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储量(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15:1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质储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质储量》。

第一篇:地质储量

地质储量 又称预测储量,是指经过地质勘探手段,查明埋藏地下的资源数量,指根据区域地质测量、矿产分布规律、或根据区域构造单元并结合已知矿产地的成矿规律进行预测的储量。是矿产资源储量中探明程度最差的一级储量。根据矿床勘探和研究程度,岩金矿床地质储量目前分为A、B、C、D四级。其中A、B、C三级称工业储量,D级称远景储量。地质储量在矿产储量中属第四类——不列入探明储量的级别。它只能作为编制普查工作远景时的参考,或作为地质普查找矿设计及矿山企业远景规划的依据

保有储量

保有储量 是地质采矿学名词,指探明储量减去动用储量所剩余的储量,即探明的矿产储量,到统计上报之日为止,扣除出矿量和损失矿量,矿床还拥有的实际储量。它是矿产储量平衡表中重要的一项储量,可作为矿山企业扩大生产能力、编制采掘设计的依据,亦可作为上级机关编制建设规划、总体设计的依据。

保有储量指一定时间内(截止报告日期)矿山所拥有的资源实际储量。是评价矿产资源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

计算时要考虑经地质勘探和其他调查后,矿山(矿床、矿区)的累计探明储量因受新探明储量和已采量等影响而出现的增减等因素。其计算公式为:报告期保有储量=期初累计保有储量±本期因地质勘探、重新计算所造成的储量增减数-已采量-地下损失量-其他损耗量。式中地下损失量系指采矿时无法采出或虽可采出但很不安全、不经济,只能遗弃的储量。如矿柱损失、顶底板损失,以及经批准因构造断裂、地下水淹没或现有采矿技术所限无法开采所占有的储量。

保有储量的计算、确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矿山)资源现状的科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最新的保有储量数据,常作为制定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土开发与整治规划、区域规划、厂(矿)址选择、工厂(矿山〕的新建与扩建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

第二篇:煤矿地质及储量管理工作制度

煤矿地质及储量管理工作制度

一、储量管理由本矿地测科测量专业人员负责管理。

二、储量、回采率必须以地测机构提供数据为准,按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统计表进行测算填绘。

三、根据地质报告及采掘计划,搞清开采区域的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为生产提供各科地质资料。

四、具备储量计算的各种图纸,并及时填绘采掘施工中的地质变化构造。

五、深入井下现场,调查了解资源开采情况,检查验收采掘工程质量,发现浪费、破坏资源情况和采掘工程不符合规划、规程要求时,应及时填写“预防丢煤通知书”和“施工验收意见书”报矿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必须在通知书上签署意见,并迅速采取措施。

六、每个工作面采区、矿井开采结束后时,地测机构要参与现场验收,对搬迁工作签注意见,核实储量,分别计算出工作面回采率、采区回采率和矿井回采率。

七、矿总工程师要定期组织地测人员分析储量、回采率动态,找出储量损失原因,制定提高回采率的措施,每半年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交一次储量管理分析报告。

第三篇:矿井地质及资源储量规程实施细则

郑煤集团公司矿井地质及资源储量规程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集团公司矿井地质及煤炭资源管理,规范集团公司矿井地质工作,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地质规程》、《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等有关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矿井地质工作计划

一、集团公司及矿地测部门必须认真制定矿井地质工作计划,并确保计划的实施。

二、各矿地测部门每年向集团公司上报工作总结的同时,上报下工作计划。无工作计划的,地测工作质量标准化按检查标准降一级。

三、集团公司地测处要定期经常检查各矿地测部门的计划执行情况和工作效果,负责重点工作的协调平衡,确保重点工作的实现。

第二章 生产矿井地质工作联系及预报制度

第三条、地测部门与设计、开拓掘进、回采、安监等部门应互相协作、互相监督、互相配合。有关业务联系必须通过书面形式(委托书)进行。第四条、设计部门需要地质资料时,必须事先联系,提交委托书,并由总工程师签字。地测部门应按以下规定时间提交:

一、矿井技术改造、扩建、水平延伸等设计所需地质资料,应在接到设计部门委托后半年内交付。

二、采区地质说明书应在接到设计部门委托后三个月内提出。特殊情况或需要进行补充勘探者,可同有关部门具体商量提供资料时间。

三、采区地质说明书、综采工作面的回采地质说明书经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查,报集团公司批准后,作为采区设计、综采工作面回采的地质依据。

四、开拓、掘进地质说明书应在接到通知后十五天提出。

五、回采地质说明书在工作面贯通后5天内提出。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后,交生产部门使用。零星或局部地质资料,提交期限按矿总工程师签署意见执行。

第五条、地质部门应加强与掘进单位的业务联系

一、地质部门提交采区或掘进地质说明书以后,应紧密配合施工单位及时进行调查编录,及时掌握地质变化,不断进行修改与补充,作出地质预报,与施工部门保持紧密联系。

二、巷道掘进前方遇有老巷、大断层、老空区时,或接近积水、高瓦斯煤层以及进入其他危险区前,必须按规定的安全距离,用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涉及重大安全问题时必须立即向分管领导汇报。

其中岩巷揭煤安全距离如下:一般距煤层10米(垂距)前,发 揭煤预报;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在岩巷掘至煤层20米(垂距),发揭煤预报。

三、遇有重大地质变化或地质疑难问题,或者存在严重不安全因素,地质上判断根据又不足时,地质部门必须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停止作业。并提出巷探、钻探、物探等准备性意见。

第六条、加强与回采单位的业务联系

一、在回采期间,地质部门按规定及时进行工作面调查,及时填绘工作面图纸,标明工作面的进度。工作面进度的原始资料地质部门应长期保存。

二、工作面调查时,必须认真测定采高,浮煤厚、顶底煤厚以及其他煤量损失的数据。发现不符合设计规定时或工作面严重丢煤时,应及时通知回采单位,指明回采中的问题,并向总工程师汇报后对回采单位进行罚款。

三、工作面内部发生变化时如煤层突然变薄或增厚,出现隐伏断层等,应及时与回采部门联系,并向总工程师汇报。

四、工作面停采线位置由地质测量部门根据设计规定要求确定,并预先在现场标定出来。停采线处如遇有地质变化或其他因素,不能达到预定位置时,回采部门应事先向地测部门提出,经共同鉴定认为 需要变更时,由地质测量部门变更现场标记,其他人不得擅自更改。

第七条、地质预报

一、包括临时性预报、月报、年报,并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

二、各种预报必须有文字和图纸;预报内容应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等;预报结果应保证矿井正常、安全生产,无因预报错误造成工程事故。

第三章 矿区勘探

第八条、矿区勘探方案、设计由地测处根据矿区规划组织编制,经总工程师批准后由地测处根据要求组织实施;生产矿井补勘方案、设计由各生产矿井根据矿井接替计划编制,编制后报地测处汇总、平衡,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列入当年维简。

第九条、凡是重大地质勘探工程,如资源勘探,补充勘探,防治水工程,供水工程等,其勘探方案、设计报集团公司批准后施工。专门瓦斯勘探工程,井筒检查孔、冻结孔等专项工程,其勘探方案、设计报地测处审查后施工。勘探公司施工工程结束后,必须按期提交竣工报告、技术总结报告等成果资料,并将原始资料完好保存;其他勘探单位施工工程结束后除按期提交竣工竣工报告、技术总结报告等成果资料外,还必须提交原始资料;各项勘探工程必须经过集团公司有关人员现场验收和成果资料验收,重大地质勘探工程必须由施工单位组织相关专家评审验收。各项勘探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财务决算。

一、凡深部或外围井田范围的资源地质勘探的设计、施工与资料 的编制内容和要求,一律按《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的规定执行,由资料编制单位向生产单位和集团公司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全套资料。

二、矿区范围内除地质补勘孔外,其余单个水文孔、灭火孔、供水、专门瓦斯勘探等工程,其设计由集团公司、矿、勘探施工单位共 同审定,勘探施工单位具体设计报地测处审查后,由勘探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施工完毕后,由勘探施工单位编制竣工勘探报告。

三、井筒检查孔由设计单位或矿方提出井筒检查孔技术要求与方案,交勘探施工单位施工,钻孔竣工后,由集团公司、矿方(或设计单位)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勘探施工单位按有关规定要求及时提交成果资料。如果验收不合格则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四、外委地质工程,无论维简、国补或自筹资金,建设单位必须将工程合同复印件报集团公司备案,建设单位对工程进度、质量负责,集团公司地测处随时进行抽查。工程验收由建设单位提前1-2天通知集团公司地测处,由集团公司地测处按有关程序牵头组织或参加验收。

五、各项勘探工程报告资料内容的编制要求,参照有关规定与细则执行。移交成果资料份数6份,其中建设单位2份、集团公司地测 处4份(年终由地测处负责向集团公司档案室移交资料2份)。

第十条、维简计划是勘探单位施工的依据,列入维简计划的勘探单位必须保证完成计划,未列入维简计划的工程不允 许施工,调整计划需经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签字同意。

第十一条、资源勘探设计、报告,必须按有关规程规定程序审批。

第四章 资源储量管理

第一节、资源储量计算

第十二条、资源储量计算时,煤层厚度利用真厚度,面积利用斜面积;计算应在1/5000或1/2000储量计算图上进行;储量计算时,面积以平方米,厚度以米,容重以吨每立方米,储量以吨为单位;储量汇总时以万吨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

第二节、储量动态及损失

第十三条、储量增减中由于补充勘探、采勘对比或井界变动、重算等原因,引起储量数字上的变化,经过审查批准后,即可按一般增 减处理。

第十四条、在储量增减量中,根据不同情况,可分别按转入、转出和注销处理。转入、转出只能在能利用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之间进行;注销处理只在已开拓区域内进行。

第十五条、采出量可用统计产量代替,但必须进行水分、灰分、和矸石量改正。

第十六条、申请转入、转出、注销、报损、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等,必须实事求是,并有足够的工程证实。凡应一次处理的,不准化整为零分次处理。由于违反开采程序、乱采乱掘等原因,煤层被破坏,或无充分理由丢弃并不能回采的煤层或块段,一律按不合理损失处理,不能报损。

第十七条、转入、转出、注销、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的储量,经上级批准后,应在地测原图上注明批准文号、日期、储量核减的范围及数字,并将其批准文件和原始资料一并妥善保存,在矿井报废时,上交集团公司。

第十八条、各生产矿井必须随时掌握矿井、采区、工作面的储量、损失量、采出量等情况,对损失及损失率的动态、各项损失所占的比重及造成的原因等,定期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减少损失。每半年应进行一次全矿井回收率分析总结。

第十九条、储量调查的内容及要求:

一、工作面调查与丈量,应每推进不超过30米一次,遇到煤层突然变化或构造复杂时,要适当缩短丈量距离,工作面沿倾斜方向每不超过10-15米丈量一点,并要求:

(一)、工作面丈量的内容必须包括: ①工作面实际进尺、长度、采高;

②工作面煤层产状要素、煤层厚度、夹矸的层数及厚度; ③工作面丢失的顶底煤及浮煤厚度;

④工作面、采区内出现的地质构造、出水、自燃等地质现象。

(二)、工作面丈量煤厚、采高、丢顶底煤及浮煤厚度时,一般应选在同一测点上进行。

二、各生产矿必须按规定探测煤厚,煤厚由各施工连队负责探测,地测部门负责监督并做好记录。探测点距:沿走向10—30米一个点,沿倾向10—30米一个点。每个探煤厚点要取得煤层厚度、夹矸层数及厚度等数据。

三、调查掌握工作面外丢失的各种煤柱储量、三角煤储量及其它储量地段情况等。

四、及时填写储量计算台帐、损失量台帐、“三下”压煤量等台帐,及时填绘相应图纸。

第三节、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

第二十条、新矿井、采区、工作面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矿井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充分利用煤炭资源。

在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任何个人或部门不得随意变更设计,违反开采程序,吃肥丢瘦,或任意扩大煤柱边界。必 须按设计规定的矿井、采区、工作面回收率要求指标进行。

第二十一条、各有关人员及部门,对提高资源回收率,合理开采煤炭资源分别负责。

一、矿长、矿总工程师对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政策规定,正确开采,保证全矿井各类损失率指标达到要求,负直接责任。

二、设计部门对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开采设计的先进性和合理性负责;因设计不当造成的损失,由设计和审查批准者负责。

三、在采、掘当中,未按设计或作业规程作业,擅自提前拐切巷、提前停采、随意迁巷、超出设计规定的顶底煤、浮煤以及各类煤柱损失,由回采、开拓、掘进区(队)长、有关技术人员、当事班组长和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人负责。

四、地测部门对所提地质资料负责。因地测工作错误,情况不明,数字不准造成的不合理损失,由地测部门负责人负责。

第二十二条、煤矿在开拓、掘进和回采各个阶段,储量管理人员都应了解并掌握有关情况,当发现有违反技术政策和规定时,应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在开拓阶段,储量管理人员应深入现场,认真调查了解各种煤柱尺寸、薄煤层、构造复杂区掘进施工情况等,发现不符合设计规 定的,应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反映。

二、在回采阶段,储量管理人员应按照采煤作业规程的规定,对采高、煤柱回收、顶底煤厚度等,按规定进行调查丈量,绘制分采区、分工作面损失量图,真实反映损失情况,如发现不符合规程要求或即 将丢煤时,应及时指出,并填写“预防丢煤通知单”报有关领导及部 门。

三、采掘工作面结束前,储量管理人员应参加矿组织的现场检查验收工作,参与确定其停采和搬迁问题的处理意见。

第四节、各种储量报表的填报要求

第二十三条、各生产矿井每季度初月5日前将“三量”报表报集 团公司;每年底应提前着手年终储量图表的编制工作,次年元月二十日前必须将合格的各种储量图表报集团公司。储量报表其它要求,按“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附录四执行。

第五节、各类煤柱管理

第二十四条、集团公司各生产矿井应根据矿井、采区、工作面设 计和规定留设各类煤柱。一要保证矿井安全生产,二要尽可能减少资源损失。

一、工作面内留设小块煤柱要按工作面设计规定留设。煤柱实 际尺寸超过设计规定部分的损失按不合理损失处理。

二、采区巷道保护煤柱要按采区设计规定留设。煤柱实际尺寸 超过设计规定部分的损失按不合理损失处理。采区内巷道保护煤柱原 则上必须采出。

三、采区内阶段之间煤柱、采区之间隔离煤柱要按设计规定留 设。煤柱实际尺寸超过设计规定部分的损失按不合理损失处理。原则上应采用沿空送巷、沿空留巷方法,尽量减小阶段之间煤柱尺寸。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可不留设采区之间隔离煤柱。

四、全矿性的工业广场煤柱、井筒保护煤柱、大巷保护煤柱、永久性“三下” 煤柱、井田边界等安全隔离煤柱、含水层或积水老窑防水煤柱、断层防水煤柱、钻孔防水煤柱等要按设计规定留设。煤柱实际尺寸超过设计规定部分的损失按不合理损失处理。准备全部或 部分回收的全矿性煤柱要按设计规定回收,因开采影响或自然条件变化而无法采出部分损失按实际损失处理。回收的设计规定允许全部丢失的全矿性煤柱资源储量按复采处理。

第二十五条、设计规定的全矿性煤柱范围需要变动或需要留设新的全矿性煤柱时,生产矿井要行文上报集团公司审核,集团公司审核后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批复或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复。

一、变动或新增各类防隔水煤柱按《矿井水文地质规程》附录八 之规定执行。

二、变动或新增建筑物、水体、铁路等各类保护煤柱与压煤开 采参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规定执行。

第五章 资料定期分析、总结、保管、提供

第二十六条、每完成一项工程,地质人员都要将获得的资料进行一次系统的分析、整理和总结,并分门别类归档。

第二十七条、有关地质图纸建立、填绘和修改补充制度

一、1/2000、1/5000原图上的各种地质资料和采掘工程资料,每半年由专职绘图人员清绘一次。

二、日常地质用图,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填绘。第二十八条、各类地质资料的定期分析、总结制度

一、矿井地质报告(修改)或延深水平地质报告必须提前2~3 年编制,矿井地质报告8~10年修编一次,由矿总工程师负责。报河南省煤炭工业局审批,并由集团公司、矿档案室存档。

二、矿井(采区)补充勘探必须提前两年进行,勘探竣工3~6个月内提出补充勘探地质报告,报集团公司批准。

零星补勘由勘探单位于终孔后一个月提交最终成果资料,并移交有关部门。

三、采区内最后一个工作面结束后三个月内提出采区地质总结,矿总工程师审查,矿档案室存档。

四、回采工作面回采结束后30天,提出工作面采后总结,经矿总工程师审查,由矿地质部门保存。

第二十九条、严格执行保密制度,所有地测资料的发放,借阅须经有关领导批准,并履行登记、发放、回执手续。

一、地测部门向外提供地质资料、报表等,必须由技术负责人严格把关,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才能提供或报出。

二、集团公司向上级部门报送的各种报表,需经处长审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签阅后才能报出;矿(队)向集团公司上报的各种报表,需经地测科长和矿总工程师审查后才能上报。

三、对外提供的矿区地质图纸,其索取单位必须持有关单位介 绍信,经矿总工程师或处长批准后才能提供。

第三十条、建井地质资料:

一、立井与斜井施工前,原则上必须打井筒检查孔。在井田内已 掌握了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及其变化规律时,不打井筒检查孔的,须 经集团公司审查批准。

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及时收集资料,认真编录,对地质资料不断进行修改和补充。所在矿应给予协助,遇到问题共同研究解决。

三、工程竣工后,由集团公司按有关程序组织验收。施工期间的地质资料和最终成果,两个月内移交所在矿,所在矿负责向集团公司档案室移交资料。

第六章 科学研究

第三十一条、科学研究

一、为了适应煤炭工业发展,促进矿井地质手段的改革,不断丰富本学科的理论,必须加强矿井地质的科学研究。

二、矿井地质的科学研究工作,应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关键问题为主,如改革矿井地质工作方法的研究;提高地质成果资料精度 和可靠性方面的研究等。

三、有关地质、水文地质等方面的科研课题,各矿地测部门要在每年年底报集团公司有关科研管理单位,并得到集团公司领导审定后 填写科学技术项目计划任务书,确定负责单位,协作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以便取得科研经费,按计划开展科研工作;课题结束应写出专题 总结,由集团公司科研管理单位组织鉴定,有推广价值者应予推广。

四、地质部门要加强科技情报工作,注意积累资料,积极开展群 众性的科研活动;鼓励撰写学术论文,积极参加专业学术讨论;要组织学习,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提高矿井地质专业人员业务素质。

第七章 罚则

第三十二条、地质部门未按规定时间提交各类说明书或采区地质说明书、综采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未报集团公司审批的罚款2000元。

第三十三条、地质部门揭煤前未按规定发揭煤预报的罚款1000元。

第三十四条、检查地质预报每缺一份罚款1000元,预报错误造成工程事故罚款5000元。

第三十五条、资源储量管理一次造成不合理损失2000吨以下由矿方负责追查处理,处理结果报集团公司备案,2000吨以上,由公司有关领导及地测处负责追查处理并按1元/吨罚款。

第三十六条、集团公司各生产矿井在煤柱留设方面要根据以上条款执行,如有违背按以下条款进行处罚。

一、因煤柱留设造成资源储量不合理损失2000吨以下者由矿方负责追查处理,处理结果报集团公司备案,2000吨以上者由集团公司负责追查处理并按1元/吨罚款。

二、各种煤柱的范围、名称、批准机关、文号、日期、煤柱的资源储量、摊销计算基础和摊销的资源储量数据未标示在煤层损失量估 算图上者,限期整改,超期未整改结束根据情况罚款2000~5000元。

三、变动设计规定的全矿性煤柱范围或留设新的全矿性煤柱未 经审批者,罚款5000~10000元。

四、擅自动用断层、水体、老窑、矿井边界、钻孔等各类防隔 水煤柱者,罚款20000~50000元。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本规定由集团公司地测处监督实施。第三十八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动用规定和新区新建原油生产能力计算方法

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动用规定和新区新建原油生产能力计算方法

(讨论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明确申报新区新增动用储量和计算新建原油生产能力,完善统一中油股份公司内部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动用标准和新区新建原油生产能力计算方法,根据《油勘字[2002]76号、(95)开字第71号、油勘字[2004]69号等有关文件,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规定了不同类型油藏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动用的原则和计算方法,适用于新投入开发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申报;

第三条

规定了平均单井日产油和区块原油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适用于新区新建原油生产能力的确定。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股份公司各级开发部门。各有关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开展研究工作。

第二章

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动用标准

第五条

新增动用储量是指在现有的技术经济和注采井网条件下,已完成开发井钻井和开发设施建设,并投入开采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第六条

新增动用储量申报的依据是油田开发方案。

第七条

新增动用储量计算按GBn 269-88《石油储量规范》规定的容积法计算。

新增动用储量计算公式:Nd=0.01*Ad*h*?*Soi*/Boi 第八条

一般地,若70%以上的开发方案部署井已完钻并投产,其钻遇油层、采油速度以及预期的采收率均能够达到开发方案设计要求,则相应的开发单元的探明储量可以申报动用。

动用储量含油面积为申报探明储量时圈定的含油面积,油层有效厚度按动用含油面积内开发井有效厚度的面积加权平均值。平均含油饱和度、地面原油密度、原始原油体积系数等其他参数按新录取的资料确定,如未录取新资料取 1 申报探明储量时的参数值。

例一:区块A方案部署开发井25口,已完钻并投产18口,动用含油面积的圈定如图1所示。

第九条

对于整装油藏,在整体开发部署的基础上,分年分批分步实施。申报储量动用时,根据完钻开发井所控制的含油面积计算动用储量,可以考虑在开发井集中区域集中申报。

动用含油面积按图2确定。油层有效厚度按动用含油面积内开发井有效厚度的面积加权平均值。平均含油饱和度、地面原油密度、原始原油体积系数等其它参数按新录取的资料确定,如未录取新资料时取申报探明储量时的参数值。

例二:区块B为整装油藏,2003年实施53口井,由于受油藏地质条件、油井产能高低、地面条件及采油厂管辖区域等条件限制,实施井位并不集中,其中西部39口,东部14口。动用含油面积的圈定如图2所示。

第十条 对于边水体积大于原油体积十倍以上的边水油藏、气顶边(底)水油藏,或开发方式上采取边部注水开发的油藏投入开发后课题整体申报储量动 2 用。动用储量为相应开发单元的探明储量,动用含油面积的圈定如图3、4所示。

第十一条 多油层的层状油藏,采用一套开发层系开发,开发程序采油逐层上返式开采,主力油层已经投产并达到开发方案设计的生产能力要求,则该层系内所有油层的储量咳整体申报动用储量。动用储量为相应开发单元的探明储量。

例三:区块C为多油层层状油藏,图5中红色斜线面积为S4层位的地质储量,红色阴影面积为S3层位的地质储量。该块采用一套层系开发,如果主力油层全部射开并投入开发,如图6所示,则动用储量为S3、S4层位地质储量之和。

第十二条

生产一年以上且具有一定生产能力(采出程度大于3%,采油速度大于0.5%)的小断块、小含油气构造和零散生产井控制面积内的探明储量即可申报储量动用。动用储量为相应开发单元的探明储量。

第三章

新区新建原油生产能力计算方法

第十三条

新建原油生产能力是指油田全面投产后第二年全年的产油量。新建原油生产能力计算方法是油井总数、平均单井日产油与油田配产天数的乘积。

第十四条

平均单井日产油是指油田全面投产后第二年的全年产油量与油井总井数和生产天数的比值。

第十五条

试采产量是指第一年的平均单井日产油。

第十六条

油井采油指数法确定平均单井日产油。

在直角坐标下绘出试井指示曲线即工作制度与产量、气油比、含水、压力的关系曲线,确定出合理的工作制度下的采油指数Jo(单位压差下的日产油量)和合理的压差P。

qo=Jo(P)适用于天然能量和注水开发油藏(稀油、高凝油和普通油I-1油藏)。第十七条

试采产量法确定平均单井日产油。

根据SY/T 6219-1996《油田开发水平分级》,将油区现存油藏分成中高深有渗透层状砂岩油藏、砾岩油藏、复杂断块油藏、热采油藏和天然能量开发油藏七大类,分类确定平均单井日产油。具体方法如下:

方法一:将油井产量划分为n个区间,计算出已开发油田(区块)在不同区间内平均单井日产油与试采产量的比值。绘制出比值与试采产量的散点图,回归成关系式。由拟建产能区块试采产量确定平均单井日产油。

方法二:绘制出已开发油田(区块)在不同区间内平均单井日产油与试采产量的比值。绘制出比值与试采产量的散点图,回归成关系式。由拟建产能区块试采产量确定平均单井日产油。

方法三:绘制出已开发油田(区块)试采产量与平均单井日产油散点图,回归成关系式,由拟建产能区块试采产量确定平均单井日产油。

平均单井日产油为上述两种方法的平均值。第十八条

物性参数法确定平均单井日产油

方法一:应用已开发油田的静、动态资料,回归出平均单井日产油与地层系数(kh)关系式、平均单井日产油与有效厚度(h)关系式、平均单井日产油与渗透率(k)关系式、平均单井日产油与流度(k/)关系式。将拟建产能区块的地层系数、有效厚度、渗透率和流度代入相应的关系式,求得平均单井日产油,再求平均值确定区块平均单井日产油。适用于各类油藏。

方法二:应用已开发油田的静、动态资料,回归出采油强度(q/h)与地层 4 系数(kh)关系式、采油强度(Q/h)与有效厚度(h)关系式、采油强度(Q/h)与渗透率(k)关系式、采油强度(Q/h)与流度(k/)关系式。将拟建产能区块的地层系数、有效厚度、渗透率和流度代入相应的关系式,求得平均单井日产油,再求平均值确定区块平均日产油。适用于砂岩油藏。

第十九条

周期产量法确定平均单井日产油

对于普通稠油I-2油藏和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周期生产天数在150天左右,一般取第二、三周期的平均单井日产油;对于超稠油油藏周期生产天数较短,周期生产天数在90天左右,一般取第二、三、四周期的平均单井日产油。

对于普通和特稠油油藏,平均单井日产油为: qo=(Q2+Q3)/(T2+T3)对于超稠油油藏,平均单井日产油为: qo=(Q2+Q3)/(T2+T3+T4)其中,Q2、Q3、Q4分别为第2-4周期的产油量;

T2、T3、T4分别为第2-4周期的生产天数。第二十条

数值模拟法确定平均单井日产油

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确定平均单井日产油,适用于各类油藏。第二十一条

类比法确定平均单井日产油

与邻近的已开发的相同类型油藏进行类比而确定,主要类比的参数应有流动系数、油藏埋深、油藏压力等,根据该油藏的具体特点确定相对合理的平均单井日产油。该方法适用于试采资料缺乏的天然能量和注水开发油藏(稀油、高凝油和普通稠油I-1油藏)。

对于热采稠油油藏主要类比的参数应为原油粘度、流动系数、油藏埋深、净总厚度比等,根据油藏的具体特点确定相对合理的平均单井日产油。

第二十二条

经验法确定平均单井日产油

对于只有常规试油资料的区块,考虑到试油时间短,地层压力未稳定,产油量不稳定,可通过对已开发的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油藏不同油品质的油藏统计,5 得出经验值估算的方式来确定单井日产能力。即找出某油田或区块试油和稳产时的比采油指数(单位压差条件下,单位厚度的产油量)的相关关系。一般地取试油时相对稳定日产量的1/2~3/4。

对于低渗透、特低渗油藏在压裂前的产油量一般很低,或不具备工业开采价值,一般地应用压裂后的稳定产油量做为配产依据。由于递减幅度大,其取值一般在35%~40%。

即qo=(35/100-40/100)*qo(试油)适用于天然能量和注水开发油藏(稀油、高凝油和普通稠油I-1油藏)。第二十三条

稀油、高凝油、常规稠油配产天数 自喷区块配产天数为330天; 注水稀油区块配产天数为300天; 注水高凝油区块配产天数为300天; 第二十四条

热采稠油配产天数 普通、特稠油区块配产天数为280天; 超稠油区块配产天数为220天。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试行。本规定发布之前执行的有关规定与本规定有冲突,以本规定为准。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右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负责解释。

第五篇:浅谈储量数据库

整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储量、矿业权、地质环境管理数据库探讨

关键词:整合矿产资源管理数据库

探讨

内容摘要:作者在长期从事矿产资源管理各数据库应用中,分析比较了各数据库系统的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给基层管理人员和矿山企业带来的重复劳动和加重的负担,提出来把六各分部门的数据库一个统一 的数据库的思路和方向的建议。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在矿山矿产资源储量与地质环境统计管理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土资源部启动了金土工程,相继开发了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数据库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登记库系统)、矿产资源基础统计数据库系统(以下简称基础库系统)、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库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统计库系统)、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调查统计与地质灾害速报系统(以下简称地质环境监测系统)以及探矿权、采矿权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探矿权系统、采矿权系统)六个管理软件。金土工程的开发与应用,大大地提升了矿产资源管理效率和水平,减轻管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也存在不足和问题,仍需继续改进和完善。笔者从事县级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和矿山管理工作多年,对矿山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与地质环境统计数据库管理谈点粗浅意见。

一、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1、探矿权系统、采矿权系统是由地市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用,用于颁发和管理探矿权、采矿权;实际工作中矿权变化较大,尤其是小矿山,探转采、停产、转让、变更、关闭等情形造成,同一矿山变更一次形成一个新的矿权号,闭坑矿山不能及时从系统中删除或对不同情形的矿业权用不同的符号颜色区分计数,往往不能全面及

时掌握矿业权实际情况,上下级掌握的探矿权、采矿权数不一致。

2、登记库系统、基础库系统、统计库系库、地质环境统计系统应由采矿权申请人填报并签字盖章,但由于人员素质问题,中小矿山企业的人员多数不会填报,好些矿山由国土资源管理审查人员或地勘单位人员代填,然后由采矿权申请人签字盖章,不是根据企业财务、生产台账填报,数据准确性难保。

3、基层国土管理部门人员文化层次差别也较大,同时懂地质学和计算机的人员极度缺乏,填报质量不高,不如由企业聘请地勘单位的专业人员填报,企业审查数据,并对数据负法律责任。

4、上级(厅以上)国土管理部门分工较细,分别开发了6个管理系统,各填报各的,各数据库之间不统一,矿山数不一,几个数据库相互挂接检查时错误百出,难以消除;这6个系统各有特点,录入、上报、导入、导出操作各不相同,难以掌握,使用麻烦,易混乱出错。

5、六个数据库系统操作、上报等方式、上报时间不同,内容各有侧重,但大多数内容是重复的。给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矿山企业增加了工作量和经济负担;填报工作在冬舂季的11-3月份,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填报通知来得急,北方矿山企业都避寒休假,基层管理部门难以通知矿山企业人员及时填报数据库,造成迟报、漏报、代报或草草填报等现象,基层国土管理部门和企业不能按时完成上报,填报质量低,手续不完备,矿山企业多有意见。

6、上级部门各查看各自所需的统计数据库,难以掌握全局,不便相互协调配合。

二、各系统优缺点与改进建议

1、基础系统按矿山编号为索引,且以矿山编号顺序排列,查找方便直观,页面紧凑,分类清晰;专业术语以下拉列表方式检索,规范了专业术语;建立数据逻辑关系、平衡关系、系统自动换算功能,方便快捷,系统具有检查功能,不易出错;但不够全面,如年自产矿石量、年外购矿石量、原矿年入选量、原矿入选品位、选矿回收率、与矿产品年产量及尾矿排放量之间;年工业总产值、年工业增加值、年利税之间;开采量、损失量、年产矿石量、开采回采率、废石排放量之间;某些矿种组分名、组分值、组分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对等。

2、登记系统目录索引为登记号,与其他系统不一致,绝大多数内容与统计库和基础库重复,且有些填报内容,在地勘单位编制的地质勘查报告中没有提到,无法填入,如剥采比、掘采比、资源储量计算范围坐标等;有些内容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涉及,而登记系统未列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与评审等相关内容。一个矿山新立、延续、转让各形成一个登记号,不能对照储量变化等情况,数据堆放凌乱,查找困难。矿山企业编录的登记库导入管理部门登记系统时,登记号易重复、覆盖、丢失、出错。

3、储量统计库系统内容较全面,与图形界面链接,信息量大,可由系统自动生成各类统计报表,拆分合并矿山,分矿山分页打印,未利用、占用、残留、压覆资源类型可以相互转换,功能强,可单矿山、多矿山录入、导出、导入数据,功能强大,系统具有检查功能等优点。但该系统目录树排列无规律,未能按矿山编号顺序排列,查找

不方便;应用中仅是由基础库和登记库数据导入生成,或引入上年数据再填入开采量、损失量即可,基础库已填报,为重复工作,意义不大。

4、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内容分类简明,网络上报迅捷;但该系统以矿山名称为目录,顺序无规律,查找不方便;系统未设计自动生成汇总统计表,如附表2,导出excle表格内容不全,不能分矿山导入、导出数据;生产状态只有生产和停产二种,与实际不符,应有生产、停产、筹建、关闭、已恢复治理等多种状态,关闭矿山、停产矿山也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故应每年全部填报,在目录中以不同颜色区分各生产状态,已恢复治理的矿山,应继续在库中保留或从库中导出另存备案;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开发应延伸到企业,由矿山企业填报,并负法律责任,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审查汇总,所以系统应设置打印、电子签名功能,填报单位填表人、负责人、主管部门审核人、主管领导要电子签名;单个或若干矿山报表应该能够导入、导出为数据库文件,以便分别接受矿山企业的报表和上传数据库。

三、整合数据库系统,形成一个综合的矿山矿产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平台)

通过上述对各数据库的简要比较分析,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六个数据库系统是国土资源部各部门分别开发应用,对于矿山企业和基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则是集中应用,数据库内容绝大部分重复,填报时间不一,填报匆忙,数据导来导去麻烦而易出错。建议将六个数据库系统整合为一个综合的矿山矿产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平台),并链接一个图形界面。

1、矿业权(探矿权、采矿权)申请人在办理矿业权申请时,根据地质矿产储量报告、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以及评审意见,建立其矿山矿产资源基础的综合数据库,内容包括登记库、统计库、基础库、地质环境库、探矿权库、采矿权库所有应填报的内容,实际开发利用情况等暂不能填报内容可空下,待有发生实际开采量后填报,生产状态应为筹建。由各矿业权人填报,分别由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逐级审查签名上报或下发。

依分部门所需设计页面,页面应紧凑,分类明晰,公用数据设置1~2页基本情况页面,基础库经历年完善升级较为完善紧凑,可作为开发基础。

2、网报系统迅捷,延伸到矿业权申请单位(矿山企业),由矿业权申请单位起、通过县级国土资源局配发矿山编号逐级审核签名上传到颁发矿业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核数据库颁发矿业权证。

3、网报数据库时,系统自动检查漏填、错填、不合逻辑的数据,如有,则不能上报;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在一定时限内审核,妥则审核人、分管领导电子签名上报,不妥则退回重报。参照地质环境统计系统给各级国土资源局配发用户名、密码由专人管理数据库系统。

4、数据库中各矿山以矿山编号为索引,由县级国土局配发永久性矿山编号,不与国土资源部配发矿业权证号冲突,数据库以矿山编号顺序排列,不同勘查阶段(普查、详查、勘探)不同生产状态(筹

建、生产、停产、关闭、以恢复治理),不同矿产资源类别(查明、占用、压覆、残留、地热、矿泉水)的矿山用不同的颜色或符号标示矿山编号,所有矿山全部在各级国土局数据库中保留,直到某一矿山进行了闭坑恢复治理,并通过国土、林业、环保等主管部门验收,该矿山可从数据库中移除另存,或以特定颜色或标记区分。

5、不同部门需要的汇总表,由数据库系统自动拾取数据汇总,并设置分页打印功能,供给各部门生成纸质材料。

6、设计单矿山或若干矿山数据库导入、导出功能,以便分别由网络或报盘接收和上传数据库。

7、各矿山数据库与图形界面相链接,以便直观查看矿山重叠、压覆情况、分布情况;不同勘查阶段(普查、详查、勘探)不同生产状态(筹建、生产、停产、关闭、已恢复治理)矿山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其矿区或勘查区;不同矿产资源类别(查明、占用、压覆、残留、地热、矿泉水)用不同网格标示。在界面底部分类统计矿山个数,探矿权分:普查、详查、勘探等;采矿权分:筹建、生产、停产、关闭、已恢复治理等;储量类型分:查明、占用、压覆、残留、地热、矿泉水等,并记录总条数。

8、各级各部门(矿管、储量、地环、土地等),统一使用一个综合矿山矿产资源管理数据系统(平台),各部门不仅可查看、汇总各自所需数据,而且可以总览矿山整体和全局情况,有利于国土资源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不易发生冲突。

该文仅从数据库供国土资源各级各部门使用方便、快捷、直观,完善数据库填报法律责任,减少矿山企业和基层国土局劳动量,纸张浪费以及矿产资源数据库管理发展方向、思路方面提点建议,供数据库开发和主管部门参考和讨论。

王月宝

凉城县国土资源局

邮编013750

电话*** 李之璋

乌兰察布市国土资源局 邮编012000 电话***

姬熙清

内蒙古有色地质勘查局 010010 电话***

邮编

下载地质储量(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质储量(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储量信息化方案(推荐)

    粮食流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一、系统实施概述 “基于物联网的粮食流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在粮食收购、粮食仓储、粮食物流等各个环节完成基于RFID的区域粮食流通应......

    储量管理标准

    矿山储量管理标准 1. 目的 1.1 为加强本矿矿山储量管理工作,使矿山储量管理更加准确 化、标准化,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

    三维地质建模在料场储量计算中的应用(精选多篇)

    三维地质建模在料场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雅砻江上游室—胡秋爽 摘 要:针对水电地质工程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GOCAD 的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构建了三维地质可视......

    储量核实报告提纲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 一、对核实报告的认识: 1. 编写核实报告依据的主要规范、规定: ①编写核实报告应依据《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05-2002)》; ②《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

    如何增加银行揽储量

    邮政储蓄银行如何增加揽储量 为了保证实现分行全年利润、存款各项计划指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要秉承“抓实、抓早、抓快”的六字方针,主要采取以下五项措施推动公司业务存款工......

    陕西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办法

    陕西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办法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政府2000年第21次常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为制定国民经济和......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由申请人向所在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申请办理。需要提交的以下材料: 1、评审机构提供的评审意见书; 2、评审专家署名的评审意见; 3、评审委托单位对提交......

    xx资源储量管理制度

    xx煤炭资源储量管理制度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部编制时间: 2011.10.12 xx煤矿煤炭资源储量管理制度 根据《矿产资源法》、《煤炭法》以及《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