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关村:高端人才缘何竞相入党
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1月08日 18 版)
几天前,地处北京中关村的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商务专员周莉正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支部大会表决通过时,她一阵“小激动”,一如4年前刚从外企来到这家民营企业工作,入职第一个月就郑重地递交入党申请书一样。
中关村,这3个字在人们心里,早已超越了地域范畴,它已经成为科学和智慧、创新和超越的代名词。这里,尖端技术很多,高端人才更多。正是在这里,像周莉这样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的,近年来呈持续上升态势。数据显示,仅在作为中关村核心区的海淀园,2002年度海淀园工委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5人、发展党员28人,2012年度的数据则更新为871人和212人,分别是10年前的13.4倍和7.6倍。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人中85%是技术和管理骨干。
非公企业,入党既不直接提升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也无关职位晋升、薪酬上涨,是什么力量吸引如此多的高端人才竞相靠拢党组织?近日,记者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走进中关村。
问一:
申请入党是否为了利益?
“入党是大家纯粹的想法,不为官,不求财”
戴桂林是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专职党务人员,一见面,他就向记者讲述自己幸福的“苦恼”,“常接到询问能不能入党的电话,现在光在我那儿搁着的入党申请书就有30多份,可今年只能发展2名党员,急死我了。”
“高端人才为什么积极申请入党?”公司党委委员郑光锋的回答坦率真诚,“在我们这,申请入党就是追求优秀,而越是高端人才越追求优秀,高端人才申请入党不正是人之常情嘛!”
2012年7月21日后,碧水源公司申请入党人员较以往有一个明显的“波峰”。戴桂林解释,这是因为在“7·21”北京特大暴雨中,公司党员再一次让员工心生敬意。当晚,公司位于丰台区的河西再生水厂项目部组织农民工参与抢险救灾,自发救出被困群众204人。项目经理、预备党员邓红山谈起当晚的经历,略显腼腆,“救援一直从晚上9点持续到第二天凌晨4点,水有6米多深,很急,车都被冲起来了,我们很可能被水冲走、被杂物撞伤,有的救援人员脚上都被扎出大血口子,但救援有条不紊。”说到这,戴桂林接过话来,“是我们项目部先动员起来,将务工人员集中划成4组,进行分工,这是救援高效迅速的基础。”“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项目总监是党员,生产经理是党员,安全员是党员,技术员是党员„„想想当时若没有他们组织动员,救援人员多,效果并不见得好,反而可能自陷险境。”说到这儿,戴桂林有些激动。
佳讯飞鸿公司张海燕在成为军品事业部经理4年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递交入党申请书。“我在工作中接触到很多党员,他们认真、严谨、奉献,国家遇到重大事件,是党员冲在前面;公司遇到什么困难,也是党员冲在前面,他们传递的都是正能量。”她说,“作为公司的管理层,我希望把这种能量带进团队,感染他人。”
“这几年高端人才入党呈上升趋势,主要在于公司员工看到党员对企业的贡献大,在企业的影响大。很多企业年底评优秀员工,3/4都是党员。试想,如果
党员吊儿郎当,党员还不如群众,那么高端人才肯定不会有入党愿望。”海淀园工委书记刘永水坦言。
北京天下图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关鸿亮也有同感,“每次党员转正时我都很感动,在企业入党不能给人封官升职涨薪水,入党只是他们很纯粹的想法,没有功利掺杂其间,而恰恰是这种纯粹格外有感染力。”
问二:
搞组织活动妨碍企业发展吗?
“抓不抓党建大不一样,抓好了是强劲助力”
追求经济效益是非公企业的首要目标,成立党组织、发展党员进而开展组织活动,会不会占用生产经营的时间,耗费公司的钱财?党组织搞活动会阻碍了企业发展吗?
记者注意到,在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入口的显眼处,摆放着“北京市社会领域创新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一大批荣誉证书。这里不是政府机关,也不是国企,而只是一家民营企业。在这里,这些荣誉似乎不像技术专利那样“真金白银”,但同样被企业看重,甚至能给公司带来看不见的丰厚利润。李学兵作为公司党委常务副书记,是被专门引进的高端党务人才,因为成绩突出,被提拔为总裁办公会成员,参与重大决策。他说这几年做党建工作,企业不仅获得了很多荣誉,而且无形中增加了公司的可信度和美誉度。公司看重的,是通过党建品牌提升公司的对外形象和获取社会信任。“抓不抓党建大不一样,抓好了
对企业发展有加速作用,抓得越好助力越强。”李学兵认为。
佳讯飞鸿公司董事长林菁,是海淀园工委的党建之友,这一荣誉已连续了10年。他向记者讲述了对党组织的认识从空白到清晰的过程,“公司1995年成立时,我满脑子考虑的都是怎么‘活’下来,当时根本想不到要发展党组织。直到2002年,公司有了一定的基础,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就开始把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并成立了党组织。”林菁认为,党组织和党员对处于稳定期、壮大期的企业有很大的裨益,“不是因为这是谁的要求,而是由于党建对企业发展的帮助。公司员工有精神需求,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智商高,在‘北上广’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是需要精神慰藉的,否则一旦遭遇困境就容易‘崩溃’,我们公司就有过这样的例子。”林菁还向记者讲述了一名员工因为失恋而郁郁寡欢,晚上跑回大学支帐篷,后来公司去学校“领人”的往事,“这件事发生后,我就深深地意识到要用党组织这个载体对职工进行关怀,我们也把企业文化定位为‘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党组织已经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融合为一体,它完全是一种内生力量,作用有时比科层组织更大。”
“中关村核心区的党建工作已经从最初的不被理解、难获支持,到现在变成很多企业的内在需要,这就是党建工作生命力的基础。”刘永水感言。
问三:
用传统方式管理行不行?
“不创新无‘路’可走,不服务‘路’走不好”
在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到,高端人才群体竞相入党局面的形成,与中关村科技园区一贯重视党建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从健全基层党组织入手,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实现了党的工作全覆盖和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全覆盖。
刘永水,在海淀园工委工作了24年,是工委成立之初的“元老”。他说,“园区工委成立以来,机构在变,职能在变,但对党建工作的重视却始终未变。”
随着新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党建工作遇到不少新情况,和以往不同,非公企业党组织不是与生俱来的,其活动时间和经费还需要额外保障;另外,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也不同于政府机关及国有企业,因为非公企业能否做大做强,并不由党组织决定,而是取决于非公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
“高新技术园区党建,如果方式方法不创新,党的工作就没有出路。”刘永水说,“传统党建还要改革创新呢,何况高新技术园区的企业党建?我们必须适应企业需求,靠创新打开局面,比如在考评党组织上,原来就是我们考核,近几年,方式变了,我们的权重只占30%,剩余的则是由企业党员、职工群众、企业管理层、党组织自身和工委各职能部门来评定。党组织是否优秀,更应该看企业的评价,特别是企业领导的评价。”
“不创新无‘路’可走,不服务‘路’走不好”,刘永水坚定地认为,“高新园区党建,创新和服务是‘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他说,我们与非公企业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人、财、物我们都不管,我们是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和企业沟通,以我们真诚的态度和热诚的服务让企业认同我们的主张。“我们要让企
业负责人和党员把我们工委当成‘娘家’,放松;不要当成‘婆家’,拘束!”刘永水形象地概括工委的职能定位。
第二篇: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支持资金管理办法
附件:
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支持资金 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推进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聚集培养高层次人才,依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京财文〔2011〕2858号)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专项资金(市级统筹部分)使用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11〕26号)及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关村管委会)与有关共建单位签订的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协议,设立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房租补贴支持资金(以下简称基地支持资金)。为规范该资金的使用及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基地支持资金从中关村专项资金中列支,按照预算进行安排,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专项用于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的房租补贴。
第三条基地支持资金的拨付等相关事宜由中关村管委会人才资源处负责。第四条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应当设立管理办公室,按照相关要求,负责申请基地支持资金、受理房租补贴申请、审核材料、拨付房租补贴等事宜。第二章补贴范围与标准
第五条房租补贴范围为符合高端人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经管理办公室审议,报中关村管委会批准后入驻基地的企业。
第六条对入驻企业按照企业实际租用面积进行补贴,原则上每天每平方米不超过1元,期限不超过2年,每家企业补贴面积不超过1500平方米,对“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创办企业可放宽。对为基地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经管理办公室审议后报中关村管委会审核同意的,可予以全额房租补贴支持。第三章申请与拨付
第七条管理办公室对申请房租补贴的企业审核确认后,根据房租补贴预算,向中关村管委会申请基地支持资金。
第八条管理办公室申请基地支持资金,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房租补贴申请(见附件1);
(二)符合补贴标准的入驻企业的房租补贴明细表(见附件2);
(三)符合补贴标准的入驻企业房屋租赁合同复印件;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
(四)符合补贴标准的入驻企业的总体发展状况报告;
(五)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或证明。
第九条中关村管委会审核确认申请材料后,拨付基地支持资金。第十条管理办公室为审核确认后的企业拨付房租补贴资金。第四章监督与管理
第十一条基地支持资金应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对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规定进行处理处分。
第十二条资金使用单位接受中关村管委会、是审计局、是财政局的审计、财政监督。根据市财政要求,开展资金使用效益评估,资金使用单位应当予以配合。第十三条对于通过提供虚假信息,入驻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并获得房租补贴的企业,将记入中关村信用管理档案,追回已拨付的房租补贴资金,并取消其再次申请的资格。第十四条对于管理办公室通过提供虚假信息,假报入驻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企业的名称、数量和房屋面积,骗取基地支持资金或管理办公室人员滥用职权、弄虚作假、挪用基地支持资金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中关村管委会审查后将停止支付基地支持资金,追回被骗取、挪用的资金,今后不再受理管理办公室相关公共政策支持资金的申请,取消与其合作关系,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第四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中关村管委会负责解释。第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房租补贴申请 2.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房租补贴明细表 附件1:
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房租补贴申请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按照《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支持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自年月至年月我机构已累计向家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入驻企业提供了总额为 万元的房租补贴。
根据管委会《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支持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程序,按照本基地房租补贴的预算,我机构现向管委会提出额度为万元的房租补贴申请,用于年月至年月入驻基地的家企业的房租补贴。请予以批准。申请单位:高端人才创业基地管理办公室 年月日 附件2:
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房租补贴明细表 申请单位:高端人才创业基地管理办公室 序号
企业名称
法人代表
房间号码
租用面积
补贴面积
补贴标准
房租补贴总额
第三篇:高端人才
高端人才买房不限购的政策最近在武汉出台了,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高端人才呢,要想成为高端人才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高端人才条件一:在国际学术技术界享有一定声望,是某一领域的开拓人、奠基人或对某一领域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
高端人才条件二: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副研究员及以上职务的专家、学者;
高端人才条件三: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经营管理专家,或在著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担任高级技术职务,在知名律师(会计、审计)事务所担任高级技术职务,熟悉相关领域业务和国际规则,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
高端人才条件四:在国外政府机构、政府间国际组织、著名非政府机构中担任中高层管理职务的专家、学者;
高端人才条件五:学术造诣高深,对某一专业或领域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其成果处于本行业或本领域学术前沿,为业内普遍认可的专家、学者;
高端人才条件六:主持过国际大型科研或工程项目,有较丰富的科研、工程技术经验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
高端人才条件七:拥有重大技术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端人才条件八:具有特殊专长并为国内急需的特殊人才。
由此可见,想要成为高端人才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至于武汉实行的高端人才买房不限购的政策,个人认为确实是能够吸引到一部分高端人才的,至少武汉各大高校辛苦培养出来的高端人才的流失率会少一些。
第四篇: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推进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聚集培养高层次人才,依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京财文〔2011〕2858号)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关村管委会)与有关共建单位签订的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协议,设立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房租补贴支持资金(以下简称基地支持资金)。为规范该资金的使用及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基地支持资金从中关村专项资金中列支,按照预算进行安排,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专项用于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的房租补贴。
第三条基地支持资金的拨付等相关事宜由中关村管委会人才资源处负责。第四条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应当设立管理办公室,按照相关要求,负责申请基地支持资金、受理房租补贴申请、审核材料、拨付房租补贴等事宜。
第二章补贴范围与标准
第五条房租补贴范围为符合高端人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经管理办公室审议,报中关村管委会批准后入驻基地的企业。
第六条对入驻企业按照企业实际租用面积进行补贴,原则上每天每平方米不超过1元,期限不超过2年,每家企业补贴面积不超过1500平方米,对“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创办企业可放宽。对为基地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经管理办公室审议后报中关村管委会审核同意的,可予以全额房租补贴支持。第三章申请与拨付
第七条管理办公室对申请房租补贴的企业审核确认后,根据房租补贴预算,向中关村管委会申请基地支持资金。
第八条管理办公室申请基地支持资金,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房租补贴申请(见附件1);
(二)符合补贴标准的入驻企业的房租补贴明细表(见附件2);
(三)符合补贴标准的入驻企业房屋租赁合同复印件;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
(四)符合补贴标准的入驻企业的总体发展状况报告;
(五)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或证明。第九条中关村管委会审核确认申请材料后,拨付基地支持资金。第十条管理办公室为审核确认后的企业拨付房租补贴资金。第四章监督与管理
第十一条基地支持资金应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对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规定进行处理处分。
第十二条资金使用单位接受中关村管委会、市审计局、市财政局的审计、财政监督。根据市财政要求,开展资金使用效益评估,资金使用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三条对于通过提供虚假信息,入驻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并获得房租补贴的企业,将记入中关村信用管理档案,追回已拨付的房租补贴资金,并取消其再次申请的资格。
第十四条对于管理办公室通过提供虚假信息,假报入驻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企业的名称、数量和房屋面积,骗取基地支持资金或管理办公室人员滥用职权、弄虚作假、挪用基地支持资金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中关村管委会审查后将停止支付基地支持资金,追回被骗取、挪用的资金,今后不再受理管理办公室相关公共政策支持资金的申请,取消与其合作关系,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中关村管委会负责解释。第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房租补贴申请 2.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房租补贴明细表
第五篇:中国高端人才缘何流失:重物质奖励缺人文关怀
中国高端人才缘何流失:重物质奖励缺人文关怀 中国高端人才流失现象背后
对于高端人才而言,一个职位是否有吸引力,除了物质报酬外,更要看是否能够创造出令其发挥聪明才智的机制和环境
“在硅谷,软件公司的技术主管和实验室主任中有35%是华人。甚至有研究认为,仅在美国太空、军事等敏感部门工作的华人专家就有2万多人。”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对本刊记者说。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此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我国已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第一人力资源大国,但目前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
王辉耀认为高端人才流失将给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在损害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等问题。
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何以不足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高端人才吸引力较弱,这是正常的。”王辉耀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人才生活、发展环境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比如环境污染带来的压力。“在国外已习惯了蓝天白云,对食品、饮水安全问题也不用操心。”2011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之后留在当地工作的小谢说,在国内显然要更加“小心”。
海外高端人才对子女教育也要适应。有“海归”就反映道,“有些孩子连汉语都说不流利,更别说参加高考。”
回到国内后,前微软公司资深开发主管李成发现自己所面对的工作与生活压力骤然加大,尤其是加班大大增加。“在国外,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对于加班的时间、报酬都有明确的限制。”
与此同时,我国目前的创新体制、科研管理体制等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吸引人才的重镇,目前的考核方式太急功近利。”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持平为本刊记者举例说,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华人科学家张益唐担任讲师近10年,埋头做研究,才在孪生素数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国外,一个学者可能十几年都默默无闻,十年磨一剑,最后一鸣惊人。”袁持平说,有潜质的高端人才渴望做大事,这需要长时间磨练,“但现在很多高校下硬指标,每年出论文,3年一大考;若3年没成果,即使学校不下‘逐客令’,也会带来巨大心理压力。”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在海外拥有庞大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群体,其中不乏各行业精英,构成了我国在海外庞大的人才资源库。“如果将这部分群体中的高层次人才吸引回国,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和在国外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战略转型的实现。”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志勇建议说。
吸引高端人才我们缺什么
实际上,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能保持稳定增长,加之中国政府积极推出多项优惠政策,使得大批出国留学人员和在外工作多年的精英选择回国发展。同时,中国在去年出台的“人才签证”和“完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待遇”等多项政策,也推动了海外人才来华或回流。经济学家信息中心(EIU)此前发布的《全球人才指数:2015展望》报告预计,到2015年,中国人才指数排在60个国家的第31位,美国、丹麦、芬兰位列三甲。该报告还提到,到2015年,得益于人才政策变动,高端人才在中国将尝到更多甜头。
多位专家学者认为,人才已经成为国家间竞争的重要领域,中国仍需在降低人才流动壁垒、发挥留学人员作用以及机制创新等方面多管齐下,提升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王辉耀认为,应降低《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获得门槛。目前,每年来中国工作的外国专家、学者达数十万人,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还会有更多外国公司、外国人才来中国发展,未来10年申请中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入籍中国的诉求将进入高峰期。“目前每年批准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数额可以实行配额制,并大幅增加。”王辉耀说,尤其对海外高端人才可简化签证审批手续,既节省相关部门工作成本,也有利于引进外才与外资,推动人才环流。
另一方面,留学人员的智力密集作用应得到充分重视和发挥。王辉耀认为,目前,中国留学人员群体对公共政策事务的影响还很少体现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上。他建议,应争取使留学人员成为一个具有相关资格的参政议政主体,在政协中专门设立针对留学人员参政议政的界别。
国内一些制度环境也亟待改善。比如,可以建立国家风险基金与担保机制,建立国际人才薪酬激励体系,完善人才激励环境,放宽留学人才、海外人才进入政府工作的限制,为人才竞争制造宽松的政治环境等。
多位专家认为,顺应人才国际化发展的潮流、创新工作机制、改善我国人才发展的环境,是用好高端人才的前提。袁持平说,中国高校可以更宽容,给学者时间和空间;国家则应当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创业环境方面,完善公平竞争和融资机制。“等相关法制建设、鼓励创新机制、地方创业环境得到提升的时候,中国吸引高端人才的‘药方’自然就找到了。”
国家人才引进五大改进重点
日前,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院长王辉耀就目前我国人才引进机制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中认为,“我国当前的人才引进机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机制。”目前,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截至2012年底,自2008年开始的“千人计划”已经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300多人。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都颁布了自己的人才计划,建立了或者正在建立人才特区,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就业和创业。
不过,从具体实践来看,这位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认为,目前国家人才引进机制还有五方面需要加快改进:
其一,人才引进主体基本都是政府,尤其是创新类人才,大多数都进入了高校和体制内科研院所,进入企业的人数比例还不高。企业和民间组织作为重要的社会主体,在人员引进中的参与度还很低。国内企业还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人才引进。
其二,我国人才引进的手段还比较单一。人才引进的手段大多是“给钱给房”的物质奖励,忽视了人文环境和家庭生活方面的需求。有些地方政府政策的实施没有充分考虑各地人才需求的特点,为了争夺人才,在政策上相互博弈,导致无序竞争。
其三,人才引进范围还很狭窄。从国家层面的“千人计划”,到地方政府的各类人才计划,引进的人才多以理工类的国际性领军型人才为目标,大多数是技术型和科研型人才,缺乏人文学科的人才引进机制。国外留学生也是重要的人才引进的目标,很多发达国家国际学生比例占在校学生的比例高于10%,而我国留学生比例只占全国高校毕业生的0.4%,缺乏相应的留学生引进制度和规划。
其四,我国人才流动障碍还比较大。我国海外使领馆不多,手续却很繁杂。国家有关部门曾多次出台文件,鼓励留学人才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并强调从“人的回归”过渡到“才的回归”,提出对在华任职的留学归来人员以及外籍高科技、高层次管理人才提供入
出境便利。这项规定立意非常好,但实施起来难度非常大。现行的《外国人出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中,华人回国需要中国发出邀请函,华侨回国定居需要侨办审批,这些程序削弱了华人华侨回国发展的积极性。
其五,没有建立人才引进的长效机制,人才发展环境需要改善。改善人才发展的环境,实现高层次人才国际竞争的新突破,是发达国家积极探索的重要命题,美、日、英、俄等都在这方面作出了重大实践。很多政府只注重引进人才,不重视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
针对以上问题,王辉耀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
我国人才引进的主体应该从政府逐渐向市场过渡。企业和民间组织也可以作为人才引进的主体,并且应该逐渐成为主要的引进主体。政府可以与企业和民间组织建立合作的引才渠道,政府在其中起到指导和辅助作用。
重视人才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建设。人才引进过程中,要重视人才对软环境的需求,如人文环境改善,解决子女上学问题,减少户籍限制等措施。
出台各种人才计划吸引人才。专设人才计划也是吸引急需人才的重要途径。如香港的高端人才引入计划、以色列的回到祖国战略的卓越研究中心项目、韩国的世界级研究机构计划、巴西的博士扎根计划、加拿大设立了首席研究员计划、泰国的“人才回流”计划等,分别通过居留优待、科研支持、提高待遇水平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人才计划是发展中国家较常采用的人才竞争措施。出台大力吸引外国留学生的计划,有助于提高留学生在我国学生中的比例。
设立海外引才机构主动联系人才。设立专门机构,如国家部门、海外联络站等,专门负责人才引进和管理,实现人才引进的多渠道,从而掌握海外人才动态,提高引才效率。例如,以色列的移民吸收部是与国防部同级的国家政府部门。目前印度、新加坡、韩国等均已在海外设立联络站,搜集海外人才信息、承担国家猎头职能。
降低人才流动的壁垒。在目前没有双重国籍政策下,针对各项记录良好、原籍是中国的海外华人,以及海外出生、符合高层次人才认证条件的华裔高端人才、进入中国工作与投资的外国高层次人才都简化签证审批手续;取消华人华侨回国需要邀请函和侨办审批等手续。建议建立专门的机构,统一管理外国人签证、居留、移民事务,统一审批《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和入籍的申请,以及处理包括外国人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入籍成功之后的社保、档案以及可能的集体户口等相关问题。
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比如,建立国家风险基金与担保机制,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建立国际人才薪酬激励体系,完善人才激励环境,放宽留学人才、海外人才进入政府工作的限制,为人才竞争制造宽松的政治环境,等等。记者 张捷 管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