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粮食作物情况
我市2011年一季度农作物播种面积情况
今年我市农业生产继续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以高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方向,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的,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2010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89052公顷,同比增加682公顷,增长0.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72469公顷,同比增加271公顷,增长0.4%;水稻播种面积为44158公顷,同比减少102公顷,下降0.2%;玉米播种面积为25743公顷,同比增加749公顷,增长2%;大豆播种面积为706公顷,同比减少136公顷,下降16.1%。花生播种面积为1627公顷,同比减少33公顷,下降了2.0%。蔬菜面积为8791公顷,同比增加581公顷,同比增长7.1%。草莓面积为5427公顷,同比增加278公顷,增长5.4%。夏粮产量预计达到11000吨,同比
农业和农村经济生产情况分析。一是农村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夏粮生产形势,主要秋收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增加情况及长势情况;三是畜牧业生产情况特别是肉、禽、蛋、奶等主要产品产量的增减变化特点和变化原因;四是分析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的主要因素;五是全年农业经济走势预测及对策建议。(农村处)
第二篇:农业农村局主要粮食作物施肥指导意见
农业农村局主要粮食作物施肥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成果,指导种植户开展科学施肥,因地制宜确定目标产量,以产量定施肥量,不断优化施肥结构、施肥时期,做到化肥减量增效,提高肥料利用率;鼓励多施有机肥料,倡导秸杆还田及种植绿肥,培肥地力,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二、施肥原则
根据土壤肥力确定水稻目标产量,在养分需求与供应平衡的基础上,遵循施肥“控氮、减磷、增钾”总基调;坚持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合理分配基肥、追肥的比例,达到增产稳产。
三、水稻施肥建议
(一)双早
(1)水稻亩产量400~450公斤,每亩施用氮肥(N)8~10公斤,磷肥(P2O5)4~5公斤,钾肥(K2O)7~8公斤。
(2)基肥:氮肥施用50%,磷肥全部施用,钾肥施用40%。
(3)追肥(分蘖期):氮肥施用25%。
(4)追肥(孕穗期):氮肥施用15%,钾肥施用60%。
(5)追肥(抽穗期):氮肥施用10%。
(二)中稻
水稻亩产量550~600公斤,每亩施用纯氮10-12公斤,磷肥(P2O5)5~6公斤,钾肥(K2O)8~10公斤。
(2)基肥:氮肥施用40%,磷肥全部施用,钾肥施用40%。
(3)追肥(分蘖期):氮肥施用20%。
(4)追肥(孕穗期):氮肥施用30%,钾肥施用50%。
(5)追肥(抽穗期):氮肥施用10%,钾肥施用10%。
(三)晚稻
一季晚稻:
(1)水稻亩产量450~500公斤,每亩施用纯氮8-10公斤,磷肥(P2O5)4~5公斤,钾肥(K2O)7-8公斤。
(2)基肥:氮肥施用40%,磷肥全部施用,钾肥施用40%。
(3)追肥(分蘖期):氮肥施用30%,钾肥施用20%。
(4)追肥(孕穗期):氮肥施用15%,钾肥施用40%。
(5)追肥(抽穗期):氮肥施用15%。
双晚:
(1)水稻亩产量400~450公斤,每亩施用纯氮8-9公斤,磷肥(P2O5)4~5公斤,钾肥(K2O)7-8公斤。
(2)基肥:氮肥施用40%,磷肥全部施用,钾肥施用40%。
(3)追肥(分蘖期):氮肥施用30%,钾肥施用20%。
(4)追肥(孕穗期):氮肥施用15%,钾肥施用40%。
(5)追肥(抽穗期):氮肥施用15%。
四、马铃薯施肥建议
(1)亩产量1500~2000公斤,每亩施用氮肥(N)10~13公斤,磷肥(P2O5)6~7公斤,钾肥(K2O)20~26公斤。
(2)基肥:氮肥施用50~70%,磷肥全部施用,钾肥施用30~40%,有机肥施用500~800公斤。
(3)追肥(现蕾期):氮肥施用30~50%,钾肥施用60~70%。
五、甘薯
(1)甘薯亩产量2000~2500公斤,每亩施用氮肥(N)11~13公斤,磷肥(P2O5)6~7公斤,钾肥(K2O)16~20公斤,有机肥500~800公斤。
(2)基肥:氮肥施用30~40%,磷肥全部施用,钾肥施用30~40%,有机肥全部施用。
(3)追肥(提苗期栽插后15~20天):氮肥施用25~30%。
(4)追肥(长薯期栽插后45~55天):氮肥施用30~35%,钾肥施用60~70%。
(5)根外追肥:薯块膨大中期,喷施1%的磷酸钾(K3PO4)溶液或0.3%的磷酸二氢钾(KH2PO4)溶液,每隔15天喷1次,连喷2次。
六、玉米
施肥原则: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拔节肥和攻穗肥、巧施粒肥。(1)基肥:亩施用500-700公斤、钙镁磷肥20-30公斤和复合肥15-20公斤。
(2)拔节肥(小喇叭口期):施用玉米专用肥20-30公斤。
(3)攻穗肥(大喇叭口期):施用高氮复合肥15-20公斤。
第三篇:经济作物vs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定义:以收获成熟果实为目的,经去壳、碾磨等加工程序而成为人类基本食粮的一类作物。
主要分为: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豆类作物。
粮食作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燕麦、黑麦、大麦、谷子、高粱和青稞等,但是,其中三种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占世界上食物的一半以上。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
经济作物又称技术作物、工业原料作物。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广义的经济作物还包括蔬菜、瓜果、花卉等园艺作物。
按其用途分为:纤维作物(棉花、麻类、蚕桑)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大豆、向日葵等)
糖料作物(甜菜、甘蔗)
饮料作物(茶叶、咖啡、可可)
嗜好作物(烟叶)
药用作物(人参、灵芝。贝母等)
热带作物(橡胶、椰子、油棕、剑麻。蛋黄果等)。按所处温度带分为:分为热带经济作物、亚热带经济作物、温带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又称技术作物、工业原料作物。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
按其用途分为:纤维作物(棉花、麻类、蚕桑)、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大豆、向日葵等)、糖料作物(甜菜、甘蔗)、饮料作物(茶叶、咖啡、可可)、嗜好作物(烟叶)、药用作物(人参、贝母等)、热带作物(橡胶、椰子、油棕、剑麻)。
广义还包括蔬菜、瓜果、花卉等园艺作物。经济作物具有地城性强、技术性高、经济价值大和商品率高的特点,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严格,宜于集中进行专门化生产。世界上一些主要经济作物如棉花、甜菜、甘蔗、麻类及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集中化与专门化程度均较高。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下,逐步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并根据“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原则,调整作物布局,建设各种经济作物的商品基地,促进了各类经济作物全面发展。
下面是粮食作物:
谷类作物(包括稻谷、小麦、大麦、燕麦、玉米、谷子、高粱等)、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等)、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的统称。亦可称食用作物。其产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栽培粮食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粮和某些副食品,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故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通常,粮食作物也是农作物中的主导作物,世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80%。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粮国,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6.8%(1987年),粮食总产量及稻谷、小麦、谷子、甘薯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第四篇:第一章粮食作物生产教案
《第一章粮食作物生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薯类作物生产
2、理解:禾谷类作物的生育特性;
3、识记:豆类作物的种类。
4、应用:禾谷类作物的栽培要点;
二、教学重难点
禾谷类作物栽培的环境条件和栽培要点
三、教学过程
粮食作物包括禾谷类、豆类、薯类作物。
在这一章里主要介绍这样几个方面:粮食生产的发展战略、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生产。
粮食生产的发展战略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它既是种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养殖业的基础。所以首先要非常明确粮食生产对国家的意义。
1、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问题是世界性问题,所以有所谓粮食安全问题,还开过多国首脑会议。我国粮食生产成就举世公认,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7 %(新土壤普查统计数据耕地面积13253万公顷,占世界10%),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22%。这样少的耕地,养活了这么多的人口,成就的确很大,但不能盲目乐观,粮食生产中的问题不容忽视,人口的发展、耕地的减少(耕地面积从1957年以来,每年平均减少49万公顷,近几年,平均年减少有所缓和,但减少是总趋势)、土地的恶化(减少的往往是质量较好的土地)、环境的污染等都给粮食生产造成巨大的压力和困难。我国人口多,粮食问题只能主要依靠自己生产来解决。粮食生产不稳定将会危及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价格体系的紊乱和经济波动。政府一向重视粮食生产,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国家大幅度提高主要粮食品种的收购价格,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粮食连年增产,不少地区取消了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1985~1989年,播种面积减少,总产下降并连续四年徘徊。到1990年后,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从投入、资金及政策方面采取多种办法鼓励粮食生产。1995年实行的“粮食省长负责制”,在保障粮食面积、投入、供求区域平衡乃至推动区域间粮食市场发育等方面,起到了出乎意料的作用。1995年,国家实行稳定粮食定购数量和价格,议价粮坚持实行市场收购的政策。1996年,国家再次调高了粮食收购价格。199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5.045亿吨。粮食丰收后,数次出现农民卖粮难,而且粮价低,投入高,使得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200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4.5264亿吨。粮食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今年,特别采取措施鼓励农民种粮,比如给直接给农民种粮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在农业部制定的2003年至2007年《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中,对主要粮食作物中的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等的发展都有明确的预期目标、主攻方向及要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
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将解决制作面包、面条、饼干、糕点的专用小麦品种缺乏问题,解决现有小麦品种出粉率和面粉色泽等磨粉品质普遍偏差,附加值低的问题。专用玉米重点是培育优质饲料专用、工业加工专用的玉米新品种。高油大豆培育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含油量和提高单产。
2、实现粮食安全标准是什么? 实现粮食安全的标准: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3、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问题是: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粮食生产的外部环境弱化;风险与不确定因素;资源及生产技术的制约;粮食供给的结构矛盾;优质、专用农产品数量不足;加工能力不足;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劳动者素质偏低。因而在生产中抓住时机,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质专用粮食作物新品种的生产,切实保证它们的优良质量,是一条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4、粮食生产的潜力和对策
粮食生产的潜力和对策包括:低产田改造、复种指数提高和新技术推广;资源保护、加工增值、科技教育和资金投入。
5、粮食储藏
粮食储藏有两种形式,即农户储藏和国家储藏,特别是国家实行了粮食储备制度,国家储藏尤其重要。
粮食储藏安全的环境:低温、干燥、6、加工
农业的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正在有机地结合,成一种全新的工业部门。当然农产品加工业也可能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这是要特别注意防止的。另外在食品工业的生产、转化、包装、储存和运输等阶段,都可能出现食物被微生物污染及防腐剂、添加剂和其它物质的不适当使用,而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生产者必须注意。
(二)禾谷类作物
禾谷类作物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中总产量最高的就是水稻、小麦和玉米,这三种作物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水稻要扩大北方稻区恢复南方稻田面积;坚持多熟制技术;实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旱育稀植、抛秧、直播、再生稻等技术;实施“品种更新与种子优质”技术;实施培育地力和科学施肥技术;实施“化学调控”技术;实施“植物保护技术”,特别注意无公害生产技术;实施低产田改良工程;实施吨粮田工程。直至目前,全球水稻平均亩产依然停留在200公斤左右。“三系法像包办婚姻,两系法是自由恋爱,超级稻是独身主义”,这是袁隆平对杂交水稻演变过程的形象比喻。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从亩产400公斤到600公斤再到800公斤,他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小麦生产的主要问题是种植面积不足,关键是优良品种比例较小,要继续推广小麦高产技术和优质品种。玉米不仅是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和适于深加工的工业原料作物。近几年,我国玉米出口量较大。其他禾谷类作物,大麦、燕麦(燕麦片)、荞麦、黑麦、高粱(酿酒)、谷子、黍、薏苡等,有些属于有一定保健价值的小杂粮,有些属于生育期短,可用于灾后补种的。
1、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
根为须根系:单子叶植物的根有些象人的胡须一样,没有主根,所以把它称做为须根系。它是由种子根和不定根组成的。所以须根系主要是由不定根组成的。例如小麦就算是须根系。由胚根生长形成的一条主根就是种子根,在幼苗期起吸收水分和支撑作用,一般在不定根形成以后就逐渐枯死。不定根是从茎节上生出的,在每个未伸长节间的茎节上都会长出若干条不定根,且越向上的茎节上长出的根越粗,数量也越多,伸长节间的茎节上不再长根。以水稻为例,水稻根系主要集中在0~20厘米的耕作层内,占总根量的90%以上。在生育前期根系主要横向发展,生育中期根系才穿过犁底层,伸入土壤下层,迅速向下发展,到抽穗前后就基本停止生长。浮根在幼穗分化期形成,分布在5厘米的表土层中,在抽穗后继续伸长,直到成熟。稻根的颜色有白色、黄褐色和黑色之分,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根系活力。白色根的活力最强,黄褐色根活力下降,而黑根已基本失去活力。这和我们人的头发从黑发到花白再到白色的变化正好相反。通过栽培管理,保持根系活力,减少黑根的发生,是获得水稻高产的重要保障。水稻根系与地上部生育有密切关系。只有根系发达,地上部器官生长才能旺盛,“根深叶茂”就是这个道理。那水稻根系有些什么重要作用呢?它除了有固定植株、吸收水分和养分、向根际分泌氧气等主要功能外,还有合成氨基酸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后两者都是水稻生长所必需的重要物质。
茎由节和节间组成,基部节间密集不伸长,中上部节间伸长。叶互生,每节着生一叶,禾谷类作物的主茎叶片数目是比较稳定的。
花序有总状、穗状、圆锥、肉穗花序等,通常称为穗。穗由小穗组成。禾谷类作物的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可以分成几个生育阶段或生育期。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土壤 大多数禾谷类作物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几乎所有农业土壤都可以种植,但要获得高产,需要有良好的土壤条件、丰富的有机质和速效养分。
养分 禾谷类作物对氮、磷、钾三要素的要求,虽然不同作物需要量有一定差异,但总体看都要求较高。
水分 禾谷类作物的需水量,黍和粟最少,高粱次之,水稻最多,但也随栽培技术、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影响而变化
温度小麦、大麦、黑麦等是典型的耐寒作物,其生物学零度一般在0℃左右,玉米、水稻、谷子、高粱等是喜温作物,其生物学零度在10℃以上。
光照小麦、大麦、黑麦等属长日照作物;玉米、水稻、谷子、高粱等属于短日照作物,缩短光照时间可以加速植株发育,使穗提前分化。
3、产量形成
禾谷类作物的产量取决于单位面积的穗数、穗粒数和粒重这三个因素,即:
单位面积产量(kg)=(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g)/(1000×1000)产量是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的不同生育时期逐步形成的。产量构成因素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自动调节。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陆续在生育的中、后期表现出来,并随着个体发育的进程而降低的。
穗数是禾谷类作物产量因素中补偿能力最大的。分蘖的发生或成穗或死亡,都是适应环境的一种有效调节。小穗和小花最后的结实,也反映了自身的调节,粒数和粒重是最后可适应调节的因素。可见,禾谷类作物产量因素的自动调节作用,是生长后期的产量因素补偿生长前期损失的产量因素。根据不同的地力条件确定合理的群体结构,调节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是禾谷类作物高产的关键。
4、栽培要点
禾谷类作物的栽培要点主要是在轮作与整地、播种与合理密植、合理施肥、浇水等方面。
(三)豆类作物
本章介绍豆类作物的主要栽培种,有大豆、豌豆、绿豆、小豆、蚕豆、饭豆等。豆类作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较广,在粮食作物中占有重要位置。各种豆类作物的加工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因此,豆类的种植和加工,也是农民致富的方式。
1、形态特征 食用豆类作物是双子叶显花植物,属于豆科。
根为圆锥根系,由明显而发达的主根和各级侧根组成。茎为草质或木质,多数柔软易倒伏。茎秆大多呈圆筒形,内部充实,如大豆、小豆等;有四方形而内部中空的,如蚕豆、豌豆等。叶为豆类作物的叶群由阔叶组成,遮光性强,群体内部透光差,光的利用主要在群体的上层叶内进行。花及花序为总状花序,花朵排列较密,蝶形花,自花授粉,也有异花授粉的。果实为荚果,多呈扁平或圆筒形。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光照食用豆类作物对光照的反应有两种类型。豌豆、蚕豆等属于长日照型,大豆、绿豆、豇豆等属于短日照型。
温度食用豆类作物分为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喜凉作物(如蚕豆、豌豆),可在南方秋播,北方春播。喜温作物(如大豆、菜豆)一般用于晚春播。
水分豆类作物种子富含蛋白质,吸水膨胀后体积可增大一倍以上,因此发芽时需水较多,在整个生育期中也需要供给较多的水分。养分豆类作物在生育期中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高,尤其对钙的需求显著高于禾谷类作物。土壤豆类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不很严格,较耐瘠薄,但以疏松、保水性良好的土壤为宜。
3、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包括间作轮作、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等几方面内容。
(四)薯类作物
共同的特点是:地下部具有特别膨大的块根、块茎或球茎等。薯类作物中我国重要的栽培种有甘薯、马铃薯、木薯、山药、芋头等。本章主要介绍薯类作物中的甘薯和马铃薯,世界甘薯的栽培面积在亚洲最大,亚洲,我国的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而且分布较广,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马铃薯在世界粮食作物生产中,总产和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和大麦。我国的马铃薯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第二位。近年加工业(如甘薯脯、淀粉、粉丝、酒精、葡萄糖等加工)的发展促进了这两种薯类的栽培。
薯类作物食用部分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同时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特别是维生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粮食作物。
薯类作物主要是无性繁殖,常用块根、块茎或球茎繁殖。甘薯喜温暖而对低温反应敏感,最怕霜冻,耐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广,甘薯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约为2:1:4。
马铃薯块茎通过休眠后,气温超过5℃即可萌发,马铃薯植株正常发育的土壤湿度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马铃薯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宜。在砂壤土中栽培比在粘土中淀粉含量高,马铃薯是高产块茎作物,需肥多,吸钾量大。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与甘薯同。
栽培要点主要包括轮作、间作、整地、播种或栽秧、田间管理几方面内容。
四、复习思考题
1.禾谷类作物的播种技术包括哪几个方面?注意些什么问题?
第一是播前种子处理,方法主要有晒种、选种、药剂拌种等,最好是选用包衣种子。第二是确定适宜的播种期,秋播和春播作物主要根据温度确定播期,夏播作物的播期则由前作收获期确定。第三是确定播种量,播种量主要根据地力水平、品种特性而定。瘠薄田和高产田都应适当稀植,中等肥力田应适当密植。2.说明禾谷类作物如何合理施肥。合理施肥的原则是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要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足基肥是禾谷类作物丰产的前提,主要用有机肥作基肥,也可适量加些化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根基不同作物,不同产量水平等合理施肥。3.说明如何对水稻合理浇水。
水稻需水的一般原则是:插秧后,寸水活棵、浅水分蘖。幼穗分化前排水晾田;长穗期灌好孕穗保胎水,抽穗前晾田;抽穗开花期保持水层,灌浆期干干湿湿,以湿为主,蜡熟期干干湿湿,以干为主。水稻采用旱种或旱育稀植技术,既节水又高产。4.简要说明禾谷类作物的栽培要点。
栽培要点从轮作和整地、播种与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合理浇水四方面考虑。禾谷类作物一般可以连作,播前要精细整地。播前要进行种子处理;确定适宜播期、播量。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浇水要根据土壤墒情、降水情况和作物生育需要来确定。
第五篇: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布局规划意见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布局规划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坚持依法治种,强化示范引导;坚持试验、示范,因地制宜、科学推广,突出高产、优质、抗病和广适,促进品种布局合理化、区域化、规范化,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制定品种管理措施,确保我县粮食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二、当前品种利用情况
1、水稻
我县水稻种植面积为 83 万亩。主要品种:华粳 5 号种植面积为31 万亩;武运粳 21 种植面积为 22.8 万亩;连粳 7 号种植面积为 5.2万亩;连粳 9 号种植面积为 6.4 万亩;镇稻 99 种植面积 8.5 万亩;宁粳 4 号种植面积为 3.6 万亩;武育粳 3 号种植面积为 1 万亩;淮稻 8号种植面积为 1 万亩;其它种植面积 3.5 万亩(包括杂交水稻制种)。连续两年均出现了异常天气,除连粳 7 号结实率低,产量低,抗逆性差,表现较差外,其它品种均表现较稳定。平均产量均在 550-600 公斤左右。种植方式:机插秧 56 万亩,手栽稻 25 万亩,直播稻 2 万亩。
2、小麦
我县小麦种植面积为 155 万亩。主要品种:烟农 19 种植面积为88 万亩,分布在全县各乡镇;矮抗 58 种植面积为 17.5 万亩,主要分布在四河、天岗湖、界集、太平、曹庙等种植旱茬小麦乡镇;济麦22 种植面积为 6 万亩,淮麦 30 种植面积为 9 万亩;皖麦 50 种植面积为 11 万亩,淮麦 28 种植面积为 7.5 万亩;淮麦 29 种植面积 4 万
亩;泛麦 5 号种植面积 4.5 万亩;其它品种种植面积 7.5 万亩。全县平均产量为 400-450 公斤/亩,播种方式:机条播 78 万亩,机撒播 0.5万亩,人工撒播 72 万亩,稻套麦 4.5 万亩。
3、玉米
我县玉米种植面积为 50.6 万亩。主要品种:郑单 958 种植面积为24.5 万亩,苏玉 29 种植面积为 7.5 万亩,苏玉 33 种植面积 6.5 万亩,苏玉 30 种植面积 3 万亩,隆平206 种植面积 3.5 万亩,苏玉 16 种植面积 2 万亩,苏玉 17 种植面积 1 万亩,其它品种 2.6 万亩。平均产量为 450-550 公斤/亩。种植方式:机械点播 39.6 万亩,人工点播 10万亩,免耕机直播 4 万亩。
三、2015-2017 年主要农作物品种布局规划
水稻品种主推华粳 5 号,搭配种植武运粳 21、连粳 9 号,示范种植连粳 12 号。小麦品种西南岗及北片旱茬小麦乡镇主推烟农 19,搭配种植淮麦 28、皖麦 50,示范种植华成 3366、江麦 919;沿湖及稻茬乡镇小麦主推烟农 19,搭配种植淮麦 30、淮麦 29,示范种植淮麦33。玉米品种主推苏玉 33、苏玉 29 等苏玉系列,搭配种植郑单 958,示范种植隆平206。
四、加强品种管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强试验示范促进新品种推广
根据我县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在东北、西北、西南、沿湖等地设立新品种示范点,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通过高产创建、新品种展示等形式,在作物丰产性、综合性状等表现最佳时期,组织县、乡镇农技中心负责人、业务骨干、种子企业和种植大户等进行品种观摩,让大家直观的了解新品种主要特性,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2、加强宣传优化布局
根据我县农业生产的实际,对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品种,按照“一主二辅”的模式,确定作物品种和布局,利用农林网、农民培训、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电视台《农家致富》栏目等形式,加强主推品种的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向农民、农资经营者宣传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指导农民科学使用良种,充分发挥良种的最大增产潜力。
3、加强管理净化种子市场环境
结合种子双打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春、秋季种子市场检查,对县金谷农资城、乡镇种子经营门店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种子标签、经营档案、台账等,对 70%以上的主要农作物品种抽样检测,对以近似品种名标注 TM 标识的种子实行全覆盖抽样检测,样品送有关机构做种子质量及品种真实性鉴定。加强对乡村集贸市场的监管,重点检查种子标签、来源情况、购销发票等,对来源不明,尤其是种植大户批量调运无标签、标识的包装种子,进行跟踪调查,彻查种子来源,依法严肃处理。
4、加强领导强化落实
农委成立由主任任组长,分管主任为副组长,农委办公室、种子管理、农技推广、农业执法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布
局规划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做好新品种试验、示范和高产创建,拟定品种布局规划,适时发布品种布局意见,做好种子市场监督管理,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栽培,避免品种“多、乱、杂”现象的发生,促进我县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