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任务书

时间:2019-05-12 16:5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允价值任务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允价值任务书》。

第一篇:公允价值任务书

一 选题背景

目前,主要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如FASB和IASB都采用了以投资者为导向的决策有用观。由于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更具有相关性,高质量会计信息建立在高质量的会计规则基础之上,主要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都进行了必要的会计改革,在现行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过程中,较为普遍地使用公允价值的概念,体现了历史成本计量向公允价值计量的变迁,而公允价值的引入也使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提升了一大步。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体系在部分准则中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单独的一项资产予以列示;而且在同时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近年来,我国各地的房地产普遍大幅升值。一家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房地产公司,以历史成本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价值远远高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下,这样的财务报表就不能可靠的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真实价值,从而造成公司资产价值的低估。

二 选题意义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大部分持有的金融工具属于简单金融工具,以基金、股票为主。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壮大和活跃,其价格在可获得性和客观中立性方面可以得到较好的保证。在金融资产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其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比较活跃的交易市场和与市场密切联系的资产价格而被规定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就具体的计量和确认方法而言,计入 “交易性金融资产” 科目的金融工具,其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都应以公允价值为标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差异直接计入损益类科目。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持续 计量特性和计入损益特性,使该类资产一段时期的会计损益变化与以前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在各个会计期间都更平稳、连贯,不但提高了资产价值与市场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还提高了会计盈余的稳健性,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更具有预测性的会计信息。

三 公允价值定义及其决策有用性分析

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计量反映在会计信息中,是反映了该类资产或负债在假设公平交易的状态下,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资源交易的价格,是被市场接收的公共认可的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是指会计信息在真实、可靠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的、与决策相关的信息,以帮助使用者根据信息的区别做出差异化的合理决策。因此,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个方面,公允价值计量应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第二个方面,公允价值计量应该提高会计信息与投资决策的相关性。就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目标是发掘上市公司潜在价值并获取股价的超额回报,那么,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应该与上市公司股价和回报率相关。由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决策性是包含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两方面的内容,前期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也主要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

会计信息是企业与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一个重要信息源。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生成的会计信息能改变或影响到各种经济决策的制定。进而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使社会财富重新分配。因此,财务会计的根本目标是决策有用性,即向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当局、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职工)提供对他们进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这是信息使用者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

对于“有用性”各个会计组织有不同的界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所作的系统阐述。首先,他们认为对决策最有用的信息是能“帮助信息使用者在预测未来时可导致决策差别”的信息。因此,相关性是保证信息对决策有用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其次,决策有用性还要求会计信息能反映其所应该反映的问题,做到不偏不倚,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具备可靠性的标准。加拿大会计学家斯科特教授阐释了两种以决策有用为目标的财务报告思想:信息观和计量观。信息观将决策有用性等同于信息含量,信息使用者希望会计人员提供更具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会计信息,以作出风险更小的投资、信贷和类似资源配置的决策。因此,在市场有效的前提下,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应进行充分披露。以信息观为指导,财务会计理论形成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侧重于提供赢利信息的会计模式。

四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现状

4.1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现状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首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一投资性房地产》专门对投资进行r会计规范,适度的、有条件的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并与2007年1月l同在上市公司中开始实施。由于公允价值计量町以增大企业资产价值,所以各界普遍看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新准则实施三年内,公允价值计量一直被很多上市公司冷落,仍旧采用成本计量,仅有少数几家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根据笔者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最在上市公司执行情况的统计分析,《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一投资性房地产》实施3年以来,全国仅有25家上市公司采用了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所占比例一直很低。具有投资性房地产项目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成本计量,成本计量模式仍是后续计量的优先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仅仅是备选方案,可见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在实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上困难重重。

4.2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

4.2.1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问题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证券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都不成熟,价格难以真正反映价值,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市价难以获得虽然在不存在相关资产的活跃市场时,也可以运用现值技术等估计公允价值,但现阶段未来现金流量以及折现率的信息部很缺乏,判断常常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现值的主观估计成分偏大。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不统~,财政部 会计司发布的2007年,2008年以及2009年年报分别指出了这三年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基本上属于以下几种类型。

4.2.2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问题

公允价值的运用较历史成本在技术和人才的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增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现值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专业技术高超、诚信的评估师队伍,公允价值的计量与核算变得 相对复杂.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进行会计处理才能完成。从我圜现状看,评估人员与会计人员的、lk务素质与号业技能都不容乐观,应该说目li{『国内的大多数从业人员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尚雉以适应。

4.3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问题

4.3.1 对资产结构的影响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实行以后,原来分别在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中核算和列报的投资性房地产,将统一·在“投资性房地产”科目中核算,并在资产负债表上单独列报。这一变 化将影响企业的资产结构,尤其足有大量投资性房地产在存货中核算的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全部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减少了企业的流动资产,降低了流动比率。

4.3.2 对利润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无需计提折旧和摊销,降低了企业的成本费用,所以影响当期利润:期末资产的账而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需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所以也会影响当期利润。

4.3.3 对应缴所得税的影响

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将拥有相当可观的资产升值空间,使过去企业隐性的收益在报表中显现出来,投资性房地产的增值部分将计入当年 的损益表,在现行税法的规定F,企业将缴纳更多的所得税。

另外,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不对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通过逐年计提折旧达到抵税的方法便不能应用,这也将造成企业多交所得税。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缺乏公平的投资性房地产交易市场,市场环境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公允价值易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会计人员素质偏低,公允价值计量方法难以有效执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体制尚不健全,公允价值运用缺乏有力保障;公允价 值在投资性房地运用中的信息披露不完善。

五 相关建议

5.1 建立公平的投资性房地产交易市场,加快市场经济发展

应加快投资性房地产行业市场化水平建设,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资本市和商品市场。同时,在社会丰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与完善的进程中,建市与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投资性房地产市场体制并构建完善、成熟的投资性房地产交易市场,使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处于充分的竞争环境之中,以此来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和市价,使会计人员可以通过市场条件来获得按公允价值定义所需的各种具体计量属性形式,从而在会计环境上创造一个有利于公允价值全面推广的外部条件。此外,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独立诚信的投资性房地产中介机构借此加强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5.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要加强股东参与监控的权力,建立独立于大股东和经理层、能真正代表所有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并成:幢审计委员会,确保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其次,要避免单一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增强股权之间的相瓦制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必须引人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董事,代表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行使权力;第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大力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方式来选拔和聘任公司管理者。

5.3 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与业务培训

公允价值的计量需要会计人员具有高超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必须做到:一要强化法制教育;二要加强业务知识培训。

5.4 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强化外部审计监督

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一要加强事前控制,合理设置单位内部的机构和岗位,做到各部门之间既分T协作,又互相监督;二要加强事中控制,推行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制约和监督:二要加强事后控制,通过审核会计准则执行情况,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对企业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强化外部审计监督,一要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的改草,进一步改善执业环境,制定行业自律准则: :要加强执业标准执行检查,督促注册会计师格守独专审计准则及其他执业标准,三要借鉴国外注册会计师j卜止的管理经验,建立注册会计师惩戒制度。

5.5 完善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运用中的信息披露

国家应进一步明确公允价值计量披露的相关问题,不仅包括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还应增加公允价值的估计假设、已经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未用公允价值汁量的原因披露等,使其披露更加规范,更加科学,更有利于保护广大投资者等利益。

第二篇:公允价值优缺点

公允价值优缺点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所谓公允价值,是指自愿交易的双方之间进行现行交易,在交易中所达成的资产购买、销售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在市场经济中,最能代表公允价值的是可以观察到的、由市场价格机制所决定的市场价格,它是由市场交易各方所承认和接受的。而历史成本是过去的市场价格,现行成本是当前的市场价格,它们都是由市场价格转化而来的。因此,为了真实公允地进行计量,市场价格应是会计计量中的基本计量属性。但是,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没有可观察到的、由市场直接决定的市场价格,而却有可以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可以估计,就可以运用现值技术去探求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势

(一)能快速反应企业经营状况。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它紧紧跟随市场,能较准确地披露企业未来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这一优势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得到充分验证。它及时捕捉到市场变化,使危机更快地暴露出来,把银行这些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完全透明化,让投资者尽快看清了真相,但若按历史成本计量,这些机构的财务报表仍然会表现出较强的资本实力和支付能力。

(二)能够合理地反映资产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紧密结合市场,以当期的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出相关资产的价值。其带来的影响尤其表现在金融、投资性房地产等新兴行业。这些行业取得初始资产的成本通常非常低,后来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发展等原因,造成资产价格大幅度上涨,这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就能比较合理地反映资产价值。

(三)使会计由成本核心转向价值核心。传统会计主要提供的是面向过去的历史成本信息,人们难以通过会计资料直接获得有关企业未来价值方面的信息,强调站在某会计主体角度的投入成本。而公允价值其侧重点在于对资产使用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衡量,强调站在独立于企业主体的市场角度的市场价值。因此,公允价值的概念从理论上解决了资产定义中“能够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定性与定量的时间统一问题,从而为现代会计从成本核心向价值核心的转变铺平了道路。

(四)能培养会计人员的理财意识。我国会计的核算职能不仅是记账、算账、报账,还要参与预测、分析、考核,但目前我国的财会人员只重前者,对现金流量、现值、货币时间价值等很少关注或知之甚少,这必将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尤其是在通货膨胀较高、企业风险较大时,会给企业带来损失。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使财会人员加深对现金流量、货币时间价值等的认识,增强自身的理财意识和水平。

(五)能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越来越多的会计工作者认识到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就是提供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即能够导致决策差别的相关信息。无疑,不同类型的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是有区别的,但目前人们已达成的共识是面向未来的预测信息要比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对决策更有用,其信息含金量更高。也就是说,具体到计量属性,面向未来的公允价值要比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对决策更有用。

三、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缺陷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相关市场还不成熟,公允价值的使用必然表现出一些缺陷:

(一)易导致价格过度偏离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固然能够合理地反映资产的当时价值,但是若该项资产价格总是频繁变动,必然会导致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波动性变化。而这些由于外部环境等变化所引起的损益变动,可能并不能提供非常相关的信息,甚至可能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果外部经济环境不好,可能引起股价的较大波动,投资者会将资产的预期价值低估,公允价值就会远远低于被衡量对象内在合理的价值,使它们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受到严重挑战,投资者的感觉是企业财务发展不稳定,美国金融危机就暴露出这一问题。相反,在经济繁荣时,投机、炒作等非理性行为所蕴涵的不合理定价,公允价值会引发泡沫经济。

(二)可能成为随意操纵业绩的工具。由于我国资本相关市场还不成熟,公允价值可能难以达到公允,并有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目前国内评估机构对于公允价值的经验比较欠缺,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一定困难,而且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会造成不同的评估结果。若在没有可靠的市场价值基础的情况下,公允价值的认定,如计算现金流量折现值的时候,现金流量的估计、折现率的估计甚至折现期的估计等,都需要加上人为的判断,这就在客观上存在着操纵利润的可能。

(三)公允价值的运用更具复杂性和风险性。公允价值的运用主观估计成分较高,如何选择估值模型和相关参数假设等,新会计准则没有提供详细指南,使核算变得相对复杂。同时,现值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专业技术高超、诚实守信的评估师队伍,增大了企业管理成本。况且,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还不足以支撑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广泛运用,实施起来具有一定的风险。

第三篇: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或披露的情形,本准则第四条和第五条所列情形除外。

第四条下列各项的计量和披露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与公允价值类似的其他计量属性的计量和披露,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范的可变现净值、《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二)股份支付业务相关的计量和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三)租赁业务相关的计量和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21号——租赁》。

第五条下列各项的披露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以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可收回金额的资产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职工离职后福利计划资产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第二章相关资产或负债

第六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考虑该资产或负债的特征。

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对该资产或负债进行定价时考虑的特征,包括资产状况及所在位置、对资产出售或者使用的限制等。

第七条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可以是单项资产或负债(如一项金融工具、一项非金融资产等),也可以是资产组合、负债组合或者资产和负债的组合(如《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的资产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范的业务等)。企业是以单项还是以组合的方式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取决于该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

计量单元,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单独或者组合方式进行计

量的最小单位。相关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应当由要求或者允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规定,但本准则第十章规范的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除外。

第三章有序交易和市场

第八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交易,是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的有序交易。

有序交易,是指在计量日前一段时期内相关资产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清算等被迫交易不属于有序交易。

第九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有序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进行。不存在主要市场的,企业应当假定该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最有利市场进行。

主要市场,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交易量最大和交易活跃程度最高的市场。

最有利市场,是指在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后,能够以最高金额出售相关资产或者以最低金额转移相关负债的市场。

交易费用,是指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中,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资产出售或者负债转移的费用。交易费用是直接由交易引起的、交易所必需的、而且不出售资产或者不转移负债就不会发生的费用。

运输费用,是指将资产从当前位置运抵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发生的费用。

第十条企业在识别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时,应当考虑所有可合理取得的信息,但没有必要考察所有市场。

通常情况下,企业正常进行资产出售或者负债转移的市场可以视为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第十一条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应当是企业在计量日能够进入的交易市场,但不要求企业于计量日在该市场上实际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

由于不同企业可以进入的市场不同,对于不同企业,相同资产或负债可能具有不同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以主要市场的价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存在主要市场的,企业应当以最有利市场的价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企业不应当因交易费用对该价格进行调整。交易费用不属于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只与特定交易有关。交易费用不包括运输费用。

相关资产所在的位置是该资产的特征,发生的运输费用能够使该资产从当前位置转移到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的,企业应当根据使该资产从当前位置转移到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的运输费用调整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的价格。

第十三条当计量日不存在能够提供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 的相关价格信息的可观察市场时,企业应当从持有资产或者承担负债的市场参与者角度,假定计量日发生了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交易,并以该假定交易的价格为基础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第四章市场参与者

第十四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采用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或负债定价时为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使用的假设。

市场参与者,是指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中,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买方和卖方:

(一)市场参与者应当相互独立,不存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所述的关联方关系;

(二)市场参与者应当熟悉情况,能够根据可取得的信息对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及交易具备合理认知;

(三)市场参与者应当有能力并自愿进行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

第十五条企业在确定市场参与者时,应当考虑所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该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以及在该市场上与企业进行交易的市场参与者等因素,从总体上识别市场参与者。

第五章公允价值初始计量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根据交易性质和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等,判断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是否与其交易价格相等。

在企业取得资产或者承担负债的交易中,交易价格是取得该项资产所支付或者承担该项负债所收到的价格(即进入价格)。公允价值是出售该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该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相关资产或负债在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通常与其交易价格相等,但在下列情况中两者可能不相等:

(一)交易发生在关联方之间。但企业有证据表明该关联方交易是在市场条件下进行的除外。

(二)交易是被迫的。

(三)交易价格所代表的计量单元与按照本准则第七条确定的计量单元不同。

(四)交易市场不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第十七条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以公允价值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初始计量,且其交易价格与公允价值不相等的,企业应当将相关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但其他相关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章估值技术

第十八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采用

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企业使用估值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估计在计量日当前市场条件下,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或者转移一项负债的价格。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使用的估值技术主要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企业应当使用与其中一种或多种估值技术相一致的方法计量公允价值。企业使用多种估值技术计量公允价值的,应当考虑各估值结果的合理性,选取在当前情况下最能代表公允价值的金额作为公允价值。

市场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的资产、负债或资产和负债组合的价格以及其他相关市场交易信息进行估值的技术。

收益法,是将未来金额转换成单一现值的估值技术。

成本法,是反映当前要求重置相关资产服务能力所需金额(通常指现行重置成本)的估值技术。

第十九条企业在估值技术的应用中,应当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只有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输入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给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包括可观察输入值和不可观察输入值。

可观察输入值,是指能够从市场数据中取得的输入值。该输入值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在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

不可观察输入值,是指不能从市场数据中取得的输入值。该

输入值应当根据可获得的市场参与者在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假设的最佳信息确定。

第二十条企业以交易价格作为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且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中使用了涉及不可观察输入值的估值技术的,应当在估值过程中校正该估值技术,以使估值技术确定的初始确认结果与交易价格相等。

企业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中使用估值技术的,尤其是涉及不可观察输入值的,应当确保该估值技术反映了计量日可观察的市场数据,如类似资产或负债的价格等。

第二十一条公允价值计量使用的估值技术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变更估值技术或其应用能使计量结果在当前情况下同样或者更能代表公允价值的情况除外,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况:

(一)出现新的市场。

(二)可以取得新的信息。

(三)无法再取得以前使用的信息。

(四)改进了估值技术。

(五)市场状况发生变化。

企业变更估值技术或其应用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并根据本准则的披露要求对估值技术及其应用的变更进行披露,而不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对相关会计估计变更进行

披露。

第二十二条企业采用估值技术计量公允价值时,应当选择与市场参与者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中所考虑的资产或负债特征相一致的输入值,包括流动性折溢价、控制权溢价或少数股东权益折价等,但不包括与本准则第七条规定的计量单元不一致的折溢价。

企业不应当考虑因其大量持有相关资产或负债所产生的折价或溢价。该折价或溢价反映了市场正常日交易量低于企业在当前市场出售或转让其持有的相关资产或负债数量时,市场参与者对该资产或负债报价的调整。

第二十三条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存在出价和要价的,企业应当以在出价和要价之间最能代表当前情况下公允价值的价格确定该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企业可以使用出价计量资产头寸、使用要价计量负债头寸。

本准则不限制企业使用市场参与者在实务中使用的在出价和要价之间的中间价或其他定价惯例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

第七章公允价值层次

第二十四条企业应当将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三个层次,并首先使用第一层次输入值,其次使用第二层次输入值,最后使用第三层次输入值。

第一层次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活跃市场,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的

交易量和交易频率足以持续提供定价信息的市场。

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

第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

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层次,由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输入值所属的最低层次决定。企业应当在考虑相关资产或负债特征的基础上判断所使用的输入值是否重要。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层次,取决于估值技术的输入值,而不是估值技术本身。

第二十五条第一层次输入值为公允价值提供了最可靠的证据。在所有情况下,企业只要能够获得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就应当将该报价不加调整地应用于该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但下列情况除外:

(一)企业持有大量类似但不相同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这些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报价,但难以获得每项资产或负债在计量日单独的定价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采用不单纯依赖报价的其他估值模型。

(二)活跃市场报价未能代表计量日的公允价值,如因发生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重大事件等导致活跃市场的报价未能代表计量日的公允价值。

(三)本准则第三十四条

(二)所述情况。

企业因上述情况对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进

行调整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应当划分为较低层次。

第二十六条企业在使用第二层次输入值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应当根据该资产或负债的特征,对第二层次输入值进行调整。这些特征包括资产状况或所在位置、输入值与类似资产或负债的相关程度(包括本准则第三十四条

(二)规定的因素)、可观察输入值所在市场的交易量和活跃程度等。

对于具有合同期限等具体期限的相关资产或负债,第二层次输入值应当在几乎整个期限内是可观察的。

第二层次输入值包括:

(一)活跃市场中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

(二)非活跃市场中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

(三)除报价以外的其他可观察输入值,包括在正常报价间隔期间可观察的利率和收益率曲线、隐含波动率和信用利差等;

(四)市场验证的输入值等。市场验证的输入值,是指通过相关性分析或其他手段获得的主要来源于可观察市场数据或者经过可观察市场数据验证的输入值。

企业使用重要的不可观察输入值对第二层次输入值进行调整,且该调整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是重要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应当划分为第三层次。

第二十七条企业只有在相关资产或负债不存在市场活动或者市场活动很少导致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第三层次输入值,即不可观察输入值。

不可观察输入值应当反映市场参与者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包括有关风险的假设,如特定估值技术的固有风险和估值技术输入值的固有风险等。

第二十八条企业在确定不可观察输入值时,应当使用在当前情况下可合理取得的最佳信息,包括所有可合理取得的市场参与者假设。

企业可以使用内部数据作为不可观察输入值,但如果有证据表明其他市场参与者将使用不同于企业内部数据的其他数据,或者这些企业内部数据是企业特定数据、其他市场参与者不具备企业相关特征时,企业应当对其内部数据做出相应调整。

第八章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第二十九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将该资产用于最佳用途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或者将该资产出售给能够用于最佳用途的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

最佳用途,是指市场参与者实现一项非金融资产或其所属的资产和负债组合的价值最大化时该非金融资产的用途。

第三十条企业确定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应当考虑法律上是否允许、实物上是否可能以及财务上是否可行等因素。

(一)企业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法律上是否允许,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定价时考虑的资产使用在法律上的限制。

(二)企业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实物上是否可能,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定价时考虑的资产实物特征。

(三)企业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财务上是否可行,应当考虑在法律上允许且实物上可能的情况下,使用该资产能否产生足够的收益或现金流量,从而在补偿使资产用于该用途所发生的成本后,仍然能够满足市场参与者所要求的投资回报。

第三十一条企业应当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确定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

通常情况下,企业对非金融资产的现行用途可以视为最佳用途,除非市场因素或者其他因素表明市场参与者按照其他用途使用该资产可以实现价值最大化。

第三十二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应当基于最佳用途确定下列估值前提:

(一)市场参与者单独使用一项非金融资产产生最大价值的,该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是将其出售给同样单独使用该资产的市场参与者的当前交易价格。

(二)市场参与者将一项非金融资产与其他资产(或者其他资产或负债的组合)组合使用产生最大价值的,该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是将其出售给以同样组合方式使用该资产的市场参与者的当前交易价格,并且该市场参与者可以取得组合中的其他资产和负债。其中,负债包括企业为筹集营运资金产生的负债,但不包括企业为组合之外的资产筹集资金所产生的负债。最佳用

途的假定应当一致地应用于组合中所有与最佳用途相关的资产。

企业应当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判断该资产的最佳用途是单独使用、与其他资产组合使用、还是与其他资产和负债组合使用,但在计量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应当假定按照本准则第七条确定的计量单元出售该资产。

第九章负债和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第三十三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负债,应当假定在计量日将该负债转移给其他市场参与者,而且该负债在转移后继续存在,并由作为受让方的市场参与者履行义务。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自身权益工具,应当假定在计量日将该自身权益工具转移给其他市场参与者,而且该自身权益工具在转移后继续存在,并由作为受让方的市场参与者取得与该工具相关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存在相同或类似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可观察市场报价的,应当以该报价为基础确定该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二)不存在相同或类似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可观察市场报价,但其他方将其作为资产持有的,企业应当在计量日从持有该资产的市场参与者角度,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该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当该资产的某些特征不适用于所计量的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时,企业应当根据该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以调整后的价值确定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这些特征包括资产出售受到限制、资产与所计量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类似但不相同、资产的计量单元与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计量单元不完全相同等。

(三)不存在相同或类似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可观察市场报价,并且其他方未将其作为资产持有的,企业应当从承担负债或者发行权益工具的市场参与者角度,采用估值技术确定该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第三十五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负债,应当考虑不履约风险,并假定不履约风险在负债转移前后保持不变。

不履约风险,是指企业不履行义务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自身信用风险。

第三十六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并且该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存在限制转移因素的,如果公允价值计量的输入值中已经考虑了该因素,企业不应当再单独设置相关输入值,也不应当对其他输入值进行相关调整。

第三十七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活期存款等具有可随时要求偿还特征的金融负债的,该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应当低于债权人随时要求偿还时的应付金额,即从债权人可要求偿还的第一天起折现的现值。

第十章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第三十八条企业以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净敞口为基础管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可以以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当前市场条件下有序交易中出售净多头(即资产)或者转移净空头(即负债)的价格为基础,计量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公允价值。

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是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也包括不符合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定义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会计处理的其他合同。

与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的财务报表列报,应当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第三十九条企业按照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公允价值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企业以特定市场风险或特定对手信用风险的净敞口为基础,管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组合;

(二)企业以特定市场风险或特定对手信用风险的净敞口为基础,向企业关键管理人员报告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信息;

(三)企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组合中的金

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第四十条企业按照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公允价值的,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面临的特定市场风险及其期限实质上应当相同。

企业按照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公允价值的,如果市场参与者将会考虑假定出现违约情况下能够减小信用风险敞口的所有现行安排,企业应当考虑特定对手的信用风险净敞口的影响或特定对手对企业的信用风险净敞口的影响,并预计市场参与者依法强制执行这些安排的可能性。

第四十一条企业采用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确定相关会计政策,并且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第十一章公允价值披露

第四十二条企业应当根据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性质、特征、风险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对该资产或负债进行恰当分组,并按照组别披露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信息。

为确定资产和负债的组别,企业通常应当对资产负债表列报项目做进一步分解。企业应当披露各组别与报表列报项目之间的调节信息。

其他相关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相关资产或负债组别且其分组原则符合本条规定的,企业可以直接使用该组别提供相关信息。

第四十三条企业应当区分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和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

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是指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持续以公允价值进行的计量。

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是指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特定情况下的资产负债表中以公允价值进行的计量。

第四十四条在相关资产或负债初始确认后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至少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每组资产和负债的下列信息:

(一)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和金额。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

(三)在各层次之间转换的金额和原因,以及确定各层次之间转换时点的政策。每一层次的转入与转出应当分别披露。

(四)对于第二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使用的估值技术和输入值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

(五)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使用的估值技术、输入值和估值流程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企业应当披露公允价值计量中使用的重要的、可合理取得的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量化信息。

(六)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期初余额与期末余额之间的调节信息,包括计入当期损益的已实现利得或损失总额,以及确认这些利得或损失时的损益项目;计入当期损益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总额,以及确认这些未实现利得或损失时的损益项目(如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计入当期其他综合收益的利得或损失总额,以及确认这些利得或损失时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分别披露相关资产或负债购买、出售、发行及结算情况。

(七)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当改变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金额可能导致公允价值显著变化时,企业应当披露有关敏感性分析的描述性信息。

这些输入值和使用的其他不可观察输入值之间具有相关关系的,企业应当描述这种相关关系及其影响,其中不可观察输入值至少包括本条

(五)要求披露的不可观察输入值。

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如果为反映合理、可能的其他假设而变更一个或多个不可观察输入值将导致公允价值的重大改变,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变更的影响金额及其计算方法。

(八)当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与其当前用途不同时,企业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及其原因。

第四十五条在相关资产或负债初始确认后的资产负债表中,企业至少应当在附注中披露非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每组资产和负债的下列信息

(一)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特定情况下非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和金额,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因。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

(三)对于第二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使用的估值技术和输入值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

(四)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使用的估值技术、输入值和估值流程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企业应当披露公允价值计量中使用的重要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量化信息。

(五)当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与其当前用途不同时,企业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及其原因。

第四十六条企业调整公允价值计量层次转换时点的相关会计政策应当在前后各会计期间保持一致,并按照本准则第四十四条

(三)的规定进行披露。企业调整公允价值计量层次转换时点的相关会计政策应当一致地应用于转出的公允价值计量层次和转入的公允价值计量层次。

第四十七条企业采用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的会计政策的,应当披露该事实。

第四十八条对于在资产负债表中不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以公允价值披露的各组资产和负债,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第四十四条

(二)、(四)、(五)和

(八)披露信息,但不需要按照本准则第四十四条

(五)披露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估值流程和使用的重要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量化信息。

第四十九条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在发行时附有不可分割的第三方信用增级的负债,发行人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并说明该信用增级是否已反映在该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中。

第五十条企业应当以表格形式披露本准则要求的量化信息,除非其他形式更适当。

第十二章衔接规定

第五十一条本准则施行日之前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本准则要求不一致的,企业不作追溯调整。

第五十二条比较财务报表中披露的本准则施行日之前的信息与本准则要求不一致的,企业不需要按照本准则的规定进行调整。

第十三章附则

第四篇:2014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

主题-公允价值计量 2014年9月

一、制定背景 2

(一)与国际准则修订趋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受到全世界关注。为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和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建立一套全球统一 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就是与国际金融危机密 切相关的重要准则之一。为响应二十国集团和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的 倡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加快了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项目的研究和 制定工作,并于2011年5月12日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 —公允价值计量》。

一、制定背景 3

(二)进一步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规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国内的 广泛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经济运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 要。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会计处 理规定分散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 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多项会计准则中。有必要根据我国现有市场特征对公允价值计量制定相关的会计处理规 定,并提供详尽的操作性指导。

二、准则要点 4

(一)公允价值的新定义

该准则修订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即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 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 的价格。在应用新定义中,应注意: •清算等被迫交易不属于有序交易。

•假设有序交易是在主要市场进行的,或者当不存在主要市场时,在最 有利市场进行。主要市场和最有利市场应当是企业在计量日能够进入 的市场,因此对于不同的企业,相同的资产或负债可能具有不同的主 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二、准则要点 5

(一)公允价值的新定义

•应考虑市场参与者(而非特定的企业)在计量日对该资产或负债进行 定价时考虑的特征,例如资产的状况、所在位置、对资产出售或使用 的限制等资产本身的特征,而非持有人的特征。

•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应当基于最佳用途,这意味着不能简单 基于资产的现有使用方式或状态计量公允价值。

•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明确了以转移价格为基础计量,不再基于清偿 价格,同时还应当考虑不履约风险。在现行准则下,未明确在计量负 债的公允价值时是否需要考虑不履约风险。

二、准则要点 6

(二)计量单元 计量单元是资产或负债以单独或者组合方式进行计量的最小单位。以 单项还是以组合的方式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计量结 果可能不同。采用何种方式将取决于该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计量 单元通常是由其他相关会计准则所规范的。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所规范的金融工具的计量单元通常为单 项金融工具,企业不应根据所持有的金融工具规模大小而进行相关溢 折价调整。

二、准则要点 7

(三)估值技术

企业在计量公允价值时应当采用恰当的估值技术。估值技术应当尽可 能多地使用可观察输入值,尽可能少地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并且这 些输入值与市场参与者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输入值应当 保持一致。

可以采用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种估值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计量 公允价值,并优先采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

二、准则要点 8

(四)公允价值层次

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将用于计量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输入值按照优先 顺序分为三个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级次由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重 要的输入值所属的最低层次决定。

与现行准则中的划分规定一致。明确了在能够获得相同资产或负债在 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时,通常应当将该报价(第一层次输入值)不加调 整地应用于公允价值计量。

二、准则要点 9

(五)关于非金融资产的最佳方式使用假定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将该资产用于 最佳用途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或者将该资产出售给能够用于最佳用 途的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

最佳用途,是指市场参与者实现一项非金融资产或其所属的资产和负 债组合的价值最大化时该非金融资产的用途。

三、适用范围 10 适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而关于是否要求或者允许企业采用公允 价值计量相关资产、负债和权益工具,则由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规范。下列各项的计量和披露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允价值类似的其他计量属性的计量和披露,如《企业会计准则

第1号—存货》规范的可变现净值、《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规范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11号—股

份支付》。

21号—租赁》。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11 资产或负债特征:

征。

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对该资产或负债

进行定价时考虑的特征,包括资产状况及所在位置、对资产出售或者 使用的限制等。

限制条件会影响公允价值。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12 示例—对权益工具出售的限制

某主体持有一项法律上或合同中规定在一段特定期限内限制出售的权 益工具(一项金融资产)(比如:该限制条件可能会限定只能出售给 符合条件的投资者)。

这项限制是该工具本身的特征,并将会被转移给市场参与者。在此情 况下,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将以在公开市场交易的同一发行人 的其他相同但无限制的权益工具为基础并做出调整,以反映该限制条 件的影响。这项调整将反映市场参与者因该权益工具无法在特定期限 内进入公开市场的有关风险而要求的金额。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13 市场:

管理层应基于在主要市场上(当没有主要市场时,在最有利市场上)发生的假设交易确定公允价值。主要市场:

是指具有资产或负债最大的交易量和最高的活跃度的市场。要确 定主要市场,管理层需要评价各种不同市场的活跃度。在没有相 反证据的情况下,主体通常进行交易的市场被假定为主要市场。主体的主要市场是指主体能够进入的、具有该资产或负债的最大 交易量和最高活跃度的市场,即使其他市场上的价格更具优势。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14 市场:

管理层应基于在主要市场上(当没有主要市场时,在最有利市场上)发生的假设交易确定公允价值。最有利市场:

最有利市场是指在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成本之后,能够使得出售 资产所收取的金额最大化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金额最小化的市场。要确定最有利市场,管理层需要评价其合理预计能出售该资产或 转移该负债的所有潜在市场。对于非金融资产,将从市场参与者 的角度,基于“最佳使用”这一估值前提,识别潜在市场。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15 市场:

管理层应基于在主要市场上(当没有主要市场时,在最有利市场上)发生的假设交易确定公允价值。市场准入:

在评价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时,符合条件的市场限于主体能够 在计量日进入的市场。由于不同报告主体可能有不同市场的准入,因此报告主体之间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可能不同。

尽管主体必须能够进入该市场,但不需要其能够在计量日出售该 资产或转让该负债才可以以该市场上的价格为基础计量公允价值。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16 示例:

某商品交易商的报告日期为20X0年12月31日,正好为星期六。该商品 交易商持有的商品X既可进入零售市场,也可进入批发市场。主要市场 为批发市场,因为其具有该商品最大交易量和最高活跃度的市场;但 零售市场的销售价格通常较高。批发市场只在工作日交易,而零售市 场也在星期六交易。

该交易商不允许仅仅因为批发市场(主要市场)不在计量日交易,而 采用较高的零售价格作为该商品的公允价值。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17 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在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上出 售该资产或转移该负债的成本,该成本直接归因于该资产的处置或该 负债的转移并且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标准:

(a)该成本直接由该交易引起,且为该交易所必需。

(b)如果主体不做出出售该资产或转移该负债的决定,就不会发生 该成本。

准则禁止针对交易费用调整公允价值,但却要求在确定最有利市场时 对此予以考虑。尽管在确定哪个市场最有利时考虑了交易费用,但用 于计量该资产公允价值时,不能针对这些费用对价格做出调整(尽管 针对运输成本可以做调整)。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18 示例:某主体拥有一项可以在交易量相似的两个不同市场上以不同价 格出售的资产。该主体在两个市场上都进行交易,且能够获得该资产 在这些市场上的于计量日的价格。该资产没有主要市场。

在A市场,收到的价格为C27;该市场的交易费用为C3;将该资产运 输至该市场的成本为C3(也就是说,在A市场收到的净额将为C21)。在B市场,收到的价格为C25;该市场的交易费用为C1;将该资产运 输至该市场的成本为C2(也就是说,在B市场收到的净额将为C22)。A市场 B市场 价格 27 25 运输成本-3-2 24 23 交易费用-3-1 21 22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19 示例:

1、如果A市场是该资产的主要市场,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将在考虑运输 成本之后,采用在该市场收到的价格计量(C24)。这种计量方法同 样适用于B市场(C23)。

2、而由于该资产不存在主要市场,因此其公允价值将采用最有利市场 上的价格计量。最有利市场是指在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成本之后,能 够使出售该资产所取得的金额最大化的市场。

主体将该资产在B市场出售所能收到的净额(C22)是最大的,因此该 资产的公允价值采用该市场上的价格(C25)减去运输成本(C2)进 行计量,得出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为C23。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0 市场参与者:

公允价值计量应当以市场参与者假设为基础(也就是说,这不是以主 体特定假设为基础的计量)。市场参与者是指在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 场(或最有利市场)上符合以下条件的买家和卖家:

—交易对手不是关联方。但这并不排除在有证据表明交易符合

市场条款的情况下,将关联方交易价格作为估值输入值。

—交易对手运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包括可能通过常规和

惯例的尽职调查获取的信息,对资产或负债以及交易具有合理了解。

—交易对手有交易的动力,而

不是被强迫或其他方式强制交易。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1 非金融资产特定考虑事项—最佳使用:

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以市场参与者角度的最佳使用为基础。该 要求不适用于金融工具、负债或权益。最佳使用要考虑对资产进行以下使用:

—考虑市场参与者将考虑的实际特征(比如:房

地产所在地或规模);

—考虑市场参与者将考虑的对资产使用的法律限

制(比如:区域规划法规);

—考虑资产的使用是否会产生足够的收入或现金

流量,以带来市场参与者要求的投资回报。这应当包括将资产转变到 该用途的成本。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2 示例:

如果一块土地当前被用作耕地,则公允价值(假定最大程度和最佳使 用是继续将其用作耕地)应当反映继续将这块土地作为耕地使用所带 来的利益,包括市场参与者可能获得的任何税款抵减。

但是,如果确定市场参与者将考虑把土地的另一种使用作为最佳使用(比如:商业用地或住宅用地),公允价值应当包括将土地进行重新 规划以符合市场参与者的预期用途所相关的所有成本(比如:可行性 研究支出)。此外,为另一不同用途所做的土地准备工作涉及的拆除 成本及其他成本,也应当纳入公允价值估计中。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3 负债和权益特定考虑事项:

负债的转移—公允价值计量假定金融或非金融负债或主体的自身权益 工具(比如:在业务合并时作为对价发行的权益)在计量日向市场参 与者转移。负债或主体自身权益工具的转移基于以下假设:

(a)负债仍未偿付,受让的市场参与者需要履行该义务。负债不会在计 量日与交易对手结算或者以其他方式偿清。

(b)主体的自身权益工具仍发行在外,受让的市场参与者将行使和承担 与权益工具相关的权利和义务。权益工具不会在计量日取消或以其他 方式偿清。

负债的公允价值是指转让价值,而不是结算价值。在实务中,结算价 值与转让价值之间可能存在重大差异。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4 示例:

一家银行持有票面价值为C100,000、市场价值为C95,000的债务类投 资。市场利率与票据中的金额一致;但由于市场对不履约风险的顾虑,给予C5,000的折扣。

结算价值:除了异常情况之外,预计交易对手(A方)需要全额支付票 面价值才能结清债务,因为银行可能不愿意通过市场折扣或信用风险 调整对票据打折。因此,结算价值将与票面金额相等。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5 示例(续):

转让价值:为了计算转让价值,A方必须搭建模拟交易,在模拟交易中,具有类似信用状况的另一方(B方)按照与票据大致相同的条款寻求融 资。B方可能选择与银行签订新的债务协议,或者在转让交易中向A方 收取现有票据。

对B方而言,通过新的银行票据获取融资或者假定承让现有票据获付 C95,000应当没有差别,因此转让价值将为C95,000;比结算价值少 C5,000。该金额是持有相同债务作为资产的市场参与者认为具有的价 值。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6 合理选用估值技术,估值技术应当:

供取得

入值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7 估值技术:

以及其他相关市场交易信息进行估值的技术。

现行重置成本)的估值技术。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8 公允价值层级:

企业应当将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三个层次,并首先使 用第一层次输入值,其次使用第二层次输入值,最后使用第三层次输 入值。

第一层次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 未经调整的报价。活跃市场,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量和交易频 率足以持续提供定价信息的市场。

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 观察的输入值。

第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29 公允价值层级:

要意义的输入值所属的最低层次决定。企业应当在考虑相关资产或负 债特征的基础上判断所使用的输入值是否重要。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 属的层次,取决于估值技术的输入值,而不是估值技术本身。

值。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30 公允价值层级:

一般来讲,对于符合公允价值级次第一层级的价格或其他输入值,管 理层应当能够从多个来源获得该价格。第一层级输入值涉及在交易所 或者在活跃指数/市场所在地交易的项目。

在某些情况下,报告主体可以依赖定价服务或代表了多名经纪人协商 报价后的发布价格。但可能不明确是否能够按照所提供的价格进行交 易。为了支持经纪人报价或从协商定价服务机构获得的信息能作为第 二层级输入值的认定,管理层通常应当开展尽职调查,了解价格是如 何制定的,包括了解用于确定价格的输入值的性质和可观察性。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31 示例:

定价服务商能提供活跃交易权益证券的报价,其报价如果得到报告主 体证实,将作为第一层级输入值。

同一家定价服务商还可能提供基于矩阵定价的公司债券价格,取决于 模型中采用的信息,该价格可能构成第二层级或第三层级输入值。矩阵定价法—一种主要用于给某些类型的金融工具(比如债务证 券)估值的数学技术,它并不单纯依赖特定证券的报价,而是依 赖证券与其他基准报价证券的关系。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32 主要增加的披露要求:

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中的公允价值相关

披露要求相比,该准则所规定的披露要求有所增加。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所有资产和负债以及不以公允价值计量但需要披露 其公允价值的资产和负债。

四、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 33 主要增加的披露要求:

和非持续的公

允价值计量,分别适用不同的披露要求。非持续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 资产和负债(例如期末以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计量的持有待售的固定 资产),以及不以公允价值计量但需披露其公允价值的资产和负债(例如贷款和应收款项),所要求披露的信息相对较少。

五、衔接规定 34 的,企业不作追溯调整。

则要求不一致的,企业不需要按照本准则的规定进行调整。35 课件内容仅为专业人员理解和执行准则所作的一般性指引和参考,不代表对监管机构规定文 件所作的权威解释,也不能代替专业人员对准则的全面学习和对实务问题的专业判断。

第五篇:公允价值计量论文

公允价值 亦称公允价格、公允市价。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是公允价值计量论文,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

公允价值计量论文

1公允价值涵义辨析

我国新会计准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此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是: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如果该资产和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评估确定。

2新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计量2、1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计量的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例如企业为充分利用闲置资金、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再如,企业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如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等。此外,企业可以基于风险管理需要或为消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不一致情况等,直接指定某些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这些被列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其报告价值即为市场价值,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也意味着,如果企业能够较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和动向,其业绩即会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而提升;相反,如果企业的投资策略与市场行情相左,其当期利润就会因此受损。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与老准则采用“只报忧不报喜”,从而使金融工具报告价值经常被低估的孰低法有很大不同。

同时新准则还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至表内反映。这就要求上市银行和证券公司为了避免给财务报告带来过大的波动,应当考虑表内化将对企业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以及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

2、2公允价值法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提出,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减值或土地使用权摊销价值直接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中,并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而不再单独计提。受此影响,在目前房地产价格处于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拥有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或持有待升值的土地使用权的商业、房地产类企业,会受到利好的影响。近年来房地产市场高速膨胀,并且业内也预计涨势将来会有个渐进攀升的过程,由此上市公司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法来计量其早些年购入的投资性房产,必将在账面上充分体现巨额利润。未来以公允价值体现的公司账面资产,其参考价值大大提高。

2、3公允价值法对债务重组的影响

旧准则规定,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并且,债权人一方亦不能确认重组收益。应该说,这一规定体现了财政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减少会计寻租行为的决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公平规则,少数企业将无法借债务重组达到操纵损益,欺骗利益相关人的目的。新准则规定,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就明确肯定了债务重组利得可以计入当期损益(对债务人来说一般为营业外收入),企业或公司可以因此而获巨额利润。执行新的债务重组准则意味着,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债权人让步,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每股收益水平。

2、4公允价值法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交易》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第一,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第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成本,不确定损益。我国先前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易按照交易的账面价值入账,只有在收到补价的情况下按比例确认收益,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修订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引入公允价值来计量。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这一交换将产生利润。而此前采用的账面价值法,基本不产生利润。这对于投资性房地产上市公司则孕育了一定机会,由于可能每年重估地产价值,并以市价反映账面价值,将直接大幅提高公司的估值水平。

3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几点建议

在1998年,公允价值计量出现于“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后因实际运行中出现很多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所以在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中,公允价值被我国的监管层限制使用。但是在今年新颁布的新准则体系中,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的会计准则中均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从而成为本次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公允价值是否难达“公允”,是否极有可能再次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过去发生的“故事”是否会重演?我们应该怎样的对待公允价值?在此笔者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1)公允价值可以并且应该适度地运用。

所谓适度,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新会计准则仍是站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用公允价值计量。其次,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要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新准则把能够运用公允价值的业务限定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等为数不多的领域,就是因为这些领域已基本满足公允价值运用的必须条件。当然,新准则没有专门设置公允价值一项,对于哪个项目能用哪个项目不能用,分散在不同的业务中加以规定。这样的结构也使新准则更具有开放性和拓展性。

(2)加强对公允价值的监管:统一规定。

我国新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规定是分布在不同的会计准则里,比如,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而且对于不同的项目,公允价值的应用条件是不同。针对广泛运用公允价值带来操作上的难度,我们认为相应的监管部门应尽快对公允价值的定性和定量给予明确标准,使公允价值这个标准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我们可以总体上规定公允价值计量,在具体的会计业务上,可以有针对性地使用。同时要注意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一致性。

(3)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会计准则的正确实施影响很大,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会计准则中会计方法的运用。就公允价值而言,采用现行市价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及时收集和应用交易商品的市价,采用估价技术,熟悉理财学方面的知识,经过综合分析、判断,才能熟练地操作。同时,会计人员还应具备计算机方面的技能,以摆脱复杂的计算,减少人工计算的失误,提高精度。

(4)完善市场体系以促进公允价值的推广。

必须完善市场体系,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各种市场的健康发展,以保证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与公允性。首先,企业应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或负债的类别标准,建立对公允价值变动专人负责、定时按既定途径收集数据,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稳定性。其次,外部制约力量应加强,确保公允价值的真实。一方面,政府应不断完善公司法,刑法,会计法等与公允价值有关的法律,对滥用公允价值的企业和授意者、执行者进行严格监督,给违法者以刑事处罚、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以震慑他们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心理。另一方面,中注协、财政部应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行业自律,对于企业财务报告中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发表恰当的意见。这样才能给公允价值的实施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4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虽然前些年,我国曾出现过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但我们不能因为有人利用估计、假设、判断来进行利润操纵就否定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和利润操纵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公允价值是利润操纵的一个手段,而非其根源。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准则体系更加完善,同时通过增加对资本市场上会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加强对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对会计准则的恶意误用,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等手段多管齐下,减少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保证公允价值在新准则执行过程中能被正确使用,使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公允、可靠,对信息使用人更加有用。

下载公允价值任务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允价值任务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推荐五篇)

    目录 浅析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 1引言 2公允价值的优越性 2.1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可靠性 2.2公允价值计量能准确反映企业财务报告项目 2.3公允价值计量使我国企业与国外......

    公允价值获取技术研究论文[全文5篇]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层级理论研究现阶段关于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研究的重点已经转向如何更好的使用,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市场经济。其层级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公允价值......

    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一、现行会计准则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处理 1.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确认与处置在同一年度。 (1)期末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期末按照交易......

    对公允价值会计研究的探讨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暨提纲学号:020510101009姓名:郭岭专业:会计 指导老师:杨公遂 论文题目:对公允价值会计研究的探讨摘要:公允价值替代历史成本作为主要的会计计量方式,一直是国......

    公允价值计量利弊分析论文

    摘 要 认识了公允价值的涵义及基本特征,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克服弊端,发挥优越性的举措。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表现为: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使会计收益更加......

    公允价值计量和资产评估探析

    公允价值计量和资产评估探析 【摘要】会计中的公允价值只是资产评估中公允价值的一个典型,即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的实现值,会计中的公允价值和评估中的市场价值有着质的......

    公允价值计量与管理层薪酬契约

    公允价值计量与管理层薪酬契约 徐经长 曾雪云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00872) 【摘要】本文以2007、2008年持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公允价值收益、公允......

    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综述

    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综述目前,对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作用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公允价值本身并没有错误,错误在于人们错误地使用了公允价值 持该种观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