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应对“十高”农业的挑战?(推荐)
如何应对“十高”农业的挑战?
中国经济新闻网 08-
21农业劳动力“高龄化”,需大力培育职业农民
中国有大约1.5亿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基本上不会务农。农业劳动力年龄多在50岁以上。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中初中以下的占93.6%,受教育程度较低。依靠高龄低素质劳动力必定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
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需大力培养职业农民。首先应在国家层面制定培养职业农民的计划,提出培养职业农民的战略性任务、阶段性目标和具体举措。其次,加大对职业农民的扶持力度,在财政补助、贷款支持、农业保险、农业投入、技术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综合培养职业农民,重点培训一批种养殖大户和经营能手。让职业农民依靠农业也可以获得和从事非农产业一样甚至更高的收入,激发其务农热情。
土地经营“高分散”,应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中国农业土地经营高度小规模分散。农户户均耕地仅7.5亩,相当于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不到日本和韩国的一半。而且农户经营地块多,土地零碎分散,广西等一些地区的土地尤其如此。土地经营高度分散,限制了先进技术的采纳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缩小了农业生产收益空间。以种粮为例,2011年三大粮食作物平均净利润为251元/亩,户均7.5亩的粮食收益不到2000元。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基本条件。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社会条件。近年来多个中央1号文件等相关政策都支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部分地区还出台了专门的财政补贴政策。当前应出台具体举措鼓励地方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下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关键是财政补贴扶持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发达地区可以由其自行解决财政补贴资金,欠发达地区可由中央列出专项财政资金。通过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业走出“小农低水平发展困境”,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基本条件。
第 1 页
农业生产“高成本”,须多渠道纾解成本压力
中国农业已进入“高成本”时代。2006年至2011年,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每亩平均总成本由444.90元上升到791.16元,增长了77.83%,分别比产值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高出4.14和16.01个百分点。新世纪以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稳步攀升,尤其是2008年比上年增长了20.3%。2000年至2010年,农业生产资料(总体)、化肥和饲料价格分别上涨了59.6%、63.2%和83.3%。从长期趋势看,随着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的逐步攀高,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外转移及劳动力成本的升高,农地流转面积增加及农地租金的上升,“高成本”农业将越发明显。
农业生产成本的逐步上升压缩了农业生产的利润空间。因此,应对农业生产成本进行适度调节,抑制农业生产成本过快上涨。主要应有以下措施:第一,控制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上升势头,提高石油等初级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效率,尽量平缓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第二,支持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从财政、税收、贷款、农资连锁经营等方面对农资生产流通进行支持,降低农资生产成本。第三,继续并提高农资补贴和农机购臵补贴等。第四,大力发展先进、适用的各类农业机械,以代替不断减少的农业劳动力,降低人工成本。第五,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治工作,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第六,健全农资价格和农产品价格的动态平衡机制,在农资价格上涨的趋势下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涨。
农业进入财政“高投入”时代,仍需稳步增加投入和补贴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资稳步提高。2011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为10497.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9.6%,不仅绝对值大幅增长,而且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稳步升高。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粮食生产相关的投入达到4985亿元,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各类水利资金1814亿元,比2010年增加303亿元,增长20%,中央财政支农四项补贴达到1406亿元,比2004年增加8.7倍。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共安排资金271.6亿元,土地综合整治的资金超过一千亿。加大财政投入和补贴力度是支持农业发展的主线。虽然近年来中国农业投入和补贴已经不断增加,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农
田水利设施依然薄弱,全国大约还有2/3的耕地为中低产田,难以支撑粮食和农产品进一步稳产增产。对种粮农民和产粮大县的补贴奖励等已经逐步升高,但无论与发达国家对农业的高补贴标准还是与粮食生产、农民务农收入的实际需求相比都有相当差距。
因此,未来仍需稳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与补贴,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的绝对量和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投资。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资金扶持,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补贴力度和粮食生产补贴力度,增加对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进一步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稳步提高四项补贴的标准和资金,对主要粮食作物实行良种补贴普惠制,扩大农机具购臵补贴规模和品种范围,建立与农资价格上涨直接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对农业的高投入和高补贴促进中国农业顺利迈向现代化。
农业发展依靠“高科技”,应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农业科技高度发展,科技成为农业增产的主要因素和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02年的42.3%上升至2011年的53.5%,2011年,中国粮食单产增加对总产提高的贡献率达到85.8%。尽管中国农业科技取得重大进展,但仍需看到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差,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关键领域和重大技术还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科技与生产应用脱节,农技推广滞后等。
农业科技一直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未来更将是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更需要重视农业科技的创新、应用与推广,大力支持农业科技改革发展。第一,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国家重点支持基础性、前沿性和产业共性的农业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进一步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鼓励企业开展先进实用技术集成配套,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第二,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加快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第三,建立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科研,建立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可持续的投入增长机制。第四,深化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研力量与机构布局,加强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健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国际农业科研交流合作。
粮食安全“高压力”和农产品“高进口”并存,稳固国内基础与拓展国际市场需要统筹推进
尽管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连续两年迈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粮食生产能力得到提升。但应当看到,中国每年5亿多吨粮食的供求基本平衡是一根“紧绷的弦”,中国粮食安全压力巨大。首先,中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粮食生产的根基薄弱。中国人多地少水缺,人均耕地不足1.4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和14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和50%。同时不利的情况是耕地或优质耕地每年以上百万亩的速度在减少。其次,中国人口仍在增加,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膳食结构升级,共同作用抬高了粮食需求。2011年,中国人口增加至13.47亿,比2000年增加了近8000万人,人口绝对量增长增加了粮食消费。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比200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加了2.3亿。一般来说,城镇人膳食结构对粮食的需求更大,城镇人虽然口粮消费少于农村人,但肉、蛋、奶等需要粮食转化的食物消费高于农村人,而这些食物需要消耗更多的粮食,如3斤多粮食才能转化为1斤猪肉。
虽然中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大豆、棉花、植物油、食糖等部分农产品却高度依赖进口。中国农产品进口额由2000年的112.7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948.9亿美元,增加了7.4倍,排名世界第二,贸易逆差为341.2亿美元,且自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贸易逆差。2009年之后,中国谷物进口量持续大于出口量且呈上升态势,2012年谷物进口达到1398万吨,约占国际贸易总量的5﹪。大豆净进口量自2000年开始超过1000万吨以来连年攀升,2012年达到5838万吨,大豆自给率仅约为1/5。中国食用植物油、棉花、食糖、畜产品净进口量也连年增长。
粮食安全的高压力和部分主要农产品的高进口将会长期存在,因此必须确立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应战略,统筹国内外资源与市场。第一,强基固本,夯实国内粮食和农产品生产的支撑体系。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加大对粮食和农
产品生产的资金、政策和金融支持,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良力度,改进农业生产经营制度,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生产的导向作用,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第二,有进有出,主动、充分、有效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资源。农业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合理适度进口短缺农产品,保证国内市场供应,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与盈利。实施积极主动的农业“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大粮商,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农业“高消耗”和“高污染”形势严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势在必行随着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化学合成物质和农业机械、水利灌溉设施作用于农业,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然而,不合理、过度使用这些外部资源投入带来了能源和资源的高消耗,同时伴随着高污染。2011年,中国化肥施用量(折纯量)5704.2万吨,超过世界总用量的30%,亩均施用量是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15公斤/亩的2倍,而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2010年中国农药使用量达到175.8万吨,比1990年多使用1.4倍,亩均农药施用量约为2斤,利用率也仅为30%左右。2010年中国农用塑料薄膜施用量为217.3万吨,比1990年多使用3.5倍,每年有几十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未被利用的化肥和农药以及残留农膜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的污染,导致中国上亿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中国畜牧业养殖的粪便污染问题突出。据统计,中国仅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年总排放量约30亿吨。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农业用水占比较大,却较为粗放。2011年,中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1,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0.7~0.8。中国农业能耗也逐步增加,2010年农用柴油施用量为2023.1万吨,比1995年增加86%。农业高消耗和高污染浪费了资源,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第一,积极推行农业生态技术、循环农业技术、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的集成应用,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控制、污染农田修复利用、农林生态工程,提高农业资源节约与生态保护能力。第二,提高化肥和农药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加快推广缓释及控释肥料技
术,进一步免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增加有机肥料投入,适度使用化学肥料。推广普及生物防控技术,提升植保统防统治能力,促进农民合理使用农药。第三,增强畜禽养殖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附属产品的循环利用能力,变废为宝。第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积极发展节水灌溉,进一步推广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农业“高风险”凸显,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为现代农业保驾护航当前我国农业高风险主要表现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两个方面。农业的自然风险一直存在,但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气象灾害趋于加重,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农业自然风险日渐凸显。农业市场风险的突出表现是农产品价格波动增大和“卖难”问题层出不穷。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农业受全球市场影响程度的增加、农产品作为资本炒作对象的变化,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和频率都在增大,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济风险。
农业风险加剧造成了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强与损失加重,需要通过健全农业风险管理制度来降低农业风险的危害、减轻农业风险的损失,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在自然风险管理方面,首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气象、水文、地质、植物保护等科学知识,监测预警农业灾害的发生。其次需要未雨绸缪,健全农业防灾备灾减灾救灾体系,完善各部门、各层级的减灾救灾长效协作机制。再次是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还要从财政、税收等方面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减轻灾害发生后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损失。
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第一,各级农业、商务、价格等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主要农产品供求和价格的预测预报及风险预警机制,合理引导农产品生产与经营,减少盲目性。第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畅通农产品流通体系,便利农产品上市与流通。第三,促进农民与企业、生产者与销售者、中介与超市、产地与销区等主体的有效对接,保障农产品销售顺利并有利可获。
第二篇:应对挑战
应对挑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呼唤教师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教师,而教师教育面临从满足数量需求向质量提高的重大转变,教师要树立专业角色意识,做好角色转换。
一、教师要从“一次受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当前,许多教师都忽视自身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学生的事情,当老师的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行了,常常把自己置身于学习之外,以为一次受教育就可以受益终身,以至于有的教师从教数年仍在“吃老本”,坚守着过时的教育观念、死板的教学方法、僵化的管理方式,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始终都是持续的学习者,这种学习就是“专业发展”②。由此可知,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走出“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旧时代,而是进入“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长流水”的新时代。只有教师率先成为终身学习的模范,才有利于学习型班集体的形成。
二、学会学习,增加专业知识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可见,学会学习是未来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该做一个终身学习的实践者,首先,教师应经常参加继续教育和在职进修;其次,教师应制订自我学习计划,包括短期和长期的计划;最后,教师应该多读书,多读教育专著,结合班级工作实践写读书笔记、教育感想等,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同时,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有深度,而且要有广度,深入学习教育理论规律,广泛涉猎社会自然百科知识。正如班华教授所说,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是教师的权利,也是义务,是责任;是教师自我提升、自我实现所必需的。③总之,学会学习,增加专业知识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前提。
三、学会研究,提高专业技能“研究态度与能力是一个人创造力的集中显现,是一个人主体性的能动体现,是人发展的基本手段。”因此,学会研究,提高专业技能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基础。首先,从研究的内容上,教师要研究教学课程,研究教学策略,更要研究学生,包括他们的兴趣、心理、个性等。其次,从研究的方式上,一是反思,教师应不断分析自己教师工作的有效性,不断反思当前教育实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提高专业技能;二是积极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应善于把工作理论与日常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理论知识。
四、学会合作,提升专业道德水平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教育合作者,教师是连接各种教育因素的纽带和桥梁,更应善于和学生、同事、家长沟通与协作。专业化要求教师从“领导者”转变为“服务者”,而学会合作,提升专业道德水平是实现专业化的重要保障。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合作。与学生建立起朋友般的师生关系,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到权为生所用,情为生所系,利为生所谋;其次,教师要与同事合作。同事间在工作中的互相帮助和配合是教师取得进步的动力;最后,教师要与家长合作。教师可以通过做家访、开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以增进彼此的理解,达到一致的教育目的。
五、学会创新,发展专业自主教师工作之所以具有无法替代的专业意义,全赖于教师的专业自主。专业化发展要求个体发挥自主性,教师的自主发展是发展教师的个性和特长,使个体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这要求教师要善于突破常规,有所创新。在思想上,不能满足于知识的积累,要善于“知新”,树立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建新型课堂;在班级工作中,不盲从,依据自己班级现状,自主实施有针对性的改革,构建个性化班集体。创新是发展的生长点,学会创新,发展专业自主是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的动力。
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知识不断更新,社会对每一种职业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应抓住机遇,不断全面提高自己,力争与时代共同进步,与学生共同成长,与专业共同发展,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化发展道路。
学习了本课程之后,我准备这样做:
1、充分利用班会时间,结合国内外时事进行世界观教育。重大国内外大事,结合学生思想实际,采取十分钟演讲、小型辩论会、学习评论员文章、专题小报告等形式,进行世界观教育。充分利用团支部的活动时间,开展党团知识的学习:党章、党史、团章、团史、邓小平理论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党支部和团支部所组织的活动,在普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理想和信念上向更高层次探求,为他们的人生目标指明方向。充分利用班会及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学习英模事迹、伟人传记等,使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形成一定的“坐标、天平”,随时都起着价值判断的作用,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态度和方式,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团队精神教育(1)抓好每一次班会。提出班级的总体奋斗目标,以班训为指针,使同学们振奋精神,共同为班级的未来努力奋斗,形成“我以班级为荣,班级以我为骄傲”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开展《日常环保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环保意识。(2)抓好入学的第一次运动会。宣传、表扬积极报项、上场的同学,最重要的是提倡这种“为班级争光,奋力拼博”的精神,这也是今后从事任何工作必备的精神。
3、心理品质教育(1)应试心理教育: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讲解心理调整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心理调试,如:遇到挫折时要冷静分析,从主客观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使学生学会化压力为动力,体会“自古英雄多磨难”的内涵;教会学生掌握辨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向学生推荐《心
理与成才》、《伟人的历程》、《名人成功录》等书籍,交流读书心得等。同时针对平时成绩较好,考试成绩经常不理想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根据不同学科,邀请科任老师与其交流。(2)自信心教育:充分利用班会讲解自信心的建立与实现,并结合学生的事例现身说法,使学生明确:自信是成功的首要条件,但自信的基础是自己要有一定的实力,而实力要靠付出和努力。(3)意志品质教育:首先从小事做起,让学生从小事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开学初要求每人制定学习计划,并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只要坚持就是胜利,并在期中期末进行总结。
4、创新教育(1)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参与校、班各项活动。如:学校的各项活动向班委会、团支部招标,班级的班会、活动向同学招标。(2)加强值日干部的职责,给值日干部一定的自主权。继续坚持每天一名值日干部制,以便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机会参与管理。(3)利用部分自修课时间介绍大学里高科技发展状况,增强同学们的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初步形成献身科学的志向,为将来科技发展作好准备。(4)正确引导创新教育的方向:有责任感的创新。使学生明确没有责任感的创新是毫无价值的,也就是强调德育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前提。
5、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1)结合每月考试成绩,开好每次的家长会,针对学生的现状,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好安排,尽快形成家长、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2)平时,把学生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对孩子在校情况作到心中有数,请家长协助鼓励或帮助学生,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时找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第三篇:中国如何应对高失业阶段的挑战
中国如何应对高失业阶段的挑战
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占世界新增岗位的1/4,对世界发展特别是解决全球就业问题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是,我国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而且愈来愈严重,已进入高失业阶段。
一、过去20年中国创造世界1/4新增就业岗位
从1978年以来的23年,我国创造了3.3亿个就业岗位,其中创造非农就业岗位24678万人,可以说是世界上创造就业岗位最多的国家。1980-1999年期间世界总劳动力人数增加了8.59亿人,其中中国增加了2.12亿人,占世界新增总数的24.7%。这表明,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就业岗位占世界新增岗位的1/4。中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特别是解决全球就业问题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从国际角度观察,经济转型国家都出现了劳动就业参与率和就业增长率大幅度下降以及失业率大幅度上升的“转轨失业”状况。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资料,1989-1997年期间,中亚、东欧和俄罗斯都出现了这种情形。但是,中国从改革一开始就避免了这种“转轨失业”,劳动就业参与率大幅度上升,就业正增长,失业率相对比较低;直到1995年以后,在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出现“转轨失业”现象。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人对此很快做出了反应。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5年就提出要妥善解决企业富裕人员分流和破产企业职工再就业问题。1997年12月朱镕基副总理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走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路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更加明确两大项任务,即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这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中央采取这些措施是及时的、必要的,也是比较成功的。
根据国家经贸委资料(2002年3月),1998-2001年期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有2250万职工下岗,有1700多万人实现再就业,约占总数的2/3。我们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2)数据分析,1995-2001年期间,若扣除正常退休人数,全国城镇下岗职工累计在4500万人左右,约有3000-3500万人实现再就业或灵活就业,占全部下岗职工的2/3-3/4,目前还有1000万人下岗。应该说在这么大的下岗“洪水”面前能够解决这么多人的再就业已是很了不起的成绩。
二、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目前对我国就业形势有两种不同的判断:一是认为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已进入高失业阶段;二是我国再就业压力增大,但就业形势比较稳定。从1997年以来我一直是持第一种看法,而且认为我国就业形势愈来愈严重。
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就业供与需总量矛盾日益突出;就业与供给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一方面非熟练、低技能人数基数过大、比例过高、供给过多,另一方面熟练、高技能、新兴技术就业者得不到满足,且工资增长率过高;就业困难群体在扩大,许多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比率愈来愈低,就业难度愈来愈大。加入WTO之后,在短期内我国城乡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三、政府不必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承诺“就业保障”
从现在起,应转向以创造就业为中心的积极的主动的发展政策:经济发展目标由经济增长优先转为扩大就业优先;劳动社会保障政策从社会保障为重点的被动性劳动力市场政策转为创造就业为重点的主动性劳动力市场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从限制农民进城转向鼓励农民进城;主要新增就业渠道从正规就业转向非正规就业;
从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转向鼓励吸纳下岗失业人员。
需要指出的是,国务院领导人公开承诺: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行就业保障,用3-5年的时间基本解决他们的再就业问题。我认为,政府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对所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保障,劳动力市场总是存在着失业人员,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的劳动力市场,现在下岗比例和失业率远高于城镇农民工的失业率(只有
1.5%)。国家只能提供保障人人就业机会平等、不受任何歧视,帮助具有劳动能力者提高就业竞争力,不论他(她)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还是农民工,对所有人实行“国民待遇”。如果有什么特别的做法,那就是为下岗职工提供至少一次的职业指导、一次免费的职业培训和三次的职业信息,必要时提供获得小额贷款信用担保或财政贴息。在中国城镇要坚持实行市场化导向的就业政策,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处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政府要分清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不能说只能做,哪些既不能说又不能做。当然,政府必须“取信于民”,说了就要做,但还需要计算一下成本和收益,包括机会成本和长期成本。
四、要充分估计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企望用3-5年的时间基本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是不太现实的目标。1994年,我国国有企业失业职工约180万人,相当于前七年失业人数总和,平均失业周期由前几年的4个月增加到6个月;企业富余职工大量增加,其中约有300万人待岗。
为此,当时的劳动部提出关于实施再就业工程,国务院于1995年4月批准。再就业工程初步设想从1995年开始在五年时间内组织800万富余职工参加再就业工程。辽宁省计划在四年内解决75万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职工再就业和安置问题。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并不像当初想像的那么容易解决。我们还缺乏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充分认识,要打“攻坚战”,但是其本质应该是一场“持久战”。
现在全国下岗人数不是几百万人,而是千万人,有的省就几百万人,不是花3-5年的时间就能够解决的,可能需要更长的时期;也不是能够彻底解决的,总要留一点后遗症。倒不如把重点放在创造总的就业目标上,不要使就业目标变成针对某些人群的就业目标。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就业目标是针对某些人群的,而是针对全体人口的,这也比较公平。
相对于进城农民工,许多未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虽然年龄偏大,但是工龄较长,有一定技能,文化程度也较高,平均文化程度11.27年(附表),下岗时间长、不能再就业的主要原因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就业竞争,就业收入预期过高。过去五年中国创造新增4000万工作岗位,许多大中城市是主要的新增就业岗位的地区,但是有工作岗位并不等于下岗职工就能够就业。下岗属于“非自愿性失业”,但在许多就业机会面前,他们常常属于“自愿性”失业。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能直接干预来保障下岗职工的就业,也没有必要承诺保障他们的就业。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必须坚持市场导向的就业方针,除非是那些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劳动能力较弱的人(例如残疾人),才能给予必要的就业援助。
五、今后创造就业的主要方向是非正规就业或灵活就业
需要重新界定就业的定义。第一、将其世界上广为通行的灵活性就业引入中国,如过去一周曾从事过1个小时以上合法劳动获取合法报酬者可视为就业;第二、实行在市场经济国家更为通行的非正规就业制度;第三、实行更为灵活的就业方式;第四、鼓励正规部门创造非正规就业,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又可以创造较为灵活多样的就业;第五、鼓励自谋就业、家庭就业、组织就业、临时就业、社
区就业、小时就业、阶段性就业,采取更为灵活的优惠政策。
在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可能达到45.5%。从统计口径看,非正规就业包括三部分:一是城镇私营企业,由1996年620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1268万人,增长了一倍;二是个体经济,由1996年的1709万人增加到1999年的2410万人,而后下降到2000年的2136万人;第三部分的其他人员是指城镇总就业人数减去国有、城镇、集体和其他单位以及私营和个体人员,是由进城农民工、下岗职工、再就业职工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组成。据罗斯基(2002)估计,这些就业人员1996年约3733万人,2000年为6286万人。1996年全国城镇职工、再就业人员、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等非正规就业人员6062万人,占总就业人数比重约28.5%,到2000年非正规就业人员达9690万人,比1996年增加了3628万人,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为45.5%,比1996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这远比我们在先前的研究要高得多。这表明,中国城镇新增加就业主要岗位是非正规或灵活就业,极少量来自正规部门的正规就业,主要是大量进城农民工、正规部门下岗分流人员,还有相当部分的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
六、外出农民工已经成为转移农民的主要渠道
根据陈锡文、韩俊估计(2002),目前全国外出农民工约占农村劳动力的13%左右,在中西部有的地区达到20%-30%。90年代跨地区流动农民共增加了4300万人,超过乡镇企业新增就业人数3192万人。
七、三个重要建议
第一,应召开全国就业工作会议,而不是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会议,全面讨论中国的创造就业目标,包括城乡就业目标、正规与非正规就业、固定与灵活就业和暂时与临时就业。各地区确定就业目标,不仅针对本地人口,要包括外地人口;不仅针对国企下岗职工,而且包括农民工。提出全国就业战略、就业政策与相关政策。
第二,应定期公布调查失业率和就业信息,及时发布全国与地方各类劳动力市场信息。我国1996年开始将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宏观调控指标之一。但是,该指标并不能反映失业的真实情况。为什么登记失业率偏低呢?其一是只限于在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员,没有包括未登记的在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中的失业人员;其二是指失业人员只限于16岁以上、50周岁(女性45岁)以下的人员。在统计失业口径方面应参照国际劳工组织定义,不再出现下岗职工的口径,不是失业者就是就业者。
第三,促进灵活性、统一性、公平性劳动力市场,实行“平等国民待遇”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建立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失业保险政策。国外的领取失业保险金一般规定是:非自愿性失业,交纳一定期限的失业保险费或在受保职业工作一定年限;申请者具有工作能力并愿意寻找工作;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有一定限制,一般为13-36周(3-8个月)。
实际上,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已经采取了特殊的做法,如发放基本生活费三年、失业保险金三年的做法,相对城镇集体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的农民是超国民待遇,相对国际上通行的失业保险期限也是时间长、成本高、再就业比例低。
第四篇:应对“邻避”挑战
应对“邻避”挑战
中国投资2013年第11期
文/《中国投资》 杨海霞
7月4日,中核集团发布《中核集团龙湾工业园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就其将在江门鹤山市址山镇兴建的一座核燃料加工厂征求公众意见。消息公布后,引起各界强烈关注,出乎投资方的意料,出现了一边倒的反对意见。事件快速发酵,短短10天之后,鹤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取消中核集团龙湾工业园项目,不予立项。
据报道,反对者意见集中于对核辐射、核污染的担忧,也有提及该项目没有经过环评和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等程序违法,认为项目确定后再公示完全是走过场,等等。
在公众的巨大反对压力下,地方政府迅速反应,一起社会公众事件得以平息,但一个酝酿数年的项目也在仓促的决定中暂停。有报道将事件的导火索指向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下文简称稳评),报道认为如果没有项目的社会稳评公示,就不会引发这样一起群体事件。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中的一项前置性审查。2012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简称《稳评办法》),明确提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或核报国务院审批、核准的在我国境内建设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开展前期工作时,都必须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析和评估论证。
正是在这项制度要求下,广东鹤山市委托评估公司对该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并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然而稳评只是这个事件的导火索。事实上,中核核燃料项目并不是引起群体性事件的唯一重大工程。近年来,我国已经发生了许多因项目而起的群体性事件,如四川什邡钼铜项目,江苏启东王子造纸项目,福建厦门、大连福佳大化、宁波镇海、云南昆明PX项目等都出现过类似事件。
这些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由可能存在环境问题的投资项目所引起。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简称中咨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李开孟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表示,这些因工程项目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参加人数更多,社会影响较大,地方政府更应重视其风险的化解。但现实中,地方政府处置社会冲突的能力往往显得非常有限,许多完全可以提前化解的矛盾,由于处置不当而逐步激化并产生严重后果。
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首席社会发展专家斯考特·弗格森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也表示,人们反对项目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对项目建设内容以及项目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是很了解。
项目单位往往在宣传项目的效益方面花很多精力,而对于项目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愿意提及甚至回避。而当地社区和老百姓最关心的恰恰是项目可能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于是从各种非官方渠道打听消息。这些非官方渠道得到的信息有些是不完整的,不准确,甚至有些是虚假的。而且这些信息当中往往很少包括项目准备采取的减缓或补偿措施。最终因为信息不透明导致了人们对项目进行强烈抵制。等到已经发生了抵制事件或被媒体曝光,项目单位被迫公布项目潜在的负面影响但又强调其减缓措施很有效。而此时,人们已经对项目单位以及他们公布的信息和减缓措施失去了基本的信任,甚至一些合规的项目也受到抵制。
在他们看来,这类由工程项目引发的维权事件,大多可以在项目建设前期预防和化解,然而,稳评制度这项用于“事前维稳”的新制度,在现实中存在诸多问题,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大项目“邻避”挑战
2012年7月2日,因担心四川省什邡市宏达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当地部分群众到什邡市委、市政府聚集,最终逐步演变为了群体性事件。
据地方政府所述,该项目是经国家多部委从环保各方论证安全的前提下批准的,该项目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冶炼技术和装备,处理原料钼精矿、铜精矿,有充分保障并进行最严格的防渗处理,不会对周围地下水、地表水产生影响。该工艺循环回用处理后,将实现“零排放”,对周边及下游水体不会产生影响。按照环评要求,钼铜项目的治污设施建设占项目总投资的14%,全部采用国外先进技术,高端的治污设备对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将严格控制,最大限度地控制污染。同时,钼铜项目开工建设后,环保部门还将在施工现场安装监测设备并配备监测人员,对工程进行全方位观察测评预防应急,其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在大气(空气)环境上是自然科学的,产生出的固体废物全部外售综合利用,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虽然从环评的审批流程观察,宏达钼铜项目的环境评测工作手续齐全,但是其公布的信息却非常不足。国家环保部官方网站曾在2012年2月28日对项目进行了审批前的公示,并于3月26日正式作出批复,其在2月28日的公示中显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4万吨/年钼冶炼系统、40万吨/年阴极铜冶炼系统和自备电厂3个部分,工程实际总投资67.24亿元,其中环保投资9.6547亿元。”此外,没有任何相关环评信息。
一个合规的项目,因严重缺乏与公众的沟通而引起群体事件,类似事件已经在近年发生多起。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并非中国所独有,在工业化国家都曾发生过,被称为“邻避”效应NIMBY(Not in my backyard),即“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效应,就是指强烈反对在自己住处附近设立任何有危险性,不好看或有其他不宣情形的事物,具体到一些建设项目,人们对项目可能产生的事故、污染、噪音等表现出的关切。
“目前中国中等收入阶层逐步壮大,公民环保和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公众对社会公平和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要求越来越高”,李开孟说,“类似这些这样存在环境和安全敏感性项目,引起的‘邻避效应’如果处置不当,会成为群体事件的导火索”。
在他看来,目前中国已经明显进入了群体性事件突发期。根据上海投资咨询公司社会风险评价部主任秦春在媒体披露的数据,1994-2003年,我国各类群体性事件数量年均增长17%,参与人数平均每年增长12%,由73万多人增加到307万多人,其中百人以上的由1400起增加到7000起,增长4倍。2011年,群体性事件上升到了17万起。
李开孟表示,突发性群体事件按照内在性质,可以分为经济维权事件、社会泄愤事件和政治骚乱事件等3种形式。后两类事件主要依靠政法维稳等手段来解决。其中,社会泄愤事件可能会由项目的经济维权引起,当经济维权事件发展到出现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时,就演变成为泄愤性公共事件。
维权事件的发生是因为项目的投资建设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他们要求获得相应的补偿。在正常的维权活动中,行为者的诉求是寻求体制性的解决渠道,如通过对话和谈判,寻求司法和行政调解等。如果这些方式都不能解决问题,当事人就可能集体上访,游行示威,破坏公共秩序,直至暴力对抗。
“我国绝大多数群体性事件都是维权事件,都是当事者在现行体制范围内希望以合法手段来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这些事件只是一种民众表达利益诉求或情绪的方式”,李开孟表示。
但在这些事件中,地方政府处置社会冲突的能力往往显得非常有限,许多完全可以提前化解的矛盾,由于处置不当而逐步激化并产生严重后果。这就形成了“起因很小,基层反应迟钝,事态升级爆发,基层无法控制,震惊高层,迅速处置,事态平息,社会伤痛难平,酝酿新冲突”的维稳怪圈。
稳评流于形式
斯考特·弗格森表示,“粗略的项目规划和草率的选址经常会引起动荡和冲突。项目单位应该意识到这些风险并通过避免影响、最小化影响以及足够的减缓措施来管理这些风险。我个人更倾向于更严格的社会评价”。
继《暂行办法》之后,201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出台《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简称《编制大纲》),对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的内容提出了一般性的原则要求,但并没有给出全国层面能够通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稳评具体分析框架、分析方法和评判标准,而是希望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的原则性要求,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区、本行业特点的项目稳评具体操作规范和风险评判标准。
在李开孟看来,现实中项目的稳评很多都流于形式,这也是其没有起到化解社会稳定风险作用的主要原因。
“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这方面的工作在全国各地并没有启动,而且也没有看到启动的任何迹象”,李开孟表示。此外,在他看来,一些项目业主单位及地方政府开展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很多项目单位和地方政府开展项目稳评工作,只是迫于申报项目的编制要求而不得不为之。
依照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分为高、中、低3级,稳评报告是项目核批的重要依据,只有评为“低风险”的项目才能获批,而风险等级的审核权在地方政府。“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各地方、各部门上报的拟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及评估报告,无论项目本身真实的社会稳定风险情况如何,稳评分析及评估结论全部都是‘低风险’等级”,李开孟说。
“事实上,地方政府难以自我否定”,中咨公司教授级高工徐成彬表示,“虽然他们也不希望发生社会稳定风险事件,但在‘GDP至上’的现实诱惑下,决策者可能心存侥幸,冒险闯关,迫使项目稳评报告做出有违事实的结论,为GDP让路。因此,将项目稳评的前置性审查权交由地方政府负责,从行政机制上很难保证实现《稳评办法》出台的初衷”。
“从逻辑上,将社会稳定风险等级的决定权交给社会稳定风险管理的责任承担主体具有合理性。但是,逻辑上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具有现实中的有效性。由于地方政府追求GDP高速增长的内在冲动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经由地方政府报送的拟建项目,无论实际上的社会稳定风险状况如何,其稳评报告所出现的评估结论必定是低风险,除非地方政府不支持这个项目”。李开孟说。
从建立项目审查制度体系的角度看,当前的项目稳评机制,与“环境评价”“土地预审”“节能评价”等一起,都成为项目审批或核准前置性条件。但是报送中央政府审批或核准的投资项目,“环评”由国家环保部负责,“土地预审”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节能审查”由投资主管部门负责,“稳评”决定权事实上交给了地方政府。
“如果像环评、土地、节能等职能审查一样,由更高一级的政府部门来审核项目涉稳问题,不仅一定程度上遏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而且项目稳评的客观公正性也可能更高”,徐成彬表示。
虽然稳评的初衷在于加强社会稳定风险管理,但现实中,项目稳评也并非万能的钥匙。
“项目稳评仅能在有限领域内发挥因工程项目所引发的经济维权事件的预防作用”,李开孟表示,“希望通过项目稳评预防所有的群体性事件是不现实的;有些地方虽然开展了项目稳评工作,结果却照样发生群体性事件,例如云南昆明化工项目、广东核燃料项目等,但由此而否定项目稳评的积极作用是不客观的”。
斯考特·弗格森也表示,有一些项目也许可以提供双赢的解决方案,但大多数项目在效益和成本的分配上并不公平,也就是说有人受益而同时其他一些人遭受损失。对于这些项目,需要准备足够的减缓措施以确保一个公平的结果,但往往法律上又没有强制要求。项目单位认为那些减缓措施会增加项目的成本因此尽量简化,只要受影响人境况不会变差或不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不是确保受影响人能与其他人群一样真正从项目中受益。
“这仍然是一个挑战,尽管现在有些受影响人已经开始要求更公平的对待”。斯考特·弗格森说。
链接
大项目引发群体事件
厦门PX项目
一、厦门PX项目概况
厦门PX项目是指由台资企业腾龙芳烃(厦门)有限公司在厦门海沧投资建设的“腾龙芳烃(厦门)有限公司80万吨/年对二甲苯(PX)及整体公用配套工程”。该项目于2004年2月由国务院批准立项,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项目建议书(发改工业[2004]264号),2006年7月获核准(发改工业[2006]1334号)。厦门PX项目于2006年11月开工建设,原计划2008年投产,总投资额108亿元人民币。项目选址于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南部工业区,距最近的居民区不足1.5公里,距厦门风景名胜地鼓浪屿约5公里,距厦门岛约7公里,项目区5公里范围内的人口超过10万。
二、厦门PX项目群体抵制事件
项目开工后广受质疑。2007年3月,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发起,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签名的“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提案”在两会期间公布,提案认为该项目区离居民区太近,如果发生泄漏或爆炸,厦门百万人口将面临危险。但该提案并没有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厦门市政府的关注。
同年5月末,一些厦门市民通过短信等渠道获取了关于PX项目与环境污染的相关信息,数千名市民在6月1日以“散步”的名义上街游行。游行人士占据主要街道,要求厦门市政府终止兴建化工厂的计划,期间游行者与武警发生冲突。数小时后,游行人群和平散去。6月2日,游行继续进行,后由于大雨,游行人群散去。
三、项目后续处理
2007年6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各方专家,就厦门PX项目进行总体规划环评,该环评报告于12月5日对外公布,认为该项目选址是不合理的。12月8日,厦门市委在厦门网上开通了“环评报告网络公众参与活动”的投票平台,截至投票结束时,共有5.5万张票反对PX项目建设,3000票支持。12月13日,厦门市政府针对PX项目召开市民座谈会,在49名与会的市民代表中,超过40位明确表示反对该项目建设。12月14日,厦门市政府针对PX项目召开第二场市民座谈会,在97名与会的市民代表中,约有62名发言,其中50余名明确表示反对。
2008年12月16日,福建省政府针对厦门PX项目问题召开专项会议,根据总体环评、民意调查结果,会议决定迁建PX项目。考虑到该项目对福建省石化工业,尤其是聚酯化纤产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厦门市政府、漳州市政府与投资商友好协商沟通,同意将该项目以及另一“翔鹭石化企业(厦门)有限公司150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2期工程”项目(属PX下游项目,于2006年10月获得国家核准),一起迁至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进行建设。上述两个迁建项目名称分别变更为“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80万吨/年对二甲苯工程”及“翔鹭石化(漳州)有限公司150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工程”。两项目重新编制了申请报告,并于2009年3月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继而启动了工程建设。
2012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具文同意腾龙芳烃项目因原料变化进行建设方案调整。但由于该方案调整未报经环保部门批准,项目曾于2013年1月遭到国家环保部处罚。目前,该项目已经通过国家环保部审查,工程已完工,进入试运行阶段。但因近期试运行过程中发生一次管件破裂爆炸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项目仍在进行隐患排查,并等待漳州市事故调查报告出台,尚未投入正式生产。
该迁建项目作为龙头项目,为福建省打造古雷国家级石化区奠定了基础。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开展对《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发展规划》的审批工作。
镇海炼化一体化扩建项目
一、镇海炼化一体化扩建项目概况
镇海炼化一体化扩建项目(即“中国石化(600028,股吧)镇海炼化分公司扩建15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依托镇海炼化分公司对已辟厂区的扩建项目。该项目选址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占地面积约422公顷。项目投资方为中石化下属规模最大的炼油企业——镇海石化,总投资估算约558.73亿元。该项目是由国家化工产业振兴计划所确立的国家生产力布局重点战略项目,预计扩建后企业总规模将达3800万吨炼油、200万吨乙烯。项目建成后,镇海炼化将成为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综合炼油石化企业,同时会使浙江形成4000万吨/年炼油、220万吨/年乙烯的产能,建成全国最大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于2009年开始项目申请报告的核准程序。但由于受用地预审、环评、安评、企业自身等诸多因素影响,项目方案不断调整,导致目前核准程序仍处于委托评估阶段。
二、镇海炼化一体化扩建项目群体抵制事件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以来,多次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如宁波LG甬兴化工有限公司的丙烯腈泄漏事件、澥浦镇化工厂偷排有毒气体事件等,周边生活群众对该地区环境问题极为不满。
从2012年10月初开始,镇海炼化一体化扩建项目区周边部分村民就项目落户后的相关环保及村庄搬迁问题到镇海区政府信访。同年10月22日,湾塘等村近200名村民,以居住点距离化工企业过近为由,集体到宁波市镇海区政府上访,要求尽早将村庄拆迁纳入新农村改造计划,并围堵了城区一交通路口,造成群体性事件,后该事件进一步引发了宁波市区内的群体抗议事件。
针对这一事件,10月24日凌晨,宁波镇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镇海炼化一体化项目有关情况的说明》。提出按照环保部门要求,执行最严格的排放标准,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对工艺产品方案和主体装置组成进行优化,但该《说明》并没有得到群众认可。10月26日、27日、28日,游行群众继续聚集,并与警察发生冲突,甚至出现部分群众冲击国家机关现象。
三、项目后续处理
在发生群体性事件前,该项目方案实际已经基本确定并完成了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后由于该事件影响,2012年10月28日,宁波市政府明确宣布坚决不上PX项目。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停止推进,再作科学论证,中国石化又重新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前该项目仍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环评阶段。
大连福佳PX项目
一、大连福佳PX项目概况
大连福佳PX项目是中国最大的PX项目之一,投资方为大连福佳集团和大化集团(福佳集团占51%股份)。该项目位于大孤山石化区,占地80公顷,共投资95亿元,预计年产对二甲苯(PX)45万吨。2005年12月23日,福佳大化PX项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发改工业[2005]2748号)。
2006年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正式设立,负责项目建设和运行。该项目作为老牌国有化工企业——大化集团整体搬迁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子项目,被大连市列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项目和“大连市政府六大重点工程”之一。2007年10月项目开始动土施工,2008年11月18日完成装置建设,2009年5月试生产并于6月21日正式运营。
由于该项目在设计、建设过程中,根据市场情况将生产规模变更为年产70万吨PX,厂址位置也有所变化,企业于2009年再次申请对《变更申请报告》进行核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于2009年9月30日出具《关于同意调整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PX项目建设方案的复函》(发改办产业[2009]2067号)。
二、大连福佳PX项目群体抵制事件
2010年7月,中石油输油管线发生爆炸时曾引发大连市附近海域的严重漏油和城区严重污染。同年10月,同一出事地点发生了第二次爆炸。接连的环境事故引发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引发大连市民强烈不满,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大连市民关注的焦点之一。
2011年8月8日上午,受台风“梅花”影响,海水冲击致使大连金州开发区福佳大化PX工厂的堤坝出现两段垮塌,每段溃堤长约三十几米,若海水倒灌,有毒物质将会大面积扩散,在当地引发恐慌。8日下午,央视记者对其采访被殴打,群众对此较为不满,成为集会游行事件的导火索。
8月14日,据新华社公布,约有12000多名大连市民到大连市政府门前集会,要求政府将该项目搬出大连,期间与武警爆发冲突但并未发生打砸事件。8月14日下午,大连市政府做出决定,停产福佳大化PX项目并对其进行搬迁。而后示威活动逐渐平息。
三、项目后续处理
虽然发生过群体事件,该项目实际仍在正常运行,但该事件推动了大连石化公司(炼油厂)的搬迁提到议事日程。2011年12月,大连市政府召开大连西中岛石化产业园区规划和福佳大化等大孤山半岛石化企业整体搬迁改造规划方案专家论证会,而后形成《搬迁规划方案》,提出以酝酿搬迁的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大连石化公司(炼油规模2000万吨/年)为龙头,打造长兴岛(西中岛)国家级石化区。(资料来源:据公开资料整理)
第五篇:社会主义如何应对未来挑战
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挑战
树立社会主义理想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具有的鲜明特征,在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无论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还是曾经的挫折和错误,都是在追求这个目标过程中的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形成,道路已经开辟,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要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还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
一.内在因素
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最大的危机是对社会主义理想的淡薄,是对社会主义自信的弱化。这个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的因素。世纪下半叶以来,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自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之后,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对变化了的资本主义还缺乏具有时代高度和科学深度的理论分析。特别是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以来,苏东剧变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随着对过去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阴暗面的揭露,社会主义制度和事业被严重污名化,这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党内和国内的思想混乱。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以追求效率优先的发展、引入市场机制的改革,以及延续了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方针,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导致社会迅速分化,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出现了偏离社会公正的导向。随着西方理论成学科地引进,在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去马克思主义化。在市场、产权、民主、自由、人权、公民社会、普世价值这些西方输入理论话语背后,同样也出现了要求中国走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主张。
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共产党人陷入了对个人利益追逐的旋涡而难以自拔。这种形势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当代世界,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使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经受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考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外在因素
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迄今为止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力图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扩
1张到全球, 同时也把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和弊病扩散到全球,从而给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第一, 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列强企图把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和消费主义的生产方式,扩张到世界范围,由此造成的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 生态平衡破坏, 各类类型的环境污染等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直接和间接地威胁着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 全球化把单个企业生产的计划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扩展到世界范围,把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市场经济体制配置资源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浪费性等弊病,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社会危机也转嫁给社会主义和其它发展中国家。
第三, 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展,不仅会加剧垄断资产阶级对国内外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和统治,导致世界范围内的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而且会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侵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对社会主义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
三.应对策略
首先,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创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经济发展时曾强调指出: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
第二,加速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第三,建立新的科技投入体系,增加科技投入。
第四,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
第五,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方针,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其消化、吸收与创新,作为加速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
目前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未来前景我们还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我们对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不仅没有丝毫的忧虑,相反我们深信,无论21世纪社会主义面临何种挑战,它必将像一个多世纪以来成功应对了各种挑战并创造了光辉业绩那样,在21世纪继续成功应对各种挑战,再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