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小平南巡与中国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
邓小平南巡与中国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
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即邓小平南巡谈话。谈话针对当时改革开放中人们思想中存在的疑虑,提出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新观点,并着眼于中国特色的国情,从我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观点、产生了思路,出现了新突破,这些理论和观点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后的发展特别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谈话,以朴实的言论和睿智的预测,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前行。由此可见,没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我国的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就无从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可能形成。
对于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国际国内一直有不同的看法。邓小平同志经过多年的思考,终于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考,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4年9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前。在这一阶段,主要成就是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邓小平在1979年同吉布尼等人的谈话中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邓小平的谈话第一次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之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得到了党的十二大的肯定。第二阶段是从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至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党的十三大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是,计划和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说来应当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第三阶段是从1988年到1992年lO月党的十四大,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关于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论断,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从而摆脱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十四大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此,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
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由局部的、单项的领域朝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展开,空间上由沿海、沿江、沿边城市,到全面开施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城市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得到极大的增强。在这三十年中,城市经济、城市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城市的发展方向日趋合理化。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次深入推进,都是一次城市经济的活力巨大的释放。我国经济生活领域的制度变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府职能的转变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效地配置了社会资源,推动了经济迅猛发展。以2008年为例,当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00670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8年的7.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81元上升至2008年的22640元。
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然而,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改革中也伴生着很多负面问题,如:分配不公、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官员腐败、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等。中央领导同志不止一次指出:当前中国进入社会矛盾多发期。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市场本身的功能性缺陷造成的约束机制软化,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法律制度建设的滞后。这些体制性障碍的存在,极大地遏制了各类经济主体,特别是“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扭曲市场经济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面对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对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将是我国发展的重要问题。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同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其实,这“两个毫不动摇”是十六大提出的。十七大报告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这是对基本经济制度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指导我国今后优化所有制结构的重要方针。这里提出的“两个平等”,即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这是所有制理论的最大亮点,是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飞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而巩同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就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市场经济。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离开公有制为主体,就不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量的要求;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质的要求。因此,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要既有量的优势,也要注重质的提高。在量和质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我国宪法总纲明确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只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计划经济时期的“资本主义尾巴”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十五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十六大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再到十七大的“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公有制经济终于走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前台,由制度外转变为制度内。1999年和2004年,两次宪法修正案,都以最高法律的形式,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制度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虽然已经取得巨大发展,一些重要领域包括垄断行业,已逐步向非公有制经济开放。但是从整体上看,进一步发展还存在着种种制约和障碍。当前非公经济的发展面临困境,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着行业垄断的问题,即“玻璃门”现象还存在。二是融资难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很难从银行融资,这就影响企业做大做强。由于在金融支持上不能得到平等待遇,导致更容易遭受投资周期的冲击。目前,发展非公经济,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一是解决准人上的不平等,创造各类市场主
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打破一切限制非公经济发展的“玻璃门”现象。二是解决资源配置上的不公平,革除一切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三是解决价格、税收、融资方面的差别待遇,改变一切束缚非公经济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四是清除舆论环境上的歧视,冲破一切妨碍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通过以上四点,解决公平准入问题和改善融资条件,从而促进非公经济的发展。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平等保护物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决定的。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享有相同的权利、遵循相同的规则、承担相同的责任。坚持平等保护物权,特别是像保护国家、集体的物权那样平等保护私人物权,有助于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是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条件。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所有中华民众与时俱进存创新中形成、完善和发展的。时间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是一条光明大道,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朝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第二篇:邓小平南巡谈话讨论
《邓小平南巡讲话》研讨报告
指导老师:黄国庆 讨论成员: 组长:蒋长山 专业:职教土木 学号:107077 组员:吴 锋 专业:职教土木 学号:107089 组员:黄思琪 专业:职教土木 学号:107082
完成日期:2011年11月1日
讨论过程:
蒋长山(107077)18:40:49 在线的各位组员,你们好!亲爱的黄老师不久前向我们布置了讨论课题《邓小平南巡讲话》,相信大家都早已看过伟大的邓爷爷的这篇著作并有满腔的感受吧。嗯,那么此时话不多说,咱们开始讨论。蒋长山(107077)18:44:30 首先,我想大家先各自说说自己对伟大的邓爷爷的印象,以我们的角度,说说在我们的心中邓爷爷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蒋长山(107077)18:45:58 大家不必拘谨,黄老师说过让我们各抒己见,尽情抒发。黄思琪(107082)18:47:34 我先说吧,邓小平爷爷一心为了人民,就说这个南巡讲话,他在八十岁高龄时还在南方各地视察,发表了许多重要见解,可谓“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吴 锋(107089)18:51:25 他做过的伟大的事可是太多了,从红色革命,到抗日,还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最后的改革开放,他的身影无处不在。要说出他的伟大之处,真的一言难尽呀!蒋长山(107077)18:51:40 我们也来看看百度上,官方给邓爷爷的评价: 邓小平(1904~1997)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从这看,我们可以看到邓爷爷的光环很多。
黄思琪(107082)18:52:07 我还佩服他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邓小平有一句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吴 锋(107089)18:54:54 他不仅有老一辈革命家的敢于吃苦,艰苦卓绝的品质,更有独特的预见性,巨大的创造力,带领着我们走向了如此美好的生活。黄思琪(107082)18:57:36 “出可为将,入可为相”这是毛主席对小平同志一句非常中肯的评价,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早在“千里挺进大别山”、“淮海决战”和“渡江战役” 中就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三个阶段”,更是体现了他的大智慧。吴 锋(107089)18:57:39 在一个古老而封闭的国度,能提出改革开放,并且付诸行动那可真可谓前无古人呀!
蒋长山(107077)18:59:42 是的,除开那些充满光环的头衔之外,我们感受他带给我们的实在还有很多很多!没有他,咱们祖**亲还不知道要走多少曲折弯路;没有他,我们祖国现在也不可能在国际上有如此高的地位;没有他,我们怕是也无法在如此舒适的环境下安心地在这里讨论;没有他,我们…….真的,没有他,我们有太多的不可能,邓爷爷的伟大实在很多很多。
蒋长山(107077)19:02:16 好了,现在我们对邓爷爷有如此深刻的理解,那么我们接下来的讨论也就有迹可寻了!接着,我们进入我们本次讨论的主题。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他的一篇伟大著作《南巡讲话》,顾名思义,这篇著作是老人家他在南方巡视时所作的报告,后来大家编成的!我想问下,大家能说说邓爷爷当时发表这些讲话的背景吗? 黄思琪(107082)19:03:36 我从网上知道,在中国80年代末,改革开放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对于中国改革将向何处去等重大问题,人们没有统一认识,整个社会气氛亦见低迷,邓小平同志不顾高龄,前往有“改革开放窗口”之誉的深圳、珠海、上海、武昌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吴 锋(107089)19:09:14 我从书上看到是这样说的,1992年之前,“六·四”**及整个国家。在国外,西方资本主义想趁着这个机会,将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上欧盟联合起来制裁中国,这使得我国经济建设遇到很多困难,国际形象也有了很大的影响,压力很大。蒋长山(107077)19:10:26 嗯,是的!在我看过的一本书上是这样写的:《邓小平南巡讲话》 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思路,有了新突破,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个讲话标志着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伟大历史性飞跃的思想结晶———邓小平理论的最终成熟和形成。我觉得这正是对邓爷爷的这篇著作最好的诠释。
背景确实是这样,如此恶劣的背景,也难怪邓爷爷在八十多岁的高龄下,还是迫不及待地做了如此地报告!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蒋长山(107077)19:15:21 在知道背景之后,接着我们说说南方讲话的内容。如此神作,必有惊世骇俗之处的吧。
吴 锋(107089)19:16:41 我花了几个小时才把南巡讲话给看完,整体觉得小平同志讲的很实在,而且观点很有独特,很有创新性,而且很实用性很强,真的是开先河之举。蒋长山(107077)19:17:49 我也花了很久才看完,总体感觉邓爷爷眼光独到,见解前卫,和当年的“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相比,我觉得有过之而无不及。黄思琪(107082)19:20:58 我讲讲我最开始看到的内容吧,在开篇,邓爷爷讲到的是有关生产力的想法。他在讲话中说道:对于人们社会的发展来说,生产力是很重要的,由于中国人基数庞大,所以劳动力很多,因此我们要把力量都发挥出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这几十年里,中国的发展飞速,这与高生产力是分不开的。我感觉到这些真的很重要,众所周知生产力始终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认识到生产力的重要性,才会更好地推进社会。
蒋长山(107077)19:27:17 是的,解放生产力要先做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鼓励人们,创造机会去释放生产力,激发人们的热情和创造力。吴 锋(107089)19:29:45 嗯,我也觉得要想社会资源的丰富和人们生活的富裕必须得先把生产力给解放出来。这一点最重要。
蒋长山(107077)19:31:07 我记得,在接下来的篇幅中邓爷爷这样说道: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当时大家在纠结着这些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开放了大家的思想,从根本上为改革铺好了道路。实在点地说,就如邓爷爷的另外一句名言:“无论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确实,只要有利于咱们社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我们都应该借鉴才对。吴 锋(107089)19:35:12 确实,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是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目的,让人们过上好日子为宗旨的,所以是能够互相借鉴的。黄思琪(107082)19:37:03 是啊,关于姓资姓社的问题,人们往往一纠结,就犹豫了不敢闯,生产力就无法达到很大的提高。我觉得人要有闯劲,要有冲劲,而且对于新鲜事物,我们要去其糟粕,吸其精华,别人好的东西我们要学习,这样才能追赶上别人。吴 锋(107089)19:39:47 还有,你们记得吗?在讲话中,邓公有句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公那句话之所以被广为宣传是很有道理的,进步不在乎口号有多么的响亮,在乎行动有多么的彻底。要抓住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给搞起来。这个主题的另一个观点再次表现了邓公卓绝的先见之明,他提出了科技对于经济的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说的是完全正确啊。有了科技就有了效率,有了效率就有了更多的时间,这样就能更多的生产。
黄思琪(107082)19:41:35 毋庸置疑,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要科学才能创新,带动发展,就像现在,美国为什么是世界第一大国,就是他们的科技发达,经济也跟着发达,当然我们中国现在也已经赶上了,这就是科技的力量。蒋长山(107077)19:42:56 是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只有有科技,有创新,我们国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屹立于世界之林。黄思琪(107082)19:43:52 还有,在讲话中邓爷爷还提到: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文化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经济上去了,人民素质也要上去。
你们觉得吗,现在那些各种炫富,无人扶老奶奶,还有人称“脑残90后”,这些现象都揭露了经济飞速发展下的思想腐败,经济发展不能忽视思想发展,不然那就只是暴发户,并且只能是暂时的经济快速。只要我们坚持两手抓,文明建设就会好。吴锋(107089)19:44:57 打击犯罪真的很需要,这是有危机感的表现,要不然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和谐社会得完全打击。
蒋长山(107077)19:45:05 是啊,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要共同发展。不然,单脚跑步是永远跑不远的。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觉得在教育是根本,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好了,也就有祖国的未来啊。蒋长山(107077)19:50:55 各位组员,我们休息二十分钟,然后接着讨论。蒋长山(107077)20:10:55 休息好了,咱们接着讨论吧。
我还记得,那篇讲话里面有这么一些话: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要反对形式主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这说的同样是我们的思想层面的问题,只有思想确立好了,所有问题的解决也就是时间问题啊。大家觉得呢? 黄思琪(107082)20:12:32 祖国培养我们,是要培养我们正确的思想,形式主义不要太多,要实践,实事求是,夸夸其谈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才会在学习的同时,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去各个地方进行实习实训。吴 锋(107089)20:13:31 对,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必须优中择优,选出有能力,有思想,有先见的领导者来引领中国的进步。同时我们要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吴 锋(107089)20:16:45 再者,我想坚持社会主义信念是对于中国道路的指明,是中国最根本的大纲。走错了路线,就算走的再好也是空的。方向正确了,就算走的慢点,走的累点,都没关系。社会主义理论正确性、社会主义运动正义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已经被诠释的淋漓尽致,也被世界很多人所信仰者,中国共产党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蒋长山(107077)20:18:21 是的,大家都知道,资本家群体掌握生产资料和国家政权。资本家不可能将这些涉及到利益的东西拱手相让,这必然会激化社会矛盾,爆发社会主义革命。而社会主义的定义是以全社会利益为目标,则必然包含民主的平等选举,鼓励多为社会做贡献的方法就是按劳分配。因此不是表面上谁叫什么国家,宣称什么制度,就是什么制度的国家。要看这个国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是否有利全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有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体上是资本主义,但在全社会发展这个指标下,可能比很多号称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更接近社会主义。人民向往美好生活是本性,任何体制的国家,都会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否则就是人散国亡。
黄思琪(107082)20:21:34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快的城市,既可以作为榜样,激励发展慢的城市,又可以从经济上支持发展慢的城市。资本主义不是这样,是有悖生产关系的,在将来终究是要被社会主义所替代。
蒋长山(107077)20:34:13 好,对于《南巡讲话》的主要内容讨论地差不多了,现在我们总结一下:邓爷爷的讲话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
3、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5、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要反对形式主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6、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蒋长山(107077)20:35:13 最后,我们来讲讲《南巡讲话》的意义和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吧。黄思琪(107082)20:36:34 关于意义,在书上是这样说的: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进一步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这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开好党的十四大,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朝着和谐社会的目标努力。
读完这篇著作,我的深切感受就是:邓爷爷的远见卓识咱们难以望其项背,但是咱们虽然做不到像邓爷爷一样伟大,但他的精神咱们可以学习。作为大学生,祖国培养我们,就是为了国家的建设,那么我们不能辜负国家的心血和期望,应该努力地去学习,去思考,去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吴 锋(107089)20:39:10 《南方谈话》明确地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更加系统,形成了科学体系。实践证明,南方谈话具有纲领性的意义,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进入了新境界。还有,拜读伟人的作品是最感受伟人魅力的最好方式,通过此文切实地感受到了现代化总设计师的思想,我也深受启发。我在想只要尽心尽力,心怀国家,那么无论做什么,我都是自豪的。蒋长山(107077)20:45:02 嗯,记得有句雷锋的名言说得好,“我是社会主义前进大车上的一颗小螺丝”。是的,无论咱们将来做什么,从事什么行业,只要心中装着我们的祖国,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事,那么我们都是社会主义大车上的不可缺少的螺丝。就像我们做不到一颗大树的话,那我们可以选择做一颗美丽的小草,一个美丽的花园里,美丽的小草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好了,各位组员,咱们通过两个多小时的讨论,咱们对于邓爷爷的《南巡讲话》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解和感悟了。我知道,对于邓爷爷思想的精髓,咱们也只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而已。但正如上诉所说,现在的咱们只要好好地学习,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是对邓爷爷老人家苦心的最好回报,对社会主义事业最好的支持吧。
各位组员,讨论到此就差不多要结束了。本次讨论活动,大家十分积极配合,取得圆满成功。
最后,让我们一起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得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讨论总结:
通过本次讨论,我们小组认真研读了邓爷爷的伟大讲话,深刻领会了邓爷爷的思想精神,切实开拓了我们思想境界,努力提高了我们的理论水平,并在讨论中交流意见、相互学习、增进友谊,实属受益匪浅,难能可贵。
讨论成员手写式签名:
蒋长山 :
吴 锋 :
黄思琪 :
第三篇:邓小平南巡谈话概论
邓小平南巡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20周年
主要内容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3、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5、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要反对形式主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6、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形成过程
1、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照搬苏联模式,照搬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十月革命胜利之初,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取消了商品、货币、市场,实行实物分配制。随后的“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和货币流通,但很快就被斯大林取消,代之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我们党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还有同时期的中共八大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也是我们党为避免重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所做的努力,遗憾的是这些正确的探索没能得到坚持贯彻。
2、西方敌对势力大肆宣扬“共产主义大溃败”,国内一些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也主张放弃四项基本原则,走“西化”的道路。党内和一部分干部群众中一度出现了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模糊认识,甚至出现了姓“资”姓“社”的争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标志着我们开始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道路,1982年党的十二大系统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992年南巡讲话是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途上的新的里程碑,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从1953年开始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伟大成就。十四大明确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十五大进行完善创新:1997年9月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南巡讲话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到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到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再到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市场经济理论,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核心内容是把企业推向市场。21世纪初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表现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历史意义
1、南巡讲话充满了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急迫感。南巡讲话清晰地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也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南巡讲话赋予了发展以全新的科学的时代内涵。
2、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的十四大就确定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对传统观念的突破和创新。传统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社会主义要搞计划经济。这次南巡讲话对于深化改革、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推广起了重要的作用。南巡讲话是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途上的又一座里程碑,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结合的历史方向。
3、南巡讲话使改革发展到新阶段,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南巡讲话精神实质是与时俱进,是把改革和发展作为硬道理。从此以后的二十年,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更高水平。
第四篇:观邓小平南巡有感
观邓小平南巡有感
其实邓小平南巡之前,我国虽然已经改革开放十多年,但在姓“资”姓“社”的问题上,一直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人们在发财致富还是老实的干活上一直困惑。当时社会中许多精英人士在市场投资上一直难以下定决心,其中政府没有明确的政策指导是个重要原因。
邓小平南巡谈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标准,对姓“资”姓“社”的争议和“左”右两方面尤其是“左”的干扰给出了鞭辟入里的剖析,从而使中国的改革开放既坚持正确的方向,又摆脱了无谓但无奈的困扰。正是从这时起,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走出了受挑剔受质疑的困境,走上了新的坦途。
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谈话,对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速发展的问题发表了精辟的见解,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仍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邓小平南巡谈话为党的十四大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党的十四大的突出特点和最大贡献,在于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充分肯定了这个理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把这个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式载入党章。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精神实质正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举得更高、号角吹得更响。完全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南巡谈话,就没有十四大的突出贡献。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与市场的精辟论断,根据14年来的实践经验,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它推动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促进经济建设和各方面建设迅速发展。
邓小平南巡谈话推进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丰富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南巡谈话中的许多精辟论述,是马恩列斯不曾讲过的,是毛泽东同志不曾讲过的,也可以说是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不曾解决的理论问题。邓小平南巡谈话有力地推进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进程,同时也就极大地丰富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南巡谈话廓清了此前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间严重困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
目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一直是呈上升的趋势,但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变化非常剧烈,金融危机还在发展蔓延,国内经济一些体制上的问题,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越来越多。我国要坚持邓小平南巡的发展思路,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毫不动摇的坚持努力执行才是最好的对策。
第五篇:纪念邓小平南巡二十周年
纪念邓小平南巡二十周年
——也谈邓小平南巡意义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当时,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舆论普遍意识到,南巡谈话廓清了当时困扰国人的种种认识问题,必将为改革开放注入新的活力。果然,随后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高潮,发展呈现出一派新风貌。历史也 证明,他当时的思想是合理也是正确的。
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主要内容有: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2、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3、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5、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要反对形式主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6、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简明扼要的总结了前一阶段我国改革开放的所取得的成就,并且指出了下一阶段深 入改革的方向,把中国 20 余年的改革开放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那以前的整个 80 年代,是中国改革的 第一次浪潮;从那以后,直到 2001 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次浪潮。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进一步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 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这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对开好党的十四大,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