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老龄化时代社区养老的建议

时间:2019-05-12 18:2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城市老龄化时代社区养老的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城市老龄化时代社区养老的建议》。

第一篇:关于城市老龄化时代社区养老的建议

关于城市老龄化时代社区养老的建议(实地研究)

—s实地研究

“社区养老“操作化的需求与现有医疗体制间的矛盾

做好社区养老服务各方面的扶持工作

关于城市老龄化时代社区养老的建议 —--————————————————————————于山东省泰安市的实地研究

马蓉

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文法系山东泰安271019

摘要:当前泰安市已经进八人口老龄化阶段,而人口老龄化对泰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正确把握泰安市人12'

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对于促进泰安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泰安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为例,在实地调

研的基础上,对社区养老服务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社区养老泰安建议

1.社区养老服务面临的几大问题

泰安目前老年人I=I比例已经达到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现出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等趋势。尽管对社区养老服务确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多层次与宽领域的服务覆盖,但由于正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1.1日益增长的养老资金需求和资金来源的矛盾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对居家养老的需求大量增。老年服务这一产品具有一定公共性,需要政府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所以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居家养老服务又急需迅速发展,单独依靠政府投资和少量民营资本的运作无法承担起这一需求,因此需要居家养老工作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

1.2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与现有医疗体制间的矛盾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泰安市部县区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正在得到缓解。出于对健康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老年人群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目前医疗体制中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现象仍然存在,咨询指导、疾病预防干预等老人需求较为集中的项目发展仍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迫切需要在这一问题上有所突破。

1.3自身需求多样化与单一服务手段间的矛盾

现代社会多元化的趋向使老年人群对养老的期望值增高,传统的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对老年生活品质的高水平需求,对养老服务服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也有一定要求,希望能够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项目。目前多数服务机构受人员和资金等限制,服务机构的手段、提供服务的品质和服务人员的素质都不能满足地区老年人I=1的需求。目前活跃在泰城养老服务中的大部分从业人员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教育或有关老年服务知识的培训,很难提供符合老年人多元需求的养老服务,服务手段相对滞后。同时还存在居家养老存在服务专业化程度低,老年服务设施少、规模小功能单一等突出问题。

2,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几点建议

针对泰安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应从政府、资金政策和人力资源等各个层面着手,不断改进与推进相关工作,建议如下:

2.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应该扮演好主导者、扶持者以及协调者角色,政府必须做好主导工作。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一,政府必须立足于整个城市的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应在全局上把握社区养老服务的职能、作用范围和总体框架,在养老服务需求的评估、养老服务供给状况的监督与管理等领域发挥主体作用。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第二,政府必须做好社区养老服务各方面的扶持工作,包括资金扶持,如财政拨款、活动经费、提供社区服务补贴和奖励等,以保证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资金充足。

2.2加强政策引导

养老事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事业,具有公益性与微利性特征。尽管不少领域实现市场化运营,作为政府来讲,必须给予政策引导与必要扶持,否则难以为继。从世界范围看,对于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市场运作,政府一般都给予政策支持,许多国家在贷款方面大行方便,或者免收土地出让金以及减免税费等,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养老事业按照“公益性事业,市场化运作”的机制运行,走产业化道路。所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入手:其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国家和地方政府都要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养老事业,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其二,进一步优化供给方式。降低收费标准,扩大受惠范围。再次,倡导以政府拨款、企业和社会赞助、个人捐赠等募集资金的方式,设立养老志愿基金,为养老服务事业的公益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3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人力培养体系

社区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建设必须双管齐下—— 既注重现有力量的发展,又注重后备力量的储蓄,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规模化、多样化和高层次的养老需求。在当前,仅仅依靠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强化社区养老

服务人力培养体系,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保证社区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建议:其一,培养一支具备现代社区养老服务理念、知识、方法和技巧的专业化队伍,走一条专业化和职业化道路。其二,打造一支制度化、常规化与规范化的社会志愿者队伍。目前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志愿者的力量,适时地弥补空缺,维持平衡。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专门机构对泰安志愿服务者进行统筹管理,统一分配,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服务的均衡化与普及化。应依托各种基地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力度,坚持阶段性培训和长期性培训相结合,提高志愿者素质,改进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最后,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依托社区借包平台,在社区普遍建立“空巢”家庭、独居老人、病残老人、高龄老人信息库,将其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子女联系方式、所需服务项目等相关资料输入电脑,一户一档,进行实时动态化管理,建立便捷有效的养老服务网络也是今后一个重要的工作和服务。

参考文献

[1】丁美方社区照顾——城市老年人的赡养方式新选择[J]_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王凯玢阮云龙.新世纪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JJ_jE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4年Ol期.

[3】眭小琴,赵宝椿,李田,万仲平发展我国老年体育的意义与对策[J】 b京体育大

学学报2006年l1期.

[4]邓锁制度学习与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6年02期.

[5】耿亚男.宋言彘城市老龄化时代社区养老的新途径一基于苏州市的实地调

研上海城市管理,2011年O1期.

山东科技大学“春蕾计划”

第二篇:浅谈人口老龄化和养老

浅谈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养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也随之延长,再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在二十世纪末期已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行列,并且如今还有不断加速发展的趋势。而在这一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的养老问题也日渐严峻,因此,本文就根据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四一二家庭银发浪潮

一、现状分析

1.老龄化特点: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2.02亿,老龄化水平达14.8%,且每年以

近800万的速度增加。

具体来看:①老年人口基数大。60岁以上老年人口是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

亚洲老年人口的1/2。

②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从1980年到1999年到1999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就基本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龄的转变,而英国完成这一过程大约用了80年,瑞典用了四十年。

③高龄化趋势明显。近年来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约4.7%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目前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约占老年总人口的9.7%。

④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上海大约是在2010年左右才进入,相差约30年。

⑤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至10000美元左右,在我国目前尚不足1000美元,是典型的“未老先富”国家。预计到2030年,中国每四个人都会有一个超过60岁的人,“银发浪潮”已不容忽视。

2.养老现状:如今,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使一对夫妇养育四个老人的情况也随处可见,年轻夫妻,不仅面临工作压力,还肩负着养老与教育子女的责任。而且,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养老制度完善上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难满足人口快速老龄化的态势。

二、写作目的通过对我国老龄化和养老的现状分析,找出目前我国养老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我国那些老年人提供一个新型的养老模式,既可以缓解四二一家庭的沉重负担,也可以通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引起大家对养老问题的关注。

三、养老出现的问题

1.家庭

①代际冲突。老人随着年龄增大和长期的赋闲在家,一方面老人内心的孤独感也会增加,总会感觉无所事事;另一方面由于与子女相处时间越来越长,与子女由于生活习惯、观念不同等出现的代际冲突也会越来越多,而且有的家庭是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这样年轻一辈和老年人之间所持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各种矛盾也会随之滋生。

②子女负担加重。由于年龄的增大,老人们的身体势必会或多或少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现今“四二一”家庭越来越多,中年子女开始面临事业、孩子和养老三方的问题,是以造成 “四二一”家庭面临巨大的精神与经济压力;越来越重的经济负担使得养老单依靠家庭力量已有些不足。

2.养老机构:

①床位缺乏。由于老龄化的激增,老年人数越来越多,使老年人对于机构养老越来越热衷,但是养老机构设施不全,无法完全提供充足的床位和房间。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现有各类老年人养老服务机构4万余个,床位约170万张。按照现有

1.45亿老年人口、5%的老人需要人住养老院来计算,将需要约700万个床位,这与现有17万个床位相距甚远,仅占总需求0.24%,总体来说,我国养老机构床位缺口数大、入住率低,形势不容乐观。

②功能单一,无法满足老人的实际需求。我国绝大多数养老机构仍是以“养”为主,仅满足于让老年人吃好、住好,康复、医学护理、精神慰藉服务项目很少,甚至是空白,不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

③服务人员素质低下。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低部分养老机构中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聘用的服务人员则多是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而且上岗后得到专业训练的机会又很少,对于老年病的护理和一些基本生活护理技术缺乏了解。更有甚者,由于养老机构的工作相对繁重和枯燥,使得有些服务人员出现态度差、虐待老人现象,使得老人对养老机构形成了一种极差的印象。

四、应对措施

1.家庭:

为了解决家庭中出现的代际冲突和子女负担过重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告别传统的全天居住,换为一种“托老所”的方式,即是平常子女上班时可把老人送到机构,而在子女周末和节假日休息的时候可将老人接回,这样一方面缓和了子女与老人之间的代际冲突,也通过老人们之间的多样活动,让他们的晚年更加多彩,缓解了年老孤独的感觉,给他们心灵带来慰籍。另外,不用整日在养老机构居住,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上班子女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子女在照料父母及工作的冲突。

2.养老机构:

①在床位缺乏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出台一些具体的政策支持养老机构床位的增加与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老年人的机构养老生活能够过得舒适和安逸。同时也可以发挥其号召力,不断宣传养老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以吸引社会募捐,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使得机构养老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

②面对功能单一,不能满足老人们的实际需求的问题,养老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a.多招募志愿者来和老人一起来参加社区文化活动,不仅增加热闹的气氛,而且年轻人的到来也会让老年人感受到青春的活力,另外,志

愿者的支持也会减少对养老机构人员的使用。

b.养老机构可在节日时候,邀请老人的家人一起参加家庭活动,既可以

增加子女对老人所在的养老机构的了解,从而放心的将老人交给养老

机构,又可以增进老人与子女的感情。

c.养老机构应该不断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投入养老的队伍中,尤其可

以争取一些主营休闲、娱乐的企业的支持,例如,一些农家院、采摘

园等,为老人提供一些户外活动。

③在服务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上,我认为养老机构应该不断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人员的质量和水平,让老人有一种家的归属感,同时养老机构也可以博得政府的支持,让政府坚强监管力度,对服务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另外,养老机构也可以采取奖惩措施,让老人投票选择服务水平和态度比较好的人员进行奖励,对那些态度较差的人员采取劝说教育的方式,使其改正,严重者采取罚款或辞退,或者送交行政部门惩处。

五、结束语

在如今的养老环境下,虽然政府已做了很大努力来改善养老状况,但是养老关系着社会各项发展,要想成功解决老龄化对于养老造成的压力的问题,还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最后,期待以后通过政府、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得老年人能够有一份安适的老年时光。

六、参考文献

1.牟 莹《浅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养老制度》

2.林宝《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带来的挑战和改革方向》

3.李业俊 何瑞银《 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思考》

4.谢霞《养老之忧何解?》

5.苏永刚《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健康养老模式分析》

第三篇:城市社区养老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城市社区养老研究——以中山市XX社区为例

摘 要

社区养老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在传统的家庭养老基础上发展起来运用社会资源的新型养老模式,它能够满足老年人社会化的需求,受到社会很大的关注。本次论文研究主要以中山市开发区张家边社区为研究对象,对社区养老的服务体系、内容、对象、服务的提供模式、评估与监督体系进行了解与研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且梳理、归纳、比较和分析了国内外社区养老的实践经验等,研究提出可供参考的社区养老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社区养老,人口老龄化,服务模式,社区发展

I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Study on urban community endowment——Taking XX community in Zhongshan city as an example

ABSTRACT

Community endowment is adapt to an ageing population and the change of family structure,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family endowment with the model of a new type of social resources endowment, it can satisfy the demand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the elderly, a lot of attention from society.This paper studies mainly in zhongshan city development zone Zhongshan Zhangjiabian commun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ommunity endowment service system, content, object, service providing mode of understanding and research, 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system, analyzes its research, analysis of community endowment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and combing, induction,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community endowment at home and abroad, etc., to study and put forward some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ndowment.KEY WORDS:

Community endowment,Aging population,Service model,Community development

II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

前 言.........................................................................................................1 第1章 社区养老概述................................................................................2

1.1 社区养老的概念...........................................................................2 1.2 社区养老选择的必然性...............................................................2 1.3 社区养老的现实意义...................................................................3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4

1.4.1 研究方法............................................................................4 1.4.2研究思路.............................................................................4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4 第2章 社区养老的相关研究....................................................................6

2.1 社区养老的研究理论——社会嵌入理论.....................................6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6

2.2.1社区养老的国内研究现状..................................................6 2.2.2社区养老的国外研究现状..................................................8

第3章 社区养老的服务模式..................................................................10 3.1 社区养老的服务体系、对象、人员与内容...............................10 3.1.1 社区养老的服务体系.......................................................10 3.1.2 社区养老的服务对象.......................................................10 3.13社区养老的服务人员.........................................................11 3.1.4 社区养老的服务内容.......................................................11 3.2社区养老的服务方式..................................................................12 3.2.1 “三共联动”方式:社工+护工+义工...........................12 3.2.3 “四师结合”方式:社工师+护理师+医疗室+保健师..12 3.3社区养老的经费安排..................................................................13 3.4社区养老的服务评估与监督体系...............................................13 第4章 城市社区养老面临的困难与不足...............................................15 4.1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且严重匮乏..............................................15 4.2 缺少专业人才,服务队伍素质较低..........................................16

III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4.3 养老服务资源匮乏,难以整合..................................................16 4.4 社区养老宣传力度不够,社会认知度低...................................17 第5章 完善城市社区养老的对策与建议...............................................19 5.1 拓宽筹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19 5.2 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养老服务队伍 19 5.3 合理配置资源,推动社区养老的资源开发与共享...................20 5.4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推进社区养老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20 结 论.......................................................................................................22 谢 辞.........................................................................................................23 参考文献...................................................................................................24

IV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前 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得到很大的改观,社会的医疗条件也得到极大的提高。随之而来的人口生育率的迅速降低与人均寿命的延长带来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快速提高。2015年底,老年人数量突破两亿人,其中在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数量达到2300万,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已达到3750万人。随着高龄老人、失能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多,老龄工作问题也越来越凸显,社会的养老资源、养老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应对现代老年人的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需求。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出现,社区养老越来越成为老年人选择的养老方式,也是符合我国城市老龄群体新需求的养老模式,是目前老年人相对比较期望的一种养老方式,它是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

社区养老具有服务成本低、覆盖面较广、服务方式灵活等优点。一方面,通过社区养老服务,可以让一部分家庭经济有困难的但又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得到良好的照料,能够起到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可以让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社区,享受着每天的服务便利,同时也可以从亲友等那里或得到情感上的慰藉与精神上的愉悦。而且,社区养老的发展既能弥补“四二一”生育模式下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又能迎合老年人对在家中养老的情感、隐私等需要。

尽管社区养老有着众多的优势并且符合着中国的养老实情,但在实际的社区养老模式的实践探索中,社区养老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地域性差异,各地发展参差不齐,而且其普遍还存在资金短缺、专业人员素质偏低且数量不足、评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中山市是社区养老的国家试点之一,在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上有着很大的先进性,我们通过对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实地探索、研究等,了解社区养老服务各类机构的现状,深度分析社区养老的服务模式、评估模式、发展模式等的优劣点,研究提出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为社区养老服务的良好发展提供参考与可借鉴之处。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1章 社区养老概述

1.1 社区养老的概念

社区养老,指老年人在家居住,由社区专业服务机构提供一种专业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用于满足老年人对于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方面需求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由政府和社会力量提供支持,体现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对于养老责任的共同承担。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养老,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养老压力的重要举措,对于养老事业的发展、社区的发展、社会集体意识与责任性的增强有重要的意义。

1.2 社区养老选择的必然性

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养老的提出是必然的,它是人们基于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机构养老的缺陷,以及社区养老所具有的覆盖面广、经济压力相对较小、能够满足老人情感需求三个特点而做出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家庭养老基于计划生育政策下,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四二一化使得这种养老模式所带来的就是一对年轻夫妇需要赡养四位老人并抚养一个孩子。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年轻人面临着非常大的情感与工作压力,本身的养老功能已经相对的弱化,更难以应对日渐增强的养老压力。并且在越来越多的跨地域性职业流动时,许多子女与父母身隔两地,不能或者难以很好的照顾的老人,由此所带来的必然就是家庭对于老年人的照料功能弱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

另一方面,机构养老虽然能满足部分老人的养老需求,但是我国的养老压力是基于人口快速化进程快与国家未富先老的国情下提出的,老人数量整体数量庞大与国家人均GDP经济较低。机构养老所需庞大的资金支持,其高收费的标准是大部分家庭都不能接受;而由于机构养老服务的高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标准等其覆盖面很低,有限的床位等不能充分覆盖大部分老人家庭;机构养老的集中性与程序化管理使老人不能满足其情感需求,并且容易造成老人的隔绝状态,不能满足其社会化需求。

社区养老在此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其具备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优点,但仍处于探索之中。

1.3 社区养老的现实意义

社区养老的提出与推广基于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以及国外的社区照顾模式,于2000年开始在全国陆续推广。社区养老模式之所以得到倡导和推进,是因为它是当前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也是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养老发展的现实意义重大,具体表现在:

其一,社区养老成本较低,有利于养老服务的普及化。社区养老相对比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具有很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社区养老服务成本较低、服务覆盖面较高、服务方式比较灵活多变、可以多层次利用社区的养老资源、降低家庭和政府的经济负担,使得社区养老服务能够普遍惠及更多的有需求的老人。

其二,社区养老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有利于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老年人年龄较大,有着更多的对于情感的需求,更加的重视亲友关系,而街坊邻居、亲朋好友、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对于老人来说意义重大,在情感慰藉、心理抚慰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老人在社区养老能够感觉到更多的安全感、亲切感、幸福感,而对于社区养老服务来说,也具有更多的对于服务方式的选择。

其三,社区养老具有很强的就业容纳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就业。社区养老的服务需要很大一部分的家政、医护、保健等人员,这些需求提供一个社区就业平台,社区养老的服务队伍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本地区,四五十岁的下岗职工、困难就业群体等服务队伍寻找的对象,经过培训后便能为社区养老、为自己家庭贡献极大的力量。

其四,社区养老有利于促进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社区养老将老年人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居家与社会化的服务相结合,有助于缓解家庭养老压力,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养老倡导志愿服务和居民互助,有利于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护老、团结互助的良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2.搜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做初步分析; 3.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数据;做实地调研,以了解具体情况,并借鉴其成功之处。

1.4.2研究思路

1.面对“未富先老”的国家社会经济与人口老龄化速度不相协调的现状,从理论上探寻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开展的依据;

2.实地探寻发展速度较快地区的社区养老发展现状及服务的综合模式,吸取其相关成功经验;

3.结合目前的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与国内外社区养老的相关经验,提出改善社区养老发展的措施。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养老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虽然目前由于探索、实践经验等不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社区养老仍是目前老年人最期望的养老方式,它是当前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

社区养老具有成本较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诸多优点,它可以用较小的成本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通过社区养老服务,可以让一部分家庭经济有困难但又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得到精心照料,从而对稳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固家庭、稳定社会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而且还可以让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社区,享受每天的服务便利,同时也可以从亲友等那里或得到情感上的慰藉与精神上的愉悦;社区养老的发展既能弥补“四二一”生育模式下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又能迎合老年人对在家中养老的情感、隐私等需要。

尽管社区养老有着众多的优势并符合中国的养老实情,但社区养老在中国的实践还存在资金短缺、专业人员素质偏低且数量不足、评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我们通过对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实地探索、研究等,了解社区养老服务各类机构的现状,深度分析社区养老的服务模式、评估模式、发展模式等的优劣点,研究提出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为社区养老服务的良好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之处。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2章 社区养老的相关研究

2.1 社区养老的研究理论——社会嵌入理论

社会嵌入理论经过发展成为社区养老的基础理论,其代表人物是格兰诺维特,他认为个人是嵌入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网络内。个人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网络才能从社会上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等,个人与社会关系网络紧密相连,而不是孤立的。

社会嵌入理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一体的,个人不能脱离社会做出某种选择与行动。个人与社会仍需要继续的互动与融合,老人也需要继续地社会化,以满足其需求。

老年人面临着很大的角色转换所带来的压力,需要适度的社会化以形成这样的转变。其面临的角色转变有:(1)劳动角色转换为供养角色,这容易使老年人产生无用感;(2)父母角色转换为祖父母角色,这使老人面临着子女可能分家所带来的情感缺失,以及可能进入“空巢”家庭、健全身体的突然失去,如疾病并可能面临肢残或死亡、配偶的突然失去,如丧偶并带来心理健康上的问题;(3)职业角色转换为情感角色,如职业角色面对家庭情感角色时,很容易出现在退休后出现角色模糊以及产生冲突等。

这些都是老人可能面临的问题,可能在其生活中影响比较大。社区养老是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各种服务,可以使老年人在角色转换过程中更好的应对。通过不断的学习、互动等逐步适应自己的角色转变,不断的社会化以应对可能面临的压力。老年人适度的社会化需求也是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存在、发展的意义。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2.1社区养老的国内研究现状

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虽然仍在初步发展阶段,但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是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国内的一些学者等也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性的或者专业性的观点。

1.我国的社区养老是基于人口老龄化速度压力与未富先老国情下提出的,虽然发展时间短暂,但是社区养老内容已经比较丰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对社区养老的认识,社区养老的内容和内涵仍在不断深化、改变、丰富。现阶段的社区养老具有: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精神慰藉、老年教育的功能。

2.对老年人的社区福利性服务也是社区养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1)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服务,如午餐提供、家庭代购、劳务服务等;(2)老人寄养服务,如养老院等福利养老设施的兴办,集中收养、供养无人供养等达到供养标准的老人;(3)老年人文化、娱乐服务,如老年公园、老年阅览室、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的开办,老年沙龙、舞会、乒乓球等比赛的举办;(4)老年人心理辅导服务,如举办老年心理讲座、心理咨询、情感交流会等。

3.我国的社区养老整体上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但是地区差异性比较大,发展程度、速度很不平衡,需要政府与社会的进一步的推动。现在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与老人的需求不相符合,难以满足社区老人普遍的需求。目前主要有以下问题:社区养老服务覆盖面低、服务形式比较简单且单

一、缺乏专业且高素质的服务队伍、社区养老补助标准较高、社区养老的认知度较低、各类医疗、保健、学习、娱乐服务缺乏、志愿者缺乏等。虽然社区养老的发展是基于我国未富先老与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基础上,但政府与社会对于社区养老的认知度、认可度、重视度都较低,未能形成共同推动社区养老发展的合力。政府和社会对于社区养老的投入不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等是社区养老问题出现的渊源。

4.社区养老的发展也是推动小政府、大社会进展的一部分,其对于社区发展、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培育、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能够越来越快的推动公共服务的快捷化、便捷化、有效化发展,提升了社会的自我发展、更新、服务能力。

5.我国庞大的老年人口,使得社区养老服务作为一种福利服务推行及实现,社区养老更具有一种有限性公共服务的属性。社区养老不是单单政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府就能推行、贯彻下去的,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需要动员社会、家庭、企业、政府等多方面共同参与来推动社区养老的多样化发展,这也注定了我国的社区养老资金来源必须多元化、服务内容和方式必须多层次。我国社区养老的发展水平受社会保障机制影响很大,所以我国的社区养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福利性质,但又是一种有限的公共服务。

2.2.2社区养老的国外研究现状

1.英国的社区养老

英国是西欧老牌福利国家,其社区养老采用福利国家+社区照顾的运行机制。即政府以明令条文确定对老人提供福利服务,同时用社区照顾的工作模式推行服务,使老人像在家一样的感觉,得到社会工作模式的服务,使他们能够过上一种正常、较体面的生活。

英国社区照顾的服务体系主要由经理人、主要工作人员和照顾人员组成。他们相互相成共同维系着其社区照顾体系,经理人负责一定区域的老年人养老资金的筹放、工作人员的招聘与培训等;工作人员负责本社区内养老服务;照顾人员多为老人的亲友、邻居,政府给与其一定的财政补贴。

社区照顾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生活照料:居家服务、家庭照顾、老年人公寓、托老所等4种形式;

第二,物质支援:提供食物、安装服务设施、减免税收等;

第三,心理支持:医疗、康健、护理、心理治疗等;

第四,整体关怀:改善生活环境、发掘、利用社区的可利用养老资源以供使用等。

英国社区养老的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出资,在社区照顾上也体现出以政府为主的特点。很多服务设施都是由政府资助的,从事居家服务的工作人员许多也是志愿服务,至于收费的部分则由政府和老人共同承担,同时老人具有津贴补助等,确保老人能够在家体面的生活。

2.瑞典的社区养老

瑞典作为一个北欧福利国家,在社区养老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其采用着福利国家+自治团体的运行机制。瑞典法律认为,赡养和照料老人时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国家的责任,子女、亲属没有相应的抚养义务。

政府实行社区养老的按需分配,有需求的居家养老家庭可以向主管部门申请,至于福利服务的标准根据实地的评估、确认后采取一天一次或一周一次服务等。

养老服务实施过程,基本由地方自治团体所主导。地方自治团体负责制定服务计划,为老年人提供福利性的住宅,提供家庭人户服务。

其养老服务内容包括政府层面和自治团体层面两部分:(1)政府提供的家政服务包括:服务包括个人卫生、安全警报、看护、送饭、陪同散步等,只要是日常生活需要的,都可以提供服务;(2)地方自治团体提供的服务包括:清理家庭卫生、餐饮制作与照顾等;(3)建立日间老人活动中心,组织老人开展文娱、体育健身活动,为老人组织提供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如舞会等。

瑞典政府提供的家政服务等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经济条件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总体上是福利性的,即使最高标准的收费也远远低于市场收费标准。同时地方自治团体的服务、活动的资金由国家财政解决50%,由老年人自己承担50%。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3章 社区养老的服务模式

3.1 社区养老的服务体系、对象、人员与内容

3.1.1 社区养老的服务体系

以张家边社区为例,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结构主要包括: 1.老人日间护理中心主要是为白天缺乏家人照顾的体弱及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护理、生活照顾等方面的内容,如膳食、个人卫生、健康护理、护送看病等;

2.老人医疗保健中心为老人提供送药、体检、心理咨询及疏导、康复护理、健康调查跟踪及养身保健知识等教育方面的服务;

3.老人家务服务中心到老人家中提供各种家务服务,如居家清洁、帮助购物、料理家务、维护维修等;

4.应急救援中心主要是开通24小时老人服务热线,建立事故预警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并紧急处理老人遭遇的各种生活事故,进行有效的危机干预;

5.老年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是集中文体、教育、社交与日常生活辅助于一体的服务场所,满足老年人对文体保健、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等。

这些构成了社区养老整个服务体系,包含社区老人所可能需要的日间需求、医疗保健、文体康健、精神慰藉等,在实际的开展中能够比较全面的覆盖老人普遍的需求,至于一些个性化的需求还在继续的探索中。

社区养老服务,比较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等,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也更为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符合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的社区、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新模式。

3.1.2 社区养老的服务对象

中山市张家边社区的社区养老服务的对象是具有中山户籍,年满60周岁的辖区老人,采用会员制并且按照不同条件可按无偿、低偿、有偿享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受社区养老服务。

总体覆盖范围是整个社区居民,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居民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认同度不够以及社会的一种对于养老服务的购买观念与力度的不够导致真实的可服务对象很少,政府的对于社区服务的福利条件也是很大的影响。

1.无偿服务对象:优抚孤老、享受低保的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独居或仅与残疾子女生活的老人、市级以上劳模、百岁老人、六等以上伤残军人。

2.低偿服务对象:年满80周岁的独居或仅与残疾子女生活的老人。3.有偿服务对象:除了无偿和低偿服务对象以外的需要社区养老服务的老人。

3.13社区养老的服务人员

社区养老服务人员优先选聘具有中山市户籍的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员,尤其是“4050”人员。

张家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清洁与保安、服务人员大多采用“4050”人员,有专门的义工、志愿者组织,护工、医生等采用在职专业工作人员,辅助社工为辖区内服务对象提供各类社区服务。

中山市社区养老服务人员受到地区发展因素的影响,相对素质较高,生活水平整体也较高,服务意识也较强,在服务质量上比较专业和优良,但是距社区养老的成熟发展模式上仍有一定的距离。

3.1.4 社区养老的服务内容

社区养老的服务内容主要分为生活照料、安康维护、精神慰藉服务三个模块,包含居家清洁、餐饮、洗衣、理发、医疗、义诊、娱乐等部分。1.生活照料服务

(1)家政服务:包括居家清洁、餐饮照顾、上门维修等服务;(2)生活照料:包括个人清洁、卧床照料、洗衣、理发等服务。2.安康维护服务

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链接医务保健资源进行医务服务,进行安全协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助等服务。

(1)康复护理:提供疾病防治、五感训练、健康教育等服务;(2)医疗保健:提供医疗协助、健康义诊、家庭保健等服务;

(3)安全协助:提供社区安全评估与改善、紧急呼叫与危机处理、个人定位与定期探视等服务。3.精神慰藉

(1)个人辅导:提供情绪辅导、临终关怀、哀伤辅导、角色适应等服务;(2)文娱舒心:提供兴趣班组、文化沙龙、文艺表演、才能展示等服务;(3)义工服务:提供邻里结对、诚心交流、日常探视、社区参与等服务;(4)法律维权:链接法律资源、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权益维护等服务。

3.2社区养老的服务方式

3.2.1 “三共联动”方式:社工+护工+义工

1.社工:面向社区整合资源,建立老人之间的联系和支持,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专业个案、小组等直接跟进服务;

2.护工:聘用困难家庭中有就业需要的,如下岗妇女等组织成护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上岗、考核合格后为老人提供日常照顾等;

3.义工:由社区义工与高校义工组成,提供日常的探视和协助服务。

这样的服务人员的协调、联动的服务方式有利于整合人力资源的优势部分,综合的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

3.2.3 “四师结合”方式:社工师+护理师+医疗室+保健师

1.社工师:面向老人进行护理、疾病、健康方面的需求掌握并进行初步的介入以及转介,建立和推进“四师结合”的互动机制;

2.护理师:由具备护理资质的专门人员担任,根据老人的需要提供专门的护理服务;

3.医疗师:有医疗义工担任,为社工、护工所转介需要医疗介入的老人提供服务,并定期举办义诊、上门医疗诊断及反馈服务;

4.保健师:由保健义工担任,为老人的饮食营养、作息等提供保健咨询、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诊断及服务。

四师的结合可以比较综合完善的从医疗康健几个方面为老人提供全面的保健服务。

3.3社区养老的经费安排

社区养老服务政府补助经费主要来源于三种渠道:市福利彩票公益金、市财政资金、通过慈善会筹集的社会捐助资金。

享受无偿服务老人可以享受30小时/人.月的服务时间,合计360元/人.月;享受低偿服务老人可以享受20小时/人.月的服务时间,合计240元/人.月。

但是,在补助标准的审查与批准上的程序较为繁琐,许多真正需要补助额老人得不到及时的补助,而对应的社区养老服务的范围及人群也因此很受影响。而现在,帮助达到审批标准且有意愿获得政府资金补助的老人成功获取政府的补助也成为社工工作的一部分。

3.4社区养老的服务评估与监督体系

社区养老机构以市民政局及下属相关部门为指导、主管、监督主体,通过承办政府项目开展相关服务。

政府具有不定期项目资金、补助资金运作与服务对象资格审查等监督权力,同时有定期的服务评估项目,一般为委托第三方机构作为社区养老项目的活动评估方,通过对一定时期内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目标完成情况等评估作为项目继续进行的标准。而评估标准、机构或人员、跟进服务监督等由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制定。

现阶段政府项目的评估人员一般都非专业,如社区居委会人员、社区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干部等,比较看重短期的、表面的成效,如社区养老机构服务社区老人的数量、次数、举办的大型活动次数等,而往往忽视掉深层的、长远的社区变化,如社区意识的增强、社区变迁的提高、社区老人整体幸福感的提高等。在社区养老项目的监督上则比较全面,综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合、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对于社区养老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意义重大。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4章 城市社区养老面临的困难与不足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山市的社区养老模式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就其水平或者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而言,其仍然处在一个初级的发展阶段,尤其在专业服务队伍、资金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很大程度上一直制约着社区养老的发展。

4.1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且严重匮乏

社区养老是一种社会服务,其服务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的充足与否,稳定的资金也是社区服务发展的基础,但资金的不足现阶段正越来越成为阻碍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

现阶段社区养老的经费主要是由政府的部门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是其主要资金来源,但融资渠道普遍单一,而且社会上的力量也对此兴趣缺乏,较少涉足。

其实,资金缺乏现象在社区中普遍存在,比如中山市的张家边社区,资金来源于中山阳光竞标的政府购买的开发区社区项目,而且现在其资金很少有社会力量的参与,政府包办了居家养老中心的建设与相关指导意见后,剩下的相关资源的建设、大型活动的组织、志愿者与服务队伍的培养建设都由社工机构自己想办法,但是政府三年两百万的服务费用细算起来,需要社工机构一点一点的节约与另外寻找社会资金支持。这样在服务项目的拓展、服务质量的提升能方面都面临的政府限定资金的巨大压力。

资金的不足致使社区养老的服务覆盖面过小,可支持容纳社区老人过少;政府对于补贴对象的条件较严导致能够享受到政府购买的社区服务的老年人的数量较少,补贴标准也比较低,服务时间、水平、内容都比较低,不能满足社区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多样化、多层次、大规模的需求。社区养老服务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势必不能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4.2 缺少专业人才,服务队伍素质较低

社区养老的发展,服务提供的质量主要依靠于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批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服务队伍对于社区养老的健康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

但就目前而言,社区养老服务成员的专业化素养都偏低,而且依照政府指导意见,以社区内下岗“4050 人员”为服务队伍的主要成员,这些“4050 人员”以年龄偏大的妇女居多,实际工作经验虽然比较丰富,但是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即使经历了短期的服务技能培训,其服务质量仍然偏低,而且提供的服务基本限于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其对于精神护理、情感慰藉、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关注较少并且专业技巧匮乏。

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是中山市近年进行的有益尝试,但其数量太少,张家边社区的专业社工只有一名,其他是专业保健师、护理师等与多名社区下岗职工,与社区养老发展的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志愿者服务队伍都是高校志愿者与社区老年志愿者,其建设相对滞后,而且在组织、激励和培训机制方面存在着不健全、不规范等问题。在开展服务方面的随意性也比较大且规范度很低,养老助老服务的质量较低,可以在社区养老中发挥的作用尚且较小。而且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等的不合理,也在成为社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的限制因素。服务的工作内容繁琐、服务量大、工资报酬和社会地位较低等因素也导致着社区养老服务成员招聘困难、流动性大。

4.3 养老服务资源匮乏,难以整合

社区养老包含很多方面,需要社区内部医疗、家政、教育、咨询等服务资源的共同参与,这些共同构成了社区养老服务的体系内容,构成了社区服务的各个服务内容。因此,与社区内各个服务资源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对于社区养老的服务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而言,社区养老的发展仍然是一个政府热、基层冷的模式,虽然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国家大力有意愿并且采取各种措施推进社区养老的发展,但是在基层部门、社区、民众中其实影响力不大,而且也没有一种齐心合力发展社区养老的思维。在社区中就体现在,当选择用社区养老做牌子开展服务活动或者联系社区内一些具有养老资源的企、事业单位时,他们普遍变现出缺乏积极性、不愿意配合、不关心的一种态度,对于活动的开展、资源的开发利用影响很大,也影响着社区养老服务的多层次得服务与发展。

4.4 社区养老宣传力度不够,社会认知度低

社会的认知度与支持度对于社区养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社区养老的发展能够从社会对其的支持中获得充足的力量来源,包括资金、人力、精神支持、社会肯定、有利的消费观念、良好的沟通交流等,社会对社区养老理念的认同能够极大的促进社区养老的发展。

当前,我国面临着巨大的来自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压力,其所对应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样化、大规模的需求需要社区养老快速、良好的发展。

但是,现行的社区养老却一直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未能形成一种全社会关注、支持的社区养老氛围。其中,固然是由于宣传力度与推广力度的不足,社区养老发展的程度也是一种重要的因素,社会各界对于社区养老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还存在着很大的认知盲区。

养老从来是一个大问题,养老问题也从来是自古就有的,但是新型的社区养老仍然不是家庭与社会所普遍了解与接纳的,而且社区的养老服务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一方面,社会对于社区养老的认知不足导致社会的养老服务产业相对的匮乏与发展缓慢,难以应对大规模、多样化的老年养老需求。另一方面,家庭与老年人对社区养老的认识的不足导致一部分有服务需求的老人得不到对应的服务,但社区养老机构却缺少充足的可服务客源,而更多的老年人也并未形成花钱买服务的理念,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金钱化也不能接受。对于免费的社区养老资源、服务,老年人比较乐于接受,有偿服务可能就会得到社区的排斥了。大多数社区对于社区养老服务与资源的有偿化都不能充分的接受,例如张家边社区,尽管区域经济相对比较发达,但社区养老机构还是不能获得充足的服务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影响力、认知度和老年人及家庭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消费理念一直在影响着社区养老服务的覆盖面以及社区养老的发展。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5章 完善城市社区养老的对策与建议

5.1 拓宽筹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资金问题一直是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切的影响着社区养老工作的发展。因此,社区养老资金的多元化渠道拓展、多层次资金来源分配是社区养老服务的首要任务。

在社区养老发展的起步阶段,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的资金投入在社区养老资金来源中一直是第一资金来源与最多资金来源。所以,首先加大政府对于社区养老的资金投入与支持,这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过程。社区养老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政府必须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财政预算,把社区养老作为一个必须重视财政投入工程,并且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拓展社区养老资金覆盖面,以及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等采取各种措施支持、推进社区养老工作的发展。这些举措能够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的覆盖面的扩大、为社区养老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调动社会对于社区养老工作的积极性、为老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养老环境,是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5.2 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养老服务队伍

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对于其发展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服务人员的素质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也影响重大。每个人处在该处的位置上,社会的秩序才能得到保障,社会才能稳定良好发展。

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相对于餐饮服务、电话客服等是一项较为专业的工作,它是一项综合性与专业性都比较强专业工作。因此,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必须得到保障,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的社区养老服务队伍,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社区养老服务人员来源渠道,比如稳定的社会工作的专业社工来源、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机制、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职称与职业资质等。而相对应的,要完成这样的布局,社区服务人员与社会工作者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社会地位与工作待遇应该得到社会认可与逐步改善,社区养老工作应该得到逐步的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以及老年社会工作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建设一支有序的、可持续的社区养老服务队伍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国家应该鼓励发展专业技术教育,提升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社会应该鼓励、支持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对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进行适度的较高水平的认可,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老人的老年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一个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社区服务队伍能够极大的促进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直接推进社区养老的发展。

5.3 合理配置资源,推动社区养老的资源开发与共享

社区内部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对于社区养老的发展至关重要,社区养老在发展阶段具有缺乏充足资金、缺少专业人才、欠缺资源开发能力与可利用资源等弱点,常规的社区养老发展会受其影响很大。这些因素通过社区养老人员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缓解,但其主要是受社会客观环境的影响,通过社会的逐步发展,国家与社会的众多改善社区养老政策与举措的实施中,社区养老的各类条件、环境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政府应该重视社区养老发展带来的缓解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压力的作用、对于社区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政府应该重视并建立起社区养老专门机构,用于统筹社区养老发展,以及协调资源、分配资源、统筹、整合资源,促进社区养老充分发掘社区可利用资源的养老资源,协力促进社区环境的改善、社区意识的提升、社区养老资源的综合利用。

5.4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推进社区养老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社区养老在我国现阶段仍是一个比较新型的养老方式,在群众当中的认可度比较低,必须通过大力的宣传、引导,深化社区养老的理念,才能逐步的提高公众对其的认知度,才能更加良好、顺利的发展社区养老。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社区养老的渐序运行和发展对于政府与社会的作用巨大,不管对于老年事业的发展还是对于社区发展都有深刻的意义。

政府作为社区养老的受益者、推行者必须践行对于社区养老的社会责任感,必须通过广泛、持续的宣传工作使社会各界认识到社区养老的重要性,广泛地提高社区养老在各大养老模式中的地位。

政府可采取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对社区养老的形式、意义、作用等进行社区宣传,逐步引导一种社区养老服务的消费理念;引导全社会树立一种尊老、敬老、共同关心支持社区养老的良好氛围;指导并建立一种社区养老的包含社区老人信息、需求信息等的资料档案,便于更好的推进社区养老的发展。

只有通过广泛而持续的宣传工作,扩大社会对于社区养老的认知度与认可度,提高社区养老的影响力,才能鼓励并营造一种全社会积极参与、支持社区养老的氛围,才能更好的推动社区养老的发展。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结 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也在飞速的提高,一方面,“四二一”生育模式导致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另一方面,未富先老的国情也使机构养老在我国难以普及。传统的养老模式越来越难以承担巨额的养老压力,社区养老在此应运而生。

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养老具有成本较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以及能够满足老年人广泛亲情需求等诸多优点,它可以用比较小的成本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也很大。而且,就目前国内外的养老模式的发展现状来说,社区养老是世界所一致的在养老模式上的必然选择。

社区养老的试行也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性,比如沿海一带的或者一些大城市社区养老的发展状况由于其经济优势、地理优势等会好很多。中山市地处珠三角、毗邻港澳台,有很大的发展社区养老的区位优势,而张家边社区养老的“三工+四师”的服务模式比较有特色,可以为其他区域的社区养老所借鉴。

但是社区养老在我国仍然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依然会有不少问题出现。以张家边社区为例现存在着: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严重不足;缺少专业人才,服务队伍业务素质较低;条块分割,服务资源整合共享难度大;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对社区养老尚未形成共识等问题,这些因素对各地社区养老的发展阻碍很大,一直普遍制约社区养老的覆盖面的扩大、社区养老的服务质量的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社区养老服务的规范化等,使得社区养老在社区内的影响力依旧很小。

同样以张家边社区为例,综合其发展状况与社区发展理论,提出以下解决措施:拓宽筹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养老服务队伍;有效整合资源,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共享;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推进社区养老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重视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养老中的作用。希望能够从养老设施、运行管理、社区资源、资金筹措、专业队伍等几个方面入手,逐步形成多方面参与、运作机制完善、管理规范有序、专业化程度高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谢 辞

本论文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环节设计,无不凝聚着李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期间,我也始终感受着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并且感到受益匪浅。

在此向李老师和其他老师、同学们以及相关资料提供者等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 何谦,陈汉平.浅议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势和可行性[J].法制与社会.2007(03)[2] 龙书芹,风笑天.城市居民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江苏四城市老年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7(01)[3] 胡勇.社区照顾: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养老新模式[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4] 郑建娟.我国社区养老的现状和发展思路[J].商业研究.2005(12)[5] 田玉荣.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政府购买服务”[J].社区.2005(07)[6] 祁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新模式——对大连市首创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5(02)[7] 田雪原,王金营,周广庆著.老龄化:从“人口盈利”到“人口亏损”[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8] 韦克难著.社区管理[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9](加)R·米什拉(RameshMishra)[著],郑秉文译.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国家[M].法律出版社, 2003 [10] 郑功成等著.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11] 刘则杨主编.护理经济学概论[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12](英)苏珊·特斯特著,周向红,张小明译.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M].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2 [13]陈功.我国养老方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4]杜鹏.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15]费孝通,《费孝通社会学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年)

第四篇: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

中国的难题: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前不久,《经济》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世界性难题,10年后谁来为中国两亿民工养老》,这篇报道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但至今仍然被中国社会和中国政府忽略的大问题。虽然为农民呼吁“国民待遇”和社会保障已经成为近年来学界和媒体的热门话题之一,今年两会期间代表们又就此提出了不少议案。但是,决策者对此似乎没有给出积极的回应。其实,如果对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将会在农村导致怎样的社会后果进行充分估量的话,想必决策者也会惊出一身冷汗来。

一.“超级老龄化”将使中国农村前景黯淡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迈进了“老龄化”的门槛,自此,老年保障问题成为政府及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但是,有一种认识上的偏差正在误导我们,这就是,20多年来,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对包括老龄化问题在内的人口研究的影响,使我们对“人口自然增长”的关注远甚于“人口机械变动”。

2003年末,去日本讲学,到四国岛的农村地区走了一趟。访问中,惊悉当地人口老龄化已经到了30—40%的地步。这就是人口机械变动——年青人都到东京等大都市“务工经商”去了——所造成的“超级老龄化”的社会后果。从日本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明天,因为日本也曾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其实,2000年“五普”的数据已经告诉我们,因为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以当时的“常住人口”(不是“户籍人口”)计算,中国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了城市,前者是7.35%,后者是6.30%。

这个数据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很多大城市,以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计算的老龄化程度已经到了20%上下,按国际经验,早就该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社会问题,但是这种情况却并没有出现。

2003年,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55万,占总户籍人口的18.98%;预计到2005年,上海老年人口的比例会在20%上下,即5个人中有1个老人;到了202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约33%,即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上海市计生委的官员忧虑道:“不考虑人口流动的因素,上海将变成一个‘白发城市’”。

至少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忧虑恐怕是多余的,也有可能永远不会变成现实。因为“人口流动的因素”是不能“不考虑”的。在上海市的户籍人口出现负增长以来,机械变动实际上已经成为对这个特大城市影响最大的人口变数。2003年,在1752万常住居民中,户籍人口是1354万人,而外来人口是398万人,占总人口的23%。虽说这个“外来的”社会群体所占比重还不到四分之一,但基本上都是青壮年劳动力,就是这将近400万的外来人口为本来有可能“垂垂老矣”的城市注进了青春的活力。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广东省的情况更可以乐观。前不久,广东省的媒体自豪地宣称,广东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在11000万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7900万,而外来人口3100万,占28%。正因为这个原因,五普时,广东省的老龄化居然还没有达标。深圳市则更不用说了,将近600万常住人口中,有400多万是外来人口,所占的比重差不多是70—80%。

从这个意义上说,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以其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天然的区位优势,“老龄化问题”有可能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在源源不断的外来青壮年劳动力的支持下,凭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足以对“辖区内”的“户籍人口”提供充分的养老保障。且不说地方政府会对此倍加关注(可以想见,在上海市计生委官员忧虑的背后,一定会有相应的政策作为回应),就是由市场提供的服务也可以解决一大块问题。

讲上海、广东的优势,是为了衬托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农民养老问题的严重性:首先,当外来人口进入老年期时,因为没有为他们提供任何制度性的经济福利保障,他们的收入就会成为问题;其次,这个社会群体的下一代,进城讨生活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到现在这一代“外来人口”进入老年期时,如果回乡养老,子女在身边的概率可以说极低,他们的生活照料和亲情抚慰更成问题;其三,上述问题其实所有的农民(不管他进城不进城)都会遭遇到;其四,迄今为止,他们的问题的严重性还没有进入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政策视野。对于中央政府而言,现在“城市职工”的养老问题还是一团乱麻;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他们的职责规定了他们只需对“户籍人口”负责。外来人口的“劳动力”是他们需要的,但仅此而已,当外来人口的青春和汗水被榨取一空之后,他们养老的问题却没有人愿意负责任——可能说得严重些,但现行政策的结果必然如此。没有全局观的城市发展可能使农村和农民跌入“超级老龄化”的泥淖,这意味着对具有“农民身份”的人的再一次社会剥夺,同时也完成了对这个社会群体社会剥夺的终身化。

总而言之,如果外来人口不能在他们为之献身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合理回报,如果他们在劳动力被榨取一空后就不得不回到他们在中西部农村的家中度过凄凉的晚年,如果他们的子女仍然需要外出打工挣钱养家从而再度进入上述的轮回之中,那么,未来“超级老龄化”的农村和农民的社会生态依然是前景黯淡。

二.

第五篇: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内涵:社区一词起源于英文中的commonity这个词,但是commonity具有诸如:公社、团体、社会、公众,以及共同体、共同性等多种含义。而我国的社会学者将commonity意译而来,因为它与地域有关,所以社区有了地域的含义,强调这种社会群体生活是建立在一定地理区域之内的。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腾尼斯最早提出了“社区”这个词。他认为,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相互交往的人群形成的具有共同生活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2。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则认为:社区是由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因此,很多学者倾向于将社区理解为居住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的特定人群的组合。

而在我国,我们倾向于将所居住的街道和居民区认为是社区。由于起步比较晚,我国的社区发展在过去也是比较缓慢的。但是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城市的管理中心不断向下,原来社会性功能超级强大的单位的功能渐渐被削弱,而社区的地位却被不断地提升。社区慢慢替代了政府和单位,逐渐承担起提供非生产性、非行政性的服务的任务,于是乎,社区的服务业在这种大环境下得到了发展和历练。

特征:社区养老服务在政府的倡导下,以区、街道、居委会的社区组织为依托,服务于社区的老年居民,满足社区老人的多种养老需求。一般认为社区的养老服务具有: 非制度性、综合性、互动性、福利性、地域性、服务性的特点

1. 非制度性

从属性上看,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制度化保障,它是按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目标,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具有国家的权威性和制度的不易变动性等特点,如个人账户构成、统筹水平、养老金数额等都是国家强制规定的。而社区的养老服务则是非制度性的措施,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它可以根据具体的服务对象,采取不同的服务形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老人的养老服务需要,具有灵活性、群众性、社会性等特征。从这个层面上分析,社区养老服务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有益的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主要是从物质上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而社区养老服务则是从日常生活中为老人提供服务,二者一个是主,一个是辅。尽管社区养老服务不是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直接组成部分,但它对提高我国的养老保障水平有着较大的意义。

2. 综合性

建立和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总体来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物质基础较薄弱,养老保障覆盖范围窄、制度不健全、管理薄弱等。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为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的经济来源,解决的是基本的物质需求,至于提供什么样的养老服务根本没有涉及,这对于养老保障来说远远不够。从现实生活来看,养老所需要的社会资源是多方面的,仅就社会保障制度内容来看,社会福利、社会互助、慈善事业、社会救助等都与养老保障联系在一起。社区养老服务也涉及到这些方面,通过社区养老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使养老不再成为单纯的经济行为,而是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3. 福利性

福利性是指社区的养老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造福于社区老年居民,以较小的花费为老人提供较好的服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大量老人居住家中需要社区提供服务,其发展须贯彻福利性的方向。首先是服务目标的福利性。商业性养老服务追求利润最大化,讲究投入和产出。而社区养老服务与此不同,它是为困难的老人家庭所提供的养老服务,旨在维护社会公平,增进社会福利。其次是服务对象的福利性。福利性服务有明确的界定对象,主要根据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经济状况来确定,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对老

人等弱势群体进行福利照顾的规定。再次是服务效益的福利性。社区的养老服务不可能全部是免费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讲究经济效益,但它不以营利为目的,通过提供保本收费服务,谋求收支平衡,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后是服务资源的福利性。服务资源主要包括社区的公共场所、志愿者服务、企业捐献等。在城市社区主要是通过社区居民的互助社务,充分挖掘社区的人力和物力,尤其是通过社区养老服务,使社区居民的互助互济转化为巨大的福利资源。

4. 服务性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社区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社区在发挥养老保障功能时,主要是通过社区服务,养老保障不仅需要资金保障,更需要服务保障,尤其是在养老保障资金不足的条件下,高素质的福利服务已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福利服务,特别是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可以弥补养老保障资金的不足,增强居家养老保障的服务功能。社区贴近于居民,是老人生活之地,服务是它的较大优势。通过社区的社会福利服务,可提高社区的公共福利区为老人提供的养老服务,是其他社会组织和机构都难以替代的。

5. 社会性

社会性是社区养老服务的特征之一,也就是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所需资金、服务需要社会各方资助,其来源呈现多样化。第一是政府资助。政府在养老保障中负有主要责任,政府理所当然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第二是星光计划。2001 年 5 月,民政部实施社区老年服务“星光计划”,从中央到地方,通过发行福利彩票筹集福利金,用于改善社区老年人

福利服务设施、活动场所等。第三是货币养老模式。就是由有关部门拿出一定的社会福利资金,以代币券的形式向特困老人定期发放,老人可持券到社区购买服务。第四是时间储蓄模式。通过组织低龄健康老人向高龄非健康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然后将其服务时间记录存档,等服务者将来需要生活照顾时,再由别的低龄老人向其提供服务。第五是社会各方面的捐献等。这些资助及服务应具有稳定性,否则社区养老服务难以正常运转,今后政府资 助比例应逐步上升,最终以政府资助为主,因为政府是社会资源的主要拥有者,是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主要投资者。政府不能在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充当配角。

6. 区域性

区域性是指养老服务范围的社区性和服务对象的地域性———社区老人,即在具有一定的人口区域中对老人所进行的养老服务,这是社区养老服务与一般社会养老服务在空间范围上的主要区别。不同的社区,其面临老人的具体服务需求不同,因此需要社区依照社会保障的法规和政策,针对区域老人的具体情况,发挥其区域性保障服务载体的特殊功能,在养老资源的配置、服务的提供、设施的建立等方面,应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发挥社区的多种优势,实事求是地开展符合本社区老人需求的养老服务,成为多元福利体系的功能主体之一。这种社区的主体功能和区域养老服务的针对性有利于构筑多层次、有地方特色的社会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提高社会养老服务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效率。

现状: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从 1980 年代起步,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在部分大中城市已初步形成以设施服务、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以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理保健、文化娱乐、参与社会以及权益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养老服务格局。

1.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取得的成就。为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在扩大服务对象、丰富服务内容、发展服务机构和提高服务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日益健全。近年来,我国政府重视推动社区福利服务化,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

财政部、国家税务局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为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行模式日益完善。一些地方对推动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调动社区内人力、物力和财力,多渠道兴办社区养老服务事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大提高了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以及港澳台地区参与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积极性,加快了社区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

(3)服务内容日益丰富、水平逐步提高。服务内容逐步由单纯的生活照料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向法律维权服务、文化教育服务、体育健身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等志愿服务开始转变。

2.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受传统观念、地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城市社区养老建设方面还参差不齐。总体上来看,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的客观需要,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供不应求。目前我国社区服务机构数量及质量均有限,社区拥有的可支配资源极其有限,难以满足社区居家养老的实际需要。表现在社区基础设施、涉老信息资源,信息化建设等硬件设施整合不足。

(2)地区差距显著。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发展很不平衡,一些地方的社区养老服务还没有起步,即使是经济发达地区,社区服务设施也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特别是社区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与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这种局面亟待改变。

(3)专业化程度不高。社区居家养老产业的从业人员,层次较低,总体年龄偏大。具有专业技能的保健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比较缺乏。这不仅影响了养老服务的质量,而且也制约了养老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资金投入不足、现有的社区机构存在的行政化色彩强 是制约城市社区老年服务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又因为社区本身服务质量欠缺与居民的不认同等因素,使得自身生存举步维艰。

问题及成因分析:政府职能不清谈到社区养老,先要弄清政府和社区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政府严密控制社会领域,包揽了很多份外的社会事务,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持续发展,政府逐步将权力下放,政府与社区逐渐分离。社区服务仍属于政府推动型的发展模式,由于改革开放尚未彻底,社区养老

服务仍旧行政管理色彩浓厚。除此之外,政府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对社区养老服务的 支持不够,未能行使好自己应尽的职责,即出现职能缺位的现象。

(1)对社区养老服务过度干预政府在传统的街道式管理体制下,承担了许多分外的工作,导致社区养老服务缺乏社区性,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养老服务想要有出路,必须推向社会化。然而目前我国政府过度干预社区养老服务,造成社区养老服务缺乏社会行为,势必削弱社区特性。街道办事处是社区公共服务的引领者、服务项目的组织者、发展计划的制定者和费用的主要投入者,承担了很多份外的职责,而它又经常给居委会下任务,把居委会当作政府的延伸,导致居委会想为居民办实事却没有精力。

(2)政府职能的缺位

从目前社区养老的发展来看,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培育和帮助不到位,民间资本在投资社区养老时所应享受的优惠政策不完善,可见政府对社区养老的扶植力度不够。非营利组织弥补了政府组织机制失灵和市场机制力量欠缺,很快兴起并迅速发展。非营利组织运用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为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提供专业性的服务,社区养老的兴起与完善都需要非营利组织的参与。从西方非营利组织的实践中可以发现非营利组织的服务非常切合老人的需要,能

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相对于西方国家还处于初级阶段,发育并未成熟,我国政府在帮助非营利组织发展上所做的还不到位,非营利组织发展受到限制,究其原因是其尚未得到重视、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培育非营利组织相关政策不完善等。民间投资开办老年公寓,政府为促进其投入应制定一些如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降低土地使用费等优惠政策,但目前政府在这些方面做的还很不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完善

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多、更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否完善是判断社区养老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较为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具备完善的设施条件。为了应对老龄化的挑战,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势在必行,并且对于整个中国老龄事业都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还存在很多不足,处在初级阶段的社区养老服务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1)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设置不合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指老年文化活动室、老年公寓、敬老院、老年福利院和托老所等。全国各地的社区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都在逐步建设老年服务设施,但其功能不合理问题也比较明显。

(2)服务设施适用性比较差。不少社区是为了应对“星光计划”的任务而兴建养老服务设施,忽视老年人的生理特征,缺乏无障碍设施,造成老年人在社区中的生活很不方便。

(3)服务设施布局不合理。因为老年人生活在社区,主要依赖社区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他们对服务设施的设置由于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着特别的要求。然而有的社区并没有考虑环境、交通等因素,造成服务社区使用率低,不符合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

(4)服务设施种类不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护理等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老年服务设施所设置的种类显得过少,此外老年人对日常照料、文体生活、健康保健、社交等需求不断的增多,足以见得目前的养老服务设施已经达不到社区养老服务的基本要求。有的社区尽管有一定的医疗设施,但是无法为老年人提供预防、治疗、护理等一条龙服务,基本上没有提供家庭护理等上门服务,服务项目过少。老年人渴望得到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而很多社区都无视了老年人这一特殊的心理需求,为老年人准备的服务项目过于单一,文化娱乐设施较少,无法满足老人多样化需求。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过低

政府对社区服务所制定的政策中,只涉及到社区服务应走社会化、法制化、产业化道路,而没有提到专业化,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社区服务还处于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目前社区服务的半专业化状况将随着我国社区服务的不断深入而与专业化需求提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社区养老服务作为社区服务的重中之重,其主要内容就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但专业化水平过低也是发展的瓶颈。所以说,不管是从

社会养老服务项目还是工作人员素质来说,我国社区养老专业化水平的确令人担 忧。

(1)社区服务专业化程度低

首先,社区服务人员素质低。现阶段社区服务人员专业知识普遍不足,文化程度偏低,这与我国行政性社会工作模式不无关系。但是在当今社会缺乏相应的社会工作技巧和凭着单一的管理模式去做社会工作无疑的行不通的,社区工作进行的不顺利也是可想而知的。社区工作人员中真正社工出身的人比较少,整体素质较低,接受过专业的社会工作培训的也较少。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化,就更需要与时俱进的社会工作技巧和专业的处理问题的手段。其次,社区工作教育缺乏专业性。社区服务中最重要也是最特殊的部分就是社区养老服务。想要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首先要重视对社区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要应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就要逐步在全国培养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人才。虽然目前大部分社区工

作人员参与过一定程度的工作培训,可是这些培训专业性不强,既不连贯也不系统,培训时间也比较短,并没有将社会工作的观念融会贯通。简单的岗前教育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更加难以面对复杂的问题。

(2)专业化服务项目少

高龄老人人数不断增加,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顾的需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迫切,同时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渴望得到不断的交流、填充。然而,目前我国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项目提供的比较少,只能满足一般日常生活需要。这种简单化的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增多的老年人的需求,更多专业化的服务诸如医疗护理、心理咨询迫切的需要开展。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日常保健护理需求更加突出,目前需要能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来帮助老年人,一方面可以照料和护理老年人,另一方面可减少家庭和医疗机构的开销。但是目前我国极其短缺专业化的预防性服务,所以应该尽可能提高老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以此来满足不断提高的老年人的社交、学习的需求。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化程度低

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了社区养老服务要走产业化道路。人们的支付能力逐步提高的同时,老人们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对社区服务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社区服务产业化是社区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服务若不走产业化之路,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尽管一些地区的社区服务已经出现了连锁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我国的社区养老产业化程度仍达不到标准。

(1)思想观念滞后

首次将社区服务作为第三产业是在 1992 年发表的《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中。1993 年 8 月,《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给出了社区服务的定义:社区服务业为福利性的居民服务业,以政府为倡导者,以社区组织为依托,目的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多种需求。社区服务业是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行业,有社区福利服务业、职工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业和便民利民服务业组成。从《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可以看出,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社区服务产业化,但是对于社区服务是否属于第三产业仍存在质疑。事实上,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并不是对其福利性的完全否定,而是因为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壮大无法完全由政府出资,以有偿服务弥补无偿服务,为社区服务奠定物质基础,使社区服务持续发展。所以,对社区服务产业化的否定,实际上是限制了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2)政策落实不到位

我国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来发展和推广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化。但是在实践中一些没有落实到位的政策影响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3)筹集资金的渠道单一

社区养老服务没有形成产业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一直由政府出资,是依靠政策投资才发展起来的,但是社区养老服务日益壮大,这种单一的模式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资金短缺的情况越来越明显。从高福利国家实践的失败经验表明,想要建立起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福利体系,单单依靠政府力量是不可能的。我国经济尚不发达,社区养老服务资金和物质若都依靠国家的直接经费会给政府带来很大的财政压力。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缓慢、资金不足,也是有鼓励机制不完善,投资渠道不通畅的原因。

政府的优惠政策鼓励下共同举办社区养老服务。相对来说,我国在这方面所作的远远达不到要求,今后应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筹集渠道,鼓励私人企业、民间组织等多种社会力量共同举办。

合理化建议:发展社区养老可以弥补主干家庭、核心家庭、空巢家庭、独居老人家庭养

老规模的不足,解决子女对老人生活照料的困难,对家庭养老模式起支撑作用;与进养老院养老相比,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受益大、收费廉、见效快等特点,可以减轻入院养老服务的压力,因此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最佳结合。

1. 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增强其法制性和权威性。抓住“十二五”规划契机,政府在社区养老方面要有政策上的倾斜,加大民政、财政、劳保、卫生、国土、规划等部门的协作。健全法律法规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支持力度。

2. 规范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营管理机制和服务水平,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在发展道路上,城市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必须走社会化、专业化的道路,淡化它的行政化色彩,改变单纯依靠政府、社区创办为主的模式,积极引入中介组织、民营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的兴办。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提高养老服务普惠水平。服务队伍实现专业人才与组织社区志愿者相结合。一方面,对现有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同时,国家有关职能部门要制定老年服务职业资格标准,加快养老服务事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提高专业工作者队伍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在人才、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将社区内身体较好、有奉献精神、热心助人的社区成员组织起来,组织不同形式的社区志愿者队伍,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

3. 完善相关辅助措施,改变老年人的思想观念。建立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机构、社区医院和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完善城市社区养老功能,巩固居家养老基础,开办居家养老服务站、日托所、日间照料中心等为老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宣传新一代的养老方式,改变部分老人因循守旧的观念。

4. 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相应的制度化评估机制。因此,通过措施规范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指导养老服务机构合法经营、依法操作等评估机制。确立严格细致的评估标准、坚持自评和抽查相结合、将评估结果转化为工作实效的建立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健康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下载关于城市老龄化时代社区养老的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城市老龄化时代社区养老的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汇报

    诸暨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诸暨康 工作汇报 服务1 限公司 市吉有 诸暨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诸暨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依托市康吉服务有......

    关于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今后长时间内要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的常州,早在1985年就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比全国提前15年,到末,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64.28万,......

    浅议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模式问题

    浅议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模式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就是其中一例。我国已经真正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贵阳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最终定稿)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贵阳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2011-7-4 9:30 杨婷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现代社会的人口现象,是随着死亡水平和生育水平下......

    关于社区“积极老龄化,养老转新型”的调查报告 (精选五篇)

    关于社区“积极老龄化,养老转新型”的调查报告7月26日,“积极老龄化,养老新转型”调研团团队就现阶段养老服务模式的调研,在社区和老年活动中心周围的地区,对广大中老年人展开了......

    关于老龄化问题与社区养老方式的调查问卷

    关于老龄化问题与社区养老方式的调查问卷 您好,由衷的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够认真填写本问卷。 1、您的性别() A 男B 女2、您的年龄段() A 15-25岁B26-35岁C 36-45岁D46-55岁E56岁......

    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建议

    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建议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我国养老问题逐渐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一个热点,为了应对老龄化,我国正在不断探索立足家庭、依托社区的新型居家社区养老模......

    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问题及建议探析[精选多篇]

    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问题及建议探析 摘要: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迅猛。它一方面反映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