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说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
为什么说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
一、公司治理结构又译为公司管治,是现代公司制度最重要的组织架构所谓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为保证其正常运行,而以股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内部组织系统及彼此相互关系的运作体系。按照公司法理,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股东大会,股东依其职权在的股东大会中表达自己的意愿,公司的权利益发端于此,也就是公司的意思表示结构。第二层分为董事会,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常设结构,是股东大会议决事项的执行结构,它代表股东对公司的日常事务进行决策和管理。第三层次是监事会,监事会作为公司的常设结构代表股东对董事会的行为进行监督,以保证股东意志的贯彻实施。三层结构级彼此都具有各自的内部组织系统,加上彼此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便构成统一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众所周知,公司是由股东投资所形成的营利性组织,公司的利益主要是全体股东的利益,公司也正是为满足股东的利益而存在的。由于公司在本质上寄托的就是股东的利益,所以由其形成的股东自然会按照一定方式决定公司的一切事务。但因为公司是众多股东的公司,公司是众多投资者共用投资形成的法人实体,公司资本构成的多元化决定了其组织管理形式不能再像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那样由投资者直接进行管理,这样既不经济,也不现实。但股东或出资者又不愿放弃对其出资的监管而经由他人去支配我决定自己财产的命运。因而以权力分工,相互制衡为理念的公司治理结构便应此而生,他们组成自己的意思和表意结构--股东大会;通过该结构股东委派自己信任的人进行实际的经营管理,实现自己的投资目的,这样就产生了公司的执行结构――董事会;为了使经营管理者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潜能,避免其为单纯追求自己的利益而牺牲股东的利益,股东通过其表意结构派出监督人员对经营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督导,使其为股东的利益而行动,这样又建立了公司的监督结构――监事会。公司在早期发展过程中,由于规模较小,业务相对简单,加之浓重的家族经营特点,所以股东有机会更多地亲自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所起作用相对较弱。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公司规模的扩大,以及经营管理的复杂化和专业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公司制度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并逐步成为现代公司制度最主要的组织结构。毫无疑问,以权力分工、相互制衡为理念的公司治理结构成为现代公司制度基本组织构架是公司产生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公司存在的客观基础,而且也是公司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
另一方面,公司作为股东利益的满足者,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法人治理结构来进行管理、治理。公司的内在结构就是通过法人治理结构的运行来体现的,股东或出资者通过设计治理结构各个层次上的权利、利益、责任并将公司运行满足自身的利益。首先,股东出资设立公司后,便通过股东大会来实现自己的权力,股东大会作权力结构,有权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投资计划,选举更换董事、监事,决定其报酬,审议董事会、监事会的报告,并对公司修改章程,公司解散、清算等事项审议表决。股东大会掌握公司最重要的命门,决定着公司自下而上发展的生命线。而董事会作为执行业务的常设机关,根据授权具体决定
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针,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弥补专损方案等,具体经营公司资本,为公司利益对外开展业务。同时,董事会可以聘任公司经理人员来更具体经营公司资本,经理人员在董事会的指导下开展和操作公司的业务及事务。董事会成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中心,并要对股东会负责。监事会有权对董事会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制止经营者违反公司利益的行为,目标也是对股东会负责。因而,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的整体,有机运行来实现股东的利益。具体地讲,公司股东利益的满足,就是法人治理结构有效运行,所以说法人治理结构当然便成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最主要的组织构架,也是公司制度的“政体”。
二、法人治理结构的本质决定其在现代公司制度中的核心地位
现代公司制度主要指能在高层次水平上适应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关系明确,治理结构严谨,责权关系对等,筹资渠道广泛,制约机制键全,企业规模可以迅速扩大并稳定、持久地经营的公司制度,其载体主要为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而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其他企业则不充分有或不同时具有上述特点,其缺陷在于其封闭性,特别是筹集资本局限性上。从公司制度的基本含义上分析就知道,现代公司制度除应具有产权清晰、权责分明,责任有限,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征之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早期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其规模相对简单,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出资人都以企业为生存的根本,所以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通常是合而为一的。而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的所有权与基于公司法人产权之上的权利是完全分离的。当然,股份有限公司两权的完全分离,并不是说经营者可以确定股东的利益而任凭自己意志随心所欲经营,而是说在保证股东利益的前提下,经营者可以最充分地支配、调动公司法人的产权,股东非依法定程序不得加以干涉,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特点在西方国家日趋明显,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公司的分散,使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成为必然。但是如何去解决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问题呢?最关键的就解决处理法人治理结构的委托代理关系,这也是法人治理结构的本质所在。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是解决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所在,更是处理权责明确,产权清晰的关键所在。从法人治理结构的本质关系上分析,董事会是股东大会的代理上,受股东大会的委托,管理公司的法人财产并负责经营。董事会接受股东的委托后,成为公司的代表,股东不能随意干预董事会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仅在董事会玩忽职守,未尽勤勉管理公司义务并造成公司损害时,股东作为出资者才有权起诉,要求董事会成相关董事对公司的起诉进行赔偿,股东也可通过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对董事的聘用,从而来体现股东作为所有者的地位,法人治理结构便是通过上述关系的处理来解决现代公司制度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
2、现代公司制度的又一特点是公司行为的高度规范性。公司的高度规范性主要还是要决定于公司内部组织构架的规范性,且最终要取决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高度严谨性。因为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指其组织构架,更在于其结构之间关系的确定,及各结构职权运作方式的确定,合理,科学地处理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
会之间的关系,使治理结构有序规范地运作,才能实现现代公司制度的高度规范性,才能够在法律调整的情况下形成有效的内在运行机制。
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质就是委托代理关系,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之间的职权划分,运作方式等关系。其中,董事会在上述关系中起决定作用,正是董事会本身的系才形成变为的内在结构治理,解决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性,解决了公司制度的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制度,为目前股东会为中心的治理结构逐步在向董事会为中心的治理结构转化,但是最终后果还是实现了公司的民化解决所有权在经营权分离的制度,本质上关系定了其在现代公司制度中的核心地位。
三、良好的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筹集资本,向规模化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营利是公司的根本,工农业也需要资本。一般的企业公司通常是通过向金融结构借贷形成吸纳有限的出资人来筹集生产经营所需的资本,其中向金融机构借贷的资本是非自有资本,到期必经还本带息的债权人偿还,企业公能领先自己逐步积累的资金滚动地向前发展,而现代公司主要指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和向社会无限发行的需要的资本来着集资本。这是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优点,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是其实有资产出的。只要是指法定的条件,它就可以不所地发行新股,筹集生产经营所需的资产。所以说从理论上讲,股份有限公司有不断扩大的可能性,在经营债正常的情况下,它可以迅速成长为规模巨大的企。但是股份有限公司等为载体的现代瓮其筹集资本的可靠来源又取决于什么呢?其中最关键的是法人治理结构的良性运行,因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融资,吸引国内、国际资本所必需的,由于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本国的企业可以在国外去融资,但是国能否吸引限期,有耐心的国际投资者,首要的前提就是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让投资者和接受,刚才论治理结构的本职就是委托代理关系那么作为投资者,首先关心的就是其财产所有权的如何体现和体护,以经营者是否可以值得检和接受,没有哪个一投资者不是把资本交得可信赖的经营者经营的,因而公司治理结构的良好是否严重影响着现代公司的筹集资本的能力,及公司扩大规模化如果说现代公司能够遵守良好的公司治理准则,形成科学合理、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就能增强国内外投资者对投资该公司的信心,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最终能够吸引更多更稳定的资产来源。
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解决对现代公司制度基本问题的主要方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经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建立高效的公司这行结制,主要包括“权责结制,用人结制,激励结制,监督结制、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后才建立,发展现代公司制度,面且决定这一问题的方法在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治理”。
综上所述,现代公司制度主要以股份有限公司为载体法人治理结构也是伴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生而逐步产生并发展,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良好的治理结构已显很重要,影响着公司的发展壮大,不仅仅是现代公司的组织构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质特点决定了其成为现代公司制度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篇: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公司通过切实履行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权、职责,形成了各司其职、协调运转和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建立、完善公司制度,约束和规范了员工的行为。
1、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执行机构(经理层)作为法人治理结构确立了所有者、公司法人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关系,并在不断发展中建立完善了300多项管理制度,做到了每项经营活动、每个工作环节员工的行为规范有规可循,每个岗位的职责、义务、奖惩都有明确的规定,制度的执行情况严格与奖惩、升迁等挂钩。
2、经营中的重大问题由董事会充分讨论民主决策;经理层由股东组成,确保了投资者的利益;监事会列席董事会,从不同角度审查、监督董事会的各项决策活动和对经理层的经营活动,形成了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并通过管理创新,使各项制度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提高。
3、通过保证投资者(股东)的投资回报,重视企业内各利益集团的关系协调,包括对经理层与员工的激励以及对高层管理者的制约,避免了因高管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管理创新、激励作用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
现代的竞争,资源不是优势,钱不是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结构、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公司制胜必须发挥激励的作用。
1、没有创新的工作是没有成效的工作,缺乏创新精神的干部不是优秀的干部。公司从实际出发制定了管理创新奖励实施办法,把“超越自、创新求优”确定为公司核心价值观。
2、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围绕主价值链再造,进行了机构改革,人员精简。把“做强做大,打造一流企业”确立为公司的共同愿景。
第三篇: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
[摘要] 现代公司的多层次相关利益主体治理结构,要求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时,要兼顾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多方相关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要考虑最佳的社会贡献率。以现金流量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能够较好地体现相关利益主体的经济价值,引导企业整体协调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相关利益主体;财务管理目标;现金流量
企业是营利性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获利。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理财观念、技术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直接制衡和影响着企业理财行为和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与实现。本文拟从多层次财务管理主体的角度,探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问题。一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构成了公司财务管理的主体层次结构。股东作为资本所有者,将资本投入到公司并形成法人财产后,委托由股东选举产生的董事会监管法人财产的运营。董事会聘任并委托经理层负责日常经营管理事务。在这样的一种公司治理框架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模型。
(一)相关利益主体的治理模型。公司作为法人实体,是各种生产要素、各利益主体为了营利达到各自目的而组合的一种有效率的契约组织。[1]这里的相关利益指与企业存在利益关系的股东、债权人、职工、关联方等。基于这一原则,财务是实行分权管理的,财务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权分属股东会、董事会以及以总经理为首的行政指挥系统。由于利益均沾,每一个利益关系人都要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地影响并操纵着公司的治理。公司作为由物质资本所有者组成的联合体,当然就应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目前此种模型应用较为广泛。
(二)以股东为主的单边治理模型。在公司的资产中,部分来自股东投资转换成为权益性资本,部分来自债权人资本。由于负债取得资金而形成的债权仅行使求偿本金与收益的权利,不直接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因而就决定了债权人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而股东作为公司的主人,要求获得巨额利润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所以股东最在乎企业的兴衰成败,当然地成为公司治理主体的核心。此种治理模型的关键问题在于运用何种机制迫使经营者将公司的利润真实地返还给股东,以及如何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其实质是所有权对经营权的约束和监督问题。
二
财务管理目标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效果的基本标准。经济学认为,任何理性人的行为都符合效用最大化原则。财务主体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2]在现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下,任何一家公司的经营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各利益相关者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基于相关利益主体的治理模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受到以下几个相关利益主体的影响。
(一)股东。在多层次财务管理主体中,股东以其投入资产的份额,依法享有对公司的所有权。换言之,股东即为公司主人,当然要求财务目标实现的愿望最为强烈。在制定财务目标的过程中,股东考虑的因素也最多,往往趋向于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也符合公司制企业生存发展的初衷。这一财务目标往往运用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两个指标来体现。我们知道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数,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普通股数。每股收益并不反映股票所含有的风险,其收益高低仅反映潜在的经营实绩和盈利预测,同时收益多不一定意味着多分红,还要考虑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而每股净资产因其是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既不反映净资产的变现价值,也不反映净资产的产出能力,仅从理论上提供了股票的最低价值,其净资产价值高低仅为每股市价提供参照。所以对于普通股东来讲,为了多得眼前利益,就不考虑企业长远利益。往往在税后利润分配中很难做到留存收益和股利分配的合理兼顾,也不关注公司的资产质量,特别是对债权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顾及不够。
(二)债权人。债权人虽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但由于企业的兴衰成败直接关系到该债
权本金和收益能否如数归还的问题。所以在企业举债之初,债权人一般要提出一些限制性条款,比如投资方向、投资规模、资金用途等,不得发行新债或限制发行新债的数量,以保证该债权能够得到求偿。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企业保守性经营,只能投资于一些低风险、稳健型的项目或行业,同时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资金结构和适当的偿债能力。这必然影响到财务目标的制定。
(三)职工。生产管理一线的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群众虽然没有公司的所有权,但一切最基本生产经营活动需要他们来完成。他们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有权分享收益。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需要物质报酬来激励。这就需要巨额利润予以保障。制定财务目标时,利润最大化成为首选的一种。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具有较强的货币性和可控性,较直接地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成果。但利润最大化指标未能反映所获利润与投入资本额的关系,获得收益与承担风险的大小,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而且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是静态指标,不利于动态评估企业经营状况。故存在较大缺陷。
(四)政府。在很多上市公司背后,大部分是通过原来国有企业改制转换过来的。近年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实施国有股配售及股权置换后,部分产权换取了资金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尽管这一步伐走得很大,但底线是国有股必须处于相对控股地位。这就使得企业生存发展必须考虑员工就业、国家税收、资源配置及环境保护等社会因素,带有很浓的政治色彩。基于此,在制定财务目标时,考虑社会效益比较多一点,更注重企业目标与社会责任的一致性。目前社会资源配置最大化的观点较为流行。该财务目标,既要做到投资者资本有效增值最大化,员工期望薪金收入最大化,还要满足政府期望的社会贡献最大化和公众期望的社会责任与绩效最大化。在对经济资源进行配置、开发利用和分配时,应遵循社会规则、经济规则、资源规则和环境规则,做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三
本文赞同现金流量最大化。用现金净流量来替代利润指标,其合理性有三:
1、我们知道利润的形成,在会计核算中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而得来的结果,有一定的科学性。但随着诚实信用、现金至上观念的逐步确立,同时存在着大量的往来账项,利润中部分未变现,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讲,账面数字远没有现金带来的直观效应好。所以目前对企业经营状况有用现金流量取代利润指标的趋向。
2、会计核算中的一个前提是会计分期。如果从企业整个经营来看,各利润或盈或亏相抵消,利润总计与现金净流量总计是相等的。这从会计核算上看也是符合实际的。
3、我们强调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而我国利润核算模式受折旧方法、税目税率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和约束较大,核算的口径在企业间、地区间和行业间不大一致。相反在投资分析中现金流动状况比利润盈亏状况更重要,用现金流量指标能更好地客观评价企业实际的赢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它是一种通用的概念,极少受到各国政策的影响,能进一步增强企业间的横向与纵向的可比性。
以上是从会计核算的微观专业角度探讨用现金流量指标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性。我们还可以从企业的经济体制、组织形式和理财观念及财务管理主体对财务目标的影响等层面来探讨这种合理性。
1、从财务本质来看,投资者、债权人从事投资与信贷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未来的现金资源。他们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必须要考虑利息的收取及本金的偿还、股利获得的保障程度。而股东的财富、公司的利润、职工的薪酬以及社会资源都要通过最一般的等价物—货币来衡量与体现,这些均取决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风险。企业只有牢固树立现金至上的观念,并以此为目标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努力收现,加快资金流通,才有能力维持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获利。
2、从财务经营的角度看,现金流量多寡为企业利用各资本要素展开有效的财务经营提供了
最直接的市场导向。[4]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本质上代表了企业自我创造现金的能力,尽管企业取得现金流入还可以通过对外筹资的途径,但筹融资的成败、债务本金的偿还最终取决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因此利用现金流量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债权人评估企业偿还债务能力、支付股利能力以及对外筹资的能力。这是其他财务目标无法统摄的。
3、现金流量指标具有更广泛的经济意义。股东财富的多寡,仅能反映企业潜在的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但含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投机性。企业利润信息,虽然也具有很大的综合性,但它只表明企业会计期间最终生产经营成果的优劣。[5]而现金净流量的多少,能清楚表明企业经营周转是否顺畅、资金余缺状况、偿债能力的大小、对外投资是否恰当等,更为直接客观。同时通过分析本期净利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差异及其原因,便于投资者、债权人更合理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
4、从财务管理主体来看,无论是股东、债权人,还是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群众,经营成果的多寡是用能以货币计量的现金流量来衡量的。股东宁愿获得直接的现金股利,而不愿配给多余的股票股利。债权人希望尽早收回本金和利息,投入到更高回报的项目中去,而不愿付出过多的机会成本和收账费用来获得所谓的高额回报。经营者宁愿尽早收回现金,加快物流、信息流,而不愿付出更多的管理成本和存储费用。广大职工群众宁愿获得具有较强变现能力的现金及等价物,将其投入到消费领域中,也不愿怀抱变现较差的有价证券及其他形式的报酬。根据相关利益主体治理模型,不同主体所制定的财务目标势必会影响其他利益者的经济利益。而使用现金流量最大化指标,能使经济利益变为硬资源,客观上兼顾了公平与效率原则,顾及到了各方的经济利益。
以上分析表明,将现金流量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有利于建立企业内部的利益均衡机制,能够将所有者、经营者和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统一起来,其货币性、可控性和统一性较好,可以为企业整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艳玲.公司财务管理目标--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J].财会月刊,2002,(11):9-10.[2]方立亚.多层次财务管理主体下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系[J].财会月刊,2002,(11):57.[3]李冬生,刘凤艳.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的创新[J].辽宁财专学报,2002,(3):26-28.[4]娄尔行.中级财务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592.[5]陆正飞.财务管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16.
第四篇: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论国企改革中的法人治理结构 赵 飞([摘要]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则是构建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本文在简要介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之上,着重指出我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之不足,并就这些不足之处提出笔者粗浅的几点解决办法,望能对进行得轰轰烈烈的国企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公司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成效之大,有目共睹。尤其是在“九五”期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指引下,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明显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想中产权明晰和政企分开的重大改革原则体现在具体的制度构造中。党的“十五大”又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抓大放小”等重要改革思想,进一步推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尽管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离建立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从整体上而言,我们还面临着国有资产流失、企业下岗人员、企业的逃债行为等一系列的困境。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在产权不清和政企不分条件下国有企业内缺乏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国有企业还缺乏相应和较为成熟的外部制约体系。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关键性措施在于实现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公司治理结构简介
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又称“法人治理结构”、“公司管治”或“公司督导”,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才在我国国内提出的概念。公司治理结构与我们常说的公司机关有相似之处,但从根本而言,它们是不同的。二者的相同点在于,都与公司组织和结构有关,都属于组织结构问题。但从行为机制看,二者的意义不同。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着眼于内部关系的规范,涉及股权结构、董事会的独立性、监督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等内容,当然也有所谓的外部结构问题。其设置的基础是分权制衡原则和公平效率原则。而公司机关属于传统的法人理论范畴,其更多地着眼于公司的外部关系,着眼于交易安全的维护。
从法律和经济学角度分析,广义的企业治理结构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是外部治理,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它们提供企业绩效的信息,评价企业行为和经营者行为的好坏,并通过自发的优胜劣汰的机制激励和约束企业及经营者行为。显然,外部治理结构就是市场对企业的治理。第二层是内部治理,即通常所讲的法人治理结构。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治理主体,即谁参与治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理论认为,企业治理主体就是“利益相关者”,他们是与企业共存亡的个人或团体,其利益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如股东、债权人、经营人、工人等。(2)治理客体或治理对象。治理结构着重解决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尤其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利益相关者通过特殊的契约关系组成企业,目的就是获取一种个人单独生产无法达到的合作收益或剩余,对这部分利益的要求权,即剩余索取权构成了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然而,每个利益相关者对于伙伴行为的判断又不是绝对准确的,其中一些人可能偷懒、欺骗、甚至巧取豪夺,以增加自己的利益。因此,为确保合作关系的稳定,每个利益相关者必须有监督、约束对方的权利,必须分享资源配置的决策权,这些权利就是控制权。可见,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合理分配构成了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内容。(3)治理手段。对公司治理结构而言,要达到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必须具备一定的程序和机构。一般来说,常见的机构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程序则体现为表决程序、分配程序、人事任免程序等。
总之,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这样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利关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促使他们长期合作,以保证企业的决策效率。我国在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一治理结构对我国的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要从根本上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标。我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之不足 在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国有企业现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欠缺之处。
第一,外部监控方式不健全,诸多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的建设落后于我国的改革实践,这是大家普遍认同的。尤其是资本市场和企业家市场的建设更是如此。同时,一些相应的配合外部监控的方式的中介组织(如会计、审计事务所和评估机构)的独立性较差。按照西方模式建立起来的中国公司治理结构依赖于这种极度不完善的市场体系显然是行不通的,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在这种现状之下,其形势更为严峻。
第二,内部监控机制缺乏,各相关利益主体间没有相互制衡。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其核心内容是基于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的客观现实,建立一整套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总经理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在我国,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是一条管理层次,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和总经理则是监督层次。两线并行,并最终归于股东大会,这种机制隐含有一个假设前提:股东大会能有效的行使其最终权。但纵观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几乎没有一个治理模式下的股东大会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而且就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而言,作为国有股东的权利与政府行政权力的界限不清,导致行政权任意干预的“政企不分”,作为小股东的股民则专注于股票投机,不热心于公司的经营,股东权缺位现象十分明显。不仅如此而已,我国《公司法》第111第条虽然规定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股东合法权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权行为的诉讼,但对于提起诉讼的股东的资格问题、提起程序等并没有作出具体规定,操作性不强。在国个改革中,由于这个问题也就导致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国家利益由于这个不具有操作性的规定遭受了严重侵犯。就董事会而言,中国公司董事会与经理权的界限划分不明,董事会有股东大会赋予的股东大会召集权和提案权、经营决策权、公司代理权,也拥有经理所具有的一般事务管理权,集决策权与执行权与一身,而且对于董事义务和董事责任的规定也不够明朗,这将使董事会的权力过大,不受限制,甚至滥用董事权,也将导致董事会与经理权的制衡机制失调。这与世界各国公司法的发展趋势是相悖的。即使是采取“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发达国家,其董事义务和董事责任仍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我国台湾《公司法》也分别在其101、210、211等条文中详细规定了董事义务和董事责任,以对董事权形成制约机制。这也是改革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这是不得不引起重视的又一问题,这关系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以公司为基本形式的企业内部治理的重大理论问题。
就监事会而言,按上述“两线平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监事会实际上是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从监督与被监督的角度来看,虽然监事会可以实施监督,但并不能直接对董事和经理采取措施,而必须通过股东大会,这实际上是把公司治理中高层管理的集中监督分散化了,从而在客观上弱化了监事会的监督力度。这在大股东进入董事会担任总经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而在实践中,监事会更是流于形式,徒有虚名,特别是我国大多数公司监事会成员由纪委主任、内部审计人员、工会主席和少量职工组成,这些人在日常工作中处于经理领导之下,很难保持其独立性,而成为“橡皮图章”。建立公司制的国有企业形式,应当认真考虑监事会构建这一关系企业内部治理成败关键的问题。
就资本结构而言,我国银行虽然作为企业的最大债权人,但银行却不愿意去监控企业,也没有监控的具体方式。后者主要是指在软信贷的压力下,银行对企业缺乏一系列约束机制,尤其是在企业经营陷入破产境地时没有相应的重组权。公司治理结构中因此又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有力杠杆。国有企业运行过程中,与银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在目前情况下,同样也难以产生银行制约企业的机制,这样,国有资产流失的危险进一步增大。
三、我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措施初探
为了改革上述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不足,笔者试提出以下意见。
就外部监控而言,应当健全市场体系。主要反映在:加强资本市场的完善,培育正常运转的股票和债券市场等企业的直接融资市场,以改变目前国有企业过份依赖国有银行的间接融资方式;建立和完善与之配套的证券和金融监管机制,规范和统一各种市场中介机构;同时要大力培植企业家市场,改国有企业目前选择企业家的政府行为为市场行为。在外部监控的制度选择上,可以参考英美国家的相关规定。
就内部监控而言而言,首先应尽快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国有股份的持有者,规范公司国有股东的行为,并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在制度选择上,可以借鉴德国的法人持股,以使得企业真正摆脱政府的不法干预。并尽快制定股东对股东大会、董事会起诉的相关规定,以加强公司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机制。其次是完善《公司法》对董事职责的规定,在赋予董事权利的同时,加强董事义务。建议修改《公司法》对董事责任的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的问题,更加具体的规定董事对公司和股东应当发承担的诚信和勤勉义务。第三,提高监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同时可以借鉴德国的“中立”监事制度,以加强监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的效果。第四,在资本结构上,变换产权和债权的约束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内部人控制和银行的监督作用。内部人控制在转型过程中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内部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在中国面临的巨大失业压力的情况下,显得非常强大,硬性地解决倒不如因势利导,充分利用这种内部人控制,由暗中的内部人控制转为明处的控制。同时改革商业银行法,加强银行对企业的约束机制,赋予其重组权,发展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独特作用。没有固定不变的适合于所有公司的完善的治理结构,只有适应企业股权结构、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的变化而不断调理的治理结构。我们相信,在我们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我们法律界与经济界人才的共同努力下,从我国现存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理论,我们一定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而迅速地推进我国的国企改革、建立起符合经济规律的现代企业制度,迅速地将我国经济建设推向又一高潮。参考文献: 徐晓松:《公司法与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出版。倪建林:《公司治理结构:法律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1年出版。周林彬、任先行:《比较商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徐强:《国有企业改革新思路》,中国工人出版社1999年出版。陈光焱、熊良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体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出版。贾怀勤:《世纪的抉择——邓小平经济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第五篇: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
[摘要] 现代公司的多层次相关利益主体治理结构,要求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时,要兼顾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多方相关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要考虑最佳的社会贡献率。以现金流量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能够较好地体现相关利益主体的经济价值,引导企业整体协调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相关利益主体;财务管理目标;现金流量
企业是营利性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获利。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理财观念、技术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直接制衡和影响着企业理财行为和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与实现。本文拟从多层次财务管理主体的角度,探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问题。
一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构成了公司财务管理的主体层次结构。股东作为资本所有者,将资本投入到公司并形成法人财产后,委托由股东选举产生的董事会监管法人财产的运营。董事会聘任并委托经理层负责日常经营管理事务。在这样的一种公司治理框架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模型。
(一)相关利益主体的治理模型。公司作为法人实体,是各种生产要素、各利益主体为了营利达到各自目的而组合的一种有效率的契约组织。[1]这里的相关利益指与企业存在利益关系的股东、债权人、职工、关联方等。基于这一原则,财务是实行分权管理的,财务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权分属股东会、董事会以及以总经理为首的行政指挥系统。由于利益均沾,每一个利益关系人都要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地影响并操纵着公司的治理。公司作为由物质资本所有者组成的联合体,当然就应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目前此种模型应用较为广泛。
(二)以股东为主的单边治理模型。在公司的资产中,部分来自股东投资转换成为权益性资本,部分来自债权人资本。由于负债取得资金而形成的债权仅行使求偿本金与收益的权利,不直接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因而就决定了债权人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而股东作为公司的主人,要求获得巨额利润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所以股东最在乎企业的兴衰成败,当然地成为公司治理主体的核心。此种治理模型的关键问题在于运用何种机制迫使经营者将公司的利润真实地返还给股东,以及如何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其实质是所有权对经营权的约束和监督问题。
二
财务管理目标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效果的基本标准。经济学认为,任何理性人的行为都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符合效用最大化原则。财务主体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2]在现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下,任何一家公司的经营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各利益相关者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基于相关利益主体的治理模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受到以下几个相关利益主体的影响。
(一)股东。在多层次财务管理主体中,股东以其投入资产的份额,依法享有对公司的所有权。换言之,股东即为公司主人,当然要求财务目标实现的愿望最为强烈。在制定财务目标的过程中,股东考虑的因素也最多,往往趋向于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也符合公司制企业生存发展的初衷。这一财务目标往往运用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两个指标来体现。我们知道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数,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普通股数。每股收益并不反映股票所含有的风险,其收益高低仅反映潜在的经营实绩和盈利预测,同时收益多不一定意味着多分红,还要考虑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而每股净资产因其是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既不反映净资产的变现价值,也不反映净资产的产出能力,仅从理论上提供了股票的最低价值,其净资产价值高低仅为每股市价提供参照。所以对于普通股东来讲,为了多得眼前利益,就不考虑企业长远利益。往往在税后利润分配中很难做到留存收益和股利分配的合理兼顾,也不关注公司的资产质量,特别是对债权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顾及不够。
(二)债权人。债权人虽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但由于企业的兴衰成败直接关系到该债权本金和收益能否如数归还的问题。所以在企业举债之初,债权人一般要提出一些限制性条款,比如投资方向、投资规模、资金用途等,不得发行新债或限制发行新债的数量,以保证该债权能够得到求偿。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企业保守性经营,只能投资于一些低风险、稳健型的项目或行业,同时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资金结构和适当的偿债能力。这必然影响到财务目标的制定。
(三)职工。生产管理一线的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群众虽然没有公司的所有权,但一切最基本生产经营活动需要他们来完成。他们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有权分享收益。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需要物质报酬来激励。这就需要巨额利润予以保障。制定财务目标时,利润最大化成为首选的一种。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具有较强的货币性和可控性,较直接地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成果。但利润最大化指标未能反映所获利润与投入资本额的关系,获得收益与承担风险的大小,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而且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是静态指标,不利于动态评估企业经营状况。故存在较大缺陷。
(四)政府。在很多上市公司背后,大部分是通过原来国有企业改制转换过来的。近年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实施国有股配售及股权置换后,部分产权换取了资金为企业发展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尽管这一步伐走得很大,但底线是国有股必须处于相对控股地位。这就使得企业生存发展必须考虑员工就业、国家税收、资源配置及环境保护等社会因素,带有很浓的政治色彩。基于此,在制定财务目标时,考虑社会效益比较多一点,更注重企业目标与社会责任的一致性。目前社会资源配置最大化的观点较为流行。该财务目标,既要做到投资者资本有效增值最大化,员工期望薪金收入最大化,还要满足政府期望的社会贡献最大化和公众期望的社会责任与绩效最大化。在对经济资源进行配置、开发利用和分配时,应遵循社会规则、经济规则、资源规则和环境规则,做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三
本文赞同现金流量最大化。用现金净流量来替代利润指标,其合理性有三:
1、我们知道利润的形成,在会计核算中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而得来的结果,有一定的科学性。但随着诚实信用、现金至上观念的逐步确立,同时存在着大量的往来账项,利润中部分未变现,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讲,账面数字远没有现金带来的直观效应好。所以目前对企业经营状况有用现金流量取代利润指标的趋向。
2、会计核算中的一个前提是会计分期。如果从企业整个经营来看,各利润或盈或亏相抵消,利润总计与现金净流量总计是相等的。这从会计核算上看也是符合实际的。
3、我们强调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而我国利润核算模式受折旧方法、税目税率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和约束较大,核算的口径在企业间、地区间和行业间不大一致。相反在投资分析中现金流动状况比利润盈亏状况更重要,用现金流量指标能更好地客观评价企业实际的赢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它是一种通用的概念,极少受到各国政策的影响,能进一步增强企业间的横向与纵向的可比性。
以上是从会计核算的微观专业角度探讨用现金流量指标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性。我们还可以从企业的经济体制、组织形式和理财观念及财务管理主体对财务目标的影响等层面来探讨这种合理性。
1、从财务本质来看,投资者、债权人从事投资与信贷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未来的现金资源。他们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必须要考虑利息的收取及本金的偿还、股利获得的保障程度。而股东的财富、公司的利润、职工的薪酬以及社会资源都要通过最一般的等价物—货币来衡量与体现,这些均取决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风险。企业只有牢固树立现金至上的观念,并以此为目标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努力收现,加快资金流通,才有能力维持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获利。
2、从财务经营的角度看,现金流量多寡为企业利用各资本要素展开有效的财务经营提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供了最直接的市场导向。[4]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本质上代表了企业自我创造现金的能力,尽管企业取得现金流入还可以通过对外筹资的途径,但筹融资的成败、债务本金的偿还最终取决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因此利用现金流量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债权人评估企业偿还债务能力、支付股利能力以及对外筹资的能力。这是其他财务目标无法统摄的。
3、现金流量指标具有更广泛的经济意义。股东财富的多寡,仅能反映企业潜在的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但含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投机性。企业利润信息,虽然也具有很大的综合性,但它只表明企业会计期间最终生产经营成果的优劣。[5]而现金净流量的多少,能清楚表明企业经营周转是否顺畅、资金余缺状况、偿债能力的大小、对外投资是否恰当等,更为直接客观。同时通过分析本期净利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差异及其原因,便于投资者、债权人更合理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
4、从财务管理主体来看,无论是股东、债权人,还是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群众,经营成果的多寡是用能以货币计量的现金流量来衡量的。股东宁愿获得直接的现金股利,而不愿配给多余的股票股利。债权人希望尽早收回本金和利息,投入到更高回报的项目中去,而不愿付出过多的机会成本和收账费用来获得所谓的高额回报。经营者宁愿尽早收回现金,加快物流、信息流,而不愿付出更多的管理成本和存储费用。广大职工群众宁愿获得具有较强变现能力的现金及等价物,将其投入到消费领域中,也不愿怀抱变现较差的有价证券及其他形式的报酬。根据相关利益主体治理模型,不同主体所制定的财务目标势必会影响其他利益者的经济利益。而使用现金流量最大化指标,能使经济利益变为硬资源,客观上兼顾了公平与效率原则,顾及到了各方的经济利益。
以上分析表明,将现金流量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有利于建立企业内部的利益均衡机制,能够将所有者、经营者和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统一起来,其货币性、可控性和统一性较好,可以为企业整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作用。
Ctrl+鼠标左键【点击访问诺达名师官方网站】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