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毛泽东探索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论毛泽东探索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验班)学号姓名:唐晓雪
摘要: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其中的党的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建设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其中的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正文: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在成功地解决无产阶级人数很少但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中国如何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创建的、符合中国共产党发展规律的党的建设理论。这里我将根据上学期学习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对党的建设理论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党的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
1、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特点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发展的。其次,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就不能不受共产国际政策和策略的影响。再次,是在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同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最后,中国共产党是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过程中锻炼成长的,是在创建红军、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和长期领导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的。毛泽东在认真分析了这些特殊的建党条件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
2、着重从思想上加强党的建设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是毛泽东依据中国共产党建设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而提出的一个极具特色的建党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首要任务。
第一、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是由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多数的国情决定的。第二、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是中国共产党同资产阶级的团结合作的需要。第三、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第四、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是在艰苦条件下斗争所必须的。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党得出,加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是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必须着力解决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毛泽东强调党内思想改造的目的在于使自己的成员真正的无产阶级化,具备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
3、与政治路线密切联系
从政治上建党,是毛泽东党建理论的重要内容。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建设则关系到党的路线的制定和贯彻执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理解党的建设与政治路线的辩证关系,密切联系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使党发展壮大并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有其必要性,毛泽东明确指出:“党的建设过程,党的布尔什维克化的过程,是这样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着。”体现在:党的政治路线为党内教育规定了基本内容,这是党巩固和发展的思想保证;党的政治路线为党的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是党巩固和发展的基础;党的政治路线为党的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党在组织上巩固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党的政治路线使党的发展有了可靠地群众基础。
毛泽东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谓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结合,主要是指同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密切结合,也就是说,党的建设总是同党能否同正确处理统一战线问题和武装斗争问题密切联系着。
二、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1、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
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党的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毛泽东认为,从组织上建设党,主要是依靠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严格的纪律把党建设成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他强调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原则,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才能保证党的思想上的统一,组织上的巩固和发展。
列宁指出,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如果没有铁的纪律,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毛泽东继承了列宁的思想,认为,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就必须加强党的纪律性,反对各种无组织的错误思想。
2、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
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干部的作用和干部队伍的建设,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理,在选拔、培养、使用干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干部路线和政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特点。
毛泽东说过:“政治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一语道出了毛泽东对干部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无产阶级的干部,既是实现党和国家领导的骨干力量,又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公仆。在干部的选拔上,坚持“德才兼备”的条件和标准;在干部的使用上,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护干部。这是我们搞好干部队伍建设,解决干部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3、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毛泽东指出,好的党风是党领导人民,打击敌人,完成革命任务不可缺少的条件。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党风在党的事业和自身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作风问题提到世界观和党性原则的高度,并同党的路线、政策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解决。他精心培育和积极倡导的三大优良作风,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和正确领导的重要保证。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著名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
三、党的团结和党内思想斗争
毛泽东十分重视党的团结统一问题,党的团结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所在,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是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
第一、党的团结统一是坚持党的性质的必然要求。
第二、党的团结统一是夺取革命胜利的条件。
第三、党的团结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
2、党内思想斗争
毛泽东曾指出“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党的团结和党内斗争是辩证统一的。党是在不断解决自身的矛盾运动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党的团结只有通过党内斗争才能实现。经过党内斗争达到党的团结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毛泽东认为党内的斗争基本上是一种思想斗争。因此,进行党内斗争必须运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通过批评教育使问题得以解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同错误倾向的斗争中逐步确立的正确方针。
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了运用整风运动的方法,解决党内矛盾,巩固党的团结,端正党的路线,转变党的作风,加强党的建设,对全党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形式。
四、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毛泽东在建国前夕就预见到党在执政的条件下可能会遇见严峻的挑战,提出了应对挑战的“两个务必”的正确方针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执政党的地位,党所肩负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
加强执政党的思想建设就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加强执政党的组织建设就要继续将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优良传统;加强执政党的作风建设就要克服一切不正之风,端正党风、重视对党员党风的教育,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员的最高准绳、自觉接受党内和党外的监督;增强党性,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加强党的干部队伍的建设。
五、经验及启示
从上面对党建的简单阐述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在党建的探索中所形成的建党思想是对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邓小平高度评价毛泽东建党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贯穿其中的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实事求是思想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具特色的基本原则,它是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在中国革命长期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过程中根据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复杂的建党环境,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建设了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政党。
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毛泽东在党的建设的过程中一直运用事实求是的思想正确分析了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应发挥的不同作用。解放思想,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不断地加强党性的锻炼。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坚持实事求是思想是尤为重要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实事求是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解放思想,加紧全球化的进程更好的融入到世界大家庭中,也有利于我们充分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在此基础上制定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上阔步前进。
2、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明确指出,党的任务是为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党的七大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在党的建设过程中一直秉持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一切依靠群众,相信群众能够自
己解放自己,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根本作风和基本领导做法。
在当今群众路线也是我们党不变的根本路线。我们党的任务始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根本任务是建立共产主义,其最终目的就是造福人类,实现共同富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民民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依法治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3、独立自主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是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的,又是在共产国际的直接领导下开始领导中国革命的。在党的幼年时期,由于没有自己领导革命的经验,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革命、国情没有完整、统一的了解,就没有认识到列宁所指出的“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本国革命的道路的重要性。但是在此时,党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开始注意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普遍原理,探求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随着我们党的发展壮大,我们逐渐认识到独立自主的重要性1935年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干预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会议。之后,我们不断总结革命经验,坚持独立自主领导革命的原则,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期,我们更要立足本国的实际,走自己的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着眼于本国力量,依靠本国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在新时期,坚持独立自主就必须正确处理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的关系;坚持独立自主就必须正确处理统一性和独立性的关系;坚持独立自主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参考文献:《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二版)田克勤 高等教育出版社
《毛泽东建党思想与党的先进性建设》(《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第6期)
第二篇:毛泽东论作风建设
毛泽东论作风建设:
★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党依靠着这些人而联系党员和群众,依靠着这些人对于群众的坚强领导而达到打倒敌人之目的。这些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不要懒惰和消极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他们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这就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的领袖应该有的性格和作风。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937年5月8日)★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
——《反对自由主义》(1937年9月7日)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
★官僚主义这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坏作风,一年不用扫帚扫一次,就会春风吹又生了。突出的表现是“五多五少”。就是说,会议多,联系群众少;文件、报表多,经验总结少;人们蹲在机关多,认真调查研究少;事务多,学习少;一般号召多,细致地组织工作少。
——《反对官僚主义,克服“五多五少”》(1960年3月30日)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
第三篇: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启示(论文)
郑州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论文
(2009—2010第二学期)
所在学院 郑州大学 专业班级 生物技术二班 学 号 20084710215 姓 名 刘晓林 任课教师 张涵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摘要: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必须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的特殊国情,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必须发挥自觉性、能动性、主 体性,具有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经验与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人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渗透着我们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认真总结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前提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面临着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面临着教条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党的指导思想以后,确实面临一个问题,即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这种教条主义的困扰,主要是一个如何处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问题。在历史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曾面临着多重的困难:一是如何对待来自外域的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二是如何对待来自斯大林、苏联及共产国际的指挥;三是如何对待自身的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中国共产党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本任务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出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理论原则和科学结论。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遭遇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它能够纠正错误,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也在于重新恢复和贯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和战胜了教条主义。
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们在创立自己学说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这种“改变世界”的性格,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必须面对现实、思考现实、变革现实的理论。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的特殊国情,坚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渊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在文化学的层面上,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民族特性还是在时代性上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价值体系,它们的结合不会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而是一个思想的自觉创造过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能够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这个西方先进的文化同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结合起来,使之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竭动力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在于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和发展途径,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道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邓小平同志深入研究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特点与要求,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精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邓小平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我们当然不会由科学的社会主义退回到空想的社会主义,也不会让马克思主义停留在几十年或一百多年前的个别论断的水平上。”“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世界格局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他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诞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迄今已经一个半世纪。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时代的发展和本国的国情出发,以创造性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从而保持了它的巨大的影响和旺盛的生命力。理论是什么?理论就是对实践的总结。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是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旗帜的光辉典范。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必须保持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回顾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我国革命和建设主题的转换以及人民群众实践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个巨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社会实践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将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伟大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991 〔2〕 胡乔木谈中共党史 1999 〔3〕 毛泽东选集 1991 〔4〕 邓小平文选 1994
〔5〕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02 〔6〕 江泽民 *论党的建设 2001 〔7〕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8〕 毛泽东选集 1990 〔9〕 邓小平文选 1993 〔10〕 刘少奇选集(上)1996
〔11〕 江泽民 *为党和人民建立卓越功勋 2004
2010作者署名: 年 6 月日
第四篇:借鉴历史经验 加强作风建设
借鉴历史经验 加强作风建设
摘要: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并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回顾和总结党自成立以来在作风建设方面的经验,对于加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历史经验;加强;作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1-0032-02
我们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90多年的历史证明,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作风直接关系党的形象、人心向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始终把加强作风建设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今天认真总结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源泉。尤其是执政党的作风如何,更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的新时期,充分认识到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是将作风建设看成事关党的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来对待。
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提出了“党风”的概念,系统概括出了三大优良作风。邓小平根据改革开放实际,指出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并认为党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和社会安定,关系到经济建设的大局,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1](P.33-36)江泽民同志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强调了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他强调指出,“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2]胡锦涛同志论证了作风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自上任起就狠抓作风建设,习近平强调,作风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就会像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群众隔开,党就会失去根基、血脉、力量。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表明,正是因为我们党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才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
新的历史时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某些领导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我们绝不能轻视其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必须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并把高度的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二、作风建设的任务: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为完成党的历史任务服务的。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共产党始终根据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历史方位的变化,坚持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突出解决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使作风建设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因此,在这个时期的作风建设,我们党主要就是围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来进行的。1942年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后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当时党所面临的任务。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中心工作是发展经济、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围绕这一中心任务,胡锦涛要求广大领导干部重温“两个务必”,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和传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围绕这一中心任务,习近平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 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作风建设的核心:密切党群关系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和历史变迁中起主要作用。所以,世界上所有的政党为了生存和发展,总是千方百计把处理党群、干群关系问题放在自己党风建设的首要位置。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人民谋取最大的利益,因此,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自然就成为作风建设的核心。这既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所必须的。
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生存之本。脱离了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3](P.1161)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心系人民,服务人民,才能被人民所接受,为人民所信任。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党要经受住“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就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任何立场上都不能忘。我们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把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才能使党的执政基础和党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
四、作风建设的途径;教育和制度密切配合
党的作风是世界观和党的宗旨、性质在党员干部身上的外在体现,所以说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首先通过加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和道德水平。但是,一旦形成某些不良作风,肯定会反过来影响党员的思想和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靠教育就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使二者相互配合,才能达到祛恶扬善、固本祛邪的目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把思想教育和党的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充分运用。思想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我们党优良党风的形成。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学风和文风也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4](P.333)因此,我们党进行了整风运动,通过在全党范围内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从而形成了三大优良作风。延安整风运动的成功,使我们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深刻明白教育是作风建设的基础。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我们也是通过多次的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保持了良好的作风,从而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针对党员干部思想、组织、生活作风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我们党又开展了“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的纯洁性教育,还有现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践充分证明,作风建设的基础是教育,只有搞好教育才会有良好的作风。
实际上,教育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解决党内存在的所以问题。只有抓住制度这个根本,不断推进制度建设,才能真正解决党风不正问题。我们把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好的习惯、好的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让大家在心中对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做到心中有数。制度形成了,大家就要去遵守,就要去执行,任何人都不能有特权,这种压力敦促领导干部良好作风的形成。通过认可、表扬这些遵规守纪的党员领导干部,可以引导领导干部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行事,树立和弘扬好的作风。
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给我们创造了把思想教育同制度约束有机结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保障,二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和党内生活制度化、规范化。
五、作风建设的追求:持之以恒、长期坚持
优良作风和不正之风是一对矛盾,二者之间的斗争没有停止过,这就注定了作风建设必然存在于政党发展的全过程。好的作风得到弘扬,社会风气必然好转;不良风气蔓延,党的作风建设肯定会出问题。这是党的作风建设的一条规律。好的作风一旦被抛弃,想要重新恢复并不容易;不正之风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和隐蔽性,要想彻底根治,也不能一蹴而就。这都决定了党风建设不是速决战,而是持久战。我们党90多年作风建设的历史充分说明,什么时候我们党持之以恒地抓党风建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就会明显好转;反过来,如果忽视了党的作风建设,各个方面就会出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党90多年作风建设的经验,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新特点,持之以恒地抓好作风建设,只要我们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作风建设,且措施得力,我们党的作风建设就一定会取得新的成效。
六、作风建设的切入点:从领导干部抓起
作风建设要抓出成效必须从上往下抓,领导必须带头,从领导干部抓起,这是作风建设的一条规律。[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针对在部分领导干部中滋长的不良风气,明确指出:“有些干部是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起人,靠资格吃饭,做了官,特别是做了大官,就不愿意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这是一种很恶劣的现象„„要破除官气,要扫掉官气,要在干部当中扫掉这种官气。”[6](P.373)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经指出:“我们脱离群众,干部特殊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整顿党风,搞好民风,先要从我们高级干部整起。”[7](P.219)习近平明确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实践证明,在党的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同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打败了一个又一个敌人,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成功。
俗话说“上行下效”,领导干部是一般干部的榜样,上级是下级的榜样。如果上级领导干部作风硬、带好头、领对路,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必然形成好的作风。否则,“己不正,焉能正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从自身抓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身作则,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为人民群众做出榜样,从而促进整个社会风气得到根本转变。
参考文献:
[1]王彦军.党的作风建设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检察,2010,(1).[2]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N].人民日报,2001-09-25.[3]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戴焰军.专家称作风建设必须从上往下抓从领导干部抓起[DB/OL]中新网http://,2013-07-01.[6]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邓小平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责任编辑:褚永慧]
第五篇:总结历史经验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结历史经验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来源:《人民论坛》作者:姚桓 刘智峰发布时间:2009-09-08 12:
53中国共产党执政六十年来,不断探索执政规律、创立和发展执政理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这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树立科学的执政意识、完善执政方式、巩固扩大执政基础等方面总结历史经验,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从1949年到2009年,中国共产党已经在全国执政六十年了。这是中国历史上发生最伟大深刻变化的六十年,是中国共产党艰难而成功地认识执政规律、创立和发展执政理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并取得巨大成绩的六十年。这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总结六十年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在执政意识、执政方式、执政基础等方面的探索和启示,对于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都是极其重要的。
必须深刻认识执政党地位变化带来的考验,树立科学的执政意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成为全国唯一的执政党,党的任务由此前的武装斗争、夺取政权,转变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建设新国家。但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变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可以说真正实现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
发展观的提出,使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意识不断提升,内涵日益丰富。总结历史经验,可以认为:
执政意识标志着对执政党地位、环境、任务的清醒认识,是工人阶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历史使命的高度自觉。执政意识决不是简单的“掌权意识”,执政不是历史使命的终结,而是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只是完成历史任务的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决不能脱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来谈巩固政权。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执政党尤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是发展的中心,发展是全面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建设,科学发展是执政党要始终坚持的根本道理。而各方面的发展既要依靠人民,又要造福于人民。为了发展需要改革,而发展和改革都要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所以,党的执政意识可以具体地归结为科学发展意识、公仆服务意识、责任忧患意识和改革稳定意识;核心是通过发展实现执政为民的目的。
树立牢固科学的执政意识是艰巨的任务,不仅要深刻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及其实现途径,还要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防止偏差。一是注意克服经验主义。党在革命年代形成了发动群众进行大规模阶级斗争的经验,但在执政与和平环境下,简单运用这些经验处理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就会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导致对执政使命的片面理解和对执政党根本任务的背弃。二是注意防止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是以发达的资本主义作为新社会基础的,而中国共产党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经历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而在上层建筑领域不断进行革命,不能在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才能逐步树立科学的执政意识。
必须不断完善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执政方式是党治理国家、领导国家政权的方式,核心是政治体制和领导制度。作为先进的工人阶级执政党,在治理国家方面也要有自己的创造。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三执政”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的丰富和发展,是党的执政方式的重大创新。
“三执政”的每一项要求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又互相联系,构成对党的执政方式的总体要求。科学执政是党的执政活动的前提,因为执政是运用权力,而权力作为上层建筑,只有其运行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才是有效和有益的;工人阶级执政党把自己的活动建立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自然在执政活动中要讲科学;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依法执政是执政党依法治国的最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三执政”内在统一的逻辑是,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三执政”的落实,政治体制和领导制度是关键。共产党是为人民执政的,但如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发展,那就可能把为人民执政和依靠人民执政相割裂,从执政为民发展到为民做主,把“代表”变为“代替”,错误的手段不可能达到正确的目的,甚至导致手段“异化”目的。中国历史上缺乏法治传统,人治色彩浓厚,加之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大规模群众运动的影响,可能造成对法制的漠视,认为依法办事麻烦、缺乏效率,以致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执政对立起来。解决上述问题,出路是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继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领导制度、组织制度的改革,规范权力的运行。这是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继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领导制度、组织制度的改革,落实“三执政”的要求,是个长期、艰巨的任务。解决这个问题,总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在实施过程中,既要鼓励各方面尤其是基层的大胆创造,又要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使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让政治体制和领导制度的改革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和社会稳定。要把民主既看作制度、规则,又看作一种文化,包括观念、信仰、习俗、惯例、价值取向、舆论氛围、道德评价等,在建立完善民主制度的同时,培育民主文化,使民主制度和民主文化如车之两翼,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和领导制度改革。
必须正确认识执政后阶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不断巩固执政基础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执政基础包括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和群众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六十年来,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的胜利、人民生活的改善,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巩固和扩大。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属性做了科学估计,明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为巩固阶级基础提供了新的重要社会力量。二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构成的变化做出了正确判断,明确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扩大执政党的群众基础增添了新力量。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党在执政基础上的探索,可以认为:
党的执政基础是随着社会前进而不断巩固和扩大的过程。从客观上讲,这是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从主观上讲,这是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在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必须彻底完成政策从甄别到激励的转化,更广泛、更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个激励、凝聚的方
针,在经济上,是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在政治上,则是着眼于不断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巩固阶级基础与扩大群众基础是统一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和对立起来。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先进的阶级和执政党最重要的依靠力量,在任何时候,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都不能动摇。也要看到,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就在于它的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依靠工人阶级和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一致的,如果只讲阶级基础而忽视群众基础,党的执政基础不能认为是牢固的,甚至会走向反面。更何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三大差别的逐步缩小,工人阶级和农民及其他劳动群众的差别也会缩小。党的先进性将更多地体现在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
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都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巩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要通过执政党的正确政策才能实现。一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不断实现更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二要看到,现阶段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具体利益存在着差别。工人阶级和人民内部都分化出不同的利益群体,在改革中的受惠程度不同,对具体政策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巩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不能当作抽象的政治原则,必须通过精细化的政策去体现。要努力提高改革的普惠性,让尽可能多的群众在改革中受益,建立整体优先又考虑和照顾各群体利益的利益融合机制。
作为领导核心的执政党与执政基础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一方面,党坚决依靠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服务于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向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学习,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同时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拥护党的领导、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同时又能依法表达自己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对党进行监督。党和人民群众共同前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政
治、经济、文化利益,也更加拥护和信任党,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作者分别为: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北京党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市委党校讲师;本文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2009”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