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化”建设彰显发展改革成果
“四化”建设彰显发展改革成果
2008年3月,兰山义堂镇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这是我市唯一一个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按照国家发改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要求,紧密结合义堂实际,该镇统筹镇村规划,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思路、模式,确立了东商、西工、中服务的总体发展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制定863计划,全镇总体规划的8大社区基本改造完成;初步形成6大产业骨干群;3年时间一个现代化的滨水生态新城初具规模。实施111工程:到2013年,全镇新增固定资产投入100亿元,培植纳税过千万元企业10家,地方财税总收入突破10亿元。实现一个目标,2013年全镇综合实力在乡镇排名中全市当排头全省争第一,全国进百强。试点以来,义堂镇坚持“小城镇、大战略”方针,按照“规划一张图、发展一盘棋、保障一张网”的总体思路,确立了“一体两翼”发展思路,围绕城乡一体化,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逐步实现产业集群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社会保障一体化。
工业上,义堂镇依托板材产业的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板材、机械、化工等相关产业,形成了循环产业圈,实现了各产业相互促进集群发展的格局。
城镇建设方面,义堂镇在临沂城区的辐射带动下,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镇区建成区面积8.9平方公里,人口聚集度高,城镇化水平达到48%。与大美临沂深度对接,一个独具特色魅力四射的西部新城初现试点工作中,该镇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以城带乡、以镇带村”的思路,从小城镇规划、建设到管理等各个方面积极推进,全镇七大社区建设全面启动,并形成规模。
农业方面,种养加工紧密结合。按照龙头加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模式,义堂镇大力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了种养加工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社会保障方面,试点工作中,义堂镇积极控索农民社会保障措施,创造性地实施了“双失双保两置换”工程,即“保障失宅农民有房住、保障失地农民有社保”,积极探索以宅基地置换房屋和以土地使用权置换社保的方式方法,以完善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义堂镇将确保全镇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险和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四保”率达到100%。
第二篇:改革彰显活力
改革彰显活力 改制焕发生机
——嵩县企事业单位机制转换攻坚战的实践和探索
今年以来,嵩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市企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改革改制单位职工利益最大化、改革改制单位发展获利最大化、部门服务改革改制效能最大化”的改革改制目标,理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有情操作,顶压力,攻难关,破坚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我县共撤销事业单位建制14个,收回事业单位编制328个,妥善安臵职工209名;完成5个国有企业改革,妥善安臵职工337名。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嵩县企事业单位改制做法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即“三个到位”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三个强化”夯实舆论思想基础,“三环相扣”扭住企业改制关键,“三项机制”破解改制难题。具体做法是:
(一)“三个到位”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常言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因此,建立健全抓领导、领导抓工作机制,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具体的责任机制,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成为改革改制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导干部考核。建立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企事业单位改革情况制度。各部门、各单位改革改制工作的进展情况,每季度要在县委、县政府季度讲评会上排序点评通报,排在后三位的单位主要领导作表态发言;对思想消极、行动迟缓、措施不力、效果不佳,造成严重影响的,我们按照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工作思路果断处臵,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三个强化”夯实舆论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企事业单位改制工作涉及单位的发展走向、人员身份臵换等切身利益,是2011年“6+1攻坚战”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如果宣传工作不到位,改革改制就不会受到职工关心和社会关注,如果思想工作不到位,就得不到单位和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工作就难以推进。因此,我县始终把做好思想工作、强化舆论宣传贯穿工作的始终。
一是强化会议动员。县委、县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工作动员大会之后,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也相继召开了动员会,全面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县委常委会会议定期研究企事业单位改革情况制度,着重解决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个别分管领导推进不力等制约机制转换的重大问题;县政府常务会每周一上午例会第一项议程就是听取改制办和改制单位工作汇报、解决存在问题、安排本周改制工作;县企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坚持每周召开工作例会,研究解
业,但事业单位未撤销、职工身份未臵换、管理体制不明确、产权不明晰、单位效益差、职工意见大,多次发生赴省、赴京上访。县审计局和发改委通过调研分析,找准症结所在,耐心细致地做职工的思想工作,并通过资产彻底理清、富余人员妥善安臵等办法,使职工合法利益最大化得到具体体现,股份制企业甩掉包袱,健康发展,激发了活力,焕发生机。
(三)“三环相扣”扭住企业改制关键
思路决定出路。摸清底子理清思路是做好改制工作的基本前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分类制定方案是做好改革改制的行动指南。思路理清、方案确定后,关键是要通过督查抓落实。
一是摸清底子理思路。县改制办工作人员分组到涉及改制工作的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和改制单位一起进行调研,摸清基本情况;认真学习、研读中央、省、市及相关部门出台的改革、改制政策,明确改革重点,了解职工需求,掌握改制的有利条件,找准制约改制的症结所在,理出了改制的工作思路:以职工利益最大化为唯一标准,以密切联系群众为基本方法,以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切实加强领导,科学制定方案,分类施治,强化督查,落实责任,优化资源配臵,激发内在活力,助推经济发展。
二是分类施治定方案。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县职改办
次,并通过会议、简报等方法,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四)“三项机制”破解改制难题
改革,关键是有章可循,前提是大局稳定,重点是产权处臵,关键是人员安臵。因此,改革需要政策支撑,需要保持稳定,需要破解资金难题,使广大职工关心改革、关注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破解无章可循难题。县改制办通过印发了《事业单位分类标准参考表》,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通过建立联审联批制度,由财政、人事、编制、社保、审计等部门联合对改制单位费用测算、国有资产处臵,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职工利益不受损害;通过建立国有资产评估机构招标制度,从全市30余家中招标5家业务精、信誉好国有资产评估机构参与资产评估,降低了评估成本,提高评估质量;出台了一系涉及审批程序、经济补偿、产权交易、人员安臵等关键问题政策,为企事业改革的加速推进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是健全资金筹措机制,破解安臵资金难题。嵩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很困难,大中型企业少,涉及改制的大多数属于“三无两有”企业,职工安臵资金缺口较大,再就业工作难度大。为此,我们把始终破解安臵资金难题作为改革改制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行产权整体转让的形式,将县水利局5家企业与河南省水利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进行资源重
我县的企事业改制工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基层职工的诉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事业改革改制工作没有政策依据,解决问题的途径途径少,是摸石头过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进度;二是单位职工观念转变不到位,单位怕得罪人不想改、职工诉求高与政策差距较远,达不到满意不愿改,工作难度较大;三是多数改制单位经营状况差,长期欠缴社会保险,债务大,改制成本高,县政府财政困难,又缺少大中心企业,职工就业再安臵困难,等等。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工作督查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10月17日洛阳市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10月21日沈庆怀副市长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领导、采取措施、稳步推进,确保11月底全面结束今年的改革改制任务,并进行档案完善、整理、归档及全面的经验总结,对明年的工作进行早思考,早谋划,早安排,早启动,把嵩县明年的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让组织放心,使群众满意。
各位领导,以上是嵩县今年在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方面取得的成效、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打算,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
第三篇:让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让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老干部吃苦在前奉献在前,他们风里来雨里去,为新农村建设立下过汗马功劳,我们千瓦不能忘记他们。”这是锡山区东港镇全体镇村干部的一致共识。为让老干部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欢度幸福的晚年生活,多年来该镇已把“关爱老干部,为老干部多办实事、好事“摆上了敬老工作的议事日程。
“老干部之家”设施一流
为让全镇50多位离退休老干部有一个品茗、休闲、健身的活动场所,东港镇党委政府早在2004年倂镇后,就毅然出资200多万元建成“老干部活动中心”。优美的环境,设施齐全宽敞高大的各类活动室、展厅、门球场等,令老干部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为方便东湖塘社区20多位离退休老干部就地开展活动,该镇党委政府又于去年从原东湖塘镇机关大院内辟出一幢250平方米大的何阳雅楼,经重新装潢后一片亮丽、满目生辉。大楼内阅览室、电视室、弈棋室、健身室齐全,空调、彩电、书橱报架、新桌椅、沙发、茶具应有尽有。室外花木葱茏,四季飘香。老干部们每天相聚在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如园林一般的“老干部之家”,心情均感到格外温暖舒畅。
给“兵头将尾”加“薪”
东湖村有16名镇管干部,他们曾分别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会计等职务,俗称“三定员”,是农村基层干部中的“兵头将尾”。这些老干部为大办农业、发展乡镇企业穿过草鞋吃过苦作过贡献,但因年岁大没有搭上“社保”这辆老有所养的“温暖车”。现在这些“老前辈”都享受镇政府按月发给他们的退休保养金,但标准较低,尚难提高和改善一对老夫妻的日常生活。东湖村两委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将心比心,以关心、尊重、爱护老干部为宗旨,毅然决定为镇管老干部加“薪”,由村委向他们每人每月发放200元生活补贴。自2007年9月始发至今,三年多来从未间断。此善举令全村老干部及其家属起身夸赞。
连续九年向“三老”送红包
“街道宽敞亮丽,商厦鳞次栉比,公园百花争艳,工厂林立园区……”这是黄土塘村近几年来取得巨大变化的真实写照。可喜的是随着村级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该村没有忘记曾经吃苦耐劳作出过贡献的“三老”,即60岁以上的老队长、老党员、老干部(原大队定员非定员干部)。为表达对“老功臣”的敬重关爱,每年年终,村委便向他们发放“尊老红包”,自2002年首发以来从未间断。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九年来向“三老”馈赠尊老红包的人数、标准也在逐年增长、提高,从开始时的85人每人发500元,至今年已增加到216人,每人发1000.今年尤其还对已满50年党龄的13位老共产党员,每人加发尊老金500元。当年作出贡献,今日常添温暖。“三老”们对村里推出的敬老爱老助老好举措,均翘指赞赏,由衷感谢。
彬忠
第四篇:深入推进扶贫开发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解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这是今后十年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于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扶贫形势:从绝对贫困到转型性贫困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受经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制约,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数量众多。1978年,我国贫困人口为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0.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特别是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实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0年,按照年人均纯收入1274元的扶贫标准,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已减至268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下降到2.8%。与此同时,扶贫开发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纲要》指出,“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当前我国面临的扶贫工作挑战发生了变化,开始面对中等收入国家扶贫的挑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李小云说,过去我国扶贫工作面临的是发展相对滞后形成的普遍性、绝对性贫困,现在面对的是以收入不平等为特点的转型性贫困。
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认为,过去扶贫工作着力解决“绝对贫困”“极端贫困”带来的低层次的基本衣食问题,未来要以“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等更高的标准来解决贫困问题。
“《纲要》强调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视生态建设,改善公共卫生等非收入性贫困问题。”李小云说,这表明未来要通过扶贫开发工作更好地对财富进行公平分配,更好地结合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进行开发性扶贫。
扶贫重点: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主战场
《纲要》提出,要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主战场。这些地区包括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宵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 1
殊政策的西藏、四省(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
“我国扶贫工作启动时首先确立了18个贫困片区,随后定下592个贫困县,过去十年里又深入到148200个贫困村,从片到点的三十年扶贫工作,彻底改变了这些地区的贫困面貌。”李小云说,但是三十多年来形成的区域发展差异格局,使得原来生态条件、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在这种背景下,《纲要》提出把贫困程度比较深、相对连片的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主战场,以此解决存在已久的区域发展差异问题。
汪三贵认为,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主战场是“缩小范围、加大力度”,扶贫攻坚力度在这些地方将更大,扶贫开发工作也会更加有效。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表示,国家把扶贫工作重点放在连片特困地区,将加大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区域性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地区的落后面貌。
与此同时,《纲要》还提出把“在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作为扶贫工作主要对象,“做好连片特困地区以外重点县和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对于社会各界关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认定问题,《纲要》要求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重点县数量逐步减少”,同时“重点县减少的省份,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减”。
扶贫任务:从解决温饱为主到“两不愁三保障”
《纲要》提出,未来十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李小云认为,“两不愁三保障”的通俗表述实际上反映出我国扶贫形势的变化,从过去以解决温饱问题为核心向给予贫困人口更有尊严的生活转变。“‘两不愁三保障’是多元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收入,还包括保障教育、医疗、住房服务等,表明我国扶贫工作从过去相对狭义的开发性扶贫进入到相对广泛的大扶贫领域。”
汪三贵认为,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是强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统筹发展,实际上是缩小差距,使经济发展惠及包括低收入人群在内的所有人。
他说,当前在发展不均衡情况下,需要通过专项转移、落后地区一揽子转移、资源税改革等财政手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立。
范小建介绍,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将进一步强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专项扶贫重点是实施整村推进、以工代赈、产业扶贫、就业促进,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要给予重点扶持;行业扶贫根据部门职责,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视能源和生态环境建设,为扶贫对象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社会扶贫将进一步加强定点扶贫工作,推进东西扶贫协作,广泛动员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
通过上述努力,最终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目标。
扶贫方针: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
《纲要》提出,“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其中,“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始于2007年,目的是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标准的所有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以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村低保覆盖人口达到5214万人。
李小云指出,单靠扶贫开发不能解决低收入人群在转型过程中由于权利缺失造成的福利损失,因此需要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实施低保等普惠性政策。“扶贫机构不能只搞开发式扶贫,要兼顾建立社会安全保障网的建设,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
“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汪三贵说,社会保障是保障基本生存,扶贫开发的目标是在更高能力上进行扶贫开发、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在收入不平等的情况下,对贫困人口有针对性的开发性扶贫尤为重要。
“部分贫困人群没有开发脱贫能力,只能靠社保维持基本生活;部分人群既需要社保又要有扶贫开发支持;更高层次的人只需要扶贫开发支持,有能力利用市场机制去赚钱和积累财产。”汪三贵说,扶贫开发和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保制度要更好地有机衔接起来,形成扶贫开发的合力。
第五篇:养护工区四化管理成果汇报
养护工区四化管理成果汇报
自2007年12月22日青莱高速公路开通运营以来,管理处养护工区在省、市局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及深切关怀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公路四化管理、精细化养护的要求,遵循“全面养护,科学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证畅通”的方针,用心工作,养护工作逐步步入正轨,较好地完成了养护各项工作任务。我处养护工作始终坚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作为全省公路系统四化管理试点单位之一,按照市局“四化管理”、“预防性养护”的工作标准和要求,以精细化养护管理为手段,以迎国检为中心任务,早计划,早准备,养护工作开展的扎实而富有成效,养护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确保了青莱高速公路的畅、洁、绿、安、舒、美。通车运营两年多的时间里连续两年荣获“全市公路系统绩效考核先进单位”、“诸城管理处2009和谐文明创建先进集体”称号,科室成员多次被评为“全市公路系统绩效考核先进个人”、“诸城管理处2009和谐文明创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现将实施四化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青莱高速公路养护工区严细管理力求实现突破,力求在养护机制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完善预防性养护规范和执行体系,积极探索研究养护、桥梁、路面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方法,初步建立道路检测、路况评价、决策方案、日常保洁、小型工程一体化养护新模式,-1-
实现养护专业化、快速化和集约化。
一、以标准化管理推进养护工作进程
自四化管理推进会召开以来,养护工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四化管理精神。养护工区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养护工作标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其他高速公路养护先进办法和经验,结合我处养护实际,制订并完善了养护工作中的工作岗位责任制,工作管理办法、工作标准,在日常的养护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养护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标准化。
严格落实了公路桥梁“四个一”制度和动态监管制度,制定了桥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危桥认定办法。按照规范组织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检测报告、路况调查及评定、评价等资料齐全完整规范,对评定结果有分析、有复查、有整改、有落实。
着力打造文明样板路建设进一步营造优美通行环境。不断丰富和完善文明样板示范路创建内容,定期对全线遮挡标志及伸至防撞护栏内侧的柳树全部进行修剪,在特大桥及大桥两端安装了桥梁责任牌,对全线标准路段的沿线设施、新泽西护栏及大中桥上的护栏扶手分别进行了涂刷。对沿线交通标志版面内容按照新标准进行了更换,版面上新增了车道限速、应急车道禁止驶入等标志提示内容。对全处所辖路段的养护保洁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日常保洁质量大大提高,日常养护费用得到降低,路容路貌明显改观,文明样板路工程进一步营造了“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二、以规范化管理健全保障体系
一是建章立制,完善工作标准。根据省厅公路局《山东省迎接2010年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规范化工作标准及实施意见》(鲁路养[2009] 68号文件)要求,结合对省局标准进行了细化分解,制定了实施细则,责任到人,明确了工作重点。对照标准自我找差距,制定整改目标,明确整改期限,落实整改责任人,倒排工期,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二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养护从业人员素质。组织人员多次参加了省市局、管理处的养护内业资料培训班、研讨会;同时,对养护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了养护业务知识、安全、养护机械等相关培训,重点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加强调度、狠抓落实。定期召开调度会议,组织人员对内业资料整理工作进行巡查,有针对性地解决内业资料整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使内业资料进一步齐全、规范、完善。
(1)建立健全各项养护管理制度。日常养护管理工作规范、有序。通过走出去学习其他高速公路养护先进办法和经验,结合养护工区养护实际,制订并完善了养护工作中的工作岗位责任制,工作管理办法、工作标准,在日常的养护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养护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标准化。
(2)养护工区按照管理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和使用,按照管理处的要求,严格执行机械的使用、维修程序,平时注意检查、保养,保持设备状况良好。同时做好设
备建档工作,做到一设备一档案,注意保养、使用的原始资料记录整理,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逐步进入正轨。
(3)养护内业资料规范化管理。内业资料管理是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在部规范化管理检查中占40%的分值。做好养护内业资料整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9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公路系统迎检动员大会精神,进行了充分准备。
三、以集约化管理打造低碳交通 绿色高速
为切合做好山东省内第一条生态环保示范高速公路,绿色、环保、安全、适用、美观、易养护的总体要求。养护施工作业充分体现人本化、集约化,按照环保要求,在沿线设臵了声屏障,减少车辆经过对居民的噪声污染;对容易产生水土流失路段,加强修复疏通横纵向排水、集水设施,减少对农田直接冲刷,起到了环保、水土保持良好作用;对跨越水源地的桥梁提出补充预防措施和桥面径流收集装臵,减小公路交通事故对水源地造成污染的概率。采取水源地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在潍坊胶河大桥东西两侧水源地标志2块,水源地热熔振荡标线2组等水源保护措施。并对沿线环境进行了细致调查,作了大量有效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力的减少了
环境的损失面。全面提升了生态绿色环保综合养护管理水平。
四、以人本化理念提升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养护工区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规范管理,狠抓热点,解决难点,注重实效,让广大驾乘人员过往青莱高速公路时能体会到交通四化管理体制和文明创建工作带来的新气象和新
变化。
(1)、注重以人为本,道路保洁工作步入正轨,道路清洁、顺畅。选择选择优秀保洁队伍,保洁质量得到保证。经过两年多来的运营,我们积极探索寻找适合自己的保洁管理模式。对保洁队伍进行招标工作,选择出了优秀保洁队伍。利用机械清扫与人工捡拾相结合的方法,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安全隐患。
(2)、强化目标考核,效果优良。根据管理处日常养护管理办法,认真实施道路保洁千分考核制,考核总分满分采用千分,每月保洁实际分数=日常巡查考核得分+集中考核得份-养护科抽检考核扣分-上级领导检查扣分。通过养护工作质量与养护费用挂钩,加强监督考核,养护保洁任务都能及时、优质完成。
(3)、突出日常管理,注重道路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道路保洁线长、面广,路容路貌的整洁、散落物的清捡、各种危害行车安全的交通因素等,都存在发生的不确定性,为此我们实行了日常分级巡路制度,沿线养护员每天责任段内巡查不少于2次;保洁公司经理全线巡查2次,对养护员保洁、沿线设施进行巡查;养护工区巡查人员每天寻路不少于1次;形成了小问题现场解决,重要问题立即请示汇报并逐级监督落实的分级巡查监督机制,确保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臵,道路保洁质量日渐提高,达到了保洁质量标准的要求。
实施四化管理工作三年来,我们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取得
了阶段性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下步的工作中,积极调整思路,狠抓落实,为我省公路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青莱高速诸城管理处养护工区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