样写的,比如说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大家可能很熟悉,它首先是从花写起,因为春天的花开花落引起对于时间的思考,到最后进入到历史层面的思考。“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后来《红楼梦》里林黛玉“葬花吟”也有这种感叹,“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也就是从此袭用而来的。“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为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你看,这就有了哲学的思考了,从生命的思考开始进入到哲学。年年岁岁花是一样的,但是岁岁年年人却不同,这就是有了物是人非之感,有了人生的思考。最后两句讲得更有悲情,“但看古人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这是一种凄凉之景,就有了历史的感伤。
在一些古典诗词里,这种伤春悲秋之感往往是跟历史的纵深感、沧桑感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才有了苏东坡在“故垒西边,人道是,三过周郎赤壁”的地方,发出了“早生华发”之叹。面对着古战场,感慨时间的飞逝,觉得人生太短暂了,在很多时候,这种生命的感慨和愁绪,升华为历史的忧伤。这在咏史诗中最为明显。“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这个愁是什么愁啊?就是因伤时而引发出来的生命之愁和历史之愁。因此,咏史诗也就与感叹时空的变化连在了一起。如刘禹锡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由时间的伤感转入对空间的悲叹,从而使诗获得了一种深远的空间结构。它不再是感叹现实,而是把它延伸到了历史,延伸到了远古的空间。古人的生命感受,由此而得到了一种拓展。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写到“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当见到昔日古战场英雄早无踪影,只有几枝芦苇在寒风当中摇曳的时候,一种生命的悲情由此而起。
到了明清还有人继续着对时间的咏叹。我最欣赏的是张惠言的一首词《水调歌头》,表达出对时间与生命的感受,他说,“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词人写到斜阳,写到东风吹来,枫叶几度变红又几度返青,就有了一种沧桑感。“千古意,君知否?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我最欣赏的还是这几句,“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我觉得非常具有生命感。一夜之间新芽绿遍,雨中红透,这是草青花开的景象,这时候似乎天地所有的景色都进入到他的房子里,也就是进入到他的胸怀之中。这种纳天地宇宙于心中的胸怀,实际上是对自然生命的尊重,诗里充满了一种生机和宇宙意识,诗人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天地宇宙之中,在时间的感悟当中来把握天地空间,这就有了一种更高远的思考。
像蒋捷的诗词也写到“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很简单啊,不过是写出一种自然景象,但是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之中却包含着很深刻的生命悲情。
从伤时进入到咏史,往往是对生命精神的一种把握。由此而来的就是伤离别,因为时间不驻无法把握,人生短暂也很难挽留,所以朋友相聚就显得非常重要。但亲朋之间往往是别多会少,因此于离别时刻也就有了一种生命的悲叹。
另外,就是对远游而思归的歌咏。在外地做官经商,或者出去拜师会友,不断的游荡也会产生诸多的客居感。古人就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是从大处看人生,看时间,充满空幻感。所以客游他乡,就引发了对生命的追问。“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有一种人生的沧桑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对故乡产生了陌生感。这个时候家乡在自己的生命当中是一种精神家园,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家,更多的是自己的精神寄托。
由此而起,就有了人在他乡的生命感悟。像白居易写的“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所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马戴写的“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黄叶代表时间的流逝,灯下自处是孤独,白头是人生的短暂,意象对比非常强烈,衬出的是人生的悲叹。对此,黄庭坚更有感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他把人生的感悟放在诗词里头写出来,确确实实令人感动。“桃李春风一杯酒”是写他当年顺利的时候,春风得意,朋友聚会在一起,但是流落江湖一下就是十年而过,朋友再聚已不可能。由夜雨之灯、江湖之灯而联想起人生际遇的艰难曲折,同样流露出人生的一种空幻感和沧桑感。
由思乡而起,就有了“杏花春雨江南”这种意象,它几乎成为了古代知识分子心中的精神家园,尤其是南方人到了北方,或者是在打仗的时候,一想到杏花春雨江南就有了一种宁静、安宁、幸福的感受。所以韦庄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到了对江南女子的难以忘怀,这也成为后来的文学意象,垆边的江南女子跟杏花、春雨、江南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生命的美感贯穿其中。正是在人生的漂泊当中,故乡才变得如此令人难以忘怀,才有如此强烈的魅力。
因此,伤时、伤史和伤离别、伤故乡,都是会相互牵连的,并引发出一种生命的悲情。
当然还有哀悼生命,进入到这种层次时,就更可以见出生命的悲感了。尤其是在汉代的时候,人口死伤得太多,长寿者很少。《古诗十九首》里就写到“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看到死者、见到坟墓,更感觉到存者的可亲,更感觉到生命的格外可贵,并由此进入到对历史的追问和人生的思考。像王羲之的《兰亭序》,本来雅集是欢乐,但是他却由此而生出了许多感慨,说“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一种生命悲情油然而起。苏东坡《前赤壁赋》也是继承这样的传统来写的,“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由人生的短暂进入到深刻的历史和时间的思考。
古人在生命艰难、仕进受阻的时候,生命激情更为旺盛,往往体现出一种生命的抗争精神,也体现出一种哲学智慧。像鲍照写的《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他有才能但是没有出路,这个时候要抗争,要挑战,“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李白的《行路难》也是反抗式的呼喊。“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他很想做一些事,也有才能,但老是得不到重用,心里茫然得很。“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你看人生的道路多么艰难,所以他不断地感叹“行路难,行路难”。他大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充满着人生的无奈。他写《蜀道难》也是一种无路可走、怀才不遇的伤感和痛苦,也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悲愤和生命的焦虑。李白尽管生命受阻,却并不悲观,而是能够化悲为健,表现出对于功名利禄不屑一顾的人生价值观,他自己解放了自己。他的《将进酒》是他生命痛苦的一种精神发泄,充满着无穷的生命活力,“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照样是由对时间的感叹而引发对人生前途与名利的拷问。“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功名利禄富贵算什么,只有我喝酒才是最好的,咱们就以喝酒来解放自己吧。所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那么他就甘当一个饮者,这是他的自我解放。这当然是一种愤激之言,他视金钱富贵如粪土,表现出一种傲气,“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此时就有一种雄豪之气,这就是化悲为健。《将进酒》是一曲悲壮而深沉的醉歌、雄放而高亢的壮歌。
像李白那样做到一种自我宽慰,化悲为健的诗人很多,尤其是在一些被贬谪、被流放的诗人身上,更表现出一种生命的顽强不屈。像韩愈被贬到潮阳,他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表达出九死而不悔的决心,体现出顽强的精神,这也是化悲为健。
欧阳修的《戏答元珍》,是在新政失败之后被贬到湖北峡州做小县令时所写的,不但不消沉,反而自我勉励。他写到“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这就是生命的顽强不屈,他相信他将来还会回到朝廷,还会去为人民做事。“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他坚信野花终有开的时候,春风的远近没有关系,身处天涯也没有关系,只要自己有自信。这也是化悲为健,体现着儒家的生命哲学。儒家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还有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面都贯穿着自强不息精神。人生处于艰难的时候化悲为健是很重要的。还有就是化困为通。要使生存的艰难困厄化为通达,不老是纠缠在困境里,这也要有很高超的哲学智慧。像王维的诗就写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又是生命的另一种境界。阮籍是哭穷途而返,表达的是生命的无望,但王维不这么想,而是等待,寻找出另一种出路。
更典型的是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也产生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念头,但是实际上他并不那么做,而是对这种困境看得越来越清晰透彻,也就越来越通脱。比如他在《定**》这首词中写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有一点风雨不要怕,一边唱一边往前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谁怕?不怕,人生就是有风风雨雨的。“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时候山头还有斜照,还有暖的阳光,所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过去的困厄风险根本不值一提,这就是化困为通。苏东坡在《留侯论》里讲,“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不因功成而色喜,不因事败而丧志,这就是大勇大智。
正是在这种生命的悲情与思考之下,诗人会超越一己的得失和现实的困境,从更高更远以及更主动的层次上去提升人生的意义。所以苏东坡写的词经常是逸怀浩气,把酒问月、登台怀古,都充满着一种豪雄之气。苏东坡的人生体验,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浸染的结果,也是他独特的性格所致。“此心安处是吾乡”,他不悲观,遗世独立时常流露出一种英雄气概
第二,在自然中融入生命、安顿生命、提升生命。
在自然中融入生命就是在天地自然的山水中,在对自然物象的体悟当中安顿自己的身心。如陶渊明所写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无惧”,就是将身心融入到大自然当中,才体会到生命的无喜无忧,于是心与自然的契合就成为陶渊明的一种生命安顿。陶渊明的《饮酒诗》里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就是一种心灵的安顿。我们处于物欲横流的社会当中,只要坚守住自己,也能够做到心远地自偏,不会因为自己钱少而精神穷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觉得自然当中有真意,这个“真”是什么?就是返璞归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退隐到自己心灵可以安顿的地方。他的《读山海经》写到,“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他连简单的房子都喜欢,就是因为在那里可以享受自然。“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在读书中,能够俯观仰察宇宙天地,你不快乐还干什么呢?这种快乐之感,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安顿在大自然中,而与自然生命相对接,此时自然也就成为了净化灵魂的所在。古人认为自然中隐含着大的道理,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感悟,可以给予人精神的宽慰,这就是生命的安顿。
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在星空转换当中,诗人感觉到宇宙的生生不息;从窗外透过来的虫叫声中,感觉到大自然的生命律动。虫声刚刚起来,预示着春天万物复苏,正是在这种简单的被感化当中,人跟自然相呼应、相契合,这是生命和生命的呼应、生命和生命的对接。能够听到虫声,看到萤火虫飞舞的身影,那是一种幸福,我们现在在城市里已经听不到、看不见了,但是古人在大自然的寂静当中却能感受到跳跃着的活泼泼的生命,这就是在自然当中感悟生命。
借自然景色来表达生生不息的无穷生命力,这也是古人写景诗、写山水诗要表现的重点。像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一岁一枯荣的草原当中,可以感悟到自然的生生不息,并象征着人的顽强不屈。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草色远远的看有一片绿了,但是走近看却又了无踪影,在这么小小的生命当中,蕴藏着一种无穷的生命力,同时也蕴含着一种哲理:有许多新生事物在开始的时候都是悄无声息的,但你千万不要低估它。韩愈又说“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就是这样的草色,其实是春天里最好的景色,它远远胜过后来杨柳飞絮的时候。他认为不要忽视了生命当中的任何景色,若有若无的草色,其实它是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不要等到桃花都开了、树叶都绿了你才去观赏,其实美景就在身边的每时每刻呢。
古典诗词中经常表现出的物我合一的生命观,就是把自然事物和我打成一片,我与物互为主客体,把自然和我看成是一种平等关系。辛弃疾在词里就讲,“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李白也有“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山和我互看,我看山,山也在看我,这就是物我合一观。古人把自然视为自己的朋友,这种互为主客体的意识,往往表现出古人对生命的珍惜,是一种生命境界。像张孝祥所写的“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就是从洞庭湖色当中体悟到与自然、与宇宙相互合一的精神境界。“万象为宾客”,谁是主,谁是客,实际上已经互相通融在一起了,面对此中景色人就会有一种超越感,不再计较个人的穷通得失。
将自然事物视为自己的朋友,往往也把自己的生命推及于物,这种友人感、亲近感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实际上就是与自然为友。像钱起的诗,“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川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这其实是诗人移情于竹,里面透露出一种亲切。诗人正是在我爱竹和竹等我之间的感情融通中创造了一种物我相近的生命感。故竹子被古人称为“岁寒三友”。
又比如写梅的诗,更多也是把梅花当做朋友,当作高洁情怀的象征。宋人杜耒的《寒夜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竹炉汤沸有一种盈盈生气,茶当酒更是一种儒雅的情趣,而茶、月、梅交融在一起,便成为一种高洁情怀的象征。“才有梅花便不同”,古人生命的质感由此而体现得厚重起来。宋明时期古人是非常讲清雅的,所以才有了那些追求清趣的小品文的出现。像扫雪烹茶、南窗观画、听雪敲竹,在明人看来是雅得不能再雅的事情了。
第三,在日常生活当中倾注生命的冲动和审美的体验。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很简单的四句,但充分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极度热爱和生命的激情。面对一缸新酿的酒,诗人是那么兴奋;面对一场即将飞扬的雪,他是那么呼朋唤友的急不可耐,由此可以看出在唐人的生命当中充满了多少的激情和温情,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生活的美,并表现出对美的渴望,这就是唐人生命的亮丽和鲜活。
宋人对日常事物也是非常热爱的,追求一种雅。唐诗是一种雄浑、一种大气,更多的是一种公共空间的表达,比如说边塞诗,表达的是一个国家的气概,是一种非常开放的公共情绪的表达,豪气、雄浑;宋人则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私人空间和私人感情,更多的追求一种情和韵,尤其是在韵味上,往往可能表达很小的主题,“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面也体现了一种生命感,但是个人的情感。宋人写愁也多是写自己的愁情。
宋人很强调读书,往往把读书当做一种安宁、愉悦的享受。如陈师道有一首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读书和交友,都是人生当中的大事,所以快意的阅读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书当快意读易尽”,愉快地读书,那阅读的速度就非常快,表达了一种读书的快感。当然还有“客有可人期不来”,可人就是可爱的人即谈得来的朋友,知己可遇而不可求,你期望他来他不一定来的,能得到这种朋友那是人生一大快事,这就是说读书和交友一样,读到一本好书就象是交到一个好朋友,应该珍惜。然而人生之事往往十有八九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很多事情都是差强人意。因此“好怀百岁几回开”,就带有一种洞穿世事人生的道理在里面,能够舒心开怀的时候,一生能有几回呢?所以能够读一本好书就好好珍惜吧。
古人对日常生活中赏心悦目的事情,往往有一种生命的冲动,常常能从中领悟到一种哲理,投射着一种精神境界。像宋人魏了翁的诗,“远钟入枕雪新晴,衾铁棱棱睡不成。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听着外面的雪水在嘀嗒嘀嗒响,起来傍着梅花读《周易》,这个境界多么清雅,在艰苦的环境里透露出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表现出自然和生命的联系,表明读书确确实实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宁静和安慰。
还有王禹偁写的诗,“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节一大早就起床读书,既无花也无酒就过节了,这看起来兴味萧然,如同郊野的僧人一样,但其实是对这种情趣的欣赏,在人家看来可能是兴味萧然,但是能够伴着灯悠然而读,可以说也是一种生命价值观的体现,相对于那种赏花饮酒的豪奢生活来说,这种生活更显得潇洒清朗。
第四,走向空静的生命追寻,通向自由的生命超越。
儒家、佛家和道家同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在许多精神层面上是相通的。如儒家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实际上跟道家的退隐、归隐有共通之处,虽然它不像道家那样追求成仙,追求长生不老,但它同样也在对生命、对时间的伤逝思考当中追求生命超越。那么佛家呢?佛家追求空寂、空静,与道家讲的虚静、儒家讲的静观也有共通之理,同样具有超越意识。它们所倡导的超越都代表了人生价值的另一面追求,反映出古人的生命智慧。儒家早就说过,独善其身也是一种生命选择,否则在不利于自己的境况下还要硬碰硬地干,那这个人的生命就很脆弱。当然也有宁折不弯的悲壮典范,像屈原投江,老舍沉湖,为了自己的理想决不苟且。但更多的是像苏东坡这样的人,把化困为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如果苏东坡跳到江里死了,中国历史上就缺少一个伟大的文人了,所以儒家关于达与穷的选择,实际上早就把中国文化的框架框定了。
人生穷通的两面是可以互补的,儒、道、佛也是可以互补的。儒往往跟道相通,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个社会需要我,我就站出来奉献自己的才智,不需要我,我就隐居去做高士,这是儒家的一种人生选择,这里面就有道的理念。在理学家那里他们也有静观,就是没有冲动、没有欲念,宋代的理学家就要求去人欲。其实这种去欲的理念应该说有它积极的一面,人的欲望是要有所节制的,否则,当社会的欲望都膨胀起来的时候,那么这个社会就没有秩序了。
理学家程颢写过一首《秋日偶成》的诗,“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这首诗表现的是道,是静观,静观就是去欲,四时佳兴就是去欲之后获得的快感,道通天地,才能够有这种感觉,所以富贵不淫,身处贫贱也感觉到快乐。这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儒家观念,但是到了静观的境界,能够平静的看待世间一切,也就是真正的英雄了,这就是一种超越。
再有,等生死、齐富贵、淡功名、超功利的时候也是能够获得超越的。杨慎《临江仙》:“滚滚江水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否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史就像滔滔江水一逝不返,多少的英雄豪杰,他们当年的功绩与失败在身后都不过是一场空了,这里所表达的实际上就是一种人生的空幻感。“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既很苍凉也很旷达,千古英雄之事后来都化为了渔樵的闲话,是非的成败注入了一杯浊酒的笑谈,诗人将历史的哲理融入到时空、人事、是非成败的转换之中,在变与不变的相对中升华了历史的反思,使人读后获得了一种超越生命超越时空的感慨。
隐士的诗也是追求一种超越的,像杨基《清平乐》写到“狂歌醉舞,俯仰成今古。白发萧萧才几缕,听遍江南春雨。归来茅屋三间,桃花流水潺潺。莫向窗前种竹,先生要看西山。”退隐之后安宁自在、淡泊性情,但是却不为流俗所污染,要追求西山的清爽之气。道家的思想里也有很多超越的意识。欧阳修写过《梦中作》,“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世换,酒阑无奈客思家。”这里表现的是道家对时空的空幻感。道教故事里说有人入山中看到两个神仙下棋便站在一旁观看,等看完棋回到家已经过了几世了,正所谓“天上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在这个时候“酒阑无奈客思家”,实际上也是一种道家追求超越的神仙思想。李白从道家那里也学得了许多的超越思想,他的自我解放意识,很多都来源于道家,他常有飘飘欲仙之意,甚至于把自己看成是天上贬谪下来的仙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李白也是在践行一种迈向空静的生命追求。
佛教徒王维也写了很多追求空静的诗,象“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休”,因为生命无所寄托、情绪无所发泄、出路无法找到,所以才遁向空门去寻找一种精神的解脱。在空的当中,当然也包含了一种哲学的智慧,那就是对功名的消解。对生命的无奈虽然是一种悲哀,但从此淡泊名利以求得心灵的解脱,也不失为人生的另一种超越。当人没有了功利之心的时候,也就获得了大彻大悟,精神即得到了大解脱大自由,也便是佛教说的超越尘世,当然,佛教的这种超越,也代表着一种顺应自然的生命主题。
退隐、遁入空门为什么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超越呢?那就是说,他不是执着于一物,或者说不是认死理,执着地去追求做一件事情,而是看空现实,以退为进,追求另一种活法,这样就解脱了现实的烦恼,从而获得超现实的愉悦。
古诗词当中蕴含的哲学智慧常常能给予我们许多有益的启迪。比如有些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辨,以中观、辩证的方式讲述了许多道理,透露出深邃的智慧。比如苏东坡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讲的是因缘和合的道理。什么事物都是有因有缘的,要和合才能构成一个事物,就象是弹琴一样,你用手指去拨它,手指的拨是因,而琴是一个缘,因缘和合才能奏出悦耳的琴声。这就机敏地讲述了因果的关系。又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包含着看事物应要多角度去看,甚至于要跳出身陷的局限去看才能看得更清的哲理。应该说,中国古典诗词中所透露出来的哲学智慧,是古人生命体悟的体现,很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借鉴。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我就讲这么多,讲的不一定对。希望大家给予指点。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蒋教授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古典诗词的解读。我记得有人说过,古人比今人活得更快乐,可能这是一个很片面的快乐,但是经过蒋教授今天这么有智慧的一场解读,我觉得可能会对我们当下的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在演讲的开始,蒋教授也跟大家提到过,在《羊城晚报》有接近两年的“诗词小札”点评专栏,这是我责编的一个栏目,我在责编的过程中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信,他们都说非常喜欢这个栏目。蒋教授刚才也介绍了,这一百多篇专栏文章即将结集出版,今年年底将会跟大家见面,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羊城晚报》。今天的这一场演讲,如果大家希望保留这样的一段文字记载的话,也可以参看下周六的《羊城晚报》,我们将会有文字上的整理。
今天的论坛到此结束,下个星期的同一时间我们再会。再见。
第三篇:《中国哲学智慧》
《中国哲学智慧》课程教学大纲
(2005年制定)课程编号:310061 英文名:The Wisdom of Chinese Philosophy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课 学分:2学分 课时:36课时 主讲教师:谢树放
选定教材: 向世陵.中国哲学智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课程概述: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是智慧之学。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思辨的结晶,它历经数千年的漫长历程,逐步形成了自己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哲学智慧的鲜明特征,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本课程以中国哲学学派与哲学思想发展为主要线索,力求体现中国哲学智慧的连续性丰富性与多样性,力求将知识传授与智慧开发结合起来,突出介绍每一时代中国哲学思维的智慧精华,以使学生对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精华有所感悟与把握,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所帮助。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教学,须使学生了解中国哲学各历史时期主要流派的思想智慧的精华,了解有代表性的中国哲学家的主要哲学智慧观点,使学生增强哲学思维,丰富哲学智慧,以促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并引导教育学生联系实际,弘扬精华、剔除糟粕,以达本课程的实践指导目的。教学方法:
中国哲学智慧宝库博大精深,有限的课时决定本课程的讲授只能少而精。选修学习本课程的学生须有较好的古文功底及人文历史知识,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较好完成教学任务,一须采取学生自学(课前预习)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法;二须在教学内容上把握重点,提纲挈领,主要向学生指明各时期主要哲学流派的智慧精华,训练学生的哲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三须力求运用启发式讲授法,力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讲授抽象的哲理;四须力求联系现代社会及人生的实际,增强本课程教学的现实现代意义。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讲 中国哲学史简述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中国哲学智慧与中国哲学史密不可分。考虑到本校学生均未开设《中国哲学史》课程,故在介绍各历史时期主要流派的哲学智慧之前,须对中国哲学史向学生作一简要介绍,以使学生对中国哲学 1 智慧的发展,对选读的各时期中国哲学智慧思想有更系统的把握,对各家之哲学智慧有更好的理解,为以下各讲学习奠基。教学内容:
一、中国哲学的源头。
新石器时期的精神文化: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
中国哲学思想在原始社会开始萌芽,哲学与宗教的联系与区别。
二、先秦哲学(殷周时期)。
商代:以神为本的意识,信天信鬼、浓厚的宗教色彩。
周代:“敬德保民”(天命观动摇 “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把对社会以外异己力量-天的崇拜,转为对社会的主体-人的信念)。
作为哲学理论体系出现的标志,是约在西周初出现的《易经》《尚书·洪范》。
春秋战国: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建立伦理哲学体系的思想家;老子是中国第一个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庄子把老子思想推到极致(他用诗和寓言喻意,将哲学思想体现于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萌芽)。
墨子的“兼爱”;韩非的法家思想,综合法术势的观点,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政治学说。荀子担负起对先秦哲学批判总结的使命,综合儒法思想。
三、两汉经学――是以先秦儒家思想为经典发展起来的经院哲学体系 中国哲学在先秦学术大发展基础上以儒家为主所进行的第一次综合。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说,“三纲五常”说适应大一统帝国专制政治,经学与谶纬相互结合,神学色彩。
四、魏晋玄学――是以道家思想为经典发展起来思辨哲学 中国哲学以道家思想为主儒道互补所进行的第二次综合。
激烈社会震荡,儒家名教的危机需要新的哲学理论,于是“援道入儒”,以老庄道家思想解释儒学(易),结合《周易》儒家思想创立的一种更哲理化的新的哲学理论。
五、隋唐佛学――中国哲学以佛教哲学为主的儒、释、道融合的第三次综合。
中外文化的首次交汇-佛教中国化,气势恢宏的大唐文化。兼容并畜,三教并行。具有较高抽象思维能力的哲学家及哲学著作大都出现在佛教领域(华严宗的佛学理论代表中国佛教哲学高峰)。禅宗(心宗)是中国佛教一次深刻变革。
六、宋明理学――再次弘扬儒家思想吸收道、佛教哲学的某些思想,完成中国哲学的第四次综合,标志中国古代哲学已发展到高峰。(中国哲学的发展:儒-道-佛-儒)。
理学创始人北宋周敦熙、张载(唯物主义)、二程兄弟(唯心主义)后分化为朱熹为代表的唯理派(客观唯心主义)与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唯心派(主观唯心主义)。
理学深入探讨了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涉及到本体论、心性论和伦理观等领域。心性论是理学核心,理学的特点是把世界观与人性论有机结合起来。天地之理是人性道德的根源,把封 2 建伦理纲常神圣化。
七、明清之际的启蒙哲学思想-传统文化的转型。
列强入侵、西学东渐、危机四伏, 传统文化的转型不可避免。就是在这样一个激烈的社会转变时期,黄宗義、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对空谈心性的理学心学展开了全面批判,主张建立注重实际的经世致用之学,对封建专制制度予以抨击,倡导民主思想,为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来源。
八、近代哲学的思想变革—资产阶级新学。
在帝国主义侵略、国家危亡之时,中国近代的爱国者和有识之士奋起批判保守的封建主义思想寻求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民主进步思想。
十九世纪末的维新派思想家:康有为、谭嗣同维新变法的哲学智慧。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家:章炳麟与孙中山。思考题:
1、作为中国哲学理论体系出现的标志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什么?
2、试说两汉经学的形成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3、试说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
4、近代哲学(资产阶级新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什么?
第二讲
中国哲学智慧的总体特征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鲜明的哲学传统。中国古代哲学智慧与西方哲学智慧既有相通又有区别,有其独特的思考与表述方式。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思想内涵有一总体把握,对中国哲学智慧不同于西方哲学智慧的民族特色有一较好的认识,也为学好以下各讲了解认识各历史时期各家主要哲学思想打下基础。教学内容:
中国哲学是植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之上,服务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的意识形态,这是我们理解中国哲学智慧特征的一个总的前提。
中国哲学智慧总体特征主要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人生重社会轻自然的哲学视角,中国哲学的伦理化。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方式三大方面的思考与总结,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关注焦点。中国的哲学家着眼于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探讨。中国哲学可谓是政治哲学、伦理哲学,而从根本上说是伦理哲学。“三纲五常”既是伦理也是政治原则规范,又具哲学意蕴。
二、重血缘重家族重农轻商重本抑末的社会心理、习惯。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传统的重要社会根基,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氏族宗法血亲传统的强固力量和长期延续。儒家仁学是建立在亲子之爱的血缘情感心理基础之上。可以说血缘基础是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整个传统思想的根基方面的本源。
中国社会的传统习惯、中国人的心理情感多与之有关,并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重作用与影响。
三、排斥“天神”主宰的宗教信仰,中国哲学的实用理性。
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哲学,它虽与中外宗教思想相互既斗争又吸收,具有神的成分,但其理性的哲学理论占据更高的地位,注重现世现实的社会人生的实践理性的思考,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因此,它从本质上说是非宗教的,中华民族也因此而具更多的哲理睿智。
四、天人合一,整体统一的思维方式。
中国儒家重人生、人道,其哲学本体论的依据则在“天人合一”的天道观。《周易》构建起包罗天地人宇宙万物相互联结的整体统一系统结构。
中国哲学一般缺乏严格的逻辑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讨,更多显示其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
五、中庸的哲学智慧,和谐的理想境界。
中华民族是一个尚中的民族,中国哲学中对“中”的理解比之西方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儒家视中庸之道为大德大智慧。
“和”也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经典概念,中和是真善美的统一。
六、自强不息,乐天乐观的宇宙人生观。
中国哲学的重人生重现实,重理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乐天好善的宇宙观人生观。“天地之大德曰生”,在中国哲学中,‘天道’本是“生生”是善,恶不是其本质而是派生从属的,罪、苦亦然。中国哲学之各家均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生活人生的肯定,尤儒家要求为生命生存生活而积极活动,要求在这现实的活动中、在世俗生活中取得安宁幸福,在人生快乐中求得超越。与儒家以仁为本以德立身相联系,儒家的乐观乐天的又一特点是以后天的道德修养成果,以达“内圣外王”“仁”的人生最高境界为“乐”。
七、辩证思维传统,变化发展观。
注重辩证思维是中国哲学智慧的一个重要特征。全面联系、变化发展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中国哲人是以生生与变易的和合解释宇宙的生成发展和日新富有。化旧开新,变化不仅在化解过去,更表现在开辟未来。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哲学可谓是政治哲学、伦理哲学,而从根本上说是伦理哲学?
2、试析中国哲学智慧之重血缘重家族重农轻商重本抑末的社会心理、习惯。
3、如何理解中国哲学智慧之自强不息,乐天乐观的宇宙观人生观。
第三讲 先秦儒家孔子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孔子是中国儒家的创立者,“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通过本讲的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孔子仁学思想所蕴含的社会、人生哲学智慧,辩证认识其对做人处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双重作用,教学引导学生联系现代社会及学生自身实际,弘扬其思想精华,促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学内容:
关于孔子与《论语》的简单介绍。孔子的哲学智慧
“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是儒家思想的最高范畴,“仁”既是人伦关系、伦理精神、政治原则,又是哲学范畴,孔子的哲学智慧主要体现在其仁学思想中。了解仁学主要从四方面:
一、处人的哲学智慧:“仁者爱人”,儒家把个人看作是与他人不可分割与他人相互联系的社会中人,人须发挥人之为人的仁善本性(善性理性),通过忠恕仁爱可求得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才能由爱人而爱己、利人而益己,求得人们的共存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
二、处世的哲学智慧:“克己复礼为仁”,约束自身,讲求礼仪,在对立中求统一,使个人与社会相合相融,维护社会整体等级秩序。
三、立身的哲学智慧:以德立身,内圣外王,追求实现人生最高价值。
四、中庸的哲学智慧:中庸是儒家的大智大德,集中体现儒家的真理观、矛盾观,也体现其现实的政治伦理观、人生观,更具方法论意义,体现儒家的最高哲学智慧。
辩证分析儒家中庸的涵义、内容、实现途径,弘扬其思想精华,运用其哲学智慧指导实践,正确认识其现代意义。思考题:
1、谈谈孔子的“忠恕”之道的涵义及其现实意义。
2、试谈“克己复礼为仁”的涵义及其意义。
3、如何正确认识“中庸”之内涵?联系实际谈谈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第四讲 先秦儒家孟子荀子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孟子、荀子分别继承发挥了孔子仁与礼的学说,是继孔子之后的百家争鸣中儒家主要代表。通过本讲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了解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基本观点与异同,性善论、性恶论是他们伦理思想和政治学说的哲学基础;认识了解孟子思想中最具积极意义的精华-仁政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地位;认识了解荀子“隆礼重法”王霸统一的社会政治学说及“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观 的哲学智慧;并教学引导学生联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小康社会实际,正确认识孟子荀子学说的现代积极意义。教学内容:
孟子的哲学智慧
一、性善养气说。
孟子的性善论,是他的伦理、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体现他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生观,集中体现孟子做人处世的哲学智慧。主要观点:
性善论肯定人的本性即人的社会道德属性,肯定善是人的基本价值追求,歌颂了人性的美好,成为后来中国文化关于人性思考的基本线索和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基石。
修身养性、养气集义,培养崇高气节与精神力量,对后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仁政学说。
孟子从性善论及孔子仁爱思想出发更深入广泛探讨德治的内涵,系统提出仁政学说,体现了他治国为政的哲学智慧,经剔除其封建糟粕,具超时代超阶级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观,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过非常进步的作用。
必须指出,孟子的民本与我们现代民主思想有根本性质的不同,现代民主是与人权、平等、法制等近现代先进思想融为一体的。
荀子的哲学智慧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最大代表,是先秦哲学的总结者。他继承儒家思想又兼取各家之长,是先秦百家争鸣中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天人关系上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观及从性恶论出发提出的“隆礼重法”德法互补、王霸统一的社会政治观集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智慧。思考题:
1、试谈孟子由性善论出发提出培养“大丈夫”气节的人生意义与哲学智慧。
2、比较分析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异同。
3、试谈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及现代积极意义。
4、试说荀子天人观的哲学智慧与积极意义。
第五讲 儒家经典《周易》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周易》是儒家六经之首,也是东方哲学的一部最古的经典,《周易》被称为中华文化之根。通过本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周易》其书的形成、基本的表达形式及历史文化价值;《易》作者以具体事物形象表达抽象概念、反映宇宙万物之道社会人事之理,以八卦阴阳表达说明宇宙万物的现象本质、发展变化的规律、动力,要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其内含的哲学思想与高度的哲学智慧,并联系实际说明、指导社会及自身的生活实践。
教学内容:
关于《周易》其书的简单介绍
《周易》是东方哲学的一部最古的经典,分经、传两部分,产生在不同时代。《易》微言妙旨,可以之解说宇宙万物、社会人事的本质、规律、动力。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关于人生、社会、宇宙的智慧渊源主要是通过对《周易》的研究而获得,《周易》是中华文化之根。
主要哲学智慧
一、观物取象,阴阳对立统一,八卦演绎,以状天地万物之事之理。
《易》作者以直观感性从复杂的自然社会现象、万事万物,抽象概括为阴阳(对立统一)两种属性两种事物,从自然界中选取八种东西作为说明世界上其它东西的根源,以具体事物形象表达抽象概念、反映宇宙万物之道社会人事之理,以八卦阴阳表达说明宇宙万物的现象本质、发展变化的规律、动力。
二、阴阳相对相依,相反相成,相推相摩,物极必反,以示天地万物发展变化规律。阴阳对立统一,是事物产生、运动变化的根源。“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阴阳相反相成,相推相摩的必然结果。
“革命”的思想是《易传》对辩证法思想的一个重大贡献。
三、太极生成论,古朴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易》所描绘的宇宙生成及家庭、社会形成,与现代进化论与唯物史观的相通。
第六讲 先秦道家老子、庄子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老子是中国第一个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庄子从多方面推进了老子的学说,是道家继老子之后的主要代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了解老子把“道”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用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运动变化规律,其蕴含的哲学智慧;明确老子用柔的方法论、守弱的人生观及其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社会政治观具积极消极两重性;要使学生认识了解庄子发挥老子思想,提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认识的相对性与“逍遥”的自由观所蕴含的哲学智慧。教学内容:
老子的哲学智慧 老子其人其书
老子,相传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
《老子》亦称《道德经》,注释有千种之多。《老子》语精义深,辞要趣远哲学诗,其朦胧光芒(神秘气氛)经久不散、弥漫四方。
“道”的主要哲学智慧
一、宇宙观本体论。
自然无为的自然神论,老子本体论核心范畴“道”:道是天地万物产生、发展的总根源,是人们为人处事的最高原则,道具物质、精神两重性。
二、朴素辩证法(“反者道之动”)。
1、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事物存在是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观。
2、事物向相反方面转化,物极必反、势强必弱。“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3、量变引起质变。“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否定之否定。现象与本质的不同。“大直若屈,大巧若诎,大辨若讷,大赢若绌”。
三、用柔的方法论,守弱的人生观(“弱者道之用”)。
“柔弱胜刚强”柔之用:守曲、枉、低、敝、少、辱、贱、雌、静,退、无事、无为、不争、无私,以最终达到全、正、盈、新、得、荣、贵、雄、进、有为、有成的目的。
四、社会政治观(小国寡民 无为而治)。
反对法纪礼义、知识、技巧、无为而治;反对苛政、暴政,反对战争;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庄子 “齐物”与“逍遥”的哲学智慧
庄子继承老子关于道的学说,并从多方面推进了老子的学说,是道家继老子之后的主要代表。庄子提出许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丰富和深化了道家的哲学思辩。
一、“齐物论”提出了对后来影响深远的认识的相对性问题。
庄子以本体论的道的无差别界限为根据,提出“以道观物”则“万物齐一”,据此,他否定人们的“小知”“有待”(是不同的主体与时空条件下形成的是非观念),而追求因循天然与“至道”相通可应付无穷变化的“大知” “真知”的至人的智慧。
二、“逍遥游”的人生哲学,绝对的自由观。
“逍遥游”的前提是“无待”即无条件的绝对自由,既要摆脱外在世界的束缚,且须摆脱内在主体意识的束缚,后来也成为道家向道教转化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桥梁。思考题:
1、联系社会与人生实际谈谈《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哲学智慧。
2、试说庄子“齐物”与“逍遥”的哲学智慧。
第七讲 两汉经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为适应西汉统一帝国的政治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两汉经学是中国哲学在先秦学术大发展基础上以弘扬儒家思想为主的第一次学术思想综合,儒家思想从此开始在中国历史上上升为封建正统思想。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董仲舒为代表的两汉经学的形成与发展,对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正负面作用有一 8 基本认识,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在建立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帝国、在维护封建秩序中的哲学智慧有一基本认识。教学内容:
两汉经学的形成与发展
汉初“黄老之学”结束它的历史使命,适应汉帝国“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政治主张,汉武帝推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政策,儒家思想文献上升为封建正统的儒家经典。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一、天人相副 “人副天数”。
董仲舒对汉代达到的自然科学成就加以神学唯心主义的歪曲。在天地万物的大系统中,天是最高的主宰与创造者,天有“天意”、“天德”“天志”,人是天的缩影,“天人相副”。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都是根据天意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动态协调的大系统。“同类相动”“天人感应”。
二、“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天意通过自然和人间的秩序体现,上天的意志通过君主贯彻,君主有代天实行赏罚的至上权威。天任德不任刑,“三纲五常“。他一方面通过天来提高人间统治者的权威,威慑、约束百姓;另方面是要借助天来威慑、约束人间统治者,倡导德治。
三、“天不变道亦不变”。
董仲舒对阴阳五行说的形而上学改造,“阳尊阴卑“。五行相生与相胜,“三统”“三正”的循环论的唯心史观。思考题:
1、儒学何以成为经学?试析其正负面历史意义。
2、试说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的主要内容。
第八讲 魏晋玄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魏晋玄学是在社会动荡、名教陷入严重危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道家学说来解释儒家思想的比较精致的思辩哲学。通过教学,须使学生了解魏晋玄学形成与发展的概况,认识了解玄学关于名教与自然之辨、本末有无之辨、言意之辨所体现的哲学智慧,认识其历史意义,以丰富学生哲学思维,并对指导现实生活实际有所教益。教学内容:
一、、本末有无之辨。
王弼的“贵无”说。开始抛弃两汉经学的神学外衣,对老子“有生于无”和道在物先的命题进行改造,从各个方面论证以无为本的精神性本体是万物的根本。裴頠的崇有论。道是一切具体事物的总和,道和万有是不能分离的万有构成道的基础,有是“理”的本体。
郭象的独化论。“有”是绝对的,否认在万有之上有任何终极的根本,从而彻底取消了作为形而上的本体。“独化于玄冥之境”
二、名教与自然之辨。
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崇本息末”的政治主张
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不拘礼教,崇尚自然,对充满利益之争的社会现实予以激烈批判。郭象的名教等于自然,“外内相冥”用内心的无为来顺从名教制度(有),以维护封建礼教。
三、言意之辨。
荀粲的言不尽意说;欧阳建的言尽意说;王弼的得意忘象说。思考题:
1、试说魏晋玄学关于名教与自然关系的主要观点。
2、魏晋玄学关于本末有无之辨有哪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九讲 隋唐佛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佛教在隋唐进入鼎盛时期,隋唐佛学中具思辨性极高的哲学智慧。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隋唐佛学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主要佛教宗派的佛理有一基本了解,尤对慧能创立的“顿悟成佛”的中国禅宗有一较全面的认识,并辩证分析,以吸取其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教学内容:
一、法相宗的万法唯识说。
法相宗的创始人玄奘,伟大的爱国僧人和杰出的佛经翻译家,对佛教瑜伽行派的法相唯识的学说作综合性的阐述。
“三自性”说解释事物的空幻和假有;“唯识四分”对各类意识结构层次的分析。
二、华严宗的圆融无碍说。
佛的境界是一切差别的事物无尽缘起、周遍含容的大法界,一切事物都是相即相入、园融无碍的关系。“四法界”说;“六相圆融”说。
三、禅宗的顿悟成佛说。
关于禅宗的来历,慧能,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一)、关于成佛的根据。
“自性是佛”人人皆有佛性,佛性无生无灭,是真实本体,本来清净。烦恼“本无今有”掩盖佛性。“万法在自性”自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10(二)关于修行的方法。
“自悟自修”的心法,实现内心世界的自我转化。“自我超度”,“法无定法”。(三)关于解脱境界的观点。
“顿悟成佛”、“无心无得”。成佛解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它是人的内心在瞬间实现的根本质变,是没有意志努力和人为控制的心理状态,是内心对包括佛法在内的一切执著的舍弃。思考题:
1、华严宗怎样看待本质和现象及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说慧能创立的中国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次深刻变革?
第十讲 宋明理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宋明理学是中国儒家学说历史发展的顶峰,它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重大影响。通过本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的大致过程,认识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周敦熙、张载、二程、朱熹、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及其在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教学引导学生辩证分析正确认识宋明理学的社会历史意义。教学内容:
一、周敦熙的太极人极论。
《太极图说》描述了一幅系统的宇宙形成模式,说明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统一在无极、太极,是物质还是精神为本体,之后宋儒发挥从二方面发展。
二、张载的元气本体论与人生境界说。
(一)太虚即气的气本体论。张载对哲学的主要贡献在天道观,第一次提出关于气的系统的学说,创立了元气本体论,以气一元论阐发了对立统一的思想,在天道观上基本上做到了朴素唯物论与朴素辩证法的结合,以此为武器批判道家和佛教的唯心主义。
(二)人生境界说。“民胞物与”的仁爱观和“为天地立心”的使命感。
三、程朱理学。
二程兄弟发挥周敦熙的唯心主义,把“天理”作为他们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创立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宇宙观。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北宋以来的理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创造性的全面总结,从而建立起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天理本体论。理(形而上)气(形而下)不可分,理气是体用关系,理气相依,理主气从,理是本,是动静的本体,是宇宙本体。
(二)格物穷理的道德认识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三)心性论是理学核心。理学的特点是把世界观与人性论有机结合起来。天地之理是人性道 11 德的根源。伦理观上,探讨的核心问题是“理”和“欲”的关系,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把封建伦理纲常神圣化。
理学归根结底是为维护封建统治,但它强调人必须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强调做人的精神追求,人必须不断自我完善,这些观点至今仍有合理性。
四、陆王心学。
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一)、心本体论。心理为一,心外无物。(二)、存心去欲的修养论。
(三)、致良知说。良知与天理、本心相通,是天赋的理性,是道德意识的主体与判别是非的标准。思考题:
1、试说周敦颐的太极人极论的主要观点。
2、如何理解张载的人生境界说?
3、试析程朱理学的天理本体论。
4、如何理解王阳明心理为一的致良知说?
第十一讲 明清实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明清实学是兴起于明末清初的强调务实、注重实用的哲学智慧,是中国哲学智慧的新发展。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明清实学的兴起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有一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认识了解认识明清实学主要代表人物在哲学、政治、经济、伦理诸方面的思想观点,尤须认识明清实学中民主政治思想的思想精华及其历史意义。教学内容:
一、东林新风的兴起。
二、黄宗羲的经术经世说。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政治思想;“工商皆本”的社会经济思想;“一气充周”的自然哲学
三、顾炎武综当代之务的经世致用说。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民权思想;“综当代之务”的实行思想。
四、王夫之的“诚者实有”与“天下大公”的气学实学。
“诚者实有”的气本论;“敦诚不息”的方法论; “理势合一”的历史观;“天下大公”的社会政治论。思考题:
1、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民主思想有哪些内容?有何历史意义?
2、怎样理解王夫之“诚者实有”的气本论?它的思想史意义如何?
第十二讲近代新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康有为、谭嗣同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是近代新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康有为作为戊戌变法运动的领袖,他为论证变革的必要所提出的天道“变易”观,是其推行改良主义变法运动的哲学根据与理论基础,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积极进取思想;要使学生了解谭嗣同仁学的哲学内涵,认识到“通”是谭嗣同“仁”说的第一要义,他所说的“仁”实际是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代名词,反映了他的激进的资产阶级维新变革思想,有其积极进步意义。教学内容:
康有为的变易和进化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
一、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时代背景。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形势,为拯救民族危亡,他发动领导变法运动,需理论依据。
二、他的变易和进化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
他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和中国传统的“变易”思想相结合,论证他的变易和进化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积极进取思想。
谭嗣同仁学的哲学智慧
一、谭嗣同其人简介。
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在强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时代氛围中,他从传统旧学转向新学,政治上力主变法图强,成为我国近代反封建思想家,激进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政治家。
《仁学》是谭嗣同的主要著作,论述了谭嗣同哲学思想的基本要点。
二、《仁学界说》的主要哲学思想。
谭嗣同的“仁”说的第一要义是“通”。“仁”将天地万物、人我通为一身,化为一体。他所说的“仁”实际是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代名词,在当时政治斗争中有进步意义。他把“仁”看成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宇宙本体,他把一切物质(“以太”)等同为精神,实在的物质世界被宣布为空灵的心力意识,体现了谭嗣同哲学思想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宗教唯心主义的性质。思考题:
1、试说康有为为论证变法的必要所提出的天道治道“变易”观的主要内容。
2、试说谭嗣同“仁”说的第一要义 “通”的涵义。
附录:参考书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一、二、三、四册),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毛荣生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朱伯崑主编《易学基础教程》,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8、刘梦溪:《学术思想与人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錢浩主编《中国通史》,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10、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1、何光沪 许志伟主编《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2、陈卫平郁振华:《孔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谢尨编《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新论》(北京大学名教授讲演录),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5、蔡方鹿:《中华道统思想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执笔人:谢树放
20011年1月 审定人:许苏静
20011年1月
人文社科部负责人:叶昌友
20011年1月。
第四篇:哲学与智慧
静的哲学·静的智慧
姓名:陈衍春
学号:09120224
院系:材料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
摘要:“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深得内涵,在《庄子》、《道德经中》《文心雕龙》中都有很高深的哲学、不同的智慧。本论文从“哲学和智慧”的角度分析我个人在平时思考和涉猎中对静的心得体会。从静态表现、厕所中的静、归根曰静这三个方面分析,分别阐述静的外在表现、对人的心理影响、与生命的关系这三个不同层面的哲学。
关键词:静的哲学,静的智慧,静态表现,厕所中的静,归根曰静。
“静”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停止的,与“动”相对:静止。静态。静物。平静。风平浪静。《说文·青部》记载:“静,审也。”王筠释义曰:“采色详审得其宜谓之静”。“静”的原始意义是明审的意思。也就是要我们有着清晰的思路,明察秋毫的目光去审视自己。其次才是安静、宁静的意思。《广韵·静韵》指出:“静,安也”。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使身体安定,心绪和平,才能内视自身、明审自己。白居易亦有诗云:“修外以及内,静养和与真”。这些都是从静字面的研究和衍生。安静、静寂、静穆给人的感觉略带一丝忧伤略带一丝寂寞,渗透每个人的内心,引起心底深处的共鸣。很多女孩的名字喜欢有“静”字,因为静给人以娉娉袅袅细步摇、静如处子的优雅,给人以万里无云、晴空碧蓝的意境。
《道德经》上说:“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推移而无故,在内而合乎道,出外而调于义,发动而成于文,行快而便于物。其言略而循理,其行侻而顺情,其心愉而不伪,其事素而不饰。”说的是世间万物的初始状态的静的,万物始于自然和谐,万物有自己的特点,如每个人都相对于他人静止,这就不存在冲突之说,谓之“清静而天下正”。这就是静在哲学上最本质的表现,它赋予的智慧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万物的和谐共存的一种状态,静是本质的,动是静的表现。
“厕所”似乎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词,这与哲学和智慧又有什么关系呢?在我看来,在现代,厕所是抛开喧嚣和嘈杂去思考问题的最佳地点。厕所安静、空间狭小。有人说思考问题不是要视野开阔么这样能放开心怀联想?可我不这样认为,真正思考问题是思想的开阔,环境的扩大不但不会给思考带来好处还会让思考者分心。厕所空间小,而且异常安静,把人带入最原始最本质的环境,可以静静思考、反省喧嚣生活带来的污垢。而且如厕的人把身体蜷缩,在心理上会产生有一种释然感,给身体最舒服的状态,不用考虑旁人打扰,心理的障碍减小。我每次如厕都会想想问题,不管是学习、生活、感情的问题都能有很好的效果,而且那时候是最适合做决定的时刻,那时候你会把问题分析的很透彻。这生理蜷缩和心理的安静给人最佳的思考空间。
所谓“厕所”其实这里的静更强调的是静对人心理的滋养,不仅仅局限于厕所,很多安静的场所、安静的时间都是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避风塘。可以是宁静的乡村,安静的咖啡屋,每个周末六点左右的早上。这些都是释放心理压力,思考问题、反省生活的好地方。静带来的不只是心理压力的减小,还能改进品性。这我称之为“厕所中的哲学”。《淮南子》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而后动,性之害也;是以处上而民弗重,居前而众弗害,天下归之,奸邪畏之;以其无争于万物也, 故莫敢与之争。”这里说的是:人的本性是好静,故不与万物争,也就不存在奸邪罔逆之说。有句话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死归于净土,安静离开世界。在死前的最后时刻是人最安静的时刻,这个时候即使再坏的人都回归于本性。这我称之为归根于静。
《文化苦旅》最后一篇《这里真安静》中写道:“这里真安静,神秘得像寓言,抽象的像梦境,我走过许多地方,未曾见过如此具有概括力的所在,概括得令人有点难以置信。”余秋雨去的是一个二战留下的墓的,那里安静的让人窒息,不仅游客很少、长满杂草,那种静带来的神秘感、沧桑感让人对生命升起莫名的尊敬,不管他生前做过什么,给社会带来什么,最终他没有在地狱中煎熬,没有在天堂里微笑,他仅仅是静静躺在那里。是故清静者,德之至也;而柔弱者,道之要也。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用也;肃然应感,殷然反本,则沦于无形矣。我称之为生命归根于静。
静这“东西”无形无味,触不到摸不着。但静可以表现的唯美,让人无限回味;也能净化人的心理,在浮华的现代生活中沉淀智慧;静更体现了生命的本质,归根于静,生于无形,化于无形。这便是我认为静所隐含的哲学与智慧。
参考文献: 陈华 《道家“静”的哲学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启示》
胡漫
论《文心雕龙·神思》对老庄哲学的“虚静”观的继承
余秋雨 《文化苦旅》
第五篇:中国哲学智慧心得
《中国哲学智慧》心得体会
11071107
冯剑波
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盛世,出现了百花竞放,百家争鸣的繁荣。三教包括:佛教、道教、儒教,九流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农家、杂家。
一、孔孟儒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我理解的知识分子积极入仕儒家思想的描写。
儒家主张率真、合礼、推己及人且不问后果的仁爱精神。儒家思想对中国文人的影响应该是最深的,古代文人十年寒窗,苦读诗书,为的就是能金榜题名时,一施自己的远大抱负,为国家兴利除弊。韦编三绝,积极去游说,宣传自己就是他们积极入仕治国的体现。他们一生中读圣贤书,闻天下事,谈到国家安危则忧之哀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达济天下”可以说是历朝来很多文人的人生信条。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文人的所有理想,忧国忧民、为国奉献是他们的追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对这种思想所产生的行为的很好诠释。
半部《论语》治天下,大部分封建集权统治独尊儒术,利用儒家思想来统治国家。中国知识分子包括广大民众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很多都形成了温顺善良的性格,不到最后一步绝不造反,我认为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原因吧。
二、老庄道学
“宁生而曳宁尾涂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知识分子清静无欲,崇尚自然的另一种选择。
在封建时代,积极入仕的知识分子比比皆是,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状况每朝可见,有时候性命都难保,更谈不上什么大展鸿图了。于是文人们隐居山林,玩弄花草虫鱼消磨自己的壮志,只留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趣句。三国魏时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是典型的代表。他们常集于山阳竹林之下,肆意酣畅,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
这种超越自古的传统礼制,其实都是对礼法尊严的一大挑战。这或许可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但是这种放浪形骸皆自然,鄙弃礼仪道德做性情中人的做法对后世乃至今世有很大的影响的作用。不管是从开始领悟自然即能逍遥,在无边虚无中体会有限存在,还是时代让他们感觉理想和现实差异很大,变的不愿留骨而光,但这种无拘无束融入自然的生活能够让人回归原始那份本性,回归豁达的率真。
这种与积极入仕对立的老庄思想无疑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另一条出路。进则儒,退则道;顺则孔孟,逆则老庄;进而得天下,退可居田园。这两种思想构成了知识分子主要的精神境界。
感悟:
中国哲学的智慧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沉淀的结晶,无论是胸怀天下的儒家思想,还是追求中庸无为的道家思想,它们都是人类文明的思想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