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革命论》及其启示

时间:2019-05-14 07:0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国革命论》及其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国革命论》及其启示》。

第一篇:《法国革命论》及其启示

《法国革命论》及其启示

[摘要] 柏克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法国革命论》是他最享盛名的一部作品,写于法国大革命的第二年。柏克从英国的历史传统和政体的角度来评价法国大革命,在对其批判中坚持的审慎节制的原则对待理性、传统和自由,反对形而上学哲学的抽象权利观,展现了其保守主义的政治思想。本文就此进行论述,并力求探讨其现代启示。

[关键词] 《法国革命论》;柏克;传统;自由

[中图分类号] K5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6)01-006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1.032

[本刊网址] http://hbxh.net

埃德蒙・柏克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保守主义理论的先驱。他一生崇尚传统,追求所谓的“高贵自由”,这在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批判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法国大革命将政治共同体瓦解为“一个反社会的、反文明的、互不联系的基本原则的混乱物”,这是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整体评价。

《法国革命论》是柏克对法国一位朋友的回信。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以极端的暴力形式推翻了雅各宾派的统治,君主制、贵族等级制以及宗教被摧毁,人民私有财产得不到保障,割断了现实与历史的联系,旧的观念被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所代替。柏克在书中便是从这几点出发批判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

一、对启蒙抽象哲学的批判

在公民社会形成之前,人们处在自然法则之中,享有天然的权利,它是天赋的、不可转让和不可剥夺的权利。当人们面对生存障碍并且超出了所能承受的范围,便会重新寻求新的生活方式,来保障生命安全和财产私有,即订立契约。从自然状态到公民社会的过渡,人们让出了一部分权利。作为“约定的产儿”,“没有人应该是其自身案件的审判官”。然而,政府也不是根据理性的假设创造出来的,“乃是人类的智慧为了人类的需求而提供的一种设计”。当人们进入公民社会就要放弃一部分权利让渡给一个中立的实体,即政府。当个人需求上升为群体需求时,对个体需求的控制和约束就是决定集体行动的规则。所以,“人们有权使这些需求应该由这种智慧未提供。”

启蒙思想家主张“天赋人权”,“主张一种自然人性论,设定了一种先于社会状态的自然人,高扬自然人的个体的从而是普遍的欲望和实现这种欲望的经验和理性能力。他们用这种自然人性来论证个人的天赋权利、批判现存社会政治秩序。”柏克则强调“人赋人权”,是基于社会历史条件,不断衍生、发展、继承下来的具体的权利。认为自由是基于约定俗成上的不平等,然这种不平等指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才能,德行的不平等。也就是法国制度体系中的等级制度。

柏克继承了休谟的怀疑论为其哲学基础,认为人的知识是有限的,理论家们提出的抽象理论是无法得到实践的经验去验证的。柏克对人的理性的厌恶更多地表现在对一群人的理性不抱好感。仅仅用理性便能创造出一种简单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柏克认为这是一种很疯狂极端的行为。他尊崇历史传统和制度变革的延续性,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体系,是理性的个人,即便是理性的精英们也无法去撼动的。所以,柏克认为法国大革命对传统的遗弃和对秩序的摧毁是“理性误用”的结果。

二、尊重传统的连续性

传统是历史积淀下来的习俗,是人类最宝贵的遗产,人们应该倍加呵护和珍惜的,传统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温情的血缘为纽带的家庭关系,所传承下来的共同约定的风俗、习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法律无不体现着祖先们的智慧。所以柏克认为18世纪的法国政体的合法性是不容怀疑的,那些自命能够创造出一种新的政体的革命家们是多么的糊涂和可悲,他们无疑是在破坏承载了多少代人所尊崇的传统。柏克认为传统是一切政治制度和法律的合法性基础。人在社会状态中所拥有的权利是传统所赋予的。

“对传统的倚重并不排斥对变革的诉求。‘传统’与‘变革’并非是政治实践中难以解决的悖论”。柏克并不反对在原有的社会体系内进行适度的变革以适应国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改变,达到制度优化。但他极其强烈的反对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柏克极力推崇向英国这样柔性的改革所产生的“柔性的宪法”,因为它保留了最美好的善以及世代传承的悠久历史所沉淀的文明。传统的核心是道德,而道德又是其法律的基础,是权利合法性的来源,因为传统中蕴含着对权力的制约。柏克甚至认为法国大革命是贪婪、可鄙、狡诈的,他把人们应该倍加珍惜的传统全部摧毁了,使得各种利益矛盾再也无法调和,甚至认为这种毁灭性将会导致专制主义的出现。

柏克认为王位的世袭是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基础。在《法国革命论》中柏克驳斥了政治神学家的观点,他们认为根据英国革命的原则,人民已经获得了三项基本权利,即‘选择我们自己的统治者”;“因其行为不端而废黜他们”;“为我们自己建立一个政府”。《权利宣言》中的原则是一种按世系的继承,这种继承对国家的和平和稳定是必要的。然而政治神学家却从国王威廉世袭继承这个个例中得出普遍准则是与法理学的原则相悖的。柏克谈到,在英国,“他们把他们王位的合法世袭继承制,看作是他们的正确而不是他们的错误,是一种利而不是一种弊,是他们自由的一种保证而不是受奴役的一个标志。他们把他们国家目前所存在的那样的结构,看作是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的;并且他们把不受干扰的王位继承制设想为是对我们宪法所有其余部分的稳定性与持久性的一种保证。”那么“选择我们自己的统治者”就会变成一种选举制,甚至会出现“多数人的暴政”。在柏克认为,王位世袭是通过固定的继承法来实现的。它是与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息息相关的。如果人民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国王,那么宪法也不会再保持稳定的状态,随之国家也就无法保全自身。因行为不端而废黜国王这一理论在柏克认为也尽显得荒谬。所谓的神学家们声称国王要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仆人,在柏克看来这是一种无聊的闲谈。“国王在一种意义上无疑是人民的仆人,因为他们的权力除了以普遍的利益为目的而外,就没有任何其他合理的目的;但是要说他们哪一点在通常的意义上(至少就我们的宪法而言)就像是仆人一样,那就不真确了。”就大不列颠国王而言,所有其他的人对其有合法服从的义务,只是法律所赋予的。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都是为了维护古老的法律自由,保障古老的政府体制,柏克认为这是一份得自我们祖先的遗产,而在《法国革命论》一书中也论证了《大宪章》和《权利宣言》并没有提及“有权利组成自己的政府”。

三、有秩序才有自由

1640年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虽有**,但整个社会的秩序没有动摇,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限定了王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社会也在原有的秩序基础上,以缓慢的进程在改变调整。而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接连而来的**,帝制和共和轮番上台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框架全部摧毁。“法国革命期间盛行着的这种同旧制度彻底决裂、实现法兰西民族更生的信念,正是这一信念构成法国革命者政治、法律行为方式的逻辑基础。”

“自由不是对我们美德的奖赏,也不是我们勤奋所得,而是我们的继承物,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柏克认为自由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予的自然权利,它与秩序紧密相连,有秩序才有自由,没有秩序,自由则从谈起。抛弃文化传统,不正视历史,缺乏美德和教养的自由是愚蠢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柏克强调的是一种具体的自由,非抽象的自由。“是不是因为抽象的自由可以列为人类的福祉,我就可以认真地对一个疯子逃出了他那监禁室的防护性约束和保护性的黑暗,而祝贺他恢复了享受光明和自由呢?”人是社会中的人,他人或自身利益的实现限定了社会中人的自由程度,所以自由不是孤立的、形而上学的自由。柏克批判启蒙哲学所带来的理性的滥用会引发人的一种潜在的兽性,这会导致人性的放纵和政府的混乱无序,所以,自由应该是有限度的,并且是与权威相互制约的。尤其是自由在转换为权利时,要审慎与节制。

革命者们摧毁了贵族等级制,建立一种平等的代议制是遭到柏克的强烈的反对的。他认为社会不可能是完全的平等的,在不同财产权分配下所形成的贵族等级制,是安定社会的保障。因为,他认为贵族和宗教作为个人和国家之间的中介能够防止专断权力的出现,是对人民行使权利的保障。可是法国大革命却摧毁了这一秩序。

但在经济方面,他是与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是一致的,认为政府不应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个人追求经济利益的自由是不应该被约束的。

四、《法国革命论》政治思想的启示

柏克《法国革命论》中的政治思想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基于保守主义思想倾向而展开的,但其所遵循的原则以及对权利与权力的分析,在当今社会仍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一)反对抽象,强调具体。启蒙思想家的弱点在于对理性的崇尚和信任,主张与传统彻底决裂,他们认为理性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而柏克反对抽象的理论和抽象的普遍真理,强调从具体实际出发。其实在生活领域当中,理性是具有破坏性的。科技在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方面,却也侵蚀着人们的思想。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所具备的道德必须依赖于政治制度。所以在治国理政当中,必须结合本国国情,结合本国历史,当下的生产关系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意识,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审慎节制,尊重传统。柏克一直坚持审慎的思想,合理把握“度”的概念。传统的核心是道德,所以柏克的政治思想“把以道德原则为精神实质的上帝的自然法置于审慎的政治理性之上”。柏克并不是反对理性,他是反对脱离历史的在人脑中产生的一种理性,所以他主张审慎节制作为一种美德和首要的政治原则。柏克也同样认为革命应该是人们最后的权利,应该审慎的使用这种权利。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的所保留下来的风俗习惯以及现存政治体制的总和。不管是法律还是政治体制都是祖先从经验当中积累起来的,是集结了世世代代人的智慧。传统具有稳定性和渐进性。当今社会,对待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应坚持审慎和节制的基本原则。正确对待历史与现实的连续性。

(三)关注自由,重视秩序。秩序需要变革也需要稳定,这是秩序本身所存在的固有的张力。没有秩序,自由无从谈起。秩序是自由的基础,那么传统就是秩序的前提。传统为社会营造了稳定的秩序,稳定的秩序保障了人们的自由,法国大革命摧毁了一套政治体制,又建立了另外一套政治体制,破坏了原有的秩序,在没有旧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状态下,新秩序还未建成,使得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得不到保障。所以,革命不一定是构建新秩序的唯一途径。社会的变革不应以对公民个人的自由限制和毁灭秩序为代价。

第二篇:从《法国革命论》探究埃德蒙·柏克的保守主义

李 森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保守主义”是近现代西方主要思想之一。在启蒙运动的兴起以及法国大革命影响下,社会思潮涌动,“保守主义”应运而生。它的表现有多种形式,但是它的主要思想是维护社会现状和历史传统。柏克作为“保守主义”的奠基者,将其学说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而他所著的《法国革命论》正是对其理论的最佳诠释。

关键词:柏克;保守主义;法国大革命

中图分类号:D09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015-02 埃德蒙·柏克(1729-1797)是“保守主义”代表人物,他是爱尔兰人,后迁居英格兰,是著名的政治家、作家、演说家、政治理论家、哲学家和史学家。1756年成为辉格党政治家,1765年进入英国国会,成为代表温多尔地区的下议院议员。他的著作有《与美国和解》(1775)、《为自然社会辩护:检视人类遭遇的痛苦和邪恶》(1776)、《论崇高与美丽概念起源的哲学研究》(1757)、《对国家当前状况的考察》(1769)、《论当前不满的原因》(1770)等。而他最享有盛名的著作则是《法国革命论》,也译作《法国大革命的发思录》,写成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第二年即1790年。这本书的出版,使他成为反对法国大革命的保守派的首席代表人物,一举奠定了他“保守主义”奠基者的地位,因此一些学者称他为“保守主义”的先驱。

一、柏克“保守主义”的基本内容

柏克在《法国大革命论》一书中用犀利的文字,酣畅淋漓地批判了法国大革命,阐述了他的思想,充分表达了他的感情。他指出:“法国大革命乃是世界上迄今所曾发生过的最为惊人的事件。最可惊异的事件,在许多事例中都以最荒诞和最荒唐的手段并以最为荒唐的方式发生了,而且显然地是用了最为可鄙的办法。”[1]柏克认为法国大革命不仅没有获得想要的利益,而且还违背了这个民族的道德。柏克批评《人权宣言》中规定的人的权利是虚无的,它企图使人获得平均,但绝对不会使人平等。柏克还频频地批评法国革命者对人性的践踏,对法国国王和王后以及贵族则报以深深的同情。他说:“在所有的各种聚会中,每项建议都与它的大胆和狂激和出卖别人而成比例地被当作是天才卓越的标志。人道和恻隐之心则被讥之为迷信和愚昧的结果。对个人的温情被认为是对公众的背叛。”[2] 那么柏克是要保守什么呢?在书中柏克批评法国大革命的同时,又热情豪迈地对英国光荣革命大加赞扬,对英国革命者努力与统治者的妥协,怀有崇高的敬意,他认为“光荣革命”包含着人的情感,是对人性的尊重。在赞美英国政治体制时,柏克坚持认为法国的代议制制度是符合国民需要的,并对这种政治体制加以分析,提出了许多在当时看来与社会主流的观点相违背的论调。可以看出,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倍受柏克推崇的,而他又能切合本国实际情况加以透彻的探究,这正是他作为史学工作者所体现的高贵的民族责任心。他认为由于保存着自然的方法,英国宪政制度充分融合了“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这三种传统的政体形式,互相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了平衡,不仅继承了英国的传统,并且也已被证明是符合现实的。因此,柏克想要保守的是传统制度中有价值的部分,不仅要符合现实需要,而且也尊重了古人的智慧。保守主义因此可以被视为为了维护一国之政治,复兴一国之文化的基石。南开大学秀乃礼、于淼认为:“所谓保守指柏克对传统制度的尊重,这种尊重体现在对英国久远历史的尊重,对祖先所传承的文化的尊重。”[3]而不是像法国那样砸烂国家机器,摒弃所有传统的制度,企图以“革命”的名义创立一个新的、未知的法兰西。况且柏克认为法国古老三级会议是有不少优点的,但是法国革命者的行为,却是对传统进行彻底的否定,致使国家动荡不堪,这种做法是不理智和不科学的。正如柏克所述:“创新的精神一般都是一种自私的气质和局限的眼光的结果。凡是从不向后回顾自己祖先的人,也不会向前瞻望子孙后代。”[4] 然而柏克的“保守主义”并非对于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抱有阻拦和反对的声音,柏克所属的辉格党也有传统的自由主义所在。有学者曾认为,现代的“自由主义”思想是深受柏克学说影响的。他对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的斗争大力支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反对英国的专制统治,正如大革命中雅各宾派对于国民所实施的暴政,这大大减退了国家前进的脚步和动力,国家及人民应对这样束缚人类自由的施政者进行强有力的抗争。

柏克对革命战争的把握具有前瞻性,他认为法国大革命必然会带来惨痛的结果。他在反对极端的皇权的同时,又反对极端的民主,希望找到一条中间的道路。极端的皇权,是人民的灾难;然而极端的民主也同样是国家的灾难。其实柏克的这些观点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共通之处,这种不偏不倚的中庸态度,体现了他的史学特点。但柏克的“保守主义”常常被误解为维持现状,其实他是要争取政治上的自由,他所提倡的“宗教宽容”也与其思想中的“自由主义”相吻合。在经济上他主张维护财产权利,不赞成财产的再分配,因为如果只是简单的分配,对富人危害大,对穷人也无益。

二、柏克“保守主义“的进步与局限性

(一)进步意义

第一,柏克的“保守主义”理念是与当时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他认为雅各宾派是以“平均代替平等,以专横代替自由”的,根本谈不上真正的人民民主,这样的革命和改革只会让国家和人民遭受比以往更恐怖的灾难。他对于所谓的“革命者”,也提出了质疑:“这个推翻了国王和王国的议会,甚至于并不是有一个严肃的立法团体的面貌和形象——“既无皇帝的姿态,又无任何元老的风度”。他们被赋予一种威力,就像那种邪恶原则的威力一样,在进行颠覆和毁灭,却没有任何进行建设的力量,除了是建造那类可以适用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5] 第二,他认为宗教也是抵挡“专制”和预防社会风气变坏的力量。他说:“我们的风尚、我们的文明以及与风尚和文明相联系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在我们的这个欧洲世界里,多少世代以来都有赖于两项原则,而且确实还是这两者结合的结果。我指得是绅士的精神和宗教的精神。”[6]因为他认识到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宗教界,对于中央集权的统治阶级造成了强有力的制约,相反这些权利的消失是伴随着中央集权强大的。

第三,保守主义所针对的是社会中的激进主义。法国大革命之后,一批激进分子却大肆批判原先的法国及当时的政府一无是处,这是柏克不能理解的地方。他气愤的反驳道:“这是法国的情形吗?我没有别的办法来决定这个问题,唯有参照事实。事实并不支持这种比拟。君主制本身带有许多弊端,也有一些好的东西;法国的君主制毕竟曾从宗教中、从法律中、从习俗中、从舆论中得到过对自己祸害的某些改正,这就使得它成为一个不如说是表面上的、而非实质上的专制政体(尽管它绝非是一个自由的、因而也绝非是一个良好的政体)。”柏克这样描述也无非是尊重历史的一种表现,是对激进的言论者的一种驳斥。

(二)局限性

第一,柏克认为人性是有缺陷的,他不相信“理性主义”,人的本身是很容易违背自身的原则的,这就需要有宗教来约束和束缚。我们不难看出柏克的“保守主义”对宗教的依赖。他曾说:“我们知道,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宗教动物,能知道这一点乃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知道无神论不仅违反我们的理性,而且也违反我们的本能;因而就不可能长久流传。”[7]这从另一个侧面看出,柏克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这可能是大多数“保守主义”者共同的特点。而他对于个人财产方面D1阐述,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第二,柏克的“保守主义”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吸纳并接受许多旧的、落后的社会理念。保守的宗教思想固然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正如王皖强所说:“他相信个人是愚蠢的, 单个的个人所拥有的理智是少之又少的, 但作为整体的人类则是有理智的。因而,‘旧的成见’值得珍爱,持续得越久、流传得愈广的成见就越发可贵。同样,政治活动也应从现有的传统中来, 现有的传统制度和机制是最好的,因为它凝聚了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智慧。伯克列举了当时的传统制度:可世袭的王室,代代相传的贵族,下院,承袭了特权、选举权以及具有长久先例的自由的人民。”[8]他对于“人民”这个词的理解也是有问题的,他认为“人民”不过是极小的一部分的有产者,因为,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同样是享受不了任何的权利的。可见,他对于旧的等级制度也是极力维护和推崇的。那么他认为陈旧的制度合理,而统治者的专制不合理,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悖论。

第三,柏克的“保守主义”观点为“守旧派”提供了理论基础。柏克的保守主义的许多观点容易被“守旧派”加以利用。例如,他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激进、尊重传统文化的的观点就被“守旧派”利用,成为他们丰富自己的学说与反驳其他进步观点的依据。这样也会使读者误解柏克的史学用意,从根本上模糊了“保守主义”的实质,也看不到“保守主义”思想里所蕴含的“自由主义”。

尽管柏克的“保守主义”有其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否定柏克的“保守主义”对社会的影响及其对思想领域的贡献,考虑其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像柏克这样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家、历史学家又有几人?我们应该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理性滴对柏克和他的学说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他著史的真实意图和对社会的贡献。

第三篇:法国革命及君主制的恢复

法国革命及君主制的恢复(申精)

英国刚刚损失了美洲的13个州,伟大君主国的正中心就发生了严重的政治**,从而更加生动真实地提醒欧洲,世界政治格局从本质上来讲是短暂的。

我们曾经说过,法国君主政体是欧洲个人君主政体中最成功的范例,是许多地位相当或次要的朝廷羡慕和仿效的对象。但是,它的成功建立在非正义的基础上,因此迅速垮台。它英明卓越,积极进取,但是对平民百姓的生命和钱财大肆挥霍。僧侣和贵族免税制的保护,不用纳税,整个国家的负担都扔给中下层阶级。农民深受税收的压榨;而中层阶级则遭到贵族的支配和侮辱。

1787年,这个法国君主政体突然发现国力已经耗尽,不得不召集王国各个阶层的代表来商讨关于缺损收入和过度支出等等令人困惑的问题。1789年,法国议会——由贵族、僧侣和平民参加的聚会,大致相当于英国议会的早期形式,在凡尔赛召集起来。1610年以来它从来没有开过会。因为那时法国是专制的君主政体。现在人民找到了一种办法,表达自己心中酝酿已久的不满。由于第三等级,即平民,决心控制议会,因此三个社会阶层之间的争论立即爆发。平民在这场争论中占了上风,于是法国议会变成了国民议会,明确决定维持王国政府的良好秩序,就像英国议会维持大不列颠王国政府的秩序一样。国王(路易十六)准备奋力挣扎,从外省调集了部队。对此,巴黎,乃至整个法国,发动了起义。

专制君主政体顷刻之间荡然无存。面目狰狞的巴士底狱受到巴黎人民的猛烈攻击,暴动很快波及了整个法国。在东部及西北各省,属于贵族的许多庄园被农民烧毁,地契被刻意毁坏,主人要么被杀,要么被赶走。一个月以后,古老、腐朽的贵族统治制度彻底瓦解了。与王后有关的许多重要贵族和侍臣纷纷逃往国外。巴黎及大部分其他大城市建立了临时政府,新的军事力量国民自卫队,由这些市政机构创建起来,其主要、全部的目的就是抵抗王国政府的军队。国民议会感到有责任为新时代创造一种新的政治社会制度。

这是一项充分考验议会力量的任务。它对专制主义统治时期的非正义行为进行了大清除;取消免税制、农奴制、贵族头衔和特权,试图在巴黎建立君主立宪制。国王放弃凡尔赛宫及其辉煌,仅在巴黎的杜伊勒利宫保留一个人员裁减过的政府。

两年来,国民议会似乎可以一直维持下去,直到建立一个有效的现代化政府。假如说它的许多工作则是实验性的,必须取消,那么还有许多工作则是正当而持久的。许多工作毫无效果。它对刑法典进行了清理;酷刑、随意关押、迫害异端这些做法被取消。法国一些历史悠久的外省,例如诺曼底、勃艮第等等,被80个新省所替代。军队中提升到最高职衔的机会向来自任何阶层的人开放。建立了良好、简单的法院体系,但是法官通过大选任命,且任期更短,这 一做法大大贬低了它的价值,使老百姓变成类似的上诉终审法院,而法官则像议会成员一样,被迫迎合大众的趣味。教会的大批财产被国家没收、处理;没有从事教育或慈善行为的宗教机构被解散,僧侣的工资由国家发放。这件事本身对于法国的低级僧侣来说并非坏事,因为与那些更富有的宗教界显贵相比,它们得到的工资入往往低得惊人。但除此之外,对牧师、主教的选择 也需选举产生,这一做法破坏了天主教会果最根本上的思想,因为教会集中在教皇、红衣主教身上的所有权威是自上而下的。

1793年(中国乾隆五十八年),国民会议以366票对361票的微弱多数判处国王死刑。1791年,法国君主立宪制的实验因为国王和王后的行动而突然结束,他们与国外的贵族朋友、君主主义者互相勾结。外国军队集结在东部边境。6月的一天夜晚,国王、王后以及他们的孩子们悄悄地溜出了杜勒利宫,跑去同外国作流放的贵族会合。他们在瓦兰被抓住,随后被带回巴黎,于是全法国人爆发出爱国主义共和制的热情。共和国宣告成立,接着发生了与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公开战争。按照英国已经树立的榜样,国王因为背叛人民而受到审判,被处以死刑(1793年1月)。

现在法国人民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阶段。拥护法国和共和国的热情非常高涨。国内外妥协的状态即将结束;在国内,保王党人和任何形式的不忠行为即将被消灭;在国外,法国将成为所有革命者的保护者、帮助者。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将实现共和主义。法国青年纷纷加入共和军;一首精彩的新歌传遍大陆,这首歌——《马赛曲》今天依然象美酒一样让人热血沸腾。1792年年底,法国军队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路易十四的最佳业绩,无论何处,他们脚踏着外国的土地。他们到了布鲁塞尔,他们占领了萨瓦,他们袭击了美茵茨;他们从荷兰手中夺取了斯凯尔特河。

接着,法国政府干了一件不明智的事。处死路易时,英国驱逐了法国代表,此举惹怒了法国,于是它向英国宣战。这是一件蠢事,因为革命一方面使法国获得了一支新生的、满腔热情的步兵和一支技术高超的炮兵,但另一方面也破坏了 海军的训练,英国人在海上的地位至高无上。这一挑衅行为使整个英国团结起来,反对法国,而大不列颠本来刚发生过规模极大、同情革命的自由运动。

关于接下去几年里法国对欧洲同盟作战的情况,我们不可能详细述说。她把奥地利人永远赶出比利时,将荷兰变成了一个共和国。荷兰舰队冻结在特塞尔岛,没有开火就交出了少数骑兵。曾经有一段时间,法国向意大利的挺进中断了。直到1796年,一位新将军——拿破仑·波拿巴,率领衣衫褴褛、肌肠辘辘的共和军成功穿越皮埃蒙特区,到达曼图亚和维罗纳。

罗伯斯庇尔,公安委员会领导人。公众安全委员会为丹东首先发起组织,委员会集司法行政大权一身。罗伯斯庇尔把丹东送上断头台后掌权。

当这一大批衣衫褴褛的狂热分子高唱着《马赛曲》为法国而战时,他们心中也不太明白究竟是在洗劫还是解放他们所涌入的国家;与此同时,巴黎的共和主义热情正以远非那样壮丽的形式趋于衰歇。革命现在受制于一位狂热的领袖罗伯斯比尔。这个人很难评判;他体格瘦弱,天生腼腆,为人拘谨。可是他具备掌权者最重要的天才——信念。他决心按照自己的想法拯救法国,他认为只有他一个人能担当此重任。因此,掌握大权就等于拯救共和国。

似乎共和国朝气蓬勃的活力源于屠杀保王党人和处死国王。叛乱发生了:一次是在西部,在旺代地区,那儿的人民起来反对强制征兵,反对剥夺正统神职人员的财产,这次叛乱是贵族和牧师领导的;另一次叛乱发生在南方,里昂、马赛的人民奋起反抗,土伦的保王党人已接受英国人和西班牙人组成的守卫部队。除了继续杀害保王党人,似乎没有别的更有效的回击。革命法庭投入工作,持续不断的大屠杀开始了。断头台的发明恰好适合这种气氛。王后被处死,罗伯斯庇尔的大部分对手被断头处死;一天又一天,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这架恶魔似的新机器剁下了一颗又一颗头颅,多得数也数不清。

革命法庭发明了断头机,从此成为恐怖暴力政治的标志,大革命期间命丧断头台者约1200人,死在断头台上的名人还有国王路易夫妇、激进的埃贝尔、主张温和的丹东、罗伯斯比尔、圣鞠斯特等。善良的罗兰夫人临刑前号泣:“自由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成为最著名一句遗言,她怀疑了革命暴力的正确性,仅法庭正式判死刑的就不止17000人,而里昂清算反革命时则将囚人每200人一批置于深沟用大炮轰击。更多的血腥恐怖使法国革命看来并不是件浪漫而令人神往的事情(周镳)

最后到了1794年夏天,罗伯斯庇尔自己被推翻、被断头处死。一个5人组成的督政府继承他的事业,他们在国外继续推行防御战,在国内维护法国团结,这样的局面维持了5年。他们的统治在剧烈变化的这段历史上形成一个奇特的插曲。他们随遇而安。宣传革命的热情推动法国军队进入荷兰、比利时、瑞士、德国南部、意大利北部。无论到什么地方,他们驱逐国王,创建共和国。但是,激励督政官的这种宣传热情并没有阻止他们掠夺各国被解放人民的财富,以此为缓解法国政府的财政窘迫。他们的战争离自由圣战越来越远,相反倒越来越

接近针对旧政权的侵略战争。法国最不愿意丢弃的伟大君主国的一个特色就是她有关外交政策的传统。我们发现,督政官的时代的外交政策依然充满活力,仿佛没有经历过革命。对法国和全世界来说,不幸的是有一个人冒了出来,他的身上最充分地体现了法兰西民族狂妄自大的特性。他赋予那个国家10年的辉煌,同时也带给它最终失败的羞辱。这就是那个率领督政府的军队在意大利取得胜利的拿破仑·波拿巴。

在督政府统治的5年时间里,他一直在为自我发展策划和努力。惭惭地,他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他是个理解力非常有限的人,不过他具有铁面无私的坦率和非凡的精力。他作为罗伯斯庇尔之流的极端分子开始人生;他的第一次提升归功于那个派别;但他没有真正掌握在欧洲活动的新生力量。最大的政治幻想支撑着他企图恢复恺撒这样一个陈旧过时、华而不实的念头。他努力摧毁神圣罗马帝国的残余,准备用一个以巴黎为中心的新帝国取而代之。维也纳的皇帝不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只是奥地利的皇帝。为了娶一位奥地利公主,拿破仑和他的法国妻子离了婚。

1799年,作为第一执政,他实际上成了法国君主。1804年,他直接模仿查理大帝,称自己为法国皇帝。教皇在巴黎为他加冕,他从教皇手中接过王冠,自己戴在头上,就像查理大帝以前教导的那样。他的儿子被封为罗马王。

有几年时间,拿破仑的统治到了胜利的顶点。他征服了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大部分地区,打败了普鲁士和奥地利,支配着俄国以西的整个欧洲。但是,他从来没有从英国人手中赢得海上霸权,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使拿破仑的舰队在特拉法尔加角遭受了决定性失败(1805)。西班牙于1808年起来反对他,威灵顿率领的一支英国军队把法国军队慢慢逼向北方,最后赶出半岛。1811年,拿破仑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生冲突。1812年,他以一支60万人的混合大军侵略俄国,结果失败,俄国人及俄国的严冬使他的军队遭受惨重损失。德国起来反对他,瑞典也与他为敌。法国军队被击退,拿破仑在枫丹白露被迫退位(1814)。他被流放到厄尔巴岛,1815年卷土重来,垂死挣扎,在滑铁卢被英国、比利时和普鲁士的联军打败。他作为英国的囚徒,于1821年死在圣赫勒拿岛。

法国革命所释放的力量白白浪费,就此了结。获胜联军的代表大会参维也纳召开,他们想尽最大努力恢复被大动荡搅得乱七八糟的事态。差不多40年来,欧洲一直保持所谓的和平,费尽周折的和平。

第四篇:论金融风暴启示企业

在三月份,本地挂牌企业陆续的公布其去年之业绩。大部分的企业不是净利下跌便是亏损,只有少数能取得预期的盈利业绩。

分析与探讨企业失利原因也许很多,但一般上来说,不外是对国内外市场无法掌握,新产品难以开发,现产品又开始过时,难以推

销,营业成本增加;专业及敬业人才难找,员工工作纪律松弛,经营策略不当等。现今许多本地企业营业不佳,更是以受到金融风暴之打击,及对外投资失利者占较多数。

由于金融业最先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它对整个地区包括本地之经济景气,存着普遍不乐观,对企业申请融资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对再融资之申请,更是少做为妙。目前商业用途房产如厂房货仓,所

评估之价值约一年前之七成左右,而银行贷款比例也由八成五降低至六成左右。银行界对经济景气缺乏信心,采取如此谨慎态度,无形中

使企业更加难以取得资金。同时高利率,低汇率使入口成本增加。原

本中小企业期待政府能及时调低政府组屋店租及产业税之年值,但至今依然保持一年前之市场价值水准。

因此面对不景气,银根紧缩,收款困难,呆帐危机重重,再加上股市与房地产市场泡沫幻灭,不少企业最终可能将面对资金周转不灵。

这危机相信于第二,第三季会更显著的浮现出来。

在自由经济市场中,景气循环原本就是一种自然的周期趋势。不管个人或企业都无法避免受到大环境变动的影响。但这次不景气来的太快及冲击太大,使得企业经营者措手不及,无力感非常重。相信关心社会之大众,也都产生一种关切的忧郁感,也令人更想追问,为何

有些企业依然能在这困境中顺利渡过,或甚至取得骄人之业绩?

依笔者近月来之观察,有以下几个因素,令一些企业能在这困难环境中保持优势:

一、不迷信“冒险”的精神:

其实,企业之成长速度,成功与失败,都与经营者之价值观有密切关系。有人将企业家精神与冒险精神挂钩,认为企业家必须具备有

冒险之勇气及敢下赌注之心志,才不会失去商机。因此鼓励企业者一遇有商机,便要眼明手快的抓住机会,绝不容许错过。事实上,一个

企业家对企业经营绝不是以赌博心态去经营,因为赌是负面的,不理性,投机及靠运气成分太高。企业经营是以该行业之专业知识为基础,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并做决策,同时又努力勤奋去耕耘,才有成绩。遇到任何商机,也都必须以理性去思考及分析,来评估该商机之短、中、长期发展状况之可行性。同时探讨企业本身内部条件是否适合去开发该商机。必须在商机外在因素佳,可行性高及企业内部条件如

资金、人才及技术等充沛俱全,能配合该商机短、中、长期发展,并在开发中如遇到未预测之变化,能够支撑进行持久战经营时,才能做

出投资决定。那么发展该商机之成功机率必然高。反之,如前述内部条件不足,商机之可行性低,那么冒险去投资,失败之机率则必大。

因此,不理性之冒险精神是企业经营者之盲点、缺点而绝对不是优点。

二、摒弃“贪与浮夸”之心态:

市场景气佳时,银行都乐意支持企业扩业并给予高融资率,间接鼓励企业扩业或置业,以致有些企业对地产业或固定资产投资扩张太

快,而忽略本身自有资金及负担利息能力。通过挪用企业短期经营资金去当成中,长期投资之自有资金是最常见之方法。也有以再融资方

式将增值之产业再度抵押以取得资金来进行扩业所须之资金。这种以举债付债之方式,在市场景气好时,尚可勉强支撑渡过,也许有利可

图。但如不及时放手,而遇上不景气,则必定大伤元气,甚至有倒闭可能性。也有不少企业因内部条件不足,却匆忙到外国进行投资,后因资金不足,不能做持久战之经营,而须半途而废。结果不只所投入

之资金泡汤,有时甚至损害到国内母企业之根基。

因此“贪与浮夸”的心态,是企业经营者之盲点,必须摒弃这不良心态,以踏实,谨慎的态度来经营。企业不在大,而在会赚钱,才

是企业经营之目的。

三、随时的“变”,就是唯一的“不变”:

当今,大环境变化太快速,使得我们不得不改变以适应环境,否则就得面临遭淘汰的命运。随时的变,就是唯一的不变。在这变革观

念的影响下,企业组织必须随着环境之需要而急速改革重组。在进行企业改革或重组,或生产流程改变等等之前的优先条件,便是要改变

组织里之人,尤其是企业内高级主管。换言之,组织变革的核心工程是改变人的思想。先由改革人之思想,才能进而改变其行为态度,最

终才能改变其工作方式而达到要进行组织改革之目的。因此身为企业经营者,必须先具备能改变自己思想的心态。以变来应付万变,使企

业能顺时势,以取得优势。

四、推行集思广益与团队合作精神:

推行集思广益与团队合作精神,并摒弃我们根深蒂固的“权威文化”是企业避免陷入经营危机之最好方法,一个企业陷入单一威权的领导,则企业上下人员唯上级之命是从,创意与多元思考就无法产生;而在领导者的判断正确时,企业或许不会出大问题,但是当领导者

判断一发生错误,则一步输满盘皆墨,整个企业可能因而走向不归路。惠普(H.p.)之总裁路易士·普烈特(Lewts platt)曾说:“惠普有

13个不同之产品部门,共有2万8000多种产品,因此一个人主导所有策略是不可能的,因为全世界没有一个人的智慧足以应付。”又如美

国亿万大富豪保罗·盖地(paul Gatty)对企业成功之道的见解:“我宁可靠100人,每人用1%努力而成功。也不愿靠自己100%的努力而成功。”这些话都代表集思广益与团队合作精神之可贵。

管理学大师迈可·波特(Micheal E.porter)认为维持竞争优势才是企业永续经营之道。而要使企业维持竞争优势,则须先着手创造

共同远景。有远景,才有工作热忱,才会自发性的去提高效率。有共远景才能把企业内部紧紧凝聚一起。不管在任何恶劣之经营环境中,仍然能维持向心力,让员工们感受到工作富有意义,有归属感。我们应改变“学而优则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心态。学习先进国家“各行业岗位皆有专业”之概念,使各行各业岗位之人士

都能被尊重。这种新概念,才能使我们之创意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有助于提升企业之竞争力。

第五篇:论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启示

论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启示

摘要:人本主义课程范式是针对结构主义课程范式对课程教学的主体“人”的忽视与压抑而提出的,其主要理论观点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形成了独特的以人为本的课程观。突出表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达到有效借鉴,以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人本主义课程观;以人为本;启示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许多教育家把课程称作“教育事业的心脏”。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在课程发展自身规律的制约下,课程理论的演变作为课程改革的引导力与推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改革是为了使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而且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也需要研究者、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配合,这就必须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与指导的意义。

一、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产生背景

(一)历史背景

20世纪70年代,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和实践受到人们严厉的批评,一些结构主义课程论者也进行了自我批评。学科结构课程造成了的新的分离与专业化,摒弃了学习者的生活以及广泛的社会情境的要求,将重心放到一些抽象的知识上了。认为“强调探究——发现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无非是强求学习者学习抽象的问题与教材,脱离了许多学习者的现实世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创立者布鲁纳也认为应该少谈学科的结构,多谈“学习者和他的学习结构”,并指出结构课程缺乏“人性化”“人本化”。于是,“人本化”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兴起。

(二)心理学背景——第三思潮

人本主义课程的心理学基础是马斯洛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逻辑起点与弗洛伊德一样,吸收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派生人的价值。但是就具体对人的本性的看法而言,则与弗洛伊德截然相反,认为人的本能只是人的一种潜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重视后天的环境的作用,而这种潜能不仅仅是动物性的本能,还具有社会性和创造性。人的侵犯或者破坏行为是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而产生的,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因此,整体而言,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的本能的看法是乐观的。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也不同于行为主义的外在价值观,强调内在价值观,认为人的美德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奖赏。另外,人本主义学派强调对人的整体观察和思考,而不仅仅是将动力、本能等割裂出来进行分别研究,在这点上又继承了完形心理学,可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主要心理学流派的综合和发展。在研究对象上,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强调研究整体的人或人的整体(人格),主张心理学应以统一的人为研究对象;强调研究健康人的心理或人格及人类中出类拔萃的人。在研究方法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不摒弃精神分析,也不抛弃实验方法,而是在两种方法的基础上都有所借鉴。

总之,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既反对弗洛伊德学派仅以病态的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作本能的牺牲品,也反对行为主义学派把人看作物理的、化学的客体。马斯洛强调人的主观活动,第一次把“自我实现”“人类潜能”引入心理学,强调了人的尊严。认为,是对天赋、能力、潜能等充分展开和利用。主张学校课程要鼓励学者的自我实现,它所关注的表示学生的学习结果(行为主义所关注的),也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认知心理学家所关注的),而是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起因、即情感、信念和意图等。所以,学校课程的设置要有利于学生寻找并重视个人的意义。

(三)哲学背景——存在主义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在形成过程中也吸收了存在主义的一些哲学观点,把人的存在看作人的潜能实现的能动过程,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重视人性的陶冶,教育的目的培养人,主张重视生活秩序、艺术、宗教、文学和历史、科学教育。学校课程的设立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一)课程目标

人本主义要求将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主张课程要适合学习者的内部和外部需要,而自我实现是人的基本需要,所以,学校课程就是要帮助学习者发现自我,而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核心。即“完美的人性的形成”、“人

发潜能的充分发展”、“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等。

人本主义课程研究者认为,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完整的人”。这种“完整的人”的基本特征是动态的、过程中的、有创造性的人,是“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和心理力量(Psychic Power)融贯一体”。人本主义的课程范式就是要鼓励学生的自我实现,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发现自我,最终实现自我1。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

在课程内容方面,人本主义课程范式提出了“适切性”原则。适切性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课程内容要适应全体学生的需要,与学习者的经验建立联系;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还要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相联系,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这也就必然需要个性化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潜能,成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自我实现的人”。从培养完整的人”的需要出发,人本主义者注重课程的统整。在人本主义者看来,任何健康的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对所有事物的整体做出反应2。

(三)课程结构的组织

学校课程结构的组织要注重“整合”,如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情感领域(情感、态度、价值)与认知领域的整合;相关学科在教育指导下的综合。在课程结构的组织上,人本主义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注重“统合”。其含义有三个方面:一为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二为情感领域(包括情绪、态度、价值)与认知领域(理智的知识和能力)的整合;三为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综合。“统合”原则的心理学基础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论,即“一个整体的各种分散的要素,只有在同整体联系在一起时才有意义。”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任何健康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他们那里,意识、认知、情感和运动彼此较少分离,更多的是互相协作,即为了同一目的没有冲突地协同工作。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包括感情、观念和情绪)对所有事物的整体做出反应。人本主义教育认为,以往由专家精心设计的注重教材思想结构的分解课程,无视学习者的心理特征,致使知识的呈现支离破碎,让人难以整体把握。“统合”意味着打破固定的教材界限,强调知识的广度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07):170.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07):166.而非深度,关心知识的内容而非形式。

(四)课程实施

人本主义课程的实施很有特色,主要有“合成教育”,将一种认知学习与情感经验协调起来,促使学习者在生理、心理、认知以及情感、道德、审美等诸方面获得全方位发展的教育;“价值澄清”,作为一种道德评价提出,强调获得价值观的过程,而不是价值内容本身;创造活动法,旨在培养创造性的“一代新人”,即要有创造能力,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帮助学生创设学习材料、环境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讨论、思考、探索、发现、表达、手工制作、专题辩论等活动方法,来开展创造活动;人际交往训练法,交友小组、研究室训练、课堂会议等,由20位学生和一位教师组成小组,目的在于创设气氛,展现人格,表达感情、与人交往。

(五)课程设置

在课程的设置上,人本主义教育极为重视人文学科。在他们看来,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比科学学科更能深刻地揭示人的本性,通过这些学科,人更能了解人类的苦难、痛苦、焦虑乃至死亡,从而对其有所准备,通过这些学科,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更加全面、深刻、真实。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学校课程人本化,主张开设三种类型的课程:学术性课程(或知识课程):是指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学术(科学)知识的课程;情感课程(或情意课程):是指健康、伦理及游戏这一类旨在发展非认知领域的能力的课程;体验性课程(综合课程)。

A.W.福谢依在70年代提出的并行课程是人本主义的一种典型课程。他规定了三类课程:

1、正规的学术性课程及有计划的课外活动。学校应指导和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一些必要的科学知识,并把某些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安排,如英语、数学、科学课、社会课、计算机课等。

2、社会实践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同自己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探讨当前社会中发生的战争与和平、种族歧视、经济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3、自我觉知和自我发展的课程。这种课程可唤起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促使学生人格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人本主义课程的启示

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素质的核心

就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过去我们的功利性太强,重视的只是见效快、物质效益高的科学主义课程,人本主义课程则被忽略了。其实,即使是科学主义课程体系也一直未能在我国真正建构起来。我们将科学精神和科学结果人为地分离开来,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只要科学结果,却忽视了产生科学结果的思想和精神,“高分低能”式的学生就是这一课程观的必然产物。

事实上,直到今天,教育上的这一功利性思想仍在某些人的头脑中存在着,例如动辄就是教育要为经济、为政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等等。这固然不错,但问题是教育的首要功能是培养人,人才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没有了人,一切活动也就无从谈起。

长期人本精神的缺失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后果。不必说历史上军阀混战、人命如芥的年代,就近的来说,上世纪的“文革”,人道不存、人性泯灭,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灾难。改革开放后,面对形形色色的物质诱惑,一小部分人丧失理想信念,整天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精神极度空虚,犯罪率、自杀率不断上升,社会伦理道德水准不断下滑。“这种种惨痛的教训,实际都和我们教育中无视人的价值甚至践踏人的尊严息息相关。”“说道底,我们今天的教育,最缺的还是对人的教育。”3构建人本主义的课程理论体系已成为我们的必然抉择。为此,国家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人本主义课程观认为,除了正规的“学术性课程”以外,学生还应学习“社会实践课程”。这是一种突出“参与集体与人际关系”的课程,以学生的生活现实问题为主题选择出来的教材,教学才会真正适合儿童的生活,才会产生真正的学习活动,必须使以生产劳动的形式参与现实生活,成为全部教育经验——无论教育初期还是后期——的一部分。

因而,目前必须尽快地建立起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改变国家管理课程过于集中的现象,以便让不同地方根据自己发展需要来设置课程,使教育能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让学生和家长觉得学校所教的东西十分有用,从而提高学习和就学的积极性。3 陈嘉.基础教育改革和人的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25-2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人本主义课程观特别重视人的潜能的发展。强调理解自己与他人,并同他人很好地相处;强调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强调向自我实现发展。这种教育将帮助人尽其所能成为最好的人,尽管人本主义课程不是尽善尽美,但这些观点对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我国的人本主义的课程体系,相对于西方国家落后,对于我国的人才战略,科教兴国战略都是很不利的制约,因此构建完备、成熟的人本主义课程体系提高到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上来,积极吸收国外的一些有利经验,并要注意和我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相结合,从而构建出中国特色的人本主义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 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著.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3] 钟启泉.“情意教育论”述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5).[4] 周云.教学理论流派的创生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探索——以美国课程改革为例

[J].现代教育论坛,2009(9).[5] 何秋钊.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评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6] 周兴平.人本主义教育观的两种认识取向一一苏霍姆林斯基与卡尔·罗杰斯人本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0(6).[7] 吴民祥,谢清连.人本主义课程观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8] 侯英.浅析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视野下的教学过程[J].现代教育科学,2007(6).

下载《法国革命论》及其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国革命论》及其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梵高的艺术及其启示

    论 梵 高 的 艺 术 及 其 启 示姓名:XXX 学院:XXX 专业:XXX 班级:XXX 学号:XXX 1梵高生平及艺术简介 1.1梵高生平简介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

    论梵高的艺术及其启示

    论 梵 高 的 艺 术 及 其 启 示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1梵高生平简介 通过美术鉴赏课堂以及课下的学习,我对梵高本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有效教学论》给我的启示

    《有效教学论》给我的启示 “有效教学”有三个基本要素: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综合起来讲,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

    论现代大学--牛津大学的启示

    论现代大学—牛津大学的启示 牛津大学建立于13世纪,世界十大学府之一,以美丽的大学城闻名全世界。牛津大学不同于其它的大学,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大学不仅没......

    论美国的网上立案及其启示[范文]

    论美国的网上立案及其启示 正文 论美国的网上立案及其启示 杨微波 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 【摘要】美国的网上立案制度,是其庞大的法院案件管理系统:PAC-ER与CM/ECF系统的重要组......

    《大教学论》中的教育启示

    【摘要】《大教学论》被认为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其创作虽然距今有一段历史,也并没有被时代的洪流埋没,相反书中的一些教学思想经过了时间的磨练的实践的检验至今仍有有很强......

    论恩格斯的自然观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论恩格斯的自然观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作者:陈晓辉 来源:《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1期 摘要:恩格斯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根据对恩格斯不同著作中自然观内容的梳理可......

    论中国国防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论中国国防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摘要:国家的经济实力,稳定的政局,政治开明,武器装备,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团结统一是强大国防的精神支柱 。 从古至今,有国就有防,囯无防而不立,民无兵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