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初探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初探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乡村的广泛推进,作为乡村建设重要因素的乡村景观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与研究,同时应该以合理的乡村景观规划作为乡村景观建设的有力支撑,本文就目前我国乡村景观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进行乡村景观规划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
【Abstract】Along with the socialism new rural in the country widely promote the rural construction, as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rural landscape should receive more attention and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should be based on reasonable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of rur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s the support, the article is current our country rural landscape situation analysi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presented in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some of the recommendations.【Key words】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Rural landscapeRural landscape design1、前言
20多年快速的城镇化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9年的《北京宪章》中把这个时代称作“混乱的城市化”,吴良镛先生用“大建设”加“大破坏”来形容。这种破坏是多方面的,其中尤以国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乡土文化遗产的消逝最为严重。就在人们反思城镇建设的得失之时,社会上又吹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
2005年,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此次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现阶段有条不紊的推进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建设的新历史背景下,以全新理念指导的一次农村综合性变革运动。
乡村景观作为形成最早、分布最广的一种文化景观形态,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进行重点考虑与研究的对象,但就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现状来看,乡村景观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蕴含的宝贵的价值正受到城市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冲击。本文通过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和乡村景观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试图探索一种合理的乡村景观规划方法。
2、基本概念解析
2.1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是指在乡村地域范围内多种土地单元组成的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和内涵的景观类型,是人类以农业特征为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和人为特征的综合环境。
2.2乡村景观规划
乡村景观规划是应用多学科的理论,对乡村各种景观要素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保护乡村景观完整性和文化特色,挖掘乡村景观的经济价值,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推动乡村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综合规划。
3、目前我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3.1乡村居民缺乏正确的观念认识,导致乡村景观深受城市化进程的冲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蔓延,乡村居民越来越向往城市的生活方式,发展中的乡村大多向城市看齐,把城市的居住标准、价值观以及建筑形式看成现代文明的标志,乡村呈现出城市景观,宽马路、高洋房、铺装硬地,甚至城市广场、大草坪等在乡村出现,破坏了乡村景观原有的宁静与和谐,忽视了乡村自身有价值的东西,造成传统乡土文化的消逝。
图1城市化冲击下的宽马路、高洋房乡村景观
3.2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景观规划不合理,乡村景观趋于一致,缺乏特色
由于目前乡村景观规划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速度,导致许多乡村布局混乱,出现了空心村、马路村、芝麻村等。
另一方面,为了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与思想,国家安排了一批城市规划师进行乡村景观的规划,但由于规划师缺乏对乡村的了解,没有深刻调查研究各个乡村的现状以及历史文化内涵,而是简单的照搬城市的规划方案,造成温馨宜人、自然分布的乡村聚落被城市常见的行列式布局所替代,总体布局千篇一律。同时全球化背景下的欧陆风建筑大量侵入乡村也造成了乡村景观特色的缺失。
3.3乡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原因在于乡村工业化的推进以及不合理的乡村景观旅游开发。随着乡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乡村兴建起了大量工业企业,不仅侵占了原有的农田耕地,而且排放出的大量工业污染物也严重破坏了乡村的景观环境。
另外,近几年乡村旅游业快速兴起,旅游业的开发为乡村注入了建设资金,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渠道,带来了发展契机,但对乡村景观资源不透彻的分析与对旅游市场的错误定位等因素导致了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景观造成了不可恢复的破坏。
3.4规划缺少对乡村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
俞孔坚教授曾说,在广大乡村地域,哪怕是一株草、一棵树、一座庙、一座牌楼都有说不尽的历史沧桑、道不完的趣闻轶事。这承载着人类历史文明并将继续影响未来人类发展的物质构成要素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文化遗存。乡村景观是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而形成的独特自然景观,而乡村历史文化遗存则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的历史记录,是乡村景观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所以在规划中应加强对乡村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
4、乡村景观规划建议
4.1、加强国内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研究
从世界范围来看,欧美一些国家较早的开展了乡村景观研究与实践,如德国、荷兰、捷
克、英国、美国等,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其对世界农业的发展、乡村景观规划与保护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我国乡村景观规划方面的相关理论尚处于初始阶段,理论研究还不成熟,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广泛推进,乡村景观规划理论应迅速跟上时代的步伐,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能够在合理的理论支撑下健康发展。同时,在进行相关理论研究时,一定要明确乡村景观规划的核心,即是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环境设计,在理解乡村景观的真正内涵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从而为社会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乡村生态系统
在有了坚实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应倡导规划先行,但要明确的是规划不应该是只限于物质环境层面的规划,它还应该思考对人性的关怀、和谐邻里的建构等社会人文方面的内容。这是因为景观不单单是人们审美的对象,它还是人内在生活的体验场所。
4.2、制定乡村景观规划的政策和法规
目前我国的乡村景观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进行村镇规划时主要参照的是村镇规划的一套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但其涉及的乡村景观层面的内容非常有限,在面对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不是村镇规划所能涵盖和解决的,需要制定有关乡村景观规划的法规和政策,作为规划实践中执行的标准。
4.3、引导乡村居民形成正确的观念,提高民众参与的积极性
乡村景观是乡村居民日常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想使合理的景观规划在乡村得到有效实施,还需要乡村居民的积极参与,需要对乡村居民的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能充分认识到乡村景观所蕴藏的宝贵价值。
在调动民众积极性上,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采用了“民主主导”的发展模式,20世纪60年代,日本曾兴起强大的草根性运动——造町运动,这对保护日本传统乡村景观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0世纪70—90年代开展的“一村一品”运动和“美丽的日本乡村景观竞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建设和改变家乡面貌的热情。这些在我们进行新农村景观建设过程中都是值得借鉴的。
我国在这方面的实践主要是于2006年在婺源发起的“中国景观村落”评选,该评选活动可以让古村落景观得到有效地保护与传承,古老再度更新,同时也有利于唤醒民众更强的文化保护意识。
4.4、突出乡村景观的特色建设
乡村景观规划应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既要与村庄周围的自然山水环境有机融合,保护好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又要注重延续原有的建筑文化特色及乡村旧有的空间格局、特有民族文化活动。
充分挖掘农耕文化所承载的“以农为本”思想及人与自然和谐、政治秩序与自然规律和谐的思想。将“天人合一”的观念物化到规划之中。规划的总体格局应该呈现出田园聚落分散式的居民点体系布局、适度面积的农业耕地、林地、草地等自然景观体系布局,同时有河 流、湖泊、湿地等乡村典型的景观要素镶嵌在景区中,以保持生态的多样性,达到自然循环的稳定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广西柳江县下伦屯的景观规划就充分利用了自身的景观特色,下伦屯是连片种植的双季莲藕基地,创出了“中国玉藕”品牌。阡陌纵横的广阔莲田构成了下伦屯的主体乡村景观,目前,柳江县已经提出了开发下伦屯万亩莲藕生态观光旅游景区的规划设想。
图2广西柳江县下伦屯的莲田景观
4.5、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乡村景观是乡村的一种宝贵资源,通过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以旅游的形式对乡村土地进行再利用,可以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实现乡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在进行乡村旅游景观规划时,应结合新农村规划和产业发展,以村庄自然景观资源为基础,以保护乡村景观为前提,以挖掘乡村景观的综合效益为目标,以旅游学及景观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合理安排乡村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来为游人和居民创造高效、安全、健康、优美的环境,为社会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乡村生态系统。
河南省漯河舞阳冯河村的旅游景观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充分运用了“中原水乡”的特色,明确了乡村景观的意向,打造了适合该乡村的水上旅游环线。
图3冯河村景观空间布局
5、结论: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需要以新的姿态去适应,但乡村景观不能完全
妥协于大规模的的城市化,属于乡村的那种特有的自然与人文气息应予以重点关注和保护。
生态环保、富裕文明并富有地域特色风貌的乡村景观才更能适应现代农村的发展需要。在乡村景观规划上,应该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乡村景观规划,构建资源禀赋与功能特色相一致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格局,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陈玉兴,邢燕,高成全,农村村落的规划与布局,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5~1
3[2]葛丹东,中国村庄规划的体系与模式——当今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与技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12~28
[3]汪晓敏,汪庆玲,现代村镇规划与建筑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240~257
[4]陈芳,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其特色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32~86
图片来源
[1]图1城市化冲击下的宽马路、高洋房乡村景观,百度图片
[2]图2 广西柳江县下伦屯的莲田景观,百度图片
[3]图3 冯河村景观空间布局,陕西农业科学——河南省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初探,2011,231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情况调查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情况调查
寒假期间,我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做了一番调查,在这十多天的调查中,我了解了现在农村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我采访了一些农户和村干部,我对农村中的一些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首先就是农村中的教育问题。因为从三年前农村中就开始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段家庭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走又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好政策。而且落实的比较到位.副村支书***说: 为了响应中央号召,我们村为中小学免费发放教科书和免杂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扩大我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资助范围,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时免除杂费。“两免”标准为:小学每生每期80元,初中130元,特教95元。按照“一费制”标准,除中央财政负担的免费教科书资金外,其余资金由省、市两级财政各负担一半.2.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在“两免”资助范围内,对贫困寄宿生在校住宿期间补助生活费,每生每天补助1元。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可逐步落实,2005年受资助面要达到贫困寄宿生的80%,2006年达到100%,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负担。老百姓都说这是一件好事啊。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利国利民的大事。老百姓确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第二个老百姓比较关注的就是免交农业税。皇粮国税,古已有之。直到今天,“交公粮”一词,仍是中国农民的口头禅。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以牺牲农民收入、农村发展的代价进行了城市工业化建设,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在经济增长的“大蛋糕”中,占人口总数绝大多数的农民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好处,反而在某些方面还遭受着严重的“不公”。比如在税制方面,城市和农村一直实行的是“双轨制”,广大农民的税负长期高于城市居民。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专门面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国家,总税率达百分之八点四。随着城乡贫富差距的拉大,全面取消农业税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取消农业税,还在于它破除了对农民的不平等待遇。人民群众对这项民心工程感到非常高兴。村民***告诉我,他家有4口人,耕种3亩地、70株橄榄,还做些生意,年收入2万元左右。他说:“现在农民享受这么多优惠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我们对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由衷地拥护!”村党支部书记***告诉我,从2003年起,村民们免交“三提五统”,去年又免交种粮耕地农业税,今年起全面免交农业税,全村农民每年减轻负担38万元,基本达到“零负担”。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2004年,全村人均收入达3100元。这对我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农村中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例如农民的就医问题。农民就医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我认为应当赶快解决这一问题。,农民就医难主要表现在很多家庭看不起病,还有很多家庭因病致贫,或者因病返贫。对此,各级政府也做了很大的工作和努力,也确实加大了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定好位,找准位臵,使其真正起到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的功能;第二、要建立农民看病的统筹制度,对于一些特困患者,政府应该考虑解决部分款项,减免他们的就医负担,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第三、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可以选派一些有培养前途的高考分数较低的高中毕业生送医学院校进行培养,入学前与他们签定合同,毕业后回农村基层卫生院工作。有条件的县、市医院还可以定期为农村培养实用性医疗人才,进一步充实农村医疗队伍;第四、要增强责任感,进一步关注农民兄弟的身体健康,有条件、有优势的医院和医护人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利于农民就医的活动。
这就是我在这次社会时间中的调查所的得,农村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政府应该尽快解决,决不能姑息。这次的社会实践我的收获很大,我常常被有思想、有远见、有决策的农民所感动,更被他们的勤劳、朴实的品质所折服。感受也很多。我也感受到了农民的朴素和勤劳。总之,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中国的农村建设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短,但它留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深刻而长远的。我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了社会,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了自己的学习热情,真正达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科)(衢州)调查报告
题 目:关于乡镇行政管理的现状和特征 分 校: 班 级:学 号: 姓 名:
关于乡镇行政管理的现状和特征的调查报告
乡镇是我国政府管理“五级结构”的最末端机构,承担着贯彻上级政策、管理乡镇农村、沟通城乡的重要职责。有道是“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足见乡镇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乡镇是我国行政体系的最基层一级,是人民政权的基石、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稳定的关键。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乡镇,工作着力点也在乡镇。乡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水平,直接关系着一个县区、一个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
乡镇管理是以乡镇政府为核心的乡镇组织依法管理乡镇范围内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管理主体的多元性、执行决策的直接操作性、组织运作的综合性、管理环境的中间性和管理对象的涉“农”性。乡镇管理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乡镇设臵现状
统一设党委、政府、人大、人武部、纪检委(监察室)和团委、妇联。一般乡镇内设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企业办、计生办等等,同时乡镇设臵司法所、派出所、水管所、计生服务所、劳保所、国土所、财政所,和文化站、林业站、农业站等,这些就是传统的七所八站。站所一般3—5人。
二、现行乡镇管理体制的特征与弊端 乡镇管理属于基层管理的范畴,具有:(一)综合性
乡镇管理的综合性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管理对象和内容却十分庞杂。每一个乡镇都设有党、政、武、企、群众团体等机构,领导着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工作。第二,从管理方法的运用上看,乡镇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各项事业的发展,必须把各项工作加以综合,采取综合性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才能把各项工作推动起来,从而收到明显的效果。第三,从管理职能上看,由于乡镇工作的直接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综合协调和合作是非常必要。乡镇党、政、经各部门只有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和帮助,才能使乡镇管理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总而言之,综合性是乡镇管理的一个明显的特点。(二)实践性 乡镇处于我国政权系统的最基础一级,乡镇管理处于广大农村第一线。承担着贯彻上级政策、管理乡镇农村、沟通城乡的重要职责,具体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使之具体化,把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乡镇管理必须具体、实际。因此,乡镇管理必须直接面对乡镇各个部门或行业,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乡镇管理必须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三)群众性
乡镇作为农村基层行政区域单位,实质是乡镇管理机关代表人民群众管理乡镇各项事务。要以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愿望和要求为基本出发点,一切从群众出发,一切为了群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利
益是一致的,管理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乡镇管理不但切实反映和维护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正当利益,同时也体现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愿望和要求。
综上所述,在现行体制下,乡镇政权的运作和管理特征集中体现为:一是执行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党政机关的指令和要求都要通过乡镇来贯彻执行,并具体落实到农民群众中去。二是综合性。乡镇全面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三是直接性。除村民自治组织外,它没有下属行政组织,基本上是直接同农民群众打交道。四是非完整性。不象县以上领导机关那样功能完备、机构齐全。乡镇管理体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能转换不到位。一是管理职能越位。管了许多本应由市场、企业和中介组织管的事。二是服务功能错位。上级将名目繁多的指标分解下达给乡镇,并签订目标考核责任状,有些指标采取“一票否决制”,与乡镇主要负责人政绩“挂钩”。乡镇领导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投放在落实各项指标上,没有足够精力为农民服务。三是社会职能缺位。尤其是免征农业税后,由于财力制约,大部分乡镇只能维持工作运转,无力承担公共设施建设,影响了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整体水平。《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政府的职权为七项。但在实际工作中,目前乡镇承担的工作内容十分庞杂,可概括为八大类近50项,乡镇工作事无巨细,包罗万象,面广、量大、事杂,将有些
应由社会承担的职能纳入乡镇管理范围,将有些应由农民做的事情由干部来做,成为“全能政府”、“无限责任政府”。越位、缺位、不到位的情况较严重,有些应该做的工作没有精力去做,而有些不该做的工作却疲于奔命。
(二)站所设臵不合理。站所的设臵大而全,而且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乡镇不论人口多少,规模大小,站所设臵千篇一律,这种状况增加了财政开支,降低了工作效率。有的站所上划由上级主管部门垂管,又受乡镇属地管理,乡镇和部门之间缺乏有机配合与协作,形不成人才、资金、设施、技术的优势互补。同时还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管理型的干部多,服务型的干部少;“万精油”式的干部多,掌握专业技能的干部少;生产型的干部多,经营型的干部少,制约着乡镇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人权事权脱节。突出表现为责权分离,管用脱节。设在乡镇的站所、中心,有的职称评定在县以上部门,考核却在乡镇。不少站所驻在乡镇,人财物却垂直管理,形成“能看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由于乡镇和站所主管部门权责重叠交叉,乡镇责大权小或有责无权,县直部门权大责小或有权无责。《宪法》规定,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一级政权,但《行政处罚法》等法规没有赋予乡镇政府执法资格,疑似乡镇在法律规定方面职权残缺,存在着“责任大、权力小”和“任务多、要素少”的现象。如禁止农用车载客、安全生产、农村环保等,乡镇没有执法管理权,但工作还得干,只有“违法行政”。由于职能的弱化,工作手段和方式只能靠单一的教育和说服,而现在利益多元化的状况下这种手段是越来越不被认可,很多情况下是无效管理。在对经济发展的协调中,最常见的是作为为企业发展征地的主体嵌入,让群众理解为官商勾结的负面行动,阻力前所未有,《物权法》出台更加剧了企业征地发展与群众利益的对立,单有的说服已经完全丧失了功能并且容易让乡镇政府卷入具体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的质疑,甚至卷入法律纠纷旋涡,难于在对经济的发展支持与老百姓的利益维护中有所作为,陷入干部无能、政府无用的信誉危机。
(四)政事、政企不分。财权、物权为在县区业务部门,事权留在乡镇,存在着“见到人的管不到人,管到人的见不到人”和“有责任的没法管,有权管的没责任”的现象,造成乡镇职能虚化,责任增大,自主权缩小。一些站所上划后,大都承担着本行业的行政管理职能,肢解了乡镇政府的行政职权,难以发挥应有的行政效能。同时,乡镇政府往往包办了企业、事业单位的事;党委政府也很难把党务和政务分开。条块分割,权责分离,乡镇政府很难统筹、协调,不能有效地配臵管理要素,进而充分履行职能。另外,有法律地位但没有执法权。
(五)乡镇债务多,负担较沉重。乡镇财政实际上是转移支付财政,自身没有财政能力,收钱无门,挣钱无路,要钱无缘,要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实在苦恼。由于债务较多,负担较沉重,偿还难度大,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乡镇的正常管理工作。同时,乡镇偿还能力有限,主要依靠县区财政加大转移支付额度。并且为了发展和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旧债尚未还清,又累欠新债,有的乡镇不得已向社会集 资,向农村信用合作社借贷。花钱去路多,收钱来路少,乡镇领导穷于应对,甚至无可奈何,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管理工作、服务活动和事业发展。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能归咎于哪级组织、哪个领导,其成因是复杂的。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五大,经过20年的农村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农村管理体制、管理对象、管理任务、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既有现实的原因,又有历史的原因;既有社会条件的原因,又有自然条件的原因;既有体制机制的原因,又有资金等管理要素匮乏的原因;既有乡镇自身工作的原因,又有上级组织的原因。这也是目前需要认真思考并逐步进行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大量涌现,乡镇管理必须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农村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
第三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的责任及发展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手段。那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旅游被赋予了什么新的责任?通过什么途径去实现这一责任?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
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基本含义如下:(1)生产发展指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2)生活宽裕在生产发展基础上,村民收入相应得到提高,城乡差距缩小,村民能充分享受科技进步、生产发展带来的成果;(3)乡风文明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4)村容整洁表现在建设村镇、改善环境方面,具体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寨绿化等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5)管理民主指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培养民主管理理念,引导村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应承担的责任
乡村旅游的发展,既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也能促进就业,调动村民管理自己事务的积极性,给游客和当地居民创造一个整洁、文明环境,从而全面促进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展的实践业已证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手段。“十一五”期间全国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中也明确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乡村旅游以更多的社会责任。概括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具有了新的特点,即:(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乡村旅游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成为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在此基础上,乡村旅游能够而且应该在更程度上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发展新型农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区域经济的增长点。
(2)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新渠道
乡村旅游对于村民增收起到了很大作用,新时期乡村旅游应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丰富增收渠道、扩大受益面、促进持续增收的问题,二是在“生活宽裕”的基础上,结合医疗等领域的改革,切实提高村民生活水平。(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
乡村旅游需要精神文明的支撑,同时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契机。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乡村旅游应在提高村民综合素质、推进文化设施建设、传承地方文化遗产、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4)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载体
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的交通、给排水、电力、电讯、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村民生活质量和农村面貌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5)树立民主管理理念的新途径
乡村旅游者的到来为村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供了便捷的路径,高层次的乡村旅游项目的规划、建设与运营对于强化民主意识、树立先进管理理念将做出更大贡献。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战略
为了实现上述新农村建设赋予的责任,新时期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发挥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作用为出发点,选择新的路径。在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这一问题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脱节、收入外流、目光短浅、产品雷同、生态破坏等等,制约了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促进作用的发挥。为此,新时期乡村旅游必须采取下列新战略:协同规划、地方控制、政府引导、社区参与、产品升级、生态保护。
1、协同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也迫切需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操作性的规划作为指导,主要涉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但是,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规划,编制目的、规划内容、主管单位各不相同。在实践中,新农村建设规划主要涉及民居改造、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及公共设施等,对旅游发展相关内容涉及不多;旅游规划主要负责确定乡村旅游空间布局、主要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客源市场、主题形象、旅游设施、开发措施等,对新农村建设涉及不多。这就造成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缺乏协调、相互脱节,甚至相互冲突,严重制约着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作用的发挥。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应对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进行协同规划,即:新农村规划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发展的客观需要,将旅游氛围的营造、特色民居的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利用与保护等列为重要内容,编制旅游服务型新农村规划;乡村旅游规划中将新农村作为有机组成部分,充分考虑村落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模式创新、利益分配协调、产业结构调整等关系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编制新农村型的乡村旅游规划。
2、地方控制在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乡村旅游经营方面的“飞地化”现象日益突出,使旅游收益的大部分往往被外来投资者拿走,形成“抽血机制”,大大削弱了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为此,乡村旅游发展中必须实施地方控制战略,即:建设本地产品供应链,保证收益最大程度地保留在本地,确保开发力度在地方环境与社会承载力之内,这是保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旅游推动农村发展最有效的机制[3]。地方控制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第一,产业链本土化机制,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产业环节的供给本地化,形成大量地方(养鸡、种粮、种菜、工艺品制作、歌舞表演等)专业户,最大程度地利用当地农民,采用当地原料,保证当地居民最大程度收益,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护与真实展示地方文化景观;第二,经营者共生合作机制,即:建立合理外来户与本地户的合作机制,实现外来经营者与本地经营者共生共存,贵州天龙屯堡“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的合资合作共生模式、北京怀柔北宅“鹅和鸭”农庄与当地民俗旅游户的业务分工共生模式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模式。
3、政府引导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涉及到乡村发展的诸多问题,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技的推广、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规划的编制、农村农民政策的制定、生态环境的保护、乡村文化传承;等。显然,上述问题的解决,除了村民的努力外,乡域或县域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是十分必要的[4]。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可以有很多形式,如:产业结构的调整,围绕特色农业旅游产业,根据农民意愿,鼓励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出台宽松的优惠政策,鼓励乡村旅游发展;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引导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和持续发展;完善管理制度,实施行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制定村规民约,加强卫生和安全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村民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文化;提供导向性资金和技术指导,完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等等。
4、社区参与
村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新主体,这是因为,村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物,是乡村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最重要的动力源。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建设中,村民既应是建设者,更应是受益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应注意发挥村民的积极性,实施社区参与战略,推进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
如何发挥广大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关键是处理好村民参与和村民受益的关系。为此,必须妥善解决好三个问题,即:参与渠道问题、能力培训问题、利益分配问题。参与渠道是社区参与的前提,在乡村旅游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村民参与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环境保护的途径,提供相应就业岗位。能力培训是社区参与的前提,应通过示范讲座、实况模拟、情景分析、专人指导等方法灵活运用“请进来,送出去”等手段,加强文化传统、服务意识服务技能、礼仪礼貌、生态保护、管理能力等内容的培训,不断提高村民的参与能力[5]。利益分配是社区参与的保障,必须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产品升级
乡村旅游产品升级换代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在旅游需求层次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产品应该不断推进创新,提升档次,优化结构。长期以来,一提到乡村旅游,人们就会想到农家乐,就会想到“吃饭+麻将(或棋牌)”,这反映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其实,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基础层次和较低级的表现形式,并没有体现出乡村旅游的真正内涵,并且游客滞留时间短,消费项目单一,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在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应积极探索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专业公司进行合作,寻求智力和技术支持,使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形成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机制,使乡村旅游经营主体适应旅游者的需求和市场变化趋势,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乡村旅游新产品[6]。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还能够延长滞留时间,拓展消费内容,提升消费层次,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我国未来乡村旅游发展趋向于三种模式,出现三类产品,即:文化观光型产品、文化体验型产品、文化综合型产品。文化观光型产品是指以旅游者从事观赏田园景观、观看相关民俗活动、参观手工艺品制作、农产品展览、农具陈列等为主的观赏类活动;文化体验型产品是游客亲自从事各种农事活动,或深入农民家庭体验乡村生活,或亲自参与手工艺品制作,或参加各类民俗活动;文化综合型产品集上述两类产品于一体,是一种能够适合不同层次旅游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在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各地应因地制宜地挖掘资源,寻求特色,打造亮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乡村专项旅游等高层次的旅游产品,推进乡村旅游产品升级换代,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深入发展。
6、生态保护优美、协调的自然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村容整洁是新农村的基本特征之一,由此可见,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旅游服务型新农村的内在要求。但是,大量游客的到来会对的大气、水、生物、土壤等环境要素造成负面影响,不负责任的旅游行为也会导致大量不可降解的物质进入农村地域。同时,乡村地区一般很少具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和科学的垃圾处理设施,这无疑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风险。
为此,在旅游服务型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科技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以乡村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景观遗产特色的保护为前提,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这主要包括: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推广生态治理方法;改变传统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如沼气);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保护野生动物,慎重引入外来物种;避免引入污染严重的项目和企业。[7]
四、结束语
广阔的乡村可根据自身发展条件的空间结构、自然环境背景、区位状况等,结合乡村地域特征、客源市场,可选择适于自身发展的乡村旅游类型,走一条以旅兴农的和谐发展之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责任和目的,必须坚持地方控制、协同规划、社区参与、产品升级、生态保护等战略来实现新农村的建设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006-07-23第5版.[2]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12:12-18.[3]邹统钎.乡村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机制与政府对策[EB/OL].http://.[4]杨世瑜,庞淑英,李波等.乡村生态旅游理念与发展模式探索[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2:276.[5]薛群慧.论民族文化旅游村村民的培训[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2):12-16.
第四篇:乡村景观规划
《文献综述方法》课程论文
乡村景观规划
授课老师:王艳梅 院 系:林学院
专 业:城市规划与设计 学 生:翟 耀 学 号:08202017 完成时间:2009年04月
乡村景观规划
翟 耀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总结近年来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分析乡村景观的类型,归纳乡村景观规划的特点,并重点研究了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前景和重点,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乡村景观规划的趋势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关键词: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类型;特点;发展趋势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Zhai Yao(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Henan 450002)Abstract: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both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ly years.Analyze the types of rural landscape, i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emphasis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in our country, point out its shortcomings, and makes a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future trend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Key words: rural landscape;rural landscape planning;type;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tendency 1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
1.1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
国外开展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和农业或乡村景观规划较早的主要是欧洲一些国家,如捷克、德国、荷兰等。一般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始于50~60年代,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世界的农业与乡村景观规划起了推动作用。如著名的捷克斯洛伐克景观生态规划与优化研究方法LANDEP系统,德国Haber等人建立的以GIS与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为基础的用于集约化农业与自然保护规划的DLU策略系统,都在乡村景观的重新规划和与城市土地利用协调上起了重要作用。此外,美国Forman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空间理论的景观规划原则和景观空间规划模式,特别强调了乡村景观中的生态价值和文化背景的融合。以Van Lier为主席的“国际土地多种利用研究组(the International Studygroup onMultiple Use of Land)”简称ISOMUL,则是一个由来自世界各国从事乡村土地利用和景观规划的著名学者组成的研究组织,在推进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保护和恢复乡村的自然和生态价值,协调城镇边缘绿地和乡村土地利用之间的特殊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起到了核心指导作用。他们提出了以“空间概念(spatial concepts)”和“生态网络系统(ecological networks)”等描述多目标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景观生态设计的新思想和方法论。亚洲的韩国、日本等,其农业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保护农耕地和传统乡村景观起了决定性作用。在韩国,分布于丘陵沟谷和河川平地之间的传统而安静的乡村群落和规划有序的梯田稻田、人工草地和果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优美景观大大推动了本国乡村旅游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正如日本学者Masao Tsaji博士曾论述过:乡村土地利用与景观规划的实质就是要科学地协调好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公共资源(common goods)”的一面和“私有资源(private goods)”的一面,并且公共资源优化的实现就是通过严格限制和优化各种私有资源来达到的,同时他还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公共资源的优化经常受到忽视,而必须通过科学的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或景观规划来保证。
1.2国内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
在国内对农业或乡村景观问题的研究大致可概括为3个方面。一是从传统的农业或乡村地理学方面进行的一些有关研究,例如郭焕成等在80年代末开展的“黄淮海平原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城镇化研究”,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经济问题,探讨了区域乡村发展机制与模式,因此严格来讲,这只是从乡村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了与农村景观相关的一些问题。二是比较全面而积极地从景观生态学方面进行的应用研究,目前其主要研究重点是针对一些生态脆弱地区(如黄土高原、西北农牧结合带以及土石丘陵山区等)和城乡交错带进行景观系统分析和景观生态设计的研究,在1989年和1996年的第一、第二届全国景观生态学术研讨会和1998年沈阳亚太地区景观生态学国际研讨会上有比较集中的反映[1]。其中,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组织和推动景观生态学在中国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肖笃宁等先后主编出版了《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和《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等2本具有代表意义的系统性研究文集。此外,景贵和、傅伯杰、陈昌笃、王仰麟、俞孔坚等在农业景观分析、景观系统分类、景观生态设计和布局等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一些研究成果在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如景贵和的“土地生态评价和土地生态设计”,肖笃宁等的“沈阳西郊景观格局变化的分析”,傅伯杰的“黄土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王仰麟的“景观生态分类的理论与方法”等。三是目前在一些高强度土地利用区进行的乡村土地整理或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其侧重点主要在优化配置土地利用,以及调整不合理的乡村住宅用地和规模化合并农业用地,改善乡村景观面貌,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上,但并没有深入到更加具体的农业或乡村景观系统分析、景观模型研究和生态规划上去。当然,这部分工作应该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具体研究内容之一[2]。
从以上分析来看,对城镇化发展所引起的农村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问题已有一些不同侧面的研究;同时在景观生态学方面的应用性研究也有很多基础,但是在系统地进行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推进。乡村景观的类型
从乡村景观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种植业景观:指观光功能的现代化种植,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作物品种园地,或利用现代化农业栽培手段,向游客展示农业最新成果。如引进优质蔬菜、绿色食品、高产瓜果、观赏花卉,组建多种农业观赏园、自摘瓜果园、农俗园、农果品尝中心等。
林业景观:指具有观光功能的人工林场、天然林地、林果园、绿色造型公园,开发利用人工森林与自然森林所具有的多种旅游功能和观赏价值,为游客观光、野营、探险、避暑、森林浴,提供空间场所。
牧业景观:指具有观光性的牧场、养殖场、狩猎场、森林动物园等,为游客提供观赏和参与农牧生活的乐趣。如草原放牧、马场赛马、猎苑狩猎等活动。
农村副业景观:包括与农业相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展出及其制作过程,都可以作为观光副业进行开发。如利用竹子、麦秸、玉米叶编制的多种工艺品,南方用椰子壳制作的具有纪念意义的茶具等,可以让游人观看艺人的精湛技艺,也可让其亲自参与制作过程。
生态农业景观:建立农、林,牧,渔,土地综合利用生态模式,强化生产过程的生态性、趣味性、艺术性,生产丰富绿色保洁食品,为游人提供观赏和研究良好生态环境的场所,形成新的农业生态景观。如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及供灌溉和养殖的水库等生态农业典范。
风俗民情景观:田园风光,水乡景色,憨厚的民风民俗,美味的农家饭菜,是当代城市生活的人们节假日休闲的好地方。由此看出,乡村景观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特定文化渲染的综合产物,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资源,具有比单纯的应用价值更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3]。3 乡村景观规划的特点
3.1它涉及景观生态学、乡村地理学、乡村社会学、建筑学、农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高度综合性,是一种全方位的规划。
3.2它集中于乡村景观的结构和空间布局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根据景观优化利用原则,通过一定地点的最佳土地利用或一定利用方式的最优地点进行布局规划和设计。
3.3它不仅关注景观中的核心问题——“ 土地利用”、景观的“土”及人类的短期需求,更强调景观作为整体生态单元的生态价值、景观供人类观赏的美学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
3.4它的任务是协调土地利用竞争,提出生态安全上恰当、美学上满意的规划方案,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3.5它既协调了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又强调生物环境的多样性,以丰富多彩的空间格局为各种生命提供持续的、多样性的生息条件。
4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前景和重点
80年代以来,乡村城市化的冲击已经对我国的农业与乡村景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正处于由传统农业景观向现代农业景观的转变过程中。这一过程的特点是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及现代农业工程设施的使用,以及向土地利用多样化、均匀化、易变性方向发展,其结果是使乡村景观中人类活动过程和自然生态过程交织在一起,生态特征和人为特征的错综镶嵌分布。农村各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不断改变区域内乡村景观格局,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4]。例如,耕地遭到蚕食或被破坏,土地利用布局趋于零散和无序,乡村布局混乱而出现了所谓的“空心村”现象,以及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现象而破坏了千百年来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等。这种乡村景观时空格局的改变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使得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研究不能满足农业或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乡村景观进行整体性的规划设计显得日益迫切。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近郊区,是近阶段进行乡村景观规划的重点地区。
乡村景观规划必须体现出乡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与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观光资源3个层次的功能。传统农业仅仅体现了第1个层次的功能,而现代农业的发展除立足于第1个层次功能外,越来越强调后2个层次功能。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状况存在差异,乡村景观规划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景观生态学和现代景观规划在我国得到广泛重视和发展仅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而对乡村景观规划的注重也只有最近10来年的时间。因此,今后有关乡村景观规划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将主要集中在继续完善系统性的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探讨,以及一些重点区域的典型研究和应用实践。理论和方法论上的研究主要包括:(1)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方法和标准,这是研究和评价乡村景观状况和演变规律的基础,也是开展景观规划的前提。但是景观评价牵涉到评定景观多重价值的多个方面,建立一套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将是今后的重点研究内容;(2)景观空间模型的建立方法,这是描述乡村景观空间格局和变化特征的一种手段,是建立未来景观规划模型的基础;(3)应用遥感和GIS技术进行乡村景观系统分析和规划的方法[5]。
乡村景观规划在一些重点区域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1)城市近郊区乡村景观规划,城市近郊区内的乡村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区域生态系统,是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空间结构逐步从城市向乡村特征过渡的地带,具有强烈的异质性,景观的镶嵌度也很高,不是引进斑块就是残留斑块,耕地和其他非建筑用地斑块日趋缩小。农业主要为都市农业,以园艺业和设施农业为主,房地产市场比较活跃,该区域的发展易产生盲目性和随意性;(2)生态脆弱地区的景观生态规划和建设,主要以景观单元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新构建为基本手段,目的是改善胁迫或被破坏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其整体生产力和稳定性,将人类活动对景观演变的影响导向良性循环,优化和美化乡村景观,发挥其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经济、生态和美学综合价值,使之更加适于人类生存。如肖笃宁总结了我国黄土高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荒漠化地区的林——草——田镶嵌景观格局、平原农田区的防护林网络等几种景观生态建设类型即属于此类;(3)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些经济高速发展地区的乡村景观规划,这些地区由于快速的城镇化步伐和长期高强度的土地利用,乡村景观中的自然植被斑块所剩无几,人地矛盾突出,传统的乡村景观正在被“农村中的城市化”景观所取代。因此,通过乡村景观规划建立一种和谐的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的现代乡村景观变得十分迫切。
5.乡村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5.1观念认识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居民对其居住环境有着求新求变的心理,但往往缺乏乡村景观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观念的指导,并且受到当前城市居住标准、价值观以及建筑形式等影响,误导乡村景观的发展。调查中发现,发展中的乡村大多向城市看齐,把城市的一切看成现代文明的标志,乡村呈现出城市景观[6]。如有的村庄在规划建设时,提出了“建成城市风貌”的口号,一些在城市早已开始反思的做法却在乡村滋生、蔓延。殊不知,乡村居民在羡慕城市文明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自身有价值的东西,造成传统乡土文化的消失。乡村居民还缺乏规范的规划设计观念,自行拆旧建新,大量的、缺乏设计的平顶式、甚至没有外墙装饰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造成乡村建筑布局与景观混乱的现象。把景观建设简单地理解为绿化种植。虽然一些地方有“见缝插绿,凡能绿化的地方都绿化”的意识,但不是通过规划设计,而是自作主张,完全随意行事。这些观念认识上的偏差都将导致乡村景观的低层次和畸形发展。
5.2规划设计方面
目前,虽然全国有63.46% 的村庄已经编制了村庄总体规划,但是总的看来,规划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总体布局大多千篇一律,有的采用城市居住区的布局模式,缺乏乡村的环境特征;有的形式单一,布局采用大片的行列式排列,实在无异于兵营,虽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但缺乏乡村应有的自由、亲切的生活氛围和特色。建筑上盲目模仿城市类型的住宅或别墅,尤其是所谓的欧陆风格,更是造成建筑景观上的负面影响。乡村景观也是一样,似曾相识,毫无乡村特色而言。
这些问题在于规划设计不切实际。虽然设计人员已经认识到乡村发展的迫切需要,但是他们往往又忽略了乡村的环境特征,将只适用于城市环境的设计规范生搬硬套到乡村景观和乡村住宅设计中去。设计缺乏对乡村居民的心理、行为进行充分的研究,造成使用不便,缺乏吸引力。规划设计没有有效地保护和继承乡村景观的固有风貌,反而造成更多景观上的新问题,使得地方特色随着乡村的更新改造而逐渐褪色。
5.3生态环境方面
由于片面追求乡村经济的增长,造成对乡村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使乡村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基本农田面积减少,自然斑块面积减少,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及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使传统农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等等。
大树、河(溪)流、池塘与自然植被等是任何一个乡村地区固有的特征。然而,乡村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很少考虑乡村这些所固有的自然元素。相反,原有浓荫的大树不见了,河边、池边的自然植被被毫无生气的混凝土驳岸所取代,还出现了大面积硬质铺装的广场„„,这一切不但使乡村失去了田园景观特色,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7]。6 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趋势
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发展同样具有21世纪信息化、复杂系统化与可持续性的广泛特征,发展趋势集中在:
6.1乡村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景观资源是乡村资源体系中的一类特殊资源,有的是可再生资源,而绝大多数是不可再生资源。乡村景观资源的破坏意味着乡村景观资源的破坏与乡村景观灾害的频繁发生,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乡村景观资源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乡村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模式与技术是乡村发展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乡村景观资源规划设计的重要趋势。
6.2乡村地区现代化与乡村景观遗产保护
乡村地区的现代化过程迎来新的景观阶段,同时又将每一个阶段推进历史,历史性的景观成为新景观体系中的遗产景观,成为人类认识自己的重要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景观遗产的保护是乡村现代化过程中重要的研究内容,更是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遗产的保护模式与技术是21世纪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的主要趋势。
6.3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与自然环境的高度结合
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与自然环境的高度结合是21世纪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的重要发展趋势。生态化、环境化和视觉优化与净化、环境艺术化、景观功能化使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客观需求以更大尺度景观环境为背景,将景观背景的生态特性、环境的艺术性和环境功能与规划设计景观的生态性、艺术性、功能性高度结合,形成景观相互渗透、功能协调的景观系统。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与自然环境高度结合的理论与规划设计是21世纪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
6.4乡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
乡村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景观空间。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是为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而对乡村整体人类生存环境的规划设计。其中,人居环境是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核心领域,乡村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居住功能和游憩功能等都是乡村景观功能的重要体现。因此,基于可持续目标的乡村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人居环境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成为新世纪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
6.5基于可持续目标的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
基于可持续目标的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术所提出的新的原则、目标与模式。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不是短期的规划设计,不是功利主义的规划设计,也不是规划设计的实验场,它是以整体人类生存环境为对象,以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构建为主体,与地理环境系统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模式。寻找适宜的乡村可持续发展景观旅游规划模式是新世纪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
6.6乡村景观图谱的建立
新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与主体产业类型。乡村景观资源图谱就是信息时代技术在景观科学中的重要应用,是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重要技术途径。景观图谱是景观数字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景观图谱形成乡村数字化的景观体系,实现数字化景观管理、景观模拟、景观模型与景观过程、景观演变以及景观旅游规划设计过程的数字化与工程体系化,是21世纪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主导趋势[8]。
结语
乡村景观规划是与自然景观高度结合的,因此要求我们在做规划时不仅要重视自然景观的保护,更要以长远的目标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来做规划,尤其要注意贫困地区乡村景观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不要一味注重发展而损害了资源的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农村生态环境2001,[2] 杨 华.加快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破解“三农”问题[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4年10月
[3] 刘滨谊, 陈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 2005年 [4] 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 李佐军.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6] 邱国锋,张正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地质出版社,2001. [7] 王云才.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M】.青岛出版社,2003.
[8] 赵小芸.旅游投资在西部旅游扶贫中的效用分析【J】.旅游学刊,2004,(1)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景观建筑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出现的问题,从对现状问题入手分析原因,并提出运用景观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 景观建筑学 形态类型学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try to propose the adop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Key words: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UrbanizationLandscape ArchitectureMorphological typology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新农村的建设为城镇化发张提供了契机,城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有利于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有利于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理论 骆中钊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与住宅设计》公国对我国各个时期的农村建设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社会主义时期的新农村进行了展望,分别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完善公共设施,弘扬传统文化的呢过方面提出十条理念。并对新农村建设前期工作到规划编制工作提出相关原则要求。其理论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与研究价值。
由崔英伟主编的《村镇规划》,主要对村镇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做了重要阐述,并对村镇规划的编制程序,成果要求方面进行了系统阐明。
由张泉,王晖等编著的《村庄规划》也是指导新农村规划的重要著作,根据江苏省在新农村建设实践基础上,对村庄规划区别于城镇规划的特点要素进行了总结概括,并存创造特色角度,列举了大量的规划实例。最后从技术角度,总结了
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科技手段。
清华大学的楼庆西教授在《乡土景观十讲》一书中,对乡土建筑,乡土环境及乡土景观等概念做了重要论述。从保护乡土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角度对乡土环境下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关联性做了重要的论述。现状
我国地域辽阔,因气候地域,民族风俗不同,各地乡村文化景观各异。聚落布局与所在地结合自然,建筑类型丰富,成为研究与发展本土建筑文化的原生态基因库。但伴随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兴起,出现了千村一面现象。农村传统文脉的断裂和缺失,原有的聚落纹理遭到了破坏,取而代之的是模仿城市规划的方格子(图1),自然条件,民俗文化等人文环境条件对村庄的规划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小。
图1(图片来源:呼和浩特规划局)原因分析。
国内对于城市,乡村规划的重视与认识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城市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比例比农村大。因此长期以来在学科教育体系方面,对农村规划的重视不够。有关农村规划建设发面的理论研究不足。造成的结果是农村规划建设的相对滞后,并造成城乡二元差距的持续加大。城市需要乡村作为自己的材料,能源,劳动力甚至土地的供应者。这种长期持续的输出没造成了乡村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障碍。进而反作用于城市的发展,并最终影响国家整体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而与此同时,乡村反倒成为了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聚集地。,这些双高产业经历了由东到西,由沿海到内地的转移过程。先进发达地区被淘汰的落后产能产业在欠发达地区被作为重要的招商引资项目对待。并最终落户到政策监管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当地政府希望为当地的经济带来益处。而结果却是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并直接影响到所在地居民的生活健康状况,可谓得不偿失。另一个原因是对于中国农业生活生产方式发展趋势的认识有待深入。农业人口的自然增长,固然需要解决住房与建设用地。但如果不能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作同步考虑。必然是就事论事的盲目扩大建设用地,而如果将城镇化与新农村的概念模糊化,认为新农村就是城镇化,必然在规划设计上犯错误。这种错误的直观表现就是将城市、城镇规划的方法直接用于农村的居住规划。而似乎是为了有意区别于城市规划,或者是为了逻辑概念的需要,将道路及建筑的尺度缩小化,以此来推定这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另一种观点则是,随着国家对农村土地政策的推进与城镇化的加速,农业人口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农民将是一种职业而非身份。在农业生产方面,科技附加值增高,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规模化,集约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可以料想不久的将来,随着国家户籍制度的深化完善,相当数量的农民将变为城镇户籍人口。因此,单从增加农村建设用地角度,并希望通过城市规划的方式并来节约化的利用土地的规划方式是值得商榷的。
当下的农村已经于解放初期的农村不可同日而语。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初期情况也不同。农村作为城市的原料,劳动力供应地的角色也未根本改变,但二者的输入输出模式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信息化产业的渗透,物联网产业的突飞猛进。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信息化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由此造成的劳动力相对过剩问题,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后对农业管理与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必然成为今后“三农”问题的焦点。而所有以上问题的解决都与新农村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密切相关。问题解决
基于乡村规划理论的滞后的对策,本人认为是否可以从相对成体系的城市规划理论中进行转接因借。而城市规划理论又可分为“上源”理论(基于哲学认识论并用于认识城市本身的理论)与“下游理论”(用于分析具体城市问题的理论)。乡村规划可以从城市规划“上源”理论获得启发。原因在于考虑到“下游理论”的原初性与包容度。或者说作为分析工具的 “正当性”,将研究对象进行替换,可以从逻辑上保证研究结论的正确性。我们看到的许多将城市规划的具体方法直接用于乡村规划,正是由于错误地采用了“下游理论”的结果。
综合以上分析,作者提出应该运用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处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景观建筑学核心是生存的艺术。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它与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景观建筑学是物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城市与区域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而城市规划更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和城市总体发展计划。只有同时经过掌握关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双方面知识、懂得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景观建筑学才有可能设计人地关系和谐的城市。[1]
与市政工程设计不同,景观建筑学更善于综合地、多目标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单一目标地解决工程问题,当然,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有赖于各个市政工程设计专业的参与。
与环境艺术(甚至大地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与景观建筑学的关注点在于用综合的途径解决问题,关注一个物质空间的整体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分析基础上的,而不仅仅依赖设计师的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
从1858奶奶奥姆斯特德提出Landscape Architecture以来,景观建筑学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最初的风景园林,景园设计到如今的宏观环境规划,环境生态,人类行为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层面。我们对其内涵的表述,目的在于说明将景观建筑学作为一种学科手段,运行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当中来。而从另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层面,城市的景观建筑学更多关注如何在建筑为主体的城市内进行外科手术般的环境景观改良。农村的景观建筑学则是处理在以自然为主的广袤空间,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
用景观建筑学解决新农村的规划与设计,是从宏观角度确定新农村规划的理论立足点,而在具体的规划操作层面,我们又引入城市规划方法的类型形态学。以便在关注建筑细部的同时,兼顾开放空间与建筑之间的边角空间。而景观建筑学的操作层面主要正对新农村建设中的非居住空间的规划,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采用多层奶油蛋糕表达方式来确定土地的最佳使用方式,即:首先确定分析因素,这些因素分为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野生生物生存环境和土地利用等几大类,每种因素用最深至最浅的灰色调画在图上;画成深浅相反的图,所有的图纸都是透明的。根据土地利用,将有关因素叠加,自然形成灰阶图形,将颜色深浅分为5等。最深的色调表示最高的价值,空白表示最低的价值。通过这种方法,用地的性质一目了然,通过对土地价值的了解,确定土地的最佳用途,并据此确定土地管理办法 [2]。
区别于农村的非居住空间,村庄的建设将有三种情况出现:其一,是对原有村庄的改进与整治。改进的原则应该是对原有传统风貌不破坏,对因地制宜的乡土建筑材料的创造性运用。改造的内容也应限定在建筑的加固,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卫生状况的改善。以及对村庄红线的严格界定。其二,是在整治基础上的适当扩建。其三是对人口流出较大的自然村施行撤并。解决的主要办法是类型形态学,类型形态学是从类型空间和结构研究衍生出的对城市形态的研究【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类型形态学用于农村居住空间规划设计的适宜性。并将其概念转译如下:村庄形态学是对村庄类型空间与空间肌理进行研究,区别于城市类型形态学对城市空间和建筑周围的空间关注,村庄形态学则关注村庄空间与建筑周围空间。从中我们也能看出类型形态学于村庄建筑与环境的景观设计研究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约翰.o.西蒙兹(美).《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俞孔坚 王志芳 孙鹏 译.北京:建工出版社,2000 年
[2] 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美).《设计结合自然》[M] 芮经纬 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3] 沈克宁.《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北京:建工出版社,201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