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党员技术素质 改善党员队伍结构

时间:2019-05-12 15:5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党员技术素质 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党员技术素质 改善党员队伍结构》。

第一篇:提高党员技术素质 改善党员队伍结构

提高党员技术素质 改善党员队伍结构

-----钢二党支部开展“双培”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钢二车间现有职工236人,合同技校生65名,主要生产班组8个,党员50名,随着中青年骨干逐步走向班组长岗位,如何让他们尽快熟悉岗位职能,开展“精细化管理”,满足车间生产需要。不仅给支部如何扎实有效的开展“双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随着公司今后退城入园,以及新造火车工艺装备的更新。“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显得尤为主要。

双培工作如何落实,又怎样结合车间党员队伍结构,班组长骨干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特点开展“双培”工作成了党支部的重要课题。党支部本着“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的原则,通过开展知识培训、技术练兵等形式,逐步对车间党员,班组长骨干进行了专题调研,找出问题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我支部在党员年龄偏大的同志中,党性观念强,实践能力强,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但是,文化和理论水平较弱。中青年同志中,业务能力强,应变能力强,岗位作用发挥好,但是有的同志缺乏实践经验,部分党员吃苦精神强工作积极,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术能力弱。大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和骨干,技术能力强,工作出色、政治理论素养有待提高的几个特点,制定了党支部“双培”工作计划,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制定措施。

车间党支部把“双培”工作当做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先后多次召开了支委扩大会议。认真分析了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班组长骨干的知识结构公布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安排。首先,支部一班人,学习了太厂党字【2006】7号“关于在技术引进、产品开发工作中”把党员

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实施方案;太装【2009】10号,“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中深入开展‘双培’主题实践活动的安排”。通过学习,支部一班人充分认识到:“双培”工作不仅是新形势下有效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最佳切入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而且是广大党员班组长骨干影响和带动职工学知识、学文化,与争做知识型员工有效的结合。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也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和提高党员整体素质能力的具体措施,也是发辉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途径。

把党员培养成骨干,要通过支部的有效工作使更多的党员成为车间生产经营和业务骨干、岗位操作能手,出精品车,干放心活,能够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掌握本岗位管理知识和设备操作技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要求每个党员生产班组要努力工作,虚心学习,成为班组、岗位的尖子和骨干。

把骨干培养成党员,就是要注意生产一线班组,关键岗位特别是青工中的积极分子和班组长骨干,党支部积极引导和培养,按照他们日常的表现,开展有目标的培养,考察,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和班组长骨干,吸收他们参加支部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和教育他们端正入党动机,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掌握党委重点工作,和他们不断提高对党的认识,积极主动靠近党组织。在工作中,积极进取,不断提高。逐步成长。

我们按照党委【2006】7号文件“关于在技术引进、产品开发工作中‘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实施方案”,结合车间实际,制定了“钢二党支部‘双培’工作计划”主要内容有:

1、定期对党员,班组长入党积极份子进行技术业务,岗位技能素质分析,加强对主要岗位上的党员骨干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培训,在新产品开发,新造货车试制,工艺装备改进等工作中按要求对党员骨干,入党积极

分子定期,轮岗培训。

2、要求生产一线,中梁组、侧墙组、端墙组、底盘组、上部组、铆钉组的党员和班组长掌握熟悉本组各种设备的技术要点,操作规程及使用方法及简单的保养维护。熟悉本班组,本岗位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文件、技术要求,准确掌握关键工序作业要点。严格工艺对生产指导作用及工艺规程的执行力度。

3、对党员班组长骨干级主要生产班组关键项点的操作前首先进行技术培训,熟悉技术要领、掌握工艺文件要求。

4、对主要岗位上的非党员骨干和高素质、高技能的入党积极分子,落实把骨干培养成党员的计划,并落实培养人、培养内容与目标。由每位领导干部和支部委员负责培养1-2名积极分子并和党小组培养人共同对积极分子进行培养考察。

5、支部定期研究培养考察教育情况,每年进行排队汇总,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支部的活动和理论学习党课教育,并专门进行专业素质和技能,岗位培训教育。

6、开展针对性的提高专业知识讲座,质量攻关,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参加工厂培训等形式,提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整体素质。

二、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改善结构,取得实效

车间党支部针对“双培”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提高职工素质,加强技术理论培训工作,结合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和岗位应知应会。先后举办了铆工、电焊、天车工培训。参加了工厂职业技能鉴定。在各种培训和提高职工素质的过程中,要求党员积极分子、班组长骨干带头参与,并且在培训的过程中,结合各工种的培训,不同程度的对党员班组长提出要求,在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中。党员班组长骨共参加车间培训班6个,培训员工126人/次,党员骨干86人/次。

2008年党委举办党员技术比武活动,党支部为提高党员的技术素质,结合电焊、铆工等特殊工种的技术要求,对电焊、铆工等党员针对 进行了理论、实作、培训考核,从而在参加党员技术比武活动中达到了报名人数最多,取得了成绩最好,其中有3人取得铆工考试前6名,3人取得电焊工考试前6名的好成绩。通过参加技术比武活动,既锻炼了党员队伍,又提高了技术素质,更重要的是许多党员骨干经过技术学习,掌握了技术要领。提高了技能,更加适应了新造货车制造的技术要求。目前,在一线主要生产工种电焊、铆工及其他服务班组,大多数党员骨干都具备了岗位应知应会素质,已经成为生产经营的骨干,为车间开展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质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针对申请加入党组织的青年班组骨干,逐年增多的实际情况。党支部一方面采取“上党课、讲形势”的方法,让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支部活动、上党课,结合党委重点工作,分别给大家提要求定目标。积极端正大家入党动机,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让大家了解掌握党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对骨干班组长及优秀青年员工,开展提高综合素质的措施。

在2008/2009年“降耗提效”和“降本增效”活动中,车间制定实施方案,指标下放到各班组,要求大家养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习惯。班组长骨干积极参加。大家从节约一根电焊条、一个螺丝帽开始。不仅增加了荣誉感,还达到了养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家在活动中接受党组织的培养考察,党支部针对骨干班组长采取压担子、交任务,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改进、生产关键过程中,对入党积极分子和班组长骨干,提出要求,加强考核,采取每名支部委员定期与入党积极分子开展谈心、交朋友的活动。逐步把发展党员、改善结构方面放在日常考核过程中,针对过去生产一线的钻床组、端墙组工作任务主要技术要求高,设备精细,班组中没有党员的实际状况,党支部根据所在班组入党积极分子的构成,采取培养措施,经过几年的努力,发展了3名班组长入党,解决

了党员空白班组。

经过不懈的努力,车间生产班组的班组长,都由党员或者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广大党员都具备了本岗位应知应会,入党积极分子的队伍不断扩大,综合素质进一步的提升,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形成了梯队,为“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支部“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形成了良好的循环,为完成党委、行政下达的各项任务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第二篇: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鄂组建

2009年第7期 ——党的建设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源源不断地把符合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是党组织永葆蓬勃生机的根本保证。

近些年来,在中央、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五年来全省共发展党员64万多名。全省党员数量保持适度增长,新发展党员质量明显提高,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强化领导,促进发展党员工作有序开展

省委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明确提出:要通过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党员队伍。省委主要领导对发展党员工作高度关注,每年要求省委常委和党员副省长带队深入基层就全省党的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并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重点调研内容,反复强调,抓好督办。省委组织部分别于2004年、2005年召开发展党员工作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每年坚持对发展党员工作下发文件进行通报和指导,对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等工作进行专题试点和课题研究,并建立了4个发展党员工作联系点,以此指导和推动工作。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来抓,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进行考核,奖惩兑现,保证了发展党员各项工作的落实。襄樊、十堰等地逐级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考核办法,对发展党员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各级党委还通过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和发展计划,对发展党员工作加强计划管理,实行宏观控制,有效防止和避免了突击发展、长期不发展、发展数量大起大落等不正常现象。

加强培养,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全省各级党组织加强宣传引导,主动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采取开展“七一”纪念活动,举行报告会、表彰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典型,树立党的良好形象,增进群众对党的认识和感情,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政治热情。同时,通过民主推优、群团推优、公开选优等方式,进一步拓宽视野、畅通渠道,引导更多的优秀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各级党组织结合新形势的发展变化,灵活开展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坚持培养联系人制度和入党积极分子定期汇报制度,经常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情况;坚持理论提升与业务提高相结合,以各级党校为主阵地,通过多种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业务技能、文化素质等培训,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素质。

突出重点,不断优化党员队伍整体结构

全省各级党组织坚持把青年、妇女、生产工作一线的优秀分子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促使党员队伍整体结构不断优化。在农村,优先发展政治素质好,具有一技之长和“双带”本领的村干部等优秀青年入党;在企业,优先发展投身企业改革、在重要艰苦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的生产和技术骨干入党;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优先发展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入党。各级党组织联合妇联组织,采取系统培训、开展活动、备案管理等措施,将发展党员计划适当向妇女倾斜,使女党员比例保持逐年升高的势头。通过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全省党员数量实现了均衡增长,党员队伍结构日趋合理。

突破难点,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从2004年开始,全省各级党组织把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纳入经常性工作,做到了“不争论,不炒作,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加大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探索研究力度,积极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艺术、医疗卫生、新闻出版等高知识群体相对集中、各类专业人才比较突出的地方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重点吸收教学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优秀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拔尖人才入党。2004年以来,全省研究生党员年均增长19.61%,大学本、专科党员年均增长6.9%。目前,全省大专及以上党员占党员总数的31.44%。各级党组织积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在农村、“两新”组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办法和措施。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注重拓宽渠道,从村级后备干部、村民代表、返乡青年、复退军人、专业大户、中介组织和各种行业协会成员等重点对象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并坚持把发展党员工作同农村党员“双建双带”活动结合起来,注重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

健全制度,着力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党员是党组织肌体的细胞,近年来,各级党组织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着眼于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坚持党员标准,严格工作程序,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在继续坚持和完善发展党员工作“推优”、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发展党员工作预审等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公示、票决、责任追究等制度,做到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有些地方还不断丰富和完善公示制度,在公示的环节上,将关口前移,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公示、对培养责任人进行公示,不仅实行预备党员公示,在党员转正时还进行公示,对发展党员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各级党组织在支部讨论通过和党委审批的环节上实行票决制,促进了党员真实表达意愿,促进了集体决策的公正性。荆州、随州、鄂州等市采取“群众投信任票、党员投赞成票”的办法开展发展党员工作,武汉、宜昌等市通过党员推荐、群众推荐、部门推荐的方法考察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还有的地方组织群众代表对入党申请人进行民主测评等等,扩大了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赞誉。同时,各级党组织还逐步建立完善发展党员有报必查制度、举报保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工作制度,严肃发展党员工作纪律,有效保证了新发展党员的质量。■

相关链接

全省党员队伍基本情况

截至2008年底,全省共有党员3406651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5.6%。其中,男性2687501人,女性654354人,分别占党员总数的79.91%、20.09%。35岁以下765673人,36-59岁1858922人,60岁以上782056人,分别占党员总数的22.48%、54.56%和22.96%。研究生67325人,占1.98%;本科(专科)1051579人,占30.87% ;高中(中专)1029759人,占30.2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257988人,占36.92%。

党员的职业情况为:在岗职工1284977人,其中公有经济单位1136621人,非公有经济单位148356人;农牧渔民1021574人;军人、武警2715名;学生143518人;离退休人员694234人;其他259633人,其中新的社会阶层41017人。

2004年全国、全省发展党员工作会议以来,五年全省共发展党员648444名。其中发展少数民族党员577656名,发展女党员121970名,发展35岁以下青年党员114008名。■(资料来源:省委组织部)

第三篇:提高企业职工队伍技术素质浅谈

提高企业职工队伍技术素质浅谈

企业职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企业的兴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职工队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企业劳动力的素质,使之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针对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形势,目前职工培训工作面临着提高素质、更新知识与思想观念陈旧、管理方式落后、培训方法单调等问题之间的矛盾,如何妥善解决这一矛盾,培养一支素质高、作风硬、应变能力强的职工队伍,关系到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大计,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更新观念,提高人才意识

企业的发展,一是靠科技进步,二是靠提高劳动者素质。而科技进步,说到底也是靠高素质的人才,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我国,企业进入市场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竞争,企业要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就看有没有配套的高素质的人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开发的竞争。正如《大趋势》的作者奈斯比特所说:“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源是资本,在新的信息社会中,这种关键性的资源就变成信息、知识和创造力了,只有一处可供企业开采这些有价值的新资源,那就是它的职工”。因此,人力资源开发的好坏不仅是一个企业能否良性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与之相适应,职工培训工作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一项关系企业命运、前途的战略性任务。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单位对职工培训工作并不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职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片面的人才观也使许多青年人不愿当工人,不愿学技术,盲目追求文凭,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职工技术素质的提高。据统计,目前全油田80%以上的井下、设备、人身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差以至操作失误、违章作业造成的,事故损失已经严重影响到全局的整体效益。所以,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尊重技能、尊重人才”的氛围,提高广大职工的培训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结合目前油田的改革和发展形势,对职工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他们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提高

自身素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而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培训,提高素质。

二、更新培训内容、方法、手段及形式,提高培训质量

一是要更新培训内容。我们现有职工培训的内容普遍遵循一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历史地看,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低起点地提出这个原则会一时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但长远地看,把职工培训限制在拾遗补缺的狭小天地里,不利于建立职工培训体系,也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对职工素质的要求。因此,职工培训内容不仅要与企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使培训工作进一步贴近经营管理、生产建设和科技进步,打破传统的普通教学模式,结合培训特点和实际,区别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职工,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从而满足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

二是要更新培训方法和手段。培训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直接影响着职工培训质量的高低。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现有的课堂填鸭式培训方法和手段必将被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所代替,从而使职工能够从枯燥的纯理论教学中解放出来,增强他们对培训学习的兴趣,改变过去那种培训教学过程中教师疲乏、学员厌倦的现象,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三是要改革培训形式。职工教育的培训形式必须符合本企业特点,符合成人教育的规律。从目前培训形式上看,普遍存在着“为培训而培训”的现象,培训的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差,热衷于一期又一期地办班,表面上看很热闹,但是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职工本人对此种类型的培训也是怨声载道,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根本无从谈起。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展针对性强、适应性广的多种培训,打破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代之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开发体系,破除“一刀切”、“齐步走”的陈旧培训教学方法和形式,提倡和鼓励职工立足本职岗位,通过业余自学、岗位练兵、互帮互学等方式,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教学中多采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同时多创造条件让能力强的学员多学一点,以利于开 发人力资源的潜能,提高培训的质量。

三、贴近生产实际,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职工培训工作

根据油田目前的改革与发展要求,职工培训工作要贴近生产实际需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油”战略,以加强对企业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政治、文化、业务培训为核心,通过开办夜校、星期日学校、函授班、半脱产班、短期轮训以及印发专项辅导材料等方式,脱产与业余相结合、自学与辅导相结合,全方位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1.要搞好适应性、应急性培训,提高职工的应变能力。随着目前油田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知识、新技术,需要职工适应、了解和掌握。为此,要抓好两方面的培训:一是对企业管理干部进一步搞好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普遍性培训和市场经济管理知识的更新和补充,如信息知识、组织行为学知识、法律法规知识、计算机应用等;二是适应市场需要,开展新思维、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设备培训,使职工在风雨变幻的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发挥新的才能。

2.抓好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目前,部分职工由于文化水平低、技术素质差,已经跟不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脚步,从而影响了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因此,必须对主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的更新和补充,拓宽继续教育渠道,提高他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吸收、消化和改造能力。继续教育的内容要适合现代企业现代化管理、技术引进、设备更新等的实际需要,采取讲座、中、长、短期培训、第二学历、专升本等方式,使他们掌握本专业更高层次的新知识、新技术,成为既懂生产技术,又懂管理且善于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促使知识结构由单一知识型向多项知识型转化,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3.加强岗位技术培训,全面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岗位技术培训是职工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素质需要,是对职工进行以提高工作能力和生产技能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形式。要适应市场竞争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围绕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大力抓好岗前培训、岗位技能培训以及技术等级培训等,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技能,使在岗人员的技术素质在整体上得到提高。

4.根据需要,适时开展转岗培训。随着目前“减员增效”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大量的职工需要转岗,改变原来的工作岗位,从而需要进行转岗培训、新技能培训。这需要我们作好充分准备,适时地开展此项培训。在转岗培训中,首先要抓好转岗人员的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在培训方法上,力求结合实际、形式多样、按需施教地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在重新上岗前,使他们的政治素质、技术知识(应知)、操作技能(应会)、劳动责任、身体素质和文化程度都能满足新岗位的要求,同时保证“减员增效”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建立新的职工培训运行机制

要抓好职工的培训工作、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必须建立一套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职工培训运行机制,这是搞好职工培训工作的前提和保证。目前,职工培训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与没有建立好的培训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培训效果与个人利益没有结合,是造成“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等现象普遍存在的直接原因。因此,要提高职工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要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用人、分配、激励政策。

一是要结合目前油田“分流转岗、减人增效”工作的开展,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在科学定员、定岗的基础上,从岗位资格考核合格人员中优先录用那些技能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实现职工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职工竞争上岗、岗酬结合、易岗易薪的机制,把职工培训与“三岗制”的动态运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参加培训的职工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并享受相应的待遇,培训考核不合格者,则按规定待岗或下岗,在企业内部形成岗位靠竞争、竞争靠技能、分配靠贡献的动态育人、用人机制,逐步完善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的培训激励机制,使职工培训工作从根本上由“要我学”转到“我要学”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职工培训工作富有生机和活力,才能切实提高职工培训效果与质量,从而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岗位技能工资制。工人按技术标准,经考核鉴定取得初中高级证书,是晋升相应等级技能工资的必备条件,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也应建立规范化的考评和职务晋升考核制度。

四是要严格进行考核。要杜绝培训考试中的一切弄虚作假行为,以维护职工培训声誉,确保培训质量的提高。

五是要对那些业务能力不强、技术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岗位工作要求的人员及时进行适应性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确因素质教差、不能满足岗位要求的职工,令其下岗参加转岗培训。

五、加强培训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的培训教师队伍,是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关键。要把教师队伍管理纳入规范化轨道,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针对目前培训教师队伍年轻、经验少,强于理论教学而弱于实际操作能力的现状,要坚持以充实、调整、培训、提高的原则加强管理,并适当增加培训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锻炼的机会,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来充实教学内容,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重点抓好继续教育,强化教师技能培训,苦练教学基本功,全面提高其驾驭教材、运用教法的能力,使教学方法与培训内容相适应,从而把理论教学、业务研讨、教学改革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过程中要树立“能力为本、技能为先”的教学思想,强化培训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考核—使用—管理的配套措施,大力表彰在培训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提高广大培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为提高培训效果与质量奠定基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必须加强职工培训工作,紧紧围绕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工作。随着目前油田“分流转岗、减人增效”工作的深入开展,强化竞争机制和岗位管理,增强职工竞争上岗的意识势在必行。岗位靠竞争、职务凭才干,改革给职工培训工作带来了很好的机遇,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性,象抓生产任务一样抓职工培训工作,把提高职工素质工作,列入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工作的重要议程,使企业走出一条既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又有较快发展速度的新路子。

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来源:淮南田家庵发电厂

作者:吴作仁 蔡传菊

字体:大 中 小

企业发展要依靠职工,同时企业发展也是为了职工,企业与职工要共享发展成果。在当前电力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企业外部生态环境日益复杂、生存空间越来越紧的形势下,如何实现老火电企业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企业党政班子思考的问题。大唐淮南田家庵发电厂党政班子认为,企业要发展,首要问题是职工队伍的稳定;其次,抓好职工技术素质培训工作是关键。

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的实践意义

1.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是企业职工队伍稳定的需要。实现企业与职工关系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而职工队伍的稳定,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努力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提升职工的工作能力,让职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收益较好,经济上得到保证;工作愉快,精神上得到享受;技能提高,社会上能够立足。职工只有对企业产生依恋,离不开企业,才能以自觉的行动,为企业发展创造“人企和谐”的优势。

2.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实现老机组关停时期职工队伍建设工作的平稳过渡,田家庵发电厂确定了“内强筋骨、外拓发展”的战略目标,“突出主业、多元发展”,在力争热电联产项目上马的同时,加快基地建设。目前,该厂已经建立起较为成熟的国内外检修、维护市场,为实现老机组关停后富余人员顺利上岗,职工技术培训工作成为本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以“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和快出人才”为目标,注重职工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企业三级职工技术素质培训网络的优势,通过开展生产技术竞赛系列活动,使企业内部富余人员及外部市场短缺人才培养的任务和责任得到基本落实,保证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是企业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008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三是节能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四是煤炭等资源价格呈持续上涨态势;五是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想立足,想发展,就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的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社会和谐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直接承担者。提高职工技术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增强职工的市场意识,培养一支技术精良、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是电力企业适应形势发展的关键。

二、不断深化新形势下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的主要形式

在企业,能够调动职工积极性、实现职工生产能力最大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通常,该厂把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定位在职工技术素质的提高上,其活动内涵一方面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激发职工学技术、练本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通过开展广泛的技术革新、技术攻关等竞赛活动,实现自身价值,增强企业竞争力。根据企业多年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经验,在新形势下有效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必须进一步深化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的主要形式——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具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跳出内涵,拓展活动外延,提升劳动竞赛在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中的广泛性。将劳动竞赛的定位由单纯的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上升到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服务上来。把劳动竞赛活动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如企业内部检修质量的提高、外部市场的开拓、企业节能减排、多经多元发展、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等。劳动竞赛活动的视角定位越高,对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的要求就越具体、越深刻,对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助推作用就越大。在湘潭发电公司机组大修项目中,综合公司焊工班围绕具体工作就地取材,开展了外部市场检修队伍大练兵。活动开展后,焊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圆满完成了承包的机组检修任务,经验收,焊口合格率达到了100%,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双方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拓展外部市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结合企业生产任务,该厂工会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知识相融合,在全厂开展了“四位一体”知识竞赛,并邀请基层单位行政负责人针对活动主题做即兴演讲,阐述本单位对如何开展好这几项工作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真正为企业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是不拘一格,多种形式并举,强化劳动竞赛在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中的适应性。目前,在企业内部开展劳动竞赛的形式主要有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单项竞赛和综合竞赛、长期活动和短期活动等几种方式。在活动中,该厂时刻遵循长期比赛不间断,活动内容有创新。例如今年在开展第四届生产技术竞赛系列活动年活动中,该厂采取了“厂级技术比武与车间技术比武相结合”、“技术比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利用6号机组大修的有利时机,“在干中学,在学中比,在比中有提高”,既培训了职工队伍,为企业节约了培训成本,又为企业转型期储备后续人才奠定了基础。短期活动发挥“短、平、快”的优势,专攻关键。2005年以来,该厂先后开拓了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国际市场,组织开展了多次针对性强的定向专业技术培训及比武活动,如工程监理、市场营销、项目经理实务、商务谈判策略、涉外员工培训等。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形势发展的需求入手,把几种活动方式相互糅合、搭配,找出贴近实际需求的竞赛模式,强化劳动竞赛在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中的适应性,不是一成不变重复以往的工作,而是将劳动竞赛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国家级的岗位技术能手。

三是科学运作,把握行业特点,突出劳动竞赛在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中的实用性。企业劳动竞赛必须实现由单一的活动型向为企业创新创效服务型的转变,发挥劳动竞赛在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中的实用性价值,劳动竞赛活动才能呈现出长久不衰、生机勃勃的新局面。电力行业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必须把握行业特征,以技术革新、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为内容制定竞赛方案,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五小”活动、QC技术攻关、岗位大练兵、岗位技术比武、岗位自学成才等活动,采取以电量、安全、效益等主要综合指标为考评标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方式,科学运作,激励职工技术人才的培养。

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必须开展与职工的岗位实际相结合的劳动竞赛活动,盲目地为了开展劳动竞赛而开展劳动竞赛,一方面达不到竞赛的目的,另一方面还会挫伤职工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燃运分场职工在6号机组大修中,将生产现场变为竞技场,职工无论是“干”还是“比”的积极性都很高,出色完成了检修任务。运行分场则针对机组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练兵,缺什么就练什么,技术能力提升很快。

三、有效提高职工技术素质要坚持“三个必须”

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党政的大力支持,需要企业各部门的协调配合,需要全体职工的积极参与。新形势下,有效提高职工技术素质除了不断深化活动形式之外,还要坚持“三个必须”。

1.有效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必须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企业是经济实体,其中心工作是生产经营,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必须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制定出与企业生产目标一致的劳动竞赛活动方案,比如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主题竞赛活动,深入开展“安康杯”、“大唐杯”劳动竞赛活动,争创“工人先锋号”、“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创“巾帼标兵岗”等活动,处处从服务企业发展大局出发,争取企业党政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有效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必须以职工为根本。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活动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以职工为根本。一些企业在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活动中花了大力气,下了真功夫,却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以职工为基础,要么一味站在企业的角度让职工顾大局、讲奉献,要么机械地开展技术练兵活动,忽视了职工精神和物质上的基本需求。坚持以职工为本,把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与实现职工自身价值、提高职工劳动收入、满足职工精神需求相结合,才能调动职工自主提高的积极性。

3.有效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必须与和谐企业建设相结合。以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着力点,着力点实,发力就足。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实现职工与企业共享和谐发展的成果,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该厂从创建和谐班子、和谐车间、和谐班组、和谐职工队伍入手,开展了“和谐文化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厂工会、厂劳动竞赛委员会适时推出了“和谐同创友好班组”活动,友好班组之间进行以技术授课、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等为内容的承诺活动,促进班组之间、班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进。

新形势下,有效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是企业党政班子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企业工会组织落实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体现,该厂将紧跟形势需要,开展贴近企业实际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把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工作落到实处,为加强和谐企业建设,促进职工队伍稳定,为企业顺利实现热电联产转型做出新的贡献。

如何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

职工队伍的素质好坏,对站队向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根据我们实际工作中所掌握的情况,作一番探讨。

一、站队管理中不容忽视职工队伍素质

起初认为站队管理主要就是要形成一种抓安全的气势;造就一种良好的氛围。因此搞站队管理,首先便是增强宣传的力度,这种力度也多在“外美”上下功夫。再就是大兵团作战似的整治设备;美化环境。表面上看去,我站的管理水平似乎搞起来了,有声势了,见成效了。后来我们才逐步感到,这种管理对实际工作并没有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即使环境有所改善,设备整治象那么回事了,往往难以长治久安,容易形成“一阵风”。步子要迈得扎实,还得在人员素质上下功夫。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尽管我们也经常讲,但一度多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实在在的抓,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思想教育,经济考核、行政手段等过硬的措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

对我站前一段运营生产中出现几起事情回顾一下,初一看,是偶然发生的事。一经分析,关键是人员素质的问题,缺乏责任心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及安全知识缺乏。我们反复强调巡检制度没有真正的落实下去,依然有的职工我行我素,不按时巡检,造成一些事故的隐患;要求职工认真学习本岗位技术业务知识也没好好的落实下去,甚至与中心调控人员的汇报中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通过出现以上的事情,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思考的问题:究竟用什么来衡量站队管理的成效?实践使我们深感到,站队管理中最关键的因素不是别的,而是职工队伍的素质。如何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提高,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存在的问题

我们反复强调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以人为本,下大力气提高职工责任感和技术业务水平。真正要使职工队伍的素质达到标准化站队的标准,确有一定的难度。从前一段站队管理的情况来看,提高职工队伍素质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1、有些干部素质不高对职工的影响。

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要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干部本身的素质是个很关键的因素。如果有一个素质过得硬的各级领导班子;有一个好的“车头”,就能带出一支好的职工队伍。

2、职工主人翁责任感滑坡。

改革开放以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确实不少职工向钱看的意识多了,主人翁责任感少了。

这种人从心目中已经抽调了“奉献”二字,把自己当作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完全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不能摆正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不是比贡献,而是比那个岗位的奖金多。因此,分配工作往往讨价还价,接受任务是否爽快,就看其完工后给报酬的多少。实惠摆在第一位,安全意识退居第二位。这么一来,都在围绕各自的“钱眼”圈子转,导致联劳协作的精神差,职业道德下降,职工队伍的素质显然就差了。

3、管理体制上的弊端。

导致职工的素质差,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现行管理体制上的弊端。在现行体制下,对其本人不会有多大危害。企业的内部改革还没有改到真正“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岗位不同,薪酬不同”。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就出现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不少职工没有危机感,不思进取,对于自身业务素质提高自然就不放在心上,造成技术水平低下,这样下去势必对安全生产造成影响,更谈不上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品牌线了。

三、解决职工队伍素质偏低的几点想法。

职工队伍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1、首先抓好思想素质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在眼下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确实是一个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不少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较差,其根本因素,也就是一个思想素质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矛盾,必须要加强对职工的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职工敬业爱岗。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一是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职工敬业爱岗、干好本职工作上责任感。二是在形势教育中,认清深化改革的趋势,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的紧迫性,树立危机感。

2、干部自身要过得硬。

要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首先干部的思想作风要过得硬,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就要做到;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首先遵守。技术素质过硬,带头专研技术,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让职工学有榜样。

3、抓好提高职工队伍业务素质的强化工作。

针对站队职工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感到要从根本上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除以上谈的两点外,还应抓好提高职工队伍业务素质的强化工作。在这方面,我们准备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根据站上职工技术参差不齐的特点,在全站中开展了“一带一”活动,并且准备在所管辖站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学标、对标、练标”以及掀起的“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并树立各工种技术标兵,提倡一专多能,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为了将这项活动抓实抓好,还要制定相应的检查进度,落实达标职工的数量并直接与岗位、奖金挂钩,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推崇奖勤罚懒原则,取消现存的平均主义。

总之,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有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企业形象,才能创造出企业的品牌。所以要求我们从管理者做起,从根源做起,从小处做起,争取用最短的时间磨砺出一支技术过硬、政治立场坚定的队伍。

提高企业职工队伍技术素质浅谈

对企业技工短缺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企业出现了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严重的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使我国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迎接我国是“世界制造业中心”、“世界工厂”的到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加快培养一大批技术娴熟、手艺高强的技术工人。

笔者现就企业存在的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我国企业技术工人短缺的现状

1.技术工人比例严重失调。目前,我国城镇企业中的职工达1.4亿多人,技术工人占职工总数的40%左右,而且初、中、高级技工的比例严重失调,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比例只有3.5%(资料来源于2002年7月29日吴邦国同志在全国职工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技术工人需求大于供给。据统计,我国高等级技术工人仅占我国职工的3.5%,按照十五计划提出的“将高级技能人才的比例提高到20%”的目标估算,还短缺2300多万高级技工。去年第三季度,全国89个城市报送了本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信息,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技术工人需求大于供给的态势。今年2月12日,上海市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披露,最近三年,上海市用人单位对持有资格证书的技工需求总量不断增加,而增加的主要部分集中在中高级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工,每年增加50%以上。去年,上海市高级技工需求达1.28万人,但拥有高级技工证书的技工仅为0.38万人,占市场需求的30%都不到(资料来源于2003年2月13日的解放日报、2003年2月11日的劳动报等)。

3.技术工人断层。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断层、断档、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一些绝活面临失传,前景堪忧。据调查,武汉、太原、沈阳、重庆等产业工人集中的城市,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技工断层现象。广州对80家企业的专业调查表明,真正受过 正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技工只有27.7%。上海市的技师队伍中,35岁以下的只有10%。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车、钳、铆、刨、镗等生产岗位上30岁-40岁左右的技工已非常稀少,都由50岁以上的老工人挑大梁(此数字来源于7.29吴邦国讲话)。

4.技术工人年龄结构趋于老化,高级技工的大龄化趋势日益凸显。国家统计局上海市调查队对全市60家制造企业完成的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市技工队伍中,22岁以下的仅占3%,23岁至35岁的占40%,36岁以下的高级技师一个也没有(资料来源于2003年2月9日劳动报)。

二、企业技术工人短缺的原因

导致我国企业技术工人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工资福利待遇不公平。由于许多企业仍延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工资福利制度,使技术工人的劳动与得到的报酬及福利不对称,不能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出现技工技术水平高、干活多、挣钱却不多、福利待遇一样多,甚至比普通干部的福利待遇还要差的现象。许多技工反映,企业普遍执行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每月20元至50元的补贴标准,待遇差距不大,并且人人有份,起不到激励当技术工人的作用。

2.社会地位不高。一是管理体制落后,人为的将企业员工分为“干部”和工人。在制度管理上,对生产一线的技术工管理较严,而对管理者的管理较宽。在管理岗位的选聘上,技工录用的机会少,干部竞争成功的多。二是技工是企业的主人翁地位常常受到威胁,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某些企业制定减员增效措施时,往往把生产一线的技工作为减员的主要对象,使技工感到自己的去留由领导说了算,自己作不了主。有的企业领导在研究决定事关企业前途的大事时,也不同“主人”商量,搞领导个人说了算。三是“工人没出息”,社会地位低的观念直接制约技校部分专业的招生。许多技校因招不到学生而关闭。一些国家重点技校的钳工、机械类工种生源萎缩,钳工专业几乎停招,严重地影响了技术工人后备队伍的建设。四是许多年轻人缺少吃苦耐劳精神,不愿当技工。由于技工大部分工作在苦、脏、累、险的生产一线,有些年轻人认为工作环境艰苦,谈技工职业色变。有些在岗技工怕吃苦,也改了行。

3.忽视了技工的职业技术教育。一是有的地方过分强调学历教育,忽视职业技术教育。主要表现在投入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资金不足,使学校硬件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多数职校办学条件改善步伐缓慢,不少学校实验基地和设备不能适应教育工作的需要,有的学校必要的教学环节不能得到保证。多年来,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企业对技工的在职教育重视不够。企业领导没有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培养技工队伍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技工在制造高质量产品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忽视了技工的在职培训。由于技工没有及时得到知识技术的更新,技工的水平很难得到提高。因此,技工队伍存在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

4.没有建立全国性的的技工人才市场。目前,我国技工最密集的辽宁省“下岗”问题严重,而制造业欣欣向荣的广东省普遍缺乏专业技工。由于没有建立全国性的技工人才市场,致使技工人才流动渠道不畅通,技工人才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技工队伍的发展壮大。

三、解决技工短缺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技工的社会地位

技工在社会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提高了,对于营造有利于技工队伍建设的社会环境,培养一大批技术精湛,技能高超的技工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技工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在汽车制造业发达的德国和以制造机械表而闻名的瑞士,企业的经营者,总认为高科技的设备无论有多么先进,却永远不能代替技术工人那双灵巧的双手。我国的火箭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九十年代几次发射失败,主要原因是制造问题。发动机的焊接点承受不了上天后的高压,一位36岁的技师运用自己的技能,解决了这个难题才保证卫星成功上天。实践证明,技工的作用不可低估,他们在制造高质量产品生产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的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技工的重要作用,转变对技工的不正确看法,重视提高技工的地位。做到技术上培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术的良好社会风气。

2.维护技工是企业“主人翁”的地位。技工具有企业“主人翁”地位,是我国法律赋予的,我们要坚决维护。企业领导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方针,支持技工行使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自觉做到,决定企业重大问题都要同他们商量,听取并采纳他们的意见,建立企业技术技工等级晋升制度和从优秀技工中提拔、选聘企业技术管理人才制度等,要加强对技工中先进典型的培养,大力表彰和宣扬技工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他们在社会中的影响。

(二)进一步改善技工的待遇

1.提高技工的经济收入。企业要彻底改革原带有平均主义成份的工资分配制度,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现代薪酬制度。在保证关键性的管理岗位工资有所增长的前提下,工资分配重点向苦、脏、累、险的一线技术工人岗位倾斜。让技术工人的工资收入明显高于一般办公室文员的工资水平,保证技工多劳多得,使其劳动贡献与收入相符。

2.提高技工的福利待遇。这对于提高技工的士气,激励技工、凝聚技工、吸引技工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除按时为技工缴纳“四金”外,还要提高技工的个人福利、生活福利待遇,规定技工享受带薪假期、为技工购买伤残保险等。除此之外,企业领导要适当投入资金用于改善技工的工作环境。在福利分配上反对平均主义,坚持按贡献大小分配。

(三)加大对技工队伍的培养力度

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抓好职业技术教育,在企业快出技能型人才上狠下功夫,以改变技工人才短缺的状况。

1.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加强职校建设,办好职校是培养技工队伍的重要渠道。首先要解决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不足问题。解决经费问题的出路在于完善多元化投资机制,坚持在政府统筹管理下依靠社会力量办学,形成公办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一要稳定和提高政府的资金投入,二要在有限的投入中应尽可能加强对基本技能训练的投入,确保强化学生基本技能的需要,为在生产条件下进行综合性技能训练奠定基础。三要探索产教结合的训练模式。开发产教结合的生产项目,通过项目培训,既强化学生技能的熟练程度及综合技能的养成,又为学校解决部分办学经费。其次解决好师资问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保证职业技术教育事业长久不衰的关键。我们应当建立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专门培训基地,探讨适合职教师资的培训形式,形成系统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再次是抓好专业设置的问题。学校要坚持以市场为依托、为导向,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和预测来确定专业设置。

2.抓好技工的在职教育。不断向技工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是抓好技工在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这有利于提高技工技能水平,增强技工岗位适应性和竞争能力。一是鼓励技工自学。积极组织技工开展知识更新,充电提高活动,鼓励技工参加高一层次职业技术学习,规定应知应会考试合格,可报销部分学费。二是举办技工职业培训班。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提倡技工立足本岗位,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三是开展技术竞赛活动。企业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操作技能竞赛活动,以调动技工提升自己技能的积极性。四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企业要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激励约束机制,设立技术创新奖、生产合理化建设奖、技术攻关奖等,不定期奖励在生产中作出贡献的技术工人。

(四)建立全国技工人才市场

针对目前我国一些省市技工人才需求大于供给、个别省市技工富余的状况,建立全国性的、专业的技工人才市场很有必要。这不但能有效提高技工人才的流动性,使技工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能使技工有机会在不同的地方企业岗位中,不断扩展自身的技能,提高技术水平。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建立全国技工人才市场,发布全国各地的技工人才供求信息,帮助企业招聘技工人才。要利用电脑网络技术和数字时代的先进工具,建立技工交流网站,让技工不出家门就能在网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关于技工学校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及突出教育特点的尝试和思考

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技工学校承担的双重任务。根据实践经验,整理出搞好技能培训的规律,包括:认识到位,技能培训才能摆上位;措施得力,技能培训才能快速发展;开放办学、技能培训才能搞活;统筹安排,技能培训才能健康发展。

坚持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并重,是技工学校的办学方针,把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做为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些技工教育工作者,对学校搞职业技能培训认识上有差异,认为“搞培训麻烦、工作难做。”加之措施不力、效果不好,形成“搞培训赔钱,得不偿失”使技能培训工作发展不快;有的公办中技学校的技能培训业绩平平,与蓬勃发展的中技学历教育相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我们认为,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引导下,在我国经济发展对技术工人需求的推动下,中技教育无论学历教育还是技能培训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自己多年的观察和几年的教育教学总结出一些经验。

一、认识到位,技能培训才能摆上位

作为学校的教师,都希望扩大办学规模,积累办学资金,增加办学实力。在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搞好技能培训,能扩大学校影响,争得政策支持,取得办学收益,同时又促进学历教育的发展。

1.技能培训的社会效益。可通过下岗职工转岗培训、在职职工技术等级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这些人群的职业技术能力,满足本行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技能培训的学校效益。可充分利用校舍、教室、学生宿舍、实习设备的教育资源,白天和平日搞学历教育,晚上和公休日乃至寒、暑假搞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挖掘教育资源潜力,增加办学收益,享受国家政策补贴,积累办学资金、降低学历教育成本,还可通过社会培训,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了解社会用工需求。

3.技能培训有利于学历生管理。随着市内生源减少,技工学校普遍扩大郊县和外省市招生,住宿生日渐增多。为了加强住校生管理,充实业余生活,学校普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和社团活动。面对学历生开展第二职业技能培训,既弘扬学校学习风气,增加学生的职业技能,又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减轻了住校生管理的压力。4.技能培训有利于扩大学校影响。技工学校招生对象是初三毕业生,大多是普通中学的学生。通过下岗职工、在职职工培训,增加了受训人对学校的了解,有的就介绍适龄学生到学校求学外省市青年农民工通过短期培训上岗工作后,感到短期培训不解渴不能晋升发展,需要继续深造,转而回到学校参加学历教育,起到了“培训促招生”的作用。

5.技能培训促进了教师水平的提高。一部分有长期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参加等级工取证培训,通过教授这些学员,能促进学校教师水平的提高,面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在“教学相长”和与学员交流中,教师随时了解实际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情况,提高了对最新技术应用的认识。

真正认识技能培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重视技能培训工作,思路、招法和措施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因此,认识到位培训工作才能摆上位,领导重视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

二、措施得力,技能培训才能快速发展

与学历教育相比,培训工作琐碎繁杂;事情多,内容广泛、时间长。学历教育是“招生一季儿、安稳一年”。技能培训是“长年招生、每季结业”。专业多、时间短、循环快是技能培训的突出特点。因此,必须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1.建立专门机构。目前各学校培训机构一般设在招生就业办公室或教务处,人员少、权力有限,支配和使用教育资源往往经过繁杂的审批手续。我们推荐建立对劳动力市场反应快,有一定自主权的专门机构,如:我们学校的培训机构对内称培训部,对外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建立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单独账户,有直接对外权力。除学校配备三名专业教师外,培训学校可针对开办培训项目自主设立专业,自主临时或长年聘用招生、任教、实训、就业安置人员。也就是事业部制的管理机构。

2.配置专用的实训设备和教室、学员宿舍。一般来讲,劳动力市场急需的工种、岗位,就是学历教育和培训设立的专业,只是学生、学员培养对象不同。如我校学历教育主干专业是数控技术、模具钳工、焊接、维修电工和电子技术应用。培训部就开展这些主干专业的在职职工培训,充分利用这教育资源。另外,我们学历教育未设的专业,培训部单独设立专业,如:针对下岗职工、农村劳动力培训,我们开设了电气焊、计算机应用、烹饪、等专业。这些专业的教室和实训教室为培训部单独设立,专门使用,常年开班。为外地学员还专门配置了专用学员宿舍。

3.采用目标责任制的办法进行考核。技能培训工作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只有不怕劳苦、不计时间、事业心强、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的人才能胜任。采用常规的奖励考核办法,不能有效地激励从业人员。因此,我们大胆改革创新,制定了有一定风险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考核三项指标:①净收益指标,扣除固定人员和外聘人员工资、实习实训和水、电、气费用等培训成本,交付学校一定数额的净收益。创收部分按比例留成。②培训学员培训考工等级合格率指标。③实训安全指标。完成指标有奖、超额指标多奖。有效地调动了培训人员的积极性。

三、开放办学技能培训才能搞活

目前,制造业和服务业对劳动力岗位和工种的需求多种多样,单靠一个培训机构,在资金和场地有限情况下是远远满足不了这方面需求的。因此要建立面向社会开放的培训办学模式,广泛开展优势互补的联合办学。

1.联合招生。依托行业和企业、街道办事处招收下岗职工,在职职工学员、有的是定向培训。依托农村市、县政府招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学员,有的还可享受国家政策补贴。

2.联合实训。对实训设备要求较高的工种我们采取联合实训的办法。靠培训机构的资金财力根本买不起的实训设备,我们就与工程机械生产和销售单位联合办学,有效地解决了实训设备问题。为了掌握最新焊接技术,我们借助市焊接协会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开展焊接技术联合办学,提升了培训层次,为造船厂和锅炉厂定向培训焊接工人。3.联合安排就业。以往的技能培训,只负责专业技能和实用技术授课实训,不涉及就业推荐。现在许多培训学员有强烈的就业要求,除了工厂企业定向培训外,我们依托人才和劳动力职业介绍机构开展联合推荐就业,增强了服务项目,扩大了培训生源。

四、统筹安排,技能培训才能健康发展

技工学校既然肩负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双重任务,在学校内部教育资源的使用上就要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两者兼顾及时解决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首先,技能培训要制定严密细致的培训教学计划,共用的教室、实习设备和师资力量要统筹兼顾,尤其是教师课时考核要实行统一标准,实习设施使用办理严格的交接和管理手续。其次,技能培训实行目标责任制以后,要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计算真实的培训成本,校内各项教育资源要坚持有偿使用的原则,只有这样奖罚才公平具有生命力。技能培训的收益要全校教职工共享,达到全体教职工都支持和参与培训工作的目的。

还有,技能培训要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保培训质量,实行严格管理规范办学。

总之,职业技能培训是大有前途的“阳光工程”,我们要认真贯彻本市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开展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为重点的职工培训,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培训,充分发挥技工学校教育资源和培训平台的作用,坚持为行业服务,为青岛市经济发展服务,把技工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1。在职职工技能培训的社会效益。可通过下岗职工转岗培训、在职职工技术等级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这些人群的职业技术能力,满足本行业、天津市乃至环渤海地区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技能培训的学校效益。可充分利用校舍、教室、学生宿舍、实习设备的教育资源,白天和平日搞学历教育,晚上和公休日乃至寒、暑假搞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挖掘教育资源潜力,增加办学收益,享受国家政策补贴,积累办学资金、降低学历教育成本,还可通过社会培训,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了解社会用工需求。

3。技能培训有利于学历生治理。随着市内生源减少,技工学校普遍扩大郊县和外省市招生,住宿生日渐增多。为了加强住校生治理,充实业余生活,学校普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和社团活动。面对学历生开展第二职业技能培训,既弘扬学校学习风气,增加学生的职业技能,又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减轻了住校生治理的压力。

4。技能培训有利于扩大学校影响。技工学校招生对象是初三毕业生,大多是普通中学的学生。通过下岗职工、在职职工培训,增加了受训人对学校的了解,有的就介绍适龄学生到学校求学。外省市青年农民工通过短期培训上岗工作后,感到短期培训不解渴不能晋升发展,需要继续深造,转而回到学校参加学历教育,起到了“培训促招生”的作用。

5。技能培训促进了教师水平的提高。一部分有长期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参加等级工取证培训,通过教授这些学员,能促进学校教师水平的提高,面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在“教学相长”和与学员交流中,教师随时了解实际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情况,提高了对最新技术应用的熟悉。

真正熟悉技能培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重视技能培训工作,思路、招法和措施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因此,熟悉到位培训工作才能摆上位,领导重视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

浅论技校学生的自我管理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概念中,班主任强制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班主任制定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学生被迫执行。这种班级管理观,实际上是把班主任与学生对立起来了,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学生个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个人的情感、需要、兴趣却得不到充分地尊重,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班主任过分强调权威,而让学生只能一味地被动执行,不仅使学生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压抑其创新思维和应有才干的发挥,还有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恶化,破坏学生的学习情绪,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作为班主任如果能够因势利导,优化学生的角色意识,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倡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技校的班主任对在技校生中进行自我管理的意义、途径等尝试进行论述。

所谓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管理自己,并依靠班级主体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教育和约束的一种管理方法,是主体教育的重要表现。而实施主体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教师要由传道者向顾问、助手、参与者转变,在教育中不再是把外在的现成的知识、观念、规范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启发、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领悟观念、内化规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自主地、主动地成长起来。

倡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一是赋予了学生及班集体主体性地位,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独立能力,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律的优良品质;二是建立起了一种民主平等、对话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更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培养技校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实意义

现在的技校学生正处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过渡阶段,正处在心理上要求摆脱师长管束的“心理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独立意识有所增强,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他们不再像中学时那样,处处依赖于老师,事事离不开班主任,绝大部分学生有独立处理和安排自己的强烈欲望,迫切希望从父母、师长们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主张。他们已不满足与父母、老师、长辈的讲解和说教,或书本上的现成的结论。有着展示自己的才华的冲动,有着向往独立工作的心理渴求。但是,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技校学生的生源素质差,文化基础差,习惯不好,自我约束能力差。常常的违纪行为就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像有的学生说的,我不知不觉就违纪了。这说明了技校学生的自主意识、要求和他们的实际的约束能力之间在现实中存在不小的差距。那么,对技校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作为班主任应当真正扮演好引路人、指导者的角色,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并且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最终以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培养技校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

在自我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不再是直接去管理、教育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而是通过间接的调控班级。为此,就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自我管理机制。不然的话,很有可能变成无人负责、无人管理的“放羊”式。那么,如何构建完善的自我管理模式呢?笔者有以下的几点想法:

(一)建设培养自我管理型的班级文化

学生自我管理,班级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班集体作为学生个体与群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说教,而是形成使人向上、向善的积极氛围,建立起自我管理型的班级文化。技校学生在这样的班级文化氛围里,通过集体的共同学习与生活,养成行为规范,积累社会经验,逐步培养个人在集体中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班级的各种教育活动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为今后转换社会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

1、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参与欲望。技工学校的学生多数在学习中受到过挫折,又有不少来自农村,心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失落感和自卑感。毕业后又面对着付出多、收入少的社会现状,致使他们对前途感到渺茫。因此,部分学生对班级管理积极性不高,无心参与,甚至自暴自弃。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利用主题班会、集体户外活动等形式教育学生牢固树立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的思想,让学生明确自己是班集体的一份子,应该群策群力、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营造一股“为集体争荣誉光荣”,“破坏集体荣誉可耻”的舆论。二是班主任要用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要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积极创造机会不断让学生获取“我能行”的体验,并及时进行表扬,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的快乐,养成他们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克服心理障碍,达到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目标。

2、充分发挥学生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在班委的组织下,学生们可以民主评议,反复讨论,共同制定出比较科学的班规。对班上的量化考核人人参与。例如每个同学在做好教室、宿舍和卫生责任区的值日及保洁之外,还要互相监督,互相勉励,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做得不够好的敢于揭发,敢于批评,让正气压倒邪气。有意识地“甩手”,让学生成为主人,让他们自己去管理班级,去理财,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班主任可以从幕前退到幕后,充当参谋。通过学生参与管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管理欲,并得到了锻炼。这样,自我管理型的班级文化便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自觉、自律的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学生就会产生不好意思违纪的心理,班上即使有个别学生调皮也没有市场,课堂上讲话也没有人搭理,打架斗殴将受到谴责,不讲卫生没有人接受等。这样,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将会得到较大增强和提高。

(二)建立完善的班干部队伍

1、发挥班委会的核心力量。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为班级的火车头,起着“唯余马首是瞻”的作用。因此,要经常组织班干部进行培训学习,阐明学生自主管理的意义,提出要求,班干部即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又要积极开展工作,大胆管理,与同学们一起制定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班规。刚开始时班主任一定要协助班干部,精心指导,然后在恰当的时候放权给班干部。如:对一些班级的量化考核,班干部有权力对班上的好人好事给予加分,给予表扬;对一些不良行为要及时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指正;树新风,扬正气;以培养他们基本的组织领导能力。

2、班干部的选拔要体现共同参与,实现民主选举,竞争上岗

班干部的人员是有限的,而参与班级管理的人员并不仅仅是班干部。为了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可以将班级多设置几个小组,每组设正、副两个小组长,各科再设置课代表,这样算起来将有一半的同学可以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另外,根据具体情况,班级中可以再多设立一些新颖独特的机构,比如,“班级审判庭”,设法官1名,书记员2名,陪审员3名。当班级中出现违规违纪事件,交给审判庭处理。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言,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错误,也培养了学生的自立,自主能力。再比如“纪律检查小组”,由纪律委员领导一周一评,评出一周内自修课最爱干闲事、扰乱自修课纪律的学生。还可以将值日生分成若干小组(多的每组5人,少的仅两人)每组又设立小组长,这样参与管理的又多了20多人,即使还剩下几个学生也可以通过轮流方式,使其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这样全体学生通过自己的工作,体会到他人的辛苦,更能明白尊重别人劳动的意义,更加珍惜班级荣誉,特别是牢固树立了“大家的班级,大家都来管”的思想。

(三)班主任应发挥监督和指导的作用

培养技校生自我管理,并不是说做班主任的就可以袖手旁观,而是要努力做好他们的参谋、后盾,当好他们的“导演”。正确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在班级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当中,班主任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导”和“主体”什么时候结合的好,班级工作就会不断前进,什么时候“主导”和“主体”分开,则班级工作就会遭到挫折,为此我们做班主任的,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要将“主导”与“主体”有机结合,真正形成推动所带班级工作的合力,产生班级工作前进的共振力。

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因势利导,不能求全责备,尽可能给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特别要尊重学生人格,不能使用刺激性语言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对他们在自我管理的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的过失不要当成是蓄意的,班主任要学会宽容大度,如果一看到他们犯了错误就大惊失色,给以批评和指责,学生就会想到我真的是个失败者,从而失去对自己的信心,不但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还会做出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但老师的宽容并不是放纵和姑息,而是在教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晓知以理,我们对待这样的学生要用欣赏的目光、信任的心态去关心帮助他们,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我们都要给予鼓励和肯定,给予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信心和决心,那么,他们就会认识到自己原来也是可变的,能行的,不是“不可救药”或“朽木不可雕”。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在得到尊重的同时,体会到自己已经是成年人,要养成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行为习惯,感到自己只要用心去做,能够自己管好自己。

特别是班主任应知人善任,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善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鼓励人人奋发向上。培养学生别人能做好的我也能做得更好,我能管好自己的健康心态;同时让学生学会推销自己,用自己的努力和水平去证实自己的实力,从而得到他人的关注。不能让某个学生因在学习成绩方面不如人而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其他方面被忽视。要让学生在发挥个性和特长的过程中感到自已所学知识的欠缺和不足,从而促进对文化课和实践课的学习。同时在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同时,树立以班级共同进步为荣,不拖班级后退的信念,进而引导他们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主动追求并得到全面发展。

结束语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之不教”;我们经常讲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即通常所说的“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在技校学生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创建自主、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具有注重现实,指向未来的双重意义。技校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无论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发展,还是对整个技工学校的教学管理都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就技校实习生如何进行校企合作的探讨

发布单位: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 发布人:王鹏 审核人:刘学道

发布时间:2008-10-28 点击:368 编辑部审核:

------------------

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

王友琼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高素质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要方式,学校要建立实习基地,定期安排实习老师进厂进行实习指导,同时要考虑到其他的因素。重视校企合作,加强素质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关键词:技校

生产实习

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

技校是培养一线技能型技术人才的摇篮。而汽车维修专业是技校的骨干专业之一,怎样发挥技校的教学优势和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汽车维修人才?是技校的责任。

培养高素质的汽车维修人才,生产实习指导工作至关重要。生产实习指导,即强调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有质的提高,又强调学生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指导。怎样把实习指导工作做的更好,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企业文化渗透于学校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水平,突破学生职业意识零点

学生进入生产实习阶段,就意味着即将迈入职业的殿堂。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是新时代对一线操作工作的必然要求。简单地说,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绪等方面。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热情服务、奉献精神等等,它是工人、员工在工作中形成的,与职业技能并驾齐驱的、高尚的一种品质。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职业成长的环境,通过校企合作交流,让企业文化教育与学校职业思想意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是学生职业意识提高的优质营养。实践证明,通过校企合作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是学生突破职业意识零点的必备方式。

(一)技校学生的职业意识状况

技校生在初中毕业时就面临人生第一次职业选择,对此几乎没有思想准备,相当数量的技校生没有职业意识。“通过调查知道,53.82%的学生是受其他人的影响报志愿,选择专业的。技校与普高虽然同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技校生职业倾向很强,但问及什么报考该专业,许多学生不能回答。”①可见,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选择了操作型而非学术型的成长道路,但他们对于所将要从事的职业心理准备不足,以汽车维修专业为例,他们突出的表现是不知道汽车修理工的工作内容?工作劳动强度多大?为什么总是干重复的工作(比如汽车的保养)等等。相反,他们认为生产实习或工作“很好玩”,“忠于告别枯燥的课堂了”,认为生产实习总是“理想化的”情景。事实上,汽车维修亦所属服务业,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劳动强度大,节奏快,每天要从事各种作业内容,保养、调整、检查、修理等等。工人在完成以上工作时多数不是舒适的坐着操作,相反,要根据工作内容站立、仰卧、躬身等等,要不停地变化动作,要用力气,每个工作内容持续时间都较长。在国内的维修行业,多数单位工作条件较差,相当数量的4S店、修理厂的维修操作间是简易房,冬天冻手,夏季又热得工作服湿透。学生由于准备不足,不能承受工作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条件,表现为放弃生产实习来逃避挑战,甚至不选择汽车维修工作,放弃专业,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职业素质教育力求贴近实际,使体验式教育方法成为教育主流

近几年,我们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对原来的思想德育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将职业意识、职业思想、创业教育纳入到课堂教学,例如开设《职业指导》课程,系统进行职业的指导。

2、组织在校生到实习基地实地学习

学生进入实习基地学习就是职业思想的教育。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置身于生产工厂之中,充分感受生产的气氛,体验工作的乐趣,是名副其实的体验式教育。学生在实际参观中,由于年龄的原因,可能坚持时间不久,这就需要在这种教育当中要不断加强正面的引导,以人性化的说教和鼓励为主,使这种教育延续。最终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要投身社会,要定位适合个人的职业,以社会人的方式为社会多做贡献。

3、邀请企业负责人、优秀员工给学生作讲座

企业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实体组织,是学生进入社会获取职业的基本载体。企业因为不同的背景产生不同的企业文化,但企业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企业营造出符合企业意愿的价值观体系,是企业内部特定价值、信念、情感、态度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要求员工认同并自动遵守企业的潜规则,自愿认可企业管理的价值取向,赋予员工共同的奋斗目标。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通过邀请企业人员为学生做讲座,通过优秀员工给学生作报告或学习企业规章制度等,学生能够获取企业文化的有益一面,如:企业核心理念;员工准则;团队建设;制度管理;企业形象等等,为学生步入社会在心理上作了必要的准备。

4、将“师傅带徒弟”赋予新的内涵

现代职业教育仍然大力提倡“师傅带徒弟”的技术传授模式和职业思想授受方式。传统的学徒工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即强调学徒工个人的领悟和自身的修养。针对技校生的职业意识起点低,职业主动性差的不足,我们要求实习单位的师傅要改变传统的帮带观念,改变传统的师傅身份,做到,既要在技术方面手把手的教,也要在做人、做事等思想品质上做有目标的指导。我们要求师傅,每天要准备给徒弟讲授知识和传授思想的“教案”,要对传授徒弟技术和思想观点“备课”。这样,师傅的工作由“带”的目标不确定,转为“教”的确定性和合理性及理论性,师傅其实就是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样对于生产实习的“师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为学生的职业养成创造体验式教学的客观环境

实习基地是学生进行生产实际操作的场所,所有的实习基地均为具有相当生产规模的实体企业。对于实际操作技能很强的汽车维修专业而言,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必须提高到极高的高度。技校汽车专业的实习基地情况如下:

校内实习基地多为政府部门投资,根据各校自身情况建设而成。校内实习基地主要进行实验课的教学。校外实习基地是技校生产实习的主要基地。目前,技校校外的实习基地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历史原因形成的实习基地。技校均为具有人才需求的直属局或公司创办。

二、由于校企双赢关系形成的实习基地。一些汽修厂、汽车特约服务站、汽车销售服务中心(4S店)、超级市场等单位在用人方面对技工学校存在依赖关系,即:优先留用实习生,而且企业支付给实习生的报酬相对较少,而实习生其实为企业创造了很大的利润。由于技校专业性强、技校学生期望值较低又具有一技之长等诸多特点,毕业生很适合企业的胃口,近年来被企业所青睐,这些企业愿意与学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与企业签署实习协议,愿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优先录用。

三、学校自办企业作为实习基地。此外,许多技校还通过教师节、元旦等节日,通过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等方式邀请企业负责人到学校,就学生实习问题、校企合作问题、学生就业问题等进行交流探讨,原意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

因为企业与学校在人才方面存在着较深、较强的互利关系,使得技工学校的实习基地稳定而充裕。

二、安排生产实习指导老师定期下厂进行指导

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生产实习阶段,容易造成学校管理的弱化,使实习效果不好,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同时,学生在实习单位工作的情况不能及时反馈到学校。即:安排实习指导老师定期到实习单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每周一次)。针对学生不足做学生思想工作,及时与实习单位沟通,了解师傅“教”的情况和学生“学”的情况,并代表学校对师傅的不足提出建议。

三、学生生产实习应该注意的其它问题

生产实习阶段的技校生年龄几乎都很小,加上技校生复杂的特点和社会背景,因此,我们在进行学生的生产实习指导时不能不考虑一些有关问题,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重视。

(一)技校生的社会及家庭背景

家庭情况基本情况是,技校学生家庭居住地城郊各半(城市郊区比49%:51%),其中居住在郊区农村的占26.38%;家庭户口类型以本市居民较多,农户占36.87;家庭结构中,双亲家庭占90%;独生子女家庭占66.22%;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中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90%,85%以上为普通群众。(陈丹辉 《中职学生学习特点研究》 之〈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情况研究报告〉)

(二)注意的问题

针对技校学生的社会及家庭背景,为保障生产实习教学的顺利进行,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特殊年龄阶段的教育内容

包括青春期教育问题,男女生非正常交往问题,以及孝敬父母、为家庭承担更大责任的教育等等方面,都要进行必要的正面地引导和教育。

2、实习生的安全问题

实习生多数住在远郊区,实习单位距离学生家多数都较远,为学生考虑实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免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也是促进学生顺利完成生产实习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要与实习基地协调好生活方面的细节,包括:学生的住宿、吃饭、洗澡等等,安排实习指导老师经常到学生处所检查宿舍安全情况。

3、实习学生实习状况的管理问题

每所学校的实习生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而且实习生时而被退回,时而实习基地又增加学生。第三年学生的管理要明确,时刻知道学生在岗状况。采用计算机管理的方式为最佳方式。实习教学管理员对实习学生进行计算机数据管理,时刻对实习内容进行更新,保障实习的顺利进行。

总之,技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有熟练的技能,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对于他们的成才至关重要。记得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修理厂厂长说过:我希望招聘的员工“德”要高于“能”,德占七分,能占3分,我们就愿意培养。这与以往我们的认识可能有些出入(技术第一,其它第二),但是,我相信这位修理厂厂长是现代企业对员工要求的代言人,这种要求也意味着现代汽车维修企业对一线操作技术人员观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技工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学生职业技能教育要采取必要的方式。与高职及大专教育相比,技校教育更应该重视职业素质教育,职业意识教育采用切合实际的方式,细化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和要求,充分发挥技校的教育优势,使技校成为新时代技能型技术人才的摇篮。

参考书目

谈技工学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2006年08月06日 俞闽毅

02秋级专科

教育管理专业

俞闽毅

内容提要:

班主任工作极其重要,其任务十分繁杂,而且责任重大。技工学校班主任工作更具其特点。管理对象特殊,技校生多为中考落选生,他们与普通的高中生相比,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根据技工学校学生的现状和特点,结合技工学校的实际,利用班主任管理理论,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我们就能做好技工学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

技校

班主任

管理工作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受学校的委托,担负教育、组织和领导班级体的职责。班主任是班级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对学生教育和班集体建设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是联系班级与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班主任是落实教育方针和学校培养目标的保证,学会对学生成长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学生在校期间,阅历简单,道德品质尚未形成,可塑性强。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各种环境和条件,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明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顽强的学习精神;培训学生良好的学习纪律,建立一定的学习制度,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形成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由于技工学校班主任的管理特点,做好技工学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有其特殊之处。

一、技工学校班主任的管理特点

(一)管理对象特殊

技工学校学生的来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其中大部分是中考落选生,他们在年龄上与普通中学的高中学生相当,大致在15岁到20岁之间,在生理、心理特征方面也是相似的,处于走向成熟,形成个性的阶段,是人生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发展时期,但他们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与普通中学的高中生相比确有一定差距的。首先,技校学生多为中考落选生,学习上存在挫折感、有不同程度上的学习困难或厌学症。学习动机不强,缺乏学习热情;其次,技校学生进入专业技术学习阶段,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占教学任务的比例很大;再次,技校学生集体生活的时间、内容比普通高中生多,这些特定的心理、学习、生活环境使技校班主任管理工作具有与众不同之处。

(二)管理内容繁杂 技工学校学生多为寄宿生,班主任不但要像普通中学的班主任那样要管理学生的学习,还有管理学生的生活起居、人格发展。即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又要像学生的父母一样进行家庭式的全面的管理。

二、技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内容

(一)学习管理

技工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有50%以上的课时是生产实习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主,我们要根据技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学习上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1、因势利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2、做好学生考勤管理工作,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配合课任老师上好每堂课,并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

3、保证晚自习的质量,督促学生做好作业,注意培养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参阅课外读物的习惯。

4、督促学生做好期中、期末考复习工作,力争获得良好的成绩。

(二)生活管理

技工学校学生多为寄宿生,生活管理尤为重要。我们在生活管理上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1、班主任要指导学生按一日常规要求规范自己言行,逐步养成自己的一日生活习惯,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提高独立生活、独立生存、与人交往的能力,从而学会做人,使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2、通过生活管理,建立班级良好的生活秩序,确保学生的健康、安全,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加强生活管理的检查评比工作,使生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上档次、上水平。

4、建立经常性的家校联系制度。做好家校配合工作,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生活管理,使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生活情况,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三)人格管理

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

根据奥尔波特理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有七条标准:

1、专注于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

2、对父母、朋友等具有显示爱的能力;

3、有安全感;

4、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

5、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

6、客观地认识自己;

7、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

人格的形成与学校的教育、管理是密切相关的。作为班主任要从上述几个方面,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四)情感管理

“情感”是指是对外界袭击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它包括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等。它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构成丰富多彩的人生。班主任要正确地做好学生的情感管理。

1、首先做学生的朋友,再做学生的管理者。

2、常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明确你对他的期望和要求。

3、认可和表扬学生,经常鼓励学生,给他们发展的空间。

4、跟学生谈论他的进步,对学生的进步“看在心里,讲在口里”。

5、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尊重并采纳学生的意见。

6、关心学生的个人情况,以情动心,以情感人,提高学生的生活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三、技校班主任工作管理手段

笔者根据自己的管理体会,结合他人的管理经验谈谈如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技工学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一)善于选择班干部并发挥其作用

班干、团干是班集体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体,是班级的核心。技校学生因为住校,同学之间的交往频繁、关系密切,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础。但是因技校生的学习挫折,容易形成整体厌学情绪,管理不当将导致不良非正式群体的产生,因此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注意选择班级优秀带头人,是建立班级干部的重要过程。技校生来自五湖四海,虽然他们都是初中毕业生,但因各地教育水平的差异,家庭条件的差异及本人的智力水平、道德标准的差异,所以每个学生都具有互不相同的综合素质。班主任首先应该认真对待技校学生的特点,了解、分析各位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认真选好班干、团干。同时班主任在考虑干部班子人员配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人的特点、特长,使他们互为补充,让每个班干、团干发挥好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带头作用。

为了达到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的目的,班主任要帮助他们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合作、收集资料、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掌握好时间、安排好学习与工作,解决好工作与学习上的矛盾,使工作开展起来有声有色。当班干部工作出现问题时,要能及时地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帮助他们总结成功和失误的经验和教训,以鼓励他们树立发扬优势,避免失误的决心。不要轻易地去指责他们或当众批评他们存在的缺点,损害他们在同学中形成的威信。班主任有计划地安排工作后,每个阶段要及时地检查班干、团干的工作,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从普通人的观念上看,技校生是“后进生”、“差生”,他们学习不好,表现不好,在社会、学校、甚至在家里得到的关心和鼓励都少得可怜,在大多数技校生的内心深处都具有自卑感。班主任首先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即要积极乐观,又要严格要求,充满关爱和尊重,决不能歧视他们,贬低他们。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班主任既要是严父又要是慈母。

管理学生应像严父一样严格要求。严师出高徒,但严师并非不茍言笑、动则训斥,学生见之大气也不敢出的样子。大话压人的封建家长制式的管理方式是行不通的。严格要求也应言之有理,做事有理可依、有章可循、以理服人。要做到有章可循,应必须制定详细的班规条约,奖罚分明。但处罚不是目的,而是督促学生改进、帮助学生成长的手段。学生犯错误,不能只是处罚了事,还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找其谈话。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要平心静气地摆事实、讲道理,找出错误的根源,分析错误将导致的后果。通过做思想工作,使学生对所犯错误有一个正确认识。一位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言之有理”、和蔼可亲、能和学生交心的班主任是会受到欢迎的!

技校生离家住校开始独立生活的时间较早,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这就要求班主任有一颗慈母心,像慈母一样关心衣食住行。天冷了,提醒他们加衣;街上感冒流行,提醒他们注意预防。最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情绪情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不管大事小事,班主任都要像慈母对待自己的儿女那样,倾注自己的情感,竭尽自己的心血。严父的严教与慈母的慈爱似乎是一对矛盾,而班主任恰恰是这一矛盾的统一体。处理好这一对矛盾,使严父和慈母这两种教育方法相辅相成,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言传身教发挥班主任的楷模作用

班主任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要当好班主任,就得比其他老师有更多的付出和投入,就得以身作则,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做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其一言一行都受到同学们的关注、效仿,给同学们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身教重于言教这个道理。如有一次,我校刚开学不久,一位同学不小心滑倒,造成左手骨折,班主任及时地领他上医院治疗、垫付医疗费,从而使其他同学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的家;有一次,一场大雨使教学楼走廊淤满了水,许多同学就在旁边谈天说地,根本没有把此事放在眼里,这时班主任估计是下水道堵塞了,于是二话不说,卷起袖子,伸手在污水中拿起了下水道上的小盖板,果然,“哗”的一声,积在走廊的水一下子顺着下水道流走了,当时全部同学的目光都被集中到了班主任的身上。此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走廊积水的现象了。可见,以身作则的效果比强令学生如何做好得多。

(四)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技校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对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帮助他们明确生活目的,懂得怎样生活才最有意义的道理,是班主任培养教育学生的一项迫切任务,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班主任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细致耐心的工作,要寓教于乐,严格地说,德育教育的载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开展多种活动,以生动的形式教育学生,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如春风化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美好追求。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是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是重中之重,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4、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一定的学习制度。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做好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现在技校学生大多数是住校生,同学间自由相处、相互交往的时间较多,他们由于满足心理需要;利益和观点一致;兴趣爱好相同;对正式群体不满;同乡、邻居、亲戚等非同一般关系等原因,必然存在着自发形成的友伴群体即正式群体。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是班集体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认识到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原因与利弊,要因势利导,用正确的原则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认真做好班级非正式群体及其成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我们要分别对待,采取正确的教育和管理措施。对先进型非正式群体要给予保护,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对中间型非正式群体,要不禁不纵,因势利导。对成员间良好的关系要鼓励,尽量发挥其积极的正向作用;对其损害班集体建设的言行要引导,以减少其消极的逆向作用。对后进型非正式群体,要疏导为主,抓住苗头防患于未然。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弱点,及早引导,及早帮助,消除形成这类群体的条件和环境;同时要发挥他们的优点和专长,树立自信心,交流情感,消除障碍,使其认知和情感同班级体逐步接近起来。

(六)以表扬鼓励为主

由于技校生的挫折经验,存在自卑感,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同学们的长处,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特别是后进生,他们最需要表扬。如:我校有一位学生,他表面看似乎很成熟,并表现一付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样子,学习成绩是倒数有名。班主任发现他其实是个很要求上进的人、敢于承认错误、班级荣誉感强。于是班主任不断地给他鼓励,选他当政治科代表、班级宣传委员,对他的进步,不失时机地在班上公开给予表扬。很快他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演讲赛、篮球赛,他踊跃参加,好人好事他抢着做,学习成绩也从倒数有名进入到中等行列。

(七)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技校学生正处在追求独立与缺乏辨别能力同时存在的阶段。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无论什么事情,都想亲自试一试,而不希望他人干涉,就是所谓的“心理断奶”,即力图摆脱长辈、老师的监护争取独立,可是,技校学生毕业时才18、9岁,由于阅历浅,认识水平低,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处理问题时,经验不足,容易出错,导致失败而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引起意志消沉,且怨天尤人。班主任就应根据学生此时的特点,积极带领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指导他们参加实际锻炼,以掌握的技术为民众服务,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看到自我的社会价值,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使他们获得成功,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感体验,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

总之,管理有法,管无定法;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来自于实践中探索和提炼。技工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创造性、示范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担任班主任的教师要利用管理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保持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学习提高,根据技工学校学生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样才能当好技工学校的班主任,带出一个先进班集体。

谈谈如何提高技校学生的思想素质

------------------

教育价值的定位,应在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上、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在素质教育中,思想素质教育尤为重要,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教育的灵魂。学业思想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和影响学生当前乃至一生的发展轨迹,而且也影响其它各方面素质的形成和发挥。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呢?

一、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提高思想素质的前提

目前技校招的学生多数是中考落榜生。他们由于学习差,遭过“白眼”,受过“歧视”,所以自卑感、失落感相当普遍。

首先我们要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医治他们的心灵创伤。对于刚入技校的学生,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让他们各自回忆初中的三年是怎样度过的,当中考落榜大家的心情是怎样的,现在来到技校又有什么打算。其目的是让学生坦认失败,笑对挫折,直面人生,发奋图强。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学会一技之长,对社会同样有用。同时还要旁证博引、引经据曲地来教育有志者事竟成。

其次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在课堂上、生活上激发他们的进取心。技校学生多数基础差,这也是导致他们没有上进心的直接原因。对此我们要多进行个别辅导,尤其是鼓励他们课堂上踊跃地回答问题。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提出不同问题,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同学的每一点进步,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地给予表扬,使每个同学都能体验成功。由于学生存在“向师性”的心理特征,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从而克服心理上的“自卑感”、“失落感”,增强他们的进取心。

二、丰富的文化知识是提高思想素质的条件

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思想素质教育能为文化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和导向,反过来文化教育也能为思想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没有经受文化氛围熏陶的人,是很难有较高的思想素质的。因此技工学校在注重向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文化课的教育。

首先学校从领导到教师要重视文化课的教育。目前,一些技校不重视文化课的教育,文化课设置的很少,尤其是与专业知识关系不大的文化课设置的更少,对上文化课的教师也不重视,似乎可有可无。其实上技校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他们现有的文化知识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学习专业知识的需要,在某些方面他们很幼稚,看问题还不够全面,尤其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他们迫切需要进一步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因此要重视文化课教师的培养,调动文化课教师的积极性。教师要讲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辅导好每一个自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不断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系统地掌握好每一门知识,为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调动学生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上技校的学生一般基础差,对于文化课有一种厌学心理。鉴于此,教师一定要很好地引导学生,告诉他们不学好文化课,专业课也难以学好,尤其目前科学技术正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产品换代、技术更新都很快,要想在未来的社会生存和发展,要想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断地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就更得打好文化课的基础,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文化课学习。

三、多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思想素质的关键

首先要提高政治思想课堂教学质量。政治课是我们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可学生往往对政治课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课教师要改革那种脱离实际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淡化学科理论体系,突出教学的实践环节,努力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在现实中举出正反例子,让大家共同讨论分析。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刻地掌握了政治理论知识,而且将其转化成能力,形成较高的政治素质。

其次要重视课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拔河、篮球、歌咏、书法等比赛,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地组成多个小组,让他们自由地去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创能力。还可以请当地的一些名人、学者、模范人物来讲座、作报告,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再则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社会的联系。要组织家长参观校园,认识教师,了解学校的教学目的、计划以及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班主任和教师要经常家访或者和家长通话,互通学生的变化情况,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课余时间还要让学生走出去到工厂、农村去参观、访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也要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一些弊端,以及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给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增强明辩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

总之,学生只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文化知识,再辅之以多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思想素质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第四篇: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问题研究

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问题研究

2015-5-18 18:06:57 来源:和顺县党建网—中共和顺县委组织部

县委组织部研究室课题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这是保持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创新之举,是永葆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由之路。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党的农村全部工作。健全农村党员能出能进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激发农村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内在活力,是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现阶段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就目前农村党员队伍现状而言,当前农村党员队伍的状况难以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新形势需要,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着男女比例不协调,老龄化结构严重,文化程度整体偏低等问题。一是男女比例不协调。在发展党员中,明显忽视了发展女性党员。二是老龄化结构严重。农村党员老龄化现象,使得农村基层组织出现了后继无人的情况。三是农村党员的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四是近年来发展农村党员工作有所松懈。部分村党支部由于村里情况复杂等原因,出现了发展党员的空白档。五是党员的表率意识薄弱。具体表现在组织活动上,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无创新、无突破,发言不积极,组织性不强,个别党员甚至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党员的服务意识淡薄,小农思想较重,思想上放不开,只为自己打算,缺乏为人民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把自己放到服务人民群众的位臵上来。

2、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党组织对党员发展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发展党员工作的滞后。主要表现在一些基层党支部没有将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员发展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农村党员队伍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探索。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重视了抓经济建设而忽视了党的建设;重视了抓党支部班子建设而忽视了党员队伍建设。部分农村基层干部观念不适应,拓不宽发展党员工作的入口。

二是党组织号召力不强,影响了青年入党积极性。有的村集体经济薄弱,党组织既不能有效地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又不能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好事,组织威信不高。这种情况削弱了党组织的吸引力,致使群众尤其是青年向往党组织的热情大为减退。党员中贫困党员多,使得有部分人认为就算入党了也没有前途,这也是削弱广大青年积极性的一个因素。

三是近年来大批农村青年外流,选人育人渠道受到限制。外出务工、发家致富仍是在乡待业青年的首要选择,许多农村青年都不愿留家务农守业,但由于长年在外,村党支部看不到、管不着,选人育人渠道受到很大限制。四是忽视了对青年农民的政治思想教育。正因为对青年农民的政治思想教育的忽视,使得一些青年农民思想较混乱,缺乏共产主义理想,认为共产主义遥远,入党吃亏,当党员规矩多、活动多、会议多、不自由、受约束,影响致富等。少数青年农民对党认识片面,对党内某些不良现象看不惯,把少数党员和党员干部存在的党性观念淡薄、群众观念淡薄等不正常现象,看成是党组织的整体问题,把特殊理解为普遍,逐渐淡化了入党的愿望。

五是农村对女性的偏见依然很严重。大部分村民都认为女性的能力天生不如男性,对于争先进,发展党员这都应该是男人的事。于是在缺乏社会氛围,自身也缺乏自信的情况下,农村妇女就不愿申请入党了,这就直接导致了农村女性党员极少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发展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制约因素。

二、现阶段农村党员作用发挥状况及原因分析

1、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状况

一是能带头发挥模范作用的。这部分党员约占到20%左右。他们主要集中在村支“两委”干部中。他们有着较高的个人自身综合素质,能够认真完成党的任务,工作勤恳,工作实绩突出;能够做到公道正派,敢于弘扬社会正气,敢于同不良倾向作斗争,作风踏实,群众关系好,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

二是发挥作用一般的。这部分党员约占到50%。目前,他们大都是在思想上会记住自己是个党员,无职党员,他们会自觉参加党组织的生活,在生产、工作和社会生活中遵纪守法,表现较好,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作用有所体现,比一般群众强,从总体上维护和维持了党组织的形象。

三是无法发挥作用的。这部分党员约占25%左右。主要是老弱病残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他们由于受到自身能力和条件的限制,无法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

四是不发挥作用甚至起反作用的。这部分党员约占5%。这当中,既有在职党员、无职党员、外出党员,更有小部分村干部位臵退下的党员。他们有的人不及时参加党组织生活、学习、会议,不很好履行党员义务,更不用说做好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日常表现与一般群众无异,个别人甚至更差,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表面上关心村集体事业,却对村里的工作指手划脚,到处挑刺,暗地里干扰,阻挡村里的工作,在群众中造成较坏影响。

2、农村党员作用发挥不好的原因分析

一是发展党员把关不严格。前些年,农村党组织在发展党员上过分注重结构和数量,在党员标准把握上不够严格,使一些入党动机不纯的人员混入党内。

二是党员队伍出口不畅通。尽管党章规定了党员被视为自行脱党的一系列行为,而在现实执行中却一直没有对不合格党员硬性约束和及时处理的好办法,导致一些自由散漫,经常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时缴纳党费,不认真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没有“党员样子”的党员依然能留在党内,损害了党的形象。三是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当前,在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部分基层农村党组织注重抓经济建设,忽略了组织活动的开展,忽略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使部分党员宗旨意识逐渐淡薄,一些党员把理想信念和党的组织观念抛在一边,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影响了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三、健全农村党员能出能进机制的主要做法

1、严把党员“入口”关,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在发展党员上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发展党员新要求,以把好党员“入口关”入手,严格入党程序,规范发展党员工作运行机制。比如,各乡镇党委在新发展党员上,严格执行了“群众评议制”、“党员票决制”和“新党员承诺制”,并通过支部初审、党委预审、组织部审核的三级共审机制,层层把关。对发展对象政审、程序和材料进行严格审查,查看填写是否规范、程序是否合符要求、标准是否严格,结构比例是否合理。同时,对新发展对象进行公示,对有不良反映的暂缓发展。实践证明,严格把好“入口”关,是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首要条件。比如,牛川乡今年新发展的6名党员中,35岁以下、高中学历以上、农村一线分别占50%,党员结构得到有效改善,严格程序发展了一批新党员,切实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2、畅通党员“出口”关,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过去净化党员队伍一般是依靠集中的整党活动,有明显的阶段性、运动式特点,而现在需要探索的是常态化的长效机制,破解能“进”不能“出”的难题。新修订后的党章明确规定党员有退党的自由,明确了劝党员退党和党员自行脱党制度,这些制度的健全,对提高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严格遵守《党章》规定,对多次评议不合格、违规参与党章明令禁止活动、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工作等等这些符合劝退除名规定的党员,对其认定为“不合格”,及时进行处臵。比如,牛川乡近几年以来,由于露天煤矿的开采,在利益的驱使下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一些村民无理取闹上访告状,特别是部分党员参与非法越级上访,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牛川乡党委就对其严格程序进行了处分,警示教育了全乡党员。实践证明只有畅通“出口”关,及时处臵不合格党员,才能纯洁党员队伍,使我们党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3、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综合素质。一是学习常态化。利用远程教育、阳光农廉网等网络平台,广泛宣传党建知识,通过上《党课》等形式加强各支部组织党员学习,加强廉政教育,教育党员警钟长鸣。二是活动经常化。结合全县“科级干部下基层”、“第一书记”帮扶活动,开展党员干部帮扶联系群众等活动,增强党员作用的发挥。三是管理制度化。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同时,全面推行“党日活动”制度,确定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五为“党日活动”,集中开展组织活动。通过以上活动加强对党员的平常管理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和分辨是非能力。

四、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意见和建议

1、要强化领导,促进发展党员工作有序开展。要通过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党员队伍。通过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和发展计划,对发展党员工作加强计划管理,实行宏观控制,有效防止和避免了突击发展、长期不发展、发展数量大起大落等不正常现象。

2、要加强培养,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要加强宣传引导,主动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要采取开展“七一”纪念活动、举行报告会、表彰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典型,树立党的良好形象,增进群众对党的认识和感情,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激发广大群众的政治热情。同时,要灵活开展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坚持培养联系人制度和入党积极分子定期汇报制度,经常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情况,通过多种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业务技能、文化素质等培训,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素质。

3、要突出重点,不断优化党员队伍整体结构。要坚持把青年、妇女、生产工作一线的优秀分子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促使党员队伍整体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党组织要优先发展政治素质好,具有一技之长和“双带”本领的村干部等优秀青年入党。各级党组织要联合妇联组织,采取系统培训、开展活动、备案管理等措施,将发展党员计划适当向妇女倾斜,使女党员比例保持逐年升高的势头。通过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使党员数量实现了均衡增长,党员队伍结构日趋合理。

4、要突破难点,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纳入经常性工作。要积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在农村专业合作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办法和措施。要注重拓宽渠道,从村级后备干部、村民代表、返乡青年、复退军人、专业大户和行业协会成员等重点对象中培养和发展党员,注重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

5、要健全制度,着力提高发展党员质量。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在继续坚持和完善发展党员工作“推优”、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发展党员工作预审等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发展党员民主推荐、公示、票决、责任追究等制度,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同时,各级党组织还要逐步建立完善发展党员有报必查制度、举报保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工作制度,严肃发展党员工作纪律,有效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

课题组组长:杨瑞芝(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

课题组成员:李振华(县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县党建研究会秘书长)

胡旭峰(县委组织部组织组科员)

课题执笔人:李振华

第五篇: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的素质影响党的形象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目前,我国党员数量已经达到8260万,其中农村党员2483万,农村党员数量庞大,但是普遍存在着“老、旧、弱”等现象,所以,加强党组织建设,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不断的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党员人数分布不合理。现在党员是多了,但又不是各行各业各领域普遍都多,在基层一线,尤其是农村而是相对很少,以大庄镇为例,目前共有人口6.8万人,其中共有党员1644名,仅占人口的2.4%。党员队伍还有一个结构的问题,现阶段党员不但人数规模过大,而且结构还不合理,是个倒金字塔型的,越到高层,党员数量越多;越到基层一线,党员越少。尤其是在一些“非公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两新组织”,党员力量却十分薄弱。但是在党政部门和机关,党员又遍地都是,极个别部门甚至达到百分之百。百分之百的党员,已经没有“先锋队”和“大部队”之分了,没有党员和群众之分了,失去了党员作为先锋模范的意义,而在农村一线,由于党员占比例较少,难以带动群众,引起规模效应。

二是党员人员结构老化。在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年轻党员、能人党员严重缺乏,党组织建设相对弱化,部分党员年龄结构偏大,党组织功能发挥较弱,以大庄镇为例,目前共有党员1644名,其中35岁及以下的党员298名,仅占党员总数的18.13%,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383名,占党员总数的23.30%,其中还包括常年在外工作的大学生党员,党员结构老化明显,学历水平偏低,而农村老党员普遍存在接受新事物过程慢,创新能力不足等缺点,严重影响着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而农村中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能力的青年人,大多外出务工,基层党组织无法吸收这部分优秀人才,这就使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时感觉到后继无人,从而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党员的教育管理相对滞后,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由于在新的形势下,农村党员较为分散,导致党员的教育管理较为松散,一是教育流于形式的较多,脱离党员的思想实际,缺乏战斗力和说服力,很多仅仅注重空洞的理论教育,不符合农村实际。二是对年老党员、流动党员、外出务工党员以及大学生党员管理力度不够,管理办法基本没有。以致有些党员长期脱离组织,不过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履行党员义务,成了名符其实的“下岗”党员。三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进退机制,一是有的农村支部书记怕“培养了苗子、失去了路子”搞关门主义,一些优秀的中青年积极分子想入党被拒之门外。二是对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重选择、轻培养、重吸收、轻教育,有的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上没有真正入党。三是“出口”关没有“疏通”,大部分基层党组织重吸收,轻处理。部分党组织负责人好人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对一些明显违法违纪的党员不及时处理,损害了党的形象,降低了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如何优化农村党员结构,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吸纳优秀青年,为基层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拓展党员发展渠道、改善党员队伍年龄结构的有效手段就是将优秀青年纳入到组织视野,进行重点联系、引导和培养,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发展,吸收优秀人才,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教育。以生产第一线骨干为对象,把视线瞄准在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运输专业户、个体经营者以及各类企业中的生产骨干和乡土人才身上,严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十六字方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既不盲目追求数量也不忽视新党员质量。在各行各业中为党吸收人才,补充血液。

二是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提升基层党员的文化素质。各基层党组织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要结合农村实际,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丰富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以电教学习和专家讲座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实用技术教育相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对年终培训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基层党组织的奖惩挂钩,通过科学的培训,使他们既“挣票子”(挣钱致富),又“富脑子”(思想进步),尽快在政治上成熟起来。

三是建立科学的进退机制,给变质的党员、不合格党员、不发挥作用党员形成一种压力。毛泽东曾说过:“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也要吐故纳新,才能朝气蓬勃。不清除废料,不吸收新鲜血液,党就没有朝气。2013年1月28日,中央政治局在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专题

会议上强调,要强化党员管理,建立规模适度的党员队伍,并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这是具有远见的战略举措。完善党员退出机制,要有一套科学的设计,特别要注重以人为本、以党员为本,不把这些人推向党的对立面,而是积极敞开大门欢迎他们再次入党。在此过程中,一些地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山东寿光市综合运用党性分析、民主评议、党员登记等手段,建立起以“

半年一分析、一年一评议、两年一登记”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体系;湖南隆回县在建立不合格农村党员“出口”机制过程中,科学区分情形,建立起一套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可操作性强的处置不合格农村党员的科学评价体系等,完善党员退出机制具有双重目的,既是教育和警示退党党员,更是教育和警示在党党员。

下载提高党员技术素质 改善党员队伍结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党员技术素质 改善党员队伍结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教学秘书的素质,改善教学管理质量

    提高教学秘书的素质,改善教学管理质量 朱烈 (渤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辽宁锦州1 2l000) 【摘 要】教学秘书在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不可取代的......

    关于改善幼儿营养结构,提高幼儿伙食质量的议案

    关于改善幼儿营养结构、提高幼儿伙食质量的议案 温州市人大代表 龙湾区代表团黄跃君 据统计,我市目前有学龄前儿童23040人,其中约98%在各幼儿园接受学龄前教育。根据现有管理......

    杜尔伯特县实施三年“攻坚工程”着力改善农民党员队伍结构(共五篇)

    杜尔伯特县实施三年“攻坚工程”着力改善农民党员队伍结构 杜尔伯特县针对农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积极实施以改善农民党员队伍结构为目标的三年“攻坚......

    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的思考(精选五篇)

    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的思考多年来,某某煤矿党政始终把实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作为促进企业改革与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强大动力加大技术工人的培训力度,培养锻炼了一支较高素质......

    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的调查与思考

    对本镇农民党员队伍结构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分析,总的看来,农民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结构不甚合理,“三偏”现象突出。现有......

    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的调查与思考

    对本镇农民党员队伍结构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分析,总的看来,农民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结构不甚合理,“三偏”现象突出。现有......

    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的调查与思考

    对本镇农民党员队伍结构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分析,总的看来,农民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结构不甚合理,“三偏”现象突出。现有......

    对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的自查报告2doc

    XX镇“优化党员队伍来源分布结构”工作 自查报告 如何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成为党建工作的一 件大事。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特别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