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管理伦理学 练习题
一、简答题
附:参考答案
1.什么是公共管理伦理规范?
解答:
公共管理伦理规范产生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是社会对从事公共管理职业活动的公共管理人员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公共管理人员及其公共管理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
2.简述公共管理道德评价标准的特性。
解答:
(1)公共管理道德评价标准必须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
(2)公共管理道德评价标准应当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3)公共管理道德评价标准应当是普遍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3.简述公共管理责任制度的基本类型。
解答:
依据公共管理人员承担责任的性质和程度,公共管理责任制度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无限责任制。无限责任制主要是指责任者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由其本身完全承担其行为所带来的收益或可能遭受到的损失。
(2)无责任制。无责任制与无限责任制完全相反,它是指无论公共管理人员怎么做,引起的损失无论有多大,个人均不负公共管理责任。
(3)有限责任制。有限责任制是指责任者只对自己的行为承担部分的责任,公共管理人员对其行为所得到的收益或可能遭受到的损失只负担部分责任。
4.独立人格包括哪些要素?
解答:
(1)完整的人格意识。人格意识是人在自己生命存在的绝对性价值层次上进行自我反思的结果,体现了个人对自身生命意义的理解。完整的人格意识是独立人格构成的基础。
(2)独立的行为能力。独立人格的真正实现是在公共管理人员独立的行政行为选择中完成的,这是人格意识的外显。
(3)自由的社会关系。人格的形成是与社会关系的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独立人格的形成需要自由的社会关系。
5.简述公共管理责任意识的具体内容。
解答:
(1)仁爱意识。仁爱意识表现为对公共管理体系及其公共管理人员的平等和合作的要求。
(2)公正意识。公正首先是对公共管理人员的责任要求。它要求公共管理人员必须办事公道,不徇私情,平等对待不同身份、民族、性别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公共管理相对人。
(3)求实意识。求实要求公共管理人员尊重事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地坚持真理,无畏地修正错误;要求公共管理人员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4)宽容意识。宽容意识要求公共管理人员必须宽容地对待公共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差异,并进一步把人的差异转化为合作体系中积极的互补因素。
(5)节制意识。在公共管理中,节制是公共管理人员的责任,它首先要求公共管理人员遵纪守法,这是公共组织和公共管理人员开展公共管理活动的起点。
6.简述追求社会公平的意义。
解答:
公共管理追求社会公平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社会公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3)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4)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是政府追求效率的前提。
7.公共管理纪律的目的是什么?
解答:
公共管理纪律目的在于使违规的公共管理人员对违规行为承担相应后果,或者说使违规行为成为成本高于收益的不经济行为,从而制止或减少公共管理人员违规行为的发生。
8.简述公共管理良心的内容。
解答:
公共管理良心是指公共管理人员在其公共管理这一特殊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深刻的道德责任意识和对自我的公共管理行为进行自我道德评价的能力。公共管理良心的内容包括:
(1)公共管理人员在自己违反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明确禁止的行为时就会感到一种犯罪感,自觉接受所应受到的惩罚,及时矫正这种行为,自觉履行法定责任。
(2)公共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准确地贯彻执行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所赋予的职责时应自觉对其后果负责。
(3)公共管理人员不仅仅应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政,而且也要遵从公共管理伦理的核心价值,即为公共利益服务。
二、论述题
附:参考答案
1.论述公共管理道德评价的内容和构成。
解答:
公共管理道德评价是特定的公共管理机构或社会公众对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共管理伦理关系、公共管理人员及其行为做出善恶判断的过程。理解公共管理道德评价的内容应从其基本要素构成入手,具体来讲:
(1)公共管理道德评价的主体。公共管理道德评价的主体问题即所谓的“谁评价”的问题。在具体公共管理道德评价活动中,特定的公共管理机构或部门及公民个人、群体和社会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
(2)公共管理道德评价的客体。公共管理道德评价的客体涉及“评价什么”即评价的对象问题。一般来讲,公共管理道德评价的对象,首先指向公共管理人员的具有道德性质的行为,进而指向这种行为所体现的行为者的道德品质,最后落实到这种行为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对公共管理伦理关系的价值。
(3)公共管理道德评价的方式。评价方式是指评价所依赖的形式和手段,也被称为评价发挥作用的途径。公共管理道德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其中,行政程序的、社会舆论的、公共管理行为习惯的和公共管理人员内心信念的评价在公共管理道德评价中发挥着基本的作用。
(4)公共管理道德评价的标准或依据。评价的标准就是评价的尺度、准则。
(5)公共管理道德评价的结论。评价结论是指评价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对象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这是评价活动的终点。
2.论述当代中国公共管理伦理观的构成。
解答:
当代中国的公共管理伦理观主要由公共管理伦理的价值基础、价值核心和价值目标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它们分别是廉政、勤政与公共管理人格。
廉政是公共管理伦理关系的反映和要求,是公共管理伦理观的基本内容。从广义上讲,“廉政”不仅包括反对腐败之义,而且包括政府机构的精简与节约,权利运作的民主与公正。在“廉政”的基础上,还要提出“勤政”的目标。
廉政和勤政首先反映在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思想方法、工作作风上和办事效率上,它要求所有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都要注意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浮夸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勤奋工作,不尚空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确立和完善公共管理人格是公共管理伦理观的价值目标。公共管理人格往往表现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尊严、品格、品质以及所理解与实现的公共管理价值的总和;也是公共管理主体在社会生活特别是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统一,是廉政与勤政得以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切实实施的保证。公共管理人格的这种规定性,是在公共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为公共组织和公共管理人员所特有。
三、案例分析题
附:参考答案
1.“龚镇长被检察院抓走了!”2008年5月21日,这一消息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不胫而走,干部群众议论纷纷,不少人不相信这是事实。确实,现年49岁的龚顺发,原系该镇副镇长,是一名颇有前途的副处级干部。大家都认为龚镇长工作能力强,年轻有为,“落马”是不可能的事。然而查证的事实却不容置疑。据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查证,2003年9月至2008年2月,龚顺发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贿赂计人民币55万余元、美金1000元。
尽管对送来的金钱,龚镇长是来者不拒,但这并不影响龚镇长认真参加法制教育活动。每逢上法制教育课,龚镇长总是端坐在第一排,认真地记着笔记,课后还要发议论谈感想,让人感觉其颇有法制意识。有一次,一位女检察官讲完加强职务犯罪预防法制课后,他同讲台上下来的检察官说:“职务犯罪预防很重要,你讲的案例很有针对性,为这点钱去犯罪犯不上。”
讲完这番话后,龚镇长转身又开始忙着收礼。工程承包人有的为了资金尽快到位,有的为了早日结到工程款,有的为了工程上得到关照„„为了各自的目的,他们蜂拥而至,悄悄地给龚镇长送上一叠叠人民币,龚镇长则头脑昏昏,贪欲随着承包人的“进贡”而日趋膨胀。那些与他关系密切的工程老板、企业主送来的钱,龚顺发来者不拒。特别是过节的时候,龚镇长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有时连他老婆也一起跟着忙碌。据查证,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里,仅中秋、春节两大节日,龚镇长就35次收受他人所送的礼金、消费卡等,共计价值人民币22万元。
因为受过法制课的“熏陶”,似乎“懂”得了许多,在收礼时小心了不少,变得更“聪明”了。在收礼上,他主要采取了“三招式”:
一招是,以“借”的名义收钱。几笔数额大的受贿款,龚顺发都说是向行贿人借的,但经过检察机关查证,既没有借条,行贿人也证实不是借的而是送给他的。
二招是,不收全额。他对检察机关立案的犯罪数额在认识上有误区,认为受贿1万元以下是违纪不是违法犯罪,就会放心收下。有个老板春节送他现金1万元,他退回去3 800元,实收6 200元;有个老板春节送他购物卡10张共计1万元,他退回去8张,实收2张计2 000元。其实这是他对法律的一知半解,犯罪的数额是累计的,而不是单次计算;结果他“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招是,退还贿赂款。一有风吹草动,龚顺发就抓紧退还受贿的钱。去年12月份,检察
院查处了该镇分管工业的副镇长职务犯罪问题,对龚顺发触动很大,他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边四处打听消息,放出风声:只要不查他,他宁愿退居二线甚至辞职;一边加快步伐抓紧“退钱”,先后向6名送钱人退还贿赂款36.1万元。
龚顺发自认为退回了所收的钱,就万无一失不会有事了。然而,余杭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在办案中已经发现线索并进行了初查,掌握了龚顺发受贿的部分犯罪事实,将其“请”进检察院。
在检察院里,龚顺发开始企图以“借款”掩盖受贿,但不能自圆其说,最后只好坦白交代了受贿犯罪的事实,并退清了全部赃款。铁窗下,不缺钱花的他,后悔不已,可是,一切都晚了。自酿的苦酒只能自己喝,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惩处。9月11日,检察机关以涉嫌受贿犯罪对龚顺发提起了公诉。
(资料来源:《检察日报》2008-10-16的相关报道)
问题:
1.龚顺发违背了哪种公共管理伦理规范?
2.龚顺发走上犯罪道路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3.上述公共管理伦理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解答:
1.龚顺发违背了廉洁规范。
2.自古以来,廉政就被视为行政领域中最基本的价值理念,并且被制度化为一种法定义务,而非仅仅是一种倡导式的道德要求。真正要消除贪污腐败,实现公共管理人员的廉洁奉公,光有法律规范的外在强制性规定还不够,必须同时加强这方面的公共管理伦理建设,将这些观念内化为公共管理人员的自觉道德意识,并最终转化为公共管理人员自觉的道德行为。龚顺发虽然上法制课,但是这只不过增加了他的狡诈,在受贿上耍花招。他并没有从思想深处接受廉政规范的要求,因而走上犯罪道路是难免的。
3.廉洁规范的基本内容包括:(1)不贪。不贪是公共管理人员廉政道德的根本。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人员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廉洁自律、惩治腐败的政策和法律,深刻认识贪污对社会、国家的危害,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另一方面,在具体行动中,要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全部要求,不得有任何贪污、索贿、受贿行为,真正做到不贪,自觉保持廉洁。
(2)不占。即不非法占取利用职务之便所获得的个人私利。(3)不奢。不奢,即不能奢侈浪费,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阶段更应成为公共管理人员基本的道德要求。奢侈浪费既是腐化的前奏,也是腐化的表现。公共管理人员要率先垂范,做艰苦朴素的榜样。
2.2010年12月19日,记者在天涯社区看到了一个名为《河北磁县沙营村民送“锦旗”称支部书记“违法乱纪先锋”》的帖子,发帖者在帖子中陈述了该村党支部书记闫某背着村民以及其他村干部,私自出卖村中耕地。帖子中还写出了众多村民和村干部对这位书记的不满。记者从帖子中看到,这位闫书记是磁县磁州镇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2009年4月开始至今担任沙营村的支部书记。在任职期间,闫书记瞒着村民和村干部将村中耕地低价卖给了一名关系户。申诉无门,村民只能为这位闫书记送上了一面“锦旗”,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帖子和照片发出后网络哗然,众网友对村民送“锦旗”的行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网友说:“世道变了,'锦旗'的使命也变了。”、“对于那些贪官污吏,每人应该送上一面这样的锦旗。”看到这面“锦旗”后,不少网友说看着有些可笑,但可笑之后却是可悲,有网友调侃这面“锦旗”为“苦涩的幽默”。
看到这个照片,也有不少网友对真实性提出质疑,对此记者拨通了帖子中留下的联系电话。记者联系了一位村民李先生,他说,村民送“锦旗”确有此事,“这是12月5日那天,村里60多个人一起给他送的。帖子里写的内容也是属实的,书记没有看到这面锦旗,村民到处找
他都找不到。”李先生说,闫书记是从镇政府来的干部,来到村里后很多村民都不认识他,“他平时都不来村里工作,我们村民很少能见到他。”李先生表示,书记将土地卖给别人,村民和村干部均不清楚,并且购买土地的承包人还毁掉了村民二十多亩的农田,李先生家三亩小麦土地也被毁掉了。
(资料来源:《城市晚报》2010-12-21的相关报道)
问题:
从公共管理道德评价的角度分析本案例中村民送“锦旗”的行为。
解答:
村民送“违法乱纪先锋”锦旗,是以道德评价的方式来讽刺闫书记,讽刺他目无国法、违法乱纪,讽刺他目无群众、暗夺民利,讽刺他照顾关系、放纵侵权,讽刺他逃避责任、隐身躲藏。
公共管理道德评价是特定的公共管理机构或社会公众对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共管理伦理关系、公共管理人员及其行为做出善恶判断的过程。
本案例中村民是公共管理道德评价的主体,闫书记的违法乱纪行为是公共管理道德评价的客体,村民所选择的公共管理道德评价的方式是社会舆论(送“锦旗”,发帖子),公共管理道德评价的标准或依据是否做到了廉洁奉公和为人民服务,公共管理道德评价的结论是对闫书记的违法乱纪行为极度不满意。
3.自2009年1月以来,涟源市煤炭工业局下辖的48名乡镇安监员,先后以各种理由提出辞职。在外人看来,煤矿安全监管是个肥差。安监员为何集体辞职?
2008年12月17日,涟源市伏口镇挂子岩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发事故,造成18人死亡。事故发生后,涟源市政府对一名安监员和一名驻矿干部当场做出下岗处理,且有两人被停职。这成为引发安监员集体辞职的导火索。
根据湖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下发文件200916号转发中共娄底市委、娄底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发生1起较大事故,所在乡镇煤矿安监站站长就地免职,对所在乡镇分管负责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市直管煤矿发生1起较大事故,对市直安监站站长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年度内发生两起较大责任事故,市直安监站站长就地免职,煤炭主管部门分管负责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而这仅仅是针对安监站站长的问责。
一些安监员称,细致甚至繁琐、严厉的考核办法,常令他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以安监员下井检查考核为例:安监站人员下井每人每月不得少于10次,每少一次扣100元,凡发现弄虚作假,每次罚款3 000元,年度内个人累计两次或单位累计4次,个人实行下岗,同时取消站长、副站长全年津贴。
查阅现行各类管理制度,有许多是针对安监人员与管理对象--煤矿老板勾连而设计的。湖南某市一位分管经济工作的副市长说,实际上,基层工作的安监员收入较低,如果与矿主勾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整体,会使监管形同虚设。原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也指出,非法小煤矿存在的问题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和矿主有权钱交易。
“仅从工资待遇来说,安监员还不如挖煤的。”在当地,一个矿工每月能挣3 000元。袁军告诉记者,他每月的工资不足1 200元,这几乎是涟源安监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而这48名安监员中,30多人有中级技术职称,且工龄大多在15年以上。
据了解,安监员属于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其待遇和涟源市煤炭工业局职工一样。
涟源市煤炭工业局安监大队队长张加升告诉记者,这些经验丰富的安监员,一旦走出去,还是很有市场的。有事实为例,一名安监员辞职后被请到贵州一家煤矿做矿长,年薪50万元,还配一部车。如此大的收入反差,令部分安监员心有不甘。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09-05-25的相关报道)
问题:
1.从职业荣誉的角度评价安监员集体辞职的现象。
2.结合本案例谈一谈荣誉与责任的关系。
解答:
1.安监人员担负着保障公共安全的职责,为什么众多基层安监人员非但没有产生职业荣誉感,反倒集体辞职呢?基层安监人员很难真正产生职业荣誉感。一则,面对“富得流油”、“关系通天”的煤老板,他们即便勉强有所作为,煤矿强大的游说能力也往往能使地方政府官员为之说话,而使得他们的努力化为乌有。再则,现行问责制度一经启动,基层人员往往是最先被抛出去的一群,这样的权责不对称也让他们常产生职业迷惘,哪里来得及培养职业荣誉呢?没有职业荣誉感支撑的安监人员,加之缺乏合理的薪酬回报,当然就不能持久了。这起事件也提醒有关部门,不仅要建章立制、强化问责,也要注意培养职业荣誉感。
2.公共管理荣誉与公共管理责任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又有着密切的关系。(1)公共管理荣誉是公共管理人员的公共管理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的有效途径。(2)公共管理荣誉机制能弥补现实责任机制的缺陷。(3)从公共管理荣誉的形成过程看,荣誉与责任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共管理荣誉的获得以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为前提;公共组织及公共管理人员获得公共管理荣誉以后,他人与自我的期望值较以往有所增加;公共组织和公共管理人员责任追究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剥夺公共管理荣誉。
第二篇:公共管理伦理学读后感
公共管理中德治的现实思考
——《公共管理伦理学》书评 刚刚拜读完张康之教授的巨著《公共管理伦理学》,自己起初对伦理学茫然无知,渐渐被张老师严密的思维、宏大的视角和深刻的阐述所深深吸引,尤其是公共管理中的德制的部分深深地吸引了我。虽然现在国家提倡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但是自己对什么是法治,什么是德治始终缺乏准确和深刻的认识。拜读了张老师的著作后感到深受启发,茅塞顿开。
张老师将社会治理行为模式分为三种:权治、法治和德治。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以权治为主,法治和德治只是辅助手段;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是以法治为主,在法制的规范下,也有着权治的内容,而德治是受到排斥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是德治的治理体系,它把法治与德治统一起来。公共管理是一种实现了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社会治理模式。张老师分别就这三种治理行为模式展开论述,最后得出结论:今天人类社会对德制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而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恰恰属于德治的社会治理模式。最后,张老师谈到了德制建设问题,主要是从制度层面上提及,将作为治理手段的德治提升为德制。
总的来说,张老师从历史的演化来论述德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尤其是张老师的理论与目前我们国家的一些治国方略有某些相似之处,例如张老师论述的法治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德治和我们国家的以德治国基本方略,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与服务型政府。但我以前只是望文生义,缺乏理论思考。
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不能就德治的内涵做深刻的思辨性理解与阐述,只能就张老师的观点与现实联系起来做一些思考,这也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些感悟,希望不会太过幼稚。
以德治为主的社会治理
张老师在论及法治时谈到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权力依然是社会治理的基础。但是这种权力是公共权力,需要制约,而法制正是出于权力制约的需要。而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属于德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它主要是德治与法治的统一。接着张老师又论述到公共管理是德治、法治与权治的统一,属于以德治为主的社会治理。
这一点恰恰与我们国家提倡的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的治国方略。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1 月10日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制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
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主要是从二者的统一方面来论及二者的关系,但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孰轻孰重则需要我们继续探究。
可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的治国方略与张老师德治与法治统一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
关于法律与道德两者何者应成为治国的主要手段,学者有过讨论。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以德治国为基础。例如郝铁川在《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撰文认为,(1)依法治国需以以德治国为基础。这首先是因为道德是立法的基础,重要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主要来源之一,先进的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主要价值目标之一,良好的道德规范是评价法律规范善恶的主要标准之一。其次是因为道德是执法的基础,法律规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能否公正地、准确地把握立法宗旨,取决于执法者的素质;执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能否恰当地运用这一权力,则取决于执法者的素质;执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证据采信方面的自由心证权,能否恰当地运用这一权力,则取决于执法者的素质。再次是因为道德是守法的基础。大多数人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是法律存在的基础;权利是现代法治的核心,如何将法定权利兑现成为现实权利取决于公民的自觉和自愿意识;与权利意识相对应的义务意识也与公民的自觉和自愿意识相关联。(2)以德治国需以依法治国为补充与保障。以德治国着力于通过提高人的内心觉悟和建设人的动机文明,来端正人的文明行为;依法治国则着力于通过约束人的外部行为和建设人的行为文明,来开掘人的内心文明。以德治国着力于建设个体文明,通过榜样的力量促进社会主义群体文明水平的提高;依法治国则着力于建设群体文明,通过群体文明的提高,防范、震慑个体的越轨行为。以德治国着力于强调人的义务意识、责任意识,依法治国着力于维护人的权利,强调人的权利意识,两者相得益彰。
当然,这里所说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与张老师的法治和德治的概念可能会有些出入,但它们当中应该有某些内涵是相通的。德治高于法治,德治能够使整个社会治理处于一种治者与被治者的互动之中,联系到现实中和扩大基层民主、扩大民主监督以及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恰好有异曲同工之妙。治者与被治者的治与被治的关系会逐渐淡化,道德不再是服从权威。正如张老师说的:他在接受那种体现着、凝聚着法律和道德的管理的时候,其实是在实现着自我治理;他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服务型社会与服务型政府
张老师还论述到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属于德治与法治相统一的模式。只有在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德治与法治才获得了统一的基础。
张老师的见解不但在理论上很成熟,而且恰与时代特征吻合。目前我们国家正在推进建设服务型政府。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国家日渐重视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致力于公共服务,符合德治的要求,这是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党和国家做出的正确抉择。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应该也必须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大框架下来进行。可以说,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国家根据基本治国方略的要求而在操作层面对政府提出的要求。
当然,张老师指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不光包括服务型政府,而是一个广泛的社会合作体系,主要包括制度和个体两个层面,以制度为起点,扩展到个体,当然主要还是一种道德化的制度安排。我们国家建设服务型政府显然属于制度层面的建设,是一种按照道德要求建设的治理体系的一部分。
所谓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是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民主和负责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法治和有效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一个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实现了合理分权的政府。
可见服务型政府的某些内涵如公民本位思想,政府是服务者、公共服务等思想体现了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德制和公共管理的要求。
当德治被作为一种制度来加以建设,才会成为一种稳定的持续的社会治理方式。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以前国家提倡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但是效果总是不理想的原因。因为要想德治制度化,必须要在制度层面上建设德治,而不能单单从个体上也就是从公务员自身的道德修养上来建设。
总之,拜读完张老师的著作,使我对德治这种治理手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意识的觉醒,张老师所倡导的以德治为主的公共管理必将能够成为现实,成为一种全新的有效的治理模式。
第三篇:《公共伦理学》复习提纲
《公共伦理学》复习提要
题型说明: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四、案例分析题(10分)
名词解释部分
公共伦理:用以规范公共管理主体的行为,以保证公益事业的公正性,合理有效的实现公益事业目标的准则体系。P12 公共伦理学:公共伦理学是研究公共管理中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间道德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其任务是确立公共管理主体在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公共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p44 准政府组织:运用授权所得的行政权力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以社会公共事务为管理对象,以非权力手段为组织运作基础的公共组织。P56 阶级: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层:在一定社会结构中,经济地位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相同的集团或群体。P70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就是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维系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而由社会管理组织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形式或规范体系。p97 制度伦理:制度伦理就是制度的道德性与道德的制度化相协调的一系列规范和规则的制度安排,是社会道德价值与道德建设的规范体系的辩证统一。P107 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是公共组织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服务社会公众的权力,是国家意志和公共意志的体现,是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工具性手段。P129 公共事务:公共事务就是政府组织或其它公共部门为保护社会和市场的正常程序,维持公共环境的可持续能力而实施公共管理的目标和过程体系。P154 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公众的、共同体的,以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表现出来的利益,是公众所必需的、个人可以享有的社会价值。P88 公共责任(广义):公共组织在解决公共事务过程中,对其实施公共管理行为的必然结果所负有的责任,即公共管理主体对公共利益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P167 公共项目:政府及公共部门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完成社会公共事务而实施的项目。P158 公共项目评估:评估主体依据评估指标体系所设定的数量和质量,对公共项目满足公共需要的价值和作用进行评价、判断和预测的规范性过程。P159 公共环境:是以文化内容为核心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构成的复杂社会体系,是人类创造并依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社会要素的总和。P221 公共管理者素质:公共管理者素质就是担当公共管理者角色的个体为履行其特定职能、发挥其影响和作用所须具备的主观条件,是基于普通素质、又按公共管理者角色的特点而形成和具备的适合于履行管理职能或胜任管理活动的个体特质。P189 责任政府:以(公共)责任为本位的政府,在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政府以权力为本位的逻辑。强调责任是政府的基础,权力是政府履行责任的工具。
简答题与论述题部分
1、西方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理论,管理主体对人的动机、情感、思想、行为目的、行为属性所持的看法。P7 • X理论:设定多数人生性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毫无责任心,工作的目的只在于实现基本的物质需要,他们期望别人领导和指挥,人成为被动管理的工具。换言之,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人是“经济人”的角色,只要满足和实现人的利益,就能实现管理的目的。
• Y理论:认为好逸恶劳并非人的天性,工作可以是人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劳动报酬、工作环境等等可能影响人的积极性,改善工作环境,激发人的创造性,是可以实现管理目标的。其实质是以“自我实现人”为前提的。
• Z理论:以人为中心,强调生产率与信任、微妙性、亲密性密切相关,突出“社会人”的人际关系伦理协调,这实质是一种“伦理人”设计和人道化管理模式。
2、公共伦理的基本原则p26 1)为人民服务原则;2)公正原则
3、公共伦理的主要特征 1)、公共伦理是规范公共组织行为的准则体系 2)、公共伦理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 3)、公共伦理不是社会公德 4)、公共伦理是社会管理组织的职业道德,是特殊的职业道德
4、公共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p45 1)伦理要素
A权力要素
B.人的要素
C.物质要素
2)非伦理要素
3)管理得以实施的要素
A预期结果要素
B.职能要素
C构成方式要素
D.运行规则要素
E.技术和信息要素
5、政府组织伦理的功能p53 A.导向功能;B规范功能;C凝聚功能;D选择功能
6、公共伦理客体的特征p81 1)服务对象性;2)社会性;3)从属性; 4)独立性;
5)系统性;6)补充性
7、公共伦理主体与公共伦理客体之关系p83 A.这两种角色是一个确定的共生体 B.公共伦理主体与客体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C.两者是矛盾与协作的关系
8、阶级的实质和基本特征p89 1)阶级的实质: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即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2)特征:A.在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C.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D 取得自己所支配的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不同
E 不同的阶级在公共权力的配置中的地位不同,其政治立场和利益要求也不同。
9、非政府组织的特征p57 公益性;服务对象的非主流化;自愿性;非权力性;非行政性
10、非政府组织的职能优势有哪些p59 A非政府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B 非政府组织促进了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C 非政府组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D 非政府组织为政府分忧解忧,具有承受风险的优势;
E 非政府组织是扩大国际交往的重要渠道,在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新制度的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F 非政府组织促进文化交流,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11、罗尔斯正义原则的内容p110 A.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即平等自由原则)——差等原则
B.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 使他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并且依系于在社会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机会的平等原则。
12、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P90 A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统一的
B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C 公共利益是构成公共利益的因素
D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的基础是公共利益
13、制度安排的伦理评价标准及其内容;P107(需要仔细看书)内容:
一)公正原则
二)效率原则
14、与偶发聚集体相较,群体具有哪些特征;P74 A.明确的成员关系
B 持续的相互交往
C 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D 一定的分工协作 E 行动的一致性
15、公共权力分化的主要表现及其意义;P131 主要表现在手段的分化和职能的分化。手段方面,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由行政手段来处理公共事务转化为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社会中介组织参与管理来共同处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分化,政府的公共权力由单纯的控制型管理职能向协调服务型管理职能转变。
意义: A公共权力分化既是政府改革的结果,也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必然;
B 公共权力分化既是政企分开,改革政府干预经济职能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C公共权力分化既是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的历史必然,也是非政府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发展的要求。
16、权力滥用的表现及其危害 i.表现:1)行使权力的范围过大;2)权力行使的手段不正当;
3)权力行使不能正确到位;
4)权力行使的目的错误 ii.危害:1)导致了政府的信任危机;2)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3)造成政治资源的流失;4)引发重大责任事故。
17、领导方面的角色(公共管理者)P182细看
领航者
促进者
教育者
激励者
示范者
象征者
责任人
服务者
18、决策方面的角色(公共管理者)P184 信息中心
预测者
决断者
创新者
执行者与监督者
19、转型时期我国公共管理者的角色转换P187 A 有运动员向裁判员转变
B 由实干家向战略家转变 C 由控制者向激励者转变
D 由官员向公仆转变 E 由命令者向指导者转变
F 由领头羊向领头雁转变 20、公共管理者道德素质的特殊意义P197 1)道德素质是公共管理者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内在手段 2)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管理者自身的价值 3)道德素质是公共管理者影响力的主要源泉 4)道德素质是公共管理者实现有效管理的根本保证 5)道德素质是管理者创造积极健康的组织氛围的基本要素 6)公共管理者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好坏
21、公共伦理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P222 1)市场条件下,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迫切需要公共伦理主体率先规范自身行为,调控社会关系以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 2)国外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化为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革新及与国际接轨创造了外在条件 3)政府行政方式及组织职能的转换是公共伦理建设的基础 4)公共伦理建设的必要性是由公共利益的性质决定的 5)公共伦理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
第四篇:公共管理伦理学读后感----对德治的一些思考
对德治的一些思考
——读《公共管理伦理学》的一些感悟
在中国人民大学MPA的暑期小学期上,很有幸参加了《非盈利组织伦理学》的学习,得到了张康之教授的指点,一时颇觉受益匪浅,对以前的一些概念和伦理学的理解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课后,根据张老师的推荐,我拜读完张老师的巨著《公共管理伦理学》和《论伦理精神》。读完之后,更是被张老师严密的思维、宏大的视角和深刻的阐述所深深吸引,尤其是公共管理中的德制的部分更是引起了我的共鸣。虽然现在国家提倡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但是作为一名公务员,我发现周围很多人,甚至一些参与重要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讲话起草的同志对什么是法治,什么是德治始终缺乏准确和深刻的认识。拜读了张老师的著作后感到深受启发,茅塞顿开,很想将这本书推荐给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共同分享,共同进步。
张老师将社会治理行为模式分为三种:权治、法治和德治。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以权治为主,法治和德治只是辅助手段;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是以法治为主,在法制的规范下,也有着权治的内容,而德治是受到排斥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是德治的治理体系,它把法治与德治统一起来。公共管理是一种实现了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社会治理模式。张老师分别就这三种治理行为模式展开论述,最后得出结论:今天人类社会对德制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而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恰恰属于德治的社会治理模式。最后,张老师谈到了德制建设问题,主要是从制度层面上提及,将作为治理手段的德治提升为德制。
张老师从历史的演化来论述德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为德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形势下,我们发现张老师的提法和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建立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与服务型政府的大政方针不谋而合。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对中国圣人以德治天下一直很向往,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建立一个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模型,应用到当前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中。而在张老师的《公共管理伦理学》中,我看到了这种模型的希望和理论依据。当然,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不能就德治的内涵做深刻的思辨性理解与阐述,只能结合张老师的观点和自己的一些理解联系起来做一些简单思考,也算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些感悟,希望不会太过幼稚。
一、法治与德治
就中国古代的德治来看,张老师在书中得出:“有德治无德制,没有德制的保障,德治是不稳定的,往往是与贤明君主联系在一起的。即使是与贤明君主联系在一起的德治,由于社会治理的统治性质所决定,也是属于手段的德治,即工具性的德治,而不是作为目标的目的性德治。也就是说从社会治理的根本目的来看,中国古代德治在很大程度上是虚假的、偶然的和随意的。”张老师的论述解决了为什么中国古代所谓的德治没有取得成功的原因,徒有其形而不是真正的德治。
在论及法治时张老师谈到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提出权力依然是社会治理的基础。但是这种权力是公共权力,需要制约,而法制正是出于权力制约的需要。而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属于德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它主要是德治与法治的统一。接着张老师又论述到公共管理是德治、法治与权治的统一,属于以德治为主的社会治理。
德治高于法治,德治能够使整个社会治理处于一种治者与被治者的互动之中,联系到现实中和扩大基层民主、扩大民主监督以及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恰好有异曲同工之妙。治者与被治者的治与被治的关系会逐渐淡化,道德不再是服从权威。正如张老师说的:他在接受那种体现着、凝聚着法律和道德的管理的时候,其实是在实现着自我治理;他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我很赞同张老师在书中提出的观点,法律是一种外在的规范,而道德则是人们“内心的法”,这决定了德治是一种更高的社会治理方式。而公共管理则需要在“德制”建设中不断完善德治,这样一来,德治就不再是一种圣人之治,不是通过教育的途径来加以确立的社会治理方式,而是基于德制的社会治理。一旦德制确立起来之后,制度就可以发挥教育的功能,而且能够实现最为充分的教育。因而,德治就会成为一种稳定的社会治理模式。
二、服务型政府与社会
张老师还论述到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属于德治与法治相统一的模式。只有在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德治与法治才获得了统一的基础。
张老师的见解不但在理论上很成熟,而且恰与时代特征吻合。目前我们国家正在推进建设服务型政府。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国家日渐重视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致力于公共服务,符合德治的要求,这是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党和国家做出的正确抉择。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应该也必须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大框架下来进行。可以说,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国家根据基本治国方略的要求而在操作层面对政府提出的要求。
而张老师指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不光包括服务型政府,更是一个广泛的社会合作体系,主要包括制度和个体两个层面,以制度为起点,扩展到个体,当然主要还是一种道德化的制度安排。我们国家建设服务型政府显然属于制度层面的建设,是一种按照道德要求建设的治理体系的一部分。所谓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是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民主和负责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法治和有效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一个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实现了合理分权的政府。
可见服务型政府的某些内涵如公民本位思想,政府是服务者、公共服务等思想体现了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德制和公共管理的要求当德治被作为一种制度来加以建设,才会成为一种稳定的持续的社会治理方式。我想这也就是我们国家长期提倡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但是效果总是不理想的原因。因为要想德治制度化,必须要在制度层面上建设德治,而不能单单从个体上也就是从公务员自身的道德修养上来建设。可惜,直到今天,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以上两点,是我读了张老师《公共管理伦理学》的一些思考,重点是针对第四章“公共管理中的德制”发出的一些小感想,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我无时不为张老师雄厚的理论基础和充分的论述所感慨。同时也为张老师德制的理论所折服。当前中国的社会,充满了所谓的转型期的各种阵痛,食品安全、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住房……等一系列问题困扰这广大人民和各级公共管理者。但是在舆论上我们却经常看到媒体针对一些特定行业重点指责,指责官员腐败,指责医生受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是否看到了一个令我们害怕的事情:相比官员和医生的腐败受贿,农民种植有毒蔬菜、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餐饮经营者使用“地沟油”和“有毒添加剂”……所谓的医生官员竟然是最有职业道德的群体。
殊不知,这些问题的本质不在于是官员还是医生、是教师还是演员,而已经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所谓的中国人道德感缺乏,其本质则在于我们国家缺乏真正意义上得德治。我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真正的德制,能够从公共管理领域逐渐影响到全社会,能够真正让这个理论福祉全民,让中国人民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拥有一个美丽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五篇:公共伦理学课程总结
公共伦理学课程总结
公共管理1班
罗雪平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快要到了这个学期的最后阶段了。经过一学期的公共伦理学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我学习到了许多公共伦理学方面的知识,对公共伦理有了更为全面和理性的认识。同时,通过小组课题的选择和实践,我也受益匪浅。下面就从课堂学习和课外课题实践两个方面来总结一下这门课的学习:
首先,在课堂学习方面,肖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对每次的课堂主题进行讨论发言。这种形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的积极性。课堂内容大致可分为五个板块:认清政府的职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社会规范性的问题,法律的重要地位;公共管理中的价值冲突;公共管理中的程序正当性问题;讨论教育和医疗卫生这两大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讨论中,肖老师循循善诱,鼓励我们深入挖掘,使我们在高中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问题,从而深化了我们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这也是我下定决心,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扩大视野,深入思考,要有专研精神,把知识学深学透!
其次,以小组为单位做课题。在选题上,肖老师引导我们作了课题实施的必要性和实施的可行性的分析,最终我们小组确定了“体特生学风建设”这一课题。经过几次小组讨论会议,我们确定了课题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步骤并进行了小组分工。我负责的是对体特生问题,非体特生问题以及教师上课遇到的体特生缺课旷课问题的总结;并参与协作促成了由学院任课老师,体特生代表参加的“体特生学风建设会议”;最后和黄上乙同学合作汇总小组成员的文档,图片,视频共同完成了课题PPT的制作。这次小组做课题,我受益匪浅,学会了更好地与小组成员沟通,在思考课题的实施中我能更全面的考虑问题。同时,我也了解了一项政策从提出到实施的不易。政策的每一步环环相扣,逻辑性很强,要考虑周全,否则小小偏差会影响整个政策的实施效果,要有全局性。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也是这次课题的圆满完成的重要因素。
最后,十分感谢肖老师给我们在这门课上搭建的平台,给了我们实践的机会,让我们在实践与理论学习中很好的了解了公共伦理,我定会用这门课上学到的钻研精神去好好对待以后的专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