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镇原县新一代果品有限公司的调查
千锤百炼打品牌“一代”独秀杏花村
----对镇原县新一代食品有限公司的调查
镇原是远近闻名的“红杏之乡”。立足资源优势,进行杏制品加工是镇原县的传统产业,曾经在这一行业中创出了响当当牌子的企业为数不少,但真正享有国家级荣誉称号的却只有“新一代食品有限公司”一家。这个公司虽只有4年的历史,却创造了同类企业十年的效益。至2003年10月末,该公司生产杏制品2600吨,实现销售收入1800万元,上缴各种税费128万元,发放职工工资240万元,接收安臵下岗职工48人。其产品也获得 “99中国小商品博揽会推荐产品”、“第十二届中国西部交易会新技术新产品金奖”、“2000年3.15特别推荐产品”、“2001年甘肃瓜果蔬菜博揽会金奖”、“中国放心食品信誉品牌”、“甘肃省第三届著名商标”等殊荣称号。他们是如何在群雄逐鹿中红杏出墙,一枝独秀的哪?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他们成功的经验可以概括为六点:
一、建章立制,强化内部管理。目睹一个个国有企业的败落,公司总经理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企业要发展,管理必创新”。为此,他们率先在企业内部推行了A管理模式,建立了从企业文化、组织体系、垂直指挥、横向联络、检查反馈、到人才选用等九大系统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科学合理的权力分配。同时,制定和完善了一套较为详细的杏制品生产管理标准,进一步规范了生产经营的操作程序和工作行为,严明了岗位职责和人员分工。并耗资1.3万元购买了一套科学、高效、1实用的A管理模式资料和75张配套光盘,以此作为教课书,对公司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和全体员工分期分批地进行脱产或半脱产培训,不断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科学管理意识。科学的管理,造就了公司上下一心,指挥流畅,事事有人管,责任有人担的工作新格局,促进了公司生产经营的长足发展,使该公司一举成为镇原县私营企业的“大哥大”,先后多次受到了省、地、县的表彰和奖励。
二、强根固本,打造名优品质。该公司创业之初,正值杏制品企业走下坡路之时,当时,镇原县生产杏制品的企业近百家,原料、销售市场及价格竞争异常激烈。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总经理带领销售人员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与分析,并从中悟出一个结论,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风云中站稳足根,必须打造出名优产品。为此,他们从原辅料采购到产品产出,在每批产品所经过的五个环节、八道工序、九十六小时配制过程中,设立了十一道检测关口,严把每个环节、每道工序的产品质量关。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引进和运用了排管固定加热和空气循环加热的烘烤技术,使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2000年10月,即将出厂的150件杏肉由于在选料、清洗环节把关不严,致使产品口感略带牙碜。经全体质检人员现场品尝会珍,大部分人员认为可以出厂,但公司毅然毁掉了该批产品,并对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这一毁虽然毁掉了公司近万元资产,却在每位员工心中打下了一个深深的质量烙印,带来了三年来新一代公司没有一起质量事故和退货记录,使新一代牌子越叫越响。
三、标新立异,拓展销售市场。“销售决定生产”这是公司总经理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早在建厂初期,这位总经理就先后30多次亲自带领销售队伍奔赴东北、河北、四川、新疆、内蒙、云南等20多个省、区、市,从批发市场到零售商店,从超级市场到各分销门店,从农村到城市,作了大量的铺货进店工作,使“新一代”产品在这些地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在各省(市)建立了总代理、总经销的销售网点,并采取了1+1的的销售运作模式。2001年下半年,东北杏产品销售市场极度疲软,为此,公司推陈出新,独辟蹊每径,本着“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和“市场不变法则就是永恒在变”的经营理念,从企业文化建设、销售队伍重组、分配收入倾斜等方面着手,及时调整了营销方式、产品结构和市场范围,使这个地区的产品销售出现了新的转机。由此,该公司提出了“立足东北、逐鹿中原、辐射全国、走出国门、全球生辉”的销售战略目标。为了充分利用发挥信息网络在销售工作中的作用,该公司于2000年在全县率先实施了企业网络工程,为镇原杏产品通过国际互联网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在网络开通后,先后有三万多名网友浏览了新一代公司的网页,有数十名用户通过电子邮箱订购企业产品。
四、强化宣传,扩大名牌效应。为了塑造品牌形象,公司先后投资80万元用于广告宣传,并在18个省(市)组织参加了40多次展销会,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为了保证品牌,他们11次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了产品包装设计专利,并在全省第一个注册了商品条码,第一个参加了质量保险和ISO9000系列国际认证咨询,从而使新一代赢得了更大的销
售群体,产生了强大的名牌效应。其所产的3大系列24个规格及品种的杏产品,现己辐射全国25个省地的80多个大中城市。
五、诚信守诺,赢得金融扶持。“信用就是金钱”、这是新一代果品公司总理的右左铭。三年前,这个公司还是一个小手工业做坊,在他以其不足5000元的资产作抵押第一次向镇原县信用联社申请贷款时,联社主任看着这个铁骨睁睁,干练利落的作坊主说:“我们不押你的资产,就押你的人格。”从此,这位总经理就把诚信守诺当做自己的人格来尊重。每笔贷款总能如期归还。一次,正值鲜杏收购季节,由于杏子的成熟期集中,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而联社贷款又即将到期,若归还贷款,就无钱收杏子,也就意味着公司将损失一大笔钱,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财务人员私自作主,把归还贷款的钱用于收购鲜杏,总经理知道这件事后,立即追回了这笔款用于还贷,并当即处分了财务人员,用他的话说,信用是一个企业的无价资源和无形财富,是一种特殊资本,失去信用就等于毁掉了企业的资源财富及金融道义基础,比企业不收鲜杏的损失高达数十倍。由于公司视信誉为生命,赢得了信用联社的信赖,每次贷款都是有求必应,并且足额满足。三年以来,联社累计贷款147笔,700多万元,无一笔逾期。
六、兴建基地,走富民强县的路子。镇原虽有“杏花之乡”的美称,但镇原的杏大多是山毛杏、品质差、产量低,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基地,制约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影响公司产业化经营。针对这种情况,新一代公司毅然放弃了对新疆等地包核杏的长期依赖,全力一赴兴建自己的杏园基地,并把拉动
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富民强县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此,他们本着“品种优良化、栽培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的原则,投资50多万元,动用5000多劳动力,利用18天时间,在临泾塬建成优质杏子示范园505亩。同时,由公司提供优质树苗和技术指导,农户集中连片建成杏子基地290亩。此项工程带动基地周围农户自栽杏树100多亩。目前,公司优质杏园基地达895亩,栽植杏树5.8万株,品种全部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和培育的凯特、一串红和三原短枝特大杏等名、优、新品种,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格局。为了使产品品质跟上科技创新的步伐,他们还同科研院所联姻,开展科技攻关,签订了多项技术协作合同,实行以杏子为原料,上马全封闭、自动化机械生产线,加工现代都市杏系列保健休闲食品,该项目己进入实施阶段,市场前景将十分看好。
2003年10月30日
第二篇:北京市果品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北京泰和八通仓储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生产服从安全的需要,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第三条 单位要认真遵守国家和北京市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的各项工作要求,主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积极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第四条 单位要将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足够数量、能胜任工作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积极开展管理工作,从安全角度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第五条 单位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使之符合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六条 单位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管理制度,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与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七条 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 对在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给予严肃处理,触及刑律的,由相关部门交司法机关论处。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第九条 公司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贯彻逐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十条 单位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要逐级明确各级领导、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各岗位职工在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负的具体责任,并制订保证责任履行的具体措施。
第十一条 单位在明确职工岗位职责的同时,也必须明确本岗位的安全责任,并以签订责任书、协议书等形式下达给职工,同时要制定考核与奖罚规定,定期考核。
第十二条 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可与其他安全组织合并建立),由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统一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的领导、组织、协调工作。第十三条 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关于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二)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提出每年工作重点,确定工作目标;
(三)审议有关安全生产的工作计划、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改造资金、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四)监督检查单位安全设备定期维护、保养、检测等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落实;
(五)研究决定涉及单位全局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事项;
(六)单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责成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处理意见;
(七)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有关方面的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八)建立健全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档案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第十四条 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
(一)建立、健全并督促落实本单位“一岗双责”工作;
(二)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三)定期研究单位安全生产问题;
(四)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五)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十五条 主管负责人的安全职责:
(一)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组织单位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专门(兼)管理人员,领导单位开展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活动;
(三)组织研究制定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阶段性重点工作安排,检查督促计划与工作安排的落实与实施;
(四)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导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和各有关方面制定整改计划,落实人员、时间、措施、资金进行整改,并组织检查验收;
(五)监督检查落实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工作落实;
(六)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档案工作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七)组织领导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提出处理意见,组织指导完善整改措施,向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委员会提出相关报告。
第十六条 部门负责人的安全职责:
(一)认真学习掌握国家及本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本部门及管辖范围内的工作中贯彻实施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主持制定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阶段性具体工作安排,并组织实施;
(三)组织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具体组织整改,消除不安全隐患;
(四)安排部署本部门业务工作时,将安全生产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时提出要求;
(五)掌握本部门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和要求,检查督促“一岗双责”在本部门的落实。第十七条 班(组)长的安全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全面负责本班(组)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二)组织召开班前、班后会,根据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和人员思想状况,具体布置安全工作,提示应注意的安全问题,落实具体安全措施;
(三)随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必要时终止作业,先行解决安全问题,发现本班(组)范围之外的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四)对班(组)职工履行“一岗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督促“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的具体落实;
(五)发生事故要立即报告单位领导,做好事故详细记录,积极配合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第十八条 职工的安全职责:
(一)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做到安全生产;
(二)对工作环境、设备安全状况和安全设施器材进行认真检查,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和隐患;
(三)严格执行“一岗双责”规定,履行岗位安全职责;
(四)对本单位、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三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第十九条 单位应当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网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确保生产安全。
第二十条 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须具备与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危险化学品使用、储存单位,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须依法经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各类从业人员须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方能上岗作业。
第二十一条 单位应当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组织职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对有关人员分类进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能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或者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安排其从事相应岗位工作。
第二十二条 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具体实施,按人员层次分级负责:
(一)公司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主管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教育,由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基层单位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负责人、组(股)长的安全生产教育,由单位(厂)负责组织实施,每年不少于8学时;
(二)单位在岗职工和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由单位(厂)组织实施,每年不少于8学时;
(三)新职工上岗前的安全生产教育,由企业负责组织实施,不少于24学时;
(四)换岗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由企业负责组织实施,不少于4学时;
(五)公司领导和机关各部室安全生产教育由
(五)因各种原因离岗三个月以上的职工,复工前的安全生产教育,由企业负责组织实施,不少于4学时;
第二十三条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一)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
(三)安全生产技术标准;
(四)本岗位使用的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构造、性能、作用以及实际操作技能;
(五)本岗位处理意外事故能力和紧急自救、互救知识;
(六)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使用与保管;
(七)工伤事故案例;
(八)劳动纪律;
(九)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其他具体要求。
第二十四条 按规定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及经考核合格的人员,由培训单位与其所在单位分别统一建档登记,并存档备查。
第四章安全检查
第二十五条 安全检查是单位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加强管理,及时发现
并整改不安全隐患和问题。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制度性检查。
第二十六条 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安全生产制度的制定、完善与执行情况;
(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落实和监督情况;
(三)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四)安全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完好;
(五)机械设备、电器设备及线路运行情况;
(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锅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的年检情况;
(七)机械设备、电器设备及线路维修保养的工作计划、维修保养工作落实记录和档案保存情况;
(八)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检测与使用;
(九)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是否齐备;
(十)出租场所(设施)安全管理情况。
第二十七条 安全检查的时间:
安全检查在时间上分为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
(一)定期检查:
1、每年的重要节假日,国家与本市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安全生产月期间,“119”消防安全日期间单位均要组织安全检查,并作记录存档备查。
2、生产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和有人员活动的地下空间要定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作记录存档备查。
(二)不定期检查:
根据上级工作安排及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单位要认真开展不定期地安全检查。第二十八条 安全检查的层次:
建立公司、单位和班(股)三级检查层次。公司每季检查一次;单位每月检查一次;班股检查每星期不少于一次;各单位要情况确定自己的检查层次,通过上下结合,建立起全系统、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检查网络。
第二十九条 安全检查要认真细致,不走过场。除安全部门检查外,也应吸收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及时发现隐患和问题。
第三十条 单位要建立安全检查记录登记制度,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要逐项记录在案。第三十一条 各单位对本单位存在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治理负全部责任,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第三十二条 单位的事故隐患治理整改,要突出时效性,即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消除事故隐患。隐患治理要坚持定时间、定责任人员、定措施、定资金、定标准。治理工作结束,要进行验收并记录在案。
第三十三条 对非本单位原因造成的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消除或者难以消除的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整改。
第五章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第三十四条 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第三十五条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
(一)电工作业;
(二)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三)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
(四)单位内机动车驾驶;
(五)登高架设作业;
(六)锅炉和压力容器操作作业(含水质化验);
(七)制冷操作作业。
第三十六条 单位确定的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符合规定的年龄、身体、文化条件,并经具备相应资质的培训单位进行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考核并成绩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
第三十七条 单位的各类特种作业,必须由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操作。禁止任何单位使用无操作证的人员进行特种作业操作。
第三十八条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操作证规定的本工种作业范围内,严格按照本工种作业安全技术规程操作,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九条 单位应当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详细记录特种作业人员的各种资料。第四十条 单位应当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组织、督促特种作业人员按规定时间复审。
第六章劳动保护
第四十一条 单位应建立劳动保护制度,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设置或明确劳动保护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
第四十二条 在编制生产经营计划时,必须同时编制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并做好经费保障。
第四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劳动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第四十四条 单位各级主管部门,在管理生产、经营的同时,必须同时管理劳动保护工作,监督单位执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规章,指导帮助单位解决劳动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处理违章行为。
第四十五条 单位作业场所和相关设施,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各种设施必须建立维修保养、检查和报废制度,安全防护、防毒等装置,必须保持齐全、完好、有效。
第四十六条 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四十七条 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无偿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形式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定佩戴使用。第四十八条 依法对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七章事故报告、应急救援与处理
第四十九条 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要及时、如实报告。具体报告事故的类型、级别及报告的方法,按有关规定执行。单位负责人对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慌报或者拖延不报。第五十条 单位发生因工死亡生产安全事故时,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发生因工导致人员受伤生产安全事故时,主要负责人或主管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
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第五十一条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五十二条 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管有关证物。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坏有关证据。
第五十三条 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储备必要物资,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第五十四条 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根据不同事故级别,按有关规定组成或参加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工作。
第五十五条 单位事故调查工作结束,要提出处理意见,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按规定报市、区有关部门批准结案。
第五十六条 单位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并认真填报有关报表,完备有关资料,规范报告程序,严格工作环节。
第八章附则
第五十七条 各单位应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制定具体管理规定。
第五十八条本管理制度适用果品有限公司的分公司、子公司、控股单位(公司参股单位参照执行)。
第五十九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北京泰和八通仓储有限公司安全消防委员会
2012年3月1日
第三篇:“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调查问卷
“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调查问卷
1.你心中的军人形象怎么样?(满分5分)□ 5分□ 4分□3分□ 2分及以下
2.你对军人形象最直观的评价来自哪里?
□亲身接触□亲朋好友□新闻媒体□信息网络 3.你知不知道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四有”标准? □非常了解□不知道□听说过 4.您对“四有”标准怎么看?
□基本要求,必须做到□要求较高,少部分人能做到□提提口号,是个理想目标 5.您认为“四有”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
6.您认为不利于军人“四有”标准培养的社会因素主要是?
□西方不良文化及其价值观侵袭□网络流行文化的“三俗”之风□社会腐败现象□家庭、亲友的负面影响□军人社会地位和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认同 7.您觉得怎样才是“有灵魂”?
□有理想信念□有价值追求□有美好心灵□有健全人格 8.您认为军人“有灵魂”最重要的是什么?
□始终保持对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坚定信念信心□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视党的信仰为唯一信仰
□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在岗爱岗,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有灵魂的表现 9.您觉得当前军人对党的忠诚度如何?
□普遍忠诚□大多数忠诚□少数人不够坚定 10.您觉得“有本事”指的是什么?
□能打仗、打胜仗□能力强,部队和地方都“吃得开”□工作稳定,能照顾家人□人际关系广,能办事儿 11.您认为在部队,是“本事”重要还是“关系”重要? □本事重要□关系重要□两者都重要□说不上,跟机遇有关 12.您怎么看“能打仗、打胜仗”是军人的最大本事这句话?
□是的,能打仗是军人存在的根本价值□太绝对,周边局势可控,没必要把打仗的本事练那么强 □太片面,军队也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不对,和平时期别老想着打仗 13.您认为日常生活中军人有血性的表现是什么?
□路见不平一声吼□性格直率,说话办事不绕弯儿□为人豪爽,喝酒端大杯□遇到困难绝不放弃 14.您认为当代军人是否应该“有血性”? □应该,危机时刻敢于“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无所谓,现在部队装备技术含量高,懂技术比有“血性”更重要□没必要,“非接触式”战争是主流,不能单纯强调“血性”□过分强调“血性”,容易误导战士养成“蛮干”的性格
15.您认为培养“有血性”军人,重在强化哪方面的教育? □忧患意识□战斗精神□担当品质
16.您觉得军人的“品德”应该是什么标准?
□爱岗敬业□遵规守纪□品行端正□志趣高雅□有没有“德”不重要,关键是能打仗 17.您认为当前军人整体道德水准怎么样?
□很好,走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前列□与“最可爱的人”相比较有滑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8.您认为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严重影响军人的品德形象?
□军容风纪不端正□思维有定式,行事欠考虑□特权思想作祟,不遵守公共秩序 □不能独善其身,私德有亏□少数军队腐败分子严重违纪违法 19.你关注哪方面的涉军信息?
□军队改革□军事形势□武器装备□军人故事□军营生活□征兵优抚□军史战史 20.你希望看到哪些反映军人形象的内容产品?
□军事报道□形象宣传品□影视作品□动漫游戏□文艺节目□微博微信专栏
第四篇:对东港水泥有限公司转制后的调查
对东港水泥有限公司转制后的调查
亏损多年的地方国营企业东港市水泥厂,1998年1月23日转制后,恢复生产仅几个月,就焕发了生机。还清了原欠农行的324万元贷款利息,做到不欠息、不欠税、不欠电费,不欠工资。最近,我们对该企业进行的调查证明,转制为该企业注入了活力,而转制后如何强化企业管理,建立新体制下的管理机制,是转制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转制前的概况
东港市水泥厂的前身是白灰厂,始建于1954年,1969年改建为水泥厂,40多年来,通过3次重大的扩建、技术改造,规模不断扩大,到转制前,已形成拥有2条水泥生产线,固定资产达3000多万元,职工892人,年产水泥15万吨生产能力的地方国有企业。到1997年末,贷款余额2400万元,其中农业银行贷款1230万元。
近几年,为了增加企业活力,企业主管部门曾多次改革这个厂的内部经营机制,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从调整班子、制定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上作文章,结果,规章制度制定的很细、很全,但就是没有落到实处,管理混乱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亏损的包袱越背越大,就象一潭死水,没有丝毫生机。让我们看看配件仓库内的物资,就可见该厂管理的一斑了:线手套可用2年,毛巾可用3年,口罩可用3年,变阻器触头可用5~10年,铸铁件可用10年,铸钢件可用8年。还有很多器材质次价高,价值2000多元的600A刀闸开关,换上不到一天就坏了;1997年定作的8台自藕减压起动器,花了2.796万元,根本不能用。在人员管理上,不是从生产和经营的实际需要招工,而是有关系就能进来,有关系就能提升。人越来越多,效益越来越低。到1997年末,职工队伍已发展到892人,很多岗位是两个人干一个人的活。财务管理也非常混乱,连欠银行多少贷款、多少利息都说不清楚;在销售管理上,人情价、乱赊乱借等问题也很严重。到1997年末,共赊欠1353万元水泥款,其中死帐213.4万元。企业负债高达4000多万元,资产负债率达133%,应付款高达2200万元,当年亏损20多万元。
1998年初,东港市政府决定:整体出售水泥厂。民营企业家赵乃铎,以其雄厚的资金势力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案参与竞争,并一举中标。1998年1月23日,东港市最大的民营企业东港水泥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二、转制后的变化
东港水泥有限公司成立后,确定了“艰苦奋斗,优质高效”的公司作风,提出了“创东港市一流的企业、一流贡献、一流待遇”的口号,制定了以目标成本管理为核心的“四四八工程”及其考核办法。仅6个月的时间,就由一潭死水,变为奔腾的激流,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到8月末,已生产水泥10.516万吨,销售水泥9.76万吨,占生产量的92.8%;实现销售收入2100万元,从5月份开始盈利,到8月末,当月实现利润62万元,上缴税金48万元。还清农行欠息324万元,偿还在其他银行的高息贷款255万元,还清原欠电费120万元,付原应付款511.8万元,还清原欠职工集资本金102万元,支付离退休职工197人的养老金248.2万元,支付208名下岗职工安置费200.45万元。
总结这个企业的变化,可用16个字予以概括,即:活力增强,管理有序,队伍稳定,效益提高。
(一)定岗定员,人心稳定
由国营企业的干部和职工,一夜之间变为民营企业的员工,人们的心理是很难承受的,觉得自己的“身价”没有了,成为打工者了。当时,稳定人心是摆在公司新的经营者面前的头等大事。对此,他们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1.发挥原有骨干作用,人尽其能。稳定人心,首先要稳定原厂领导干部和业务技术骨干的思想。转制伊始,这些人的思想负担很大,一是不知道老板聘不聘用,二是不知道安排什么工作。对此,赵乃铎多次在干部会议上敞开心扉,讲明企业转制的目的是“向国家多交税,为社会多贡献,经员工高待遇”,并宣布,原厂级领导全部聘用,并根据各自的特长,安排了合适的工作岗位。这样一来,他们的心逐渐踏实了,不管在那里工作,都是为国家做贡献的新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实践证明,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党员先锋作用的发挥,就没有这个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2.改革工资管理体制,大幅度提高员工待遇。转制后不久,公司对原来的工资管理办法作了重大改革,实行四级六档的管理办法,大幅度提高全体员工的工资。公司经理级由原月平均486.5工资元增加到1118元,提高了1.29倍;中层干部由原平均工资443元增加到938元,增长了1.11倍;工人平均工资由原来的平均382元增加到688元,增长了80%。全体员工从待遇的提高中认识到水泥厂在转制后给自己带来的实惠,验证了董事长赵乃铎的承诺:“这个企业的专制目的是,向国家多交税,为社会多贡献,给员工高待遇。...”我们在立窑、水泥等最艰苦的车间里随便问及几名员工对水泥厂转制的感受,都异口同声地说:“转制好,老板好!”
(二)转换机制,责任落实
1.2.规章制度的落实。为了实现公司精神,规范员工行为,根据企业的实际,公司制定了118个岗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每个岗位干什么,干到什么标准,达不到怎样处理,都有了明确规定,使公司所有干部、员工都有了自已的出了即400万元税金、400万元利润、员
工月平均工资800元,和“五五一工程”的远期奋斗目标,即500万元税金、500万元利润、员工月平均工资1000元。行为规范。
岗位责任制确立后,他们认真执行,有名科长因被警告,一名科长因被免职,二名工人因被罚款后开除。董事长说规章制度就是东港市水泥有限公司的内部管理“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现在遵纪守法,在公司已形成风气。
3.内部经营机制的改革。一是划小核算单位,实行承包制。公司对各部门进行了管理研究,凡是可以相对独立的部门,一律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承包责任制。先后对矿山车间、包装车间、烘晾车间、二车队、铸造厂实行了对外承包,有利的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效益。
二是出了即400万元税金、400万元利润、员工月平均工资800元,和“五五一工程”的远期奋斗目标,即500万元税金、500万元利润、员工月平均工资1000元。
(三)强化管理,效益提高
1.材料物资管理
2.质量管理。在质量管理中,转制后他们七次组织员工学习,对有关人员进行考核,定期评比。质检人员严把四关堵一口,即原料进厂质量关、生料配料搭配关、立窑煅烧关、水泥质量均化关,不合格水泥不出厂。由于严格把关,使生料三率值的稳定性、水泥强度、熟料强度都创历史最好水平。他们不仅严把质量关,还进行了新工艺配方的科研活动。他们研究的普通铝双掺矿化剂的全黑生料配方案,外加石灰石由原来的3.5%增加到6%,降低了水泥成本,节省资金70多万元。在财务管理上,转制后,首先进行岗位定员,优化组合,克服人浮于事,无章可循局面。
3.财务管理。转制前企业应收款余额高达1,473万元,严重地制约企业生产经营,转制后,由企业机关人员分片包干全面清欠,到五月末已清回老帐款410.4万元,占总额的27.8%,计划十月末全部清理完毕。
在财务管理中他们实行成本费用控制法,收到好效果,仅原料价格控制一项就使水泥单位成本下降了9.85元/吨。
同时财务还对资金占用成本进行分析、研究。由于转制前,欠借款利息帐目不清,借款到期多少不清,利率多高不清,造成资金占用成本过高,平均借款利率高达12%,转制后经过二个多月对帐,筹集资金偿还高息借款,加强对到期借款管理,借款利率平均下降到7.2%,每年仅此一项就可以减少利息支出133.9万元,增加效益。
4.销售管理。主要是控制三价:季价、地价、人情价。所谓季价,就是季节价格,淡旺季价格。价格确定之后不可以随意变动。过去有的旺季比淡季价格还低。所谓地价就是为了促进销售,确定的地区差价,因岫岩、庄河路途远,运费高,出厂价适当低于东港5元或10元,可是控制不好,水泥倒流,开票岫岩,卖在东港,扰乱了本地市场,给水泥贩子有机可乘,尤其是水泥紧张时,这种利用地区差进行倒卖水泥的现象特别严重。所谓人情价,就是看关系讲人情,不管什么季节,什么地区,价格随人情定。转制后,价格的确定是根据市场销售形势而定,确定的价格统一,一经确定,要坚决执行,不得随意变动。董事长朋友多,多次自已掏钱买水泥给朋友,也不降价或白送。非变动不可,必须统一确定后再变。地区差价回流总是,采取运输车辆控制办法加以杜绝。其次,减少赊欠。转制前赊欠1,353万元,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一些欠户要钱没有,有的顶房子,且地段差,楼层不好,项到手后要降价10%--20%出售;有的顶来的车也是高价。在1,353万元的欠款中已有死帐呆帐213.4万元。鉴于这样的赊帐教训,今年起,对用水泥大户,在了解经济实力后方可签订协议,最多不超过一百吨一个结算点,凡放宽的都经领导
批准,否则停止供应。第三,加强销售队伍自身建设和经济联带关系。过去有大量赊欠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销售管理存在很大问题,销售人员自身素质也是一个原因。有的销售员不具备营销素质,往往是上当受骗;有的是私心太重,以销营私,有意作弊,致使赊欠数额巨大。销售政策和规章制度作出明确规定,不论过去,还是现在,直到将来,谁经办谁负责,出现一切后果自负。销售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随报酬政策的明确,任务的落实和经济联带关系的加强,被调动起来了。在今年市场不旺,受地震、改制、气候等影响,进入四月份以后,每月销售吨以上。
(四)增加投入,后劲增强
规范员工行为企业转制后,董事长在干部会议上不止一次的宣布“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确立了“艰苦奋斗,优质高效”的公司精神。艰苦奋斗就是继承水泥厂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地目前生产条件差,环境污染重,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靠拚搏、创业精神。优质就是创优质产品、优质服务、优秀人才、优美环境。高效就是高效率、高效益。艰苦奋斗是立业之根,优质高效是兴业之本,有了这种公司精神,就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树立身边的典型,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立窑车间是水泥生产的心脏,转制后立窑车间加强对员工教育,转变观念,坚守岗位,始终保持立窑生产的稳定性。立窑车间主任栾厚先在新窑工增加的情况下,亲临窑台现场指导,两只脚被烧伤,仍坚持在窑上。立窑班长栾吉仲、翁玉波、宋广生、娄本多、仲崇文、许传波带头,每天早上岗,晚下岗,哪有困难哪有班长。
水泥车间在车间主任王和军的带领下,争分夺秒,汗流满面,只用半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工作任务。大干六十天任务下达之后,水泥车间向公司领导递上了决心书,车间主任把任务分配到各班,玫长表示坚决完成任务。班长隋国贵、宋承勤、于庆山处处带头,受到工人好评。配料工张海家带病工作受到工友和领导赞扬。5月19日三号磨尾提升机链子断了,在主任、班长的带领下,二班全体工人打开提升机,冒着滚烫的热灰和机修人员一起抢修,一个小时就干完了,工人衣服全湿透了。
机修、电修车间由原来91人减到34人,他们在车间主任张学义、邓秀成的带领下,2--4月在大员大减的情况下,设备完好率达到99%,有较利用率达97.5%。
5月16日,生料车间电缆发生故障,设备经理世国带机修和生料主任和工人一起干到下半夜,抢修结束。修复包装机袋重控仪3台,修复废弃的自藕变压器一台,可节省1.9万元。上半年修旧利废节约6.2万元。
化验员刘波是控制组化验员,由管理人员到化验员,兼跟班工序质量检查,不仅认真负责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对水泥磨的混合材掺量配合磨工及时调整。五月份,父母和孩子的病,父母去丹东检查病时,没有一天清假。
三、几点启示
(一)选择什么样的经营者,是转制成功与否的前提。目前在我市由于没有大中型企业,在转制过程中,采取出售方式较为普遍,特别是近年来企业由于经营不景气,大多数企业净资产量并不多,购买企业出资不用太多,多数是零资出售,能买得起的人很多,但能否经营得好,有再投入能力,使企业有所发展,是关健,通过东港市水泥有限公司的调查,我们认为民营企业家赵乃铎不但买得起企业,而且具有再投入的能力,这是企业能否在转制后得到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水泥厂转制后,他先后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在银行信贷规模紧张的情况下,没有这个雄厚的资金基础,水泥厂是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的。
(二)银行的参与和支持是转制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构筑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和新的管理形式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第五篇:2012年五家渠双渠蔬菜果品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2012年五家渠双渠蔬菜果品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新疆五家渠双渠蔬菜果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注册资本金100万元人民币,其中:团场国资公司占股份36%,2个自然人分别占34%和30%,公司在册人员3名,雇佣人员2名,公司目前注册了“双渠牌蔬菜”、“农家土猪肉”两个品牌商标,申报了国家绿办颁发胡萝卜、洋葱无公害蔬菜认证书。办理了蔬菜出品许可证,并认真做了蔬菜出口基地备案工作,建立健全了蔬菜农药建检制度。并购置了建检设备,通过师市团积极努力下建成了东区蔬菜销售点,双渠品牌蔬菜五家渠市民心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公司主要经营蔬菜批发、配送、节日礼品蔬菜、杂粮、农家猪销售和冬菜贮藏,经营利润微薄,受诸多因素影响,前两年,贮藏冬菜连续亏损,去今以来,公司根据市场的需求,联系一些大型企业,大型超市配货上门,以质量、以信誉来打造双渠品牌蔬菜占领市场,所以冬菜贮藏量比前两年要少些,2012年总销售额158.3万元,营业外收入15万元,主营业务成本192万元,管理费用25.8万元,造成2012年亏损44.5万元,公司现欠101团财务科62.5万元,欠华亿公司34.63元,公司经营十分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