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兰州一中高三诊断考试文言文陆光祖翻译

时间:2019-05-12 15:2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兰州一中高三诊断考试文言文陆光祖翻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兰州一中高三诊断考试文言文陆光祖翻译》。

第一篇:2014年兰州一中高三诊断考试文言文陆光祖翻译

【2014年兰州一中高三诊断考试语文答案】

文言文翻译

《明史 陆光祖传》

陆光祖,字与绳,平湖人,在十七岁的时候,就与父亲同时考中了举人。随即又于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出任河南浚县知县。他继承了祖辈们的高尚品德,为官清正廉洁,敢于为民请命而不惧权势。时有兵部尚书赵锦,下令征召京都周围地区的百姓修筑边塞墙垣。光祖因浚县较远,说百姓去不方便。这就惹怒了赵锦,便上书要弹劾他。光祖即将这些情况报告给巡抚,请求按工程雇工所需的工价交拿钱财顶替了征召。浚县的百姓们因此而不用为家庭中的青壮男人背境离乡的艰险命运所担忧,得到了欣慰与安宁。又遇有郡王夺民产之纠纷,民告之于公堂,光祖依法裁处了郡王,给予了百姓一个公平与公正。时礼部尚书为严讷,对光祖的意见十分尊重,往往都给予采纳执行。严讷改吏部尚书,又将光祖调去,先任验封郎中、考功,继又改作文选郎。他到任后,忠实履行职责,极尽汲引和选举人才之能事。大凡天下博学多才的儒生高士,无不都予以选拔任用。而且他不拘一格选人才。

由于陆光祖不攀权迎贵,不与时委蛇,敢于直言,因此招当路所嫉恨、排击,多次请退家居。陆光祖为吏部郎中,罢黜、选拔官吏完全不与御史台通气。御史孙丕扬遂弹劾陆光祖办事专断,时光祖已任太常寺少卿,为此被免职。光祖上朝辞归时,恰好遇到孙,对他说道:“承蒙教诲,受益匪浅。只是今日吏部人情关说不断,如果我不专断,恐怕公道无法伸张?孙公上疏弹劾在下,实在是一个错误。”孙沉思良久,说道:“你说的有理,我错了。”立即起草上奏,自陈失言之误,极力推荐陆光祖,于是陆光祖得以官复原职,与孙丕扬共称当代两贤人。光祖待人一以至公,毫无藏怒宿怨。初与内阁张居正同年相善。当居正以夺情杖言时,光祖遗书规劝。及王用汲弹劾居正,居正处于危急之时,光祖又以大理卿的身份,力解得卑。当光祖调任工部侍郎时,因议漕运改拆忤逆了张居正,遭到御史张一鲲的论难而引归。但他对于自己的落职,毫无藏怒宿碑。万历十一年(1583),光祖又起任南京兵部右侍郎,方旬日,又诏为吏部。此时,光祖悉引居正所摒弃的老成练达之臣,布为九列,给予适当照顾。可是,李植、江东之还力求居正罪却。然而,光祖不计宿怨,认为“居正辅翼之力不可泯,与言路车”,维护了张居正的功名。又有御史蔡时鼎、陈登云弹劾光珥,祖却豁达大度,不计私仇,还引陈登云为知己。凡此种列,深得时论称赞,神宗也书其名于御屏,成为万历年间的一饵老成练达的重臣。

尽管陆光祖屡屡遭到弹劾,但绝无芥蒂,恩怨不留胸中,几度推举曾经劾罢自己之官吏,如孙丕扬、赵用贤、陈登云等。明末政治黑暗,官场内明争暗斗,官僚之间尤喜结党营私,排斥异己。陆光祖洁身自好,从不参与党争。

第二篇:2013届高三文言文翻译

二月二日~五日答案

二月二日

一、文言文翻译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诸侯害怕,就结盟来商量削弱秦国(的方法),不吝惜用珍宝和富饶的土地,来招揽天下的人才。

(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像这样做,原来的边远地区的人不归附,就修治文教德政来使他们归附;已经使他们归附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3)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沛公说:‚您怎么会和项伯有交情的呢?‛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样以后,人们才知道只有在忧患中才能得以生存,却会在沉迷安乐中走向衰亡。

(5)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皮都不存在了,毛将要依附在哪里呢?

(6)项王亦身被十余创。(《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全身也遭受了十余处创伤。

(7)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身穿盔甲,手拿武器。

(8)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希望项伯能详细说明我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的。

(9)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还是认真探究他成功失败的过程,却都出自人为的原因呢?

(10)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

遗憾自己的志愿还没有全部完成,如果平平庸庸的死了,就会使自己的文章不能在后代传扬了。

二、诗歌鉴赏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②,三年从事亚夫营③。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③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1)首联和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分)

(1)(4分)①描写了风和日暖、笙歌笑语、花柔柳嫩、蝶紫蜂黄的早春景象。(2分)②手法:拟人、对偶(2分)。

(2)从“万里”、“三年”两个词中任选一个加以赏析。(2分)

参考答案一:‚万里‛强调空间渺远,蕴涵飘零天涯而欲归家不能的苦闷;(1分)为尾联抒发作者的悲情做铺垫。(1分)参考答案二:‚三年‛点明时间漫长,流露羁旅的愁苦和疲惫。(1分)为尾联抒发作者的悲情做铺垫。(1分)

(3)请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4分)

(3)(4分)本诗作者的情感由乐而悲,进而由悲而怨。前两联先写欢乐春景;中间一折,抒发悲抑归情;末句再折,转责新滩不解人意,情感变化一波三折。(答出1点得1分,答出2点得2分,答出3点得4分)

二月三日

一、文言文翻译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蜀国的边远之地有两位僧人,其中的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这和用刀捅人并杀了他,然后说:‚不是我杀死的,是兵器杀死的‛有什么不同?

(3)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武王身边的人想用兵器杀死他们(伯夷、叔齐)。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好的将领手持强弩驻守在要害的地方,忠诚的大臣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严厉盘问过往行人。‚‘何’通‘呵’,呵斥。‛

(5)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

我小的时候经常得病,九岁还不能走路。一个人孤单凄苦,一直到成年。

(6)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事,那么我早就困苦不堪了。

(7)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8)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

(9)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晋文之事》)

视力足够能看清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的末端,却看不到整车的柴禾。

(1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答客难》)

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人太精明且过分苛刻,就没有伙伴。

二、诗歌鉴赏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谩嗟:空叹。

(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3分)

(1)①‚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②‚故国‛点题(或‚扣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③‚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3分,一点1分)

(2)“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实写登临所见,请简要说明在写法上有何特点?(3分)

(2)①运用了比喻、拟人(‚如簇‛是好似争相聚集在一起之意,应属拟人手法)、借代等修辞手法;②远近结合(或‚由远而近‛);③动静结合(或‚静中有动‛);④注意描画景物的色彩。(3分,答出一点得1分,得满3分为止。)

(3)这首词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3)①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②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是空发兴亡的感慨;商女至今犹唱《后庭》遗曲);③流露了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4分,一点2分,得满4分为止。)

二月四日

一、文言文翻译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根据实情去处理。

(2)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使八州重新排列座次,使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逍遥游》)

朝菌不知道一个月的时间变化,蟪蛄不知道一年的时间变化,这就是短寿。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你的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竟然连寡妇孤儿都不如。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如果从它变化的方面去看,那么天地连一瞬间都没有停止过。

(6)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秦国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

(7)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于是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的救兵才出动。

(8)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9)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原因大概是(帝王)在处于危急忧患之中时,肯定会付出最大的诚意来优待手下的人才;而等他的志向得以伸展,功业建成了,就放纵自己的情绪,傲慢地对待周围的事物。

(10)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做人君的人,如果看见能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醒自己。

二、诗歌鉴赏

幽州夜饮

张 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1)这两句通过对‚凉风‛‚夜雨‛‚寒林‛的描写,突出了边地之夜萧瑟、荒寒的特点。(2分)一方面渲染了‚夜饮‛的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全诗奠定了愁苦的情感基调。

(2)诗歌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1分)表达了诗人因年老及仕途坎坷所生的愤懑之情。(2分)

(3)清人姚范评论最后一联“托意深婉”,请作具体分析。(3分)

(3)表面上感激皇上派遣他来边城为将的深恩,(1分)实际上表达了他对朝廷的怨愤之情。(2分)

二月五日

一、文言文翻译

(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特意下了圣旨,任命微臣为郎中这个官,不久蒙受国家的恩典,被任命为冼马的官职。

(2)洒扫庭除

洒水打扫庭院和台阶。

(3)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

(4)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说:‚刚才出来没有(和项羽)告辞,这怎么办呢?‛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做大事的人可以不考虑细微末节,有大礼节的人不避小的责备。

(6)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报任安书》)

我之所以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被幽禁在像粪土一样污浊的监狱之中却不肯死的原因。

(7)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像影子似的跟着他。

(8)樊哙从良坐。(《史记·项羽本纪》)

樊哙紧挨着张良坐了下来。

(9)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选拔有才能的人并且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并且听从它。

(10)与从弟俱知名。

和表弟一样闻名。

二、诗歌鉴赏

玉楼春

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

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

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1)上片是如何写时序变化的?这样写作用是什么?(3分)

⑴通过梅花、桃花和梨花的依次开落来表达时序变迁。突出等候之久,为下文抒发怅惘之情作铺垫。(3分)

(2)下片前两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⑵通过时时倚楼望远,偷偷拭泪的细节,刻画了痴情而哀怨的闺中女子形象。(3分)

(3)试分析下片后两句的抒情特色及效果。(4分)

⑶托物抒情,借埋怨蜘蛛喜鹊多次误传喜讯,表达了自己久盼不归的失望,从侧面体现出思念之殷切,委婉动人。(4分)

第三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高三)(精选)

【教学目标】

1.以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以翻译为切入口,落实第五册文言文复习。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教学设想】

1.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3.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教学时数】 6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翻译的一般目标及翻译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2、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困惑和不足

一、复习巩固(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二、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

1、标准

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第四篇:高三文言文翻译——教案

文言文翻译(教案)

一、真题回放:按照评分标准翻译句子。

1、(2010年广东高考卷)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翻译: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评分标准:授予,古今异义1分,省略句1分,大意1分。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翻译:皇上指挥军队度过黄河,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的军阵。评分标准:麾,1分,河,1分,大意1分。

2、(2011年广东高考卷)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翻译:罗提督招募善于游水(或:泅渡)的人(或:士兵/勇士),(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隐藏(或:躲藏/藏匿)(在)上游的江水中。评分标准:(3分。泅、上流、句意,各1分)②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翻译:(罗提督)还(或:并且)邀请(或:延聘)文人(或:读书人)详细地(或:清晰地)记载他(做贼)的事情,(这种胸襟),确实是个非凡(或:异乎寻常/奇特/奇异)的男子汉啊。(3分。历、洵、“洵奇男子也”句式,各1分)

【补注】洵,诚然,确实。《诗·邶风·静女》:“洵美且异。

3、(2013年高考卷)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4分)

翻译:(饥民)如果不用贩卖私盐的方法让自己活下去的话,一旦他们像蜜蜂一样聚集成为盗贼,那么制造的隐患就深了。

评分标准:(“苟„„则”表假设关系,如果„„那么„„,1分;“自活”1分,“蜂聚”1分,大意1分)

②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翻译:傅先生是天下德才兼备的人,我尚且不能够和他成为朋友,你是什么人,敢叫他的名字!

评分标准(判断句,1分;“名之”,1分;大意1分)

二、分析评分标准,总结采分点。

三、练习:看下面这一段译文,指出其在翻译上的不足之处。“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翻译:一个厨师丁给文惠君杀牛。他用手按着牛头,用肩膀靠住牛脖子,用脚踩着牛肚子,用膝盖顶住牛身子,牛身上发出哗哗的响声,杀牛刀在前进,也发出哗哗的响声。这些声音,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合乎桑林的舞蹈,又合乎《经首》,传说中尧的乐曲的节奏。

错误有:

①“解”和“杀”意义不同;

②牛头、牛脖子、牛肚子之类为原文所没有的;

③“牛身上发出哗哗的响声”不很明确,如译为“皮骨和肉分离时发出哗哗的响声”可能会好一些;

④“一个厨师丁”不合现代汉语习惯,可译作“一个叫丁的厨师”;

⑤“杀牛刀在前进”,也不妥,可改为“进刀时”;

⑥“合乎桑林的舞蹈”,不通,应译为“合乎桑林舞的节拍”;

⑦“传说中尧的乐曲”没有必要译出。

说明:其中①②⑦为译得不确切、多余,③④⑤⑥译得不明白通顺。错误主要在两个方面:

意思翻译不准确、无中生有,句子不通。

这是我们翻译文言文的大忌:想当然,甚至靠想象。

参考翻译:丁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皮骨和肉分离时发出哗哗的响声,进刀时豁豁作响,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四、小结:文言文翻译的要求: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

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

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语句规范、得体,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五、如何做到信达雅?(看课件)

六、练习:结合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换、删-也、调-回也,贤哉!)注释:

贤哉回也:即“回也贤哉”,“回”指颜回。箪(dan1):竹筐。食(si4):食物。饮:喝的东西。陋(lou4):简陋。堪:能够忍受。其:这种。忧:忧苦。(le4):快乐。(孔子说:“真是个贤德的人啊,这个颜回!一竹筐吃的东西,一瓢喝的东西,住在简陋的街巷里,别人不能忍受这种忧苦,颜回却一直充满快乐。真是个贤德的人啊,这个颜回!”)

2、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呜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留-孟尝君、鸡鸣狗盗,换-雄,调-岂足以得士言-贯-哪里说得上得士不得士呢)

(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辈的头目罢了,哪里说得上得士不得士呢!)

七、阅读文段,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翻译句子。(要有争取采分点的意识,做完根据采分点互评)

1、董叔将娶于范氏 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③纺:系 参考答案

①范氏富盍已乎:(2分。“盍”1分,何不,为什么不;“已”1分,停止)

翻译:范家富贵,何不(为什么不)取消(停止)这门婚事(亲事)呢?

②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3分。“执”1分,捉住;省略句“执之”1分;“纺”1分,绑)

翻译:范献子把董叔抓来(捉来、逮住)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③欲而得之,又何请焉:(3分。“欲”1分,想要;宾语前置“何请”1分,请求什么;句意1分)

翻译:想要的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2、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①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3分。译出大意 1分;“旬”1分;“举”1分)

翻译:五十天就攻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这样的。②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2分。译出大意 1分;“是”1分)

翻译:古人有这样做的,武王就是这样。③箪食壶浆以迎王师。(3分。译出大意 1分;“箪”1分;“师”1分。)翻译: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大王您的军队。

八、课后巩固练习。

1、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2002年北京高考试题)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参考答案: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我翻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②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翻译: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参考答案:

①曾子衣敝衣以耕。

翻译: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作。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翻译:先生不是向别人索求,而是人家主动送给你的,为什么不接受呢?

③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翻译:接受的别人的东西,就会害怕得罪他,给予了别人东西就会盛气凌人。即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傲视我,但是我能不畏惧吗?

第五篇:嵇绍字延祖文言文翻译

嵇绍字延祖是一篇高中生必学的文言文。下面小编收集了嵇绍字延祖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借鉴学习!

嵇绍字延祖文言文翻译

嵇绍,字延祖,是曹魏中散大夫嵇康的儿子。十岁时失去了父亲,奉养母亲孝顺慎重。因为父亲(的缘故)被降罪,闲居在家。山涛主管挑选官员,对武帝说:“《康诰》中说‘父子之间的罪过不应相互牵累。’嵇绍的贤能与垝缺相齐,应该加以表扬征召,请任命他为秘书郎一职。”皇帝对山涛说:“像你所说的,(他的才能)完全能够担任秘书丞,何止(仅仅)授予秘书郎呢。”于是下发诏书征用他,嵇绍离家去任秘书丞。嵇绍后来进入洛阳,累次升迁为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颜也很器重他,常常说:“如果让嵇延祖任吏部尚书,可使天下不会再遗漏人才。”沛国的戴晞年轻有才气,当时人们相信他将来必有大用,嵇绍却认为他一定不会成大器。戴晞后来任司州主簿,因为行为不端被驱逐,州里民众都说嵇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年,任给事黄门侍郎。当时侍中贾谧凭借着外戚的身份受宠爱,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潘岳、杜斌等人都依附他。

贾谧请求与嵇绍交好,嵇绍拒绝不理。等到贾谧被处死,嵇绍正在官署,因为他不亲附恶人,被封为弋阳子,又升为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死了,太常奏请加给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由于近来掌礼治之官附和情弊,加谥号便不依据原则。加给陈准的谥号过誉,应该加谥号为‘缪’。”

这件事交给太常处理。当时虽然没有听从嵇绍的意见,但是朝廷大臣都有些惧怕他。齐王冏执掌政事以后,大兴土木,营建宫室,骄横奢侈,嵇绍上书劝谏道:“夏禹以居室简陋而获得美誉,唐虞以茅草屋顶而显示品德,应该省去起造宫屋的烦劳,沉思谦虚谨慎的道理。”齐王冏虽然口头上答应顺从他的建议,但最终还是没有采纳。嵇绍曾经到齐王冏处咨询事情,正赶上齐王冏举办宴会,召董艾等人共商时政。董艾对齐王冏说:“侍中嵇绍善于弹琴,您可以让他演奏。”侍从呈上琴,嵇绍推辞不接。齐王冏说:“今天我们欢聚,您又何必吝惜呢?”嵇绍回答说:“您匡复国家社稷,正应当遵循法度以身作则,让美名能够流传后世。

我虽说身份寒微,但也忝列伯爵之列,身穿朝服,头戴冠冕,出入于朝堂之上,怎么能够手执乐器,去做那些伶人所做的事情呢!假若是脱下官服参加私人宴会,那我就不敢推辞。”齐王冏(听后)很惭愧。董艾等人也很不自在地退身而去。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举,征召嵇绍。嵇绍因为天子流亡在外,受诏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恰逢军队在荡阴战败,百官及侍卫人员都纷纷溃逃,只有嵇绍庄重地端正冠带,挺身保卫天子,军队接近銮驾,飞箭如雨,嵇绍于是被射死在皇帝的身旁,鲜血溅染了御衣,天子为他的死沉痛悲叹。等到战事平定,侍从要浣洗御衣,皇帝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原文】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垝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宜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朝廷惮焉。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于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注]。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习题】

【注】 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

(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嵇绍敢于直言谏劝的一组是()

①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

②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

③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

④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⑤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

⑥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解析:选D。直言谏劝,指直接劝阻皇帝或上司。①句写对戴晞的看法,②句写嵇绍获封的原因,两者与直言谏劝无关,⑥句属委婉劝阻而非直言谏劝,故含有①②⑥的选项排除。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嵇绍是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而孤,与母亲居住在家。山涛选拔官员时向武帝说到嵇绍的才能,嵇绍被任为秘书丞,升迁至汝阴太守,并表现出他的知人之明。

B.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宠信,居于高位,众人趋附。贾谧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太尉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不合实情,应予改谥。

C.齐王冏辅政,大兴土木,以广宅第,嵇绍不以为然,冏虽心中不悦,但也只能停息其事。齐王冏宴会时又要嵇绍操琴为欢,嵇绍却据理拒绝,使齐王冏大感羞惭。

D.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事件平定后,有人欲为皇帝洗衣,皇帝说,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解析:选C。原文说“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意思是冏谦虚地听从了嵇绍的劝阻,但最终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也就是没有停止大兴土木,修建宫室。故该项的“只能停息其事”错。

下载2014年兰州一中高三诊断考试文言文陆光祖翻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兰州一中高三诊断考试文言文陆光祖翻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文言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三文言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翻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明确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与原则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常用方法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 3、让学生逐步体验成功的愉悦......

    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戴埠高级中学 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5/9/28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2、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兰州一中2014届高三9月月考试题语文试题

    兰州一中2014届高三9月月考试题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会永昌王仁随世祖......

    高三诊断性考试质量分析会议

    高三诊断性考试质量分析会议 一、高三“模底”考试质量分析的主题 1、风雨兼程路 矢志不渝心。 2、花香满座细研墨,勤钻精研谋宏图。 3、凝心聚力,强化措施抓质量;振奋精神,狠抓......

    高三历史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总结

    高三历史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总结一、考试整体情况 本次考试范围为高中所学全部历史。试卷难易程度适中。从卷面情况来看,一班平均分45.59分,二班平均分47.13分,三班平均分52.36分......

    甘肃省兰州一中2008—2009高三第三次月考历 史 试 题

    甘肃省兰州一中2008—2009高三第三次月考历 史 试 题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1—20小题1分,21—、3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春秋时期出现的霸主,曾经用过退避......

    2009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卷

    蓝天家教网 http:// 伴你快乐成长 2009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2008年9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俄罗斯民航客机失事向......

    高三《文言文翻译》之“意译”教学案me

    高三《文言文翻译》之“意译”教学案 [考试说明]文言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目标]了解并运用“意译”这种翻译方式。 [回顾] 文言文直译(字字落实)的技巧: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