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台湾高校德育的现状及启示
论台湾高校德育的现状及启示
摘要:中国台湾的德育教育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体现了台湾各个阶段的政治需要,使得气具有政治化、淡政治化和本土化的特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转、社会的进步,台湾高校德育在理念、内容及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调整,也取得聊较好的效果,这对于同根同源的大陆高校德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德育台湾传统文化通识教育
台湾高校德育,是指与智育、体育相对应的广义德育,它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1]自1949年国民党当政后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把它作为教育的基础,使之为其政治服务并将其政治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台湾高校德育不断改革和完善,在曲折的发转过程中,取得了较为吩咐的实践经验,这对大陆高校德育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台湾高校德育的现状
台湾高校德育在经过大幅度的改革后,可谓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值得肯定的是,在塑造民主理念与培养建设人才方面,台湾德育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台湾高校德育现状呈现出较好局势,这其中有值得大陆学习在存异中扬长避短。
1、以“通识教育”为载体的台湾高校德育
近年来,台湾“教育部”出台了《教育改革行动方案》,之处“辅导各校重视通识教育以落实全人教育理念”,即“在通识课程基础上,加注全人教育的关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整合知识架构、正确价值观、积极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发展的“全人”。
自1994年修订的《“大学法”》颁布,德育课程基本上与通识教育“相融合”。许多高校不再单独开设以政治、道德为核心的课程,而是将所要教导传授的知识与观念化整为零,融合于主体课程之中,在介绍相关主题时,融渗全人化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由显性变为隐形。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普遍体现出一个显著地特点,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在课程、课堂中的运用,并隐含着价值观引导的教育内涵。
2、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相融合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文化的历史大国,其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价值观世界中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延续具有重要意义,而台湾高校德育则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在课堂、课程中得运用,并且隐含着价值观引导的教育内涵。
台湾高校德育将传统文化资源作为资源来开掘,而不是以其为德育的文化基础。这有利于摆脱传统德育的封闭性,也有利于更好地去除糟粕,提高其发挥德育价值后的实际效果。在台湾高校德育中,在讲授传统文化课程时不以德育为直接目的,但无不贯穿德育旨归。将德育贯穿于人文学科中,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的讲授,来间接达到德育的目的,实现了一举两得的成效。不但使其人文学科课程实现了其教学目的,同时也使得德育达到了最优的效果。
总之,台湾高校德育中充分显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台湾高校德育现状的评价
20世纪90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传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日益多元化。台湾高校顺应时代要求,在道德领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总体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德育理念具有先进性
台湾高校德育通过“通识教育”打破了“强性”灌输的教育方法,通过一种隐形的方式而实现德育的目的。采取这样的教育方式所取得的效果胜于明确德育课程的效果。“通识教育”
所取得的成就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还有台湾高校德育改革立足于“国际化”的大视野中,把德育的实施完全溶进于国际社会这一领域,全面关注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而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健康成长。
2、德育内容讲究传统性
弘扬以孟子为宗的中华传统文化,维系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想,发挥固有伦理道德的优点,乃是台湾高校德育改革的重要思路。[2]当前波及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热,诸如雨后春笋般的孔子学校以及易经学会、庄子、老子研究翻译活动等等,都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回应。而台湾高校德育也积极参与其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大学课堂,不仅是在迎合主流思潮而且也达到了其德育的目的。
3、德育注重实践性
台湾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和复杂化,都要求培养当代青年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使“自强、自信、自立”成为多数公民的内在品格。台湾高校注意德育内容融合到学科教育之中,强化道德教育的潜隐性和渗透性。这是这种“自立、自强、自信”的道德教育方式下,台湾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华人实业家、艺术名人等,向世界证明华人有利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华人是征服命运的强者。
三、启示与借鉴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高校的道德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并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纵观台湾高校道德教育的改革,对我们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
1、将高校德育渗透于相关学科,打破单一模式
大陆高校的德育课程主要定位在“两课”上,集众多内容于一堂,负多项任务与一门。针对价值观教育、审美观教育等内容专门性课程少,呈现出一种依附于理论教育,实际效果不明显的局势。而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德育模式正式打破了这种格局,对改进大学生价值观而言,具有一定的意义。所以,我国高校德育改革要注意借鉴台湾通识教育,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高校德育发展的对策。
传统的道德教育法偏重于强迫式、灌输式,不管学生愿不愿意,是否认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没有在其心中生根,因此一旦遭遇风雨,不免飘摇不定。[3]所以,高校德育改革的任务迫在眉睫,要学习外国先进的德育思想进行改革。我国高校由于经济、文化等原因,使得高校德育工作见效甚小。设立专门课程和配备相应教师的德育课程仅限于理论灌输,这种枯燥的理论灌输很少有人去听。所以,致使德育工作成效小。我国高校开设了许多选修课,可适当的将德育课程融入其中,让每门课都分担一些德育的内容,通过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不仅使课堂内容更丰富而且也达到了德育的目的。每位教师都承担气德育的任务所取得的效果肯定胜于专门课程和专门教师的德育活动。
3、提高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
台湾高校德育不仅重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而且将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德育教育的始终。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地大蓝却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意义在当下已被世界认可。尤其,博大精深的中国儒家文化的伦理价值观,对德育教育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
虽然大陆也奉行以儒家为主体的伦理价值观教育,注重弘扬民族文化,但在高校德育的实践中并没有全面实施。在这方面,相对讲台湾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近几年,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大学课堂,而大陆的高校却做得不是很好。高校也应重视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使二者相融合,达到文化与德育共同发展的效果。
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现代道德教育最丰富
最宝贵的资源,我们对文化传统必须批判的继承,批判它们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内容,继承其优秀的精华,有效地改变目前道德教育内容单一的状况。
当然,台湾高校的德育也存在不少问题,但以上我认为是值得我们大陆高校学习、借鉴的。通过两岸高校德育的相互交流、合作,让我们共同将高校德育推向美好的明天。参考文献:
[1]林萍.台湾高校道德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启示【A】.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8,(12)
[2]刘国磊.两岸高校德育的现状与发展愿景【A】.教育长廊,2009,(2)
[3]偶用生.课程与教学革新【M】.台北:师大书苑,1996,152
第二篇:论高校德育的创新范文
论高校德育的创新
摘要:处于社会转型和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德育必须结合大纲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大众化教育相一致的创新型人才,以全面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德育;创新;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4-0114-03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德育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和成果;要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不断改革内容和方法,不断创新经验。”大纲为高校进行德育创新指明了方向。
一、德育内容的创新
高校德育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道德需要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个体道德的发展水平,高校应本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原则创新高校德育内容。
(一)德育内容要具有渗透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道德教育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高校德育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把德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实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内容创新要从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远离生活的道德内容缺乏说服力,与学生难以产生共鸣,那些与学生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要及时补充到课堂中。特别要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弘扬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形成的革命传统道德,把贴近时代、具有亲和力的德育内容融入教学中。如抓住社会的热点,像神舟飞船发射成功、申奥成功等,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组织讨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把党的好干部,如以焦裕禄、孔繁森为代表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以牛玉儒、任长霞为代表的为民精神,融入教学内容。高校德育内容创新就是要将这些精神财富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二)要转变学生重智育轻德育倾向
江泽民同志在北大一百周年校庆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江泽民的讲话指明了高校学生既要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社会,又要学会如何做人立身社会。德育不同于智育,它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导之以行。因此,高校要把道德教育贯彻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注重学生为人处事和言行举止教育,从理论高度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加以科学引导,使学生获得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能力,在实践中锻炼成为政治坚定、思想端正、学习勤奋、法纪严明、身心健康和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三)德育内容要与时俱进
高校的德育任务决定了德育创新必须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将爱国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学风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内容充实到德育内容中,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德育内容要与时俱进,要把道德教育同正确的道德评价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学同对学生启迪诱导融为一体,发挥道德的劝导力和说服力的功能。树立德育致用观,不断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德育方法的创新
德育方法的创新是德育有效性的重要条件。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必须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创造出适应新形势的科学方法,努力实现德育方法的多样化。高校德育应注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先进的方法引导人,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人,用高雅的校园文化熏陶人,用高素质的队伍带动人,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建立高素质德育工作队伍
高校德育工作要围绕和谐校园建设,科学地建立一支以行政干部、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组织员为主体的专兼结合的德育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等组织在德育中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育人合力。首先,要选聘政治立场坚定、品行端正、具有奉献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强、社会阅历丰富、关心学生的人员充实到德育队伍中,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德育工作队伍。其次,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德育工作队伍。使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前充实在德育工作中的辅导员多数是出生于80年代与改革开放一同成长起来的刚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这支德育队伍并不稳定。因此,高校对辅导员的管理要从“抓稳定、重选拔、严管理、高待遇”上下功夫,造就一批稳定的高素质的辅导员工作队伍,使他们成为学生管理专家、学习解惑专家、心理咨询专家和生活解答专家,切实提高管理育人水平。再次,要重视德育工作队伍的培训。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用以指导学生中出现的学习、心理、人际关系、情感等各种困惑,做出合理的解答。
(二)创新德育教育模式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校在和谐校园构建中创新德育模式,一是要从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模式向主体性德育模式转变。现代高校德育的出发点要以人为本,满足大学生强烈的内在道德发展要求和道德期望,改变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传统灌输式德育教育模式。传统的灌输式德育缺乏对学生个性人格修养的尊重。而主体性德育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和主体性道德人格为追求目标,以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为目标基础,不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最高价值目标,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性实践将内隐的道德认识转化为外显的道德行为。二是要探索实施情感型的德育模式。情感教育就是通过思想、情感和行为的交流,增强相互了解和信任,创造一种人格平等、关系融洽、情理交融、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重视情感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感染作用。情感教育是一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德育工作者要走进教室、深入寝室,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和心理辅导,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把自己富有感染力的人格力量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做学生思想上的学者、行
为上的模范。
(三)优化德育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高校要大力营造一种健康、文明、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激发学生不断学习、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使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学校德育环境既包括有形的自然景观、浓厚的人文景观,也包括无形的校风、学风、班风等校园文化氛围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等。良好的校风是高校德育创新的重要环境资源,它具有强大的内聚力、约束力和感染力。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这种经过长期培育和积淀形成的教育资源能最大限度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心灵,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要借助于校园文化所特有的功能,将德育融会于文体活动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接受教育。
(四)优化网络德育
《意见》指出:“我们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全面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网络资源,开辟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高校要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道德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占领网络阵地。一是专人负责制作内容丰富的德育校园网站,图文并茂地传播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这能使德育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通过网络,学生不受时空限制,随时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教育者也可以通过学生留言版及时为学生解答实际困惑问题,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二是“两课”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自我约束、自我防范和自我鉴别处理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网络文化中的糟粕。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法制宣传教育、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在德育中的优势。三是改变观念,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拓展高校德育课堂空间。高校德育网站应注重弘扬民族传统精神,科学地对待外来文化,使学生将多种知识、信息相互碰撞,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使校园网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平台和新渠道,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识别能力和网络伦理意识。
三、德育理念的创新
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高校德育的基础和落脚点,也是高校德育创新的理论依据。高校德育理念创新,一是要确立适应素质教育的素质德育观。高校德育理念创新是对德育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等进行的创新,传统高校德育理念缺乏对素质教育的全面理解,侧重讲理论,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这种观念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高校德育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创新和践行德育理念,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育人理念贯穿到学校工作中。二是树立全员德育观。高校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德育既要在学校内实施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和全方位德育的育人模式,还要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系统,共筑良好的社会育人机制,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服务。
责任编辑:金华宝
第三篇:台湾水产养殖业的现状及启示赴台湾渔业考察报告
台湾水产养殖业的现状及启示—赴台湾渔业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2011-11-11信息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渔业协会
2009年7月1日至7月6日,由广州市番禺区渔业协会组织的赴台湾渔业考察团一行18人对台湾省进行了渔业考察,先后拜会了台湾省养殖渔业发展协会和屏东县养殖渔业运销合作社,参观了再成水产养殖场及龙佃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考察了台北渔产运销股分有限公司属下的水产品批发市场,并与上述组织就如何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业、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这次到台湾考察,受到台湾同胞的热情接待,感受到海峡两岸人民那种同是龙的传人的民族感情和同胞情谊。虽然赴台时间不长,但考察团每位成员一致认为受到了启发,开阔了视野,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台湾养殖渔业发展概况
台湾养殖渔业从明末开始鱼塘养殖虱目鱼与浅海牡蛎,历经三百多年的演变、改进与发展,在二十世纪末发展至自发投入巨资硬底化塘基集约化养殖、利用电脑辅助管理与先进生物科技的室内自动化超高密度循环水养殖。在养殖区域分布上,也由西南沿海地区向内陆发展,虹鳟、香鱼等冷水性鱼类养殖散布于高冷山区;牡蛎、文蛤等贝类养殖也逐渐由浅海向外海拓展,同时,网箱养殖也得到较快的发展。70到80年代大范围推广全雄性吴郭罗非鱼养殖、虾类集约式养殖、虱目鱼养殖及深水式网箱养殖,开发人工饲料,养殖面积迅速扩大,鳗鱼、对虾出口量、出口值屡创新高,大大促进渔业经济发展。至90年代,为配合产业需求,政府致力于重新规划养殖专用区、改善养殖环境,以及调整产业结构。高技术密集与低资源依赖的水产种苗产业迅速发展,有70种以上的鱼、虾、贝类种苗达到商业化生产规模,为台湾养殖渔业再发展提供充足种苗,并成为亚太水产种苗供应中心。同时70年代末期在澎湖地区开始萌芽的海上网箱养殖产业,在90年代也迅速在台湾本岛南边(主要以屏东为主)海域扩张。至于超高密度的室内自动化养殖系统进行改良后,也由鳗鱼养殖拓展为供应种苗生产与石斑等海水鱼养殖。养殖渔业在80年代末已达到产量的最高峰。渔业经济的发展,为稳定台湾渔村三万多养殖户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台湾高效渔业的特点
台湾气候温和,渔业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著名渔场之一,土地资源与水资源贫乏,山地
较多,人多地少,可供发展水产养殖土地有限。近20年来,台湾形成了以农户为单位的家庭式养殖,劳动力主要为养殖场主,家庭成员,此外还雇些临时工,实行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了推动渔业和渔村经济发展,台湾进行了三次土改,建立了渔协、农委会渔业署等渔业推广普及体系,避免了经济高速增长期中渔业的急剧衰退、农民收入急剧下降,为维持渔村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以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的小农经济渔业产业化,许多小型家庭式养殖场年营业额超亿元,建立了很多以发展水产养殖为主的高科技公司,这次考察的龙佃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典范。其水产繁育技术领先世界水平。
(一)高投入、高产出
台湾渔业投入,无论在鱼塘基础设施建设、机械化装备渔业,或是在饲料和鱼药等鱼塘投入品方面,都十分讲究。台南地区养殖场进口丹麦工厂化养鱼模式,每套占地 1000平方米,年产30吨水产品,水是全封闭循环使用的,高密度放养水产品种,集自动化、生物工程技术为一体,对生产过程中的水质、水温、饵料、防疫、吸污、分选、起捕、污水处理等各环节进行人工或自动控制,使养殖品种在最佳环境下达到最快生产速度,从而使单位面积水体产量极高。高投入、高产出、养殖周期短,易于人工控制、节地、节水、劳动力需求少、生产率高、产品更符合食用卫生标准。又如在屏东县枋寮乡石斑鱼养殖专用区,5-15个养殖户集资投资,在离岸500-800米海底打地下井,在地下建过滤池,机提吸水,直接作为养殖用海水,每亩投入6000元将塘基混泥土硬边化,亩放养密度6000-8000尾石斑鱼苗,规格2.5-3寸,养殖20个月,上市商品鱼平均每尾1-1.5市斤,平均亩产量2700公斤左右,去年每公斤80元,效益较为可观,但今年售价不如去年,效益稍差些。
图1:考察团参观龙佃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龙趸养殖场
总而言之,台湾非常重视选用高档优质水产品种和采用机械化、高技术养殖管理措施,高投入导致高产出使台湾有限鱼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较好地体现了用资金替代土地、发展集约
渔业特点。
(二)渔业加工贸易发达
台湾养殖的水产品在满足本地区市场消费后,大量出口世界各地,尤其观尝鱼、对虾、罗非鱼、石斑鱼等等风行东南亚、大陆、港澳各地,随着直航开通,避免转运造成换水、出关等手续,台湾每年约生产2万吨的活石斑鱼,其中有1.5万吨是运到香港再转运大陆,未来海运直航后,活石斑鱼能够直运各港口,不仅提高成活率,而且价钱更好,渔民获利将更大。台湾渔业出口量及出口值约占整体农业出口的1/3。
图2:考察团凌晨参观台北渔产运销股份有限公司属下的水产品交易市场
(三)渔业组织完善
台湾有强大渔业协会,包括水产种苗协会、养殖成鱼协会、水产运销协会、水产品加工协会、水产饲料协会等等,99%养殖户都加入了协会,协会机构完善、自治性强,实行的是民主选举和管理,总干事由理事会聘任,费用自理,由会员入股费及中介提成比率组成。养殖户通过协会订购种苗、饲料、鱼药、运销,共同推广水产养殖技术,协会以农民为主体,强调农民素质的提高和技能的增强,还包括农民政治地位和权益的保护等。将分散的农户联合成一个整体,以销带产,联合闯市场,统一“品牌”、“运销”、统一标准生产,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品质,保障生产安全。台湾地区的渔业协会是组织从业者的核心,同时也是政府实施农村、渔业政策的重要助手,在协调、沟通政府和渔民的关系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接受政府的委托,宣传推广政府的政策计划,办理各项教育和生产培训,及时收集建议与意见,向政府反映渔民的愿望,为政府决策作参考;同时经常进行渔民间的调解、沟通,以减少相互间的分歧与误会,增进渔民的团结和理解。
图3:中华民国养殖渔业发展协会为考察团赠送纪念品
(四)政府在渔业产业化中发挥主导作用
(1)建立完善的培训、科研、推广三结合的渔业科教体系台湾对渔业培训、科研、推广十分重视,主管部门称为“农委会渔业署”。为了确保科研成果普及及推广成功,台湾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渔业科研体系,各有关渔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如重大鱼病)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示范性的试验研究工作。有关渔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对渔业进行中长期规划,大规模投资改造、建设养殖专用区“农委会渔业署”制定台湾地区跨渔业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投入巨资用于支持养殖专用区渔业科技研究、渔业品牌建设、渔业专用区规划及建设,评估渔业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渔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在规定内对于符合规划渔业单位进行奖励,鼓励从业者从事发展高科技、高效率渔业,养殖卫生、安全、高品质、环保水产品,减轻渔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保护渔业养殖环境,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通过政府中长期规划、宣传、推广,目前台湾养殖业已从传统重产量养殖发展为重高品质水产品精致渔业发展,从大规模养殖发展为高密度全封闭循环式工厂化养殖。
传统养殖业中大量养殖污水的排放,加剧了环境交叉污染,使得发展传统养殖业与控制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发展节水型无害化的工厂化养鱼技术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台湾以后养殖业长期发展方向。为了强化“养殖渔业生产区”养殖销售,在农委会渔业署、台湾养殖渔业生产区发展协会及有关单位辅导下,各地渔村成立养殖渔业生产区发展协会,以便推动落实政府部门政策并协助养殖户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辅导既有零散鱼塘养殖,朝向集约化、组织化经营。设立养殖专区生产方式,集中管理、共同经营、水资源共享,促进技术提升,降低养殖、经营、运销成本。
图4:协会领导组与屏县养殖渔业运销合作社负责人进行交流
三、借鉴与启示
为了配合国内、外消费趋势,我国食品安全法已开始实施,规范养殖水产品卫生操作,并作为从业者养殖合乎卫生品质与安全产品的依据,同时由于大量存在低水平立体禽畜养殖模式,水环境、天气污染、种质退化等等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影响我区水产品卫生品质,病害时有暴发。虽然台湾山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但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渔业资源丰富,渔业高效发展。考虑到我区的土地所有制以及转移农业人口等系列问题,我们不能照搬台湾渔业发展模式。但是,台湾渔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供我们参考。
(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台湾渔业发展,注重规划建设养殖、加工、储运、销售生产专用区,降低生产销售成本,促进经营效率,注重龙头引领(如龙佃石斑繁育中心、超高密度全封闭自动化循环水养殖等等),产业链条长,产业化水平高。我区尚未有水产品加工企业,导致了产业链过短,水产品附加值低,应该制定规划,培植水产养殖专用区,扶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随着大陆与台湾“三通”的加快推进,抢抓机遇,加大番禺水产对外宣传的力度,通过参加或举办各种农业展会,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番禺渔业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竞争力;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区位优势、人缘优势,引进大企业在我区养殖专用示范区附近地方参与特色水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
(二)加强渔业科技创新。台湾渔业的快速发展,最根本的是把渔业科技摆在了重要位置,对影响养殖业发展社会普遍关注问题重点投入研究解决,加大投入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特色、工厂化渔业。我区现代渔业发展,关键是利用科技,在提升综合效益上做文章,提高水产品科技含量。
(三)拓宽流通交易。台湾渔业的快速发展,与健全、完善和发达的市场流通网络密不可分。给我区的启示,就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领域的水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和改造一批水产品交易市场,大力培育市场流通主体,下大力气抓好渔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快速的水产品检测率,指导养殖户做好台帐登记制度,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培育、扩大渔业从业者专业合作组织。台湾现代渔业发展,从业者合作组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区要重点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引导和培育一批组织健全、管理规范、职能完善的渔业合作组织,鼓励同类型合作社开展强强联合,推行渔业+合作组织+养殖户发展模式,共同应对市场风险,提高养殖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五)拓展渔业多种功能经营。我区具有良好区位优势、渔业资源丰富,沙田区水网纵横交错,水陆交通发达,学习借鉴台湾水域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我区土地资源,控制养殖业规模,维持适当养殖面积,淘汰不适宜进行养殖的鱼塘,并培育建设一定数量养殖渔业生产区;同时整体规划休闲养殖渔业,指导养殖渔业生产区多元化经营,促进养殖渔业成为生产与生态、生活结合的“三生”产业,因地制宜的发展都市型休闲绿色渔业。
广州市番禺区渔业协会
2009年8月2日
第四篇:台湾农村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几乎所有后发展中国家或者地区都曾经是二元格局社会,也就是城市先进而农村却远远落后;它们要发展,就必须拉近城乡差别,使得农村和农业摆脱困局。否则,如果城乡差别不断扩大,势必形成断裂社会,对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都形成严重的威胁。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国民党败退之际,由于之前日本在台湾实行“工业日本、农业台湾”政策,台湾地区也是典型的二元格局社会,农村和农业极其衰败,当时的台湾省主席陈诚就如此描述:“农业落后造成农村社会内部之不安,极易为外邪所感染”,“不加改善,乱源即由此发生,证诸往事,历历不爽”。半个世纪过去,台湾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进行过多方面的改革,其中的成功经验值得大陆借鉴和学习。
台湾地区农村建设的经验
台湾地区在农村建设方面、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所做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运动,是一个系统的各个方面协调合作的过程,而不是零星的修修补补。笔者认为,台湾地区的农村建设至少有以下这些宝贵经验:
一、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对于台湾地区农村建设甚至对于台湾地区整个社会的经济起飞,都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所以他们尽力地改良农田、采用良种、科学种田,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农业得到了发展,就为工业的发展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原料,开拓了市场,准备了劳动力。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地区重点发展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如香蕉、凤梨、洋菇、芦笋等等,并进行食品加工和开拓国际市场,当时其产品风靡欧美市场,特别是糖和洋菇等,这样就为台湾地区积累了大量外汇,台湾当局就有钱投放到纺织、化工等工业上,台湾地区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1〕。从这一点来看,台湾地区所走的路更像是“以农促工”而不是“以工促农”。土地改革之重要,正如台湾经济学家们一致指出的:“没有农业的发展,便没有工业的进步;没有土改,则没有农业的发展”。
台湾的土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三七五减租”。1949年4月14日陈诚颁布《台湾省私有耕地租用办法》,开始执行“三七五减租”,揭开土改序幕。“三七五减租”规定地主收取地租最高不能超过租地全年正产物的百分之三十七点五;如遇灾荒歉收,农民可以向政府申请,由政府敦促地主减租;如丰收则还是按1948年产量的百分之三十七点五来交租。随着技术进步、环境改善,产量肯定要比1948年的高,但是也只是按1948年标准来交租。“三七五减租”让佃农大收其益,生产积极性提高,收入也增多,农村经济有了好转。第二阶段是“公地放领”。日本殖民台湾时曾经占有大量良田,后来被国民党当局接收,约占到当时台湾可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一点六。1948年4月台湾当局即开始做“公地放领”的试验,1951年6月4日颁布《台湾省放领公有耕地扶植自耕农实施办法》,全面开始了“公地放领”工作。承领者分十年向政府偿还地价,还清后就是土地所有者,地价为放领土地1948年正产物全年收获量的两倍半。第三阶段是全面实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耕者有其田”。1953年5月开始实行,规定地主拥有土地最高之限额,超过限额的地主所占耕地一律由政府征收并转售给农民;地价与“公地放领”是一样的,政府向地主以及农民向政府都是十年还清地价;而且政府向地主付地价时采取百分之七十土地债券,另加百分之三十股票的做法,从而直接迫使部分地主把卖地所得转为工业投入。
土改对于台湾地区农村建设甚至对于整个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在战后非革命性的土改中,台湾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土地改革运动是一项决定性的扫荡,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台湾传统农村社会的结构。而土改后农民自由度和收益增加,为台湾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要素条件,也打下了台湾所得分配均等的基础”,“农民虽然受到政府价格„剪刀差‟
政策的剥夺,但从无恒产者变为有恒产者,感觉还是要比以前好得多”〔2〕。
二、农民自组织
如果说土改使台湾产生了“小农”,那么是农会、策略联盟等农民自组织又让“小农”变成了“大农”,从而让农民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生存发展。
台湾农会有上百年历史,经历了官治和绅治等不同阶段,但最后发展成为农民自己真正的组织,一切只为农民利益服务的组织。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国民党进行社会改造运动,提到要拓展党的社会基础,当时就向全党提出“在生活上与行动上与民众打成一片,深入民众,深入农村”;当时所颁布的《农民运动指导方案》规定,一切县市乡镇都要成立农会或渔会,但同时明确“发动组织农会渔会时,就先建立党的组织,如党员过少则就先吸收能起领导作用之农民渔民入党”〔3〕。此时的农会具有浓厚的官办党办色彩。但是七十年代台湾当局开始农村复兴时期,在1974年颁布实施的《农会法》中,为了使农会成为“农村建设”的“重要基层执行单位”,从组织上和动作上都进行了改革,使其从官办党办变成了农办民有,台湾农会成为了“农有、农治和农享的公益社团法人”。“农有”是指农会是农民的职业团体,“农治”则表示由农民自己来管理,而“农享”说的是其经济成果由农村和农民来享受。而实际运行上也是这样的。
台湾农会组织完善、功能齐全。台湾的乡、镇、县、市、省几乎都有自己的农会,其中乡农会是农民组织的基本单位。农会中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会聘请农会总干事,总干事是职业经理人,可以是本地人也可以是外地人甚至还可以是外国人;监事会监督总干事工作,总干事执行任务时如损害农会利益也要承担责任;总干事下面设立分工明确的各个部门,如有对农民进行信贷业务的农信部、推广农业技术的技术推广部,还有产品销售部、加工厂、会员福利部等。
九十年代,台湾当局还推动“策略联盟”,规划区域性的生产、加工和贸易。它与农会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其实,台湾的农业“策略联盟”的主体就是农会;台湾乡一级农会一般都有自己的农产品加工厂和农产品超市,这往往就是“策略联盟”的组成部分。在遇到农产品价格波动很大时,农会与“策略联盟”一般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农民利益。
三、劳动力转移
这里所说劳动力转移主要的是说身份的转变,是指台湾阶级结构“循着农民—工人—中小企业主的主轴演进”。上世纪五十年代,台湾就有农村人口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到1965年已有约一百万农村青年进入了城市成为打工者。这是由乡村到城市的流动,由农民向工人的转变。六十年代中期,跨国公司大举进入台湾,出口加工业遍布台湾城乡,一些先期流入城市的打工者回家创业,台湾农村地区“客厅即工厂”的农户生产方式成型,全台湾中小制造企业勃兴。这是由城市到农村的回流,由民工到业主的转变。
台湾地区劳动力转移中有两个因素很关键。第一,没有身份的排斥。不像目前大陆那样,农民到了城市也只能从事一些脏、苦、累、险工作,得到的是不平等的待遇,职业是工人了可是身份还是农民,中老年后还得回到农村。台湾地区的情况是这样的:“六十年代,农业人口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速度加快,农民、工人和小业主之间的身份转换频率也加快”,“到了七八十年代,台湾两大劳动阶级的身份分际越来越模糊不清”,到“八十年代初,在台湾全部劳动力人口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人从事农业活动,并且他们之中有百分之九十是兼业农民”。第二,职业教育的兴起。职业教育的兴起,使得乡下青年学到更多更好的技术,从而更有可能在城市中找到一份工作,这也是台湾地区劳动力转移的一大因素。上世纪五十年代台湾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比例还是六比四,可是到八十年这一比例就变成了三比七。
四、资金扶持
在台湾地区农村建设过程中,台湾当局对农村建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资金扶持,台湾农会等农民自组织也在资金扶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方面:一方面,台湾农民的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是免税免费的,这无形中也是一种资金扶持。另一方面,国民党到台湾后实行“扶植民营工商业”的新政,官办银行不仅把对民间企业贷款作为自己的主要业务之一,而且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额逐渐超过国营企业。上世纪六十年代台湾农村地区兴起中小制造业时期,各中小制造业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
农会方面:台湾地区乡一级农会一般都设有农信部,一个乡的农信部每年的贷款额一般都有数十亿甚至百亿以上。农民在农会贷款,只要以土地作抵押就可以了;如果土地的估价是一百就可以贷到九十;这对于资金不足的农民来说,无疑是种巨大的帮助。此外,台湾农会一般都对农村地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各种福利,这也是资金支持的一种形式,至少可以让农村社会有更多的资金投放到其他建设。
应该从台湾农村建设经验中得到哪些启示?
台湾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祖国大陆则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各自的情况是不同的,经验是不能完全照抄的;但是我们两岸都是中国人,目前大陆改革开放,向先进外家学习先进经验,为什么就不能向海峡对岸同宗同源的同胞学习些经验呢。我认为,台湾农村建设能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
一、在土地制度方面进行适当改革,给予农民更多更大权力
台湾农村建设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土地资本市场的形成,这使得农民可以以土地为抵押向银行或者农会申请贷款,农民可以从土地的征购中、房屋的拆迁中得到更多的补贴。但是在大陆,这方面却存在一些障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现实中不时受到权力的操纵,土地成为了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农民不容易从土地的征购中得到相应的足额的资金补偿,从而成为他们进行行业转换的启动资金。这样在中国大陆形成了不少没有生活保障的失地农民,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为此,有很多学者都认为应该在土地所有制方面进行相应改革,比如党国英就提出应该给予农民土地永佃权。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之际,更加有必要真正赋予农民土地处分权,包括对承包权的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等,从而促进形成一个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
二、组建农会等农民自组织
建设新农村,就应该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为了更好地维护农民利益,很有必要组建扶持农会等农民自组织。分散的农民是无力的,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维护利益、反映问题、宣泄不满、调节矛盾。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社会要稳定需要有畅通的民意表达机制,而农会等农民自组织就是农民的民意表达渠道,因为有组织的理性在利益表达上比非组织的理性更有效。此外,台湾的经验还表明,农会还可以有资金信贷、技术推广等服务于农民的作用。
三、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自由迁移
大陆有成千上万的农村青年在城市打工,但是由于户口方面的原因,他们没有办法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在城市中只能成为”二等公民“,而且一旦他们到了中老年还不得不回到农村再从事农业活动。这样,只能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口挤在越来越少的土地上的现象,而不是像台湾地区那样农民人数越来越少。为此,必须循序渐进地因地制宜地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自由迁移,不断地从土地上减少农民的人数。
四、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一方面,要发展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民,通过新农民来建设新农村。另一方面,正视大陆还有上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这一现实,必须在他们进入城市找工作之前进行相应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
五、建立全国性的制度性回馈
所谓制度性回馈,也就是要从资金上扶持农村建设,建立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转移性支付补偿机制,让农村也分享到现代化的成果。不仅政府要这样做,整个社会都应该这样,让资金真正流入到农村和农业中来。首先,要消除城乡间的各种不公平的制度,这是最大的问题。其次,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应该提高对农民的贷款力度。再次,制定全国统一的《政府转移支付法》,让支持农村建设的各种资金的流动透明化,让其发挥最大的效益。实践证明,只有思想的大解放才能带来社会的大发展、大进步,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和“闯”的精神就不能迈开步子。建设新农村也是这样的道理。我们必须切实地解放思想,而跳出各种条条框框,勇敢地学习借鉴他人的已经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办法,也是思想解放的一种形式。古人曾说过:“宜于两可莫粗心,事到万难须放胆。”既然我们已不可能回到过去,那就只能迎难而上,此外没有别的选择。
第五篇: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及培养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及培养
摘要:教师是学校发展中的实力,作为后备力量的青年教师,其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我国高校的现状,却不容我们乐观,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经在摸索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之路。在对青年教师下大力气培养的同时,也希望我们的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对于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能够给与认同和发展。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 现状 培养
高水平的人才是国家的竞争力,高素质的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实力,是学校各项工作最主要的依托力量。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及其自身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关系着学校发展的高度和速度。愈演愈烈的现代教育竞争,对高校教师,特别是高校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然而从现实来看,我国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水平提升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甚至出现了滞后的现象。他们目前的实际状况是:
(一)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教学历练导致教学经验不足,对教育的意义及教育科学的规律知识理解不够。
高校青年教师很多都是校门对校门,一旦参加工作,就要迅速进入角色,登上讲台,实现身份的转变,这使他们未及熟悉就已开始了他们的职业生涯。与此同时,绝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在掌握自身专业知识以外,也进行了教师上岗培训并通过了考核,但这些考核几乎变成了单纯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考试,而无法实现大学对青年教师职业修养及职业技能方面的要求。大学教育工作者们“懂得教育”的途径,除了极少数出身师范院校的教师外,大部分人都只能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模仿和学习来达到,而学习效果又因学习方式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随意性而通常不够理想。
(二)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不高,专业知识的视野不够开阔,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不高。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青年教师的两只羽翼,教学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和责任,科研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深入总结与内在支撑。如果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不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是不可能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更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许多院校认识到了青年教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生力军,可目前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到位,方法不够很有效,政策不够支持,存在着一些误区。例如:许多高校的管理者认为教授经验丰富,科研力量强,就纷纷把出科研成果的“宝”押在他们身上,而对年轻人才只重视课堂教学能力提高而忽视科研能力培养,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很不利于高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三)无法回避的生活工作现状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干扰。
高校不断进行改革的目的就是希望建立起一种能够激励青年教师奋斗的机制,然而,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超负荷上岗、职称低、工资收入也较低,面临着住房和医疗制度改革、组建家庭、照顾孩子、老人等实际生活困难,对于生活磨练还不多的青年教师在不同 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工作、学习与身心健康,甚至一部分青年教师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和现实,目标不切实际,进而产生了性格内向孤僻、沉郁压抑或固执偏激,自卑感强等心理问题。更由于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内部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使部分青年教师在治学态度上缺乏严谨,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教学上敷衍了事,科研成果也往往经不起推敲。
(四)高校青年教师的自身优势和身心特点。
目前我国的高校青年教师,多为70年代生人,80后的教师队伍大军也正向我们扑面走来。他们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成长,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他们学历层次高,参与意识强,积极肯干,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他们创新能力强,善于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来武装自己。同时,他们年纪轻,体力旺盛,心理复杂多变,在由学生转变为教师的过程中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未成熟时期,因此容易受各种思潮的影响,思想波动较大。
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其身上肩负着传承文化、批评文化、引导文化、创新文化的历史使命。如何使他们尽快提高自身素质,适应高等学校的教学要求和科研要求,提高育人质量,完善自我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多年来,我国的各个高校不断探索,在摸索中前行,得出了一些青年教师的培养策略和方法,现汇总如下:
(一)从源头抓起,为高校引进高素质的教育人才。
以往,只要每年教师招聘工作的序幕一拉,我们对青年教师的录用通常采取的就是三步走:收取大量应聘者的简历进行筛选;进行必要的笔试;展开说课考察。这无疑是正确和必要的,但除此之外,现在增加了对应聘者的性格品质、道德情操、生活爱好、甚至责任感方面进行必要的了解,这并非是对他们的苛责和刁难,而是由他们今后所肩负的巨大责任和艰巨使命所必然要求的。
(二)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和持之以恒的培养
1、坚持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青年教师思想品德素养的根本。
“德乃师之魂”,在高校,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教师的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品质问题,它还关系到一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关系到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只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青年教师的头脑,才能使青年教师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信念更牢固、判断更清楚、行为更自觉、实践更深入,更好地帮助青年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尽管高校教师的道德素养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多面性,但只要具备爱岗敬业的道德素养,意识到教师的历史使命,就能在青年教师中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2、制定科学、严谨的教学培训计划,长抓不懈,确保实施,重视效果。
各高校应把青年教师的培训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根据教师队伍的现状和学科建设需要,综合教师培训的意向做出需求分析,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培训计划。其内容主要涵盖:(1)岗前培训;(2)教学技能培训,包括普通话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外语培训;(3)教师能力培训,在学校内部开展听名师讲座观名师授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实行助教制、导师制,开办短期培训班。在学校间进行校际的交流互访,取长补短。派出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参加学术会议、做访问学者、留学研修等。在培训期间,学校应对老师的学习时间、学习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跟踪反馈。总之,高校应站在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高度,有的放矢地规划和落实教师多学科、多层次、多方式的在职培训。
3、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
从思想意识入手,引导教师的科研意识,强化其使命感,通过改革教学模式,调动青年教师参加科研活动的积极性,调整学校的激励制度,激发教师投身科研的热情,加快科教体制改革,推进教师以“教”促 “研”。
(三)改进学校相关制度及评价体系,为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学校目前的人事制度,在对青年教师实行评聘时,往往根据青年教师的潜在劳动能力(学历、资历、经验、工作态度)及工作绩效(教学量完成情况、科研水平)等评定教师的职称。管理者的目的是为了拉开档次,进而形成竞争激励机制。该种评价的优势在于方便计算和相互比较,但在职称评定和岗位确定上,仅以论文数量的多少和发表的刊物的等级来评定教师的能力,容易造成某些青年教师急功近利和短视效应,不利于建立一支长期、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应依据教师群体的不同特征建立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给与青年教师公平科学的评价和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英国人安德鲁·怀尔斯,1985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提升为正教授后,九年间基本没发表文章。从大学校长到系主任,没有人知道他在做什么,也不管他在做什么。九年以后,他解决了世界数学界360年没有解决的难题——费马大定理,获得了当今数学最高奖——菲尔茨特别成就奖,到此为止他是这一特别成就奖的唯一获得者。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后备力量。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早在1931年就曾说过:“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而一个大学未来发展所需之教授,必是从今天我们青年教师的队伍中涌现出来,我们应尽所能,保护好、培育好这块土壤,将理解、尊重与支持无条件的给与我们的生力军。参考文献:
1.杨叔子,余东升.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今日审视[J].中国高教研究,2OO8(3):3-7.
2.刘献君.科学与人文相融: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2(5):1-6.
3.李云先.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从业素质的认识与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1):14—16.
4.胡 琦.解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导向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2oo6(5):38—39.
5.陈秉公.论教育省略了什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l一6.
6.王子猷,程结晶.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思路【J】.高教研究,2005,(8).
7.于佩学.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现代教育科学,2006,(4):l15—117.。
8.谢焕忠.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积极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上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5,(9).
9.高雪莲.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 高等农业教育.2007,(1):85—87.
10.贾焕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成人教育.2009,第四期
11.李晓菁.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实践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