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富民强县

时间:2019-05-12 18:2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富民强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富民强县》。

第一篇: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富民强县

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富民强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是传统农业大县必须回答好的紧迫课题。##作为农业大县、山区大县,立足资源优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养牛业作为立县主导产业进行培育,以特色产业的发展,实现富民强县。2003年,全县牛饲养量达到28.25万头,存栏20万头,出栏8.25万

头,人均养牛增收300多元。

一、科学决策,定位于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点,其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要富,县乡要强,必须准确定位,科学决策,确定一条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发展前景的致富途径。必须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立脚点,做大做强。##地域广阔,自然、地理、资源、气候、人口素质等生产要素差异较大,就选择适宜全县的特色主导产业方面,2001年,县委、县政府经过广泛调研论证,认为养牛产业符合##实际,具备做大做强的基础,有形成特色的条件。一是市场前景广阔。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膳食结构不断改善,对牛肉、牛奶的需求日益增长,市场空间广阔;另一方面,我国肉类产品在国际市场有较强价格优势,较易形成市场竞争力。二是全县有草场资源426万亩,具有发展草食、节粮、低耗、生态畜牧业的特点,发展养牛业符合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又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发展养牛业基础较好。##大力发展养牛已有10多年历史,全县已涌现出一批肉牛养殖、育肥大户,并培养造就了一批专业技术队伍。基于此,县委、县政府果敢决策,决心把养牛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发展,并在县委全会上做出《加快养牛产业发展的决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县养牛产业发展实现了大突破。万头牛乡镇达6个,千头牛以上村40个,百头以上养牛大户218户,几年实践证明,县委、县政府决策是科学的,定位是准确的。

二、强化领导,取信于民。为确保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全县养牛发展决策落到实处,坚定农民发展养牛信心,树立党委、政府形象,取信于民,全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从组织上给予保障;各乡镇也成立了组织,完善了制度,采取了奖惩等激励措施;新闻、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县委、县政府决策,宣传先进典型,统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形成共识,营造全县发展养牛业的浓厚氛围;为开阔视野,全县组织乡镇主要领导和县直部门负责同志到三河、大厂、香河等县(市)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同时,每年组织养牛大户和乡、村、组干部到县内重点乡镇进行参观学习,交流经验,总结提高;为使产业逐步壮大,县委《关于加快养牛产业发展的决定》从占地、疫病防治、投入保障、品种改良等各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以服务为宗旨,惠及于民。

三、加大投入,谋利于民。发展养牛产业,关键是资金投入。##采取财政支持、银行贷款、争取产业政策扶持资金、招商引资、社会投入、群众自筹等多种渠道,不断加大对养牛产业投入。几年来,每年投入养牛资金都在亿元以上,保障了产业的发展壮大,做到了谋利于民。一是举全县之力,集中专项资金保发展。扶贫发展资金、农业开发资金、财政支农周转金等专项资金,凡是能用于养牛产业的一律打捆使用,集中安排一定数额资金支持养牛产业发展。二是招商引资,吸引外埠资金促发展。以项目为载体,精心谋划肉牛、奶制品、饲草饲料等加工项目,吸引县外资金注入。通过吸引县外资金,全县建成了翔宇皮革、峰源公司等养牛产业龙头企业。三是加强协调,增加金融贷款投入壮发展。利用联户担保、财政担保、建立信用乡镇、信用村等形式,加大小额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支持养牛产业发展。四是政策引导,吸引社会资金用于发展。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建立良好投资环境,鼓励社会投资。目前,全县2000余户在外务工人员回乡搞起养牛业,离退休以及个体大户也纷纷投入养牛产业发展。

四、培树典型,引导于民。县委、县政府在抓产业发展上,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包办、不代办,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吸引农民,以典型示范带动农民。一是抓重点,带动全局。根据资源、区位、农民素质等不同条件,确定重点发展养牛乡镇、集中项目、集中资金、集中用力,建基地、扩规模,率先发展带动全县各乡镇发展;二是抓小区,带动区域。按照畜牧业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要求,统一征地、集中连片,建设肉牛繁育、西杂母牛驯化挤奶养殖小区,辐射带动区域发展;三是抓大户,带动散户。选择有技术,能管理,肯实干,热情高的养殖户进行重点支持,以大户收益引导示范周边农户发展养牛。通过“三抓三带”,全县出现了“乡乡有典型,村村有大户”的喜人场面。目前,共建重点养牛基地12个,养牛小区16个,规模养牛户8500户。汤头沟红山子生态移民舍饲养殖示范小区,集迁移扶贫、奶牛胚胎移植示范、舍饲养殖、草场建设示范于一体,年产值300多万元,获利80多万元,搬迁移民25户100口

第二篇:奋力实现富民强市新目标

奋力实现富民强市新目标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武威市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武威统筹城乡、赶超跨越、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及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确定推进实施城乡融合、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三大战略”,这是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决策,具有创新性、前瞻性、指导性和操作性,是指导全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大会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特别是去今两年取得的新成就,客观、准确地总结了武威五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彰显出了新一届市委有信心、有决心,更有能力,以更快的速度、更有力的举措、最佳的路径,建设一个富民强市的新武威。

贯彻落实好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实施城乡融合、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战略。去今两年,武威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当前,全市已经进入了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发展力度加大、经济实力增长加快、发展成效日益显现的新阶段。在第三次党代会上,市委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结合武威实际,把“城乡融合”理念上升为“三大战略”的首要发展战略,这是在深化市情认识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武威同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全面开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竭力实施城乡融合战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融合发展,是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非均衡发展和增长极理论作为支撑,是实现武威跨越式发展的着力点,为实施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全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是武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所在,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保障民生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城乡融合和生态立市战略的可靠保证。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是实现武威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增强武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实需要,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长期的战略目标,是推进城乡融合和工业强市战略的有力支撑。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干部群众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奋力开创武威经济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良好、群众生活富裕的新局面,实现富民强市新目标。

贯彻落实好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就要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创新的精神抓落实。今后五年,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关键时期。能否实现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把美好发展蓝图变成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现实,关键要靠干。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共产党员、干部群众要把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实施“三大战略”、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拼搏意识,紧紧围绕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十个工作重点,创新思路抓落实、创新举措抓落实、靠前指挥抓落实、解决突出问题抓落实、真抓实干抓落实,全力完成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创造性地把党代会精神落实到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全力推动武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市委确定的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武威建设成为生态武威、富强武威、和谐武威,实现富民强市的新目标,让全市人民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活得更有尊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都要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践行党的宗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敢于率先、攻坚破难的勇气,争创一流、创造卓越的追求,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顽强拼搏,扎实苦干,不断增强武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富民强市的新武威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抓好村级党建 实现富民强村

抓好村级党建 实现富民强村

邳州市八路镇刘集村党总支注重加强党建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争先创优活动相结合,大力实施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和“四权”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高了村级党组织为民办实事的能力,保持全村和谐稳定,提升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推进富民强村工程建设。

一、加强组织建设,构筑基层堡垒工程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把加强支部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刘集村党总支选优配齐村级班子,把有能力,素质高的人选拔到村里的领导岗位上来,挑选有头脑,懂经济,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党员作为后备干部队伍培养,给他们压担子、定任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党员干部培训,通过组织村干部走出去、请进来,围绕加快全村经济发展开展讨论,使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阔眼界,强化发展意识,明确新时期党总支担负着带领农民进市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任,先后组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到山东的寿光和本省的新沂、铜山、沛县等设施农业发展好的地方去参观、考察、学习,对党员干部进行洗脑式的培训,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通过举办培训班,收看远程教育节目等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科技、法律、历史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点培训,强化了村党总支部的决策权,规范了村代会的决定权,落实了村委会的执行权,完善了群众的监督权,健全了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管理,村民自治机制,对推进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发展支柱产业,实现富民强村工程

刘集村党总支把发展个私经济和养殖业作为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来抓,去年初投资1000多万元办起徐州大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苏北第一家生产彩钢和扣板的厂家,投产后产品畅销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产品供不应求,年创产值达5000多万元,实现利润在500多万元;投资800多万元兴建的徐州甲丰机械配件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消防管件、汽车刹车盘等产品,销售市场很好,年产值可达4000多万元,实现利润在400多万元。在养殖业发展上,该村鼓励引导农民发展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养鸡、养鸭、养猪业,目前,全村已建起有规模的养殖场6个,成立了3个养殖专业合作社,特别是养鸡和养鸭,他们采取订单销售,由厂方提供种苗、包技术指导、包疾病防疫、包饲料供应、包产品销售,实行保底价销售,农户没有风险,调动了农民发展养殖的积极性,昌隆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肉鸭15万只,每只纯利润在3万元左右,一年纯收入达45万元。

三、发展特色产业,实施增收致富工程。

刘集村的花卉产业,可谓是该村的特色产业,2010年花卉园第一期投资500多万元,面积400余亩,主要种植百合、扶郎、玫瑰、菊花、满天星等10多个品种鲜花,鲜切花畅销周边市县及上海、北京、黑龙江等省市,现在已完成第三期花卉园建设,面积发展到1200亩,总投资达2000多万元,共建日光温室大棚和钢架大棚600余栋,成立了徐州春淼花卉有限公司,邳州四季芳庭花卉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解决本村500多名剩余劳力就业,全村在花卉园务工收入达400多万元,在花卉园务工的花农每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其中花卉园种植的白菊出口韩国等地,年创汇400多万美元,成为苏北第一家的菊花出口基地,花卉园年创产值8000多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花卉收入5000多元,刘集村花卉产业的发展,得到了省和徐州市领导的关注,徐州市副市长漆冠山多次亲临花卉园参观考察,周围乡镇、市县也纷纷组团前来刘集花卉园参观学习。

四、关注百姓生活,实现社会和谐工程。

村党总支心系百姓,关注民生,把利民惠民当作议事日程事抓,时刻把群众温暖放心上,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做到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醋庄和马西两个村民小组庄内道路高低不平,晴天一身尘土,雨天一身泥水,村民家里要是遇到了红白喜事,车子进不去,出不来,群众有怨言,村总支发现后,相继投资250多万元修水泥路25000平方米,修下水道2000米,全村基本上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今年5月,全村1000多农户吃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投资近100多万元建设了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了卫生室和幼儿园,有限电视户户通,建成了一个便民超市,被徐州市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邳州站座落在村境内,2011年2月开工建设,总投资3.6亿元,开工前期,永久和临时用地538亩,共拆迁农户104户,房屋面积3.45万平方米,拆除企业和养殖场6家,迁坟509座,砍伐树木3800多棵,他们针对拆迁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把拆迁房屋面积和用地张榜公布,采取自评和互评结合,共同监督,市拆迁办逐户签字,然后将补偿金额打卡发放,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合理,共赔偿资金3400多万元,他们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完成拆迁任务,并无一例上访案件发生,受到省、徐州市领导的肯定,并给予表扬。

刘集村党总支把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全村经济结合,使党建和经济建设取得新成就,刘集村先后被评为全国防灾减灾示范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徐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徐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连续多年被评为邳州市十佳党支部、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设施农业示范村、土地执法先进村、计划生育先进村,村党总支书记朱英跃也多次被评为徐州市五星级党支部书记和邳州市老百姓信得过的十佳党组织书记。

第四篇:发展县域经济 实现富民强市

发展县域经济 实现富民强市 刘国庆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要求持续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驻马店要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崛起目标,必须把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作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驻马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驻马店市现辖西平、上蔡、平舆、正阳、确山、泌阳、汝南、遂平、新蔡九县及驿城区,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870多万,是国家和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常年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的1/8,油料产量居全省第一位。上蔡、西平、正阳为全国产粮百强县;正阳、汝南、泌阳、确山为全国油料百强县;西平、正阳为全国肉类百强县;平舆、泌阳、正阳分别是全国芝麻、香菇、花生生产第一大县。9个县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均占全市的 90%,经济总量和消费市场占全市的80%,财政收入占全市的 50%以上,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驻马店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一是综合实力快速提升,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四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五是改革开放稳步推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经过多年的发展,驻马店市县域经济初步形成了符合当地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品牌带动型的平舆、遂平、上蔡模式,资源拉动型的泌阳、确山模式,“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型的新蔡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建基地、育龙头、创品牌、活流通,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新蔡县的天龙禽业、遂平县的众品食业和思念集团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壮大。二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伙伴,进一步培育做强传统优势企业和产业,中集华骏、昊华骏化、天方药业、平煤蓝天等经过合资合作的企业快速发展。三是发挥区位优势,充

分利用地处京广铁路、京珠高速、阿深高速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物流产业,台湾徐福记在遂平县落户,就形成了一个辐射中西部的物流中心。四是依托产业集聚区,聚集重点项目和优势资源,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目前,遂平产业集聚区已入驻食品加工及关联企业32家,形成了产业集群化、链式化发展。平舆皮革皮具产业园区已入驻相关企业123家,初步形成了“中原皮都”的规模效应。上蔡县产业集聚区已入驻制鞋企业12家,年产值达18.5亿元,形成了制鞋产业集群效应。五是以全国“农洽会”为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较好地吸引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同时,建立和完善了项目推进机制,认真落实市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项目责任制,按照“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达产项目抓运行”的工作思路,认真抓好项目的实施。建立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科学量化,严格奖惩兑现,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城镇化水平低以及要素制约明显,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县域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是县域经济,潜力、后劲也在县域经济。多年来,驻马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近期又把发展县域经济列入经济发展十项重点工作,不断完善措施,加大推进力度。一是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推动县域工业发展。坚持把工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努力壮大工业经济,形成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加大招商引资上项目力度,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思路,引导相关产业、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支柱产业或龙头企业,每个县力争培育出一至两个年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的主导产业。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重要抓手,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统一布局,科学规划,多方筹资,加快推进,带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二是建设现代农业基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国务院《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驻马店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这是驻马店长远发展的重大机遇。要用好政策,抢抓机遇,积极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扶持畜牧业发展,精心培育正阳生猪、泌阳夏南牛等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立足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建设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形成名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走绿色名牌发展的路子。三是加强城镇区域规划,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向心发展、协调推进、共同繁荣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科学规划县城布局,在区划结构上,努力形成以县城和乡镇所在地两个层面、梯次推进的发展体系,不断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容量,提高城市品位,使县城真正成为对外具有影响力、吸引力,对内具有辐射力、带动力的县域经济发展中心。多策并举,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县城聚集,提高城镇化率,力争到“十二五”末,9个县城建成区总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聚纳人口200万人。统筹县域城乡规划,优化村庄布局,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原则,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四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坚持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并重,促进服务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水平提升。加强对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大力推动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信息咨询、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培育壮大商务、信息、社区、农业生产服务等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好的新兴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抓好“万村千乡”等工程实施,积极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建成一至两个豫南最大的商贸物流园区,同时加快推进一批城乡市场建设,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五是创新发展机制,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逐步形成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以激活民间资本为目的,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民间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县域经济发展。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完善扶持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领域,规范行政行为,壮大民营经济实力,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创新重点工作推进机制,严格考评奖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继续完善招商引资政策,落实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分包联系机制,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营造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优势产业在县域落户。六是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每年确定一

批重点民生工程并认真组织实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多方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和改善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断加大各项社会事业投入,切实增强教育、医疗、安全生产等社会事业保障能力。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三优三创”竞赛活动和“清洁家园行动”,着力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改善村容村貌。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扎实推进安全驻马店创建活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认真开展危化行业、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烟花爆竹、消防等专项治理,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妥善处理土地征用、劳资纠纷、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公共事件。积极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作者系河南省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市长)

第五篇: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

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 乌江镇辖12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127个村小组,总面积16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40090亩,占总面积的17.5%,山地面积151795.5亩,占65.8%,森林覆盖面137155.5亩,占62.9%。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以“突出特色、壮大规模、提升档次、塑造品牌”为指导,坚持“优先发展龙头企业、优先扶持开发商、强化经济环境建设”,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强力推进多种经济发展,粮食、蔬菜、油菜、蜜柚、油茶五大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达81412.63亩,发展大棚蔬菜1500亩,油菜种植面积3000余亩,蜜柚种植面积达300亩,新增高产油茶927亩。

转变思路谋突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镇村两级引导群众发展显得力不从心,片面的行政干预手段弊端很多,单个农户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难以立足。这些问题都必须依靠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借助市场调节,发挥市场经济主体的作用来加以解决。具有一定实力的开发商因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技术,掌握市场和订单,在引导群众发展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党委、政府充分吸取以往结构调整的经验和教训,自2008年起,把“优先发展龙头企业、优先扶持开发商、强化经济环境建设”作为全镇农业农村工作指导思想,变过去由直接干预群众的生产向服务有实力的开发商和开发商引导群众发展转变。由以往的行政指令向宏观指导转变。对能够培育壮大的专业合作社、农村能人、大户,建立起“一名领导牵头、一个业务人员全程服务、研究一个专门政策、制定一个具体工作目标”四个一的工作思路,从思想上重视,政策上倾斜、领导力量上保证,在全镇营造鼓励群众干事创业和亲商、重商的良好氛围,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壮大。近几年,培育和引进了龙源坳农家乐、福源山庄、冻江万头肥猪养殖、凫冲千亩高产油茶等多家有规模的开发商,培育组建了乌江福源果业产销专业合作社、乌江镇金地优质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吉水县鑫农养殖专业合作社等5个专业合作社。建立起了紧密的农户+基地+公司的农业产业化链条,极大地推动了全镇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了全镇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11年,在凫冲沙埠村打造了一个种养结合、精深加工、休闲旅游“三位一体”的油茶产业示范园,目前已开发种植高产嫁接油茶600亩;在凫冲双源莲花山坑投资约120万元开发种植300亩的红心蜜柚基地。

营造氛围壮龙头

党委、政府一直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引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工作重点来落实。一是竭尽全力,配套基础设施。整合各项政策,加快镇级主干线路、农副产品主产区道路、镇村两级环形公路网、社区公路建设步伐。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使全镇主干线公路全部硬化,进村入户到田块公路保证晴雨通行。二是加强治安环境建设。全镇建立了综治办、维稳办、公安、司法、村治保会多级防控网络,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在农副产品销售季节,严厉打击各种强买强卖及扰乱干涉产业发展等行为,每年组织企业召开一次发展环境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营造了支持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从而稳住开发商。三是为销售创造便捷通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订单是整个流通网络的首要环节。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积极拓展订单农业的范围和数量,促使形成一个规模有序的销售网络群体。以重点村、大户和民间经济能人为龙头,重点抓好蔬菜、食用菌、优质稻等产业的规模经营,促成了乌江蔬菜产销合作社与国光超市的对接、枫坪农户与金田米业的订单合作上万亩,切实提高订单农业占农产品总量比率。四是建立征求客商、大户经济发展环境意见制度,妥善解决他们的困难。

学习培训强本领

近年来,我们一直把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来抓,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科技、市场、经营观念,提高经营农业产业本领。一是“请进来讲”。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组建了形式多样的“农业产业发展义务宣讲团”,他们中有从外地聘请的农技专家、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也有本地产业发展能人、大户、土专家,他们利用农闲时机,活跃在全镇田间地头,大到产业发展趋势,小到怎样使用农药等悉心向农民群众传授,成为群众身边的“农业大学”。使各种知识、技能渗透到千家万户和群众心中,凝聚了民心,鼓足了干劲。去年以来,全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多期,经验交流会3场,有5000多群众接受了培训和教育。二是“带出去学”。利用农闲时机,组织龙头企业法人、镇村干部、大户、能人到山东、广东及省内学习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近年来,为推进全镇特色产业的发展,镇委、政府先后组织3专班60余人赴外地考察学习,推动了思想转变,促进了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

示范带动育品牌

在结构调整中,我们充分发挥农业开发商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的先导优势,农村党员和农村能人在带头调结构、带领调结构的示范作用,有效的整合农业开发商、农村党员和农村能人三支先进力量。以

开发商为依托,围绕全镇五大特色产业,办示范样板,以点带面、辐射全局;同时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基本形成了一社一品、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格局。2006年,果树园村成功向工商部门申报了“绿景祥”商标; 2007年,由100多人入股自发组建了蔬菜产销合作社;2009年与江西国光商业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实施了“农超对接”项目,并建立了农产品快速检测系统,成为了江西国光商业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果树园蔬菜产品远销南昌、吉安、湖北黄石等地,“果树园蔬菜”已成为吉水乃至吉安市有影响力的品牌。坐落在永吉公路旁枫坪渡头段油菜基地,已由核心区种植面积的1000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油菜面积3000多亩,并随着油菜籽收购价格快速提升及农业部门的各种试验示范的带动效益,使油菜生产效益成倍增长,该基地冬季油菜种植历年来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和传承,品牌效应逐步实现。

我镇的农业产业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两个优先、一个强化”工作思路,求真务实抓好农业产业化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中心任务,以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序为基础,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

下载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富民强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富民强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倾力打造强县富民的特色产业

    春风物语倾力打造强县富民的特色产业 ——关于临城县发展薄皮核桃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特色产业这个关键环节,有特色才有优势,有规模才有效益。近......

    依托特色产业 实现抱团发展

    依托特色产业 实现抱团发展 ——大湾镇凉都高原比女街生态园案例近年来,大湾镇以“三变”改革为引领,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打造“山地生态高效农业园”......

    富民强村 科学发展

    富民强村 科学发展---来龙镇张大庄村典型事迹材料 来龙镇张大庄村位于来龙镇东南,南与保安乡接壤,兴张路横穿腹部。该村在上世纪80年代,由河滨、尖湖和大庄三个自然村庄合并而......

    富民强市心得

    我对开展“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的一点心得近期,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机开展“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确立了“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的战略目标,泰山景区党工委围绕活动及时......

    培育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工作计划

    培育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工作计划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我乡把实施......

    立足乡情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立足乡情做大特色产业蛋糕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建设,难点在农村,重点在乡镇,工作突破口与发展潜力也均在乡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新形势下,在发展经济当......

    围绕特色产业做强农民培训

    围绕特色产业做强农民培训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发展特色产业,整合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开展多层次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共举办高产魔芋栽培,生猪养殖,农村能源,农作物......

    创新服务模式 做强特色产业

    创新服务模式 做强特色产业2007年12月5日发布单位:宁夏自治区中宁县大红枸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我原是中国技术市场黄山科技培训中心的一名教员,2002年被中心派住西部地区开展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