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2 16:10: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要全面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规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近年来,各级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在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但通过调研发现,在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具体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加以改进,才能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当前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村民委员会的直选相对于农民群众的素质和目前我国法制水平的超前性,部分村在村委会换届过程中受封建宗族、宗派势力的影响,干扰了选举工作的健康进行。这些宗族宗派势力暗地里采取一些非法手段或封官许愿,或迎合群众的落后思想,提出不交集资提留等,并以此当眩甚至有些有违法乱纪行为的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进入了村委班子,给农村带来了新的不安定因素。

(二)部分干部群众在处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问题上存在“对立论”和“分离论”两种错误认识,部分村两委出现了“两张皮”现象。所谓“对立论”就是把党的领导同村民自治对立起来,或者是一提村民自治就排斥党的领导,或者是片面理解党的领导而否认村民自治;所谓“分离论”就是认为党支部、村委会应各管各的事,互不干涉。有些新当选的村主任上任之后不是考虑按《组织法》的要求如何开展工作,而是争权夺利,要求换会计,要签字权,跟支部唱对台戏。有个别新当选的村主任片面理解或曲解《组织法》,认为实行村民自治“党委不能管,支部管不着”,应“一切权力归村委会”;村民自治就是村主任说了算,在村务决策和村务管理中我行我素,不依法办事,严重影响了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落实以及正常的村务管理。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个别农村党支部书记缺乏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决策不民主,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农村党员、干部管理不规范,有的党员党性观念、宗旨观念淡薄,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个别村村务公开还存在不及时、不真实、不全面的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虽然出现在少数村,但是影响极坏。如不及时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影响基层政权的巩固,影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和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于党支部的地位及与村委会等其他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尽管《条例》和《组织法》规定的已经非常明确,但在具体工作中党支部特别是直选产生的新一届村委班子,各取所需,导致了农村管理工作双轨不拢。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据《条例》和《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强化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从规范村级各项制度入手,建立一套全面的、规范的村级工作运行体制,明确界定和规范村级组织和村级事务管理的原则、程序,将村级组织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把党支部、村委会行使职能的途径统一到一个系统的程序上来,充分体现和扎实推进在党的领导下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二、推行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实行规范化管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突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农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更好地促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应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既充分体现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又切实保证村级其他组织发挥功能的原则。二是坚持依法建制的原则。严格依照《条例》和《组织法》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建章立制。三是坚持既约官又约民,重在约官的原则,把村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四是坚持实用实效、便于操作的原则,使各项制度的制定着眼实际,有章可循,操作性强。按照这些原则,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来加强对村级组织的规范化建设:

(一)规范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机制。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村级干部在思想观念、政治理论等各方面的不断加强。因此,必须把抓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实。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党校的作用,定期安排农村党员干部参加教育培训。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每年适当集中一段时间,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帮助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增强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真正达到“干部受教育,群众的实惠”的目的。要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学习培训的激励机制,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同年终考核、评比结合起来,激发干部参加学习、接受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在不同范围内选择一批班子基础好、工作思路清、有发展潜力的村进行重点培养,高标准,严要求,树立样板,做到学有标准,赶有目标。利用每年的夏训、冬训或农村工作会议等,抓好典型村经验推广工作,请他们在会上交流经验和做法,并有计划地组织参观学习;各村之间也要经常互相交流,帮助出主意、理思路、定措施,达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教育培训和典型带动,真正达到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的目的,提高他们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

(二)建立村“两委”规范运行机制。村党支部是村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实行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对村党支部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证明,推进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地统一起来。

一要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应继续抓好《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学习贯彻,加强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的教育,引导和帮助村委会成员牢固树立党的观念,自觉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党支部和村委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把村里的事情办好,为村民服务好。

二要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大量情况表明,村党支部、村委会之间出现不协调,绝大多数都出在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与管理上由谁说了算,按什么程序办的问题上。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依照有关法律和条例,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程序,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规范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监督,保障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近年来,我们推行由党支部召集、书记主持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制度,在民主协商基础上对村级重大事务进行决策,然后按照各自的职能组织实施,这样既保证了村党支部的领导地位,又发挥了村委会的作用。

三要进一步改进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方式,选配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班子。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选举上,我们采劝两推一驯的办法,先由党员、群众分别推荐,再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这种办法有利于选举产生党员和群众都拥护的村党支部领导班子,也有利于处理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应继续坚持好。对村委会的选举,也要加强领导,既保障农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又引导他们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提倡村党支部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实行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人兼;鼓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按照规定的选举程序交叉任职。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协调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减少矛盾,还能减少干部职数,减轻农民负担。

(三)创新党员管理机制。农村党员是农村党支部的“细胞”,围绕激发农村党员队伍活力,工作中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首先,要敞开入口,严格按照“两推一公示”的要求,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实行“双推”。对推荐出来的优秀中青年,经村党支部研究,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再在全村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指定1—2名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落实帮教责任,负责考察写实;对入党积分子经过培养后,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重新进行评议,按照评议结果实行优胜劣汰。评议结果为优秀、确已具备入党条件的,召开党员大会,研究发展其入党;评议得一般票和差票超过参加评议人数1/3的,不要再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民主推荐补充新的入党积极分子。这样一来,可以较好地解决个别村优秀青年入党难、突击发展党员的问题,消除党员发展的“盲区”。其次,要疏通出口,对党员推行党员量化管理,由村党支部与党员签订《党员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对联户内容进行细化、量化。分半年和年终两次,由村党支部组织进行两次考核。对考核分数不足60分的党员,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限改不改的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处置,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第三,要放手培养后备干部。要把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坚持年年抓,常年抓,不断线。要求每个村选拔2—3名后备干部,列入党委统一管理,统一建立档案,定期进行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农村工作能力。工作中要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促其早日成为开展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

(四)规范财务管理机制。农村财务管理是影响干群关系和村庄稳定的焦点问题。要立足实际,健全机制,抓好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经济事项事先申请制度、定项限额管理制度、财务开支集体会签制度、财务开支集体会签制度、借(贷)款管理规定、印章管理制度和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财务管理制度规定,要求村级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实行村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模式,对农村帐务纳入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村级只设一名报帐员,并从村级开支的审批程序、报帐程序和报帐时间三个方面进行规范,强化民主理财小组、核算中心、领导和群众四监督。对村级各项开支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严格做到“三不”,即不规范的单据不入帐,未经审批的开支不入帐,超标的开支不入帐;制定了《农村财务管理考核办法》,从源头上杜绝了乱开支现象。同时,要按照要求抓好财务公开工作。确保财务公开及时、全面、真实,将财务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五)建立目标考核机制。要坚持“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不动摇,以考核促工作,用实绩来衡量干部的工作,成为抓工作落实的“助推器”。积极推行村级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对各项经济工作目标进行具体细化、量化,层层落实责任制,人人身上有指标。要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坚持平时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单项督查与综合督查相结合,季度督查与年终考评相结合,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形成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工作运行机制。要坚持“晨碰头、周例会、月调度、季考评”制度。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调度会,坚持平日工作周调度,重点工作日调度,难点工作随时调度,切实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每月达进度或超额完成任务。同时,坚持“多干多奖、少干少奖、不干不奖”的原则,在核发农村支部书记工资时,加大考核力度,主要根据考核结果批支部书记工资,增强农村支部书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五年九月

第二篇: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要全面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规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近年来,各级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在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但通过调研发现,在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具体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加以改进,才能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当前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村民委员会的直选相对于农民群众的素质和目前我国法制水平的超前性,部分村在村委会换届过程中受封建宗族、宗派势力的影响,干扰了选举工作的健康进行。这些宗族宗派势力暗地里采取一些非法手段或封官许愿,或迎合群众的落后思想,提出不交集资提留等,并以此当选。甚至有些有违法乱纪行为的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长期拒交集资提留的人进入了村委班子,给农村带来了新的不安定因素。

(二)部分干部群众在处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问题上存在“对立论”和“分离论”两种错误认识,部分村两委出现了“两张皮”现象。所谓“对立论”就是把党的领导同村民自治对立起来,或者是一提村民自治就排斥党的领导,或者是片面理解党的领导而否认村民自治;所谓“分离论”就是认为党支部、村委会应各管各的事,互不干涉。有些新当选的村主任上任之后不是考虑按《组织法》的要求如何开展工作,而是争权夺利,要求换会计,要签字权,跟支部唱对台戏。有个别新当选的村主任片面理解或曲解《组织法》,认为实行村民自治“党委不能管,支部管不着”,应“一切权力归村委会”;村民自治就是村主任说了算,在村务决策和村务管理中我行我素,不依法办事,严重影响了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落实以及正常的村务管理。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个别农村党支部书记缺乏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决策不民主,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农村党员、干部管理不规范,有的党员党性观念、宗旨观念淡薄,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个别村村务公开还存在不及时、不真实、不全面的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虽然出现在少数村,但是影响极坏。如不及时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影响基层政权的巩固,影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和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于党支部的地位及与村委会等其他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尽管《条例》和《组织法》规定的已经非常明确,但在具体工作中党支部特别是直选产生的新一届村委班子,各取所需,导致了农村管理工作双轨不拢。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据《条例》和《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强化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从规范村级各项制度入手,建立一套全面的、规范的村级工作运行体制,明确界定和规范村级组织和村级事务管理的原则、程序,将村级组织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把党支部、村委会行使职能的途径统一到一个系统的程序上来,充分体现和扎实推进在党的领导下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二、推行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实行规范化管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突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农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更好地促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保持社本稿版权是517878秘书网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应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既充分体本稿版权是517878秘书网现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又切实保证村级其他组织发挥功能的原则。二是坚持依法建制的原则。严格依照《条例》和《组织法》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建章立制。三是坚持既约官又约民,重在约官的原则,把村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四是坚持实用实效、便于操作的原则,使各项制度的制定着眼实际,有章可循,操作性强。按照这些原则,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来加强对村级组织的规范化建设:

(一)规范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机制。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村级干部在思想观念、政治理论等各方面的不断加强。因此,必须把抓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实。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市镇两级党校的作用,定期安排农村党员干部参加教育培训。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有效载体,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每年适当集中一段时间,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帮助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增强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真正达到“干部受教育,群众的实惠”的目的。要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学习培训的激励机制,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同年终考核、评比结合起来,激发干部参加学习、接受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在不同范围内

第三篇: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品】

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要全面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规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近年来,各级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在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但通过调研发现,在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具体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加以改进,才能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当前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村民委员会的直选相对于农民群众的素质和目前我国法制水平的超前性,部分村在村委会换届过程中受封建宗族、宗派势力的影响,干扰了选举工作的健康进行。这些宗族宗派势力暗地里采取一些非法手段或封官许愿,或迎合群众的落后思想,提出不交集资提留等,并以此当选。甚至有些有违法乱纪行为的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进入了村委班子,给农村带来了新的不安定因素。

(二)部分干部群众在处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问题上存在“对立论”和“分离论”两种错误认识,部分村两委出现了“两张皮”现象。所谓“对立论”就是把党的领导同村民自治对立起来,或者是一提村民自治就排斥党的领导,或者是片面理解党的领导而否认村民自治;所谓“分离论”就是认为党支部、村委资料

会应各管各的事,互不干涉。有些新当选的村主任上任之后不是考虑按《组织法》的要求如何开展工作,而是争权夺利,要求换会计,要签字权,跟支部唱对台戏。有个别新当选的村主任片面理解或曲解《组织法》,认为实行村民自治“党委不能管,支部管不着”,应“一切权力归村委会”;村民自治就是村主任说了算,在村务决策和村务管理中我行我素,不依法办事,严重影响了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落实以及正常的村务管理。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个别农村党支部书记缺乏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决策不民主,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农村的教育,引导和帮助村委会成员牢固树立党的观念,自觉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党支部和村委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把村里的事情办好,为村民服务好。二要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大量情况表明,村党支部、村委会之间出现不协调,绝大多数都出在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与管理上由谁说了算,按什么程序办的问题上。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依照有关法律和条例,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程序,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规范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监督,保障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近年来,我们推行由党支部召集、书记主持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制度,在民主资料

协商基础上对村级重大事务进行决策,然后按照各自的职能组织实施,这样既保证了村党支部的领导地位,又发挥了村委会的作用。三要进一步改进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方式,选配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班子。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选举上,我们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先由党员、群众分别推荐,再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这种办法有利于选举产生党员和群众都拥护的村党支部领导班子,也有利于处理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应继续坚持好。对村委会的选举,也要加强领导,既保障农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又引导他们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提倡村党支部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实行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人兼;鼓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按照规定的选举程序交叉任职。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协调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减少矛盾,还能减少干部职数,减轻农民负担。

(三)创新党员管理机制。农村党员是农村党支部的“细胞”,围绕激发农村党员队伍活力,工作中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首先,要敞开入口,严格按照“两推一公示”的要求,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实行“双推”。对推荐出来的优秀中青年,经村党支部研究,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再在全村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指定1—2名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落实帮教责任,负责考察写实;对入党积分子经过培养后,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重新进行评议,按照评议结果实行优胜劣汰。评议结果为优秀、确已具备入党条件的,召开党员大会,研究发展其入党;评议得一般票和差票超过参加评议人数1/3的,不要再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民主推荐补充新的入党积极分子。这样一来,可以较好地解决个别村优秀青年入党难、突击发展党员的问题,消除党员发展的“盲区”。其资料

次,要疏通出口,对党员推行党员量化管理,由村党支部与党员签订《党员工作目标责任书》,对联户内容进行细化、量化。分半年和年终两次,由村党支部组织进行两次考核。对考核分数不足60分的党员,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限改不改的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处置,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第三,要放手培养后备干部。要把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坚持年年抓,常年抓,不断线。要求每个村选拔2—3名后备干部,列入党委统一管理,统一建立档案,定期进行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农村工作能力。工作中要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促其早日成为开展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

(四)规范财务管理机制。农村财务管理是影响干群关系和村庄稳定的焦点问题。要立足实际,健全机制,抓好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经济事项事先申请制度、定项限额管理制度、财务开支集体会签制度、财务开支集体会签制度、借(贷)款管理规定、印章管理制度和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财务管理制度规定,要求村级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实行村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模式,对农村帐务纳入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村级只设一名报帐员,并从村级开支的审批程序、报帐程序和报帐时间三个方面进行规范,强化民主理财小组、核算中心、领导和群众四监督。对村级各项开支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严格做到“三不”,即不规范的单据不入帐,未经审批的开支不入帐,超标的开支不入帐;制定了《农村财务管理考核办法》,从源头上杜绝了乱开支现象。同时,要按照要求抓好财务公开工作。确保财务公开及时、全面、真实,将财务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资料

白。

(五)建立目标考核机制。要坚持“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不动摇,以考核促工作,用实绩来衡量干部的工作,成为抓工作落实的“助推器”。积极推行村级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对各项经济工作目标进行具体细化、量化,层层落实责任制,人人身上有指标。要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坚持平时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单项督查与综合督查相结合,季度督查与年终考评相结合,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形成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工作运行机制。要坚持“晨碰头、周例会、月调度、季考评”制度。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调度会,坚持平日工作周调度,重点工作日调度,难点工作随时调度,切实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每月达进度或超额完成任务。同时,坚持“多干多奖、少干少奖、不干不奖”的原则,在核发农村支部书记工资时,加大考核力度,主要根据考核结果批支部书记工资,增强农村支部书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资料

二○○五年九月

资料

资料

资料

资料

第四篇: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要全面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规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近年来,各级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在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但通过调研发现,在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具体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加以改进,才能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当前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村民委员会的直选相对于农民群众的素质和目前我国法制水平的超前性,部分村在村委会换届过程中受封建宗族、宗派势力的影响,干扰了选举工作的健康进行。这些宗族宗派势力暗地里采取一些非法手段或封官许愿,或迎合群众的落后思想,提出不交集资提留等,并以此当选。甚至有些有违法乱纪行为的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进入了村委班子,给农村带来了新的不安定因素。

(二)部分干部群众在处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问题上存在“对立论”和“分离论”两种错误认识,部分村两委出现了“两张皮”现象。所谓“对立论”就是把党的领导同村民自治对立起来,或者是一提村民自治就排斥党的领导,或者是片面理解党的领导而否认村民自治;所谓“分离论”就是认为党支部、村委会应各管各的事,互不干涉。有些新当选的村主任上任之后不是考虑按《组织法》的要求如何开展工作,而是争权夺利,要求换会计,要签字权,跟支部唱对台戏。有个别新当选的村主任片面理解或曲解《组织法》,认为实行村民自治“党委不能管,支部管不着”,应“一切权力归村委会”;村民自治就是村主任说了算,在村务决策和村务管理中我行我素,不依法办事,严重影响了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落实以及正常的村务管理。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个别农村党支部书记缺乏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决策不民主,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农村党员、干部管理不规范,有的党员党性观念、宗旨观念淡薄,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个别村村务公开还存在不及时、不真实、不全面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出现在少数村,但是影响极坏。如不及时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影响基层政权的巩固,影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和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于党支部的地位及与村委会等其他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尽管《条例》和《组织法》规定的已经非常明确,但在具体工作中党支部特别是直选产生的新一届村委班子,各取所需,导致了农村管理工作双轨不拢。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据《条例》和《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强化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从规范村级各项制度入手,建立一套全面的、规范的村级工作运行体制,明确界定和规范村级组织和村级事务管理的原则、程序,将村级组织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把党支部、村委会行使职能的途径统一到一个系统的程序上来,充分体现和扎实推进在党的领导下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二、推行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实行规范化管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突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农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更好地促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应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既充分体现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又切实保证村级其他组织发挥功能的原则。二是坚持依法建制的原则。严格依照《条例》和《组织法》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建章立制。三是坚持既约官又约民,重在约官的原则,把村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四是坚持实用实效、便于操作的原则,使各项制度的制定着眼实际,有章可循,操作性强。按照这些原则,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来加强对村级组织的规范化建设:

(一)规范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机制。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村级干部在思想观念、政治理论等各方面的不断加强。因此,必须把抓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实。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党校的作用,定期安排农村党员干部参加教育培训。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每年适当集中一段时间,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帮助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增强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真正达到“干部受教育,群众的实惠”的目的。要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学习培训的激励机制,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同年终考核、评比结合起来,激发干部参加学习、接受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在不同范围内选择一批班子基础好、工作思路清、有发展潜力的村进行重点培养,高标准,严要求,树立样板,做到学有标准,赶有目标。利用每年的夏训、冬训或农村工作会议等,抓好典型村经验推广工作,请他们在会上交流经验和做法,并有计划地组织参观学习;各村之间也要经常互相交流,帮助出主意、理思路、定措施,达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教育培训和典型带动,真正达到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的目的,提高他们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

(二)建立村“两委”规范运行机制。村党支部是村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实行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

第五篇:基层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层规范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及对策

分局和工商行政管理所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履行行政执法、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单位。近几年来,为加强工商所建设,促进工商所职能到位,省、市局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加大基层建设力度,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向基层倾斜,有力地推动了基层规范化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但面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所的监管内容不断扩大以及人民群众和政府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基层规范化建设与新形势、新要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从目前我们单位规范化建设实施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当前基层规范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制约着规范化建设的进度。主要体现干部队伍相对老化,工作标准不高,整体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在职干部职工中,45周岁以上占到80%以上,新生力量明显不足。加之个人学习自觉性不够,知识更新缓慢,复合型人才匮乏,落实规范化建设的标准不够高。

(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使规范化建设推动力不足。主要体现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队伍管理中,能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与是否建立一套健全的队伍管理激励机制有很大关系。有的同志存在“松口气”的心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效率低下。出现了一方面人浮于 1

事,一方面人才紧缺,导致基层工作忙乱,疲于应付,影响监管效能和规范化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

(三)思想观念陈旧,使规范化建设缺乏支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商行政管理监管职能发生了重大的战略转变,特别是“两费”停收后,个别同志仍然抱残守缺,缺乏紧迫感。具体表现是有的干部习惯于按传统的思维方式办事,工作方法简单。有的干部一提起集贸市场头头是道,讲监管大市场就愁眉苦脸。还有的同志觉得年纪差不多了,抱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缺乏获取新知识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勇气和信心。监管方式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只满足于一般性的业务操作,习惯于坐等式的静态管理方式,缺乏对市场行为监管业务的深层次研究探讨,使规范化建设缺乏内在动力。

(四)粗放型执法行为,使规范化建设要求难以落实。部分干部业务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以致用的意识不强,依法行政观念淡薄。个别执法人员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赋予的行政执法权,具体行政行为往往违背立法原意,执法必然偏离正确轨道。还有的同志观念陈旧,认为“管理就是收费”,“执法就是罚款”的错误观念。停收“两费”后把罚款作为主要执法目的和衡量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违背了规范化建设根本目的。

(五)服务水平不高,使规范化建设流于形式。工商所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外提供咨询服务。咨询服务内容的70%以上是登记注册,但个别初审登记人员对登记注册知识的匮乏和对新的政策规定不掌握,直接影响“首问负责”等五项制度的落实,在社会上和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损害了工商形象。

二、抓好基层规范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面对现实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深入推进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打造过硬的基层执法队伍,是我们当前和今后面临的新课题,我认为推进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需要突出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一)建立科学规范的行政执法管理制度,是加强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和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虽然对行政行为从实体和程序上都作了一些规定,但是从实际看,从工商所内部运行机制来看,还存在着权责不明晰、运行不通畅的问题,对工商所的行政执法行为的管理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规范体系,各个环节之间缺乏严密的配合和有效的制约,导致工作内部脱节,影响行政行为的质量和效率。建立科学规范的工商所行政执法管理机制,就是要从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出发,建立并完善工商所执法管理制度,使每项职能得以顺畅、有序、高效运行,使工商所行政执法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到规范化管理,由经验型管理到制度化管理的转变。一是明确责任层级细则,落实监管执法要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细化任务责权,严格监管执法奖惩。对工商所责任人定位定责,用制度规范责任区监管的职责和内容。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从各网格责任区安全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环节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无论在哪个环节、哪个人出了问题,都要依法依规落实责任。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商所干部队伍,是加强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一支高素质的工商所干部队伍,离不开行政规范的约束,同时,规范化建设搞得好不好,直接反映工商所的精神面貌和人员素质,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工商所的门面和窗口,影响着工商部门自身的社会评价。从当前工商所干部队伍的现状来看,在思想观念、管理水平、执法能力方面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有通过加强规范化建设,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选人、用人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才能确保干部队伍的健康发展。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使广大干部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规范为我要规范,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加强政策法规教育,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使干部思想水平和政策界限得到有力提高和具体明确,能够明明白白地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制度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三是加强创新教育,增强完善制度的创造力。鼓励和引导工商所干部多为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提意见,提建议,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制度发展中的首创精神得到尊重和体现。只有这样,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才可能长抓长新。

(三)增强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创新力,必须解决好干部队伍思想理念的转变。在新的形势下,创新工商行政管理理念,以新的理念指导当前的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尤为重要。理念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监管形势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思想决定出路。思想转得早的早得益,转得快的多得益。在新的历史时期,总局提出了“四个统一”的基本要求,积极推进“四化建设”,实现“四高目标”,这是新时期工商建设的职能定位、主要抓手和根本目标。只有基层工商人员都理解这些工商事业的最高要求设计,特别是领导干部包括所长,要认真学习,才能从旧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真正清楚工商所停收“两费”后干什么、怎么干,放眼大局,才能从小处抓好落实。只有保持观念上的先进性,才能指导工作按正确的方向开展,基层规范化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下载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近年来,我区根据农村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在推进村......

    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国家电力公司决定2002年在全国开展农村供电所(以下简称供电所)管理年活动,全面推进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是继开展"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

    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一、当前公安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多年公安执法实践来看,我市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从局部来讲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执法不规范的问题在一些......

    建设规范化路政大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5篇)

    建设规范化路政大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创建规范化大队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来,高速路政大队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依法行政”的路政管理原则,认真贯彻依法治路、规......

    浅析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中国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为例 张玉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非营利组织作为现代社会的第三大部门,在......

    机关作风建设存在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6月18日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

    浅议当前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周 文:浅议当前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0-01-21 作者:周 文 新闻来源: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检察院 阅读次数: 723 加强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实践“立检......

    浅议协税护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议协税护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王栋税收工作中,个体工商户的征收与管理和其他企业的管理相比具有很大的特殊性。由于个体工商户的行业复杂,业主经营活动的变动频繁,停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