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赫兰道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18:0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穆赫兰道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穆赫兰道读后感》。

第一篇:穆赫兰道读后感

诡异的噩梦

在老师放过的所有影片中,最让我回味的是《穆赫兰道》,虽然我觉得它的表现手法和盗梦有些相似之处,但又觉得是完全不一样的两部电影。《盗梦空间》是梦的层次,最后去到3到4层梦,救第一层就受伤的齐藤。由于电影里面有那首皮亚芙的玫瑰人生插入,很明显的梦层次的过度。而《穆赫兰道》就不一样了。由一开始就女子Rita的车祸失忆开场,之后引发出来的都只是Diane的梦。而或有更多人拿它和《禁闭岛》作比较,同样是精神心理研究范畴的电影,《穆赫兰道》是明确告诉观众前三分之二内容都是梦境,当然第二遍回头看,会发现片头有个在被单上横移的镜头来暗示后边是个梦境,而《禁闭岛》则看到最后,直到男一号说出自己会被带去人道毁灭的名字时,观众仍会纠结于他的真实身份,哪怕是在那个搭档(也是现实中的医生)叫出“泰德”的名字时,观众在情感上或者理智上估计这时都还在纠结迷糊中。从编剧角度来说,更喜爱《穆赫兰道》,因其要更严谨更学术一些,人的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折射关系,在影片中被中规中矩的体现,简直就是《梦的解析》电影注解版。《穆赫兰道》主要讲述梦里的她叫Betty,是一个有着演艺天赋的好莱坞新生,去竞选导演Adam的筹备电影。电影的描述可以看出,梦里的竞选,是不公平的,导演Adam被逼选择一个另一个不如她的女人作女主角。故事的线索还有

猜疑在于一开始Rita手上的蓝色盒子。为了寻找钥匙,帮Rita恢复记忆,Rita和Betty根据Rita对一个名叫Diane的女子的少许记忆,来到了一间公寓。在公寓里面发现了一具尸体,正是Diane!梦境里面的Betty和Rita发生了同性关系。醒来,梦境结束,回到现实。现在中的Betty,也就是Diane,是一个好莱坞无名明星,得知Rita也就是Camilla,和现实也是导演的Adam有恋情。精神奔溃的Diane觉得往日的Camilla 已经不再,Camilla 背叛自己了,所以请杀手杀Camilla。杀手给了Diane一个蓝色盒子,告诉她,完事之后打开它。故事发展到最后,Diane 打开了,良心收到谴责,吞枪自杀了。和梦境中的Diane死法一模一样。

能够一遍看懂这部电影的人极少,大部分人都被这部电影转的完全找不到方向。很多时候,这部电影也因晦涩难懂而被许多人束之高阁,闻者有限,然而神作的光辉终究是不会被掩盖的,任何一个悬疑片的推荐榜上,《穆赫兰道》永远是其中的重头。整个《穆赫兰道》可以说就是《梦的解析》的电影版,用电影的影画来注释弗氏的理论。

佛洛依德认为:人的精神层次由浅入深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

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它是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介环节。使用适当的努力或注意就可以提取的关于事件和体验的记忆等。人的内心具有一种稽查作用,也就是人的精神会对那些不合理的记忆与欲望进行压抑,让它们停留在潜意识中,让人不再回忆起来,于是我们最容易忘记的事情就是这些,比如我们曾经羞辱过谁,骗过谁,借了谁钱没还等等。但是稽查作用会被削弱,当人处于昏迷、睡眠中时,稽查作用减弱了,于是那些潜在的欲望就会冒出来,混入意识中形成梦。所以,梦是愿望的满足。然而,这种潜在欲望的混入必须经过伪装,否则稽查作用还是会发现,于是梦中的景象也就和现实的欲望不同了。而且越是不被社会认同或者违背价值观的欲望,伪装和扭曲的越厉害。

梦是愿望的满足,梦并不一定是完全的往事重现而是现在的或是小时候的一件事或一个人经过大脑的加工创造了一个梦境所以我们做梦总有似曾显示的感觉,因为我们确实做过,比如主人公因为仇恨而杀了丽塔,但梦中大脑却略去了丽塔是怎么死的取而代之的是她失忆了,帮助丽塔寻找身份其实也是在给自己找到一个出口,影片中的盒子不是别的而是她杀人的真相,最后她打开了盒子想起了被杀的丽塔最后崩溃自杀。

《穆赫兰道》的各种细节部分才是最令人称奇的,其他的细节我暂时还未发现,不过我留意到一个睡袍细节,是睡袍上别着的白色纸条,镜头有一个特写,上面写着:Enjoy yourself,Bitsie,love,auntRuth。表面看起来是Ruth阿姨的签名,实际拆开变成了a untruth.纸条上的也可理解为:享受现在贝蒂,爱,只是一个谎言!林奇有没有把这个作为一个线索呢?

总的来说,《穆赫兰道》评论是极端化的,有人把它认为是最好的电影,而有人则表示不相投,不如《禁闭岛》那样好评如潮。不过我不得不佩服大卫·林奇的想法,作为美国独立电影界的一面旗帜,华丽、阴郁、诡异夹带着黑色幽默的风格和对类型片元素的解析重构的后现代电影的典型代表,他的电影非常适合我的口味。看似完全没有逻辑性,实则给了你众多细节,却又不解释什么,让你自己猜测,在这种情况下不禁让人深深地陷进去,确实感叹他是不可多得的奇才。

第二篇:穆赫兰道观后感

穆赫兰道观后感

一部电影,当我还没有描述剧情的时候,就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了。

剧情太复杂,倒勿宁说,相较于背后隐藏的大卫·林奇式的叙述语言,剧情太苍白——虽然一对金发黑发美女将画面与故事以香艳色彩、浓烈激情渲染得生动、吸引,然而,你看到的皆是虚无。电影一再强调,只有寂静,只是录音。一段录音,一段影像,记录了一段过往,事情发生过,但此刻,唯有梦境才是真实,而梦境,失落在回忆之中,在死亡之中,阴郁而诡谲。

一、所谓剧情

整个剧情是打乱的,被大卫·林奇以梦中梦,或生命弥留之际的幻象来呈现。让我们按照观看以后所能理解的、相对容易的方式来叙述吧。

卡米娜是好莱坞一名成功的演员。戴安受卡米娜提携,在电影当中客串一些小角色,她同时充当卡米娜的同性恋女友。然而,卡米娜开放的生活,使她对性表现得很随意,她可以与男导演亲密,也可以与其他女演员暧昧亲吻,并且当着戴安的面。卡米娜甚至提出与戴安分手。戴安强烈地依赖卡米娜,她既窘迫、又寂寞的生活,使她视卡米娜为全部精神与情感的寄托。她卑微存在于卡米娜光环之外的阴影中,吞咽着嫉妒与失落的苦果。最终,她雇凶杀死了卡米娜,自己煎熬不过,又吞枪自杀于出租屋的床上。

二、出游的魂魄

电影表现的时候,身份与角色都是混淆的。躺在戴安床上的尸体不是戴安,而是卡米娜——这是戴安弥留之际的梦境,她潜意识里,强烈渴望自己成为卡米娜。

电影一开场的车祸,导致卡米娜失忆,其实是戴安的魂魄以卡米娜的外形在游荡,并且进入了戴安姨妈的房子,在此与戴安相遇。戴安阳光、热情,富于同情心,在试镜的时候,以精湛演技征服了所有人——这正是戴安理想中的自己。姨妈房屋的管理者,其实是后来出现的男导演的母亲——戴安是不喜欢她的,所以,想象中,那妇人的身份被贬低了。两个女子为揭开失忆前的身份而奔走,直到在一个神秘演出场所找到一把蓝色钥匙,打开一只蓝色魔盒——这个时候,两个女子中的一个突然消失了,卡米娜呼叫戴安,戴安却不见了。灵魂的游荡至此结束,灵魂的同伴,根本子虚乌有,或者说那另一个的真人,早已先于这一个死去了,一切都是这一个的愿望体现。当假冒卡米娜的灵魂也坠入魔盒的时候,我们看到的真相便是——死亡。

演出场所,就是真正的现实,话筒反复传出声音,说道,只有寂静,只是录音。

魔盒开启一片幽蓝——记忆或死亡之境,电影进入了揭示真相的剧情。我们看到两个女子不平衡的爱之旅程是如何走向悲剧与毁灭的,华丽的场景,难掩颓废与荒凉。

三、失落的梦境

这是一部表现欲望的电影——戴安渴望成功和同性之爱,卡米娜渴望虚荣与炫耀浮夸,男导演渴望权力与控制,杀手则滥杀、嗜杀,投资大亨更想以金钱主宰一切……

这又是一个失控的世界,所有被压抑的、该压抑的,都爆发了……

凡此种种,被导演大卫·林奇精准把握,并以细节精致体现,当中不乏黑色幽默,眼神、动作更多替代了语言,效果却更为震撼。电影整体充满了想象的张力——不用心,你会错过;用心之后,你还要思索。

弗洛伊德在他有名的梦的理论中阐述:梦是人的欲望的满足。

欲望被满足,本该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吧!电影却表现了一个极致的梦,绝望的梦,毁灭的梦。

将死之人的最后意识,真正可以满足生前的所有欲望了,而满足之后,仍是虚无。

也许,欲望,本该永远囚禁于阴暗的深渊吧。

第三篇:《赫索格》读后感

没有地址的书信

——读《赫索格》有感

捧起索尔·贝娄的书,是因为最近在着手准备写一篇关于20世纪中西方作品高端人物形象对比的论文,他的作品《赫索格》因“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而为人称道。当时我被索尔·贝娄风趣、幽默、机智的叙事,还有略带刻毒的人物刻画手法吸引住了,也被他笔下那些有“精神分裂症”的知识分子(比如赫索格、洪堡、西特林等)形象吸引住了。

《赫索格》深刻地反映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信仰的失落和对前途的迷惘。赫索格本是尊崇理性主义的大学教授,但到60年代,他突然发现整个世界变得不可理喻。首先是传统家庭关系的崩溃,他最信赖的朋友居然和他的妻子私通,他被迫离婚,还失去了女儿。接着,当他把视野拓展到社会,发现了贫困、犯罪和种族冲突等社会问题,这使他心目中理性化的美国社会变得分崩离析、危机四伏。由此他反思到自己数十年来撰文鼓吹的那一套理想主义的东西毫不中用,一钱不值。他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自闭在屋子里给虚拟中的数不清的古人今人写了许多不寄发的信。赫索格是现代西方文学中一个典型的“反英雄”形象。

主人公赫索格是位学识渊博、勤于思考的大学教师,他有一个怪癖——不停地写信,而这些信却从不发出。赫索格所写的信其实是一种“不是为了传递消息而写的优良信件”,它们很好地表现了赫索格的个性。赫索格象征着人类的思考精神,通过思考,赫索格对自我的认识加深,对外在世界也有了新的理解。思考,是赫索格人生的使命所在,也是他存在的价值所在。

赫索格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第一次,他喜新厌旧地抛弃了结发妻子戴西;而第二任妻子马德琳则红杏出墙,将他赶出了家门。更为屈辱的是,马德琳的新欢正是赫索格最为信赖的朋友格斯贝奇。

遭受重创、陷入困境中的赫索格开始马不停蹄地四处走亲访友,这既为了倾吐内心的愤懑和懊恼,也为了寻求安慰和对策。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作为听众的朋友或亲戚,要么心不在焉,假意敷衍;要么心怀鬼胎,另有盘算,甚至落井下石,反唇相讥。总之,一番祥林嫂式的诉说后,赫索格悲哀地发现自己陷入了比以往更深的孤独中。

面对面的交流无功而返。于是,他成了“写信狂”。他整天紧张思考忙于写信,甚至讲课时也会突然停下来做笔记,写提要。他对写信已经入了迷。亲戚朋友,报刊杂志,知名人士,认识的,不认识的,活者的,死了的,甚至上帝和自己,都是他写信的对象,但一封信也没有发出去,全部装在他的旅行手提包里。他在想象中将信一一发出去了,于是一边旅行,一边继续不断地写,写着一封封没有地址的书信。

赫索格一生最喜欢的两件事:旅行和写信。其实这不过是一件事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而已。旅行是抵达也是逃亡。写信是交流也是回避。在《赫索格》中,这种旅行成了漫无目标、永无尽头的流浪。就像他那一封封在现实中没有收件人的书信一样。这是一种让人感到非常绝望的旅途。

赫索格正是一个为寻求爱和公义而渴望交流的人,但他无法找到、或者不敢面对交流的对象,他被他的时代所拒绝,或者说他拒绝了他的时代。于是,他在想象中将所有人都当成交流的对象,渴望跟他们亲切交谈,诉说衷肠;但他采取了一种既能够交流,又不在场的形式——写信,而且一封也不寄出去。他独自一人在想象中与收件人一起分享着精神的乐趣。贝娄选择了赫索格这样一位对世上的一切都在进行判断、分析、评价的人类学教授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书信的方式为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讲台”;同时书信可以充分地、真实地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意识,这就为读者架好了一台X光机。所以读者在赫索格剖析自我、发现自我、理解自我的过程中认识了他。

然而,不停的思考和讨论并未能让赫索格找到问题的症结,也没有让他探寻到人生的意义。一筹莫展的赫索格发出这样的疑问:“思想能把你从生存的梦里唤醒过来吗?也许不可能。”

一次,他竟然对生命本身产生了困惑和怀疑,不明白人究竟为何物。他苦思冥想找不到答案,左冲右突找不到出路,终于陷入了长久的迷茫和苦闷中。他的思想发生了混乱,不知道应该怎样来认识周围的现实,怎样来对待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甚至弄不清自己的生命到底在哪里,怀疑自己究竟还是不是一个人,也即发生了所谓“自我本质的危机 ”。他曾痛苦地大声疾呼:“我感谢上苍给予我一个人的生命,可是这生命在哪儿呀?!作为我生存惟一借口的人的生命在哪儿呀?!”他照着镜子自问:“我的天哪!这个生物是什么?这东西认为自己是个人。

可究竟是什么?这并不是人,但是它渴望做个人。像一场烦扰不休的梦,一团凝聚不散的烟雾,一种愿望。”

既然思考不能解决问题,那就用行动来改变处境吧。遗憾的是,赫索格身上有着知识分子的通病,长于思考,却不善行动,甚至可以说,赫索格一行动,上帝就发笑。你看,为了让妻子马德琳在乡居生活中不感到孤寂,他邀请好友格斯贝奇一家和他们共住,没想到引狼入室,妻子和好友暗中偷欢,自己则被扫地出门;他找律师争取对女儿的监护权,律师却站在马德琳的一面,劝他放弃监护权。

作者由此向我们指出:作为学者,赫索格思考时如同君王,天马行空,自由往返;行动时却像小丑,左支右绌,捉襟见肘。

虽然赫索格的思考没有找到最终的答案,但其思考的价值不容忽视。在这篇小说中,主人公赫索格的思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思考让赫索格内心一直保持着清醒的状态。赫索格通过写信把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种种思考变成文字,这些文字既可以提醒自己也可以警醒他人,如他所说“迫使马德琳和格斯贝奇有点良心”。杨绛曾说:“良心出自人的本性,除非自欺欺人,良心是压不灭的。”那些堕落的、疯狂的胡作非为者,并非没有良心,他们的良心不过是暂时沉睡了。思考的作用就是不断摇醒它。思考者当然也会做错事甚至做坏事,但只要不放弃思考,自责和忏悔总会袭上心头,这样,就不会麻木不仁,就不致丧失人性。

其次,思考也使赫索格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与弱点。妻子另有所爱让赫索格痛心疾首,然而他本人不也常常做出伤害妻子的事吗?爱上马德琳后,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了结发妻子戴西;虽然深爱马德琳,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国外旅游时寻花问柳;他根本不想娶花店店主雷蒙娜,却一再去她那里寻求慰藉;他还和日本女人园子藕断丝连。对赫索格来说,不停的思考,也是不停的自我解剖!

再其次,思考也使赫索格洞悉了民主社会中的一些怪诞之处,比如,现代民主制度使犯罪行为减少,却使个人罪恶增加;又如,陪审员们会因为赫索格头上的白发就让他失去了对孩子的监护权„„尽管赫索格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他的这些思考却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的复杂性。

思考是一柄利剑,它既能挑开厚重的帷幕,触及世界的核心,也能穿越沉重的肉身,探测人性的深度。

对赫索格而言,其特长是思考,其对社会的贡献也是思考。显然,思考对他来说,是人生的使命所在,也是存在的价值所在。

我很喜欢索尔贝娄的这种处理方式,让赫索格背负着整个现代文明,背负着整个知识分子的良心与责任,在家庭与社会之间周旋,在冷酷与热爱之间徘徊,在黑与白之间行走,在爱与恨之间思考,最终他回归自然,在虚无中走向宁静。但是这种宁静却不是一种厌世之后的消极悲观,而是积极处世的平和心态,在了然于心洞察一切之后的释然与平静。这是最重要的!

知识分子要有某种担当,尤其是要在日常琐碎承担某种责任。写信是一种方式,认知世界和承担一切的责任。赫索格说“我一直手忙脚乱地在给四面八方的人写信,用更多的言词,也许我希望把一切都变成语言。”赫索格在书中表现得疯疯癫癫,如同走火入魔的堂吉诃德,这是知识分子的宿命。

在现代理性时代,生活的高压让我们不堪重负,濒临危机的我们试图找到合理的生活方式,赫索格采用写信的方式,却让别人以为他是疯子,后来,他的哥哥也准备把他送到医院,接受精神病医生的治疗。

但是,此时的赫索格已经开始好转,已经从马德琳的身体里出来,他彻底地解脱了,而且还找到了存活的价值,那就是享受平静生活,付出爱。

于是,赫索格停止了写信,与世界和解。我觉得整本书就是描写了一场精神危机。这种精神危机尤其强烈地体现在知识分子的身上。当研究生活的奥秘,研究活着的价值与生活本身冲突时,知识分子应该如何去面对?还好,赫索格成功地走了出来,避免了死亡。

很喜欢这本书,虽然最开始看得云里雾里,但是,拨开云雾,一切都是美丽的。

第四篇:穆旦赞美读后感

穆旦赞美读后感

(一)读穆旦的诗感觉很吃力,但却有种忍不住的冲动去阅读。他那诗歌中包含的对人生和人类及生命起源的深刻思考,让我得到非常多的启迪,而这次阅读《赞美》却更多的是感动。

《赞美》这首诗写于上世纪40年代,那时中国正出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大地一片血雨腥风,炮火连天,百姓们处于水深火热的痛苦之中,而在封建社会压在最底层的农民更是困苦不堪,他们是受灾难最多的群体,也是最辛勤最伟大的群体。这首《赞美》就是歌颂伟大的农民群体,也同时表达作者对中国农民的同情之心的。

走不近的山峦和起伏,河流和草原,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低调的东流的水,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葬的年代。这是这首诗开头几句,高密度的苦难意象群,给我一种悲凉和雄壮的感觉。这就是战争时期的华夏土地,荒凉、低调、忧郁,没有生机,所有的人、事、物、自然都处于一种沉睡麻木甚至是任人宰割的状态。诗人说有说不尽的故事和说不尽的灾难,而它们是沉默的,是的,那时中国的大多数是沉默的,未觉醒的,是令诗人伤悲的。诗人后面说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我想这些话语是对仍旧被蒙蔽双眼的人民说的,他们善良、勤劳,却缺乏必要的醒悟。诗人是多么愿意他们觉悟起来,战斗起来啊。在耻辱里生存的人们,佝偻的人民,诗人愿意用臂膀去拥抱他们,赞美他们,提醒他们,告诫他们,如果他们这个大群体起来了,一个民族也就起来。我想,这就是集体力量的重要性。一个民族的繁华昌盛是与广大人民的团结和奉献分不开的。

诗人看到了一个仍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他身上肩负了父母和下一代的责任和希望。他会永远只是跟着犁头转吗?诗人当然不希望这样,我们也不希望这样。于是,觉悟的农民放下古代的锄头,融进了大众的爱里,并且坚定地溶进死亡里。这就预示着农民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农民,而是走向抗日展现的民族英雄。这些农民坦荡赤诚,表面沉默内心却热血,愿意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在那个时期,要不是千千万万农民子弟超越个人苦难,投身民族救亡的心路历程,那么我们的民族怎么可能解放和兴盛呢?诗人用叙事的口吻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投身抗日的农民典型,从而赞美了千千万万的农民子弟兵。

一样的是这悠远年代的风,一样的是从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无尽的申咛和寒冷。一切的一切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一切的一切都感染了悲伤的气息。一个民族在卑微的哭泣,一个民族的人们也在哭泣,在挣扎,在寻求解放。当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了多年的耻辱的历史而踟蹰,而伤悲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必定会涌现爱国的热情与献身的****,那么就有无数人走向战场,走向血腥,如果幸运的话,就会走向成功。一个民族就是这样子起来的,让我们同诗人一起歌颂这些伟大的农民,伟大的英雄吧!

穆旦赞美读后感

(二)那样一个沉默的年代,一切都凝固了,一切都静止了。只有痛苦是鲜活的,亦只有爱是生动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千百年这是中国人的麻木,也是中国人的坚韧。

我读穆旦先生的《赞美》,仿佛看到那样一个佝偻的人影,他摇晃着在黑暗中行走着。他行走着,并不匍匐;他行走着,步伐决然;他行走着,去迎接明天的朝阳。

那样一个人啊,他苍老的皱褶里没有痛苦,也没有希翼;没有哀愁,也没有欣喜。他有的,是超然后的平静。

就像那样一个午后呀,手心粗粝的老人坐在马扎上,微微笑着堆起脸上的皱褶。他就慢慢地摇晃着手里的蒲扇,慢慢地对你说:你听呀,我给你讲我过去的故事。他平静,他赞美,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时代凝固住的,是太多带血的历史;时代记住的,是太多痛苦的挣扎。因为血,我们不能沉默;因为痛,我们破茧成蝶。

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我仿佛看到穆旦先生紧锁的眉头,微抿的嘴角,没有一个看得清的人是不痛苦的但他握笔的身影是那么坚定,而他的胸怀,那样的开阔高远。

我又看到那样一个人了,他或许是我中华亿万人中的一个,又或者他谁都不是。他是那样蹒跚而艰难地走着,但他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着。我相信他能一直走下去,就像我相信时光在他脸上留下的刻痕。

若岁月倒转,多想听到已仙逝三十余年的穆旦先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凝视着我们,再说一声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第五篇:二月兰读后感

《二月兰》是季羡林先生的托物寄情之作。先生以他豁朗明达的心胸、平朴简约的文笔,给读者讲述了一个洋溢着淡淡二月兰花香的人生历程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月兰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二月兰读后感1

《二月兰》是季羡林先生的托物寄情之作。先生以他豁朗明达的心胸、平朴简约的文笔,给读者讲述了一个洋溢着淡淡二月兰花香的人生历程故事。

本文主要通过作者回忆一些与二月兰的人和事,抒发了作者对自己失去的亲人的无限怀念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笑对人生冷暖,生活中体验悲欢真情的人生感悟。作者用拟人、夸张和摹色手法,描写了二月兰随着春风的召唤,兀自淋漓尽致的怒放,紫气直冲云霄。它坚强地开着,不管世事变迁如何,一如既往地在春风招摇中笑对人世沉浮。二月兰的一“怒”,紫气冲云霄,一切顺其自然,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没有所谓的悲和喜……然而,移花于情,作者的记忆开始打开。

天地虽宽,阳光虽普照,作者却依然感到无边的寂寥与凄凉。二月兰的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的性格,与作者的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花倒是能笑对春风,而作为人呢?于是结尾有“我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也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又是作者对二月兰这一形象的提炼,达到了顶峰。在生命的逆境中,身边的事物慢慢消逝,亲人的离去,导致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思考:悲中有欢,欢中有悲,悲欢交织难辨。文章以二月兰贯穿全文,反复描写二月兰,强化了感情,表现了二月兰在逆境中巍然屹立,一切顺其自然,遇事泰然处之的品质和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人格和提醒人们体验悲欢离合的人生境界。

读完此篇,我沉思了很久。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情绪大起大落,面对人生的跌宕起伏更是虚弱得像一根墙头草,没有毅力,没有理想,甚至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我们为何就不能像作者笔下的二月兰一样,不管外界如何,我们都活出自己的个性,用坚强的意志笑对人生起伏。而当我们在社会的逆境中无法逆流之上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到家,去寻找一份温情,去修补自己脱落的羽翼,待一切都准备就绪时,我们就可以像二月兰一样,一怒冲霄汉,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写到此,不仅又让我想到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话:“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而那颗可以长起来的种子,它一定也具备了二月兰遇事泰然处之,在逆境中笑对春风的品质!

我喜欢文学,也经常喜欢投稿,但是很多稿子都像投进大海的石头,一去杳无音讯,我时常都会很失落,有时看到自己文章就感觉到烦闷,于是就叫上朋友去喝酒,到最后自己的文笔是越来越浅,越来越没有自己的个性,也把自己投到了人云亦云的邮箱。其实,我们本来就不应该有那么大的怨气和埋怨,我觉得作为一个人,要活在时代下,那么他三十岁之前所有的成功放到人生的大舞台都不叫成功,三十岁以前的失败放在生命的历程中来看都不叫失败。因为人从一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受罪的对象,人们一直为不受罪或者少受罪而努力着,前进着,没有逃脱逆境的勇气的,便平庸的活着,他的天空如果有色彩的话,那也一定是白色。

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打倒我们,只有我们拥有坚强的毅力,有一颗理智的心,在顺境中我们扬帆远航,在逆境中我们逆流而上,把每次挫折和困难都看做是人生走向成功的磨砺,坚信有朝一日我们一定可以直冲霄汉,看一世绚丽的烟花。

感谢季羡林先生的《二月兰》,感谢二月兰生之美丽,我会沿着二月兰的花香勇敢地向人生的目标一步一步向前走,不达目标觉不回头。

二月兰读后感2

二月兰,是燕园里再平淡无奇不过的小花,却也是陪伴季老几十载的老友。然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流转,花还是那样的开,人却是月月年年都不同了。季老说,花本是无情之物,只不过是人有情,却偏偏要安在花的身上。人说“泪眼望花花不语”,而这花若是真的说话了,岂不是吓坏了人?

我敬慕季老,一位真正的国学大师。无论治学还是自身修为,都深深令人折服。当年惊闻季老去时,我长叹“老一辈的大师逐渐远去,新一代的人才也未见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仍扼腕深有此叹!

季老的文章,平和,质朴,打动人心。人如其文,他必然也是这样一位谦和的老人。他只不过是通过燕园里的二月兰记录了一些生活琐事,却让我看到了他坎坷的几十年,曾经的悲苦,如今的凄然。当初是时运不济,如今是晚年萧条。他由一个“不可接触者”变成了“极可接触者”,本是可喜,但至亲远去,又极可悲。如今他心中无悲,无欢,只有凄然。

读了这篇《二月兰》,我竟有些释然。季老字里行间流露的从容深深打动了我,我知道自己是想成为像他这样这样可敬可佩的人。我深爱这样静谧平和的文字,可如今却时时怀着一颗功利的心去看不喜欢的书。我违背了自己的内心,却认为是与现实的抗争。

这篇《二月兰》,是一位平凡老人回望岁月时的絮语。过去多么激荡的情绪,到现在只是像涓涓的溪水,缓缓流进读者的心田。我知道自己不需要对这样一位老人报以同情,即便是晚年萧然;他看淡了世事,坦然了自我,早已不为外界的人事所动。他的一篇文,便足以掀起我内心冻结许久的波澜,像一阵春风,吹醒了我心中的湖水。如今我唯一能做的,便是感谢,即使他走后许久,他的文字还能予我以启迪。

二月兰读后感3

感动中国人物之——季羡林先生,其中的【颁奖辞】为:“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季老的专业论著,我们难以享用(因我们的学识所限),但季老的散文随笔,却给我们展现了他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一面。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季老的散文集《二月兰》其中有一篇《神奇的丝瓜》,给我印象深刻,丝瓜,太平常,太普通,我们房前屋后到处都有它的踪影,但我从没注意过它,直到我读了季老的“神奇的丝瓜”,才注意到丝瓜也有“思想”。季老写到:“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

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我真佩服季老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日本作家黒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里写到“世之最可惧者,莫若有目不知其美,有耳不闻其乐,有心不解其真,既无感慨,亦无激情……之类也”。我们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熟视无睹,对自然界的变化缺乏欣赏,对周边的事件麻木不仁……真真的可悲可惧。“大家”与常人的区别大概就在此吧,我们司空见惯的“苹果落地”,只有牛顿想到了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掉,进而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烧开的壶水,为什么会把壶盖顶起,也只有瓦特比别人多问了个为什么,随之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工业革命。

我们不缺乏生活,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下载穆赫兰道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穆赫兰道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兰读后感

    达川教发[2013]32号、34号文件读后感 达县九岭乡中心学校高兰 最近,达川区教育局相继出台达川教发[2013]32#、达川教发 [2013]34#文件,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班实际,我在开展学生......

    兰道职业技术学校上班时间及考勤制度(推荐)

    兰道职业技术学校上班时间及考勤制度工作时间: 冬季: 上午08:30——11:30夏季:上午08:30——11:30下午14:00——17:00下午14:30——17:30晚上19:00——21:00晚上19:30——21:30 考勤制度: 一......

    孝为先 还是责为先——记音乐学院穆兰教师

    孝为先 还是责为先——记音乐学院穆兰教师 2012年5月24日晚明月当空,在武汉同济医院内科重症病烦的急救室外,一位六十岁的年迈妇女在亲友的搀扶下,焦虑的等待在手术室外,此时的......

    《金融道》读后感

    在关于开展“读书.思考.进步”专题读书活动中,我一口气将《金融道》读完了,书中有对金融的动态了解,管理水平经验,有许多让人信服的道理和让人不敢想象的实例。通过一家弱势银行......

    《商道》读后感

    《商道》读后感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拜读了《商道》,看到林尚沃从小怀着成为朝鲜第一译官的梦想在努力着,当其父受诬陷致死后,他改变了自己坚持的梦想,弃文从商,从杂货店的杂工开......

    《商道》读后感

    《商道》这本书2005年左右我在苏州就看过,电视剧只看了几集,非常喜欢,《商道》读后感。在兔年即将结束的时候,紧赶着将50集的电视剧看了个遍。非常精彩,非常发人深省:1、首先,要化......

    《老猴赫尼》读后感5篇

    《老猴赫尼》读后感《老猴赫尼》是沈石溪的一部极经典的短篇小说。讲述了猴子赫尼和耍猴人岩鸣的一段悲惨而又感人的故事。文中赫尼是个非常聪明的动物,他靠街头表演混饭吃,岩......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大全5篇)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研究历史就是研究历史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没有历史,文化,就没有民族,反之,没有民族就没有历史和文化,三者相辅相成。欲了解历史精神,必了解其变......