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哪些新情况、新问题?应该如何认识和解决?

时间:2019-05-12 16:3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哪些新情况、新问题?应该如何认识和解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哪些新情况、新问题?应该如何认识和解决?》。

第一篇: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哪些新情况、新问题?应该如何认识和解决?

调研文章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面临哪些新情况、新问题?应该如何认识和解决?

一、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反~斗争是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开展的,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在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健全和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需要进一步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

目前,虽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正在逐步从侧重遏制,走上标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正平稳、健康地向纵深发展,反~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有些~现象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一再发生,有些不正之风还比较严重。政府机关廉政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地方和部门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还不够好,奢侈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以权谋私、贪污贿赂,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甚至贪赃枉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屡禁不止;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欺上瞒下;有些基层干部作风粗暴,甚至横行霸道,欺压群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基础特别是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所有制结构方面,我们党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形成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各个利益主体为了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都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去获取有限的资源,在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不正当竞争,特别是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逃避法律惩罚,更是不择手段,不惜用重金、美色等方式拉拢腐蚀领导干部。而一些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比较集中,权力运作缺乏透明度,又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制约,这就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等~行为。从分配制度的变化看,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但在分配调节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出现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公务员的收入比较低。一些公务员对收入低和不同部门国家工作人员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的现象不满意,因此产生心理失衡,容易产生~行为。

我们党提出要在短短四十年时间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今也才过去二十来年,而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一般都经历了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不少国家的发展进程看,当一个国家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快速增长的变革阶段,往往是~现象的高发期。虽然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本质区别,但由于经济体制转换的时间短、进程快,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不少漏洞,这也容易引发~现象。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了人们民主、法制、公平竞争的思想观念,激发了积极变革、开拓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但一些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经不起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滋长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错误思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苏联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近些年经济仍在发展,使得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产生迷茫,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容易走上~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由于诱发~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制约反~斗争深入开展的一些因素还存在,今后一个时期~现象仍有可能易发多发,反~任务还艰巨繁重。

二、正确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现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换经济体制,诸多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特别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由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建立和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完善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使得~的滋生蔓延有了客观条件,存在易发多发的可能性。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针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始终强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求全党动手,党政一起反~。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地区和部门把发展经济与反对~对立起来,没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有些地区和部门抓反~工作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发文件上,不抓工作落实,搞形式主义。相当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治党不严,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不同程度地受到削弱。一些地区和部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薄弱,漏洞很多。一些地区和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没有落到实处,对管辖范围内反~任务的落实情况没有认真监督检查。一些领导干部不以身作则,甚至带坏一个地区或部门的风气,引发许多~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奉行“好人主义”,怕得罪人,执纪执法偏宽偏软。由于以上原因,党政齐抓共管反~的局面在有些地区和部门还没有形成,以致一些经过主观努力能够抑制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抑制。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既置身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之中,又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和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

。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诸多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这些因素的存在,给解决~问题增加了复杂性。~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尚未消除,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一再发生,有些不正之风还比较突出,~问题仍然是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反~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

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反~斗争的形势,既要看到斗争的复杂性、长期性,深刻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是一个需要长期认真严肃对待的问题,不能期望采取几次大的行动就能彻底解决;又要充分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尖锐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越是处在~现象易发多发时期,我们越应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倍努力工作,坚定不移地落实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

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党中央确定的反~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的主要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工作,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继续下大气力惩处~的同时,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倡廉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问题,更好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服务。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围绕第一要务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反腐倡廉工作要认真贯彻和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坚持与时俱进这个关键,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趋势;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坚定地维护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党的队伍的纯洁;始终坚持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更多地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实惠,更多地感受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斗争的成果。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为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把反腐倡廉工作寓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和市场经济新领域,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党风政风方面严重影响建设和改革的问题,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二)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牢固构筑抵御腐蚀的思想道德防线。

1、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工作,必须切实抓好宣传教育这个基矗要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党员干部宣传教育的重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针对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教育领导干部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身作则,认真执行廉洁从政行为准则。当前,要认真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自觉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要结合新的实际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教育,尤其要进行“两个务必”的教育,使全党同志越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要继续开展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真正做到依法执政和廉洁从政。要加强防范教育,施教于先,未雨绸缪,使党员干部自重自警,身体力行,经受住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要深入开展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通过树立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弘扬正气、鼓舞斗志;开展警示教育,以案明纪、引以为戒,促使领导干部增强道德约束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2、加强反腐倡廉宣传工作。要大力宣传党反~的坚定决心、方针政策、基本经验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看待反~斗争形势,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同~是根本对立的,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决定了我们必将战胜~,从而增强对反~斗争的信心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导向,严肃宣传纪律,注意反腐倡廉宣传的政治和社会效果。

(三)抓好廉洁自律规定的落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1、狠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廉洁从政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在公务活动和社交活动中都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规定。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l)领导干部不准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济活动,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2)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不准收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规定。要查处借节假日和婚丧喜庆等事宜敛财的违纪行为。(3)继续落实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的有关规

定。通过采取个人申报、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加强组织核查等措施,推动这项工作的落实,尤其要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执行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自己的配偶、子女以及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不准默许或授意他们打着领导干部的旗号以权谋私。对放任、纵容他们违纪违法的,要追究领导干部的责任。

2、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准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不准搞脱离实际、沽名钓誉的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严格控制各种名目的节庆、达标评比活动。对以虚报等手段获取荣誉及其他利益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不良政治影响的,必须认真查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3、坚决反对和制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大力精简会议和严格控制出国(境)团组,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出国考察费等一般性支出。禁止以开会、考察、培训等名义变相公费旅游,禁止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小汽车和在住房问题上以权谋私。禁止以各种名义用公款互相宴请、大吃大喝和安排私人旅游、高消费娱乐。要加强审计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领导的责任。积极探索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推广试点工作经验,进行移动通信工具使用管理货币化改革。探索试行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积极稳妥地进行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和公务员福利刷卡消费制度改革工作

4、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工作。要继续贯彻中央关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同时要求:(l)不准利用职权在企业物资购销、项目开发等经营活动中谋取私利。(2)不准个人及其亲属违反规定投资入股与其所在国有企业有关联交易、有依托关系的私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3)不准将国有资产私自委托、租赁、承包给自己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经营。(4)不准违反国有资产监管程序和企业规章制度,擅自决定对外投资、借贷、融资、担保等重大事项。(5)不准利用企业的商业秘密、业务渠道从事个人谋利活动,或将其提供、泄露给他人及其他企业。

5、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工作的领导,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职责。党政领导班子正职要负总责,班子成员明确分工,部门各负其责。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并且要对本本单位的反腐倡廉工作敢抓敢管,真抓实干,坚决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要实行责任制报告制度,将执行责任制情况定期向上级党委、纪委报告。各级纪委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履行组织协调职责,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部署和实施。要加强监督和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对工作抓得不力而造成不良后果的要按规定进行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确保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继续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严厉惩处~分子。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对任何~分子都必须彻底查处、严惩不贷。”我们要坚决贯彻这一精神,不断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要针对近年来新经济领域、资金高密集领域、垄断性行业中的案件以及侵吞国有资产案件频发多发,跨地区、跨行业、跨国(境)案件和“窝案”、“串案”增多,违纪违法人员作案手段趋向隐蔽化和高智能化等新情况,研究新的对策,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下大力气突破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

1、加大查办违纪案件的力度。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惩治~的重要手段,是人民群众评价反~斗争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要充分认识查办案件工作在反~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领导。各级纪委要集中力量查办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同时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在查办案件中,执纪执法机关要密切配合,形成办案合力。既要重点查处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也要认真查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纪违法案件,以及基层干部中发生的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查办案件要严格依纪依法,讲究策略,宽严相济,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要切实纠正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执纪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加大对~分子的经济处罚和追缴力度,增大~行为的风险和成本。对蓄意诬告党员干部和打击报复举报人的,必须严肃处理。

2、明确查办案件重点。在重点查办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件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要着重查办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融、物资采购等领域和环节发生的案件,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案件,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案件,司法领域中的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案件,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杀的案件以及参与和庇护走私、骗取出口退税、虚开xx、制售假劣商品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件,重视查办基层干部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

3、认真查处大案要案。要加强对查办大案要案的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各执纪执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形成查办案件的合力。建立完善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审计机关查办案件工作的协调机制,健全违纪违法线索移交和案件移送等方面的制度。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中,对涉案党员干部的主要违纪问题查实后,要按照规定作出党纪政纪处分,可以先在党内或一定范围内通报;对涉嫌犯罪、具备移送司法机关条件的案件,要及时移送。要严格执纪执法,对办案不力的地区和部门要加强督促指导并限期纠正;对瞒案不报、压案不办甚至干扰办案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深入剖析大案要案,从中发现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督促有关单位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加大对违纪违法人员经济处罚和追缴违纪违法款物的力度,发挥经济手段在遏制~中的作用。

4、加强信访举报工作。拓宽、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提倡和鼓励实名举报,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营造信访举报的良好环境。规范工作程序,强化内部制约监督,保

第二篇: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哪些新情况、新问题?应该如何认识和解决?

调研文章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哪些新情况、新问题?应该如何认识和解决?

一、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是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开展的,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在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健全和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需要进一步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目前,虽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正在逐步从侧重遏制,走上标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平稳、健康地向纵深发展,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有些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一再发生,有些不正之风还比较严重。政府机关廉政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地方和部门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还不够好,奢侈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以权谋私、贪污贿赂,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甚至贪赃枉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屡禁不止;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欺上瞒下;有些基层干部作风粗暴,甚至横行霸道,欺压群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基础特别是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所有制结构方面,我们党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形成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各个利益主体为了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都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去获取有限的资源,在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不正当竞争,特别是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逃避法律惩罚,更是不择手段,不惜用重金、美色等方式拉拢腐蚀领导干部。而一些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比较集中,权力运作缺乏透明度,又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制约,这就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从分配制度的变化看,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但在分配调节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出现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公务员的收入比较低。一些公务员对收入低和不同部门国家工作人员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的现象不满意,因此产生心理失衡,容易产生腐败行为。我们党提出要在短短四十年时间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今也才过去二十来年,而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一般都经历了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不少国家的发展进程看,当一个国家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快速增长的变革阶段,往往是腐败现象的高发期。虽然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本质区别,但由于经济体制转换的时间短、进程快,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不少漏洞,这也容易引发腐败现象。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了人们民主、法制、公平竞争的思想观念,激发了积极变革、开拓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但一些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经不起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滋长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错误思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苏联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近些年经济仍在发展,使得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产生迷茫,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容易走上腐败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由于诱发腐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制约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一些因素还存在,今后一个时期腐败现象仍有可能易发多发,反腐败任务还艰巨繁重。

二、正确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现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换经济体制,诸多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特别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由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建立和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完善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使得腐败的滋生蔓延有了客观条件,存在易发多发的可能性。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针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始终强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求全党动手,党政一起反腐败。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地区和部门把发展经济与反对腐败对立起来,没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有些地区和部门抓反腐败工作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发文件上,不抓工作落实,搞形式主义。相当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治党不严,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不同程度地受到削弱。一些地区和部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薄弱,漏洞很多。一些地区和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没有落到实处,对管辖范围内反腐败任务的落实情况没有认真监督检查。一些领导干部不以身作则,甚至带坏一个地区或部门的风气,引发许多腐败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奉行“好人主义”,怕得罪人,执纪执法偏宽偏软。由于以上原因,党政齐抓共管反腐败的局面在有些地区和部门还没有形成,以致一些经过主观努力能够抑制的腐败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抑制。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既置身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之中,又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和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诸多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

这些因素的存在,给解决腐败问题增加了复杂性。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尚未消除,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一再发生,有些不正之风还比较突出,腐败问题仍然是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既要看到斗争的复杂性、长期性,深刻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一个需要长期认真严肃对待的问题,不能期望采取几次大的行动就能彻底解决;又要充分认识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尖锐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越是处在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时期,我们越应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倍努力工作,坚定不移地落实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党中央确定的反腐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要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继续下大气力惩处腐败的同时,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倡廉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更好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服务。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围绕第一要务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反腐倡廉工作要认真贯彻和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坚持与时俱进这个关键,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趋势;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坚定地维护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党的队伍的纯洁;始终坚持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更多地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实惠,更多地感受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成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为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把反腐倡廉工作寓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和市场经济新领域,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党风政风方面严重影响建设和改革的问题,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二)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牢固构筑抵御腐蚀的思想道德防线。

1、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切实抓好宣传教育这个基础。要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党员干部宣传教育的重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针对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教育领导干部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身作则,认真执行廉洁从政行为准则。当前,要认真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自觉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要结合新的实际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教育,尤其要进行“两个务必”的教育,使全党同志越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要继续开展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真正做到依法执政和廉洁从政。要加强防范教育,施教于先,未雨绸缪,使党员干部自重自警,身体力行,经受住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要深入开展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通过树立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弘扬正气、鼓舞斗志;开展警示教育,以案明纪、引以为戒,促使领导干部增强道德约束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2、加强反腐倡廉宣传工作。要大力宣传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方针政策、基本经验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看待反腐败斗争形势,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同腐败是根本对立的,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决定了我们必将战胜腐败,从而增强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肃宣传纪律,注意反腐倡廉宣传的政治和社会效果。

(三)抓好廉洁自律规定的落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1、狠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廉洁从政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在公务活动和社交活动中都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规定。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l)领导干部不准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济活动,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2)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不准收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规定。要查处借节假日和婚丧喜庆等事宜敛财的违纪行为。(3)继续落实领导干部配

偶、子女从业的有关规定。通过采取个人申报、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加强组织核查等措施,推动这项工作的落实,尤其要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执行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自己的配偶、子女以及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不准默许或授意他们打着领导干部的旗号以权谋私。对放任、纵容他们违纪违法的,要追究领导干部的责任。

2、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准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不准搞脱离实际、沽名钓誉的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严格控制各种名目的节庆、达标评比活动。对以虚报等手段获取荣誉及其他利益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不良政治影响的,必须认真查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3、坚决反对和制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大力精简会议和严格控制出国(境)团组,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出国考察费等一般性支出。禁止以开会、考察、培训等名义变相公费旅游,禁止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小汽车和在住房问题上以权谋私。禁止以各种名义用公款互相宴请、大吃大喝和安排私人旅游、高消费娱乐。要加强审计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领导的责任。积极探索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推广试点工作经验,进行移动通信工具使用管理货币化改革。探索试行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积极稳妥地进行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和公务员福利刷卡消费制度改革工作

4、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工作。要继续贯彻中央关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同时要求:(l)不准利用职权在企业物资购销、项目开发等经营活动中谋取私利。(2)不准个人及其亲属违反规定投资入股与其所在国有企业有关联交易、有依托关系的私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3)不准将国有资产私自委托、租赁、承包给自己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经营。(4)不准违反国有资产监管程序和企业规章制度,擅自决定对外投资、借贷、融资、担保等重大事项。(5)不准利用企业的商业秘密、业务渠道从事个人谋利活动,或将其提供、泄露给他人及其他企业。

5、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职责。党政领导班子正职要负总责,班子成员明确分工,部门各负其责。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并且要对本本单位的反腐倡廉工作敢抓敢管,真抓实干,坚决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要实行责任制报告制度,将执行责任制情况定期向上级党委、纪委报告。各级纪委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履行组织协调职责,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部署和实施。要加强监督和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对工作抓得不力而造成不良后果的要按规定进行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确保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继续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彻底查处、严惩不贷。”我们要坚决贯彻这一精神,不断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要针对近年来新经济领域、资金高密集领域、垄断性行业中的案件以及侵吞国有资产案件频发多发,跨地区、跨行业、跨国(境)案件和“窝案”、“串案”增多,违纪违法人员作案手段趋向隐蔽化和高智能化等新情况,研究新的对策,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下大力气突破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

1、加大查办违纪案件的力度。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是人民群众评价反腐败斗争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要充分认识查办案件工作在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领导。各级纪委要集中力量查办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同时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在查办案件中,执纪执法机关要密切配合,形成办案合力。既要重点查处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也要认真查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纪违法案件,以及基层干部中发生的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查办案件要严格依纪依法,讲究策略,宽严相济,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要切实纠正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执纪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加大对腐败分子的经济处罚和追缴力度,增大腐败行为的风险和成本。对蓄意诬告党员干部和打击报复举报人的,必须严肃处理。

2、明确查办案件重点。在重点查办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件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要着重查办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融、物资采购等领域和环节发生的案件,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案件,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案件,司法领域中的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案件,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以及参与和庇护走私、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发票、制售假劣商品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件,重视查办基层干部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

3、认真查处大案要案。要加强对查办大案要案的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各执纪执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形成查办案件的合力。建立完善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审计机关查办案件工作的协调机制,健全违纪违法线索移交和案件移送等方面的制度。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中,对涉案党员干部的主要违纪问题查实后,要按照规定作出党纪政纪处分,可以先在党内或一定范围内通报;对涉嫌犯罪、具备移送司法机关条件的案件,要及时移送。要严格执纪执法,对办案不力的地区和部门要加强督促指导并限期纠正;对瞒案不报、压案不办甚至干扰办案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深入剖析大案要案,从中发现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督促有关单位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加大对违纪违法人员经济处罚和追缴违纪违法款物的力度,发挥经济手段在遏制腐败中的作用。

4、加强信访举报工作。拓宽、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提倡和鼓励实名举报,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营造信访举报的良好

环境。规范工作程序,强化内部制约监督,保证信访举报事项件件有着落。各级党委和纪委要重视群众信访举报反映出来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化解矛盾,认真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五)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不断拓宽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领域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凡是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项目,要通过市场机制运作。逐步将可以推向市场的公共服务项目向社会公开招标。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

2、逐步拓宽通过改革体制机制遏制腐败的领域。在深化反腐败三项工作过程中,注意针对易于发生腐败的部位和环节,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逐步做到党政机关与所办经营性事业单位彻底脱钩。规范党政机关福利待遇,解决不同部门公务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积极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管理、约束和激励机制,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3、从剖析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原因入手,改进相关的体制机制制度及管理。深入开展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好专项治理,加大从源头上铲除滋生不正之风土壤的力度。(l)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决取消不符合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不符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作的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行政审批。对取消的审批事项要加强后续监管。逐步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规范的运行机制和严密的监督机制。(2)继续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都要实行收支脱钩管理,并逐步纳入预算。加快推进预算管理改革,编制综合财政预算。扩大国库集中支付和预算外资金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范围。继续整顿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管理,认真清理和规范政策外补贴,严禁设立“小金库”。(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制度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建立由组织、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参加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扩大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试点范围,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到干部任用和奖惩中。(4)认真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四项制度。

(六)健全制约监督机制,使权力运行受到有效监督制约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健全民主制度,改革监督体制,完善党风廉政法规制度,从而使权力运行受到有效监督。

1、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从中央到地方要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加快实现巡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着重加强对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勤政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实行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制度。各级纪委负责人要围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证廉洁从政等情况,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交换意见,研究问题,以利于共同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积极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对新任职的干部,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廉洁自律的要求。建立诫勉谈话制度,发现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要早打招呼,及时提醒,严格要求,使他们少犯或不犯错误。

2、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一是要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国家廉政法、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条例和纪委履行组织协调职能的规定等,把党的反腐倡廉政策和要求适时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二是要善于利用行政监察与政府各项工作联系密切,便于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施政行为进行了解和监督的有利条件,主动深入到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中,加强事前、事中监督。三是要围绕国家法律法规和重大改革决策的实施,研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开展执法监察。加强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情况,以及赈灾款物、社保资金管理使用和增收节支等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参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重点针对土地和建筑市场中存在的违法经营问题,以及制售假劣药品、食品等损害群众利益、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督促政府主管部门严格执法、加强监管。

3、建立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并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完善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内部相互监督的作用。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制度。实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省、市、县党委主要负责人每年要在全委会上报告本人及领导班子廉洁从政情况,自觉接受监督。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监督作用,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要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健全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继续抓好乡(镇)和县级政务公开的规范和提高,在市(地)级行政机关推行政务公开,医院、学校和其他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单位都要实行办事公开制度。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哪些新情况、新问题?应该如何认识和解决?(第4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如何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要求

如何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

新形势新要求

一、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是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开展的,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在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健全和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需要进一步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

目前,虽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正在逐步从侧重遏制,走上标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平稳、健康地向纵深发展,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有些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一再发生,有些不正之风还比较严重。政府机关廉政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地方和部门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还不够好,奢侈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以权谋私、贪污贿赂,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甚至贪赃枉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屡禁不止;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欺上瞒下;有些基层干部作风粗暴,甚至横行霸道,欺压群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基础特别是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所有制结构方面,我们党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形成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各个利益主体为了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都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去获取有限的资源,在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不正当竞争,特别是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逃避法律惩罚,更是不择手段,不惜用重金、美色等方式拉拢腐蚀领导干部。而一些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比较集中,权力运作缺乏透明度,又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制约,这就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从分配制度的变化看,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但在分配调节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出现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公务员的收入比较低。一些公务员对收入低和不同部门国家工作人员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的现象不满意,因此产生心理失衡,容易产生腐败行为。

我们党提出要在短短四十年时间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今也才过去二十来年,而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一般都经历了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不少国家的发展进程看,当一个国家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快速增长的变革阶段,往往是腐败现象的高发期。虽然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本质区别,但由于经济体制转换的时间短、进程快,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不少漏洞,这也容易引发腐败现象。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了人们民主、法制、公平竞争的思想观念,激发了积极变革、开拓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但一些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经不起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滋长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错误思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苏联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近些年经济仍在发展,使得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产生迷茫,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容易走上腐败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由于诱发腐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制约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一些因素还存在,今后一个时期腐败现象仍有可能易发多发,反腐败任务还艰巨繁重。

二、正确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现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换经济体制,诸多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特别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由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建立和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完善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使得腐败的滋生蔓延有了客观条件,存在易发多发的可能性。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针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始终强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求全党动手,党政一起反腐败。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地区和部门把发展经济与反对腐败对立起来,没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有些地区和部门抓反腐败工作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发文件上,不抓工作落实,搞形式主义。相当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治党不严,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不同程度地受到削弱。一些地区和部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薄弱,漏洞很多。一些地区和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没有落到实处,对管辖范围内反腐败任务的落实情况没有认真监督检查。一些领导干部不以身作则,甚至带坏一个地区或部门的风气,引发许多腐败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奉行“好人主义”,怕得罪人,执纪执法偏宽偏软。由于以上原因,党政齐抓共管反腐败的局面在有些地区和部门还没有形成,以致一些经过主观努力能够抑制的腐败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抑制。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既置身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之中,又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和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诸多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这些因素的存在,给解决腐败问题增加了复杂性。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尚未消除,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一再发生,有些不正之风还比较突出,腐败问题仍然是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

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既要看到斗争的复杂性、长期性,深刻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一个需要长期认真严肃对待的问题,不能期望采取几次大的行动就能彻底解决;又要充分认识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尖锐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越是处在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时期,我们越应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倍努力工作,坚定不移地落实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

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党中央确定的反腐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要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继续下大气力惩处腐败的同时,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倡廉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更好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服务。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围绕第一要务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反腐倡廉工作要认真贯彻和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坚持与时俱进这个关键,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趋势;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坚定地维护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党的队伍的纯洁;始终坚持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更多地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实惠,更多地感受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成果。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为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把反腐倡廉工作寓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和市场经济新领域,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党风政风方面严重影响建设和改革的问题,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二)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牢固构筑抵御腐蚀的思想道德防线。

1、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切实抓好宣传教育这个基础。要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党员干部宣传教育的重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针对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教育领导干部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身作则,认真执行廉洁从政行为准则。当前,要认真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自觉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要结合新的实际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教育,尤其要进行“两个务必”的教育,使全党同志越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要继续开展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真正做到依法执政和廉洁从政。要加强防范教育,施教于先,未雨绸缪,使党员干部自重自警,身体力行,经受住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要深入开展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通过树立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弘扬正气、鼓舞斗志;开展警示教育,以案明纪、引以为戒,促使领导干部增强道德约束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2、加强反腐倡廉宣传工作。要大力宣传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方针政策、基本经验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看待反腐败斗争形势,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同腐败是根本对立的,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决定了我们必将战胜腐败,从而增强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肃宣传纪律,注意反腐倡廉宣传的政治和社会效果。

第四篇: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及解决对策

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土地资源管理如果做得不好,会造成土地资源规划与控制上的混乱。土地资源的不良占用与大规模耕地搁置,土地资源管理的缺失还会使农村耕地质量下降,进而造成一系列的经济与社会问题。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9-0073-01

引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增长,我国城市用地以及建设用地之间存在不合理现象,要想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篇文章向我们全面探讨关于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及解决对策。

1.现阶段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土地资源安排不合理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但关乎着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对国家的后续发展情况产生着直接性的作用及影响,可是,从我国目前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来看,并未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程度,其中,城市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是非常凸显的,并且我国农村地区土地资源大面积闲置的情况非常严重,这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极为不利的。

1.2 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中国国土地面积144亿亩。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1.3 土地资源浪费

随着工业化以及城市化不断的推进,征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大,这对农村耕地面积造成了不良影响。我国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再加上一些用地单位未经合法审批,将土地进行随意开发建设。

1.4 土地资源规划不合理

做好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规划是进行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基本前提,通过相关的调查数据统计得出:目前的土地资源并未真正的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譬如:做出土地资源调整的过程当中,选择的资源调整方法与现实的基本需求并不吻合,在工作中,相关人员对我国目前的土地资源利用实际状况并不了解,一些城市为了达到促使城市经济发展水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主动的去寻找开发商来进行投资,这种做法完全丧失了土地资源原本的主动性调整权利。

2.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2.1 对土地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对闲置土地采取消除障碍动工一批、异地置换盘活一批、采取措施收回一批、落实收费处置一批、因地制宜处理一批等“五个一批”措施。相关企业积极做好动工准备,安排好设备、人员、施工材料,办理施工许可证,保证能在规定时间内进场动工;项目开发建设手续上要协调配合,加快促进闲置土地盘活利用,切实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各地要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一抓到底,保证企业能在规定时间内进场?_工。

2.2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措施

1)控制增量,要以减少新增用地规模为目标,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红线,强化规划管控,优化计划配置,严格用地标准;盘活存量,要持续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持续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利用,持续加大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

2)优化结构,要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全域整治,大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严格考核,要严格节约集约利用考核评价,建立产业用地考核体系,开展省级模范县评选考核。

3)强化创新,要强化土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亩产论英雄”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3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力度

2.3.1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建设坚持有力、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全面将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和水平进行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2.3.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

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保持清正廉洁,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积极主动为服务对象办实事、解难事,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

2.3.3 全局国土资源管理各项事业得到进一步科学发展。

党组织及全体党员干部要把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作为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内在动力,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立足本职工作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努力实现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保持和发展全局团结向上、干事创业的好势头、好局面、好氛围;在全县资源型经济转型、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国土资源管理。

2.4 兼顾农村用地

农村土地确权改革逐步展开,为取得更大进展,农地确权改革应以更强的定力,更实的举措,更新的思维,积极主动而为。现在所提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远非以往的集体统一所有、经营及控制的权利,而是朝传统村落范围内权利主体组合的地域性集体共同体概念回归。农民利益不受损是经济意义的重要内容,赋予并保护好农民充分完整的土地权益,是新形势下农地改革的重要原则,只有用合适的理念和方法推进改革,才能坚持好这一原则。

3.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3.1 高度重视以科学的资源治理理念突进管理技术的革新

土地资源管理工作随着管理理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逐渐倡导使用交叉研究方法进行管理,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3.2 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加强农村规划和管理,保持乡村自然与人文风貌。保护农村山水植被等自然景观,提高绿化覆盖率。支持和鼓励农村利用地域优势资源,挖掘历史文化传统,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科学引导农房执行建筑节能要求。逐步改善农村人建筑发展现状,让建筑工程惠及每一个村庄和村民。

3.3 改革城市管理体制

全力推进建设领域体制改革,建设行政审批效率。按照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调整城市用地管理运行架构,提高效能的原则,整合市政公用用地等城市管理相关职能,实现土地管理执法机构综合设置,并规范管理。

3.4 增强土地资源管理执法监督的作用

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的确立使得管理土地资源有了更强的法律依据,它对土地资源管理具有执法和监督的权力。

3.5 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通过土地规划的刚性约束和调控,首先是从严控制了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遏制建设用地的过快膨胀和低效使用,适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比例,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用地,合理安排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支持战略性新型产业和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排放的新产业项目用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集聚效益,提升节约集约化水平。其次是着力盘活了存量建设用地,通过实施城乡增减挂钩工作,不断缩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比例,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在土地供应总量中的比重,为经济发展提供建设用地新空间,促进土地高效利用。三是对废弃工矿等布局分散零乱、闲置低效使用的建设用地进行复垦利用,增加优质耕地,优化全县土地利用结构和城乡建设用地布局,节约使用土地资源。

总结

根据上述我国现阶段发展来看,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土地管理人员应该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单明;胡岐山;刘娜;浅谈我国土地资源结构布局与发展建议[J].大连科技大学学报(科技学院).2017(03).[2] 张翰洁;刘欢;阴金伟;浅谈土地资源建设和方案确定[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6(03-80).[3] 王善琪;杨黄慧;刘杰;浅谈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资源发展规划(2016―2017年)[J]2017(05-79).[4] 曹少杰;黄珊;刘铮;浅析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J].河南科技学院.;2017(03-80).

第五篇:当前党群干群关系面临的种种新问题

当前党群干群关系面临的种种新问题,不是因为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出了问题,也不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出了问题,而是工作方法不到位、沟通疏通不及时,利益照顾不周全,总的是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存在隔阂,感情逐渐疏远。一方面,党群干群之间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些分歧和差距,群众意愿和党的意图、干部的工作指导思想之间还很难达到有机统一;另一方面,干部在政治资源上、社会交往上和经济收入上与普通群众拉开了距离,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处在弱势的群体与干部缺乏感情上的认同,干群之间的感情也渐渐疏远。

二是基层组织难以作为或无所作为。当前,大量的党群干群矛盾集中在基层,其主要原因是基层直接面对群众,党的方针政策要靠基层组织去落实,许多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基层组织对群众的管理职能逐步淡化,而服务群众的职能却日益增多,这种“有职无权”的状况,不仅削弱了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也使他们感到“有心无力”,造成缺位失位。再加上少数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不关心民情民生,漠视群众疾苦的不作为行为,造成一些群众对基层党组织产生了信任危机。

三是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不适应。造成当前党群干群之间矛盾的另一个重要成因,就是少数基层党组织未能根据党群关系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及时转变党领导群众的方式和做群众工作的方法。群众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方法和考评机制都存在着很大的不适应,这都影响了干群关系。

四是群众诉求渠道不够畅。解决诉求的机制不力,缺乏“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的工作机制,解决问题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从而导致一些地方出现“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现象,或要经过领导的层层批示才能得以解决,或是依靠权威新闻媒体曝光才能得以解决等等。这些不正常现象,反映了我们的诉求渠道不够畅通。

五是社会思想道德教育滞后。虽然党群干群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干部,但作为矛盾另一方的群众,由于长期以来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教育的滞后和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部分群众素质较低,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大局意识、法制意识淡薄,个人主义、私利观念严重。这也是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和矛盾增多的重要原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命题的同时,突出强调了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有效开展群众工作的问题。不言而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党极大地发挥善于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和动员群众的政治优势,从而凝聚起亿万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而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特点,影响到我党政治优势的发挥。因此,科学分析这些情况和特点,探索当前和今后我们党有效开展群众工作的方法,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于我们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对挑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一、当前党群干群矛盾的主要表现与特点

同过去相比,当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中存在的矛盾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党群干群间利益关系突显

利益关系是党群、干群关系的核心,它决定和制约着其他种种关系。历史上,党群干群间的关系与经济体制有着密切联系,在计划经济时期。党群干群间的利益以“大锅饭”为基本特征,利益关系表现得比较间接,而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感情关系成为构成党群、干群关系的主要成分。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经济为价值取向的利益观念在人们头脑中逐步树立,利益关系在党群干群之间的多重关系中日益突显和强化。

(二)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中群众对比参照系发生改变,使矛盾的形式日益复杂、敏感

改革开放前,广大群众对于利益的关注,更习惯于以新旧社会的历史时段为参照系,做纵向比较,广大群众沉浸在新中国带来的幸福生活之中,容易产生满足感,干群间的矛盾显得单纯、和缓。而新的环境下,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利益的关注更多地采取横向比较,收入的高低、致富的先后、生活水平的贫富等差异往往是对比的主要参照;而国与国的现代化程度,也是人们观察事物的着眼点。因此,尽管绝大多数群众的生活水平比过去高,但对比的参照系一变,就会产生“心理不平衡”。

(三)党群、干群间感情纽带弱化,使二者关系面临考验

由于利益关系的淡化,以往历史时期党群、干群之间直接的感情交流比较多,生产生活的联系显得较为密切。新的历史环境下,基层党群、干群的感情纽带在经济利益的冲击下逐步脆弱,由于领导和管理内容、方式没能及时适应形势的变化,以致发生一些失误,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降低。

(四)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党群干群间矛盾易于由个体向群体转化

过去的干群矛盾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出门”、“不跨地”,纠纷、矛盾等往往在企业、单位、部门或者队里、村里、乡里就能解决掉;二是“不成群”,矛盾的形式主要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没有理顺。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干群矛盾对抗性增强,矛盾关系复杂,社会影响面大。中共中央组织部的一项研究指出:“当前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增多。群体性事件所涉及到的已不再仅仅是个体利益,而往往是群体利益。”“不少人认为„找企业不如找政府,找政府不如堵公路上铁路‟,动辄封桥堵路,冲击党政机关,要挟党委和政府,甚至出现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意在把矛盾推向社会,扩大事态,以引起上层关注。”①

二、当前党群干群矛盾构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党员干部和相关部门对密切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不适应

执政的角色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一些人产生“改革功臣”的优势心理而大摆“官架”,羞于与百姓为伍,导致思想偏离党的宗旨,疏远群众,从而增加了相互矛盾的敏感性。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干革命靠群众,搞建设靠能人”,热衷于找能人,傍大款;一些人走入“唯市场、唯法律”误区,一切以“市场经济”做标尺,强调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遇事坚持严格按市场原则处理,不需要再做群众工作,或以“依法行政”代替群众工作,认为既然依法行政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坚持依法行政,也就是做好了群众工作。

(二)作风建设不到位,干群和谐关系难以有效建立

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着直接影响。有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以“官老爷”自居,做决策惯于下命令发指示,难于认真“下问”,倾听群众的呼声;有的党员干部弄虚作假,大搞“形象工程”,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损害群众利益;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有的党员干部遇事放弃原则,保黑护假,鱼肉百姓,失去群众的信任。不正之风的蔓延和腐败现象的久治不愈,极大地损害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应有形象,增加了党群干群矛盾的敏感度。

(三)体制和制度机制建设有弊端,给调整党群干群关系化解矛盾造成障碍

群众工作领导机构交叉重叠,职责边界模糊,缺少权威性和责任感;民主制度不健全,致使“官、民”间信息、意见表达和传输不充分不顺畅,形成不必要的矛盾和思想情绪;群众工作队伍建设偏弱,无论城市社区还是农村,基层岗位上专职的、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干部数量极少,且缺乏化解党群干群矛盾的热情和方法艺术,素质有待提高;群众工作载体陈旧,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于借助传统载体开展工作,对于迅速城市化、信息化和“四个多样化”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快节奏,相适应的工作载体更新慢。

(四)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欠发达,造成利益关系上的裂痕

随着改革的深入,与市场经济接轨迟缓的乡村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经营困难,税收增长缓慢,而机构人员严重超编,经费支出偏大,基层组织财务困难,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相当困难;粮食等农产品“边际收益递减”,农民增产难以增收,种田不赚钱,少数农民甚至处于贫困状态,城镇国有、集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不少居民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收入的反差引起群众强烈不满。

(五)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党群、干群间思想交流阻滞,隔阂加大

无论是城市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还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对群众思想状况及变化趋势的分析和预测,教育活动少,缺乏统一的、贴近群众实际的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自身建设也在片面强调抓“经济指标”的过程中被不断弱化。一些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群众观念淡薄,开展教育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很差,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乐,缺乏基本的了解,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的疏远和隔阂。

三、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全党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重要性教育,提高解决矛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站在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各级党组织尤其是领导干部,应当清醒认识执政环境下党群、干群关系面临矛盾的特点,总结研究当前群众工作有效性的途径和方略。在干部培训时,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密切党群、干群的关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己,引导教育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提高干部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修复被腐败蜕变分子玷污的党员干部形象

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抓好各级干部选拔、教育、管理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引导干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加强党性锻炼,自觉改造世界观,提高整体素质。要教育引导干部经常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多为群众排忧解难,自觉做到“顺民心、谋民利、得民心”。要把抓干部作风转变和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理解基层干部的酸甜苦辣,调动他们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不断探索反腐倡廉的新思路、新对策,通过实施两个条例,把好公务员的“入口关”,引导教育党员干部“廉政、勤政、良政”,消除不良作风给党群、干群关系造成的隔膜。

(三)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创造灵活、放开、敏锐、高效的群众工作环境

要构建灵活高效的党群干群联系沟通体系和机制,强化领导组织机构,健全网络载体,做到职责明确、指挥有效,反馈灵敏。要通过查询、分析、反馈等环节,对群众的愿望需求,矛盾焦点,做系统、准确、及时分析和预测,为领导部门提供前瞻性预警信息。要完善对群众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评估。要以“严格、实际、可操作”为标准,构建并完善集检查、监督、预防和处罚于一体的配套成龙的群众工作制度。通过法规制度和机制的建设,实现群众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保障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党群、干群间关系的和谐。

(四)加快经济发展,改革完善分配制度,把“蛋糕”做大、切好

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是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物质基础。我们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加快改革和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先富、带动后富等一系列方针和原则。在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中央、地方、基层之间的分配关系上,要在保证国家集中一定财力的同时,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现各级党和政府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凝聚力。

(五)引导群众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依法惩治邪恶势力

要充分而广泛地发扬民主,遇事要和群众商量,走群众路线。无论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和乡村,都要切实做好厂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为群众监督提供条件;在尊重和保证群众行使民主权力的同时,对于那些影响社会稳定的邪恶势力,也要依法惩处,依法保护群众利益。

(六)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权利义务观念和政策法律观念

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群众,提高群众对党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做到识大体、顾大局,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建立和发展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关系;要针对群众的思想实际,编写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在群众中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努力增强公民的权利义务观念和政策法律观念。

(七)继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提高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性

新形势下要有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必须继承并不断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法。要通过“评议、听证”、“公示公告”、大众传媒和文化娱乐活动等方式,拓宽民主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双向交流,实现“官意民心”高度契合;要信守“关爱、真诚、迅速、公平”,真诚关心群众疾苦,恪守“群众利益无小事”信念,及时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维护群众正当权益;要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个性化的释疑解惑,防止和克服思想教育“一刀切”;要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难点热点问题,提供“信得过”服务,以诚换心,以服务换情;要建立健全群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目标,以制度约束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用法律法规、制度条例、村规民约为武器,解决各类矛盾问题,密切干群关系;要凭借网络平台使基层组织和党员向社会各种组织、群体渗透辐射,拓展工作渠道,直接融入群众组织、社会群体及社区单位之中,听民声,动真情、办实事。

总之,党群干群关系是关系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政治问题。正确解决党群、干群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门极为丰富深刻的学问。我们要进行经常性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对党群干群关系的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及时反馈和科学预测,并不断进行理性思考,从而牢牢把握正确引导党群干群关系发展的主动权。

基层干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作风扎实,始终代表群众的利益,群众就信赖,就拥护;作风漂浮、办事不成,群众不能得到实惠,这样不仅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当前,基层干部队伍中仍存在四个问题。学风不浓。一是干部学习意识不强,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片面认为学习与工作没有直接联系,只要把工作搞好,学习不学习没有什么关系。二是学习时间不保障,基层工作多,忙于事务,虽然组建了中心学习组,但按制度按要求组织学习讨论时间是有差距的。三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基层干部做的工作是具体的工作,把所分配的工作任务完成就行了,学习书本的东西与具体实际有不相符的,这样,放松了学习,不注重学习,没有认真学习新理论,不用心汲取新知识,不深入思考新问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作风不实。一是务实程度不够,有的干部不愿深入基层,没有对基层现实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只停留在一般工作上,群众所反映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困难较大,下基层工作与社区群众联系较多,与群众探讨 发展的问题较少。二是成效不够明显。党委政府一班人是团结、勤奋、务实的,也是能打胜仗的,但在工作成效的明显程度上需进一步加强。

方法不优。工作方法创新精神不振,工作按部就班,思维方式、工作方式、领导方式结构单一,没有很好的发挥各方优势,没有很好地调动工作积极性,有的干部工作事业心不强,责任感不强,工作上没有紧迫感,方法简单,没有把党和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放在首位,凭感觉办事,凭感情做事,思想不够解放,工作的交流沟通自觉性不强,认为自我感觉良好。有的领导干部把自己当成一般干部,有时忘记了自己是党员,有的领导干部自我要求不严,一般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不动脑筋,不想办法,工作方法简单。纪律不严。一是有的干部不够严格遵守机关规章制度,有迟到早退、早出晚归、走读等现象,工作时间不够保障,工作效率不高;学习制度建立健全,但流于形式,未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值班制度要求严格,除开会、学习外,有的干部不够遵守,纪律性不强,对自己要求不严。二是工作纪律松驰,安排的工作有拖拉现象发生,明确了工作时限,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三是生活纪律不严,节俭意识不强。工作业余时间学习科学文化理论知识不够,健康有益的活动开展还需加

领导干部轻车简从,住农户家、吃农家饭、听农民言,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时至今日,干部下乡竟然成了“新闻”并引发热议,甚至还要出台“硬性规定”予以敦促,的确令人深思。联想到此前农民对干部下乡“夹着小包抽着烟,东看看来西转转,指手画脚说一番,拉着架子等吃饭”的讽喻,以及“基本不欢迎,基本不顶用”的评价,说明干部下基层的好作风已严重变味、走样。

是百姓不欢迎干部下基层吗?否也。笔者在与农民兄弟交谈时发现,大伙儿对那些放下架子,降低姿态,不事先发文件、下通知、打电话,不事先进行精心“踩点”和警车开道、前呼后拥,在真诚的倾听中了解基层、体察民意,能读懂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官访”活动还是比较青睐的,嗤之以鼻的只是那种“摆、要、压、浮、玩”式下基层。具体表现在以下“五盼”上——

一盼“轻车简从”。干部下基层应做到“四不”:不事先通知、不警车开道、不层层陪同、不用记者随访报道。一两个人,直接深入农家,在村里或田间地头随意走走,就能听到鲜活的农民语言。那种提前发文件、下通知,一人下访十多个人陪同,对行车路线、参观地点和走访的农户都进行精心设计和包装,甚至连走访对象见了领导说什么都“排练”好了的“下基层”,只能是搞形式、“吓基层”。

二盼“嫌富爱贫”。现在不少干部下村蹲点,选的都是交通比较便利、小车能直达的地方,吃、住也多被村干部安排在当地比较体面的“富裕户”家里。那些不太富裕甚至很穷的地方,那些大山深处的困难农户,鲜见有大干部“光临寒舍”进行“三同”。为此,百姓希望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嫌富爱贫”,多去那些薄弱村、贫困村去感受体验一下贫民的疾苦,给他们送上致富的真经。

三盼“身心同入”。下乡住村要少些“强迫”多些“自愿”,做到“人下心也下,身入心也入”。那种俯不下身子、放不下架子、哈不下腰来,把下基层当成应差、应付、应景,像“鸭子”一样下了水却沉不下去,抑或是头下去了,尾巴却一直浮在水上,热衷“坐在车上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回到市里谈一谈”,一阵风来,一溜烟去式的“下基层”,不过是一种“表演秀”,令老百姓深恶痛绝。

四盼“常态长效”。领导干部下基层要长期坚持、常效进行,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一时兴起。那种放不下架子,把下乡当作交差凑足上级规定的“天数”,今天想起来下去一下,明天要检查了去一下,抑或是想玩现实版“开心农场”了去一下,借机游山玩水、打牌、钓鱼,不管电视上如何有影,广播里如何有声,报纸上如何有名,也只是浪得虚名,徒增百姓厌恶。

五盼“实至名归”。干部下乡要取得好的效果,要采取“鸬鹚”功夫,鸬鹚抓鱼时必须沉到水底才能抓到活鱼,干部下乡只有沉下去方能抓着“活鱼”。更重要的是,在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之后,要“对症下药”,化解各种矛盾和积怨,想方设法让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如果说得比唱得好听,光有承诺而不践诺,几番“下乡”之后,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方水,这种“下基层”只会劳民伤财,不下也罢

1、建立党员联系群众长效机制要立足于为群众办实事。建立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而群众也正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实事,来认识党和政府的。因此,落实联系群众的制度,要立足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体现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要以群众需要不需要、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标准,多办顺民意、凝民心、增民利的实事,绝不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2、建立党员联系群众长效机制要优化服务环境。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提供组织保证。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广大党员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党员队伍流动性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必须适应新的形势,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的组建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模式。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党建工作成果,在促进传统领域的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上,要抓紧在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不断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努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

3、建立党员联系群众长效机制要完善考评激励机制,激发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内在动力。

激励机制是一种激发内在活力的诱导性、驱动性机制,它可以唤起党员的内在动力。要建立完善群众评价机制,开展“三项活动”满意度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努力营造弘扬先进、鞭策后进的良好氛围。党组织在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考评目标中,要引入群众评价标准,以群众的满意公认度,作为党员民主评议中组织认定党员优秀、合格、不合格的重要依据,使群众基础好、群众认可的优秀党员得到提拔重用,使那些群众反映大、意见多、满意度低的党员领导干部受到批评甚至被降职、撤职,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社会价值导向。

下载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哪些新情况、新问题?应该如何认识和解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哪些新情况、新问题?应该如何认识和解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