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健康教育学》考试题[最终版]
《健康教育学》考试卷
姓名:学号:专业: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
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2、传播 :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个人
之间,交换和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3、医院健康促进:包括健康教育及能促使患者、医院职工和所在社区居民行为与环境
有益于健康的相关政策、法规及组织的综合。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你认为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专业能力?
(1)评估个人和社区对健康的需求的能力;(2)设计有效的健康促进规划的能力;
(3)健康促进规划的组织与实施能力;(4)评估健康促进规划的效果的能力;
(5)组织与协调能力;(6)开拓健康促进资源的能力;(7)健康传播能力。
2、以艾滋病为例,分析健康信念模式HBM中“对疾病威胁的认知”因素包括哪些内容?
(1)对艾滋病易感性的认知,即认识到所有人群,不管年龄、性别,均对艾滋病病毒易感;
(2)对艾滋病严重性的认识,即认识到艾滋病病死率极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将对社会、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三、论述题(共65分)
1、你认为南昌大学的学生主要的健康需求是什么?为改善和提高南昌大学学生的健康状况,请拟一份健康教育规划
教育对象、主要评价指标。
总目标: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改善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具体目标:(1)通过本规划实施一年后,使x%的糖尿病病人知道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
(2)使x%的病人能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及掌握热量的计算;(3)使x%的病人积极参与合适的体育锻炼;(4)使x%的病人做到遒医行为,包括定期复访、按时服药。(5)使x%的病人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教育的主要内容:(1)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血糖及其相关检验的标准,并发症早期的征兆;
(2)糖尿病治疗的原则及膳食控制的具体方法;(3)定期复访的意义。教育对象:(1)病人及其亲属;(2)医务工作者。主要评价指标:(1)糖尿病病人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的变化;(2)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率;
(3)糖尿病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等。
第二篇:教育学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什么是高等教育?(P)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2.什么是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3.什么是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4.什么是学制?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5.什么是专业?
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6.什么是狭义的课程?
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7.什么是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8.什么是教材?
教材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9.什么是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亦称班级教学制,是将学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时间表,面对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10.什么是学分制?
学分制是与学年制相对应的教学制度,一般是将学生毕业时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的总体分解成各“小单元”,并分别确定为必修与选修两大类,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和取得该专业毕业应修满的总学分,把取得的总学分作为学生毕业或获得学位的业务标准。11.什么是讲授法?
讲授法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述、讲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亦称为课堂讲授法。12.什么是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以加深对所学内容认识、辨明是非或获得新的结论为目的,把学生组织起来,激发思维,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的教学方法。13.什么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14.什么是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计划、进行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促进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15.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就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准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性的反映。
(二)简答题
1.简答题: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而发挥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2.简答题: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什么原则?(1)发展速度要适度;
(2)以内涵发展为主提高规模效益;(3)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4)发展终生教育。3.简答题: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基本方向?
(1)调整高校行政管理的权力结构,适当实行权力重心的下移。(2)各级行政机构精简,提高工作效率;(3)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4)实现后勤社会化。
8.简答题: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1)坚持在职进修为主、脱产进修为辅;(2)对刚刚任教的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3)对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进行奖励。
9.简答题:简述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基本要求?(1)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2)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趋势
(3)符合高级人才的成长规律,以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10.简答题:简述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1)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2)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之一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11.简答题:简述教学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学校以教学为主,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基本条件。教学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这一特殊地位是因其具有效率高、系统性、能综合完成多方面的任务这一特点决定的。
12.简答题:简述课程建设有哪些内容?(1)课程教学梯队建设;
(2)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3)课程教学设施的建设;
(4)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
(5)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即教学大纲、进度表等教学文件的制定;讲课、答疑、辅导、实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等。
9.简答题:简述备课的基本要求?
(1)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本学科的教学母的和具体章节的具体要求,了解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2)教师要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资料。
(3)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进行备课并反映到教案中去。
10.简答题:简述完善学分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完善学分制必须在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上做文章。
(2)学分制改革必须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相适应,逐步建立校际间相互承认学分的制度和按学分收费的制度等。
(3)完善学分制必须与其他教学改革相配套,逐步建立学分制与主辅修制、双主修制、双学位制及工读交替制等教学制度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
11.简答题:大学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1)符合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2)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要求;(3)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4)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相适应;(5)为教学的条件所允许等。
12.简答题: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
(1)思想政治教育科教学,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和思想品德课教学。(2)教职员工的“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3)党、团、学生会组织活动。(4)校园文化(5)社会实践。
(三)论述题:
1.论述题:现代大学有那些职能?请结合本校特点谈谈应该如何处理好各职能之间非人关系? 现代大学有三项职能:(1)培养人才;(2)发展科学;(3)服务社会。其中
(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学,所以重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从古至今未变。
(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现代高校从事科学研究,具有明显优势:(1)学科比较齐全,基础学科研究更显实力;(2)研究队伍素质高,数量较多;(3)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研究经费比较到位;(4)国际间的学校交流频繁;(5)高校教师是国家科研重要主力军之一;(6)在国家的五大科技奖中成绩斐然。
(三)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现代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有: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装备服务等。
上述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整体,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高校,职能发挥的重点不一样的,各高校应根据自身 特点,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者的关系。2.论述题:论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及其措施?(一)重要性
(1)从学校层面分析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的素质结构一般认为由5部分组成: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主体性,全面性,全体性,主体性是由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来体现,创新精神,能力没有得到培养,素质教育就没到位。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除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外,应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社交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重在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心理承受和社交能力的培养重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培养。
目前,各大学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纷纷成立了学生科研机构,如海南大学成立了大学生科技日,河海大学启动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从国家层面分析
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综合力,民族素质,日前我国实行本科生教改试点工作。全国是十所高校在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如同济大学,和学生挂钩,学生最高可以拿到4个学分,最高有10000元的经费,读研究生有优先推免。
(二)措施
在高校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有三条,即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训练,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生产劳动)。3.论述题:论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原则的内涵和运用要求?
知识是人们后天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它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属性和联系。能力是个体完成某项活动时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积累与能力的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能力是在对一定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养料”为开展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当然,知识和能力并不成简单的正比,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存在不同的规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忽视知识的传授,又不能只注意学生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要做到两方面相互促进,以下四个方面可供借鉴:(1)在讲课中注意使学生的全部认知能力都能积极地活动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都处于积极的状态,教学内容可带点探索性,要留下让学生自己思考的余地。(2)在课堂讲授中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3)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以促进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大发展,同时积极鼓励学生阅读具有不同风格的参考书,指导他们谈出自己的见解,写读书笔记,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地形成科学地评价他人的工作能力。(4)改变目前的考试方法。4.论述题:讨论法的优缺点和运用要求?
优点: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就要讨论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经常的讨论还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的灵活性。缺点:常常在教学中表现为明显的无计划,有时更是杂乱无章,教学的目的、任务常常难以完整地实现。运用要求:
(1)为避免讨论课的无计划性,教师要在课前认真钻研讨论的内容,明确所要讨论的各个问题,拟定讨论题目,并指导学生作好讨论的准备;(准备充分)
(2)讨论的规模以7~10人为宜,一个近40人的班级可先分成五组,先组织小组讨论,然后由各组选派代表到全班发言;(规模适中)
(3)教师要订出一定的规则来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并对讨论进行必要的控制,以提高讨论的质量和效率;(制度规则,必要控制)
(4)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发言时注意观点的鲜明性,特别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引导学生提出鲜明观点和独特见解)
(5)为使讨论步步深入,教师要善于引导树立对立面,诱导大家紧紧围绕主题开展讨论,并做到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开展争论)
(6)教师要善于控制讨论的进程,分配讨论的时间,争取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控制进程,分配时间)
(7)在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及时的总结,简要复述讨论过的观点,对争论较大尚无定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争论的本质问题理清楚,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结束时及时总结)
5.论述题:论述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和优势。
(一)多门类、多层次的学科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宜进行重大、综合性强的研究课题。大学学科门类齐全,配套合理,具有开展综合性科学研究、开拓新兴研究领域的优势。
(二)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备力量充足。
大学教师在把学生带到学科发展前沿的同时,从事开拓性工作,并把研究成果不断转化为新的教学内容。这一方面推进了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直接训练了学生,这是大学科研的显著特点,也是大学科研的主要优势,即科研“驱动力”上的优势。
(三)大学是进行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
国家的基础学科研究,有五分之三是在大学进行。
(四)信息资源丰富,信息系统发达,能比较快地掌握和集中各种有关科技发展动向和经济建设对科技需求的信息。
大学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智力高度密集的地方,具有开发信息资源的条件和潜力。再加上国际间教育、学术与文化交流的逐步扩大,高校本身易于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增进信息交流。这一切使大学能比较快地掌握和集中各种有关科技情报以及社会经济对可以需要的信息。
(五)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是高等学校科研的特色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类大学中设有教学研究机构的达四百多个,专职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人员近千人。研究成果累累,大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之一。6.论述题: 论述高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坚持这一原则,就要求教育者坚定不移地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学生。
(二)疏导性原则;
让受教育者畅所欲言,把各种意见和心里话说出来,并对其进行深刻地分析,用各种形式和方法说服教育,把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引导到积极的、正确的、健康的轨道上来。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又要通过社会实践进行教育,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战斗力、说服力、吸引力,有利于克服那种不针对学生思想,或很少针对学生思想而将现成的道理长篇大论的灌给学生的弊端。
(四)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
学生即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因此,教育和自我教育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尤为重要。
(五)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结合原则。在保证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的同时,要注意保持受教育者个性的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理解为要求千人一面,而是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个性素质在满足基本要求下丰富多样。
第三篇:教育学考试题
教育学练习题纲
一、判断。(T表示对,F表示错)
1、教育学的价值在于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T)对教师、决策、家长的不同价值。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有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型学制。(T)3.《论语》是我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F)
4、人口数量和质量制约并影响着教育的发展。(T)
5、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郎。(T)6,按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F)
7、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才教育思想的是孟子。(T)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F)其伦理学基础建立的目的论,心理学基础建立的方法论。整个理论是以心理学和哲学为基础建立的。9.学校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F)
10.教育只能适应学生发展而不能促进其发展。(F)
11、教育起源于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F)
12、教育学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F)13,教师的重要角色就是传授者。(F)14;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传达授业解惑也。(F)
15,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也成为万世师表,因而学习教育学没什么价值。(F)16,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并以此构建课程体系。(T)
17,教育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T或F)有三要素说、四要素说。
18.教育理论是学校起作用,对家庭教育无价值。(F)
19.只要教育得法,人人都可以成为歌唱家、科学家、诗人。(F)
20.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T)21.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性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F)22.老鹰教雏鹰学习飞行和学觅食,这就是教育。(F)23.人具有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T)2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事实。(F)
25.《学记》是我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F)26.“有教无类”的提出者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T)27.教师进行个别教育就是对后进生进行教育。(F)28.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并服务于教育实践。(T)
29一个国家的或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T)
30.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在于分析教育现象。(F)31.孟子提出的是“性善论”,而荀子提出的是“性恶论”。(T)32.、教育学就是教育经验的汇编。(F)33,教育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的优化。〔T)34,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取消考试。(F)35,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T)
36,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教材。(F)
37,教育不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福利事业。(F)38,学校教育制度就是国家制定并颁发的红头文件。(F)39,德育的内容就是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F)40,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F)应该教育水平或发达的程度
41、儿童中心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T)42,教师的师德就是不惩罚学生、注重语言和仪表。(F)4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是指那些可以阻碍课程改革的因素。(F)44,教师专业化运动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T)45.“泛智教育的提出者”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T)46.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准确判断及处理能力属于教育机智。(T)47.班主任以学生为本就要一切为了学生,依靠全体学生。(T)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是(A)A《论语》B《中庸》 C《师说》D《学记》
2,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是昆体良的(C)A《理想国》B《论学术的价值与发展》 C《雄辩术原理》D《教育论》
3,前苏联杰出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是(A)A最近发展区理论B多元智能理论 C一般发展理论D心理发生理论
4,“人的智慧80%决定于基因,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这是(A)A遗传万能论B环境决定论 C行为决定论D教育万能论
5,首次提出普及初等教育并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C)A洛克 B卢梭
C形势教育派 D实质教育派
6,赫尔巴克“三中心”的教育主张被称为(B)A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派 C D实质教育派
7、提出“教育要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英国教育家是(A)A斯宾塞B洛克 C赫肯黎D卢梭
8,高等教育大众化标志是指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接受上大学的比率在(A)A 15%-50% B 15%以下 C 5%以下D 50%以上
9、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六三三”制起始于(A)A 1922年的壬戌学制B 1902年的壬寅学制 C 1904年的癸卯学制D 1913年的壬子癸丑学制
10,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现代教学理论是(B)A发现教学理论B掌握学习理论 C范例教学理论D结构课程理论
11.苏格拉底在教育学上的突出贡献是首创(A)A产婆术B读书法 C雄辩术D师说
12.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是我国著名教育家(B)A蔡元培B陶行知 C杨贤江D布鲁纳
13,强调自主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属于(D)A欣赏型德育模式 B对话型德育模式 C活动型德育模式 D学会关心德育模式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B)A 1993年B 1995年 C 1986年D 2000年
15,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B)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儿》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6.强调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的是(C)A文化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
17,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法国成人教育专家(C)A布鲁纳B布鲁姆
C保罗·朗格朗D皮亚杰
18世纪在格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大学课程的德国哲学家是(B)A卢梭B康德
C赫尔巴特D裴斯泰洛奇
19,强调自主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属于‘(C)A欣赏型德育模式B活动型德育模式 C主体型德育模式D学会关心”德育模式
20,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是(A)A心理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D神话起源说21、18世纪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讲授,最早始于德国著名的哲学家(C)A.卢梭B洛克 C.康德D培根
22,班主任从心理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的方法是(B)A心理疏导法 B心理辅导法 C思想教育法 D目标激励法
23,没有固定的学科和教室,学生按照自我兴趣与需要分层次教学是(D)A开放课堂B合作教学 C现场教学D分层走班制
24,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指教师的劳动具有(D)
A创造性B复杂性 C长期性D示范性
25,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B)A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D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
26,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B)A全面发展思想B生活教育理论 C实验教学理论D结构课程理论
27,衡量教师是否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是(C)A教师的年龄B教师的体质 C教师的素养D教师的能力
28,有实践操作意义的、即实现要达到的具体要求的教育目的属于(B)A价值性教育目的B操作性教育目的 C终极性教育目的D发展性教育目的
29,提出生物起源说的法国社会学家是(C)A.孟禄B.沛西·能 C.利托尔诺D.恩格斯
30,吸纳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是我国著名教育家(B)A蔡元培B陶行知 C杨贤江D布鲁纳
31、国家对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进度作出规定的指导性文件称为(A)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 C教学大纲D教学计划
新课程改革前叫做教学计划,改革后叫做课程计划;改革前叫做教学大纲,改革后叫做课程标准。所以A=D B=C 不过“新兴人类”的命题者要求选A。这个题很多教师招聘把它当做普遍真理予以考试,这就是中国特色!原本没用的东西,因为很多人容易混淆就要考试,就像考小学生抽水问题一样,反复抽水又放水,在抽水搞一种数学游戏,让一些人输下去。必须经常考,才显示其高深莫测!32,提出“五育并举”的我国近代教育家是(C)A陶行知B凯洛夫 C蔡元培D王国维
3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教育的(D)A经济功能B人口功能 C文化功能D政治功能
34、“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是强调个体发展的(A)
A环境作用B遗传作用 C教育作用D主观能动作用
35,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方法(C)A谈话法B讨论法 C讲授法D演示法
36, 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是美国教育家(A)A布鲁姆B赖斯 C罗杰斯D桑代克
37,为保护儿童权利,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B)A《儿童生存宣言》B《儿童权利公约》 C《儿童工作规程》D《儿童世界宣言》
38,教师根据要求对学生的品行进行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的方法属于(C)A自我教育法B环境熏陶法 C品德评价法D价值澄清法
39.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德国教育家是(A)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 C.柏拉图D.卢梭
40.最早提出“有教无类”即普及教育思想的古代教育家是(B)A.孟子B.孔子 C.老子D.荀子
41.在我国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将“教育”连用最早见于(A)A《孟子.尽心上》B《说文解字》 C《学记》D《劝学篇》
42,对班集体制定和执行经常性规章制度的管理属于(B)A开展德育B班级常规管理
C培养班集体D组织班级集体活动
43.强调教育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即泛智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C)
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D赞可夫
44.“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提出者是(A)A孔子B孟子 C墨子D荀子
45.西方启发式的思想源头是古代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的(A)A产婆术B骑士教育 C琴弦教育D和谐教育
46.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经过20年的实验研究提出(C)A.最近发展区理论B.多元智能理论 C.一般发展理论D.心理发生理论
47.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教育家(B)A杜威B夸美纽斯 C卢梭D洛克
48.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是(C)A神学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D国家本位教育目的论 49.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是美国经济学家(B)A达林B舒尔茨 C帕斯通D卡拉贝尔
50.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提出的教育思想是(D)A科学教育B绅士教育 C骑士教育D自然教育
51.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著名的(A)A儿童中心论B教师中心论 C绅士教育论D泛智教育论 5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现了人的发展的(D)A遗传作用 B教育作用 C主观能动作用 D环境作用
53,在我国教学组织的特殊形式是(A)A复式教学B现场教学 C课堂教学D个别教学
5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是(C)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
55,首创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学相长的我国古代教育家是(A)A孔子B孟子 C荀子D老子
56,实验教育学强调运用客观与实验的方式研究教育,其创始人是德国的(B)A拉伊B梅伊曼 C蒙台梭利D帕克
57,自然教育论的倡导者卢梭的主要代表著是(C)A《教育漫话》B《大教学论》 C《爱弥儿》D《教育论》
58,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根据教育实践经验和社会发展,提出了(B)A集体主义教育理论B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 C一般发展教育理论D民主主义教育理论
5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B)A 1986年B 1993年 C 1995年D 1996年
60,创立范例教学法的是德国教育家(C)A布鲁纳B斯金纳
C瓦.根舍因D洛扎洛夫
61、制约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是(D)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
C人口数量D生产力发展水平
62,人力资本理论的莫基人是美国经济学家(A)A舒尔茨B卡拉贝尔 C帕斯通D达林
三、简答题
1、联系实际说明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
答:教育不单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文化,具有选择、传递、创新文化以及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等功能。具体有:
1、教育具有选择、保存、维持文化的功能,如教书育人的时候就是需要通过文化育人,教育必须对文化进行选择等;
2、教育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如教育过程中可以随时接受反馈修正文化传播内容,可以利用远程教育、班级授课等组织形式,大范围地进行文化传播;
3、教育教育创新文化的功能,培养人才也是对文化的创造,现时代就需要创新型的人才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4、教育具有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功能,如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教育把世界文化的精粹选编进教材,接收或者委派留学生,互派教师进行考察、讲学,开展教育交流活动等,吸收世界先进文化。
4,儿童性身心发展规律有哪些? 答: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1.儿童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分化性 2.儿童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3.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5、简述班主任工作的新理念。
答: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保障;
2.学生主体。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3.服务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4.人性化管理。首先注重人文关怀,其次培养和谐班风,再次营造亲情氛围; 5.一体化育人。
6.角色转换。由“保姆”转向导师、由指令者转向引领者、由旁观者转向合作者、由管理者转向研究者; 7.科学发展观。
6、列举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答:道德叙事法,讨论争辩法,价值澄清法,随机教育法,活动实践法,环境熏陶法,品德评价法,自我教育法,7,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重要条件有哪些?
1、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分化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以及连续性与阶段性等特征。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的同时,充分估计儿童现有额发展水平,采取相应措施。
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看是外因,而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则是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2、优化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优化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学设施、教师的素质和管理方式,都会影响到教育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3、主动协调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社会和家庭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意识形态以及道德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的投入、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目的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活动和过程的进行,影响着教育的模式和水平。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客观条件】
(1)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有专职人员,学校教育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专业性等特点。
(2)由受教育者的角色心理决定
(3)由时代发展的特点决定
(二)实现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条件【主观条件】
1.教育的自身情况:包括教育的物质条件、教师素质、管理水平等
2.家庭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人际氛围、父母的文化水平
3.社会发展状况:包括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风尚、政治制度 8,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可以影响人口数量。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最有效的手段。
2、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婚育知识的介绍,租金优生优育,从源头上提高人口先天素质;通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可以提供高人口文化素质;人口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也依赖于教育,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就会培养出什么品质的人。
3、教育可以完善人口结构。教育可以改变妇女的生育观;教育通过普及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教育可以改变城乡人口比例;教育也可以完善人口的职业结构;教育还可以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
9,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1、示范性。教师的劳动就是用自己的思想、知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劳动对象——学生,这是教师劳动与其它劳动的最大区别。为人师表,是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和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2、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是学生,他们是千差万别的。其次,教师劳动的目的和任务是全面的、多种多样的。再次,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
3、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0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日常教学工作的创造性。(2)教育教学改革的创造性。(3)教育机智
12、学生发展的根本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学生发展的根本属性表现在身体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身体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身体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人的心理发展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能力产生和完善的过程。主观能动性、主体性、智力的差异性
13、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答:教育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校本课题研究以及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14,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答:
(一)目标明确,完成任务;
(二)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
(三)方法适合,善“启”会“导”;
(四)组织教学,具有教学机智;
(五)语言清晰,教学内容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整合;
(六)态度积极,气氛活跃。
有8点,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书上有标准答案 15,选用教学最优化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 答:1.根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3.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4.根据教师自身素养及所具备的条件; 5.根据教学方法的类型与功能。
17.联系我国实际说明“经济要发展,教育需先行”
答:第一,教育先行是当代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现代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使科学知识与人结合,同时实现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在科技知识广泛运用于生产过程的现阶段,教育对于生产、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突出。
第二,教育是为未来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培养人才,由于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教育工作效益的滞后性,决定了教育的发展必须先于经济的发展。不能等经济发展了,再发展教育,而是要使教育的发展在适当程度上优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为经济的发展准备好适当的人才。第三,教育发展要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教育先行决不意味着教育可以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并不是要教育消极等待经济条件,跟在经济后面,而应当在现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经济条件,使教育的发展先走一步,为经济的发展做好人才的准备。教育先行也正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推进,教育对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推动作用和先手功效。因此,教育绝不能滞后于经济建设,而必须超前于经济的发展。
四、名词解释题
1、潜在课程: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这是网上搜到的,不知道能不能用)
2、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意思是“基础”、“基本要点”。根据教学规律、教学目的和教学实践的需要而制定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也有人吧教学原则当做“教学法原理”。教学原理是直接地、如实地说明和解释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则不同,它是通过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主观认识来间接地反映教学规律的。人们对同一条教学规律的认识与理解不同,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教学原则。
3、教育功能: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可以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4、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由一套教学方式组成的操作策略。(课本给出了很多种解释,不知道用哪种)
5、学科课程:即为了教学的需要,而把某一门科学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达到的水平。
6、遗传素质: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体质结构和神经系统方面的解剖特征,其中脑的机能特征尤为重要。这些特征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其作用在于将祖先所具有的某些固定下来的生物特征,即遗传素质,传递给下一代。
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8、教育法规:教育法规是教育方面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定、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是国家管理教育的基本依据。教育法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教育法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认可的教育法律、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和规章、地方权力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规章以及其他法律中有关教育的条款等。狭义的教育法规主要指教育法律,即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者认可的规范性文件。9,终身教育P21 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10、班级授课制(P346)
班级授课制是学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按照课程规定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固定的教学时间表规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面对全班学生进行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11、教学模式P281 ①教学模式是正确反映教学客观规律、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行为范型。
②这种教学行为范型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师、学生、媒体互动状态和过程加以概括而形成的以系统、有序、简明的形式表达的一种结构关系。③教学模式是程序化的、确定性的教学方法。14,教育目的P81 教育目的是人们在开展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观念地存在着的活动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构,也就是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要求。
五、分析题
1、请辨析教师应成为研究者。
答:这个观点正确: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使教育教学工作愈加复杂多变,给教师职业带来严峻的挑战,甚至有些问题运用原有的理论和经验已无法解决,这就是要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成为一名研究性教师。教师的研究者角色,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新时期对教师角色的重要补充。因为,成熟的教师应该是专家型教师,不仅要具有有效的经验行为,而且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从而提升自己的理 论素养和学术水平,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性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教师发现并研究了教育过程中到目前为止尚未被人注意的某个方面,而且在于这种研究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对自己劳动的看法。创造性研究能使教师不再把教育工作看做同一些事情的单调乏味的重复,看做每天在各个年级里千篇一律地讲课和复习,而是看做永远常新的、独一无二的创造活动。”要成为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首先,教师要具有研究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大胆探索,积极反思,不断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其次,要学习和掌握教育科研的程序和方法,注意收集与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注意研究过程和使用方法的规范性;再次,还要加强专家的学术指导,尽可能与专家合作开展研究。2.请辨析取消分班制、实行异地参加高考、教育资源均衡是教育民主化的体现。
答: 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所谓教育民主化,就是要“要求教育具有平等、民主、合作、能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等特点。主要内容包括:取消等级制教育制度,给广大民众以受教育权利,实行教育机会均等,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提高他们的民主和参与意识”。取消分班制、实行异地参加高考、教育资源均衡是符合教育平等、民主、合作、能调动教育这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的特点的,能够体现了一种人文的精神。4,请辨析德育就是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答:该说法是不正确的。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采取一定的教育措施,创设适宜的思想品德教育情境,通过学生主体的建构,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提升的教育活动。其基本内涵大体包括三方面:一是政治教育,二是思想教育,三是道德教育。中小学德育的重点是道德教育,它既是社会调节的一种特殊手段,又是人实现自我精神完善的一种特殊方式,始终植根在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所以,道德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不仅仅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还包括道德教育,因而该说法不正确。5,请辨析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
答:该说法是不正确的。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其基本任务就是在校长的领导下,按照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开展班主任工作,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全面关心教育和管理学生,是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而在班主任众多的工作内容当中,其德育教育,即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政治记极其心理品质教育史班主任工作当中居首要的地位。所以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而不是学习指导。
10、列举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应试教育现象,并根据教育目的理论加以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答:(1)应试教育现象:单纯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德智体美的教育;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基本方法,妨碍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学习,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
(2)“应试教育”的存在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有社会根源,也有教育自身的原因。我们应该从教育系统的内外部原因来应对应试教育这种现象。根据外部原因而采取的对策:
1、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增加就业机会,使高考不仅仅是一个人改变其社会经济地位的基本途径。
2、改善劳动人事制度,不能片面追求高学历,纠正社会上的不正之风,鼓励学生通过正当途径走向劳动岗位。
3、家庭、社会要改变传统的“读书做官”、“学而优则仕”的价值取向。
4、我们不能一味的唯上、唯书,要联系实际,注重实践的发展。鼓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
根据内部原因而采取的对策:
1、加强力度改善我国高考的招生制度,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局面。
2、教育结构合理化,改善教育制度,加快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3、教学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12,王老师走进5.1班教室,看见黑板没擦,非常生气,于是就采取了一个“制裁”学生的措施:你们不是不擦黑板吗!那好,我就在黑板的字里行间进行板书,看谁吃亏!请用师生关系原理分析王老师的做法对吗?结合此案例说明怎样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从教育学角度来看,王老师的做法是不对的。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就是师生关系建立、调整和优化的过程。师生关系重视建立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的,与师生双方密切相关,受多种因素制约。但就教育内部而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双方共同努力。教师在师生关系建立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所以,要建立民主、和谐亲密、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有以下几种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从事例中,王老师应该先了解清楚学生为什么没有擦黑板,而不是一走进教室就生气并采取“惩罚措施”。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明白学生的大致特点,知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王老师应该对学生多点了解,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热爱学生包括热爱所有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经常走到学生之中,忌讳挖苦、讽刺学生、粗暴对待学生。王老师这种“在字里行间板书”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无疑就是一种挖苦学生的做法。教师处理问题,必须人性化,公正无私,使学生心悦诚服。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师生关系一定要经历生疏、接触、亲近、依赖、协调、默契阶段。材料中的王老师应该主动跟学生沟通,了解个中缘由,再去判断事情的情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与冲突。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心理品质无不对学生发生深刻影响。王老师这样的做法,会影响学生对她的态度及看法,王老师可从“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耐心、豁达、宽容、理解等个性品质”这个方面去做。15,药家鑫是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投案。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同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据报道,药家鑫家境殷实,所驾车辆为私家车,在大学里拿奖学金,钢琴也弹得好。药家鑫说:“我从4岁起,就天天练钢琴,每天除了弹钢琴就是学习,稍有不好,就会遭到父母的殴打。学习不好时,父亲好几次把我关在地下室不让上楼,我很多次都想过自杀,因为除了无休止练琴外,我看不到人生的希望。”请分析此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能根据教育学原理,联系我国中小学实际设计出几种教育活动来提升教育工作的实效吗? 答:(1)①此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药家鑫没有受到良好的的道德教育,这主要是由于他从小到大的家庭生活教育过度关注物质方面和技能方面的投入,而对他的身心,情感方面的健康发展。进而导致他在遇到突发事件是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和行为选择。
(2)①根据“道德叙事法”的德育方法,可以通过大型或小型班会或宣讲会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述道德人物的光辉事迹,让同学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自觉。
②根据“议论争辩法”的德育方法,可以针对当前所出现的道德事件,用辩论赛的方式,让同学在辩论中弄清是非,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
③根据“活动实践法”的教育方法,可以到敬老院开展敬老爱老活动,或是在社会公共场所进行义务志愿者活动,让同学在活动中得到真切感受从而能在道德行为上明白怎样做。16.请辨析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我敢说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就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教育之故。”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认为人的好坏,有无用,人类的千差万别是教育之故,肯定和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原则上规定着人的发展的方向、标准和目标。
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除了教育,还有遗传因素、环境、实践活动和人的主体性等因素。认为人的发展好坏,有无用,十分之九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过分夸大教育作用的教育万能论。错误地认为人的发展是由环境和教育机械决定,否认遗传的作用,否认了环境 的作用,否认了实践活动和人的主体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第四篇:健康教育学
护理健康教育学是护理学与健康教育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是研究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理论、方法、实践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健康危险因素:危害个人或群体的健康,致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医院健康教育又称“临床健康教育”或“患者健康教育”,是以患者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者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由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其教育目标是针对患者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特点,通过健康教育实现对疾病的控制,促进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行为干预:在健康教育中,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帮助教育对象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技能,改变不良行为,采纳有利健康的行为。行为矫正:是按照一定的期望,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措施,促使矫正对象改变自身的特定行为的行为干预过程。健康传播:是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获取、制作、传递、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区为范围,社区居民为对象,以社区护士为主体,为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促进社区健康而实施的护理健康教育活动。
教育对象与形式【1患者及其家属2健康群体3医护人员】医院健康促进的主要工作内容【1针对患者及其家属2针对医院职工3优化医院组织结构42优化物质环境5社区健康促进】促进健康的行为【1基本健康行为2戒除不良嗜好3预警行为4避开环境危害5合理利用卫生服务】危害健康行为【1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2致病行为模式3不良疾病行为4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知信行模式【认为只有当人们了解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的信念和态度,才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行为变化阶段
【1无转变打算阶段2打算转变阶段3转变准备阶段4转变行为阶段5行为维持阶段】矫正方法呈综合化,常用方法为【1强化法2消除法3厌恶法4脱敏法】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个基本特点【1社会性2双向性3共享性4符号性5目的性】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中包括的传播要素有【1传播者2信息3媒介渠道4受传者5传播效果】主动性大小将其分为三类【1主动-被动型关系2指导-合作型关系3共同参与型关系】健康教育方法【1婴幼儿父母应重视健康信息传播2学前儿童应接受示范式教育3学龄儿童应接受行为指导4青春期少年应接受启发式教育】健康教育内容【1采纳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道路安全3生殖健康教育4保持心理健康5预防癌症6更年期保健】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1防跌倒2神慎动3忌烫澡4利排便5忌饱餐酗酒】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1健康人群2亚健康人群3高危人群4重点保健人群5患者及其家属】影响健康相关行为的因素【1倾向因素2强化因素3促成因素】健康教育计划的评价分为【形成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
第五篇:健康教育学
1.健康:不是反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良好状态。2.亚健康是指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特殊状态,机体尚无器质性病变但体力降低,反应能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3.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4.健康教育指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5.自我保健:是指人们为维护和增进健康,为预防、发现和治疗疾病,自己采取的卫生行为以及与健康有关的决策。
6.行为指具有认知、思维能力,并有情感,意志等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作出的能动的反应。7.行为方式:反应人们处理事物的方式表现。
8.健康管理:指一个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9.健康自我管理:在系列健康教育课程或健 康资讯的帮助下,掌握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知识和管理技能,充分利用各种社区资源,通过个人的努力对自身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校政,降低健康危险因素,提高健康水平的自我管理活动。
10.健康社会管理指通过专业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对个人和群体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进行评估,为个人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并干预实施。
11.健康行为:人们为了增强体质维持与促进身心健康和避免疾病而从事的各种活动。
12.危害健康行为指在偏离个人和社会健康所期望的方向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相对明显、确定的各种行为 13.体适能:是人类适应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等 活动应具备的各种身体能力。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
14.心理健康:反映的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健全人格的前提下一种持续的相对稳定的,知、情、意协调并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社会功能良好的心理状态
15.健康饮食:有利于健康的,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和饮食习惯
16.肥胖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和分布异常的疾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所致能量摄入多于消耗造成失衡的结果,是一种多因素慢性代谢疾病。
17.学校健康教育是以大中小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健康为中心的教育活动,是学校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成份。1.在三维健康观的基础上,中国社会医学者把把健康分为三层次
第一层次:【一级健康】满足生存条件 第二层次:【二级健康】为满意条件(1)包括一定的职业和收入,满足经济要求(2)日常生活中能享用最新科技成果(3)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三层次:【三级健康】为最高层次的健康,包括(1)通过适当训练,掌握高深知识和技术并且有条件应用这些技术(2)能过着为社会做贡献的生活
2.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75%的人处于亚健康。3.亚健康状态发生的原因:①由于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繁多的社会信息刺激,使人的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而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②受社会学、心理学、环境、生活方式和遗传学的不良影响③环境的严重污染,生存空间过于狭小④社会生活过于复杂化和多变性,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日益淡漠,情感交流日益缺乏⑤缺乏亲密的社会关系和友谊,使人们感到无聊,无助,烦恼 4.超重和肥胖不仅是我国学生面临的主要营养问题,也是成年人面临的主要营养问题,按体质的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为超重,≥28为肥胖的标准,(Body mass index,BMI)<18.5为偏瘦,在18.6—24正常(体指数公式:BMI=实际体重kg/身高m²)5.健康教育被列为初级卫生保健8项要素之首
6.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核心:健康教育实质是一种干预,它提供人们行为改变所必须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使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作出行为抉择。
7.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①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②环境因素③生物学因素④卫生服务 8.健康促进计划的内容:(1)确立教育对象①第一目标人群②第二目标人群③第三目标人群(2)制定教育策略①健康教育类②社会和坏境策略(3)选择教育场地①教育机构②卫生机构③工作场所④公共场所⑤家庭(4)准备教育资料①阅读资料②视听资料(5)确定教育活动日程(6)确定组织网络与执行人员(7)检测与评价
9.劳伦斯·格林模式,将计划设计分为:社会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教育与组织诊断,管理与政策诊断及评价阶段。
10.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可分为①倾向因素: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某种行为的因素,它包括知识,态度,信念和价值观,也可包括个人技巧。②促成因素:是指促使某种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条件,即实现某种行为所必需的技术和资源;它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诊所,医疗费用,交通工具,个人保健技术,而行政的重视与支持,法律政策也可归结为促成因素。③强化因素:是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它主要来自社会的支、,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也包括人们对行为后果的 感受。
11.干预对象(目标人群)可分为一级目标人群,即计划希望这些人群将实施所建议的健康行为。二级人群,即对一级目标人群有重要影响的人,或能激发教育和加强二级目标人群行为和信念的人,如卫生保健人员、有关行政领导、朋友等。三级目标人群:即决策者、经济资助者和其他对计划的成功有要影响的人。12.健康促进计划确立目标:①计划总目标②具体计划目标:4W(对象,内容,时间,地点)2H(变化程度多少,如何测量这种变化)
13.行为形成规律:被动、主动、自主发展、巩固。
干预行为的理论模式:知,信,行(被动,服从,认同,同化,内化)
14.健康促进计划由设计、实施和评估三个部分组成。完整的计划评估应包括形成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和总结平价
15.导致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①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如行为与生活方式,采用均衡饮食,增加运动等。②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个人的生物特征,遗传等不可认为控制。
16.行为的五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行为结果 17.影响行为形成的因素:①倾向因素②促成因素③强化因素
18.健康行为主要有4类:①日常健康行为;如合理的营养,充足的睡眠,积极的休息,适量的运动,讲究个人卫生,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等②保健行为;如定期体检,接受预防接种,有病主动求医,积极配合医疗护理,遵循遗嘱等③预防性行为;避免导致健康损伤的环境和事件,如避免环境中危害物质的侵入,系安全带预防车祸对健康的损害,安全的性行为④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如戒烟,酒,毒,赌等 19.健康行为的理论:健康信念理论模型、合理计划与计划行为理论、自我效能理论、阶段变化理论。20.危害健康行为的种类:网络成瘾、自杀行为、吸毒、吸烟行为、酗酒行为。
21.亚健康状态表现:躯体亚健康状态、心理亚健康状态、人际交往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症、过劳死 22.健康促进是现代世界上最推崇的,具有全新意义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责任感及健康水平的最佳过程与途径。
23.健康教育理论基础:①行为学:认得行为的形成规律;②传播学③预防医学
24.干预一个人的行为依据知信行,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服从-认同-同化 25.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26.影响健康的十大警讯①体重过轻②不安全的性行为③高血压④吸烟⑤喝酒⑥不安全的水,不安全的卫生设施和卫生习惯⑦缺铁⑧固体燃料释放的室内烟雾⑨高胆固醇⑩肥胖。
27.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分析,人的健康60%取决于行为与生活方式,15%取决于遗传因素,8%取决于医疗服务条件,7%取决于气候影响。
28.健康管理的模式:管理者模式,被管理者模式。目的:通过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以尽可能少的社会资源投入达到降低个人群体健康风险和疾病发生率;及早发现疾病,提高临床疾病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全面提高个人,社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9.实行管理后,90%的个人和单位的医疗费用降低到原来的10%
30.WHO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31.健竞技体适能;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速度,爆发力和反应速度等与运动竞技能力有关的体适能要素组成。
32.健康体适能;心血管适能,体脂含量,肌肉含量,柔韧适能 33.心理健康的维护①生理维护②心理维护③社会维护
34.健康饮食包括四个方面内容:①健康饮食结构②健康饮食制度③健康食物加工方式
④食品安全
35.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①油脂类25克②奶类及奶制品油脂类100克豆类及豆制品50克③禽兽肉类50-100克,鱼虾类50克,蛋类25-50克④蔬菜类400-500克,水果类100-200克⑤谷类300-500克(①-⑤分别从塔顶到塔底)
36.WHO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觉日”
37.睡眠的功能:①促进脑功能的发育②保存脑的能量③巩固记忆④促进机体生长,延缓衰老⑤增加机体的免疫机制⑥保证健康睡眠
38.保证健康睡眠应做到:①规则的生活节律②良好的睡眠坏境③正确的睡眠姿势④必要的午睡时间 39.常见睡眠问题:①失眠症②嗜睡症③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④发作性睡病 40.青春期:女孩:11-12岁——17-18岁;
男孩:13-14岁——18-20岁 41.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性传染,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42.肥胖的分类:①先天遗传性肥胖②后天病理性肥胖③单纯性肥胖
43.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①学校健康教育影响人的生命质量,儿童青少年是健康教育的重点。②学校健康教育可以向社会家庭辐射。③学校健康教育是最适宜的场所。44.学校课程类型:绪论,新授,综合,复习,考查,实验课
45.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①导入技能②教学语言技能③提问技能④讲解技能⑤变化技能⑥强化技能⑦演示技能⑧板书技能⑨结束技能⑩课堂组织技能
46.常用导入新授课的方法有:启趣法、质疑法、悬念法、故事法、典型事例法、演示法、检查法、温存法 47.2008、12、1
国务院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48.学校健康教育选择教学内容七大原则:①目标明确②具有代表性③切合教材符合逻辑④内容符合学生兴趣和活动⑤内容具有灵活性⑥教师了解学生⑦时间分配 49.人的行为方式:0——3岁被动发展阶段——遗传本能;3——12岁主动发展阶段——模仿探究;12——成年自主发展阶段——调整完善;成年以后
巩固发展阶段——巩固
50.运动处方基本要素:①运动目的②运动类型:力量性、耐力性、伸展性③运动强度④运动时间⑤运动频率⑥注意事项
51.通过“知、信、行”来影响我们的行为。
52.学校可以通过开讲座、上教育课、网络、宣传来传播我们对健康行为的认识。
53.导入技巧有:情感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事故导入,实验导入,直观导入,旧知识倒入,其他知识导入。
54.导入结构:引起注意——激起动机——组织指引——建立联系
55.我国十大健康风险因素:1体重过轻
2不安全的性行为 3高血压4 吸烟 5喝酒 6不安全的水,不安全的卫生设施及卫生习惯7缺铁 8固体燃烧释放的室内烟雾自我保健是指人们维护和增进健康,为预防,发现和治疗疾病,自己采取的卫生行为以及与健康有关的决策。
简答与论述
1何为疾病的三级预防?
答: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是指在疾病尚未发生的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
二级预防:临床前预防是在疾病的潜伏期为阻止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三级预防:临床预防是在病的临床期为减少其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2.健康自我管理的基本技巧 答:
(一)做积极的自我管理者:(1)尝试一步一步地完成某一行动(2)注意学习他人的经验(3)积极寻求他人的理解和支持(4)及时消除不良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感状态
(二)解决问题的技巧:问题不可能一次性就能解决好,必须分阶段地以短期能实现的内容为目标,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要善于不断地学习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特别是应善于取得社会支持
(三)制定计划的技巧:(1)决定自己要做的事并拟定要达到的目标(2)分解目标,寻找可行的方法和途径(3)制定短期行动计划(4)执行行动计划(5)检验执行结果(6)进行中期调整(7)及时奖励自己
(四)与医生交流的技巧:(1)P-准备(2)A-询问(3)R-复述(4)T-行动 3吸烟(案例分析)答:(1)提倡行为:“中小学生不吸第一支烟”(2)确立目标人群:中小学生(3)所提倡的健康行为的新技术(巧),拒烟技巧,如:扑克牌做载体宣传(4)了解目标人群对健康行为态度和社会因素,问卷调查了解中小学生对吸烟有害健康的态度(5)了解所提倡的健康行为此前是否介绍过,大面积的访问前人对此项行为的实施及效果(6)目标人群现有健康信息来源:问卷调查(7)挑选影响传播渠道:音视频宣传,图片宣传(8)设计健康讯息:在扑克牌或烟盒上设计宣传健康和吸烟有害的画面及文字(9)预实验:在目标人群中实施实验(10)进行措施干预(11)评估实验(12)反复进行实验,并不断修正。4试运用“知,信,行”理论干预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一危害行为 答:干预大学生“吸烟”这一危害行为。“知”:知识,“信”:信念,“行”:行为。(1)首先,运用科学知识宣传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并传授大学生抵制吸烟的好处(传授知识)(2)其次,在宣传的同时,保证让学生确定吸烟有害健康的信念,并帮助他们树立戒烟的信念(确立信念)(3)最后,帮助学生戒烟和协助预防其他同学吸烟(实施行动)5健康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 答:(1)健康信息的采集与管理(2)健康评估(3)健康计划与健康指导(4)健康计划的监督与反馈 6影响行为形成的因素
答:若一位青少年对吸烟持有消极态度,坚信吸烟有害健康(倾向因素),则结果他 不吸烟(行为)。他的不吸烟行为又可受到父母的奖励(强化因素)。禁止向青少年售烟的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可避免青少年购得香烟(促成因素)。相反若青少年受到同伴吸烟的压力(强化因素),在商店又可买到香烟(促成因素),这两点可促使青少年对吸烟呈有积极态度(倾向因素),进而吸烟(行为),并被同伴的吸烟行为强化(强化因素)。7.学校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
答:健康教育是以促进健康为核心的教育,通过有计划的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技能,促进学生自觉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的危险因素,为生命健康奠定基础。8.以综合课为例简述学校健康教育结构?
答:1 组织教学:讲解健康行为。
2复习提问:探究健康行为
3导入新课:健康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4讲授新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 5巩固提高:进行提问和测验。
6布置作业:对一项健康生活方式进行简述 9.上课的程序?
答:1课前准备:备课,教案。
2课堂教学:讲课。
3课外作业:课外拓展
10.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内容?
答:①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②疾病预防③心理健康④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⑤安全应给与避险 11.健康传播活动的一般过程?
答:①说明要提倡的什么健康行为,如中小学生不吸第一支烟。②确定目标人群③所提倡的健康行为是否要有新的要求④了解目标人群现有的健康相关行为及其态度信念和社会因素⑤了解所提倡的健康行为此前是否介绍过⑥目标人群现有健康信息的资源,他们与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接触情况⑦挑选最能接近和影响目标人群的传播渠道。8设计合乎要求的健康讯息。9预实验。10与其他与其他干预措施同步进行。11评估所提倡的健康行为是否被实行。12反复进行传播活动,并对信息做出修正。1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简答题或判断)
答: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没有健康教育就没有健康促进,健康促进是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既有区别,又关系密切①健康教育是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民教育。而健康教育促进是在组织,政治,经济,法律上提供支持环境,它对行为改变的作用比较持久,并带有一定的约束性②健康促进涉及整个人群和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限于某一部分人群或仅对某一疾病的危险因素③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基础,健康促进如不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则健康促进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健康教育如不向健康促进发展,其作用就会受极大的限制④与健康教育相比,健康促进融客观的支持与主观的参与于一体,前者包括政策和环境的支持,后者则重于人与社会的参与意识与参与水平13.学校健康教育的原则?
答: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有序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巩固性原则、反馈调节原则。
案例1:① 青少年为什么会频繁出现这些危害健康的行为?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旺
盛时期,这种变化的急剧性和过渡性使他们内心世界充满矛盾,行为特征既明显又不成熟,如果健康教育引导得当,将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极大作用。
② 青少年的这些危害行为应采取什么办法加以解决?青少年缺乏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又缺乏必要的健康行为引导,学校应开展健康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水平
③ 你认为学校在干预中有哪些责任、优势?学校的功能决定了学校既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场所,同时又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最好传播场所,时机最佳,效果最好。
案例2:学校关于学生蛔虫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你认为该项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存在哪些不完善的地方?①把握好健康促进教育的时机②健康教育是面对学生,就应该有各方面组成的领导机构和业务机构,依据格林模式来制定较为完善的计划③学校健康教育实施需有一个良好的内部和外部坏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广泛配合④对学校健康教育的评价应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指标来评价,以判断它的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