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课—第14组—刘申

时间:2019-05-12 16:2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次课—第14组—刘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次课—第14组—刘申》。

第一篇:第二次课—第14组—刘申

预备党员党课

心得体会 第二次党课心得体会

次党课让我有了新的收获,对党的基本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入了。找出了以前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中理解不够深入的部分。同时也了解了预备党员转正期间需要递交的材料和讲过的程序,以及其他注意事项。这些都为我早日成为一名正式的党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次课也讲解了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还有作为党员应该具有的心理素质。

师和素质拓展教练。党课开始是有一名男同学给我们做了一番热情洋溢的演讲。他的自信和勇敢是我们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多应该具备的。接下来老师放映了一段手语感恩的心,并由我们全体同学站起来模仿。这段短片启发我们要心怀感恩,这样我们才能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方面。接着就是正式的内容了。老师主要讲解了关于党章的内容,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以后成为党员以后要保持怎样的心态,要如何为人处世,要怎样低语诱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知道思想,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内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这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现阶段的任务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现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要求入党和已经入党的同志,只有自觉履行党章规定的八项义务,正确行使党章规定的八项权利,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待人要热情,不能自满,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团结周围的同学,和同学保持融洽的关系。

第二篇:第二次课教案a第

第一章

构成概述

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构成的基本理论及形式美的基本法则。课时安排:总课时52节,本章2节理论,2节实训。教学重点:掌握构成基本理论及构成的几个形式美法则。教学难点:形式美法则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新课

一、关于构成

(一)、构成的解释:

构成是指形与形按照一定方式,根据形式美的基本原则,运用丰富的造型语言来完成形态的组织和创造。构成是一种创造形态的方法,重在强调形式感与美感的设计体系,是设计和造型艺术的基础之一。

(二)、构成的发展

1、构成发展历史背景:

(1)社会的发展——大工业生产的出现

(2)现代艺术的发展——分格派和抽象主义对其出现、形成产生直接影响;

(3)衡量创造成就的两项准则——艺术性与实用性(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4)1919年,格洛佩斯在德国魏玛市成立包豪斯(房屋建造)设计学院,并成为审美观革命的开始。新的思维方式、美学观念建立起一个新的造形原则;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也随之发展成为现代造形设计教学训练的基础。为适应大工业生产,理性有序取代个人表现,工业设计理论兴起。包豪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教学体系,逐渐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设计教学模式,其中,构成成为现代设计的基础学科。

(三)、构成包含内容: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是一切设计的基础。对二维空间的平面形态的研究称之为平面构成;对三维空间的立体形态的研究称之为立体构成;对色彩进行有目的性的组合创造叫做色彩构成。

(四)、构成研究范畴

1、空间:分为平面设计与立体设计。

平面设计是在二维平面中表现形体特征,解决长、宽两度空间内的造型问题。(多经有印刷过程制作,包括书籍、报刊、海报、包装标志等)

立体设计是解决长度、宽度、深度三维空间里的造型问题。(建筑、雕塑、服装、工业产品的设计等)

2、形态:分为自然形态、抽象形态、几何形态三种类型。

自然形态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象,如山川、日月、动物、人物、植物等。

抽象形态—“抽象”意味提取、升华。抽象形态不是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是对客体认识过程中由感性向理性发展的视觉创造。往往以自然物象为素材提取和概括。抽象形态具有简洁、直观较形式化的视觉特点。

几何形态—即纯形态,是指以几何形为基础,以单纯点、线、面为构成元素的多种组合。

3、色彩:色彩三属性、色彩对比、色彩调和。

3、形式感:对形态组合方法及规律的体现

4、审美:艺术性的表达、情感的体现、对美的追求。

5、材料:根据设计需要,专业特点,了解各种材料特征。

6、质感:不同材料的质地特征、肌理表现设计等。

构成设计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法,它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具象描写手法,主要是从抽象形态入手,培养学生们对形的敏感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反映出现代生活的审美理想。

(五)、构成的材料和用具 颜料—广告颜料、墨水、纸张—着色纸张为水彩纸、绘图纸、白卡纸„„装裱纸张为黑卡纸、白卡纸或白版纸、拷贝纸。

笔类——铅笔、毛笔(国画用小叶筋笔或衣纹笔)、钢笔、针管笔、鸭嘴笔、水粉笔

仪器类—丁字尺、三角板、曲线板(云尺)、圆形模板、圆规。

其他用具—美工刀、双面胶带、水胶带、牙刷。不同材料(作立体构成)。

二、平面构成

(一)、什么是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属于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是将基本形态要素(自然形态或抽象形态)在二维平面上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组合成新的视觉形态。

(二)、平面构成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在二维空间内如何利用造型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创造形象,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创造一种视觉上和知觉上的美的关系,从中培养形象思维的敏感性,培养基本的造型能力和设计的审美能力。

(三)、平面构成的目的和要求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集中于造形训练,平面构成首先培养二维空间的造型能力,它是平面表现的重要基本能力。通过对形态的组织和再创造从而熟悉和掌握设计的基本技法及其形式原理。

另外,通过形态的几种不同语言,培养对形式的感受力和对美敏锐的感悟力和创造力。平面构成的终极目标即在于创造力的培养。

平面构成是根据形式美的基本原则,运用丰富的造型语言来完成形态的组织和创造。具体要求如下:

·构图的完整和巧妙

·黑白灰关系的相对平衡

·结构的严谨和丰富

·造型语言的多样化

·情绪感情的表达

(四)、平面构成的特点

1、不以表现具体物象为特征,但反映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

2、以知觉为基础,强调客观现实的构成规律,把自然界中存在的复杂过程,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分解、组合、变化。

3、高度强调理性的、逻辑的活动,自觉的、有意识的进行再创造,画面偏重于数学美和秩序美。应用数学逻辑、视觉反应、视觉效果,对形象重新设计,构成空间深度,突出它的运动规律,表现具有超越时空的图形效果。

4、追求三元立体空间在平面上的错视效果,以其构成的形式法则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产生影响。

三、平面构成的造型方法

(一)、形的概念

构成是通过造型基本要素的巧妙组合,形成和谐而极富美感的画面。造型的基本要素是由不同形态组成的,这些形态要素的组合,可以达到视觉和知觉上的和谐与美感。要掌握平面构成的造型方法,首先要了解形的概念。

1、形:是形状、形象、形体、图像等意思的总称。形是物体所呈现的可视性。而同一种形在不同形式的处理下(面积、方向、位置),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含义,所以它是与形式相互依存的。

2、形象:形状相貌,是由形状和形体两个因素构成的,任何物体都是以其自身的形状和形体来呈现它的形象的。

3、形状:是视觉把握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主要涉及物体的边界线,即轮廓线内部的内容,是在二维平面中进行的,是平面构成课题研究的重要要素。

4、形体:物体的状态呈现其特征是有三维空间的视觉形式。在三维空间中呈现,强调形的体的状态,是立体构成课题研究的重要要素。

5、形态:是指形状和神态。态是有动感的视觉形式。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态是形及其在一定条件下呈现的动感状态。态的存在使形象多变万化,由于态,造型艺术有了风格,设计有了流行样式。

6、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任意的一段线、一个圆点、一个形状、一组相同或相拟的形象组成,都可称为基本形。

基本形是构成空间图形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最小的设计单位,基本形之间的统一与协调决定了空间图形的整体诸因素的呈现,利用它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排列、组合,便可得到构成效果。

(二)、形的分类:

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形象包括视觉元素的各个部分,如形状、大小、色彩等。所有概念元素如点、线、面,在见之于画面时,也都具有各自的形象,在构成设计中对形象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形的分类:

1、理念形态----抽象---有机形、几何形、偶然形

2、现实形态---具象---人为形、自然形

几何形--几何形是抽象的、单纯的,一般是靠运用工具描绘的,视觉上有理性、明确的快感,但也缺少人情味。在现代工业发展的今天,理念抽象形态被大量运用在建筑、绘画以及实用品的设计中,因为它不仅便于现代化大机器的生产,而且具有时代的美感。

有机形---是指有机形的形态,如有生命的动物、生物细胞等,它的特点是圆滑的、曲线的、有生命的韵律。

偶然形---指我们意识不到,偶然形成的,如白云、枯树等偶然形成的形状。

人为形---指人类为满足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人为创造的形态,如建筑、汽车、器物等。

自然形---指大自然中固有的可见形态,自然形态千变万化,丰富多彩,是形态宝库。

3、形象的元素

形象的组成元素(视觉元素):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1)、形状:形态的内外轮廓的边缘状态和特征。(2)、大小;形象的量变。

(3)、色彩、形象所具有的明暗及色相。(4)、肌理:形象外在纹理表现。

(三)、平面构成的造型方法

我们目前借鉴朝仓直巳在《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中关于“造型文法”的分类,将平面构成的造型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1、形态构图—建造新质空间

形态构图是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在平面上建立一种有秩序的空间结构。“新质”指形质,指通过组织结构带来的形的质变。这种新质,是部分与部分结合的结果,而新形的整体性带来的性质远大于部分相加的和。

例如用双色正方形绘制的替换表,同样的基础形态,经过多种组合,可以得到了各种不同图案。

(1)、形态构图之配置法 配置是形态构图的基本方法之一,属于形态的组合方式。通过从局部到整体的砌造,把构成元素有目的的集结、整合。配置或组合是事物运动变化的重要方法和必要手段。在配置、组合几个或数个基本元素时应该注意分析它们的关系所呈现的各种形态变化,从中追求美感的效果。

构成元素集合的结果是多种多样的。基本形组合的位置关系加以归纳,可分为“重叠配置”、“相接配置”、“分离配置”三种类型。

①、重叠配置:是通过形态相交、复置形成。它的形式可分为: 合并—同色、同质重叠。形的重叠部分成同色,从而失去边界,融合为一种新的形态,原先的单位形态随之消失。

覆盖—异色、异质重叠。形的重叠部分被遮盖起来,为不透明色重叠。“这种非完整性的重叠维持了事物的立体感”(引自《艺术与视知觉》。)

透叠—异色、异质重叠。形的重叠部分变成第三种颜色,为透明色重叠。“这种完整性的重叠破坏了事物的立体感”(引自《艺术与视知觉》)。

②、相接配置:形态连续、并置形成。相接配置,形的轮廓具有重复的部分。它的形式可分为:

合并—同色、同质相接,则此部分形之界限消失,形亦已融合成一体,新的形态随之产生。对于含有许多空隙空间的,接触面较小的形来说,即使融合,原先的形仍旧可以显现。至于接触面较大的形态之合并,原先的形则完全消失。

添加—异色、异质相接,则保留界限,互不干涉,我们称之为添加。形与形相接配置可获意想不到的形,并且形包围的空间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间隙空间,即“负形”。巧妙利用负形积极参与构图,是我们造型研究的关键所在。

③、分离配置:形态间保持一定距离即分离配置。无论同色、同质还是异色、异质的形处于分离组合时,形与色都保持原状,相互之间不发生关系。形态的变化余地自然较小,甚至有些单调、乏味。

二、形式美法则

探讨形式美法则,几乎是艺术学科共通的话题。形式美是美的事物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而视觉美表现为具体的美的形式。狭义地说,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类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及其有规律组合所具有的美。

变化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是一切艺术都必须遵循的规律与原则。变化是指将性质不同的东西并置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活泼、生动、丰富的特征。统一则是将性质不同的、相近的或者相同的东西,按照一定的意念秩序并置在一起,造成一种同存和谐、严肃、稳定的趋势感觉,而过分地追求又易流于单调死板。

因此,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乱中求整”“平中求奇”,是一切艺术形式美所遵循的基本法则。条理与反复

按照一定的有序规律组织成有条理的装饰性图形,表现出一种整齐美和节奏美。比如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重复构成装饰等。

二方连续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的内容,这一艺术形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二方连续是由一个单独纹样(一个纹样 或两三个纹样相组合为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而形成的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产生优美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横式或纵式的带状纹样.亦称花边纹样。设计时要仔细推敲单位纹样中形象的穿插、大小错落、简繁对比、色彩呼应及连接点处的再加工。二方连续纹样广泛用于建筑、书籍装帧、包装带、服饰边缘、装饰间隔等,如下图: 四方连续是由一个纹样或几个纹样组成一个单位,向四周重复地连续和延伸扩展而成的图案形式,四方连续的常见排法有梯形连续、菱形连续和四切(方形)连续等。印花布、壁纸等图案常用此组织法。

四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所产生的纹样。这种纹样节奏均匀,韵律统一,整体感强。设计时要注意单位纹样之间连接后不能出现太大的空隙,以免影响大面积连续延伸的装饰效果。四方连续纹样广泛应用在纺织面料、室内装饰材料、包装纸等上面。对称与平衡

对称,通常是说一件特体的上下,或是左右一样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对称。常见的内容有红双喜,门、酒瓶等。平衡,是指一件不对称的事物,通过其它的元素的影响使之能趋于平衡看起来不会向一边倾斜,并非实际重量的均衡关系,而是根据图像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材质的不同而作用于视觉判断的平衡。常见的内容有键盘、窗花等。通常事物都是不对称的。

关于对称的东西很多,很多类的东西都有对称的一面,比如我我们的四方大桌子、门窗这些大多都是对称的。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是反映矛盾的两种状态。

对比:物象的形有大小、方圆、曲直、长短、粗细、凸凹等等的对比。物象的质有光滑、粗糙,黑与白等等对比。

物象的感觉有动与静、刚与柔、活泼与严肃、虚与实等等的对比。调和:调和就是统一,与对比相辅相成。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规律性的重复。节奏在音乐中被定义为“互相连接的音,所经时间的秩序”,在造型艺术中则被认为是反复的形态和构造。在图案中将图形按照等距格式反复排列,作空间位置的伸展,如连续的线、断续的面等,就会产生节奏。韵律是节奏的变化形式。它变节奏的等距间隔为几何级数的变化间隔,赋予重复的音节或图形以强弱起伏、抑扬顿挫的规律变化,就会产生优美的律动感。

节奏与韵律往往互相依存,互为因果。韵律在节奏基础上丰富,节奏是在韵律基础上的发展。一般认为节奏带有一定程度的机械美,而韵律又在节奏变化中产生无穷的情趣,如植物枝叶的对生、轮生、互生,各种物象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由疏到密,不仅体现了节奏变化的伸展,也是韵律关系在物象变化中的升华。巩固新课: 本次课讲了构成的发展,工具材料介绍,平面构成基本理论及形式美法则。布置作业:课后准备构成课程所需工具和材料。(3)、安全注意事项: 防火防电,人离要关电源。教学参考资料:教材、教学小结:

第三篇:PPT&Flash组第二次会议记录

PPT&Flash组第二次会议记录表

时间:2011-3-2020:00

地点:2教220

出席人:IT文化节PPT&Flash组成员

迟到:无

缺席: 金志豪、钟燮锋、邢琅玫、林晓(请假)

记录人:蔡佩丽

会议流程:

一、唐郁师兄讲话:

(1)希望每位成员在这次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

(2)参加会议时,需带上笔、纸,记录下重要的内容,有意义的话;

(3)要求每组组员了解项目经理写的工作计划;

二、项目经理吴乙鸿汇报工作:

(1)感谢各组组长、组员这几天来的辛苦劳动;

(2)策划书预计上交时间3月21日;

三、宣传组组长杨泽权汇报工作:

(1)宣传单——用信封形式,加盖院徽,若扫楼时宿舍无人,可贴于门上;

(2)海报——待定:

(3)立宣——贴在地面;

(4)游动宣传——穿院服、带特制帽子;

(5)网络宣传——Q群、微博等;

四、PPT组组长林土晓汇报工作:

(1)写策划书——善于听取建议;

(2)感谢组员的支持;

五、Flash组组长朱文彬汇报工作:

(1)工作不足——应急方案考虑不够完善;

(2)个人不足——不懂得分配工作,缺乏与组员的沟通交流;

六、唐郁师兄总结:

(1)汇报工作——先介绍工作成果,再谈个人感受;

(2)组长任务——①了解组员思想动态,强调团结;

②把握工作进度,强调规划,把握好“度”;

(3)开会前——组长先定好会议内容,需有意义性,有主次之

分,与组员交流,确定是否所有人都能够到齐;

(4)主题——①建党九十周年;②回忆过去-拾忆;③展望未来

(待定);

七、组员间相互认识

八、散会

九、个人总结:

1、开会时,临时让相关人员汇报工作,不让其事先准备,汇报完

毕,从中指出那人的不足、让他有所收获,在以后做得更好(适用于我以后开班 哈哈谢谢师兄了);

2、汇报工作时,一定要先介绍自己的近期工作,并介绍下成果,然后再适当添加自己的感受;

3、个人觉得游动的宣传很有新颖,但时间需选得比较好,避开人家急于去上课和吃饭的时间;

4、组长要多与组员沟通,可以组织一起吃饭,大家熟悉了,有利于工作的完成;

第四篇:第二次课小结

第二次课小结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的元素:六个面、八个顶点、十二条棱

2、长方体的三元素的特点:(主要是外观特征和数量关系)

①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含正方形);

②长方体的十二条棱可以分为三组,每组中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③长方体的六个面可以分为三组,每组中的两个面形状大小都相同。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4、计算公式之一:(三条棱长分别是a、b、c的长方体)

① 棱长和 = 4(abc); ② 体积 = abc;③ 表面积 = 2(abbcac); ④ 无盖表面积 =Sab、Sbc、Sbc5、计算公式之二:(边长是a正方体)

① 棱长和= 12a ;②体积= a ;③表面积= 6a;④无盖表面积 =5a。

6、长方体不一定是正方体;正方体一定是长方体。

7、长方体中棱与棱的位置关系有3种,分别是平行、相交、异面。

8、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容器所能够盛装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9、单位:

1立方厘米=1()=1()

1立方分米=1()=1()

1升=1000()=1000()

10、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画法。322HE

D

ABGC

第23题图

第五篇:小学语文组课赛总结 刘炜 -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平凉市2015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讲赛活动总结

灵台县百里中心小学 刘 炜

“平凉市2015年中小学课堂教学讲赛”小学语文组比赛活动已然拉下了帷幕,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各位参赛选手、评委对市局领导、承办单位表示衷心地感谢!同时也向二十五位参赛老师表示热烈地祝贺!

本次活动从11月2日开始到11月6日结束,历时5天,来自全市六县一区的二十五位优秀教师进行了激烈的角逐,这是我市小学语文学科课改成果的又一次集中检阅,也是各县教学能手之间的一次教学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加之领导小组的督查指导,随堂听课教师的热情参与,使这项被赋予新意的传统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作为小学语文课堂讲赛,我觉着用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句话来诠释本次活动最为合适——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信赖”在组织

市局领导高度重视、用心良苦,大胆起用新人组建评委组,信任之余饱含更多的是栽培和历练;承办单位顶力支持,无微不至,使得这次活动得以有序有效开展。

“信赖”在课堂

风采各异的参赛教师为我们呈现的精彩纷呈的课堂,为课改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指明了新的方向。课堂中,丝毫觉察不到师生初次相见的生疏与拘谨,反而是他们心有灵犀、一见如故的默契让每一位听众深深感染而意犹未尽。教师细心呵护学生的每一根神经,激发师生与文本、课堂与生活的碰撞和交融,使人时而惦念慈祥的父母,时而惆怅友人的惜别,时而穿越昔日的硝烟战火,时而踏足纯情的乡间小河,时而领略伟人的英雄气节„„

一、整合课改理念,精雕教学过程 从参赛教师到参与评委,都能从新课改理念出发,结合平凉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上好每一堂课,评好每一堂课,听好每一堂课。不论是上课还是说课,参赛教师都能较好地展示语文教师的大语文、大视野和大手笔,突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展现语文学科课改理念:根据学段目标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从教材解读、目标预定、学情分析、方法选择及环节安排上设计课时;教案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简洁,表达顺畅;教学呈现方式注重文段选点铺设,朗读理解感悟,听说读写训练;教学方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潜移默化,水到渠成,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理念,在点与面上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地统一起来。如王海蓉老师在《少年闰土》中抓住“闰土的话”这个突破点让学生明白其中包含的四件事,体会人物特点,以点带面、统领全文;杨文涛老师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能围绕课题中的“送”和“之”,让学生思考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很快把全诗的脉络和感情挖掘了出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靳引弟老师采用“镜头式”分步分析鲁迅先生的外貌,让学生深刻理解了鲁迅先生“怎一个‘瘦’字了得” 的形象特征;杜海珍老师把古诗教学归结到“入诗境、解诗题、读诗文、知诗意、悟诗情、拓诗蕴”这十八字的结构中去,层层深入、条理清晰;章晓娟老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课件中展示的课题艺术地以“火焰”作背景,从一开始就让这把“火”烧了起来。

二、角色定位准确,课堂生成有效 课堂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是扮演了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变成了“学堂”,学生自由奔放、思维活跃,敢于说真话,乐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画面;教师没有高高在上,学生不再只坐在下面静听,师生关系的融洽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意想不到的随机生成“一石激起千层浪”,让课堂高潮不断、笑声不断、精彩不断;师生的交流也不再躲躲闪闪、不再直来直去,而是寄托于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次握手、一声问好„„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苏海娟老师的《学会看病》这节课中,当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不是本课切入点的时候,老师这样说:“哪位同学愿意猜猜老师最喜欢的句子是什么?”一名学生站起来回答后,老师告诉他猜错了,其实自己喜欢的是这些内容,随后用课件出示,又问学生“谁愿意帮老师读读这段话呢?”学生跃跃欲试,气氛热烈。教学中遇到困惑时教师没有着急地直接提出,而是聪明、从容地选择了含蓄的方式跟学生互动,既达到了目的,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展现了教者的教学艺术和智慧。马永军老师让学生当小老师找词语,自己和学生坐在一起听写比赛,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老师真正走进学生。闫淑娟老师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先带领学生学习第一部分,总结得出“抓事件、品细节”的学习方法,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此方法自学后面的内容,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和大脑,也解放了教师自己。王海蓉老师预设的学习目标用“我能做到”、“我爱读课文”等做提示,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口吻展现给学生,学生更容易领会。

三、教者扎实灵活,教学技术精湛

1.教师专业底蕴深厚,基本功扎实。多数老师专业知识丰富,课堂目标把握准确,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双基训练与文本感悟结合到位,以学定教,教学方法独特新颖,既调动了学生的认知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不难想象一位能说会道、擅写会画、博古通今、时尚幽默的老师,会怎样被学生追崇。如张胜荣老师文学功底深厚,在教学《有的人》时,把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仰写成一首规整的格律诗跟学生分享。杜海珍老师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在黑板上用了简单的几笔线条就勾勒出了“柳色新”,随后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酒杯,里面包含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祝福、离别、友谊,再结合“更进一杯”的一唱三叹,道出了伤感别离、难舍难分的送别情怀。

2.灵活处理文本,大胆尝试创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作为其中一个“哈姆雷特”,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文本进行二次加工处理,除了示范带动之外,产生的效果也让学生赏心悦目。如吴青华老师在《搭石》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人情美、风景美,将课文片段加工创造成现代诗的格式,再巧妙地配上音乐,一下子把人带到大自然的怀抱去沐浴淳朴的乡情,给平白无华的文字赋予音乐美和韵律美,令人回味无穷。任玲玲老师在《慈母情深》一课中,形象地将课文中的文字归属为“慢镜头”和“快镜头”,让文中的画面跃然纸上,给学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高亮辉老师能将音乐中的渐强记号“搬家”用于课文朗读语调的提示,恰到好处。

3.巧用课堂生成,滴水不漏。教师能随机应变,轻松化解课堂中出现的意外,填写教学空白。如杨文涛老师在教学时,多媒体播放出现了问题,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老师,老师却轻松诙谐地说:“哟,同学们的热情打动到它了”,一语道出,学生不再感到这是场意外,反而更加期待处理结果会怎样。当工作人员排除了问题之后,他伸着大拇指对工作人员说“太棒了!你太牛了!”鼓励学生给工作人员掌声,无形中又给学生上了一堂知恩图报 的“礼仪课”。

4.教学语言丰富,感染力强。教学中,文字和说话并非师生交流的唯一语言,还掺杂了神态语言、动作语言、肢体语言等,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例如刘军华老师在执教《有的人》一课时,教者利用自身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丰富全面的文学积累、耳熟能详的历史背景、自然流畅的课前导入、一气呵成的教学组织为我们展现了一堂精彩高效的课堂。不难发现,教学语言在刘老师身上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教师的浑身上下、几乎每个毛孔都会说话,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姿势都会在教者的掌控中不经意地向学生发出“信号”,引领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例如当学生没有读出文本的情感时,刘老师马上会皱起眉头,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学生,待到学生有了进步之后,她立刻会睁大眼睛,带着满脸的赞赏走向学生。

四、方法策略得当,教学成效显著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这二十五节优质课中,很少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教者能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将创设情境法、分层递进法、设置矛盾法、客串演讲法、制造悬念法、角色体验法、启发引导法、尝试探究法、游戏竞争法、个别辅导法、拓展延伸、抓关键词等方法贯穿其中,灵活运用。如吴永娟老师课前设计了有效的智力游戏,既活跃了气氛,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张胜荣老师在《有的人》的教学中设计了闯关的形式,教学过程层层推进,难度逐渐增大,学生兴趣浓厚,效果突出。史巧珍老师带领学生抓住“孤帆”这个关键词,牵一发而动全身,通透地领悟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依依惜别。

2.朗读贯穿始末,沿坡讨源。朗读犹如学生领会课文主旨的指挥棒,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桥的一头是课文,另一头是学生。教师能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读喜欢的部分,读着读着,沿坡讨源,据文入情,神游其中。教学中利用初读,理清文章脉络;运用细读,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采用精读,品味意境,品味思想,品味手法;启用熟读,把文章中的画面和文字融为一体,积淀语感。如张胜荣老师在教学《有的人》一课时,通过学生自读、用喜欢的方式读、读印象深刻的句子、比赛朗读、同桌互读、边读边写、感情诵读,最后读懂了诗的意思,读准了诗的内涵,读出了诗的情感,读得有话想对鲁迅先生说„„

3.分层设计课堂检测。胡艳丽、张璐等老师在课堂中遵循学生年龄特点不同层次地设计了课堂作业或达标检测,有基础知识也有发散训练,难易相间,趣味性与挑战性相结合,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展示和提高。

4.教学资源应用巧妙。文本、课件、卡片、简笔画、游戏、视频、导学案、练习卡等及生活中的一切教学资源的大量使用,辅助了教学,增色了课堂,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司海燕老师在教学《学会看病》时巧妙地运用自己在儿子身上的“母爱”这个亲身经历,来诠释课本中的母爱,找到了母爱的共性,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段丽娜、王爱珍老师自如娴熟地运用电子白板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解决字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张悦、徐春娴老师能借助适当的文学资料、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积极而适宜的学习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作者、编者、教者、学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5.德育渗透无处不在。教者在课堂中能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课堂随机生成和教育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育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感恩。如吴青华老师在《搭石》一课中设计了这样的拓展:“在过搭石的时候,假如你遇到盲人,你会怎么做?假如遇到胆小的小学生你又会怎么做?”,把学生刚从课本中学到的老幼相敬、舍己为人的品质,趁热打铁渗透到生活当中,学以致用达到育人的 目的。章晓娟老师在打断学生的回答之前,先赔礼道歉,既有礼貌,又让学生懂得打断人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史小华老师在课堂中用“珍惜时间,从我做起”提示学生抓紧时间,使得教育无处不在。

五、教学评价多样,重视学生发展

1.评价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多样,评价手段得当。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或用激励的语言,或用赞许的目光,或用轻柔的抚摸,或用微微的点头,或用友好的握手,或用深情的拥抱,或依托于学生自己的小伙伴„„杨小莉老师自然亲切地对学生说“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老师喜欢洪亮的声音”,“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真了不起”等话语,犹如给学生注入了兴奋剂,学生越发充满活力;马永军老师和蔼地鼓励学生:“宝贝,你说”,跟表现好的学生友好握手、拥抱;苏海娟老师对学生说“第二组同学的思维太敏捷了”“你长大了可以当演员”等等,同时又像《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一样轻轻地摸了摸学生的头,这一举动显然已不是单纯的文本演示,而是“给力”的课堂激励。

2.注重情感体验,张扬学生个性。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能够在自学、感悟、诵读、讨论交流中体验情感,展现个性。马永军老师用自己的热情与活力感染带动着学生,加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营造了民主、平和的课堂氛围,创设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语出惊人,激起了不少浪花。齐晓玲老师带领学生模仿老人喂海鸥时的“啧啧”声,闫淑娟老师鼓励学生带着动作体验《最后一头战象》嘎羧悲壮的“欧,欧”声,学生通过反复模仿揣摩,自然领悟到了老人对海鸥的爱及最后一头战象终结生命前的悲情和留恋。

3.不留教学死角,人人有所提高。胡海娟、张璐、胡艳丽、刘军华等老师对教学中随机生成的问题或学生学习方法、书写中的错误都能抓住不放,作为教育资源适时开展教学。比如刘军华老师对学生照着教辅读物回答的问题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告诉他:“你说得不够简洁明了,没用自己的语言”,而另一名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了之后,老师大加赞赏并奖励,这样以来我估计前一位学生再也不会照搬教辅读物上的答案了。

“信赖”在反思

记得在一次闲谈中,当大家谈及参加此类课赛活动选手有多煎熬,评委有多辛苦的时候,市教科所朱所长说了一句:“„„可谁又曾想过这样的经历促使了自己多少成长呢?”确乎如此,课堂教学讲赛的初衷和结果本来就是成长与收获,审视和分析才是进步的重要途径。尽管这次活动中“出彩”的地方很多,师生的收获也多,但多多少少也暴露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虽小,可是足以引发我们共同的思考。

一、重教学过程,轻教案质量

1.教案、课件粗糙。在如此高级别的赛事中,却出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怪现象:有的教案或课件中多处标点符号错误;有的“的”“地”不分;有的句子中多出了不必要的空格;有的课题序号标错;有的几种字体出现在一句话中;有的出现错别字;有的句子不通顺;有的通篇顶格书写;有的教学环节中只安排了“1”,再无下文;有的长句中间没有标点;有的字里行间距离不统一„„完全没有错误的教案寥寥无几。

2.教案内容过于简单。教学本身是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而教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浓缩,可以反映出教者的设计理念、教学思路和课堂结构,展示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设计艺术。然而多数教案只有简单的条框式的教学环节,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具体内容,也没有重要的知识点;甚至 有的教案连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都省去了,直接从“教学过程”开始设计;其中一份教案中的“教学过程”环节只有四十个字,没有学习任务的安排,也没有任何学习过程的预判;更有甚者把课题都简化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直接被改成了《送孟浩然之广陵》,让人匪夷所思。如此简单低劣的教案,已失去了它应用的意义。从抽签到备课、上课的时间顾然紧张,但对每个选手来说都是相对公平的,不该成为我们推诿的理由。

3.时间预设欠合理,教学节奏不稳定。有的教师一味地求“全”,生怕知识点有遗漏,个人优势不能很好发挥,课堂高潮得不到充分展示,导致教学过程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有的课堂中教师担心时间不够用,各个教学环节“赶集式地聚拢来”,结果后面不知道该干什么,提前五分钟下了课;有的课堂前部分教学详细宽松,时间不够时又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其中一节课“导入新课、检查预习”环节用去了二十六分钟,留给重难点的突破时间少得可怜。

二、偏重课堂呈现,忽视个人素养

1.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研读不深入。表现一:对学段目标掌握不清。中高年级语文的课时界限应该很清楚,但很多老师却不能准确把握,一味地追求课堂呈现。有的初读课文之后就讲故事、举例子进行拓展延伸,或者越过了字词教学直奔文本品读,或粗略读读课文就开始课堂练笔。表现二:对文本蕴意理解片面。有的老师认为自己理解的内涵和情感就是唯一的答案,无论费多少周折都要把学生引到这个点上,忽略了事物和情感的两面性。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中学生回答说课题表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爱已然正确,教者非要纠正为“应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慈母情深》中教者一味地强调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忽视了儿子对母亲的感恩。表现三: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不够。有的老师一节课下来,紧紧攥着课本或教案,不敢脱离书本;也有老师边看资料边讲,很不自信。其实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成的过程,在放手学生的同时也应放手教者自身,让自己也有发挥的空间,这样学生听到的或看到的尽管不流畅但会很真实。

2.教师“三字一话”需要提高。我们发现,有些老师方言较重,示范朗读中错误发音较多,甚至还不如学生发音标准;有的老师自己的朗读质量不高就给学生草率示范;有的板书不整齐,字体不规范,个别字笔顺错误等等,这些都给学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三、教学模式创新少,目标落实欠到位 1.课堂教学模式欠新颖。个别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力度不大,缺乏代表性和示范性,教师“指哪到哪”,千篇一律:先解决字词,初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随后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指名回答,教师相机点拨;之后老师再提新的问题,学生再读课文再回答,一直到结束。这样毫无变化和层次的设计学生早就见多不怪,兴趣不浓。

2.教学预设和生成关系处理不当。有的教师片面以为“三维目标”就是“三个目标”,教学目标的预设没有可操作性。有些课设定的目标过大,过全,导致课堂容量太多,难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些课目标设定过于偏向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没有将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四、合作学习实效不强,细节处理不恰当

1.小组合作的实效性不强,读议话题质量不高。有的为了展示 “合作探究”的环节和讨论的高效,“自学指导”、“学习指南”中设计的问题没有深度和难度,学生聚在一起半分钟不到就高高举手,这样的讨论没有实际意义;有些问题过于琐碎,学生随口就能答出,教者却要反复指名回答,增加课堂提问量,扩大提问 面;有时教师没有提出明细的要求,就让学生讨论交流,学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有的课堂虽然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学习内容全是个体行为,如“自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等等,这些没有一项是可以共同完成的。

2.忽略了教学细节。(1)板书字数太少。有的教师忽视了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过多依赖媒体,该板书的不板书,该示范的不示范;有的甚至脱离课本全用课件代劳;有的只在黑板上写了课题,再无笔墨。(2)课前活动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课前放松心情,调动学生的兴趣,安排了一些类似幼儿园或低年级的师生活动或游戏,内容、形式简单幼稚,没有挑战性,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3)教师语言不严谨。有时为了引领时尚、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用世俗文化和语言去调动学生,可能当时很凑效,但却让学生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如有学生问老师:“您多大啦?”、“您属相是什么?”,老师却拒绝回答:“女孩子的年龄是秘密,不能说的。”学生带着真诚想走近老师,了解老师,不会有什么值得我们迟疑的想法或企图,老师这样做无形中告诉了女同学可以撒谎可以虚荣;还有老师说学生可以做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女孩子天生就爱美”等等,这些细节都会影响学生的心态和价值取向。(4)轻视了个人行为的影响。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看来就是标尺,就是榜样。而有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细致入微,自己则有点我行我素。如学生好心提醒老师黑板上的“评价贴”掉地上了,老师却说“没关系”,继续进行教学。贴上去的“评价贴”是学生通过积极踊跃的表现“挣”来的学习成果,理应得到尊重,对这位学生的细心和热心,老师即便不表扬也该把它捡起来。(5)配乐时机不当,效果不佳。很多课堂都选择了播放音乐,但用得恰到好处的屈指可数。要么配乐声音太大,冲淡了主题;要么音乐风格、节奏与文本中的情感基调不符;要么没在最佳时机播放,没有把配乐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推波助澜之功发挥出来,反而有喧宾夺主之嫌。(6)教学随意性大。有的老师不按教案设计上课,想到哪上到哪,没有布置学习任务就开始检查学习效果;也有老师三十五分钟就草草结束课堂;有的老师布置了学习任务之后,又不停打断学生进行补充;或者在学生认认真真听范读和读课文的时候打断学生去点拨等等。真想知道,让学生安安静静读会儿书有那么难吗?(7)“感情”泛滥。教师拿到一段文字,不管内容怎样都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如“雪地捕鸟”片段就只能读出趣味,读不出感情。(8)偏移了语文教学的落脚点。教者不管学生方法是否学会,体会是否到位就频频安排课堂练笔,忽视了口语表达这个基本能力的铺垫。(9)选点之后的分析过多,强化阅读感受的时间安排太少,部分教师时不时包办本该属于学生的归纳总结。(10)对学情掌握不透。教师不敢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对学生总有牵制,致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更好发展,心灵得不到放飞。(11)有时候教师忘记了学生与自己知识层次、理解能力的差异,只顾“自我陶醉”,忽视了学生文本感悟时的感受,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足。(12)教师过分强调答案的“唯一”,对相近的正确答案不予采纳,对不恰当的回答置之不理。

五、激励机制欠成熟,评价语言不中肯

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费尽心思用物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奖励,奖品有图书、卡片、评价贴等等,这样的评价并非不可取,但也应该理性反思如果这种奖励形式长期大量使用,对学生有没有负面影响;有的老师奖励过于频繁,学生一回答就奖励,结果让白花花的时间从发奖品中溜走,导致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有的老师评价学生只会说“非常好”、“你太棒了”、“你写的字真好”等等笼统的 语言,没有给学生指明哪一方面很棒,也不明确学生的书写是字体美观还是结构规整,给不了学生成就感;有的教师甚至滥用激励语,学生随便读个课题就表扬说太棒了,对学生的成长没有好处;有的老师评价语言过于夸张,如“你简直就是天才”、“你比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读得都好”,这样不切实际的评价反而让学生觉得老师在哄自己开心。

“信赖”在期待

做一名“懒”而有道,敢于放手的老师

懒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勤快的学生。袁甲民教授将教学划分为四个层次,即“教学生、教学生学、教学生学会、教学生学会学”,其中“教学生学会学”是最高层次。这正是要求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的意思,要由“教”最终归属到“不教”,放手学生的同时,教师自己也能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

做一名业务精良,技术精湛的老师

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精湛的业务水平是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关键。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首先要树立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不仅要精通教育理论,具备稳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一口普通话、一笔好书法、一手好文章、一套好方法,一个好习惯),还不能满足于已掌握的知识和取得的学历,应主动进行更新和“充电”,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做一名且行且思,善与人交的老师

有一位特级教师把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学科教学之中埋头苦干,另一种是教学实践有理论依据,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前者落实了教学的点滴,但多少有些盲目;而后者显然省事省心又方向明确。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的人生将有两种思想。”教育教学不会是一条平坦的大道,肯定会碰到许多疑难困惑需要教师与同仁、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敢于争辩,敢于碰撞,这样才会冒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做一名享受生活,知足常乐的老师 “清华大学百合公益基金会”农村教师培训发起初衷的背后是一个凄凉的故事:谢建华、徐丽萍夫妇在一所特别偏远的山村小学考察时,一位久居深山的老师带着飞机模型给学生上课,学生问老师人是怎么坐飞机的,老师从来没坐过飞机,凭想象指着飞机模型的机翼告诉学生:“人是坐在飞机翅膀上的。”这位老师用毕生的信念坚守在最边远的学校,没有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缺乏见识,虽然给学生的解释是错误的,但愈发令人尊敬。不知是否可以认为没有生活就没有教育,但没有生活教不好学生是必然的。尽管我们不会告诉学生飞机是用“翅膀”载人的,也不可能完全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如果语文老师没有对美好生活和事物的敏感,就不可能带着孩子走向语文的美好。教师在生活中要珍爱自己,忙里偷闲去旅游,听音乐,参加体育和社团活动,广交朋友,不跟生活较劲,不和自己较真。把语文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学生看到了语文老师生活的丰盈和诗意,心中不仅会升腾起对老师的敬爱,更会升腾起对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向往。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就会用自己美好、坦然的心态去征服学生。

教师这个职业在社会发展的激流中逐渐发生着变化,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对教育的期待值越来越高。做一名具有时代感的老师,不要一直沉浸在少数 极端的阴影中,要合理调整心态,让心灵充满阳光,降低自己的标准和追求,让自己很容易满足:随时从学生的喜欢中享受幸福,从工作成绩中享受幸福,从社会的尊重中享受幸福,从同事的交流中享受幸福,从家长的认可中享受幸福„„

(责任编辑:安转琴)

下载第二次课—第14组—刘申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次课—第14组—刘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刘健组[5篇范文]

    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对接机制探析 背景:当前,诉讼爆炸现象在我国已经初呈征兆,但是在国际上享有“东方经验”的人民调解近年来却呈现出减弱的趋势,如果通过非诉讼途径来解决他们......

    刘芳芳第二次作文(推荐5篇)

    Name:刘芳芳 Number:1125010908 Date: 2013.9.25 How to Face the Breakup of a Romantic Relationship? In college, it is common to break up in a romantic relationshi......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英法美的“修约” 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实质 《天津条约》 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

    不等式第二次课讲义

    不等式讲义Ⅱ1、排序不等式:anan1a1,bnbn1b1,则:nnknkak1bkak1bikak1kbnk1(其中i1,i2,,in是1,2,,n的一个排列)1212121例1:x,y,zR,求证:○yzxzxyxyz2xyz;○xyzyzxzxyx10y10z102、均......

    第二次讨论课总结报告

    第二次讨论课总结报告 知识点:树的概念: 树是有根结点和若干颗子树构成的。树是由一个集合以及在该集合上定义的一种关系构成的。集合中的元素称为树的结点,所定义的关系称为......

    第二次赛课小结

    崇义中心小学语文赛课小结近一周的语文优质课评比结束了,每一位参赛教师都对这次赛课活动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用自己的汗水献出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好课。 从本次赛课可以看到,我......

    刘喜庆历史组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历史学科组工作总结 刘喜庆 根据学校 “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科研兴校”战略,历史教研组在学校的有力领导下,扎扎实实地完成了本......

    实践总结(刘丹丹组)

    2014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实践总结 文明出行 --拒绝“中国式过马路” 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记得鲁迅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这本是句激人奋进,勇于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