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之我见[小编推荐]
艾老师指导文章1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之我见
原稿 张覃东整理唐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今年要集中力量抓好三项工作,其中提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下面就此谈谈我自己的见解。
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是只国家公共部门如医院、学校、市政等及公务人员给国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及能力。基本公共服务关系到民生民计,强大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能够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促进社会稳定。我认为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素质能力是关键。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是公共服务主体能否意识到公共服务客体的需求并及时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如何。确切地说,公共服务能力是指公共服务主体为生产和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以满足公共服务客体的公共服务需求而具备的技能、技术和技巧。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转变政府职能是核心。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政府的职能职责、工作的方式方法都方式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已经制约了政府效能的提高,更制约刻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因此,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必须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通过规范行政权力,调整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努力实现政府职能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由控制管理向提供服务转变,真正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完善监管机制是保障。监管机制能够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保驾护航,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我认为,先进的监管机制是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最大化的保证,健全的监管机制是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化的保证,严格的监管制度是基本公共服务能力高效化的保证。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解决民生问题是目的。民生问题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造福人民。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历史。只有以解决民生为目的,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强大的动力、巨大的价值。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只要我们坚持以提高公务员素质为关键,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完善监管机制为保证,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目的,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就会更上心得台阶,实现质的突破。
第二篇: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一)继续支持库区基础教育。
支援省(区、市)要鼓励本地学校与库区学校开展“一对一”、“结对子”、“手拉手”活动,通过教学现场观摩、远程培训等方式,开展库区教师培训;建立教师岗位聘用、业绩考核与支教经历直接挂钩等机制,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方面向有支教经历的教师倾斜,支持优秀校长、教师到库区支教。国家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库区基础教育,在项目安排上继续向库区倾斜。
(二)支持库区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支援省(区、市)、国家有关部门要帮助库区职业院校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开发实用性教材,为库区培养市场适用人才;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支持职业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支援省(区、市)要每年邀请库区教师到本省(区、市)学习交流,派骨干教师赴库区支教。
(三)加大对库区医疗卫生支持力度。
支援省(区、市)要组织本省(区、市)医疗卫生机构到库区对口帮扶,与有条件的库区县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组织专家到库区进行义诊或医疗讲座,开展基层医务人员交流,为库区基层医务人员开展培训;要发挥在办院理念、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与库区医疗卫生机构共建特色诊室。湖北省、重庆市在实施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安排补助资金时,继续向库区倾斜。
(四)支持库区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发展。
支援省(区、市)应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对库区基层科技、文化、体育等专业人员的培训,与库区开展文化、文物保护、体育的合作与交流。国家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库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支持,关心库区基层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对文物保护利用的指导与支持;在开展使用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等项目时,继续向库区倾斜。
(五)支持库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拓宽库区社会保障资金筹资渠道,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有保障。支援省(区、市)要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帮助库区政府加快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湖北省、重庆市要按照规定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相关工作,维护库区外出务工人员养老保险权益;在实施“金保工程”二期、“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社会保险百千万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时,重点向库区倾斜。
第三篇:农机实用技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郾城区农机局技术下乡提升农机公共服务能力
进入3月份以来,郾城区农机局以提升科技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为核心,扩大技术培训规模,提升农机公共服务能力,联合市农机局开展农机实用技术培训班9期,科技下乡4次,共培训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423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2名,玉米收获机操作人员342人,村两委干部268人,农机服务人员82名,累计培训1100多人次,培训扎实有效,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加强提高。
一是市、区、乡三级联动,精心组织,培训效果明显。按照漯政办【2012】4号文的要求部署,市农机局牵头,区农机局各部门组织实施,乡镇全力配合,组成专家团,配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选择各乡镇大会议室,提供了优良的教育学习环境,培训现场是宽敞明亮、人员爆满,学员是神情专注、边听边写。
二是培训贴近实际,培训成效显著。今年专家团主动走下去,来到各乡镇村,改变以往农机手来到城里参加学习的方式,深入基层以乡镇为培训网点,减少农机手的长途奔坡,市农机局专家现场授课,题材新颖、通俗易懂,引起学员的好评,届时播放农业技师课件视频,帮助学员理解农机与农艺结合要点,同时发放培训资料和技术光碟课件方便学员课后学习,培训班达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受到广大学员的欢迎。
三是培训内容丰富,新技术多,培训成果丰硕。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机手,以及乡镇农机管理服务人员,村两委干部为主要培
训对象,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实用的操作维修技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保护性耕作技术、设施农业机械、玉米等行距种植、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综合利用等为主要内容,大力普及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知识,极大地满足了学员对科技知识的需求,实实在在地享受农机知识大餐。
第四篇:导游服务提升之我见
导游服务质量提升之我见
导游服务是旅游服务的一个专项服务环节。如果把旅游接待过程看作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从迎接游客开始,直至欢送游客为止),则向游客提供的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等服务分别是这条链条中的一个个环节。正是导游服务将这些环节连接起来,使相应服务的部门和单位的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得以实现;使游客在旅游过程的种种需要得以满足;使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得以进入消费。所以,导游服务在旅游接待服务中处于主导和核心的地位,在决定整个旅游服务质量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导游服务质量的提升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进一步提升导游服务质量,国家旅游局发布了《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2009-2015)》。结合我的自身工作实际,以下是我对如何提升导游服务质量的一些个人见解。为了提升导游服务质量,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导游员自身定位准确
导游员应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尊重自己的职业。导游是向导、美的向导;导游是领导,有凝聚力的领导;导游是指导,生活艺术的指导;导游员是演员,旅游大舞台上的艺术家;导游是导演,旅游行为的导演。
在现实生活中,导游服务与其他服务一样,因工作性质,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相对较低的位臵。加上早期社会上对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定位过高(“客人就是上帝”),所以形成了一种不公平的“游戏规则”,很多导游都遇到过“不讲理”的游客,甚至有些游客因旅游地的软、硬件设施尚不完善,难以实现其较高的旅游期望值,而将失望情绪转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抵触情绪。部分游客个人意识膨胀,不注意配合导游的工作,并对导游等服务人员有歧视心理。
因此,导游员要对自身有准确的定位,做到以自己的职业为荣。顾客是上帝,然而自己也是上帝。旅游企业也应端正认识,认识到“员工(导游员)是上帝”,因为只有导游员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才会让游客满意,同时为企业创造利润。
(2)完善导游保障机制
由于旅游业淡旺季差异明显,旅行社平时只需配备少量的专职导游,在旺季时再聘用大批的兼职导游。因此大部分的导游人员都属于无基本工资、无基本福利保障、无明确劳动报酬保障的“三无人员”。目前国内导游人员的收入主要由基本工资、带团津贴、“回扣”和少量小费构成。另一方面,导游的支出除了个 人消费之外,还必须承担导游证年审费用,如果是社会导游则还要缴纳其在导游公司的导游证挂靠费等,导致导游的实际收入不高。因此,很有必要完善导游保障机制,确实提高导游尤其是兼职导游的实际收入。
(3)完善导游激励机制
激励有助于提高导游员的绩效。可同时采取经济与非经济的激励方式。将导游等级、服务质量与报酬相联系,激励导游员形成完善自身技能的内在动力。同时通过星级导游员、优秀导游员、诚信导游员等评选活动,使得优秀导游员感受到自己的受尊重,让其有动力更上一层楼。同时加强对导游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的宣传推广,利用其榜样作用促进导游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
(4)加强导游的培训工作
应加强导游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导游技能。培训不只包括带团技巧、景点讲解等,还应包括魔术等,可以培养导游员养成一定的兴趣爱好,为旅游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不是千篇一律。
以上几点仅是导游服务提升中所应注意的一部分。在未来的导游服务中,我也会进一步加强自身带团能力,为旅游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第五篇:纪检监察干部能力提升之我见
纪检监察干部能力提升之我见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社会正处于经济发展高速期,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也呈现出新特点,腐败方式多样化、腐败行动整体化,这些都对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形式的发展和任务的要求相比,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因此,查摆问题寻求对策,建设一支党性坚强、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对于充分履行纪检监察职能,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纪检监察办案人员存在不足
近年来,监察机关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广大办案人员严于律已,严格执纪,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了大量艰苦扎实的工作,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高标准来衡量,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不够稳定
一是思想观念模糊,一些办案人员认为自己身处执纪执法的要害部门,享有监督惩处别人的权利,平时不注重政治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二是有些干部认为纪检监察部门是清水衙门,付出多,回报少,工作辛苦,生活清苦,至此工作上仅限于应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二)业务知识相对缺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违纪案件涉及范围也日益广泛,如金融、证券、房地产等经济领域,违纪人员作案手段也呈现出高智能化、高科技化的趋势,反调查能力在不断增强。而纪检监察办案人员办案手段仍然较为传统,财务、金融、法律、证券等专业知识缺乏。部分纪检监察人员法律、纪检监察业务未经过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政策理论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依法依纪办案。业务知识缺乏成为了制约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水平的瓶颈。
(三)组织协调能力不强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各种反腐败力量将不断得到扩大和增强,积极好组织协调工作,充分发挥整体反腐败的威力,是新形势下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关键。然而有些办案人员缺乏组织协调能力,不善于处理正常的人际关系。在查办大要案时,不知道如何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发挥整体优势;缺少团结协作精神,人与人的关系十分淡漠上下左右关系不协调,工作上互不通气,互不商量。
(四)开拓创新能力较低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纪检监察工作适应新形势,创造新业绩的必然要求,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理应成为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基本素质。但在实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办案人员思想不解放,观念保守不敢创新,怕担风险,怕犯错误,只求维持现状,不求开拓创新;又或是工作力求稳定,怕出问题,只想守住旧摊子,上级怎么部署,他就怎么安排,不思开创新局面。
(五)拒腐防变能力不强
一是好人主义,怕得罪人,缺乏斗志和勇气,不敢理直气壮地同腐
败分子作斗争,害怕打击报复,不敢碰硬,为自己留“后路”;二是冲不破“人情网”,碍情怯面,顾虑重重,致使查案不深入,执纪不到位。办案过程中难免出现某些领导干部或是为违纪人员求情,或是滥用职权对办案人员施加压力的情况,对此,有些办案人员放弃原则,屈从让步。
二、提高办案人员能力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
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和提高他们总缆全局和战略思维的能力,使纪检监察工作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大局;培养和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感,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一切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相关专题教育,使纪检监察干部真正认识到,坚持严格依纪依法办案,不仅是依法执政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和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从而不断提高加强依纪依法办案能力建设的自觉性,把依纪依法办案的要求贯穿于立案、调查、审理、处分、执行等各个环节。
(二)加强业务知识培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滋生腐败的土壤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腐败的手段越来越隐蔽,腐败分子的心理素质也越来越强,这也给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对纪检监察干部不断进行系统的、专业的纪检监察工作理论、业务知识以及相关学科新知识的培训,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培养。在具体的工作中做好理论学习和平时工作总结,只有充分掌
握好理论知识才能更好指导具体工作,只有做好具体工作总结和反思才能进一步完善和补充理论。将这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仔细研究工作方法,就能在原来的工作模式上进行深入创新,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组织协调能力,一是《党章》的要求;二是贯彻执行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要求;三是反腐败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组织协调工作做好了,就能整合各职能部门力量,推动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如何找准位臵,发挥好组织协调职能,应注重在五个方面加以认识和改进。一是要明确组织协调抓什么。二是要知道怎么抓组织协调。对协调的目标和任务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进行组织协调才有发言权、才有针对性。三是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组织协调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讲究策略,讲究灵活。四是要讲究程序。要按程序办事、按程序进行组织协调,这样事事就会顺畅。五是要履行好职责使命。
(四)提高开拓创新能力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勇于冲破那些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束缚,主动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形成新思维,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反腐倡廉工作全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处理新问题。要处理好巩固成果与开拓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已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发扬和巩固已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另一方面,要妥善处理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对改
革中带有探索性的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不能把代表改革方向的新生事物当作查办对象,但也绝对不允许钻改革的空子,打着改革的旗号,以权谋私,中饱私囊。要大力支持改革者、教育帮助失误者、热情鼓励创新者、严厉惩治腐败者。
(五)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是对纪检监察干部最根本、最重要的要求。我们的工作就是反腐败,就是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能否保持清正廉洁,直接关系到纪检监察机关的形象和声誉,也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在新的形势下,随着我们党反腐败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纪检监察干部日益成为腐败分子拉拢腐蚀的重点,有些干部因为经不起考验而陷入腐败的泥坑,贻误了党的事业,也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党章意识和纪律观念,以对党、对国家、对组织、对家人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努力成为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纪检监察事业的政治上合格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