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时间:2019-05-12 17:5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第一篇: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它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是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其本质在于消灭剥削,由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享有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由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日趋完善,目前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式主要有股份制企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这些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其资本和收益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属于公有制经济。邓小平曾反复强调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他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原则。”(《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在我国之所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目前我国除了上述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以外,在多种所有制结构中还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私有成分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并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首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依靠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力量,国家才能有充分的经济手段,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支柱,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为主体的分配方式的经济基础,是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证。其次,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最后,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将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而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我们吸引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9页)□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第二篇:怎样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关系

怎样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关系

摘要: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并且存在争论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对立到统一的过程。马克思从纯公有制经济关系和社会化大生产出发,得出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结论。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新理论,实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关于二者的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改革至今,诸如“公有制能否与市场经济结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怎样结合”、“怎样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还困扰着人们的行动。关键词:市场经济 公有制 主体地位 互补

中国目前面临的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关键在于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因此,市场经济与公有制能否结合,怎样结合,怎样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关系就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正确认识并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所谓公有制经济,是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从量上看,公有资产与非公有资产相比要有数量上的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就公有资产来说,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和壮大,这既是发展、壮大国民经济的重要条件,也是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物质基础。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对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也具有重大意义。历史证明,没有公有制经济,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没有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强大物质基础。

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和其他社会形态的经济制度相区别的根本特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现自主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我们要从以下两方面来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第一,加强国有经济,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它的作用是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进而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为主体,除了量的优势,还要质的优势要起主导作用。为此一定要保证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第二,大力发展职工持股的股份公司和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持股的股份公司和股份合作制企业是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它应该成为公有制的主体。国有制在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占主体、占多数的所有制形式,要保持公有制在量的方面的优势,还要从发展劳动者所有制方面下工夫,大力发展职工持股的股份公司和股份合作制企业,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共同富裕。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情况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在过去,市场经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而今,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我国的领导者通过一系列科学理论的实践和检验,在经济发展的要求之下,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寻找到一条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经济道路,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据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它规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明确了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化的程度和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化程度的统一。

根据中国当前的实际,我们需要很好掌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规律:

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主义生产和流通。

二、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三、国家宏观调控主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四、科学评价市场经济活动效果,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辩证关系

市场经济是公有制采取的经济形式,而公有制是市场经济依存的经济制度。

二十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出版的经济学著作、辞典和教科书,普遍把市场经济定义为,以私有制为基础,通过自发的市场机制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一种经济制度。不仅如此,在西方经济学界,曾经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也是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词,认为市场经济是一个制度属性的概念。“自由市场经济,严格的讲,作为一种配置资源的经济制度,它是由自由市场中的供给与需求所独立决定的,尽管在所有国家中市场自由存在一些限制条件,通常市场经济视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对市场经济的解释是,“一种经济制度,在这种经济制度下,有关资源配置和生产的决策是以价格为基础的,而价格则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工人和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自愿交换产生的。这种经济的决策是分散的决策,而不是由中央计划当局决定。”

1992年10月,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基本思想,在党的十四大上系统提出了社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性质。第二, 市场经济在总体上比计划经济更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第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四、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大前提下依然有发挥作用的空间。

马克思认为产生商品经济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其二,物品所有者之间存在着“彼此当作外人看待的关系”。

社会从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又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成为了它的高级形式,这种转变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由于社会分工是普遍存在的,所以说市场经济“不姓资也不姓社”。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完全可以实施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在私有制环境中,企业的所有者是资本所有者,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也属于资本所有者,他们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资本的流通,是一种“彼此当作外人看待的关系”。在公有制经济中,虽然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公有,但在公有制企业中,资本已不再是企业的主体,公有制的确立使工人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而不是相反。因此,公有制企业的主体也不再是资本及其所有者,而是工人及其劳动。在公有制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企业实际上是由职工自由联合发起和组建的,因而企业的主体是工人,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属于全体职工。这样,两个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实际上就是两个企业的职工集体各自拿自己生产的产品进行交换,市场竞争就是两个企业的职工集体相互进行竞争。等价交换的实质就是等量劳动相交换。

因而,在公有制经济中,产品分属不同的所有者——工人,不同企业的工人通过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或降低生产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进行竞争。这也恰恰诠释了“彼此当作外人看待的关系”。既然两个条件都具备,那么商品经济是可以在公有制中存在的,市场经济作为它的高级形式也是可以和公有制相结合的。

五、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互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让人民富裕起来,然后通过公有制的调节才能达到共同富裕,因此发展生产力是第一要务。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在解放初期,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也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高度集中,使得社会主义劳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传统计划经济尽管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确保了“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但随着生产社会化,这种高度集权的僵化地计划经济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甚至阻碍了它的发展,以及把公有制过度发展为全民所有制,使得社会出现了各种消极现象:经济效率底下,劳动者积极性降低,资源浪费,经济发展缓慢等。

然而市场经济在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方面的优越性,恰恰能够满足刺激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导致贫富差距的不足之处又可以用社会主义公有制来弥补。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必须结合起来。

公有制只有与市场经济结合,才能实现合理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从资源配置角度看,任何一个国家所具有的资源都是相对有限的,合理地配置资源,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始终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永恒主题。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也莫不如此。在我国,生产力落后,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又面临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任务,合理地配置资源显得尤为迫切,而恰好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获得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市场取向的改革。改革过程中,市场取向的改革进行得顺利,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事实胜于雄辩。社会主义公有制要迅速推动生产力发展,实现自身的本质要求,必须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我们要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必须是在保持公有制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动摇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走向私有化,是行不通的,当然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随着不断地完善和创新二者的结合,那些不和谐的社会问题将会得到解决,使它们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邓小平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马克思恩格斯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

3、《政治经济学》 巨荣良

延边出版社2011年

4、《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顾钰民 2000年

5、《市场经济概论》 刘东升等 中国商务出版2003年

第三篇:正确认识和处理

正确认识和处理

医疗市场中商品经济原则与党性的关系

王宝利

建国以来,我们所遵循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并始终按照计划经济的原则去调整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期间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及整个上层建筑都在围绕和指导计划经济朝着自己的目标运转。那时候,我们对于“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行为,不论是理论还是行动,整个态度是明确的,即坚决反对和抵制。但在今天,纵观医疗市场的变革,我们发现,市场经济及医疗市场中所奉行的商品经济原则与党风廉政建设所遵循的党性原则不时发生冲突和矛盾,虽然我们的态度一如既往,但是,我们认识是非的判断标准却变的模糊起来,在实践和行动中也开始感到有些茫然。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认为其原因一方面是商品经济原则的影响和渗透不断扩大和深入,致使党风廉政建设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而且这些情况和问题趋于复杂化。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对这种影响和渗透的认识准备不足,自然也就不能很快做出反应,也拿不出对策来。事实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医疗市场的现状已经向我们提出这个课题,必须逐步加深对商品经济原则和党风原则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认识,否则,我们医疗卫生行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就可能陷入困惑,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一、计划经济原则与党性原则存有共通之处,商品经济原则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具有双重性。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受到重视,个人的利益居于次要的位臵;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而商品经济原则与党性原则的关系相比,情况就截然不同。商品交换原则与党性原则是两个相对立的原则。商品经济遵循价值规律,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而党性原则所崇尚的奉献和牺牲却不能按照价值等量的原则获得补偿。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求的价值判断标准则是注重自我利益;共产党人则是以集体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为价值判断的准则。商品经济原则对党性原则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其积极作用表现在几方面:首先,市场体制,商品经济可以极大的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使国家能力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根本上加深和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党风廉政建设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为廉政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其次,商品经济的法则必然要求冲破闭关自守,封建专制的樊篱,呼唤和开辟平等、自由、法制的商品交换通道。市场经济把医疗卫生行业引向市场,卫生行业也只有在市场中才能找到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平台,这就改变了“双轨制”下卫生行业靠拉关系、送人情、争拨款;国家工作人员靠权力、医务人员靠特权,一人公费,全家医疗;药品经销商靠行贿、送红包以达到目的的弊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将不断增强,进而会从根本上动摇当前腐败现象的主要特征——利用公共权利谋取私利行为的社会基础。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把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政治生活当中,从而对党风廉政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由于我们长期形成的价值判断标准,其消极影响也就很容易被发现和认识,商品经济的等价性侵蚀党内政治生活,使一些党员,干部的行为染上了功利化的色彩,把职权介入交换领域,进行权钱交易,千方百计捞好处、谋私利,或者是把相互帮助变为相互利用;商品经济追求经济利益的“个性化”诱发一些党员、干部产生“拜金主义”价值观,片面追求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甚至利用职权、行业“特权”吃拿卡要;商品经济的竞争性容易引发违法乱纪行为,在医疗卫生行业中,一些人为了获得盈利不择手段,利用医药供销市场多家经营的局面,用贿赂手段开路,把正常的供求关系、医患关系、党群关系变成了“投桃报李”的金钱关系。利用药品的暴利搞药品促销,医生开方提成等不正之风,这种种不良行为既给医疗卫生行业带来社会负面影响,又破坏了党风廉政建设,也使商品经济平等竞争的原则受到破坏或扭曲。

三、逐步完善医疗市场管理机制,强化卫生行业道德建设,倡导人性化诚信服务,坚持党性原则是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及我国加入WTO后,医疗市场面对的将是开放的国际竞争激烈的服务环境,卫生行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确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管理机制和经营理念。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因为卫生行业是代表党和政府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重要窗口,医务人员的职业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所以要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观念,走出“只追求经济效益,不谈社会效益”的误区。逐步完善商品经济与职业道德建设并重的管理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明理诚信”就必须教育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医务人员的思想意识,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卫生行业的医德医风和科学文化建设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它的负面影响也直接关系到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所以,要引导医务人员依法行医,强化医德修养,自觉构筑反腐倡廉屏障,把握价值导向,形成以人性化服务为主题的医院文化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以情为本”,树立“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的经营理念,把这一理念贯彻到医疗服务中去,用纯真和挚爱的心去为病人服务。倡导医务人员以“一针见血”的精准;“以德报怨”的气度;以“泪水流在心里、微笑写在脸上”的格调,事事“想在病人的心里,做在病人前面”,形成以医院的价值观和医务人员服务理念融为一体具有独特内涵的人性化诚信服务。总之,医疗卫生行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实施长远的诚信服务目标,完善医疗市场管理机制,坚持党性原则,营造和谐医疗环境,倡导以“人性化服务”为品牌的系统工程。

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经济领域必须重视和运用价值规律,讲等价交换,但决不能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这段话告诉我们,必须对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生活引起足够重视,保持高度警惕,决不能把政治生活商品化。同时也说明,商品交换原则和党性原则适用于不同的领域,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排斥。党是政治组织而不是经济组织,如果党内政治生活商品化,党就会蜕变为商团组织;如果党员采用商品等价交换的态度对待人民的事业和整体利益,可以讨价还价,待价而洁,那么党就成了“交易所”,党的宗旨特性就会变质。

商品交换原则是在经济领域或经济生活中发生作用的法则,它所调节的是不同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的交换比例关系。如果在具体的商品交换中,一味讲组织服从,那么就会重蹈吃“大锅饭”的覆辙,如果在具体的商品生产交换中推行无条件的无私奉献,大力提倡“将亏损留给自己,把盈利让给别人”,商品经济也就无从可言。商品生产交换者就会因为缺乏价值等量的衡量标准而放弃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产品更新换代的追求。如果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或者以党性原则替代商品交换原则,无疑都会给国家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充分重视和运用价值规律,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党员,干部积极从事商品生产服务,并努力做出贡献,这本身也就是为实现党的最终目标奋斗的具体行动。党性原则要求搞好廉政建设,要求在经济活动中严禁违法乱纪,走法治道路,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商品交换原则在经济领域中真正得以实现。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来看,坚持党性,搞好党风廉政建设,不仅可以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还有利于有效地抵制商品经济原则给党内政治生活,给党风廉政建设带来消极影响。当然,我们决不能消极等待,一定要利用现有的条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腐败现象限制在最低程度。

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上层建筑里的一项政治性的实践活动,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必然对新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制约和影响作用,必然会给党风廉政建设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我们相信,只有认真按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人才观念,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惩治腐败,加强党性修养,净化医疗市场中的不正之风,我们就完全能够处理好“促进经济效益增长与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可以预料,医疗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将会引起社会经济生活和医疗市场的一系列变革,从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和处理医疗市场中商品经济原则与党性原则的对立统一关系,无论是对党的建设,还是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党内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既要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又要尊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经济原则,充分发挥商品经济原则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影响,以促进医疗市场的协调发展。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

邮编:063001

2005年2月6日

第四篇: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

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前提。与人交往应做到一视同仁,切忌嫌贫爱富,不能因为家庭、地位、经历、特长、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而对人另眼相看。同时,要把自尊和尊重他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诚信原则。诚信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保证。诚信包含着诚实和守信两方面的意思,“诚”是“信”的内在思想基础,“信”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信历来被视为是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准则。诚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应当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重信用、守信义。

宽容原则。宽容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宽容就是心胸宽广,大度容人,对非原则性的问题不斤斤计较。宽容有助于扩大交往空间,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和矛盾。互助原则。互助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必然要求。在人和人的交往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对增强彼此的理解,加深彼此的感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2)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

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人以个体的形式存在,同时又以社会的形式存在。在生物本能上,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获得生命生存和延续的条件,在自身价值的实现上,也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找到途径并具有可能。

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有维持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但是,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即使是人的本能需要,也深深地打上了社会历史的印记,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需要。人的需要的满足,只能借助于社会,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实现的。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

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个人的权利、自由是在社会中获得的,没有社会,个人的权利、自由都无从谈起。因此,享受个人的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的责任、义务是统一的。只有人人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多作贡献,社会的财富才能不断地增加,才能为人们享有权利和自由提供雄厚的基础,人也只有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中,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品德高尚.

第五篇:如何正确认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

商学院10国贸3班

魏丽榕

20104073038

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又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没有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没有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就会脱离中国的国情,就不能有效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根本原则,也是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贯方针。1979年初,邓小平就鲜明指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这项原则。”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强调,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从量上看,公有资产与非公有资产相比要有数量上的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光有数量优势还不行,国有经济必须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对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地位和作用的界定。就公有资产本身来说,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具体是指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中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追求社会公平,而不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社会公平比所有制更重要。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它把社会主义仅仅当作了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否定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制度而存在的意义,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蜕化为了空想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实际上,任何社会的公平都不是抽象的、绝对的和永恒不变的,而是具体的、相对的和历史的。所谓的社会公平就其实质来说是对现存经济社会关系内在要求的合理化和正当化。没有以公有制以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没有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和收入分配上的平等,真正的社会公平是难以实现的。

有人认为,只有发展生产力才是目的,因而,生产资料公有制可有可无。这种认识把公有制与发展生产力不恰当地对立起来了。实际上,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主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正是因为公有制能够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存在着 商学院10国贸3班

魏丽榕

20104073038 根本的矛盾,这一矛盾导致了两极分化、阶级对立、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只有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对整个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有计划的合理的调控,推动生产力更快地发展。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有利于国家从社会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出发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于克服单纯市场调节的局限,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和稳定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以及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和重大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有利于保持国家对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也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有人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不能兼容的,只能存在于非竞争部门或公共产品部门,这种观点也站不住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包括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等多种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公有制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独立的自主的市场交换关系,即使在国有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财产权、人力资本和经营权益上的明显差别,因而也还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发生联系,受市场机制的调节。经过30年的深入改革,我国的绝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纳入市场调节的轨道,具有了独立的财产权和经济利益,日益参与到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大潮流中,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有了明显改善,国有经济在改革中获得了很大发展,在各行各业中都出现了许多效益好、活力足的优秀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这种有机结合,一方面有效地利用了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映比较灵敏的优点,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又有效地发挥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等弱点,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把社会主义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的长处更好地结合起来。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获得成功的一条根本经验。

有的人认为,以公有制为主体会造成垄断,不利于市场竞争。我认为,这种认识把不同所有制的划分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混同起来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企业和非公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平等地位,都要服从市场竞争规则。某些行业中的某些企业由于在技术的创造、资源的占有或权力的分配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势,从而在生产、交换和价格的形成上具有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力,就会形成垄断地位。这种情况无论是在公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中都会存在。一般来说,垄断的出现会妨碍市场竞争,不利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因此,政府对于市场中的垄断行为需要加以适当限制,以促进公平竞争。但在许多情况下,比如,在石油、铁路、电力、军工等具有高度稀缺性的资源部门或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部门中,一定程度的垄断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些垄断性部门,主要由公有制企业加以经营要比私有制企业能更好地体现社会的利益和国家的战略。也就是说,由国家垄断要比私人垄断好。当然,这些垄断性部门也要深化改革,根据需要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和民营经济的成分,以利于提高经营的效率,同时要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两个毫不动摇”是指: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商学院10国贸3班

魏丽榕

20104073038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个统一”是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所有制是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所有制性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我国对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是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发展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也是以不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条件的。坚持这一条不仅是坚持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要求,而且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就必须在改革过程中旗帜鲜明地反对“私有化”。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不是实行“私有化”。我们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以以下两点为基本前提的:第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以不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当然,这是就全国的总体情况来说的。第二,我们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也要大力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是要否定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是要否定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是要实行“私有化”。

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公有制在现实中又要通过具体的形式来实现,即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只要控制权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就能有效地实现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阶段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所有制形式,也都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这一本质要求在经济制度上的体现,就是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所有制经济都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这一标准出发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就应该把非公有制经济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之外的经济因素纳入到制度之中来。要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的层面上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也是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结论。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定要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成为统一的力量。必须确立这样的新的观念,即不能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看作是相互排斥的,而应该把两者看作是可以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为此,必须营造能够使公 商学院10国贸3班

魏丽榕

20104073038 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社会环境。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缺一不可。

下载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正确认识安全与经济的关系》

    论安全与经济的关系 现代安全经济学“三角形理论”认为:经济为两条边,安全是一条底边,没有底边的支撑,这个三角形是不成功的。“经济发展再快,没有安全就构不成稳定的三角形”。......

    浅析湖南省环境与经济关系

    浅析湖南省环境与经济关系 摘要:本文采用湖南省1990—2008年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数据,建立起湖南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

    非公有制经济职称评定

    申报2011年非公系列助理级(初级)职称 具备条件 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符合条件者可申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非公职称证书在我区非公......

    非公有制经济发言稿

    文章标题:非公有制经济发言稿各基层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我们的工作,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使我们的非公有制......

    ××年度××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总结

    ×年度××乡(镇)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总结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精心组织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打基础,创环境”,全......

    如何正确认识处理社会矛盾纠纷(精选合集)

    如何正确认识处理社会矛盾纠纷 刘贵志 矛盾无时不有,无所不在。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日益突出起来,这......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 说课稿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 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是指国有经济、集体经......

    彝良县非公有制经济调研与思考

    彝良县非公有制经济调研与思考 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05年,随着具有里程碑意义、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