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资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探析

时间:2019-05-12 16:2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资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资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探析》。

第一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资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探析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资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探析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党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适时合理地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成为摆在当前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为此,我们就如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作了专题调查研究。

一、切入点:顺应形势,增强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宏大的系统工程,它要求顺应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城乡互动日益加强、农村党员从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以及党员流动性增强的趋势,加强党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 创新和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党组织设置向非公有制企业和各类经济组织延伸。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要求各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把生产发展摆在第一位,调整组织设置,在农村各类经济组织中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做到经济组织发展到哪里,党员的作用就影响到哪里;党员发展到哪里,党组织的设置就深入到哪里,使党组织的格局与经济规模、经济形势相适应。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强党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农村生产力,而且有利于自觉调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驾驭力和领导力。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党组织设置为农村无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尽职平台。传统的农村党组织设置模式,无法为农村无职党员发挥先锋

模范作用提供尽责平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无职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个农村党员都应是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和中坚,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设置上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按行政地域设置模式,从有利于促进村级工作开展和调动无职党员的积极性出发,根据农村党员的工作实际和自身特点,分类设置党组织特别是党小组,从而让每个无职党员头上都有一份责任,每个党员都有自己的尽责平台。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党组织设置与新形势下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相适应。传统的设置方式,往往考虑如何正常开展组织生活较多,研究怎样发挥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较少,没有按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发挥的作用进行教育和管理,教育管理方式单一,特别是对流动党员,缺乏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更谈不上发挥其作用,导致农村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素质总是提高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有一大批责任心强、素质较高的党员干部从中发挥生力军作用,这就要求党组织设置在更科学合理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尽可能地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使每个党员干部都纳入党组织经常性的管理和教育,切实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二、立足点:面对现实,增强资兴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合理性

资兴市共有34个党委,34个党总支,647个党支部,14313名党员。现有农村基层党委29个,占全市基层党委的85%;农村基层党支部379个,占全市基层党支部总数的58.6%,其中行政村党支部266个,占41%;农村党员9262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64.7%。从目前来看,资兴的农村党组织设置形式主要是按传统的行政地域设置,即按行政区划,在乡镇(街道)一级设立党委,村一级设立党支部,组一级设立党小组。此外,也有一些地方在非公有制企业等新经济组织中建立了党组织,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和责任岗上。这一传统的设置形式,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弊端已经逐步显现。主要体现在:

一是不利于加强对新经济组织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的领导。随着农村市场化

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经济组织结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量涌现,据统计,资兴目前就有农民养猪、养鱼、种果、种蔬菜、杂交制种、竹木加工、农家游、组织劳动力转移协会共8个,在这些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是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而现实的情况是,绝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建立党组织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者想建立却没有得到一些党组织足够的重视,导致存在着“有企业(协会)无党组织”的现象,党对新经济组织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的核心领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不利于加强对农村无职党员的管理。当前,农村部分无职党员缺乏尽职平台,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难以找到自我。调查发现,部分农村党支部不开展经常性的组织活动,党员作用的发挥还只局限于每年开几次会,选举时举举手而已,党员应尽责任难以尽到和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一位农村老党员甚至说:“支部平常不开会,不搞活动,到年终收党费才找党员,我们成了只交党费的党员。”

三是不利于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随着非公有制企业和各类经济组织的出现,部分党员也流入到这些组织中,有的还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但由于没有相应的建立党组织来管理这些党员,导致出现“有党员无党组织”的现象,一些党员甚至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有点组织观念的还委托家人交党费,个别党员几乎与组织失去联系。

三、着力点:努力探索,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实效性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要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形式多样化发展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组织设置,完善工作措施。

1、提高认识,增强调整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新思路。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建立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党组织设置,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经

济社会发展。农村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经济组织的大量涌现,各地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要求党组织设置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去适应客观现实,这样,才能真正建立各具特色的党组织设置,才能带来党组织工作旺盛的生命力,从而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建立健全党组织设置,才能保证党的组织体系的整体性。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全党组织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农村基层党组织把广大农村党员有效地组织起来,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党在农村就会失去坚定的、可靠的基础,党的组织体系的整体性就会受到破坏。因此,建立健全农村党组织设置是构成党的组织体系整体性的必要条件。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建立健全党组织设置,才能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两个作用”。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底,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由此可见,党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主要依靠党的基层组织进行的。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有利于改变目前一些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力不从心的状况,有利于对党员实施组织监督,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是落实从严治党方针的有力保证。

2、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党组织设置的新形式。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调整和完善,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进行的过程,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要鼓励基层积极探索,勇于创造。目前,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完善:

(1)在行政村,要进一步理顺党组织设置形式。一是行政村党员人数在50人以内,暂不具备改建党总支部条件的,应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重新划分党小组和新建党组织。其中经济比较发达、专业分工比较明显的行政村,可按行业划分成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党小组;村级企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可建企业党小组,与按村民小组划分的党小组同时并存。二是行政村党员人数超过50人,或党员人数接近50人,专业分工比较明显的,可改建行政村党总支或党委,党员按行业或居住远近建立党支部和党小组。三是按党员责任岗设置党小组。村党支部可以分经济发展、村务监督、公共事务、思想政治工作四大类分别设置科技致富岗、政务财务监督岗、治安调解岗、新风倡导岗等16个岗位,并根据每个党员的不同情况,因事设岗、因人设岗、因需设岗,“对号入座”,因岗管理,并按责任岗设置党小组。2005年,资兴在彭市乡推行按责任岗设置党小组的试点取得成效,现在全市正在推行。

(2)在非公有制企业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要建立各具特色的党组织设置形式。一是跨村、跨乡的经济联合体,相对独立,比较稳定,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可建立党的支部,由经济联合体所在地党组织领导,或由所在地党组织确定其隶属关系。比如碑记乡,针对煤炭企业和水泥企业党员队伍的实际,从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角度出发,分别建立了煤炭企业党支部和水泥企业党支部。二是针对“有党员无组织”的私营企业,要因厂制宜采用不同形式,灵活设置私营企业党组织。其中对坐落在乡镇所在地的私营企业,可采取以下办法:企业规模大,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又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私营企业,一般以企业为单位建党支部;企业规模小,正式党员3名以下,或虽有3名以上党员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一时难以单独建党支部的私营企业,就近或按行业建立联合支部,或者将这些党员直接划归工办党支部管理;对坐落在行政村的私营企业,除企业规模较大,党员数量较多外,为理顺同行政村支部的关系,一般设立党小组,归行政村党支部领导。党员数量较多且已建立党总支的行政村,也可建立企业党支部,归行政村党总支领导。三是在一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设立党小组。如资兴东江镇田心村,近年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相继成立了东江菜、东江鱼、生猪等5个专业协会,在此基础上,每个专业协会都成立了党小组,紧密了村党组织与村支柱产业的联系,有效促进了产业发展。四是对外出的党员,要根据外出时间和人数来设置党组织。外出时间较长,人数又较多的,可建立临时党支部或正式党支部,人数较少的可建立临时党小组或党小组,原则上由本乡或本村党组织领导;从业地点比较固定的,也可由所在地党组织领导或由所在地党组织确定其隶属关系。

3、明确目标,逐步建立和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新格局。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服从和服务于农村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适时地调整和改进党组织设置,需要新建的新建,需要调整的调整,需要改进的改进,在调整和改进党组织设置中,要注意把握三条原则。一是服务经济的原则,要从有利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二是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新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以及行政村新建、改建、联建党组织要按行业、地域相近的原则调整和改进组织设置。三是便于工作的原则。要根据党员从业性、流动性来设置党组织,以增强党同群众的联系,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具体思路是要建立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结合,覆盖整个农村的党组织设置新格局。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

[摘要]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它向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力~iU,l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和根本目标,它包括执政能力、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村文化建设和统筹农村社会发展的能力。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因素主要有思想认识不足、队伍建设滞后、管理体制、发展现状制约等方面。对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陕西省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切实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坚持党管农村的重大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当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着诸如观念滞后、队伍结构不合理、文化素质偏低、组织功能弱化等问题,因而导致基层党组织能力不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和水平,乃是关系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本文从农村现代化的视角,以陕西省为重点,简要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的相关问题。以冀有助于农村基层党建和新农村建设。

一、“后发”现代化中的农村问题

“后发”现代化是在传统农业社会内部展开的,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村发展的迟滞现状成为制约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同时,农村还是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化政治中,农村扮演着关键性的„钟摆‟角色……如果农村支持该政治制度和政府,那么,该制度自身就可免遭革命之虞,政府也有希望使自身免受叛乱之虞。如果农村处于反对地位,那么,制度和政府都有被推翻的危险……在一个具有有限政治参与的体制内,传统的乡村精英分子的支持足以使政治保持稳定。而在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正在拓宽的制度内,农民就成了决定性的集团。”因而,国家有必要高度重视和顺利实现农村的现代化转型,方能最终实现现代化起飞。

在亚洲“四小龙”所开创的“东亚模式”中,这一点极为明显地表现出来。“东亚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处理好农村发展和推进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比如,台湾地区先后进行了两次土地改革。第一次土地改革“通过田赋征实、肥料换谷等制度,台湾工业化从农业和农民中获取了大量的资本积累。据有关研究,从农业部门流出的剩余,1952年为44亿元,1952—1955年的年平均量为49亿元,1956—1960年的年平均量为31亿元”。第二次土地改革则以推行共同经营和委托经营为主,旨在促进土地所有者和生产者的分离,实现农业的专业化生产、机械化耕作和企业化管理。“如果说台湾的第一次土改解决了土地所有权问题,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那么第二次土改才真正解决了台湾农业现代化问题,使台湾的农业与工业一起走上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大道。”和台湾地区一样,韩国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后,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亲自主持发起了旨在推动农村发展的“新村建设”运动,以协调工农业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通过这一运动,农村的落后现状得以彻底扭转,工农城乡差别大大缩小,实现了现代化起飞。

30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在现阶段,“三农”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继续推进现代化,就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和促进农村的全面进步,以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可以说,我国现代化的全面实现,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此情况下,党和政府适时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而“十一五”时期则是推进现代农业、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更鲜明地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就把新农村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之中。这些都意味着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入到一个全新时期。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农村现代化新时期的到来也向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的核心则是其能力和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心应该是能力建设,这是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

二、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能力要求

具体而言,新农村建设要求基层党组织主要提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一)农村建设新阶段中的执政能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现着党对农村的彻底领导。在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仍应置于首位。

首先,要更坚定地坚持和强调“党管农村”的重要原则。针对近年来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不力的状况,必须强调党管农村、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我党的一项重要原则,在面临诸多新问题新挑战的情况下,非但不能削弱和淡化党的领导,反而要更加坚持和强调这一重要原则。

其次,对村民选举活动要积极参与和主动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是基层党组织领导村民选举的明确法律依据,因而应该积极参与和主动领导。积极参与,就是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引导村民认真、正确地行使权利;也应该动员党支部成员作为候选人公平参选。主动领导,就是配合村民选举委员会做好选举组织工作,并切实履行监督职能,保证选举公正。

最后,坚持对村委会的领导和对村务公开的监督。由于人们对村民自治的片面理解,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党支部难以领导村委会的现象。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从制度层面上增强党支部的群众基础。近年来开始普遍推广的“两票制”、“两推一选”、村两委的“一体化”、“一肩挑”等,都是值得重视的探索。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民代表会议主席”、“双签制”的做法,很好地解决了党支部与村委会“民意基础不对称”的问题,增强了党的群众基础,有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二)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致富、带富能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大幅增收,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对于处于西部的陕西农村来说,这方面的能力建设更显重要。

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和现代农业理念。在西部农村中,农民的市场观念不强,缺乏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小农生产经营依然占优势。基层党组织要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必须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以市场化和产业化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特色产业形成。

其次,积极促进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其迅速准确的市场信息、较高的专业化水平,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服务,降解了分散农户的市场风险,并通过利益机制把分散的农民连接成为一体,成为农村社会中一种具有多元功能的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应该积极促进这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以其发展经济和整合农村社会的独特功能,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最后,努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应以一定的村级集体经济为基础,但是,现有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表现出困难重重、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等不利态势。基层党组织要更新观念,努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三)引导农村文化建设的能力

面对农村文化凋敝、主体价值观缺失、一些落后腐朽思想死灰复燃的严峻现实,基层党组织应具备引导文化建设能力,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

首先,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当前,各种自私自利的、消极颓废乃至腐朽堕落的思想观念在农村沉渣泛起,喧嚣一时,扰乱了农村的人心,搞坏了农村社会风气。基层党组织要积极重视“乡风文明”建设,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多种文化形式,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农村社会。

其次,宣传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的能力。即利用村民自治这个契机,积极宣传和引导农民群众,普及法治理念,为乡村社会增添法律文化,以法治理念促进新农村建设。

最后,重塑集体主义观念的能力。近年来,集体主义观念受到了种种责难,似乎它和市场经济是天然不相容的。然而,我们发现,从闻名遐迩的南街村、华西村到小有名气的陕西省户县东韩村、礼泉县白村等,正是集体主义观念提供了强大发展动力。因此,基层党组织应该努力重塑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农村的思想凝聚力。

(四)统筹农村社会发展的能力

新农村建设是推动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旨在全面、整体地推动农村发展。在内容上,它包含了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法治强化和文化建设;在结构上则是着力优化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建设主体、资源供给、人才供应等要素。从短期目标而言,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改变农村发展不足的现状;从长远目标而言,则是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整体现代化,彻底改变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学会正确处理多方面关系,包括争取资金与挖掘内部潜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文明乡风建设、坚持领导与转变职能等。总之,要统筹经济、政治与文化均衡的发展,推动农村整体进步。

三、基层组织能力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措施——陕西省的探索和实践

根据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制约因素和陕西省的实际做法,笔者提出如下解决思路:

(一)思想认识不足。重在教育和规范

对于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有的作用和能力,不少基层党组织还存在着模糊认识,缺乏思想上的重视和准备。对此,应扎实开展对基层党组织成员的思想教育,并强调教育的规范化和设定明确目标。在教育规范化方面,陕西省委通过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组织实施素质培训工程。要求各市委每3年对乡(镇)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普遍轮训,各县(市、区)委每年要对基层组织成员进行不少于10天的培训。同时,设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即以“三级联创”活动和“旗帜工程”为契机,争取通过5年努力,使全省80%的乡(镇)党委达到“五个好”乡(镇)党委建设目标,90%的村级党组织达到“五个好”村级党组织建设目标。

(二)队伍建设滞后。应予调整和加强

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队伍状况是制约其能力建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当前基层党组织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结构不合理,“„三偏‟现象突出:在许多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着年龄偏老、文化偏低、数量偏少的„三偏‟现象”;二是党组织活动难以保证,党员队伍出现“断层”;三是党组织工作状态不佳。对这些问题应努力调整。

首先,积极推行制度创新,选好“带头人”。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两推一选”、“双推直选”、“公开选聘”、“下派任职”等办法选好“一把手”,普遍收到实效,值得认真研究和推广。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凤翔和太白三县开展的村支书“公选”颇有典型意义。三个县首批“公选”村支书共131名,并且实行“异地任职”,有力促进了党支部工作。其次,促进组织完善与素质提高。尤其要注重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切实解决“三偏”问题。陕西省委制定了专门规划,力争到2010年,全省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的比例达3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40%;到2020年,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的比例达4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50%。

(三)管理体制阙如.需要认真健全和完善

当前基层党支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村“两委”关系不协调;普遍缺乏对村基层党组织的跟踪管理和明确的考核标准;激励机制不够,基层党组织队伍的待遇难以保障;税费改革带来农村基层组织面临“无钱办事”的困境、村级债务问题突出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人手。

首先,通过交叉任职,理顺现行村“两委”关系。积极推行和提倡具备条件的村支书兼任村委会主任,提倡具备条件的村“两委会”其他成员依法实行“交叉任职”。陕西省委提出,力争到2010年。村支书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比例达到50%,村“两委会”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80%。

其次,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完善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监督。陕西省已经全面推行村干部“年初工作承诺制、年中检查初评制、年末述职评议制”的“三制”管理办法,将考核结果与经济报酬、调整使用和评先评优挂钩。完善任期、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制度。

最后,建立完善待遇保障机制。拟逐步将村干部的补贴报酬直接列入市、县(区)财政预算;积极推行在职、退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探索村干部“年薪制”和公职化的路子;多途径解决村干部的政治待遇问题。前述陕西省宝鸡市三个县“公选”村支书的另一亮点就是“年薪制”,通过待遇保障提高了工作积极性。

(四)发掘自身潜力,寻求突破口

长期积累下来的发展滞后,不利地域条件和较为闭塞的文化环境,传统习惯对市场的天然排斥等,是西部农村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因此,基层党组织必须从发掘自身潜力人手,认真寻求突破口,然后才能带动发展。在这方面,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张堡镇白村的经验值得重视。

白村从一个没有优势的落后村一跃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首先得益于组建了一个好班子。在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班子成员增强了“村荣我荣、村衰我耻”责任感。他们把企业模式和竞争机制引入班子内部,实行项目包抓,责任到人,并进行考核奖惩;开展“党员九带头”活动,发挥党组织的整体优势。其次,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思考,明确提出“舞水果龙头,敲养殖锣鼓,奏三产乐章,唱经济大戏”的发展思路。现在白村年产优质果6000多吨,2005年此项收入就达1000多万元。村里还积极走农商结合的路子,多渠道增加群众收人。最后。为了保持发展优势,白村注重培养新农民。村里筹资定期举办科技知识讲座、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树立新观念。在全村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和长年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树立新风尚。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容丰富,目标要求甚高。当前应该围绕着提高能力这个核心来推动建设。真正体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扎实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村社会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实现。

第三篇: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需要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尤其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奋斗。

党组织延伸到基层、支部建在村上,这是我们党的一个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在农村执政基础之深之牢的根本所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党联系、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贯彻落实,农民群众的生活改善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推动,党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维护,“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去实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抓住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抓住了关键,就能够取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权。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服务功能不强和党员队伍“青黄不接”等问题,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适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围绕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经济建设是中心,农民增收是核心,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人上下功夫。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依托农民专业协会、农产品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基地和主导产、业等设置产业党支部,把党支部的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与农村经济组织的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优势结合起来,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办了不划算的事情,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不断改进村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坚持和完善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两推一选”办法,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人,选进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尤其要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要继续做好选派干部到村任职的工作。我省近年来分两批选派9000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相对贫困、后进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这一做法要总结完善、继续坚持。要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和“双强

型村干部”培养计划,既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更要注意培养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积极探索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有效方式,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断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适应“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科技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为群众创造生产、生活的良好环境。农村党员干部要牢记“八荣八耻”的要求,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广大农民群众作出表率。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注重开展对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现,集中体现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搞好规划,将住宅改造与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卫生设施、教育设施的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村容整洁的要求。

适应“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激发活力、促进和谐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民是农村改革、发展和建设的主体。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发展力量的重要途径。要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有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把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进一步疏通和拓宽民主渠道,积极推行农村基层党务公开,保障党员能够切实行使民主权利;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总结运用基层的创新成果,健全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村“两委”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程序,保证村民自治健康发展。要改进群众正作的方式方法,善于通过启发教育、民主协商、示范引导等方法推进农村工作的开展,自觉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教育等手段解决农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切实关心爱护农村基层干部,探索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为他们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第四篇: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新农村建设的

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寒假期间,我回到老家对我们周边地区的进行了认真观察和走访,为避免地方共性和特殊性

调查了不同乡镇和村庄。

2006年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那么要做到上述五点根本保证是什么呢?我认为加强党组织建设(尤其是基层)、稳抓经济建设不动摇是关键。首先作为直接管理农村的基层党员干部是看得最清楚也最明白农村现状和迫切需求的,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党的基层党员干部就是冲在前线的领头兵,基层党员干部是否能够廉洁公正高效的为民办好事、办对事、办实事、办难事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失败。其次,经济的发展是基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可以促进和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定,稳定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为惠民政策和措施的顺利落实和实施提供根本保证。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年。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实施者,农村各级基层党组织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我们对此开展了深入调研。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一是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加上近年来,农村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难,党组织内新鲜血液少及外出流动党员多,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党员管理难度大。致使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生机和活力不足。二是部分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与工作要求不适应。部分村级干部文化偏低、年龄偏大、素质偏差,思想观念保守,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同时,少数干部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总感到老办法不能用,狠办法不敢用,新办法又不会用。另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缺乏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村出现班子“不调整不行,调整又无合适人选”的现象。三是领导发展能力不强。一些村党组织领导眼界不够宽广、信息渠道单一,缺乏机遇意识,领导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强,增加农民收入思路不清,点子不多,错失了许多发展良机;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更不用说去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了;先富起来的个别干部,有的带富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有的甚至担心参与的人多了会影响自己受益,造成带富能力发挥不突出,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党员求知求富的实际需求。四是村级无积累,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许多村的集体经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甚至多数村是“空壳村”,无集体经济积累。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经济是基础,是村级组织发挥作用、凝聚民心的依托。无钱办事,就会变得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②缺乏坚强有力的村班子。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公正无私、信念坚定、积极稳重能带领百姓发家致富的好带头人。就目前来看,很大一部分村班子的现状(安于现状、懒散骄纵、不思进取、指一处打一处、谋求私利)还不能胜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⑦农村缺乏娱乐设施和文化设施。目前,绝大多数农村没有像样的娱乐场地和体育设施。体育运动更是匮乏,学校附近的还可以进去打打篮球和乒乓球,老年人只能坐在村头晒太阳。像书屋、文化宫、健身房等也应适当的投资设立,不但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还能学到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身体,延长寿命。③落实基层党建。党的建设对于党员干部的优化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意义重大。在基层的党员干部存在侥幸心理,以为中央遥遥不可及,不思进取,缺少带头搞建设谋发展的积极性。党员干部不勤学、不善学、不愿

学的腐朽风气需要净化

二、实施的成效

今年以来,我局狠抓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五大一提高”主题活动,促进干部职工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服务水平,积极主动创先争优,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局党委十分重视干部作风建设,年初召开专题会议,确定了以局长吴谷勋为组长的作风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机关的副书记、副局长黄荣同志牵头,政工人事股、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召开了联村干部动员会,明确活动具体要求,并印制宣传资料,主动联系乡镇、村组,以深入基层开展“大走访”、“大宣传”、“大调研”、“大讨论”、“大服务”的实际行动,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加强学习,提升服务,促进机关作风大转变。

(一)是强化学习,提升素质。采取聘请专家授课、班子成员讲课、中层干部业务骨干辅导等多种形式,让干部职工既当讲师又当学员,在讲课中锻炼能力,在学习中提高素质,已组织集中学习7次,其中请县内专家讲课2堂,局中层以上干部讲课3堂,业务辅导课1堂。9月19日,我局邀请县党校原校长许何生同志主讲了《社会综治形势汇报课》,局系统(含二、三级机构)全体在岗干部130余人参加。

(二)是忠诚履职,优质服务。充分发挥商务职能,维护消费者利益,为企业和经营者提供优质服务。

1、积极开展家电下乡防骗补工作。家电下乡领导小组自4月份开始,用一个多月时间对全县23家家电下乡备案销售网点进行了防骗补专项检查,共走访调查了700多户农户,做调查笔录594份,查处违规案件6起,使国家惠农资金落到实处,得到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

2、积极推进市场监管服务体系全国试点县工作。商务综合执法大队坚持日常巡查,开展专项行动,共查处肉类违法案件5起,查获不合格肉品283公斤;查处酒类违法案件2例,假冒酒类700余瓶,有效净化了市场,维护了消费安全。

3、全心全意服务企业,助推经济发展。上半年共帮助企业申报各类政策支持项目8个,支持资金300余万元,已到位资金180余万元。

(三)是加强督查,巩固机关作风建设成效。局作风建设领导小组经常组织对机关、二级机构进行不定期作风督查,将督查情况发文通报,并与考核评优挂钩。今年已组织督查2次。

(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开展“五大一提高”活动。

1、是积极开展“大走访”、“大宣传”活动。将干部联村变为股室联村、二级机构联村,安排联村干部所在的股室人员,所联系的二级机构班子成员与联村干部一同下村入户,向联系村群众公开了姓名、电话、职责,方便群众联系。开展送政策下乡活动,印发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宣传资料2000余份。开展民调走访活动,各联村干部逐家逐户上门,做好民调宣传工作,入户率达到92%。在6.10山洪灾害发生后,全体联村干部第一时间下达联系村帮助救灾,并发动全系统干部职工捐款2万元。4月中旬和9月初,集中开展2次蹲村组干部驻村走访活动,驻村干部住农户都在一周以上,9月初还协助冬塔乡开展为期3天的计划生育集中行动。二是深入开展大调研活动。每位蹲村组干部走访农户60户以上,客观收集整理一手资料、数据,全面收集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共收到群众意见、建议83条,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1.能否提高农村特困户(特别是孤寡老人)的救助金标准,扩大范围;

2.希望加快村级公路硬化进度;3.希望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4.希望扩大对无房户、危房户的补助范围;5.加强对村务公开的监督。6.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社会治安管理。三是及时梳理、认真总结,撰写民情日记和调研报告。

联村干部将在联系点的走访调研情况详细记录,根据切身体会撰写民情日记50余篇、调研报告2篇。

(五)、阳光规范,及时主动,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

根据上级要求,成立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在全系统党员中形成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共识,局党委克服办公场所困难,制作党务公开栏,按照程序,及时公开有关事项,设立意见簿,广泛征求各界意见。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这一目标,广大农民群众既是受益者,又是实践者,必须突出其主体地位。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科学方式和有效途径,为建设新农村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要着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方面有新举措。没有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同时,着重解决好部分党员“双带”能力不强的问题,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培训班,涉农技校、远程教育、流动党校”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帮助农民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提高党员服务农民群众和“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本领和水平,当好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领路人。此外,还要加快工业反哺农业进度,增加财政支农力度,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继续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人才进驻农村协助支村两委带领农民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而形成市县、乡镇、村组、农户“四轮驱动”的新农村建设机制。

二要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在建设和谐农村方面有新气象。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农村良好社会风貌的具体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基层组织要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新风尚,大力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切实提高改造农村精神风貌的本领。在乡风文明方面,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新农村。要通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进一步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要加强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在村容整洁方面,要抓好示范村建设。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实际,从清垃圾、清污泥、改水、改厕等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逐步解决农村垃圾乱扔、人畜混居、房屋杂乱等问题。要引导村居民搞好住房建设。因村制宜搞好旧宅基地有序流转和折旧建新工作,鼓励和正确引导农民逐步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住房改造。

三要着眼于管理民主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加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方面有新提高。要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改进农村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党组织领导下,有序推进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管理民主是体制保证。目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是体制障碍。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村级党组织不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党员年龄老化、知识水平低,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薄弱,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不强。只有高度重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才能真正推进广大农村的民主进程。一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阵地就是形象。要把阵地建设切实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使基层阵地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窗口”、树立党员形象的“窗口”、传播先进文化和文明生活的“窗口”、培训教育农民的“窗口”。二要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三要继续围绕“四双富民党建先锋工程”的组织工作思路,加强村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活力,发挥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在农村脱贫致富、传播先进文化、科技示范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④转变服务管理。转变服务和管理工作,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符合“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新“三民主义”的倡导,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城乡社会公利服务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准,努力向着建设服务型社会的目标迈进。

⑤加大检查监督。中央到地方,高层到基层的检查监督应该切实落实,要达到出其不意、一针见血的检查水平,防止钻空子、走后门、官护官现象的发生。督促各项政策措施的平稳落实和扎实推进,做好政府工作需要频繁的有力的监察。加大检查监督对于培养政府工作人员的廉洁奉公、正义无私、一心为民的工作作风和负责态度都会起到积极的效果。

“攘外必先安内”,避免霸权主义和恐怖势力的干涉和威胁,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需要稳定的社会局面和坚强有力的经济优势。祖国的未来离不开农村的未来,祖国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发展。搞好新农村建设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计,也是人民幸福的出路。

一是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由于农村工作的复杂性,特别是农村中青年农民不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大量转移,农村党员和村级干部队伍总体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一些地方村组织后继乏力,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匮乏。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激发活力。他们的到来,带来了新的事业观念、新的知识技术、新的工作方式和新的精神面貌。大学生“村官”到任后,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摸爬滚打、锻炼成长,干事创业、实现抱负,既有利于解决村级组织后继乏人问题,又有利于改善村干部队伍的结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二是有利于更新农村传统思想观念。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民的领路人,是农村各种复杂矛盾的协调和解决者。而当前农村工作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法制意识薄弱等制约因素,工作起来很难有大的改观与突破。大学生村官是新思想、新文化的载体,他们的“言行举止”将有利于打破农民僵化、保守的观念,把年轻人充满朝气的新思路、新观念、新技术带到农村,给农村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开拓他们的视野,有于更新农村传统思想观念,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是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促进了和谐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后,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引进或创办各类致富的项目,带动本村农民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这不仅将大大提高农民群体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而且将有助于村级领导班子与农民的互动,实现两者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第五篇: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新农村建设的

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年。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实施者,农村各级基层党组织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我们对此开展了深入调研。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一是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加上近年来,农村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难,党组织内新鲜血液少及外出流动党员多,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党员管理难度大。致使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生机和活力不足。二是部分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与工作要求不适应。部分村级干部文化偏低、年龄偏大、素质偏差,思想观念保守,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同时,少数干部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总感到老办法不能用,狠办法不敢用,新办法又不会用。另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缺乏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村出现班子“不调整不行,调整又无合适人选”的现象。三是领导发展能力不强。一些村党组织领导眼界不够宽广、信息渠道单一,缺乏机遇意识,领导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强,增加农民收入思路不清,点子不多,错失了许多发展良机;

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更不用说去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了;先富起来的个别干部,有的带富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有的甚至担心参与的人多了会影响自己受益,造成带富能力发挥不突出,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党员求知求富的实际需求。四是村级无积累,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许多村的集体经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甚至多数村是“空壳村”,无集体经济积累。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经济是基础,是村级组织发挥作用、凝聚民心的依托。无钱办事,就会变得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这一目标,广大农民群众既是受益者,又是实践者,必须突出其主体地位。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科学方式和有效途径,为建设新农村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要着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在发展农村经济、增

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方面有新举措。没有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同时,着重解决好部分党员“双带”能力不强的问题,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培训班,涉农技校、远程教育、流动党校”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帮助农民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提高党员服务农民群众和“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本领和水平,当好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领路人。此外,还要加快工业反哺农业进度,增加财政支农力度,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继续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人才进驻农村协助支村两委带领农民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而形成市县、乡镇、村组、农户“四轮驱动”的新农村建设机制。

二要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在建设和谐农村方面有新气象。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农村良好社会风貌的具体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基层组织要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新风尚,大力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切实提高改造农村精

神风貌的本领。在乡风文明方面,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新农村。要通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进一步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要加强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在村容整洁方面,要抓好示范村建设。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实际,从清垃圾、清污泥、改水、改厕等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逐步解决农村垃圾乱扔、人畜混居、房屋杂乱等问题。要引导村居民搞好住房建设。因村制宜搞好旧宅基地有序流转和折旧建新工作,鼓励和正确引导农民逐步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住房改造。

三要着眼于管理民主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加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方面有新提高。要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改进农村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党组织领导下,有序推进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管理民主是体制保证。目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是体制障碍。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村级党组织不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党员年龄老化、知识

水平低,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薄弱,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不强。只有高度重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才能真正推进广大农村的民主进程。一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阵地就是形象。要把阵地建设切实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使基层阵地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窗口”、树立党员形象的“窗口”、传播先进文化和文明生活的“窗口”、培训教育农民的“窗口”。二要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三要继续围绕“四双富民党建先锋工程”的组织工作思路,加强村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活力,发挥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在农村脱贫致富、传播先进文化、科技示范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下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资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资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是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需要,也是加强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党的农村基层党组......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 为了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通过在课堂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现实中,实践中找到落实的情况,假期我根据老师布置的调查范围于1......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近年来,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大集乡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力量,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

    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范文大全)

    泾川县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实施“强基兴业富民”工程去年以来,泾川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情况调查[大全]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情况调查 寒假期间,我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做了一番调查,在这十多天的调查中,我了解了现在农村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我采访了一些农户和村干部,我对农村......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陈幼辉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下,如何落实200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