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旅游工作总结
一、关于上半年农业农村暨旅游工作的总体估计
今年以来,全区农业农村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行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互动,统筹发展。按照构建生态旅游区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农民减负增收的方针和税费减免与各项改革措施成效挂钩的原则,深化农村改革,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业投入,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全面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上半年,全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4亿元,占年计划的52.9%,同比增长24.6%;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73.7元,同比增长27.6%。全区旅游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1%和4.5%,全区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1、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㈠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发展基础逐步夯实。一是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启动××、××、××、××、××路共计18.6公里的村级油路、水泥路建设,目前已完成投入227万元,五条通村公路的建设正在抓紧实施过程中。制定出台了《××区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安排10万元乡村道路专项养护资金确保区乡村级道路养护。二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稳步推进。以打井、建塔、修渠、筑堰、改田为重点,加大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已完成34处;区水利水产局进行了全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状况调查,编制了《××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评估报告》,全面完成了××乡××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新建水塔5座,铺设管道6300米,解决了535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包装申报的××河、××河、×××等16条小流域治理工程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区水土保持优选项目已被纳入国家审查计划,与南水北调相关的其它六个申报项目已经国家和省发改委批准立项。三是生态文明村建设速度加快。“一建带三改”工程得到全面推广,“农家乐”、旅游设施、节柴灶、沼气池等能源建设不断加强,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作用明显,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文明富裕新农村的协调发展。目前,已完成沼气池建设50口,推广普及节柴灶300座,推广太阳能10台。
㈡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一是蔬菜生产形势良好。以发展高山无公害蔬菜为重点,不断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蔬菜产出效益,上半年完成蔬菜播种面积4610亩,实现蔬菜产量800万公斤,销售产值92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万元,5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已上报省农业厅获得专家认证。二是畜禽养殖发展迅速。土鸡、牲猪、牛羊等传统养殖项目进一步巩固,长毛兔、大鲵、野猪、林麝等特种养殖项目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畜禽养殖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畜禽防疫经费已纳入财政预算,积极做好禽流感等各种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上半年全区土杂鸡养殖总量达16.85万只,出栏9.5万只;牲猪养殖总量1.59万头,出栏0.72万头;山羊饲养量4489只,出栏1718只,实现收入590万元,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超过300元。三是林特产业突破性发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5336亩,加强林特基地建设及管护,提高林特基地产出效益,上半年全区共完成新建高效经济林700亩,林业育苗114.6亩,义务植树50万株,四季植树4.4万株,中幼林扶育2万亩,花卉苗木70亩,林药间作400亩,区林业局对全区165棵古树进行了挂牌保护,制定了《××区护林员管理办法》,全区155名护林员经选聘、培训全部上岗。包装申报的巴山松采种基地建设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审批,争取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71万元;2.5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已经省林业局批准,即将实施;保护区护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抓紧申报过程中。四是农村中介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技术承包、订单农业不断推进,培育了多种形式的农村运销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营销大户,顺利实现了产品与市场的紧密对接。××魔芋已入驻××工业园区,车间主体工程正在抓紧施工过程中,区科技局积极帮助××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并为××食品加工项目申报了市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生物制药公司中药冲剂项目已申报列入了市级科技项目。上半年共对土鸡、蔬菜、林特基地等60多户经营大户给予了30余万元重奖。
㈢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民发展积极性不断提高。一是税费改革成果不断巩固。在全区范围全面取消农业税及附加,实现了农业生产环节“零税赋”,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坚决杜绝不合理的收费现象发生。二是加快推进村债化解。全面实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制定村级年度财务收支预算,通过结对抵销、转债、降债、盘活资产等办法进一步化解村级债务,上半年完成化债249万元,化债率达21.05%,全区37个村、5个福利院全部纳入了村帐乡(镇)管,并实行了村居设账。三是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拟定了《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方案》,规范了乡镇机构设置,核定了人员编制。区经管局会同乡镇、街办制定了合村并组方案,计划将全区现有37个村合并成24个,将176个村民小组合并成150个,目前××镇已完成了4个村民小组合并。四是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全面推进。全区农村二轮土地延包工作在××乡××村试点基础上全面启动,目前第一批南部山区20个村入户登记结束,正进入公示阶段,7月底可完成合同的签订发放工作,第二批“城中村”延包工作将在秋播前完成。
㈣农村扶贫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继续加快实施整村推进,对××、××等7个重点贫困村投资51万元完成了沼气池、公路等14个扶贫开发项目,对其它4个贫困村已投资8万元进行人畜饮水等8个项目建设,28户扶贫搬迁项目正在积极向市申报中,1500名“两类”人口已经全部分解落实到户,脱贫方案正在抓紧制定。区扶贫办对全区20个插花贫困村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排队,着手编制了《××区XX—XX年扶贫开发规划》。××乡已经省扶贫办、省政府批准同意增列为革命老区乡镇进行扶持,目前革命老区乡镇发展规划正在抓紧着手编制中。区失地办、劳动局出台了对农民工培训进行补贴的具体办法,利用“阳光工程”培训失地农民441人,全部帮助推荐实现就业,为228名失地农民子女减免杂费和借读费等共4.6万元。区民政局将333户农村特困户709人纳入了定期定量援助,救助面占农村总人口的 3.5%,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75.5%,将符合低保条件的“一个家庭两种户籍”的132户失地农民全部纳入低保,月发放金额17038元;将429户失地困难农民726人分期分批纳入低保,月发放金额68069元。组织全区参合农民参加免费体检,慢性病人建档率达100%,为16名住院失地农民补偿医药费3906元,定点医院优惠6831元,人均受益671元,全区参合率达92%以上。
㈤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大力推进村级组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三级联创”、“三争一促”等活动,确定了17个重点争创村,督促制订了巩固提高实施方案,确定了××镇和×××保护区管理局辖区“农家乐”、××村高山无公害蔬菜两个“双建双带”基地。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文明镇、文明村、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健全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继续加大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密防范、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通过村务公开的规范化建设和民主理财监督等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基层民主化程度。
2、生态旅游区建设及景区促销稳步推进
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通过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景区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为全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管理局加大了对生态资源保护力度,印发了“禁止乱砍乱伐,乱捕乱猎,乱采乱挖”等3个通告,建立了局、站、村、组资源保护责任制,制定了护林员管理制度,加强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点建设,启动实施了引猴工程、××特种养殖基地、××山杜娟岭和杜娟广场的杜娟花移栽等项目,维修景区厕所,对景区××公路危险路段进行整修添置了指示牌和警示牌,制定了游道整修方案,完善了景区门票安全、卫生等管理制度,为游客提供了安全快捷、方便的旅游服务环境。盘活××山庄等旅游资源工作正在抓紧联系协调中,××乡积极做好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揭牌和××革命烈士陵园规划申报与文物保护工作。
㈡以举办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保护区管理局以“五·一”旅游黄金周为契机,举办了第三届××山杜鹃节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大力加强了对景区、景点的宣传促销力度,重点推介了××山生态旅游和农家乐休闲旅游。区旅游局提出了构建××山东线、中线、西线和以××岛、××河、××、××山为横线的“三纵一横”旅游网络,积极推进南部山区旅游招商工作;包装推介了××镇卡子村和××村古树游览项目、××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中心的红色旅游项目、南部山区野外生存训练项目等三条旅游线路,并对景区导游进行集中培训,编写了导游词。围绕××山第三届杜娟节,积极与市级各媒体协调,先后在××电视台各频道推出专题片5部,在《××日报》推出系列报道6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了××山风景区和农家乐休闲旅游的知名度,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
㈢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和队伍建设。以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设施为契机,化化发展环境,提升接待能力为重点,继续扎实推进“农家乐”星级评定活动,通过提升“农家乐”上档升级,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家乐”健康、快速发展。以景区创a为契机,大力提高景区管理水平,不断推进景区优化升级。区旅游局积极督促辖区各星级宾馆、旅游景区、“农家乐”努力加强内部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树立了品牌意识,增强了发展后劲,促进全区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落实不够到位。按照年初制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会议纪要》要求,各涉农、旅游部门在落实完成工作中措施不够得力、落实力度不够;二是农业农产品特色不鲜明。农产品中突出的精品过少,我区林特生产品种多,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没有突现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科技含量还较低,抵御风险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竞争要求。三是工作创新不够。在开展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工作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四是扶持农业农村的资金不足,建设与发展受到制约。
第二篇:农业旅游
观光农业: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乡村旅游: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闲、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
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三个实际价值:1.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2.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3.推进旅游业的发展
观光农业的分类:功能:1.观光农业园 2.农业公园 3.教育农园 4.森林公园 5.民俗观光村。开发模式:1.传统型观光农业 2.都市科技型观光农业 3.度假型观光农业。发展趋势;1.农业娱乐型 2.农场化型 3.高科技农业示范园 4.农家乐型。投资主体:1.以分散农户为主 2.以政府为主导 3.以企业集团为主体
观光农业问题:1.思想认识不足2.规模狭小,产品项目单一 3.开发模式雷同,缺乏特色4.人工化倾向严重 5.人员素质低下,宣传促销不力 6.季节性明显 7.管理体制不健全,建设水平低,缺乏精品工程
措施:1.明确观光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搞好项目论证,进行科学规划 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4.搞好“软件”开发,创造良好的“软”环境,提高经营者的科学文化水平5.搞好观光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走科学发展的观光农业之路 6.加强客源市场开发,转变观念,加大投入 乡村景观:乡村地区范围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前景:1.以古迹保护为目的的旅游开发 2.以农业生产为目的的旅游开发
塑造:(1)保留聚居传统,营造公共空间(2)尊重地方精神,发掘地方文化(3)发挥经济职能,让景观产生效益
规划:根据自然景观的适宜性、功能性、生态性、经济性、文化性和继承性等,以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为出发点,以景观保护为前提,合理规划和设计乡村景观区内的各种行为体系,其目的是在景观保护与发展之间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原则:王云才:1.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 2.保持自然景观完整性和多样性 3.保持传统文化继承性 4.保持板块合理性和景观可达性 5.资源合理开发 6.改善人居环境 7.坚持可持续发展
都市农业:是一种根据城市居民的多种需求建构和培育的融生产、生活、生态、科学、教育、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体系,它的出现是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追求,是生存观、生活观、发展观的一种本质的升华。特征:城乡融合;高度集约;高智能化;多功能性;高度开放;高度产业化;脆弱性和环保性
三种模式:偏重生产、经济功能的模式(美国)偏重生态、社会功能的模式(德国)生产、经济功能和生态、社会功能兼顾的模式(日本)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特点:可持续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潮。精确化技术和精准化投入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设施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农产品安全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主要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规模型、机械化、高技术模式。以欧洲为代表的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
生态旅游:是旅游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的旅游,是旅游者在以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以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为旅游对象,其目的不仅使旅游者愉悦身心,更重要的是增强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标准:生态旅游是常规旅游方式的一种;以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为旅游对象;对象应该受到保护;负有“维系当地人民的生活”的责任;以“教育性”为核心内容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象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
特点:自然性,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经济性,参与性
意义: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护民俗文化;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满足了旅游者的多钟需求。
问题:过度开发,破坏民俗旅游资源;商业化、庸俗化损害了民俗旅游品牌;失去特色,影响民俗旅游的吸引力。
策略:提高现有民俗旅游产品的品味;加快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地域分异规律是指自然地理要素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分异或分布的规律性。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
增长极理论应用于观光农业开发时,增长极就是重点旅游地。
点-轴理论用于观光农业开发布局时,“点”就是重点旅游地,“轴”就是它们之间的联结通道,即交通线。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一个旅游地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探查、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落或复苏六个阶段。
农业区位论(杜能):在中心城市周围,自然、交通、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地方对中心城市距离远近所带来的运费差,决定不同地方农产品纯收益(杜能称作“经济地租”)的大小。
可持续发展理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一种发展。
民俗旅游的研究方法:调查法,比较法,综合法,形象定位法,市场预测法。园区发展思路:提高科技资源积聚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服务引领能力;提升科技集成带动能力;加大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建园的基本原则:优化布局,突出特色;整合资源,提升能力;以人为本,转变增长方式;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遵循政策法规,严格土地和水资源管理;实行动态管理,推进健康发展
园区建设意义: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产生了一批农业科技成果,促进了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培育造就了一大批龙头企业,建成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基地;加快了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试验、示范、辐射推广和转化;为城镇居民营造了一批农业科技休闲、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完善了社会服务功能,形成了产业龙头。
实现园区科技示范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核心区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示范区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辐射区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三篇:农业旅游策划
第五章
仙峰岩农庄项目策划
农庄农家乐项目策划的基本任务
农家乐休闲业是利用农村景观、农业活动、农村民俗文化,通过规划和开发,为人们提供兼有生产、生态、生活、旅游、教育、增收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农业旅游活动,是一种农村产业新业态,也是一种生态旅游新类型。
农家乐休闲业策划是通过创造性思维,整合农业观光休闲资源,实现资源、环境、市场与项目优化拟合的创造过程。其基本任务是:在农家乐休闲规划之前,通过深度研究和创造性思维,进行准确目标定位、功能定位、市场定位、主题定位和形象定位,建立核心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独特的农业观光休闲产品形态和营销行动计划,为农家乐项目具体规划和单体设计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观光休闲农业策划的基本思路
农家乐是根据农业自身发展状况和特色进行的一种深层次开发,其策划的指导思想是:以满足观光休闲农业的功能为出发点,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突出特色,培育亮点,形成规模,做出品牌,持续发展。
农家乐项目策划文本框架:
① 总论:立项背景,开发意义,策划依据,策划区域范围和建设期限等;
② 资源条件现状和社会经济基础评价: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交通条件、农业生物
资源、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基础等评价和SWOT分析与问题诊断等;
③ 客源市场分析与市场开发策划:市场需求,客源现状,市场分析与定位,市场开发思
路与方案;
④ 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形象定位,主题定位),产业链动力结
构,发展目标和阶段目标;
⑤ 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功能分区(附分区布局图),各功能区定位(功能定位、形象
定位、主题定位),各功能区建设项目(单体),各功能区农业产业或农村人文景观配
置;
⑥ 重点观光休闲项目:重点建设项目,农业产业或人文节点配景项目,标志性单体的形
象设计和功能策划(标志性单体最好要附效果图);
⑦ 旅游要素策划:交通策划,导游队伍策划,住宿业策划,餐饮业策划,娱乐策划,旅
游商品和农产品购物策划;
⑧ 建设分期和动态开发:总体建设期限,各功能区和重点项目建设步骤和开放时间、功
能区间、重点项目间的时间衔接方案;
⑨ 观光休闲线路设计:内部观光休闲游线及交通方式,附近城乡居民入园观光休闲游线
及交通方案,本项目与其他农家项目、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的衔接方案;
⑩ 营销策略与促销方案:品牌策划、宣传策划、促销策划;
⑪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建设资金、流动资金估测(附分区、分项目投资概算表),资
金筹措方案,招商策划;
⑫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测:直接经济效益(附按功能区、按赢利项目的效益预测表),社会效益(城乡就业、农民增收、土地增值、区域经济开发、相关产业带动、人才培养等),生态效益(农村环境改善、污染治理)和环境评价;
⑬ 风险评估和对策措施:自然灾害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规避风险的对
策和措施;
⑭ 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项目的管理体制,管理组织架构,人才保障,项目推进机制和
组织保障(政府、投资企业),政府政策建议。
第四篇:旅游农业概念
旅游农业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业的统称,也称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
根据国家旅游局2002年颁发的《全国工旅游农业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所谓旅游农业,是指以
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和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旅游农业是农事活动与旅游相结合的农业发展形式。主要是为那些不了解农业、不熟悉农村,或者回农村寻根,渴望在节假日到郊外观光、旅游、度假的城市居民服务的,其目标市场主要在城市居民。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作为旅游资源,提供必要的生活设施,让游客从事农耕、收获、采摘、垂钓、饲养等活动,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也叫观光旅游。旅游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生活,优化投资环境等,而且达到了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开发旅游农业,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兴办休闲旅游事业,然后逐步过渡到旅、农、工、贸综合发展,从而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地域上寻找并创造出城市旅游点无法与之媲美的旅游农业
旅游农业景观特色。根据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为了在旅游农业系统中建立不同门类的子系统,从而建设各具特色、内容多样、轻松愉快的不同旅游农业模式,我们就要研究旅游农业的基本特点。一般认为旅游农业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农业特性
旅游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其旅游功能的,旅游农业的引人入胜主要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在开发旅游功能的过程中,可能局部地改变原来的农业生产结构,但农业生产仍是旅游农业的主要方面,所以要防止旅游农业的过度开发,避免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生态特性
旅游农业的发展的目标之一是调整人和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旅游农业的兴旺也要得益于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天然的自然景观以及纯朴的乡村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因此,在开发建设旅游农业过程中,尽可能不破坏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人工作用,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娱乐特性
旅游农业除了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外,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性,否则也不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娱乐性主要体现在观光、农业体验、民俗活动和自然探险等富有农村农业和自然风光特色的游乐活动中,而人工游乐设施则适可而止。
发展模式
综观国外旅游农业的发展情况,根据旅游农业的性质、定位、经营等方面的特点,旅游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传统观光型
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尽田园乐趣。如法国农村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参与酿造葡萄酒的全过程,而且还可以在作坊里品尝,并可以将自己酿好的酒带走,向亲朋好友炫耀,其乐趣当然与在商场购买酒不一样。而日本兴起了务农旅游,东京一家旅行社,每年以春天的插秧、秋天的收割为契机,组织都市人去农村体验农民的生活,在沿海地区还组织游客参加捕捞虹鳟鱼和海带的采集及加工等活动,使都市人直接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都市科技型
以高科技为重要特征,在城内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为城市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观光收入,兼顾了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如新加坡兴建了10个农业科技公园,在公园里不仅合理地安排了作物种植,而且还精心布局一些名优花卉,观赏鱼,珍稀动物的观赏,名贵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同时也相应建有娱乐场所,养鱼池由纵横交错的水道组成,并配有循环处理系统。菜园由新颖别致的栽培池组成,由计算机控制养分,游人漫步其中不仅可以心旷神怡,还可以大饱口福,真是如同生活在仙境之中。休闲度假型
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开展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各种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活动。如澳大利亚人则常于周末或假日,自己驾车,带上小孩,选一个离家不远的牧场小住几天,大人可以放松一下身心,而孩子们则可了解都市里无法见识的牧场生活。而美国的庄园主在苹果、梨子、葡萄、西瓜之类的瓜果快熟的时候,就在报刊上登广告,招揽游客去农场摘水果度假,城里的人热烈响应,纷纷根据广告上的示意地图开车前往,水果随便吃,累了可以在树下草地休息,呼吸新鲜空气,聆听鸟儿的歌唱,直到太阳西斜,人们还可以在农舍小住一夜,品尝农庄主人准备的别有格调的晚餐,享受到一个别致的假期。
民俗风情型
民俗风情型旅游农业是民俗文化在旅游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其吸引物是乡村所在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相对而言,更多的取决于该乡村社区长期积淀下来的风俗,人为方式,因此多以民间技艺、民俗节气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的形式展开。代表景区:山东鞠乡森林养生郡民俗风情旅游区。
国外发展概况
概述
旅游农业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已成为世界潮流。它源于欧洲的西班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些西班牙农场把自家房屋改造装修为旅馆,接待来自城市的旅游者前往观光度假,被认为是旅游农业的起源。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估计,1988年,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收入为120亿美元,发达国家的收入更要高出几倍,美国约300亿美元、德国约80亿美元。国外旅游农业又向深层次发展,旅游
者不仅“看”而且“干”,由过去欣赏结果,变为参与过程。真正体验农活的“原汁原味”。如一些旅行社,利用假期,组织城市游客到农村和农民共同生活、学习插秧和采茶,体验耕种和收获,分享农家乐的“插秧割稻旅行”或“采茶旅行”。在收获的季节,旅行社会选出一小包稻米或茶叶给游客寄去,让大家亲口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如今,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如日本、瑞士、台湾等出现了更高级的旅游农业形式:租地自种。城里人在乡下租一块“自由地”,假日里,偕妻带子,呼朋唤友,到乡下的“自家地里”翻土耕种,施肥浇水,平时则由农场主负责照看农园。这种浅尝辄止的劳作和藕断丝连的乡村情怀,为忙碌和烦躁的城市生活平添了许多雅趣。下面介绍几个国家旅游农业的研究与实践情况: 马来西亚
围绕建设旅游农业,十分重视花卉旅游业,从1992年起,将7月2~9日定为一年一度的“花卉节”,在花卉节期间举行各种花展、花竞赛、花车游行,各购物中心、酒店也以花为主题营造“百花齐放的绿洲”、“迷人的花世界”、“花的海洋”等购物环境,生动形象地宣传花卉,让花为众人所识,使全社会形成养花、爱花的新习俗。随着花卉生产的兴起,政府与有关部门紧密结合,实现花卉生产基地化、专业化。马来西亚将“花卉节”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旅游业务,使之搞得既生动又丰富,从而吸引了国际上更多的游客,使马来西亚旅游业年年连创佳绩,1994年旅游业外汇收入就达90亿元马币,成为排名第三的产业。大量游客的到来,观花、赏花、购花,大大活跃了花卉市场。马来西亚在1995年成功地举办了国际花卉展销会,成为东南亚地区具有权威的国际花卉展。法国
七十年代法国兴起了城市居民兴建“第二住宅”,开辟人工菜园的活动,各地农民适应这一需求,纷纷推出农庄旅游,并组建了全国性的联合经营组织。法国人推出新兴的“农庄旅游”业,全国有1.6万户农家建立起了家庭旅馆。3000多家农民还组成了一个联合经营组织,取名为“欢迎您到农庄来”,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这种新兴的“绿色度假”旅游活动方兴未艾,每年可以给法国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1/4。
美国
每年参加旅游农业的人数达到二千万人次,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瓜果塑造”、“庄稼人艺术画”等乡间艺术也颇受游客青睐。最著名的作品是依梵高的名画《向日葵》创作的20英亩的“庄稼画”—向日葵。10多英亩盛开的向日葵组成画中的葵花,蒺麻组成花瓶,大豆为台布,游人可以在飞机或附近高山上领略它的艺术魅力。
日本
日本的旅游农业是开展较早的。日本各地观光农业经营者们成立了协会,各地农场结合生产独辟蹊径,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各种具有特色的服务设施,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旅行社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旅游农业产品,组织旅游者春天插秧,秋天收割,捕鱼捞虾,草原放牧,牛棚挤奶。参加者有农牧学研究人员、学生、银行职员、公司白领等,人均消费2.5至4万日元。日本岩水县小井农场是一个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民间综合性大农场。自1962年起,农场主结合生产经营项目,先后开辟了600余亩观光农园,设有动物农场,可以观赏到各种家畜在自然怀抱中的憨态,又能增加动物学的知识;牧场馆,每天定时挤牛奶表演和定时看奶油的加工过程,观赏之余,可以购买到各种包装精美而新鲜的奶制品;别具一格的农具展览馆,陈设有各式各样新奇古怪的农用机械,有的是现代的,有的是已被淘汰的,人们可以藉此了解农业发展历史和农机具知识,农场旁边,是由废机车改装成的列车旅馆,深受怀古思旧和青年人的欢迎。
意大利
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意大利专供“绿色旅游”者饮食起居的农庄已有6500间。意大利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各级旅游部门利用该国该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引了大批欧美、亚洲及其他国家的旅游者。1995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800万人次,年收入近500
亿美元,旅游业已成为经济领域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意大利旅游业中,有一支新兴的生力军——旅游农业,也称作“绿色假期”。它始于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到了90年代已成燎原之势。截止1996年初,意大利全国20个行政大区,已全部开展旅游农业活动,尤以托斯卡那大区更为突出,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旅游农业者达20万人次。
韩国
大城市周边的“农渔村”冒出了许多“观光农园”和“周末农场”,这种农园集休闲、体验、收获为一体,吸引了大批市民,生意非常红火,已成了当地居民一项重要收入来源。村子规定20人以上的团体游客在村内的食堂用餐,而零散游客则被安排到经过精心挑选并受过培训的农户家里用餐,让顾客吃得干净、舒心。观光农园起初是农民自发搞起来的。有的农户劳动力不足,光种粮食收入减少,家里又有空闲房屋,于是搞起了农家乐,让城里人来住上一宿,吃吃农家饭,干干地里的农活,休闲放松一番,完后收取一点费用。没想到,生意很红火,仿效者越来越多。农政部门得知后,感到这是一个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子,于是大力提倡和推动,未过多久观光农园竟逐渐成了气候。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体验与收获结合型的“周末农场”。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提供的资料表明,韩国农村观光和民俗市场的规模,2001年约为2.84万亿韩元(1万韩元约合8.7美元),2005年将达到5.11万亿韩元。
旅游农业是世界上风行的新兴行业。由于旅游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生产与消费、工作与休闲的有机结合,其特点是变传统农业为休闲农业,变农业区域为旅游区域,通过分析优势、设计规划、施工兴办,把增加农业各业的艺术性,作为丰富旅游休闲的重要内容。它把现代科学和农业情趣寓于休闲旅游之中,利用农村的设备、空间,农业生产的场所、产品,农业的经营活动、生态保护、自然环境及农村人文资源,通过观赏品尝的趣味性、动手实践的有益性、科普宣传的知识性、生产产品的商品性,既让城市居民及其他游客领略到城市其他名胜风景点所欣赏不到的、大自然的、现代新颖的农业艺术,给他们游乐、休息、健康,得到新奇别致的精神和物质享受,又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中国也已经出现了旅游农业的先驱,广西柳州是一个工业城市,城市南部有两个国营园艺场——大桥园艺场和洛维园艺场。尽管这两个相邻的园艺场山水风景如画,花果四季飘香,但过去单纯生产传统农产品,几乎年年亏损。几年前,柳州市的领导人在考察了国外旅游农业后,决定把这两个园艺场的经营方面转向旅游农业,让来这里的游客能欣赏山水风景之余,品尝亲手采摘的瓜果和自己捕获的鱼虾,体验清新宁静的农村生活,学到丰富的农业科学知识,享受旅游农业之乐。经过几年建设,这两个园艺场已经成为大受柳州市民及外地游客欢迎的旅游观光景点,在经济上也已经扭亏为盈。1995年全国钓鱼比赛,也选择在柳州市大桥园艺场举行。发展旅游农业改变了两个园艺场的命运,也丰富了柳州市民的休闲生活方式。还有,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旅游农业也已经显现其重要性,2000年旅游农业接待的游客达200万人次。为了对上海日益发展的“农家乐”旅游增设一道质量安全保障,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4年4月26日发布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地方标准,这是全国第一个专为“农家乐”旅游而制定的标准。该标准属推荐性地方标准,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由高到低分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三个等级,并从基本条件、住宿、餐饮、活动项目和组织管理等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旅游农业是旅游与农业交叉形成的新型旅游产品,它融农业生产、观光、修身、参与、体验、习农、品尝、购物、娱乐、度假等等为一体。它的理想境界是开化而不失原始风味,文明而充盈鸟语花香,现代感十足而又满溢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的诗情画意。当越来越多的人徜徉在田园风光之中的同时,也给当地农业建设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中国地大物博,民族风味浓郁,应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发展中国的旅游农业,使之成为中国旅游业与农业新的增长点。国外旅游农业的研究与实践对中国发展旅游农业有如下启示:
政府主导作用
中国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尤其是区(县)乡(镇)两级政府应该把发展旅游农业作为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变农村面貌的大事来抓,统筹规划指导,给以政策及资金扶持,为本地旅游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如意大利政府对已经开展旅游农业的单位,给予享受政府的有关农业低息优惠信贷和税收减免政策;由政府颁布一定的法令和规定,以管理和鼓励旅游农业;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等。
规范运作
积极鼓励农民建立旅游农业行业协会,规范旅游农业的经营与管理。开展旅游农业须到各级政府旅游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并在通过考核后发放许可证书。如意大利规定:接待游客用房必须是非农业生产活动用房;游客的食物全部或大部分必须是本农场或当地农场的产品,出售价格应低于市场批发价;旅游农业应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要内容;旅游农业主要利用农场的现有资源和条件,允许维修原有的庄园或别墅,但不准盖新的。为了保证旅游者的安全,规定旅游者留宿地应有其活动范围的限制和考虑旅游者自我留宿的能力,向旅游者事先说明设备尤其是电器的使用方法等。
提高档次
旅游农业充分表现和突出该地区农村自然景观和农业产业特色,也不能停留在“春天看花,秋天收果”的传统低层次产品上,一定要提高旅游农业产品的层次。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使游客每到一处都有新的意境、新的感受、新的享受。
一要提高旅游农业的可参与性,参与性强是旅游农业的一大特点,让游客下地干农活,上树摘蔬果,下海捕鱼虾,上马牧牛羊;二要提高旅游农业的科技含量,在保持“农味”特色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在旅游农业项目上的应用;三要丰富旅游农业产品的内容,尽可能多地综合粮、果、蔬、畜、渔、草、花等农业资源要素,以丰富的产品组合吸引游客,延长其停留时间,提高其消费水平。改善环境
为提高以城镇居民为主的农业游客的服务质量,必须改善旅游农业的服务设施,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摒弃某些不良的农村生活习惯,如不修边幅、礼貌不周、衣冠不整等,特别要纠正农民群众认为服务低人一等的思想。旅游农业项目大多位于农村或城郊,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滞后,因而应加大道路、旅馆、餐厅、通讯、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传统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广大旅游农业从业者必须认识到,游客的大多数是城镇居民,必须确保在食、住、行方面适应城镇居民对卫生、安全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突出购、娱、游等要素的农味。
第五篇:农业旅游规划构思
农业旅游规划构思
一、基本概况
二、战略分析
三、市场开发规划
四、基础设施建设构想
五、休闲农业发展构想
六、主题形象与营销规划
七、环境保护规划
八、支持体系
高坪休闲农业发展规划
第一节基本概况
高坪乡属浏阳市近郊,距浏阳市区5公里,距省会长沙80公里,是一个农业大乡,属丘陵山区,土地资源丰富。境内青山绿水,植被茂盛,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被誉为湘东第一溶洞的大型钟乳石洞——古风洞,有天地之称的——浏阳湖;有闻名世界的浏阳河之源——小溪河;有秀丽而神秘的道教圣山——白羊山,天岩寨。
近年来,高坪乡依托近郊优势,适时实施旅游兴乡战略,随着2001年浏阳河第一漂成功运作,高坪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随之越办越红火,知名度越来越高。
目前,全乡“农家乐”发展到44户,投入建设资金近1000万元,日接客能力达3000人。主要分布在“一河”,“一洞”,“一线”。其中小溪河流域39家,古风洞周边3家,荷石公路沿线2家,服务项目大致分为度假休闲、垂钓娱乐、体验生活三大类。2003年1—10月份产值450万元,日平营业额超过1.5万元,日平接客500人次以上,实现利润100万元,解决了200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同时带动了当地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的迅速发展,服务内容由单纯的吃、住发展到垂钓、打猎、健身、休闲、劳动等多样化的参与性项目,并逐步实现功能多样化,休闲农业的发展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产业发展,信息的流通,群众观念的转变,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器”。
第二节战略分析
一、指导思想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民思想意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结构调整为实破口,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经济交流,转变思想观念,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最终达到共同致富奔小康。
二、SWOT分析
(一)优势
1、邻近长株潭
2、浏阳河声名远扬,自然环境优美
3、当地旅游意识浓
4、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5、具备一定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旅游开发经验
6、依托的旅游大环境比较好
(二)劣势
1、内部交通不理想
2、旅游产业体系不规整
3、产业规模尚未形成4、总体形象不鲜明
5、专业人才缺乏
6、市场开拓不够
(三)机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促进力
2、长株潭、浏阳市的出游力愈益强大
3、上级领导的重视
4、招商引资环境优越
(四)威胁
1、旅游业竞争日益强烈
2、需求多样化带来的困难
3、产业矛盾形成对旅游业的冲击
四、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基地为依托,效益为中心,实行区域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管理。依托融于、服务浏阳河风光带建设,计划用1—3年的时间,建成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物产丰富,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声誉的“休闲农业观光园”。
(二)近期目标
1、三年之内使高坪“农家乐”项目成为高坪的支柱产业,行业总收入相当于高坪GDp份额的。
2、三年内接待游客达到61万次,实现旅游行业收入5059万元。
3、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用宏观调控方法促进旅游业体系的规整,推进“农家乐”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加速“人气东聚,旅游兴乡”的步伐。
4、进一步利用高坪的旅游资源优势,吸引旅游投资者进入高坪乡投资建设农家度假山庄。
5、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让各类投资者有一个
6、加强浏阳河第一漂、古风洞的旅游开发的横向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的目标。
第三节市场开发规划
一、市场开发总体目标
五年之内使高坪休闲农业的品牌知名度达到70,美誉度达到60;接待长株潭游客年均递增30,国内其他地区年均递增10,2008年达到128万人次。
二、市场空间定位
核心市场为长株潭和浏阳市的区域居民;
二级市场为江西萍乡、湖南益阳、常德、岳阳等长株潭的周边地区;
三级市场为国内其他地区。
三、产品特色定位
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围绕“农”字做活农业旅游,以体验“农”的氛围,参与“农”的生活,享受“农”的风情,感受“农”的文化,接受“农”的教育等为内涵,精心打造原汁原味、返璞归真的大自然产品,营造一种放松自我,无拘无束,无忧无烦、乐在其中的氛围,让游客找到心灵的归宿,感受到家的温馨。
四、旅游价格定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