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公司运营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与建议
关于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自加盟我们公司以来,及对公司发展历程的粗犷了解,就我们公司现在的组织结构及人力资源的配臵现状,想要尽快推出自己的水钻设备,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在管理上尚存在许多问题:
一、战略实施上。意图很明确,以水钻设备的研发生产定位为公司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发展生产水钻产品作为公司的配套产业,以同行业产品资源相互推广的产业格局,来占领水钻行业,成为巨头。这样的布局策划是科学的。且符合产业链市场化经营。然而,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切实推出属于自己成熟的水钻设备。导致公司至今没有水钻设备推上过市场并获得认可。严重制约了企业战略实施的进程。问题显然是我们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缺乏规范且有效的企业管理,不能完成预期时间段的工作重点与成果。
二、水钻机械设备研发生产管理过程控制不力。纵观公司水钻设备研发生产以来,均不断在设计生产过程中更新设备的结构乃至性能。其实任何设备的更新换代都有其成功的基础,然后结合市场需要或是相应的信息反馈来完善改进的。而不是做一个,发现不足又去开发新的,又或是市场竞争需要等理由。其实设备研发的时效性、性能的前瞻性、功能的稳定性、效益经济性等,均是我们在设计研发时都必须考虑相对成熟,且通过可行性论证。绝不能在试制过程中不断更改,那样是很难从整个设计研发理念中发现问题,更有失设计研发的严谨性。还有我们在研发试制过程中的效率与质量,这一点非常关键。
管理上抓紧时间把握机遇,质量问题上虚心接受,做到及时跟踪 与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设备研发的时效性,以占领市场。
商品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研究、获悉、把握好市场动态,用最佳的工作效率,快速适应市场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三、公司管理体制欠理顺与明确。既然定位以生产水钻设备为公司的主导产业,从而发展生产水钻产品的经营格局。那么就目前公司的运营实际状况来说,管理工作的重点就应该是如何尽快推出我们成熟的水钻生产设备来推进公司的战略进程。
为什么这样说,纵观公司水钻设备研发生产历程,向无一成熟设备推上市场,可以说一直处于研发试制生产过程。这样的设备交给所谓的水钻部使用是不成熟的,以致出现象现在这样的状况。
当然,到底是水钻生产管理调试人员的水平有限(这一点我也不否定存在差距),还是我们的设备本身就存在问题呢。在此,我举一个案例。法拉利轿车大家都知道是国际品牌车,其生产都是按客户订单来做的。像这样一个国际品牌车的生产企业,其生产工艺技术肯定是OK的。然而,其车辆的后期质量检测,在组装好整车以后,不是直接发给客户。而是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用三个月的时间在公路上测试车辆的各项性能,合格后再交与客户。目的以保证产品交给客户是无缺陷的。
值此,就我们公司把研发设计生产组装出来的水钻设备,就直接交给水钻部,这样的管理运作是欠客观可取的,从管理实际操作及业务技能上也是不理顺的,值得推敲。如以水钻设备试生产试验中心这样定位,公司的管理协调和工作执行力就会相对高效。而不会像现在机械部推水钻部做不好,水钻部鉴于公司运作实际而又苦于言表。
是否如此,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机械部把设备组装起来就以合格 的产品定位,给水钻部进行调试生产。我想大家都明白,机械生产是不是设计组装出来就可以。它是否需要试验检测合格才能投放市场。事实,水钻部在生产过程中就存在的实际问题反映给机械部,是否得到过切实有效的解决。结果就是水钻部不能使用维护好自己公司制造的设备,没有人才能调试。试想如果公司当时定位的是水钻设备试生产检测中心,大家会是怎样的思维和认识。又或是直接卖给客户,将又会是怎样的后果。其实答案是肯定的。
综上所述,为切实有效的推进公司战略规划进程。目前公司管理工作应立刻调整公司的管理组织体系,尽快将“水钻部”更改为“机械部水钻设备试生产检测中心”,隶属于机械部统一管理。这样不仅有利于公司的管理协调,更是能有效促进水钻设备的调试与改进。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管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公司的发展规划,使我们水钻设备尽快投放市场。当然,在管理上我们要成立相应的部门来专职负责设备的检测跟踪完善。人员由水钻生产检测中心负责人、设备研发技术人员、试制人员等组成。这样既不影响机械部的正常生产,也不影响水钻的生产。。。。
第二篇:建材公司运营管理建议
移动塑业公司运营管理建议
尊敬的张总:
经过近几天在我司学习与熟悉,进步加深了对我移动塑业的企业理念及市场经营相关信息的了解。作为公司新入职员工,同时作为总经理助理,我想的是更多的利用我自身工作经验与工作态度为公司的发展以及效益助力,从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及营销模式。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想法,希望对公司整体运营能有一个帮助:
一、营销管理
1、通过对投标文件等资料的学习,我司已经与多家房地产等相关机构合作,作为我司产品主要出货单位,后期还是要加大与各大建筑公司及房地产公司的合作,纵观房地产市场,虽然国家对房地产进行调控,甚至不少专家认为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即将覆灭,但是作为国家GDP稳步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柱,建筑材料的供应还是会得到房地产等相关产业支撑,与此同时,针对城市宜居概念的政府宣推,市政民心工程的大踏步,也为我们的产品增加了一个长久的营销渠道,所以加大与房地产开发商、承建商、市政部门的合作依然是我们后期的重点。甚至我们可以做产品延伸服务,即建立自己的施工队伍,从而形成产销服务一套龙,毕竟我们对自己产品配套是最了解的,同时确保后期售后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环节。
2、继续扩展本地与外埠代理商的合作,要建立一整套多级代理优惠政策,根据其年、季度、月销售额供货量给予阶梯限价政策,从而激
励代理商的后期销售。
3、适当的采用兼职业务进行业务范围扩展,兼职业务的关键好处就在于无工资但提成较高,但相应的弊端也会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对其所达成订单的保证金及全款合同进行完善。这样的好处就是公司的人工成本降低,业务突破口增加,客户的接触面更广,更从另一个渠道做到了我司产品的广告宣传作用。
4、继续加大品牌意识的广告投入,要从中高端广告投入入手,如合作楼盘在建楼体广告、室内大体量广告位、火车站高铁、下县业务拓展广告等,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品牌知名度与产品曝光面,做强势移送塑管。
5、公司通过多渠道定期参加相应市场业务产品的订货会,定期组织相应的产品客户回馈答谢会,增加我司与老客户的及时沟通与长期合作关系。
6、专业销售业务团队的任务分配要落实,由财务或公司预算部门通过成本核算、同比核算、环比核算确定公司年、季度、月的总体销售目标,从而有计划的予以分配,并制定相应的奖罚体制。
7、制定相应的工程回款及代理回款时限,降低公司资金投入风险,建立良性进销存循环模式。
8、当今是电子营销模式时代,不能忽视网络营销带来的机遇,任何实体业务的开展都需要有一个配套的网媒辅助,网络信息渠道将是我司营销宣传的一个关键,未来产品营销及推广,网络配套是必须的,这是我们在全国定位的一个关键,这是我们的一张脸,所以公司的门
户网站建议更新扩版。如今好些产品需求客服都是通过网络产品搜索排名、网络资源占有率、网络客户评价度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的。
9、产品丰富与技术的提升。
二、职能管理
1、从公司近几天的签批情况,我感觉签批工作的流程性要有条理,不能千篇一律、不分时间、不分主次、不分等级的请示领导签批,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就在于流程性的现代化安排。对于现在的大企业来说,文件及费用报销的定时定人统一签批是现代办公制度最基本的内容,除非有特殊紧急情况。
2、作为一个企业,是服务于客户,作为一个部门,是服务于其他部门,部门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意识是保证部门间更好的协作性与流畅性。必要的时候可采用联络单签批的责任流程。
3、办公物资的统一管理,物资易耗品与固定资产的统一入盘在帐,由公司专属综管部来管理,从而确保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资产成本预算。
4、人员定岗定编定薪,确保人工成本的合理配置。
5、厂区卫生、绿化、景观的合理布置,增加工作氛围,树立现代办公环境。
6、人员招聘过程中,要注意用工良性机制,针对备选人员的健康及年龄要有一个核查,避免由此带来的后期劳务等相关纠纷。
7、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从根本上着手成本严控、人员梯队建设、团队协作分工明确。
第三篇:地方国库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随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国库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国库内部往来和大额支付系统的正式运行逐步建立了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新的财政国库管理体制,随着新的业务领域的拓宽,作为财政与金融的结合部门,国库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就新形势下地方国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一)现阶段国库机构、人员现状问题
国库条例及实施细则都明确规定,一级财政建立一级金库,各级国库应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办理国库业务。但人民银行县级机构的改革造成国库与会计合并办公,并且大部分是会计(股长)兼任国库股长,按《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操作界面和《国库会计管理规定》中的岗位设置要求,就目前县级国库现有人员远远满足不了其业务需要,大多数县支库人员配备不足,存在大量兼岗现象,使应有的相互制约关系因人员不足而不能落实到位。由于兼职人员的自身工作压力已自顾不暇,加之会计、国库业务记账时间又较集中,所以兼职人员很难及时满足双方的需要。对兼职于身的国库工作只能是应付,最终会导致核算质量不高等问题发生,给国库资金安全埋下了隐患。
国库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变化频繁,既有业务核算、又有调查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的工作。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以来,随着国库职能的变化,国库逐渐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结合目前财政国库制度的改革,这就要求国库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要高,不但要有业务核算技能、懂金融、懂财政、懂税务、懂调查统计分析,还要掌握管理规定等多方面知识,从目前国库干部队伍的现状来看,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国库队伍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当前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
(二)新形势下国库资金存在的风险
1、管理风险。是指国库管理人员因管理手段、方法和机制存在问题而引发的国库业务风险。由于人行县支库国库、会计合并办公,造成会计、国库工作相互影响,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管理人员因管理手段不到位,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而疏于管理的现象,导致国库管理职能难以全面发挥作用。
2、操作风险。按照支付系统和《2.0》版对国库直接参加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和支付清算业务应相互制约的要求,国库岗位设置有了很大调整,特别是国库直接参加支付系统和票据交换后,资金汇划和清算业务全部由国库承担,工作量增大,而目前,县支库人员均未按要求配备到位,个别岗位仍然存在兼职问题,难以杜绝“一手清”现象。
3、制度风险。国库随着新业务的发生,相应的规章制度也要完善,使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使之于实际业务相辅相承,执行起来有法可依,如果制度与完善严重滞后于业务发展,实际业务操作没有制约机制,会计核算出现漏洞,资金风险加大。
4、其它风险。由于机器、通讯线路经常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或网络不稳定造成的故障,使国库资金在上划过程中发生阻塞,影响国库资金的正常上划。
[Nextpage]
(三)国库监督管理手段软化、作用受到限制。
监督管理手段主要指国库用来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措施和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以来,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纳入法规,经理国库从法律上得到承认和肯定,但是国库地位的重大变化并不等于国库监督管理手段就自然提升和改观。目前,国库管理手段不仅落后,而且比较单一。手段落后,主要指政策滞后或政策制度对现实的不适应性。手段单一主要指国库管理手段种类单调措施少。现有的对于入库过程中发生的虚增收入、延压库款、资金流失、混库、退库及库款支拨中存在的违规情况未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尚缺乏新的政策法规和解决实际工作新问题的措施,致使国库监督管理软化,“合力”作用受到制约,国库作用发挥受到限制。
(四)事后监督的对象单
一、时效性差
首先,国库会计事后监督的习惯作法偏重于国库会计日常核算,凭证要素、印章是否齐全及帐务核对,做到相符就行了,缺乏对国库会计业务管理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对国库会计风险环节的防范方面却监督较少。如预算收入的退付、大额资金上划等,主要是依靠手工核算、翻阅、查帐簿、工作量大,劳动效率低,其次,目前事后监督方式传统化,长期以来,检查监督的方式多依据帐、表、簿等资料进行检查,而对是否按操作规程办事,印、押、章、系统口令是否严格保管等现场检查较少。第三,国库会计事后监督大都是营业终了第二天采用手工进行,逐张审核国库会计凭证进行总分核对,使得事后监督的时间拖得较长,等发现问题已是隔夜的差错,造成时间上明显的滞后,加之大部分支库还存在事后监督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不高,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造成国库监督职能难以很好发挥。
二、强化国库管理职能的思考及建议
(一)建立健全国库工作机构、加强国库队伍建设
国库机构建设是国库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国库改革目标的根本保证,各级国库要严格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国库机构,一是应尽快按照新的国库岗位设置的需要,补充具有一定会计专业技能、持有会计证、熟悉计算机操作、爱岗敬业的会计人员,以保证国库工作按岗定人、有岗有人,达到记帐、复核、同城票据交换、联行等要害岗位、高风险点有专职人员,其他岗位有专职人员,形成相互监督的制约机制,有效防范国库资金风险;二是加强对现有国库人员的素质培训。制定中短期培训计划,从实用性出发,立足岗位技能、专业知识,组织业务培训,并实行考核竞赛制度,使国库人员既具有处理会计帐务、银行结算的能力,又懂得财政预算、税收征管方面的知识,提高国库人员的综合能力。
(二)加强国库内部管理
随着现代化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等资金汇划的开通,给国库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库部门必须从加强内部管理,整章建制,规范操作入手,把防范国库资金风险放在重要位置,首先,建立一套稳定性好,函盖面广,操作性强的国库规章制度,其次是合理分工,协调配合,相互制约,业务操作规范化,标准化,杜绝业务一手清现象,再次严格国库会计核算,口令管理,定期更换核算系统和操作口令。第三,加强国库柜面监督,一是对预算收入缴库凭证要素的齐全性、科目和级次的准确性、库款上划的及时性作为依据,把好“入库关”。二是把好“出库关”认真审核拨款、退库凭证各要素,坚持对大额拨款、退库、更正实行三级审批制度并进行跟踪监督。三是在单一帐户实施后,应进一步加强国库资金支付清算的安全措施,确保新旧体制的顺利过渡。
(三)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国库人员监管水平
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对国库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库干部要担负起监督的职能,首先要有爱岗敬业精神,清正廉洁的作风,其次,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时刻抓住国库资金安全的主线,对潜藏的和可能的隐患要有清醒的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再次,国库干部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各项政策法规,有关规定和监管制度,坚持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国库会计监督水平和质量。
(四)强化国库事后监督工作
一是要细化事后监督内容,使事后监督内容系统化,规范化,防止出现监督内容不全流于形式等问题,二是改进监督手段,采取日常监督和不定期监督相结合并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提高监督质量,三是选拔具有一定的国库会计业务经验和有工作责任心的干部担任并对监督情况予以登记、反馈,改进完善国库工作。
(五)强化国库统计分析,为领导部门提供货币政策决策依据
加强国库收支统计分析和调查研究工作,为决策者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是经理国库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基层国库对统计分析工作并未引起高度重视,致使国库在贯彻执行货币政策中的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因此,必须在加强国库统计分析的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首先,国库人员要转变观念,更新思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针对当地经济、财政税收的特点,深入实际,发现问题,研究建议解决对策。其次,要把国库收支统计分析纳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分析系统。不断改进统计分析手段,加强预测方法的研究,增强国库统计分析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和时效性。促进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促进经济发展。第三,要充分利用《国库收支统计与分析系统2.0版》的数据处理功能,注重日常工作中的统计分析。如根据每天的收支变化等,分析其对货币供应、货币流量的影响,等等。逐步克服和纠正以往单纯处理业务,就统计数字搞统计的问题。通过高质量的统计分析,努力为决策者提供货币政策决策依据。
[,感谢原作者]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四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班组安全纪律管理过程中人情味过重,总觉得不会有事,行动与制度相差较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往往是领导在与不在两个样,作业长、班组长对违纪员工考核不严,2、一年来安全效果虽然未出现大的不良的结果,但仍然存在较多险肇隐忧。首先,安全日活动水平不高,走形式、图应付,(规定80分钟,但实际有的40分钟都不到)个别作业区/班组安全意识不以为然;学习也是人在心不在,其次,作业过程中规范程度不高,虽然安全规程反复地学,反复的考,但仍有该用的工具不用、该带的防护欠带、该过的步骤不过,能省就省;再次,仍然有少数人对安全管理有抵触情绪的现象,常常认为不可能会发生在自已身上。最后、安全作业的技能仍不够,对事情处理后果预判的能力不足、处理异常的能人不多、互保监督的意识薄弱。
3、安全工作的管理忽冷忽热、虎头蛇尾,不能平稳有序、善始善终,比如:每次检查时,现场好一下,但充其量是好一阵,不能自觉做到自觉保持、相互监督,经常性的作业流程、作业行为,责任模糊,好走捷径、得过且过,更为要命的是管理的人、身边的人,往往视而不管、视而不见。
4、对负责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作业长,组长、员工对隐患的查找、整改、跟踪不足,发现问题,辨识、并提出整改措施及深层次的建议太少,今年一年来由作业长报的零星维修的单子除了酸再生有两张,其余班组全部为零。(有的也只是嘴上讲的多,落实就退而求其次)安全管理几点建议:
1.各作业区科学划分各岗位的安全职责。不要想当然的把一切跟安全挂钩的事都认为属于自某个人的工作,规避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安全责任制的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制》中明确规定了各岗位员工安全负责的主要内容,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将安全责任明确、细化。并定期对员工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2.明确自身职责。对岗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交接班本上。”做好跟踪。
3.各级负责人对安全要重视,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让主要责任人明白保障安全是他的职责,出事要为此负责的,再就是逢会必讲安全,逢事必讲安全,有机会就讲安全,加深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
4.安全意识不强。这就需要负责人一是要敢于唱黑脸,对待违规员工毫不讲情面,要秉公办事,一视同仁,就会有唱黑脸不挨骂的好局面;二是用案例影响员工,让他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工作是为了什么?造成事故会是什么后果,让员工主动地要安全;三是对在安全革新、发现隐患、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要舍得奖励,发挥一线员工最了解情况的长处。
5.做好安全管理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主要从三大块入手:“安全行为到位、作业技能培养、消防管理落实”,对负责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作业长,组长,应该多到岗上转,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及建议,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奖惩分明,不要只停留在嘴上
6.虽然没有绝对的安全。但作为安全管理人员,一定要不折不扣的去履行自己的职责,抱着对他人生命、家庭负责的态度用心用力的工作。
冷轧分厂 陈邦兵 2012.12.9
第五篇: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与建议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2007-02-10 16:47:2
5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经营效益大幅提升,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但是,在实际经营管理中农村信用社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潜伏风险。
存在的问题
思想观念陈旧。一是对目前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创新意识不强,许多信用社主任平时不注重学习,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不采纳、不推广应用,爱用传统的老观念、老思想、老办法、老经验去开展工作。二是
得过且过思想严重。许多信用社员工缺乏工作责任心,对待工作马马虎虎、应付了事,不思进取,有得过且过、不求功劳,但求无过的思想。
竞争意识不强。农村信用社经营机构主要分布在农村乡镇,具有网点多、人员多、服务范围广、同业竞争少的优势,因此,农村信用社普遍缺乏竞争意识。
“官商”作风严重。一是营销观念淡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强,习惯于等客上门,缺乏主动到户预约存款、攻关潜在客户、营销贷款观念。二是部分信用社干部职工在业务经营中存在全局观念、效益观念不强,对待经营目标习惯于搞数字游戏,有的信用社对组织资金工作,往往是临时搞“水份”,考核期一过,存款余额就直线下降。三是同吃“大锅饭”现象仍然存在。由于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部分员工不做运动员,只做观察员,你看我,我看你,就是不行动,没实绩,到经营
目标考核兑现时,只好大呼隆、打和牌、搞平均主义。
隐性风险较多。一是信贷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到位,容易导致贷款“三查”制度、审贷分离制度、大额贷款会办制度流于形式。二是道德风险时有发生。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受一部分个体大户、私营企业老板先富起来的影响,部分信用社干部职工心理失衡,拜金主义、享受主义思想严重、价值观发生了扭曲,难以抵制金钱诱惑,有的以贷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现象严重;有的为了捞取好处违章发放冒名顶替贷款、垒大户贷款;有的直接挪用贷款用于经商、办企业;有的甚至利用手中权利到借款企业强行入干股,享受企业利润分成。三是风险识别能力差。目前,农村信用社缺乏信贷专业人才,信贷人员普遍存在法律意识、管理意识、风险意识淡薄,对大额贷款风险识别能力欠缺,容易产生信贷决策风险。
对策与建议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当前,农村信用社必须确立以下观念:即一切阻碍改革的思想必须抛弃,一切制约发展的做法必须革除,一切僵化的体制必须打破,一切陈旧的观念必须更新。敢于突破旧框框和传统思想的束缚,革除思想观念守旧,小农意识浓厚,“官办”、“官商”气息严重等问题,树立人才意识、服务意识、营销意识、经营意识、效益意识和管理意识,不断拓宽经营思路,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以全新的经营理念指导业务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阔步迈进。
转换机制,除旧创新。一要革除农村信用社内部存在的经营体制不顺,经营形式僵化,内部管理松懈,员工精神不振,工作缺乏激情等问题,积极引导员工自觉找准市场定位,转变经营角色,拓宽服务领域,改进工作作风,充分挖掘潜力。二要深化劳动用工改革,大力推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重要岗位人员定期轮换制度,实行“工效挂钩、按绩计
酬”的激励机制,以“实绩论英雄”为指导思想,重新整合经营体制,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力培育业务精英,积极拓宽高端客户,切实解决“要我干为我要干”的思想。
加强监督,防范风险。一要对农村信用社主任任职目标、道德行为等实行定期综合考评,对履职不力、品行不端、业绩不明显的从主任岗位上撤换下来,大胆起用业务精、素质高、善管理的年轻人。二要对信贷人员日常行为进行多角度、多渠道的监督。重点关注信贷人员思想动态,掌握其生活圈,交际圈、家庭收入、消费等情况,及时制止案件发生的苗头,切实做好道德风险防范工作。
强化管理,求真务实。一要以人为本抓发展、以人为本抓规范、以人为本抓投放。二要围绕目标抓落实,围绕工作抓勤政,围绕制度抓监督,围绕法规抓查处。三要过好人情关,廉政关,制
度关,无私无畏抓管理、抓经营。只有求真务实,才能将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从严治社,执纪严明。一要针对目前各种违法违纪问题的新动向、新特点,明确防范对象,制定防范措施,努力把违法违纪行为及案件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二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案例警示教育,积极引导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把员工违规情况与个人晋升、工资、奖金等直接挂钩。另外,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再提高员工的工资、奖金标准,增加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人身保险金的交纳比例,为员工提供更高更多的经济收入保障,尽快让员工的腰包鼓起来、家庭富起来、精神振起来,切实提升员工的生活水平,真正让员工尝尝扬眉吐气的滋味,使员工自觉抵制违规违纪行为,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三要动真碰硬,严惩重处。对一般违章违纪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行政处分;对构成犯罪的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严
惩腐败分子,起到“杀一儆百”的震撼作用,借助法律威力,为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