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17:5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最终版)》。

第一篇: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最终版)

一段时间,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使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究其成效而言,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引入竞争机制,层层筛选,确实选出了一批素质较高的领导人才,同时发现掌握了一批较优秀的后备人才,公选推动了用人观念的转变,推进了干部制度改革的进程,公选在干部队伍中还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形成了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公选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跑官、买官、要官等在干部选拔使用中的腐败现象,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随着《条例》的贯彻实施,公选日趋成熟和规范。但是,公选在长期沿用的干部制度下,毕竟是新生事物,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从当前所了解的公选工作中,试分析公开选拔党政干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广泛宣传发动,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选人用人要注意社会公论”,要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这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及《条例》就新时期干部选用问题作出的重要举措,公选干部就是贯彻《条例》的有效形式之一。但眼下,各地开展的党政领导干部公选工作,虽是报纸报道、电视亮相、领导讲话,营造了一个又一个轰动效应,但群众及一些基层干部对公选的认识程度不高,普遍存在事不关己的心态。观望者众,参与者寡,既使有的地方报名者数十倍、数百倍于选录职位,也是采取集体报名,生拉硬凑,一旦进入选录程序,群众也就漠不关心,最多只注意公选结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组织者对公选工作宣传不到位,一些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公选的方法、程序不能正确把握;另一方面是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公选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基本的民主意识,同时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参与竞争的积极性不高,游离于公选之外。群众参与程度不高,选用干部的群众公认原则就难以落实。所以在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地调动群众和基层干部参与竞考,参与监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

二、贯彻德才兼备原则,坚持公选标准与条件有些地区在公选中,往往以参选者自然条件作为主要标准,规定了较低的年龄、较高的学历,片面夸大年轻化、知识化,同时片面强调在前一职级上的任职年限,把台阶论绝对化,而在招考简章中对德才表现只了了数语,概括而过,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样,年龄、文化程度的限制,可能会将一些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埋没,特别是选用中、低层干部,对实际工作经验要求应该更高,稍不注意,有限的职位就被“应试型”人占据,而台阶论限制了一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还有的强调专业对口、无论什么职位强调外语水平等,影响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广泛性。因此,我认为在公选设置标准和条件时,为确保公选干部的素质,要根据时代发展对党政干部的要求,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标准和条件。不能讲干部年轻化,就是越年轻越好,讲干部知识化,就是学历越高越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选拔的标准和条件,一是旗帜鲜明地明确政治条件,规定担任此职务的政治思想素质,政治理论素养,道德素质;二是突出能力要求,把实际工作能力、管理能力作为重要标准;三是绩效优先,把工作实绩作为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注意干部年龄的梯次结构,实事求是地确定职位的文化层次。这样选出的干部更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

三、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把握好考干环节目前的公选干部考试中,一般都采取了笔试和面试的方法。据了解,考干普遍存在专家命题,领导当评委的问题,而面试中,又往往以职务最高者当评委主裁,在不否认专家学识和领导高明的前提下,专家命题是否紧密联系工作实际,领导主裁是否影响评分的客观性,都值得商讨,如领导主导了评分局面,势必使领导说了算成为合法性化。因此,从考干角度分析,首先是解决命题的科学性问题,公选应根据《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大纲》的要求,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题库,题库试题应侧重于素质和能力的考察,要贴近现实,反映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试题占一定篇幅,试题的评分(包括面试题)增加客观性,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题库的试题每年应更新补充;其次,真正发挥面试的作用。有人片面认为面试主要看参选者的“口才”,其实不然,面试是对参选者综合能力的考查,一般来说,面试的“口才”问题,包括了说话水平、文化素质、工作能力、法律知识、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综合能力。据资料反映,美国高级公务人员选拔非常重视面试的作用,有的仅以面试成绩录用人员。面试前,要组成3~5人的考官委员会,并由考官委员会吸收心理专家参加进行职位分析,确定能力标准,然后出题,有的还请私营咨询公司出题,并对考官进行培训,面试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先是行为面试,然后是评价中心测试,每个人一般一小时左右,调查报告《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可见美国在选拔高级公务人员中对面试的重视;再次,探索新的考干办法。北京市西域区在公选党政干部时,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方式,即让数名参选者参加同一个热火朝天的讨论会,而考官则隔着单向玻璃观察参选者,从而考察参选者们在笔试、面试中难以表现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倾听下属意见的意识、领导影响力甚至妥协能力等,为考干创造新的途径和方法。

四、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切实加强公选中的考察工作组织考察作为公选干部中决定任命干部的重要关口,一般在笔试、面试后挑选出来的少数参选者中进行,显得非常关键。如果把关不严,很可能会使思想素质、工作能力一般,难以胜任领导工作岗位的“应试型”人才被选拔上来,给公选干部带来负面影响。但在公选的实际考察中,一方面,考察人员思想不够重视,认为既然是考干,就以成绩为主,唯考是用,忽略了对参选者政治信念、思想品德、工作实绩等方面的考察,考察只是蜻蜓点水,走过场;另一方面,由于公选干部范围广,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参选,考察中缺乏基础的档案材料,在谈话对象的选择、被谈话者的心态、群众的实际反映等方面难以把握,不能考察全面情况,特别是八小时以外的情况更难以考察,往往被表象所迷惑,造成不正确的判断。建议在实施组织考察程序中,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坚持把考察和考试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把考试难以反映的政治思想情况、工作实绩情况等用考察来完成;二是切实做好考察前的准备,准备好考察提纲,按《条例》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发布考察预告”,选择谈话对象,在可能的情况下通知对方单位,并进行必要的民主评测;三是注重实绩考察,要对参选者在单位工作的实绩和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做全面准确的考察。考察的结果特别是提出的缺点错误应向参选人说明,便于改正缺点错误,使考察环节成为真正的把关环节。

五、坚持社会公论原则,切实做好公示各地在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时,普遍采用了公示制,这为群众监督提供了契机,体现了选拔干部社会公论的原则。但据笔者了解,目前的公示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公示的范围不广,招选的对象跨地区直至全国范围,而公示的媒体一般限于公选的地方性媒体,让本地以外的参选者缺少监督;其次,公示内容简单,一般只公示参选者的自然状况、现任职务,对其经历、工作实绩、业务能力等没有充分公示,使群众难以判断优劣;再次,有的公示没有明确的征求意见条款,只提供监督电话,群众监督什么?反映什么?如何反映?提示不明,这样的公示实际成为“告知”,达不到接受群众监督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公示应扩大范围,涉及到的参与对象所在地区、所在单位都应在公示范围;增加公示内容,力求将掌握的参选者情况只要公务需要能公开的都公示出来;公示可以附带问卷调查等,让群众有反映问题的思路和渠道,实现公示的初衷。

六、注意选用结合,创造有利于公选干部成长的环境选人是为了用人,一些地方的组织部门和选人单位,往往只重视选干部,而忽视了公选干部的使用。表现在:一是公选初期职位确定不明确,只讲选某级别的干部,但选上的干部具体如何分工、承担哪一方面责任,界定不清,任命后再行择岗。二是对公选干部缺乏必要的岗前培训,认为录用者经过层层筛选,严格把关,其业务素质和能力一定是佼佼者,拿来即用,忽视了有的人根本没担任过领导职务或是台阶过大的现实;三是对公选干部缺乏心理疏导,一方面,入选者自以为过关斩将,有成就感,急于表现自己聪明才智,摆开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架势,其结果当然是适得其反,另一方面,公选干部倍受同仁及群众的关注,人们往往敬佩才干,寄予厚望,稍有不慎,则求全责备,非议四起。这些问题既不利于组织对公选干部的使用,又不利于公选干部个人的成长,为此在公选干部时务必要注意选用结合,扩大公选的效益,有针对性地克服选用不一的倾向。首先,公选前将职位标准、职位职能明确确定,解决选什么人,如何用人的问题;其次,加强岗前培训,公选干部一方面学习业务知识,熟悉将要上任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有一个心理调节、工作调节的机会,以正常心态走向赋予挑战的全新岗位;再次,领导班子成员及被领导的群众要关心爱护公选干部,即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更不要求全责备,嫉贤妒能,为公选干部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及生活空间,更好的发挥应有作用。

七、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应注意克服的几种倾向一是克服“唯考是选”的观念。《条例》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作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时代精神,但在实际工作中,长期以来建立起的一整套干部培养、考察、选拔机制仍是行之有效的,选的踏实,用的放心,绝大多数干部是称职的,胜任的。所以,在组织部门视线内长期考察(如建立后备干部队伍,设立人才库等)仍是选拔干部的主渠道,不能一考就灵,唯考是用。二是克服一窝风、一阵热的倾向。公选干部固然是一种好的形式,但各地不能不顾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一轰而上,互相攀比,你实行科级竞争上岗,我进行处级公开选拔,再进行厅级考试录用等等,有的职位明明没有空缺也赶时髦、追热点,好像不公开选就没有进行干部制度改革。笔者认为对当前公开选拔干部应加强宏观管理,比如成立公选指导委员会,建立党政干部公选制度等,明确公选的条件、方法、频率、纪律等问题。克服一时热,一时冷,造成选拔干部制度改革的动荡,影响干部群众奋发向上的积极性,给干部制度改革造成负面影响。三是克服公选干部的单一改革模式,积极探索干部制度改革的其他途径。如县级以下实行直接选举,取消等额制,实行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办法,属基层的党政干部,逐步实行公务人员的直选办法,恢复和建立对干部的考核制度,由群众推荐、选举与党组织批准相结合的选拔干部制度等等。总之,提高对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认识程度,规范公选的操作程序,分析研究公选干部工作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推动公选干部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干部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第二篇: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范文模版)

一段时间,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使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究其成效而言,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引入竞争机制,层层筛选,确实选出了一批素质较高的领导人才,同时发现掌握了一批较优秀的后备人才,公选推动了用人观念的转变,推进了干部制度改革的进程,公选在干部队伍

中还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形成了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公选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跑官、买官、要官等在干部选拔使用中的腐败现象。随着《条例》的贯彻实施,公选日趋成熟和规范。但是,公选在长期沿用的干部制度下,毕竟是新生事物,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从当前所了解的公选工作中,试分析公开选拔党政干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广泛宣传发动,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选人用人要注意社会公论”,要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这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及《条例》就新时期干部选用问题作出的重要举措,公选干部就是贯彻《条例》的有效形式之一。但眼下,各地开展的党政领导干部公选工作,虽是报纸报道、电视亮相、领导讲话,营造了一个又一个轰动效应,但群众及一些基层干部对公选的认识程度不高,普遍存在事不关己的心态。观望者众,参与者寡,既使有的地方报名者数十倍、数百倍于选录职位,也是采取集体报名,生拉硬凑,一旦进入选录程序,群众也就漠不关心,最多只注意公选结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组织者对公选工作宣传不到位,一些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公选的方法、程序不能正确把握;另一方面是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公选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基本的民主意识,同时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参与竞争的积极性不高,游离于公选之外。群众参与程度不高,选用干部的群众公认原则就难以落实。所以在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地调动群众和基层干部参与竞考,参与监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

二、贯彻德才兼备原则,坚持公选标准与条件有些地区在公选中,往往以参选者自然条件作为主要标准,规定了较低的年龄、较高的学历,片面夸大年轻化、知识化,同时片面强调在前一职级上的任职年限,把台阶论绝对化,而在招考简章中对德才表现只了了数语,概括而过,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样,年龄、文化程度的限制,可能会将一些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埋没,特别是选用中、低层干部,对实际工作经验要求应该更高,稍不注意,有限的职位就被“应试型”人占据,而台阶论限制了一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还有的强调专业对口、无论什么职位强调外语水平等,影响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广泛性。因此,我认为在公选设置标准和条件时,为确保公选干部的素质,要根据时代发展对党政干部的要求,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标准和条件。不能讲干部年轻化,就是越年轻越好,讲干部知识化,就是学历越高越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选拔的标准和条件,一是旗帜鲜明地明确政治条件,规定担任此职务的政治思想素质,政治理论素养,道德素质;二是突出能力要求,把实际工作能力、管理能力作为重要标准;三是绩效优先,把工作实绩作为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注意干部年龄的梯次结构,实事求是地确定职位的文化层次。这样选出的干部更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

三、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把握好考干环节目前的公选干部考试中,一般都采取了笔试和面试的方法。据了解,考干普遍存在专家命题,领导当评委的问题,而面试中,又往往以职务最高者当评委主裁,在不否认专家学识和领导高明的前提下,专家命题是否紧密联系工作实际,领导主裁是否影响评分的客观性,都值得商讨,如领导主导了评分局面,势必使领导说了算成为合法性化。因此,从考干角度分析,首先是解决命题的科学性问题,公选应根据《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大纲》的要求,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题库,题库试题应侧重于素质和能力的考察,要贴近现实,反映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试题占一定篇幅,试题的评分(包括面试题)增加客观性,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题库的试题每年应更新补充;其次,真正发挥面试的作用。有人片面认为面试主要看参选者的“口才”,其实不然,面试是对参选者综合能力的考查,一般来说,面试的“口才”问题,包括了说话水平、文化素质、工作能力、法律知识、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综合能力。据资料反映,美国高级公务人员选拔非常重视面试的作用,有的仅以面试成绩录用人员。面试前,要组成3~5人的考官委员会,并由考官委员会吸收心理专家参加进行职位分析,确定能力标准,然后出题,有的还请私营咨询公司出题,并对考官进行培训,面试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先是行为面试,然后是评价中心测试,每个人一般一小时左右。可见美国在选拔高级公务人员中对面试的重视;再次,探索新的考干办法。北京市西域区在公选党政干部时,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方式,即让数名参选者参加同一个热火朝天的讨论

第三篇: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调研报告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调研报告

一段时间,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使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 例》)发布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究其成效而言,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引入竞争机制,层层筛选,确实选出了一批素质较高的领导人才,同时发现掌握了一批较优秀的后备人才,公选推动了用人观念的转变,推进了干部制度改革的进程,公选在干部队伍中还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形成了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公选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跑官、买官、要官等在干部选拔使用中的腐败现象。随着《条例》的贯彻实施,公选日趋成熟和规范。但是,公选在长期沿用的干部制度下,毕竟是新生事物,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从当前所了解的公选工作中,试分析公开选拔党政干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广泛宣传发动,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选人用人要注意社会公论”,要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这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及《条例》就新时期干部选用问题作出的重要举措,公选干部就是贯彻《条例》的有效形式之一。但眼下,各地开展的党政领导干部公选工作,虽是报纸报道、电视亮相、领导讲话,营造了一个又一个轰动效应,但群众及一些基层干部对公选的认识程度不高,普遍存在事不关己的心态。观望者众,参与者寡,既使有的地方报名者数十倍、数百倍于选录职位,也是采取集体报名,生拉硬凑,一旦进入选录程序,群众也就漠不关心,最多只注意公选结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组织者对公选工作宣传不到位,一些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公选的方法、程序不能正确把握;另一方面是群众和基层 干部对公选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基本的民主意识,同时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参与竞争的积极性不高,游离于公选之外。群众参与程度不高,选用干部的群众公认原则就难以落实。所以在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地调动群众和基层干部参与竞考,参与监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

二、贯彻德才兼备原则,坚持公选标准与条件有些地区在公选中,往往以参选者自然条件作为主要标准,规定了较低的年龄、较高的学历,片面夸大年轻化、知识化,同时片面强调在前一职级上的任职年限,把台阶论绝对化,而在招考简章中对德才表现只了了数语,概括而过,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样,年龄、文化程度的限制,可能会将一些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埋没,特别是选用中、低层干部,对实际工作经验要求应该更高,稍不注意,有限的职位就被“应试型”人占据,而台阶论限制了一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还有的强调专业对口、无论什么职位强调外语水平等,影响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广泛性。因此,我认为在公选设置标准和条件时,为确保公选干部的素质,要根据时代发展对党政干部的要求,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标准和条件。不能讲干部年轻化,就是越年轻越好,讲干部知识化,就是学历越高越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选拔的标准和条件,一是旗帜鲜明地明确政治条件,规定担任此职务的政治思想素质,政治理论素养,道德素质;二是突出能力要求,把实际工作能力、管理能力作为重要标准;三是绩效优先,把工作实绩作为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注意干部年龄的梯次结构,实事求是地确定职位的文化层次。这样选出的干部更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

三、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把握好考干环节。目前的公选干部考试中,一般都采取了笔试和面试的方法。据了解,考干普遍存在专家命题,领导当评委的问题,而面试中,又往往以职务最高者当评委主裁,在不否认专家学识和领导高明的前提下,专家命题是否紧密联系工作实际,领导主裁是否影响评分的客观性,都值得商讨,如领导主导了评分局面,势必使领导说了算成为合法性化。因此,从考干角度分析,首先是解决命题的科学性问题,公选应根据《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大纲》的要求,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题库,题库试题应侧重于素质和能力的考察,要贴近现实,反映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试题占一定篇幅,试题的评分(包括面试题)增加客观性,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题库的试题每年应更新补充;其次,真正发挥面试的作用。有人片面认为面试主要看参选者的“口才”,其实不然,面试是对参选者综合能力的考查,一般来说,面试的“口才”问题,包括了说话水平、文化素质、工作能力、法律知识、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综合能力。据资料反映,美国高级公务人员选拔非常重视面试的作用,有的仅以面试成绩录用人员。面试前,要组成3~5人的考官委员会,并由考官委员会吸收心理专家参加进行职位分析,确定能力标准,然后出题,有的还请私营咨询公司出题,并对考官进行培训,面试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先是行为面试,然后是评价中心测试,每个人一般一小时左右。可见美国在选拔高级公务人员中对面试的重视;再次,探索新的考干办法。北京市西域区在公选党政干部时,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方式,即让数名参选者参加同一个热火朝天的讨论会,而考官则隔着单向玻璃观察参选者,从而考察参选者们在笔试、面试中难以表现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倾听下属意见的意识、领导影响力甚至妥协能力等,为考干创造新的途径和方法。

四、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切实加强公选中的考察工作组织考察作为公选 干部中决定任命干部的重要关口,一般在笔试、面试后挑选出来的少数参选者中进行,显得非常关键。如果把关不严,很可能会使思想素质、工作能力一般,难以胜任领导工作岗位的“应试型”人才被选拔上来,给公选干部带来负面影响。但在公选的实际考察中,一方面,考察人员思想不够重视,认为既然是考干,就以成绩为主,唯考是用,忽略了对参选者政治信念、思想品德、工作实绩等方面的考察,考察只是蜻蜓点水,走过场;另一方面,由于公选干部范围广,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参选,考察中缺乏基础的档案材料,在谈话对象的选择、被谈话 者的心态、群众的实际反映等方面难以把握,不能考察全面情况,特别是八小时以外的情况更难以考察,往往被表象所迷惑,造成不正确的判断。建议在实施组织考察程序中,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坚持把考察和考试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把考试难以反映的政治思想情况、工作实绩情况等用考察来完成;二是切实做好考察前的准备,准备好考察提纲,按《条例》 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发布考察预告”,选择谈话对象,在可能的情况下通知对方单位,并进行必要的民主评测;三是注重实绩考察,要对参选者在单位工作的实绩和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做全面准确的考察。考察的结果特别是提出的缺点错误应向参选人说明,便于改正缺点错误,使考察环节成为真正的把关环节。

五、坚持社会公论原则,切实做好公示各地在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时,普遍采用了公示制,这为群众监督提供了契机,体现了选拔干部社会公论的原则。但据笔者了解,目前的公示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公示的范围不广,招选的对象跨地区直至全国范围,而公示的媒体一般限于公选的地方性媒体,让本地以外的参选者缺少监督;其次,公示内容简单,一般只公示参选者的自然状况、现任职务,对其经历、工作实绩、业务能力等没有充分公示,使群众难以判断优劣;再次,有的公示没有明确的征求意见条款,只提供监督电话,群众监督什么?反映什么?如何反映?提示不明,这样的公示实际成为“告知”,达不到接受群众监督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公示应扩大范围,涉及到的参与对象所在地区、所在单位都应在公示范围;增加公示内容,力求将掌握的参选者情况只要公务需要能公开的都公示出来;公示可以附带问卷调查等,让群众有反映问题的思路和渠道,实现公示的初衷。

六、注意选用结合,创造有利于公选干部成长的环境选人是为了用人,一些地方的组织部门和选人单位,往往只重视选干部,而忽视了公选干部的使用。表现在:一是公选初期职位确定不明确,只讲选某级别的干部,但选上的干部具体如何分工、承担哪一方面责任,界定不清,任命后再行择岗。二是对公选干部缺乏必要的岗前培训,认为录用者经过层层筛选,严格把关,其业务素质和能力一定是佼佼者,拿来即用,忽视了有的人根本没担任过领导职务或是台阶过大的现实 ;三是对公选干部缺乏心理疏导,一方面,入选者自以为过关斩将,有成就感,急于表现自己聪明才智,摆开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架势,其结果当然是适得其反,另一方面,公选干部倍受同仁及群众的关注,人们往往敬佩才干,寄予厚望,稍有不慎,则求全责备,非议四起。这些问题既不利于组织对公选干部的使用,又不利于公选干部个人的成长,为此在公选干部时务必要注意选用结合,扩大公选的效益,有针对性地克服选用不一的倾向。首先,公选前将职位标准、职 位职能明确确定,解决选什么人,如何用人的问题;其次,加强岗前培训,公选干部一方面学习业务知识,熟悉将要上任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有一个心理调节、工作调节的机会,以正常心态走向赋予挑战的全新岗位;再次,领导班子成员及被领导的群众要关心爱护公选干部,即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更不要求全责备,嫉贤妒能,为公选干部创造一个良 好的工作及生活空间,更好的发挥应有作用。

七、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应注意克服的几种倾向 一是克服“唯考是选”的观念。《条例》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作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时代精神,但在实际工作中,长期以来建立起的一整套干部培养、考察、选拔机制仍是行之有效的,选的踏实,用的放心,绝 大多数干部是称职的,胜任的。所以,在组织部门视线内长期考察(如建立后备干部队伍,设立人才库等)仍是选拔干部的主渠道,不能一考就灵,唯考是用。二是克服一窝风、一阵热的倾向。公选干部固然是一种好的形式,但各地不能不顾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一轰而上,互相攀比,你实行科级竞争上岗,我进行处级公开选拔,再进行厅级考试录用等等,有的职位明明没有空缺也赶时髦、追热点,好像不公开选就没有进行干部制度改革。笔者认为对当前公开选拔干部应加强宏观管理,比如成立公选指导委员会,建立党政干部公选制度等,明确公选的条件、方法、频率、纪律等问题。克服一时热,一时冷,造成选拔干部制度改革的动荡,影响干部群众奋发向上的积极性,给干部制度改革造成负面影响。三是克服公选干部的单一改革模式,积极探索干部制度改革的其他途径。如县级以下实行直接选举,取消等额制,实行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办法,属基层的党政干部,逐步实行公务人员的直选办法,恢复和建立对干部的考核制度,由群众推荐、选举与党组织批准相结合的选拔干部制度等等。总之,提高对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认识程度,规范公选的操作程序,分析研究公选干部工作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推动公选干部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干部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第四篇: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演讲稿

领导干部面试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老师:

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竞争上岗?)面试!这是一次难得的参与竞争和接受挑战的机会。虚心学习、经受锻炼、增长见识是我参加选拔的原始动力。并且,我也相信机遇终将偏爱那些有所准备的人。所以我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自己走过的路:

刚刚迈过(不惑?)之年,我还处于既能吃苦、干事业又思想活跃、精力旺盛的年龄段,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大学毕业后,抱着到基层闯出一番天地的决心,我顺利通过全省统一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考试,扎根基层一干就是十年。今年初才被选调到区直机关工作。可以说,正规的高等教育和丰富的基层工作生活砥砺、培养了我。因为年轻,勇于实践、不怕失败成为我的座右铭,因为年轻,也就渴望承担起更重的工作和责任。(斜体换成自我介绍!)

多个不同岗位的经历使我具备了较强的能力。参加工作以来,我既主持过机关办公室工作,也曾到基层锻炼,和基层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亲身感触到他们工作生活的真实情况。因为享受到“爬格子”的乐趣,还到宣传部门跟班学习了一段时间,勤于笔耕,先后有40多篇新闻稿件见诸报端,如今,经济专业出身的我,又在从事统计工作。(斜体换成取得的成绩!)总之,每一次的工作变迁和角色转换,都成为我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全方位锻炼了自己语言沟通、文字表达、综合管理、组织协调的能力。

我生性比较乐观、豁达,很容易和周围的人相处共事。浮生短暂,大家在一起共事是一种缘分,我很珍惜这种缘分。所以我很重视和大家的团结。团结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和同志们的团结。不管是在乡镇机关、还是区直部门,(斜体换成自己工作过的单位!)我总是坦诚待人、正直处事,受得了委屈,容得下误会。(斜体觉得不合适就不必说!)总是希望用最快的速度、以最好的效果融入集体、团结集体,与大家一起,集中精力,形成合力把工作做好。

志在参与、重在参与是我参加这次公开选拔的真实心态。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我都会坦然面对。一如既往地扎扎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如果承蒙各位

领导、考官老师的爱护与栽培之心,在这次面试中有所收获,我一定倍加珍惜、倍加努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出自己全部的精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我要完成两个转变,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在继续用一个优秀战斗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同时,用合格指挥员的要求,找差距、明方向、理思路,把向主要领导取经和向同志们学习当做自己的第一课,着力培养自己观全局、想全局、顾全局、揽全局的意识和能力。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所在单位实际,沉下身子,搞好调查研究,制定出“应急”和“谋远”兼而有之的工作计划,并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二是,人尽其才,团结发展。深入了解每位同志的个人特点,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这些了解融入到到对工作的严要求和高标准之中,大胆改革工作中一些不合时宜的方式方法,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凡事多理解宽容、少怨天尤人,多将心比心、少冷漠无情,把话说到大家的心坎上,做到锦上添花,把情送到同志们最需要的时候,更要雪中送炭。着力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真正做到“人心齐、泰山移”。

三是,尽全力干好本职工作,在各个领域提高自己。干好本职工作。向书本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向领导同事学。借鉴吸收、为我所用,尽快形成具有自己鲜明风格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学。一门心思,沉下身子,戒骄戒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做好群众工作。始终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到矛盾纠纷突出、问题形势复杂的地方去锤炼、摔打自己,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人生观、价值观。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我相信,经过这次公选的洗礼,自己会更加成熟、理性地思考人生、思考未来。请允许我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保尔的名言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斜体如果觉得气氛太煽情,可以不说!)

谢谢大家!

第五篇:2012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试题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标准模拟试题

(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l.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它的具体性 B.不可分性C.变化、运动性D.客观实在性

2.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来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D.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

3.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A.世界观同方法论相分离B.人生观同价值观相分离

C.自然观同历史观相分离D.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分离

4.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A.客观独立性B.真实绝对性C.直接现实性D.客观实在性

5.“合二而一者,为一分为二所固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调和折衷主义的观点

6.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A.经验材料B.理论结论C.一般方法论D.具体方法

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改革开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8.一般来说,在经济过热,总需求过度膨胀并导致通货膨胀时,应实行(),有利于压缩总需求,使之适合总供给,保持物价和经济的稳定。

A.平衡性财政政策B.赤字性财政政策C.盈余性财政政策D.以上答案都不对

9.()是国务院直属机构。

A.国家统计局B.国家海洋局C.国务院港澳办D.国务院外事办

10.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是国务院的()。

A.直属机构B.办事机构C.组成机构D.临时机构

11.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哪些行为,受害人有权要求国家赔偿?()

A.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B.违法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C.违法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造成损害

D.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12.城市和农村按居民住地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

A.基层政权组织B.群众性自治组织

C.基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D.群众性调解组织

13.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适用法律时,()。

A.就不必考虑形势B.也应考虑形势

C.必须考虑形势D.法律必须无条件服从形势

14.某省公安机关请求他省公安机关提供某犯罪嫌疑人的情况,这是一种()。

A.协调关系 B.协作关系 C.业务关系 D.指导关系

15.我国政府机构与立法机构的关系是()。

A.并行关系” B.平等关系 C.从属关系 D.业务关系

16.能使行政监督有的放矢的是()。

A.实行政务公开 B.“三令五申” C.加大惩戒力度 D.完善各种监督程序

17.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行政外部监督体系。

A.法制监督 B.财务监督 C.审计监督 D.主管监督

18.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19.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两大阵营的形成 D.邱吉尔的“铁幕”演说

20.世界上开始有了原始人类的主要标志是()。

A.猿人出现 B.古类人猿出现 C.人猿出现 D.哺乳动物出现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邓小平提出部分先富带动共同富裕的政策,()。

A.以承认地区之间和劳动者之间的差别为前提 B.是反一平均主义”之道

C.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D.是代表富裕阶层提出的2、法律责任可以进行不同分类,但总体上包括()。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违宪责任

3.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B.专门机关同群众相结合C.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D.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4.包括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联系具有()

A.客观性 B.普遍性 C.多样性 D.条件性

5.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C.生产关系适合生命力状况的规律 D.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变革要求的规律

6.国家的实质是()。

A.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B.阶级的统治机关

C.以军队为主要成分的暴力机关 D.凌驾于社会各个阶级之上的机关

7.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惟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D.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8.对于“既要改善人民生活,又要艰苦奋斗”,有这几种看法,你认为何者正确()。

A.这是一个既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注意到精神的反作用的提法

B.这是一种固守某种传统观念的形而上学的僵化观点

C.这是把两种事物调和起来的自相矛盾的提法

D、这是一种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的观点

9.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第三阶段同第一阶段相比,()。

A.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 B.形式完全相同 C.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某些特征 D.根本性质相同

10.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因为()。

A.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反作用

B.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互为条件的,相互促进的C.物质文明搞好了,有了物质基础,再去抓精神文明建设就容易了

D.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精神文明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11.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A.集体投保 B.个人投保 C.国家资助 D.强制储蓄

1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措施有()。

A.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 B.建设高水平的科技与教育队伍

C.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教育投资 D.切实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教育工作的领导

13.在我国,司法机关的监督,包括有()。

A.审判机关的监督 B.检察机关的监督

C.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 D.公安机关的监督

14.化学进化大致包括四个阶段,即()。

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

C.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E.从单细胞生物演变为多细胞生物

15.太阳系是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除大阳外还包括()。

A.行星及其卫星 B.小行星 C.慧星 D.流星体 E.行星物质

16.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由四个关于电学和磁学的经验定律组成,除第一库仑定律和第二涉及磁性的定律之外,另二个定律是()。

A.安培定律 B.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C.能量守恒定律 D.势功当量定律 E.阿基米德定律

17.地球内部的结构主要包括()。

A.核 B.慢 C.壳 D.水圈 E.磁层

1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

A.独立自主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领导 E.密切联系群众

19.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E.批评与自我批评

20.太阳系中九个行星除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外还包括()。

A.木星 B.土星 C.天王星 D.海王星 E.冥王星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V”,错误的划“X”。每题1分,共20分)

1.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2.辩证法既可以和唯物主义结合,也可以与唯心主义同流。

3.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

4.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必须使社会保障以法律为主转向以行政手续为主。

5.松的货币政策是指货币的供应量小于货币的实际需求量。

6.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生产停滞之后,民怨积累,经不起内外的压力,丧失了社会主义政权。

7.部分先富,带动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一个可欲而不可求的发展过程。

8.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它并不排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9.我国的公有制目前只有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10.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要服从国务院领导。

11.犯罪构成是指构成犯罪的主观和客观要件的综合。

12.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在华外国企业也可以成为我国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13.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减轻或免除处罚。

1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中,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15.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

16.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公务员,应当给子开除的行政处分。

17.在某市,市建委在财务制度上可以参照市财政局的规定执行,不必服从。

18.晋职意味着职责的减轻和待遇的提高。

19.国家公务员担任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职务的,一律不得在原籍任职。

20.副本与正本在外形上基本上没有区别,在效用方面均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简述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系。

3.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方式是什么?

4.我国领导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五、论述题(16分)

论述三讲教育中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

六、作文题(40分)

请以“康与法”为题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结构合理,论证清晰,行文流畅。

下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2007-02-10 16:47:25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经......

    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备课是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备课是课堂讲授的前提,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课堂讲授的水平,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的今天,包括农村基层民主在内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分令人鼓舞。而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的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就是农......

    乡镇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乡镇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乡镇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从近几年来我们对乡镇政府、财政等单位的审计调查情况来看,部分乡镇政府、财政在资金及收支管理上还普遍存......

    浅谈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中存在问题与建议

    浅谈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中存在问题与建议来源:本网原创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3日 背景:放大 字体 缩小 自实施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工作以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地税局积极......

    存在问题及建议

    存在问题及建议 吕梁市会计学校 1、学校近三年招生情况为2010年570人,2011年736人,2012年730人。学校现在校生规模为2023人,其中,中职教育开设会计、计算机及其应用、财政、物流......

    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建议

    部门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州市人大日前公布了该市农业局等四部门的决算分析报告。但记者发现,该农业局发布了两个版本的2010年“三公”数据,第一个版......

    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建议

    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建议 1、 2、 3、 软件程序更新太慢,应及时尽早。 决算任务参数、公式参数下发时间较晚,看能否提前下发。 决算会审时间短、次数少,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希望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