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大象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大象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18课时
授课教师:新密市米村镇茶庵小学徐彩丽
课程目标:
1、了解猜想与假设的区别,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2、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对实验现象的原因、实验的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
3、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猜想与假设,感受科学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4、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力,如风力、电力,了解它们常见的性质、用途、变化。了解地球概况、运动规律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课程内容:
1、教材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由七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在上学期“观察与提问”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分布在三种训练类型的七个单元中,构成一个“扶——放——反思与总结”的能力培养的渐进过程。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知识,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很自然地就会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着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假设性解释。这些经历零散、不系统,甚至难以区分假设与事实。这就需要从儿童的认知特征出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培养“猜想与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
3、教学重点:
(1)、了解猜想与假设的区别;
(2)、认识到科学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知道风力、电力、磁力的用途和变化,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影响。
4、教学难点:
(1)、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2)、认识到沉在水底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摔断的磁铁同样有两个磁极,电器工作在一个闭合电路中,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
课程实施:
1、教的方法:
(1)、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2)、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便于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2、学的方法:
(1)、敢于说出自己的猜想;
(2)、参与实验活动,验证自己猜想,并做好记录。
3、教学条件:
实验室及其实验器材、计算机多媒体
4、教学资源:
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科普读物;家长、网络、图书资源等场地。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发言、实验活动的表现等。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专题实验活动的有形成果。
考试采用等第制的评价方式。
2、评价方式:
口头、书面,实验活动等。
口头、课堂实验用于形成性评价。
书面、专题实验活动主要用于终结性评价。
3、评价内容:
本学期一级目标“猜想与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达成情况,学生是否能对研究问题做出有依据的猜想和假设。
学生的考勤、课堂表现(包括课堂纪律、预习资料的整理、课堂提问、课堂笔记等)、实验活动等情况。
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第二篇: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由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同学“猜测与假设”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同学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同学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同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议让同学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实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战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同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动身,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同学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七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猜 猜 猜》共三课含
1、猜猜看2猜对了吗
3、猜猜猜;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共3课含
1、起风了
2、风的丈量
3、可爱又可恨的风;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共3课含
1、神奇的小针
2、有趣的磁铁游戏
3、磁铁的妙用;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共3课含
1、把盐藏起来2.水落“盐”出3.沉与浮;第五单元 《电与我们的生活》共3课含
1、生活离不开电2.电灯亮了
3、小心!有电;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共2课含1.白昼与黑夜2.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共2课含1.漂移的大陆
2、我也能当科学家。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同学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同学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沛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掌握小同学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空虚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同学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同学在相互交流、合作、协助、研讨中学习;
8、给同学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同学自身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身得出结论,并把自身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沛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七、教 学 进 度 表(每周2课时)1 第一单元《猜 猜 猜》
1、猜猜看2猜对了吗 2
3、猜猜猜 3 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
1、起风了 4
2、风的丈量
3、可爱又可恨的风 5 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
1、神奇的小针
2、有趣的磁铁游戏 6
3、磁铁的妙用 7 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含
1、把盐藏起来2.水落“盐”出 8 3.沉与浮 9 第五单元 《电与我们的生活》
1、生活离不开电 10 2.电灯亮了 11
3、小心!有电 12 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1.白昼与黑夜 13 2.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 14 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1.漂移的大陆 15
2、我也能当科学家。16 复习17 复习18 考试 分
第三篇:三年级大象版科学下册试卷
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空气的流动形成了______,风力是指风的______。
2、地球自______向______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大约______。
3、大自然中的水有三种状态:__ ____、__ ____、__ ____。
4、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5、太阳每天都从______升起,从______落下,从而形成了______的交替进行。
二、单向选择题(只填序号,每题3分,共15分)
1、磁铁能把下列哪种物体吸起来。()
A、铁钉B、玻璃杯C、橡皮
2、猜测下面哪一种物体可能不会溶解于水()。
A、肥皂B、木块C、糖块
3、在自然界,通常水受冷,温度降到多少度时会开始结冰?
A、0℃B、100℃C、50℃
4、猜测下面哪一种物体可能会导电()。
A、干燥的木棍B、铁丝C、塑料尺子
5、磁铁的北极用字母()表示。
A、PB、SC、N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1、红旗往南飘,刮的是北风.........()
2、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3、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口吹,应该用灯帽盖灭。……………()
4、铁块沉入水中,一定不会受到水的浮力………………………()
5、盐和糖能同时溶解到水中………………………………………()
四、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什么?
2.白天和黑夜是怎样交替进行的?
第四篇:大象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大象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大象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32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郑州中学第三附属小学尹明 授课对象:六年级一班
课程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2、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课程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大象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共由“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四个单元组成,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预备、学期教学准备......1课时
一、人类祖先的足迹......6课时
二、绿色社区调查........6课时
三、养好小金鱼..........8课时
四、渔具的改进..........8课时
五、总复习.......2课时
期末评价.........1-2课时
预备课 学期教学准备
内容标准:引导学生明确本期本学科课程纲要,强化课堂常规,分享学好本学科的方法。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学科课程目标及 课程内容及课堂常规。
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内容,并分享学好本学科的方法。
教学安排:
第1课时学期教学准备
第一单元 人类祖先的足迹
内容标准:能解释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能以某类生物为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关注一些和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重点:能提出有关人类祖先的问题并通过查找资料、小组合作等方式得到解答。
难点: 制定研究计划。
教学安排:
第2课时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第3课时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第4课时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1
第5课时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2
第6课时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1
第7课时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2第二单元 绿色社区调查
内容标准:知道物质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认识保护资源的重要性;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环境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人对环境负有责任。
教学重点:制定可行的调查研究计划,搜集整理调查数据,并做出合理分析,提出合理意见。
教学难点: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
第8课时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第9课时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
第10课时调查小组在行动1
第11课时 调查小组在行动2
第12课时 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1
第13课时 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2
第三单元 养好小金鱼
内容标准:认识到光照、温度、湿度、水温等环境因素和放样密度、鱼食投放量等人为因素对金鱼生长的影响;能够合作制定专题研究计划并通过设置变量设计实验;用图表等形式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并作出结论。
教学重点:知道影响金鱼生活的因素,并通过控制变量进行试验。
教学难点:制定试验计划,做好记录与报告。
第14课时 小金鱼之死
第15课时 制订侦破方案
第16课时 做好侦破准备1
第17课时 做好侦破准备2
第18课时 揭开金鱼死亡之谜
第19课时 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1
第20课时 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2
第21课时 知识拓展
第四单元 雨具的改进
内容标准:能认真分析寻找雨具的缺点;运用所学知识改进雨具,成果实用;乐于与同学合作。
教学重点:找出雨具的缺点并提出可行性改进方案。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实施方案,得到满意成果。
第22课时 寻找雨具的缺点
第23课时 我们的改进设计
第24课时 改进计划分享
第25课时 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第26 课时 金点子行动
第27课时 知识拓展
第28课时 成果展示会
第29课时 生活中的改进设计
第五单元 总复习
内容标准:通过总复习,是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学期所学习的科学知识,明确调查、研究、实验、分析和报告等科学方法的一般过程。
第30课时 复习1
第31课时 复习2
期末评价
内容标准:对学生本期学习情况进行多元多维评价。
重点:对学生本期学习情况进行多元多维评价(注意评价时的多元、多维性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答题和卷面习惯。
第32-33课时期末评价
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
情境教学。教师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科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科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学习方式: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自主思索的基础上勇于发现和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合作学习: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探究等活动。
3、分析与报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锻炼学生的研究技能和科学交流能力
(三)课外拓展性练习:
1、搜集资料、分析资料。
2、饲养金鱼,进行长期观察的记录。
3、动手制作,将雨具改进计划付诸实践。
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计划实施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新课程及学情要求我们要设置合适的情境,以情导课、以情激趣、以情导行。所以,本期本门学科,我一定要加强情境教学法,增强相关效果,避免传统教学条块分割、死板教条的教学方法。
2.任务教学法:
把学习活动设计、分解成为多个活泼有趣、生动有效的学生活动。在活动中以任务来引领、以任务来督导、以任务来评测。
3.拓展教学法:
课前要求学生积极进行预习、深入社会、社区去进行了解,准备相关资料;在课后,把所学、所感、所悟,实际运用得到为家庭、为社区、为社会服务的具体活动中去。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增强教育教学的直观形象性,扩充教学材料容量,提高教学和学习的互动性和师生的交流性。而且我也相对熟悉简单的多媒体应用方法,所以也相对得心应手。
本课程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但都要依据课程标准、学材情况、学生情况等来具体设计和实施。
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由平时积分情况和期末考试情况两项构成。
(二)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评价方式:
1.平时积分情况评价是对学生平时课上及考试纪律,课堂自学、合作、交流、展示及课下拓展延伸活动等诸多方面表现的量化评价。该评价均由学生本人、同伴、教师、家长等多元多维给予形成性评价,最后折合成平时积分,积分满分为40分。预设实施以下评价标准:
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是否”方面进行评价:
(1)教学目的是否明确。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应把教学目标设定在了解常识、把握规律、熟悉技能、养成习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范围之内。
(2)教学内容是否适当。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适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②符合学生的需要;③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④对学生中的共性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帮助。
(3)师生关系是否平等。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表现为:①少指导、说教,多交流、沟通;②彼此尊重、以诚相待、相互理解;③每个人机会均等,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4)活动安排是否合理。衡量活动设计、安排的合理性的标准包括:①活动设计有针对性、创新性、形式多样;
②活动实施规范、灵活变通、围绕主题;③团体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支持与挑战相结合;④活动适量、适度、收放自如;⑤每位成员(包括教师)积极参与、充分投入。
(5)立足于教师角度的评价包括:①教师个人对活动内容能否积极参与、感情投入,并做到适度的自我开放;②对学生态度是否真诚;③对每一个学生能否做到尊重、关注。④对学生能否做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三维目标协调落实和终身和谐发展并重。
(6)立足于学生角度的评价包括:学生是否是课堂的主角,在课堂上能否充分地参与并获得关注与尊重。
(7)从课堂气氛的角度评价:整个课堂气氛是否宽松、活跃、融洽。
凡是非常贴切的达到以上标准的并表现突出的每节课该学生在40分基础分的基础上另积2 分;没有因表现、展示等受过提醒或批评的每节课在基础分基础上另加1分;准备、展示、课堂纪律不佳的提醒两次(不扣分),自第3次提醒起开始扣除积分(第3次扣1分,第4次扣2分,以此类推。)
2.测试考试情况评价
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期末试卷答题得分满分55分、卷面得分5分,积分满分为60分。
其中,答题思路清晰、用词准确、基本无语病的可以在期末试卷答题得分为满分;有简单语病的(如简单错别字)的4处扣1分;有较严重语病的每2处扣1分;漏答某问的扣除相应问分数;跑题但回答有一定条理性的视情况给10%—50%的分数,严重跑题毫无逻辑的及空白不答题的不给分。
卷面干净、工整、不涂抹的卷面分得5分;卷面比较干净、工整、不涂抹的卷面分得4分;卷面基本干净、工整、不涂抹的卷面分得3分;字迹潦草、比较难辨认但涂抹不多的卷面分得2分;字迹潦草、比较难辨认但涂抹较多的卷面分得1分;字迹潦草、很难辨认但涂抹特别多的卷面分得0分.结果处理:
本期期末评价学生最终成绩满分100分(其中期末试卷答题得分满分55分、卷面得分5分,平时积分占40分)。期末学生最终成绩可按照上级要求量化成优秀、良好、及格、待及格几个等级。
第五篇: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课程说明书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程说明书
课程名称:大象出版社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六枝特区第三小学 李康刚
适用年级:六年级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
授课时间:38课时
一、课程内容:
六年级《科学》下册共由“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四个单元组成,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注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人体与细胞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有序的生态环境从小世界看大科学。
三、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和场地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
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四、课程实施基本措施及对策: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五、课时安排
本学期对于六年级科学下册将用38课时,同时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六、课程评价
1、过程性评价70%
(1)学生平时参与学习活动的状态,包括课堂回答问题、参与课堂讨论,实验完成情况等;
(2)每位学生参与完成下列两项作业
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科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求知、探究、总结提炼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实验,从而学习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从而感受科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期结束评价30%
2014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