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受镇党委、委托,我向大家传达某某日全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的精神,简要分析当前我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现状,部署下一阶段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传达全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的精神
2006年某某日,区纪委召开全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某某传达了全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区委副书记某某同志回顾总结了我区近年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并就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作了部署,区委书记某某在总结发言中提出四点意见。
(一)某某传达内容提要
某某日,省纪委召开全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回顾去年全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基本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某某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某某作了书面发言。
某某同志回顾了去年以来我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情况,对下一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六点要求:一是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统一思想。二是切实解决突出问题,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三是深入抓好基层党风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四是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五是严肃纪律,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六是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工作的领导。
某某主要强调了两点意见,一是加强五大方面的检查监督,确保党的农村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二是抓好十方面工作,强化行政执法和纠风工作,切实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某某提出五点要求:一是以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思想,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二是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核心,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三是要以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切入点,认真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四是以改革探索为思路,创新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五是以县、镇为主体,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
(二)某某的讲话精神
某某分析了我区近年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指出当前我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少数村干部素质不高,作风粗暴、方法简单;少数村(居)、村民小组干部法纪观念淡薄,失职渎职,办事不公道,公开透明度低;少数村村务、财务管理较混乱,群众意见大,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他还就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建议:一是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二是创新宣传教育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三是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四是积极推进制度建设,提高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化水平。五是严肃纪律,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六是加强领导,落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三)某某书记的四点意见
一是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和政治高度,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二是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解决好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某某书记强调,要真心实意为农民群众服务,认真解决好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切实改进农村基层干部作风,严肃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要进一步抓好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各项监督工作。
三是创新思路,勇于探索和改革,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某某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现有工作格局的优势,不断完善区和镇两级对行政、财政、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要继续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制度改革,加强对基层党务、政务、村务的监督要实行农村土地征用、医疗卫生体制、教育体制等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是夯实基础,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和工作机制。
二、当前我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状
(一)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形势
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干部法纪观念淡薄,办事不公,甚至以权谋私。个别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时,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权益、利益分配、干部腐败等问题引发的纠纷甚至是群体性上访的事件仍时有发生,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形势严峻,政府执政能力受到考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已成为重树政府和党员干部形象的当务之急,做不好,构建和谐社会无从谈起。
(二)近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措施和成效
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各项制度建设
重点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有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一是建立起党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党风廉政工作建设新机制;二是制定了《XX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责任目标及考核标准》、《XX镇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若干规定》;三是定期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工作体系。
2、加强宣传教育
结合先进性教育,深入贯彻“两个务必”、“两个条例”,正确树立党员干部的权力观、政绩观。一是组织镇党员干部观看了《欲壑难填》、《忏悔录》等反腐倡廉录像片;二是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等一系列活动,增强党员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3、切实开展源头治腐
今年,我镇把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作为源头治腐,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密切党群关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了成效。一是重新修订镇财经管理制度,对预算、资金收支、采购、帐户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进行完善。认真执行招投标制度,通过招投标,2006年()宗工程发包,共节约资金()万元;二是引入社会中介组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把全镇()个村民小组共()套帐目移交中标的中介组织管理,有效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发展,维护了农村稳定;通过完善选贤用能机制建设,在机关中层干部和中小学校长中实行了公开透明的竞争上岗。
(三)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
1、违规操作方面
(1)乱建乱占问题
目前,乱建乱占现象在部分村委会仍普遍存在,其中以某某村委会某某村民小组、某某村委会的情况较为严重,需要镇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去处理。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村民的意识、习惯和利己思想作怪,而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村委会未能在这方面做好引导、指导,对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加以制止、处理,有的村委会开始并不把这现象当一回事,认为是小事情,拖而不决,等事态发展了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大大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更有村干部从一己私利出发,纵容乱建乱占,甚至与不明就里的群众一道鼓噪。
(2)违法私卖土地、泥土问题
个别村委会、村民小组违法私卖土地、岗坭现象有禁不止。如今年4月,某某村村民小组私卖土地约()亩,涉及资金()万元;7月,某某村民小组私卖土地()亩,涉及资金近()万元;另外还有某某村民小组出现多起村民私自勾坭卖坭占地事件以及伏户上塱村民小组发生一的起私卖泥土事件等等。这些现象都没有经过法定报批程序,属违反《国土法》行为,区、镇有关部门正在处理中,估计处理起来将涉及面广、影响大,多进行宣传教育,防患于未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同时,这些现象一方面表明我们的村民依法办事意识薄弱,认为这是本村增加收入的事,与人无关,对“村民自治”理解上出现误差,无大局观念;另一方面说明村委干部工作欠缺主动性,对出现的违法行为未能及时制止,有放之任之的错误想法,导致小问题拖成大问题,简单问题拖成复杂问题,虽身为一方的父母官,但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再一方面,我们通过其中几件事是因为问题发展引发村民内部矛盾,导致部分村民上访反映,政府才知事件的发生,也说明我们的机关干部、村委干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
(3)违反财经管理制度问题
这是一个直接反映我们的财经制度是否完善,干部能否自律、是否称职的大问题,动不动会在社会上造成重大的影响,而我们内部却有个别单位(部门)、党员干部充分利用制度上的某些漏洞,监督上的某些疏忽,违规操作,谋取私利。如原某某居委出纳员某某事件,就是因为居委会计内部牵制制度失控,财务管理、监管出现问题,印章、收支管理无分离,经济业务只由一人负责的缘故,造成某某能借职务之便,侵占集体财产近()万元,最后只追回()多万元,集体损失严重。另外,也有部分学校忽视财经纪律制度,出现专户外私开帐户或隐瞒帐户等现象,甚至有个别学校领导收受教辅资料经销商回扣等违规行为。
(4)违规租赁问题
某些村委会、村民小组在处理租赁、工程建设问题时没有通过必要的法定程序,未能做到公开透明,有“违规偷步”的现象:对外租赁集体土地,没有召开户代表会议讨论或未经2/3以上户代表同意的情况下实施;达到限额的工程项目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到镇招投标中心进行公开招投标,村委会或村小组自行操作,程序不够规范。这些问题通常会引起群众不满甚至上访,如某某村委会就曾出现此类情况。
2、机关工作作风方面
(1)组织纪律问题
增强机关干部组织纪律性是加强机关内部管理,树立政府和干部良好形象,提高党员干部战斗力,提高工作效能的前提条件。在这方面,我们大部分党员干部表现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做得仍不够,对自己放松了警惕,降低了要求,放弃了原则,对机关组织纪律不以为然,不时出现上班迟到,提早下班去买菜、接小孩、吃饭,参与赌博,上班时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票等现象。例如在平时,上午下班时间还未到,通常我们机关饭堂就已有不少人准备吃饭,又如在前段时间,就有机关干部下乡时与某些村委干部打麻雀、打扑克,被投诉到镇纪委。
(2)工作责任问题
做好机关工作本来既讲究效率、质量,又要求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少部分党员干部在这方面变得越来越“精明”,学会了有任务就推,有责任就卸,工作不上身,经常为某件事该谁负责、谁去做的问题互相推搪、扯皮,没有积极处理出现的的问题,白白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例如去年某某村发生集体械斗一事,之所以演变激化为大事件,造成恶劣影响,一方面固然有两村的历史积怨因素,但另一方面更与我们镇干部、村委干部在处理此问题方式方法上的失误密不可分,一是党员干部工作缺乏主动性,未能将村民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村委会干部缺乏前瞻性,未能预见矛盾的激化,没有将情况及时上报,甚至隐而不报;三是镇干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没有及时掌握村委会中出现的问题,排查出存在隐患。另外,个别村委会违反有关规定擅自组织活动,或者“先斩后奏”,在既成事实后再补办手续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反映出部分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增强工作紧迫感、责任感,切实提高工作效能,刻不容缓。
3、综合素养方面
目前,干部队伍存在一个不容急视的问题是政策理论水平方面的欠缺。部分基层干部以为端上“铁饭碗”,不再注重学习政策、文件,以致工作水平止步不前,达不到依法行政的能力要求,不能为群众更好的服务,影响了干部队伍形象,更重要的是与建立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的要求相距甚远。党员干部应常怀修为政之德,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此外,还有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干部队伍团结协作,理顺村规民约等许多工作和问题需要我们在日后加以重视,搞不好,同样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群众上访。
三、下一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设想
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腐倡廉教育长抓不懈
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础工作来抓好,搞好反腐倡廉教育进镇示范点工作,营造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
2、完善机关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源头治腐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精神,坚持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纪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及农村各项制度等改革,建立长效的反腐倡廉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3、加强监督,依法行政,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强化对职能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和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行为,实现廉政责任向村级延伸,廉政自律向村官延伸,廉政教育向村组延伸。积极推行“阳光”政务,建设“透明”政府,健全反腐倡廉社会评价机制,促进机关部门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提高效率。加强办案工作,充分发挥惩防功能。
4、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我们要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有关单位要配合做好工业园区的整合和建设,配合推进江南新区的开发建设,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吸取试点单位经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要解决好农村基层党风政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农民群众对反腐倡廉的信心。一要确保“三农”工作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二要坚决纠正农村土地承包中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三要抓好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管理情况的清理和规范;四要完善外出活动报批手续;五要积极解决基层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同志们,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省、市、区的部署,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当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开创我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新局面,为建设富裕和谐西南做出新贡献!
第二篇: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06年既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年,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局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更好地体现执政为民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今天的会议,重点是向大家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
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精神以及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安排部署,要求全镇人民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面,我就新农村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科学分析,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意义。
“三农”问题事关全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近年来,***镇虽然按照“生态旅游型边贸口子镇”的发展定位,在全镇干群的团结拼搏,艰苦奋斗下,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村面貌也有了大的改观,但是总体而言,我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落后,突出表现在一是农业化程度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还处在起始阶段,农产品的品种质量结构、农业的区域布局、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破阶段,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农民生活还不宽裕,农民增收缓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可能性较大。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五是农村面貌还比较落后,人居有待进一步改善。这些情况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既包括了路电水气等生活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也包括了以农田、水利科技等农业基础设施为主的产业能力建设;既拨阔了村容村貌环境整洁,也包括了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并同时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提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是国家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转向,表明党和政府已下定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建设为主向更多地支持农村建设转变,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因此,我们务必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分析,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扎扎实实地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以20字方针为抓手,结合我镇实际,深入开展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工作。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安排,也是其总体目标。这精辟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因此,我们要以20字方针为抓手,深入开展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工作。
1、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的现代化,以粮油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一是要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积极探索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子,着力推进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镇作为一个纯农业生产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已基本形成了粮油、柑橘、仁用杏、畜牧养殖、中药材等五大产业区,农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农业效益正逐步提高。今后,我们还要坚定不移地围绕这五大产业在调整农产品质量、农业布局方面进一步优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调整,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原则,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全面升级。二是要做强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努力,力争到2010年,全镇柑橘面积发展到1万亩,仁用杏面积发展到5000亩,畜禽养殖成为农户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同时要拉长生产链,大力培养一批农产品加工业,既能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还能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小城镇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三是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由于生产生活分散,信息不灵等因素,导致农民在时常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我们应该
第三篇:在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4月20日)
徐 德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刚才,赵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就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2006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刘市长也做了强调发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二十字”要求,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新时期新阶段“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句话20个字的总要求,努力在工作实践中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与依靠群众、整体推进与培养典型、硬件 建设与软件建设“三个关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与依靠群众的关系。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崭新的课题,意味着中央财政投资的重点将历史性地从城市转向农村,意味着国家将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面,这必将对加快农村发展、破解“三农”难题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建设新农村,不是农民自己的事,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不是仅仅要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而是要把公共财政投资作为重要的推动力量。政府主导,就是政府要在建设投资上发挥主导作用,在资源配置上发挥主导作用,在制定政策上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流动,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给予新农村建设强有力的支持。但也必须看到,农民是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直接受益者。我们必须重实绩、求实效,决不能违背群众的意愿,搞强迫命令。如果一味地追求形式、追求表面,搞政绩工程、搞形象工程,群众是不会答应的,必然会挫伤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因此,只有把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推动力量。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整体推进与培养典型的关系。“十一五”时期是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 关键时期。我市农村生产条件千差万别,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个标准、一种模式地建设新农村是不可能的,也是很不现实的。我们必须坚持搞好试点、树立典型、积累经验、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既做到全面启动、整体推进,又注重培养典型、以点带面。乡镇(街道)领导要包点包村,给试点村工作以强有力的指导。要通过典型引路的方法,为指导面上的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建设新农村,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既有看得见的硬指标要求,又有看不见的软指标要求。如果说建设新农村与以往抓“三农”工作有所不同的话,就是新农村建设既涵盖了“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又包含了实现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既有硬件建设的要求,又有软件建设的目标。过去,我们往往是重视了硬件建设,忽视了软件建设,结果是硬的没有真正硬起来,软的却越来越软。因此说,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软硬兼施,两手都要硬。要在继续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软件建设,特别是要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短板”拉长。要选准突破口,找准落脚点,使加强软件建设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中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句话的总要求。这五句话,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含了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全面落实这个总要求,紧密结合我市实际,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要按照“生产发展”的要求,重点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任务。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增强农业农村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才能为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必须始终把发展生产放在首要位置,着力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上求突破。要在效益原则的基础上,按照于幼军省长来汾调研时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优质“汾州”核桃基地建设。要加大对以核桃和小米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发展等级在千万元、5000万元和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逐步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农村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大力实施项目引进战略,积极引导大项目向农村转移,带动农村二、三产业 发展;不断加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健全农村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建立农副产品的“绿色通道”,真正把“生产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要按照“生活富裕”的要求,重点抓好城镇化建设和农民增收。生活富裕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实现生活富裕,要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为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要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助农政策,严厉打击各种乱收费、乱摊派行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支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的优质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值增收。要鼓励支持农民以土地换股份、以土地换就业,大力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稳步增加来自农业外部的收入。要进一步加快以“一城四星”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切实保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步伐,切实做到以新农村建设带动城镇化建设,通过城镇化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要按照“乡风文明”的要求,重点抓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建 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当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已影响到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到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要紧紧抓住这一薄弱环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在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培养新型农民上下功夫。要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培训,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扩大“普九”教育成果,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确保农村适龄儿童100%享受义务教育。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确保农村每个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或就业技能。要积极开展新型医疗合作试点,不断扩大覆盖面,确保三年内普及新型医疗合作制度。加强农村卫生院、所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医药价格监管,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做好 “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类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深入开展各种移风易俗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和提升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水平。
(四)要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市大多数农村存在环境“脏乱差”、建设“小乱散”的问题,亟需加以解决。要坚持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做好村庄民宅建设规划,着力在整治村庄环境和完善基础设施上求突破。要继续抓好以村村通油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和人畜饮水解困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解决农村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等突出问题。要大力开展治理脏乱差活动,清除土堆、粪堆、柴堆,禁止垃圾乱倒、脏水乱泼、电线乱拉、厕所乱建、畜禽乱跑,逐步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和旱作节水农业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继续搞好荒山绿化、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五)要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重点抓好村务公开和组织制度建设。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要深入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找准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找准存在问题,扎实搞好整改,特别要抓好两个“三项制度”的落实工作,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结合乡镇(街道)党委换届和村 委会换届选举,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和农村党支部“五星”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从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头人的需要出发,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干部特别是“两委”主干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发展经济、民主管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加大对农村优秀干部的提拔使用力度,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使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管理新农村的主人。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全局性的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吕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狠抓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各乡镇(街道)要切实把建设新农村摆到重要位置,按照“五句话”要求,认真抓好工作落实。首先要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挂帅,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其次要建立包扶工作责任制。要按照以乡为 主、市乡结合、齐抓共管的原则,建立市乡领导、市直部门、帮扶企业、驻村干部“四位—体”的包扶责任制,明确包扶的重点、目标、责任、措施和时限,一定3-5年不变,直至完成包抓包联任务。包扶领导要深入包扶村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加强指导,帮助解决问题,切实担负起领导、组织、协调的责任。包扶部门要选派干部驻村工作。驻村干部要沉得下身子,甘于吃苦受累,干出几件群众看得见的实事、好事来。包扶企业要在项目、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尽可能地给予支持和帮助。第三要强化督促检查。市乡两级新农村建设组织领导机构都要组成专门的督促检查力量,对包扶部门和驻村干部的工作状况进行督查,对工作不力、作风不实的,要予以曝光。从今年开始,市委将把新农村建设列入各乡镇(街道)、各部门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二是广泛宣传,全民动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墙报、宣传栏、宣传车等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原则要求和主要任务,宣传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要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建设新农村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三是健全机制,加大投入。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的长效投资建设机制。要认真落实财政支农资金“三个高于”的政策,从今年起,每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预算基本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要加大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尽可能地把相关的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提高使用效率。要建立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一企一村”结对建设新农村活动,鼓励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今后,市委、市政府将每年召开一次新农村建设表彰大会,评选一批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并给予表彰奖励。
四是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注重实效、搞好服务”的原则,采取措施,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基层组织要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组织发动群众、引导农村建设、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上出思路、定方案;涉农部门要在调整农业结构、指导农民生产、扶持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素质上下 功夫、求实效;交通、林业、国土、建设局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在村镇规划、道路建设、住宅建设、村庄绿化、国土整治、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积极帮扶;组织人事、科教文卫、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在农村干部素质提高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狠下功夫;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活动。其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包扶活动,使建设新农村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同志们,建设新农村,是农业的春天,是农民的福音,是农村的希望。全市上下一定要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实现汾阳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在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召开的会议,是“十一五”开局和新年伊始召开的第一个全市性的重要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刚才,仕芳同志传达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
神,会议结束时*同志还将作具体部署。下面,我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十五”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农”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积极推进农村“三化”进程,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重点抓好县镇经济、特色农业,加快中心镇发展,大力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和“十百千万”工程,扎实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动了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全面持续稳步发展。200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完成82亿元,比2000年增长18.8;农民人均纯收入4698元,比2000年增长29.4。总的来看,“十五”时期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的时期,是“三农”工作取得较大成效的时期,也是农民得到实惠较多的时期。
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和省委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发展、确保农民增收的措施,为加强“三农”工作、加快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05年全市gdp达803.9亿元,比2000年增长近一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34.7亿元,比2000年增长一倍以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日益增强。可以说,农业农村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面临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双重挑战,处于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双重调整,承担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社会事业的双重任务,一些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主要体现在:农业基础仍不牢固,农业投入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农业结构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制约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工业化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不多;城乡二元结构特征较为突出,城乡发展仍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卫生、文体等基础设施整体上比较薄弱;农民综合素质较差,文盲、科盲、法盲在农村仍有一定的比重;基层民主建设有待进一步规范,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仍不同程度存在。同时,农村发展的规划问题、机制问题、途径问题、组织保障问题,都亟待我们认真研究解决。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全市各级党政、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执政为民要求的重要体现。过去,我们实行的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为推进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政策,为此农民做出了巨大奉献。这在一定历史阶段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现阶段,我们最薄弱的环节在农村,最困难的群体在农村,最多的隐患也在农村。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更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决策,统筹城乡发展,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工与农、城和乡这两大关系正在实现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转变。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是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所在,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我们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鲜明特征,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执政为民要求的具体实践。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当前,我市和全国一样,城乡差别比较明显,区域发展不够平衡,根本症结就在于广大农村的发
第五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06年既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年,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局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更好地体现执政为民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今天的会议,重点是向大家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精神以及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安排部署,要求全镇人民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面,我就新农村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科学分析,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意义。
“三农”问题事关全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近年来,***镇虽然按照“生态旅游型边贸口子镇”的发展定位,在全镇干群的团结拼搏,艰苦奋斗下,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村面貌也有了大的改观,但是总体而言,我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落后,突出表现在一是农业化程度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还处在起始阶段,农产品的品种质量结构、农业的区域布局、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破阶段,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农民生活还不宽裕,农民增收缓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可能性较大。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五是农村面貌还比较落后,人居有待进一步改善。这些情况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既包括了路电水气等生活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也包括了以农田、水利科技等农业基础设施为主的产业能力建设;既拨阔了村容村貌环境整洁,也包括了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并同时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提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是国家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转向,表明党和政府已下定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建设为主向更多地支持农村建设转变,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因此,我们务必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分析,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扎扎实实地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以20字方针为抓手,结合我镇实际,深入开展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工作。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安排,也是其总体目标。这精辟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因此,我们要以20字方针为抓手,深入开展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工作。
1、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的现代化,以粮油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一是要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积极探索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子,着力推进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镇作为一个纯农业生产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已基本形成了粮油、柑橘、仁用杏、畜牧养殖、中药材等五大产业区,农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农业效益正逐步提高。今后,我们还要坚定不移地围绕这五大产业在调整农产品质量、农业布局方面进一步优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调整,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原则,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全面升级。二是要做强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努力,力争到2010年,全镇柑橘面积发展到1万亩,仁用杏面积发展到5000亩,畜禽养殖成为农户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同时要拉长生产链,大力培养一批农产品加工业,既能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还能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小城镇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三是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由于生产生活分散,信息不灵等因素,导致农民在时常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我们应该借鉴外地经验,引导和鼓励发展一些协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让这些组织以提供科技服务为主要内容,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带领农民致富。
2、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着力推进新村镇建设。目前,我们农村(包括集镇)的现状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脏、乱、差、散,人居环境十分恶劣。为此,我们要按照“规划科学,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目标,大力建设新村镇,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集镇建设上,增强集镇功能,提高集镇档次,扮靓集镇容貌。集镇管理要实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制度,尤其对建房要高标准、严要求,严禁不按村建、土管部门的要求私搭乱建。今年,我镇还要下大力气抓好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集镇亮化、美化、香化、净化的目标。在村庄建设上,一是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抓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二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垃圾处理和通电、通路、通水、通沼气、通信息等“六改五通工程”,引导和帮助农民解决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问题。今年,我们将借助“村村通”工程,重点先修好竹玉路、三柳路、石盘路等几条主干道,彻底解决交通“肠梗阻”问题,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受益村群众对这次修路要予以支持配合,按照“一事一议”的规定,搞好投工投劳、投资建设。三是要加强村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高起点规划村庄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农村社区。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配套设施,抓好文化娱乐、休闲活动、商贸服务、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要说明的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改善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抓好科学规划,建设要实实在在,有成效,切不能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
3、事实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工程,着力推进现代农民素质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一是加强新农村农民后备军建设,对初中、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知识型和技能型的现代农民。二是大力推广农业先进使用技术。充分发挥镇党(成)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实用技术培训,经常性的开展党员电化教育、田间管理现场培训,发放实用技术小手册等多举措、多形式的培训,努力使每个农户都有掌握
一、两门运用技术的劳动力,每个村都有一批科技示范户。三是继续抓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使广大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点,掌握新技术。四是要经常性地和劳动、扶贫等部门联系,请他们搭建培训平台,组织务工农民转移培训并推荐就业。通过培训,使农民的素质得到提高,就业技能得到增强。
4、加强农村民主管理,着力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一是要创新农村民主管理和文明建设方式。扩大农村基层民主,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逐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完善以村级事务民主听证会制度为重点的村务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下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全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文明新风,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开展村民文明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利用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创建等活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和谐。二是要全面建设农村工作“服务员”制度。各驻点领导和驻村单位负责人要配合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组深入各村,当好新农村建设“服务员”,具体要在帮助村组搞规划、上项目、争取资金、扶贫帮困、宣传政策、科技指导、矛盾纠纷调处等方面作好工作,切实担负起新农村建设“服务员”的职责。
三、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加快社会发展;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加强领导,加大力度,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确保2006年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有一个好的开端。
1、作为离农民最近的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我们基层政府应该牢牢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是要把握住全面科学规划,城乡统筹,着眼未来,分步实施的原则;二是要把握住从本地实际出发,从本地的已有基础出发的原则;三是要充分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施行分类指导,本着实事求是,宜快则快,宜慢则慢,条件成熟的先行,条件不成熟的缓行的原则;四是必须要下大力气搞好组织发动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政府真正担当起组织者、推动者、协调者的身份;五是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日能够完成的,它是政府中长期的目标,因此需要几代人为之奋斗,不能开展暴风骤雨式的运动;六是必须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原则来构建未来的新农村;七是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
2、在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和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镇实际,探寻一条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道路。
一是超前全面规划,内容分步实施。规划既要包括政治、经济、精神文明等大的方面,又要包括城镇、中心村、交通、农林水、教育、文化、卫生及农业植保体系等规划。
二是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规划建设乡镇经济园区。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要着力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在利用好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三是以规划促农村规范建设,以宣传更新农民观念。要在规划好交通骨干网络的同时,搞好教育、卫生、村庄、社区服务、商业流通的布局,并做好水、绿化各项配套工作。新农村建设要大力做好道路、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也是今年我镇工作的重点所在。农村基础设施跟不上,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消费就是一句空话。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大的发展以后,农民才有条件消费。换言之,农民收入增加是启动农村市场的前提,而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启动农村市场的条件。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并通过宣传教育使农民成为新型农民,更新他们的生活观念、改造他们的生活环境和转化他们的生产方式。
四是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就近转移农民就业。以政府组织,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特别是招商引资)为形式。以就业为目的,以阳光工程为载体,加快农民劳动力向城市、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积极搞好农民转移培训,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实行城乡一体化,以此推动土地向种田和养殖能手集中,实施标准化种植和养殖。
五是深化农村综合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积极扶持和引导民间协会功能开展其章程内的各项事务,做到农民自己能办的事情让农民自己办,把农民推上新农村建设大舞台的最前沿;政府则应该不断转变职能,起到引导、服务、支持的催化剂作用。
六是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和制度规范,进一步落实“四民主、两公开”,不断提高村民依法自治的能力和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城乡基层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建设民主法治、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关键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其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我们必须结合当前村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阵地作用和农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巩固先进性教育的已有成果,使之为我镇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是要深化思想认识,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驾驭能力。二是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着力打造一支适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干部队伍。要做到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做“服务型”干部;不断提升科技能力,做“技能型”干部;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做“发展型”干部;不断提升带头能力,做“示范型”干部。三是要抓住关键措施,着力创建一个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的干部任用选拔机制。四是要求实事求是,着力塑造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干形象。
同志们,我们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应该鼓足勇气和信心,调动和激发我镇干群的积极性、创造性,抢抓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加快改变我镇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用我们的辛勤劳动和创新智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舞台上尽显我们的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