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外人士看传统农业
中外人士看传统农业
发布时间:2010-4-22 12:28:23作者:王永厚浏览量:254【字体:大 中 小】
一提农业现代化,有人就想到学习外国、进口设备、实行机械化,而对本国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传统农业不屑一顾,以为那些是过时、保守、落伍的东西。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中国号称泱泱大国大国,农业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一套有特色的耕作制度和栽培管理技术以及轮作倒茬、用地养地的优良传统。这是发展农业的又一种典型。李凤岐、邹德秀把传统农业概括为五个方面:①循环利用、低能消耗的有机农业;②多种经营的综合农业;③以种植业为主,重视植物蛋白的利用;④用地养地改土结合,使地力常新;⑤精耕细作,提高土地利用率。类似的内容和观点在其他论文中也有阐述,如刘瑞龙指出:“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传统农艺,是我国农业历史遗产中的精华,至今仍然保持着它的生命力,仍然符合我们现今的国情。只要人多地少这种基本情况没有改变,我国农业就必然要走精耕细作的道路,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的其他一切措施都必须考虑这一基本的要求。”单以土地施肥为例:施用化肥不仅成本高,还易使土地板结,破坏土壤中的有机质;施用农家有机肥,既改良了土壤,土地越种越肥,成本也低。河南全省有七千多万人,仅人粪尿一天就有两亿多斤,一年七百多亿斤。全省1亿亩耕地,每亩平均六百多斤。全省还有一千多万头猪,五六百万头大牲畜,以及羊、兔、鸡、鸭等,这些畜禽粪可上田四五千亩。
我国先民非常注意生物与环境的合理循环,如江南许多“鱼米之乡”,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养鱼的池水塘泥又可肥桑,“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陈旉《农书》),形成人工的生物循环。国内外许多有识之士对我国的“超工农业”非常重视,认为是发展农业的经济而有效的途径。我国小麦专家刘应祥于1981年10月去美国参加第二届国际集约农业会议,他作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介绍备受赞赏,他也亲眼看到了西方“工业式农业”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回国后,刘应祥指出:“需要重新认识、重新评价我国的传统农业”,并建议组织专家对我国几千年的丰富经验进行研究和总结,使之为农业现代化服务。刘应祥的看法和建议,在国内学术界、尤其在农史界引起很大反响。我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传统农业,也引起世界上有关人士的注意。19世纪中期,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创立进化论学说时,就从我国古代农书中吸取营养,引用大量资料作为生物进化的依据。德国农业化学家李比希也曾用“无与伦比的农业耕作方法”的话来赞颂我国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在国外,还出现不少研究中国农史的专家。
英国兰塞斯卡•布雷女士对我国传统农业极为推崇,她于1950年曾来我国访问,实地考察,她说:“与14世纪《王祯农书》中所描绘的那种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中国农业制度相比,中世纪的欧洲农业确实是原始的。”她在报告中说:“中国是一个人烟稠密的国家,有着集约化农业的悠久传统,依靠大量的人力劳动,主要使用有机肥料,通过一年多熟来获得较高的产量。”她还结合我国的国情,对实行农业机械化的问题提出看法,她建议:“中国在采取现代西方农业特点时应该慎重从事,因为那些特点对中国的情况很可能是格格不入的。不适当的技术引进可以造成预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饭沼二郎教授于1976年和1979年两度来中国访问,感受极深,他把东西方农业进行对比:“西方农业传统是单一种植的休耕农业,东方农业传统是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他在《日本农业的困扰与出路》一文指出:"1949年革命成功后的中国,为了推行农业现代化,首先着手的工作之一是整理出版了几十本古农书,其中有的历史可上溯到两千多年之前。我认为只有像这样把过去的传统让它在现代获得重生,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农业现代化”。他在另一篇《恢复传统经营方式重建日本现代农业》中进一步断言:“否定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将会导致农业的衰退;只有尊重农业传统搞现代化,才会使农业迅速发展。我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更加建立起这样的信心。
最早推行“工业式农业”的美国,在走了一段弯路之后,也开始从有机农业中找出路,转向研究传统农业。他们每年夏天在堪萨斯城召开一次“生态农业会议”,出版生态杂志数十种,办有机肥料公司十多家,并向那些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场颁发有机农场证书。这种农场生产的产品,价格可以高出几倍。加拿大、德国、法国、荷兰、瑞典等国家也在进行有机农业的试验,进展很大。现在,世界各国纷纷向我国传统农业学习,称赞我国为有机农业之母。
应当指出,我国传统农业是在封建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生产规模小,生产水平低,又多为直接经验,缺乏科学依据,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继承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要积极吸取其中有益的部分。李长年提出:“我国传统农业中有不少生产技术仍然可以直接利用或经过改造后加以利用。例如,我国传统的高度利用土地与积极养地相结合的一套措施(如多熟种植、轮作倒茬、施用有机肥料、种植绿肥等等),在今天仍然是有生命力的。”
在继承我国传统农业的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外国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张企曾认为:“科学地分析我国农业的传统,把发扬自己的优良传统和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这是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李卫武也提出:“有机农业虽然重视某些传统的农业技术,但同时也强调吸取现代农业中先进的生物技术。”“从战略上讲,我国的农业技术体系应实行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同时并举、互相结合、协调发展的方针。”并提出在近期和中期应首先发展有机农业,特别应注意发展小种植业、小养殖业、小加工业。这些意见都是符合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结构改革等具体情况的。总之,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结合,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结合,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大家较为一致的看法。
(原载《中国农史》1983年第2期,原题《我国传统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第二篇:什么是传统农业
什么是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基本特征是: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传统农业在欧洲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社会(约公元前5世纪-6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初叶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为止。中国传统农业延续的时间十分长久,大约在战国、秦汉之际已逐渐形成一套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传统农业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尽管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就其主要特征而言,没有根本性质的变化。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对世界农业的发展有过积极的影响。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使之与现代农业技术合理地结合,对加速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农业现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农业是由粗放经营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由完全放牧转向舍饲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等均较原始农业大有提高。
传统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传统农业从奴隶社会起,经封建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甚至现在仍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经济不发达国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历来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复种,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以及农牧结合等。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仍需保持和发扬中国传统农业特点,逐步走“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道路,建设优质、高产、低耗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第三篇:看一本中外经典文学名著社会实践报告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2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分散实践
活动表
学生:郑天祈 学院: 金融管理学院 班级: 金融192 学号: 2019110218
活动时间:2020年7月5日-2020年7月13日 活动地点:家 活动名称:看一本中外经典文学名著 |
活动主要内容: 1.认真读完《战争与和平》 2.摘抄句子 3.写一篇读后感 |
活动总结: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步长篇巨著,它生动描写了19世纪前十五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展示了一幅广阔的生活画卷。 名著的主要内容是:在1805年,法国和俄国之间的关系恶化,即将发生战争。然而在俄国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依旧恬静悠闲,社交舞会照常举行。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决心干一番事业,就提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奥斯特里,他参加联军与法军的会战并受伤。斯托夫伯爵家,他爱上了充满青春活力的那塔。爱情使他振作起来重新投入生活和事业。俄法战争爆发,安德烈奔赴沙场院,在波罗金塔会战中受重伤。他忽然体会出死亡就是人生的清醒过程。从那一刻开始他的生命慢慢退潮,平静地走到终点。 与安德烈的故事平行发展的另一主人公彼埃尔是个热血冲动、善良真诚的年青人,凭着继承一笔可观的遗产,他成了上流社会瞩目人物。势利库拉金公爵便把放荡堕落的女儿爱伦嫁给了他。意志薄弱但又向往理想的道德生活的彼埃尔在荒淫的贵族群中屡次受挫。卫战争中,彼埃尔组织民团并经受了战火考验。后被法军逮捕。在战俘营,士兵中的宿命论和不抗恶思想使他深受感动。在俄国人民打击下,法军溃败。彼埃尔被游击队救出,返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婚后,他参加了十二月党人的秘密组织,而娜塔莎则成为一个贤妻良母。 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所到之处无不受人们的热烈欢迎和爱戴,但与之相同的是,亚历山大也受到了他的国民的支持,这些足以证明,一个时代的成功或是灭亡,取决于这个时代的最高统治者的影响力。 记得托尔斯泰这样说过:“认为苹果之所以落下是因为细胞组织衰退分解的植物学家和那个认为苹果落下是因为他想吃而祈祷结果的树下小孩一样都是正确的。”这确实是一段极富寓意的话,如果将它与战争联系在一起,我们不妨可以这样理解它:说拿破伦去莫斯科是他愿意去,他的毁灭是因为亚历山大希望他毁灭,这二者同样无法判定谁对谁错。 其实,这历史上的每一个有名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们本身的魅力而让人们记住的,而是由于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一件或几件让世人为之振奋或震撼的事件,所以人们才记住他们的。从历史角度来看,他们都是不能自已的,因为他们的所有行为都与历史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早就注定的了,他们的自以为是通过世人允许而表现出来的。 《战争与和平》这本书,给我们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敌对或友好的关系,展示了人性,它是本值得赏读的书! |
活动照片: |
第四篇:《改造传统农业》读书汇报
《改造传统农业》读书汇报(居琦)
一、作者简介
作者舒尔茨,全名叫西奥多·威廉·舒尔茨,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舒尔茨于1902年生于美国,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从事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舒尔茨反对将农业经济并入农学范围的做法,认为农业经济学应该是一般理论经济学的组成部分。他始终坚持这一看法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为现代农业经济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末期后,他又致力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并被认为是这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60年代后,舒尔茨将农业经济问题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相结合,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问题,从而对发展经济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正因为如此,舒尔茨于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体系结构
《改造传统农业》一书共有十二章,遵循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写作框架,从以下三方面展开研究体系:
1、何谓传统农业社会;
2、为什么要改造传统农业社会;
3、如何改造传统农业社会。本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那些与来自农业增长相关的未解决的经济问题。而在研究过程中具体想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1.低收入社会能否通过有效地配置其现有的农业生产要素来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2.各国在农业部门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成功性方面的巨大差别主要是由哪种农业生产要素所引起的?3.在什么条件下对农业投资是最有益的?
三、内容概述
(一)何谓传统农业社会
作者撇开了以往学者关于传统社会的文化界定、制度界定或是技术界定,而纯粹的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特征。他说:“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以称之为传统农业。”从要数的角度来定义传统农业,要求其具备的条件是生产要素的世代使用即不改变或没有发生改变,这里面暗含了三个特征即:1.长期内技术不发生改变;2.农民对获得和持有收入来源的生产要素的动机也是长期不发生变化的;3.这种收入来源的要素供给也是一种长期不变的,与前者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一种均衡状态。这种均衡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农业社会。
对于这种传统农业社会,很多学者给予过分析,强调点就是验证传统农业社会为什么不能对经济的增长作出贡献。作者在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前首先对流行于当时的两种关于传统农业社会的学说“要素配置效率低下说”以及“零价值农业劳动学说”进行反驳。作者依赖的是由社会学家所作出的实证数据。危地马拉和印度的两个地方可以证实这种传统农业社会是一种贫穷而又效率的状态,而印度在1918-1919的流行感冒所造成的影响则很好的给“零价值农业劳动学说”一个反例。
(二)为什么要改造传统农业社会
作者对“为什么传统农业社会不能对经济的增长作出贡献”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作者使用一个新概念(收入源价格)和一个老的模型(供求模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传统农业社会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的原因是它在新生产要素上的投资率过低;而这种过低投资率的原因是来自收入源价格过高的缘故;传统农业社会里关于对新生产要素的动机和偏好的长期不变以及供给的长期不变是收入源价格过高的原因;其间的最根本因数在于技术变化的长期不变。也正是因此才有了改造的必要。同时50年代以来的众多国家忽视农业重视工业的后果性现实也更加强了改造传统农业的迫切性。
(三)如何改造传统农业
文章认为关于改造传统农业,最大的点就在于技术层面。如何变动技术使得传统农业可以脱离传统最为关键。脱离传统就是要依赖于技术,使用新要素作出突破。而如何来实现这样的要素变化,是一个具体而实际的问题。作者从三个方面来讲述: 1.建立一套适合传统农业改造的政策
本书认为要运用以经济刺激为基础的市场方式,通过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来刺激农民,不要建立大规模的农场,要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能适应市场变化的家庭农场来改造传统农业,改变低效率的不在所有制形式,实行居住所有制形式 2.新生产要素的增加
本书认为新生产要素的增加依赖于我们供给和需求双方。供给可以是盈利和非盈利二者来提供,当然里面政府是重要的推动力。而从需求来看,则要体现在有利性,并让农民学会使用。
3.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经过以上一系列分析,舒尔茨得出了本书所要论述的最主要主旨:把人力资本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提高农民使用新要素的效率,缩短农民学习新要素的时间,提升农民使用新要素的能力以及增强自己的经验。四.总结
“ 一个受传统农业束缚的国家,无论土地多么肥沃,也不能产出更多食物。节约和勤劳工作并不足以克服这种类型农业的落后性。为了生产丰富的农产品,要求农民获得并具有使用有关土壤、植物、动物和机械的科学知识的技能和知识,即使农民得到了知识,如果是命令农民去增加生产也必然要失败。需要向农民提供刺激和奖励的方法。使得这种改造成为可能的知识是一种资本的形式,这种资本需要投资——不仅体现在对部分知识的物质投入品投资,而且重要的是向农民投资。”
第五篇:浅谈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浅谈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所谓传统农业,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观点,传统农业是完全以世代相传的生产要素为基础,生产技术、物质资本技术和劳动者的技术知识没有任何重要改变,是生产效率极为低下的农业。这种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要素在长期中只有量的增加,而无质的改变;生产技术在低水平上处于停滞状态;绝大多数资源被分散用来生产食物,维持人类的繁殖;小规模、自给自足与低效率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等等。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特征是不断将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于农业之中,不断改进其生产要素的配置,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传统农业是一种特有的、停滞的经济均衡,它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1、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本质区别
美国农业发展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 W·Mellor)把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农业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农业技术处于停滞状态。第二阶段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由于农业劳动力的较大比重和工业扩张对资本的占用,在这一阶段劳动节约型的农业机械的使用受到限制,农业发展主要依赖提高土地产出率为重点的劳动实用型的生物化学技术创新。第三阶段是农业现代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农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大下降,人地比例下降使农场规模趋于扩大,资本供给越来越充裕而劳动成本越来越高昂。因此,用机器替代劳动不仅具有经济合理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劳动节约型的大型机械和其他资本密集性技术被发明出来,并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中。由此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经营目标不同。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靠天吃饭”的现象比较普遍。为了预防自然灾害给人们生存带来威胁,农民尽量地多生产、多储备粮食以备不测,即以产量最大化为其生产目标,而增产的主要手段就是加大劳动的投入。所谓“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正是传统农业形态下农民心理状况的真实写照。在小农生产条件下,家庭成员的劳动是不需支付报酬的,在没有其他出路的情况下,其劳动的机会成本等于零。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经营就成了农民的“生活保险”和“就业保险”的一种手段。只要增加劳动投入所带来大于零的产出,农民就会继续投入劳动。这种高度集中的劳动投入同巨量的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比重是相适应的。正如美国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舒尔茨(Theodore W·Schltz)所说的那样,“传统农业贫穷而有效”。然而,“一个依靠传统农业的国家必然是贫穷的”,因为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它虽然解决了过剩农业人口的就业和生存问题,但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多大贡献,这种“就业”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失业,它必然会给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埋下“隐患”。而现代农业的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即以一定的投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因为现代农业象现代企业一样,雇主要向被雇佣者支付工资,只有劳动的边际收益大于工资时,雇主才有利可图,才会增加劳动投入。所以,传统农业要过渡到现代农业,就必须将农业生产的目标由满足自给性消费的产量最大化转变为商品性生产的利润最大化。而完成这一转变的首要条件是农业劳动力比重的下降和农业人口压力的缓解,在巨大的农业人口的压力下,农业生产目标由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是不可能实现的。
(2)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不同。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是通过凝结着先进技术的现代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来实现的。传统要素是从农业部门内部和大自然中获取的,技术含量低,且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较少,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数量较多。在这种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状态下,农业机械的使用反而会进一步加剧这种矛盾。所以,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机械的应用和推广往往受到抑制。而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其要素大都是由农业部门外部的现代化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提供的。现代农业要素投入的增长和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就意味着农业部门劳动力容量的减少。所以,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和农业人口的战略转移是密不可分的。巨量的农业人口压力,必然阻碍农业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从而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经营规模不同。现代农业的明显标志之一就是它的规模效益,这是因为:第一,现代农业是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业。这一目标在小规模或超小规模的以满足自给性消费为目的的传统农业基础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必须在较大的经营规模上,农民摆脱生产者的生存压力,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追求目标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从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为了解决当时农民的“吃饭”问题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这些措施在当时对农业经济的发展的确起了促进作用,但随着整个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它的弊端就会日益凸现出来。第二,现代农业是高收入的农业。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农民都是比较富裕的阶层,在欧洲,特别是北欧,农民是富裕的象征,而这种高收入必须建立在较大农业经营规模之上。第三,现代农业是农产品高商品率农业。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的发展水平,关键看它农产品商品率的高低,而农产品的商品率必然与较大的农业经营规模相联系。第四,现代农业是高技术农业。传统农业主要是利用人力和畜力,而现代农业是利用现代机械技术、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的应用必须有较大规模的作业空间,因而也需要较大的农场规模。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来看,无论是人地比较宽松的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还是人地比例紧张的国家或地区,如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它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的过程改造传统农业,建立适合中国农村特色的现代农业
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看,1978年农村改革以前的农业现代化是在传统计划体制下进行的,主要运用行政命令的手段自上而下地推进现代化的实施,强调以农业机械化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技术政策[1],由于当时刚起步,使得这一时期农业现代化进程曲折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市场取向和经济激励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科技进步在农业增产中的作用显著增强,现代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明显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从目前我国农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上看,现在我国的农业已经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的内涵,正形成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过渡性”农业[2]。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特征表现在:(1)农业生产投入中的传统要素的比重正逐渐为现代要素所替代,但替代程度不同,沿海发达地区和资本条件较好的地区已经或正在进行农业现代化的试验,现代生产资料如新式农具、化肥农膜、良种良法等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农村经济正逐渐向社会化、商品化的方向迈进,已形成一些区域性商品粮、商品棉、商品养殖等生产基地,它们主要依据市场导向组织生产,通过满足市场需要获取最大利润,以使自身专业化、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3)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3强,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农业劳动力已较早开始向非农转移,而在欠发达地区由于农业本身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而非农产业的发展不均衡,农业劳动力出路问题较难解决。(4)从生产规模方面看,我国目前以小规模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大型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农场或农工商一体化企业为数甚少,但这与我国当前农业资源禀赋的特点是相适应的,我国农业资源的基本特点是人多地少,而且资源、气候多样,因此,只要我们做到各要素之间比例的合理配合,小规模家庭承包经营仍然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是现代化达到一定水平的农业状态,它是用工业技术装备的、受实验科学指导的、产加销一体化的商品性农业产业,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终极目标。目前在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已遇到了来自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方面的竞争和挑战。从国内市场看,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经济发展遭遇的最大难题是农产品在总量上供过于求,消费者的需求也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从国际市场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及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间的临近,我国农产品与发达国家及国际大公司的名优品牌产品的竞争将日益激烈。为迎接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我国迫切需要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科技化的结合根据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压力,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我们认为,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飞跃,应当走农业产业化与科技化协调统一、共同发展的道路,不断注入新的资源要素,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之所以提高农业产业化必须与科技化协调统一、共同发展,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从现代农业的特征看,农业产业化与科技化的协调统一是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飞跃的催化剂。现代农业的特征是不断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不断改进其生产要素的配置,用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和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使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提出和实施能够促使我国农业生产建立在市场经济的观念上,是解决分散的小生产与社会化的大市场矛盾的有效途径,但如果不辅之以农业科技化,即不从农业外部引进有活力的先进生产要素,就不能显著地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即使通过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将产业链条延长,也只能形成比传统农业规模增大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而已。
第二,从农业产业化和科技化的关系看,两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是找准市场,追逐利润最大化。农业产业化的各经营主体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整体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都在积极推广和应用科技新成果,提高其生产和加工农产品的质量。而从科技成果运用的方面看,科技成果只有通过产业化才能真正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因此,正是由于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科技化产生了内在的要求,激发了农业科技化的内在动力,农业科技化也通过农业产业化提供的现实基础,实现和增殖科技成果价值,并进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如此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将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螺旋式的上升。
第三,从制度诱因和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看,农业产业化和科技
化的协调统一将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一般说来决定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因素是制度因素和科技进步因素,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也证实了这一点,从1978年以来实行的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制度变革,给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在这一制度实施的同时,农村微观经济组织主体——农民在利益机制的刺激下,对农膜、化肥、良种等现代资源要素投入生产的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科技成果得到了迅速推广应用,这对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土地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都大为提高,促进了我国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它采用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其目标是激励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集约型的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使广大农户普遍受益,共同富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更大规模上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装备,采用科学管理经验,加快科技向农业产业化各个环节的渗透。
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趋势。从转变的目标分析,即是打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方法,从农业的外部引进有活力的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投入更多先进的要素,以显著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最终使广大农民获益。从转变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和设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的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二是用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和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从转化的手段分析,改造传统农业的途径有两个:市场引导与行政命令,市场引导即采取经济刺激的方法引导农民在进行生产决策时,认识到他们对各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与其利润率的一致性,从而产生对新的生产要素投资的渴望;行政命令即采取行政手段重新组织农业生产和管理农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