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抗日战争时期陈云思考党的建设问题的几个特点.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抗日战争时期陈云思考党的建设问题的几个特点
作者:李蓉
来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01期
【收稿日期】2010-11-25
【作者简介】李蓉(1954—),女,四川成都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摘 要】陈云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贡献卓著,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期间,他对党的建设问题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论思考,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他在思考党的建设问题时的整体性、开放性、预见性、深刻性、指导性、针对性方面。这些特点,对今天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仍然很有启发作用。
【关键词】陈云;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1)01—0117—03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队伍得到空前发展壮大的时期。自参加革
命后,陈云分管过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工作,担任过省委组织部部长等职务,对党的建设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陈云兼任、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7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党的大发展成为必要和可能,从抗战全国爆发时的几万党员,发展到1942年的70万,1945年时的121万,党的队伍空前发展。这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分不开,和陈云的努力也分不开。自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后,陈云从党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紧密相连,竭尽全力,为实现党在纲领,在抗日战争时期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而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新中国而奋斗,他对党的建设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深刻的论述,表现出整体性、开放性、预见性、深刻性、指导性、针对性。
1.抗日战争时期,陈云在党的建设方面的思想具有整体性
党的组织工作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要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实行。为此,陈云把党作为一个整体,党员则作为组成整体中的个体;两者是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同时,党的各级组织也是一个整体,党员和党的干部、党的支部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陈云对个体和整体的关系,对党员、党的干部、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最基层的支部和在党的组织中的规范要求,都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了正确意见,从而理顺了党的内部体制和机制,确定了体制和机制的规范要求。这体现出陈云对党的建设的宏观思考和把握,做到了全局在握,心中有数。这是陈云这一时期思考党的建设问题的一大特点。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要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其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保持党员的质量。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加入党,这是有党章规定的。陈云认为,党的性质和党员的成分与入党条件是密切相关的。在党的建设中,党员的意义和作用问题,占有头等重要地位。因此,陈云多次论述和强调党员的问题,特别是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文章里,系统地阐述了入党资格、党员成分、入党手续、候补党员、共产党员标准等问题。[1](P33-50)有了党员,就可以建立起党的组织。党的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有了党的组织,就有了团结群众的核心,就可以具体组织和领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可以发展更多的党员等等。为此,陈云专门撰写了《党的支部》一文,认为,“支部是党的最下层的组织,也是党的最基本的组织。党的一切口号、主张、政策,依靠支部才能具体深入到群众中去。依靠支部在群众中日常的宣传组织工作,才能使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口号、主张、政策之下,进行革命运动。”[2](P145)陈云历来重视和强调党和群众的关系,在讲到党的组织特别是支部的特点时,尤其如此。支部是党团结群众的核心,党就是依靠支部去吸收新的党员、扩大党的力量。没有支部的存在,党员的吸收、党的扩大,都无从谈起。同时,党的支部还要在革命斗争中领导和教育党员,培养党的干部。所以,支部“是党的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有了党员和党的组织,必然就有党的领导干部。陈云理解和赞同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故有“干部决定一切”的说法。因为党的一切决议和政策,都要通过干部去实现。没有坚强的干部队伍,党的事业就不能发展,就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因此,干部对党的事业负有重大责任,应该成为党员和群众的模范。[2](P211)关于党的干部政策,陈云用十二个字、分成四个问题来解释,第一,了解人;第二,气量大;第三,用得好;第四,爱护人。[2](P109)在这简洁明了的概括里,包括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包含着陈云对党的干部的人品、胸怀、气质、内心世界的期待和要求。
无论是党员还是党的干部,既然进入了党的组织系统,就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开展活动,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抗战初期,曾有一名叫刘力功的党员,因为坚持不到基层工作,经过党组织反复做工作,先后谈了7次话,他仍不服从党的决定,最后被开除出党,一时影响很大。陈云解释,党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对刘力功进行说服教育工作。“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是党的纪律,党的纪律不容任何人破坏。刘力功违犯了党的纪律,又不接受党的教育,改正自己的错误,因此,党组织决定开除其党籍,并公布于全党。[2](P124)
2.在思考党的建设这一重大问题的同时,陈云的思想具有开放性
陈云十分注意观察和学习国外其他政党建设的经验。因为中国革命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和发展中也受俄国党的影响甚深。因此,陈云十分重视列宁领导党的建设和联共(布)建设中的经验。虽然他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的问题非常重视,强调过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但对他认为正确的科学的理论,他是自觉学习和运用的。如在论述到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问题时,陈云多次引用列宁或《联共(布)简明历史教程》中的论述。例如他就引用了列宁在1902年对工厂作坊支部在革命中重大作用的论述:“每个工厂都应当成为我们的堡垒”,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它首先应该注意在自己的阶级队伍中建立
支部,建立工厂中的党的堡垒。”[2](P146)以后为人们所熟悉的支部是党的战斗堡垒的说法,不难在这里找到源头。
3.在思考党的建设这一重大问题时,陈云的思想表现出明显的预见性
陈云重视党的巩固问题,从不懈怠。党的组织是建立起来了,但建立后,还必须要不断地加以巩固,否则,党就会涣散,甚至灭亡。陈云赞成这样的分析:“如果党在自己的党的狭隘圈子里闭关自守,如果它脱离群众,如果它蒙上了官僚主义的灰尘,那它就会遭到灭
亡。”[2](P156-157)看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也是未雨绸缪,有预见性的忧患。怎么才能使党巩固起来,避免灭亡的命运呢?陈云的看法是,以支部为基础,内、外两个方面同时努力。巩固党,必须要巩固支部。而支部的巩固,又分为内部、外部两个方面。在支部的内部,要进行整理整顿,在支部的外部,则要着眼于在群众中的工作。他精辟地指出:“群众工作的好坏,是测量党组织的巩固程度的标准之一。”[2](P156)往往是群众工作做得好的,支部等党组织也是最健全的。而一些不巩固的支部,大半也是那些脱离群众、不进行群众工作的支部。
4.在思考党的建设这一重大问题时,陈云的思想表现出力透纸背的深刻性
作为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深入地思考和领导党的建设,是陈云的本职工作、应尽职责。陈云在这方面表现出深刻的理论修养。他把学习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从不同角度论述学习对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的重要性,对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这些理论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茫。他列出的党员标准,就把学习作为其中一个条件。其理由是,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学习理论、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这是对党应该尽到的责任。毛泽东曾表扬陈云的学习精神,夸奖他在学习中发扬的是“钉子”精神。
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发出开展学习竞赛的号召后,陈云在中组部组织了一个领导干部学习小组,他和李富春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先后参加的有十余人,还有旁听的干部30余人。每天上午九点以前为自学时间,每周集体讨论一次。先后学习的内容有《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联共(布)简明历史教程》、《政治经济学》、《哲学概论》等。而陈云提出的学习内容则至少包括科学理论、中国的历史和时事政治、军事知识、文化知识等方面。因为学习小组一直坚持到1942年,曾被评为中央机关的模范学习小组。与此同时,陈云还担任中共中央组织的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会的副组长,毛泽东任组长,学习中国古代哲学,每两周开一次会,一次半天,先听邀请的哲学家作中心发言,然后大家讨论,学习内容主要是孔子、庄子、荀子、墨子等人的哲学思想等。[3](P233-234)
5.在思考党的建设这一重大问题时,陈云的思想表现出重要的指导性
陈云在考虑党的建设问题时,决不泛泛而论,而是尽量从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实际出发,提出工作意见和对策。抗战时期,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相当一部分地区被日军占领,成为通常所说的沦陷区或敌占区;未沦陷的国民党统治地区通常称为大后方或国民党统治
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收复了部分沦陷区,成为敌后抗日根据地或称为解放区。中国共产党在这些不同地区的任务是什么?党的建设如何进行?陈云对其共性和个性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出指导意见,对不同地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如对大后方和敌占区的党组织,主要的任务便是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为此,在一个阶段内党的最重要的工作便是肃清内奸和防止内奸,保证领导机关的安全、保证党的质量要重于数量、把严密党的内部与开展党外群众工作联系起来。[2](P203-210)而在敌后根据地和解放区,党的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显然不一样。仅从陈云在抗战期间所写的若干文章和起草的文件,就可见其关注点有:开展群众工作,加强党员和党的各级干部教育,增强党性,加强党的纪律性,学会领导方法,积极参加经济和技术工作,尊重和团结非党干部,等等。
6.在思考党的建设这一重大问题时,陈云的思想表现出强烈的针对性
陈云对党的建设,既肯定成绩,同时也不回避党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党员、党的干部在不同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常常是一针见血地进行批评和教育,表现出高度的党性原则。在抗战时期,几十万党员分散在各个根据地内,面临着各种困难和复杂情况,党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问题是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管部门,陈云作为中央组织部的部长,如何对待和处理?从陈云文稿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对党内不良倾向、不正之风的批评,有时可以说是很不客气的,甚至是尖锐的、让人警醒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之一。从陈云对党内各种不正之风的抨击,不仅可以看出他对党性原则的坚持,他对党的优良作风的实践,而且可以看出明显的针对性。这对克服党内的不良倾向、不正之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显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1945年5月9日,陈云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上发言,其中一部分内容的中心思想就是“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他指出:党内一部分干部中间,有一股骄气即骄傲之气。许多人喜欢别人说他好,不喜欢人家说他坏。有的人只能升官,不能降级,有功必居,有过必避。[2](P291)他认为,党内有些问题即使是整风以后来看,也是一部分干部改正到位了,有一部分还没改正到位。总之,还要丢掉包袱,才能把自己的力量加强,把党的力量加强。[2](P298)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陈云在抗战时期对党的建设的重要贡献。同时,陈云对党的建设的思考,也给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帮助。参考文献:[1]陈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2]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陈云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责任编辑 刘 滢](下转至第126页)
第二篇:机关党建工作特点、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机关党建工作特点、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机关党建工作特点简介
县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本地本部门中心工作,真抓实干、不断创新、团结协作、凝心聚力,卓有成效地开展机关党建工作,使机关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结合“挂包帮”活动,充分发挥各机关党组织自身优势,切实帮助农村党组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帮助农村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取得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深化机关党员为民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是开展争创“党员先锋岗”活动。创建“党员先锋岗”,亮出党员身份,培养树立一批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优秀共产党员典型,成为工作的模范、岗位的先锋、业务的能手、服务的标兵,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当今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三是推进党务公开,加强党内民主制度的建设。细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明确公开形式、设定公开时限,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保证党员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
机关党建工作存在问题
一是党建工作内容虚而乏实,形式传统而乏活力。机关党建工作主要包括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机关党建工作,始终处于为经济建设大局,为本单位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地位,是一项务虚的无形的工作,许多方面存在抓而不实的问题。
二是党员教育培训缺少制度化,内容形式有待创新。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形式和内容的选择上趋于多元化,对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机关党支部比较重视业务技能培训而忽视思想政治理论培训,党员培训往往采取大课堂的讲课制,对学习者缺少吸引力,因此迫切需要改变原有的方式和方法。
三是党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党员的先锋模范、示范带头作用还需充分发挥。机关党建工作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主要取决于党员素质的提高,现在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削弱,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有待进一步加强,党员对自身的要求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意见建议
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机关党建科学化进程,努力提高机关党组织的执政、服务能力,2 充分发挥机关党员的先进性,使机关党的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一是以服务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在落实机关党建责任制上下足功夫。实施“一把手”工程,强化主要领导抓党建促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进一步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机关党建工作成效评估体系,完善考核标准,严格奖惩措施,使机关党建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确保机关党建工作落实于日常工作之中。
二是加强学习培训、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务干部的整体素质。通过定期举办机关党务干部培训班、组织机关党建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加强对机关基层党组织书记、委员的党建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找准机关党建为经济、业务工作服务的途径方法,以先进带动后进,以点带面推动机关党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是以建立健全“双结合”长效机制为抓手,在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上下足功夫。要建立健全“集中抓”和“经常建”、激励和监督双结合机制,把着眼点放在促进机关党组织的经常性建设上来,通过完善制定组织生活计划、党建精品工程激励、党内民主评议、测评监督等机制,激发机关党员工作动力,确保机关党建常抓常新。
第三篇:党建工作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集团公司党建工作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特点:
1、针对企业点多面长、党员流动大的特点,首先是健全组织。根据工作需要经营实体(公司)建到哪,基层党支部就到哪里。如长期以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先后在上海、西安建立项目,党委及时研究成立上海和西安党支部,实行属地管理,并及时转递组织关系。年初又依据现代企业制度和证券法规,按照组织程序成立了股份公司党委。同时,根据产业性质,便于独立开展组织活动,以经济实体为单位,凡是党员在三人以上的产业都单独成立了党支部,确保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落实和党员队伍的稳定。
2、党内组织活动形式多样化。一是根据形势任务,因势利导。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每年党委组织一次基层骨干外出参观学习,陶冶情操,活跃生活。同时每年邀请专家学者为党员、干部做报告或专题辅导讲座。如学习型企业、国家安全,读书改变人生、预防职务犯罪等报告会。二是结合企业重大经营活动,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与教于乐,与教于理。三是联系党员岗位实际,除坚持党员“三会一课”、“党员先锋岗”、“模范工作台”等活动外,长期坚持党员责任承诺上墙,强化责任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坚持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化。长期以来,坚持每月一次支部书记例会,以会代训,定期组织学习上级文件、分析党员思想,安排部署阶段工作,对于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保证。
4、坚持组织发展经常化。多年来公司党委把发展党员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原则,每年按照发展党员程序,有计划的在“七一”前夕,发展5至10名新党员,既调动了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热情,又确保了生产班组和职能部门的无党员空白点。在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的同时,畅通不合格党员的出口关。几年来,按照党章规定及标准,通过每年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先后对8名不合格党员进行了除名处理,既严肃了党纪,又教育了党员,确保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党支部书记兼职较多,缺乏党务工作经验,工作水平、能力较低。
2、基层党组织和普通党员的作用发挥不够。一些基层党支部存在着主动开展党的活动,探索党支部工作内容、形式和方法不够,无活动经费。
3、企业离退休党员逐渐增多、流动性大,不能正常开展组织活动,甚至收党费难,是当前党员管理的一个难点。
4、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下降,党务干部随着经营工作岗位的变动而调整,队伍不够稳定。
第四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特点、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特点、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特点简介
按照“突出重点,主攻难点,消除盲点,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建立新社会组织党建机制,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立足行业组织特点,把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作为独立的党建领域来抓。建立由组织部牵头,民政局具体负责,司法、劳动人事等15个单位、部门党组织协助指导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确保这一领域党建工作健康发展。
二是建立健全行业党组织体系,创建“协会+党支部”的党建模式。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组织,及时建立党组织。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规模较小、同一领域、业务相近、地域相邻的社会组织,采取行业统建、区域联建等方式建立联合党支部。
三是落实党建责任,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根据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实际,采取“内部选育、外部选派、社会招聘”等方式,选配党性强、业务精、热爱党务工作的党组织负责人。同时,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制度,指导社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
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问题
在开展党建工作方面,由于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建立的时间不长,新社会组织自身又存在着结构松散,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大多数单位的党组织在机构建设、运转方式和发挥作用上,目前还不能较好地适应党的工作需要。
一是有的社会组织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尚未认识到党建工作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政治核心作用。
二是社会组织组织机构过于松散,流动性大,党员组织关系难以把握,特别是党员基础性资料变化大,给党建工作带来不确定性。
三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复杂,缺乏相应的培训制度,使得社会组织党的负责人参加党的业务工作学习、培训和交流,了解党建工作新内容、新要求、新方法和新思路的机会不多。而社会组织党的负责人则反映不能及时看到党的文件,不能及时听到党的声音,参加不了上级党组织的各项活动。
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意见建议
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是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党的工作在新社会组织领域中的延伸和拓展。
一是要深入研究当前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实践中出现 2 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力地指导社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
二是根据社会组织的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逐渐在社会组织中形成党建工作五个机制,即互动联系机制、网络信息机制、互相激励机制、互相监督机制和培育指导机制。
三是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实际工作成效进行督促检查、指导有关单位党的工作部门有效开展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
四是推进不同系统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交流,推广有效经验和做法,组织力量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党建主管单位层面和社会组织层面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党建工作业务能力。
第五篇: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和问题思考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和问题思考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
这里的语法指的是语法规则不是语法知识。我们的教学对象在语法学习方面有哪些要求呢?
1、语法结构规则要细分
为什么说语法规则要细分?因为学生是按照我们教的语法规则去理解和运用。如果规则细分不够,他们就会出现很多语法偏差。而且规则细分要合理,繁简要适度,规则太多,学生难以掌握。
2、对语法意义的描写要准确、易懂
语法规则讲“补语是对动词进行补充说明”,这条解释对教学没什么意义。我们这样解释:“补语主要表示通过动作——(结果)使动作者或动作的对象等发生变化”,然后以具体例子说明,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如:爸爸打死了一只老鼠(爸爸打,“使”老鼠死)。
3、强调用法说明
对语法教学来说,用法研究特别重要。比如补语,我们要告诉学生,如果一个动作有结果汉语就要求把结果表现出来,补语不是可有可无的。在描述性文字和口语表达中更是如此。其它语言很少有类似中文的补语这种语言现象。例如:这只小兔子跑得很快,快是跑的补语,如果省略就成了“这只小兔子跑”,感觉怪怪的。
二、汉语语法问题的几个要点
对外汉语教学中会遇到很多语法问题,如何考虑?我们谈谈下面几点。
1、汉语语法受语音制约,尤其是书面用语,不过语音制约语法的范围是有限的。
2、汉语句法受篇章结构制约很大。下面看一个例子:
“姐姐打破了碗”这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但语境不同,意思也不相同: 1)晚饭后,姐姐整理桌子,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碗。“主—动—宾”句(可以没有语境、上文,碗是新信息)2)A:那个绿色的碗呢,怎么不用? B:(那个碗)打破了。
“话题—说明”(那个碗-已知信息,起连接作用)或(那个碗)被姐姐打破了。(说出动作发出者)姐姐把那个碗打破了。(连接得不好)
3)爸爸昨天买了2个漂亮的碗,才用了一次,就让姐姐打破了。(被字句)爸爸昨天买了2个漂亮的碗,才用了一次,就打破了。话题——说明(碗——已知信息,起连接作用)
妈妈昨天买了2个碗,才用了一次,妹妹就打破了那些碗。妈妈昨天买了2个碗,才用了一次,妹妹就把那些碗打破了。
另一个问题是形容词在句子中对谓语和作定语位置的选择。看看下面的句子: 1)上海外教网有很多的英国外教和美国外教,所以他们的外教资源很充足。2)上海外教网的英国外教和美国外教都很多,所以他们的外教资源很充足。
3、表达功能问题
针对祈使、疑问、感叹、陈述四种句式,陈述句再分为叙述性、描写性、说明性、议论性等。看以下例子:
1)他浅浅地笑了一下,轻轻地挥了挥手。(叙述句)(动作、事件在时间中进行)
2)你念过书,起出来的名字一定有意义,你就给我们丫头起个名字吧。(说他念过书,有文化,为了说明他能起出好名字。)
(“过”用于非叙述句,是说明性的,与当前讨论的问题有关,表达以前的时间。)“着”是描写性的,一般用于描写一个处所或人的穿著打扮,例如:
爸爸的书房里墙上挂着一把宝剑,书桌上摆着毛笔,书架上有很多书,桌子旁边放着一张椅子,椅子下面蹲着我家的小猫。
今天弟弟很早就起床了,只见他脖子上系着鲜艳的红领巾,胸前别着校徽,手腕上带着一只手表,真是难看死了。
4、每种语言都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有时对说母语的人来说很容易,但是对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很陌生,因此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应该进行对比研究,这样比较容易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模式。如: ×小王,你有我的书你那儿?
正确的句子应该是:小王,我的书在你那儿吗?
对外汉语语法解释问题(2004-4-16 13:36)
中国的语法界,在批判了套用西方语法概念以后,曾经很强调汉语的特殊性,搞出来一些句子成分的分析,让学过西方语法的人觉得难以接受。比如著名的“桥上站着一个人”,说“桥上”是主语,“站着一个人“是谓语,就是一例。这个例子倒还可以接受,但是用“话题”-“评论”的概念解释更好些,否则把“人”说成是“站着”的宾语,则大谬矣。
我又发现北京语言学院编写的《新汉语300 句》中,把“多少钱一斤”,说成是“多少钱”为主语,“一斤”为谓语。那要是“一斤多少钱“呢?
这样解释句子的人怎么就不动脑子想一想那种解释是否make sense。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已知信息是报价的单位,未知信息是单价多少。“多少钱一斤”,就是“一斤多少钱 ”的强调性的倒装。主语,(说话题也行)当然是“一斤”。
在教学中,在出版的教材里有时会发现不合适的语法解释,在各种自编材料中就更容易发现,因此在这里提出,老师们自编材料时,不可以因为是不出版的就掉以轻心。比如我发现过把“跟我去书店的那个人是胡美玲”说成是介词词组作定语。这里明明是动词词组作定语,“跟我”是从属于动词“去”的状语。这种结构,用很老的叶斯珀森的“三品说”都能说明白,更何况“中心词”理论和生成语法了。
还有的教材,塞进的语法注解说了等于没说。我见到过这样一条“完整的”课文注释:“A question that has question words(指谁,什么,等词语)can be a normal question。”(一个含有疑问词的问句可以是普通疑问句)。Good gracious me!What the hell does this note try to tell us? What is a “normal” question? 为什么不写清楚:一个用特殊疑问句作宾语的疑问句可以是一般疑问句,比如“你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去东海楼吃饭吗?”(比较一下用特殊疑问句作宾语的特殊疑问句:“你怎么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去东海楼吃饭?”)再补充一些例子:解释都是英文的。这里翻译了。
1。句子: “你知道我们吃什么吗?” 解释:这是一句话问两个问题。批判:真正的一句话问两个问题应该是:“他姓什么叫什么?”
2。句子:“这次大家一块吃饭,怎么给钱呢? 应该给多少钱?” 解释为什么第二个问题后边不用“呢”: 因为它前边已经有了一个带 “呢” 的问题,再用就多余了。如果使用,则表示寻求进一步的给钱的细节,比如要不要给小费。批判:这就是越说越糊涂的问题。
有兴趣的同志不妨在自己用的教材中找一找这些例子。一种是解释不通的,一种是容易误导外国学生的,一种是教学中不实际的,等等。如果多了,可以集体出书,对教学有帮助。
对外汉语教材的对象是不了解中文的老外,解释错了,对他们影响比对国人影响更大。老外的思维方式自有其特殊性,学习中常常提出一些足以难倒中国老师的似是而非的问题就是一个证据。错误的语法解释常常容易使他们往更错的地方普及。所以我认为,对外汉语的语法解释一定要慎重,并且应当多从普遍语法着眼,而且根据对象的母语多进行相似性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